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581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五百八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五百八十一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五百八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五百八十一卷目錄

 節使部名臣列傳三十三

  明五

  鄭岳       寇天敘

  潘旦       李中

  歐陽鐸      陶諧

  潘塤       歐陽重

  王儀       翟鵬

  張漢       孫繼魯

  曾銑       毛伯溫

  楊守謙      商大節

  朱紈       楊選

  張經       李天寵

官常典第五百八十一卷

節使部名臣列傳三十三

编辑

明五

编辑

鄭岳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岳字汝華,莆田人,弘治六年進士。為 戶部主事,改刑部主事。董天錫偕錦衣千戶張福決 囚,福坐天錫上。岳上言:『錦衣,兵部轄也。主事部屬,千 戶衛屬,今列其上,不可。且邇多紛更糾劾,非鎮監職 而董讓行之。太常本禮部屬,而崔志端專之。陛下不 寘於理,臣下效尤無忌憚』。忤旨,逮繫詔獄。尚書周經」、 侍郎許進等救,不聽。都御史閔珪當岳贖杖還職,從 之。尋進員外郎,遷湖廣僉事。歸宗藩侵地於民治。施 州夷民相讎殺者。荊、岳饑,勸富民出粟,弛河泊禁,屬 縣糧當輸遠衛者給以直,民乃獲濟。正德初,擢廣西 副使。土官岑猛當徙福建,據田州,不肯徙。岳許為奏 改近地,猛乃請自效。尋改廣東,遷江西按察使,就遷 左布政使。宸濠奪民田億萬計,民立砦自保。宸濠欲 兵之,岳持不可。會提學副使李夢陽與巡按御史江 萬實相訐,岳承檄按之。夢陽遂執岳親信吏言「岳子 沄受賕。」宸濠因助夢陽奏其事,囚掠沄。巡撫任漢顧 慮不能決。給事中王爌請遣大臣往勘,帝乃遣大理 卿燕忠會給事中黎奭按問。忠等奏勘岳子私有跡, 而夢陽挾制撫、按,俱宜斥。岳遂奪官為民。宸濠叛,中 外交薦。起四川布政使,以憂不赴。世宗初,擢右副都 御史,巡撫江西。甫兩月,召為大理卿。嘉靖元年冬上 言:「內臣有犯,宜聽部院問理,毋從中決。」不能從。帝數 不豫,岳請遵聖祖寡欲勤治之訓。宮寢有制,進御以 時而退。朝即御文華裁決章奏,日暮還宮,以養壽命。 之源報聞。出按甘肅亂卒事,總兵官李隆等皆伏罪。 還朝,以災異陳《刑獄失平》八事。尋遷兵部右侍郎。時 大禮未定,岳言「若以兩考為嫌,第稱孝宗廟號,毋稱 伯考,以稍存正統。」大學士石珤請從之。帝切責珤,奪 岳俸兩月。轉左侍郎。請罷山海關稅,弗許。中官崔文 欲用其兄子為副將,岳持不可。寧夏總兵官仲勛行 賄京師,御史聶豹以《風聞》論岳。岳自白,因乞休去。

寇天敘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天敘,字子惇,榆次人。由鄉舉入太學, 與崔銑、呂柟善。登正德三年進士。除南京大理評事, 進寺副,累遷應天府丞。武宗駐南京,從官衛士十餘 萬,日費金萬計,近倖求索倍之。尹齊宗道憂懼卒。天 敘攝其事,日青衣皂帽坐堂上。江彬使者至,好語之 曰:『民窮,官帑乏,無可結歡,丞專待譴耳』。彬使累至,皆」 然,彬亦止。他權倖有求,則曰:「俟面奏即予。」中官拘妓 女數百人多餓死,以天敘言得釋。禁軍攫民物,天敘 募人與搏,而兵部尚書喬宇選拳勇者與搏戲。禁軍 卒受傷,慚且畏,不敢橫駕。駐九月,南京不大困者,天 敘與宇力也。嘉靖三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回 賊犯山丹,督將士擒其長脫脫木兒。西域貢獅子、犀 牛、西狗。天敘請卻之,不聽。進右副都御史,巡撫陝西。 寇入固原,擊敗之,斬首百餘。又討平大盜王居等,累 賜銀幣。歷兵部右侍郎。卒。家貧,喪事不具。天敘在太 學時,嘗聞父病疾,馳六晝夜抵家,父疾亦瘳。

潘旦

编辑

按《明外史唐胄傳》:「旦字希周,珍族子。弘治末進士,知 漳州邵武,三遷浙江左布政使,斥羨金不取。嘉靖八 年,擢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數平巨寇,累遷刑部右 侍郎。十五年冬,以兵部左侍郎提督兩廣軍務。詔起 復毛伯溫討安南。旦行過其里,語之曰:『安南非門庭 寇,公宜以終喪辭。往來之間,少緩師期,俟其聞命求 款,因撫之,可百全也』。」旦抵廣,適安南使至,馳疏言:「莫 登庸之篡黎氏,猶黎氏之篡陳氏也。朝廷將興問罪 師,登庸即有求貢之使,何嘗不畏天威。乞容臣等觀 變,待彼國自定。若登庸奉表獻琛,於中國體足矣,豈必窮兵萬里哉?」章下禮、兵二部。族父珍適以言得罪, 尚書嚴嵩、張瓚絀旦議,不用。會伯溫入都,見旦疏,不 悅,言總督任重,宜擇知兵者。遂改旦南京兵部,以張 經代之。未行,引疾乞休。且言:伯溫一入朝,輒敢移督 撫大臣。他日得志,何所不為。帝怒,勒致仕。將還,吏白 例支庫金為道里費。旦笑曰:「吾以不妄取為例。」卒,贈 工部尚書。

李中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中字子庸,吉水人。正德九年進士。楊 一清為吏部,數召中應言官試,不赴。及授工部主事, 武宗自稱大慶法王,建寺西華門內,用番僧住持,廷 臣莫敢言。中拜官三月,即抗疏曰:『曩逆瑾竊權,勢焰 薰灼。陛下既悟,誅之無赦』。聖武可謂卓絕矣。今大權 未收,儲位未建,義子未革,紀綱日弛,風俗日壞,小人 日進,君子日退,士氣日靡,言路日閉,名器日輕,賄賂 日行,禮樂日廢,刑罰日濫,民財日殫,軍政日弊。瑾既 誅矣,而善治一無可舉者,何由陛下惑異端故也。夫 禁掖嚴邃,豈異教所得雜居?今乃於西華門內豹房 地建《護國佛寺》,延止番僧,日與聚處。異言日沃,忠言 日遠。用舍顛倒,舉錯乖方。政務廢弛,職此之故。伏望 陛下翻然悔悟,毀佛寺,出番僧,妙選儒臣,朝夕勸講, 攬大權以絕天下之奸,建儲位以立天下之本,革義 子以正天下之名,則所謂振紀綱,勵風俗,進君子,退 小人,諸事可次第舉矣。」帝怒,罪將不測,以大臣救得 免。踰日,中旨謫廣東通衢驛丞。王守仁撫贑州,檄中 參其軍事,預平宸濠。世宗踐阼,復故官,未任,擢廣東 僉事。再遷廣西提學副使。以身為教,擇諸生高等聚 《五經》書院,五日一登堂講難。三遷廣東右布政使。忤 總督及巡按御史,坐以不稱職當罷,舉朝皆譁。霍韜 署吏部事,稱中素廉節,有才望,當留。會政府有不悅 者,降四川右參政。十八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東。 歲歉,令民捕蝗者倍予穀,蝗絕而饑者濟。擒劇盜關 繼光。鄰境攘其功,中不與辯。進副都御史,總督南京 糧儲。御史金燦按四川時,嘗薦中。中不謝,燦憾之。至 是摭他事誣劾。方議調用而中卒。光宗時,追諡「莊介。」 中守官廉,自廣西歸,欲飯客,貸米。鄰家米至,又乏薪, 將以浴器爨,會日已暮,竟不及飯而別。少聞道於同 里楊珠,既而擴充之,沉潛邃密,學者稱「谷平先生。」門 人羅洪先、王龜年、周子恭皆能傳其學。中族人楷又 傳洪先之學。

歐陽鐸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鐸字崇道,泰和人。正德三年進士,授 行人。上書極論時政,不報。使蜀府王厚遺之,不受。歷 工部郎中,改南兵部,出為延平知府,毀淫祠數十百 所,以其材葺學宮。司禮太監蕭敬家奴殺人,立置之 辟。嘉靖三年擢廣東提學副使,累遷南京光祿卿,歷 右副都御史,巡撫應天十府。蘇、松田不甚相懸,下者」 畝五升,上者至二十倍。鐸令賦最重者減耗米,派輕 齎,最輕者徵本色,增耗米。陰輕重之,賦乃均。諸州縣 荒田四千四百餘頃,歲勒民償賦,鐸以所清漏賦及 他奇羨補之。議徭役及裁郵置費,凡數十百條,民皆 稱便。遷南京兵部侍郎,進吏部右侍郎。九廟災,自陳 去。鐸有文學,內行修潔。仕雖通顯,家具蕭然。卒,贈工 部尚書,諡「恭簡。」

陶諧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諧字世和,會稽人。弘治八年鄉試第 一。明年舉進士,選庶吉士,授工科給事中。請命儒臣 日講《大學衍義》,孝宗嘉納之。正德改元,劉瑾等亂政, 諧請以瑾等誤國罪告於先帝,罪之勿赦。瑾摘其譌 字,令對狀伏罪,乃宥之。帝命中官崔杲等往江南、浙 江織造,杲等復乞長蘆鹽引,諧再疏爭,皆不聽。諧當」 出理邊儲,以工科掌印無人,請俟行日遣官代署。瑾 遂中諧,下之詔獄。廷杖,斥為民。旋榜為奸黨,又誣以 巡視十庫時缺布,不奏。復械至闕下杖之,謫戍肅州。 瑾誅,釋還鄉。其黨猶用事,竟不獲召。嘉靖元年復官, 未至,除江西僉事,轉河南管河副使。命沿河植柳,傍 藝葭葦,有事採以為埽。總理都御史請推行之諸道, 歲省費鉅萬。遷參政,歷左、右布政使,皆在河南。久之, 擢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贑、汀、漳軍務。疏言:「守令遷太 驟,宜以六年為期。言官忤旨,當優容。養病官才力堪 任者,毋終棄。」時南京御史馬揚等劾王瓊被逮,而《新 例》養病久者,率不復收敘,故諧以為言。又奏:「今天下 差徭煩重,既有河夫、機兵、打手、富戶、力士諸役,乃編 審里甲,復徵曠丁課及供億諸費,乞皆罷免。」帝採納 之。尋遷兵部右侍郎,總督兩廣軍務。海寇陳邦瑞、許 折桂等突入波羅廟,欲犯廣州,為指揮李嶅所蹙,邦 瑞投水死。折桂還所執指揮二人,乞就撫諧居折桂 等東莞,編為總甲,使約束其黨五百人為新民。兵部 以降賊群聚,恐乘隙為變,令解散其黨。已,陽春賊趙 林花等攻城,與德慶賊鳳二全相倚為患。諧討破百 二十五砦。帝曰:「諧功足錄,第前縱患者誰?」乃僅賚銀幣。瓊山沙灣洞賊黎佛二等殺典史,執千、百戶二人。 諧復勦平為總督。三年俘斬絫萬。母憂歸,起兵部左 侍郎。九廟災,自陳致仕歸。卒。贈兵部尚書。隆慶初,諡 《莊敏》。

潘塤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塤字伯和,山陽人。正德三年進士,授 工科給事中。性剛決,彈劾無所避,論諸大寮王鼎、劉 機、甯杲、陳天祥等多見納。乾清宮災,塤上疏曰:『陛下 涖阼九年,治效未臻,災禍迭見。臣願非安宅不居,非 大道不由,非正人不親,非儒術不崇,非大閱不觀兵, 非執法不成獄,非骨肉之親不干政,非汗馬之勞不 濫賞』。」臣聞陛下好戲謔矣,臣以為入而內庭琴瑟鼓 鐘,人倫之樂,不必遊離宮以為懽,狎群小以為快也。 出而外廷華裔一統,莫非臣妾,不必收朝官為私人, 集遠人為勇士也。聞陛下好佛矣,臣以為南郊有天 地,太廟有祖宗,錫祉迎庥,佛於何有?番僧可逐,而度 僧可止也。聞陛下好勇好貨、好土木「矣。臣以為誅奸 遏亂,大勇也,不須馳馬試劍以自勞。三軍六師,大武 也,不須邊將、邊軍以自擁。任土作貢,皇店奚為闤闠 駢闐,內市安用?阿房壯麗,古以為金塊珠礫也,況養 豹乎!金碧熒煌,古以為塗膏釁血也,況供佛乎?是數 者之好,皆可已而不巳者也。」疏入,報聞。十一年正月, 上書言:「陛下始者血氣未定,禮度或踰。今春秋已盛, 更弦易轍,此其時也。昔太甲居桐,處仁遷義,不失中 興。漢武下輪臺之詔,年已七十,猶為令主。況陛下過 未浮於太甲,悔又早於武帝,何愆不可蓋?何治不可 建乎?」時欲毀西安門外民居,有所興作。塤與御史熊 相、曹雷復切諫,皆不報。三遷至兵科都給事中。右都 督毛倫以附劉瑾論死,削世廕。倫嘗有德於錢寧,倫 子求復襲。塤等力爭,寧從中主之,寢其奏。忽中旨命 塤與吏科給事中呂經各進一階,外調。舉朝大駭。給 事中邵錫、御史王金等交章請留,不報。遂添註塤開 州同知。嘉靖七年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潞州 巨盜陳卿據青羊山為亂。山西巡撫江潮、常道先後 討賊無功,乃敕塤會勦。塤謀於道曰:「賊負固守險,難 以陣合。諸路夾攻,出不意奪其險,乃可擒也。」遂分五 哨三路入,募土人為導,首攻奪并腦。賊悉眾爭險,官 軍奮擊,大破之。追奔至莎草嶺,燬安陽諸巢。山東副 使牛鑾由潞城入,破賊李莊泉。其夕,河南副使翟瓚 搗卿巢,卿敗走。瓚追卿欒莊山,又追之神河,再敗之。 山西僉事陳大綱亦屢蹙。賊先後降二千三百餘人。 自進兵至,搜滅賊巢,凡二十九日。捷聞,帝將大賚,遣 給事中夏言往覈,未報。河南大饑,塤不以時賑,怨聲 大起。河南知府范鏓不待報,輒開倉發粟,民德而頌 之,流聞禁中。帝切責撫、按匿災狀。塤惶恐引罪,且歸 罪於鏓。遂為給事中蔡經等所劾。詔罷塤,永不敘用。 言覈上平賊功,塤為首。桂萼惡之,但賚銀幣。年八十 七卒。

歐陽重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重字子重,廬陵人。正德三年殿試對 策,歷詆闕政,讀卷者置之二甲,授刑部主事。劉瑾兄 死,百官往弔,重不往。張銳、錢寧掌廠衛,連搆搢紳獄, 重皆力與爭。銳等假他事繫之獄,贖杖還職,仍停俸。 再遷郎中,歷四川、雲南提學副使,遷浙江按察使,未 上。嘉靖六年春,拜右僉都御史,巡撫應天。會尋甸土」 酋安銓、鳳朝文反,廷議以重諳滇事,乃改雲南。初,武 定土知府鳳詔母子坐事留雲南,朝文紿其眾,言:「詔 已戮,官軍將盡滅其部黨,以故諸蠻悉從為亂,至攻 圍會城。」重督兵擊敗之,而遣詔母子還故地。其黨愕, 相率歸詔。朝文計窮,絕普渡河走。追兵至,殲焉。銓逃 尋甸故巢,官軍攻破其砦,銓走,為土兵所執,賊盡平, 乃散其黨二萬人。重推功於前撫臣傅習,重習及黔 國公沐紹勛、鎮守太監杜唐等,咸進秩、任子有差。緬 甸、木邦、隴川、孟密、孟養諸酋相讎殺,各訐奏於朝,下 重等勘覆。遣參政王汝舟、知府嚴時泰等遍歷諸蠻, 譬以禍福,皆還侵地,共貢如故。重列善後數事,悉報 可,賜璽書褒諭。重乃卹創殘,賑貧乏,輕徭賦,規畫鹽 鐵、商稅、屯田諸務,民咸便之。雲南歲貢金千兩,費不 貲。大理、太和蒼山產奇石,鎮守中貴遣軍匠攻鑿,山 崩,壓死無筭。重皆疏論浮費,大省山得永閉。當是時, 唐紹勛相比為奸利,長吏不敢問,群盜由此起。重疏 言:「盜率唐紹勛莊戶,請究主者。」又奏:「紹勛任千戶何 經廣」誘奸人奪民產,唐役占官軍,歲取財萬計,因極 言鎮守中官宜革。帝頗納其言,頻下詔敕紹勛,命唐 還京待勘。二人懼且怒,遣人賄張璁,謀去重。會重奉 命清異姓,冒軍弊,都司久未報給餉後期。唐等遂嗾 六衛軍譁於軍門。巡按御史劉臬以聞,劾重及唐紹 勛處置失當。璁從中主之,解重職,責臬黨庇,調外任, 置唐紹勛不問。都給事中夏言等抗章曰:「以軍士一 譟罪,撫按紀綱謂何?況重奉詔,非生事。」臬言:「唐紹勛 罪與重等,今處分失宜,無以服天下。況頃年士卒驕悍,相效成風,類以月糧借口。如甘肅、大同、福州、保定 事變屢見失,今不治。他日當事之臣以此為諱。專務 姑息,孰肯為陛下任事哉?願曲宥二臣,全朝廷之體。」 帝怒,奪言等俸,重罷歸。在道聞御史王化劾其為桂 萼黨,不勝忿,抗疏陳辨,請錄《大禮》、大獄被逐諸臣,而 自乞褫職。又言:得紹勛所遣百戶丁鎮私書,知行賄 張璁,乞其覆護。璁奸佞,誠不宜在左右。璁疏辨,帝以 重失職怨望,黜為民。重以臬被謫,言等奪俸,皆由己 致之。復疏乞重譴代言官罪,帝益怒,以己除名置不 問。重家居二十餘年,言者屢薦,竟不復召。

王儀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儀字克敬,文安人。嘉靖二年進士。除 靈璧知縣。以能調嘉定,擢御史,巡按陝西。秦府豪占 民產,儀悉奪還民。延綏大饑,朝命陝西布政使胡忠 為巡撫,儀論罷之。已,巡按河南。趙府輔國將軍祐椋 數殺人,招亡命劫敓,積十餘年,莫敢發。儀偕巡撫吳 山奏之,奪爵禁錮。會儀出為蘇州知府,甫三月,祐椋」 潛入都,奏儀捃摭,并訐都御史毛伯溫以私憾入己 罪,且言「臣嘗建醮祈皇嗣,為知府王天民訕笑,請并 按問。」帝心知祐椋罪,而悅其建醮語,為遣使覆按,解 儀、伯溫任,下天民獄。使者奏儀不誣,第祐椋罪在赦 前,宜輕坐。帝終憐祐椋愛,已,竟復其爵,除儀名。伯溫、 山、天民皆得罪。終嘉靖世,多以誹謗齋醮獲重,禍,由 祐椋《訐奏》始。儀初去,蘇州士民走闕下乞留,帝不許。 既而以薦起知撫州,蘇州士民復走闕下乞還儀。至 再不報,歸愬於巡撫侯位。位以聞,帝乃許之。至則歎 曰:「蘇賦當天下什二,而田額淆無可考,何以定賦?」乃 履畝丈之,使縣各為籍。以八事定田賦,以三條核稅 課,徭役、雜辦維均。令「下,初若煩碎,後百餘年不能易。」 治為知府第一,進浙江副使,飭蘇、松、常、鎮兵備。坐與 操江王學夔討賊敗績,停俸戴罪。未幾,殪賊江中,進 秩一等,遷山西右參政,分守冀寧。寇抵清源城,儀洞 開城門,寇疑,引去。按行所部,築城郭,積糗糧,榆次、平 定間遂皆有城。二十一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府。 寇入龍門,總兵官郤永等敗之。儀進右副都御史。尋 以築邊垣,賚銀幣。寇自萬全右衛入,游騎犯完唐,奪 俸二級。考察拾遺,貶一官。已,勘上失事罪,貶秩如初。 久之,除肅州兵備副使,協巡撫楊博,徙哈密遺種於 境外。稍遷右參政。復拜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未行, 俺答犯京師。詔儀馳鎮通州。仇鸞部卒掠民,捕笞之, 枷市門外。鸞訴於帝,逮訊,斥為民卒。隆慶初,子緘訟 冤,復官,賜卹。

翟鵬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鵬字志南,撫寧衛人。正德三年進士。 累官陝西按察使。性剛介,以清操聞。嘉靖七年,擢右 僉都御史,巡撫寧夏。時邊政久弛,壯卒率占工匠,私 役中官家。守邊者並羸老不任兵,又番休無期,甚者 夫守墩,妻坐鋪。鵬至,盡清占役,使得迭更。野雞臺二 十餘墩,孤懸塞外,久棄不守,鵬盡復之。歲大侵,請於」 朝以賑。坐寇入,停俸。復坐劾總兵官趙瑛失事為所 訐,奪職歸。二十年八月,俺荅入山西內地。兵部請遣 大臣督軍儲,因薦鵬。乃起故官,整飭畿輔、山西、河南 軍務,兼督餉。鵬馳至,俺荅已飽去,而吉囊軍復寇汾、 石諸州。鵬往來馳驅,不能有所挫。寇退,乃召還。明年 三月,宣大總督樊繼祖罷,除鵬兵部右侍郎代之。上 疏言:「將吏遇被掠人,牧近塞,宜多方招徠。殺降邀功 者宜罪。寇入,官軍遏敵,雖無功竟賴以安者,當錄。如 賊眾我寡,奮身戰,雖有傷折,未至殘生民者,罪當原 於法。俘馘論功,損挫論罪。乃有摧鋒陷陣,不暇斬首, 而在後掩取者,反積級受功。有逡巡觀望幸苟全,而 力戰當先者,反以損軍治罪,非戎律之平。」帝皆從其 議。會有降人言寇且大入,鵬連乞兵餉。帝怒,令革職 閒住,因罷總督官不設。鵬受事僅百日而去。其年七 月,俺荅復大入山西,縱掠太原、潞安。兵部請復設總 督。乃起鵬故官,令兼督山東、河南軍務,巡撫以下並 聽節制。鵬受命,寇已出塞,即馳赴朔州。請調陝西、薊、 遼客「兵八支及宣、大三關主兵,兼募土著,選驍銳者 十萬,統以良將,列四營,分布塞上,每營當一面。寇入 境,游兵挑之,誘其追。諸營夾攻,脫不可禦,急趨關南, 依牆守,邀擊其困歸。」帝從之。鵬乃浚壕築垣,修邊牆 九百三十餘里,增新墩二百九十二,護墩堡一十四, 建營舍一千五百間,得地萬四千九百餘頃,募軍千 五百人,人給五十畝,省倉儲無算。疏請:「東自平刑,西 至偏關,畫地分守,增游兵三支,分駐鴈門、寧武。偏關 寇攻牆,戍兵拒,游兵出關夾攻,此守中有戰。東大同, 西老營堡,因地設伏,伺寇所向。又於宣、大三關間各 設勁兵,而別選戰士六千,分兩營。遇警,令總督武臣 張鳳隨機策應,此戰中有守。」帝從其議,且命自今遇 敵逗遛者,都指揮以下即斬,總兵官以下先取死罪 狀奏請。先是,鵬遣千戶火力赤率兵三百,哨至豐州 灘,不見寇。復選精銳百,遠至豐州西北,遇牧馬者百餘人,擊斬二十三級,奪其馬還。未入塞,寇大至,官軍 饑憊,盡棄所獲奔。鵬具實陳狀。帝以將士敢深入,仍 行遷賞。舊例,兵皆團操鎮城,聞警出戰。自邊患熾,每 夏秋間分駐邊堡,謂之「暗伏。」鵬請入秋悉令赴塞,畫 地分守,謂之「擺邊。」九月終還鎮。遂著為令。二十三年 正月,帝以去歲無寇,為將帥力。降敕獎鵬,賜以襲衣。 至三月,俺荅寇宣府龍門所。總兵官郤永等卻之,斬 五十一級。論功,進兵部尚書。帝倚鵬殄寇,錫命屢加, 所請多從,而責效甚急。鵬亦竭智力,然不能呼吸應 變。御史曹邦輔嘗劾鵬,鵬乞罷,勿允。是年九月,薊州 巡撫朱方請撤諸路防秋兵。兵部尚書毛伯溫因并 撤宣、大三關客兵。俺荅遂於十月初寇膳房堡,為郤 永所拒。乃於萬全右衛毀牆入,由順聖川至蔚州,犯 浮屠峪,直抵完縣,京師戒嚴。帝大怒,屢下詔責鵬。鵬 在朔州聞警,夜半至馬邑調兵食,復趨渾源,遣諸將 遏敵。御史楊本深劾鵬逗遛,致賊震畿輔。兵科戴夢 桂繼之,遂遣官械鵬,而以兵部左侍郎張漢代鵬至, 下詔獄,坐永戍。行至河西,務,為民家所窘,告鈔關主 事而杖之。廠衛以聞,復逮至京,卒於獄。人皆惜之。隆 慶初,復官。

張漢

编辑

按《明外史翟鵬傳》:「漢,鍾祥人。代鵬時,寇已出境,乃命 翁萬達總督宣大,而以漢專督畿輔、河南、山東諸軍。」 漢條上選將、練兵、信賞、必罰四事,請令大將得專殺 偏裨,而總督亦得斬大將。人知退怯必死,自爭赴敵。 帝不欲假臣下權,惡之。兵部言「漢老邊事,言皆可從。 帝令再議。部臣乃言漢議皆當,而專殺大將,與《會典》」 未合。帝姑報可。會考察拾遺,言官劾漢剛愎。遂械繫 詔獄,謫戍鎮西衛。後數年,邊警,御史陳九德薦漢。帝 怒,斥九德為民。漢居戍所二十年卒。隆慶初,贈兵部 尚書。

孫繼魯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繼魯,字道甫,雲南右衛人。嘉靖二年 進士,授澧州知州。坐事改國子助教,歷戶部郎中,監 通州倉,歷知衛輝、淮安二府織造。中官過淮,繼魯與 之忤,誣逮至京,大學士夏言救免,繼魯不謝,言不悅, 改補黎平,擢湖廣提學副使,進山西參政。數繩宗藩。 暨遷按察使,宗藩百餘人擁馬發其裝,見敝衣外無」 長物,乃載酒謝過。遷陝西右布政使。二十六年擢右 副都御史,代楊守謙巡撫山西。繼魯耿介,所至以清 節聞。然好剛使氣,沾沾自喜。總督都御史翁萬達議 撤山西內邊兵,并力守大同外邊。帝報可。繼魯抗章 爭言:「紫荊、居庸、山海諸關,東枕溟渤;鴈門、寧武、偏頭 諸關,西據黃河。天設重險以藩衛國家,豈可聚師曠 野,洞開重門以延敵?夫紫荊諸關之拱護京師,與鴈 門諸關之屏蔽全晉,一也。今議者不掣紫荊以并守 宣府,豈可獨掣鴈門以并守大同耶?近年寇不敢犯 山西內郡者,以三關備嚴故也。使三關將士遠離堡 戍,欲其不侵犯,難矣。全師在外,強寇內侵,即紫荊、倒 馬諸關不將徒守哉?」萬達聞之不悅,上疏言:增兵擺 邊,始於近歲,與額設守邊者不同。繼魯乃以危言相 恐,復遺臣書,言:「往歲建雲中議,宰執幾不免。近年撤 各路兵,督撫業蒙罪。其詆排如此。今防秋已逼,乞別 調繼魯,否則早罷,臣無誤邊事。」兵部是繼魯言。帝不 從,下廷議。廷臣請如萬達言。帝方倚萬達,怒繼魯騰 私書,引往事議君上,而夏言亦惡繼魯不為地,遂逮 下詔獄。疽發於項,瘐死。繼魯為巡撫僅四月,山西人 習其前政,冀有所設施,遽以非罪死,咸為痛惜。宗藩 有上書訟其冤者,即前奪視其裝者也。穆宗即位,贈 兵部左侍郎,賜祭葬,廕一子,諡《清愍》。

曾銑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銑字子重,江都人。自為諸生,以才自 豪。舉嘉靖八年進士,授長樂知縣,徵為御史,巡按遼 東。遼陽兵變,執辱都御史呂經。銑時按金復急,檄副 總兵李鑑罷經苛急事,為亂軍乞赦。經罷趨廣寧,悍 卒於蠻兒等復執辱經。其月,撫順卒亦縛指揮劉雄 父子。會朝廷遣侍郎林廷㭿往勘,亂卒懼遼陽倡首」 者趙劓兒,潛詣廣寧,與蠻兒合謀,欲俟鎮城官拜表 集眾亂。為總兵官劉淮所覺,計不行,復結死囚,欲俟 廷㭿至,閉城門為變。而銑已刺得二城及撫順為惡 者姓名,密授諸將,劓兒、蠻兒、撫順卒王經等數十人 同日捕獲。銑乃言:「往者甘肅、大同軍變,處之過輕,群 小謂辱命臣,殺主帥,罪不過此,遂相率為亂。今首惡 宜急誅。」乃悉坐斬,懸首諸城,全遼大定。擢銑大理寺 丞。遷右僉都御史,巡撫山東。俺荅數入內地,銑請築 臨清外城。工畢,進副都御史。居三年,改撫山西。經歲, 寇不犯邊,朝廷以為功。進兵部侍郎,巡撫如故。二十 五年夏,以原官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寇十萬餘騎由 寧塞營入,大掠延安、慶陽境。銑率兵數千駐塞門,而 遣前參將李珍搗寇巢於馬梁山陰,斬首百餘級。寇 聞之始遁。《捷奏》,賚銀幣。既而寇屢入,游擊高極死焉副總兵蕭漢敗績。銑疏諸將罪,治如律。時套寇牧近 塞,零騎往來,居民不敢樵採。銑方築塞,慮為所擾,乃 選銳卒擊之。寇稍北,間以輕騎入掠,銑復率諸軍驅 之遠徙,參將珍及韓欽功為多。詔增銑俸一級,賜銀 幣有加。銑素喜功名,又感帝知遇,益圖所報稱。念寇 居河套,久為中國患,上疏曰:「賊據河套,侵擾邊鄙,將 百年矣。孝宗欲復而不能,武宗欲征而不果。使吉囊 據為巢穴,出套則寇宣、大三關以震畿服,入套則寇 延、寧、甘、固以擾關中。深山大川,勢顧在敵而不在我。 封疆之臣,曾無有深長之思以收復為陛下言者。蓋 軍興重務也,小有挫失,媒孽踵至,鼎鑊刀鋸,面背森 然。臣非不知兵凶戰危,而枕戈汗馬,常懷憤激,切齒 痛心有日矣。竊嘗計之,秋高馬肥,弓矢勁利,彼聚而 攻,我散而守,則彼勝。冬深水枯,馬無宿草,春寒陰雨, 壤無燥土,彼勢漸弱,我乘其弊,則中國勝。臣請以銳 卒六萬,益以山東鎗手二千,每歲春夏交,攜五十日 餉;水陸交進,直搗其巢。材官騶發砲火雷擊,則寇不 能支。此一勞永逸之策,萬世社稷所賴也。」遂條八議 以進。是時銑與延寧撫臣欲西自定邊營,東至黃甫 川,一千五百里,築邊牆禦寇,請帑金數十萬,期三年 畢功。疏並下兵部。部臣難之,請令諸鎮文武將吏協 議。詔報曰:「賊據套,為中國患久矣。朕宵旰念之,邊臣 無分主憂者。今銑倡恢復議,甚壯。其令銑與諸鎮臣 悉心上方略。」予修邊費二十萬,銑乃益銳。而諸巡撫 延綏張問行、陝西謝蘭、寧夏王邦瑞及巡按御史盛 唐以為難,久不會奏。銑怒,疏請於帝。帝為責讓諸巡 撫。會問,行已罷,楊守謙代之,意與銑同。銑遂合諸臣 條上方略十八事。已,又獻《營陣八圖》,並優旨下廷議。 廷臣見上意向銑,一如銑言。帝忽出手詔諭輔臣曰: 「今逐套賊,師果有名否?兵食果有餘,成功可必否?一 銑何足言,如生民荼毒何?」初,銑建議時,輔臣夏言欲 倚以成大功,主之甚力。及是大駭,請帝自裁斷。帝命 刊手詔,遍給與議諸臣。時嚴嵩與言有隙,欲借事傾 言,乃極言套必不可復,陰詆言故引罪乞罷,以激帝 怒。旋復顯攻言,謂:「向擬旨褒銑,臣皆不預聞。」兵部尚 書王以旂會廷臣覆奏。遂盡反前說,言「套不可復。」帝 乃遣官逮銑出,以旂代之。責科道官不言,悉杖於廷, 停俸四月。帝雖怒銑,然無意殺之也。會咸寧侯仇鸞 鎮甘肅時以驕恣為銑所劾逮。嵩故雅親鸞,知銑所 善同邑蘇綱,綱女言繼妻,綱與銑言「嘗交關傳語,可 因而搆也。」乃代鸞獄中草疏,誣銑掩敗不奏,剋軍餉 鉅萬,遣子淳屬所親蘇綱賂當途。其言絕無左驗,而 帝深入其說,立下淳、綱詔獄。給事中齊譽等見帝怒 銑甚,請早正刑章。帝責其黨奸避事,鑴譽級,調外任。 及銑至,法司比擬邊帥失陷城砦者律,帝必欲依正 條,當銑交結近侍律斬,妻子流二千里,即日行刑。銑 既死,遂出鸞於獄,言亦斬。銑有膽略,長於用兵。歲除 夜,猝命諸將出。時塞上無警,諸將方置酒,不欲行,賂 鈴卒求緩於銑妾。妾語銑,銑斬卒以徇。諸將不得已, 丙夜被甲行,果遇寇,擊敗之。翼日,入賀畢,前請曰:「敢 問何以知有警也?」銑笑曰:「見烏鵲非時噪,以故知之。」 皆大服。銑廉。既歿,家無餘貲。隆慶初,給事中辛自修、 御史王好問訟銑志在立功,身罹重辟,識與不識,痛 悼至今。詔贈兵部尚書,諡襄愍。萬曆中,從御史周磐 請,建祠。陝西李珍者,故坐事失官,銑從徒中錄用,復 積戰功至參將。銑既被誣,詔遣給事中申价等往覈, 因并劾珍與指揮田世威、郭震為銑爪牙。下之詔獄, 連及巡撫蘭問、行御史唐、副總兵李琦等,皆斥罰,勒 淳、綱贓。請幫助識別此字。陣亡軍及居民被難者,銑嘗檄府衛銀三 萬兩製車仗,亦責償於淳。且酷刑拷珍,令其實剋餉 行賂事。幾死。卒不承。淳用是免,珍竟論死,世威震謫 戍。其後,《俺荅》歲入寇,帝卒不悟,輒曰:「此銑欲開邊,故 行報復耳。」

毛伯溫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伯溫,字汝厲,吉水人。祖超,廣西知府。 伯溫舉正德三年進士,授紹興府推官,擢御史,巡按 福建、河南。世宗即位,中官張銳、張忠等論死,其黨蕭 敬、韋霦陰緩之。伯溫請并誅敬、霦,中官為屏氣。嘉靖 初,遷大理寺丞,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李福達獄 起,坐為大理時失入,褫職歸。用薦起故官,撫山西,移」 順天,皆未赴。改理院事,進左副都御史。為趙府宗人 祐椋所訐,解官候勘。已,復褫職。十五年冬,皇嗣生,將 頒詔外國。禮部尚書夏言以安南久失朝貢,不當遣 使,請討之。遂起伯溫右都御史,與咸寧侯仇鸞治兵 待命。以父喪辭,不許,令御史趣上道。明年五月至京, 上《方略》六事。會安南世孫黎寧遣陪臣鄭惟僚等愬 莫登庸弒逆,請興師復讎。帝疑其不實,命暫緩師。敕 兩廣、雲南守臣勘報,而使伯溫協理院事。御史何維 柏請聽伯溫終制,不許。伯溫引疾不出,至禫除,始起 視事。其冬遷工部尚書。十七年春,雲南巡撫汪文盛 等以登庸降表至,請宥罪許貢,永為藩臣。下廷議,僉言不可許。乃改伯溫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剋期啟 行。帝以用兵事重,無必討意,特欲威服之。而兵部尚 書張瓚無所畫,視帝意為可否。朝論籍籍,言不當興 師,又不敢顯諫。帝亦知之。制下數月,兩廣總督侍郎 張經以《用兵方略》上,且言須兵三十萬,餉百六十萬 石。欽州知州林希元則極言登庸易取狀,請即日出 師。瓚不敢決,復請廷議。議上,無成策。帝不懌,讓瓚,師 復止。命伯溫仍協理院事。明年二月,帝幸承天,詔伯 溫總督宣、大、山西軍務。俄選宮僚,加兼太子賓客。大 同、鎮邊、鎮川、弘賜、鎮河、鎮鹵五堡,相距二百餘里。極 邊近賊帳,自巡撫張文錦以築堡致亂後無敢議修 者。伯溫曰:「變所由生,以任用匪人,非建議謬也。」卒營 之。募軍三千防守,給以閒田,永除其賦,邊防賴焉。錄 功,加太子少保。是時,登庸及方瀛懼討,數上表乞降, 籍土地,人民待命。帝亦欲因撫之,遣侍郎黃綰招諭。 綰多所要求。帝怒,罷綰。再下廷議撫勦之宜,咸言當 討。帝從之。閏七月命伯溫鸞南征。文武三品以下不 用命者,聽以軍令從事。仍諭登庸父子「如果悔罪降, 待以不死。」伯溫等至廣西,會總督,經總兵官安遠侯 柳珣,參政翁萬達、張岳等議,徵兩廣、福建、湖廣狼、土 官兵,凡十二萬五千餘人,分三哨,自憑祥、龍峒、思陵 州入,而以奇兵二為聲援。檄雲南巡撫汪文盛帥兵 駐蓮花灘,亦分三道進。部署已定,會鸞有罪,召還,即 以珣代。十九年秋,伯溫等進駐南寧,檄安南臣民,諭 以天朝興滅繼絕之義,罪止登庸父子,舉郡縣降者, 以其地授之。懸重購購登庸父子,而宣諭登庸籍土 地人民納款,即如詔書宥罪。登庸大懼,遣使詣萬達 乞降,詞甚哀。萬達送之伯溫所,伯溫承制許之,期十 一月束身來歸。萬達先築臺鎮南關,張御幄,置幕以 待。時方瀛已死,及期,登庸率從子文明及部酋阮如 桂等四十餘人,皆素衣繫組於頸,至關南俟命。伯溫 傳令啟關,登庸等跣足膝行,北面稽首,上降表。伯溫 令去組受其表,登庸等俯伏拜謁如儀,復就軍前謁 伯溫等。伯溫宣天子恩威,納其圖籍,并所還欽州四 峒地,權令還國聽命。馳疏以聞,帝大悅。詔改安南國 為安南都統使司,以登庸為都統使,世襲置十三宣 撫司,令自署置。伯溫受命歲餘,不發一矢而安南定。 由帝本不欲用兵故也。論功,加太子太保。二十一年 正月還朝,復理院事。邊關數有警,伯溫請築京師外 城。帝已報可。給事中劉養直言廟工方興,物力難繼, 乃命暫止。其年十月,張瓚卒,伯溫代為兵部。瓚貪黷, 戎備盡墮。伯溫會廷臣議上防邊二十四事,軍令一 新。言官建議,請覈實新軍京軍及內府力士匠役,以 裕國儲。伯溫因上冗濫當革者二十餘條,凡錦衣、騰 驤諸衛,御馬、內官、尚膳諸監素為中貴盤踞者,盡在 革中。帝稱善,立命清汰。宿弊頗釐,而左右近習多不 悅。二十三年秋,順天巡撫朱方以防秋畢請撤客兵。 未幾,寇大入,直逼畿輔。帝震怒,并械總督翟鵬遣戍, 斃方杖下。御史舒汀言:「方止議撤薊兵,而并撤宣、大, 則伯溫與職方郎韓最也。」帝遂削伯溫籍,杖最八十, 戍極邊。伯溫歸,疽發背卒。穆宗立,復官賜卹。天啟初, 追諡襄懋。伯溫氣宇沉毅,飲啖兼十人,臨事決機,不 動聲色。安南之役,萬達、岳策為多,伯溫力薦於朝,二 人遂得任用。

楊守謙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守謙,字允亨,徐州人。父志學,字遜夫, 弘治六年進士,巡撫大同、寧夏,邊人愛之,累官刑部 尚書,卒諡康惠。守謙舉嘉靖八年進士,授屯田主事, 改職方,歷郎中,練習兵計。出為陝西副使,改督學政 有聲,就拜參政。未任,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上言 偏頭、老營堡二所餘地千九百餘頃,請興舉營田。因」 薦副使張鎬為提調牛種,取給本土。帝稱為忠,即報 可。俄移撫延綏,請久任鎬終其事。其後二年,營田大 興。計秋穫可當帑銀十萬,邊關穀價減十五。守謙薦 鎬可大用,且言延綏、安定諸邊可如例。戶部請推行 之九邊。帝悅,命亟行之。錄守謙、鎬功。守謙未去延綏, 而鎬已巡撫寧夏矣。守謙至延綏,言「激勸軍士在重 賞。令:斬一首者陞一級,不願者予白金三十兩。賞已 薄,又文移察勘,動涉歲時,以故士心不勸。近宣、大事 棘,稍加賞格,請倍增其數,鎮巡官驗明即給。蓋增級 襲廕,有官者利之,窮卒覬賞而已。」兵部以為然。定斬 首一級者與五十兩,著為令。以前山西修邊功,增俸 一級,賜金幣有加;請給新設游兵月餉,發倉儲貸饑 卒。皆報許。二十九年進副都御史,巡撫保定,兼督紫 荊諸關。去鎮之日,傾城號泣,有追送數百里外者。抵 保定,未幾,俺荅入寇,立率師倍道入援。帝聞其至,甚 喜,令營崇文門外。會副總兵朱楫、參將祝福、馮登亦 各以兵至,人心稍安。寇游騎散掠枯柳諸村,去京城 二十里。守謙及楫等兵移營東直門外。詔同仇鸞調 度京城及各路援兵,相機戰守。寇薄都城,諸將高秉 元、徐鏞等禦之不能卻。帝拜鸞大將軍,進守謙兵部右侍郎,協同提督內外諸軍事。鸞時自孤山還,至東 直門觀望,斬死人首六級報功。守謙孤軍薄《俺荅》營, 而陣無後繼,不敢戰。帝聞不悅。而尚書丁汝夔慮喪 師,戒勿輕戰。諸將離城遠,見守謙不戰,亦堅壁,輒引 汝夔及守謙為辭,流聞禁中,帝益怒。初,寇抵安定門, 詔守謙與楫等合擊,莫敢前。守謙亦委無部檄,第申 儆備。寇遂燬城外廬舍。城西北隅火光燭天,內臣園 宅在焉,環泣帝前,稱:「將帥為文臣制,故寇得至此。」帝 怒曰:「守謙擁眾自全,朕親降旨趣戰,何得以部檄為 解?」寇退,遂執守謙與汝夔廷鞫之。坐失誤軍機,即日 戮於市。守謙臨刑時,慨然曰:「臣以勤王反獲罪,讒賊 之口,實蔽聖聰。皇天后土知臣此心,死何恨!」邊陲吏 士知守謙死,無不流涕者。守謙坦易無城府,馭下多 恩意。守官廉,位至開府,蕭然若寒士然。性遲重,客有 勸之戰者,應曰:「周亞夫何人乎?」客曰:「公誤矣。今日何 得比漢法!」守謙不納,竟得罪。隆慶初,贈兵部尚書,諡 「恪愍。」

商大節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大節字孟堅,鍾祥人。嘉靖初進士。授 豐城知縣,捕境內盜幾盡。擢兵科給事中。京察竣,復 命科道互相劾,被謫鹽城縣丞,三遷刑部郎中,出為 廣東僉事。遣猺獞學變其俗,搗海南叛黎巢,增秩賜 金幣。累官山東按察使,擢右僉都御史,巡撫保定,兼 提督紫荊諸關。慮俺荅內侵,疏請重根本,護神京。居」 四年,召理院事俺荅果大舉薄都城。詔城中居民及 四方入應武舉者,悉登陴守,以大節率五城御史統 之。發帑金五千兩,命便宜募壯士,屢條上軍民急務。 比寇退,復命兼管民兵,經略京城內外,訓練鼓舞,軍 容甚壯。擢右副都御史,經略如故。所募民兵已四千, 請以三等授餉,上者月二石,其次遞減五斗,帝亟從 之。仇鸞為大將軍,盡統中外兵馬,惡大節獨為一軍, 不受其節制,欲困之,乃請畫地分守,以京城四郊委 大節。大節言:「臣雖經略京城,實非有重兵專戰守責 者也。京城四郊利害,鸞欲專以臣當臣節制者止巡 捕軍,鸞又頻調遣,奸宄猝發,誰為捍禦哉?」所爭甚晰。 而帝方寵鸞,不欲人撓其事,責大節懷奸避難,立下 詔獄。法司希旨,當大節斬。嚴嵩言:「大節誠有罪,但法 司引律非是,幸赦其死,戍極邊。」亦不聽。時三十年四 月也。明年八月,鸞死,大節故部曲石鏜、孫九思等數 百人伏闕訟冤。章再上。兵部侍郎張時徹等言:「大節 為逆鸞掣肘,以底於法,乞順群情赦之。」帝怒,鐫時徹 二秩。明年,竟卒於獄。隆慶初,復故官,贈兵部尚書,諡 《端愍》。

朱紈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紈字子純,長洲人。正德末進士。除景 州知州。嘉靖初,遷南京刑部員外郎,歷四川副使,與 副總兵何卿共平深溝諸砦番。五遷至廣東左布政 使。二十五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撫南贛。明年七月,倭 寇起,改撫浙江及福建濱海諸府。先是,倭舶至閩浙 互市,諸大姓及商賈多負其直。倭糧匱為盜,諸大姓」 脅將吏捕逐之。兵且出,又泄師期令去,約他日至,償 其直。他日至,負如初,倭大怨恨。而內地奸民復煽為 亂,遂焚掠州縣。紈至,首嚴通番禁,犯者寘重典,海濱 始肅。撫島倭六百餘人,檄福建都指揮盧鏜與浙兵 擊破他賊之據雙嶼島者。事聞,賜銀幣。又明年七月, 而革巡撫之議起。初,紈憤閩、浙勢家多庇賊,上疏言: 「去外國盜易,去中國盜難,去中國衣冠之盜尤難。」於 是閩、浙士大夫皆與為怨。御史周亮,閩人也,言:「紈本 撫浙,兼轄福建海防耳。今事事遙制諸司,往來奔命, 大擾民。」給事中葉鏜亦言非便。吏部遂請改為巡視, 以殺其權。紈益憤,力疾追破賊於溫盤、南麂諸洋,還 平處州礦賊。乃疏言:「去歲日本使入貢,有投匿名書 令以兵殺都御史者。推官張德熹知之,不以告臣。臣 嘗斬賊渠張珠,德熹叔也,憾臣。凡閩賊被戮者,德熹 皆殮之。御史亮,德熹鄉人,疑德熹搆其事。願陛下窮 詰德熹等黨賊倡亂、煽惑夷情狀。」帝命按臣會三司 勘問。諸勢家在朝者益不悅。既又陳明國是,正憲體, 定紀綱、扼要害、除禍本、重斷決六事。語益憤。中朝士 大夫先入閩,浙人言多不悅紈。會佛郎機國人行劫 至詔安,紈擊禽其渠李光頭等,檄副使柯喬及都指 揮鏜悉戮之,以大捷聞。且言:「閩賊蟠結深成,禽之後, 奸宄切齒。臣謹以便宜誅」語,復侵諸大姓。御史陳九 德劾紈不俟奏,請擅殺戮。乃命兵科都給事中杜汝 禎按之,罷紈職聽勘。紈聞,慷慨流涕曰:「吾貧且病,又 負氣。縱天子不欲殺我,閩、浙人必殺我,我死自決之。」 製《壙誌》作《俟命詞》,仰藥死。紈清強峭深,不恤人怨,故 及於禍。汝禎與按臣陳宗夔勘,上言:「此賊乃滿剌加 人,歲招沿海無賴民往來海中販鬻,無僭號流劫事。 前年復至漳州月港、浯澳守臣受其賂,縱之潛泊內 地。奸徒交通無忌,事彰露,乃狼狽追逐,致拒捕殺人。 後已就禽,不分首從,擅行誅。紈反告捷,喬鏜佐之,罪當首論冒功。參政汪大受等宜以次罰。」詔逮紈。紈已 前死,乃論喬鏜重辟,大受等提問有差。紈在事三載, 號有功,朝野為太息。自紈死,罷巡視大臣不設,中外 不敢言海「禁事。」其後「海寇」大作,毒東南者十餘年。

楊選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選字以公,章丘人。嘉靖二十三年進 士。授行人。擢御史,遷易州兵備副使。俺荅圍大同右 衛,巡撫朱笈被逮,超拜選右僉都御史代之,與侍郎 江東總兵官張承勛解其圍。憂歸,再起,仍故職。四十 年,擢總督薊遼副都御史。條上封疆極弊十五事,多 從其請。以居庸岔道卻敵功,進兵部右侍郎。明年五」 月,古北口守將遣哨卒四人出塞,為朵顏衛人所掠。 其部長通漢叩關索賞,副總兵胡鎮執之,并縛其黨 十餘人。通漢子懼,擁所執哨卒至牆下,請易其父。通 漢者,辛愛妻義父也。選欲以牽制辛愛,要其子入質, 乃遣還父。自是,諸子迭為質,半歲而代。選馳疏以聞, 自詡方略,選與巡撫徐紳等俱受賞。十月丁卯,辛愛 與把都兒等大舉,自牆子嶺、磨刀峪潰牆入犯,京師 戒嚴。帝大驚,諭閣臣徐階曰:「朕東見火光,此賊去京 不遠,其令兵部諭諸軍,并力勦逐。」明日,選以寇東遁 聞,自詡追逐功,為將士祈賞。帝疑之,以問階。對曰:「寇 營尚在平谷,選等往通州矣。謂之追送則可,謂之追 殺則不可。」帝銜之。寇稍東,大掠三河、順義,圍諸將傅 津等於鄭官屯。選遣副將胡鎮偕總兵官孫臏、遊擊 趙溱等擊之,臏、溱戰歿,鎮力戰得脫。寇留內地八日, 猶不退。給事中李瑜遂劾選及紳等罪,選、紳與副使 盧鎰、參將馮詔、胡粲,遊擊嚴瞻俱被逮,下詔獄。又二 日,寇北去,京師解嚴。初,諜者言寇將窺牆子嶺。部檄 嚴待之。而三衛為寇導者,紿選赴潘家口,寇已入選。 紳懼得罪,徑趨都城,屯東直門外,旋還通州。及遣鎮 等禦,又不勝。寇飽,徐引去。內侍家薊西者,譁言寇之 入,由通漢父子勾之。帝入其言,益怒選。法司坐選、紳, 詔守備不設律,斬鎰等戍。帝諭錦衣朱希孝,坐以縱 通漢勾賊罪。復下選詔詔獄。選不承,止承質通漢父 子事,且言「事已上聞。」希孝錄其語上刑部尚書黃光 昇等,如帝指論死即戮於市,梟其首示邊,妻子流二 千里。紳論死繫獄,詔及鎰等戍邊。帝雖怒選甚,但欲 誅其身。法司乃并坐其妻子,隆慶初,始釋還。

張經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經字廷彝,候官人。正德十二年進士。 除嘉興知縣,召為吏科給事中,歷戶科都給事中,數 有論劾。言官指為張、桂黨,吏部言經行修,不問。擢太 僕少卿,歷右副都御史,協理院事。十六年,進兵部右 侍郎,總督兩廣軍務。斷藤峽賊侯公丁據弩灘為亂, 經與御史鄒堯臣等定計,以軍事屬副使翁萬達,誘」 執公丁。參議田汝成請乘勢進討。命副總兵張經將 三萬五千人為左軍,萬達監之,指揮王良輔等六將 分六道會南寧。都指揮高乾將萬六千人為右軍,副 使梁廷振監之,指揮馬文傑等四將分四道會賓州, 抵賊巢夾擊。賊奔林峒而東,良輔等邀之,賊中斷,復 西奔,斬首千二百級。其東者遁入羅運山。萬達等移 師攻之,檄右軍沿江而東,繞出其背。賊刊巨木塞隘 口,布蒺藜、箛簽,伏機弩、毒鏢,懸石樹杪,急則撼其樹, 石皆墜。官軍並以計破之,右軍愆期。田州土酋盧受 乃縱賊去,俘其眾四百五十,招降者二千九百有奇。 土人言:「祖父居羅運八世矣,未聞官軍涉茲土也。」捷 聞,進經左侍郎,加秩一級。尋與毛伯溫定計撫定安 南。再進右都御史。平思恩九土司及瓊州黎,進兵部 尚書。副使張瑤等討馬平猺,屢敗。帝罪瑤等而宥經。 給事中周怡劾經,經乞罷,不允。以憂歸。服闋,起三邊 總督。給事中劉起宗言「經在兩廣剋餉銀」,寢前命。三 十二年起南京戶部尚書,就改兵部。三十四年,朝議 以倭寇猖獗,設總督大臣,命經不解部務,總督江南 北、浙江、山東、福建、湖廣諸軍,便宜行事。既而用兵科 言,改經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專辦討賊。倭二萬 餘,據柘林川沙窪,其黨方踵至。經自十一月受任,即 選將練兵,為搗巢計。以江、浙、山東兵屢敗,欲俟狼、土 兵至而討之。明年三月,田州、瓦氏兵先至,欲速戰,經 不可。東蘭諸兵繼至,經以瓦氏兵隸總兵官俞大猷, 以東蘭、那地、南丹兵隸遊擊鄒繼芳,以歸順及思恩、 東莞兵隸參將湯克寬,分屯金山衛、閔港、乍浦,犄賊 三面,以待永順、保靖兵之集會。侍郎趙文華以祭海 至,與浙江巡按胡宗憲比,屢趣經進兵。經曰:「賊狡且 眾,待永保兵至夾攻,庶萬」全。文華再三言經守便宜, 不聽。文華怒,密疏「經糜餉殃民,畏賊失機,欲俟倭飽 颺,勦餘寇報功,宜亟治以紓東南大禍。」帝問嚴嵩,嵩 對如文華指,且謂蘇、松人怨經。帝怒,即下詔逮經。方 文華之拜疏也,永保兵已至,其日即有石塘灣之捷。 至五月朔,倭突嘉興。經遣參將盧鏜督保靖兵援,以 大猷督永順兵由泖湖趨平朢,以克寬引舟師由中 路擊之,合戰於王江涇,斬賊首一千九百餘級,焚溺死者甚眾。自軍興來,稱戰功第一。給事中李用敬、閻 望雲等言:「王師大捷,倭奪氣,不宜易帥。」帝大怒,手批 其疏曰:「經欺誕不忠,聞文華劾,方一戰,用敬等黨奸, 杖於廷,人五十,斥為民。」已而帝疑之,以問嵩,嵩言:「徐 階、李本,江浙人,皆言經養寇。狼兵初至氣銳,經不許 戰。文華、宗憲合謀進勦致捷,經冒以為功」,因極言二 人忠。帝深入其言。經既至,備言進兵始末。且言受任 半載,前後俘斬五千,乞賜原宥。帝終不納,論死繫獄。 舉朝知其冤,莫敢奏。其年十月與巡撫李天寵俱斬, 天下哀之。

李天寵

编辑

按《明外史張經傳》:天寵,孟津人。由御史遷徐州兵備 副使,卻倭通州。如皋,起擢右僉都御史,代王忬巡撫 浙江,倭掠紹興殲焉,賚銀幣。頃之,賊犯嘉善,圍嘉興, 劫秀水歸安。副使陳宗夔戰不利,百戶賴榮華中砲 死。嘉善知縣鄧植棄城走,賊入城大掠,復陷崇德,攻 德清,殺裨將梁鶚等。文華謗天寵嗜酒廢事,帝遂除」 天寵名,而擢宗憲以代。未幾,御史葉恩以倭躙北新 關劾天寵,宗憲亦言其縱寇。帝怒,逮下獄,遂與經同 日死。經先在兩廣時,以威信結狼、土兵,以故王江涇 之戰爭效死。經既逮,皆憤恨無鬥志。代經者,應城周 珫、衡水楊宜,節制不行,諸軍肆焚掠。東南民既苦倭, 復苦兵矣。隆慶初,復經官,諡「襄愍。」珫為戶科給事中, 坐諫世宗南幸,謫鎮遠典史。累官右僉都御史,巡撫 蘇、松諸府。疏陳禦倭有十,難有三策。經既得禍,即擢 珫兵部右侍郎代之。無所展,會宗憲已代天寵,因欲 奪珫位。文華遂劾珫薦宗憲。帝為奪珫俸,尋勒為民。 珫在官僅三十有四日,而楊宜代宜撫河南,平劇賊。 師尚。詔遷南京戶部右侍郎。未幾,代珫。時倭勢猶盛, 宜為總督。而文華督察軍務,威出宜上,易置文武大 吏,惟其愛憎。宜懲經天寵禍,曲意奉之,文華視宜蔑 如也。倭據陶宅,官軍久無功。文華遂劾宜,宜以狼兵 徒剽掠,不可用。請募江、浙義勇、山東箭手,益調江浙、 福建、湖廣漕卒,河南毛兵。比客兵大集,宜不能馭。川 兵與山東兵私鬥,幾殺參將。酉陽兵潰於高橋,奪舟 徑歸蘇州。明年正月,文華還朝,請罷宜,以宗憲代。會 御史邵惟中上《失事狀》,遂奪宜職閒住。宜在事僅踰 半歲,以諂事文華故得禍。輕倭之躙蘇、松也。起嘉靖 二十二年,訖三十九年,其間為巡撫者十人:安福彭 黯,遷南京工部尚書,畏賊,不俟代去,下獄除名。黃岡 方任,上虞陳洙皆未抵任,丁憂,以才不足用,罷而代。 以鄞人屠大山使提督軍務,蘇松巡撫之兼督軍務, 自大山始。閱半歲,以疾免,尋坐失事下詔獄為民。繼 之者珫,繼珫者曹邦輔,以《文華譖》下詔獄,謫戍。次眉 州張景賢,以考察奪職。次盩厔趙忻,坐金山軍變下 獄貶官。次江陵陳錠,數月罷去。次翁大立,當大立時, 倭患已息,而坐惡少年鼓譟為亂,竟罷職。自方任外, 無一不得罪去者。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