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079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七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七十九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八十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七十九卷目錄

 吳姓部列傳三

  宋二

  吳扆       吳玠

  吳璘       吳球

  吳益       吳蓋

  吳表臣      吳師古

  吳播       吳志興

  吳曾       吳挺

  吳可當      吳楫

  吳芾       吳昉

  吳澥       吳箕

  吳漢英      吳琚

  吳璹       吳環

  吳玨       吳儆兄俯

  吳德彰      吳格

  吳柔勝      吳庸

  吳曦       吳獵

  吳錫疇      吳子斌

  吳英       吳炎

  吳汝明      吳元弟宏 愈

  吳發       吳泳

  吳純臣      吳淵

  吳潛       吳梅鄉

  吳昌裔      吳昶

  吳必大      吳居仁

  吳壽昌      吳雄

  吳燧       吳一鳴

  吳叔告      吳思齋

  吳士龍      吳升

  吳秀發      吳雷奮

  吳名揚      吳祕

  吳豫       吳從龍

  吳簡言      吳楚材子應登

  吳欽

  金

  吳激       吳僧哥

  吳邦傑

  元

  吳元珪      吳鼎

  吳全節      吳恭祖

  吳國寶      吳起孫

  吳澄       吳思達

  吳方       吳律

  吳師道      吳昇

  吳文       吳京

  吳萊       吳應澍

  吳當       吳好直

  吳揚       吳琇

  吳華       吳文讓

  吳克忠      吳清

  吳江       吳文顯

  吳文昭      吳文通

  吳淳       吳林清

氏族典第七十九卷

吳姓部列傳三

编辑

宋二

编辑

吳扆

编辑

按《崇安縣志》:「扆以子玠、璘貴,封魯國公。」

吳玠

编辑

按《宋史吳玠傳》:「玠字晉卿,德順軍隴干人。父葬永洛 城,因徙焉。少沉毅有志節,知兵善騎射,讀書能通大 義。未冠,以良家子隸涇原軍。政和中,夏人犯邊,以功 補進義副尉,稍擢隊將,從討方臘及擊河北群盜,累 功權涇原第十將。靖康初,夏人攻懷德軍,玠以百餘 騎追擊,擢第二副將。建炎二年,金人渡河,玠逆擊,大」 破之。三年,劇賊史斌寇漢中,玠擊斬之。遷忠州刺史。 宣撫處置使張浚巡關、陜,與玠語,大悅,即授統制。四 年,升涇原路馬步軍副總管。金帥婁宿與撒離喝長 驅入關,玠軍敗,降武顯大夫、知懷德軍。張浚惜玠才, 尋以為秦鳳副總管兼知鳳翔府,轉忠州防禦使。浚 合五路兵,欲與金人決戰,及次富平,敵驟至,軍潰。玠收散卒保散關東和尚原,列柵為死守計。紹興元年, 金將沒立出散關,戰敗遁去。拜明州觀察使。母喪,起 復,兼陝西諸路都統制。金兀朮會諸道兵攻和尚原, 玠擊敗之,以玠為鎮西軍節度使。二年,命玠兼宣撫 處置使司都統制。金人戰饒風嶺,玠退保西縣,遣兵 掩擊其後,盡棄錙重去。進玠檢校少保,充利州路階 成鳳州制置使。四年,敵復大入,攻僊人關,玠擊走之。 授川、陝宣撫副使,拜檢校少師、奉寧保定軍節度使。 六年,兼營田大使、易保平靜難節度。九年,金人請和, 帝以玠功高,授特進、開府儀同三司,遷四川宣撫使。 玠卒於僊人關。贈少師,諡武安。淳熙中,追封涪王。子 五人:拱、扶、撝、擴、揔。

吳璘

编辑

按《宋史吳璘傳》:「璘字唐卿,玠弟也。少好騎射,從玠攻 戰,積功至閤門宣贊舍人。紹興元年,箭筈關之戰,璘 功居多,超遷統制和尚原軍馬。及兀朮大入,玠兄弟 以死守之。張浚承制,以璘為涇原路馬步軍副都總 管,升康州團練使。三年,遷滎州防禦使,知秦州,節制 階文。璘棄原別營僊人關,以防金人。四年,兀朮、撒離」 喝以大兵十萬至關下,璘血戰連日,金兵大敗。遷定 國軍承宣使、熙河蘭廓路經略安撫使、知熙州。六年, 置行營兩護軍,璘為左護軍統制。九年,升都統制,尋 除秦鳳路經略安撫使、知秦州。玠卒,授璘神龍衛四 廂都指揮使。十年,金人敗盟,詔璘節制陝西諸路軍 馬。撒離喝渡河入長安,趨鳳翔,璘力戰破之,授鎮西 軍節度使,升侍衛步軍都虞候。十二年,入覲,拜檢校 少師、階成岷鳳四州經略使。十四年,朝議析利州路 為東、西路,以璘為西路安撫使。十七年,徙奉國軍節 度使,改行營右護軍為御前諸軍都統制。二十一年, 以守邊安靜,拜少保。二十六年,領興州駐劄御前諸 軍都統制職事,改判興州。三十一年,金主亮叛盟,拜 四川宣撫使兼陝西、河東招討使。孝宗受禪,命兼陜 西、河東路宣撫、招討使,拜少傅。乾道元年,詣闕,拜太 傅,封新安郡王。三年,卒,贈太師,追封信王。

吳球

编辑

按《政和縣志》:「球字元璞。宋建炎三年,高宗南巡,天下 士人應赴省試者,許就本路帥司類試,球以第六人 中榜。及廷對,首言任相非人,太學生陳東以直諫見 誅,降授下州助教。未幾,復賜進士出身,為泰州教授, 調興國軍,改福州、明州。凡四任,官至承議郎。後卒于 家。」

吳益

编辑

按《宋史吳益傳》:「益字叔謙,憲聖皇后弟也。建炎末,以 恩補官,累遷幹辦御輦院,帶御器械。后受冊推恩,益 加成州團練使。益娶秦檜長孫女,歷官至保康軍節 度使,加太尉儀同三司。初既建節,以檜故授文資,直 祕閣。檜進徽宗御製,辭免加恩,帝乃特命賜益三品 服,累加祕閣修撰,直徽猷閣,又加直寶文閣。檜死,其」 子熹復請於帝,又升敷文閣待制。顯仁太后葬為攢 宮總護使,進少保。孝宗嗣位,進少傅,又進太師,封太 寧郡王。乾道七年卒,諡莊簡,追封衛王。

吳蓋

编辑

按《宋史吳益傳》:「益弟蓋,字叔平。紹興五年,以恩補官, 累遷宣贊舍人。后受冊推恩,加文州刺史,官至武寧 軍節度使,累升太尉,開府儀同三司、少保,封新興郡 王。乾道二年卒,贈太傅,追封鄭王。」

吳表臣

编辑

按《宋史吳表臣傳》:「表臣字正仲,永嘉人。登進士第,擢 通州司理,累官監察御史,遷右正言。久之,以病請補 外,以直祕閣知信州。紹興元年,召為司勳郎中,遷左 司。宰相擬表臣為檢正,帝曰:『朕將自用之』。遂除左司 諫。前宰相朱勝非同都督江淮軍馬,表臣力言都督 不可罷,除侍讀。又累疏爭之,不聽,遂罷表臣,送吏部」, 授台州黃巖丞。尋除提點浙西刑獄,召為祕書少監、 同修《哲宗實錄》。帝如建康,詔表臣兼留司參議官,除 中書舍人、給事中、兵部侍郎,建、崇二國公,就外傅,兼 翊善,徙禮部侍郎,遷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時秦檜 欲使使金議地界,指政事堂曰:「歸來可坐此。」表臣不 答。又以議大禮忤意,罷去。俄起知婺州,課最,除敷文 閣待制。三歲請祠,進直學士、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 家居數年卒。表臣晚號「湛然居士」,自奉無異布衣時, 鄉論推其清約。

吳師古

编辑

按《尚友錄》:「師古,宜興人,舉進士。紹興中,宰臣秦檜決 策主和,金使以詔諭江南。時樞密編修胡銓抗疏論 之,坐貶。師古鋟木傳其疏。金人募其書千金,為人所 訐,師古流袁州。」

吳播

编辑

按《延平府志》:「播,南平人。紹興間,知建寧縣。謹厚有吏 才,而飾以文學,省科役,擊強暴,奉法愛民,民甚便之。」

===吳志興===按《尚友錄》:志興,楊子人,世篤孝義,其家世七代約三 百餘年不分異,積善好施,鄉人稱為「吳、善三公。」高宗 封為迪功郎,卒年九十三。

吳曾

编辑

按《萬姓統譜》:「曾,崇仁人。高宗時獻所著書,累遷吏部 郎,奉祠。久之,起知靖州,去貪吏,安邊民。後知嚴州,致 仕。」

吳挺

编辑

按《宋史吳璘傳》:「璘子挺,字仲烈,以門功補官,從璘為 中郎將,超授右武郎、浙西都監兼御前祗候,尋差利 路鈐轄,改利州東路前軍同統制,繼改西路。紹興三 十一年,金人渝盟,挺願自力軍前,璘以為中軍統制, 擢滎州刺史,尋拜熙河經略安撫使。明年,攻鞏州,城 破,以功授團練使,又授郢州防禦使。孝宗即位,拜武」 昌軍承宣使,尋加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熙河路經 略、安撫使、中軍統制。乾道元年,陞本軍都統制。三年, 拜侍衛親步軍指揮使、節制興州軍馬。璘卒,起復金 州都統,金房開達安撫使,改利州東路總管。挺力求 終喪,服除,召為左衛上將軍,拜主管侍衛步軍司公 事。淳熙元年,改興州都統,拜定江軍節度使。四年,入 覲,除知興州、利州西路安撫使。十年,特加檢校少保。 紹熙四年,以疾致仕,詔加太尉。卒,贈少師、開府儀同 三司。挺少起勳閥,弗居其貴,拊循將士,人人有恩。子 五人。

吳可當

编辑

按《萬姓統譜》:「可當字時文,登進士第,立朝有讜言直 節,終司農少卿。」

吳楫

编辑

按《萬姓統譜》:「楫,字公濟,崇安人。幼穎悟,紹興末,鄉試 不第,退居田里,閉戶讀書。晚年以特恩補官,調靖江 府臨桂縣主簿。」

吳芾

编辑

按《宋史吳芾傳》:「芾字明可,台州仙居人。舉進士第,遷 祕書省正字,與秦檜舊故。至是,檜已專政,芾退然如 未嘗識,檜疑之,諷言者論罷,通判處、婺、越三郡。知處 州何溥薦芾,除監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知婺州。孝 宗初即位,陛辭,陳為治先正其心,上嘉納。知紹興府, 權刑部侍郎,遷給事中,改吏部侍郎,以敷文閣直學」 士知臨安府。內侍家僮毆傷酒家保,芾捕治之,權豪 側目。執政議以芾使金,復除吏部侍郎,且議以龍大 淵為副。芾曰:「是可與言行事者邪?」語聞,得罷不行。下 遷禮部侍郎,力求去,提舉太平興國宮。時芾與陳俊 卿俱以剛直見忌,未幾,俊卿亦引去。中書舍人閻安 中為孝宗言「二臣之去,非國之福。」起知太平州,歷知 隆興府。芾前後守六郡,各因其俗為寬猛,吏莫容姦, 民懷惠利。再奉太平祠,屢告老,以龍圖閣直學士致 仕。後十年卒。自號湖山居士。

吳昉

编辑

按《萬姓統譜》:昉知荊門軍,鍾相之黨攻城,昉闔室被 害,二子雍、豐在襁褓間得免。開禧間,立廟軍城南,賜 額「英愍。」

吳澥

编辑

按《萬姓統譜》:「澥,崇化人。隆興初進士,以朝臣薦召對, 孝宗嘉之,陞太學錄,改西外宗教。所著有《內字辨》等 書。」

吳箕

编辑

按《萬姓統譜》:「箕字嗣之,休寧人。少孤,刻志讀書。乾道 五年,登進士第,主仁和簿,分教臨川,與象山諸公講 明義理。宰當塗縣,剖析民訟,召審察,尋以疾卒。子會, 博聞強記,登紹熙元年第,尉饒之鄱陽,調金陵糾曹。 時丘崇為帥,吏胥側足,會不肯詭隨,平反甚眾。任滿 不復出仕,家居十餘年卒。會子軫、輔俱登第。」

吳漢英

编辑

按《江陰縣志》:「漢英字長卿,登乾道丁丑進士,由廬江 簿陞管湖廣運司,累官大宗正丞、兵部郎官。奏安邊 十策及更化三劄,言者疑為黨論罷主管台州明道 觀。閒居六年,講明理學,敦倫修行。晚慕陶淵明,著《歸 去集》二十卷。」

吳琚

编辑

按《宋史吳益傳》:「益子琚,習吏事,乾道九年,特授添差 臨安府通判。其後歷尚書郎、部使者,換資至鎮安軍 節度使,復以才選除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寧宗初, 得祠,奉朝請,尋知鄂州,再知慶元府,位至少師,判建 康府兼留守,卒。琚嘗使金,金人嘉其信義。琚死後,宋 遣使至金議和,屢不合。金人言:南使中惟吳琚言為」 可信。

吳璹

编辑

按《宋史吳益傳》:「益子璹,仕至保靜軍節度使。」

吳環

编辑

按《宋史吳益傳》:「益弟蓋,蓋子環至昭化軍節度使。」

===吳玨===按《萬姓統譜》:「玨字仲玉,興化縣人。孝宗時為龍巖令, 改寧國軍僉判,終通判漳州。」

吳儆兄俯

编辑

按《萬姓統譜》:儆,休寧人。與兄俯齊名,時為之語曰:「眉 山三蘇,江東二吳。」俯登乾道進士,終太學錄。儆登紹 熙進士,歷官通判邕州。張栻薦之朝,召對,首陳恢復 大計,孝宗嘉獎之。子垕,私淑朱子之說,隱居不仕。

吳德彰

编辑

按《泉州府志》:「德彰,惠安人。宋乾道間兵荒,父母俱沒 於外。時德彰幼少,欲求骸骨以葬,訪不可得,乃以檀 木刻像,葬於山脊。自後山下有香氣襲人,經久乃息, 里人號其山曰香山。」

吳格

编辑

按《萬姓統譜》:「格,休寧人。淳熙間登第,歷官提舉浙西 常平茶鹽,召為左曹郎官,直祕閣。帥紹興,越有定科 浮財物力等錢,大為民害,格急為代輸,求免科率,官 至樞密都承旨、起居舍人,卒。」

吳柔勝

编辑

按《宋史吳柔勝傳》:「柔勝,字勝之,宣州人。登淳熙八年 進士第,調都昌簿。丞相趙汝愚知其賢,差嘉興府學 教授,將寘之館閣。會汝愚去,御史湯碩劾柔勝嘗救 荒浙右,擅放田租,為汝愚收人心,且主朱熹之學,不 可為師儒官。自是閒居十餘年。嘉定初,主管刑工部 架閣文字,遷國子正,復遷太學博士,又遷司農寺丞」, 出知隨州,除京西提刑,改湖北運判兼知鄂州,改知 太平州,除直祕閣、主管亳州明道宮,改直華文閣,除 工部郎中,力辭,除祕閣修撰,依舊宮觀。卒,諡「正肅。」

吳庸

编辑

按《永州府志》:「庸字子實,登淳熙特科,為容州陸川簿 尉。李節倡亂,庸與徐邦直、唐節糾合弓兵禦賊,凡六 戰,眾寡不敵,庸沒於陣。帥上其事,贈承事郎,仍官其 子。」

吳曦

编辑

按《宋史吳曦傳》:「曦,信王璘之孫,節度挺之中子,以祖 任補右承奉郎。淳熙五年,換武德郎,除中郎將,後省 言其太驟,改武翼郎,累遷高州刺史。挺卒,起復濠州 團練使。慶元元年,由建康軍馬都統制除知興州兼 利西路安撫使。四年,憲聖園陵成,以勞遷武寧軍承 宣使。六年,光宗攢陵成,遷太尉。會韓𠈁胄謀開邊,曦」 潛畜異志,因附𠈁胄求還蜀,𠈁胄遂命曦興州駐劄 御前諸軍都統制兼知興州、利州西路安撫使。開禧 二年,朝廷議出師,詔曦為四川宣撫副使,仍知興州, 聽便宜行事。未幾,兼陝西、河東招撫使。曦為反謀,陰 獻關外階、成、和、鳳四州於金,求封為蜀王。三年正月, 曦乘黃屋左纛,僭王位於興州,即治所為行宮,稱是 月為「元年。」遣董鎮至成都治宮殿,將徙居之。興州合 江倉官楊巨源倡義討逆,未有以發,會李好義與李 貴等皆有謀,二月甲戌夜,漏盡,巨源、好義首率勇敢 七十人,斧門以入,李貴即曦室斬其首,裂其尸,函曦 首獻於朝。曦敗時年四十六。

吳獵

编辑

按《宋史吳獵傳》,「獵字德夫,潭州醴陵人。登進士第,初 主潯州平南簿。時張栻經略廣西,檄攝靜江府教授。 劉焞代栻,栻以獵薦,辟本司準備差遣。久之,知常州 無錫縣。用陳傅良薦,召試,守正字。光宗以疾不覲重 華宮,獵上疏辭甚切。寧宗即位,遷校書郎,除監察御 史,出為江西轉運判官,尋劾罷。久之,起為廣西轉運」 判官,除戶部員外郎,總領湖廣、江西、京西財賦,召除 祕書少監。屬江陵告饑,除祕閣修撰、主管荊湖北路 安撫司公事、知江陵府。金人圍襄陽、德安,朝廷命獵 節制本路兵馬,加寶謨閣待制、京湖宣撫使。時吳曦 反於蜀,除刑部侍郎,充四川宣諭使。以敷文閣學士、 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嘉定六年召還,卒。獵 初從張栻學。乾道初,朱熹會栻于潭,獵又親炙。湖湘 之學一出于正。有《畏齋文集》、奏議六十卷。諡「文定。」

吳錫疇

编辑

按《萬姓統譜》:錫疇,休寧人,儆之從子,垕之子。四歲而 孤。伯氏破其家,或教之訟,錫疇泣曰:「貧寠命也。二祖 以孝友名家,吾兄弟訟,不辱吾先乎?」聞者賢之。

吳子斌

编辑

按《泉州府志》:「子斌,字伯全,同安人。少遊上庠,有文名。 登嘉泰二年第,知南豐縣,有惠政。秩滿,民詣臺借留 者千計。通判肇慶府,卒於官。」

吳英

编辑

按《廣東通志》:「英,南海人。嘉泰四年,海寇竊發,有司募 人捕之,英往應命,乃設伏要害,擒獲無算。帥府上其 功,授承信郎。開禧二年,有邊警,調發守把漢川,防把 江面。嘉定十年,除平江府駐劄御前都副統制。寶慶 改元,轉武議大夫,拜團練使。英捧詔感奮,淮口之役, 躬冒矢石,為眾隊先,乘風縱火,焚賊舟五百餘艘。賊」 大奔,斬首千餘級。尋戰於北神鎮,又縱火燒斷橫江鎖,賊引去。及《賊》圍鹽城,親率舟師登岸死戰,連獲大 捷。累功轉左武大夫、防禦使,卒於家。

吳炎

编辑

按《萬姓統譜》:炎字濟之,邵武人。紹熙初,擢進士第。開 禧初,自武學諭遷太學博士。時韓𠈁冑擅權,炎丐外, 通判建寧軍。陛辭,極言楮法之更,大失人心。至郡,寬 征嗇用,改興化軍。先教化,崇禮遜,政績甚多。終更奉 祠,卒。

吳汝明

编辑

按《尚友錄》:「汝明嘗刲股療母疾,有靈芝生堂側。開禧 中,敵入境,他室廬皆焚蕩,汝明室獨存。嘉定中,以事 聞,詔旌表。」

吳元弟宏 愈

编辑

按《萬姓統譜》:元德安人。開禧間與弟宏愈同登進士, 官至制幹,累贈正議大夫。宏,饒州司戶。愈官至沿江 制置使兼知鄂州,卒諡文肅。宏子觀,官至江東提刑, 知饒州。

吳發

编辑

按《萬姓統譜》:「發字伯韞,歙人。十歲能屬文,纔冠登第, 授藩陽簿,調江陵士曹。臨川法掾,多所平反。為信州 判官,遇事益剛烈,授龍泉丞。嘉定己巳旱蝗,倉臺委 往慶元慮囚,邑宰尚嚴,狴犴充斥,徙而之他。發移牒 索之,或罪或釋,悉遣還家,歡聲載道。代歸即告老。弟 暎字景齊,登第授青陽簿。」

吳泳

编辑

按《宋史吳泳傳》:「泳字叔永,潼川人。嘉定二年進士。歷 官為軍器少監,行太府寺丞,行校書郎,升祕書丞,兼 權司封郎官,兼樞密院編修官。升著作郎,兼權直舍 人院,遷祕書少監,兼權中書舍人。尋遷起居舍人,兼 權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疏言謹政體,正道揆、厲臣 節,綜軍務四事,權刑部尚書兼修玉牒,以寶章閣直」 學士知寧國府、提舉太平興國宮。進寶章閣學士,差 知溫州。赴官,道間,聞溫州饑,至處州,乞蠲租科降,救 饑者四萬八千有奇。改知泉州,以言罷。所著有《鶴林 集》。

吳純臣

编辑

按《廣東通志》:「純臣,群之子。居官有父風,嘗知連州,盡 心民瘼。嘉定乙亥,春夏不雨,純臣露行酷日中詣龍 津禱焉。崔與之素知其賢,比入覲,上問南中人才,以 純臣對。除提點廣西刑獄,剖決無滯。進通奉大夫,乞 歸卒。」

吳淵

编辑

按《宋史吳淵傳》:「淵字道父,祕閣修撰柔勝之第三子 也。幼端重寡言,苦志力學。五歲喪母,哭泣哀慕如成 人。嘉定七年,舉進士,調建德縣主簿。至官就辟令。江 東九郡之冤訟於諸使者,皆乞送淵,改差浙東制置 使司幹辦公事。丁父憂,詔以前職起復,力辭弗許。再 辭,詔從之。服除,差浙東提舉茶鹽司幹辦公事,尋改 鎮江府節制司、沿江制置使司幹辦公事」,皆不就。知 武陵縣,改楊子縣兼「淮東轉運司幹辦公事」,添差通 判真州。入為將作監丞,遷樞密院編修官兼刑部郎 官,再遷祕書丞,以直煥章閣知平江府兼節制許浦 水軍,提點浙西刑獄。會嚴、衢盜起,調遣將士招捕之, 殲其渠魁,散其支黨,以功為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 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兼左司,進右文殿 修撰、樞密副都承旨兼右司兼檢正。適政府欲用兵 中原,以據關守河為說,淵力陳其不可,丞相鄭清之 不樂而罷,出知江州,改江、淮、荊、浙、福建、廣南都大提 點坑冶。都司袁商令御史王定劾淵罷,侍御史洪咨 夔不直之,劾定左遷。未幾,邊事果如淵言。清之致書 引咎,差知鎮江府,定防江軍之擾。兼淮東總領,以功 遷太府少卿,復以總領兼知鎮江,加集英殿修撰,進 權工部侍郎,權兵部、戶部侍郎,再為總領兼知鎮江。 時淵造闕下,入對,歷陳九事,甫下殿,御史唐璘擊之, 遂仍前職,提舉太平興國宮。久之,加寶章閣待制,再 起知鎮江兼總領。未幾,以戶部侍郎兼知鎮江府。召 赴行在,以寶章閣直學士知太平州,尋兼江東轉運 使。時兩淮民流徙入境者四十餘萬,淵亟加慰撫,旁 郡流民焚劫無虛日,獨太平境內肅然,無敢譁者。以 功加華文閣直學士、沿海制置使、知慶元府,不赴;以 工部尚書、沿海制置副使知江州,亦不赴。「升華文閣 學士、知隆興府、江西安撫使兼轉運副使。徙知潭州、 湖南安撫使,不赴。加敷文閣學士,仍知隆興府。改知 鎮江府兼都大提舉浙西沿海諸州軍、許浦、澉浦等 處兵船。」右正言三疏劾淵,奪職,尋復職,提舉太平興 國宮。未幾,改鴻慶宮。丁母憂,服除,進龍圖閣學士、江 西安撫使,尋為沿江制置「副使兼提舉南康軍兵甲 公事、節制蘄、黃州、安慶府屯田使。遷兵部尚書、知平 江府兼浙西、兩淮發運使,尋兼浙西提點刑獄、知太 平州兼提領兩淮茶鹽所。」以功進「端明殿學士、沿江 制置使、江東安撫使兼知建康府兼行宮留守、節制和州、無為軍、安慶府兼三郡屯田使。」淵興利除害,究 心軍民。拜資政殿大學士,封金陵侯,進爵為公。徙知 福州、福建安撫使,改知平江府兼發運使,改知寧國 府。累疏辭免,且丐祠,以本官提舉洞霄宮。起知潭州、 湖南安撫使,不赴。改知太平兼提領江、淮茶鹽所。轉 荊湖制置大使,知江陵府兼夔路策應大使,兼京湖 屯田大使,帶行京湖安撫制置大使。拜觀文殿學士 兼總領湖廣江西京西財賦、湖北京西軍馬錢糧,淵 調兵二萬往援川蜀,其後力戰於白河、沮河、玉泉。寶 祐五年正月朔,以功拜參知政事。越七日卒,贈少師。 淵有材略,迄濟事功,所至興學養士,然政尚嚴酷,好 興羅織之獄,籍入豪橫,故時有《蜈蚣》之謠。

吳潛

编辑

按《宋史吳潛傳》:「潛字毅夫,宣州寧國人,祕閣修撰柔 勝之季子。嘉定十年進士第一,授承事郎,簽鎮東軍 節度判官,改簽廣德軍判官。丁父憂,服除,授祕書省 正字,遷校書郎,添差通判嘉興府,權發遣嘉興府事, 轉朝散郎,尚書金部員外郎。紹定四年,遷尚右郎官, 授直寶章閣,浙東提舉常平,辭不赴,改吏部員外郎」, 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遷太府少卿、淮西總領,遷太 府卿兼權沿江制置、知建康府、江東安撫留守。端平 元年,詔求直言,潛所陳九事,以直論忤時相,罷奉千 秋鴻禧祠。改祕閣修撰、權江西轉運副使兼知隆興 府,主管江西安撫司。擢太常少卿,進右文殿修撰、集 英殿修撰、樞密都承旨、督府參謀官兼知太平州,權 工部侍郎、知江州,辭不赴,改權兵部侍郎兼檢正,試 工部侍郎、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改知平江府。條 具《財計凋敝本末》,以寬郡民。與轉運使王埜爭論利 害。授寶章閣待制、提舉太平興國宮,改「玉隆萬壽宮。」 試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兼知鎮江府,改寶謨閣直學 士兼浙西都大提點坑冶,權兵部尚書、浙西制置使, 進工部尚書,改吏部尚書兼知臨安府兼侍讀經筵。 以臺臣徐榮叟論列,授寶謨閣學士、知紹興府、浙東 安撫使,辭,提舉南京鴻慶宮,遂請致仕,授華文閣學 士、知建寧府,辭。丁母憂,服除,轉中大夫、試兵部尚書, 轉翰林學士、知制誥,改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進封金陵郡侯。以亢旱乞罷免,改資政殿學士、提舉 洞霄宮,改知福州兼本路安撫使,徙知紹興府、浙東 安撫使。召同知樞密院兼參知政事。淳祐十一年,入 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明年,以水災乞解 機政,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又四年,授沿海 制置大使、判慶元府。以久任,累章乞歸田里,進封慶 國公,判寧國府。還家,以醴泉觀使兼侍讀召,拜特進、 左丞相,改封許國公。屬將立度宗為太子,潛密奏云: 「臣無彌遠之材,忠王無陛下之福。」帝怒,落職,謫建昌 軍,尋徙潮州,責授化州團練使,循州安置。死時景定 三年五月也。德祐元年,追復元官。明年,以太府卿柳 岳請贈諡,特贈少師。

吳梅鄉

编辑

按《萬姓統譜》:「梅鄉,字清淑,仙居人。嘉定十七年特舉, 仕至忠州文學,從朱子游。所著有《經說、語錄》。」

吳昌裔

编辑

按《萬姓統譜》:「昌裔字季永,蚤孤,痛自植立,得程頤、張 載、朱熹諸書,研繹不倦。舉嘉定進士,歷官監察御史, 遇事敢言。後以寶章閣待制致仕,卒諡忠肅。」

吳昶

编辑

按《萬姓統譜》:「昶,歙人,刻志為學。朱熹歸省先塋首執 禮館下,得聞伊洛之學,安貧守道,無意進取。以薦徵 郡校書,弗就。」

吳必大

编辑

按《萬姓統譜》:「必大,興國人。以父任補官,為吉水丞。屬 權臣指朱文公為偽學,遂致仕。必大晚師文公,深究 理學,議論操守,為儒林所重。」

吳居仁

编辑

按《尚友錄》:居仁字溫父,建陽人。以特科歷古田尉、攸 縣丞、融州節度推官。所至以儒飭吏,聽事必以人倫 大義斷曲直,部使者下其所斷,為州縣式。居官奉法, 不妄有所取。比歿,無以為斂。朱文公每對黃幹,稱為 「真廉吏。」

吳壽昌

编辑

按《尚友錄》:壽昌字大年,邵武人。初謁佛者疏山,喜談 禪。後遊朱文公之門,著《問答略》。嘗問張栻、呂祖謙,以 南軒非壽昌所敢知,東萊博學多識則有之,守約恐 未也。熹深然之。

吳雄

编辑

按《尚友錄》:「雄字伯英,平安人。年二十客臨安,因蔡元 定見朱仲晦於考亭,遂受業。與黃宜卿、康叔臨、蔡伯 靜及其弟仲默講貫明徹。雄博學尢有志於當世,星 緯占候,孫吳兵法,咸詣其妙。」

吳燧

编辑

按《泉州府志》:「燧字茂新,同安人。紹定二年進士。累官監察御史。上疏以正紀綱、開言路為首務。除大理寺 卿,不拜而去。再歲,召為祕書監,擢殿中侍御史兼侍 講。時洪天錫論董宋臣甚力,燧請行其言,改禮部侍 郎,未幾奉祠。度宗立,召為兵部侍郎。」

吳一鳴

编辑

按《延平府志》:「一鳴,字伯大,南平人。登紹定五年進士, 為潭州益陽縣尉。帥李華聞其賢,置之幕下,復薦於 朝,累調泉之德化令。時康維新帥漕,薦之,得調長樂 令。為仇家所誣,去任,行李蕭然,邑人號哭於道。執政 後亦知其非罪,復調臨安府僉判。時樞密鄭清疾作, 遂委代之,官終浙東帥司機宜。」

吳叔告

编辑

按《莆田縣志》:「叔告,字君謀,貢於鄉。端平二年,理宗始 親政,策士,叔告以發強密察為言,擢第一,簽書威武 軍節度判官,累遷祕書郎,輪對皆切時政。遷著作佐 郎,知撫州,尋除刑部郎。以不善迎合,為中外所攻,寢 新命,貶一秩。淳祐三年,復元職。六年,差知袁州。召奏 事,再除刑部郎,知漳、衡、常三州,改嚴州。自臨川罷歸。」 景定二年,召除尚右郎官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 檢討官。四年,除大理少卿。丐外,以直寶章閣提舉浙 西常平事。是冬,召奏事,再祈免,得請,歸裝蕭然。

吳思齋

编辑

按《萬姓統譜》:思齋字子善,麗水人。由任子入官,忤賈 似道,歸寓桐廬,值宋改物,家無儋石,有勸之仕者,輒 謝曰:「譬猶處子已嫁,不能更二夫也。」

吳士龍

编辑

按《萬姓統譜》:「士龍字子雲,江潭人。幼器識不群,善談 兵。淳祐間領監舉,以韜略登右科,授建康帥司幹官 制置。隨任安慶、望江宰。以母年八十,急歸侍養,撫孤 姪如己子,資產一無所私,鄉邑稱之。」

吳升

编辑

按《萬姓統譜》:「升字潛夫,婺源人。淳祐庚戌,以布衣領 薦,登壬子進士第,入史館,授國史編校。晚號定菴,卒 年八十四。從子康後著《春秋誅意譴告》百卷,進於朝, 理宗覽而嘉之,特旨與殿試,調鎮江戶參。」

吳秀發

编辑

按《福州府志》:「秀發,字宗魯,閩縣人。寶祐元年進士,判 饒州。政務便民,尤留心獄訟。元兵南寇,疏屯田戰守 事宜。後以功進中散大夫、光祿卿,加松江制置,仍判 州事。」

吳雷奮

编辑

按《萬姓統譜》:「雷奮,休寧人。景定元年進士,授饒州司 戶,以剛直忤權貴去官。後辟為荊湖安撫司準備差 遣,不出。」

吳名揚

编辑

按《萬姓統譜》:「名揚,金谿人。咸淳中進士,歷官浙西制 幹。文天祥招徠天下士,名揚與焉。後奏除禮、兵二部 架閣。踴躍赴義,傾動一時。」

吳祕

编辑

按《萬姓統譜》:「祕,甌寧人。累官提點京東路刑獄,所著 有《周易通神》及《揚子註》《太元箋》。」

吳豫

编辑

按《萬姓統譜》:「豫,歙人。弱冠失怙,嘔血彌年,讀書不求 甚解。重義疾邪,築場圃於禾稼間以自老。」

吳從龍

编辑

按《宋史吳從龍傳》:「從龍字子雲,官至武功郎、建康府 統制。紹定兵難,為先鋒援不至,被擒。使至泰州城下 誘降,終不屈,死之,官其弟從虎至武經大夫。」

吳簡言

编辑

按《尚友錄》:簡言字若訥,長汀人。以茂異決科,累官祠 部郎中。嘗經巫山神女廟,題詩云:「惆悵巫娥事不平, 當時一夢是空成。只因宋玉閒脣吻,流盡巴江洗不 清。」是夜夢神女來謝。

吳楚材子應登

编辑

按《宋史吳楚材傳》:「楚材,名炎,以字行,建昌南城人。德 祐元年,建昌降。明年春,楚材還其鄉領村,糾集民兵。 時江西制置使黃萬石授楚材迪功郎、權制置使計 議官以安之,且戒勿興兵,楚材不聽。二月己亥,自領 村率眾攻城,甫至近郊之龜湖,北兵三道蹴之,進攻 領村,拒以木柵,不得入。事聞,益王元帥府承制授楚」 材宣議郎、帶行大社令、知建昌軍,俾聚軍圖再舉。萬 石匿其命。楚材既失利,且乏援,元兵誘降,其眾多解 去,楚材走光澤,為人所執,及其子應登以獻。及吳浚 為江西制置招討使,斬楚材父子,傳首諸邑。益王立 於福州,聞而哀之,贈官朝奉郎,即邵武立廟,賜名《忠 勇》。

吳欽

编辑

按《尚友錄》:欽,休寧人。中漕舉,補府學教授。宋亡,題其 所居之屏曰:「殷周雖代,而首陽自存;晉室雖更,而陶 徑自若。」時論高之。

===金===

吳激

编辑

按《金史吳激傳》,「激字彥高,建州人。父栻,宋進士,官終 朝奉郎,知蘇州。激,米芾之婿也。工詩能文,字畫俊逸, 得芾筆意。尤精樂府,造語清婉,哀而不傷。將宋命至 金,以知名留不遣,命為翰林待制。皇統二年,出知深 州,到官三日卒。詔賜其子錢百萬、粟三百斛、田三頃, 以周其家。有《東山集》十卷行於世。」東山,其自號也。

吳僧哥

编辑

按《金史吳僧哥傳》:「僧哥,西南路唐古乙剌糺上沙鸞 部落人,拳勇善騎射。大安間,選籍山西人為兵,僧哥 充馬軍千戶,有功。貞祐初,遷萬戶,權順義軍節度使。 朔州失守,僧哥復取之,真授同知節度使事。弟權同 知節度使事迪剌真授節度副使。權節度副使燕曹 兒,真授節度判官。提控馬壽兒以下,遷授有差。眾苦」 乏食,僧哥乞賜糧十五萬斛。朝廷以為「應州已破,朔 為孤城,其勢不可守」,乃遷朔之軍民九萬餘口,分屯 於嵐、石、隰、吉、絳、解之間,未行,大元兵至朔州,戰七晝 夜有功,加遙授同知太原府事兼同知節度使事,迪 剌石州刺史,曹兒同知岢嵐州防禦使事。四年,始遷 其民南行,且戰且行者數十里,僧哥力憊,馬躓死焉, 時年三十。詔贈鎮國上將軍、順義軍節度使。

吳邦傑

编辑

按《金史吳邦傑傳》:邦傑,登州軍事判官。邦傑寓居日 照之村墅,為大元兵所得,驅令攻城,邦傑曰:「吾荷國 恩,詎忍攻吾君之城。」與之酒食不顧,乃殺之。詔贈朝 列大夫、定海軍節度副使。

吳元珪

编辑

按《元史吳元珪傳》:「元珪,字君璋,廣平人。父鼎,燕南提 刑按察副使。元珪簡重深沉,凡征謀治法,律令章程, 皆得於家庭之所授受。至元十四年,世祖召見,命侍 左右,授後衛經歷。從幸上都,擢樞密都事,陞經歷。二 十六年,參議樞密院事,尋陞樞密院判官。二十八年, 除禮部侍郎,遷左司郎中。三十一年,參議中書省事。」 大德元年,除吏部尚書。三年,宣撫燕南,遷工部尚書。 六年,僉河南行中書省事,將行,拜江浙行省參知政 事。武宗即位,由僉樞密院事,拜樞密副使。詔元珪二 十餘人議政中書,特加平章政事。仁宗即位,詔元珪 與十六人議時政。皇慶元年,出拜江浙行省左丞,移 疾去。延祐元年,拜甘肅行省左丞。歲餘召還,俾宣撫 遼陽諸郡。復為樞密副使,特加榮祿大夫。至治元年, 以年老致仕。三年,卒。贈光祿大夫,追封趙國公,諡忠 簡。

吳鼎

编辑

按《元史吳鼎傳》:「鼎字鼎臣,燕人。至元十七年,見裕宗 於東宮,命入宿衛。二十五年,授織染雜造局總管府 副總管。後積官至禮部尚書,宣徽副使。大德十一年, 山東諸郡饑,詔鼎往賑之。至大元年,改正奉大夫、保 定路總管。三年,召授資善大夫,同知中政院事。兩浙 財賦隸中政者鉅萬計,前往者率多取其贏,鼎治之」, 一無私焉。四年,改京畿漕運使。皇慶二年,特旨復命 宣徽院事,進資政大夫、崇祥院使。延祐三年,卒。贈榮 祿大夫、平章政事、柱國,追封薊國公,諡孝敏。

吳全節

编辑

按《元史釋老傳》:「吳全節,字成季,饒州安仁人,學道於 龍虎山。至元二十四年,至京師,從留孫見世祖。三十 一年,成宗至自朔方,召見,敕每歲侍從行幸,所司給 廬帳車馬、衣服廩餼,著為令。大德十一年,授元教嗣 師。至治元年,留孫卒。二年,制授特進上卿、元教大宗 師、崇文弘道元德真人,總攝江淮荊襄等處道教,知」 集賢院道教事,嘗代祀嶽瀆。全節雅好結士大夫,無 所不傾,其交長者,尤見親而敬,推轂善類,唯恐不盡 其力。至於振窮周急,又未嘗以恩怨異其心。卒,年八 十二。

吳恭祖

编辑

按《河南通志》:「恭祖,字景莊,孟州人。沉毅有才識。至元 末,為福建行省理問,有能聲。累遷建興汀、福四路總 管,所至以重厚稱。卒贈兵部尚書,追封渤海郡侯,諡 正肅。」

吳國寶

编辑

按《元史李忠傳》:「吳國寶,雷州人,性孝友,父喪廬墓。大 德八年,境內蝗害稼,惟國寶田無損,人皆以為孝感 所致云。」

吳起孫

编辑

按《江西通志》:「起孫,字誠甫,五世同居,素無恆產,惟資 醫術,以供食指。至大壬子,本路以聞,至今稱為義門 吳氏。」

吳澄

编辑

按《元史吳澄傳》:「澄字幼清,撫州崇仁人。高祖曄,初居 咸口里,望氣者言其地當出異人。澄生三歲,穎悟日 發,教之古詩,隨口成誦。五歲,日受千餘言,夜讀書至旦。母憂其過勤,節膏火,不多與。澄候母寢,燃火復誦 習。既長,用力聖賢之學。嘗舉進士不中,侍御史程鉅 夫奉詔求賢江南,起澄至京師。未幾,以母老辭歸。左」 丞董士選薦澄有道,擢應奉翰林文字。有司敦勸,久 之乃至,而代者已到官,澄即日南歸。未幾,除江西儒 學副提舉。居三月,以疾去官。至大元年,召為國子監 丞,執經問難者接踵而至,澄各因其材質,反覆訓誘 之。皇慶元年,陞司業,一夕謝去。俄拜集賢直學士,特 授奉議大夫,俾乘驛至京師,次真州,疾不果行。英宗 即位,超遷翰林學士,進階大中大夫。泰定元年,初開 經筵,命為講官。會修《英宗實錄》,命總其事。居數月,《實 錄》成,即移疾去。中書言於帝,請有所褒異,詔加資善 大夫。澄所居草屋數間,程鉅夫題曰「草廬」,故學者稱 之為「草廬先生。」卒,贈江西行省左丞、上護軍,追封臨 川郡公,諡文正。

吳思達

编辑

按《元史劉德泉傳》:延祐間,蔚州吳思達兄弟六人,嘗 以父命析居。思達為開平縣主簿,父卒還家。治葬畢, 會宗族泣告其母曰:「吾兄弟別處十餘年矣,今多破 產,以一母所生,忍使兄弟苦樂不均耶?」即以家財代 償其逋,更復共居。母卒,哀毀甚。宅後柳連理,人以為 友義所感。

吳方

编辑

按《尚友錄》:「方字季仁,八行先生範七世孫。嘗受學於 陸子方之門。延祐中,有司薦為處州儒學錄,不就,自 號懶菴居士。」蔡港務官虧稅錢,將鬻女以償,方為之 代輸,其人請以女備使,令,拒弗納。寓官有受代死無 所歸者,方讓所治壽域葬之。

吳律

编辑

按《濮州志》:「律字伯儀,濮州鄄城人,監察御史衍之子 也。幼時,父書『律』字示之,三試皆識,故名律。師事導江 先生,傳其性命之學。嘗為曹州判官。夏大旱,往定陶 慮囚,釋遣冤滯,雨大至,陞承務郎,知嶧州。後退居峗 山書院,教授生徒數百人。延祐中,起為承直郎,陞翰 林修撰,歷陞祕書少監。既致仕,居濮之富春園,自號 『蘊齋』。」卒年八十一。

吳師道

编辑

按《元史吳師道傳》:「師道字正傳,婺州蘭谿人。自羇丱 知學,即善記覽,工詞章。因讀宋儒真德秀遺書,乃幡 然有志於為己之學,刮摩淬礪,造履益深。登至治元 年進士第,授高郵縣丞。明達文法,吏不敢欺。再調寧 國路錄事,遷池州建德縣尹。中書左丞呂思誠、侍御 史孔思立列薦之,召為國子助教,尋陞博士。其為教」 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許衡之成法。丁內憂歸。以奉議 大夫、禮部郎中致仕,終於家。

吳昇

编辑

按《滕縣志》:「昇大父吳誼,為滕縣主簿。父震,為沂水典 史。震生昇,昇以孝廉辟,累官邵武、興化二路推官,廉 明有聲。以母周氏憂,廬墓側,不飲酒肉食者三年。有 司復以孝廉聞。至治元年,以朝列大夫泉州路治中 致仕。」

吳文

编辑

按《元史吳澄傳》:「澄長子文,終同知柳州路總管府事。」

吳京

编辑

按《元史吳澄傳》:「天曆三年,朝廷以澄耆老,特命次子 京為撫州教授,以便奉養。京終翰林國史院典籍官。」

吳萊

编辑

按《元史黃溍傳》:溍同郡柳貫、吳萊,皆浦陽人。萊字立 夫,集賢大學士直方之子也。貫每稱萊為絕世之才。 溍晚年謂人曰:「萊之文嶄絕雄深,類秦漢間人所作, 實非今世之士也。吾縱操觚一世,又安敢及之哉!」

吳應澍

编辑

按《黃安縣志》:「應澍,閩南招撫使季子也。博學多能,以 德義為鄉里所欽。兄東山,南山早逝,遺孤五人,女六 人,公撫教如己出,男為娶,女為嫁,以所置產業與己 子均分之。天曆己巳,湖省平章司薦應澍德義,不求 聞達,上遣異珍庫大使陶肅卿齎詔徵之,不起。御書 『西山』二字褒之。人至今稱西山先生云。」

吳當

编辑

按《元史吳當傳》:「當字伯尚,澄之孫也。幼承祖訓,以穎 悟篤實稱。長精通經史百家言。侍其祖至京,補國子 生。至正五年,以父廕授萬億四庫照磨。未上,用薦者 改國子助教。勤講解,嚴肄習,諸生皆樂從之。會修遼、 金、宋三史,當預編纂。書成,除翰林修撰。七年,遷國子 博士。明年陞監丞。十年,陞司業。明年遷翰林待制。又」 明年,改禮部員外郎。十三年,擢監察御史,尋復為國 子司業。明年,遷禮部郎中。又明年,除翰林直學士。時 江南兵起,有薦當習知江西民俗,詔授江西肅政廉 訪使,招捕江西諸郡,便宜行事。當受命至江南,即召 募民兵勦寇。是時,朵歹總兵撫建,積年無功,因忌當 屢捷,構為飛語,謂當與寇通。有旨解兵柄,除當撫州路總管,供億火伱赤軍。火伱赤殺當從事官,將士皆 憤怒。當諭之曰:「上命不可違也。」而火伱赤又上言難 任牧民,尋罷總管,除名。十八年,火伱赤還龍興,當隨 軍不敢去。先是,當平賊功狀,自廣東由海道未達京 師,而朵歹、火伱赤等公牘先至,故朝廷責當左遷。及 得當功狀,乃始知其誣。詔拜中奉大夫、江西行省參 知政事。命未下,而陳友諒已陷江西諸郡,火《伱赤》棄 城遁。當乃戴黃冠,著道士服,杜門不出,日以著書為 事。友諒辟之,當臥床不食,以死自誓。乃舁床載之舟, 送江州。拘留一年,終不為屈。遂隱居廬陵吉水之谷 坪,逾年以疾卒。

吳好直

编辑

按《元史吳好直傳》:「好直,華州蒲城人。父歿,事繼母孝。 兄弟嘗求分財,好直勸諭不能止,即以己所當得,悉 推與之。出從師學,澹泊三十年,無少悔。縣令言狀表 美之。」

吳揚

编辑

按《浙江通志》:「揚,字仲修,少負大志,好騎射。至正間,郡 監廉其才,會睦溪盜犯僊居,遂陞揚州同知。部兵逆 戰於羅漢潭,挫其鋒。有鄉民陰為賊導,凌晨潛掩其 後,揚格𩰚,大創而死。帥府伯顏不莊舉其長子熅襲 職。熅與弟燾、炘泣涕誓師,趨搗賊巢,獲其渠魁并向 導者,剖肝以祭之。朝嘉其父子忠孝,命廟祀仲修於」 邑南,并官燾、《炘》云。

吳琇

编辑

按《山西通志》:「琇,盂縣人,豪邁有謀略。至正間,盜賊紛 起,官莫能治。琇時為通判防禦使,所部肅然,賊不敢 近。上聞其賢,擢為太師兼安遠大將軍。」

吳華

编辑

按《松溪縣志》:華,邑人也。至正間,棄家修鍊於瑞巖庵 四十餘年。庵旁蒔蔬,有盜之者,多跣其足。每織屨懸 樹間鬻之,得錢以給貧者。人有病疫,迎華入室,焚香 祈禱,無不立愈。後因覓匠箍桶,華忽誦曰:「一片無情 木,修圓內外空。要知端的處,無漏是成功。」言訖遂化。 鄉人稱之為吳道者。

吳文讓

编辑

按《延平府志》:「文讓,號遜齋,將樂人。仕元為龍溪縣尹。 至正十五年,漳寇李志甫叛,文讓散儲帑,募義兵往 擊之。賊勢方熾,兵力不振,力戰而死。賜諡毅愍。」

吳克忠

编辑

按《將樂縣志》:「克忠,文讓子。始,漳州李志甫亂,父文讓 募義兵捕之。克忠依縣築土城,為保障之計。因父死 於寇,誓不共戴天,竭家貲募兵,血戰敗之,盡殄其醜 類。事聞,授福建宣慰司都元帥府元帥。」

吳清 吳江

编辑

按《溧陽縣志》:「清江兄弟,邑之古縣人。元末壬辰兵亂, 張三舍破溧陽、清江相為聲援。既而城陷,清江入城 戰死太清觀前。」

吳文顯 吳文昭 吳文通

编辑

按《江西通志》:「文顯、文昭、文通兄弟,德興人。父逢濬,隱 居獨善,寡與人合。元季,紅巾盜起,逢濬避難,為寇所 掠,三子冒矢石迎鋒鏑,爭赴父難。逢濬遇害,三子皆 死之。」

吳淳

编辑

按《長洲縣志》:「淳字伯善,少與兄同居,兄以疾廢,伏枕 幾二十年。元季,吳中被兵,家人悉奔潰,淳獨侍兄不 去。有操刃入室者,淳負兄,倉皇走避。復遇亂兵十餘 交刺之,淳以身蔽兄,被三十餘創,昏仆於地,兄竟兵 死,淳遂入隱餘杭山。」

吳林清

编辑

按《延平府志》:「林清負材勇,以功授千戶鎮,歷官廣德 路同知。在任三十餘年,廣德一路,實賴以全。年八十 二卒。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