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三百二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三百二十一卷目錄
曾姓部彙考
歐陽修集〈曾諫議神道碑〉
鄭樵通志〈以國為氏〉
廖用賢尚友錄〈曾姓〉
曾姓部列傳
周
曾夭 曾阜
曾蒧 曾參
曾元 曾申
曾華 曾西
漢
曾譚
後漢
曾偉
唐
曾芳
後梁
曾文迪
後周
曾崇範
宋
曾文照 曾致堯
曾會 曾乾度
曾易占 曾奉先
曾朝陽 曾公亮
曾叔卿 曾鞏
曾布 曾肇
曾準 曾孝寬
曾孝廣 曾孝蘊
曾孝序 曾孝純
曾紆 曾懋
曾誕 曾肅
曾有開 曾開
曾幾 曾升
曾光庭 曾怘
曾悟 曾覿
曾伋 曾項
曾集 曾恬
曾慥 曾懷
曾植 曾滂
曾三聘 曾三復
曾三英 曾丰
曾祕 曾興宗
曾極 曾漸
曾從龍 曾用虎
曾治鳳 曾噩
曾守約 曾和應
曾松 曾原一
曾淵 曾子長
曾紘 曾民瞻
曾造 曾如驥
曾塤
元
曾沖子 曾詠
曾貫 曾德
明
曾魯 曾秉正
曾鼎〈泰和人〉 曾萬中
曾源友 曾魯山
曾堅 曾泰
曾爟 曾鳳韶
曾廷瑞 曾濬
曾棨 曾鼎〈永豐人〉
曾伯良 曾鶴齡
曾慎 曾令得
曾翬 曾泉
曾蒙簡 曾僊廣
曾恕 曾子唯
曾鑑 曾
曾彥 曾追
曾煥 曾全
曾昂 曾直
曾璉 曾質粹
曾守約 曾存仁
曾翀 曾銑
曾鈞 曾佩
曾于拱 曾承芳
曾廷芝 曾同亨
曾省吾 曾如春 曾鳳儀 曾乾亨
曾朝節 曾應棨
曾楚卿 曾棟
曾櫻 曾亨應
曾發祥 曾異撰〈晉江人〉
曾筠 曾英
曾士選 曾栻
曾益 曾異撰〈榮昌人〉
曾姓部藝文
與曾鞏論氏族書 宋歐陽修
書曾氏家譜後 元黃溍
南豐曾氏族譜序 明何喬新
請崇植先賢系胄疏 顧鼎臣
浦城曾氏宗牒記 楊惇
氏族典第三百二十一卷
曾姓部彙考
编辑《歐陽修集》
编辑
《曾諫議神道碑》
编辑
維曾氏始出於鄫。鄫為姒姓之國,微不知其始封。春 秋之際,莒滅鄫而子孫散亡。其在魯者,自別為曾氏。 蓋自鄫遠出於禹,歷商、周千有餘歲,常微不顯。及為 曾氏,而點、參、元西始有聞於後世,而其後又晦,復千 有餘歲,而至於公。
《鄭樵通志》
编辑
以國為氏〈周異姓國〉
编辑曾氏亦作「鄫」,亦作「繒。」姒姓,子爵。今沂州承縣東八十 里故鄫城是也。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 莒滅之。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氏,見《世本》。巫生阜, 阜生晳,晳生參,字子輿,父子並仲尼弟子。參生元申, 裔孫偉,後漢尚書令,望出魯國。
《廖用賢尚友錄》
编辑
曾姓
编辑曾魯國《徵音》,又望出廬陵。
曾姓部列傳
编辑周
曾夭
编辑按《左傳昭公元年》:「叔孫歸,曾夭,御季孫以勞之。」
曾阜
编辑按《左傳》:昭公元年,叔孫歸,曾夭御季孫以勞之,旦及 日中,不出。曾夭謂曾阜曰:「旦及日中,吾知罪矣。魯以 相忍為國也。忍其外,不忍其內,焉用之?」阜曰:「數月於 外,一旦於是,庸何傷賈而欲贏而惡囂乎?」阜謂叔孫 曰:「可以出矣。」叔孫指楹曰:「雖惡是,其可去乎?」乃出見 之。
曾蒧
编辑按《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蒧,字晳,侍孔子。孔子曰:『言 爾志』。蒧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 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喟爾嘆曰:『吾與蒧也』』!」
曾參
编辑按《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參,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 子四十六歲。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 死於魯。」
曾元 曾申
编辑按《禮記檀弓》:「曾子寢疾病,曾元、曾申坐於足。」〈注〉元與 申,《曾子》子也。
曾華
编辑按《大戴禮》:「曾子疾病,曾元抑首,曾華抱足。」
曾西
编辑按:《孟子》趙岐注:「曾西,曾子之孫。」
漢
编辑曾譚
编辑按《萬姓統譜》:「譚,泉陵人。舉孝廉,拜尚書郎,有文武才, 官終太常。」
後漢
编辑曾偉
编辑按鄭樵《通志》:「偉,後漢尚書令。」
唐
编辑曾芳
编辑名其井為「曾井。」宋仁宗賜飛白書「曾氏忠孝泉」五大 字。
後梁
编辑曾文迪
编辑按《尚友錄》:文迪,雩都人。天文讖緯《黃庭內景》之書,靡 所不究,而地理尢精。梁貞明間,遊至袁州府萬載縣, 愛其縣北西山之丘,謂其徒曰:「死葬我於此。」及卒,葬 其地。後其徒在豫章,忽見之,駭然而歸,啟其墳墓視 之,乃空棺也。人以為尸解云。
後周
编辑曾崇範
编辑按《尚友錄》:崇範,廬陵人。竈薪不屬,而讀書自若。家藏 九經、子、史,南唐刺史賈皓就取進之,以己緡償其直。 崇範笑曰:「墳典,天下公器,世亂藏於家,世治藏於國, 其寔一也,何估值以償邪?」召授太子洗馬,遷東宮使。
宋
编辑曾文照
编辑按《尚友錄》:「文照七歲應南唐童子科,擢第三。江南平, 為永城令。上疏論邑利害,免挽船,戶力歲省萬計。遷 蒙城令,蝗不入境。官終大理司直。」
曾致堯
编辑按《宋史曾致堯傳》,「致堯字正臣,撫州南豐人。太平興 國八年進士,解褐符離主簿,三遷著作佐郎,改祕書 丞,出為兩浙轉運使,徙知壽州,轉太常博士。致堯性 剛率,好言事,前後屢上章奏,辭多激訐。真宗即位,遷 主客員外郎,歷知泰、泉、蘇、揚、鄂五州。大中祥符初,遷 禮部郎中。坐知揚州日冒請一月奉降,掌昇州榷酤」, 轉戶部郎中。五年,卒。子易從、易占,皆登進士第。
曾會
编辑按《泉州府志》:「會字宗元,晉江人。端拱二年,進士第二 人,授光祿寺丞,直史館。謁告還朝,以親老願補郡,遷 殿中丞、知宣州。祥符末,由三司判官出為兩浙轉運 使。歷真宗、仁宗世,凡出入四十五年,歷典七郡,至刑 部郎中、集賢殿修撰,知明州,卒。子公度、公亮。」
曾乾度
编辑按《萬姓統譜》:乾度,字順承,文照子。淳化三年進士,兩 任推官,三為縣,五典州。年甫六十,懇請分司南京,再 求監舒州靈仙觀。時張仕遜為相,言「乾度風力方遒, 使臥理一郡,亦足以厚風俗。」乃起知筠州,不赴。遂以 太常少卿致仕。率諸生興學校,教以孝弟,幅巾徜徉, 縉紳榮之。
曾易占
编辑按《尚友錄》,「易占字不疑,始監真州御米倉,遷太子中 允、太常丞,知泰州如皋、信州玉山四縣,皆有政績。後 以子拜相,追封魯國公。」子三人:鞏、布、肇。
曾奉先
编辑按《萬姓統譜》:「奉先,字紹宗,篤志力學,登進士,判羅源 簿,有清名,歐陽文忠公推重之,陞賀州法曹。」
曾朝陽
编辑按《萬姓統譜》:朝陽,永豐人。慶曆間登第,為石首令,寬 其賦稅,改忠州從事,教民從事。文學,有文集二十卷。 弟匪,亦同登第,為南安主簿,邑有寇,獨力擒之,辭賞 不受。改龍南令,設學以教其子弟,後移至玉山朝陽 縣。子元中,大觀間登第,屢官廣州教授。所著有《春秋 歷法》《論語解》《周易解》等書,門人私諡「文節先生。」
曾公亮
编辑按《宋史曾公亮傳》:「公亮字明仲,泉州晉江人。舉進士 甲科,知會稽縣,改諸王府侍講,授集賢校理,擢天章 閣待制,知制誥。以翰林學士知開封府,擢給事中,參 知政事,除樞密使。嘉祐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熙寧二年,進昭文館大學士,累封魯國公。 以老避位。三年拜司空。明年,起判永興軍,旋以太保」 致仕。元豐元年卒,諡曰「宣靖。」公亮方厚莊重,沉深周 密,平居謹繩墨,蹈規矩,然性吝嗇,殖貨至鉅萬。帝嘗 以方張安世。
曾叔卿
编辑按《宋史曾叔卿傳》:「叔卿,建昌南豐人,鞏族兄也。家苦 貧,居鄉介潔,非所宜受,一介不取。妻子困於饑寒,而 拊庇孤惸,唯恐失其意。起家進士,至著作佐郎,熙寧 中卒。」
曾鞏
编辑按《宋史曾鞏傳》:「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中嘉祐二年 進士第,調太平州司法參軍,遷館閣校勘,集賢校理。 出通判越州,知齊州。其治以疾姦急盜為本,徙襄州、 洪州,加直龍圖閣,知福州,徙明、亳、滄三州。過闕,神宗 召見,遂留判三班院。丁母艱去,卒。」
曾布
编辑按《宋史曾布傳》:「布字子宣,南豐人。登第,調宣州司戶 參軍,懷仁令。熙寧二年,以韓維、王安石薦,授太子中 允,歷遷戶部尚書。元祐初,以龍圖閣學士知太原府歷真定、河陽及青、瀛二州。紹聖初,徙江寧,過京,留為 翰林學士,拜同知樞密院,進知院事。徽宗立,拜布右 僕射,召蔡京為左丞,京與布異。會布擬陳佑甫為戶」 部侍郎,京奏曰:「爵祿者,陛下之爵祿,奈何使宰相私 其親?」布婿陳迪,佑甫子也。布忿然爭辨,御史遂攻之, 罷為觀文殿大學士、知潤州。京積憾未已,加布以贓 賄,布落職,提舉太清宮,太平州居住。又以棄湟州責 賀州別駕,又責廉州司戶,徙舒州,復大中大夫,提舉 崇福宮。大觀元年,卒于潤州,後諡曰「文肅。」
曾肇
编辑按《宋史曾鞏傳》:「鞏弟肇,字子開,舉進士,調黃巖簿。用 薦為鄭州教授,擢崇文校書,館閣校勘,同知太常禮 院,遷國史編修官,進吏部郎中,遷右司,為《神宗實錄》 檢討。元祐初,擢起居舍人。未幾,為中書舍人,以寶文 閣待制知潁州,徙鄧、齊、陳州、應天府。入為吏部侍郎, 出知徐州,歷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復召為中書舍人」, 遷翰林學士。建中靖國元年,出知陳州,歷太原、應天 府、揚、定二州。崇寧初,落職,謫知和州,徙岳州,繼貶濮 州團練副使,安置汀州。四年,歸潤而卒。紹興初,諡曰 「文昭。」子統,至左諫議大夫。
曾準
编辑按《萬姓統譜》:「準字子中,贛州人。嘉祐間進士,知公安 縣。火燔民居,準以身叩之,風反滅火。復通判臨江,明 慎刑獄,芝草生圜扉,或勸以獻,準抑之。長子楙,少穎 悟,官至吏部尚書。」
曾孝寬
编辑按《宋史曾公亮傳》:「公亮子孝寬,字令綽,以蔭知桐城 縣,選知咸平,入知審官東院,判刑部。熙寧五年,遷樞 密都承旨,擢拜樞密直學士,簽書樞密院。丁父憂,除 喪,以端明殿學士知河陽,以吏部尚書召,道卒。」
曾孝廣
编辑按《宋史曾公亮傳》:「公亮從子孝廣,字仲錫。元豐末,為 北外都水丞。元祐中,出通判保州。久之,除京西轉運 判官,入為水部員外郎,遷都水使者,累擢戶部侍郎, 進尚書。坐錢帛不給費,罷知杭州,移知潭州、鄆州、饒 州,徙廣州,歷成德軍、太原府,卒。孝廣涖官以嚴稱,獲 盜輒碎其手焉。」
曾孝蘊
编辑按《宋史曾公亮傳》:「公亮從子孝蘊,字處善,紹聖中,管 幹發運司糶糴事,提舉兩浙常平,改轉運判官,知臨 江軍,召為左司員外,遷起居舍人。言者論其與張商 英善,出知襄州,徙江浙、荊淮發運,召為戶部侍郎,徙 工部,以顯謨閣待制知杭州,坐累貶安遠軍節度副 使。宣和二年,始復天章閣待制,知歙州,移青州,改杭」 州,卒。
曾孝序
编辑按《宋史曾孝序傳》:「孝序字逢原,泉州晉江人。以蔭補 將作監主簿,監泰州海安鹽倉,因家泰州,累官至知 青州。高宗即位,陞延康殿學士。先是,臨胊土兵趙晟 聚眾為亂,孝序付將官王定兵捕之,失利而歸。孝序 責以力戰自贖,定乃以言撼敗卒,奪門斬關入。孝序 出據廳事,瞋目罵之,遂與其子宣教郎訐皆遇害,城」 遂陷。知臨淄縣陸有常率民兵拒守,死於陣。知益都 縣張侃、千乘縣丞丁興宗亦死之。孝序諡《威愍》。
曾孝純
编辑按《泉州府志》:「孝純,字君施。公亮卒,詔蔭孝純為殿中 丞,賜同進士出身。紹興中,擢太常,執政沮之,遂杜門 不仕。」
曾紆
编辑按《尚友錄》:「紆布第四子,工詩詞,材高識明,博極書史, 以文章翰墨,風流醞籍,為時名勝。官至大中大夫。」
曾懋
编辑按《萬姓統譜》:「懋字叔夏,準長子。少穎悟,落筆驚流輩。 登元符三年進士,知興化。拒楚命,表高宗勸進,扈從 隆祐孟太后至虔,軍民偶忿爭,賴以撫定。累官吏部 尚書。著《內外制》十卷、《東宮日記》十卷。」
曾誕
编辑按《宋史鄒浩傳》:「曾誕,公亮從孫也。孟后之廢,誕三與 浩書,勸力請復后,浩不報。及浩以言南遷,誕著《玉山 主人對客問》以譏之。其書既出,識者或以比韓愈《諍 臣論》。誕仕亦不顯。」
曾肅
编辑按《萬姓統譜》:「肅,太和人。居父喪,廬墓數年,有慈烏來 巢,人以為孝所感。子安止,登科為彭澤令,掛冠歸隱。 安中,未冠登第,上書言時政,入黨籍。安強為進士,提 舉成都路常平。嘗葬暴露,不葬者三十餘柩。」
曾有開
编辑按《萬姓統譜》:「有開知衛州時水災,人乏食,擅貸常平 錢粟與之,具奏乞蠲其息。」
曾開
编辑責監大寧監鹽井。召還,除知和州、恩州。請祠,得鴻慶 宮。欽宗即位,除顯謨閣待制,知潁昌府,奪職奉祠。建 炎初,復職,知潭州。求去,復得鴻慶宮。起知平江府。居 二年,盡平群盜,提舉太平觀。復以中書舍人召請去」, 進寶文閣待制、知鎮江府。召為刑部侍郎,遷禮部。時 秦檜專主和議,開引《古誼》以折之。檜怒,提舉太平觀、 知徽州,以病免。居閒十餘年卒。
曾幾
编辑按《宋史曾幾傳》,「幾字吉甫,其先贛州人,徙河南府。兄 弼,弼死無後,特命幾試吏部,賜上舍出身,擢國子正, 遷辟雍博士,除校書郎。久之,為應天少尹。靖康初,提 舉淮東茶鹽。高宗即位,改提舉湖北。會兄開與秦檜 力爭和議,開去,幾亦罷。逾月,除廣西轉運副使,徙京 南路。紹興七年,為浙西提刑,知台州。賀允中薦,召對」, 授祕書少監。孝宗受禪,請老致仕,擢其子逮為浙西 提刑以便養。乾道二年卒,諡「文清。」二子:逢,仕至司農 卿,逮終敷文閣待制。
曾升
编辑按《福州府志》:「升字孟高,福州人。入粟補吏。靖康中,金 騎犯邊,升被檄,部士卒戌楚州,至昭信縣,適遇金人, 與戰死於陣。」
曾光庭
编辑按《萬姓統譜》:「光庭,吉水人。仕為永州東安簿。靖康之 難,勒兵勤王。會徽、欽北狩,列表勸進。高宗立,光庭不 願受賞。」
曾怘
编辑按《宋史曾怘傳》:「怘字仲常,中書舍人鞏之孫。以父任 郊社齋郎,累官司農丞,通判溫州,須次於越。建炎二 年,金人陷越,以琶八為帥,約詰旦,城中文武官並詣 府,有不至及藏匿不覺察者皆死,怘獨不往。為鄰人 糾察逮捕,見琶八辭氣不屈。琶八令左右盡驅其家 屬四十口,同日殺之。金人去。怘弟朝散郎。」時知杭 州餘杭縣事,製大棺,斂其骨,葬之天柱山。事聞,官其 弟怤子崇兄子。皆將仕郎。崇後仕至「知南安軍。」
曾悟
编辑按《宋史曾怘傳》:「怘從弟悟,字蒙伯,翰林學士肇之孫 也。宣和二年進士。靖康間,為亳州士曹。金人破亳州, 悟被執,抗辭慢罵,眾刃劘之妻,孥同日被害。」
曾覿
编辑按《宋史曾覿傳》:「覿字純甫,其先汴人也。用父任補官。 紹興三十年,以寄班祗候與龍大淵同為建王內知 客。孝宗受禪,覿自武翼郎除帶御器械,幹辦皇城司。 未幾,以為文州刺史。覿勢張甚,士大夫之寡恥者附 麗之。覿累除武泰軍節度使,提舉萬壽觀。淳熙元年, 除開府儀同三司。陳俊卿守金陵,過闕入見,首言曾」 覿招權納賂,帝感悟。寖覺其姦,遂稍疏覿。覿憂恚,疽 發於背,卒。
曾伋
编辑按《萬姓統譜》:「伋字彥思,紹興三十二年,以大理寺丞 出知袁州,一意為民。隆興初元,有旨江西和糴百萬 轉輸丹陽。一時有司失於討論,袁亦在數。伋具不可 糴狀,條舉先後以聞,乞先罷黜。朝廷嘉而免之。」是邦 得免和糴自伋始。
曾項
编辑按:《萬姓統譜》:項紹興中宰常熟,王伯剛稱其「知足以 知,勇足以行,御吏若西門之治鄴,愛民如子產之治 鄭云。」
曾集
编辑按《萬姓統譜集》:「紹興間,知南康軍,勤理庶務,首慕先 賢劉煥之為人,修其墓亭,礱石以培其封,割公田以 奉其祀。朱熹稱其有尊賢尚德之心。」
曾恬
编辑按《泉州府志》:「恬字天隱,公亮曾孫。少為存心養性之 學。紹興中,仕至大宗正丞。秦檜當國,恬自守不為詘。 求外祠,得主管台州。」
曾慥
编辑按《泉州府志》:「慥字端伯,懷之從兄。初為尚書郎,直寶 文閣,奉祠。博學能詩,號至游居士。」
曾懷
编辑按《泉州府志》:「懷,字欽道,孝寬曾孫。建炎初,知真州,訓 習民兵,有紀律。乾道初,擢戶部侍郎,進權尚書,知婺 州。甫三月,召還,賜同進士出身,參知政事,代梁克家 為右丞相,封魯國公。淳熙初,臺官因言事中懷,懷遂 求退,以觀文殿大學士奉祠。未幾,復相,以疾請罷,卒。」
曾植
编辑按《泉州府志》:「植字子直,晉江人。太學上舍生。孝宗登 極,賜釋褐。累遷敕令所刪定,官司農寺丞。會大理丞 闕,上命補之。尋出知南劍州。陛辭,奏言三事,上大悅, 知湖州卒。」
===曾滂===按《萬姓統譜》:「滂字孟博,臨川人。為人質直剛烈,四方 宗陸氏者,自孟博與李德章、師復齋始。」孟博長象山 五六歲,象山甚愛重之。
曾三聘
编辑按《宋史曾三聘傳》:「三聘,字無逸,臨江新淦人。乾道二 年進士,調贛州司戶參軍,累遷軍器監主簿,後知郢 州。會韓𠈁胄為相,指三聘為趙汝愚腹心,坐追兩官。 久之,復元官,與祠。𠈁胄誅,諸賢遭竄斥者相繼召用, 三聘祿不及,終不自言。嘉熙間卒,賜諡忠節。」
曾三復
编辑按《宋史曾三復傳》:「三復字無玷,臨江人,乾道六年進 士。淳熙末,為主管官告院,遷太府寺簿,歷知池州,改 常州,拜監察御史,轉太常少卿,進起居舍人,遷起居 郎,以疾告老。三復性耿介,恥奔競,在臺餘兩年,持論 正平,不隨不激。其歿也,士論惜之。」
曾三英
编辑按《尚友錄》,「三英嘗考究三國、六朝攻守事蹟,著《南北 邊籌》十八篇,又著《蒙史》。」
曾丰
编辑按《萬姓統譜》:丰,樂安人也。宋乾道五年進士,以文章 鳴。晚年恬於仕進,築室曰樽齋,四方求詩文者坐常 滿。有《緣督集》行於世,仕至太守。何塘穀贊云:「不夷不 惠,斯道之魄。不歐不蘇,斯文之脈。外容萬象,中無一 物。」世以為名言。
曾祕
编辑按《泉州府志》:「祕,字泰之,同安人。與朱文公友善。乾道 五年進士,薦為國子監丞,知惠州,後知漳州,卒。」
曾興宗
编辑按《萬姓統譜》:興宗,字光祖,寧都人。篤志為己之學,自 號唯菴,冠婚喪祭,一用古禮,朱熹嘗稱之。偽學之禁, 興學者諱名其師,興宗執禮益勤,勵志益苦。孫原一、 原郕,俱博學工詩。
曾極
编辑按《萬姓統譜》:極,字景建,滂子。志氣豪放,聲名四起。朱 晦翁得其書及詩,大異之,書問往來,深期之,謂其文 似老蘇父子。鴈湖李公、南唐趙公,相與賡酬最多。嘗 以詩語涉謗訕,得罪,謫道州,卒於其所。李公心傳,為 言曾極久斥可念。孝宗曰:「非為《江湖集》耶?」後有旨歸 葬。所為文有《春陵小集》《金陵百詠》。
曾漸
编辑按《萬姓統譜》:「漸,南城人。紹熙中進士,官至工部侍郎。 立朝有風節,卒贈少師,諡文莊。」
曾從龍
编辑按《宋史曾從龍傳》:「從龍字君錫,左僕射公亮四世從 孫。初名一龍,慶元五年擢進士第一,始賜今名。授簽 書奉國軍節度判官廳公事,累進參知政事。疾胡矩 憸壬,排沮正論,陳其罪。矩嗾言者劾罷,提舉洞霄宮, 起知建寧府。丁內艱,服除,為湖南安撫使,威惠並行, 湘人紀之石。改知隆興府,提舉萬壽觀。端平元年,授」 資政殿大學士,拜參知政事,以樞密院使督視江、淮、 荊、襄軍馬。朝論邊用不給,詔從龍并領督府,卒。弟用 虎、天麟、治鳳皆歷顯任。
曾用虎
编辑按《泉州府志》:「用虎,字君遇,從龍之弟。以兄任歷官興 化軍,蠲租鋤盜,三年大治。陳韡帥江右,請自代。除府 事,改江西提刑,累遷工部郎中。以華文閣帥廣西,至 鎮數月,罷卒。」
曾治鳳
编辑按《泉州府志》:「治鳳,字君儀,從龍季弟。開禧元年進士。 歷官廣東提刑,知袁州,復直煥章閣帥廣東,寇發循、 惠間,郡請兵捕追,不從,決計諭降之。端平二年,進直 徽猷閣,改知建寧。會戍卒挺亂,薄廣城,時已解印,引 咎丐罷。」
曾噩
编辑按《萬姓統譜》:「噩字噩甫,閩縣人。學問淹貫,文章簡古。 慶元中,尉上高,有聲,後陞廣東漕使。」
曾守約
编辑按《萬姓統譜》:守約,大庾人。以鄉舉充郡學正,行義著 稱。郡守李大正為書「魯齋」二字,并記以《詩》。左史劉公 黻為著《魯齋銘》,有「忠為德基,孝為行本」之辭。
曾和應
编辑按《萬姓統譜》:「和應,字賢叔,隱居梅嶺之陰,清苦好吟, 八十不倦。黃秋巖喜其得情性之正,選而集之,名《梅 溪四體》。廬陵趙青山諸老多有品題,梓行於世。」
曾松
编辑按《萬姓統譜》:「松字堅伯,章貢人,幾之從孫,仕至江西 帥參。松敬賢樂善,居官以才廉稱。嘉定中,寓居建陽 縣,縣東北有竹原山,劉勉之舊隱,朱熹問道之所也。 松慨想陳跡,作樂斯菴於其傍,友人黃幹記之。」
曾原一
编辑按《萬姓統譜》:「原一,字子寔,興宗孫。紹定四年領鄉薦與從弟東湖書院山長原郕,師吉安廬陵楊伯子俱 博學工詩。紹定庚寅,避亂鍾陵,從戴石屏諸賢結江 湖吟社。寇至,原一偕其叔益之,傾資產,募丁壯,築城 垣為保障,寇知有備,不敢犯,民多德之。著有《選詩衍 義》《蒼山詩集》。」
曾淵
编辑按《萬姓統譜》:「淵,字廣微,南豐人。景定間,知新昌,有詩 聲,且優於政。嘗修大成殿,終於安南。」
曾子長
编辑按《萬姓統譜》:「子長,咸淳末知淳安縣,清慎自守。時邊 事已急,多方保障,民賴以安。後以讒籍其家,惟故書 敗絮而已,君子惜之。」
曾紘
编辑按《宋史藝文志》:「曾紘《續江西派詩集》二卷。」
曾民瞻
编辑按《尚友錄》:「民瞻,南昌尉,通天文之學,以晷漏差訛,遂 更用其法。箭傍二木偶,左者晝司刻、夜司點,則擊板 以告;右者晝司晨、夜司更,則鳴鉦以告。自謂得古人 之所未至。」
曾造
编辑按《萬姓統譜》:「造,南豐人,文肅公元孫。知翁源縣,以化 民成俗為急務,籍官田之入以養士。於是文化大興, 邑人士相與祠於學。」
曾如驥
编辑按《萬姓統譜》:如驥字德清,泰和人,判邵州。元兵入城, 寮吏諫曰:「曷不壺漿以迎?」曾陽諾。退書舍生取義於 壁,登於城,投濱江死。事聞,贈敷文閣待制,諡忠愍,立 廟祀之。
曾塤
编辑按《萬姓統譜》:「塤,瑞州錄事參軍,以郡命賑濟饑民,值 元兵至,被擒。誘之以利,不從,且詈之,遂死。贈秩,官其 一子。」
元
编辑曾沖子
编辑按《江西通志》:「沖子,字聖和。丞相趙葵宣撫江東西,辟 佐吉州節制司。至元二十四年,程鉅夫奉詔求賢,以 沖子應,授福建提刑司僉事。時閩部遠且險,吏乘為 奸,民迫為亂。沖子行部,警諭感切,民畏而懷之。以奉 議大夫致仕。」
曾詠
编辑按《江西通志》:「詠字師點,樂安人。性孝友。至元丁丑,母 因避地得疾,舁歸。值大兵至,恣殺掠,詠乞以身代母 死,軍憐得免。」
曾貫
编辑按《江西通志》:「貫,字傳道,泰和人。紹興照磨,監州辟禦 龍泉寇,戰於觀背,死之。所著有《周易變通》《四書類辯》 《學庸》標著行於世。」
曾德
编辑按《萬姓統譜》:「德,漁陽人,宗聖公五十七代孫。母早亡, 父仲祥,再娶左氏,攜游襄陽居焉。時兵陷襄陽,失左 氏。德遍求南土,得於廣海,奉迎歸養終身。」
明
编辑曾魯
编辑按《明外史曾魯傳》:「魯字得之,新淦人。以文學聞於時。 洪武初,召為纂修《元史》總裁官。史成,授禮部主事,超 拜禮部侍郎,命主京畿鄉試。是冬,引疾歸,未抵家卒。」
曾秉正
编辑按《明外史曾秉正傳》:「秉正,南昌人。洪武初,薦授海州 學正,召為思文監丞,改刑部主事。十年,擢為通政使。 在位數言事,忤旨罷,貧不能歸,鬻其四歲女。帝聞大 怒,置腐刑,不知所終。」
曾鼎
编辑按《明外史錢瑛傳》:「曾鼎,字元友,泰和人。祖懷可,父思 立,並有學行。元末,鼎奉母避賊。母被執,鼎跪而泣代。 賊怒,將殺母,鼎號泣,以身翼蔽傷頂,肩及足,控母不 舍。賊魁繼至,憫之,攜其母子入營療治,獲愈。行省聞 其賢,辟為濂溪書院山長。洪武三年,知縣郝思讓辟 教社學,居久之卒。鼎好學能詩,兼工八分。」
曾萬中
编辑按《江西通志》:「萬中,吉水人。幼穎異,元季為千戶長。江 右大亂,萬中與弟粹中保障鄉里,歸明,還守吉安。兵 至,走京師乞援,授萬中行省參知政事。弟粹中親軍 指揮使。後城陷,兄弟皆戰死。」
曾源友
编辑按《江西通志》:「源友,泰和人,任石城訓導。元季,紅巾寇 掠縣,源友負母出走,遇寇欲劫之去,源友跪陳母老, 寇怒,欲害其母。源友以身蔽母,寇連刃之,幾死。適寇 帥踵至,憫其孝,傅善藥,得免歸。母卒,哀毀廬墓,有司 具實以聞,為立孝子亭於墓所。」
曾魯山
编辑按《江西通志》:「魯山,贛縣人。元時舉孝廉,官於潮。自親終絕意仕進。明太祖遣將略定南服,過贛,強起之,魯 山不克辭,即日就道。南中聞其至,率先歸款。以功擢 潮州太守。」
曾堅
编辑按《江西通志》:「堅,字子白,金谿人。少與危素齊名。元進 士,累官至中大夫,翰林學士。洪武初,入朝為禮部侍 郎,諳習典章,太常議禮皆諮之。」
曾泰
编辑按《江夏縣志》:「泰,洪武初以秀才徵,學行允孚,上重之, 每慷慨論事,言無不從,超拜戶部尚書。」
曾爟
编辑按《吳江縣志》:「爟字日章,以字行。其先灤水人。父朴,徙 吳江。爟少充郡學生。洪武十七年,以歲貢授黃陂知 縣,政聲大振,以最聞。尋去官歸。洪武三十五年,以薦 擢翰林院侍讀。永樂初年,與修大典。未幾,交阯黎氏 篡立,詔爟往諭黎,蒼語不遜,爟折之,宣讀如禮。二年, 使還陳,黎氏篡立當征。四年四月,命從新城侯張輔」、 西平侯沐春將兵討之,軍中文檄皆出其手。交阯平, 贊畫功居多。五年還報,復承命往諭諸將,至軍中,以 疾卒。
曾鳳韶
编辑按《明外史曾鳳韶傳》:「鳳韶,廬陵人。洪武末登進士。建 文初,為監察御史。燕兵起,朝議遣使持詔往諭,鳳韶 慷慨請行,比至燕抗不納,乃還。燕王稱帝,遂自殺。妻 李亦自經死。福王時諡忠毅,妻諡貞愍。」
曾廷瑞
编辑按《廣東通志》:「廷瑞,漳州府學生。靖難繼統,詔至,廷瑞 隨教授陳思賢集於明倫堂,不出迎。詔設舊君位,哭 如禮。郡人執送京師,與思賢皆死。」
曾濬
编辑按《萬姓統譜》:「濬,薊州鎮撫,與馬宣守州城。靖難兵攻 之不能下,招之降,不肯輒出兵力戰,敗,為張玉所執, 不屈死之。」
曾棨
编辑按《明外史曾棨傳》:「棨字子啟,永豐人。生而穎異,貌魁 偉,博聞強記,工文詞。永樂二年,殿試第一,授翰林修 撰,修《永樂大典》,為副總裁。書成,遷侍讀,尋進侍讀學 士。仁宗立,除左春坊大學士。宣宗立,進少詹事。宣德 七年,卒於官,諡襄敏。」
曾鼎
编辑按《明外史黃澤傳》:「曾鼎,永豐人,永樂十年進士,為廣 東僉事。」
曾伯良
编辑按《萬姓統譜》:伯良永樂中知海陽縣,視篆後立碑於 城隍廟曰:「有外施仁義內藏禍心者,神必殛之。」
曾鶴齡
编辑按《萬姓統譜》:「鶴齡字延年,太和人。永樂進士第一,授 翰林修撰,預修實錄,陞侍講學士。有《松坡集》《臞叟集》, 藏於家。」
曾慎
编辑按《萬姓統譜》:「慎,寧都人,永樂甲申進士,任編修。」
曾令得
编辑按《萬姓統譜》:「令得名凱,以字行,吉水人。永樂乙未進 士,任御史。」
曾翬
编辑按《明外史曾翬傳》:「翬字時升,泰和人。宣德八年進士。 授刑部主事,進員外郎、郎中。以何文淵薦,擢廣東右 參政,以憂去。服闋,起官河南。天順五年,遷山東右布 政使,召拜刑部左侍郎,尋巡撫浙江,弊政多所釐革。 還朝久之,謝病去。翬謹操行,所至有聲。及歸,生計蕭 然。」
曾泉
编辑按《萬姓統譜》:「泉,太和人,永樂進士。宣德中以御史謫 任汜水典史。蒞政勤能,頻課生徒,教官厭之,泉乃選 四鄉俊秀自教之,三年多有成材。邑臨黃河,教民結 網捕魚,大得其利。時督民開荒田,伐材木耕,無牛者 助之,顛連者得棺以送死,貧乏者得財以成婚。民感 其惠,為立生祠。」
曾蒙簡
编辑按《萬姓統譜》:「蒙簡名廉,以字行,太和人。正統乙丑進 士,歷按察使。」
曾僊廣
编辑按《延平府志》:「僊廣,字孔大,沙縣人。與兄隆俱遺腹失 怙。正統戊辰,寇鄧茂七縱火焚縣,時僊廣兄弟幼,引 避半溪,遇賊將俘去,俱弗從。賊持刃挾之,兄弟直前 爭死,以母老嫠居也。賊兩釋之。」
曾恕
编辑按《黃岡縣志》:「恕,字希仁,黃州衛指揮僉事。性至孝,父 全,征橫江陣亡,英廟詔錄諸陣亡子姓,恕曰:『父死之 謂何,而迺以市寵,吾不忍也』。」久之,始受廕,署篆督漕, 以廉介聞,監司咸旌異焉
曾子唯
编辑按《萬姓統譜》:「子唯,保昌人。由教諭天順初,陞真定府 學教授。學問優長,誨人有法。秩滿考最,擢唐府長史。」
曾鑑
编辑按《明外史曾鑑傳》:「鑑字克明,其先桂陽人,以戍籍居 京師。天順末年成進士,授刑部主事,歷吏部驗封郎 中,擢右通政。弘治初,累遷工部左右侍郎。十三年進 尚書。正德二年卒。」
曾
编辑按《萬姓統譜》。字文載,永興人。成化乙未進士,歷刑 部員外郎。值平陽有訟田久淹,及蘇州衛有訟殺人 罪者,繫獄十餘年。往訊,立決。出補紹興知府,均輸 薄賦,釐弊補役。亡何,乞休歸,年七十四卒。子介、全、念, 皆登進士。
曾彥
编辑按《萬姓統譜》:「彥字士美,太和人。成化戊戌進士第一, 歷翰林院侍讀。」
曾追
编辑按《萬姓統譜》:「追字文甫,太和人,成化戊戌進士第三, 任編修。」
曾煥
编辑按《萬姓統譜》:「煥,字貫辰,吉水人。成化甲辰進士,歷參 政。」
曾全
编辑按《萬姓統譜》:「全字復初,成化丁未進士,授戶部主事。 值星變,上疏陳四事,逮繫詔獄,褫秩歸,號碧潭居士, 築室授徒,以詩文自娛。弟介,登進士,亦豪宕不羈。」
曾昂
编辑按《萬姓統譜》:「昂,字光表,吉水人。成化丁未進士,歷副 使。」
曾直
编辑按《江西通志》:「直,字叔溫,吉水人。弘治進士,知鄞縣,歷 擢大理卿,孤立無黨。」
曾璉
编辑按《荊州府志》:「璉,江陵人,由吏員正德中任四川綿州 判官。流賊攻劫州縣,朝廷遣都御史彭澤總制兵馬, 命璉率兵禦於境內,勢莫能支,竟死於賊。事聞,贈上 林苑監丞,廕子入監讀書。」
曾質粹
编辑按《嘉祥縣志》:「質粹,字好古,曾子五十九代孫。其先居 江西永豐。嘉靖五年,奉詔訪求曾氏子孫,質粹首應 詔司府保勘,起送回籍,以衣巾奉祀曾子祠墓。至十 八年,奉世宗詔,比顏、孟二氏例,授翰林院五經博士, 世襲。」
曾守約
编辑按《廣東通志》:「守約,字子如,歸善人。嘉靖己丑進士,授 行人,選江西道御史,巡視十庫,刷卷江西,後按廣西, 振紀綱,擊賕吏,肆橫者皆按寘於法。戊戌,山陵大功, 起武定侯郭勛總其事,郡璫附之。守約當巡視,忤勛, 勛怒其不便己,疏守約稽誤。守約遂條奏勛欺縱不 法數大罪,語多切直,疏留中。庚子,陞大理寺右丞。未」 幾,懇疏乞終母養,卒。
曾存仁
编辑按《江西通志》:「存仁,字懋遠,吉水人。嘉靖進士,授禮部 祠祭主事。會建世廟,光祿丞何淵議由太廟達世廟。 存仁上言毀太廟垣亭,剪伐文皇帝所植松柏,非達 孝。忤旨,賴救獲免。起浙江參議。中官崔成督視開礦, 所在擾民,存仁痛抑之。成怒,具奏,逮詔獄。尋起廣西 參政,歷雲南布政使。」
曾翀
编辑按《明外史薛宗鎧傳》:「吏部尚書汪鋐以私憾斥王臣 等,宗鎧白其枉。會御史曾翀劾南京尚書劉龍、聶賢 等九人,鋐覆疏具留之。宗鎧復言鋐肆奸植黨,功庇 龍等。鋐抗辨,且極詆宗鎧挾私。翀復言:『鋐一經論劾, 輒肆中傷,諍臣杜口已三年,蔽塞言路,罪莫大焉。乞 立正辟』。」帝罷鋐官,而惡翀諍臣杜口語,杖闕下,斥為 民。翀死杖下,時嘉靖十四年九月朔也。翀字習之,霍 丘人。以進士授南京刑部主事,改御史。
曾銑
编辑按《明外史曾銑傳》:「銑字子重,江都人。舉嘉靖八年進 士,授長樂知縣,徵為御史,擢大理寺丞,遷右僉都御 史,巡撫山東。進右副都御史,改撫山西,進兵部侍郎。 二十五年總督三邊軍務。銑素喜功名,又感帝知遇, 益圖所報稱。念寇居河套,久為中國患,遂條上方略 十八事。已又獻《營陣八圖》,輔臣夏言主之甚力。時嚴」 嵩與言有隙,欲借事傾言,乃極言「套必不可復」,帝乃 遣官逮銑,然無意殺之也。會咸寧侯仇鸞鎮甘肅時, 以驕縱為銑所劾逮。嵩故雅親鸞,知銑所善同邑蘇 綱,乃代鸞獄中草疏,誣銑掩敗不奏,剋軍餉,遣子淳 屬斫親,蘇綱賂當途。帝深入其說,立下淳、綱詔獄,當 銑交結近侍,律斬,即日行刑。銑有膽略,長於用兵。既歿,家無餘貲。隆慶初,給事中辛自修、御史王好問訟 銑「志在立功,身罹重辟。」詔諡《襄愍》。
曾鈞
编辑按《明外史曾鈞傳》:「鈞字廷和,進賢人。嘉靖十一年進 士,授行人。擢南京禮科給事中,遷四川參政,屢遷河 南左布政使。三十一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理河道,進 工部右侍郎,入為南京刑部右侍郎。久之,乞歸,家居 十餘年,卒,諡恭肅。」
曾佩
编辑按《萬姓統譜》:「佩字德夫,臨川人。嘉靖辛丑進士,任御 史,忤旨謫戍。隆慶初,復職。」
曾于拱
编辑按《萬姓統譜》:「于拱字無極,太和人。嘉靖辛丑進士,歷 都御史。」
曾承芳
编辑按《萬姓統譜》:「承芳,字英遇,惠安人。嘉靖丁未進士,任 御史。」
曾廷芝
编辑按《漢陽府志》:「廷芝,字子先,漢陽人。嘉靖癸丑進士,知 昌邑縣,擢授工科給事中。奏修河防,議增屯田水利, 悉為世宗所嘉納。被嗾出為浙江僉事,益以守法不 合,謝病。久之,楚撫按交推轂,起知漢州。興革扶抑,振 勵士類。復遷浙憲以歸。」
曾同亨
编辑按《明外史曾同亨傳》:「同亨,字于野,吉水人。父存仁,雲 南布政。同亨舉嘉靖三十八年進士,授刑部主事,改 禮部,遷吏部文選主事。隆慶初,為文選郎中,進太常 少卿。萬曆初,歷順天府尹,以右副都御史巡撫貴州。 御史劉臺得罪張居正,同亨,臺姊夫也。給事中陳三 謨欲並逐之,奏同亨羸不任職,遂移疾歸。居正卒,起」 南京太常卿,召為大理卿。遷工部侍郎,進尚書,力乞 去。起南京吏部尚書,辭不拜。久之,再起故官。稅使所 在虐民,同亨極諫。三十三年大計京官,持正不撓。是 年引疾。詔加太子太保致仕。卒,諡恭端。
曾省吾
编辑按《明外史梁夢龍傳》:「曾省吾,鍾祥人。嘉靖中進士。隆 慶六年,歷官右僉都御史,巡撫四川,遷兵部侍郎。不 數年,擢南京右都御史,召拜工部尚書。省吾故出張 居正門,遂與王篆為之羽翼。居正敗,給事中王繼光 劾其十罪,罷歸。唐堯欽復劾之,遂削籍,已而沒。」
曾如春
编辑按《江西通志》:「如春,字景默,佩姪。嘉靖乙丑進士,巡撫 河南時。潞藩數潛遊,所在震驚,抗疏以聞。詔責護衛 諸臣,民始晏然。以工部侍郎總督河道,疏築有法,至 今賴之。」
曾鳳儀
编辑按《衡州府志》:「鳳儀,字舜徵,號金簡。萬曆癸酉鄉魁,癸 未進士。授南禮部祠祭司主事,尋轉儀曹郎。心厭榮 利,致政講究陸九淵主靜之學,共訂《朱子摘編》,建衡 山集賢書院,以祀昌黎、鄴侯、清獻、濂溪四君子。」
曾乾亨
编辑按《明外史曾同亨傳》:「同亨弟乾亨,字于健,登萬曆五 年進士,除合肥知縣,調休寧,擢御史,歷光祿少卿,進 大理丞,遷少卿。考功郎趙南星以考察事被斥,乾亨 論救侵執政,廷推巡撫者三,俱不用,遂引疾歸。未幾 卒。乾亨言行不苟,與其兄並以名德聞。」
曾朝節
编辑按《衡州府志》:「朝節字直卿,萬曆丁丑進士,殿試探花, 授翰林院編修,直史局三載,遷侍讀。辛卯,典試南畿, 進國子監祭酒,陞南京禮部侍郎,改南少宰,尋改北 少宗伯,協理詹事府,侍經筵,教習庶吉士。凡六年,陟 資政大夫、禮部尚書,充東宮侍講。以疾卒,贈太子太 保,諡文恪。」
曾應棨
编辑按《海澄縣志》:「應棨,號若槐,萬曆辛丑進士。初為戶部 主事,累陞雲南按察使。為人和厚質實,所至無赫赫 名。」
曾楚卿
编辑按《莆田縣志》:「楚卿,字元贊,萬曆癸丑進士,改庶吉士, 除檢討。己未同考禮闈。天啟初,轉春坊贊善,累遷詹 事府兼翰林學士,侍經筵。少宰張鼐糾魏忠賢八事, 疏上,鼐罷歸。時楚卿方轉南禮部侍郎,忠賢以楚卿 出鼐門,亦削奪歸。崇禎改元,起禮部左侍郎。陛見,陳 敬天法祖、甦民困、寬刑獄、豫邊防五事。轉吏部左侍」 郎,進禮部尚書。時溫體仁當國,楚卿遂累疏乞休,予 告回籍。
曾棟
编辑按《江西通志》:「棟字隆吉,臨川人。萬曆丙辰進士,由祠 部郎陞四川驛傳道。時土官董卜與高箕稱兵相攻, 撫臣請於朝,以兵事屬棟,亂遂定。以功屢進布政使。 子亨應,崇禎甲戌進士,仕吏部主事
曾櫻
编辑按《明外史曾櫻傳》:「櫻字仲含,峽江人。萬曆四十四年 進士。乞假歸。久之,授工部主事,歷郎中。天啟二年,稍 遷常州知府。櫻持身廉,為政愷悌,公平不畏強禦。崇 禎元年,以右參政分守漳南。母憂歸。服闋,起故官,進 按察司,分巡福寧。十年,楊嗣昌以衡永多寇,奏改櫻 湖廣按察使,遷山東右布政使,分守登萊。十四年,擢」 右副都御史,代徐人龍巡撫其地。明年,遷南京工部 右侍郎,乞假歸。唐王稱號於福州,鄭芝龍薦櫻起工 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尋進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文 淵閣。王駐延平,櫻留守福州。大兵破福州,櫻挈家避 海外中左衛。越五年,其地被兵,遂自縊死。
曾亨應
编辑按《明外史曾亨應傳》:「亨應,字子嘉,臨川人。父棟,廣東 布政使。亨應舉崇禎七年進士,歷官吏部文選主事。 御史張懋爵劾其納賄行私,遂謫貶去。及南京覆,江 西列城皆不守,亨應命弟和應急奉父入閩,而己與 艾南英、揭重熙謀拒守。會大兵至,亨應被執,并執其 長子筠,諭之降,不答,被戮。和應雅尚名節,聞兄死,乃」 拜辭其父,投井死。時有高飛聲者,字克正,長樂人。崇 禎六年舉於鄉,授玉山知縣,遷同知,乞養去。唐王時, 令攝撫州事。大兵至,死焉。
曾發祥
编辑按《鍾祥縣志》:「發祥,字戩穀,別號岣嶁山人。太保省吾 之從孫。以明經除黃陂訓導,遷廣濟教諭。平居惓惓 忠義。崇禎乙亥,流寇圍城,發祥協力堅守。城陷死之。」
曾異撰
编辑按《明外史曾異撰傳》:「異撰字弗人,晉江人,家候官。父 早卒。異撰起孤童,事母至孝,究心經世學。崇禎十二 年,舉鄉試,再赴會試還,遂卒。」
曾筠
编辑按《江西通志》:「筠,字竹君,方伯棟孫,考功亨應子。年十 七,餼於庠。癸未詔舉異才。踰年國變,叛帥王某執亨 應去。筠方讀書梁峽,聞報走追,抱持痛哭,遂并遇害。」
曾英
编辑按《莆田縣志》:「英字彥侯,年二十二,應巡撫張肯堂募, 擊尢溪、平和山寇。嗣同遊擊周之璠入蜀,以征猺黃 功署都司。又於光安州與流寇戰,屢捷,授十三巖都 司,守涪州。張獻忠寇萬縣,英衝鋒血戰著功,陞四川 左都督,統數萬眾。時襄陽新破,賊趨涪州,英迎戰失 利,身被七創。賊遂乘勝攻成都,英扶創收餘眾,馳護」 蜀王,復重慶。又與猺黃戰於合州,生擒小秦王,降其 眾十三萬,勢大振。率兵環九龍、合水龍門,夾擊獻忠, 大破之。適李自成陷燕京,英聞變,全軍縞素大哭。獻 忠乘間壓戰,英迎擊,大敗之。丙戌秋,獻忠死,餘賊數 萬從敘州下詭降英,英不許,欲盡殲之。忽軍中自亂, 英殪於矢,躍入渝河死。
曾士選
编辑按《邵陽縣志》:「士選為名諸生。癸未獻賊陷城,鎮將劉 承應移檄士選率鄉勇。賊猝至,眾寡不敵,遂遇害。」
曾栻
编辑按《明外史徐學顏傳》:「崇禎年,流寇陷蒲圻,知縣臨川 曾栻抗節死。」
曾益
编辑按《明外史張耀傳》:「孫可望寇安平,僉事臨川曾益聚 眾拒守,城陷死之。」
曾異撰
编辑按《明外史張耀傳》「有曾異撰者,榮昌人,舉於鄉,為永 寧知府。孫可望既陷貴州,將長驅入雲南,異撰與其 客江津進士程玉成、貢生龔茂勳集眾登陴守。未幾, 城陷,自焚死。」
曾姓部藝文
编辑《與曾鞏論氏族書》宋·歐陽修
编辑
修白,貶所僻遠,不與人通。辱遣專人惠書甚勤,豈勝 媿也!示及見托撰次碑文事,修於人事多,故不近文 字久矣。大懼不能稱述世德之萬一,以滿足下之意。 然近世士大夫,於氏族尢不明,其遷徙世次,多失其 序,至於始封得姓,亦或不真。如足下所示云,「曾元之 曾孫樂,為漢都鄉侯,至四世孫據,遭王莽亂,始去都 鄉而家豫章。」考於《史記》者皆不合。蓋曾元去漢近二 百年,自元至樂,似非曾孫,然亦當仕漢初,則據遭莽 世失侯而徙,蓋又二百年,疑亦非四世。以《諸侯年表》 推之,雖大功德之侯,亦未有終前漢而國不絕者,亦 無自高祖之世至平帝時,侯纔四傳者。宣帝時,分宗 室趙頃王之子景封為都鄉侯,則據之去國,亦不在 莽世,而都鄉已先別封宗室矣。又樂、據姓名皆不見 於年表,蓋世次久遠而難詳如此。若曾氏出於鄫者, 蓋其支庶自別有為曾氏者爾,非鄫子之後皆姓曾 也,蓋今所謂鄫氏者是也。楊允恭據《國史》所書,嘗以西京作坊使為江浙發運制置茶鹽使,乃至道之間 耳。今云洛苑使者,雖且從所述,皆宜更加考正。《山州》 無文字,尋究,不能周悉,幸察。
《書曾氏家譜後》元·黃溍
编辑
韓魏公有言:「謹家諜而不忘乎先塋者,孝之大也。」家 諜之不謹,祖先文字之不傳,欲究其宅兆而嚴事之, 其可得乎?贛人曾魯卿,於少師文清公為六世孫,宦 游南海上最久。一旦歸而理其先墓之尚存者,復其 墓田之奪於豪右者,奉其墓祭之廢不舉者。凡以家 諜之未墜,猶有可考見也。魏公之言,豈非信然哉?夫 以魏公精搜博訪,僅能推及先塋之八世而止。今魯 卿所《譜》,至於十有八世,墓在州里者亦有十三所,雖 魏公弗如也。魯卿之友著作郎麥君出示此《譜》,因識 卷末,惟爾後人克謹其傳焉。
《南豐曾氏族譜序》明·何喬新
编辑
南豐曾君仲質捧其宗譜詣予,請為之序。予謝曰:「子 之先世,以道德文章名天下,天下稱為名族,與漢之 華陰楊氏、唐之河東柳氏並稱《宗譜》,必得名世者序 之,不腆之文,不足以辱子。」仲質曰:「吾先世道德文章 寂寥久矣,所以請於先生者,願得一言告吾之子孫, 以祗遹前休耳。敢固請。」予乃受其譜而閱之,首《譜序》, 得姓之由著矣;次《家訓》,正家之道嚴矣;又次之《宗圖》, 《世系》昭矣;又次之《家傳》,《世德》詳矣;附以前代與當世 名賢之文,所以光昭世美者備矣。予作而嘆曰:「懿哉, 曾氏之文獻萃於此矣。吾盱大家,世族不為不多,一 再傳之後,子孫雖碩且茂,而文獻已不足徵。此正文 定公所謂嚚子憸孫也。求如曾氏之」文獻彬彬者,一 何鮮哉!予為邑庠生時,嘗識仲質之先君子汝愚,今 歸老於家,又識仲質其父子之行已渾然端且厚,不 失其世守;閱其譜,又知其子孫之茂且賢。信乎其為 名族而無愧於華陰之楊、河東之柳也。雖然,所貴乎 名家之有《譜諜》者,非惟使子孫知其源流所自而已, 正欲其知祖宗之德「業而趾美承休焉。」曾氏之先郕 國以道德鳴於周,而萊蕪實啟之;文定公以文章鳴 於宋,而文昭實和之。其立德立言,皆所謂不朽者也。 「聞其風者咸思則而效之,況其子孫也哉!曾氏之子 孫尚思祗遹前休,仕則推乃祖之道於用,使膏澤洽 於民;居則體乃祖之道於躬,使德義薰於鄉,斯不忝 名賢」之裔胄矣。嗚呼!曾氏子孫,尚勉之哉!
《請崇植先賢系胄疏》顧鼎臣
编辑
竊惟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之道,傳至孔子,而大明其 德與功,垂之萬世,直與天地同其高厚矣。孔子傳之 曾子,曾子傳之子思,子思傳之孟子,不惟心相授受, 且筆之於書,以詔後世,洩天地之精蘊,揭宇宙之綱 維,匯六經之淵源,掃百家之蹊徑。考之《論語》《大學》《中 庸》《孟子》所載,如「一貫」之旨,正心修身之學,中和位育 之功,性善誠明之說,王霸義利之辨,微言妙道,不一 而足,真所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 學,為萬世開太平者。然則曾子之功豈小補哉?暴秦 坑焚之後,道學不明。漢司馬遷號稱良史,其序孔門 弟子列傳,但曰「孔子以曾參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 《孝經》而已。」唐韓愈竊附於聖人之徒,其序道統之傳, 直以孟子上接孔子,他尚可說哉?良由《大學》《中庸》二 書混於《戴記》篇中,不與《論語》並顯,學者莫知其為學 之樞奧而討論之。是以時君世主,徒知推尊顏、孟,而 忽於曾子、子思。自唐迨宋,雖加曾子封爵,而從祀猶 列於十哲之後,子思則杳無聞焉。宋仁宗始表章《學》 《庸》二書,而程顥、程頤、朱熹諸儒更相發明,愬流窮源, 使天下後世曉然知道統授受之功,曾子為大,而子 思次之。咸淳三年,由是始封曾子為郕國公,子思為 沂國公,配享次於顏子,躋於孟子之上,而四配之位 始正,是萬古不易之論也。我太祖高皇帝御極之初, 首詔孔子子孫襲封衍聖公并世襲知縣,並如前代 舊制。「弘治間,因修顏子、孟子廟,特置世襲翰林院五 經博士各一人,以主祀事,此孝宗皇帝稽古右文」之 盛舉也。夫曾子傳道之功優於顏子,而孟子私淑於 曾子、子思。今顏、孟子孫皆世襲博士,而曾子之後獨 不得沾一命之榮,豈非古今之闕典也哉?當時典禮 守土之官,曾無一言及此者,豈以曾子子「孫散在四 方,歷世久遠,譜系不明,恐有冒濫之弊?」臣嘗考《春秋》 之時,莒人滅鄫,太子巫仕魯,去邑為曾。然則曾子去 受姓之祖甚近也。後世凡曾姓者,孰非曾子之子孫 乎?又訪得正德年間,今都御史錢宏任山東按察司 僉事,巡歷至嘉祥,謁曾子祠墓。因令有司訪求附近 編氓中曾姓者,得一農夫於深山中,貌甚朴野,詢之, 果曾子之後也。不知錢宏當時何不請於朝,而復使 之淪沒耶?必以其人鄙陋,不可廁於衣冠之列故耳。 臣愚以為先王興滅繼絕,崇德報功,其意甚廣,其道 甚遠,不當因其子孫無賢而遂已也。臣自入仕以來, 見三氏子孫來朝,輒有感於中,耿耿不忘,幾三十年。 茲者恭遇皇上釐正孔廟祀典,一洗前代陋規,重勞聖駕臨幸國學,躬親釋奠之禮。臣謬以章句之儒,得 預俎豆之事,欣榮鼓舞,不能自已,乃敢陳其愚見,仰 瀆宸嚴。夫亦數千載未備之典,必有待於今日。歟乞 敕內閣「禮部擬議,取自聖裁,准照弘治間顏、孟二氏 事例,訪求曾氏子孫相應者一人,授以翰林院『《五經》 博士,世世承襲,俾守曾子祠墓,以主祀事』」,斯文幸甚!
《浦城曾氏宗牒記》楊惇
编辑
曾氏出於郕國宗聖公之裔,世遠族殷,自宋元豐間, 南豐先生子固守福州,愛風土文獻之盛,傳於子,始 居三山至九世。上舍公早失怙恃,篤志嗜學。咸淳中, 郡邑以行藝薦入辟雍,嬰疾而歸。道經浦城清湖里, 得良醫吳氏,療之善劑。吳見公姿性不凡,以女妻之, 家浦城,為望宗。上舍生應麟,應麟生寧世森坦,兄弟 榮貴,文墨彬蔚,人比之「荀氏八龍」云。元季森輸廩以 資賑濟,拜興化府判,委政歸田。當是時,寇盜猖獗,蟻 聚蜂屯,剽掠不少休。上命丞相阮某招募義勇,季子 清同師往勦,子清肆其橫逆,遂弒阮某於浦城之官 署。事聞,上赫怒,整兵將屠茲邑。森之婿陳驥,官都指 揮同知,委以討罪,森婉辭具告,為邑人以雪其冤。驥 白於朝,乃寢其兵,邑民賴以全活者億萬計。由是浦 城曾氏昌大,以蕃袍笏滿床,陰騭所致。恕由庠校生 登鄉貢進士,授教諭,致仕而卒。及瑾有學問,多材能, 擢科第,顯於今者,自瑾始。「天之挺生豪傑,而立於世, 上以昭前人之緒,下以開後嗣之基,豈宗聖公之子 孫固多賢哉?」瑾以宗「諜相示,請綴文以記之。」夫惟譜 諜之學弗修,不能有以究知先德之美之盛,故寂寥 而無聞耳。因觀曾氏《宗諜》,而知夫水木本源之意,遂 訂其所自出,而別其支派之分,烏虖公侯之子孫復 其始,又當於今徵焉。是為記。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