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147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一百四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百四十七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一百四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一百四十七卷目錄

 勳爵部彙考十九

  周五

  齊五

官常典第一百四十七卷

勳爵部彙考十九

编辑

周五

编辑

齊五

编辑

安王十六年,初命齊田和為諸侯。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陳完者,陳厲公佗之子也。完 生周,太史過陳,陳厲公使卜完,卦得觀之否,是為觀 國之光,利用賓于王。」此其代陳有國乎?不在此而在 異國乎?非此其身也,在其子孫。若在異國,必姜姓。姜 姓四嶽之後,物莫能兩大,陳衰,此其昌乎?厲公者,陳 文公少子也,其母蔡女。文公卒,厲公兄鮑立,是為桓 公。桓公與佗異母,及桓公病,蔡人為佗殺桓公鮑及 太子免,而立佗為厲公。厲公既立,娶蔡女。蔡女淫於 蔡人,數歸厲公,亦數如蔡。桓公之少子林怨厲公殺 其父與兄,乃令蔡人誘厲公而殺之。林自立,是為莊 公。故陳完不得立為陳大夫。厲公之殺,以淫出國故 《春秋》曰「蔡人殺陳佗,罪之也。」莊公卒,立弟杵臼,是為 宣公。宣公十一年,殺其太子禦寇。禦寇與完相愛,恐 禍及己,完故奔齊。齊桓公欲使為卿。辭曰:「羈旅之臣, 幸得免負擔,君之惠也,不敢當高位。」桓公使為工正。 齊懿仲欲妻完,卜之,占曰:「是謂鳳皇于蜚,和鳴鏘鏘。 有媯之後,將育於姜。五世其昌,並於正卿。八世之後, 莫之與京。」卒妻完。完之奔齊,齊桓公立十四年矣。完 卒,諡為敬仲。仲生穉孟夷,敬仲之如齊,以陳字為田 氏。田穉孟夷生湣孟莊,田湣孟莊生文子須無。田文 子事齊莊公,晉之大夫欒逞作亂於晉,來奔齊,齊莊 公厚客之。晏嬰與田文子諫,莊公弗聽。文子卒,生桓 子無宇。田桓子無宇有力,事齊莊公,甚有寵。無宇卒, 生武子開與釐子乞。田釐子乞事齊景公為大夫,其 收賦稅於民,以小斗受之,其粟予民,以大斗行陰德 於民,而景公弗禁。由此田氏得齊眾心,宗族益彊,民 思田氏。晏子數諫景公,景公弗聽。已而使於晉,與叔 向私語曰:「齊國之政,其卒歸於田氏矣。」晏嬰卒後,范、 中行氏反晉,晉攻之急,范、中行請粟於齊,田乞欲為 亂,樹黨於諸侯,乃說景公曰:「范、中行數有德於齊,齊 不可不救。」齊使田乞救之,而輸之粟。景公太子死,後 有寵姬曰芮子,生子荼。景公病,命其相國惠子與高 昭子以子荼為太子。景公卒,兩相高、國立荼,是為晏 孺子,而田乞不說,欲立景公佗子陽生。陽生素與乞 歡,晏孺子之立也,陽生奔魯。田乞偽事高昭子、國惠 子者,每朝代參乘,言曰:「始諸大夫不欲立孺子,孺子 既立,君相之。大夫皆自危,謀作亂。又紿大夫曰:『高昭 子可畏也』。及未發,先之。」諸大夫從之。田乞、鮑牧與大 夫以兵入公室,攻高昭子。昭子聞之,與國惠子救公。 公師敗田乞之眾,追國惠子,惠子奔莒,遂反,殺高昭 子。晏孺子奔魯。田乞使人之魯迎陽生。陽生至齊,匿 田乞家,請諸大夫,曰:「常之母有魚菽之祭,幸而來會 飲。」會飲田氏。田乞盛陽生橐中,置坐中央。發橐,出陽 生,曰:「此乃齊君矣。」大夫皆伏謁。將盟立之,田乞誣曰: 「吾與鮑牧謀共立陽生也。」鮑牧怒曰:「大夫忘景公之 命乎?」諸大夫欲悔,陽生乃頓首曰:「可則立之,不可則 已。」鮑牧恐禍及己,乃復曰:「皆景公之子,何為不可?」遂 立陽生於田乞之家,是為悼公。乃使人遷晏孺子於 駘,而殺孺子荼。悼公既立,田乞為相,專齊政。四年,田 乞卒,子常代立,是為田成子。鮑牧與齊悼公有郄弒 悼公。齊人共立其子壬,是為簡公。田常成子與監止 俱為左右相,相簡公。田常心害監止,監止幸於簡公, 權弗能去。於是田常復脩釐子之政,以大斗出貸,以 小斗收。齊人歌之曰:「嫗乎采𦬊,歸乎田成子。」齊大夫 朝。御鞅諫簡公曰:「田監不可並也,君其擇焉。」君弗聽。 子我者,監止之宗人也。常與田氏有郄,田氏疏族。田 豹事子我有寵。子我曰:「吾欲盡滅田氏,適以豹代田 氏宗。」豹曰:「臣於田氏疏矣。」不聽。已而豹謂田氏曰:「子 我將誅田氏,田氏弗先,禍及矣。」子我舍公宮,田常兄 弟四人乘如公宮,欲殺子我。子我閉門。簡公與婦人 飲檀臺,將欲擊田常。太史子餘曰:「田常非敢為亂,將 除害。」簡公乃止。田常出,聞簡公怒,恐誅,將出亡。田子 行曰:「需事之賊也。」田常於是擊子我。子我率其徒攻 田氏,不勝,出亡。田氏之徒追殺子我及監止,簡公出 奔。田氏之徒追執簡公於徐州。簡公曰:「早從御鞅之 言,不及此難。」田氏之徒恐簡公復立而誅己,遂殺簡

公。簡公立四年而殺,於是田常立簡公弟驁,是為平
考證
公。平公即位,田常為相。田常殺簡公,懼諸侯共誅己,

乃盡歸魯、衛侵地,西約晉、韓、魏、趙氏,南通吳、越之使, 脩功行賞,親於百姓,以故齊復定。田常言於齊平公 曰:「德施人之所欲,君其行之;刑罰人之所惡,臣請行 之。」行之五年,齊國之政皆歸田常。田常於是盡誅鮑、 晏、監、止及公族之彊者,而割齊自安平以東至琅邪, 自為封邑,封邑大於平公之所食。田常乃選齊國中 女子長七尺以上為後宮。後宮以百數,而使賓客舍 人出入後宮者不禁。及田常卒,有七十餘男。田常卒, 子襄子盤代立,相齊常,諡為「成子。」田襄子既相齊宣 公,三晉殺知伯,分其地。襄子使其兄弟宗人盡為齊 都邑,大夫與三晉通使,且以有齊國。襄子卒,子莊子 白立。田莊子相齊宣公。宣公四十三年,伐晉,毀黃城, 圍陽狐。明年,伐魯葛及安陵。明年,取魯之一城。莊子 卒,子太公和立。田太公相齊宣公。宣公四十八年,取 魯之郕。明年,宣公與鄭人會西城,伐衛,取毋丘。宣公 五十一年卒。田會自廩丘反。宣公卒,子康公貸立。貸 立十四年,淫於酒婦人,不聽政。太公乃遷康公於海 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明年,魯敗齊平陸。三年,太公 與魏文侯會濁澤,求為諸侯。魏文侯乃使使言「周天 子及諸侯,請立齊相田和為諸侯。」周天子許之。康公 之十九年,田和立為齊侯,列於周室。

按:《通鑑綱目》:「安王十六年,初命齊田和為諸侯。」 「安王十七年,齊侯和薨,子午立。」

按《田敬仲完世家》:「太公和立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 安王二十二年,齊襲燕,取桑丘。魏、韓、趙伐齊。」

按《田敬仲完世家》:桓公午五年,秦、魏攻韓,韓求救於 齊。齊桓公召大臣而謀曰:「蚤救之孰與晚救之?」騶忌 曰:「不若勿救。」段干朋曰:「不救則韓且折而入於魏,不 若救之。」田臣思曰:「『過矣君之謀也!秦、魏攻韓、楚,趙必 救之,是天以燕予齊也』。桓公曰:『善』。」乃陰告韓使者而 遣之。韓自以為得齊之救,因與秦、魏戰。楚、趙聞之,果 起兵而救之。齊因起兵襲燕國,取桑丘。

按:《通鑑綱目》:「安王二十二年,齊伐燕,魏、韓、趙伐齊。」 「安王二十三年,齊救衛。齊侯午薨,子因齊立,故齊君 貸卒。」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桓公午六年,救衛。桓公卒,子 威王因齊立。」是歲,故齊康公卒,絕無後,奉邑皆入田 氏。

按:《通鑑綱目》:「安王二十三年,趙襲衛,不克。齊侯貸卒, 無子,田氏遂并齊。」

安王二十四年魏韓趙伐齊。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威王元年,三晉因齊喪,來 伐我靈丘。」

按:《通鑑綱目》:「安王二十四年,魏、韓、趙伐齊。」

烈王三年,燕敗齊師於林狐。魯、魏伐齊。按通鑑齊威王六年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威王三年,三晉滅晉後而 分其地。六年,魯伐我,入陽關。晉伐我,至博陵。」

按:《通鑑綱目》:「烈王三年,燕敗齊於林狐,魯、魏伐齊。 烈王四年,衛伐齊,取薛陵。」按通鑑齊威王七年 按《戰國策》濮上之事,贅子死,章子走。盼子謂齊王曰: 「不如易餘糧於宋,宋王必說。」梁氏不敢過宋伐齊。齊 固弱,是以餘糧收宋也。齊復強,雖復責之宋,可不償。 因以為辭,攻之亦可。按注威王自九年後未嘗敗撓此蓋九年前事史記於是年書

「衛伐齊。」 濮上衛地,故附載於此。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七年,衛伐我,取薛陵。」 「烈王六年,齊侯朝於京師。趙伐齊,封即墨大夫,烹阿 大夫。」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九年,趙伐我,取甄。威王 初即位以來,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間,諸侯並伐, 國人不治。於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語之曰:『自子之 居即墨也,毀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闢,民人 給,官無留事,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譽也』。 封之萬家。召阿大夫語曰:『自子之守阿,譽言日聞。然 使使視阿,田野不闢,民貧苦。昔日趙攻甄,子弗能救, 衛取薛陵,子弗知,是子以幣厚吾左右,以求譽也』。」是 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皆并烹之。遂起兵西擊 趙、衛,敗魏於濁澤而圍惠王。惠王請獻觀以和解。趙 人歸我長城。於是齊國震懼,人人不敢飾非,務盡其 誠,齊國大治。諸侯聞之,莫敢致兵於齊。

按:《通鑑綱目》:「烈王六年,齊侯來朝。趙伐齊,魏敗趙師 於懷。齊侯封即墨大夫烹阿大夫。」

顯王元年,齊伐魏,趙侵齊。按通鑑齊威王十一年 按《通鑑綱目》云云。

顯王 年,秦假道韓、魏以攻齊,齊使匡章擊之。按國策敘 於齊威王時史鑑俱不載

按《戰國策》,秦假道韓魏以攻齊,齊威王使章子將而 應之,與秦交和而舍。使者數相往來,章子為變其徽 章以雜秦軍。候者言章子以齊入秦,威王不應。頃之 間,候者復言章子以齊兵降秦,威王不應而此者三。 有司請曰:「言章子之敗者,異人而同辭,王何不廢將而擊之?」王曰:「此不叛寡人明矣,曷為而擊之?」頃間,言 齊兵大勝,秦兵大敗。於是秦王稱西藩之臣而謝於 齊。左右曰:「何以知之?」曰:「章子之母啟,得罪其父,其父 殺之,而埋馬棧之下。吾使章子將也,勉之曰:『夫子之 強,全兵而還,必更葬將軍之母』。」對曰:「臣非不能更葬 先妾也,臣之母啟得罪臣之父,臣之父未教而死。夫 不得父之教而更葬母,是欺死父也」,故不敢。夫為人 之,而不欺死父,豈為人臣欺生君哉?

顯王十年,齊相騶忌進封成侯。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二十一年,騶忌子以鼓 琴見威王,威王說而舍之右室。須臾,王鼓琴,騶忌子 推戶入曰:「『善哉鼓琴』。王勃然不說,去琴按劍曰:『夫子 見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騶忌子曰:「夫大弦濁以春 溫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醳之愉者, 政令也;鈞諧以鳴,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時 也。吾是以知其善也。」王曰:「善」語音。《騶忌》子曰:「何獨語 音?夫治國家而弭人民,皆在其中。」王又勃然不說,曰: 「若夫語五音之紀,信未有如夫子者也。若夫治國家 而弭人民,又何為乎絲桐之間?」《騶忌子》曰:「夫大弦濁 以春溫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攫之深而醳 之愉者,政令也。鈞諧以鳴,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 者,四時也。夫復而不亂者,所以治昌也;連而徑者,所 以存亡也。故曰:『琴音調而天下治』。夫治國家而弭人 民者,無若乎五音者。」王曰:「善。」騶忌子見三月而受相 印,淳于髡見之曰:「善。說哉!髡有愚志,願陳諸前。」騶忌 子曰:「謹受教。」淳于髡曰:「得全全昌,失全全亡。」騶忌子 曰:「謹受令。請謹毋離前。」淳于髡曰:「狶膏棘軸,所以為 滑也,然而不能運方穿。」騶忌子曰:「謹受令,請謹事左 右。」淳于髡曰:「弓膠昔幹,所以為合也,然而不能傅合 疏罅。」騶忌子曰:「謹受令,請謹自附於萬民。」淳于髡曰: 「狐裘雖弊,不可補以黃狗之皮。」騶忌子曰:「謹受令,請 謹擇君子,毋雜小人其間。」淳于髡曰:「大車不較,不能 載其」常任,琴瑟不較不能成其五音。《騶忌子》曰:「謹受 令請謹修法律而督姦吏。」淳于髡說畢趨出,至門而 面其僕曰:「是人者,吾語之微言五,其應我若響之應 聲,是人必封不久矣。」居期年,封以下邳,號曰成侯。 顯王十三年,齊、趙會于平陸。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二十三年,與趙王會平 陸。」

顯王十四年,齊、魏會田于郊。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二十四年,與魏王會田 于郊。魏王問曰:『王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梁王曰:「『若 寡人國小也,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後各十二乘者 十枚,奈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 以為寶,與王異。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則楚人不 敢為寇,東取,泗上,十二諸侯皆來朝。吾臣有朌子者, 使守高唐,則趙人不敢東漁於河;吾吏有黔夫者,使 守徐州,則燕人祭北門,趙人祭西門,徙而從者七千 餘家。吾臣有種首者,使備盜賊,則道不拾遺。將以照 千里,豈特十二乘哉』?」梁惠王慚,不懌而去。

按:《通鑑綱目》顯王十四年,「齊魏會田于郊。」

顯王十六年,齊伐魏救趙,敗魏師于桂陵。

按《戰國策》:邯鄲之難,趙求救於齊。田侯召大臣而謀 曰:「救趙孰與勿救?」鄒子曰:「不如勿救。」段干綸曰:「勿救 則我不利。」田侯曰:「何哉?」對曰:「夫魏氏兼邯鄲,其於齊 何利哉?」田侯曰:「善。」乃起兵甲軍於邯鄲之郊。段干綸 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鄲軍於其郊, 是趙不拔而魏全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敝魏,邯鄲 拔而承魏之敝,是趙破而魏弱也』。田侯曰:『善』。」乃起兵 南攻襄陵。七月,邯鄲拔。齊因承魏之敝,大破之桂陵。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二十六年,魏惠王圍邯 鄲,趙求救於齊。齊威王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 救』?騶忌子曰:『不如勿救』。段干朋曰:不救則不義,且不 利』。威王曰:『何也』?對曰:『夫魏氏并邯鄲,其于齊何利哉! 且夫救趙而軍其郊是趙不伐而魏全也。故不如南 攻襄陵以弊魏,邯鄲拔而乘魏之弊』」威王從其計。其 後成侯騶忌與田忌不善,公孫閱謂成侯忌曰:「公何 不謀伐魏?田忌必將:戰勝有功,則公之謀中也;戰不 勝,非前死則後北,而命在公矣。」於是成侯言威王,使 田忌南攻襄陵。十月,邯鄲拔,齊因起兵擊魏,大敗之 桂陵。於是齊最彊於諸侯,自稱為王,以令天下。 按《通鑑綱目》:「顯王十五年,魏伐趙,圍邯鄲。十六年,齊 伐魏以救趙,魏克邯鄲,還戰敗績。」

初,孫臏與龐涓俱學兵法,涓仕魏為將軍,自以能不及臏,乃召之。至則斷其足而黥之,欲使終身廢棄。齊使者至魏,臏陰見之,使者竊載以歸。田忌客之,進之威王。威王問兵法,遂以為師。至是謀救趙,以臏為將,辭以刑餘之人,不可,乃使田忌為將而孫子為師,居輜車中,坐為計謀。忌欲引兵之趙,孫子曰:「夫解雜亂紛糾者不控拳;救鬥者不搏撠。批亢擣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今梁之輕兵銳

「卒竭於外,而老弱疲於內,若引兵疾走其都,彼必釋趙而自救,是我一舉解趙之圍而收弊於魏也。」 忌從之。十月,邯鄲降魏。魏師還與齊戰於桂陵,魏師大敗。

顯王  年,魯助楚伐齊,齊以計退魯師。按戰國策註以魯君

為康公。康公元年,在顯王十六年,至二十四年薨,通八年。此事意在八年中,《史鑑》不載,疑年闕之。

按《戰國策》:楚將伐齊,魯親之,齊王患之。張丐曰:臣請 令魯中立乃為齊見魯君。魯君曰:「齊王懼乎?」曰:「非臣 所知也,臣來弔足下。」魯君曰:「何弔乎?」曰:「君之謀過矣。 君不與勝者而與不勝者,何故也?」魯君曰:「『子以齊楚 為孰勝哉』?對曰:『鬼且不知也』。」「然則子何以弔寡人?」曰: 「齊楚之權敵也。不用有魯與無齊,足下豈如全眾而 合二國之後哉?楚大勝齊,其良士選卒必殪,其餘兵 足以待天下。齊為勝,其良士選卒亦殪,而君以魯眾 合戰勝後。此其為德也亦大矣,其見恩德也亦甚大 矣。」魯君以為然,乃退師。

顯王二十三年,齊殺其大夫牟辛。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三十三年,殺其大夫牟 辛。」

《徐廣》曰:「一作夫人。」

顯王二十五年,齊田忌襲臨淄求騶忌,不勝而奔。 按《戰國策》,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公孫 閈謂鄒忌曰:「公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是君之謀也, 君可以有功。戰不勝,田忌不進。戰而不死,曲撓而誅。」 鄒忌以為然,乃說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戰三勝, 鄒忌以告公孫閈,公孫閈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於 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 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為人卜者,亦驗其辭 於王前。田忌遂走。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 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 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 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熟 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 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 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 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 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 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 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 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 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 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庭。」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威王三十五年,公孫閱謂成 侯忌曰:『公何不令人操十金卜於市曰:我田忌之人 也。吾三戰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乎,不吉 乎』?卜者出,因令人捕為之卜者,驗其辭於王之所。田 忌聞之,因遂率其徒襲攻臨淄,求成侯,不勝而奔。」 顯王二十八年,齊召田忌復位,伐魏救韓,殺其將龐 涓,虜太子申。按史記國策皆以顯王二十七年為齊宣王元年顯王二十八年以後事皆係

「齊宣王」 ,是齊威王在位只三十六年也。《通鑑》齊威王在位四十六年。此年為齊威王三十八年,至顯王三十七年,始為宣王元年。

按《戰國策》,南梁之難,韓氏請救於齊。田侯召大臣而 謀曰:「早救之孰與晚救之便?」張丐對曰:「晚救之,韓且 折而入於魏,不如早救之。」田思臣曰:「不可。夫韓魏之 兵未敝而我救之,我代韓而受魏之兵,顧反聽命於 韓也。且夫魏有破韓之志,韓見且亡,必東愬於齊。我 因陰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敝,則國可重,利可得,名 可尊矣。」田侯曰:「善。」乃陰告韓使者而遣之。韓自以有 齊國,五戰五不勝,東愬於齊,齊因起兵擊魏,大破之 馬陵魏,破韓弱。韓、魏之君因田嬰北面而朝田侯。 田忌為齊將,係梁太子申禽龐涓。《孫子》謂田忌曰:「將 軍可以為大事乎?」田忌曰:「奈何?」孫子曰:「將軍無解兵 而入齊,使彼罷敝於先,弱守於主。主者,循軼之途也。 轄擊摩車而相過。使彼罷敝,先弱守於主,必一而當 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然後背太山,左濟,右天唐,軍 重踵高宛,使輕車銳騎衝雍門。若是則齊君可正,而 成侯可走。不然,則將軍不得入於齊矣。」田忌不聽,果 不入齊。田忌亡齊而之楚,鄒忌代之相齊。恐田忌 欲以楚權復於齊,杜赫曰:「臣請為留」楚。謂楚王曰:「鄒 忌所以不善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權復於齊也。王不 如封田忌於江南,以示忌之不返齊也,鄒忌必以齊 厚事楚。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德;王若復於齊,必以 齊事楚。此用二忌之道也。」楚果封之於江南。鄒忌 事宣王,仕人眾,宣王不說;晏首貴而仕人寡,王說之。 鄒忌謂宣王曰:「忌聞以為有一子之孝,不如有五人 之孝,今首之所進仕者以幾何人?」宣王因以《晏首》壅 塞之。按騶忌與田忌為齊將相策記二忌始末甚詳故附於此按《田敬仲完世家》:宣王元年,秦用商鞅,周致伯於秦。 孝公二年,魏伐趙。趙與韓親共擊魏,趙不利,戰於南 梁。宣王召田忌復故位。韓氏請救於齊。宣王召大臣 而謀曰:「蚤救孰與晚救?」騶忌子曰:「不如勿救。」田忌曰: 「弗救,則韓且折而入於魏,不如蚤救之。」孫子曰:「夫韓、 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韓受魏之兵,顧反聽命 於韓也。且魏有破國之志,韓見亡,必東面而愬於齊 矣。吾因深結韓之親而晚承魏之弊,則可重利而得 尊名也。」宣王曰:「善。」乃陰告韓之使者而遣之。韓因恃 齊,五戰不勝,而東委國於齊。齊因起兵,使田忌、田嬰 將孫子為帥,救韓、趙以擊魏,大敗之馬陵,殺其將龐 涓,虜魏太子申。

按:《通鑑綱目》:「顯王二十八年,魏伐韓。齊伐魏以救韓, 殺其將龐涓,虜太子申。」

韓恃齊,五戰不勝,而東委國於齊。齊因起兵,使田忌將孫子為帥以救韓,直走魏都。龐涓聞之,去韓而歸。魏人亦大發兵,使太子申將以禦齊師。《孫子》曰:「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齊號為怯。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五十里而趣利者軍半至。」乃使齊軍入魏地為十萬竈,明日為五萬「竈,又明日為二萬竈。」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亡者過半矣!」乃棄其步軍,率輕銳倍日并行逐之。孫子度其暮當至馬陵,馬陵道陿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此樹下!」令萬弩夾道而伏,期日暮見火舉而俱發。涓果夜至,見白書,以火燭之。讀未畢,萬弩俱發,魏師大亂,涓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齊因乘勝大敗魏師,虜太子申。

顯王二十九年,齊、趙伐魏。按通鑑齊威王三十九年 按《通鑑綱目》云云。

顯王 十 年,齊、燕戰于權。

按《戰國策》:權之難齊燕戰,秦使魏冉之趙,出兵助燕 擊齊,薛公使魏處之趙。謂李向曰:「君助燕擊齊,齊必 急,急必以地和於燕,而身與趙戰矣。然則是君自為 燕束兵,為燕取地也。故為君計者,不如按兵勿出,齊 必緩,緩必復與燕戰。戰而勝,兵罷敝,趙可取。唐、曲逆。 戰而不勝,命懸於趙。然則吾中立而割窮齊與疲燕」 也,兩國之權,懸於君矣。

權,楚地也。蓋燕自北進,齊自東進,而戰於楚境。《燕策》為文公時魏冉,傳言自惠王時仟事,然則此役文公末年也。按通鑑燕文公在位二十九年卒於顯王三十六年此註言權之役在文公末年姑編於此而闕其年

權之難燕再戰不勝,趙弗救。《噲子》謂文公曰:「不如以 地請合於齊,趙必救我。若不吾救,不得不事。」文公曰: 「善。」令郭任以地請講於齊。趙聞之,遂出兵救燕。 顯王三十三年,齊、魏會平阿南。按通鑑齊威王四十三年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宣王七年,與魏王會平阿 南。」

顯王三十四年,齊、魏會于甄。按通鑑齊威王四十四年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宣王八年,復會甄,魏惠王 卒。」

顯王三十五年,齊、魏會于徐州。按通鑑齊威王四十五年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宣王九年,與魏襄王會徐 州,諸侯相王也。」

按《通鑑綱目》:「顯王三十五年,齊、魏會于徐州以相王。 顯王三十六年,齊侯因齊薨,子辟彊立,楚伐齊,燕、趙、 韓、魏、齊、楚合從以擯秦,以蘇秦為從約長,并相六國。」

按史記國策皆以顯王二十七年為齊宣王元年今從綱目宣王立於是年明年改元

按《戰國策》,楚威王戰勝於徐州,欲逐嬰子於齊,嬰子 恐。張丑謂楚王曰:「王戰勝於徐州也,盼子不用也。盼 子有功於國,百姓為之用;嬰子不善,而用申縛。申縛 者,大臣弗與,百姓弗為用,故王勝之也。今嬰子逐盼 子,必用,復整其士卒以與王遇,必不便於王也。」楚王 因弗逐。蘇秦為趙合從,說齊宣王曰:「齊南有太山, 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 齊地方二千里,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齊車之良,五 家之兵,疾如錐矢,戰如雷電,解如風雨,即有軍役,未 嘗倍泰山,絕清河,涉渤海也。臨淄之中七萬戶,臣竊 度之,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一萬,不待發於遠縣,而 臨淄之卒固已二十一萬矣。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 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蹹鞠者。臨淄 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幃,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家敦而富,志高而揚。夫以大王之賢,與齊之彊,天下 不能當,今乃西面事秦,竊為大王羞之。且夫韓、魏所 以畏秦者,以與秦接界也。兵出而相當,不至十日而 戰勝,存亡之機決矣。韓、魏戰而勝秦,則兵半折,四境 不守;戰而不勝,以亡隨其後。是故韓、魏之所以重與 秦戰而輕為之臣也。今秦攻齊則不然,倍韓、魏之地, 至衛、陽晉之道,徑亢父之險,車不得方軌,馬不得並 行,百人守險,千人不能過也。秦雖欲深入,則狼顧恐

韓、魏之議其後也,是故恫疑虛喝,高躍而不敢進,則
考證
秦不能害齊亦明矣。夫不料秦之不奈我何也,而欲

西面事秦,是群臣之計過。今臣無事秦之名,而有強 國之實,臣固願大王之少留計。」齊王曰:「寡人不敏,今 主君以趙王之詔詔之,敬奉社稷以從。」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威王立三十六年卒,子宣王 辟彊立。」按通鑑此年宣王立明年為元年

按:《通鑑綱目》「顯王三十六年,楚伐齊,燕、趙、韓、魏、齊、楚 合從以擯秦,以蘇秦為從約長,并相六國。」

初,洛陽人蘇秦說秦王以兼天下之術,不用。乃去說燕文公,與趙從親。文公從之,資秦車馬以說趙肅侯,一韓、魏、齊、楚、燕、趙為「從親」以擯秦。肅侯悅,厚賜賚之,以約於諸侯。秦乃說韓宣惠王、魏惠王、齊宣王、楚威王。於是蘇秦為從約長,并相六國;北報趙,車騎輜重擬於王者。

顯王三十七年,齊、魏伐趙。齊伐燕,取十城,已而歸之。

按通鑑此年為齊宣王元年

按《戰國策》,燕文公時,秦惠王以其女為燕太子婦。文 公卒,易王立,齊宣王因燕喪攻之,取十城。武安君蘇 秦為燕說齊王,再拜而賀,因仰而弔。齊王按戈而卻 曰:「此一何慶弔相隨之速也?」對曰:「人之饑所以不食 烏喙者,以為雖偷充腹,而與死同患也。今燕雖弱小, 強秦之少婿也。王利其十城,而深與強秦為仇。今使 弱燕為鴈行,而強秦制其後,以招天下之精兵,此《食 烏喙》之類也。」齊王曰:「然則奈何乎?」對曰:「聖人之制事 也,轉禍而為福,因敗而為功,故桓公負婦人而名益 尊,韓獻開罪而交愈固。此皆轉禍而為福,因敗而為 功者也。王能聽臣,莫如歸燕之十城,卑辭以謝秦。秦 知王以己之故歸燕城也,秦必德王。燕無故而得十 城,燕亦德王,是棄強仇而立厚交也。且夫燕、秦之俱 事齊,則大王號令天下皆從,是王以虛辭附秦,而以 十城取天下也。此霸王之業,所謂轉禍為福,因敗成 功者也。」齊王大說,乃歸燕城,以金千斤謝其後,頓首 塗中,願為兄弟而請罪於秦。人有惡蘇秦於燕王 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萬乘下之,尊之於 廷,示天下與小人群也。武安君從齊來而燕王不館 也,謂燕王曰:「臣,東周之鄙人也,見足下身無咫尺之 功,而足下迎臣於郊,顯臣於廷。今臣為足下使,利得 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聽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傷 臣於王者。且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使臣信如尾 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參,三者天下之高行也,而以事 足下,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且夫 孝如曾參,義不離親,一夕宿於外,足下安得使之之 齊?廉如伯夷,不取素餐,汙武王之義而不臣,辭孤竹 之君,餓而死於首陽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數千 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來,抱梁柱 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揚燕秦之威於齊而取大功乎 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為也,非所以為人也,皆自覆 之術,非進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興,五霸迭盛,皆不 自覆也。君以自覆為可乎?則齊不益於營丘,足下不 踰境,不窺於邊城之外。且臣有老母於周,離老母而 事足下,去自覆之術而謀進「取之道。臣之趣固不與 足下合者,足下皆自覆之君也,僕者進取之臣也,所 謂以忠信得罪於君者也。」燕王曰:「夫忠信又何罪之 有也?」對曰:「足下不知也。臣鄰家有遠為吏者,其妻私 人,其夫且歸,其私之者憂之。其妻曰:『公勿憂也,吾已 為藥酒以待之矣』。後二日夫至,妻使妾奉巵酒進之, 妾知其為藥酒也,進之則殺主父,言之則逐王母,乃 陽僵棄酒,主父大怒而笞之。妾之棄酒,上以活主父, 下以存主母也,忠至如此,然不免於笞,此以忠信得 罪者也。臣之事適不幸,而有類妾之棄酒也。且臣之 事足下,亢義益國,今乃得罪,臣恐天下後事足下者, 莫敢自必也。且臣之說齊,曾不欺之也。使說齊者,莫 如臣之言也,雖堯舜之智不敢取也。」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宣王十一年,與魏伐趙,趙決 河水灌齊,魏兵罷。」

按:《通鑑綱目》「顯王三十七年,秦以齊、魏之師伐趙。蘇 秦去趙適燕,從約皆解齊伐燕。」

秦使公孫衍欺齊、魏以伐趙,趙肅侯讓蘇秦。「秦恐,請使燕,必報齊。」乃去趙而從約皆解。

顯王四十五年,蘇秦自燕奔齊。按通鑑為齊宣王九年 按《通鑑綱目》云云。

蘇秦通於燕文公之夫人,恐得罪,說易王曰:「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齊則燕重。」王許之。乃偽得罪於燕而奔齊,齊王以為客卿。秦說齊王高宮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以敝齊而為燕。

顯王四十六年,楚伐魏,移兵攻齊,既而解去秦齊、楚 會于齧桑。按通鑑為齊宣王十年

按《戰國策》,昭陽為楚伐魏,覆軍殺將,得八城,移兵而 攻齊。陳軫為齊王使,見昭陽,再拜賀戰勝,起而問楚 之法,覆軍殺將,其官爵何也?昭陽曰:「官為上柱國,爵 為上執珪。」陳軫曰:「異貴於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陳軫曰:「令尹貴矣,主非置兩令尹也,臣竊為公譬可也。」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巵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 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 先成,引酒且飲,乃左手持巵,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 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巵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 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 魏,破軍殺將,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齊,齊畏公甚。公以 是為名亦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戰無不勝而不知 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蛇足也』。」昭陽以為然,解 軍而去。

事在《楚懷王六年》。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湣王元年,秦使張儀與諸侯 執政會于齧桑。」

按:《通鑑綱目》:「顯王四十六年,秦、齊、楚會于齧桑。」 「顯王四十八年,齊封田嬰于薛。」按通鑑為齊宣王十二年封田嬰楚王怒

《國策注》為楚懷王,則封薛正是此時。而《通鑑》但言號薛公田文為孟嘗君,不載田嬰。

按《戰國策》,「齊將封田嬰於薛。楚王聞之,大怒,將伐齊。 齊王有輟志。公孫閈曰:『封之成與不,非在齊也。又將 在楚。閈說楚王,令其欲封公也,又甚於齊。嬰子曰:『願 委之於子』』。」公孫閈為謂楚王曰:「魯、宋事楚,而齊不事 者,齊大而魯、宋小。王獨利魯、宋之小,不惡齊大,何也? 夫齊之削地而封田嬰,是其所以弱也。願勿止。」楚王 曰:「善。」因不止。靖郭君將城薛,客多以諫。靖郭君謂 謁者:「無為客通。」齊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而己矣,益 一言,臣請烹。」靖郭君因見之。客趨而進曰:「海大魚。」因 反走。君曰:「客有於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為戲。」君曰: 「亡!」同無「更言之。」對曰:「君不聞大魚乎?網不能止,鉤不能 牽,蕩而失水,則螻蟻得意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 長齊,奚以薛為?夫齊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 也。」君曰:「善。」乃輟城。薛靖郭君謂齊王曰:「五官之計, 不可不日聽也,而數覽。」王曰:「說吾而厭之。今與靖郭 君、靖郭君善,齊貌辯。齊貌辯之為人也,多疵,門人 弗說。」士尉以証靖郭君。靖郭君不聽,士尉辭而去。孟 嘗君又竊以諫。靖郭君大怒曰:「划而類破吾家,苟可 慊《齊貌辯》者,吾無辭為之。」於是舍之上舍,令長子御 之,旦暮進食。數年,宣王薨,閔王立。靖郭君之交大不 善於閔王,辭而之薛,與《齊貌辯》俱留。無幾何,齊《貌辯》 辭而行,請見閔王。靖郭君曰:「王之不說嬰甚,公往,必 得死焉。」齊貌辯曰:「固不求生也,請必行。」靖郭君不能 止。齊貌辯行至齊,閔王聞之,藏怒以待之。齊貌辯見 閔王曰:「子靖郭君之所聽愛夫?」齊貌辯曰:「愛則有之, 聽則無有。王之方為太子之時,辯謂靖郭君曰:『太子 相不仁,過頤豕視,若是者信反不若廢太子,更立衛 姬。嬰兒郊師』。」靖郭君泣而曰:「不可,吾不忍也。若聽辯 為之,必無今日之患也。」此為一。至於薛,昭陽請以數 倍之地易薛。辯又曰:「必聽之。」靖郭君曰:「受薛於先王, 雖惡於後王,吾獨謂先王何?且先王之廟在薛,吾豈 可以先王之廟與楚乎?」又不肯聽辯,此為二。閔王太 息,動於顏色,曰:「靖郭君之於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 殊不知此客肯為寡人來靖郭君乎?」《齊貌辯》對曰:「敬 諾。」靖郭君衣宣王之衣冠,舞其劍。閔王自迎靖郭君 於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請相之。靖郭君辭,不得 已而受之。七日謝病,強辭不得,三日而聽。當是時,靖 郭君可謂能自知人矣。能自知人,故人非之不為沮。 此《齊貌辯》之所以外生樂患趣難者也。齊、魏約而 伐楚,以董慶為質於齊。楚攻齊,大敗之,而魏弗救。田 嬰怒,將殺董慶。盱夷謂田嬰曰:「楚攻齊大敗之,而不 敢深入者,以魏為將,內之於齊而擊其後。今殺董慶, 是示楚無魏也。魏怒合於楚,齊必危矣。不如貴董慶 以善魏,而疑之於楚也。」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湣王三年,封田嬰於薛。」按 《孟嘗君傳》,孟嘗君名文,姓田氏。文之父曰靖郭君田 嬰。田嬰者,齊威王少子而齊宣王庶弟也。田嬰自威 王時任職用事,與成侯鄒忌及田忌將而救韓伐魏。 成侯與田忌爭寵,成侯賣田忌。田忌懼,襲齊之邊邑, 不勝,亡走。會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賣田忌,乃復召 田忌以為將。宣王二年,田忌與孫臏、田嬰俱伐魏,敗 之馬陵,虜太子申而殺魏將龐涓。宣王七年,田嬰使 於韓、魏,韓、魏服於齊。嬰與韓昭侯、魏惠王會齊宣王 東阿南,盟而去。明年,復與梁惠王會甄。是歲,梁惠王 卒。宣王九年,田嬰相齊。齊宣王與魏襄王會徐州而 相王也。楚威王聞之,怒田嬰。明年,楚伐齊,敗齊師於 徐州,而使人逐田嬰。田嬰使張丑說楚威王,威王乃 止。田嬰相齊十一年,宣王卒,湣王即位。即位三年,而 封田嬰於薛。

按:《通鑑綱目》「顯王四十八年,齊號薛公田文為孟嘗 君。」

初,齊王封田嬰於薛,號曰靖郭君。嬰言於齊王曰:「五官之計,不可不日聽而數覽也。」王從之。已而厭之,悉以委嬰。嬰由是得專齊權。

慎靚王元年,齊迎婦於秦。按通鑑為齊宣王十三年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湣王四年,迎婦於秦。」

慎靚王二年孟軻去魏適齊。按通鑑為齊宣王十四年 按《通鑑綱目》云云。

慎靚王三年,齊、楚、趙、魏、韓、燕共伐秦。按通鑑為齊宣王十五年 按《戰國策》,秦攻趙,趙令樓緩以五城求講於秦而與 之伐齊。齊王恐,因使人以十城求講於秦。樓子恐,因 以上黨二十四縣許秦王。趙足之齊,謂齊王曰:「王欲 秦趙之解乎?不如從合於趙,趙必背秦,背秦則齊無 患矣。」秦伐魏,陳軫合三晉而東,謂齊王曰:「古之王 者之伐也,欲以正天下而立功名,以為後世也。今齊、 楚」、燕、趙、韓、梁六國之遞甚也,不足以立功名,適足以 強秦而自弱也,非山東之上計也。能危山東者,強秦 也。不憂強秦而遞相罷弱,而兩歸其國於秦,此臣之 所以為山東之患。天下為秦相割,秦曾不出力;天下 為秦相烹,秦曾不出薪。何秦之智而山東之愚邪?願 大王之察也。古之五帝三王五霸之伐「也,伐不道者。 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欲反之。主必死辱,民必死虜。 今韓、梁之目未嘗乾,而齊民獨不也;非齊親而韓、梁 疏也。齊遠秦而韓、梁近,今齊將近矣。今秦欲攻梁,絳、 安邑,秦得絳、安邑以東下河,必表裏河山而東攻齊, 舉齊屬之海,南面而孤楚、韓、梁,北面而孤燕、趙、齊無 所出其計矣。願王熟慮之。今三晉已合矣,復為兄弟 約,而出銳師以戍梁、絳、安邑,此萬世之計也。齊非急 以銳師合三晉,必有後憂。三晉合,秦必不敢攻梁,必 南攻楚。楚秦搆難,三晉怒齊不與己也,必東攻齊。此 臣之所謂齊必有大憂。不如急以兵合於三晉。」齊王: 「敬諾。」果以兵合於三晉。

《秦惠文王》後七年韓趙魏燕齊共攻秦。

按:《通鑑綱目》:「慎靚王三年,楚、趙、魏、韓、燕伐秦,攻函谷 關,秦出兵逆之,五國皆敗走。」

慎靚王四年齊、宋攻魏。齊人殺蘇秦。按通鑑為齊宣王十六年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湣王七年,與宋攻魏,敗之觀 澤。」

按:《通鑑綱目》:「慎靚王四年,齊大夫殺蘇秦。」

慎靚王六年齊王賜《騶衍》等七十六人列第為上大 夫。按通鑑為齊宣王十八年

按《戰國策》:淳于髡一日而見七人於宣王,王曰:「子來, 寡人聞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聖,若 隨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見七士,則士不亦眾乎?」淳 于髡曰:「不然。夫鳥同翼者而聚居,獸同足者而俱行, 今求柴胡桔梗於沮澤,則累世不得一焉,及之睪黍 梁父之陰,則郄車而載耳。夫物各有疇,今髡賢者之」 疇也。王求士於髡,若挹水於河而取火於燧也。髡將 復見之,豈特七士也?齊欲伐魏,淳于髡謂齊王曰: 「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之狡兔也。 韓子盧逐東郭逡,環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於前,犬 廢於後,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勌之苦 而擅其功。今齊、魏久相持,以頓其兵,敝其眾,臣恐強 秦大楚承其後,有田父之功。」齊王懼,謝,將休士。齊 欲伐魏,魏使人謂淳于髡曰:「齊欲伐魏,能解魏患,唯 先生也。敝邑有寶璧二雙,文馬二駟,請致之先生。」淳 于髡曰:「諾。」入說齊王曰:「楚,齊之仇敵也;魏,齊之與國 也。夫伐與國,與仇敵,制其餘敝,名醜而實危,為王弗 取也。」齊王曰:「善。」乃不伐魏。客謂齊王曰:「淳于髡言不 伐魏者,受魏之璧馬也。」王以謂淳于髡曰:「聞先生受 魏之璧馬,有諸?」曰:「有之。」「然則先生之為寡人計之何 如?」淳于髡曰:「伐魏之事不便,魏雖刺髡,於王何益?若 誠不便,魏雖封髡,於王何損?且夫王無伐與國之誹, 魏無見亡之危,百姓無被兵之患,髡有璧馬之寶,於 王何傷乎?」齊宣王見顏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 王不說,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 曰王前,可乎』?」斶對曰:「夫斶前為慕勢,王前為趨士。與 使斶為慕勢,不如使王為趨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 貴乎?士貴乎?」對曰:「士貴耳,王者不貴。」王曰:「有說乎?」斶 曰:「有。昔者秦攻齊,令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 採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齊王頭者,封萬戶侯,賜金 千鎰』。由是觀之,生王之頭,曾不若死士之壟也。」宣王 默然不說。左右皆曰:「斶來斶來!大王據千乘之地,而 建千石鐘,萬石簴,天下之士,皆為役處,辯智並進,莫 不來語;東西南北,莫敢不來服。萬物無不備具,而百 姓無不親附。今夫士之高者乃稱匹夫徒步而處農 畝,下則鄙野監門、閭里,士之賤也亦甚矣。」斶對曰:「不 然。斶聞古大禹之時,諸侯萬國。何則?德厚之道,得貴 士之力也。故舜起農畝,出於野鄙而為天子。及湯之 時,諸侯三千。當今之世,南面稱寡者乃二十四。由此 觀之,非得失之策與?稍稍誅滅滅亡無族之時,欲為 監門閭里,安可得」而有也哉!是故《易傳》不云乎:「居上 位,未得其實,而喜其為名者,必以驕奢為行。」据慢驕 奢,則凶必從之。是故無其實而喜其名者削,無德而 望其福者約,無功而受其祿者辱,禍必握。故曰:矜功 不立,虛願不至。此皆幸樂其名,而無其實德者也。是以堯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湯有三輔。自古及 今,而能虛成名於天下者無有。是以君王無羞亟問, 不愧下學,是故成其道德而揚功名於後世者,堯、舜、 禹、湯、周文王是也。故曰:無形者,形之君也;無端者,事 之本也。夫上見其原,下通其流,至聖明學,何不吉之 有哉?《老子》曰:「雖貴必以賤為本,雖高必以下為基。」是 以侯王稱孤、寡不穀,是其賤之本與?非「夫孤寡者,人 之困賤下位也,而侯王以自謂,豈非下人而尊貴士 與?夫堯傳舜,舜傳禹,周成王任周公旦,而世世稱曰 明主,是以明乎士之貴也。」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 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聞君子之言,乃今聞細人之 行,願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遊,食必太牢,出 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顏斶辭去,曰:「夫玉生於山,制 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 則祿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願得晚食以 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淨貞正以自虞。制 言者,王也;盡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備矣。願得賜 歸安行,反臣之邑屋。」則再拜而辭去。君子曰:「斶知足 矣,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先生王斗造門而欲見 齊宣王,宣王使謁者延入,王斗曰:「斗趨見王為好勢, 王趨見斗為好士,於王何如?」使者復還報王曰:「先生 徐之,寡人請從。」宣王因趨而迎之於門,與入曰:「寡人 奉先君之宗廟,守社稷,聞先生直言正諫不諱。」王斗 對曰:「王聞之過,斗生於亂世,事亂君,焉敢直言正諫?」 宣王忿然作色不說。有間,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 者五,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天下授籍,立為太伯,今王 有四焉。」宣王說曰:「寡人愚陋,守齊國,唯恐夫抎之焉, 能有四焉?」王斗曰:「先君好馬,王亦好馬;先君好狗,王 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 君好士,而王不好士。」宣王曰:「當今之世無士,寡人何 好?」王斗曰:「世無騏驎騄耳,王之駟已備矣;世無東郭 俊、盧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無毛嬙、西施,王宮 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無士?」王曰:「寡人憂國愛 民,固願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憂國愛民,不若王 愛尺縠也。」王曰:「何謂也?」王斗曰:「王使人為冠,不使左 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為能之也。今王治齊,非左右 便辟無使也,臣故曰不如愛尺縠也。」宣王謝曰:「寡人 有罪,國家」於是舉士五人任官,齊國大治。齊人見 田駢曰:「聞先生高議,設為不宦,而願為役。」田駢曰:「子 何聞之?」對曰:「臣聞之鄰人之女。」田駢曰:「何謂也?」對曰: 「臣鄰人之女,設為不嫁,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則 不嫁,然嫁過畢矣。今先生設為不宦訾,養千鍾,徒百 人,不宦則然矣,而富過畢矣。」田子辭管燕,得罪齊 王,謂其左右曰:「子孰而與我赴諸侯乎?」左右默然莫 對。管燕連然流涕曰:「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難用也!」田 需對曰:「士三食不得饜,而君鵝鶩有餘食;下宮糅羅 紈,曳綺縠,而士不得以為緣。且財者,君之」所輕,死者 士之所重,君不肯以所輕與士,而責士以所重事君, 非士易得而難用也。

按《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宣王十八年,秦惠王稱王。宣 王喜文學遊說之士,自如、騶衍、淳于髡、田駢、接予、慎 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 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復盛,且數百千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