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十九卷 |
第十九卷目錄
氏族總部紀事
氏族典第十九卷
氏族總部紀事
编辑《左傳隱公十一年》,滕侯、薛侯來朝,爭長。薛侯曰:「我先 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後之。」 公使羽父請於薛侯曰:「君與滕君辱在寡人。周諺有 之曰:『山有木,工則度之;賓有禮,主則擇之』。周之宗盟, 異姓為後。寡人若朝於薛,不敢與諸任齒。君若辱貺 寡人,則願以滕君為請。」薛侯許之,乃長滕侯。
僖公二十三年,晉公子重耳之及於難也,及鄭,鄭文 公不禮焉。叔詹諫曰:「臣聞天之所啟,人弗及也。晉公 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男女同姓,其 生不蕃。晉公子,姬出也,而至於今,一也。」
襄公二十四年,穆叔如晉,范宣子逆之,問焉,曰:「古人 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穆叔未對。宣子曰:「昔丐之 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 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其是之謂乎?」穆 叔曰:「『以豹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有先大夫 曰臧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豹聞之:太上有 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 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祿 之大者,不可謂不朽。」
襄公二十五年,齊棠公之妻,東郭偃之姊也。東郭偃 臣崔武子,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弔焉,見棠姜而美之, 使偃取之。偃曰:「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 可。」
襄公二十八年,盧蒲癸臣,子之有寵,妻之。慶舍之士, 謂盧蒲癸曰:「男女辨姓,子不辟宗,何也?」曰:「宗不余辟, 余獨焉辟之?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惡識宗。」〈注〉「子之」, 即慶舍。
昭公元年,晉侯有疾,鄭伯使公孫僑如晉聘,且問疾。 叔向問焉。子產曰:「僑聞之,內官不及同姓,其生不殖。 美先盡矣,則相生疾,君子是以惡之。故《志》曰:『買妾不 知其姓則卜之。男女辨姓,禮之大節也。今君內實有 四姬焉,其無乃是也乎?四姬有省猶可,無則必生疾 矣』。」
《漢書衛青傳》:「青字仲卿,其父鄭季,河東平陽人也,以 縣吏給事侯家。平陽侯曹壽尚武帝姊陽信長公主。 季與主家僮衛媼通,生青。青有同母兄衛長君及姊 子夫。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為衛 氏。衛媼長女君孺,次女少兒,次女則子夫子夫,男弟 步廣皆冒衛氏。」
《晉書束晳傳》:「晳字廣微,陽平元城人,漢太子太傅疏 廣之後也。王莽末,廣曾孫孟達避難,自東海徙居沙 鹿山南,因去疏之足,遂改姓焉。」
《後漢書西羌傳》:「西羌之俗,氏族無定,或以父名母姓 為種號。十二世後,相與婚姻。」
《烏桓傳》:烏桓氏姓無常,以大人健者名字為姓。 《續文獻通考》:後漢梁冀進鄧香女為貴人,有寵,女初 隨母養於梁冀,冀乃認為己女,易姓為梁。後冀誅,立 為后,猶姓梁氏。群臣以后本出於鄧,復姓鄧氏。 魏陳矯本劉姓,出嗣舅氏,而娶於劉,徐宣每非之,太 祖愛其才,乃下令曰:「喪亂前事,一切勿問。」
孔融詣楊修,修出楊梅食之,融曰:「此是爾家果。」修時 年七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三國志管寧傳》註:「傳:子曰:『寧以衰亂之時,世多妄變 氏族者,違聖之制,非禮命姓之意,故著《氏姓論》以原 本』。」《世系》文多不載。
《孫韶傳》:「韶字公禮,伯父河字伯海,本姓俞氏,吳人也。 孫策愛之,賜姓為孫,列之屬籍。」〈注〉《吳書》曰:「河堅族子 也,出後姑俞氏,後復姓為孫。」
《續文獻通考》:魏明悼后崩,議書銘旌,或欲去姓而書 魏,或欲兩書。司馬孚以為經典正義皆不應書。凡帝 王皆因本國之名以為天下之號,而與往代相別耳, 非為擇美名以自光也。天稱皇天,帝稱皇帝,地稱后 土,后稱皇后,此乃所以同天地之大號,流無二之尊 名,不待稱國號以自表,不俟稱氏族以自彰。是以《春 秋》隱公三年經曰:「三月庚戌,天王崩。」尊而稱天,不曰 周王者,所以殊乎列國之君也。「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書國書名,所以異乎天王也。襄公十五年經曰:「劉夏 逆王后於齊。」不曰逆周王后姜氏者,所以異乎列國 之夫人也。至於列國則曰「夫人姜氏。」至自齊,又曰「紀 伯姬卒。」書國稱姓,所以異乎天王后也。由是觀之,尊稱皇帝,赫赫無二,何待於魏乎?尊稱皇后,彰以諡號, 何待於姓乎?議者欲書「魏」者,此以天王之尊,同於往 古列國之君也;或欲書「姓」者,此以天王之后,同於列 國之夫人也。乖經典之大義,非所以垂訓將來,為萬 世不易之式也。從之。
吳張溫聘蜀,聞秦宓有口才,欲困之,問:「天有姓乎?」對 曰:「有。」曰:「何姓?」曰:「姓劉。」曰:「何以知之?」曰:「天子姓劉,是以 知之。」溫大慚服。
《晉書諸葛恢傳》:恢名亞王導、庾亮,導嘗謂曰:「明府當 為黑頭公。」及導拜司空,恢在坐,導指冠謂曰:「『君當復 著此』。導嘗與恢戲,爭族姓,曰:『人言王葛,不言葛王也』。 恢曰:『不言馬驢而言驢馬豈驢勝馬耶』?」其見親狎如 此。
《續文獻通考》:晉王氏有與滿奮之族為婚者,人笑曰: 「王、滿為婚,誠所未見。」譏其不稱也。
韓博以張天錫命奉表江左,有口才。桓溫使司馬刁 彝嘲之曰:「君是韓盧後?」博曰:「君正是韓盧後耳。」溫曰: 「刁以君姓韓,故相問。彼自姓刁,那得韓盧後耶?」博曰: 「明公脫未之思,短尾者為刁也。」一坐推歎。
《南史王僧虔傳》:僧虔為御史中丞,領驍騎將軍。甲族 由來,多不居憲臺,王氏分枝居烏衣者,位宦微減。僧 虔為此官,乃曰:「此是烏衣諸郎坐處,我亦可試為耳。」 《王筠傳》:筠與諸兒書,論《家門集》云:「史傳稱安平崔氏 及汝南應氏並累葉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雕 龍,然不過父子兩三世耳,非有七葉之中,名德重光』」, 爵位相繼,人人有集,如吾門者也。沈少傅約常語人 云:「吾少好百家之言,身為四代之史,自開闢以來,未 有爵位聯蟬,文才相繼,如王氏之盛也。汝等仰觀堂 構,思各努力。」
《梁書劉杳傳》:王僧孺被敕撰書,訪杳血脈所因。杳云: 「桓譚《新論》云,太史《三代世表》,旁行邪上,並效《周譜》。以 此而推,當起周代。」僧孺歎曰:「可謂得所未聞。」
《王僧孺傳》:「僧孺少篤志精力,於書無所不睹,其文麗 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見者,世重其富。僧孺集十八州 譜七百一十卷,《百家譜集》十五卷,《東南譜集抄》十卷, 並行於世。」
《武帝阮修容傳》:「修容諱令嬴,本姓石,會稽餘姚人也。 高祖納為綵女。天監六年八月生世祖,尋拜為修容。」 《續文獻通考》:「梁時劉整利富人之財,嫁女於卑族,為 任彥升所劾。」
侯景降梁,求與王、謝為婚,武帝曰:「王、謝非偶,可於朱、 張下求之。」後景反,入臺城,取帝女溧陽公主室之。 有朝士姓吉者,謁尚書令何敬容,敬容卒,問曰:「君去 丙吉幾世?」對曰:「如公之於蕭何。」一時傳以為笑。 《珍珠船》《南史》:御史中丞王僧孺改定《百家譜》,後王弘、 劉湛並好其書,弘日對千客,不犯一人諱。湛為選曹, 始選《百家譜》以助銓序。
《魏書序紀》:「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或外 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 號。其後世為君長,統幽都之北,廣漠之野,畜牧遷徙, 射獵為業,淳朴為俗,簡易為化,不為文字,刻木紀契 而已。世事遠近,人相傳授,如史官之紀錄焉。黃帝以 土德王,北俗謂土為托,謂后為跋,故以為氏。」
《宋弁傳》:「弁為司徒司馬曜武將軍,黃門郎崔光薦弁 自代,高祖以弁兼黃門,尋即正,兼司徒左長史。時大 選內外群臣,并定四海士族,弁專參銓量之任,事多 稱旨。然好言人之陰短,高門大族意所不便者,弁因 毀之。至於舊族淪滯,人非可忌者,又申達之。弁又為 本州大中正,姓族多所降抑,頗為時人所怨。弁性好」 矜伐,自許膏腴。高祖以郭祚晉魏名門,從容謂弁曰: 「卿固應推郭祚之門也。」弁笑曰:「臣家未肯推祚。」高祖 曰:「卿自漢魏以來,既無高官,又無儁秀,何得不推?」弁 曰:「臣清素自立,要爾不推。」侍臣出後,高祖謂彭城王 勰曰:「弁人身良自不惡,乃復欲以門戶自矜,殊為可 怪。」
《盧元傳》:「元字子真,范陽涿人也。曾祖諶,晉司空劉琨 從事中郎。祖偃,父邈,並仕慕容氏,為郡太守,皆以儒 雅稱。神麚四年,辟召儒俊,以元為首,授中書博士。司 徒崔浩,元之外兄。每與元言,輒嘆曰:『對子真使我懷 古之情更深』。浩大欲齊整人倫,分明姓族,元勸之曰: 『夫刱制立事,各有其時,樂為此者,詎幾人也?宜其三』」 思。浩當時雖無異言,竟不納。浩敗頗亦由此。
《李神儁傳》:「神儁風韻秀舉,博學多聞,朝廷舊章及人 倫氏族,多所諳記。」
《高崇傳》:「崇四世祖撫,晉永嘉中,與兄顧避難奔於高 麗。父潛,顯祖初歸國,賜爵開陽男,詔以沮渠牧犍女 賜潛為妻,封武威公主,拜駙馬都尉,加寧遠將軍,卒。 崇少聰敏,以端謹見稱,徵為中散,稍遷尚書三公郎。 初,崇舅氏坐事誅,公主痛本生絕嗣,遂以崇繼牧犍 後,改姓沮渠。景明中,啟復本姓。」
《續文獻通考》:元魏官人,專尚世族。李沖曰:「傳說呂望豈可以門地得之?」李彪曰:「魯之三卿,何如四科官人, 豈論世也?」韓顯宗曰:「陛下豈可以貴襲貴,以賤襲賤?」 皆不聽。
《北齊書元暉業傳》:「暉業涉子史,頗屬文,而慷慨有志 節。歷位司空、太尉,加特進,領中書監,錄尚書事。齊初, 降封美陽縣公,開府儀同三司、特進。暉業之在晉陽 也,無所交通,居常閑暇,乃撰魏藩王家世,號為《辯宗 錄》四十卷,行於世。」
《獨孤永業傳》:「永業本姓劉,中山人,母改適獨孤氏,永 業幼孤,隨母為獨孤家所育養,遂從其姓焉。」
《續文獻通考》:北齊李繪與梁人泛言氏族,袁狎曰:「未 若我本出自黃帝,姓在十四之限。」繪曰:「兄所出雖遠, 當共車千秋分一半耳。」一座皆笑。
徐之才《嘲王昕》曰:「有言則誑,近犬則狂。加頸足為馬, 施角尾成羊。」盧元明戲之才曰:「卿姓未入人名,是字 之誤。」之才答曰:「卿姓在亡為虐,在丘為虛,生男則為 虜,配馬則為驢。」
《周書梁禦傳》:「禦字善通,其先安定人也,後因官北邊, 遂家於武川,改姓為紇豆陵氏。」
《若干惠傳》:「惠字惠保,代郡武川人也。其先與魏氏俱 起,以國為姓。」
《怡峰傳》:「峰字景阜,遼西人也。本姓默台,因避難改焉。」 《賀蘭祥傳》:「祥字盛樂,其先與魏俱起,有紇伏者為賀 蘭莫何弗,因以為氏。」
《尉遲迥傳》:「迥字薄居羅,代人也。其先魏之別種,號尉 遲部,因而姓焉。」
《長孫儉傳》。儉。河南洛陽人也。其先魏之枝族。姓拓跋 氏。孝文遷洛。改為長孫。
《庫狄峙傳》:「峙本姓段氏,匹磾之後也,因避難改焉。」 《隋書鮑宏傳》:「宏年十二,能屬文,湘東王繹引為中記 室,遷鎮南府諮議、尚書水部郎,轉通直散騎侍郎。江 陵既平,歸於周,明帝甚禮之,引為麟趾殿學士,累遷 遂伯下大夫。武帝敕宏修《皇室譜》一部,分為《帝緒》《疏 屬》《賜姓》三篇。」
《麥鐵杖傳》:鐵杖為汝南太守,稍習法令,群盜屏跡。後 因朝集,考功郎竇威嘲之曰:「麥是何姓?」鐵杖應口對 曰:「麥豆不殊,那忽相怪。」威赧然無以應之,時人以為 敏慧。
《宇文述傳》:「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也。本姓破野頭,役 屬鮮卑俟豆歸,後從其主,為宇文氏。」
《獨孤楷傳》:「楷字修則,不知何許人也,本姓李氏,父屯, 從齊神武帝與周師戰於沙苑,齊師敗績,因為柱國 獨孤信所擒,配為士伍,給使信家,漸得親近,因賜姓 獨孤氏。」
《續文獻通考》:「宇文周,趙王昭女千金公主,周主贇以 之妻突厥。趙王昭欲刺楊堅,為堅所殺。及堅篡周,公 主言於突厥,統兵伐隋。後因突厥勢衰講和,公主乃 請改姓楊氏,隋遂封為大義公主。」
李密遺河間王《子慶書》曰:「王之先世,家住山東,本姓 郭氏,乃非楊族。婁敬之於漢高,殊非血嗣;呂布之於 董卓,良異天親。蓋欲其自異於隋也。」慶得書,遂降於 密,改姓郭氏。密破,歸東都,又為楊氏。及王世充僭號, 又改郭氏,後歸唐,為宜州刺史,又復楊氏。
何妥年八歲游國子學,助教顧良戲曰:「汝姓何是荷 葉之荷,河水之河?」妥曰:「先生姓顧,是眷顧之顧,新故 之故?」眾咸異之。
柳機、柳昂俱以外戚貴顯,而楊素為納言,方用事,因 上賜宴,素戲曰:「二柳俱摧,孤楊獨聳。」坐皆大笑。 《國史纂異》:高宗朝以太原王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 清河博陵二崔氏、趙郡隴西二李氏,七姓負族望,恥 與諸姓為婚,乃禁其自相姻娶,於是不敢復行婚禮, 密裝飾其女,以送夫家。
《唐書路敬淳傳》:「敬淳明姓系,自魏、晉以降,推本其來, 皆有條序,著《姓略》《衣冠》《系錄》等百餘篇。唐初姓譜學 唯敬淳名家,其後柳沖、韋述、蕭穎士、孔至各有譔次, 然皆本之路氏。」
《孔若思傳》:「若思子至,字惟微,歷著作郎,明氏族學,與 韋述、蕭穎士、柳沖齊名。譔《百家類例》,以張說等為近 世新族,剟去之。說子垍方有寵,怒曰:『天下族姓,何豫 若事而妄紛紛耶』?垍弟素善至,以竇告。初,書成,示韋 述,述謂可傳。及聞垍語,懼,欲更增損。述曰:『止!丈夫奮 筆成一家書,奈何因人動搖?有死不可改』。遂罷。時述」 及穎士沖皆譔《類例》,而至書稱「工。」
《李守素傳》:李守素者,趙州人。王世充平,召署天策府 倉曹參軍。通氏姓學,世號肉譜。虞世南與論人物,始 言江左山東尚相酬對,至北地則笑而不答,歎曰:「肉 譜定可畏。」許敬宗曰:「倉曹此名,豈雅目邪?宜有以更 之。」世南曰:「昔任彥昇通經,時稱五經笥,今以倉曹為 《人物志》,可乎?」時渭州刺史李淹亦明譜學,守素所論, 惟淹能抗之。
《張說傳》:「說字道濟,或字說之,其先自范陽徙河南,更為洛陽人。永昌中,武后策賢良方正,詔吏部尚書李 景諶糊名校覆,說所對第一,后署乙等,授太子校書 郎,遷左補闕。后嘗問諸儒言氏族皆本炎黃之裔,則 上古乃無百姓乎?若為朕言之,說曰:『古未有姓,自炎 帝之姜,黃帝之姬,始因所生地而為之姓。其後天子』」 建德,因生以賜姓。黃帝二十五子而得姓者十四。德 同者姓同,德異者姓殊。其後或以官,或以國,或以王 父之字,始為賜族,久乃為姓。降唐、虞,抵戰國,姓族漸 廣。周衰,列國既滅,其民各以舊國為之氏。下及兩漢, 人皆有姓。故姓之以國者,韓、陳、許、鄭、魯、衛、趙、魏為多, 后曰「善。」
《韋述傳》:「述好譜學,見柳沖所撰《姓族系錄》,每私寫懷 之,還舍則又繕錄,故於《百氏源泒》為詳,乃更撰《開元 譜》二十篇。」
《元載傳》:「載父昇,本景氏,曹王明妃元氏賜田在扶風, 昇主其租入,有勞,請於妃,冒為元氏。」
《楊思勗傳》:「思勗,羅州石城人,本蘇民,冒所養姓。少給 事內侍省。」
《高力士傳》:力士,馮盎曾孫也,中人高延福養為子,故 冒其姓。
《來俊臣傳》:「俊臣,京兆萬年人。父操,博徒也,與里人蔡 本善。本負博數十萬不能償,操因納其妻,先已娠而 生俊臣,冒其姓。」
《劉貞亮傳》:貞亮本俱氏,名文珍,冒所養宦父,故改焉。 《王廷湊傳》:「廷湊本回紇阿布思之族,隸安東都護府。 曾祖五哥之,為李寶臣帳下,驍果善鬥王武俊養為 子,故冒姓王。」
《成汭傳》:「汭,青州人。少無行,使酒殺人,亡為浮屠。後入 蔡賊中為賊帥假子,更姓名為郭禹當戍江陵,亡為 盜,保火門山。後詣荊南節度使陳儒降,署裨校。久之, 昭宗拜禹荊南節度使留後,始改名汭,復故姓。」 《楊復光傳》:「復光,閩人也,本喬氏,有武力,少養於內常 侍楊元价家,頗以節誼自奮。」
《楊復恭傳》:「復恭字子恪,本林氏子,楊復光從兄也。宦 父元翼,咸通中領樞密,世為權家。」
《大唐新語》代有釋曇剛製《山東士大夫類例》三卷,其 假冒者悉不錄,署云「相州僧曇剛撰。」左散騎常侍柳 沖亦明氏族,中宗朝為相州刺史,詢問舊老,咸云「自 隋朝以來,不聞有僧曇剛。」蓋懼見害一時,而匿其名 氏耳。
《唐國史補》:李贊皇嶠,初與李奉宸迥秀同在廟堂,奉 詔為兄弟。又西祖令璋,與信安王禕同產,故趙郡、隴 西二族,昭穆不定。一會中或孫為祖,或祖為孫。 《續文獻通考》:唐有姓崔者,自矜氏族,鄙林氏為下。林 慍折之曰:「崔子弒齊君。」林放問禮之本,優劣如何?其 人俯首不能對。
白敏中欲選侯生為婿,妻曰:「己既姓白,婿復姓侯,人 必呼曰『白猴矣』。」乃止。
《五代史李彥威傳》:「彥威,壽州人也。少事梁太祖,為人 穎悟,善揣人意。太祖憐之,養以為子,冒姓朱氏,名友 恭。」
《楊崇本傳》:「崇本幼事李茂貞,養以為子,冒姓李,名曰 繼徽。茂貞表崇本靜難軍節度使。後梁太祖攻岐未 下,乃移兵攻邠州,崇本迎降,太祖使復其姓,賜名崇 本。」
《孔循傳》:「循不知其家世何人也。少孤,流落於汴州,汴 州富人李讓闌得之,養以為子。梁太祖鎮宣武,以李 讓為養子,循乃冒姓朱氏。稍長,給事太祖帳下,太祖 諸兒乳母有愛之者,養循為子。乳母之夫姓趙,循又 冒姓為趙氏,名殷衡。唐亡事梁為汝州防禦使、左衛 大將軍、租庸使,始改姓孔名循。」
《蔣殷傳》:「殷幼為王重盈養子,冒姓王氏。梁太祖取河 中,以王氏舊恩,錄其子孫,表殷牙將庶人友珪自立, 拜殷武寧軍節度使。末帝即位,以福王友璋代殷,殷 不受。代王瓚亦王氏子,懼為殷所累,乃言殷非王氏 子,其本姓蔣。末帝詔削殷官爵,還其姓,遣牛存節討 之,殷舉族自燔死。」
《梁家人友文傳》:「友文本姓康,名勤,幼美風姿,好學善 談論,頗能為詩,太祖養以為子。」
《符存審傳》:「存審初名存,事李罕之,從罕之歸晉,晉王 以為義兒軍使,賜姓李氏,名存審。」
《石昂傳》:「昂為臨淄令,監軍楊彥朗知留後事,昂以公 事至府上謁,贊者以彥朗諱石,更其姓曰『右』。昂趨于 庭,仰責彥朗曰:『內侍奈何以私害公,昂姓石,非右也』。 彥朗大怒。」
《宦者傳》:「莊宗時有宣徽使馬紹宏者,嘗賜姓李,頗見 信用。」
《義兒李嗣昭傳》:「嗣昭本姓韓氏,汾州太谷縣民家子 也。太祖出獵,至其家,見其林中鬱鬱有氣,甚異之,召 其父問焉,父言家適生兒,太祖因遺以金帛而取之, 命其弟克柔養以為子。初名進通,後改名嗣昭《嗣本傳》:「嗣本本姓張氏,鴈門人也,世為銅冶鎮將。嗣 本少事太祖,太祖愛之,賜以姓名,養為子。」
《嗣恩傳》:「嗣恩本姓駱,吐谷渾部人也。少事太祖,能騎 射,為鐵林軍將,稍以戰功遷突陣指揮使,賜姓名以 為子。」
《存信傳》:「存信本姓張氏,其父君政,回鶻李思忠之部 人也。存信少善騎射,從太祖起代北,入關破黃巢,累 以功為馬步軍都指揮使,遂賜姓名以為子。」
《存孝傳》:「存孝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掠地代北得之,給 事帳中,賜姓名,以為子。」
《存進傳》:「存進本姓孫,名重進,太祖攻破朔州得之,賜 以姓名,養為子。」
《存賢傳》:「存賢本姓王,名賢。太祖擊黃巢于陳州得之, 賜以姓名,養為子。」
《張承業傳》:承業本姓康,幼閹,為內常侍張泰養子。 《王處直傳》:「莊宗軍中闌得一男子,愛之,使冒姓李,名 繼陶,養於宮中,以為子。」
《皇甫暉傳》:暉為魏軍卒,留屯貝州,與其徒謀為亂,夜 焚貝州以入於魏。暉擁甲士數百騎,大掠城中,至一 民家,問其姓,曰:「姓國。」暉曰:「吾當破國。」遂盡殺之。又至 一家,問其姓,曰:「姓萬。」暉曰:「吾殺萬家足矣。」又盡殺之。 《楊光遠傳》:光遠字德明,其父曰「阿。」啜蓋沙陀部人 也。阿啜,初非姓氏,其後改名瑊而姓楊氏。 《慕容彥超傳》:彥超,吐谷渾部人,漢高祖同產弟也,嘗 冒姓閻氏。彥超黑色胡髯,號閻崑崙。
《南唐世家》:「李昪字正倫,徐州人也。少孤,流寓濠、泗間。 楊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狀貌,養以為子,而楊氏諸 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溫,乃冒姓徐氏,名知誥。天祚 三年十月,溥傳位于昪。昇元二年,徐氏諸王請昪復 姓,昪謙抑,不敢忘徐氏恩。下其議百官,百官皆請,然 後復姓李氏,改名昪。」 《南平世家》:「高季興字貽孫,陝州」硤石人也。少為汴州 富人李讓家僮。梁太宗初鎮宣武,讓以入貲得幸,養 為子,易其姓名曰「朱友讓。」季興以友讓故得進見,太 祖奇其材,命友讓以子畜之,因冒姓朱氏。
《吳越世家》:「江西危全諷等為楊渥所敗,信州危仔倡 奔於鏐。鏐惡其姓,改曰元。」
《宛委餘編》:「造墨之妙者,五季無過奚超及其子廷珪, 廷珪在南唐賜國姓。」
《續文獻通考》:金陵李氏以為唐後,以唐號國。錢文穆 王聞之曰:「金陵冒氏,族於巨唐,不亦駭人乎?」沈韜文 曰:此可取譬也。且如鄉校間有姓孔氏者,人則謂之 孔夫子,何足怪哉!
《遼史耶律庶箴傳》:「庶箴為都林牙,上表乞廣本國姓 氏,曰:『我朝創業以來,法制修明,惟姓氏止分為二,耶 律與蕭而已。始太祖制契丹大字,取諸部鄉里之名, 續作一篇,著於卷末。臣請推廣之,使諸部各立姓氏, 庶男女婚媾,有合典禮。帝以舊制不可遽釐,不聽』。」 《趙延壽傳》:「延壽本姓劉,恆山人。父邟令蓨,梁開平初, 滄」州節度使劉守文陷蓨,其裨將趙得鈞獲延壽,養 以為子。
《澠水燕談錄》:陶榖姓唐,唐宰相莒公儉之後。祖彥謙 有詩名,號「鹿門先生。」榖避晉祖名,改姓陶,後歷事累 朝,不復還本姓,士大夫譏之。
《東軒筆錄》:雷德驤判大理寺,因便殿奏事,太祖方燕 服見之,因問曰:「古者以官奴婢賜臣下,遂與本家姓, 其意安在?」德驤曰:「古人制貴賤之分,使不可瀆,恐後 世譜牒不明,有以奴主為婚者。」太祖大喜曰:「卿深得 古人立法意。」由是歎重久之。自後每德驤奏事,雖在 燕處,必御袍帶以見。
《宋史文彥博傳》:「彥博字寬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 氏,以避晉高祖及宋翼祖諱改焉。」
《蘇頌傳》:頌判尚書吏部,帝嘗問宗子主祭承重之義, 頌對曰:「古者貴賤不同。禮:諸侯大夫世有爵祿,故有 大宗小宗主祭承重之義,則喪服從而異制,匹夫庶 人亦何預焉?近代不世爵,宗廟因而不立,尊卑亦無 成統,其長子孫與眾子孫無以異也。今《五服敕》:嫡孫 為祖父為長子,猶斬衰三年,生而情禮則一,死而喪 服獨異,恐非先王制禮之本意。世俗之論,乃以三年 之喪為承重,不知為承大宗之重也。臣聞慶曆中,朝 廷議百寮應任子者,長子與長孫差優與官,餘皆降 殺,亦近古立宗之法。乞詔禮官博士參議《禮律》,合承 重者,酌古今收族主祭之禮,立為宗子繼祖者,以異 於眾子孫之法。士庶人不當同用一律」,使人知「尊祖」 不違教也。
《元絳傳》:「絳字厚之,其先臨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 眾保鄉里,進據信州,為楊氏所敗,奔杭州,易姓曰元。」 《范仲淹傳》:「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後。其先邠州 人也。後徙家江南,遂為蘇州吳縣人。仲淹二歲而孤, 母更適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說。少有志操,既長,知其 世家,迺感泣辭母,去之應天府,依戚同文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麋粥繼之,人不 能堪,仲淹不苦也。舉進士第,為廣德軍司理參軍,迎 其母歸養,改集慶軍節度推官,始還姓,更其名。」 《喻樗傳》:樗字子才,其先南昌人。初俞藥仕梁,位至安 州刺史,武帝賜姓喻,後徙嚴,樗其十六世孫也。 《劉耀卿傳》:「唐末五代亂,衣冠舊族多離去鄉里」,或爵 命中絕,而世系無所考。惟劉氏自十二代祖北齊中 書侍郎環儁以下,仕者相繼,而世牒具存焉。 《鄰幾雜誌》:「白水縣堯山民掘得誌石,是員半千墓云。 十八代祖凝,自梁入魏,本姓劉氏,彭城人,以其雅正 似伍員,遂賜姓員。」
《玉照新志》:裕陵初復西邊境土,番人初不知姓氏,詢 之邊人,云:「皇帝何姓?」云「姓趙。」「皇后何姓?」云「姓向。」「大朝。」 「直臣為誰?」云「包樞密拯是也。」於是推其族類,各從其 姓,至今有仕於中朝者,然多右列。
《續文獻通考》:蘇軾微服詣玉泉皓禪師,師問曰:「公何 姓?」答曰:「姓秤,欲秤天下長老輕重耳。」師大喝一聲曰: 「此聲輕重,公能秤得否?」軾聳然敬之。
宋孝宗謝皇后,丹陽人。幼孤,鞠於翟氏,冒姓翟。及長 入宮,以貴妃立為皇后,復姓謝氏。
范用吉者,本姓孛術魯,名久住。由金入宋,謁制置趙, 范將以計動其心,乃更姓名范用吉。趙怒其觸諱斥 之,用吉猶應對如故。趙良久方悟,且利其事與己符, 遂擢置左右。凡所言動,略不加疑,易其姓曰「花」,使為 太尉,鎮均州。未幾,納款於元。
郭忠恕《戲聶崇義》曰:「近貴為聵,攀龍即聾。雖然三耳, 不成一聰。」崇義曰:「莫笑生三耳,終勝懷二心。」
楊誠齋與游雅齋厚善,每相謔。游曰:「楊子為我。」楊曰: 「尢物移人。」
丁大全與董宋臣專政,內宴時有優人專擊鑼鼓,一 優人斥之曰:「聖上要寧靜,汝丁丁董董不已,何也?」答 曰:「於今國事皆丁董,吾安得不丁董?」
閻貴妃與馬天驥、丁大全專政,有人書《國門》曰:「閻、馬、 丁當國,勢將亡。」
《金史宗室勗傳》:「勗字勉道,本名烏野,穆宗第五子。好 學問,國人呼為秀才。撰定《女直郡望姓氏譜》及他文 甚眾。」
《張浩傳》:「浩字浩然,遼東渤海人。本姓高,東明王之後。 曾祖霸仕遼,而為張氏。」
《元史按竺邇傳》:「按竺邇,雍古氏,其先居雲中塞上,父 䵣公為金群牧使,歲辛未,驅所牧馬來歸太祖,終其 官。」按竺邇幼鞠于外祖術要甲家,訛言為趙家,因姓 趙氏。
《金履祥傳》。「履祥字吉父,婺之蘭谿人。其先本劉氏,後 避吳越錢武肅王嫌名,更為金氏。」
《續文獻通考》:「重呼姓惟元人有之。有脫脫台里氏,有 脫脫忒氏,有按攤脫脫里氏,有達達兒氏,有答答里 帶氏,有徹徹擔思古氏,有西域回回氏。」
元順帝至元三年,伯顏請殺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 帝不許。
《名山藏臣林記》:蹇義初名瑢,其祖幼孤,出鞠外舅李 蒙其姓。既舉進士,授中書舍人,改姓蹇,而籍猶故姓。 一日聞母喪入奏,因請改籍。高帝曰:「豈蹇叔後耶?吾 兼為爾名。」因御書義賜之。
莊昶字孔陽,江浦人,本姓章,宋章得象之後,其祖曰 知甫,洪武初,不樂仕進,逃名更姓,遂為莊氏。
《宦者雜記》:「劉瑾,陝西興平人,故姓淡。景泰間,自宮為 劉太監,名下因其姓。」
《明外史擴廓帖木兒傳》:「擴廓帖木兒,沈丘人。本姓王 氏,名保保,元平章察罕帖木兒,其舅也,養以為子。順 帝賜名擴廓帖木兒。」
《張德勝傳》:「德勝封蔡國公,子宣幼,養子興祖嗣職。興 祖,巢人,本姓汪氏,從德勝為張」
《懸笥瑣探》:「袁鉉積學多藏書,然貧不能自養,游吳中 富家依棲之間,與之作族譜,研窮漢、唐、宋、元以來顯 者,為其所自出,凡多者家有一譜,其先莫不由侯王 將相而來,歷代封諡、誥敕、名人序文具在,初見之甚 信,徐考之,乃多鉉贗作者。鉉年七十餘,竟以作譜事 致富家,為其府所究,破其產,人四竄避去,而鉉亦不」 復來。吳。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