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294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二百九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百九十四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二百九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二百九十四卷目錄

 方姓部列傳二

  元

  方貢孫      方回

  方時發      方道壡

  明

  方槐生      方仝翁

  方克勤      方國珍

  方徵       方琇

  方必壽      方嵩

  方直       方文

  方定       方賓錢塘人

  方孝孺      方孝友

  方孝復      方法

  方昶       方淵

  方振文      方政

  方廷玉      方鯉

  方素易      方勉

  方熙       方德初

  方員       方謨

  方瑛       方漢

  方宗秩      方銓

  方佑       方昇

  方守       方向

  方良永      方賓巴陵人

  方獻夫      方豪

  方宸       方清

  方庸       方鵬

  方鳳       方鈍

  方一桂      方岑

  方銳       方逢時

  方新       方雲槐

  方從哲      方震孺

  方國儒      方岳貢

  方逢年      方明棟

  方正化      方民懷

  方堯相

 方姓部藝文

  方氏族譜序        明宋濂

  題葉秀才為方氏復姓記後  王世貞

  方正學後裔復姓建祠始末  陳繼儒

  方先生後嗣歸宗記     王士昌

 方姓部紀事

氏族典第二百九十四卷

方姓部列傳二 编辑

编辑

方貢孫 编辑

按《萬姓統譜》:貢孫,字去言,祁門人,宋吏部岳之姪。穎 悟聰拔,登進士第,授金陵監官倉,出納均平,吏白取 雀鼠耗,曰:「汝曹無耗,何患雀鼠。」迨監鎮江酒庫以歸。 咸淳末,祁門令董更生過郡,薦于朝,俾貢孫領縣事。 元至元十三年,為縣尹,有游軍迫境,丞請鎮守王萬 戶驅捕鄰縣寇作,省委孛朮魯敬,未幾至,玉石俱焚, 「賴貢孫之言而免。他縣棟灰塗血,此獨闔境完聚。」省 刑罰,均賦稅,民受其賜。尋又授撫州路府判,改興國 路。在任七閱寒暑,日用飲食之物自其家轉致。又改 建德路。

方回 编辑

按《元詩選小傳》:「回字萬里,號虛谷,宋景定三年,別省 登第,累知嚴州。入元為建德路總管。有《桐江集》。」

方時發 编辑

按《萬姓統譜》:「時發綱之後,十一世同居,至時發克世 其家,以孝義旌之,後起為潮、徽二州教授。」

方道壡 编辑

按《浙江通志》:「道壡,字以愚,淳安人,蛟峰先生曾孫也。 至順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所撰后妃功臣諸列傳, 筆削大義,獨斷於心。調嘉興推官,再調杭州判官,累 轉奉政大夫,江南行省員外郎。洪武初,兩被召,俱不 赴。」

编辑

方槐生 编辑

按《萬姓統譜》:「槐生,字時舉,莆田人。通《春秋》《詩》《書》三經, 善講說,為文詞。元季不仕,與友人結壺山文會。洪武 初,薦充興化府儒學訓導,嘗修《莆陽人物志》。」

方仝翁 编辑

按《浙江通志》:「仝翁,字希元,鄞人,軫之裔。博學力行,志 不仕元。已而方國珍據有明州,致書以宗人稱,欲強 起為輔。仝翁歷敘世次,由莆來,不敢附籍,且勸之歸 明。國珍不從,遂與之絕,號遯庵,以自明其志

方克勤 编辑

按《浙江通志》:「克勤,寧海人。通五經,里中目為神童。弱 冠遍窮濂、洛、關、閩遺書,尢潛心於《易》,至於天文、地理、 制度、名物之屬,必析至當。明兵取台州,迺著國家興 亡之故,為書獻諸行在。洪武三年,應命為邑庠師。越 四年,擢守濟寧郡,毀浮屠以葺廟堂社各立學凡數 百區,隸學弟子籍者二千人,兵後號為最盛。歲暮轉」 戎衣於燕。時禁役民舟,別郡載以牛車。雨雪,牛僵死 破產者十八九。克勤獨從民請,以舟就郡役。城壞,故 事,築以兵。指揮挾貴臣勢,當五六月,聚民萬餘治之, 民哀號即工。克勤密聞中書,即日詔罷之。先是,不雨, 克勤袒跣臥祠下,誓不雨不還。會大雨如注。初赴官 時,戶僅三萬,稅萬餘石,三年五倍其初。嘉靖侯朱亮 祖將舟師數百艘北征,水涸舟泥,脅取五千夫決河, 否則以軍法論。值日暮,克勤不忍煩民,泣禱於天。二 鼓,天雨,𥟖明,水起數尺,舟竟去。八年春入朝,上賜璽 書燕儀曹,使踐舊職,褒諭有加。秋八月,曹縣令程貢 常以不職被笞,心銜之,上封事言狀,御史助之,謫役 江浦。會空印事起,吏誣及之。次子孝孺將草疏,伏闕 訴之,而克勤沒矣,年五十一。克勤孝友天成,晝之所 為,夜白於天。其文章質而不華,平而中理。有《汗漫集》。

方國珍 编辑

按《明外史方國珍傳》:國珍,黃巖人。長身黑體,面白如 瓠,力逐奔馬,世以販鹽浮海為業。元至正八年,怨家 告其通寇,國珍殺怨家,遂與兄國璋、弟國瑛、國珉亡 入海,聚眾梗海道。元以海道漕運萬戶招之,乃受官。 尋進行省參政,盡有慶元、溫、台之地。國珍既得官,擁 兵侵掠自如。太祖取婺州,國珍謀曰:「江左號令嚴明」, 恐不能與抗,遣使奉書,請以三郡獻,且遣次子關為 質。太祖卻其質,使博士夏煜往拜國珍福建行省平 章事,弟國瑛參知政事,國珉樞密分院僉事。國珍名 獻三郡,陰持兩端。煜既至,乃詐稱疾,自言老不任職, 惟受平章印識而已。太祖察知其情,諭以書。是時,元 累進國珍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衢國公,分省慶元。 國珍受之如故,特以甘言謝太祖,絕無內附意。及得 所諭書,竟不省。溫人周宗道以平陽來降,國珍次子 明善守溫,以兵爭,參軍胡深擊敗之,進兵溫州。明善 恐,乃與國珍謀,請俟杭州下,即納土入朝。太祖遂詔 深班師。吳元年既克杭州,國珍據境自如,又數通好 於擴廓帖木兒及陳友定圖為掎捔。太祖聞之怒,貽 書數其十二罪,進兵討之。攻台州,國瑛迎戰,敗,棄城 走黃巖。復破黃巖,進克溫州,長驅抵慶元。國珍率所 部遁入海,追敗之。諸將相次出降,乃遣子關奉表乞 降,授廣西行省左丞,食祿不之官。數歲,卒於京師。子 禮,官廣洋衛指揮僉事;關,虎賁衛千戶所鎮撫。關弟 行,字明敏,善詩,承旨宋濂嘗稱之。

方徵 编辑

按《明外史方徵傳》:「『徵字可久,莆田人。洪武五年,舉鄉 試,選入武英殿,授刑科給事中,改監察御史,出為懷 慶知府。徵志節甚偉,遇事敢直言。居郡時,因星變求 言,疏言風憲官以激濁揚清為職,今不聞旌廉拔能, 專務羅織人罪,多徵贓罰,此大患也』。貶沁陽驛丞。十 三年,以事逮至京,卒。」

方琇 编辑

按《臨湘縣志》:「琇博學有時名,尚氣節。洪武甲寅舉人 才,授邢臺龍岡遞運所副使。成祖靖難,師起徵餉,抗 拒不應。及成祖登極,謫戍順德衛,卒於官,子孫遂家 邢臺焉。」

方必壽 编辑

按《巴陵縣志》:「必壽,洪武乙丑進士,知宛平,擢北平太 守,歷陝西按察使,操履堅確,赫然有聲。子廷玉。」

方嵩 编辑

按《咸平縣志》:「嵩,字中山,金城鄉人。邃《春秋》之學,中洪 武庚午科鄉試,任松江上海縣教諭,轉成都石泉教 諭,邵武府學教授。丙戌主考浙江,得楊復,甲午主考 江西,得陳循。秩滿改除江津教諭。年七十致政。」

方直 编辑

按《崇安縣志》:「直字孟周,四隅里人,洪武間生員,以薦 舉為江西平鄉縣典史,調豐城縣典史,以廉能著。繼 取入文淵閣纂修《實錄》,陞浙江海寧知縣,調河南新 鄉縣。尋以當道薦舉為監察御史,斥奸屏邪,不避權 勢。復改授江西新喻縣令,致仕歸。」

方文 编辑

按《萬姓統譜》:文「洪武中,知武進縣,設再思亭于儀門 左。于亭中條陳憲章,令訟者讀誦,及以理省諭,無情 者多自悔而止,一時姦弊大革。」

方定 编辑

按《萬姓統譜》:「定字志安,淳安人,號止軒。博學善吟詠。 洪武間,以詩經領京闈鄉薦,分教東平州,轉海州。預 修《永樂大典》,陞長泰縣教諭。所至造就有方,足範後 學,有《止軒稿》。性淳謹,不遺小節,惜不至大位。詩多警句,嘗慕陶弘景之愛松風,自號聽松道人。有《聽松集》 若干卷,藏于家。」

方賓 编辑

按《明外史方賓傳》:「賓,錢塘人。洪武中,由太學生授刑 部試郎中,改兵部。建文中,署應天府事,謫戍廣東。以 茹瑺薦,召復兵部郎中。成祖即位,賓迎附,特見委用, 遂進兵部右侍郎,尋轉左,進尚書。警敏能揣上意,見 知于帝,頗恃寵貪恣。八年從北征,與胡廣、金幼孜、楊 榮、金純並與機密。自後帝北巡,賓輒扈從。十九年,議」 親征。尚書夏原吉、吳中呂震與賓共議,「宜且休兵養 民。」未奏,會帝召賓,賓言「糧餉不足。」召原吉,亦以「不給」 對。帝怒。賓懼,自縊死。

方孝孺兄孝聞 子中憲 中愈 编辑

按《明外史方孝孺傳》:「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寧海人。 父克勤。孝孺幼警敏,讀書日盈寸,鄉人目為小韓子。 從父宦遊齊魯間,覽古聖賢遺跡,慨然奮興。洪武八 年,克勤被誣下獄,謫戍江浦。孝孺上書乞代,不報,歸 師。宋濂從入京。濂侍太祖受命,作《靈芝甘露頌》,賜酒, 大醉歸。孝孺見濂醉寢,私為草以俟。比明,濂愕然曰: 『上命作頌,醉甚誤,不為奈何』?」孝孺乃進所屬草,濂㩦 以入。太祖覽之曰:「此非學士筆。」濂謝曰:「實臣門人方 孝孺作。」太祖喜,召試。會克勤坐空印事誅,扶喪歸,哀 動行路。巳,從濂卒業。建文帝即位,召為翰林侍講。明 年遷侍講學士,侍經筵,備顧問。更定官制,孝孺改文 學博士。燕兵入,帝自焚。鎮撫伍雲執孝孺以獻,成祖 命繫獄。先是,成祖發北平,姚廣孝以孝孺為託。至是 使其門人諭意,孝孺怒斥之。成祖又召使草詔,及見, 悲慟徹殿陛。成祖降榻勞之。孝孺且哭且罵,成祖怒, 命磔諸市,孝孺慨然就死。兄孝聞,力學篤行,先孝孺 死,妻鄭及二子中憲、中愈先自經死,二女投秦淮河 死。宗族親友坐死者八百七十三人。福王時,孝孺諡 「文正」,妻鄭諡《貞愍》。

方孝友 编辑

按《浙江通志》:孝友,孝孺弟。成祖召孝孺草詔,不屈,親 屬皆戮逮孝友至,孝孺目之不覺淚下。孝友仍口吟 一絕云:「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 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到家山。」士論壯之,以為不愧其 兄云。

方孝復 编辑

按《明外史方孝孺傳》:「孝孺就戮,宗族親黨坐死者八 百七十三人。孝孺絕無後,惟克勤弟克家有子曰孝 復,洪武二十五年嘗上書闕下,請減信國公湯和所 加寧海賦,謫戍慶遠衛,以軍籍獲免。」

方法 编辑

按《明外史方孝孺傳》:「方法,字伯通,桐城人。孝孺考試 所得士,為四川都司斷事。成祖即位,諸司表賀,法當 署名曰:『此可見方先生地下乎』?投筆出。尋逮入京,次 望江,遂沉於江。」

方昶 编辑

按《萬姓統譜》:昶,字仲年,淳安人。登永樂二年進士第, 授行人。從英國公征南交有功,陞平原縣知縣,為治 簡易愛民。嘗為賊所執,民相率入賊中,曰:「奈何執吾 父?」皆泣拜,賊憐而還之。陞滄州同知,調滁州。致仕,卒 於家。

方淵 编辑

按《萬姓統譜》:淵字宗源,淳安人。明尚書。贍詞藻,累試 場屋弗利。每遇門人先著鞭,必喜形於色,若己有之。 人有難之者,輒引范魯公語曰:「賦命有疾徐,青雲難 力致。」非矯也,素性如此。後以太學生授鳳陽蒙城令。 慈祥豈弟,一以愛民為主。其廳事四壁,遍書先正格 言以自警,民德之。秩滿,引年致仕,卒於家。所著有《龜 鶴山人吟》槁二卷,《貽哂槁》二卷。

方振文 编辑

按《萬姓統譜》:「振文字尚質,婺源人。潛修內植,樂惜貧 乏,有司屢徵不就,刱思本橋,以濟往來。平居類選聖 賢格言一編,斷以己意,名曰《積善。字訓》。」「孫月同,字克 正,以《春秋》經遊郡庠。年六十六,中永樂乙酉鄉試,己 丑中會試乙榜,例授教職不就,入國學而卒。」

方政 编辑

按《明外史方政傳》:「政,全椒人。襲濟陽衛千戶,以靖難 功,屢遷都指揮僉事。永樂四年遷鷹揚將軍,平交阯。 九年進都指揮使,十年進都督同知。仁宗即位,命充 參軍。宣德元年,討𥟖利於茶籠州,敗績,削職,充為事 官。踰年為都督僉事。尋以副總兵備禦開平、獨石。明 年,以總兵官鎮守松潘,進都督同知。十年移鎮大同。」 正統元年進右都督,將兵助沐晟討麓川。思任發敗 之,追至空泥。賊驅象陣,政力戰不支,一軍皆沒。政廉 勇善戰,號「良將。」賊平,諡忠毅。

方廷玉 编辑

按《巴陵縣志》:「廷玉,字致美,永樂乙未進士,選庶吉士, 遷工部郎中。時燕京刱建,營造繁多,廷玉上節儉、休養二疏。歷浙江左布政使。正統間入覲,行李纔一肩, 各郡以夫役供者,笑而卻之。楊文定溥嘗稱其質實 而文,和易有守。」

方鯉 编辑

按《萬姓統譜》:「鯉,字廷訓,大琮七世孫。永樂間登進士 第,為監察御史,風采凜然。陞彰德知府,改紹興府。皆 以嚴明莅郡,號良二千石。正統中致仕,行義尤為鄉 邦所敬服。」

方素易 编辑

按《萬姓統譜》:「素易,樂平人。永樂中,以通政奉命諭交 阯陳季擴,還奏稱旨,除桂陽同知。有鋪卒訴年老惟 一子為虎所噬,素易為文檄山神,明日虎死道側。」

方勉 编辑

按《萬姓統譜》:「勉,歙人。登永樂間進士第,歷官監察御 史。出按浙江,斷獄平恕,全活甚多。陞湖廣兵備僉事, 洞獠寧謐。轉參議,督理糧儲。陳言二十二事,皆便於 民。致仕,卒,年七十有八歲。」

方熙 编辑

按《萬姓統譜》:「熙字孟明,宣德五年進士,選翰林庶吉 士。熙才高志大,群試翰林,屢居優等。然言論風采,峭 直英發,人頗憚之。出為潮州府通判,以文章為事。晚 歲尢,加意於古賦,日誦數十篇不厭。年八十二卒。」

方德初 编辑

按《萬姓統譜》:「德初,字孟仁,奉化人。四世同居,百口共 爨。子二人,從子十一人,以其貲產均分之,凶年煮粥 以食餓者。鄰人鄭氏以貧鬻女為人婢,德初為贖還 之。其自奉甚薄,而性樂施與多類此。與弟德全並有 美德。德初年八十八,德全年九十九卒。」

方員 编辑

按《福州府志》:「員字懋規,永福人。宣德癸丑進士,以行 人選御史,歷廣西參政,官終廣東按察使。員嚴於持 己,在廣久,精法律,政多便民而民懷之。」

方謨 编辑

按《萬姓統譜》:「謨字昌言,歸安人。正統舉人,任建德教 諭。陳恭愍督學南畿,舉以自代,陞翰林院檢討,後卒。 謨天性孝友,其設教以身率士,不為章句文字之學。」

方瑛 编辑

按《名山藏勳封記》「南和伯。方瑛,全椒人。曾祖得銘,從 軍,國初為百戶。祖信,替職有功,陞正千戶。父政,征麓 川死,封威遠伯。瑛襲父官為指揮使,乞領父兵,從定 西伯報讎先登。破賊寨,陞都指揮同知。正統六年,從 靖遠伯征麓川,殺獲賊,陞都指揮使。攻破杉木籠寨, 生擒賊首陶孟靠等,功,陞都督僉事,充參將,守備雲」 南孟養、阿嶺等處,破敵戰勝。景泰元年以都督同知 充參將,鎮守貴州,殺退苗賊,陞右都督。五年封奉天 翊衛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伯,祿千石。六年 充總兵官,征進銅鼓五開,斬獲功多。留守貴州,撫捕 苗蠻。天順元年論平蠻功,進侯流,予世伯,祿千二百 石,賜券,身免一死,子免一死。自伯至侯凡六年。卒,予 諡。天順四年,子毅嗣,坐罪革爵。成化十五年,孫壽祥 嗣。嘉靖十八年,東嗣。三十三年,炳嗣。隆慶二年,應奇 嗣。卒,亡子。

方漢 编辑

按《浙江通志》:「漢字孔殷,淳安人。領景泰元年鄉薦第 二。天順四年,授山東道監察御史。五年,巡按陝西、甘 肅等處,適有邊警,民人驚散,漢設法招集之。成化三 年,巡按四川。時貴獠竊發,敕漢征勦,督軍深入賊境, 設法搜捕,地方以寧。累陞南京太僕寺卿,卒於官。」

方宗秩 编辑

按《巴陵縣志》:「宗秩,字伯序,通《春秋》,一試不第,遂歸隱。 淹貫子史,尤善詩。耕桑樵採,自食其力。天順間,知縣 袁綱以經明行修舉不就。」

方銓 编辑

按《萬姓統譜》:「銓字景衡,新城人。天順鄉舉,中乙榜,任 安陸州學正。銓專治《易》,理學通明,加意立教。諸生有 習他經者,訪鄰郡明經者,為具幣遣師之。以身為教, 恩義兼盡,成就之士,甲於一時。」

方佑 编辑

按《萬姓統譜》:「佑,桐城人,天順間進士,監察御史。風采 凝峻,人不敢干以私。凡所巡歷,目為真御史,為忌者 中傷,出知攸縣,縣稱治,擢桂林知府,甫八月,致仕歸。 結屋萬松間,足不及城市,超然自得,為皖中人望。」

方昇 编辑

按《臨湘縣志》:「昇,字啟東,岳州衛籍,居楚沖里。成化乙 酉鄉試第一,丙戌進士,授御史。首劾輔臣之不職者, 以忤旨被譴,時以真御史稱之。歷按山東、四川、浙江, 黜陟臧否,務秉至公。上救時政九十餘款,劾奏權宦、 妖僧及外戚勛貴,下錦衣衛獄,寮屬交相救免,遂外 補江西提學副使。悒悒成疾,便道抵家,遂卒,囊篋蕭」 然。

===方守===按《莆田縣志》:「守字宜約,成化己丑進士,授戶部主事, 累遷郎中,嘗督薊、永及延、寧邊餉,出納惟謹。陞雲南 參政。時土司爭官奪印,歲相讎殺,守撫以恩信,卒用 寧息。轉湖廣右布政,以母喪歸。」

方向 编辑

按《明外史姜綰傳》:「弘治初,南京戶部主事盧錦者,與 中官陳祖生有隙。給事中方向嘗因南京內圍火,劾 文武大臣不職,因及祖生。無何,雷震孝陵柏,又詆祖 生益力,祖生銜向切骨。會御史余濬言守備中官違 制墾後湖田,湖為之淤,奏下令錦勘田。時向方監後 湖黃冊,祖生遂訐錦、向侵湖田,削錦籍,謫向官。向字」 與義,桐城人。謫雲南多羅驛丞,歷官瓊州知府。

方良永 编辑

按《明外史方良永傳》:「良永,字壽卿,莆田人。舉弘治三 年進士。督逋兩廣,峻卻餽遺。還授刑部主事,進員外 郎,擢廣東僉事。正德初,父喪除,待銓闕下。外官朝見 畢,必謁劉瑾。鴻臚導良永詣左順門,叩頭畢,令東向 揖瑾,良永竟出。瑾怒,及吏部除良永河南撫民僉事, 中旨勒致仕。瑾誅,起湖廣副使。尋擢廣西按察使,遷」 山東右布政使,旋調浙江,改左。良永念母老,恐中禍, 三疏乞休去。世宗即位,中外交薦,拜右副都御史,撫 治鄖陽。以母老,再疏乞終養。久之,母卒。服除,以故官 巡撫應天。即家賜敕。至衢州疾。連疏乞致仕,未報,遽 歸。卒,諡「簡肅。」弟良節,官廣東左布政使,亦有治行。子 重杰,舉于鄉,以孝聞。

方賓 编辑

按《巴陵縣志》:「賓,字仲光,弘治己丑鄉貢,正德間任鳳 陽通判,值山東盜起,督兵禦淮,建築靈壁、虹縣二城。 賊至不得渡,縱擊大破之,殲賊帥楊虎。賊平,署府篆。 御史上平賊績旌異焉。」

方獻夫 编辑

按《明外史方獻夫傳》:「獻夫,字叔賢,南海人。生而孤,弱 冠舉弘治末進士,改庶吉士。乞歸養母,遂丁母憂。正 德中,授禮部主事,調吏部,進員外郎,謝病歸。嘉靖改 元,夏還朝,道聞大禮議未定,草疏,疏具見。廷臣方觝 排異議,懼不敢上,為桂萼所見,與席書疏並表上之。 帝大喜,立下廷議。廷臣遂目獻夫為奸邪,獻夫乃杜」 門乞假。既不得請,則進《大禮》。上下二論,其說益詳。時 已召張璁、桂萼為翰林學士,而用獻夫為侍講。學士。 攻者四起,獻夫亦力辭。帝卒用諸人議定「大禮。」四年 進少詹事。獻夫終不自安,謝病歸。六年召修《明倫大 典》。獻夫以議禮驟貴,恃寵放恣。拜戶部右侍郎,尋代 萼為吏部左侍郎,復代為禮部尚書。《大典》成,加太子 太保,復代萼為吏部尚書。引疾,報允。十年有詔召還。 明年至京,命以故官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輔政。獻 夫飾恬退名,連被劾。中恧雖執大政,氣厭厭不振。獨 帝欲殺張延齡,嘗力爭。而其時桂萼已前卒,張璁罷 相者屢矣。霍韜、黃宗明言事一不當,輒下之吏。獻夫 見帝恩威不測,居職二歲,三疏引疾,許之。家居十年, 卒;諡《文襄》。

方豪 编辑

按《明外史鄭善夫傳》:「方豪,字思道,正德三年進士。除 崑山知縣,遷刑部主事。諫武宗南巡,跪闕下五日,復 受杖。歷官湖廣副使,罷歸。」

方宸 编辑

按《嘉魚縣志》:「宸,字侍臣,左湖人也。多膂力,精武藝。正 德己巳,歲饑,流民嘯聚為盜,橫行江湖,大為民害。撫 臺疏聞,榜募能擒者。宸即出應,領眾大破之。師旋,餘 黨復亂,宸力追鬥,遇賊伏林莽,暗刺墜馬而死。弟寀 救兄,殺賊無數,亦鬥死。」

方清 编辑

按《永州府志》:「清字一清,千戶銳長子。正德六年,苗寇 攻城,清父子拒守連日。城陷,迎戰於文昌街,遂遇害。 倚牆瞋目不仆者移日,見者猶疑其生,合邑哀之。」

方庸 编辑

按《江西通志》:「庸字文仲,湖口人。少業儒,好義。逆濠兵 及湖口,庸率眾扼敵,眾潰被執不屈,遂遇害。」

方鵬 编辑

按《崑山縣志》:「鵬,字時舉,自幼岐嶷,能記憶前生事。由 進士任南京禮部主事,累遷山西提學副使,改春坊 庶子兼翰林修撰。嘉靖戊子主考順天鄉試,轉南京 太常寺卿,以疾告歸。」

方鳳 编辑

按《崑山縣志》:「鳳字時鳴,與兄鵬同科進士,時稱二方。 初授行人,改御史,時武廟頗事遊幸,鳳累疏諫止,言 極切直。尋陞廣東僉事,致仕。」

方鈍 编辑

按《明外史孫應奎傳》:「應奎官戶部尚書,建議加派,給 事中徐公遴劾應奎粗疏自用,改南京工部,以方鈍 代其位。鈍,巴陵人,掌戶部七年,廉慎無過,嚴嵩中之, 詔改南京,遂乞骸骨歸

方一桂 编辑

按《莆田縣志》:「一桂,字世芬,嘉靖癸未,與兄一蘭同第 進士,授蒲圻知縣,調宣城。以治行徵入為廣東道監 察御史,視居庸關,條上邊務十二事。繼按山東,疏請 墾荒地以增營田,正孔廟從祀以光聖道,俱報可。復 命掌道事。時協院左僉都史道,以詿誤朝儀,勒回籍, 一桂疏言『道大臣不宜用細過棄捐。忤旨,杖二十,還』」 職。復差提督直隸學校。疏請端士習,正文體,燕、趙間 為之靡然向風。冢宰汪鋐納賂有蹤,力疏其奸。且言: 「陛下杜天下口已三年矣。」世宗震怒,廷杖六十,削籍, 卒於家。隆慶改元,贈光祿寺少卿。

方岑 编辑

按《揚州府志》:「岑字高伯,江都人。有異才,善屬文,博極 子史百家之書。嘉靖丙戌成進士,授大理寺評事,陞 南京左寺正。踰年,出知杭州府,為御史陰中罷免。著 有《竹素齋集》。」

方銳 编辑

按《名山藏勳封記》:「安平伯方銳,以世宗孝烈皇后父, 嘉靖十九年自後府左都督封,二十一年進侯,卒,子 承裕嗣,例除。」

方逢時 编辑

按《明外史方逢時傳》:「逢時,字行之,嘉魚人。嘉靖二十 年進士。授宜興知縣,再徙寧津、曲周。擢戶部主事,歷 工部郎中,遷寧國知府,擢廣東兵備副使。隆慶初,改 宣府口北道,加右參政,旋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 四年,移大同,進兵部右侍郎。甫拜命,以憂歸。萬曆初, 起故官,總督宣、大、山西軍務,累進兵部尚書,加太子」 少保。五年召理戎政。尋代王崇古為尚書、太子太保。 以平兩廣功,進少保。累疏致仕歸。二十四年卒。

方新 编辑

按《萬姓統譜》:「新字德新,號定溪,青陽人。嘉靖丙辰進 士,為監察御史,擢徐州兵備,言事放歸。」

方雲槐 编辑

按《浙江通志》雲:「槐字慕庭,遂安人。甫六歲,父文謹早 卒,事節母余氏至孝。家貧力耕,卜葬祖父,負土成墳, 依依孺慕,七十年如一日。晚賓於鄉。隆慶二年,邑令 周恪表曰『節孝之門』。孫逢年,登進士,官至東閣大學 士,人以為至孝之報云。」

方從哲 编辑

按《明外史方從哲傳》:「從哲,字中涵,其先德清人。隸籍 錦衣衛,家京師。從哲舉萬曆十一年進士,授庶吉士, 進編修,屢遷國子祭酒。請告家居,久不出,時頗稱其 恬雅。中旨起吏部左侍郎。四十一年,拜禮部尚書,兼 東閣大學士,與吳道南並命。時道南在籍,首輔葉向 高去國,從哲遂獨相。未幾,道南至。會張差梃擊事,起」 刑部以瘋癲蔽獄。王之寀鉤得其情,龐保、劉成等跡 始露。從哲偕道南請益飭宮禁防,而斥之寀言謬妄, 帝納之。道南以母憂歸,從哲復獨相。性柔懦,將順帝 意,無所匡正。四十八年七月,帝不豫,從哲偕九卿、臺 諫問安。越二日,召從哲等受顧命,又二日乃崩。光宗 嗣位,選侍李氏最得帝寵,鄭貴妃請立選侍為皇后, 選侍亦為貴妃,求封太后。帝已於乙卯得疾,丁巳,力 疾御門,命從哲封貴妃為皇太后。從哲遽以命,禮部 侍郎孫如游力爭,事乃止。時都下紛言中官崔文昇 進洩藥,帝由此委頓。帝疾已殆,召從哲等至乾清宮, 從哲等請慎醫藥,帝問:「有鴻臚官進藥者安在?」從哲 曰:「鴻臚寺丞李可灼。」帝命宣可灼至,趣和藥進,所謂 「紅丸」者也。日晡復進一丸。帝崩,中外皆恨可灼甚,而 從哲擬遺旨賚可灼銀幣。及熹宗即位,給事中惠世 揚糾從哲十罪,三可殺,從哲求去,慰留。先以光宗登 極恩,加少保、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再以帝登極 恩,加少師、建極殿大學士。給事中程註復劾之。從哲 力求去。命進中極殿大學士,遣行人護歸。崇禎元年 卒,諡《文端》。

方震孺 编辑

按《明外史方震孺傳》:「震孺,字孩未,壽州人。萬曆四十 一年進士。除沙縣知縣,舉卓異,徵授御史。熹宗嗣位, 極陳貪吏之害。天啟元年,巡視南城。中官劉朝被訟, 魏忠賢為請,震孺不從,忠賢大恨。遼陽破,遠近震驚, 文武將吏畏,出關無一騎東者,震孺獨慷慨請犒師, 以六月出關,延見將士,人人慰勞,軍民感悅。八月,遂」 有監軍、巡按之命。主事徐大化者,知忠賢惡之,承風 力詆震孺。都御史鄒元標保持之,乃得請告去。五年, 忠賢黨御史郭興治,誣劾其按遼時贓私,遂逮下詔 獄。法司議絞。忠賢憾不置,誣與劉鐸交通,共為咒詛, 竟坐大辟。會皇子生,獲免,得遣戍。莊烈帝嗣位,釋還。 崇禎八年,流賊犯壽州,震孺倡士民固守,城獲全。久 之,用為嶺西參議。十六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廣西。 京師陷,震孺即率師勤王。馬士英憚之,敕還鎮。震孺 竟憂憤而卒。

===方國儒===按《明外史方國儒傳》:「國儒,字道醇,歙縣人。四歲失父, 奉母以孝聞。天啟元年舉於鄉。崇禎間授保康知縣。 七年正月,賊至,國儒率鄉兵出禦,力不支,敗走,城遂 陷。亡何,賊退,國儒還入城。踰月復至,督吏民固拒。賊 至益眾,城復陷。國儒被執,大罵,身中七刀死。是年賊 陷竹溪,訓導王紹正遇害。」

方岳貢 编辑

按《明外史方岳貢傳》:「岳貢,穀城人。天啟二年進士。授 戶部主事,進郎中,以廉謹聞。崇禎元年,稍遷松江知 府,舉卓異者數四。薛國觀敗,其私人王陛彥下吏,言 岳貢嘗餽國觀三千金,遂被逮。士民詣闕訟冤,巡撫 黃希亦白其誣,復官。給事中方士亮薦岳貢,乃擢山 東副使,總理江南糧儲。吏部尚書鄭三俊舉天下賢」 能,監司五人,岳貢與焉。帝趣使入對。越六日,即超擢 左副都御史,命以本官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十 七年以戶、兵二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李自成陷 京師,岳貢被執。賊索銀,岳貢素廉,貧無以應賊,令監 守者縊死。

方逢年 编辑

按《明詩選小傳》:「逢年字書田,遂安人。天啟壬戌進士, 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有《雪 滌齋集》。」

方明棟 编辑

按《貴州通志》:「明棟,平越府同知。天啟三年,監軍進討 水西,遇害。事聞,贈按察司僉事,廕一子入監賜祭。」

方正化 编辑

按《畿輔通志》:「正化,山東人。崇禎時為司禮監太監。性 忠勇,好談兵。壬午,畿內設總監督軍,正化奉命守保 定全城,有功,旋撤回。甲申,上遣大學士李建泰經略 七省辦賊師,至蘆溝橋,輒譁不以聞。上召正化,諭令 復為總監,督軍駐保定,正化叩頭痛哭。行至保定,時 流寇已抵固關矣。正化即登陴,與諸文武同心堅守。」 月餘城陷,正化殺賊數十人,賊群刃交攢,斷頭擲城 下,所從中官十餘人,悉為賊殺。

方民懷 编辑

按《黃安縣志》:民懷,字懋元,自少狷謹,弱冠舉於鄉,絕 跡公府。嘗寓旅舍,有女奔者,民懷正色叱之,女詭曰: 「父為債窘故爾。」民懷亟取囊金賙而遣之,蓋有魯男 子之風焉。謁選為林縣令,有惠政,五載隨賦歸。

方堯相 编辑

按《明外史張繼孟傳》:「崇禎十七年,張獻忠寇成都,方 堯相佐巡撫龍文光協守,城陷被執。獻忠僭帝號,欲 用之,不屈被殺。堯相,字紹虞,黃岡人。官成都同知,監 紀軍事。」

方姓部藝文 编辑

《方氏族譜序》
宋·濂
编辑

按:方姓出自方雷氏。方雷者,西陵氏女,軒轅之正妃, 是為嫘祖。或曰榆罔之子曰雷,封於方山,後人因以 方為氏,未詳孰是。周宣王時,方叔食邑於洛,故世望 於河南。至西漢末,新莽將篡位,司馬府長史紘官於 吳中,度天下必大亂,即避去歙之東鄉,因家焉。生一 子雄,雄生三子:儕、儲、儼。儕,關內侯,行南部太守;儼,大 都督。儲字聖明,一字頤真,太守周歆舉為孝廉,又舉 賢良方正第一,累官太常,兼洛陽令,封黟縣侯。和帝 時,卜郊,忤上意,飲鴆而卒。儲能役使鬼神,故鄉人立 廟祀之,稱其為仙翁云。仙翁生三子:纘之、弘之、觀之。 一云覿、洪觀,蓋傳聞之異辭爾。子孫分為三族,其布 列於諸州者,纘之之後則嚴、衢、婺、越;弘之之後,則徽、 宣、池、秀、湖、常;觀之之後,則莆田、九江、滁陽,至今繁盛。 纘之遠裔曰文亮,仕陳為散騎常侍。生南昌令倫,倫 生隋祕書郎祚,祚生太中大夫伸,伸生唐太子中舍 孚,孚生右衛將軍始興,始興生二子:尊、逢,逢,考功郎 中、秦州刺史。生皓,皓生吏部員外郎苗,苗生三子:堂、 常、褚、褚,宣遠將軍堂,永陽令生二子:達、讓。達生三子: 引文、引武、引祖。引文生道屬。道屬生四子:聰、尊《甲、乙》。 聰生四子:道和、令興、令安、令保。《令興》生世雄,世雄生 道明。道明生二子:赦、講。講生君讚。君讚生三子:公懇、 公平、公郁。公郁生二子:整、漢。整,衛史中丞生刑部尚 書;景漢生四子:宗、寀、宰、宥。宗,浙東觀察推官,生三子: 永珍、永符、永豐。永豐生十子:可榮、可昭、可暉、可浚、可 瓔、可齊、可同、可度、可剛、可法。可暉生肅,肅生元英處 士干。干字雄飛,世居睦州白雲原,以詩名,後隱越之 鑒湖以終。生二子:翼、嚴。翼小字託兒,無嗣。嚴生二子: 申、述。甲亡其名,生景先。述生三子,景珍、景珣。《傳》。景先 生二子:彥超、彥安。景珍生三子:彥誠、彥暉、彥瓊。復自 越還居睦。景珣生三子,承俊、承邦、承威。傳生一子,承 招。自彥超而下,號為九房諸孫復布列於浙河之東, 多仕吳越錢氏。宋太平興國三年,錢俶納土,有自睦 徙台州黃巖者,曰:「二四府君雖宗之述,不知繫之何 房之下。」既而君又卜遷明之象山,未幾,又自象山徙寧海侯城里,始定居焉。至熙寧、元豐間,其族漸大,讀 書為文辭者後先相望,迄於宋季不衰。同郡縣而居, 若臨海之鮫峰、天台之龜峰、寧海之愛山,皆號詩書 之宗。其先同出於睦載諸家乘者甚詳。不幸元初毀 於兵,今皆不可知矣。府君十四代孫文大,為是而懼, 不可知者則略之。其稍可知者,不問親疏而惓惓並 著之成書一篇,以傳於後嗣。文大之從子孝孺從余 學經,因命來求序。予聞方之族,自長史南遷,蔓延數 郡,以科目發身登法從膺郡寄者在在而是,北則闊 寥罕聞,近世遂指為希姓。然據《新定別譜》,則謂長史 晉元熙間人,仙翁仕梁在武帝時,而文亮乃為之子 也。唐監察御史張友成所造《仙翁廟碑》及《莆田譜圖 記》,復謂長史官於西漢之季,則仙翁實長史之孫,距 梁當甚遠,史傳無明文,未敢妄加臆斷,而姑以碑為 正。大抵江南之方要皆仙翁苗裔,自雉山而分者,又 為睦州刺史亮之派;自白雲原而分者,多為元英處 士之支。雉山屬淳安,亮則汪華之將,武德四年舉睦 州附唐者也。今文大之先出於元英,雖曰圖牒喪亡 稍闕,其所繫屬,當無可疑者。故予為稽元英他譜,特 著承傳次第,以補其闕略,猶文大之《前志》也。好古博 雅君子尚是正焉。洪武十年夏四月十五日,前翰林 學士承旨金華宋濂謹序。

予按方回《桐江集》所載,「天下之方姓,皆出於歙縣。歙縣之東鄉,今析為嚴之淳安。」 蓋予鼻祖紘,西漢不仕王莽避地時所居。仙翁儲之墓,在縣學前,廟祀則徽、嚴山中皆有之,曰「真應廟。」 徽、嚴之方,莆之方、信之、鵝湖之方,屢出名卿顯人。又按祕書省正字方翥《莆田譜圖記》所紀,王莽之際,衣冠流離,有名紘字子纓者,渡江而宅吳中。以二說參之,皆本於張友成《仙翁廟記》,所以先後如出一轍。獨《新定別譜》謂「仙翁為新定人。祖紘,晉元熙間為郡功曹。父雄,生三子,長儕,娶司空謝安女。次即仙翁。季曰儼,字叔威。當南齊世,與仙翁皆隱不仕。」 及梁武帝即位,仙翁始舉秀才,終官太常卿。竊意謝安卒於晉孝武太元十「年卒。後三十餘年,始至恭帝之元熙,又歷宋、齊八十餘年而至梁,度其時儕必尚存,相去如此之久,而曰娶安之女,似無斯理也。儕事且然,不知仙翁仕梁之事,其果足信矣乎?」 又謂:仙翁三子,長曰觀,次曰覿,季曰洪。而著作郎方仁傑《閩系錄》則云:仙翁三子:讚之、弘之、觀之。《譜圖記》亦然。蓋觀字正同,弘則避宋宣祖諱改為洪,以「弘」 與洪音義相近,唯「覿」 與讚稍異耳,無乃傳聞之易訛耶?惟方氏固為江南望族,而元英之支子孫尢眾,其九世孫監察御史蒙《自記》「白雲原之族,時有二十三院,實治平之四年。」 至淳熙初,呂太史伯恭見於文辭。又云:「雲源枝葉甚蕃,一源數百家,聯譜合牒,衣冠文物之」 盛,鄉人紀之。嗚呼!亦可謂昌且熾矣。今文大所譜,又略不知其源流之詳,頗閱勾無譜。其稱元英第三世諱述之下註云:「子孫遷寧海之侯城」 ,因㨿之為正。且為牽引諸書而一辨之,亦補闕之義也。至若莆田之方,則唐昭宗時守長史諱琡始遷。琡生御史中丞殷符,殷符生七子,延康、延年、延範、延遠、延英、延耀、延滔,最號貴顯。延安,戶部侍郎,子孫或家滁陽。延滔,左僕射,其後人或遷饒、信、江蘇諸郡,琡亦出觀之之裔,因為元英異支,謂其徙於光之、固始者則非。予恐讀茲《序》者有疑而不釋,謾一疏之,不覺其辭之縷縷也。是月十八日,濂又題。

《題葉秀才為方氏復姓記後》
王世貞
编辑

建文末,天下之名能殉義者,莫如天台方先生。其得 禍之烈,則亦無如方先生。先「生歿二十餘年,而天下 乃敢舉其名。又五十年,而天下乃敢誦其言。又百年, 而天下乃有求其已絕之裔而為之《記》者。」蓋先生在 圍城時,則以其幼子託上海余氏友,若伍胥之託王 孫於鮑者,遂冒余姓。其後人今為南昌司訓有聲先 生之鄉人葉君刺得其狀,業欲為置田宅,要司訓君 歸天台,奉先生祀,其書與《記》甚詳。嗚呼!先生方駕格 澤,驂故主而賓於帝所,其正氣沸鬱宇宙間,世之日 星,先生之名而金石其言者,耿然若以為不沒。即其 後之存與否,無足為先生輕重。第以一時萬乘之尊, 挾不世之怒,而有不能盡快其意於意外之日者,亦 可想也。葉君名琰,為先生纂述遺事,又能推其別居, 為文信公祠令,得及事先生,庶幾哉!趙朔、李固之客, 即千古奚讓焉。

《方正學後裔復姓建祠始末》
陳繼儒
编辑

松府治之西,有求忠書院者何為特祀遜志方先生 創也。先生生於天台,死節於金陵。於松何居?曰:「松有 先生後在焉。」「後何居?曰:葉公琰、謝公鐸、張公汝弼、王 公世貞。」詳哉言之矣。且方氏手蹟支譜甚覆,而詳先 生血嗣在松,則血食亦宜在松,此特祠之所由建也 云。當先生抗命時,魏澤以刑部尚書謫寧海尉,受詔捕方氏幼子。德宗垂九歲,澤匿之。有台人秀才余學 夔者,乞食翔於市,口喃喃唱歌以諷澤。澤心動,叱曰: 「扶顛子去!」越兩日,途遇歌如前。澤知其為義士也,乃 密託德宗於余,入松江島嶼中,歷青村諸鎮,以織網 貿米得活。余又潛入郡,屬祠部郎俞允護翼焉。時任 勉為參政家居,聞之,就見德宗,初引卻,怖而欲逃。勉 出《癸酉錄》示之,知允與勉皆門生,乃始安。自此各為 異人,陰相往來。允妻以養女冒俞氏,恐同姓賈禍,旋 改余轉遷白沙鄉,而學夔亦遠遁,不得跡矣。德宗三 子,娶俞生者友直、友諒,繼許生者友竹,子孫繁衍,俱 居華亭。本末詳載《譜》。萬曆己酉,督學楊公廷筠訪其 事于司理毛公一鷺。毛公訪之陳子繼儒得實。楊公 捐俸三百金,馳檄立祠,復其姓衣冠。其大宗之孫顯 節,而祠尚有待也。太守張公九德適至,挺身許曰:「九 德,先生之鄉人也。德而不任,誰當任者?夫以方先生 六尺之孤,委之雲間,昔日方氏之存滅在魏在余,今 日方氏之存滅在我,有如聽其自續自絕,自明自晦, 豈惟塗視?方先生實與屠剪錮禁何異?異日天子詔 求先生後其安所置對?將遂為子虛亡,是公而已乎? 古者愛羊及烏,存大體也;子弟為尸,迎生氣也。況以 先生之血嗣,薦先生之血食,肸蠁相屬,夫寧不歆?」于 是謀之華亭令聶公紹昌,涓吉鳩工,莊嚴廟貌,崇祠 先生,而魏公澤、余公學夔、俞公允、任公勉、徐公善安 配焉。構以重堂,繚以峻垣,翼以兩廡,門廠而墀,滌祭 毖而田,備秋毫,皆太守張公力也。祠成之日,太守以 庚辰冬至,率僚屬迎主入祠,謁奠成禮,士民樂觀者 萬餘人。及辛亥端午,命陳子繼儒為之記。陳子再拜 稽首而謝曰:「異哉此舉!昔日高皇帝以明易元,文皇 帝以叔代姪,此古今一大」鼎革也。先生衰麻入闕,哭 聲震殿,刀環築口,批及兩耳。收妻女暨十族,市先生 肉者賜之金,發先生之祖骸者投之井。此古今一大 慘也。天子與孤臣為難,豈趙朔、李固比哉?孑遺所在, 前有賞,後有誅,跼天蹐地,晝伏夜行,千鈞引絲,所餘 有幾?此古今一大險也。遺蛻不敢收,遺札不敢藏,子 孫不敢自「名其祖。春秋家祭,嘿對飲泣。即有好義汲 古之士,疇敢向先生禮一瓣香?」此古今一大鬱也。今 皇帝登極,首詔表章諸君子,復天台之故墟,修金陵 之舊塚,請補賜諡,而未及子孫,特不知一塊忠義血 正在松耳。今二百餘丁,悉復故姓,退而耕鑿,進而絃 誦,躋躋蹌蹌,歌斯哭斯。九重無必伸之威,而十族無 必餒之鬼,此古今一大快也。忠義激而為《哀湘詛楚》 之詞,非後史之所必及者歟?而先生俎豆儼然,箕裘 無恙,以此調人鬼之不平,而關百世之橫口,此古今 一大繼述也。廟貌既新,講學院中,瞻仰先生則夷齊 尚在;同難者八百七十三人,則田橫五百義士尚在。 若魏若余,若徐若任,則趙朔之杵臼程嬰、李固之王 成尚在,此古今一大榜樣也。先生為浙中第一名儒, 為國朝第一忠臣,而發潛闡幽,訪求先生之後者,則 督學楊公,自武林;司理毛公,自睦州;太守張公,自某 地,又皆先生之鄉後進也。意者當年復義,共事諸公, 分身應現,或抱孤於覆巢完卵之時,或報命於禁網 闊疏二百四十「餘年之後,誰謂浙脈可斷哉。」此古今 一大因緣也。嘻!此又古今一大奇也。是故陳子繼儒 拜命額首而為之記。

《方先生後嗣歸宗記》
王士昌
编辑

余嘗讀《革除錄》,見其題首簡者曰:「夫忠孝節義,天下 之大閑;而死義之臣,國家之元氣也。」余三復而思之, 誠哉其言之也。然第曰元氣,則是氣所磅礡,有暫晦 不明之時,而無久鬱不伸之理。以今觀於方先生之 事,其信也夫!先生當國家壬午之變,受禍獨慘;而要 之先生忠肝義膽,始終為國以上方伯夷、叔齊扣馬 之諫,真先後一轍者,豈動於一時意氣所激而已哉? 無奈天命有興,真主龍躍,乃先生力辭草詔,再觸威 嚴,則先生一身,固自分為千古綱常所繫屬之身,而 生人之命脈,國家之鼎鐘,直仔肩之也,又何辭於麋 身湛族之禍哉?斯時也,以九五之威,下仇一匹夫,譬 之雷霆所震,靡不摧折,又寧必其有「今日者?第人心 不死,先生固處其難,諸君子亦不處其易。」於是有魏 公澤之藏孤、余公學夔之偕隱,而三尺之孤斯脫;有 俞公允之館甥,任公勉之護持,而華亭之廕始全。德 宗之後,三子齊鳴,八世以來,聚族日大。嗚呼!此雖其 故人門生能為嬰杵之效,而瓜瓞綿綿,一線不絕。自 非天道默相其間,未必至是,而況於英賢輩出。如博 士竹臞之文行,太學思泉之詩才,隱隱見見,總之不 媿其家聲。而摭實徵信,則有謝文肅「孫枝一葉」之詠, 葉文甫往來勸進之規,鑿鑿可為左券者,又奚疑哉? 幸惟列聖表章之勤,今皇登極之詔,台郡緱城,並建 特祠,金陵、雲間遞為崇祀。所以上扶國脈,下慰忠魂 者,靡所不至,真人心之一快也。顧朱耶之姓未明,而 若敖之鬼或餒。韓厥有言,「成季之勳,宣孟之忠而無 後」,為善懼矣。會時震澤王公來為邑令,首重風教,遍搜其嫡派,以奉祠事,而尢毖於舉也。比為南部郎,獲 與前俞公允之裔孫汝為者同舍,談次唏噓。太學君 丞海寧時所著《貞復堂刻稿》,內多諸名公題序證之。 始遺書於學院楊公,得檄下松郡守張公、司理毛公, 極為褒揚,建祠封墓。復後置田,種種落成,而默體先 生「狐丘」之志,於復姓之後,訊其譜派之宜,歸如樹節 輩若而人,給文歸宗以來,守故里之祠會時守台者 為洪公嗣王公之意,主持請復請田,加意安插,如歲 時伏臘,濟濟將事者,皆先「生之血廕,而他日長子孫 於此,垂勛名於此,將與國家共垂不朽,又不必如夷、 齊之不食毛居土為快矣。」嗚呼!至此,誰謂先生之神 復有所怨恫,而天地之元氣可久鬱而不伸者哉!若 今日主斯舉者,則楊公名廷筠、張公名九德、毛公名 一鷺,並浙人;洪公名都、王公名孫熙,並松江人。又並 以名進士仕兩地者,以一時之奇也,故併記之。

方姓部紀事 编辑

《武進縣志》:「方正學門人某,建文初,見削奪親藩太甚, 力諫。正學不聽,遂被髮佯狂,歌哭市中。正學被禍時, 突入臥室,攖其幼子而去,以綠絛繫之。書一」字衫, 上置常州府橋前。有賣腐金翁,晨起得之,撫以為子, 冒金姓。故謝文肅弔正學詩有「孫枝一葉是君恩」之 句,正學《祠堂記》亦載此事,後嗣有發解者,以《字似》 「六」字,復改「金」為「陸焉。」

《明外史方孝孺傳》:「世宗時,松江人余斌自稱孝孺後 謂當捕錄方氏時,寧海典史魏澤藏其幼子,德宗,屬 門人俞允攜之松江,遂為俞姓。一時士大夫信之,為 纂《歸宗錄》。既而方氏察其偽,言於官,乃已。」

《浦城縣志》:徐善安備兵浙中,駐台州。方孝孺靖難殉 忠,詔籍其家,襁褓俱不免。善安謂「吾法官不能據法 以爭,忍令忠義之裔頓斬乎?」時方孝孺有媵懷妊。 匿溝罅中,或危言尼之,堅不渝。後生子孝孺,同學俞、 任二公,密攜雲間延方祀。事發,受箠楚,斷一臂,瀕死, 仍隱庇,堅不吐,永戍保安。神宗朝,巡按楊廷筠始為 方氏,復原姓。華亭董其昌及諸鄉袞,偕郡守張九德, 建「求忠書院」祀孝孺,以善安、俞、任二公配。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