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313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三百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三百十三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三百十四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三百十三卷目錄

 戶部部藝文一

  大司農箴         漢揚雄

  大司農箴         晉張華

  讓地官尚書表       唐李嶠

  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   宋王安石

  戶部箴          明宣宗

 戶部部藝文二

  奉送李戶部侍郎自河南尹再除本官

               劉禹錫

 戶部部紀事

 戶部部雜錄

官常典第三百十三卷

戶部部藝文一 编辑

《大司農箴》
漢·揚雄
编辑

「時惟大農,爰司金穀。自京徂荒,粒民是斛。肇自厥初, 實施惟食。厥僚后稷,有無遷易。實均實贏,惟都作程。 旁求衣食,厥民攸生。」上稽二帝,下閱三王。什一而征, 為民作常。遠近貢篚,百姓不忘。帝王之盛,咸在農殖。 季周爛漫,而東作不敕。膏腴不穫,庶物並荒。府藏單 虛,靡積靡倉。陵遲衰微,姬卒以痒。秦收太半,二世不 「瘳。泣血之末,海內無聊。農民司均,敢告執繇。」

《大司農箴》
晉·張華
编辑

家有廬井,王有廩籍。阜茂豐物,和鈞關石。在周之室, 不虔政首。棄稷弗修,不籍千畝。匱神乏祀,敗於戎醜。 穡臣司農,敢告左右。

《讓地官尚書表》
唐·李嶠
编辑

臣某言:伏奉制旨,以臣為地官尚書。無涯之恩,忽降 霄極;非據之惕,坐驚魂宇。臣某誠惶誠恐,頓首頓首, 死罪死罪。臣少無奇志,長乏異能,短步非疾於驊騮, 翾飛自同於燕雀。逢聖神之再造,荷天地之兼容。鄭 璞齊竽,竊混聲價。秦冠漢綬,叨踐名級。步鴛池之清 切,陟鸞渚之便蕃。出入五台,周旋三閤。行膺負璽之 「任,遂服專車之寵。萬機損益,蔽於庸陋之心;百揆謨 猷,滯於膏肓之疾。爰發皇揆,特留宸眷,假優閑之秩, 雖入杏壇;參翊亮之謀,尚和梅鼎,徒延舟楫之舉,竟 微股肱之效。挈瓶之智,患在於空虛;瞰室之災,懼深 於盈滿。方陳骸骨之情,遽荷雲霄之命。負乘之責,前 謗未除;忝越之譏,後恩仍及。還振蜉」蝣之羽,欲參龍 鳳之行。赤紱妨賢,物知不可;素食得位,臣亦胡顏?況 八座樞機,五曹要劇,上儀七星之象,旁理萬邦之教。 自非元凱之明允忠肅,陳韓之敦樸淳深,將何以釐 正版圖,擾安邦國?臣之淺狹,誠則貪饕,朝有典章,敢 叨非望?伏乞迴乾坤之曲澤,收雨露之殊私,廣訪訏 謨,詳求棫樸,更引食場之彥,俾臨均土之司。則受任 得才,無愆振鷺之美;入官有序,不失貫魚之次。無任 慚悚之至,謹詣朝堂奉表陳請以聞。臣所讓人,別狀 封進,臣某誠惶誠恐,頓道頓首。謹言。

《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
宋·王安石
编辑

三司副使不書前人名姓。嘉祐五年,尚書戶部員外 郎呂君沖之,始稽之眾史,而自李紘已上至查道得 其名,自楊偕已上得其官,自郭勸已下又得其在事 之歲時,於是書石而鑱之東壁。夫合天下之眾者財, 理天下之財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則有 法而莫守,法不善則有財而莫理,有財而莫理則阡 陌閭巷之賤人,皆能私取予之勢,擅萬物之利,以輿 人主,爭黔首而放其無窮之欲,非必貴強桀大而後 能。如是而天子猶為不失其民者,蓋特號而已耳。雖 欲食蔬衣敝,憔悴其身,愁思其心,以幸天下之給足 而安吾政,吾知其猶不得也。然則善吾法而擇吏以 守之,以理天下之財,雖上古堯、舜猶不能毋以此為 先急,而況於後世之紛紛乎?三司副使,方今之大吏, 朝廷所以尊寵之甚備,蓋今理財之法有不善者,其 勢皆得以議於上而改為之,非特當守成法、吝出入, 以從有司之事而已。其職事如此,則其人之賢不肖 利害施於天下如何也?觀其人,以其在位之歲時,以 求其政事之見於今「者,而考其所以佐上理財之方, 則其人之賢不肖,與世之治否,吾可以坐而得矣。」此 蓋呂君之志也。

《戶部箴》
明·宣宗
编辑

「君國之道,子民為先,黎庶既安,邦本植焉。相古地官, 實爾之職,均節惠和,民乃衣食。賦稅有經,徭役有常, 民之所供,舊典式張。惟爾卿佐,暨乃攸屬,庶幾夙夜, 恪謹乃服。民克阜殷,樹藝以蕃,上下畢充,何有卒殫? 惟公惟勤,惟時惟允,惟仁之溥,而義之盡。秦之商鞅唐之宇文,苛征暴括,邦以不振。爾惟鑒茲,毋縱掊克」, 毋詭於隨,毋敗於墨。予惟爾任,爾其懋哉!尚友古人, 執德不回。

戶部部藝文二 编辑

《奉送李戶部侍郎自河南尹再除本官》
编辑

劉禹錫

昔年內署振雄辭,今日東都結去思。宮女猶傳《洞簫 賦》,國人先詠《袞衣詩》。華星卻復文昌位,別鶴重歸太 乙池。想到金門待通籍,一時驚喜見風儀。

戶部部紀事 编辑

《新序》:管仲言於齊桓公曰:「夫墾田刱邑,闢土殖穀,盡 地之利,則臣不若甯戚,請置以為田官。」

《後漢書鄭弘傳》:「弘建初八年,代鄭眾為大司農。舊交 阯七郡貢獻轉運,皆從東冶汎海而至,風波艱阻,沉 溺相係。弘奏開零陵桂陽嶠道,於是夷通,至今遂為 常路。在職二年,所息省三億萬計。時歲天下遭旱,邊 方有警,人食不足,而帑藏殷積,弘又奏宜省貢獻,減 徭費,以利饑人。帝順其議。」

《晉書安平獻王孚傳》:初,魏文帝置度支尚書,專掌軍 國支計。明帝嗣位,欲用孚,問左右曰:「『有兄風否』?答曰: 『似兄』。天子曰:『吾得司馬懿兄弟二人,復何憂哉』!」轉為 度支尚書。

《杜預傳》:預拜度支尚書,在內七年,損益萬機,不可勝 計,朝野稱美,號曰「杜武庫」,言其無所不有也。

《梁書到溉傳》:「溉字茂灌,為左民尚書,以清白自修,性 又率儉,不好聲色,虛室單床,旁無姬侍,自外車服不 事鮮華,冠履十年一易,朝服或至穿補,傳呼清路,示 有朝章而已。」

《隋書裴蘊傳》:「蘊遷民部侍郎,於時猶承高祖和平之 後,禁網疏闊,戶口多漏。或年及成丁,猶詐為小,未至 於老,已免租賦。蘊歷為刺史,素知其情,因是條奏,皆 令貌閱,若一人不實,則官司解職,鄉正里長,皆遠流 配。又許民相告,若糾得一丁者,令被糾之家代輸賦 役。是歲大業五年也。諸郡計帳,進丁二十四萬三千」, 新附口六十四萬一千五百。帝臨朝覽狀,謂百官曰: 「前代無好人,致此罔冒。今進民戶口皆從實者,全由 裴蘊一人用心。古語云:『得賢而治』,驗之信矣。」由是漸 見親委。拜京兆贊治。

《舊唐書房元齡傳》:李緯為民部尚書,會有自京師來 者,太宗問曰:「房元齡聞緯為尚書,謂何?」對曰:「惟稱緯 好,鬚無他語。」帝遽改太子詹事。

《盧承慶傳》:「承慶美風儀,有才幹,太宗奇其明辨,累遷 民部侍郎。太宗嘗問歷代戶口多少之數,承慶敘夏 商以後,迄於周、隋,皆有依據,太宗嗟賞久之。」

《韋弘機傳》:高宗謂韋弘機曰:「宮館隋氏所造,漸將摧 毀,頻欲修葺,又費財力,如之何」弘機曰:「臣任司農,向 已十年,前後省費。今見貯錢三十萬貫,可以供葺理。」 上悅。

《唐書嚴挺之傳》:戶部侍郎蕭炅,李林甫所引,不知書, 嘗與嚴挺之言,稱「蒸嘗伏臘,乃為仗獵。」挺之白九齡 曰:「省中而有伏獵侍郎乎?」乃出炅岐州刺史。

《楊瑒傳》:「瑒為戶部侍郎,帝常召宰相大臣議天下戶 版延英殿,瑒言利病尤詳,帝咨賞。於是宇文融建檢 脫戶餘口,瑒執不便。融方貴,公卿啽默唯唯,獨瑒抗 議,故出為華州刺史。」

《段秀實傳》:「秀實召為司農卿。初自涇州被召,戒其家 曰:『若過岐,朱泚必致贈遺,慎毋納。至岐,泚固致大綾 三百,家人拒不遂。至都,秀實怒曰:『吾終不以汙吾第』』。」 以置司農,治堂之梁間。吏後以告泚,泚取視,封帕完 新。

《杜中立傳》:「中立遷司農卿,繩吏急,反為中傷,左徙慶 王傅。久之,復拜司農卿,入謝,帝曰:『卿用法深信乎』?答 曰:『轂下百司,養名不肯事,如司農尤叢劇。陛下無遽 信流言,假臣數月,事可濟』。」帝許之。初,度支,度六宮飧 錢移司農,司農季一出付吏,大吏盡舉所給於人,權 其子錢以給之。既不以時,黃門來督責慢罵,中立取 錢納帑。舍率五日一出,吏不得為姦,後遂以為法。 《王彥威傳》:彥威,開成初為戶部侍郎,判度支。彥威於 儒學該邃,亦善吏事,但經總財用,出入米鹽,非所長 也。而性剛計自恃,嘗見文宗顯奏曰:「百口家知有歲 計,而軍用一切,可不謹邪。」臣按見財,量入以為出,隨

色占費,終歲用之,無毫釐差。假令臣一「旦迷愚,欲自
考證
欺沒,亦不可得。」因上《占額圖》。又言:「至德迄元和,天下

觀察者十,節度者二十有九,防禦者四,經略者三,大 都通邑皆有兵,最,凡八十餘萬。《長慶籍》戶三百五十 萬,而兵乃九十九萬,率三戶資一兵。今舉天下之入, 歲三千五百萬,上供者三之一,又三之二,則衣賜仰 給焉。自留州留使外,餘」四十萬眾皆仰度支,又為《供 軍圖》上之。彥威雖自謂楗柅姦冒,著定其費,於利害 無益也。始,神策軍多以稟縑於度支取直,吏私增賈, 厚給之,經用益耗。開成初,有詔禁止。時宦者仇士良、 魚弘志方用事,彥威乃奏復與直悅媚士良等,又劾 王播貢羨贏,以冀速進。會邊兵訴所賜不時,縑皆敝 惡,攝吏送臺獄,而彥威視事自如,及詔停務,始惶恐 就第。

《舊唐書李絳傳》:絳為戶部侍郎,判本司事,嘗因次對。 憲宗曰:「『戶部比有進獻,至卿獨無,何也』?對曰:『將戶部 錢獻入內藏,是用公物以結私恩』。」上聳然。

《大唐新語》:竇靜為司農卿,趙元楷為少卿。靜頗方直, 甚不悅元楷之為。官屬大會,謂元楷曰:「如隋煬帝意 在奢侈,竭四海以奉一人者,司農須公矣。方今聖上 躬履節儉,屈一人以安兆庶,司農何用於公哉!」元楷 赧然而退。初,太宗既平突厥,徙其部眾於河南,靜上 疏極諫,以為不便。又請太原置屯田,以省饋餉,皆有 弘益。

晉宋以還,尚書省置員外郎,分判曹事。唐朝彌重其 選,舊例,郎中不歷員外選,謂之土山頭果毅。言遽拜 崇品,有似長征兵,回便授邊遠果毅也。景雲中,趙謙 光自彭州司馬入為大理正,遷戶部郎中。賀陟為員 外,乃戲詠之曰:「員外從來美,郎中望不優。誰言粉署 裏,翻作土山頭。」謙光酬之曰:「錦帳隨時設,金爐任意」 熏。惟慚員外署,不應列《星文》。

戶部為吏部鄰司,時吏部移牒,令戶部列棘,以備交 通。呂太一為戶部員外郎,答曰:「眷彼吏部,銓綜之司, 當須𥳑要清通,何必設籬樹棘。」省中賞其俊拔。 《五代史孔謙傳》:唐莊宗以謙為租庸使,賜豐財贍國 功臣。謙無佗能,直以聚斂為事。莊宗初即位,推恩天 下,除百姓田租,放諸場務課利欠負者,謙悉違詔督 理。故事,觀察使所治屬州事,皆不得專達,上所賦調, 亦下觀察使行之。而謙直以租庸帖調發諸州,不關 觀察。觀察使交章論理,以為:「制敕不下支郡,刺史不 專奏事,唐制也。租庸直帖沿偽梁之弊,不可為法。今 唐運中興,願還舊制。」詔從其請,而謙下奉詔,卒行直 帖。又請減百官俸錢,省罷節度觀察判官、推官等員 數,以請「鄣塞天下山谷徑路」,禁止行人,以收商旅征 筭。遣大程官放豬羊柴炭,占庇人戶。更制括田竿尺, 盡率州使公廨錢,由是天下皆怨苦之。明宗立,下詔 「暴謙罪,斬於洛陽巿,籍沒其家。」遂罷租庸使額,分鹽 鐵、度支、戶部為三司。

《張延朗傳》:「延朗長興元年拜三司使。唐制,戶部度支 以本司郎中侍郎判其事,而有鹽鐵轉運使。其後用 兵,以國計為重,遂以宰相領其職。乾符以後,天下喪 亂,國用愈空,始置租庸使。用兵無常,隨時調斂,兵罷 則止。梁興,始置租庸使,領天下錢穀,廢戶部度支鹽 鐵之官。莊宗滅梁,因而不改。明宗入立,誅租庸使孔」 謙而廢其使職,以大臣一人判戶部、度支、鹽鐵,號曰 「判三司。」延朗因請置三司使,事下中書,中書用唐故 事,拜延朗特進、工部尚書,充諸道鹽鐵轉運等使,兼 判戶部度支事。詔以延朗充三司使,班在宣徽使下。 三司置使自此始。延朗號為有心計,以三司為己任, 而天下錢穀亦無所建明。明宗常出遊幸,召延朗共 食。延朗不至,附使者報曰:「三司事忙,無暇。」聞者笑之。 《宋史韓世忠傳》:世忠子彥直,乾道二年,遷戶部郎官, 主管左曹,總領淮東軍馬錢糧。會大軍倉給糧,徑乘 小輿往察之,給米不如數,捕吏寘於理。初,代者以乏 興罷交承為緡錢僅二十萬。明年奏計乃四倍,且以 其贏獻諸朝。帝嘉之,拜司農少卿,進直龍圖閣、江西 轉運兼權知江州。時朝廷還岳飛家貲產,多在九江, 歲久業數易主,吏緣為姦。彥直搜剔隱匿,盡還岳氏。 復為司農少卿、總領湖北、京西軍馬錢糧,尋兼發運 副使。

《邊肅傳》:「肅為太常博士,三司使魏羽薦為戶部判官。 祀南郊,超薦尚書度支員外郎。帝以三司鉤取無法, 至道初,置行帳司,以會財用之數,命肅主之。帳成,遷 工部郎中。」

《王濟傳》:「濟判司農寺時,周伯星見濟乘間言曰:『昔唐 太宗以豐年為上瑞,臣願陛下日慎一日,居安慮危, 則天下幸甚』。」受詔與劉綜改定茶法,頗易舊制。由是 忤丁謂。

《孫何傳》:「何字漢公,為右司諫,咸平二年,舉入閣故事, 何次當待制,獻疏曰:『六卿分職,邦家之大柄也。有吏 部辨考績而育人才,有兵部𥳑車徒而治戎備,有戶 部正版圖而阜貨財,有刑部謹紀律而誅暴強,有禮部祀神祇而選賢俊,有工部繕宮室而修隄防,六職 舉而天下之事備矣。故周之會府,漢之尚書,立庶政 之根本,提百司之綱紀,令、僕率其屬,丞、郎分其行,二 十四司粲焉星拱。郎中、員外判其曹,主事、令史承其 事,四海九州之大,若網在綱』。」唐之盛時,亦不聞別分 利權刱使額而軍須取足。及元宗侈心既萌,召發既 廣,租調不充。於是蕭景、楊釗始以地官判度支,而宇 文融為租調地稅使,始開《利孔》以搆「禍階。至於肅、代, 則有司之職盡廢,而言利之臣攘臂於其間矣。於是 叛亂相仍,經費不充,迫於軍期,切於國計,用救當時 之急,卒以權宜裁之。五代短促,曾莫是思。今國家三 聖相承,五兵不試,太平之業,垂統立制,在此時也。所 宜三部使額還之六卿,慎擇戶部尚書一人,專掌鹽 鐵使事,俾金部郎中」、員外郎判之。又擇本行侍郎二 人分掌度支、戶部使事,各以本曹郎中、員外郎分判 之,則三使洎判官雖省,猶不省也。仍命左右司郎中、 員外總知帳目,分勾稽違。職守有常,規程既定,則進 無掊克之慮,退有詳練之名,《周官》《唐式》,可以復矣。玆 事非艱,在陛下行之爾。

《程琳傳》:琳為三司使,出納尤謹,禁中有所取,輒奏罷 之。內侍言琳專,琳曰:「三司財賦皆朝廷有也,臣為陛 下惜,於臣何有。」帝然之。或請併天下農田稅物名者, 琳曰:「合而為一,易於勾校可也。後有興利之臣,復用 舊名增之,是重困民無已時也。」

《韓忠彥傳》:「忠彥為戶部尚書時,《元祐會稽錄》初成,入 狹而用廣,忠彥憂之,因言斂節財用,遂裁冗費,置局 於戶部。」

《虞策傳》:「策歷刑部、戶部尚書,拜樞密直學士,知永興 軍、成都府,入為吏部尚書。奏疏徽宗請均節財用,曰: 『臣比在戶部,見中都經費歲六百萬,與天下上供之 數略相當。嘗以祖宗故實考之,皇祐所入,總三千九 百萬,而費纔三之一;治平四千四百萬,而費五之一; 熙寧五千六十萬,而費盡之。今諸道隨一月所須,旋 為裒會,汲汲然不能終日。願深裁浮冗,以寬用度』。」 《東軒筆錄》:「陳晉公恕自升朝入三司為判官,既置鹽 鐵使,又為總計使。洎罷參政,復為三司使,首尾十八 年,精於吏事,朝廷藉其才。晚年多病,乞解利權,真宗 諭曰:『卿求一人可代者,聽卿去』。是時寇萊公罷樞密 副使歸班,晉公即薦以自代。真宗用萊」公為三司使, 而晉公集賢殿學士判院事。萊公入省,檢尋晉公前 後改革,刱立事件,類為方冊,及以所出榜示,別用新 板題扁,躬至其第,請晉公判押。晉公亦不讓,一一與 押字,既而萊公拜於庭下而去,自是計使無不循其 舊貫。至李諮為三司使,始改茶法,而晉公之規模漸 革,向之榜示亦稍稍除削,今則無復有存者矣。 《歸田錄》:京師諸司庫務,皆由三司舉官監當,而權貴 之家子弟親戚,因緣請託,不可勝數,為三司使者常 以為患。田元均為人寬厚長者,其在三司,深厭干請 者,雖不能從,然不欲峻拒之,每溫顏強笑以遣之。嘗 謂人曰:「作三司使數年,強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 士大夫聞者,傳以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

《夢溪筆談》:三司使班在翰林學士之上。舊制,權使即 與正同,故三司使結銜,皆在官職之上。慶曆中葉,道 卿為權三司使,執政有欲抑道卿者,降敕時,移權三 司使在職下結銜,遂立翰林學士之下,至今為例。後 嘗有人論列結銜雖依舊,而權三司使初除閤門取 旨,間有敘學士者,然不為定例。

《東軒筆錄》:「熙寧七年,元絳為三司使,宋迪為判官。迪 一日遣使煮藥,而遺火延燒計府,自午至申,焚傷殆 盡。方火熾,神宗御西角樓以觀。是時章惇以知制誥 判軍器監,遽部本監役兵往救火,經由角樓以過。上 顧問左右,以惇為對。翊日,迪奪官勒停,絳罷使,以章 惇代之。」

曾布為三司使,極論京師巿易不便,其大概以為:「天 下之財匱乏,良由貨不流通,貨不流通,由商賈不行, 商賈不行,由兼并之巧為挫抑。故朝廷巿易於京師, 以售四方之貨,常低昂其價,使高於兼并之家,而低 於倍蓰之直,而官不失二分之息,則商賈自然無滯 矣。雖然,官中非覬利也,特欲抑兼并耳。必也官無可 買,官無可賣,即是兼并,不敢侵牟,而巿易之法行也。 今呂嘉問提舉《巿易》,乃差官於四方買物貨,禁客旅, 須俟官中買足,方得交易,以息錢多寡為官吏殿最, 故官吏牙人惟恐裒之不盡而取息不夥,則是官中 為兼并,殊非置巿易之本意也。」事下兩制詳議,而呂 惠卿以為沮壞新法,王荊公大怒,遂置獄劾其事。又 三司會計差失,即以為「上書詐不實,曾落翰林學士 知制詔,以起居舍人知饒州。」惠卿遂參知政事矣,而 巿易差官、置物疇勞如故。

《癸辛雜識》:沈夏,德清人,壽皇朝為版曹貳卿。一日登 對,上問版曹財用幾何,合摧者幾何?所用幾何?虧羨 幾何,夏一一奏對訖,於所佩夾袋中取小冊進呈,無毫髮差。上大喜,次日問宰臣曰:「侍郎有過政府例否?」 梁克家奏云:「陛下用人,何以例為?」遂特除僉書樞密 院事。

《金史移剌道傳》:「道本名趙三,大定中遷戶部尚書。上 曰:『朕初即位,卿為戶部員外郎,聞孳孳為善進。卿郎 中果有可稱,及貳京尹,亦能善治戶部,經制國用,卿 其勉之。道頓首謝』。」

《馬琪傳》:琪字德玉。章宗時,戶部闕官,命宰臣選可任 者。或舉琪,上然之曰:琪不肯欺官,亦不肯害民,是可 用也。遂擢為戶部尚書。

《完顏閭山傳》:閭山為吏部尚書,廷議選戶部官,往往 舉聚斂苛刻以應詔。閭山曰:「民勞至矣,復用此輩,將 何以堪。」識者稱之。

《鄧儼傳》:世宗嘗謂宰臣曰:人言鄧儼用心不正,朕視 儼奏事,其心識甚明,在太府監,心亦向公。宰臣因奏 儼明事機,有心力。於是擢戶部侍郎。翌日,復謂宰臣 曰:吏部掌銓選,當得通練人,可寘儼於吏部。因改命 焉。累遷中都路都轉運使。明昌初,為戶部尚書。上命 尚書省集百官議如何使民棄末務本,以廣儲蓄。儼 言「今之風俗,競為侈靡,莫若定立制度,使貴賤上下, 衣冠、車馬、室宇器用,各有等差,裁抑婚姻喪葬過度 之禮,罷去鄉社追逐無名之費,用度有節,則蓄積日 廣矣。」

《孫鐸傳》:「承安四年,遷戶部尚書。鐸因轉對奏曰:比年 號令或已行而中輟,或既改而復行,更張太煩,百姓 不信。乞自今凡將下令,再三講究,如有益於治則必 行,無恤小民之言。」國子司業紇石烈善才亦言,頒行 法令,絲綸既出,尤當固守。上然之。泰和二年十二月, 上召鐸戶部侍郎張復亨議交鈔,復亨曰:「三合同鈔 可行,鐸請廢不用。」詰難久之,復亨議詘。上顧謂侍臣 曰:「孫鐸,剛正人也,雖古魏徵何加焉。」三年,御史中丞 孫即康、刑部尚書賈鉉皆除參知政事。鐸再任戶部 尚書,鐸心少之,對賀客誦古人詩曰:「唯有庭前老柏 樹,春風來似不曾來。」御史大夫卞劾鐸怨望,降同知 河南府事,改彰化軍節度使。

《元史楊湜傳》:「湜至元中拜戶部侍郎,兼交鈔提舉。時 用壬子舊籍定民賦役之高下,湜言貧富不常,歲久 浸易,其可以昔時之籍而定今之賦役哉。廷議善之, 因俾第其輕重,人以為平。」

《郝彬傳》:「彬行戶部尚書事,經理鹽利,請度舟楫所通, 道里所均,建六倉,煮鹽於場,運積之倉。歲首聽群商 於轉運司探倉,籌定其所,乃買券。又定河商江商巿 易之不如法者,著為法。」

《獻徵錄》:李新字克明,陞戶部右侍郎。宣宗嘗呼「李戇」 而不名。

劉璣,字用齊,為戶部尚書,未製緋袍。冬月朝會,公卿 皆緋紵,璣獨絳紗袍。同列餽以緋紵,不受。直至郊賜 始製服。日至部視事,過午堂食止,巿餅四枚,茶一盂 耳。

楊鼎字宗器,陞戶部右侍郎,書十思於座隅曰:量思 寬,犯思忍,勞思先,功思讓,坐思下,行思復,名思晦,位 思卑,守思終,退思蚤。恆自省焉。由是蒞政遂卓然有 聲。

年富字有大。英宗復辟,拜戶部尚書。錢穀會計,躬任 其勞。事有關於利害者,僚佐或難之,富曰:「第行之公, 毋署名可也。」

張鳳字子儒。改南戶部右侍郎。往年南京芻粟轉委 之憲臣,至是敕鳳兼督,蓋以出納嚴慎故也。時人以 鳳執法號為「張板」,朝廷亦知其名。

黃福字如錫,屢遷南戶部尚書。公正廉恕,素孚於人, 憂國之心,終始不渝。嘗取范希文語名其退食之堂 曰「後樂」,以見其志。

郭資,字存性。仁宗眷求老成,起戶部尚書。資感激效 忠,雖祁寒盛暑,必坐公署視事不暫廢,僚屬胥吏莫 不敬憚。滿考,賜宴禮部,獎以《敕書》,「譬如歲寒松柏,愈 老愈勁。」其優待隆厚如此。

戶部部雜錄 编辑

東坡志林樂天《行張平叔戶部侍郎判度支制誥》云: 「吾坐而決事,丞相以下不過四五,而主計之臣在焉。」 以此知唐制主計蓋坐而論事也。不知四五者悉何 人。平叔議鹽法至為割剝,事見《退之集》。今樂天《制誥》 亦云:「計能析秋毫,吏畏如夏日」,其人必小人也。 《聞見前錄》:嘉祐中,李參自荊南帥召為三司使,參政 孫抃曰:「參刻剝聚斂之材,不可用。」改群牧使。蓋祖宗 不以財計用人,至仁宗朝大臣所宗尚如此。元豐初薛向自三司使除同知樞密院,雖以能吏治、曉財用 進。時朝廷下州縣,令民戶養保馬,天下以為不便,宰 執堅行之,向獨以為不可,以本官責知隨州。既死,至 元祐初,錄其言,諡恭敏。

《卻掃編》:「唐中葉以後,宰相兼判度支,最為重任。國朝 開寶五年,嘗命參知政事薛居正兼提點三司,淮南、 江南諸路水陸轉運使,呂餘慶兼提點三司,荊湖、廣 南諸路水陸轉運使。明年,薛拜相,仍領轉運使事,又 命平章事沈義倫兼提點劍南轉運使。蓋襲唐之遺 制也。仁宗朝,司馬溫公為諫官,以天下財用不足,建」 請置總計使,用輔臣領之,以總天下之財。紹興初,孟 觀文庾以參知政事兼總制戶部財用,然不入銜。 《春明夢餘錄》:「禹別天下為九州,三代因之。秦分天下 為三十六郡。漢分為十三部,一部六郡。晉分為十五 道。唐十道。宋四京二十三路。元十一行中書省,二十 三道。明兩京十四布政使司,後棄安南」,實十三司也。 天下地田,據《諸司職掌》載,洪武年間,田土官民共八 百五十萬七千六百三十三頃六十八畝零。據《會典》 載,「弘治年間,田土官民共六百二十二萬八千五十 八頃八十一畝零;萬曆年間,田土官民共七百一萬 三千九百七十六頃二十八畝零;崇禎年間田土,據 《會計冊》開載,見額七百」八十三萬七千五百二十四 頃零。

天下戶口:據《後湖冊》開載:洪武中,戶一千六十五萬 二千七百八十九,口六千五十四萬五千八百一十 三。弘治十五年,戶九百六十九萬一千五百四十八, 口六千一百四十一萬六千三百七十五。嘉靖二十 年,戶九百九十七萬二千二百,口六千二百五十三 萬一百九十五。萬曆中,戶一千六十三萬一千四百 三十六,口六千六十九萬二千八百五十六。至天啟、 崇禎之季,荒燹相繼,巿井蕭然,版籍不問可知。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