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宮闈典/第101卷

明倫彙編 宮闈典 第一百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百一卷
明倫彙編 宮闈典 第一百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宮闈典

 第一百一卷目錄

 外戚部彙考

  漢惠帝一則 文帝一則 景帝後元一則 昭帝始元一則 元帝初元一則 竟寧一

  則 成帝建始一則 河平一則 永始一則 綏和二則 建平二則 平帝元始二則

  後漢武帝建武一則 章帝章和一則 安帝延光一則 靈帝建寧一則 獻帝一則

  魏文帝黃初一則 明帝太和一則 齊王嘉平一則 高貴鄉公正元一則

  晉武帝太康一則 穆帝永和一則

  梁武帝中大通一則

  唐總一則 高宗龍朔一則 顯慶一則 中宗嗣聖一則 元宗開元二則 宣宗大中

  一則

  宋真宗乾興一則 仁宗明道一則 皇祐一則 英宗治平一則 神宗元豐一則 徽

  宗建中靖國一則 高宗建炎二則 孝宗乾道一則 光宗紹熙二則 理宗寶慶二則

  紹定一則

  明太祖洪武三則 成祖永樂一則 宣宗宣德二則 憲宗成化二則 孝宗弘治三則

  武宗正德一則 世宗嘉靖一則

 太尊星圖考

 外戚部總論一

 冊府元龜外戚部總序 封拜 委任 輔政 將兵 立功 褒寵 忠直 規

 諫 賢行 禮士 論薦 儒學 退讓 畏慎 廉儉 奢縱 專恣 驕慢 姦邪 貪

 黷 害賢

宮闈典第一百一卷

外戚部彙考

编辑

惠帝七年呂太后臨朝盡封諸呂為王侯

编辑

按《漢書·高后紀》:「高皇后呂氏生惠帝,佐高祖定天下, 父兄及高祖而侯者三人。惠帝崩,太子立為皇帝,年 幼,太后臨朝稱制,大赦天下。迺立兄子呂、台、產、祿、台 子通四人為王,封諸呂六人為列侯。」

文帝元年正月封將軍薄昭為軹侯六月封淮南王舅趙兼為周陽侯齊王舅駟鈞為靖郭侯

编辑

按:《漢書文帝本紀》云云。

景帝後元三年武帝即位三月封皇太后同母弟田蚡等皆為列侯

编辑

按:《漢書武帝本紀》云云。

昭帝始元五年春正月追尊皇太后父為順成侯六月封皇后父驃騎將軍上官安為桑樂侯

编辑

按:《漢書昭帝本紀》云云。

元帝初元元年三月封皇太后兄侍中中郎將王舜為安平侯丙午封外祖父平恩戴侯同產弟子中常侍許嘉為平恩侯奉戴侯後

编辑

按:《漢書元帝本紀》云云。

竟寧元年六月太子即皇帝位以元舅侍中衛尉陽平侯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

编辑

按:《漢書成帝本紀》云云。

成帝建始元年封諸舅為關內侯

编辑

按《漢書成帝本紀》,「建始元年二月,封舅諸吏光祿大 夫關內侯王崇為安成侯。賜舅王譚、商、立、根、逢時爵, 俱關內侯。」

河平二年夏六月封舅譚商立根逢時皆為列侯

编辑

按:《漢書成帝本紀》云云。

永始元年夏四月封婕妤趙氏父臨為成陽侯五月封舅曼子侍中騎都尉光祿大夫王莽為新都侯

编辑

按:《漢書成帝本紀》云云。

綏和元年二月封中山王舅諫大夫馮參為宜鄉侯按漢書成帝本紀云云

编辑

綏和二年四月哀帝即位封諸戚屬。

按《漢書哀帝本紀》,「綏和二年四月,太子即皇帝位。五 月,追尊傅父為崇祖侯,丁父為褒德侯;封舅丁明為 陽安侯,舅子滿為平周侯;追諡滿父忠為平周懷侯, 皇后父晏為孔鄉侯,皇太后弟侍中光祿大夫趙欽 為新成侯。六月,曲陽侯根前以大司馬建社稷策,益 封二千戶;太僕安陽侯舜輔導有舊恩,益封五百戶。」

建平元年太皇太后詔外家王氏田非冢塋皆以賦貧民

编辑

按:《漢書哀帝本紀》云云。

建平四年春二月,封帝太太后從弟侍中傅商為汝 昌侯,太后同母弟子侍中鄭業為「陽信侯。」

按:《漢書哀帝本紀》云云。

平帝元始元年夏六月賜帝舅衛寶寶弟元爵關內侯

编辑

按:《漢書平帝本紀》云云。

元始四年,以立后加安漢公王莽位號。

按《漢書平帝本紀》:「元始四年二月丁未,立皇后王氏,

大赦天下,加安漢公號曰宰衡,賜公太夫人號曰功
考證
顯君,封公子安、臨皆為列侯。」

後漢

编辑

武帝建武十三年夏四月外戚恩澤封者四十五人按後漢書武帝本紀云云

编辑

章帝章和二年太后臨朝詔元兄竇憲不復勞以政事以太尉鄧彪為太傅賜爵關內侯

编辑

按《後漢書和帝本紀》:「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即皇帝位, 太后臨朝。三年庚戌,詔曰:『先帝以明聖奉承祖宗,至 德要道,天下清靜,庶事咸寧。今皇帝以幼年,煢煢在 疚,朕且佐助聽政,外有大國賢王,並為藩屏,內有公 卿大夫,統理本朝。恭己受成,夫何憂哉!然守文之際, 必有內輔以參聽斷。侍中憲,朕之元兄,行能兼備,忠 孝尤篤,先帝所器,親受遺詔,當以舊典,輔斯職焉。憲 固執謙讓,節不可奪。今供養兩宮,宿衛左右,厥事已 重,亦不可復勞以政事。故太尉鄧彪,元功之族,三讓 彌高,海內歸仁,為群賢首。先帝褒表,欲以崇化。今彪 聰明康健,可謂老成黃耇矣。其以彪為太傅,賜爵關 內侯,錄尚書事。百官總己以聽朕庶』」幾得專心內位。 於戲!群公其勉率百僚,各修厥職,愛養元元,綏以中 和,稱朕意焉。

安帝延光四年三月辛未太后臨朝以后兄大鴻臚閻顯為車騎將軍

编辑

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云云。

靈帝建寧元年以太后父竇武為大將軍

编辑

按《後漢書靈帝本紀》,「曾祖河間孝王開,祖淑,父萇,世 封解瀆亭侯。桓帝崩,無子,皇太后與父城門校尉竇 武定策,使守光祿大夫劉儵持節將左右羽林至河 間奉迎。建寧元年春正月壬午,城門校尉竇武為大 將軍。」

獻帝   年三公八座議皇后致敬父母之禮

编辑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不載。 按《通典》,後漢獻帝皇后 父屯騎校尉不其亭侯伏完朝賀公庭,完拜如眾臣; 皇后在離宮,后拜如子禮。三公八座議,或以為皇后 天下之母也,完雖后父,不可令后獨拜於朝;或以為 當交拜。令后存人子之道,完不廢人臣之義,子尊不 加於父母,雖曰天王,后,猶曰「吾季姜。」欲令完猶行父 法,后專奉子禮,公私之朝,后當獨拜。或以為皇后至 尊,父亦至親,交拜則父子無別,拜完則傷子道,拜后 則損至尊。欲令公朝者,完拜如眾臣於公宮,后拜如 子。不知四者,何是正禮?鄭元議曰:「四者不同,抑有由 焉。天子所不臣者三,其一,后之父母也。天子尚不臣, 況於后乎?《春秋》魯隱公二年,紀裂繻來逆女。」冬,伯姬 歸於紀。又桓八年,祭公來,遂逆王后於紀。九年,紀季 姜歸於京師。或言逆女,或言逆王后,蓋義有所見也。 女雖嫁為鄰國夫人,其尊無以加於父母,嫁於天子 者,此雖已女,成言曰「王后?」明當時之尊,得加父母也。 紀季姜歸於京師,更稱其字者,得行禮而戒之,其尊 安可加父母耳。今不其「亭侯在京師,禮事出入宜從 臣禮。若后息離宮及歸寧,父母從子禮。」丞相徵事邴 原駁曰:「《孝經》云:『父子之道,天性也』。明王之章,先陳事 父之孝。女子子出,降其父母,婦人外成,不能二統耳。 《春秋左氏傳》曰:『紀裂繻來逆女』。列國噂同逆者,謙不 敢自成,故以在父母之辭言之,禮敵必三讓之義也。 祭公逆」王后於紀者,至尊以無外,辭無所屈,成言曰 「王后。」紀季姜歸於京師,尊已成稱,季姜從紀,子尊不 加於父母之明文也。如皇后於公庭官僚之中,令父 獨拜,違古之道,斯義何施?漢高五日一朝太上皇,《家 令》譏子道不盡,欲微感之,令太上皇擁篲卻行稱臣。 雖去聖人久遠,禮文闕然。父子之義,五品之常,不易 之道,寧為公私易節。公庭則為臣,在家則為父,是違 禮而無常也。言子事父無貴賤。又云「子不爵父。」

文帝黃初三年詔后族不得輔政濫叨封爵

编辑

按《魏志文帝本紀》:黃初三年「九月甲午,詔曰:『夫婦人 與政,亂之本也。自今以後,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 之家不得當輔政之任,又不得橫受茅土之爵。以此 詔傳後世,若有背違,天下共誅之』。」

明帝太和元年十二月封后父毛嘉為列侯

编辑

按:《魏志明帝本紀》云云。

齊王嘉平六年夏五月封后父奉車都尉王夔為廣明鄉侯光祿大夫位特進妻田氏為宣陽鄉君

编辑

按:《魏志三少帝本紀》云云。

高貴鄉公正元二年夏四月甲寅封后父卞隆為列侯

编辑

按:《魏志三少帝本紀》云云。

武帝太康元年楊皇后以親蠶致敬安昌君之典

编辑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按《通典》,晉武帝太康元年 楊皇后親蠶儀注曰:「皇后乘輦,群臣皆拜。安昌侯平 立至壇,下輦后乃拜安昌君。及升壇,后乃為安昌君 設榻於其位,至還后復拜

穆帝永和九年褚太后臨朝時議后父進見之典及群臣致敬之文

编辑

按《晉書穆帝本紀》,不載。按《禮志》,褚太后臨朝時,議 褚裒進見之典,蔡謨、王彪之並以虞舜、漢高祖猶執 子道,況后乎!王者父無拜禮。尚書八座議以為純子 則王道缺,純臣則孝道虧,謂公庭如臣,私覿則嚴父 為允。

按《通典》,東晉穆帝永和九年,褚太后見父,博士胡訥 議,從漢邴原議。又按武帝楊后公庭之內,皇后拜安 昌君也。則《公羊傳》子尊不加於父母焉。博士徐禪依 鄭元議曰:「臣聞成均之法,導以忠孝,歷代同之。故鄭 元意王庭正君臣之禮,私覿全父子之親,是大順之 道也。」按先朝羊元之,羊皇后之父也。公朝之敬,躬秉 「臣節;后之歸寧,亦執子禮。雖無記注,今朝士備識。而 《先蠶儀》乃太康中事,至惠帝之代,元之便,自不可同。 漢代四說之異,歷代垂疑,此論不成,由來尚矣。」中書 監何充曰:「如禪所正,可敕御史左將軍入在公庭,則 修臣敬;皇太后歸寧之日,則全子禮。」申攝內外,奉行 太后詔。典禮未詳,情所不安。司徒蔡謨議:「『父子者,天 倫之極尊也;君臣者,人爵之至敬也。先王之制,不以 人爵之貴,加於天倫之尊。《經》曰:『雖天子必有尊也』。言 有父也』。是以虞舜、漢祖,雖身為帝,父為匹夫,敬事之 禮,不異畎畝之中,此先聖之遺範也。鄭元注《禮》言:『子 事父無貴賤』。又云:『子不爵父,嫌卑之也』。加其爵位,猶 所不敢,況乃南面而」受拜乎?今皇太后雖臨朝,王者 之父本無拜禮。何充又奏:「依鄭元議,君臣父子之道 存焉。燕王稱臣於魏,竇武錄《尚書》於漢,已行之舊典 也。太后詔具所啟,舊典誠無以相易,然此實所悚懼 不寧者也。」何充《與庾翼書》:「褚將軍還朝,值太后臨 朝時,議褚侯雖后父,乃晉臣也,宜用鄭議。」或謂褚侯 宜不拜「耳,不稱臣,燕王非比也。」又謂「竇武雖受爵太 后錄尚書事,而漢無拜文,為疑故恐大義乖錯。褚侯 既不拜,便是異姓太上皇也。此巍巍亦庶姓不敢安。」 翼答曰:「中古以上,未有母后臨朝,女主當陽者也,乃 起漢耳。雖或權宜,僕所不然處也。代主雖有幼蒙,萬 機寄於冢宰,無以《坤》德陵《乾》矣。當今后德賢」明,褚侯 讜正,得令參貳阿衡,遐邇之幸。議者謂燕王不足為 准,竇武無拜於此,制不出賢聖也。武既受其爵位,亦 無不拜理。鄭眾之言,迺合情禮。今太后既臨天位,褚 侯便是人臣,人臣而不拜君位,受官而不循天則,竊 所未安。若欲遠准古義,雖為天王后,猶曰「吾季姜」,秦、 漢以前事,不與今同。漢加太「上皇,太上未見崇戴,即 是子為天子,父為上者,乃已見崇號位冠帝王為喻 也。今褚侯由來晉臣,不可得准。」《晉鄧監軍教出袁 歷陽書參佐綱紀議》為褚太后父左將軍施敬不同。 司馬黃整議:「夫子有云:『必也正名乎?王者象天,后者 法地,為兆庶父母,尊莫大焉,厚莫重焉。若以后尊宜 敬於親,於后父』」也,便應有敬。錯之禮典,先無茲比。今 皇太后臨統朝政,以主上富於春秋耳,故是本尊之 尊,無復異也。且諸侯為國蕃翰,北面稽首,豈可得推 崇為太上耶?尋名定義,謂不應施敬也。

武帝中大通三年詔推恩六親

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中大通三年「秋七月庚寅,詔曰,推 恩六親,義彰九族,班以侯爵,亦曰惟允。凡是宗戚有 服屬者,並可賜沐食,鄉亭侯各隨遠近以為差次,其 有暱親,自依舊章。」

唐制,「五等之親具以宗正寺掌之。」又定「皇帝遣問外 祖母之儀。」

按《唐書百官志》:「宗正寺卿一人,從三品;少卿二人,從 四品上;丞二人,從六品上。掌天子族親屬籍,以別昭 穆。凡親有五等,先定於司封:一曰皇帝周親,皇后父 母視三品;二曰皇帝大功親,小功尊屬,太皇太后、皇 太后、皇后周親視四品;三曰皇帝小功親,緦麻尊屬,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大功親,視五品;四曰皇帝緦」 《麻親》、袒免尊屬;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小功親,五曰 皇帝袒免親,太皇太后小功卑屬;皇太后、皇后緦麻 親,視六品;皇帝親之夫婦男女,降本親二等;餘親降 三等,尊屬進一等,降而過五等者不為親。

按《通典》:「皇帝遣使勞問外祖母疾苦,本司散下其禮, 所司隨職供辦。內給事一人為使。所司先於受勞問 者第大門外之右,設使者便次,南向。又於內寢庭少 北,設使者位,南向。又於使者位之南三丈所,設授勞 問者位,北向。使者至,受勞問者大門外,掌次者延入 次。使者服公服,攝迎者亦公服。使者出次,立於門西」, 東面。給使二人奉制書案立於使者之南,差退。贊禮 者引攝迎者出立於門東,西面。攝迎者再拜訖,贊禮 者引攝迎者先入,立於門內之右,西面。內典引引使 者入,就內寢庭位立。持案者立於使者之右。受勞問 者服朝服,女侍者引就庭中位立。持案者以案進使者前,使者取制書,持案者退復位。使者稱:「有制。」受勞 問者再拜。女侍者進詣使者前,受制書,退授受勞問 者。受勞問者又再拜。內典引使者以下出,女侍者引 受勞問者退。贊禮者引攝迎者隨出,各就門外位。攝 迎者再拜,內典引引使者退即便次。贊禮者引攝迎 者入。若受勞問者疾未間不堪受制,則攝迎者於外 堂之庭,拜受制書如上禮。其異者受制書。詣閤、授女 侍者。女侍者受奉入授受勞問者

凡有勞問無《正篇》者,皆臨時約准上禮而為之。凡內 侍之屬充使,則內侍、內常侍以下,准所慰勞者尊卑, 臨時准約。

皇太子於諸王、妃、主以下疾苦,其存問家人親屬之 禮,率爾遣近侍勞問,則主人受勞。問之者,待之亦從 家人親屬之式,不拜迎、拜送,及不為授受之禮。

高宗顯慶元年九月癸酉皇后製外戚誡

编辑

按《唐書高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本紀》云云。

龍朔二年六月癸亥禁宗戚獻纂組雕鏤

编辑

按:《唐書高宗本紀》云云。

中宗嗣聖元年即武后光宅元年皇太后臨朝稱制追尊武氏五代祖并為贈諡

编辑

按《唐書武后本紀》,「光宅元年二月戊午,皇太后臨朝 稱制。九月己巳,追尊武氏五代祖克己為魯國公,妣 裴氏為魯國夫人;高祖居常為太尉北平郡王,妣劉 氏為王妃;曾祖儉為太尉金城郡王,妣宋氏為王妃; 祖華為太尉太原郡王,妣趙氏為王妃;考士彠為太 師魏王,妣楊氏為王妃。十月丙申,追諡五代祖魯國」 公曰「靖」,高祖北平郡王曰「恭肅」,曾祖金城郡王曰「義 康」,祖太原郡王曰「安成」,考魏王曰《忠孝》。

元宗開元六年十一月丙申享於太廟元皇帝以上三祖枝孫失官者授五品京官皇祖妣家子孫在選者甄擇之

编辑

按:《唐書元宗本紀》云云。

開元十年詔非外戚至親,不得出入門庭,妄說言語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元宗本紀》:開元 十年九月乙亥。制曰:「朕君臨宇內。子育黎元。內修睦 親以敘九族。外協庶政以濟兆人。勳戚加優厚之恩。 兄弟盡友于之至。務崇敦本。克慎明德。今小人作孽。 已伏憲章。恐不逞之徒猶未能息。凡在宗屬。用申懲 戒。」自今以後,諸王公主駙馬外戚家,除非至親以外, 不得出入門庭,妄說言語。所以共存至公之道,永協 和平之義。克固藩翰,以保厥休。貴戚懿親,宜書座右。

宣宗大中六年敕國舅賜田一依人戶供稅

编辑

按《唐書宣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宣宗本紀》,大中 六年二月,右衛大將軍鄭光,以賜田請免租稅。宰相 魏謨奏曰:「鄭光以國舅之親,賜田可也,免稅無以勸 蒸民。」敕曰:「一依人戶例供稅。」

真宗乾興元年二月太子即皇帝位冬十月己酉詔中外避皇太后父諱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仁宗明道二年八月甲辰詔中外毋避莊獻明肅太后父諱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皇祐二年十一月己未詔后妃之家毋得除二府職任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按《續通鑑綱目》,時張貴妃寵冠後庭,堯佐其伯父也, 驟除宣徽、節度、景靈、群牧四使。殿中侍御史唐介與 知諫院包拯、吳奎等力爭之,中丞王舉正又留百官 班廷論,故有是詔,且罷堯佐宣徽、景靈二使。

英宗治平四年秋七月庚辰詔察富民與妃嬪家婚姻夤緣得官者

编辑

按:《宋史神宗本紀》云云。

神宗元豐三年加恩慈聖光獻皇后親屬

编辑

按《宋史神宗本紀》,元豐三年三月「己丑,以慈聖光獻 皇后弟昭德軍節度使曹佾為司徒兼中書令,改護 國軍節度使,餘親屬加恩有差。」

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以欽聖憲肅祔廟禮成加恩親屬

编辑

按《宋史徽宗本紀》,「建中靖國元年五月丙戌,祔欽聖 憲肅皇后神主於太廟。六月戊申,封向宗回為永陽 郡王,向宗良為永嘉郡王。」

高宗建炎元年十二月甲子改授后父徽猷閣待制邢煥為光州觀察使

编辑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建炎二年。春正月。詔凡后族。毋任侍從官。著為令 按《宋史高宗本紀》云云。

孝宗乾道元年夏五月丙辰詔有司治皇后家廟

编辑

按:《宋史孝宗本紀》云云。

====光宗紹熙二年二月乙酉詔以陰陽失時權罷修皇后家廟====按:《宋史光宗本紀》云云。

紹熙三年十一月戊戌,詔:「李純乃皇后親姪,可特除 閤門宣贊舍人。」

按:《宋史光宗本紀》云云。

理宗寶慶元年春正月辛未詔以皇太后弟奉國軍節度使楊谷保寧節度楊石並開府儀同三司

编辑

按:《宋史理宗本紀》云云。

寶慶三年,以「上壽明皇太后冊寶」加恩戚屬。

按《宋史理宗本紀》:「寶慶三年春正月辛亥朔,上壽明 皇太后尊號冊寶於慈明殿。辛酉,以楊谷、楊石並為 少傅。三月辛亥,以皇太后尊號冊寶禮成,姪孫楊鳳 孫以下推恩有差。」

紹定元年春正月丙子朔上壽明慈睿皇太后尊號冊寶於慈明殿楊谷楊石並升少師

编辑

按:《宋史理宗本紀》云云。

太祖洪武元年帝欲官外戚以后言而止

编辑

按《大政紀》:洪武元年春正月辛巳,上訪得皇后親,欲 授以官。后曰:「國家官爵,當用賢能之士,妾家親屬未 必有可用之才。且聞前世外戚之家,多驕淫奢縱,不 守法度,有致覆敗者。陛下加恩妾族,厚其賜予,使得 保守足矣。若果賢能,自當用之,若庸下非才而官之, 必恃寵致敗,非妾之所願也。」上聞后言,遂止。

洪武二年,追封外祖考外舅皆為王。

按《大政紀》:「洪武二年五月乙卯,追封皇外祖考為揚 王,妣為揚王夫人,皇外舅為徐王,外姑為徐王夫人, 並建廟奉祀。」

洪武二十六年,定「外戚朝見之儀。」

按《明會典》,「洪武二十六年,定皇后父見上,行君臣禮; 后見父母,行家庭禮。皇太子見皇后父母,皇后父母 立於東,西向。皇太子立於西,東向,行四拜禮。皇后父 母立受兩拜,答兩拜。」

成祖永樂二十二年八月仁宗即位十二月庚申封都督張昶為彭城伯昶係后兄

编辑

按:《大政紀》云云。

宣宗宣德三年二月封皇后父孫忠為會昌伯

编辑

按:《大政紀》云云。

宣德十年,太皇太后戒外戚務循禮度,勿預政事 按《大政紀》:宣德十年二月丁巳,太皇太后諭彭城伯 張昶,「都督張昇,尚其循禮度,修恭儉,率子孫毋作過 愆,自今惟朔望上朝,有政議悉勿預聞。」

憲宗成化三年封周太后諸弟為伯尋進封侯給歲祿諸子皆受錦衣指揮

编辑

按《大政紀》:「成化三年三月,封太后弟周壽為慶雲伯, 周彧為長寧伯,並歲祿一千石。封後數月,加世襲。壽 進爵為侯,壽子璋、瑾、瓚、瑛,彧子瑭、璡,皆受錦衣指揮。 既而慶雲侯受奸民李政等投獻,奏討慶都、清苑、清 河三縣地共五千四百餘頃。長寧伯受奸民魏忠投 獻,奏討景州東光縣地一千九百餘頃,作為莊田,民」 多苦之。

成化四年,授萬貴妃父貴為都督同知,兄通錦衣衛 都指揮。

按《大政紀》:「成化四年九月,授貴妃萬氏,父貴為都督 同知,兄通錦衣衛都指揮。初,天順間,宮人萬氏侍上 於東宮,及上即位,冊為貴妃,專寵居昭德宮。父貴為 諸城縣吏,以妃貴授都督同知,兄通授錦衣衛都指 揮,恩寵隆赫。通妻王氏出入掖庭,學士萬安認為同 宗,陰使婢僕結通妻,往來於家,朝士希進者,群趨通」 門,劉吉亦附之。

孝宗弘治三年封后父張巒為壽寧伯尋進封侯

编辑

按《大政紀》,「弘治三年二月,封后父張巒為壽寧伯。四 月,進封后父壽寧伯張巒為侯。」

弘治四年,封「太后兄弟悉爵以伯。」

按《大政紀》,「弘治四年十二月,封太后兄王源為瑞安 伯,弟王清為崇善伯,王濬為安仁伯。」

弘治十年,上欲施恩外戚,戶部尚書周經論止之。 按《大政紀》:弘治十年九月,外戚張氏有河間賜地四 百頃,欲并其旁近民田千餘頃得之,且乞畝加稅銀 二分。戶部尚書周經言:「河間地方沮洳,比因久旱,貧 民即退灘地耕之,遇潦輒沒。即欲加稅,將貽無窮之 害。且王府賜田,例稅畝二分,而此獨加稅五分,人將 謂朝廷待外戚與宗親異矣;憲宗妃柏氏家亦有私 田,與民田比,一切奪之,彼亦無以為業,又將謂朝廷 待張氏與他外戚異矣。」疏三四上。後有雄縣退灘地 獻為東宮莊者,上因經前奏,皆扺之罪。一時近戚貴 幸有所陳請,一裁以法,皆斂不得肆。

武宗正德元年八月恩封外戚

编辑

按《大政紀》:「正德元年八月,以冊后夏氏授后父都督 同知,尋封慶陽伯。德妃沈氏、賢妃吳氏,父益授錦衣 衛千戶,尋進指揮僉事,並給莊田。」

====世宗嘉靖八年革外戚封爵世嗣====按《大政紀》,嘉靖八年十二月,「革外戚封爵世嗣。」於是 昌化伯邵杰、慶陽伯夏言、壽寧侯、建昌伯等,皆在革 中。

外戚部總論一

编辑

《冊府元龜》。

外戚部總序

编辑

夫帝王之臨御區宇,賢戚並用,莫不有外親之助焉。 故后之父母,列於三恪,異姓伯叔,紀於《春秋》。築外館 者,異其禮章;褒元舅者,垂於《雅什》。母妻有其黨,所以 敘於人倫;姻婭相稱,謂於以垂於古訓。況席九五之 勢,當司牧之重,內既本乎敦敘,外亦資其左右。太史 公稱:「秦以前略矣,靡得而紀焉。」漢氏之始,非有功不 侯。中葉之後率用推恩之典封爵之數優被外屬班 固作表以志其事東漢之世國紀數絕六后稱制委 事父兄並居權要極其貴寵鼎國典午。洎乎南北以 迄於五代莫不因緣宮掖列居爵位。其有總鈞樞之 重握兵戎之政內侍帷幄,參預謀議外臨征鎮式遏 方面命數崇大寄任隆異。藉親昵之要,當倚屬之重。 富貴既極,驕侈不期而自臻;名勢既雄,中外嚮風而 胥附。其或躬明哲之美,秉謙抑之操深懷兢惕,以戒 乎!泰盛;動守清素,以革乎侈心含忠履潔,特表乎純 亮。折節下士,姑務於延納。敦尚儒術,擅稽古之稱;周 旋諫諍,厲匪躬之節。以引翼為己任,而薦用賢能以 雍睦治家庭,而綏和宗黨,望實兼著,操行特出。以至 內著寅亮之績而紀律用彰,參議小大之務而謀猷 允協;外宣保障之效而民夷是賴;克揚威武之烈而 勳庸以立。名在載籍,事先表聽。其或貪墨無已,陸梁 自恣,窮豪縱而無檢,恃驕肆而費恭殘賊忠賢,懷蓄 奸詐。小則被譴讓之恥,大則致夷滅之咎。禍福之至, 召之惟人;吉凶之報,發乎所履,豈謬也哉!漢制,以列 侯尚公主,魏晉之尚主者,皆拜駙馬都尉。歷代遵之, 其淑慝之跡,咸附於此。

封拜

编辑

夫正位居體,《周官》貴內治之教;綏族展親,《良史》稱外 助之義。三代已降,后妃之家,或藉長樂之親,或因椒 房之寵,重侯累爵,席寵連封,或一門三主,或同族五 侯,分食名城,預聞邦政。車服之制,名器之重,寖或踰 焉?西京呂王之勢,東都梁竇之權,不反三隅,同歸一 貫,俾上微不當之譏,下免無功之誚,惟明聖能焉。

委任

编辑

夫姻連戚屬,任參國柄,苟或瑚璉之奇器,梁棟之偉 材,國家於是寄以腹心,誠以義殊瓜李。大則利權兵 政,委之弗疑,小則近司要事,冀其能忠。其有出自寵 私,靡由公授,倚任太過,尤悔亦多,覆轍頹基,前世甚 矣。

輔政

编辑

「在昔三代,蓋有外戚之助」,班固所稱,其事詳矣。秦漢 已降,后妃之家,或以才升,或由親授。以才則竇嬰將 兵,克殄於多難;以親則新莽輔政,終滋於逆節。然則 內主機密,參決政治,恭慎自居,必有輔佐之益;威福 是作,乃生顛覆之虞。賢者謙以成名,驕者侈而掇咎, 《前史》具載,歷代明徵。是知授以至公,靡由私愛。表其 親遇之意,敦以忠良之規,則其可保乎始終,守乎富 貴者也。

將兵

编辑

「夫推轂受任握兵之要將帥之重邦家是賴乃有奮 自戚里委之師律以親篤肺腑之懿以賢當幕府之 選莫不執金鼓之政總鵝鸛之旅處則司戎出則討 伐固有削平逆壘揚威絕漠作鎮於外屏翰王國者 矣。其或倚任非當恩賞踰制自致滿溢或貽喪敗兩 漢之世傾輈繼軌,豈止太盛而不知抑損固亦違道」 而自底滅亡者矣。

立功

编辑

外戚之助其來遠矣。乃有居於母黨謂我舅者本乎! 肺腑之重旁及葭莩之餘其或志蘊精彊才推饒傑 早登勇爵深暢武經在寵任以方深屬艱虞之斯在 而能祇奉王命式遏亂略協贊義舉克著英謀用集 厥勳允膺懋賞于以播盛烈於盟府振休聲於軍志 非夫忠而能力者其何以臻是哉。

褒寵

编辑

夫創業之君,守文之主,或奉《長樂》有昊天之感,或念 《褕狄》有《關雎》之助故崇其外戚示之寵賁,或引年而 錫之駟馬,或數日而累夫千金至於五侯並封九卿 絕席家藏金穴,出乘綠車屢讌飲於府第,俾光震於 都鄙。其或性蘊謙和,心知止足既在舒而能卷,終以榮而為懼則庶可以全其宗族終於牖下。若彌肆貪 黷,昧失德義,罔知畏夫天命,卒相繼於覆轍者,蓋比 比有之,著於簡編,定為《龜鑑》。

忠直

编辑

「匪躬守節之謂忠,方正無邪之謂直。」然則忠無不至, 直在其忠。是以君子本忠節以成身,篤正直而立志 道無不在,德必有鄰。漢魏已還,葭莩之戚,或正辭排 難,非義莫干;或竭節存誠,惟善是與。增霧露之潤,明 日月之輝。既授任而無慚,亦國家而有賴垂於後世, 不其偉與!

規諫

编辑

《傳》曰:「近臣盡規。」又曰:「工執藝事以諫」然則諫諍之道 臣子之事自上及下靡不由之況在懿親寧忘忠藎 其有葭莩近屬肺腑大臣位秩既崇委賴斯至或則 握兵之要或則居帝之右或出入椒掖或陟降彤墀 莫不義重君親理同休戚乃有秉純亮之操勵謇諤 之志獻可替否以罄其深衷見危授命以全其大節 至於朝政之愆缺國體之安危何嘗不進思盡忠彌 縫其失。孜孜以納誨惓惓以弼違言有逆於耳而拂 於心事有利於上而益於國茲所謂「親親」之義知無 不為者焉。

賢行

编辑

夫高而不危動罔不吉蓋賢而能降行之為艱況夫 漸潤皇孋託屬丹掖折圭分爵累紫重金而能敦尚 素風裁損貴勢以恭肅而逮下以矜嚴而奉上極孝 弟之性循遜讓之則表率於后族流譽於薦紳因能 永列土之封免傾輈之歎《傳》所謂「帝王有外戚之助」 者其以是夫。

禮士

编辑

外戚之貴顯,莫盛於兩漢。其或負器識,當柄用,靡不 好彼功名,傾諸將相。進「家居之時俊,結赴義之俠,少 損威重而入閭巷,設盛饌而盡歡談。亦有閉戶以固 辭,弗奪其節;投劾而憤去,終加辟命。」禮士之道,斯焉 可觀。

論薦

编辑

《傳》曰:「自古受命繼體之君非獨內德茂也。蓋亦有外 戚之助焉」夫肺腑之親河潤之族光寵隆極褻慢嘗 生而能為國辨材屈身逮下推引髦乂登庸俊良降 自漢興間世而有所以佑輔邦政恢崇帝圖宜乎!表 三適之功受加地之賞雖重金累紫蓋無媿焉。

儒學

编辑

「研精聖哲之言服膺儒籍之道造次於是夙夜不忘 此素履之士強學之所為也。」若乃生於肺腑之親幼 有青紫之盛遨遊戚里沐浴天澤而能亹亹於儒墨 拳拳於文雅上則知其要道下則成其俊才終則保 其高明免夫顛越此皆外屬之選君子之尚者已。

退讓

编辑

夫居寵思危,受爵能讓,斯賢達之令範也。矧夫席國 姻之勢,處外戚之重崇高疾顛之可畏,驕侈自至而 不期。蓋福者禍之所伏,盈者人之所惡,既物禁乎!泰 盛,道實在於若沖。乃有內懷撝抑,外忘滿假,安和而 不競,抑損而自持。耽近耆德,推避殊寵,懇辭政柄,願 還封邑。稱疾而引退,抗疏以致誠。徵前訓以極其敷 喻,披至心以祈於哀惻。斯固「保《元元》」止足之戒,遵《柏 翳》謙益之論。貴而能降,滿而不溢者乎。

畏慎

编辑

《詩》曰:「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易》曰:「君子思患 而豫防之斯畏慎之謂也。」乃有連帝族之懿席外親 之寵位勢貴盛光華舉集而能廑高危之慮保謙益 之訓側身以怵惕斂跡而韜晦簡御門族謹守法度 周旋富盛深懲侈縱惟止足而是念專靜默以自守 由漢之後不乏其人莫不亢宗保身歷屯夷而無咎 令聞長世,俾子孫之逢吉者焉。

廉儉

编辑

夫居戚屬之地有肺腑之親富貴既盈驕侈必至乃 有操行自著志尚不群持。若驚之心知守約之道外 無輿馬之飾內無峙積之帑辭賞賜之命塞賂遺之 門以至第宅纔蔽於風雨妻子略充於衣食矯淫靡 之失顯端慎之名使國家無私恩之譏世祿垂由禮 之訓傳於方策亦可謂之賢矣。

奢縱

编辑

夫位不期驕,而傲逸之自至;欲不可縱,而禮度之遂 愆。故先儒以為「損之招而惡之大也。」漢室而下,乃有 藉帝闈之勢,處外姻之貴,罔思克己,靡圖進德,不以 盛滿而為戒,姑務紛華而自恣乃至輿服奉養之物 極其珍麗,室宇晏樂之具過於豪縱。踰矩而弗禁,怙 奢而彌放。其或盈而蕩,佚而邪,天實禍淫,咎不旋踵。 惟其所召,孰將見哀。至乃獲免於身,克終牖下。彼己 之誚,亦足配焉。

專恣

编辑

甥舅之戚,䁥莫加焉。而宗周之禮,以異姓為後,帶礪之盟,厚莫重焉。而隆漢之制,非劉氏不王。皆所以強 幹而弱枝,防微而杜漸也。人亡政息,世變風移。牝雞 司晨,《良書》之訓無補;彼童而角,詩人之刺足聞。於是 親黨並興,寵倖滋熾。貲富埒人主,權勢踰本枝,小則 避燻之狐,託神丘而逞志;大則時術之蟻,漏山阿而 搆災。博觀前聞。用垂明誡。

驕慢

编辑

「謙以受益卑以自牧」蓋《先典》之格言君子之攸處造 次於是則無所不至而有姻連帝族位繇后寵爵賞 已極權勢已隆忘至訓於益恭尊棄德而不讓傲慢 成性驕狠為心預時政而昧於大猷蔑搢紳而違於 明哲敗不旋踵痛可言哉!

姦邪

编辑

夫姦其跡邪其謀有國者之所防也。故《書》云:「去邪勿 疑。」又《傳》曰:「去惡務本。」若乃席天姻之勢居肺腑之地 因緣會遇盜竊名器繇是飾險偽之行逞邪僻之志 誣搆以縱其毒諛佞以極其惡專權怙寵忌前擁己 以至忘社稷之計致邦家之亂者咸載之方冊焉其 亡身覆族之禍復何足道哉!

貪黷

编辑

夫「徇財曰貪,玷官為墨。」而有處帝戚之重,緣外氏之 恩專怙威權,罔飾簠簋托勢貴寵,負氣驕吝受賕以 薦士通賄以亂政掊克是逞,聚斂無厭乃至陷人非 辜,安忍取貨?濫聲遠播,醜跡自彰用速《簡書》,斯可痛 惜者矣。

害賢

编辑

「害仁以求生,先聖之深戒;傷賢而被禍,往志之明徵。 降自漢代,政化多缺。寵母后之黨,貴皇孋之族,位高 而難制,勢去而莫遏。故有竊弄政柄,擅作威虐,光寵 支附,忌克忠良,造為飛條,誣以深釁,諷希旨之吏,極 文致之辜,俾良士滯於下僚,忠臣陷於非辟。天之癉 惡,戚以自貽。故昔之明王,所以右賢而左戚者,誠有 旨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