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家範典/第069卷

明倫彙編 家範典 第六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六十九卷
明倫彙編 家範典 第七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家範典

 第六十九卷目錄

 兄弟部紀事五

家範典第六十九卷

兄弟部紀事五 编辑

《北齊書孫靈暉傳》:「馬子結者,其先扶風人也,世居涼 土。太和中入洛,父祖俱清官,子結兄弟三人,皆涉文 學。陽休之牧西兗,子廉、子尚、子結與諸朝士各有詩 言贈,陽總為一篇酬答,即詩云『三馬俱白眉』者也。」 《元坦傳》:「坦祖魏獻文皇帝,咸陽王禧第七子。禧誅後, 兄翼、樹等五人相繼南奔,故坦得承襲。孝武初,其兄 樹」見禽。坦見樹既長且賢,慮其代己,密勸朝廷以法 除之。樹知之,泣謂坦曰:「我往因家難,不能死亡,寄食 江湖,受其爵命。今者之來,非由義至,求活而已,豈望 榮華。汝何肆其猜忌,忘在原之義,腰背雖偉,善無可 稱。」坦作色而去。樹死,竟不臨哭。

《李璵傳》:「璵弟瑾,字道瑜,六子彥之、倩之、壽之、禮之、行 之、凝之,並有器望。行之與兄弟深相友愛。」又風素夷 簡,為士友所稱。范陽盧思道是其舅子,嘗贈詩云:「水 衡稱逸人,潘陽有世親。形骸預冠蓋,心思出風塵。」時 人以為實錄。

《蘇瓊傳》:瓊遷南清河太守,有百姓乙普明兄弟爭田, 積年不斷,各相援引,乃至百人。瓊召普明兄弟,對眾 人諭之曰:「天下難得者兄弟,易求者田地,假令得地, 失兄弟心,如何?」因而下淚,眾人莫不灑泣,普明兄弟 叩頭乞外,更思分異十年,遂還同住。

《盧叔武傳》:「叔武兩兄觀仲,並以文章顯於雒下。」 《韋道遜傳》:「道遜與兄道密、道建、道儒,並以文章知名。」 《宋世良傳》:「世良與弟世軌,俱有孝友之譽。」

《王昕傳》:昕母清河崔氏,生九子,並風流蘊藉,世號王 氏九龍。弟晞,字叔郎,小名沙彌。幼而孝謹,淹雅有器 度,好學不倦,美容儀,有風則。魏末,隨母兄東適海隅, 與邢子良游處。子良愛其清悟,與其在洛兩兄書曰: 「賢弟彌郎,意識深遠,曠達不羈,簡於造次,言必詣理, 吟詠情性,往往麗絕。恐足下方難為兄,不暇慮其不」 進也。

《文宣紀》:顯祖文宣皇帝,諱洋,字子進,高祖第二子,世 宗之母弟。高祖嘗試諸子意識,各使治亂絲,帝獨抽 刀斬之曰:「亂者須斬。」高祖是之。帝內雖明敏,貌若不 足,世宗每嗤之云:此人亦得富貴,相法亦何由可解。 惟高祖異之,謂薛琡曰:「此兒意識過吾。」

《孝昭紀》:孝昭皇帝演字延安,友愛諸弟,無君臣之隔。 初,帝與濟南約,不相害。及輿駕在晉陽武城鎮鄴,望 氣者云:鄴城有天子氣。帝嘗恐濟南復興,乃密行鴆 毒,濟南不從,乃扼而殺之,有兔驚馬,帝墜而絕肋。太 后視疾,問濟南所在者三,帝不對。太后怒曰:「殺去耶? 不用吾言,死其宜矣。」臨終之際,唯扶服床枕,叩頭求 哀。

《樊遜傳》:遜字孝謙,少學,常為兄仲優饒。既而自責曰: 「名為人弟,獨受安逸,可不媿於心乎?」欲同勤事業。母 馮氏謂曰:「汝欲謹小行耶?」遜感母言,遂專心典籍。 《永安簡平王浚傳》:浚字定樂,神武第三子也。元象中, 封永安郡公。豪爽有氣力,善騎射,為文襄所愛。文宣 性雌懦,每參文襄,有時涕出。浚常責帝左右,何因不 為「二兄拭鼻?」由是見銜。累遷中書監,兼侍中。出為青 州刺史。頗好畋獵,聰明矜恕,上下畏悅之。保定初,進 爵為王。文宣末年多酒,浚謂親近曰:「二兄舊來不甚 了了。自登祚已後,識解頓進。今因酒敗德,朝臣無敢 諫者。大敵未滅,吾甚以為憂。欲乘驛至鄴面諫,不知 用吾不?人有知。」密以白帝,又見銜。八年來朝,從幸東 山,帝裸裎為樂,雜以婦女,又作狐掉尾戲。浚進言:「此 非人主所宜。」帝甚不悅。浚又於屏處召楊遵彥,譏其 不諫。帝時不欲大臣與諸王交通,遵彥懼以奏。帝大 怒曰:「小人由來難忍!」遂罷酒還宮。浚尋還州,又上書 切諫,詔令徵浚。浚懼禍,謝疾不至。上怒,馳驛收浚,老 幼泣送者數千人至,盛以鐵籠,與上黨王渙俱寘北 城地牢下,飲食溲穢,共在一所。明年,帝親將左右,臨 穴歌謳令浚和之。浚等惶怖且悲,不覺聲戰。帝為愴 然,因泣,將赦之。長廣王湛先與浚不睦,進曰:「猛獸安 可出穴?」帝默然。浚等聞之,呼長廣小字曰:「步落稽,皇 天見汝。」左右聞者,莫不悲傷。浚與渙皆有雄略,為諸 王所傾服。帝恐為害,乃自刺。渙又使壯士劉桃枝就 籠亂刺。槊每下浚,渙輒以手拉折之,號哭呼天,於是 薪火亂投,燒殺之,填以石土。後出,皮髮皆盡,屍色如 炭,天下為之痛心。後帝以其妃陸氏配儀同劉郁捷舊帝蒼頭也,以軍功見用,時令郁捷害浚,故以配焉。 後數日,帝以陸氏先無寵於浚,敕與離絕。

《上黨剛肅王渙傳》:「渙字敬壽,神武第七子也。元象中 封平原郡公。文襄之遇賊,渙年尚幼,在西學,聞宮中 讙,驚曰:『大兄必遭難矣』。彎弓而出。天保八年,錄尚書 事。初,術士言亡高者黑,是時文宣幸晉陽,以所忌問 左右曰:『何物最黑』?對曰:『莫過漆』。帝以渙第七子為當 之,乃使韓伯昇之鄴徵渙,渙至紫陌橋,殺伯昇以逃」, 憑河而度,土人執以送帝,鐵籠盛之,與永安王浚同 置地牢下。歲餘,與浚同見殺。以其妃李氏配馮文洛, 是帝家舊奴。帝令文洛殺渙,故以其妻妻焉。

《博陵文簡王濟傳》:濟,神武第十二子也。常從文宣巡 幸,在路忽憶太后,遂逃歸。帝怒,臨以白刃,因此驚恍。 《蘭陵武王長恭傳》:長恭,文襄第四子也。芒山之捷,後 主謂長恭曰:「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對曰:「家事親 切,不覺遂然。」帝嫌其稱家事,遂忌之。及武平四年五 月,帝使徐之範飲以毒藥,長恭謂妃鄭氏曰:「我忠以 事上,何辜於天而遭鴆也!」妃曰:「何不求見天顏?」長恭 曰:「天顏何由得見!」遂飲藥薨。

《安德王延宗傳》:延宗,文襄第五子也。蘭陵王芒山凱 捷,自陳兵勢,諸兄弟咸壯之。延宗獨曰:四兄非大丈 夫,何不乘勝徑入。使延宗當此勢,關西豈得復存。及 蘭陵死,妃鄭氏以頸珠施佛,廣寧王使贖之,延宗手 書以諫,而淚滿紙。河間死,延宗哭之淚赤。又為草人 以像武成,鞭而訊之曰:「何故殺我兄?」奴告之,武成覆 臥延宗於地,馬鞭撾之二百,幾死。

《隴西王紹廉傳》:紹廉,文宣第五子也。性粗暴,嘗拔刀 逐紹義,紹義走入廐,閉門拒之。 《琅邪王儼傳》:儼字仁威,武成第三子也。武成寵儼,器 服玩飾皆與後主同,所須悉官給於南宮。嘗見新冰 早李,還,怒曰:「尊兄已有,我何意無?」從是後主先得新 奇,屬官及工匠必獲罪。常言於帝曰:「阿兄懦,何能率 左右?」帝每稱曰:「此黠兒也,當有所成。」以後主為劣,有 廢立意。武成崩,封琅邪。儼以和士開、駱提婆等奢恣, 盛修第宅,意甚不平。嘗謂曰:「君等所營宅,早晚當就, 何太遲也?」二人相謂曰:「琅邪王眼光奕奕,數步射人, 向者蹔對,不覺汗出。」天子前奏事尚不然,由是忌之。 武平二年,出儼居北宮,五日一朝,不復得每日見太 后。四月,詔除太保,餘官悉解,猶帶中丞。督京畿以北 城有武庫,欲移儼於外,然後奪其兵權。治書侍御史 王子宜與儼左右開府高舍洛、中常侍劉辟疆說儼 曰:「殿下被疏,正由士開閒構,何可出北宮,入百姓叢 中也!」儼謂侍中馮子琮曰:「士開罪重,兒欲殺之。」子琮 心欲廢帝而立儼,因贊成其事。儼乃令子宜表彈士 開罪,請付禁推。子琮雜以他文書奏之,後主不審省 而可之。儼誑領軍庫狄伏連曰:「奉敕,令領軍收士開。」 伏連以諮子琮,且請覆奏,子琮曰:「琅邪王受敕,何須 重奏。」伏連信之,伏五十人於神獸門外。詰旦,執士開 送御史,儼使馮永洛就臺斬之。儼徒本意,唯殺士開, 及是因逼儼曰:「事既然,不可中止。」儼遂率京畿軍士 三千餘人屯千秋門。帝使劉桃枝將禁兵八十人召 儼,桃枝遙拜,儼,命反縛,將斬之,禁兵散走。帝又使馮 子琮召儼,儼辭曰:「士開昔來實合萬死,謀廢至尊,剃 家家頭使作阿尼,故擁兵馬,欲坐著孫鳳珍宅上,臣 為是矯詔誅之。尊兄若欲殺臣,不敢逃罪;若放臣,願 遣姊姊來迎臣,臣即入見。」姊姊即陸令萱也。儼欲誘 出殺之,令萱執刀,帝後聞之戰慄。又使韓長鸞召儼, 儼將入,劉辟疆牽衣諫曰:「若不斬提婆母子,殿下何 由得入?」廣寧、安德二王適從西來,欲助成其事,曰:「何 不入?」辟疆曰:「人少。」安德王顧眾而言曰:「孝昭帝殺楊 遵彥,止八十人,今乃數千,何言人少?」後主泣啟太后 曰:「有緣更見家家,無緣永別。」乃急召斛律光,儼亦召 之。光聞殺士開,撫掌大笑曰:「龍子作事,固自不似凡 人。」入見後主於永巷,帝率宿衛者步騎四百,授甲,將 出戰。光曰:「小兒輩弄兵,與交手即亂。《鄙諺》云:『奴見大 家,心死至尊,宜自至千秋門,琅邪必不敢動』。」皮景和 亦以為然,後主從之。光步道使人出曰:「大家來。」儼徒 駭散。帝駐馬橋上遙呼之,儼猶立不進。光就謂曰:「天 子弟殺一漢,何所苦!」執其手彊,引以前,請帝曰:「琅邪 王年少,腸肥腦滿,輕為舉措,長大自不復然,願寬其 罪。」帝拔儼帶刀環,亂築辮頭,良久乃釋之。收伏連及 高舍洛、王子宜、劉辟疆、都督翟顯貴於後園,帝親射 之而後斬,皆支解暴之都街下,文武職吏盡欲殺之, 光以皆勳貴子弟,恐人心不安。趙彥深亦云「《春秋》責 帥」,於是罪之各有差,儼之未獲罪也。鄴城有白馬佛 塔,是石季龍為澄公所作。儼將修之,巫曰:「若動此浮 圖,北城失主。」不從,破至第二級,得白蛇長數丈,回旋 失之,數旬而敗。自是太后處儼於宮內,食必自嘗之。 陸令萱說帝曰:「人稱琅邪王聰明雄勇,當今無敵,觀 其相表,殆非人臣。自專殺以來,常懷恐懼,宜早為計。」

何洪珍與和士開數善,亦請殺之,未決,以食轝密迎
考證
祖珽問之,珽稱周公誅管叔、季友、酖慶父。帝納其言,

以儼之晉陽,使右衛大將軍趙元偘誘執儼。元偘曰: 「臣昔事先帝,日,見先帝愛王,今寧就死,不能行。」帝出 元偘為豫州刺史。九月下旬,帝啟太后曰:「明旦欲與 仁威出獵,須早出早還。」是夜四更,帝召儼,儼疑之。陸 令萱曰:「兄兄喚兒何不去?」儼出至永巷,劉桃枝反接 其手。儼呼曰:「乞見家家尊兄!」桃枝以袖塞其口,反袍 蒙頭負出,至大明宮,鼻血滿面,立殺之。時年廾四,不 脫靴,裹以席,埋於室內。帝使啟太后臨哭,十餘聲,便 擁入殿。明年三月,葬於鄴西。贈諡曰《楚恭哀帝》,以慰 太后。

《陸卬傳》:「卬字雲駒,除中書侍郎,以父憂去職,居喪盡 禮,哀毀骨立。昆季六人,相率廬於墓側,負土成墳。天 保中,遭母喪,哀慕毀悴,殆不勝喪,至沈篤,頓昧伏枕。 又感風疾。第五弟摶遇疾臨終,謂其兄弟曰:大兄尪 病如此,性至慈愛。摶之死日,必不令使大兄知之,哭 泣聲必不可聞徹,致有感慟。家人至於祖載,方始告」 之。卬聞而悲痛,一慟便絕。年四十八。

《南陽王綽傳》:綽,武成長子也。武成以綽母李夫人非 正嫡,故貶為第二。後為冀州刺史,後主問在州何者 最樂?對曰:「多取蠍,將蛆混看,極樂。」後主即夜索蠍一 斗,比曉得二三升,置諸浴斛,使人裸臥斛中,號叫宛 轉。帝與綽臨觀,喜噱不已,謂綽曰:「如此樂事,何不早 馳驛奏聞?」綽由是大為後主寵,拜大將軍,朝夕同戲。 《李元忠傳》:「元忠潛圖義舉,中興初,除中軍將軍,衛尉 卿。二年,轉太常卿,殷州大中正。後以從兄瑾年長,以 中正讓之。」

《裴讓之傳》:「讓之字士禮,攝主客郎。第二弟諏之奔關 右,兄弟五人皆拘繫。神武問曰:『諏之何在』?答曰:『昔吳 蜀二國,諸葛兄弟各得遂心,況讓之老母在,君臣分 定,失忠與孝,愚夫不為。伏願明公以誠信待物,若以 不信處物,物亦安能自信,以此定霸,猶卻行而求道 耳』。神武善其言,兄弟俱釋。讓之弟諏之及皇甫和弟」 亮,並知名於洛下。時人語曰:「諏勝於讓,和不如亮。」楊 愔每稱歎云:「河東士族,京官不少,唯此家兄弟,全無 鄉音。」

《李構傳》:「構從父弟庶,魏大司農諧子。方雅好學,風流 規檢,甚有家風。稍遷臨漳令。《魏書》出,庶與盧斐、王松 年等訟其不平,並繫獄。魏收書王慧龍自云太原人, 又言王瓊不善事。」盧同附盧元傳。李平為陳留人,云 其家貧賤。故斐等致訟,語楊愔云:「魏收合誅。愔黨助 魏收,遂白顯祖,罪斐等,並髡頭鞭二百。庶死於臨漳」 獄中,庶兄岳痛之,終身不歷臨漳縣門。

《崔㥄傳》:「㥄率性豪侈,溺於財色,諸弟之間,不能盡雍 穆之美。」世論以此譏之。

《羊烈傳》:魏孝昌中,烈從兄偘為太守,據郡起兵外叛。 烈潛知其謀,深懼家禍,與從兄廣平太守敦馳奔洛 陽告難朝廷,將加厚賞。烈告人云:「譬如斬手全軀,所 存者大故爾。豈有幸從兄之敗,以為己利乎?」卒無所 受。

《趙彥深傳》:彥深有七子,仲將知名。仲將學涉群書,善 草隸。雖與弟書,書字楷正,云草不可不解,若施之於 人,即似相輕易,若與當家中幼卑,又恐其疑所在宜 爾,是以必須隸筆。

《韋子粲傳》:「子粲兄弟十三人,悉在西魏,以子粲陷城 不能死難,多致誅滅,歸國獲存,惟與弟道諧二人而 已。」諧與粲入國,粲富貴之後,遂特棄道諧,令其異居。 所得廩祿,略不相及。其不顧恩義如此。

《楊愔傳》:愔字遵彥,一門四世同居,家甚隆盛,昆季就 學者三十餘人。從父兄黃門侍郎昱,特相器重,曾謂 人曰:「此兒駒齒未落,已是我家龍文,更十歲後,當求 之千里外。」昱嘗與十餘人賦詩,愔一覽便誦,無所遺 失。從兄幼卿為岐州刺史,以直言忤旨見誅,愔聞之 悲懼,因哀感發疾。

《魏蘭根傳》:「蘭根,曲陽人。西魏武帝太昌初,除儀同三 司,封鉅鹿縣侯,邑七百戶,啟授兄子同達。」

《高隆之傳》:「隆之字延興,西魏轉并州刺史,封平原郡 公,邑一千七百戶。隆之請減戶七百,並求降己四階, 讓兄騰,並優詔許之,仍以騰為滄州刺史。」

《高昂傳》:「昂幼時膽力過人,與兄乾數為劫掠,州縣莫 能制。天平初,除侍中司空公。昂以兄乾薨於此位,固 辭不拜,轉司徒公。」

《顏氏家訓》:「江陵王元紹,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相 愛友,所得甘旨新異,非共聚食,必不先嘗,孜孜色貌 相見,如不足者。及西臺陷沒,元紹以形體魁梧,為兵 所圍,二弟爭共抱持,各求代死,終不得解,遂并命焉。」 《周書。蘇亮傳》:「亮少與從弟綽俱知名,然綽文章少不 逮亮,至於經畫進趣,亮又減之,故世稱二蘇焉。亮弟」 湛,少有志行,與亮俱著名西土。

《杜叔毗傳》:「叔毗字子弼,仕梁為宜豐侯蕭循府中直 兵參軍。大統十七年,達奚武圍循於南鄭,循令叔毗詣闕請和。未反,而曹策、劉曉謀以城降武。時叔毗兄 君錫、從子映、映弟晰,並有文武材略,各領部曲數百 人。策等忌之,懼不同己,遂誣以謀叛,擅加害焉。循尋 討策等,擒之,斬曉而免策。及循降,策至長安,叔毗朝」 夕號泣,具申冤狀。朝議以事在歸附之前,不可追罪。 叔毗內懷憤惋,志在復讎,然恐違朝憲,坐及其母,遂 沉吟積時。母知其意,謂叔毗曰:「汝兄橫罹禍酷,痛切 骨髓,若曹策朝死,吾以夕歿,亦所甘心,汝何疑焉。」叔 毗拜受母言,愈更感勵。後遂白日手刃策於京城,斷 首刳腹,解其肢體,然後面縛,請就戮焉。太祖嘉其志 氣。特命赦之。

《寇儁傳》:儁,上谷昌平人。性寬雅,幼有識量,好學強記。 兄祖訓、祖禮及儁並有志行,閨門雍睦,白首同居。 《蘇綽傳》:綽字令綽,少好學,博覽群書,尤善算術。從兄 讓為汾州刺史,太祖餞於東都門外,臨別謂讓曰:「卿 家子弟之中誰可任用者」,讓因薦綽。太祖乃召為行 臺郎中。

《盧辯傳》:「辯字景宣,范陽涿人,累世儒學。辯少好學,博 通經籍,舉秀才,為太學博士。以《大戴禮》未有解詁,辯 乃注之。其兄景裕為當時碩儒,謂辯曰:『昔侍中注小 戴,今爾注大戴,庶纂前修矣』。」

《李賢傳》:「賢字賢和,年十四遭父喪,撫訓諸弟,友愛甚 篤。賢弟遠字萬歲,幼有器局,志度恢然。魏正光末,天 下鼎沸,敕勒賊胡琮侵逼原州,其徒甚盛,遠昆季率 勵鄉人拒守,城陷,其徒多被殺害,惟遠兄弟並為人 所匿得免。遠乃言於賢曰:今逆賊孔熾,屠戮忠良,遠 欲間行入朝,請兵救援,兄晦跡和光,可以免禍,內伺 釁隙,因變立功。若王師西指,得復表裏相應,既徇國 家之急,且全私室之危,豈若窘迫凶威,坐見夷滅。」賢 曰:「是吾心也。」遂定東行之策。遠乃崎嶇寇境,得達京 師,魏朝嘉之。魏文帝嗣位,授都督、原州刺史。太祖謂 遠曰:「孤之有卿,若身體之有手臂之用,豈可暫輟於 身。本州之榮,乃私事耳。卿若述職,則孤無所寄懷。」於 是遂令遠兄賢代行州事。

《宇文測傳》:「測弟深,少喪父,事兄甚謹,性仁愛,情隆宗 黨。從弟神譽、神慶幼孤,深撫訓之,義均同氣,世亦以 此稱焉。」

《陸通傳》:「通字仲明,弟逞字季明。逞少謹密,早有名譽。 兄通先以軍功別受茅土,乃讓父爵中都縣伯,令逞 襲之。」

《侯植傳》:「植字仁幹,上谷人也。晉公護執政,植從兄龍 恩為護所親任,及護誅趙貴,而諸宿將等多不自安, 植謂龍恩曰:『今主上春秋既富,安危繫於數公,共為 脣齒,尚憂不濟,況以纖介之間,自相夷滅,植恐天下 之人因此解體,兄既受人任使,安得知而不言』?」龍恩 竟不能用。植又乘間言於護曰:「君臣之分情均,父子 理須同其休戚,期之始終。明公以骨肉之親,當社稷 之寄,與存與亡,在於茲日。願公推誠王室,擬跡伊、周, 使國有泰山之安,家傳世祿之盛,率土之濱,莫不幸 甚。」護曰:「我蒙太祖厚恩,且屬當猶子,誓將以身報國, 賢兄應見此心。卿今有是言,豈謂吾有他志耶?」又聞 其先與龍恩言,乃陰忌之。植懼不免「禍,遂以憂卒。贈 大將軍,正揚光三州諸軍事、平州刺史,諡曰節。子定 嗣。及護伏誅,龍恩與其弟大將軍、武平公萬壽並預 其禍。高祖治護事,知植忠於朝廷,乃特免其子孫。」 《韋叔裕傳》:「叔裕字孝寬。早喪父母,事兄嫂甚謹。所得 俸祿,不入私房。朝野以此稱焉。孝寬兄敻,字敬遠。志 尚夷簡,澹於榮利。孝寬」為延州總管敻至州與孝寬 相見將還孝寬以所乘馬及轡勒與敻敻以其華飾 心弗欲之笑謂孝寬曰:「昔人不棄遺簪墜履者惡與 之同出不與同歸吾雖不逮前烈然捨舊錄新亦非 吾志也」,於是乃乘舊馬以歸。

《鄭孝穆傳》:「孝穆字道和,滎陽開封人。父叔四人並早 歿,昆季之中,孝穆居長。撫訓諸弟,有如同生。閨庭之 中,怡怡如也。」

《賀拔勝傳》:勝字破胡,神武尖山人也。父度拔,與鐵勒 戰沒。勝與兄允、弟岳相失,南投肆州,允岳投尒朱榮。 榮與肆州刺史尉慶賓搆隙,引兵攻肆州,肆州陷,榮 得勝大悅曰:「吾得卿兄弟,天下不足平也。」勝兄弟三 人,並以豪俠知名。

《尉遲綱傳》:綱字婆羅,少孤,與兄迥依託舅氏。魏廢帝 二年,兄迥率眾伐蜀,綱從太祖送之於城西,見一走 兔,太祖命綱射之,誓曰:「若獲此兔,必當破蜀。」俄而綱 獲兔而反,太祖喜曰:「事平之日,當賞汝佳口。」及克蜀, 賜綱侍婢二人。

《楊寬傳》:「寬字景仁,弘農華陰人也。兄穆字紹叔,魏永 安中,除華州別駕。孝武末,寬請以澄城縣伯讓穆,詔 許之。」

《柳慶傳》:「慶字更興,解人也。保定三年,又入為司會。先 是慶兄檜為魏興郡守,為賊黃寶所害。檜子三人皆 幼弱,慶撫養甚篤。後寶率眾歸朝,朝廷待以優禮。居數年,檜次子雄亮白日手刃寶於長安城中。晉公護 聞而大怒,執慶及諸子姪皆囚之,讓慶曰:『國家憲綱, 皆君等所為,雖有私怨,寧得擅殺人也』。對曰:慶聞父 母之讎不同天,昆弟之讎不同國。明公以孝治天下, 何乃責於此乎?」護愈怒,慶辭色無所屈,卒以此免 《于翼傳》:翼字文若,孝閔帝踐阼,出為渭州刺史。翼兄 寔先涖此州,頗有惠政。翼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 夏感悅,比之大小馮君焉。

《裴寬傳》:寬字長寬,與二弟漢、尼、是、和知名。親歿撫弟 以篤友聞。滎陽鄭穆嘗謂從弟文直曰:「裴長寬兄弟, 天倫篤睦,固人之師。吾愛之重之,汝可與之遊處。」寬 弟漢,字仲賈,自寬沒後,遂斷絕遊從,不聽琴瑟,歲時 伏臘哀慟,情甚篤至。

《齊煬王憲傳》:憲,太祖第五子也。晉公護執政,憲為大 司馬。及護誅,高祖召憲入,憲免冠拜謝。帝謂之曰:天 下者,太祖之天下。吾嗣守鴻基,常恐失墜。冢宰無君, 陵上將圖不軌。吾所以誅之,以安社稷。汝親則同氣, 休戚共之,事不相涉,何煩致謝。乃以憲為大冢宰,實 奪其權也。開府斐文舉,憲之侍讀,高祖常御內殿,引 見之,謂曰:「晉公不臣之跡,朝野所知。朕所以泣而誅 者,安國家,利百姓耳。且太祖十兒,寧可悉為天子?卿 宜規以正道,勸以義方,輯睦我君臣,協和我骨肉,無 令兄弟自致嫌疑。」文舉拜謝而出,歸以白憲,憲指心 撫几曰:「吾之夙心,公寧不悉,但當盡忠竭節耳,知復 何言!」建德二年,進爵為王。憲友劉休徵獻《王箴》一首, 憲美之。休徵後又以此箴上高祖。高祖方剪削諸弟, 甚悅其文。其秋,高祖幸雲陽宮,遂寢疾。衛王直於京 師舉兵反,高祖召憲謂曰:「衛王搆逆,汝知之乎?」憲曰: 「臣初不知,今始奉詔。直若逆天犯順,此則自取滅亡。」 高祖曰:「汝即為前軍,吾亦續發。」直尋敗走。高祖至京 師,憲與趙王招俱入拜謝。高祖曰:「管、蔡為戮,周公作 輔,人心不同,有如其面。但愧兄弟親尋干戈,於我為 不足耳。」初,直內深忌憲,憲隱而容之,且以帝之母弟, 每加友敬。晉公護之誅也,直固請及憲。高祖曰:「齊公 心跡,吾自悉之,不得更有所疑也。」及文宣皇后崩,直 又密啟云:「憲飲酒食肉,與平日不異。」高祖曰:「吾與齊 王異生,俱非正嫡,特為吾意。今袒括是同,汝當愧之, 何論得失!汝親太后之子,偏荷慈愛,今但須自勗,無 假說人直。」乃止。

《衛剌王直傳》:直高祖母弟,性浮詭,貪很無賴。以晉公 護執政,遂貳於帝而昵護。及沌口還,慍於免黜,又請 帝除之,冀得其位。帝夙有誅護之意,遂與直謀之。及 護誅,帝乃以齊王憲為大冢宰。直既乖本望,又請為 大司馬,意欲總知戎馬,得擅威權。帝揣知其意,謂之 曰:「汝兄弟長幼有序,寧可反居下列也。」乃以直為大 司徒。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初,高祖以直等為東宮,更 使直自擇所居。直歷觀府署,無稱意者,至廢陟。佛 寺,欲居之。齊王憲謂直曰:「弟兒女成長,理須寬博,此 寺褊小,詎是所宜。」直曰:「一身尚不自容,何論兒女!」憲 怪而疑之。直常從帝校獵而亂行,帝怒,對眾撻之,自 是憤怨滋甚。及帝幸雲陽宮,直在京師,舉兵反,攻肅 章門,司武尉遲運閉門拒守,直不得入,語在《運傳》。直 遂遁走,追至荊州獲之,免為庶人,囚於別宮。尋而更 有異志,遂誅之。

《薛端傳》:「端字仁直,少有志操,與弟裕勵精篤學,不交 人事。裕字仁友,少以孝悌聞於州里。」

《薛善傳》:「善字仲良。兄元信仗氣豪侈,每食方丈,坐客 恆滿,絃歌不絕。而善獨供己率素,愛樂閒靜。」

《裴文舉傳》:「文舉字道裕。少喪父,其兄又在山東,惟與 弟璣幼相訓養,友愛甚篤,時人以此稱之。」

《柳檜傳》:「檜字季華,祕書監虯之次弟也。大統十四年, 遷河州別駕,轉帥都督,俄拜使持節撫軍將軍大都 督。居三載,徵還京師。時檜兄虯為祕書丞,弟慶為尚 書左丞。檜嘗謂兄弟曰:『兄則職典簡牘,褒貶人倫,弟 則管轄群司,股肱朝廷。可謂榮寵矣。然而四方未靜, 車書不一,檜唯當蒙矢石,履危難,以報國恩耳』。」 《薛慎傳》:「慎字佛護,為宜都公侍讀,轉丞相府記室。魏 東宮建,除太子舍人,遷庶子,仍領舍人,加通直散騎 常侍,兼中書舍人,轉禮部郎中。六官建,拜膳部下大 夫。慎兄善,又任工部,並居清顯,時人榮之。」

《敬珍傳》:「珍字國寶,河東蒲坂人也。偉容儀,有氣俠,學 業騎射,俱為當世所稱。祥即珍從祖兄也,亦慷慨有 大志,唯以交結英豪為務。珍與之深相友愛,每同遊 處。及齊神武趨沙苑,珍謂祥曰:『高歡迫逐乘輿,播遷 關右,有識之士,孰不欲推刃於其腹中,但力未能制 耳。今復稱兵內侮,將逞凶逆,此誠志士效命之日,當 與兄圖之』。」祥聞其言,甚悅,曰:「計將安出?」珍曰:「宇文丞 相寬仁大度,有霸王之略,挾天子而令諸侯,已數年 矣。觀其政刑備舉,將士用命,歡雖有眾,固非其儔。況 逆順理殊,將不戰而自潰矣。我若招集義勇,斷其歸 路,殲馘凶徒,使隻輪不反,非直雪朝廷之恥,亦壯士封侯之業。」祥深然之,遂與同郡豪右張小白、樊招賢、 王元略等舉兵,數日之中,眾至萬餘,將襲歡後軍,兵 未進而齊神武已敗。珍與祥邀之,多所克獲。及歸附, 太祖嘉之,即拜珍平陽太守,領永寧防主,祥龍驤將 軍、行臺郎中,領相里防主,並賜鼓吹以寵異之。太祖 仍執珍手曰:「國家有河東之地者,卿兄弟之力,還以 此地付卿,我無東顧之憂矣。」

《隋書杜正元傳》:「正元,字慎徽,博涉多通。兄弟數人,俱 未弱冠,並以文章才辯,籍甚三河之間。弟正藏,字為 善,尤好學,善屬文。弱冠舉秀才,授純州行參軍,歷下 邑正。大業中,學業該通,應詔舉秀才。兄弟三人俱以 文章一時詣闕,論者榮之。」

《牛弘傳》:弘有弟曰弼,好酒而酗,嘗因醉射殺弘駕車 牛。弘來還宅,其妻迎謂之曰:「叔射殺牛矣。」弘聞之亦 無所怪問,直答云:「作脯。」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殺牛, 大是異事。」弘曰:「已知之矣。」顏色自若,讀書不輟。其寬 和如此。

《盧昌衡傳》:昌衡字子均。父道虔,魏尚書僕射。昌衡小 字龍子,風神澹雅,容止可法,博涉經史,工草行書。從 弟思道小字釋奴,宗中俱稱英妙,故幽州為之語曰: 「盧家千里,釋奴龍子。」

《郎方貴傳》:「方貴,淮南人也。少有志尚,與從父弟雙貴 同居。開皇中,方貴嘗因出行遇雨,淮水汎長,於津所 寄渡,船人怒之,檛方貴臂折。至家,其弟雙貴驚問所 由,方貴具言之,雙貴恚恨,遂向津毆擊船人致死。守 津者執送之縣官,案問其狀,以方貴為首,當死,雙貴 從坐,當流。兄弟二人爭為首坐,縣司不能斷,送詣州」, 兄弟各引咎,州不能定,二人爭欲赴水而死。《州狀》以 聞,上聞而異之,特原其罪,表其門閭,賜物百段。後為 州主簿。

《張季珣傳》:「季珣據箕山為固,李密翟讓攻之,經三年, 遂為所陷,讓殺之,時年二十八。其弟仲琰,大業末為 上洛令。及義兵起,率吏人城守,部下殺之以歸義。仲 琰弟琮,為千牛左右,宇文化及之難,遇害。季珣家素 忠烈,兄弟俱死國難,論者賢之。」

《陸彥師傳》:「彥師字雲房。父子彰,中書監。彥師以父艱, 哀毀殆不勝喪,與兄卬廬於墓次,負土成墳,公卿重 之,多就墓側存問,晦朔之際,車馬不絕。齊文宣聞而 嘉歎,旌表其閭,號其所住為孝終里。兄卬當襲父始 平侯,以彥師昆弟中最幼,表讓封焉,彥師固辭而止。 時稱友悌孝義,總萃一門。」

《薛濬傳》:「濬字道賾,轉考功侍郎。丁母艱,尋起令視事, 濬陳誠款,請終喪制,優詔不許。及至京,毀瘠過甚,不 勝喪,病且卒。其弟謨時為晉王府兵曹參軍事,在揚 州,濬遺書與謨曰:吾以不造,幼丁艱酷,窮游約處,屢 絕簞瓢。晚生早孤,不聞詩禮。奉先人貽厥之訓,獲稟 母聖善之規,負笈裹糧,不憚艱遠。從師就業,欲罷不」 能。砥行厲心,困而彌篤。服膺教義,爰至長成。自釋耒 登朝,於茲二十三年矣。雖官非聞達,而祿喜逮親,庶 保期頤,得終「色養。何圖精誠無感,禍酷荐臻。兄弟俱 被奪情,苫廬靡申哀訴。是用扣心泣血,霣氣摧魂者 也。既而瘡巨舋深,不勝荼毒;啟手啟足,幸及全歸。使 夫死而有知,得從先人於地下矣,豈非至願哉!但念 爾伶俜孤宦,遠在邊服,顧此恨恨,如何可言。適已有 書,冀得與汝面訣,忍死待汝,已歷一旬。汝既未來,便 成今古。緬然永別,為恨何言。勉之哉!勉之哉!」《書成》而 絕。

《崔弘度傳》:「弘度字摩訶衍,性嚴酷。拜華州刺史,納其 妹為秦孝王妃。尋遷襄州總管。上甚禮之,復以其弟 弘昇女為河南王妃。弘度理家如官,子弟斑白者,動 行捶楚,閨門整肅,為當時所稱。未幾,秦王妃以罪誅, 河南王妃復被廢黜。弘度憂恚,謝病於家,諸弟乃與 之別居,彌不得志。煬帝即位,河南王為太子,帝將復」 立崔妃,遣中使就第宣旨。使者詣弘昇家,弘度不之 知也。使者返,帝曰:「弘度有何言?」使者曰:「弘度稱有疾 不起。」帝默然,其事竟寢。弘度憂憤,未幾卒。

《王頍傳》:「頍字景文,齊州刺史頒之弟也。年數歲,值江 陵陷,隨諸兄入關,少好游俠,年二十尚不知書,為其 兄顒所責怒,於是感激,勤學累載,遂遍通五經,究其 旨趣,大為儒者所稱。」

《元孝矩傳》:「孝矩季弟褒,字孝整。少有成人之量。年十 歲而孤,為諸兄所鞠養。性友悌,善事諸兄。諸兄議欲 別居,褎泣諫不得。家素富,多金寶,無所受,脫身而出, 為州里所稱。」

《韋鼎傳》:「鼎字超盛。侯景之亂,鼎兄昂卒於京城。鼎負 屍出,寄於中興寺,求棺無所得。鼎哀憤慟哭,忽見江 中有物流至鼎所,鼎切異之,往見,乃新棺也,因以充 斂。元帝聞之,以為精誠所感。」

《獨孤羅傳》:羅父信後娶郭氏,生子六人,善穆、藏順、陁 整。諸弟見羅少長貧賤,每輕侮之,不以兄禮事也。然 性長者,亦不與諸弟校競長短《突厥傳》:伊利可汗卒,弟逸可汗立,病且卒,捨其子攝 圖,立其弟俟斗,稱為木扞可汗。木扞在位二十年卒。 復捨其子大邏便,而立其弟,是為佗缽可汗。在位十 年,病且卒,謂其子菴羅曰:「吾兄不親其子,委地於我。 我死,汝當避大邏便也。」及佗缽卒,攝圖立菴羅為嗣。 大邏便不得立,心不服菴羅,每遣人罵辱之,菴羅不 能制,因以國讓攝圖。國中相與議曰:「四可汗之子,攝 圖最賢。」因迎立之,號伊利俱盧設莫何。始波羅可汗, 一號沙缽略,治都斤山。菴羅降居獨洛水,稱第二可 汗。大「邏便乃謂沙缽略曰:『我爾俱可汗子,各承父後。 爾今極尊,我獨無位,何也』?」沙缽略患之,以為阿波可 汗,還領所部。沙缽略勇而得眾,北夷皆歸附之。 《李雄傳》:「雄字毗盧,少慷慨有大志,家世並以學業自 通,雄獨習騎射。其兄子旦讓之曰:『棄文尚武,非士大 夫之素業。雄答曰:竊覽自古誠臣貴仕,文武不備,而 能濟其功業者鮮矣。雄雖不敏,頗觀前志,但不守章 句耳。既文且武,兄何病焉』?」子旦無以應之。

《韋世康傳》:世康性孝友,以諸弟位並隆貴,獨季弟世 約宦途不達,共推父時田宅,盡以與之,世多其義。 《楊素傳》:約字惠伯,素異母弟也。素友愛之,凡有所為, 必先籌於約,而後行之。時皇太子無寵,而晉王廣規 欲奪宗,以素幸於上而雅信約。於是用張衡計,遣宇 文述大以金寶賂遺於約,因通王意說之曰:「夫守正 履道,固人臣之常致;反經合義,亦達者之令圖。自古 賢人君子,莫不與時消息,以避禍患。公之兄弟,功名 蓋世,當塗用事,有年歲矣。朝廷為足下家所屈辱者, 可勝數哉!又,儲宮以所欲不行,每切齒於執政。公雖 自結於人主,而欲危公者固亦多矣。主上一旦棄群 臣,公亦何以取庇?今皇太子失愛於皇后,主上素有 廢黜之心,此公所知也。今若請立晉王,在賢兄之口 耳。誠能因此時建大功,王必鎮銘於骨髓,斯則去累 卵之危,成泰山之安也。」約然之,因以白素。素本凶險, 聞之大喜,乃撫掌而對曰:「吾之智思,殊不及此,賴汝 起予。」約知其計行,復謂素曰:「今皇后之言,上無不用。 宜因機會,早自結託,則匪唯長保榮祿,傳祚子孫。又 晉王傾身禮士,聲名日盛,躬履節儉,有主上之風。以 約料之,必能安天下。兄若遲疑,一旦有變,令太子用 事,恐禍至無日矣。」素遂行其策,太子果廢。及晉王入 東宮,引約為左庶子。

《滕穆王瓚傳》:「瓚字𢘆生,一名慧,高祖母弟也。周封竟 陵郡公,尚武帝妹順陽公主,遷吏部中大夫,加上儀 同。帝崩,高祖入禁中,將總朝政,令廢太子勇,召之,欲 有計議。瓚素與高祖不協,聞召不從,曰:『作隋國公,恐 不能保,何乃更為族滅事耶』?」高祖作相,進位上柱國 邵國公。瓚見高祖執政,恐為家禍,陰有圖高祖之計, 高祖每優容之。及受禪。立為滕王。

《陸知命傳》:「知命字仲通。高智慧等作亂,知命說下賊 十七城,以功拜儀同三司,復用其弟恪為汧陽令。知 命以恪非百里才,上表陳讓,朝廷許之。」

《宇文愷傳》:「愷字安樂,杞國公忻之弟也。少有器局,家 世武將,諸兄並弓馬自達,愷獨好學,博覽書記,解屬 文,多技藝。高祖踐祚,誅宇文氏,愷初亦在殺中,以其 與周本別兄忻有功於國,使人馳赦之,僅而得免。」 《何稠傳》:「時有黃亙者,不知何許人也。及其弟袞,俱巧 思絕人,煬帝每令其兄弟直少府將作。於時改創多 務」,亙、袞每參典其事,凡有所為,何稠先令亙袞立樣, 當時工人皆稱其善,莫能有所損益。亙官至朝散大 夫,袞官至散騎侍郎。

《觀德王雄傳》:「雄大象中進爵邗國公。高祖受禪,封廣 平王,以邗公別封一子。雄請封弟士貴,朝廷許之。」 《于仲文傳》:「兄顗拜東廣州刺史,總管趙文表與顗素 不協,顗將圖之,因臥閣內,詐得心疾。文表往候之,令 從者至大門而止,文表獨至顗所,顗欻然而起,抽刀 斫殺之。高祖受禪,文表弟詣闕稱兄無罪,上令案其 事。」

《庶人秀傳》:秀,高祖第四子也。開皇十二年,出鎮於蜀。 秀有膽氣,容貌瓌偉,美鬚髯,多武藝,甚為朝臣所憚。 上每謂獻皇后曰:「秀必以惡終,我在當無慮,至兄弟 必反。」於是遂分秀所統。秀漸奢侈,違犯制度,車馬被 服,擬於天子。及太子勇以讒毀廢晉王廣為皇太子, 秀意甚不平。皇太子恐秀終為後變,陰令楊素求其 罪而譖之。仁壽二年,徵還京師,上見不與語,明日,使 使切讓之,皇太子及諸王流涕庭謝,乃令楊素、蘇威、 牛弘、柳述、趙綽等推治之。太子因作偶人書上及漢 王姓字,縛手釘心,令人埋之華山下,令楊素發之,又 作檄文,置秀集中,因以聞奏。上曰:「天下寧有是耶?」於 是廢為庶人。秀既幽逼,憤懣不知所為,乃上表。上因 下詔數其罪曰:「皇太子汝兄也,次當建立,汝假妖言, 乃云不終其位。漢王於汝,親則弟也。」乃畫其形像,書 其姓名,縛手釘心,枷鎖杻械,仍收楊諒魂神,閉在華 山下,勿令散蕩。肆毒心於兄,悖弟之行也;嫉妒於弟無惡不為,無孔懷之情也。欲免禍患,長守富貴,其可 得乎!

《北史蔡景王整傳》:整,隋文帝之次弟也。文帝四弟,惟 整及瓚與帝同生,嵩、爽並異母。整從武帝平齊,力戰 而死。文帝初居武元之憂,率諸弟負土為墳,人植一 柏,四根鬱茂。西北一根,整栽者獨黃。後因大風雨,并 根失之,果終不吉。及受禪,追封諡焉。整娶尉遲綱女, 生智積。開皇中,有司奏智積將葬尉太妃,帝曰:「『『『昔幾 殺我,我有同生二弟,並倚婦家勢,嘗憎疾我。我向之 笑云:『爾既嗔我,不可與爾角嗔』。並云:阿兄止倚頭額』。 時有醫師邊隱逐勢言:『我後百日當病癲』。二弟私喜, 以告父母。父母泣謂我曰:『爾二弟太劇,不能愛兄』。我 因言:一日有天下,當改其姓』。夫不愛其親而愛他人 者,謂之悖德,當改之為悖』。父母許我」此言。父母亡後, 二弟及婦又讒我言於晉公。於時每還,欲入門,嘗不 喜,如見獄門,託以患氣。嘗鎖閤靜坐唯食,至時暫開 閤。每飛言入耳,竊云復未耶?當時實不可耐,羨人無 兄弟,世間貧家兄弟多相愛,由相假藉達官兄弟多 相憎,爭名利故也。

《宇文化及傳》:「化及性兇險,以其弟士及尚南陽公主, 化及由此益驕。化及與弟智及違禁與突厥交市,帝 怒,欲斬之,以公主故,乃釋帝」,留淮左。裴虔通智及,三 月十日夜反,執帝。時士及在公主第,未之知也。智及 遣家僮莊桃樹就第殺之,桃樹不忍,執詣智及,久之 乃見釋化及。令狐行達弒帝於宮中,其自奉養,一如 煬帝故事。李密擊化及,化及數戰不利,腹心稍盡,兵 勢日蹙。兄弟更無他計,但相聚酣宴,奏女樂。醉後因 尤智及曰:「我初不知,由汝為計,強來立我。今所向無 成,士馬日散,負殺主之名,天下所不納。今者滅族,豈 不由汝乎?」持其兩子而泣。智及怒曰:「事捷之日,都不 賜尤,及其將敗,乃欲歸罪,何不殺我以降!」建德兄弟 數相鬥鬩,言無長幼,醒而復飲,以此為𢘆。智及幼頑 凶,弟士及恃尚主,又輕忽之。唯化及每事營護,父再 三欲殺,輒救免之,由是頗相親昵,遂勸化及遣人入 番,私為交易。事發,當誅,述獨證智及罪惡,而為化及 請命,帝因兩釋。

《虞世基傳》:世基子熙,大業末為符璽郎,次子柔晦,並 宣義郎。化及將亂之夕,宗人虞伋知而告熙曰:「事勢 已然,吾將濟卿南度,且得免禍,同死何益?」熙謂伋曰: 「棄父背君,求生何地,感尊之懷,自此決矣。」及難作,兄 弟競請先死行刑人於是先世基殺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