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288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二百八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八十八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二百八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二百八十八卷目錄

 宮僚部紀事二

 宮僚部雜錄

官常典第二百八十八卷

宮僚部紀事二 编辑

《唐書張士衡傳》:「士衡,瀛洲樂壽人。父文慶,北齊國子 助教。士衡九歲居母喪,哀慕過禮。博士劉軌思見之, 為泣下。奇其操,謂文慶曰:『古不親教子,吾為君成就 之』。乃授以詩、禮。又從熊安生、劉焯等受經貫,知大義。 仕隋為餘杭令,以老還家。大業兵起,諸儒廢學。唐興, 士衡復講教鄉里,幽州都督燕王靈夔以禮邀聘,北」 面事之。太子承乾慕風迎致,謁太宗洛陽宮,帝賜食, 擢朝散大夫、崇賢館學士。太子以士衡齊人也,問高 氏何以亡?士衡曰:「高阿那瓌之凶險,絡提婆之佞,韓 長鸞之虐,皆奴隸才。是信是使。忠良外誅,骨肉內離, 剝喪黎元,故周師臨郊,人莫為之用,此所以亡。」復問:「事 佛營福,其應奈何?」對曰:「事佛在清靜仁恕爾。如貪惏 驕虐,雖傾財事之,無損於禍。且善惡必報,若影赴形, 聖人言之備矣。為君仁,為臣忠,為子孝,則福祚永;反 是而殃禍至矣。」時太子過失聞,士衡因是規之,然不 能用也。太子廢給傳,罷歸鄉里,卒。

《張元素傳》:「元素歷太子少詹事,遷右庶子。時太子承 乾事游畋,不悅學。元素上書曰:『天道無親,惟德是輔, 苟違天道,人神棄之。古者田三驅,非以教殺除民害 也。今反以獵為娛,行之無常,不損盛德哉!《傳》曰:『事不 師古,匪說攸聞』。然則探道在學古,學古在師訓』。」孔穎 達奉詔講勸,宜數逮問,裨萬分,博選賢傑,朝夕侍左 「右,與相規摩,日知所亡,月無忘所能,此則善美矣。夫 在人上者,當求為善也。然性不勝情,耽惑成亂,下有 諛言,君道乃虧。古人有云:『勿以惡小不去,善小不為』。 禍福之來,皆根於初。護終若始,猶懼其替;始不護焉, 終將安歸!」太子不納。又上書曰:「周公資聖人而握沐 吐飧,下白屋,況下周公之人哉!殿下睿質天就,尚須 學以表飾之。孔穎達、趙弘智皆宿德鉅髦,兼識政機, 望數召見,述古今,增懿明德。雕蟲小技,正可間召代 博奕不宜屢也。騎射畋游,褻戲酣歌,悅耳目,移情靈, 不可以御。夫心為萬事主,動而無節則亂,敗德之原, 實在於此。」帝知數財正太子,頻擢至銀青光祿大夫, 行左庶子。太子久不見賓友,元素曰:「宮中所見止婦 人,不知如樊姬等可與益聖德者幾何?若無之,即便 詖豔嬖,何足顧哉!」上惟東宮之重,高署賢才為僚佐, 今乃不得進見,將何以朝納誨,夕補遺哉!太子諱其 切,夜遣戶奴以騎撾狙擊,危脫死。嘗聞宮中擊鼓叩 閤正言,太子出鼓,對元素破之。既不悛,醜德日聞。元 素不能已,上書曰:「『孔子曰:『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 《書》傳所載或遠,臣請以近事喻之。」周武帝平山東,庳 宮陋食,以安海內,而太子贇有穢德,烏丸軌以聞,帝 慈仁不忍廢。及踐祚,狂暴日熾,宗祀以亡,隋文帝所 代是也。文帝因周衰,藉女資,雖無大功於人,然布德 行惠,上下賴安。勇為太子,驕肆敗度。今宮中山池,殿 下所親見者也。當是時,自謂有太山之安,詎知壬臣 敢進其說哉?向使動靜有常,進止有度,親君子,疏小 人,黜浮華,守恭儉,雖有離間,烏能致慈父之隙哉?蓋 積德弗純,令問不著,一遭讒,遂成其禍。今上以殿下 父子親故,所資用不為限節,然詔未六旬,而用踰七 萬,驕奢亡藝,孰有過此?龍「樓望苑,為工匠之肆,既闕 視膳問安之宜,又無悅學好道之實。上違君父慈訓 之方,下有因緣戮辱之罪。所施與者,不游手雜色,則 圖畫雕鏤之人,外所瞻仰,此失已暴,內隱密者,尚可 勝計哉!右庶子趙弘智,經明行修,臣謂宜數進召,以 廣徽美。今反猜嫌,謂妄相推引。從善若流,尚恐不逮, 飾非拒諫,禍可既乎?」書入,太子怒,遣刺客伺之。會宮 廢,元素坐除名為民。

《李伯藥傳》:百藥授太子右庶子,太子數戲媟無度,乃 作贊道賦以諷。它日帝曰:「朕見卿賦述古儲貳事,勸 勵甚詳,向任卿,固所望耳。」賜綵三百段,遷散騎常侍, 進左庶子。

《張行成傳》:「行成轉刑部侍郎、太子少詹事。太子駐定 州,監國謂曰:『吾乃送公衣錦還鄉邪』!令有司祠其先 墓。行成薦里人魏唐卿、崔寶權、馬龍駒、張君劼等,皆 以學行聞。太子召見,以其老,不可任以事,厚賜遣之。 太子使行成詣行在,帝見悅甚,賜勞尤渥。還為河南 巡察大使,稱旨,檢校尚書左丞。是歲,帝幸靈州,詔皇」 太子從行。成諫曰:「皇太子宜留監國,對百寮日決庶 務,既為京師重,且示四方盛德。」帝以為忠《杜正倫傳》:太子監國,詔正倫行左庶子,兼崇賢館學 士。帝謂正倫曰:「吾兒幼,未有就德,我常物物成之。今 當監國,不得朝夕見,故輟卿於朝,以佐太子。慎之勖 之!」它日又言:「『朕年十八猶在人間,情偽無不嘗』。及即 位,處置有失,必待諫乃釋然悟,況太子深宮,不及知 邪?且人主不可自驕,今若詔天下,敢諫者死,將無復 發言矣。故朕孜孜延進直言,卿其以是曉太子,冀裨 益之。」擢中書侍郎,封南陽縣侯,仍兼太子左庶子。出 入兩宮,典機密,以辦治稱。後太子稍失道,帝語正倫: 「太子數私小人,卿可審喻之,教而不徙,其語我來。」故 正倫顯諫無所避。太子不從,輒道帝語督切,太子即 表聞。帝責曰:「何洩漏我語?」對曰:「開示不入,故以陛下 語怖之,冀當反善。」帝怒,出為穀州刺史,再貶交州都 督。太子廢,坐受金帶,流驩州。

《王及善傳》:皇太子私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於 宮,命宮臣擲倒,及善辭曰:「殿下自有優人,臣苟奉令, 非羽翼之美。」太子謝之。高宗聞,賜絹百匹,除右千牛 衛將軍。帝曰:以爾忠謹,故擢三品要職,群臣非搜辟 不得至朕所,爾佩大橫刀在朕側,亦知此官貴乎? 《邢文偉傳》:文偉,滁州全椒人,與歷陽高子貢、壽春裴 懷貴,俱以博學聞。咸亨中,歷太子典膳丞。時孝敬罕 見,宮臣,文偉即減膳上書曰:「古者太子既冠,則有書 過之史、虧膳之宰,史不書過死之宰,不徹膳死之。皇 帝𥳑料英俊,自庶子至司議舍人、學士、侍讀,使佐殿 下,成就聖德。比者不甚廷議,謁對稀𥳑,三朝之後,與 內人獨居,何由發輝天資,使濬哲文明哉!今史既闕 官,宰得奉職,謹守《禮經》以聞。」太子答曰:「幼嗜《墳》《典》,欲 研精極意,而未閑將衛,耽誦致勞。比苦風虛,奉陛下 恩旨,不許強勉。加以趨侍朝夕,無自專之道,屢闕坐 朝,乖廢學緒。觀尋來請,良符宿志。自非義均弼諧,詎 能進此藥石!」文偉由是益知名。後右史缺,高宗謂侍 臣曰:「文偉切諫吾兒,此直臣也。」遂授之。

《韋承慶傳》:「承慶字延休,性謹畏,事繼母為篤孝。擢進 士第,補雍王府參軍,府中文翰悉委之。王為太子,遷 司議郎。儀鳳中,詔太子監國,太子稍嗜聲色,興土功。 承慶見造作玩好,浮廣倡優,鼓吹讙譁,戶奴小人皆 得親左右,承顏色,恐因是作威福,宜加繩察。乃上疏 極陳其端,又進諭善箴,太子頗嘉納。」

《崔義元傳》:「義元子神慶,長安中累轉禮部侍郎。數上 疏陳時政,轉太子右庶子,封魏縣子。是時突厥使者 入見,皇太子應朝,有司移文東宮召太子。神慶諫曰: 五品以上佩龜者,蓋防徵召之詐,內出龜以合之,況 太子乎?古者召太子用玉契,此誠慎重防萌之意,不 可不察。凡慮事於未萌之前,故長無悔吝之咎。今太 子與陛下異宮,非朝朔朢而別喚者,請降墨敕玉契。」 詔可。

《韋溫傳》:「溫為給事中,初兼莊恪太子侍讀,晨詣宮,日 中見太子,諫曰:『殿下盛年,宜雞鳴蚤作,問安天子,如 文王故事』。太子不悅,辭侍讀,見聽。王晏平罷靈武節 度使,以馬及鎧仗自隨,貶康州司戶參軍,厚賂貴近。 浹日,改撫州司馬。樂工尉遲璋授光州長史,溫悉封 上詔書。太子得罪,詔諭群臣。溫曰:『陛下訓之不早,非 獨太子罪』。」時頗直其言。

《賈曾傳》:「元宗為太子,遴選宮僚,以曾為舍人。太子遣 使采女樂,就率更寺肄習。曾諫曰:『作樂崇德,以和人 神。《韶》《夏》有容,《咸英》有節,而女樂不與其間。昔魯用孔 子幾霸戎,有由餘而強齊,秦遺以女樂,故孔子行由 余出奔。良以冶容哇咬,蠱心喪志,聖賢疾之最甚。殿 下渴賢之美未彰,好伎之聲先聞,非所以追啟誦,嗣 堯舜之烈也。餘閑宴私,後廷伎樂,古亦有之,猶當祕 隱,不以示人,況閱之所司,明示群臣哉!願下令屏倡 優之女子,諸使者採召,一切罷止』。」太子手令嘉答。 《王叔文傳》:叔文,越州山陰人,以棋待詔,頗讀書,班班 言治道。德宗詔直東宮,太子引以侍讀,因論政及宮 市之弊。太子曰:「寡人見上,將極言之。」坐皆趣贊,叔文 獨嘿然。既罷,太子曰:「向君無言,何哉?」叔文曰:「太子之 事上,非視膳問安無與也。且陛下在位久,有如小人 間之,謂殿下收厭群情,則安解乎?」太子謝曰:「非先生 不聞此言。」繇是重之,宮事咸與參訂。

《韋綬傳》:穆宗為太子,綬入侍讀,遷諫議大夫。太子書 依字輒去人曰:「上以此可天下事,烏得全書耶?」綬白 之,帝喜,即賜綬錦綵方大子。初,綬數為俚言以悅太 子,它日侍太子為帝道之。帝怒曰:「綬當以經義輔導 太子,而反語此,朕何賴焉?」外遷虔州刺史。

《元稹傳》:「稹拜左拾遺,性明銳,遇事輒舉。始,王叔文、王 伾蒙幸太子宮而撓國政,稹謂宜選正人輔導。因獻 書曰:伏見陛下降明詔,修廢學,增胄子,然而事有先 於此,臣敢昧死言之。賈誼有言:三代之君仁且久者, 教之然也。周成王本中才,近管、蔡則讒入,任周、召則 善聞。豈天聰明哉,而克終於道者,教也。始為太子也,

太公為師,周公為傅,召公為保,伯禽、唐叔與游,目不
考證
閱淫豔,耳不聞優笑,居不近庸邪,玩不備珍異。」及為

君也,血氣既定,游習既成,雖有放心,不能奪已成之 性。則彼道德之言,固吾所習聞,陳之者易諭焉;回佞 庸違,固吾所積懼,諂之者易辨焉。人之情,莫不耀所 能,黨所近,苟得志,必快其所蘊。物性亦然,故魚得水 而游,鳥乘風而翔,火得薪而熾。夫成王所蘊,道德也; 所近,聖賢也。快其蘊,則興禮樂,朝諸侯,措刑罰,教之 至也。秦則不然,滅先王之學,黜師保之位。胡亥之生 也,《詩》《書》不得聞,聖賢不得近。彼趙高,刑餘之人,傅之 殘忍戕賊之術日恣睢,天下之人未盡愚,而亥不能 分馬鹿矣。高之威懾天下,而亥自幽深宮矣。若秦亡, 則有以致之也。太宗為太子,選知道德者十八人與 之游,即位後,雖間宴飲食,十八人者皆在,上之失無 不言,下之情無不達,不四三年而名高盛古,斯游習 之致也。貞觀以來,保傅皆宰相兼領,餘官亦時重選, 故馬周恨位高不為司議郎,其驗也。母后臨朝,翦棄 王室,中睿為太子,雖有骨鯁敢言之士,不得在調護 保安職。及讒言中傷,惟樂工剖腹為證,豈不哀哉!比 來玆弊尤甚,師資保傅,不疾廢眊聵,即休戎罷帥者 處之。又以僻滯華首之儒,備侍直侍讀,越月踰時不 得召。夫以匹士之愛,其子猶求明哲慈惠之師,豈天 下元良而反不及乎?臣以為高祖至陛下,「十一聖,生 而神明,長而仁聖,以是為屑屑者,故不之省。設萬世 之後,有周成中才,生於深宮,無保助之教,則將不能 知喜怒哀樂所自,況稼穡艱難乎!願令皇太子洎諸 王齒冑講業,行嚴師問道之禮,輟禽色之娛,資遊習 之善,豈不美哉!」

《鄭肅傳》:文宗高擇魯王府屬,肅以諫議大夫兼長史。 王為皇太子,遷給事中,進尚書右丞,出為陝虢觀察 使。開成二年,拜吏部侍郎。帝以肅嘗輔導東宮,詔兼 賓客,為太子授經。既而太子母愛弛,為讒所乘,廢斥 有端。肅因入見,言「天下大本,不可輕動。」意致深切,帝 為動容。然內寵方煽,太子終以憂死。出為檢校禮部 尚書、河中節度使。武宗知太子無罪,特困於讒,而朝 廷謂肅臨義不可奪。侹侹有大臣節,召為太常卿。 《大唐新語》:李適之為右相,李林甫密奏其好酒,頗妨 政事,乃除太子少保。適之遂命親故歡會,賦詩曰:「避 賢初罷相,樂聖且㘅杯。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舉 朝服其度量。

《天中記》:張說女嫁盧氏,嘗為舅盧公求官,候父下朝 而問焉,父不語,但指蓍床龜而示之。女歸告其夫曰: 「舅得詹事矣。」

《北夢瑣言》:明宗遣皇子從榮出鎮鄴城,忽一日,上謂 安重誨曰:「從榮左右有詐,宣朕旨令不接儒生,儒生 多懦,恐鈍志相染,朕方知之,頗駭其事。今此皇子方 幼,出臨大藩,故選儒雅,賴其裨佐。今聞此姦險,豈朕 之所望也。」鞫其言者,將戳之,重誨曰:「若遽行刑,又慮 賓從聞後稍難安處,且望嚴戒。」遂止。

《宋史王溥傳》:溥為太子太保,服闋,加太子太傅。開寶 二年,遷太子太師。中謝日,太祖顧左右曰:「溥十年作 相,三遷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見其比。」

《王繼英傳》:繼英,開封祥符人。少從趙普給筆札。普自 罷河陽為少保,從者皆去,繼英趨事逾謹。普再入相, 繼英隸名中書五房院。時真宗在藩邸,選為導吏,兼 內知客事。太宗召見,謂曰:「汝昔事趙普,朕所備知。今 奉親賢,尤宜盡節。」及建儲,授左清道率府副率,兼左 春坊謁者。

《張士遜傳》:仁宗出閤,帝選僚佐謂宰臣曰:「翊善、記室, 府屬也,王皆受拜。今王尚少,宜以士遜為友,令王答 拜。」於是以戶部郎中直昭文館為壽春郡王友,改昇 王府諮議參軍。遷右諫議大夫,兼太子右庶子,改左 庶子。士遜言:「詣資善堂,升階列拜,而皇太子猶跪受, 宜詔皇太子坐受之。」帝不許。詔士遜等遇太子侍駕 出入,許陪從。判史館、知審刑院,以太子賓客、樞密直 學士判集賢院。既而二府大臣皆領東宮官,遂換太 子詹事。

《王旦傳》:仁宗為皇太子,太子諭德見旦,稱太子學書 有法,旦曰:「諭德之職,止於是耶。」張士遜又稱太子書。 旦曰,太子不在應舉選學士,不在學書。

《李迪傳》:「迪,天禧中拜給事中參知政事。周懷政之誅, 帝怒甚,欲責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從容奏曰:『陛下 有幾子,乃欲為此計』。上大寤,由是獨誅懷政等。仁宗 為皇太子,除太子太傳,迪辭以太宗時未嘗立保傅, 止兼太子賓客,詔皇太子禮賓客如師傅,加禮部侍 郎。寇準罷,帝欲相迪,迪固辭。一日對滋福殿,有頃,皇」 太子出,拜曰:「陛下用賓客為宰相,敢以謝。」帝顧謂迪 曰:「尚可辭邪?」拜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書門下 平章事、景靈宮使、集賢殿大學士。初,真宗不豫,寇準 議皇太子總軍國事,迪贊其策。丁謂以為不便,曰:「即 日上體平,朝廷何以處此?」迪曰:「太子監國,非古制邪?」 力爭不已。於是皇太子於資善堂聽「常事,他皆聽旨準既貶,謂、寖擅權用事,至除吏不以聞。迪憤然語同 列曰:「迪起布衣至宰相,有以報國,死猶不恨,安能附 權倖為自安計邪?」自此不協。時議二府皆進秩兼東 宮官,迪以為不可。謂又欲引林特為樞密副使,而遷 迪中書侍郎兼尚書左丞。故事,宰相無為左丞者。既 而帝御長春殿,內出制書置楊前,謂輔臣曰:「此卿等 兼東宮官制書也。」迪進曰:「東宮官屬不當增置,臣不 敢受此命。宰相丁謂罔上弄權,私林特、錢惟演而嫉 寇準。特子殺人,事寢不治。準無罪罷斥,惟演姻家使 預政。曹利用、馮拯相為朋黨,臣願與謂俱罷,付御史 臺劾正。」帝怒,留制不下,左遷迪戶部侍郎。

《程振傳》:振為左司員外郎兼太子舍人。始至,即言:「古 者大祭祀,登餕受爵,必以上嗣。既禮經所載,且元豐 彝典具存,昨天子展事明堂,而殿下不預,非所以尊 祖宗,重社稷也。」太子矍然曰:「宮僚初無及此者。」由是 特加獎異。方臘起,振謂王黼宜乘此時建,革天下弊 事,以上當天意,下順人心。黼不懌,曰:「上且疑黼挾寇, 奈何?」振知黼忌其言,趨而出,然太子薦之甚力,遂擢 給事中。

《葛勝仲傳》:「勝仲遷太常卿,及建春宮,以勝仲兼諭德, 勝仲為仁、孝、學三論,獻之太子。復採春秋、戰國以來 歷代太子善惡成敗之跡,日進數事,詔嘉之。」

《汪大猷傳》:大猷除禮部員外郎,丞相洪适薦兼吏部 侍郎,仍遷主管左選。莊文太子初建東宮,兼太子左 諭德侍講,兩日一講《孟子》,多寓規戒。太子嘗出龍大 淵禁中所進侍燕樂章,諭宮僚同賦,大猷曰:「鄭衛之 音,近習為倡,非講讀官所當預。」白於太子而止。 《婁機傳》:機為太常博士,祕書郎,請續編《中興館閣書 目》,又請寬恤淮、浙被旱州縣。時皇太子始就外傅,遴 選學官,以機兼資善堂小學教授。機日陳正言正道, 又以累朝事親、修身、治國、愛民四事,手書以獻,太子 寘之坐右,朝夕觀省,隨事開明,多所裨益。遷太常丞, 仍兼資善,旋遷右曹郎官、祕書省著作郎,改兼駕部。 都城大火,機應詔上封事,力言「朝臣務為奉承,不能 出己見以裨國論;外臣不稱職,至苛刻以困民財;將 帥偏裨務為交結,而不知訓閱以彊軍律。」時年七十, 丐間不許。太子得機所著《廣干祿字》一編,尤喜,命戴 溪跋之,擢監察御史。講未退而除命頒,太子戀戀,幾 不忍舍,機亦為之感涕。

《徐經孫傳》經孫升太子左庶子,太子詹事,輔導東宮 者三年,敷陳經義,隨事啟迪,太子入侍,必以其所講 聞悉奏之,帝未嘗不稱善。

《朱貔孫傳》:「貔孫遷司農少卿,兼太子右諭德,詔許乘 馬赴講。貔孫諭導得體,衍說經義,有關於君道者,必 委曲敷暢,陰寓警戒,太子每為之改容。」

《燕翼貽謀錄》:大中祥符八年,仁宗封壽春郡王,以張 士遜、崔遵度為友,講學之所為「資善堂。」此「資善」之名 所由始也。自後元良就學所皆曰「資善。」

《國老談苑》:仁宗在儲宮,真宗慎擇宮僚,皆難其人。魯 宗道時作正言,慷慨敢諫。忽一日便坐召對,真宗曰: 「太子天下之本,當得正人輔之。今以付卿,卿其悉心 以導吾子。」宗道退讓,敦獎遣之。翌日除右諭德。 《墨客揮犀》:晏元獻公為童子時,張文節薦之於朝廷, 適值鄉試進士,便令公就試。公一見試題曰:「臣十日 前已作此賦,草尚在,乞別命題。」上極愛其不隱。及為 館職,時天下無事,許臣僚擇勝燕飲,當時侍從文館 士人大夫為燕集,以至市樓酒肆,往往皆供帳為游 息之地。公是時貧甚,不能出,獨家居與昆弟講習。一 日選東宮官,忽自中批除晏殊,執政莫諭所因。次日 進覆,上諭之曰:「近聞館閣臣寮無不嬉遊」燕賞,彌日 繼夕。惟殊杜門與兄弟讀書,如此謹厚,正可為宮官。 公既受命得對,上面諭除授之意,公語言質野,則曰: 「臣非不樂燕游者,直之貧,無可為之。臣若有錢,亦須 往,但無錢,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誠實,知事君體,眷注 日深。仁廟朝卒至大用。

《聞見前錄》:神宗開潁邸,英宗命韓魏公擇宮寮,用王 陶、韓維、陳薦、孫固、孫思恭、卲亢,皆名儒厚德之士。王 陶、韓維進上有法,神宗內朝拜稍急,維曰:「維下拜,王 當效之。」諸公一日侍神宗坐,近侍以弓樣靴進,維曰: 「王安用武靴?」神宗有愧色,亟令毀去。其翊贊之功如 此,故潁邸賓僚號天下選云。

《東軒筆錄》:神宗皇帝在春宮時,極沖幼,孫思恭為侍 讀。一日講《孟子》,至「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寡助之至,親 戚畔之。」思恭泛引古今助順之事,而不及親戚畔之 者。主上顧曰:「微子,紂之諸父也,抱祭器而入周,非親 戚畔之耶?」思恭釋然駭伏。上之睿明,可謂聞一知十 矣。

《金史楊伯雄傳》:「顯宗為皇太子,選東宮官屬,張浩薦 伯雄起復少詹事。兄子蟠為左贊,善言聽諫從,時論 榮之。集古太子賢不肖為書,號瑤山,《往鍳》進之。及進 《羽獵、保成》等箴,皆見嘉納,復為左諫議大夫,翰林直學士。會詹事闕,宰相復舉伯雄。上曰:『伯雄不可去朕 左右,而東宮亦須輔導』。遂以太子詹事兼諫議。」 《完顏仲誨傳》:「仲誨入為禮部侍郎,兼左諭德,遷太子 詹事,兼左諫議大夫。上曰:『東宮官屬,尤當選用正人。 如行檢不修及不稱位者,具以名聞』。」又曰:「東宮講書, 或論議間,當以孝儉德行正身之事告之。頃之,東宮 請增牧人及張設什用。上謂仲誨曰:『太子生於富貴, 每教之恭儉。朕服御未嘗妄有增益,卿以此意諭之』。」 仲誨前後為東宮官且十五年,多進規戒,顯宗特加 禮敬。

《完顏匡傳》:匡本名撒速,始祖九世孫,事豳王允成,為 其府教讀。大定十九年,章宗年十餘歲,顯宗命詹事 烏林荅愿,擇德行淳謹、才學該通者,使教章宗兄弟。 閱月,愿啟顯宗曰:「豳王府教讀完顏撒速,徐王府教 讀僕散訛可二人可使教皇孫兄弟。」顯宗曰:「典教幼 子,須用淳謹者。」已而召見於承華殿西便殿,顯宗問 其年,對曰:「臣生之歲,海陵自上京遷中都,歲在壬申。」 顯宗曰:「二十八歲爾。詹事乃云三十歲,何也?」匡曰:「臣 年止如此,詹事謂臣出入宮禁,故增其歲言之耳。」顯 宗顧謂近臣曰:「篤實人也。」命擇日使皇孫行師弟子 禮。七月丁亥,宣宗、章宗皆就學。顯宗曰:「每日先教漢 字。」至申時,漢字課畢,教女直小字,習國朝語,因賜酒 及綵幣。頃之,世宗詔匡、訛可俱充太子侍讀,寢殿小 底駝滿,九住問匡曰:「伯夷、叔齊何如人?」匡曰:「孔子稱 夷、齊求仁得仁。」九住曰:「汝輩學古,惟前言是信。夷齊 輕去其親,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仁者固如是乎?」匡 曰:「不然。古之賢者,行其義也,行其道也。伯夷思成其 父之志,以去其國;叔」齊不苟從其父之志,亦去其國。 武王伐紂,夷齊叩馬而諫。紂死,殷為周,夷齊不食周 粟,遂餓而死。正君臣之分,為天下後世慮至遠也。非 仁人而能若是乎?是時世宗如春水,顯宗從,二人者 馬上相語,遂後顯宗。遲九住至,問曰:「何以後也?」九住 以對。顯宗歎曰:「不以女直文字譯經史,何以知此?主 上立」女直科舉,教以經史,乃能得其洲奧如此哉!稱 善者良久,謂九住曰:「《論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汝不知不達,務辯口以難人。由是觀之,人之 學不學,豈不相遠哉?」

《石琚傳》:「琚字子美,世宗時拜左丞,兼太子少師。嘗請 命太子習知政事,或譖之曰:『琚希恩東宮。世宗察其 無他,以此言告之。琚對曰:『臣本孤生,蒙陛下拔擢,備 位執政,兼師保之任。臣愚以為太子天下之本,當使 知民事,遂言及之耳。因請解少師』』。」

《元史仁宗本紀》:御史中丞趙𥳑言:「皇太子春秋鼎盛, 宜選耆儒敷陳道義。今李銓侍東宮說書,未諳經史, 請別求碩學,分進講讀,實宗社無疆之福。」制曰:「可。」 《裕宗傳》諭德李謙、夾谷之奇嘗進言曰:「殿下睿性夙 成,閱理久熟,方遵聖訓,參決庶務,如視膳問安之禮, 固無待於贊諭。至於軍民之利病,政令之得失,事關 朝」廷,責在臺院,有非宮臣所宜言者,獨有澄原固本, 保守成業,殿下所當留心,臣等不容緘口者也。敬陳 十事:曰正心,曰睦親,曰崇儉,曰親賢,曰幾諫,曰戢兵, 曰尚文,曰定律,曰正名,曰革弊。其論《正心》有云:「太子 之心,天下之本也。太子心正,則天心有所屬,人心有 所繫矣。」唐太宗嘗言:「人主一心,攻之者眾。或以勇力, 或以辨口,或以諂諛,或以姦詐,或以嗜欲,輻輳攻之, 各求自售。人主少懈而受其一,則其害有不可勝言 者。殿下至尊之儲貳,人求自售者亦不為少,須常喚 醒此心,不使為物欲所撓,則宗社生靈之福。固本澄 原,莫此為切。」《論睦親》,以宗親為王室之藩屏,人主之 所自衛者也。大分既定,「尊卑懸殊。必恩意俯逮,然後 得盡其歡心。宗親之歡心得,則遠近之歡心得矣。」其 論《正名革弊》,尤切中時政。

《李謙傳》:謙為太子左諭德,侍裕宗於東宮,陳十事。裕 宗崩,世祖又命傅成宗於潛邸,所至以謙自隨,轉侍 讀學士,世祖深加器重。嘗賜坐便殿,飲群臣酒。世祖 曰:「聞卿不飲,然能為朕強飲乎。」因賜蒲萄酒一鍾曰: 「此極醉人,恐汝不勝。」即令三近侍扶掖使出。

《董文用傳》:至元二十七年,隆福太后在東宮,以文用 舊臣,欲使文用授皇孫經,具奏,上以帝命命之。文用 每講說經旨,必附以朝廷故事,丁嚀譬喻,反覆開悟, 皇孫亦特加敬禮。

《竇默傳》:默奏對稱旨,敬待加禮,不令暫去左右。世祖 問今之明治道者,默薦姚樞,即召用之。俄命皇子真 金從默學,賜以玉帶鉤,諭之曰:此金內府故物,汝老 人佩服為宜,且使我子見之,如見我也。

《李孟傳》:武宗、仁宗皆未出閤。徽仁裕聖皇后求名儒 輔導,有薦者曰:「布衣李孟有宰相才,宜令為太子師 傅。」大德元年,武宗撫軍北方,仁宗留宮中,孟日陳善 言正道,多所進益。武宗聞而嘉之,詔授太常少卿。執 政以孟未嘗一造其門,沮之不行。改禮部侍郎,命亦 中止。仁宗侍昭獻元聖皇后,降居懷州,又如官山,孟常單騎以從。在懷州四年,誠節如一,左右化之,皆有 儒雅風,由是上下益親。每進言曰:「堯、舜之道,孝悌而 已矣。今大兄在朔方,大母有居外之憂,殿下當迎奉 意旨以娛樂之,則孝悌之道皆得矣。」仁宗深納其言, 日問安視膳,婉容愉色,天下稱孝焉。有暇,則就孟講 論古先帝王得失成敗,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義。 孟特善論事,忠愛懇惻,言之不厭,而治天下之大經 大法,深切明白。厥後仁宗入清內難,敬事武皇,篤孝 母后,端拱以成太平之功,文物典章,號為極盛。嘗與 群臣語,握拳示之曰:「所重乎儒者,為其握持綱常如 此,此其固也。」其講學之功如此者,實孟啟之也。 《王約傳》:仁宗在東宮,雅知約名,思用以自輔。擢太子 詹事丞。從幸五臺山,約諫不可久留,即日還上京。初, 安西王封於秦,既以謀逆誅,國除版賦入詹事院。至 是,大臣奏請封其子復國。仁宗以問,約曰:「安西以何 罪誅?今復之,何以懲將來。」議遂寢。明年,進太子副詹 事。約抗章諫節飲,辭意懇切,仁宗嘉納焉。承制立左 衛率府,統侍衛軍萬人。同列欲署軍官,約持不可。眾 難之曰:「東宮非樞密使耶?」約曰:「詹事,東宮官也,預樞 密事可乎?」仁宗復召問,約對曰:「皇太子事,不敢不為, 天子事不敢為。」仁宗悟,竟罷議。同列復傳命,增立右 衛率府,取河南蒙古軍萬人統之。約屏人語曰:「左衛 率府舊制有之,今置右府何為?諸公宜深思之,不可 累儲宮也。」又命取安西兵器給宿衛士,約謂詹事完 澤曰:「詹事移文數千里取兵器,人必驚疑,主上聞之 奈何?」完澤色慚曰:「實慮不及此。」又命福建取繡工童 男女六人,約言曰:「福建去京師六七千里,使人父子 兄弟相離,有司承風動擾,豈美事耶?」仁宗止之,稱善 再三。家令薛居敬上言陝西分地五事,因被命往理 之,約不為署行,語之曰:「太子,潛龍也,當勿用之時為 飛龍之事,可乎?」遂止。薦翰林學士李謙為太子少傅, 請立故丞相淮安忠武王伯顏祠於杭,皆從之。仁宗 以詹事院諸事循軌,大喜,面賜犀帶,力辭。又賜江南 所取書籍,亦辭。仁宗常字而不名,諭群臣曰:「事未經 王彥博議者,勿」啟。又謂中丞朵䚟曰:「在詹事而不求 賜予者,惟彥博與汝二人耳。」一日,仁宗西園觀《角觝 戲》,有旨取繒帛賜之。約入遙見,問曰:「汝何為來?」仁宗 遽止之。又欲觀俳戲,事已集而約至,即命罷去。其見 敬禮如此。

《歸暘傳》:暘改禮部尚書,會開端本堂,皇太子就學,召 暘為贊善。未幾,遷翰林直學士,同修國史,仍兼前職。 暘言:「師傅當與皇太子東西相向授書,其屬亦以次 列坐,虛其中座,以待至尊臨幸。不然則師道不立矣。」 時眾言人人殊,卒從暘議。

《高宣傳》:宣子塔失不花,進資德大夫,為儲政院使。延 祐四年夏四月,帝謂塔失不花曰:「汝祖嘗為司農,今 復以授汝。」遂遷榮祿大夫、大司農。英宗居東宮,塔失 不花撰集前代嘉言善行,名《承華事略》,并畫《豳風圖》 以進。帝覽之,獎諭曰:「汝能輔太子以正,朕甚嘉之。」命 置圖書東宮,俾太子時時觀省。六年,改集禧院使,退 居於家,卒。

《許有壬傳》:「有壬至正十五年,以集賢大學士兼太子 左諭德。有壬前朝舊德,太子頗敬禮之。一日入見,方 臂鷙禽以為樂,遽呼左右屏去。」

《弇山堂別集》:「永樂中,姚廣孝以立東宮,自僧錄左善 世進為太子少師,而無他兼職。又敕云:『卿資性篤實, 學行老成,事朕藩邸,積有年歲。朕靖難之初,卿侍左 右,謨謀弼贊,裨益良多。今建儲嗣,簡求良輔,以卿舊 人,特授太子少師。夫太子,天下之本也,必賴啟迪良 正,輔成德器。卿尚勉進厥職,副朕眷倚之重。以此考』」 之,不兼他官,不領他職,為真任也。

《獻徵錄》:「天台徐善述,字好古,永樂間陞司直郎,遷左 贊善。仁廟在東宮,以師禮待之,詩文皆令改定,致書 稱之為『贊善好古先生』。」

《古穰雜錄》:楊文定為司經洗馬,一日,東宮問漢廷尉 張釋之之賢,溥對曰:「釋之誠不易得,然世豈無其人, 但無文帝寬厚仁恕之君用之爾。釋之固難得,文帝 亦難得也。」退采文帝關治道者,編為事類以進,皇太 子嘉納之。

《見聞錄》:文懿楊公諱守陳,鄞縣人。弘治間,上出閤,公 等六七人被選日侍講讀。《文華大訓》成,陞詹事府少 詹事,兼翰林侍講學士。《大訓》篇目多本《大學衍義》,獨 事涉中人者,悉不以書。公曰:「是何以為訓?」撮其賢否 得失之故,分注一條,議者不能奪。

《瑣綴錄》:今制,東宮官多襲古,如庶子洗馬是也。景泰 間,劉主靜洗馬,兵部侍郎王偉戲曰:「先生一日洗幾 馬?」主靜應聲答曰:「大司馬洗得乾淨,少司馬洗得不 乾淨。」眾聞之噱然。

《獻徵錄》:吳寬為詹事府詹事,孝宗在東宮學,少間,寬 率僚屬上疏曰:「竊惟東宮講學,自寒暑風雨朔望令 節外,一歲之中不過數月,一日之內不過數刻。況其間又多閒歇。人生八歲,出就外傅,居宿於外,誠欲離 近習,親正人也。庶民且然,況有天下者乎?借曰習讀 於內,不若出就外傅,親近儒臣,講明正道,所得為多」 也。

《張元稹傳》:孝宗朝,元稹以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學士, 仍侍經筵,日講掌詹事府事,上疏勸經筵宜講太極 圖西銘東宮兼講孝經小學。孝宗欣然嘉納,亟索《太 極圖》以觀曰:「天生斯人以開朕也。」

《春明夢餘錄》:「崇禎丁丑秋,太子出閤講讀,預題侍班 四人:禮書姜逢元,詹事姚明泰,少詹王鐸、屈可伸;讀 講六人:禮侍方逢年,宮諭項煜,修撰劉理順,編修吳 偉業、楊廷麟、林增志;校書二人,編修胡守恆、楊士聰。」 越數日,項煜、楊廷麟各上疏讓黃道周,奉旨實圖供 職,不得矯讓。於是閣臣張至發上揭極言之,略曰:「公 議推舉時,於至聖先師之前,齋心對越,每人各出一 名單,撣其公同商確者入告。彼時亦曾言及道周清 品,但意見不無少偏。如近日三罪、四恥、七不入疏中 有不如鄭鄤等語。夫蔑倫杖母,明旨煌煌,鄤何如人? 而自謂不如是,可謂元良輔導乎?文皇帝特簡王讓 侍皇太子讀書,謂侍臣曰:『孝者百行之原。朕聞讓孝 於親,故擢用之。今煜等謂賢如道周,猶然格外。煜有 何德,堪在選中?是博讓賢之名,而使臣等蔽賢之愆, 臣等所不任受也』。」於是刑科給事中馮元飆出疏駁 之曰:「臣聞聖王之世,公卿能讓,其下皆讓。是以風俗 醇美,寇攘不作,四夷賓服,神聽和平。《傳》曰:『讓者,德之 本』。《孟子》曰:『無辭讓之心,非人也』。」斯道不明,至於邇日, 大臣以訟受服,小人則而倣之,奮臂相先,不奪不止。 雖仗聖明,屢申獎抑,辭榮崇讓,人情所難。日者皇上 敦重元良,盛典肇舉;而東宮講讀官楊廷麟等疏請 推良自代,及於坊臣黃道周。夫道周者,嫉惡已甚,至 清無徒。環召以來,閉戶卻掃;一時之人,非不敬之、重 之;特以道周數忤執政,引嫌裹足,罕至其門。二臣獨 篤信舉之,退然自下。即使其言不必用,自足砥礪末 俗,增輝盛典,為皇上股肱輔弼之臣者,謂宜深相嘉 歎,風勸百寮。而伏讀閣臣張至發等《慎選心矢至公》 一疏,若大不快於言者而併遷怒於道周,則何也?道 周之賢,閣臣固已言之矣。事親至孝,天下「所知;直諒 多聞,身無擇行。所不足者,惟以賦性高介,不能隨時 俛仰,得當事大臣歡心耳。閣臣何心執之如舊?一至 如此,若以其言之為罪,則皇上業已起田間,還其清 秩;數四回奏,皆荷優容。天下萬世,方頌為主聖臣賢 一大盛事;而閣臣乃反借此以怒道周。嗟乎!道周忠 足以動聖主之鑒,而不能得執政之心,臣恐天下萬 世有以議閣臣之得失也。」夫宮僚濟濟,豈盡講讀道 周;即不與選,而閣臣所選者,亦既有項煜、楊廷麟其 人在。二臣為閣臣所選,而能以讓賢自異,不肯苟悅 於閣臣。自臣而觀選者,亦可以無媿。臣所惜者,皇上 方欲抑貪,而有一清者,大臣又指以為偏;皇上欲抑 競,而有一「讓者,大臣又指以為矯,以人事君之效,將 安望乎?臣素恥雷同,復羞搏擊,但以公道所在,自比 他山。伏望皇上特敕閣臣滌慮蠲私,一更往轍,以清 讓為必可法,以偏矯為必可取,師濟之隆,猶可立追 也。」疏上,不報。元飆求去,上留之。

宮僚部雜錄 编辑

《玉河紲馬記》:「詹事府署在玉河之東,西向臨玉河,門 二重,中堂五楹,堂後屋三間,南北夾窗,連後堂,其傍 孔子廟,廟前松二株,頗奇古,中為圓殿迴廊前後共 二十八間,左右春坊、司經局,前後各有堂三楹,又有 科房、宴房、印書房,歲久盡毀矣。詹事府題名碑一,崇 禎十二年十一月立,詹事黃錦撰文。左春坊題名碑」 一萬曆三十四年二月立,少詹事全天敘撰文。《主簿 廳題名記》一碑已殘闕,失撰書人姓氏。

《春明夢餘錄》:按宮僚自昔甚重,唐馬周以位高恨不 能為司業郎,至後則太輕,故元稹曰:「師資保傅之官, 非疾廢眊瞶,不任事者為之;即休戎罷帥,不知書者 處之。至於左諭贊議之徒,疏冗散賤之甚者,縉紳恥 之。」近制,宮寮之外,往往以沈滯僻老之儒,充直講侍 讀之選,可見其輕矣。至宋時,凡初改官者,即得太子 中允,則其輕可見。《明制》一作「宮僚」,便比清卿,其榮極 矣。夫此何官,可以不尊崇?此亦今甚於古也。然明初 必博選於諸寮,而自穆宗以來,祇為翰林循級之資, 則名雖重而實輕矣。至於師傅之官,古人所重,故有 寧加太尉而不加太傅者。後則總戎緹帥,皆得為之, 雖無與職業,而使天子儲君,人得而「師保之」,亦一大 辱也。

《日知錄:越語》:「句踐身親為夫差前馬。」《韓非子》云為吳 王洗馬。《淮南子》云:「為吳兵先馬走。」《荀子》:「天子出門,諸 侯持輪挾輿先馬。」《賈誼新書》:「楚懷王無道,而欲有霸 王之號,鑄金以象諸侯。人君令大國之王遍為先馬, 梁王御,宋王驂乘,滕、薛、衛、中山之君隨而趨。」然則洗馬者,馬前引導之也。亦有稱洗馬者,《六韜》:「賞及牛豎、 馬洗,廐養之徒。」《漢書百官表》:太子太傅、少傅屬官有 先馬。張晏曰:「『先馬員十六人,秩比謁者。」「先』或作洗。」又 考《周禮》齊右職云:「凡有牲事則先馬。」註:「王見牲則拱 而式,居馬前卻行,備驚奔也。」又道右職云:「王式則下 前馬。」是此官古有之矣。《莊子》:「黃帝將見大隗乎具茨 之山,張若謵朋前馬。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