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第020卷

明倫彙編 皇極典 第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十卷
明倫彙編 皇極典 第二十一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二十卷《目錄》。

 「帝紀部」《彙考》十四

  《後漢》五。

  獻帝       《昭烈帝》。

  後主。

《皇極典》第二十卷。

帝紀部彙考十四

编辑

後漢五

编辑

獻帝本紀

编辑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孝獻皇帝,諱協,靈帝中子也。母 王美人,為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即位,封 帝為渤海王,徙封陳留王。九月甲戌,即皇帝位,年九 歲。遷皇太后於永安宮,大赦天下,改昭寧為永漢。丙 子,董卓殺皇太后何氏。初令侍中、給事黃門侍郎員 各六人,賜公卿以下至黃門侍郎家一人為郎,以補」 宦官,所領諸署,侍於殿上。乙酉,以太尉劉虞為大司 馬,董卓自為太尉,加鈇鉞、虎賁。丙戌,太中大夫楊彪 為司空。甲午,豫州牧黃琬為司徒。遣使弔祠故太傅 陳蕃、大將軍竇武等。冬十月乙巳,葬靈思皇后。白波 賊寇河東,董卓遣其將牛輔擊之。十一月癸酉,董卓 為相國。十二月戊戌,司徒黃琬為太尉,司空楊彪為 司徒,光祿勳荀爽為司空。省扶風都尉,置漢安都護。 詔除光熹、昭寧、永漢三號,還復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春正月,山東州郡起兵以討董卓。辛亥,大 赦天下。癸酉,董卓殺弘農王白波,賊寇東郡。二月乙 亥,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免。庚辰,董卓殺城門校尉伍 瓊、督軍校尉周珌。以光祿勳趙謙為太尉,太僕王允 為司徒。丁亥,遷都長安。董卓驅徙京師百姓悉西入 關,自留屯畢圭苑。壬辰,白虹貫日。三月乙巳,車駕入 長安,幸未央宮。己酉,董卓「焚洛陽宮廟及人家。戊午, 董卓殺太傅袁隗、太僕袁基,夷其族。」夏五月,司空荀 爽薨。六月辛丑,光祿大夫种拂為司空。大鴻臚韓融、 少府陰修、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修、越騎校尉 王瓌安集關東,後將軍袁術、河內太守王匡,各執而 殺之,唯韓融獲免。董卓壞五銖錢,更鑄小錢。冬十一 月庚戌,鎮星、熒惑、太白合於尾。是歲,有司奏「和、安、順 桓四帝無功德,不宜稱宗,又恭懷、敬隱、恭愍三皇后 並非正嫡,不合稱后,皆請除尊號。」制曰:「可。」孫堅殺荊 州刺史王叡,又殺南陽太守張咨。

二年春正月辛丑,大赦天下。二月丁丑,董卓自為太 師。袁術遣將孫堅與董卓將胡軫戰於陽人,軫軍大 敗。董卓遂發掘洛陽諸帝陵。夏四月,董卓入長安。六 月丙戌,地震。秋七月,司空种拂免。光祿大夫濟南淳 于嘉為司空。太尉趙謙罷,太常馬日磾為太尉。九月, 蚩尤旗見於角亢。冬十月壬戌,董卓殺衛尉張溫。十 一月,青州黃巾寇泰山,泰山太守應劭擊破之。黃巾 轉寇渤海,公孫瓚與戰於東光,復大破之。是歲,長沙 有人死,經月復活。

三年春正月丁丑,大赦天下。袁術遣將孫堅攻劉表 於襄陽,堅戰歿。袁紹及公孫瓚戰于界橋,瓚軍大敗。 夏四月辛巳,誅董卓,夷三族。司徒王允錄尚書事,總 朝政。遣使者張种撫慰山東。青州黃巾,擊殺兗州刺 史劉岱於東平。東郡太守曹操大破黃巾於壽張,降 之。五月丁酉,大赦天下。丁未,征西將軍皇甫嵩為車 騎將軍。董卓部曲將李傕、郭氾、樊稠、張濟等反,攻京 師。六月戊午,陷長安城。太常种拂、太僕魯旭、大鴻臚 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並戰歿,吏民死 者萬餘人,李傕等並自為將軍。己未,大赦天下。李傕 殺司隸校尉黃琬,甲子,殺司徒王允,皆滅其族。丙子, 前將軍趙謙為司徒。秋七月庚子,太尉馬日磾為太 傅,錄尚書事。八月,遣日磾及太僕趙岐,持節慰撫天 下。車騎將軍皇甫嵩為太尉。司徒趙謙罷。九月,李傕 自為車騎將軍,郭汜後將軍,樊稠右將軍,張濟鎮東 將軍。濟出屯弘農。甲申,司空淳于嘉為司徒,光祿大 夫楊彪為司空,並錄尚書事。冬十二月,太尉皇甫嵩 免。光祿大夫周忠為太尉,參錄尚書事。

四年春正月甲寅朔,日有食之。丁卯,大赦天下。三月, 袁術殺揚州刺史陳溫,據淮南長安宣平城門外屋 自壞。夏五月癸酉,無雲而雷。六月,扶風大雨雹,華山 崩裂。太尉周忠免。太僕朱儁為太尉,錄尚書事。下邳 賊闕宣自稱「天子。」雨水。遣侍御史裴茂訊詔獄,原輕 繫。六月辛丑,天狗西北行。九月甲午,試儒生四十餘 人,上第賜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罷之。詔曰:「孔 子嘆學之不講,不講則所識日忘。今耆儒年踰六十, 去離本土,營求糧資,不得專業,結童入學,白首空歸, 長委農野,永絕榮望,朕甚愍焉。其依科罷者,聽為太 子舍人。」冬十月,太學行禮,車駕幸永福城門,臨觀其儀,賜博士以下各有差。辛丑,京師地震,有星孛于天 市。司空楊彪免,太常趙溫為司空。公孫瓚殺大司馬 劉虞。十二月辛丑,地震。司空趙溫免。乙巳,衛尉張喜 為司空。是歲,琅邪王容薨。

興平元年春正月辛酉,大赦天下,改元興平。甲子,帝 加元服。二月壬午,追尊諡皇妣王氏為靈懷皇后。甲 申,改葬於文昭陵。丁亥,帝耕於籍田。三月,韓遂、馬騰 與郭汜、樊稠戰於長平觀,遂、騰敗績。左中郎將劉範、 前益州刺史种劭戰歿。夏六月丙子,分涼州河西四 部為廱州。丁丑,地震。戊寅,又震。乙巳晦,日有食之。帝 「避正殿寢,兵不聽事,五日,大蝗。」秋七月壬子,太尉朱 儁免。戊午,太常楊彪為太尉,錄尚書事。三輔大旱,自 四月至于是月,帝避正殿請雨,遣使者洗囚徒,原輕 繫。是時,穀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人相食啖, 白骨委積。帝使侍御史侯汶出太倉米豆為饑人作 糜粥,經日而死者無數。帝疑賦卹有虛,乃親於御座 前量試作糜,乃知非實,使侍中劉艾出讓有司。於是 尚書令以下皆詣省閣謝,奏收侯汶考實。詔曰:「未忍 致汶于理,可杖五十。」自是之後,多得全濟。八月,馮翊 羌叛,寇屬縣,郭汜、樊稠擊破之。九月,桑復生椹,人得 以食。司徒淳于嘉罷。冬十月,長安市門自壞。以衛尉 趙溫為司徒、錄尚書事。十二月,分安定、扶風為新平 郡。是歲,揚州刺史劉繇與袁術將孫策戰於曲阿,繇 軍敗績,孫策遂據江東。太傅馬日磾薨于壽春。 二年春正月癸丑,大赦天下。二月乙亥,李傕殺樊稠 而與郭汜相攻。三月丙寅,李傕脅帝幸其營,焚宮室。 夏四月甲午,立貴人伏氏為皇后。丁酉,郭汜攻李傕, 矢及御前。是日,李傕移帝幸北塢。大旱。五月壬午,李 傕自為大司馬。六月庚午,張濟自陝來和傕、汜。秋七 月甲子,車駕東歸。郭汜自為車騎將軍,楊定為後將 軍,楊奉為興義將軍,董承為安集將軍,並侍送乘輿。 張濟為驃騎將軍,還屯陜。八月甲辰,幸新豐。冬十月 戊戌,郭汜使其將伍習夜燒所幸學舍,逼脅乘輿。楊 定、楊奉與郭汜戰,破之。壬寅,幸華陰,露次道南。是夜 有赤氣貫紫宮。張濟復反,與李傕、郭汜合。十一月庚 午,李傕、郭汜等追乘輿戰於東澗,王師敗績。殺光祿 勳鄧泉、衛尉士孫瑞、廷尉宣播、大長秋苗祀、步兵校 尉魏桀、侍中朱展、射聲校尉沮儁。壬申,幸曹陽,露次 田中。楊奉、董承引白波帥胡才、李樂、韓暹及匈奴左 賢王去卑率師奉迎,與李傕等戰,破之。十二月庚辰, 車駕乃進。李傕等復來追戰,王師大敗,殺略宮人,少 府田芬、大司農張義等皆戰歿。進幸陝,夜度河。乙亥, 幸安邑。是歲,袁紹遣將麴義與公孫瓚戰於鮑丘,瓚 軍大敗。

建安元年春正月癸酉,郊祀上帝於安邑,大赦天下, 改元建安。二月,韓暹攻衛將軍董承。夏六月乙未,幸 聞喜。秋七月甲子,車駕至洛陽,幸故中常侍趙忠宅。 丁丑,郊祀上帝,大赦天下。己卯,謁太廟。八月辛丑,幸 南宮楊安殿。癸卯,安國將軍張楊為大司馬,韓暹為 大將軍,楊奉為車騎將軍。是時宮室燒盡,百官披荊 「棘依牆壁間。州郡各擁彊兵,而委輸不至,群僚饑乏。 尚書郎以下自出採稆,或饑死牆壁間,或為兵士所 殺。」辛亥,鎮東將軍曹操自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曹 操殺侍中臺崇、尚書馮碩等。封衛將軍董承為輔國 將軍,伏完等十三人為列侯。贈沮儁為弘農太守。庚 申,遷都許。己巳,幸曹操營。九月,太尉楊彪、司空張喜 罷。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 官總己以聽。

二年春,袁術自稱天子。三月,袁紹自為大將軍。夏五 月,蝗。秋九月,漢水溢。是歲饑,江、淮間民相食。袁術殺 陳王寵。孫策遣使奉貢。

三年夏四月,遣謁者裴茂率中郎將段煨討李傕,夷 三族。呂布叛。冬十一月,盜殺大司馬張楊。十二月癸 酉,曹操擊呂布於徐州,斬之。

四年春三月,袁紹攻公孫瓚于易京,獲之。衛將軍董 承為車騎將軍。夏六月,袁術死。是歲,初置尚書左右 僕射。武陵女子死十四日復活。

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 种輯受密詔誅曹操,事洩。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 族。秋七月,立皇子馮為南陽王。壬午,南陽王薨。九月 庚午朔,日有食之。詔「三公舉至孝二人,九卿、校尉、郡 國守相各一人,皆上封事,靡有所諱。」曹操與袁紹戰 於官渡,紹敗走。冬十月辛亥,有星孛于大梁。東海王 祗薨。是歲,孫策死,弟權襲其餘業。

六年春三月丁卯朔,日有食之。

七年夏五月庚戌,袁紹薨于寘國獻馴象。是歲,越嶲 男子化為女子。

八年冬十月己巳,公卿初迎冬於北郊,《總章》始復備 八佾舞。初置司直官,督中都官。

九年秋八月戊寅,曹操大破袁尚,平冀州,自領冀州 牧。冬十月,有星孛於東井。十二月,賜三公已下金帛各有差。自是三年一賜,以為常制。

十年春正月,曹操破袁譚於青州,斬之。夏四月,黑山 賊張燕率眾降。秋九月,賜百官尤貧者金帛各有差。 十一年春正月,有星孛於北斗。三月,曹操破高幹於 并州,獲之。秋七月,武威太守張猛殺雍州刺史邯鄲 商。是歲,立故琅邪王容子熙為琅邪王。齊北海、阜陵、 下邳、常山、甘陵、濟陰、平原八國皆除。

十二年秋八月,曹操大破烏桓於柳城,斬蹋頓。冬十 月辛卯,有星孛於鶉尾。己巳,「黃巾賊殺濟南王贇。」十 一月,遼東太守公孫康殺袁尚、袁熙。

十三年春正月,司徒趙溫免。夏六月,罷三公官,置丞 相、御史大夫。癸巳,曹操自為丞相。秋七月,曹操南征 劉表。八月丁未,光祿勳郗慮為御史大夫。壬子,曹操 殺大中大夫孔融,夷其族。是月,劉表卒,少子琮立,琮 以荊州降操。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曹操以舟師 伐孫權,權將周瑜敗之於烏林、赤壁。

十四年冬十月,荊州地震。

十五年春二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十六年秋九月庚戌,曹操與韓遂、馬超戰於渭南,遂 等大敗,關西平。是歲,趙王赦薨。

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誅衛尉馬騰,夷三族。六月庚寅 晦,日有食之。秋七月,洧水、潁水溢,螟。八月,馬超破涼 州,殺刺史韋康。九月庚戌,立皇子熙為濟陰王,懿為 山陽王,邈為濟北王,敦為東海王。冬十二月,星孛于 五諸侯。

十八年春正月庚寅,復《禹貢》九州。夏五月丙申,曹操 自立為魏公,加九錫。大雨水。徙趙王珪為博陵王。是 歲,歲星、鎮星、熒惑俱入太微。彭城王和薨。

十九年夏四月,旱。五月,雨水。劉備破劉璋,據益州。冬 十月,曹操遣將夏侯淵討朱建于枹罕,獲之。十一月 丁卯,曹操「殺皇后伏氏,滅其族及二皇子。」

二十年春正月甲子,「立貴人曹氏為皇后。賜天下男 子爵人一級,孝弟力田二級。賜諸王侯、公卿以下穀 各有差。」秋七月,曹操破漢中,張魯降。

二十一年夏四月甲午,曹操自進「魏王。五月己亥朔, 日有食之。」秋七月,匈奴南單于來朝。是歲,曹操殺琅 邪王熙,國除。

二十二年夏六月,丞相、軍師華歆為御史大夫。冬,有 星孛於東北。是歲大疫。

二十三年春正月甲子,少府耿紀、丞相司直韋晃起 兵誅曹操,不克,夷三族。三月,有星孛於東方。

二十四年春二月壬子晦,日有食之。夏五月,劉備取 漢中。秋七月庚子,劉備自稱漢中王。八月,漢水溢。冬 十一月,孫權取荊州。

「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魏王曹操薨,子丕襲位。二月 丁未朔,日有食之。三月,改元建康。冬十月乙卯,皇帝 遜位。魏王丕稱天子」,奉帝為山陽公,邑一萬戶,位在 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 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都山陽之濁鹿城。四皇子 封王者,皆降為列侯。明年,劉備稱帝於蜀,孫權亦自 王于吳,於是天下遂三分矣。魏青龍二年三月庚寅, 山陽公薨。自遜位至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諡孝獻 皇帝。八月壬申,以漢天子禮儀,葬于禪陵,置園邑令 丞。太子早卒,孫康立五十一年,晉太康六年薨。子瑾 立四年,太康十年薨。子秋立二十年,永嘉中為寇賊 所殺,國除。

論曰:《傳》稱「鼎之為器,雖小而重,故神之所寶,不可奪 移。」至今負而趨者,此亦窮運之歸乎!天厭漢德久矣, 山陽其何誅焉!

贊曰:「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昭烈帝本紀

编辑

按《蜀志先主傳》:「先主姓劉,諱備,字元德,涿郡涿縣人, 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勝子貞,元狩六年封 涿縣陸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典略》曰:「備本臨邑侯枝屬也。」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舉孝廉,官至東郡范令。 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舍東南角籬上有桑 樹,生高五丈餘,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 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

《漢晉春秋》曰:涿人李定云:「此家必出貴人。」

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 羽葆蓋車。」叔父子敬謂曰:「汝勿妄語,滅吾門也!」年十 五,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公孫瓚俱事故九 江太守同郡盧植。德然父元起常資給先主與德然 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爾邪!」起曰:「吾宗中有 此兒,非常人也。」而瓚深與先主相友。瓚年長,先主以 兄事之。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 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中山大商張 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 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靈帝末,黃巾 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 賊》,有功,除安喜尉。」

《典略》曰:平原劉子平知「備有武勇。時張純反叛青州,被詔遣從事將兵討純,過平原,子平薦備於從事,遂與相隨,遇賊於野,備中創陽死。賊去後,故人以車載之得免。後以軍功為中山安喜尉。」

督郵以公事到縣,先主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 百,解綬繫其頸,著馬枊,棄官亡命。

《典略》曰:其後州郡被詔書,其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之,備疑在遣中。督郵至縣,當遣備,備素知之,聞督郵在傳舍,備欲求見督郵,督郵稱疾不肯見備,備恨之,因還治,將吏卒更詣傳舍,突入門,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郵。」 遂就床縛之,將出到界,自解其綬,以繫督郵頸,縛之著樹,鞭杖百餘下,欲殺之,督郵求哀,乃釋去之。

頃之,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毋丘毅詣丹陽募兵,先主 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復去官。 後為高唐尉,遷為令。

《英雄記》云:「靈帝末年,備嘗在京師,復與曹公俱還沛國,募召合眾。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

為賊所破,往奔中郎將公孫瓚,瓚表為別部司馬,使 為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紹。數有戰功,試守 平原令,後領平原相。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為之下, 使客剌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

《魏書》曰:「劉平結客刺備,備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狀語之而去。是時人民饑饉,屯聚鈔暴。備外禦寇難,內豐財施,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眾多歸焉。」

袁紹攻公孫瓚,先主與田楷東屯。齊曹公征徐州,徐 州牧陶謙遣使告急於田楷,楷與先主俱救之。時先 主自有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又略得饑民 數千人。既到,謙以丹陽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 歸謙,謙表先主為豫州刺史,屯小沛。謙病篤,謂別駕 糜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謙死,竺率州人迎先 主,先主不敢當。下邳陳登謂先主曰:「今漢室陵遲,海 內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冨,戶口百萬,欲 屈使君撫臨州事。」先主曰:「袁公路近在壽春,此君四 世五公,海內所歸,君可以州與之。」登曰:「公路驕豪,非 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 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若使 君不見聽,許登亦未敢聽使君也。」北海相孔融謂先 主曰:「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領 徐州。

《獻帝春秋》曰:陳登等遣使詣袁紹曰:「天方災殄,禍臻鄙州,州將殂殞,生民無主。恐懼姦雄一旦承隙,以貽盟主日昃之憂,輒共奉故平原相劉備府君以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歸。方今寇難縱橫,不遑釋甲,謹遣下吏奔告于執事。」 紹答曰:「劉元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

袁術來攻先主,先主拒之於盱眙。淮陰曹公表先主 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是歲,建安元年也。先主與 術相持經月,呂布乘虛襲下邳。下邳守將曹豹反間 迎布,布擄先主妻子,先主轉軍海西。

《英雄記》曰:「備留張飛守下邳,引兵與袁術戰於淮陰石亭,更有勝負。陶謙故將曹豹在下邳,張飛欲殺之,豹眾堅營自守,使人招呂布。布取下邳,張飛敗走。」 備聞之,引兵還北至下邳,兵潰,收散卒東取廣陵,與袁術戰,又敗。

楊奉、韓暹寇徐、揚間,先主邀擊,盡斬之。先主求和於 呂布,布還其妻子。先主遣關羽守下邳,先主還小沛。

《英雄記》曰:備軍在廣陵,饑餓困敗,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窮餓侵偪,欲還小沛,遂使吏請降布。布令備還州,并勢擊術,具車馬童僕,發遣備妻子部曲家屬於泗水上,祖道相樂。《魏書》曰:諸將謂布曰:「備數反覆難養,宜早圖之。」 布不聽,以狀語備。備心不安而求自託,使人說布,求屯小沛,布乃遣之。

復合兵,得萬餘人,呂布惡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敗 走歸曹公。曹公厚遇之,以為豫州牧。將至沛,收散卒, 給其軍糧,益與兵,使東擊布。布遣高順攻之,曹公遣 夏侯惇往,不能救,為順所敗。復擄先主妻子送布,曹 公自出東征。

《英雄記》曰:「建安三年春,布使人齎金,欲詣河內買馬,為備兵所鈔。布由是遣中郎將高順、北地太守張遼等攻備。九月,遂破沛城,備單身走,獲其妻息。」 十月,曹公自征布,備於梁國界中與曹公相遇,遂隨公俱東征。

考證
助先主圍布於下邳,生禽布。先主復得妻子。從曹公

還許,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 席。袁術欲經徐州,北就袁紹,曹公遣先主督朱靈路 招要擊術,未至,術病死。先主未出時,獻帝舅車騎將 軍董承。

臣松之案:董承,漢靈帝母董太后之姪,於獻帝為丈人,蓋古無丈人之名,故謂之「舅」 也。

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先主未發。是時,曹公 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本初之 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華陽國志》云:于時正當雷震,備因謂操曰:「聖人云:『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

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种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 謀。會見使未發,事覺,承等皆伏誅。

《獻帝起居注》曰:承等與備謀,未發而備出。承謂服曰:「郭多有數百兵,壞李傕數萬人,但足下與吾同不耳。昔呂不韋之門,須子楚而後高,今吾與子猶是也。」 服曰:「惶懼不敢當,且兵又少。」 承曰:「舉事訖,得曹公成,兵顧不足邪?」 服曰:「今京師豈有所任乎?」 承曰:「長水校尉种輯、議郎吳碩是吾腹心辦事者。」 遂定計。

先主據下邳,靈等還。先主乃殺徐州刺史車胄,留關 羽守下邳,而身還小沛。

胡沖《吳歷》曰:「曹公數遣親近密覘諸將,有賓客酒食者,輒因事害之。備時閉門,將人種蕪菁。曹公使人闚門,既去,備謂張飛、關羽曰:『吾豈種菜者乎?曹公必有疑意,不可復留。其夜開後棚,與飛等輕騎俱去。所得賜遺衣服,悉封留之,乃往小沛,收合兵眾』。」 臣松之案魏武帝遣先主統諸將要擊袁術,郭嘉等並諫魏武不從,其事顯然,非因種菜遁逃而去,如胡沖所云,何乖僻之甚乎?

東海昌霸反,郡縣多叛曹公,為先主,眾數萬人,遣孫 乾與袁紹連和。曹公遣劉岱、王忠擊之,不克。五年,曹 公東征先主,先主敗績。

《魏書》曰:是時,公方有急於官渡,乃分留諸將屯官渡,自勒精兵征備。備初謂公與大敵連,不得東,而候騎卒至,言曹公自來,備大驚,然猶未信,自將數十騎出望公軍,見麾旌,便棄眾而走。

曹公盡收其眾,擄先主妻子,并禽關羽以歸。先主走 青州。青州刺史袁譚,先主故茂才也,將步騎迎先主。 先主隨譚到平原,譚馳使白紹,紹遣將道路奉迎,身 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

《魏書》曰:「備歸紹,紹父子傾心敬重。」

駐月餘日,所失亡士卒稍稍來集。曹公與袁紹相拒 於官渡,汝南黃巾劉辟等叛曹公應紹,紹遣先主將 兵與辟等略許下,關羽亡歸先主。曹公遣曹仁將兵 擊先主。先主還紹軍,陰欲離紹,乃說紹南連荊州牧 劉表。紹遣先主將本兵復至汝南,與賊龔都等合,眾 數千人。曹公遣蔡陽擊之,為先主所殺。曹公既破紹, 自南擊先主。先主遣糜竺、孫乾與劉表相聞。表自郊 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荊州豪傑歸先 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禦之。

《九州春秋》曰: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裏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裏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世語》曰:備屯樊城,劉表禮焉。憚其為人,不甚信用。曾請備宴會蒯越、蔡瑁,欲因會取備,備覺之,偽如廁,潛遁出。所乘馬名的盧,騎的盧走墮襄陽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備急曰:「的盧今日危矣,可努力!」 的盧一踊三丈,遂得過。乘桴渡河,中流而追者至,以表意謝之曰:「何去之速乎?」 孫盛曰:「此不然之言。」 備時羈旅,客主勢殊,若有此變,豈敢晏然終表之世而無釁故乎?此皆世俗妄說,非事實也。

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設伏兵,一旦 自燒屯偽遁,惇等追之,為优兵所破。

十二年,曹公北征烏丸,先主說表襲許,表不能用。

《漢晉春秋》曰:曹公自柳城還,表謂備曰:「不用君言,故為失此大會。」 備曰:「今天下分裂,日尋干戈,事會之來,豈有終極乎?若能應之於後者,則此未足為恨也。」

《曹公南征表》,會表卒。

《英雄記》曰:表病,上備領荊州刺史。《魏書》曰:表病篤,託國於備,顧謂曰:「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 備曰:「諸子自賢,君其憂病。」 或勸備宜從表言,備曰:「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為薄,所不忍也。」 臣松之以為表夫妻素愛琮,捨適立庶,情計久定,無緣臨終,舉荊州以授備,此亦不然之言。

子琮代立,遣使請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 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

孔衍《漢魏春秋》曰:劉琮乞降,不敢告備。備亦不知,久之乃覺,遣所親問琮,琮令宋忠詣備宣旨。是時曹公在宛,備乃大驚駭,謂忠曰:「卿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語,今禍至方告我,不亦大劇乎?」 引刀向忠曰:「今斷卿頭,不足以解忿,亦恥大丈夫臨別,復殺卿輩。」 遣忠去,乃呼部曲議。或勸備劫將琮及荊州吏士,徑南到江陵,備答曰:「劉荊州臨亡,託我以孤遺,背信自濟,吾所不為,死何面目以見劉荊州乎!」

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 主。

《典略》曰:「備過辭表墓,遂泣涕而去。」

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 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 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 去!」

《習鑿齒》曰:「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偪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膠撫寒,含蓼問疾而己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

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先主據之,乃釋輜重,輕軍到 襄陽。聞先主已過,曹公將精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 夜行三百餘里,及於當陽之長坂。先主棄妻子,與諸 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眾輜重。 先主斜趣漢津,適與羽船會,得濟。沔遇表長子江夏 太守琦,眾萬餘人,與俱到夏口。先主遣諸葛亮自結 於孫權。

《江表傳》曰:孫權遣魯肅弔劉表二子,并令與備相結。肅未至,而曹公已濟漢津。肅故進前,與備遇於當陽,因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豫州今欲何至?」 備曰:「與蒼梧太守吳臣有舊,欲往投之。」 肅曰:「孫討鹵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咸歸附之,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立事。今為君計,莫若遣腹心使自結於東,崇連和之好,共濟世業,而云欲投吳臣,臣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併,豈足托乎?」 備大喜,進住鄂縣,即遣諸葛亮隨肅詣孫權,結同盟誓。

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并力。

《江表傳》曰:備從魯肅計,進住鄂縣之樊口,諸葛亮詣吳未還,備聞曹公軍下,恐懼,日遣邏吏於水次候望權軍吏望見瑜船,馳往白備,備曰:「何以知之?非青徐軍邪?」 吏對曰:「以船知之。」 備遣人慰勞之。瑜曰:「有軍任不可得委署。儻能屈威誠,副其所望。」 備謂關羽、張飛曰:「彼欲致我,我今自結托於東而不往,非同盟之意也。」 乃乘單舸往見瑜,問曰:「今拒曹公,深為得計。戰卒有幾?」 瑜曰:「三萬人。」 備曰:「恨少。」 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 備欲呼魯肅等共會,語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見子敬,可別過之。又孔明已俱來,不過三兩日到也。」 備雖深愧異瑜,而心未許之,能必破北軍也。故差池在後,將二千人與羽飛俱未肯係瑜,蓋為進退之計也 。孫盛曰:「劉備雄才,處必亡之地,告急於吳而獲奔助,無緣復顧望江渚而懷後計。」 《江表傳》之言,當是吳人欲專美之辭。

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 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

《江表傳》曰: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 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後從權借荊州數郡。

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 長沙太守韓元、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 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口稽顙。琦病死,群下推先主 為荊州牧,治公安。

《江表傳》曰:「備立營於油江口,改名公安縣。」

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先主至京,見權,綢繆恩紀。

《山陽公載記》曰:「備還,謂左右曰:『孫車騎長上短下,其難為下,吾不可以再見之』。」 乃晝夜兼行 。臣松之案:《魏書》載劉備與孫權語,與《蜀志》述諸葛亮與權語正同。劉備未破魏軍之前,尚未與孫權相見,不得有此說,故知《蜀志》為是。

權遣使云欲共取蜀。或以為宜報聽許,吳終不能越 荊有蜀,蜀地可為己有。荊州主簿殷觀進曰:「若為吳 先驅,進未能克蜀,退為吳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 贊其伐蜀,而自說新據諸郡,未可與動,吳必不敢越 我而獨取蜀。如此進退之計,可以收吳、蜀之利。」先主 從之。權果輟計,遷觀為別駕從事。

《獻帝春秋》曰:孫權欲與備共取蜀,遣使報備曰:「米賊張魯居王巴漢,為曹操耳目,規圖益州。」 劉璋不

「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則荊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進討張魯,首尾相連,一統吳、楚。雖有十操,無所憂也。」 備欲自圖蜀,拒答不聽,曰:「益州民冨土彊,地險阻,劉璋雖弱,足以自守。張魯虛偽,未必盡忠於操。今暴師於蜀、漢,轉運於萬里,欲使戰克攻取,舉不失利,此吳起不能定其規,孫武不能善其事也。曹操雖有無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議者見操失利於赤壁,謂其力屈,無復遠志也。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將欲飲馬於滄海,觀兵於吳會,何肯守此,坐須老乎?今同盟,無故自相攻伐,借樞於操,使敵承其隙,非長計也。」 權不聽,遣孫瑜率水軍住夏口。備不聽軍過,謂瑜曰:「汝欲取蜀,吾當被髮入山,不失信於天下」 也。使關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據南郡。備自往潺陵,權知備意,因召瑜還。

十六年,益州牧劉璋遙聞曹公將遣鍾繇等向漢中 討張魯,內懷恐懼。別駕從事蜀郡張松說璋曰:「曹公 兵彊無敵於天下。若因張魯之資以取蜀土,誰能禦 之者乎?」璋曰:「吾固憂之,而未有計。」松曰:「劉豫州,使君 之宗室而曹公之深讎也,善用兵。若使之討魯,魯必 破。魯破則益州彊,曹公雖來,無能為也。」璋然之,遣法 正將四千人迎先主,前後賂遺以巨億計。正因陳益 州可取之策。

《吳書》曰:備前見張松,後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納,盡其慇懃之歡。因問「蜀中闊狹,兵器府庫、人馬眾寡及諸要害道里遠近」 ,松等具言之。又畫地圖山川處所,由是盡知益州虛實也。

先主,留諸葛亮、關羽等據荊州,將步卒數萬入益州。 至涪,璋自出迎,相見甚歡。張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謀 臣龐統,進說便可於會所襲璋。先主曰:「此大事也,不 可倉卒。」璋推先主行大司馬,領司隸校尉。先主亦推 璋持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璋增先主兵,使擊張魯, 又令督白水軍。先主并軍三萬餘人,車甲器械,資貨 甚盛。是歲,璋還成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 恩德,以收眾心。明年,曹公征孫權,權呼先主自救。先 主遣使告璋曰:「曹公征吳,吳憂危急,孫氏與孤本為 唇齒,又樂進在青泥與關羽相拒,今不往救羽,進必 大克,轉侵州界,其憂有甚於魯。魯自守之賊,不足慮 也。」乃從璋求萬兵及資寶,欲以東行。璋但許兵四千, 其餘皆給半。

《魏書》曰:備因激怒其眾曰:「吾為益州征強敵,師徒勤瘁,不遑寧居。今積帑藏之財,而恡於賞功,望士大夫為出死力戰,其可得乎?」

張松《書》與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釋此 去乎?」松兄廣漢太守肅懼禍及己,白璋發其謀。於是 璋收斬松,嫌隙始搆矣。璋敕關戍諸將,文書勿復關 通先主。先主大怒,召璋白水軍督楊懷,責以無禮,斬 之。乃使黃忠、卓膺勒兵向璋。先主徑至關中,質諸將 井士卒、妻子,引兵與忠膺等進到涪,據其城。璋遣劉 璝、冷苞、張任、鄧賢等拒先主於涪,皆破敗,退保綿竹。 璋復遣李嚴督綿竹諸軍,嚴率眾降先主。先主軍益 強,分遣諸將,平下屬縣。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將兵泝 流,定白帝、江州、江陽,惟關羽留鎮荊州。先主進軍圍 雒。時璋子循守城,被攻且一年。

十九年夏,雒城破。

《益州耆舊雜記》曰:劉璋遣張任、劉璝率精兵拒捍先主於涪,為先主所破,退與璋子循守雒城。任勒兵出於鴈橋,戰復敗,禽任。先主聞任之忠勇,令軍降之,任厲聲曰:「老臣終不復事二主矣!」 乃殺之,先主歎息焉。

進圍成都。數十日,璋出降。

《傅子》曰:初,劉備襲蜀,丞相掾趙戩曰:「劉備其不濟乎?拙於用兵,每戰必敗,奔亡不暇,何以圖人?蜀雖小區,險固四塞,獨守之國,難卒并也。」 徵士傅幹曰:「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此三人者,皆人傑也。以備之略,三傑佐之,何為不濟」 也。

「蜀中殷盛豐樂,先主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 分賜將士,還其穀帛。」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 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糜竺、簡 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 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𦍛,又璋之所排擯也;劉 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 「之士,無不競勸。」

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 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 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 羽入益陽。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 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 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遣黃權將兵迎張魯,張魯已 降曹公。曹公使夏侯淵、張郃屯漢中,數數犯暴巴界先主令張飛進兵宕渠,與郃等戰於瓦口,破郃等,收 兵還南鄭。先主亦還成都。

二十三年,先主率諸將進兵漢中,分遣將軍吳蘭、雷 銅等入武都,皆為曹公軍所沒。先主次於陽平關,與 淵、郃等相拒。

二十四年春,自陽平南渡沔水,緣山稍前,於定軍山 勢作營。淵將兵來爭其地,先主命黃忠乘高鼓譟攻 之,大破淵軍,斬淵、郃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趙顒等。 曹公自長安舉眾南征,先主遙策之曰:「曹公雖來,無 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 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軍還,先主 遂有漢中,遣劉封、孟達、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秋,群 下上先主為漢中王表於漢帝曰:「平西將軍都亭侯 臣馬超、左將軍領長史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 龐羲、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 臣諸葛亮、盪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征鹵將軍新 亭侯臣張飛、征西將軍臣黃忠、鎮遠」將軍臣賴恭、揚 武將軍臣法正、興業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上 言曰:「昔唐堯至聖而四凶在朝,周成仁賢而四國作 難,高后稱制而諸呂竊命,孝昭幼沖而上官逆謀。皆 馮世寵,藉履國權,窮凶極亂,社稷幾危,非大舜、周公、 朱虛、博陸,則不能流放禽討,安危定傾。伏惟陛下誕 姿聖德,統理萬邦,而遭厄運不造之艱,董卓首難,蕩 覆京畿。曹操階禍,竊執天衡。皇后、太子,鴆殺見害,剝 亂天下,殘毀民物。久令陛下蒙塵憂厄,幽處虛邑,人 神無主,遏絕王命,厭昧皇極,欲盜神器。左將軍、領司 隸校尉、豫、荊、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備受朝爵秩,念在 輸力,以殉國難。」睹其機兆,赫然憤發,與車騎將軍董 承同謀誅操,將安國家,克寧舊都。會承機事不密,令 操游魂,得遂長惡,殘泯海內。臣等每懼王室大有閻、 樂之禍,小有定安之變。

趙高使閻樂殺二世,王莽廢孺子,以為定安公。

夙夜惴惴,戰慄累息。昔在《虞書》,「敦序九族」;周監二代, 封建同姓。《詩》著其義,歷載長久。漢興之初,割裂疆土, 尊王子弟,是以卒折諸呂之難,而成太宗之基。臣等 以備肺腑枝葉,宗子藩翰,心存國家,念在弭亂。自操 破於漢中,海內英雄,望風蟻附,而爵號不顯,九錫未 加,非所以鎮衛社稷,光昭萬世也。奉辭在外,禮命斷 「絕。昔河西太守梁統等值漢中興,限於山河,位同權 均,不能相率,咸推竇融以為元帥,卒立效績,摧破隗 囂。今社稷之難,急於隴、蜀。操外吞天下,內殘群寮,朝 廷有蕭牆之危,而禦侮未建,可為寒心。」臣等輒依舊 典,封備漢中王,拜大司馬,董齊六軍,糾合同盟,掃滅 凶逆。以漢中、巴、蜀、廣漢、犍為為國,所「署置依漢初諸 侯王故典。夫權宜之制,苟利社稷,專之可也。然後功 成事立,臣等退伏矯罪,雖死無恨。」遂於沔陽設壇場, 陳兵列眾,群臣陪位。讀奏訖,御王冠於先主。先主上 言,漢帝曰:「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將之任,董督三軍,奉 辭於外,不能掃除寇難,靖匡王室。久使陛下聖教陵 遲,六合之內,否而未」泰,惟憂反側,疢如疾首。曩者董 卓,造為亂階,自是之後,群兇縱橫,殘剝海內。賴陛下 聖德威靈,人臣同應,或忠義奮討,或上天降罰,暴逆 並殪,以漸冰消。惟獨曹操,久未梟除,侵擅國權,恣心 極亂。「臣昔與車騎將軍董承圖謀討操,機事不密,承 見陷害,臣播越失據,忠義不果。」遂得使操窮凶極逆, 主后戮殺,皇子鴆害,雖糾合同盟,念在奮力,懦弱不 武,歷年未效,常恐殞沒,孤負國恩,寤寐永歎,夕惕若 厲。今臣群寮以為在昔《虞書》「敦敘九族,庶明厲翼」,五 帝損益,此道不廢。周監二代,並建諸姬,實賴晉、鄭夾 輔之福。高祖龍興,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卒斬諸呂,以 安太宗。今操惡直醜正,實繁有徒,包藏禍心,篡盜已 顯。既宗室微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宜,上臣 大司馬漢中王。臣伏自三省,受國厚恩,荷任一方,陳 力未效,所獲已過,不宜復忝高位,以重罪謗。群寮見 逼,迫臣以義。臣退惟寇賊不梟,國難未已,宗廟傾危, 社稷將墜,誠臣憂責碎首之負。若應權通變,以寧靖 聖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後悔,輒順 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仰惟爵號,位高寵厚,俯思 報效,憂深責重,驚怖累息,如臨于谷。盡力輸誠,獎厲 六師,率齊群義,應天順時,撲討凶逆,以寧社稷,以報 萬分。謹拜」章因驛上還所假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 於是還治成都,拔魏延為都督,鎮漢中。

《典略》曰:「備於是起館舍,築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餘區。」

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禽于禁於樊。俄而孫權襲殺 羽,取荊州。

二十五年,魏文帝稱尊號,改年曰黃初。或傳聞漢帝 見害先主,乃發喪制服,追諡曰孝愍皇帝。是後所在 並言眾瑞,日月相屬。故議郎陽泉侯劉豹、青衣侯向 舉、偏將軍張裔、黃權、大司馬屬殷純、益州別駕從事

趙莋、治中從事楊洪、從事祭酒何宗、議曹從事杜瓊
考證
勸學從事張爽、尹默、譙周等上言:「臣聞《河圖》《洛書》,五」

經讖緯,孔子所甄,驗應自遠。謹案《洛書甄曜度》曰:「赤 三日德昌,九世會備,合為帝際。《洛書》寶號,命曰天度。 帝道備,稱皇,以統握契,百成不敗。」《洛書錄運期》曰:「九 侯七傑爭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人頭,誰使主者元 且來。」《孝經鉤命決錄》曰:「帝三建九會備臣父群未亡 時,言西南數有黃氣,直立數丈,見來」積年,時時有景 雲祥風,從璿璣下來應之,此為異瑞。又二十一年中, 數有氣如旗,從西竟東,中天而行,《圖書》曰:「必有天子 出其方。」加是年,太白、熒惑、鎮星,常從歲星相追。近漢 初興,五星從歲星謀,歲星主義,漢位在西義之上方, 故漢法常以歲星候人主。當有聖主起於此州,以致 中興。時許帝尚存,故群下不敢漏言。頃者熒惑復追 歲星,見在胃、昴畢,昴畢為《天綱。經》曰:「帝星處之,眾邪 消亡」,聖諱豫睹,推揆期驗,符合數至,若此非一。臣聞 聖王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故應際而生,與 神合契。願大王應天順民,速即洪業,以寧海內。太傅 許靖、安漢將軍糜竺、軍師將軍諸葛亮、太常賴恭、光 祿勳黃權、少府王謀等上言:「曹丕篡弒,湮滅漢室,竊 據神器,劫迫忠良,酷烈無道,人鬼忿毒,咸思劉氏。今 上無天子,海內惶惶,靡所式仰。」群下前後上書者八 百餘人,咸稱述符瑞、圖讖。明徵間,黃龍見武陽赤水, 九日乃去。《孝經援神契》曰:「德至淵泉,則黃龍見。龍者, 君之象也。」《易》·乾九五,「飛龍在天,大王當龍」升登帝位 也。又前關羽圍樊襄陽,襄陽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 璽潛漢水,伏於淵泉,暉景燭燿,靈光徹天。夫漢者,高 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國號也。大王襲先帝軌跡,亦興 於漢中也。今天子玉璽,神光先見,璽出襄陽漢水之 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與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 應,非人力所致。昔周有烏魚之瑞,咸曰「休哉」,二祖受 命,圖書先著,以為徵驗。今上天告祥,群儒英俊,並進 《河》《洛》、孔子讖記,咸悉具至。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 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祗降祚,聖姿碩茂,神武 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考省靈 圖,啟發讖緯,神明之表,名諱昭著,宜即帝位,以纂二 祖,紹嗣昭「穆,天下幸甚。臣等謹與博士許慈、議郎孟 光建立禮儀,擇令辰上尊號,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擔 之南。」

《蜀本紀》曰:「武都有丈夫化為女子,顏色美好,蓋山精也。蜀王娶以為妻,不習水土,疾病,欲歸國,蜀王留之,無幾,物故,蜀王發卒之成都,擔土於成都郭中葬,蓋地數畝,高七丈,號武擔。」 臣松之案:武擔,山名,在成都西北。蓋以乾位在西北,故就以即阼。

為《文》曰:「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備敢用元 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漢有天下,歷數無疆。曩 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存。今曹操 阻兵,安忍殺戮主后,滔天泯夏,罔顧天顯。操子丕,載 其凶逆,竊居神器,群臣將士,以為社稷隳廢,備宜修 之。嗣武二祖,龔行天罰。備雖否德,懼沗帝位,詢於庶」 民,外及蠻裔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 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 天明命,又懼漢邦將湮於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 受皇帝璽綬,修燔瘞,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家, 永綏四海。」

《魏書》曰:「備聞曹公薨,遣掾韓冉奉書弔,并致賻贈之禮。文帝惡其因喪求好,敕荊州刺史斬冉,絕使命。」 《典略》曰:「備遣軍謀掾韓冉齎書弔,并貢錦布。冉稱疾,住上庸。上庸致其書,適會受終,有詔報答,以引致之。備得報書,遂稱制。」

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 為司徒,置百官,立宗廟,祫祭高皇帝以下。

臣松之以為「先主雖云出自孝景」 ,而世數悠遠,昭穆難明。既紹漢祚,不知以何帝為元祖,以立親廟?於時英賢作輔,儒生在官,宗廟制度,必有憲章,而《載記》闕略,良可恨哉!

五月,立皇后吳氏子禪為皇太子。六月,以子永為魯 王,理為梁王。車騎將軍張飛為其左右所害。初,先主 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將伐吳。孫 權遺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 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 武陵,五谿蠻裔遣使請兵。

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 夷陵,夾江東西岸。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 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馬 良安慰五谿蠻裔,咸相率響應。鎮北將軍黃權督江 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夷陵道。夏六月,黃氣見自秭 歸十餘里,中廣數十丈。後十餘日,陸議大破先主軍 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 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 永安。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 秋八月,收兵還巫。司徒許靖卒。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 先主許之,遣大中大夫宗瑋報命。冬十二月,漢嘉太 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

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黃元進兵 攻臨邛縣,遣將軍陳曶討元。元軍敗,順流下江,為其 親兵所縛,生致成都,斬之。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 尚書令李嚴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於永安宮,時 年六十三。

《諸葛亮集》載先主遺詔,敕後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歎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讀《漢書》《禮記》,閒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臨終時,呼魯王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亮上言於後主曰:「伏惟大行皇帝邁仁樹德,覆燾無 疆,昊天不弔,寢疾彌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 妾號咷,若喪考妣。乃顧遺詔,事惟太宗,動容損益,百 寮發哀,滿三日除服,到葬期復如禮。其郡國太守、相、 都尉、縣令長,三日便除服。臣亮親受敕戒,震畏神靈, 不敢有違,臣請宣下奉行。」五月,梓宮自永安還成都, 諡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葛洪《神仙傳》曰:「仙人李意其,蜀人也,傳世見之,云是漢文帝時人。先主欲伐吳,遣人迎意其。意其到,先主禮敬之,問以吉凶。意其不答,而求紙筆,畫作兵馬器仗數十紙已,便一一以手裂壞之。又畫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徑去。先主大不喜,而自出軍征吳,大敗還,忿恥發病死,眾人乃知其意。其畫作大人而埋之者」 ,即是言先主死意。

評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 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 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 必不容已,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後主本紀

编辑

按《蜀志後主傳》:「後主諱禪,字公嗣,先主子也。建安二 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立為王太子。及即尊號,冊曰: 『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禪。朕遭漢運 艱難,賊臣篡盜,社稷無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繼 大統。今以禪為皇太子,以承宗廟,祗肅社稷。使使持 節丞相亮授印綬,敬聽師傅,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 可不勉與』』!」三年夏四月,先主殂於永安宮。五月,後主 襲位於成都,時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 是歲,魏黃初四年也。

《魏略》曰:「初,備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棄家屬,後奔荊州。禪時年數歲,竄匿隨人,西入漢中,為人所賣。及建安十六年,關中破亂,扶風人劉括避亂入漢中,買得禪,問知其良家子,遂養為子,與娶婦,生一子。初,禪與備相失時,識其父字元德,比舍人有姓簡者,及備得益州,而簡為將軍,備遣簡到漢中,舍都邸,禪乃」 詣簡,簡相檢訊,事皆符驗,簡喜,以語張魯,魯乃洗沐送詣益州,備乃立以為太子。初,備以諸葛亮為太子太傅,及禪立,以亮為丞相,委以諸事,謂亮曰:「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亮亦以禪未閑於政,遂總內外。臣松之案:《二主妃子傳》曰:「後主生於荊州」 ,《後主傳》云「初即帝位,年十七」 ,則建安十二年生也。十三年敗於長阪,備棄妻子走趙雲《傳》曰:「雲身抱弱子以免,即後主也。」 如此,備與禪未嘗相失也。又諸葛亮以禪立之,明年領益州牧。其年與主簿杜微書曰:「朝廷今年十八。與《禪傳》相應,理當非虛。」 而《魚豢》云:備敗於小沛,禪時年始生,及奔荊州,能識其父字元德,計當五六歲。備則敗於小沛,時建安五年「也。至禪初立,首尾二十四年,禪應過三十矣。以事相驗,理不得然。」 此則《魏略》之妄說,乃至二百餘言異也。又案諸書記及《諸葛亮集》,亮亦不為太子太傅。

建興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擁郡反。

《魏氏春秋》曰:初,益州從事常房行部,聞褒將有異志,收其主簿,案問殺之。褒怒,攻殺房,誣以謀反。諸葛亮誅房諸子,徙其四弟於越嶲,欲以安之,褒猶。

不悛改,遂以郡叛應雍、闓。臣松之《案》以為房為褒所誣,執政所宜澄察,安有妄殺不辜,以悅姦慝?斯殆妄矣。

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闓》反,流太守張裔於吳,據郡 不賓。越嶲裔王高定亦背叛。是歲,立皇后張氏,遣尚 書郎鄧芝固好於吳。吳王孫權與蜀和親,使聘,是歲, 通好。

二年春,務農殖穀,閉關息民。

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 為建寧郡,分建寧、《永昌郡》為《雲南郡》,又分建寧、《牂牁》 為興古郡。十二月,亮還成都。

四年春,都護李嚴自《永安》還住江州,築大城。

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漢中,營沔北陽平、石馬。

《諸葛亮集》載禪三月,下詔曰:「朕聞天地之道,福仁而禍淫。善積者昌,惡積者喪,古今常數也。是以湯武修德而王,桀紂極暴而亡。曩者漢祚中微,網漏凶慝,董卓造難,震蕩京畿。曹操階禍,竊執天衡,殘剝海內,懷無君之心。子丕孤豎,敢尋亂階,盜據神器,更姓改物,世濟其凶。當此之時,皇極幽昧,天下無主,則我帝命隕越於下。」 昭烈皇帝體明叡之德,光演文武,應乾坤之運,出身平難,經營四方,人鬼同謀,百姓與能,兆民欣戴。奉順符讖,建位易號,丕承天序,補弊興衰,存復祖業,膺誕皇綱,不墜於地,萬國未靜,早世遐殂。朕以幼沖,繼統鴻基,未習保傅之訓,而嬰祖宗之重,六合壅否,社稷不建,永惟所以,念在匡救,光載前緒,未有攸濟,朕甚懼焉。是以夙興夜寐,不敢自逸,每從菲薄,以益國用,勸力務穡,以阜民財,授方任能,以參其聽,斷私降意以養將士,欲奮劍長驅,指討凶逆,朱旗未舉,而丕復隕喪,斯所謂不然,我薪而自焚也。殘類餘醜,又支天禍,恣睢河洛,阻兵未弭。諸葛丞相弘毅忠壯,忘身憂國,先帝託以天下,以勗朕躬。今授之以旄鉞之重,付之以專命之權,統領步騎二十萬眾,董督元戎,龔行天討,除患寧亂,克復舊都,在此行也。昔項籍總一彊眾,跨州兼土,所務者大。然卒敗垓下,死於東城,宗族如焚,為笑千載,皆不以義陵上虐下故也。今賊傚尤,天人所怨,奉時宜速,庶憑炎精祖宗威靈相助「之福,所向必克。」 吳王孫權同恤災患,潛軍合謀,掎角其後涼州諸國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冨、康植等二十餘人詣受節度。大軍北出,便欲率將兵馬,奮戈先馳。天命既集,人事又至,師貞勢并,必無敵矣。夫王者之兵,有征無戰,尊而且義,莫敢抗也。故鳴條之役,軍不血刃;牧野之師,商人倒戈。今旍麾首路,其所經至,亦不欲窮兵極武。有能棄邪從正,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者,國有常典,封寵大小,各有品限。及魏之宗族支葉中外,有能規利害,審逆順之數,來詣降者,皆原除之。昔輔果絕親於智氏,而蒙全宗之福;微子去殷,項伯歸漢,皆受茅土之慶。此前世之明驗也。若其迷沈不反,將助亂人,不式王命,戮及妻孥,罔有攸赦。「廣宣恩威,貸其元帥,弔其殘民。他如詔書律令。丞相其露布天下,使稱朕意焉。」

六年春,亮出攻祁山,不克。冬,復出散關,圍陳倉,糧盡 退。魏將王雙率軍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還漢中。 七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遂克定二郡。冬,亮徙 府營於南山下原上築漢、樂二城。是歲,孫權稱帝,與 蜀約盟,共交分天下。

八年秋,魏使司馬懿由西城,張郃由子午,曹真由斜 谷,欲攻漢中。丞相亮待之於《城固》赤阪,大雨,道絕,真 等皆還。是歲,魏延破魏雍州刺史郭淮於陽谿,徙魯 王永為甘陵王,梁王理為安平王,皆以魯、梁在吳分 界故也。

九年春二月,亮復出軍圍祁山,始以木牛運。魏司馬 懿、張郃救祁山。夏六月,亮糧盡退軍,郃追至青封,與 亮交戰,被箭死。秋八月,都護李平廢徙梓潼郡。

《漢晉春秋》曰:「冬十月,江陽至江州,有鳥從江南飛渡江北,不能達,墮水死者以千數。」

十年,亮休士勸農於黃沙,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 十一年冬,亮使諸軍運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閤。 是歲,南裔劉胄反,將軍馬忠破平之。

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馬運。秋八月,亮 卒於渭濱。征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爭權 不和,舉兵相攻,延敗走,斬延首。儀率諸軍還成都,大 赦。以左將軍吳壹為車騎將軍,假節,督漢中;以丞相 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統國事。

十三年春正月,中軍師楊儀廢徙《漢嘉郡》。夏四月,進 蔣琬位為大將軍。

十四年夏四月,後主至湔。

臣松之案:湔,縣名也,屬蜀郡。

登觀阪看汶水之流,旬日還成都。徙武都氐王符健 及氐民四百餘戶於廣都十五年夏六月,皇后張氏薨。

延熙元年春正月,立皇后張氏,大赦,改元。立子璿為 太子,子瑤為「安定王。」冬十一月,大將軍蔣琬出屯漢 中。

二年春三月,進蔣琬位為「大司馬。」

三年春,使越嶲太守張嶷平定越嶲郡。

四年冬十月,尚書令費褘至漢中,與蔣琬諮論事計, 歲盡還。

五年春正月,監軍姜維督偏軍自漢中還屯涪縣。 六年冬十月,大司馬蔣琬自漢中還住涪。十一月,大 赦。以尚書令費褘為大將軍。

七年春閏二月,魏大將軍曹爽、夏侯元等向漢中,鎮 北大將軍《王平》拒《興勢》圍,大將軍費褘督諸軍往赴 救,魏軍退。夏四月,安平王理卒。秋九月,褘還成都。 八年秋八月,皇太后薨。十二月,大將軍費褘至漢中, 行圍守。

九年夏六月,《費褘》還成都。秋,大赦。冬十一月,大司馬 蔣琬卒。

《魏略》曰:「琬卒禪,乃自攝國事。」

十年,涼州胡王《白虎》《文治》《無戴》等率眾降,衛將軍姜 維迎逆安撫居之於繁縣。是歲,《汶山平》康裔反,維往 討,破平之。

十一年夏五月,大將軍費褘出屯漢中。秋,涪陵屬國 民裔反,車騎將軍鄧芝往討,皆破平之。

十二年春正月,魏誅大將軍曹爽等,右將軍夏侯霸 來降。夏四月,大赦。秋,衛將軍姜維出攻雍州,不克而 還。將軍句安、李韶降魏。

十三年姜維復出西平不克而還。

十四年夏,大將軍費褘還成都。冬,復北駐漢壽,大赦。 十五年,吳王孫權薨,立子琮為西河王。

十六年春正月,大將軍費褘為魏降人郭循所殺於 漢壽。夏四月,衛將軍姜維復率眾圍南安,不克而還。 十七年春正月,姜維還成都,大赦。夏六月,維復率眾 出隴西。冬,拔狄道、河間、臨洮三縣民居於綿竹、繁縣。 十八年春,姜維還成都。夏,復率諸軍出狄道,與魏雍 州刺史王經戰於洮西,大破之。經退保狄道城,維郤 住鐘題。

十九年春,進姜維位為大將軍,督戎馬,與征西將軍 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秋八月,維為魏大將軍 鄧艾所破於上邽,維退軍還成都。是歲,立子瓚為新 平王,大赦。

二十年聞魏大將軍諸葛誕據壽春以叛姜維復率 眾出駱谷至芒水是歲大赦。

景耀元年,姜維還成都,史官言「景星見」,於是大赦,改 年。宦人黃皓始專政。吳大將軍孫綝廢其主亮,立琅 邪王休。

二年夏六月,立子諶為《北地王》,恂為《新興王》,虔為《上 黨王》。

三年秋九月,追諡故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 四年春三月,追諡故將軍趙雲。冬十月,大赦。

五年春正月,西河王琮卒。是歲,姜維復率眾出侯和, 為鄧艾所破,還住沓中。

六年夏,魏大興徒眾,命征西將軍鄧艾、鎮西將軍鍾 會、雍州刺史諸葛緒數道並攻,於是遣左右車騎將 軍張翼、廖化、輔國大將軍董厥等拒之,大赦,改元為 炎興。冬,鄧艾破衛將軍諸葛瞻於綿竹,用光祿大夫 譙周策,降於艾。奉書曰:「限分江漢,遇值深遠,偕緣蜀 土,斗絕一隅。干運犯冒,漸苒歷載,遂與京畿,攸隔萬 里。每惟黃初中文皇帝命虎牙將軍鮮于輔,宣溫密 之詔,申三好之恩,開示門戶,大義炳然。而否德暗弱, 竊貪遺緒,俛仰累紀,未率大教。天威既震,人鬼歸能 之數,怖駭王師,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順以從命。」輒敕 群帥,投戈釋甲,官府帑藏,一無所毀。百姓布野,餘糧 棲畝,以俟后來之惠,全元元之命。伏「惟大魏布德施 化,宰輔伊、周,含覆藏疾,謹遣私署侍中張紹、光祿大 夫譙周、駙馬都尉鄧良,奉齎印綬,請命告誠,敬輸忠 款,存亡敕賜,惟所裁之。輿櫬在近,不復縷陳。」是日,北 地王諶傷國之亡,先殺妻子,次以自殺。

《漢晉春秋》曰:後主將從譙周之策,北地王諶怒曰:「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 後主不納,遂送璽綬。是日,諶哭於昭烈之廟,先殺妻子而後自殺,左右無不為涕泣者。

紹良與艾相遇於雒縣,艾得書,大喜,即報書。

王隱《蜀記》曰:艾報書云:「王綱失道,群英並起,龍戰虎爭,終歸真主。」 此蓋天命去就之道也。自古聖帝,爰逮漢魏,受命而王者,莫不在乎中土。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以興洪業。其不由此,未有不顛覆者也。隗囂憑隴而亡,公孫述據蜀而滅,此皆前世覆車之鑒也。聖上明哲,宰相忠賢,將比隆黃軒,侔功往代,銜命來征,思聞嘉響。果煩來使,告以德音。

考證

「此非人事,豈天啟哉!昔微子歸周,實為上賓;君子豹變,義存大易;來辭謙沖,以禮輿櫬,皆前哲歸命之典也。全國為上,破國次之。自非通明智達,何以見王者之義乎!」 禪又遣太常張峻、益州別駕汝超受節度,遣太僕蔣顯有命敕姜維。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二千斤,錦綺綵絹各二十萬匹,餘物稱此。

遣紹良先還。艾至城北,後主輿櫬自縛,詣軍壘門。艾 解縛焚櫬,延請相見。

《晉諸公贊》曰:「劉禪乘騾車詣艾,不具亡國之禮。」

因承制拜後主為驃騎將軍,諸圍守悉被後主敕,然 後降下。艾使後主止其故宮,身往造焉。資嚴未發。明 年春正月,艾見收鍾會自涪至成都作亂。會既死,蜀 中軍眾鈔略,死喪狼藉,數日乃安集。後主舉家東遷。 既至洛陽,策命之曰:「惟景元五年三月丁亥,皇帝臨 軒,使太常嘉命劉禪為安樂縣公。於戲!其進聽朕命。」 蓋統天載物,以咸寧為大;光宅天下,以時雍為盛。故 孕育群生者,君人之道也;乃順承天者,坤元之義也。 上下交暢,然後萬物協和,庶類獲乂。乃者漢氏失統, 六合震擾。我太祖承運龍興,弘濟八極,是用應天順 民,撫有區夏。於時乃考因群傑虎爭,九服不靜,乘閒 阻遠,保據庸蜀,遂使西隅殊封,方外壅隔。自是已來, 干戈不戢,元元之民,不得保安其性,幾將五紀。「朕永 惟祖考遺志,思在綏緝四海,率土同軌,故爰整六師, 耀威梁益。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憚屈身委質,以 愛民全國為貴,降心回慮,應機豹變,履信思順,以享 左右無疆之休,豈不遠歟!朕嘉與君公,長饗顯祿,用 考咨前訓,開國胙土,率遵舊典,錫茲元牡,苴以白茅, 永為魏藩輔。往欽哉!公其祗服朕命,克廣德心,以終 乃顯。」烈。食邑萬戶,賜絹萬匹,奴婢百人,他物稱是。子 孫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餘人。尚書令樊建、侍中張 紹、光祿大夫譙周、祕書令郤正、殿中督張通,並封列 侯。

《漢晉春秋》曰: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全,而況姜維邪?」 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 禪曰:「此閒樂不思蜀?」 郤正聞之,求見。禪曰:「若王後問,宜泣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蜀,乃心西悲,無日不思』。」 因閉其目。會王復問,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 禪驚視曰:「誠如尊命。」 左右皆笑。

公太始七年,薨於洛陽。

《蜀記》曰:諡曰「思公。」 子恂嗣。

評曰: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昏闇 之后。《傳》曰:「素絲無常,唯所染之。」信矣哉!禮,國君繼體, 踰年改元,而章武之三年則革稱建興。考之古義,體 理為違。又國不置史,注記無官,是以行事多遺,災異 靡書。諸葛亮雖達於為政,凡此之類,猶有未周焉。然 經載十二而年名不易,軍旅屢興而赦不妄下,不亦 卓乎!自亮沒後,茲制漸虧,優劣著矣。

《華陽國志》曰:丞相亮時,有言公惜赦者,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吳漢不願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閒,每見啟告治亂之道悉矣,曾不語赦也』。」 若劉景升、季玉父子,歲歲赦宥,何益於治?臣松之以為赦不妄下,誠為可稱;至於年名不易,猶所未達。案建武、建安之號,皆久而不改,未聞前史,以為美談。《經》載十二,蓋何足云,豈別有他意,求之未至乎?亮歿後,「延熙」 之號,數盈二十,茲制漸虧,事又不然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