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第398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三百九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三百九十八卷
明倫彙編 氏族典 第三百九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三百九十八卷目錄

 李姓部列傳十八

  明三

  李三才      李化龍

  李植       李應祥

  李懋檜      李汝華

  李如松      李如柏

  李如楨      李如樟

  李如梅      李廷機

  李獻可      李沂

  李騰芳      李長庚

  李時珍      李思誠

  李文詠      李樗

  李朴       李邦華

  李若星      李成名

  李待問南海人 李流芳

  李標       李希孔

  李禎宁      李日宣

  李繼貞      李蕃

  李國𣚴      李孫宸

  李懷信      李應昇

  李維翰      李俸

  李永貞      李世祺

  李中正      李卑

  李守務      李喬崑

  李英俊      李貞佐

  李開先      李魯生

  李恆茂      李萬慶

  李夢辰      李嗣京

  李鐸       李養沖

  李能一      李輔明

  李永茂      李隆

  李皓如      李時中

  李國柱      李汝璨

  李應薦      李時茪

  李崇德      李祿

  李向中      李待問松江人

  李乘雲      李大覺

  李國璽      李錫

  李淳儒      李思顯

  李秉忠      李寰

  李春貴      李化邦

  李養麟      李存心

  李尚論      李日華

  李國治      李日新

  李明開      李國翰

  李國幹      李承誥

  李思孝      李承詔

  李臣       李增

  李樹聲      李廉仲

  李信       李嘉禎

  李毓英      李正春

  李自成

 李姓部藝文

  䟦李氏譜        宋文天祥

  李氏族譜亭記        前人

  李氏宗譜序       明李善長

  榮泉李公族譜序      王世貞

  湖茫李氏三宗譜序     汪道昆

 李姓部紀事

 李姓部外編

氏族典第三百九十八卷

李姓部列傳十八 编辑

明三 编辑

李三才 编辑

按《明外史李三才傳》:「三才字道輔,順天通州人。萬曆 二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歷郎中,與南樂魏允貞、長垣 李化龍以經濟相期。許允貞言事忤執政,抗疏直之, 坐謫東昌推官,再遷南京禮部郎中,名籍甚。遷山東 僉事,又遷河南參議,進副使,兩督山東、山西學政,擢 南京通政參議,召為大理少卿。二十七年,以右僉都」 御史總督漕運,巡撫鳳陽諸府。時礦稅使四出,三才 再疏陳礦稅之害,不報。遂引疾求去,許之。連疏請代。 會侍郎謝杰督儲,請留,乃命三才供事。俟代者屢加 至戶部尚書。官愈顯,名愈盛。都御史缺,需次內召。由 是忌者日眾,謗議紛然。三才亦力請罷,不得命,遂自 引去。四十二年,御史劉光復劾其「盜皇木,營建私第, 且言『三才遙執相權,意所欲用,銓部輒為推舉』」,遂落 職為民。天啟三年起南京戶部尚書,未上卒

李化龍 编辑

按《明外史李化龍傳》:「化龍,字于田,長垣人。萬曆二年 進士,除嵩縣知縣。年甫二十,胥吏易之。化龍陰察其 奸,悉置之法,縣中大治。遷南京工部主事,就轉吏部, 出為河南提學僉事,歷山東參議、參政,入為太僕少 卿,轉右通政使。二十二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 進兵部右侍郎,尋以病去。二十七年,起故官,總督湖」 廣、川、貴軍務,討播州叛臣楊應龍。自出師至滅賊,凡 百有十四日。化龍初聞父喪,以《金革》起復,至是乞歸 終制。三十一年,起工部右侍郎,總理河道。再以憂去, 未代。敘前平播功,晉兵部尚書,加少保。三十五年,起 戎政尚書。秩滿,加柱國、少傅。卒官,諡襄毅。

李植 编辑

按《明外史李植傳》:「植字汝培。父承式,自大同徙居江 都,官福建布政使。植舉萬曆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授 御史。十年冬,張居正卒,馮保猶用事。帝雅銜居正、保, 未有以發植。發保十二大罪。帝震怒,罪保,植由是見 知,擢太僕少卿。給事中王敬民攻植,帝貶植戶部員 外郎,調外,得綏德知州。旋引疾歸。居十年,起沅州知」 州。屢官右僉都御史,巡撫遼東。明年,錦、義失事,巡按 御史王業弘劾植「失律。」詔解官家居聽用。竟不召,卒。

李應祥 编辑

按《明外史李應祥傳》:「應祥,湖廣九谿衛人。以武生從 軍,積功至廣西思恩參將。萬曆七年,擢松潘副總兵, 入為五軍副將。十三年,出為四川總兵官,屢加都督 同知。御史傅霈按部,詰應祥冒饟,應祥賄以千金,為 所奏,罷職。二十八年,大征播州,貴州總兵官童元鎮 逗留,總督李化龍劾之,薦應祥代應祥,合諸道兵共」 滅楊應龍,還鎮銅仁。明年改鎮四川。尋卒於官。應祥 為將,謀勇兼資,所至奏績。「平蜀三大寇」,功最多云。

李懋檜 编辑

按《明外史李懋檜傳》:「懋檜,字克蒼,安溪人。萬曆八年 進士。除六安知州,入為刑部員外郎。給事中邵庶因 論誠意伯劉世延刺及建言諸臣,懋檜上言:『祖宗之 制,諸司百執事皆許直言無隱。今海內豈無可言,庶 言一出,志士解體。主上不得聞其過,臣下無所獻其 忠,禍天下必自庶始矣』。帝責其沽名,降為湖廣按察」 司經歷。歷禮部主事,進南京兵部郎中。天啟初,終太 僕少卿。

李汝華 编辑

按《明外史李汝華傳》:「汝華字茂夫,睢州人。萬曆八年 進士,授兗州推官,徵授工科給事中,歷吏科都給事 中。汝華在垣,多所糾擿。尋遷太常少卿,擢右僉都御 史,巡撫南贛。在贛十四年,威惠甚著。進秩兵部右侍 郎,召拜戶部左侍郎,已進尚書。汝華練達勤敏,立朝 無黨阿。天啟元年得疾乞休,加太子太保,致仕,卒諡 『《恭敏》』。」

李如松 编辑

按《明外史李成梁傳》:「如松,字子茂,成梁長子。以父廕 為都指揮同知。萬曆十一年,出為山西總兵官。十五 年鎮宣府,召僉書中府。二十年,哱拜反寧夏,御史梅 國楨薦如松大將才,宜令討賊,乃命如松為提督陝 西討逆軍務總兵官。寇滅,錄功進左都督,世廕錦衣 指揮。會朝鮮倭患急,詔如松提督薊遼、保定、山東諸」 軍率師援勦,倭遁,班師。論功,加太子太保。二十五年 冬,遼東總兵董一元罷,中旨特用如松。如松感帝知, 氣益奮。明年四月,土蠻寇犯遼東,如松率輕騎遠出, 搗巢中伏,力戰死。諡「忠烈。」長子世忠,錦衣衛指揮使。 卒,無子。世忠弟顯忠,由廕歷遼東副總兵。崇禎中,顯 忠子尊祖嗣寧遠伯。闖賊陷京師,遇難。

李如柏 编辑

按《明外史李成梁傳》:「如柏,字子貞,成梁第二子。由父 廕為錦衣千戶。嘗與客會飲,砲聲徹大內,免官。再以 廕為指揮僉事,數從父出塞,有功,歷密雲游擊,黃花 嶺參將,薊鎮副總兵。萬曆十六年,御史任養心言:李 氏兵權太盛,如柏貪滛,跋扈尢甚,不蚤為計,恐生他 變。」帝乃解如柏任。久之,起故官,引疾歸。如松之禦倭 朝鮮也,詔加如柏署都督僉事,先率師赴援,拔平壤, 趨開城,攻克之。歸。旋進都督同知,為五軍營副將。尋 出為貴州總兵官。二十三年改鎮寧夏,進右都督,再 以疾歸。會遼東總兵官張承廕戰歿,文武大臣合疏 薦如柏,詔以故官鎮遼東。楊鎬四路出師,令如柏以 一軍出鴉鶻關。甫抵虎攔路,鎬聞杜松、馬林兩軍已 覆,急檄如柏還。大兵見之,登山鳴螺作追擊狀。如柏 軍大驚,奔走,相蹴死者千餘人。御史、給事交章請逮 如柏正法,詔還候勘。既入都,言者不已。如柏懼終不 免,遂自裁。

李如楨 编辑

按《明外史李成梁傳》:「如楨,成梁第三子,由父廕為指 揮使,屢加至右都督,並在錦衣提督西司房,列環衛

者四十年。如楨雖將家子,然未歷行陣,不知兵。及兄
考證
如柏革任,遼人謂李氏世鎮遼東,遼人憚服,非再用

李氏不可。巡撫周永春以為言,兵部尚書黃嘉善遂 徇其請,以如楨名上,帝即可之。時萬曆四十七年四」 月也。如楨既抵遼,經略楊鎬使屯瀋陽。大兵臨城,如 楨擁兵不救,城遂失。言官交章論列,罷任。天啟初,言 者復力攻,下獄論死。崇禎四年,帝念成梁勳,特旨免 死充軍,卒。

李如樟 编辑

按《明外史李成梁傳》:「成梁子如樟,由父廕歷都指揮 僉事。從兄如松征寧夏有功,累進都督僉事,歷廣西、 延綏總兵官。」

李如梅 编辑

按《明外史李成梁傳》:「成梁子如梅,字子清。由父廕歷 都指揮僉事,屢遷遼東副總兵。日本封事敗,進署都 督僉事,充禦倭副總兵,赴朝鮮援勦,旋用為禦倭總 兵官。會其兄如松戰歿,即命如梅馳代之。踰年,坐擁 兵畏敵,劾罷。久之,起僉書左府,卒。」

李廷機 编辑

按《明外史李廷機傳》:「廷機,字爾張,晉江人,貢入太學, 順天鄉試第一。萬曆十一年會試,復舉第一,以進士 第二授編修,累遷左庶子,直講經筵,改祭酒,立教以 嚴為主。遷南京吏部右侍郎,署部事,典京察,無偏私。 召為禮部右侍郎,進左侍郎,遂視部事。廷機遇事有 執,尢廉潔,然頗偏愎。三十五年,以禮部尚書兼東閣」 大學士,入參機務,給事中王元翰攻之。廷機累疏乞 休,杜門數月不出。言者疑其偽,交章力攻。廷機求去, 疏百二十餘上。陛辭,出都待命,乃加太子太保,賜道 里費,乘傳歸。居四年卒,諡「文節。」

李獻可 编辑

按《明外史李獻可傳》:「獻可,字堯俞,同安人。萬曆十一 年進士。除武昌推官,課最,徵授戶科給事中,屢遷禮 科給事中。二十年,偕六科諸臣疏請豫教。帝大怒,責 以違旨侮君,除名。獻可遂廢於家,卒。」

李沂 编辑

按《明外史李沂傳》:「沂字景魯,嘉魚人。萬曆十四年進 士。改庶吉士,授吏科給事中。中官張鯨掌東廠,橫肆 無憚,沂上疏極言,帝震怒,立下詔獄,廷杖六十,斥為 民。家居十八年,卒。」

李騰芳 编辑

按《明外史李騰芳傳》:「騰芳,字子實,湘潭人。萬曆二十 年進士,改庶吉士。好學,負才名。三王並封旨下,騰芳 為書投大學士王鍚爵,錫爵憮然淚下,明日遂反,並 封之詔。朝鮮復用兵,騰芳為檢討,列上安攘八策,屢 遷左諭德。光宗立,拜禮部右侍郎。天啟初,改吏部左 侍郎,加禮部尚書。魏忠賢惡騰芳與楊漣同鄉,矯旨」 削奪。崇禎初,再以尚書協理詹事府。京師戒嚴,條畫 守禦,多稱旨。卒官。

李長庚 编辑

按《明外史畢自嚴傳》:「李長庚,字酉卿,麻城人。萬曆二 十三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歷江西左右布政使,所在 勵清操。入為順天府尹,改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盡 心荒政,民賴以蘇。四十六年,遼東用兵,議行海運。明 年,特設戶部侍郎一人,兼右僉都御史,出督遼餉,駐 天津,即以長庚為之。天啟二年,遷南京刑部尚書,就」 移戶部。明年以憂歸。崇禎元年起工部尚書,復以憂 去。久之,代閔洪學為吏部尚書。長庚不植黨援,與溫 體仁不甚合,推郎中王茂學為真定知府。帝不允,復 推為順德知府。帝怒,責以欺蒙,斥為民。家居久之,卒。

李時珍 编辑

按《明外史李時珍傳》:「時珍,字東璧,蘄州人。讀書不治 經生業,好醫書,窮搜博採,歷時三十年,閱書八百餘 家,槁三易而成《本草綱目》一書。書成將上之朝,而時 珍遽卒。未幾,神宗詔修國史,購四方文籍,其子建元 以父遺表及是書來獻,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時珍 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縣。」

李思誠 编辑

按《揚州府志》:「思誠,字次卿,興化人。大學士春芳孫。萬 曆戊戌進士,選庶吉士,陞編修,外轉福建屯鹽道,陞 江西按察使,進浙江右布政。召為太僕卿,轉太常卿, 兼國子監祭酒。嚴考課,革陋規。尋進協理詹事府、禮 部右侍郎,再擢至禮部尚書,加太子太保。會都城屢 有火警,百僚皆憚逆奄魏忠賢,不敢言,惟兵部尚書」 王永光疏請票擬還歸政府,以弭天變,為忠賢側目。 思誠疏稱「永光有大臣敢言氣。」奉旨切責,遂併側目 思誠。未幾,果陰嫁私人崔呈秀贓於思誠,下鎮撫司, 令許顯純嚴治之,矯旨奪官,中外冤之。崇禎初,忠賢 誅,御史吳尚默等交章為思誠奏雪,奉旨起用。尋卒。 著有《真懶齋集》。

李文詠 编辑

按《明外史李文詠傳》:「文詠,崑山諸生。父大經,沂水知 縣。萬曆二十七年,父寢室被火,文詠突入,將抱父而出,榱棟盡覆,父子俱焚死。火息,入視,屍猶覆其父。父 存全體,文詠但餘一股。」

李橒 编辑

按《明外史李橒傳》:「橒字長孺,鄞人。萬曆二十九年進 士。授行人,擢御史。四十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貴 州。貴州宣慰同知安邦彥、永寧宣撫奢崇明反,橒與 巡按御史永安、提學僉事劉錫元等百計守禦,孤城 卒定。熹宗進橒兵部右侍郎,尋放還里。」

李朴 编辑

按《明外史李朴傳》:「朴字繼白,朝邑人。萬曆二十九年 進士。由彰德推官入為戶部主事,再遷郎中。齊、楚、浙 三黨勢盛,稍持議論者,群譟逐之。朴積憤不平,上疏 言之。疏奏,臺諫皆大恨,連章醜詆,排擊無虛日。帝謫 朴州同知。後黨人益用事,遂以京察落其職。天啟初, 起用,歷官參議,卒。」

李邦華 编辑

按《明外史李邦華傳》:「邦華,字孟闇,吉水人。受業同里 鄒元標,以名節自勵。舉萬曆三十二年進士,授涇縣 知縣,有異政。行取授御史,巡按浙江,澄清吏治,部內 肅然。時神宗好貨,中官有所進奉,名為孝順,邦華疏 及之,直聲動朝野。天啟元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天 津。五年,為奄黨所劾,削官。崇禎元年,起工部右侍郎」, 改兵部,加尚書。時戎政大壞,邦華銳意清釐,戎政大 飭。諸不逞搆飛語入大內。帝疑,乃落邦華職。十二年, 起南京兵部尚書。以憂去。十五年,起為左都御史。十 七年,李自成陷京師,邦華走文信國祠,投繯卒。

李若星 编辑

按《明外史李若星傳》:「若星,字紫垣,息縣人。萬曆三十 二年進士,歷知棗強、真定縣。擢御史,出為福建右參 議,移疾歸。天啟初,召為尚寶少卿,再遷大理右少卿。 三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陛辭,發魏忠賢客氏 之奸。明年,忠賢誣若星賄趙南星得節鉞,遂除名,下 河南撫按提問。獄上,杖百,戍廉州。莊烈帝即位,赦還。」 崇禎元年起工部右侍郎,總理河道。尋以病歸,遭父 憂。八年,「流賊」犯息縣,偕知縣劉純慶固守。久之,召為 兵部右侍郎,代朱燮元總督川、湖、雲、貴軍務。福王時, 解職,寓居貴州。桂王召為吏部尚書,未赴,遭亂,死于 兵。

李成名 编辑

按《明外史陳伯友傳》:「李成名,字寰知,太原衛人。祖應 時,南京戶部員外郎,以清白著。成名舉萬曆三十二 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吏科給事中。時黨人攻東林, 成名移疾歸,起山東副使。天啟初,遷參政,入為太僕 少卿。四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魏忠賢除其名。 崇禎改元,召拜戶部右侍郎。京師戒嚴,改兵部。召對」 平臺,區畫兵事甚悉;數月而罷,卒于家。

李待問 编辑

按《廣東通志》:「待問,字葵孺,南海人。登萬曆甲辰進士, 初授連城知縣,再調晉江。擢禮部主事,調吏部,歷文 選郎中。尋丁內艱,起陞僉都御史,巡撫應天。時魏璫 煽焰,中外冒頌功德,建生祠遍吳中。待問抵江寧,詣 陵畢,即疾馳履任,不肯附媚。崇禎特簡少司農總漕, 璽書褒嘉。先時漕法濡滯,待問為整飭之。漕入淮督」 發,比先年早至數月。越年,拜本部尚書。召對,多所籌 策。以二品考滿廕子,賜銀兩羊酒,隆眷冠諸廷僚。嘔 心竭力,至是遂痿。吏部代疏,奉旨馳驛回。起戶部尚 書,管都御史。未幾,以病終。待問端偉廉恪,敏毅忠孝, 所著有《史涉詩集》、文集。署銓典銓,總漕籌計疏略履 歷。子象蒙,赴闕為父請諡,得賜「忠定。」象蒙應恩廕,移 于其弟。

李流芳 编辑

按《明外史李流芳傳》:「流芳,字長蘅,萬曆三十四年舉 於鄉。工詩善書,尤精繪事。天啟初,會試北上,抵近郊, 聞警,賦詩而返,遂絕意進取。四明謝三賓知嘉定縣 事,合唐時升、婁堅、程嘉燧及流芳詩刻之,曰《嘉定四 先生集》。」

李標 编辑

按《明外史李標傳》:「標字汝立,高邑人。萬曆三十五年 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屢遷少詹事。天啟中,拜禮部 右侍郎,協理詹事府。標師同邑趙南星、魏忠賢黨,因 列之《東林同志錄》中。標懼禍引疾去。莊烈帝登極,即 家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崇禎元年三月入朝。 未幾,李國𣚴、來宗道、楊景辰相繼罷去,標遂為首輔」, 累加至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五疏乞休,三 年,得請。家居六年,卒;諡「文節。」

李希孔 编辑

按《明外史王允成傳》:「李希孔,字子鑄,三水人。萬曆三 十八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南京御史。給事中姚宗 文閱遼東軍排,經略熊廷弼,希孔連疏劾之。泰昌元 年冬,陳時政七事。天啟三年,上《折邪議以定兩朝實 錄》疏,詔付史館參酌。已,又請出客氏于外,請誅崔文昇。忌者甚眾,指為東林黨。未幾,卒官。」

李禎宁 编辑

按《明外史喬若雯傳》:「李禎宁,任丘人。萬曆三十八年 進士,歷官山西按察使。罷歸,佐白慧元拒守。城破,率 家眾格鬥,身中數槊而死,一門從死者數人。」

李日宣 编辑

按《明外史鄭三俊傳》:「李日宣,字」伯,吉水人。萬曆四 十一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御史。天啟元年出理河 東鹽政。還朝,以族父邦華佐兵部,引嫌歸。五年,逆黨 倪文煥劾邦華、日宣為「東林邪黨」,遂削籍。莊烈帝即 位,復故官。崇禎三年起官巡按河南。還朝,掌河南道 事。屢進太常卿。九年擢兵部右侍郎,鎮守昌平。久之, 進左侍郎,協理戎政。尋敘護陵功,加兵部尚書。十三 年擢吏部尚書。十五年會推閣臣,日宣以蔣德璟等 名上。帝令再推數人,而工部侍郎宋玫與焉。帝御中 極殿,令諸臣奏對。玫陳《九邊》形勢甚辯。帝惡其干進, 叱之,以徇情濫舉責日宣等回奏。奏上,帝怒不解,命 褫冠帶,下刑部。獄上,戍邊。久之,赦還,卒。

李繼貞 编辑

按《明外史李繼貞傳》:「繼貞,字徵尹,太倉州人。萬曆四 十一年進士。除大名推官,歷遷兵部職方主事。天啟 四年,典試山東,坐試錄刺魏忠賢,削籍。崇禎元年,起 武選員外郎,進職方郎中,有聲。田貴妃父弘遇以坐 門功求優敘,不獲,屢疏詆繼貞。中官曹化淳欲用私 人為把總,繼貞不可。化淳怒,與弘遇日伺其隙,讒之」 帝,坐小誤,落職。十一年用薦起,歷南京尚寶卿。尋遷 順天府丞。超拜兵部右侍郎,巡撫天津,督薊、遼軍餉。 十四年詔發水師援遼,坐戰艦不具,除名。明年召為 兵部添注右侍郎。得疾卒。

李蕃 编辑

按《明外史李蕃傳》:「蕃,日照人。萬曆四十一年進士。由 廬江知縣人為御史,為魏忠賢心腹。朱國禎當國,不 為忠賢所喜,蕃希指劾去之。同官排擊忠良,多其代 草。始出督畿輔學政,建祠天津、河間、真定,呼忠賢九 千歲。加太僕卿,視御史事。忠賢敗,被劾罷。逆案既定, 贖徒為民。」

李國𣚴 编辑

按《明外史李標傳》:「李國𣚴,高陽人。萬曆四十一年進 士。由庶吉士歷官詹事。天啟六年七月超擢禮部尚 書,入閣釋褐,十四年即登宰輔。魏忠賢以同鄉故援 之。性寬厚,及引去,薦韓爌孫承宗自代。卒諡文敏。」

李孫宸 编辑

按《廣東通志》:「孫宸,字伯襄,香山人。少警敏淹博,于書 無所不讀。萬曆壬子中第二,癸丑成進士,授翰林院 庶吉士。先是神廟、光廟相繼升遐,班聯中門戶角立, 戈矛互起。孫宸識炳幾先,適持節冊封藩府,事竣歸 里,惟閉戶著述,不問家人生產。未幾,晉掌春坊左庶 子,晉南祭酒、詹事府侍讀學士,尋教習庶吉士。嘗以」 名節砥礪。晉南禮部。璫黨忌之,幾矯旨削奪;賴內閣 李國𣚴申救,得旨另推。崇禎初,晉北禮部左侍郎,掌 翰林院,晉經筵,充日講,寓箴規,於剖析脗合時政,上 霽顏聽受,有「行學俱優」之褒。庚午回部,頒程式以挽 浮靡,禁異服以還樸茂。轉南禮部尚書。甲戌秋,三疏 乞骸,俱奉旨慰留。末幾,染瘡患,卒於位,年五十有五。 孫宸,性孝友,立朝居鄉,廉介,可為矜式。詩祖三百篇, 字祖晉魏,草篆隸、楷皆工。著有《建霞樓》等集行世。崇 禎九年,督學魏浣初舉,祀郡鄉賢。

李懷信 编辑

按《明外史李懷信傳》:「懷信,大同人。由世廕歷都指揮 僉事,掌山西都司,廉勤數被推薦。萬曆中,遷延綏中 路參將,進定邊副總兵。四十三年,擢甘肅總兵官,威 名著河西。四十七年,遼東急,詔充援勦總兵官。時熊 廷弼為經略使,令懷信守瀋陽。蒙古煖兔炒花謀入 犯,廷弼急移懷信戍首山,寇不敢入。俄泛、懿有警,檄」 懷信擊卻之。遼事益急。廷弼復負氣凌諸將。懷信不 能堪,引疾去。天啟二年起鎮大同。明年罷。巳,追錄邊 功,進左都督。久之,卒于家。

李應昇 编辑

按《明外史李應昇傳》:「應昇,字仲達,江陰人。萬曆四十 四年進士,授南康推官,士民服其公廉。謠曰:『前林後 李,清和無比』。林謂晉江林學曾,以清慎著稱者也。天 啟二年,徵授御史,屢上疏譏切近習,魏忠賢惡之。楊 漣劾忠賢,得嚴旨,應昇憤,即抗疏繼之,復論魏廣微, 廣微大恨,遂削籍。忠賢憾未已,六年,逮下詔獄,尋斃」 之。福王時,追諡《忠毅》。

李維翰 编辑

按《明外史楊鎬傳》:「李維翰,睢州人。萬曆四十四年,以 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三面受敵,無歲不用兵。自稅 使高淮脧削十餘年,軍民益困。而先後撫臣皆庸才 玩愒,遼事大壞。總兵官張承廕覆沒,維翰猶獲善歸。 至天啟初,始下吏論死

李俸 编辑

按《明外史何士晉傳》:張差梃擊之事:「有聞喜李俸者, 為刑部郎中,當諸司會鞫時,張差語涉逆謀,郎中胡 士相等相顧不敢錄,俸力爭,乃得入獄詞,遂為鄭氏 黨所惡,遷鳳翔知府,復中以京察,卒于家。」

李永貞 编辑

按《明外史李永貞傳》:「永貞,通州人。萬曆中為坤寧宮 內侍,犯法被繫者十八年。光宗立,得釋,復執役坤寧 宮。魏忠賢用事,令入文書房。天啟三年,陞司禮,秉筆 匝月,五遷。與王體乾等共為忠賢腹心。魏廣微所獻 《東林點將同志》諸錄,永貞等各置小冊袖中,故諸正 人無得免者。莊烈帝立,謫顯陵淨軍,改謫鳳陽。尋以 『偽草』」《李實奏》,逮入京,伏誅。

李世祺 编辑

按《明外史李世祺傳》:「世祺,字壽生,青浦人。天啟二年 進士,授行人。崇禎三年,擢刑科給事中。七年正月疏 劾大學士溫體仁、吳宗達,因并劾兵部尚書張鳳翼。 帝怒,貶福建按察司檢校。久之,起行人司副,屢遷太 僕寺卿。遣祭魯王,事竣旋里。國變後,杜門不出,久之 卒。」

李中正 编辑

按《明外史李中正傳》:「中正,盧氏人。萬曆末,舉會試,以 天啟二年赴廷對,授承天府推官,遷兵部主事。崇禎 初,謝病歸。六年,群盜大亂河北,其冬,乘冰渡河,遂犯 盧氏。十二月,賊入城,中正勒家眾及里中壯士奮擊, 賊眾寡不敵,力戰死。」

李卑 编辑

按《明外史李卑傳》:「卑字侍平,榆林人。初為神木千總, 以功擢守備。天啟初,遷山海關遊擊,坐事罷歸。崇禎 二年,起延安府參將。是時群盜大起,延安為甚,卑連 敗之,賊不敢犯。尋擢孤山副總兵。七年授臨洮總兵 官,討賊湖廣。六月,卒於官。卑善持紀律,所至軍民安 堵。」

李守務 编辑

按《明外史姬文引傳》:「文引天啟二年授滕縣知縣。白 蓮賊薄城,眾潰,文引不屈,解印𢌿小吏魏顯照及家 僮李守務,遂自經。守務罵賊,並死之。」

李喬崑 编辑

按《陝西通志》:「喬崑,字孕厚,高陵人。天啟乙丑進士,筮 仕洪洞。洪洞故多李氏,喬崑之遠祖在焉。有持家譜 干以私者,謝卻之。及在真定,中官欲加以屬禮,杜門 不屈,人稱其節。闖寇據關,污以偽司馬,拒弗受,望闕 北拜而死。」

李英俊 编辑

按《介休縣志》:英俊父天質,狂疾投井。英俊適灌園,奔 救不及,隨投井中,俱死。天啟七年,糧道宋扁曰:「死報 昊天。」

李貞佐 编辑

按《明外史李貞佐傳》:「貞佐,字無欲,安邑人。少以學行 著。天啟七年舉于鄉。崇禎中,除郟縣知縣。明年,李自 成來寇,貞佐集眾死守。城陷,貞佐走拜其母曰:『兒不 忠不孝,陷母至此』。賊執之去,大罵,賊割其舌,支解而 死。母喬亦死。」

李開先 编辑

按《明外史陳萬策傳》:「李開先,江陵人。天啟中,舉于鄉, 有時名。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據襄陽,設偽官,遣使具 書幣徵之。使至,開先瞋目大罵,頭觸牆死。」

李魯生 编辑

按《明外史李蕃傳》:「李魯生,霑化人。知邢臺、邯鄲、儀封、 祥符四縣,擢兵科給事中。由座主魏廣微通於魏忠 賢,卑汙奸險,常參密謀。時有『十孩兒』之號,魯生其一 也。遷左給事中,典試湖廣。冒寧、錦功,進太僕少卿。莊 烈帝即位,給事中汪始亨、御史張三謨交章發其奸, 始罷去。御史汪應元再劾之,乃削籍。」逆案定,遣戍。

李恆茂 编辑

按《明外史李蕃傳》:「李恆茂者,邢臺人。為禮科給事中, 薦崔呈秀復官,與深相得,劾罷侍郎扶克儉,少卿孫 之益、莊欽鄰,皆不附忠賢者也。恆茂,魯生蕃日走吏 兵二部,交通請託,時人為之語曰:『官要起,問三李』。」後 忽與呈秀交惡,削籍歸。忠賢敗,起故官,為御史鄒毓 祚劾罷。逆案定,贖徒為民。

李萬慶 编辑

按《明外史劉國能傳》:「李萬慶,延安人。崇禎初,與張獻 忠、羅汝才等並反,賊中所稱『射塌天者是也。起陝西, 蔓山西、畿南、河北,渡河殘河南,出沒湖廣、四川。八年, 諸路之賊盡萃於陜,總督洪承疇彌歲不能定,益恣, 出沒於河南、湖廣,凡十五家迨。十一年春,國能、獻忠 降,改稱十三家,勢頗衰。八月,馬進忠、馬光玉大挫于』」 潼關。十一月,汝才亦降,李自成又大敗,關內勢益衰。 十二年,左良玉擊萬慶,萬慶遂降,自是群盜大衰。至

五月,獻忠復叛,汝才率其黨應之,復大熾。而萬慶以
考證
徒眾既散,無二心,願從征自效,遂授為副總兵,與國

能守鄖陽。十四年,獻忠陷襄陽,鄖守如故。明年,總督 汪喬年討賊,以萬慶從。至襄城,軍潰入城,賊攻圍之, 固守五日。城陷,喬年死,萬慶亦不屈死。

李夢辰 编辑

按《明外史李夢辰傳》:「夢辰,字元居,睢州人。崇禎元年 進士,選庶吉士,改兵科給事中,進吏科都給事中,削 籍歸。賊偪睢州,州中適缺正官,夢辰即乘城主守事。 無何,賊入,擁夢辰去,遣其客說降,且進酒食。夢辰覆 杯於地,扼吭而卒。妻王氏聞之,慟哭不食卒。」

李嗣京弟喬 编辑

按《興化縣志》:「嗣京字嘉錫,弟喬,字世臣,句容人。皆文 定曾孫,思聰子。兄弟幼皆穎敏。嗣京登崇禎戊辰進 士,授南昌推官,一時風教勃興,擢御史第一,授浙江 道。所建白,若屯田水利、刑名條議、𠞰撫失宜諸疏,咸 奉俞旨。差河東巡鹽,再差巡按福建,益砥志澄清。捐 贖鍰千金,刻《冊府元龜》進呈,士類稱之。差竣,仍補臺」 班。乙酉後,杜門養痾,絕意世事,所著有《冷香齋》《匡山 吟》諸集。喬,萬曆己未進士,授靈寶令,調繁祥符,以寬 仁濟其廉潔。陞禮部儀制主事,擢山東提學副使。取 士以秉公明,卻苞苴請託,累官至陝西巡撫,以劾罷。 蓋崇禎末年事也。未幾,明亡。

李鐸 编辑

按《武平縣志》:「鐸,官中軍。崇禎元年十月,廣寇攻象峒, 鐸步戰殺賊,力盡,為賊所殺。」

李養沖 编辑

按《明外史顏繼祖傳》:「李養沖,永年人。歷兵部右侍郎, 巡撫宣府。崇禎二年,既謝事,御史吳玉劾其侵盜撫 賞銀七萬,及冒功匿敗諸狀,論死,斃於獄。」

李能一 编辑

按《廣東通志》:「能一,業儒,英德人。崇禎四年,流賊劫塘 下村,群族被掠。能一獨與賊鬥,斬八九賊。賊一鎗刺 之,奪其鎗,復斃二賊鎗折被擒。賊逼之跪,能一厲聲 罵,賊不屈,竟死之。」

李輔明 编辑

按《明外史曹變蛟傳》:「宣府總兵楊國柱戰歿,以山西 總兵李輔明代之。輔明,遼東人,累官副總兵。崇禎八 年,從祖寬南伐,連破賊,加都督僉事。十二年,擢山西 總兵官,被劾罷。洪承疇出關,使從征,既而代國柱。十 六年,大兵薄寧遠,輔明赴救,軍敗,力戰歿于陣。」

李永茂 李隆 李皓如 李時中 编辑

按《陝西通志》:「永茂、隆皓、如時中,俱隴州庠生。崇禎八 年,巨寇高應祥、李自成、張獻忠等共率眾陷城,永茂 等被執,同時不屈死。」

李國柱 编辑

按《陝西通志》:「崇禎八年,寇陷隴州,國柱不屈,賊怒殺 之。」

李汝璨 编辑

按《明外史傅朝佑傳》:「李汝璨,字用章,南昌人。崇禎時, 為刑科給事中。十年閏四月,久旱求言,陳《回天四要》, 觸帝怒,削籍歸。京師陷,衰絰北面哀號,作《祈死文》,卒。 福王時,復官。」

李應薦 编辑

按《明外史張秉文傳》:「崇禎十一年,大兵南下,山東里 居縉紳被難者,恩縣李應薦,天啟時官御史,以附魏 忠賢麗名逆案,至是捐貲募士,佐有司力守。城破,身 被數刃而死。」

李時茪 编辑

按《明外史趙煇傳》:「霸州里居參政李時茪,城破死。蒔 光進士,累官吏部郎中,分守常鎮右參政。」

李崇德 编辑

按《明外史喬若雯傳》:「李崇德,青縣人,舉人,歷戶部員 外郎,以城破殉難,贈恤有差。」

李祿 编辑

按《明外史?金國鳳傳》:「松山被圍,巡撫方一藻遣兵救 援,副將楊振請行,至呂洪山遇伏,全軍盡沒。振被執, 令往松山說降。未至城里許,命從官李祿曰:『為我告 城中人堅守,諸將援兵即至也』。祿至城下,致振語,城 中人益堅守,振、祿皆被殺。」

李向中 编辑

按《明外史張肯堂傳》:「李向中,鍾祥人。崇禎十三年進 士。授長興知縣。福王時,歷蘇松兵備副使。唐王以為 尚寶卿。魯王監國,進兵部尚書。舟山破,大帥召向中, 不赴。發兵捕之,以衰絰見。大帥訶之,向中從容曰:『前 則辭官,今就戮耳』。遂死之。」

李待問 编辑

按《明外史沈猶龍傳》:「猶龍,松江華亭人。南京失守,列 城望風下,猶龍偕里人李待問等守城。待問守東門, 城破被殺。待問,字存我,崇禎末進士,授中書舍人。工 文章,兼精書法。」

===李乘雲===按《明外史李乘雲傳》:「乘雲,高陽人。舉於鄉。崇禎中,授 浮山知縣。流賊數萬來寇,乘雲手發一矢,斃其魁,眾 遂遁。屢遷山西僉事。十四年,調河南大梁道,駐禹州。 李自成以十萬騎至,執乘雲使跪,叱曰:『我堂堂監司, 肯屈膝於賊』?賊怒,捽而杖之,大罵不絕聲,縛諸樹,攢 射之。罵不已,斷其舌,亂刃交下而死。」

李大覺 编辑

按《明外史張克儉傳》:「崇禎十四年二月,張獻忠令人 假督府軍符誑入襄陽城。夜分,賊從中起,焚襄王府, 攝襄陽縣事李大覺死焉。大覺,字覺之,金谿人。由鄉 舉知穀城,兼署襄陽縣。聞變,繫印於肘,縊死堂上。」

李國璽 编辑

按《明外史潘弘傳》:「崇禎十四年,李自成、羅汝才陷鄧 州,吏目李國璽抗節死。」

李錫 编辑

按《明外史潘弘傳》:「李自成、羅汝才陷鄧州,千戶李錫 抗節死。」

李淳儒 编辑

按《河南通志》:「淳儒,魯山庠生。及妻馬氏,俱守節不屈 死。」

李思顯 李秉忠 编辑

按《河南通志》:「思顯,上蔡生員;秉忠,光州庠生。俱罵賊 死義。」

李寰 编辑

按《河南通志》:「寰,汝州庠生,及妻張氏女潤淵,同守節, 不屈死。」

李春貴 编辑

按《河南通志》:「春貴,祥符人。與闖賊戰,死之。」

李化邦 编辑

按《河南通志》:「化邦,孟縣生員。闖賊陷城,化邦死於難。」

李養麟 李存心 编辑

按《河南通志》:「養麟、存心,俱濟源庠生。闖賊破城,二人 罵賊死。」

李尚論 编辑

按《河南通志》:尚論「林縣守禦所千戶,備禦宣大,會敵 入,死於難。」

李日華 编辑

按《河南通志》:「日華,武安人。率鄉勇殺賊,血戰死。」

李國治 编辑

按《河南通志》:「國治涉縣歲貢,抗賊死節。」

李日新 编辑

按《河南通志》日:「新涉縣生員,殺賊,死於難。」

李明開 编辑

按《河南通志》:「明開,商丘孝廉。崇禎壬午,流賊陷城,明 開殉節。」

李國翰 编辑

按《昌邑縣志》:「國翰,武生。壬午兵變,守東北角,死于汛 地。」

李國幹 编辑

按《昌邑縣志》:「國幹,武舉人。壬午兵變,同兄國翰守東 北角,死于汛地。」

李承誥 编辑

按《昌邑縣志》:「承誥,監生。壬午兵變,守西城,死于汛地。」

李思孝 编辑

按《昌邑縣志》:「思孝,武生。壬午兵變,守東城,死于汛地。」

李承詔 编辑

按《昌邑縣志》:「承詔,教諭。壬午兵變,守東城,死于汛地。」

李臣 编辑

按《萊陽縣志》:「臣生員,守城,拒賊甚力。城陷,眾逃,臣念 其父母不去。賊欲殺其父,臣號呼揮刃遮父,賊怒,並 殺之。」

李增 编辑

按《陝西通志》:增「環縣團堡里人,歲貢,歷授通判同知。 自幼穎異博學,體貌魁偉,膽略出眾,每以忠義自矢。 及遇變,獨立十字街,賊眾擁至,向前大罵,口不絕聲, 蹈刃而死。」

李樹聲 编辑

按《陝西通志》:「樹聲,岐山人。知猗氏縣,廉靜不擾,有德 及人。丁內艱,不復仕。聞闖逆立,號長安,徵仕曰:『吾家 六世受國恩,今安往乎』?即夕呼天而逝。」

李廉仲 编辑

按《諸城縣志》:「廉仲,字墨源,鐵溝隅人。直隸任丘縣知 縣,守城死難於官。」

李信 编辑

按《江寧府志》:「信,字吾斯,文定曾孫。由貢生選廣東和 平縣尹。至任未幾,城破,信與其次子及第三子一時 俱死。有老諸生楊姓者,江右人,相隨署中,曰:『吾亦江 右文學也,忍獨生乎』?亦死之。」又「許士楷者,邑人,亦不 食死。」

李嘉禎 编辑

按《黃縣志》,嘉禎於城破時不屈被殺

李毓英 编辑

按《明外史徐學顏傳》:「崇禎末,武昌城陷,通判固安李 毓英舉家自縊死。」

李正春弟本生 编辑

按《嘉定縣志》:「正春,字實之。與弟本生皆為邑諸生,同 居共爨,友愛敦篤,好讀書,互相參訂。居於邑之婁溪, 足跡不入城市,平居每以大義訓子弟。丙戌六月城 破,本生妻及子媳三人義不受辱,共投井死。人稱李 氏一門忠節云。」

李自成 编辑

按:《明外史李自成傳》:「自成,米脂人,世居懷遠堡李繼 遷寨。父守忠,無子,禱於華山,夢神告曰:『以破軍星為 若子,已生自成。及長,充銀川驛役夫,善騎射,鬥狠無 賴,數犯法。知縣晏子賓捕之,將置諸死,脫去為屠。崇 禎元年,陝西大饑,白水賊王二等反。安塞馬賊高迎 祥,自成舅也,與饑民王大梁聚眾應之。迎祥自稱闖』」 王,大梁自稱大梁王。二年,參政劉應遇擊斬王、二王。 大梁,迎祥與延安賊張獻忠等三十六營,聚山西眾 二十餘萬,自成乃與兄子過往從迎祥,與獻忠等合, 號「闖將。」七年春,朝議以延綏巡撫陳奇瑜引兵追賊。 始,賊高迎祥最強,自成屬焉。及入河南,自成乃與兄 子過結顧君恩、高傑等,自為一軍。過、傑善戰,君恩善 謀。及奇瑜兵至,自成等陷於興安之車箱峽,用君恩 計詐降,奇瑜許之,檄諸將按兵毋殺,所過州縣為具 糗傳送。賊甫渡棧,即大譟,盡屠所過七州縣,奇瑜坐 削籍。十二年,楊嗣昌督師彝陵,官軍圍自成於巴西、 魚復諸山中。自成大困,欲自經,以養子《雙喜》勸而止。 自成為人高顴深,䲭目曷鼻,聲如豺。性猜忍,日殺 人斮足剖心為戲。杞縣舉人李信者,《逆案》中李精白 子也,嘗以粟賑飢民,民德之曰:「李公子活我。」會繩枝 紅娘子反,擄信,信逃歸,官以為賊,囚獄中。紅娘子來 救,飢民應之,共出信。信往投自成,自成改信名曰《巖。 巖》因說曰:「取天下以人心為本,請勿殺。」自成從之,屠 戮為減。又取所掠財物賑飢民。民受餉者不辨巖自 成也,雜呼「李公子,活我巖。」復造謠詞曰:「迎闖王,不納 糧。」使兒童歌之,以相煽動。民方被勦餉練餉之害,從 自成者日眾。十四年正月,攻陷河南,福王常洵遇害。 自成兵勺王血雜醢嘗之,名福祿酒。十六年春,陷承 天,自稱新順王。冬十月,陷潼關,攻西安,改西安曰長 安,稱西京。十七年正月庚寅朔,稱王于西安,僭國號 曰「大順」,改元永昌,改名自晟。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諡 號。以李繼遷為太祖。籍步兵四十萬、馬兵六十萬,出 橫門。令李化麟等草檄馳諭遠近,指斥乘輿。二月,自 成渡河,破汾州。三月十三日,焚昌平。十七日,環攻九 門。十八日,太監曹化淳開彰義門,賊盡入。十九日,皇 城不守,帝登煤山自縊。自成入,升御座,忽見白衣人 長數丈,手劍怒視,座下龍,爪鬣俱動。自成恐亟下。及 聞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兵起,自成親部賊十餘萬東 攻山海關。三桂悉銳卒搏戰,自成奔還京師,悉鎔所 拷索金銀及宮中帑藏器皿鑄為餅。每餅千金,約數 萬餅,騾車載歸西安。二十九日,僭帝號於武英殿。是 夕,焚宮殿及九門城樓。詰旦,走西安。潼關破,自成遂 棄西安,入襄陽;復走武昌;尋走延寧、蒲圻,至通城,竄 於九宮山。率二十騎略食山中,為村民所困,自縊死。

李姓部藝文 编辑

《跋李氏譜》
宋·文天祥
编辑

《族譜》,昉於歐陽,繼之者不一而足,而求其鑿鑿精實, 百無二三。原其所以,蓋由中世士大夫以官為家,捐 親戚,棄墳墓,往往而是,雖坡公不免焉。此昌黎公所 以有「不去其鄉」之說也。友人李希元示予《家傳》,自唐 西平忠武王子憲至其先人十數世墳墓,皆在目睫, 亦可尚哉!使昌黎公見之,亦將以美楊少尹者美之 矣。予家本石室,蓋無可疑,而自出蜀以來,未免與蘇 公同是一慨。方擬乞身後,即六七世墳墓可考者,取 蘓公《族譜》,引而損益之,使世之子孫執為典要,且以 楊侯不去其鄉而未能也。觀李氏之《族譜》,重有感於 昌黎之說云。

《李氏族譜亭記》
前人
编辑

蘇老泉有《族譜引》,又有《族譜亭記》。引專言父祖子孫 出於一木,不可忽忘,記則以鄉人不義不睦者為戒。 愚嘗謂引之詞,極論骨肉之所從,而動其內心之愛, 此宜與賢者道。至於《記》之所載,其言他人戕賊之故, 而惟恐族陷於不淑,羞惡之心,人皆有之,則此訓又 親切焉。西山李氏,家於龍泉數百年。先世有諱穀者, 與潁濱遊。老泉之譜引,自以為得於面授,而切意其 亭記尚未及見也。今其族放蘇氏作《族譜亭》,以不忘 先世潁濱之交,以庶幾老泉之意。有名繼祖者,又修 復之,以紹前志。亭成求字,予為之書,而樂道其美。夫 其譜引先世既自得之,以遺其子孫,今其子孫固已 識先世之用心矣。予猶以為未也,則告諸繼祖,歲時 聚族拜奠亭下,更願與《蘇公亭記》各各觀誦一過,使為長上者復申告之曰:謹毋為鄉之某人者。

《李氏宗譜序》
明·李善長
编辑

余族太古莫究,顓頊是開,始於君而繼於相。兩漢皆 相,唐則復君;宋後先為相。其間擅德業而名當世者, 不可計數矣。前者既以代興,後者何難踵美?余世居 定遠,本氏之族滿天下,大約祖軒轅軿輅者,十當七、 八。詳其支派,里道則分;攷其世系,源本則合。今值我 皇上定鼎以來,求人資治吾族,必多英賢之士,出其 文經武緯,以佐國翊運,豈不偉哉!余以布衣從帝東 渡,得承殊渥,位列公輔,嘗以不克任荷為懼。帝之命 余曰:「以仁義忠孝訓及嗣人。」余敬奉以示子孫,爰為 之序。

《榮泉李公族譜序》
王世貞
编辑

語云:「人貴族,豈不章章著確哉?保姓受氏,孰非神明?」 然而賢者以其微顯也,不賢者以其顯微。夫重黎也 而以官氏,豢龍也而以術氏,溈汭也而以生氏,本微, 以之顯者也。田之第五,以徙也;棘之棗,以辟讎也。本 顯,以之微者也。李氏之先為黃帝理官,一曰李官。其 後非李而入者,有指樹,有賜國籍。繇李而他姓者,有 吹律之京房。柯布條別代於成紀,遂為鼎甲,遂南媲 王、謝,北冠盧、范云。宋氏參知,卜宅陽武明興居陽武 者諱宣,為鳳翔倅,坐事論戍,遷於順天之大城,至公 仲良始盛。仲良丈夫子六人,其叔公文振最賢,有隱 德不仕。文振丈夫子四人,其叔公芳最賢,少貴,侍中 尚王府山虞澤衡之材,金貂左璫,恩寵鮮二。其慎密 詳審,恂恂若訥,日磾子孟之度;沈照內炳,廉直謹取, 勃鞮呂彊之操;通明左史,洽聞博物,司馬子長之似; 為詩和平而敦厚,小雅巷伯之倫。與吳人王某善,問 出其宗譜示曰:「吾先君鳳翔之遷,湛於農代,鮮有顯 者。」自余出大城,稍稍知有李氏矣。夫譜,家史也。余幸 沐先人之遺,得奉帷幄,割大官食,乃不能名,先所繇 起,余甚愧焉。自余而前者,譜則已略矣;自余而後者, 可繼也。某曰:「夫譜原始要後,睦族別生備矣。」余讀《李 氏譜》,而知賢者之真能貴族也。公別號榮泉,宗遠其 字。伯兄標者,嘗喪父,廬於墓三歲,哭泣哀思,有異鳥 白兔之瑞,古所稱孝弟力田者也。於法得附書。

《湖茫李氏三宗譜序》
汪道昆
编辑

「古者男子生而命之名,藏之閭府,州府歲至則籍而 獻之。君所婚則以日月告君,大司徒職之。夫家具在, 即五宗九族,臚列可稽。及夫世逖而籍亡,籍亡而譜 作。繫之姓則有合,類之族則有辨,統之宗則有章。」其 斯為一家言,凡以補國書之不逮。近制「盡編戶而書 民數,率十歲以為期,以覈名實。不倖脫則偽增以攷」 異同,不決裂則傅會。以故糝者什五,糅者什三,論其 世者昧焉,而倚辦於譜為尢急。譜者或非世業,徒取 相沿,儉則小而無徵,奢則大而無當。要之,儉為近禮, 雖孔子不繩。宋以張殷近譜,宜莫如北地李氏,良儉 故也。豫章阻江湖而遠兵革,應牛斗而藪人文。列邑 以什數,其最者,為;豐城著姓以百數,其最者為「湖茫 李氏」,往者亡論已。自不佞束髮通籍,幸得侍諸君子 同朝其間,對公車起家,文學侍從,入則臺省,出則藩 臬大夫,尊者且躋九列、都六卿,纍纍乎接衽於朝,接 軫於市矣。此其視北地殆相什百,譜者惡在其不奢? 善乎直指使者之譜三宗,壹稟於典禮,去奢去泰,務 考信以折其衷。曹王皋出鎮洪都,唐宗藩也,得之《宋 志》,而信則以鼻祖祖之。豫章刺史自河南來徙,唐宗 裔也,攷之丘墓,而信則以遷祖祖之勝為處士伯順 曾大父,由此而世可知。則自《處士墓志》徵之,並祖之 為始祖,珪琮珝若屈昭景,蓋鼎足三分之。珪守湖茫, 琮卜小塘,珝卜大陂,三宗所由析也,昭穆至今存焉。 各祖之為別祖,由大陂而卜新塘,由湖茫而卜太原, 又其支也。考之世次而信,則附入之。由曹王而愬其 初,《唐書》較著,由曹王下達,其世次不可得而詳,則闕 之。刺史始遷臨川,居喬上,其世次不可得而詳,則闕 之。歷湖、茫八世而得處士,由高祖以上五世不可得 而詳,則闕之。法曰:「行吾所明,毋行吾所疑。」譜者,率用 此也。故自受氏以迄曹王,準《唐書》以為系,附以刺史, 準舊傳以為徵,作《世原》第一。由始祖以及三宗之別, 子為合圖,三宗為分圖,為續圖。合之若網在綱,分之 若源徂委,作《世圖》第二。圖僅書名耳,圖左則書字、書 行、書婚、書宦、書生歿、書葬,作《世譜》第三。賢者以功行 亢宗,宗之庇也。即內德有足述者,內史猶將不遺。作 《世傳》第四、《內傳》第五,對揚天子之顯命,則世作忠志 《王言》第六。無徵不信,雖善何為?信而有徵,惟先世之 文獻在。其七則志藝文,「蓬生麻中,不扶而植,敦睦合 族,厥有宗盟。」其八則申《族約》,凡我同盟,言歸於好。故 惟要束為諄諄,譜成不佞,從令君受而卒業。竊惟穆 叔以世祿「為不朽」,有辯者業已徵其不然。夫世祿本 之乎世官,大抵皆食舊耳。乃今祿者不世,直將以奉 有德,詔有功,揚有言,三而一立焉,則不朽之云也。藉 令世世勿絕,視古官族何讓焉?粵自隴西,無聞三宗代起。其出太原苗裔,毋復問其山陵。即近世以來,對 公車起家,文學侍從,若臺省藩臬,九列六卿,聚「族數 十餘曹」,何奕奕也。昔有虞十六族,二氏出焉。乃今一 本而三宗顯者林立,概以砥名礪行,尊主庇民,外之 宣力四方,內之論思獻納,即未必能賡明良,簉元愷, 不亦良顯乎哉?燕工函,粵工鎛?假令族工為政,焉往 而不容?惟適燕、粵而無良,則卻步夫人而中材,焉往 而不為?子惟產二氏而不類,則敗群。故良弓良冶,世 受箕裘;兩服兩驂,必先反駕。非此族也,其不為隴西 也者幾希。其在《詩》曰:「無念爾祖」,又曰:「世德作求。」信能 念之求之,則國之太史、太常咸在譜者,猶嚆矢耳。直 指使者名栻,居湖茫;令君名琯,出小塘,其世次在譜 中。令君,其父黨也。

李姓部紀事 编辑

《朝野僉載》:後魏孝文帝定四姓,隴西李氏大姓恐不 入,星夜乘鳴駝倍程至洛。時四姓已定訖,故至今人 謂之「駝李」焉。

《海山記》:隋煬帝闢西苑內為十六院,擇有容色美人 居之。一日明霞院美人楊夫人喜報帝曰:「酸棗邑所 進玉李,一夕忽長,清陰數畝」,帝沈默甚久曰:「何故而 忽茂?」夫人云:是夕院中人聞空中若有千百人語言 云:「李木當茂」,洎曉看之,已茂盛如此。帝欲伐去,左右 或奏曰:「木德來助之應也。」又一夕晨光院周夫人來 奏云:「院中楊梅,一夕忽爾繁盛。」帝喜,問曰:「楊梅之茂, 能如玉李乎?」或曰:「楊梅雖茂,終不敵玉李之盛。」帝往 兩院觀之,亦自見玉李繁茂。後李梅同時結實,院妃 來獻,帝問二果孰勝,院妃曰:「楊梅雖好,味頗清酸,終 不若玉李之甘。苑中人多好玉李。」帝歎曰:「惡梅好李, 豈人情哉,天意乎!」

《迷樓記》:大業九年,帝將幸江都,有迷樓宮人抗聲夜 歌云:「河南楊柳謝,河北李花榮,楊花飛去落何處,李 花結果自然成。」帝聞其歌,披衣起聽,召宮女問之云: 「孰使汝歌也,汝自為之邪?」宮女曰:「臣有弟在民間,因 得此歌。」曰道途兒童,多唱此歌。帝默然久之,曰:「天啟 之也!天啟之也!」後帝幸江都,唐帝提兵入京,前謠皆 驗,方知世代興亡,非偶然也。

《續文獻通考》:「唐室未興,天下歌《桃李子》,又言十八子 當有天下。」

《唐書高儉傳》:「初,太宗嘗以山東士人尚閥閱,後雖衰, 子孫有負世望,嫁娶必多取貲,故人謂之賣昏。由是 詔士廉與韋挺、岑文本、令狐德棻責天下譜諜,參考 史傳,檢正真偽,進忠賢,退悖惡,先宗室,後外室,退新 門,進舊望,右膏粱,左寒畯,合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 五十一家,為九等,號曰《氏族志》。而崔幹仍居第一。帝」 曰:「我子崔、盧、李、鄭無嫌,顧其世衰,不復冠冕,猶恃舊 地以取貲。不肖子偃然自高,販鬻松檟,不解人間,何 為貴之?齊據河北,梁、陳在江南,雖有人物,偏方下國, 無可貴者,故以崔、盧、王、謝為重。今謀士勞臣,以忠孝 學藝從我定天下者,何容納貨舊門,向聲背實,買昏 為榮耶?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其次 有爵,為公卿大夫,世世不絕,此謂之門戶。今皆反是, 豈不惑耶!朕以今日冠冕為等級高下,遂以崔幹為 第三姓,班其書天下。」高宗時,許敬宗以不敘武后世, 又李義府恥其家無名,更以孔志約、楊仁卿、史元道、 呂才等十二人刊定之,裁廣類例,合二百三十五姓, 二千二百八十七家。帝自敘所以然,以四后姓,酅公、 介公及三公、太子三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僕射為 第一姓,文武二品及知政事三品為第二姓,各以品 位高下敘之,凡九等。取身及昆弟子孫餘屬不入,改 為姓氏錄。當時軍功入五品者,皆昇譜限,搢紳恥焉, 目為勳格。義府奏悉索《氏族志》燒之。又詔:「後魏隴西 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溫、范陽盧子遷、盧澤盧輔、清 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凡「七 姓十家,不得自為昏。三品以上,納幣不得過三百匹, 四品、五品二百,六品、七品百,悉為歸裝。」夫氏禁受陪 門財。先是,後魏太和中,定四海望族,以寶等為冠。其 後矜尚門地,故《氏族志》一切降之。王妃主婿,皆取當 世勳貴名臣家,未嘗尚山東舊族。後房元齡、魏徵、李 勣復與昏,故望不減。然每姓第其房望,雖一姓中高 下縣隔。李義府為子求昏不得,始奏禁焉。其後天下 衰,宗落譜,昭穆所不齒者皆稱「禁昏。」家益自貴,凡男 女皆潛相聘娶,天子不能禁,世以為敝云。

《李義府傳》:「義府,瀛州饒陽人。已貴,乃言系出趙郡,與 諸李敘昭穆,嗜進者往往尊為父兄。行給事中李崇 德引與同譜,既謫普州,亟削去,義府銜之。及復當國, 傅致其罪,使自殺於獄。貞觀中,高士廉、韋挺、岑文本令狐德棻脩《氏族志》,凡升降,天下允其議。於是州藏 副本,以為長式。時許敬宗以不載武后本望,義府亦」 恥先世不見敘,更奏刪正,委孔志約、楊仁卿、史元道、 呂才等定其書,以仕唐官至五品,皆昇士流。於是兵 卒以軍功進者,悉入書限,更號《姓氏錄》,搢紳共嗤靳 之,號曰《勳格》。

《蘇味道傳》:味道,趙州欒城人,與里人李嶠俱以文翰 顯,時號「蘇李。」

《蕭穎士傳》:穎士嘗兄事元德秀,而友殷寅、顏真卿、柳 芳、陸據、李華、邵軫、趙驊。時人語曰:「殷、顏、柳、陸,李蕭、邵、 趙」,以能全其交也。所與遊者,孔至、賈至、源行恭、張有 略,族弟季遐、劉穎、韓拯、陳晉、孫益、韋建、韋收,獨華與 齊名,世號「蕭李。」

《溫大雅傳》:大雅弟彥博,彥博裔孫廷筠,少敏悟,工為 辭章,與李商隱皆有名,號「溫李。」

《唐國史補》:「李稹,酒泉公義琰姪孫,門戶第一,而有清 名。常以爵位不如族望,官至司封郎中、懷州刺史。與 人書札,唯稱隴西李稹而不銜。」

《續文獻通考》:唐人有喜附貴族者,因遊姑蘇,書曰:「大 丞相再從姪遊此。」士人李璋善謔,書其下曰:「混元皇 帝六十二代孫李璋繼至。」

《宋史李昉傳》:「晉侍中崧者,與昉同宗,且同里。時人謂 崧為東李家,昉為西李家。」

《中山詩話》:李絢公素有詩贈同姓人曰:「吾宗天下著。」 王勝之輒取注之曰:「居甘泉者以謳著。」京師名倡李氏居甘泉坊 善謳賣藥者以木牛著。京師李家賣藥以木牛自表人呼為李木牛《圍碁》者, 以憨著。李乃國手面神思昏濁人呼為李憨子《裁愨頭》者,以拗著。李家愨頭 天下稱善而必與人乖刺歲久自以李拗呼作詩者以豁達著。豁達老人喜為詩所 至輒自題寫詩句鄙下而自稱豁達李老嘗書人新素牆壁主人憾怒訴官杖之拘執使市石灰更圩漫 訖告官乃得縱舍聞者哂之此數人因勝之有云,遂自託不朽。 《揮麈三錄》:元祐中,舒州有李亮工者,以文鳴薦紳間, 與蘇、黃游,兩集中有與其唱和,而李伯時以善丹青, 妙絕冠世,且好古博雅,多收三代以來鼎彝之類為 《考古圖》。又有李元中,字畫之工,追蹤鍾、王,時號「龍眠 三李」,同年登進士第,出處相若,約以先貴,毋相忘,其 後位俱不顯。

《揮麈後錄》:李成季昭𤣱元祐左史,自號樂靜居士,五 代宰相李濤五世孫。濤至本朝,以兵部尚書莒國公 致仕。其家自洛徙齊,成季猶子漢老邴也。中興初位 政府,一時大詔令多出其手。秦少游作《李公擇常行 狀》云:「遠祖濤,五代時號稱名臣,仕皇朝為兵部尚書, 封莒國公。莒公少時,仕於湖南,有一子留。江南公其」 裔孫也,所以今為南康建昌人,世號「山房。」李氏成季, 與公擇鄉里,雖各南北,要是本出一族,子孫皆鼎盛, 不知後來兩家曾敘昭穆否耳?

《癸辛雜識》:葉亦愚之右丞相也。李澌泉班通書題銜 云:「門生中奉大夫福建道宣慰使班。」蓋徑去自己之 姓,以避其名。其苟賤不足道如此。澌泉在前朝為省 元,為從官,為督府參謀,所守如此,宋安得不亡? 《續文獻通考》:金章宗時,元妃李氏得寵,兄喜兒與弟 鐵哥皆擢顯近,勢傾朝廷,風采動四方。南京李炳、中 山李著,與通《譜系》,超取顯美。

元順帝至元三年,伯顏請殺張、王、劉、李、趙五姓漢人, 帝不許。

《明外史憲宗紀太后傳》:「孝宗即位,悲念太后,特遣太 監蔡用之賀,求太后家,得紀父貴、紀祖旺兄弟以聞。 帝大喜,詔改父貴為貴,授錦衣衛指揮同知。祖旺為 旺,授錦衣衛指揮僉事,賜予第宅、金幣、莊田、奴婢不 可勝計。先是,太后在宮中,嘗自言家賀縣,姓紀,幼不 能知親族也。太監郭鏞、陸愷皆聞之。愷亦廣西人,故」 姓李,蠻中紀、李同音,因妄稱太后兄,令人訪其叔福 與兄詣京師,而福等已死。愷女兄夫韋父成者出冒 之,有司皆待以戚畹,名所居里曰迎恩里,貴旺曰:「韋 猶冒李,況我實李氏。」因詐為宗,系上有司,有司莫辨 也。二人既驟貴,父成亦詣闕爭辨,帝命郭鏞聽之,鏞 但逐父成而已。及帝使使者修治賀先塋蠻李姓者 數輩,皆稱太后家,自言使者。使者還,奏貴旺不實,復 遣給事中孫珪、御史滕祐間行連賀,間微服入猺獞 中訪之,盡得其狀。歸奏,帝謫罰鏞等有差,戍貴旺邊 海。自此帝數求太后家,竟不得。

《李時勉傳》:時勉與陳敬宗各為南北祭酒。敬宗方嚴 肅下,時勉平恕得士。終明之,世稱賢祭酒者,曰「南陳 北李。」

《李維楨傳》:維楨弱冠登朝,博聞彊記,與同館許國齊 名。館中為之語曰:「記不得間老許,做不得問小李

李姓部外編 编辑

《荊州府志》:梁南郡太守劉之亨,嘗夢二人姓李,詣之 乞命,明日有遺鯉魚二頭者,之亨曰:「『夢中所感也』。即 放之。又夢來謝恩云當令君延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