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第074卷

明倫彙編 皇極典 第七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七十四卷
明倫彙編 皇極典 第七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七十四卷目錄

 帝紀部彙考六十八

  唐二十二

  昭宗上

皇極典第七十四卷

帝紀部彙考六十八 编辑

唐二十二 编辑

昭宗本紀上 编辑

按《唐書昭宗本紀》,「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諱曄,懿宗 第七子也。母曰恭憲皇太后王氏。始封壽王,乾符三 年,領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僖宗遇亂,再出奔,壽王握 兵侍左右,尤見倚信。文德元年三月,僖宗疾大漸,群 臣以吉王長,且欲立之。觀軍容使楊復恭率兵迎壽 王,立為皇太弟,改名敏。乙巳,即皇帝位於柩前。四月」 戊辰,孫儒陷揚州,自稱「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奔於廬 州。庚午,追尊母為皇太后。韋昭度為中書令,孔緯為 司空。乙亥,張全義陷孟州,李罕之奔於河東。成汭陷 江陵,自稱留後。辛卯,朱全忠及秦宗權戰於蔡州,敗 之。五月壬寅,趙德諲以襄州降,以德諲為忠義軍節 度使、蔡州四面行營副都統。六月,閬州防禦使王建 陷漢州,執刺史張頊,遂寇成都。韋昭度罷為劍南西 川節度副大使,兼兩川招撫制置使。十月,陳敬瑄反。 辛卯,葬惠聖恭定孝皇帝于靖陵。十一月丙申,秦宗 權陷許州,執忠武軍節度使王縕。辛酉,奉國軍將申 叢執秦宗權。十二月丁亥,韋昭度為行營招討使,及 永平軍節度使王建討陳敬瑄,山南西道節度使楊 守厚陷夔州。

龍紀元年正月癸巳,大赦,改元。翰林學士承旨、兵部 侍郎劉崇望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壬子,「宣武軍將郭 璠殺奉國軍留後申叢,自稱留後。」二月戊辰,朱全忠 俘秦宗權以獻。己丑,宗權伏誅。三月,孔緯為司徒,杜 讓能為司空。丙申,錢鏐陷蘇州,逐刺史徐約。六月,李 克用寇邢州。昭義軍節度使孟方立卒,其弟遷自稱 留後。楊行密陷宣州,宣歙觀察使趙鍠死之。廬州刺 史蔡儔叛附於孫儒。八月甲戌,孟遷叛附於李克用。 十月,平盧軍節度使王敬武卒,其子師範自稱留後。 陷棣州,刺史張蟾死之。宣歙觀察使楊行密陷常州, 刺史杜陵死之。錢鏐陷潤州。十一月丁未,朝獻于太 清宮。戊申,朝享于太廟。己酉,有事于南郊,大赦。十二 月,孫儒陷常、潤二州。戊午,孔緯為太保,杜讓能為司 徒。壬申,眉州刺史山行章叛附於王建。

大順元年正月戊子,群臣上尊號曰「聖文睿德光武 弘孝皇帝」,大赦,改元。壬寅,簡州將杜有遷執其刺史 員虔嵩,叛附於王建。二月己未,資州將侯元綽執其 刺史楊戡,叛附於建。三月戊申,昭義軍節度使李克 修卒,其弟克恭自稱留後。四月丙辰,宿州將張筠逐 其刺史張紹光。丙寅,嘉州刺史朱實叛附於王建。丙 子,戎州將文武堅執其刺史謝承恩,叛附於建。五月, 張濬為河東行營都招討宣慰使,京兆尹孫揆副之; 幽州盧龍軍節度使李匡威為北面招討使,雲州防 禦使赫連鐸副之。朱全忠為南面招討使,王鎔為東 面招討使,以討李克用。壬寅,昭義軍將安居受殺其 節度使李克恭叛附於朱全忠。癸丑,劍南東川節度 使顧彥朗卒,其弟彥暉自稱留後。六月辛酉,雅州將 謝從本殺其刺史張承簡,叛附於王建。辛未,朱全忠 為河東東面行營招討使。是月,河東將安知建以邢、 洺、磁三州叛附於全忠。七月,楊行密陷潤州。戊申,李 克用執昭義軍節度使孫揆。八月,錢鏐殺蘇州刺史 杜儒休。楊行密陷蘇州,淮南節度使孫儒陷潤州。庚 午,朱全忠為中書令。九月,李克用陷潞州,楊行密陷 潤、常二州。閏月,孫儒陷常州。壬戌,邛州將任可知殺 其刺史毛湘。十月癸未,蜀州刺史李行周叛附於王 建。李克用陷邢、洺、磁三州。十一月丁卯,李匡威陷蔚 州。是月,張濬及李克用戰於陰地,敗績。孫儒陷蘇州。 十二月,李克用陷晉州。

二年正月庚申,孔緯、張濬罷。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 郎崔昭緯、御史中丞徐彥若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甘露鎮使陳可言陷常州,錢鏐陷蘇州。二 月乙巳,赦陳敬瑄。丁未,詔「王建罷兵不受命。」是春,淮 南大饑。四月庚辰,有彗星入於太微。甲申,大赦,避正 殿,減膳徹樂,賜兩軍金帛,贖所略男女還其家。民年 「八十以上及疾不能自存者,長吏存卹。訪武德功臣 子孫。」癸卯,王建寇成都。五月,孫儒陷和、滁二州。六月, 楊行密陷和、滁二州。丙午,封子祐為德王。七月,李克 用陷雲州,防禦使赫連鐸奔於退渾,孫儒焚揚州以

逃。八月庚子,王建陷成都,執劍南西川節度使陳敬
考證
瑄,自稱留後。十月壬午,朱全忠陷宿州。十一月,己未,

曹州將郭銖殺其刺史郭詞,叛附於全忠。辛未,全忠 陷壽州。

景福元年正月己未,朱全忠陷孟州,逐河陽節度使 趙克裕。丙寅,大赦,改元。二月,劉崇望罷。錢鏐陷蘇州。 甲申,朱全忠寇鄆州,天平軍節度使朱宣敗之。三月, 戶部尚書鄭延昌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乙巳,楊行密陷楚州,執刺史劉瓚;又陷常州,刺史陳 可言死之。丙辰,武定軍節度使楊守忠、龍劍節度使 楊守貞會楊守厚兵寇梓州。丙寅,福建觀察使陳巖 卒,護閩都將范暉自稱留後。庚午,泉州刺史王潮寇 福州。四月辛巳,杜讓能為太尉。六月戊寅,楊行密陷 揚州。己巳,鳳翔隴右節度使李茂貞陷鳳州,感義軍 節度使滿存奔於興元,遂陷興、洋二州。八月壬申,寇 興元,楊守亮、滿存奔於閬州。丙戌,降京畿、關輔囚罪, 免淮南、浙西、宣州逋負。十月,蔡儔以廬州叛附於朱 全忠。河東將李存孝以邢州叛附於全忠。十一月,有 星孛於斗、牛。辛丑,武寧軍將張燧、張諫以濠、泗二州 叛附於朱全忠。乙巳,朱友裕陷濮州,執刺史邵儒孫。 儒將王壇陷婺州,刺史蔣瓌奔於越州。是歲,明州刺 史鍾文季卒,其將黃晟自稱刺史。

二年。正月,徐彥若罷為鳳翔、隴右節度使,李茂貞為 山南西道節度使,茂貞不受命。二月,楊行密陷常州。 三月辛酉,幽州盧龍軍兵馬留後李匡籌逐其兄匡 威,自稱節度留後。四月乙亥,王建殺陳敬瑄及劍南 西川監軍田令孜。乙酉,有彗星入於太微。丁亥,王鎔 殺李匡威。戊子,朱全忠陷徐州,武寧軍節度使時溥 死之。五月庚子,王潮陷福州,范暉死之,潮自稱留後。 七月,楊行密陷廬州,蔡儔死之。八月丙申,嗣覃王嗣 周為京西路招討使,神策大將軍李鐬副之,以討李 茂貞。庚子,昇州刺史張雄卒,其將馮弘鐸自稱刺史。 是月,楊行密陷歙州。九月壬午,嗣覃王嗣周及李茂 貞戰於興平,敗績。甲申,茂貞犯京師。乙酉,茂貞殺觀 軍容使西門重遂、內樞密使李周。「段詡。貶杜讓能 為梧州刺史。」壬辰,東都留守、檢校司徒韋昭度為司 徒,御史中丞崔引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是月,昇州刺史馮弘鐸叛附於楊行密。十月乙未,殺 杜讓能及戶部侍郎杜弘徽。楊行密陷舒州。十二月, 韋昭度為太傅。邵州刺史鄧處訥陷潭州,欽化軍節 度使周岳死之,處訥自稱留後。是歲,建州刺史徐歸 範、汀州刺史鍾《全慕》叛附於王潮。

乾寧元年正月,有星孛於鶉首。乙丑,大赦,改元。李茂 貞以兵來朝。二月,右散騎常侍鄭綮為禮部侍郎、同 中書門下平章事。彰義軍節度使張鈞卒,其兄鐇自 稱留後。三月甲申,李克用寇邢州,執李存孝殺之。五 月丙子,王建陷彭州,威戎軍節度使楊晟死之。是月, 鄭延昌罷。孫儒將劉建鋒、馬殷陷潭州,武安軍節度 使鄧處訥死之,建鋒自稱留後。武岡指揮使蔣勛陷 邵州。六月,大同軍防禦使赫連鐸及李克用戰於雲 州,死之。戊午,翰林學士承旨、禮部尚書李磎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庚申,磎罷。御史大夫徐彥若為中書侍 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七月,以雨霖,避正殿,減膳。鄭 綮罷。李茂貞陷閬州。八月,楊守亮伏誅。癸巳,減京畿、 興元、洋、金、商州賦役。九月庚申,李克用陷潞州,昭義 軍節度使康君立死之。十月丁酉,封子祤為棣王,禊 虔王,禋沂王,禕遂王。十一月,李克用陷武州。十二月, 陷新州。甲寅,幽州盧龍軍節度使李匡籌奔於滄州, 義昌軍節度使盧彥威殺之。丙辰,李克用陷幽州。是 冬,楊行密陷黃州,執刺史吳討。

二年正月己巳,給事中陸希聲為戶部侍郎、「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壬申,護國軍節度使王重盈卒,其子珂 自稱留後。二月乙未,太子太傅李磎為戶部侍郎、「同 中書門下平章事。」三月,崔引、李磎罷戶部侍郎,判戶 部王搏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楊行密陷 濠州,執刺史張燧。庚午,河東地震。四月,蘇州大雨雪, 陸希聲、韋昭度罷。泰寧軍節度使朱瑾及朱全忠戰 於高梧,敗績,其將安福慶死之。楊行密陷壽州,執刺 史江從勖。五月甲子,靜難軍節度使王行瑜、鎮國軍 節度使韓建及李茂貞犯京師,殺太保致仕韋昭度、 太子少師李磎。是月,李克用陷絳州,刺史王瑤死之。 六月庚寅,鎮海軍節度使錢鏐為浙「江東道招討使。」 癸巳,吏部尚書孔緯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七月丙辰,李克用以兵屯於河中。戊午,匡 國軍節度使王行約奔於京師。庚申,左右神策軍護 軍中尉駱全瓘劉景宣,指揮使王行實、李繼鵬反。行 在莎城。嗣薛王知柔權知中書事。壬戌,李克用陷同 州。甲子,次石門。前護國軍節度使崔引為中書侍郎、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八月戊戌,李克用為「《邠寧》四面 行營招討使」,保大軍節度使李思孝為北面招討使, 定難軍節度使李思諫為東北面招討使,彰義軍節 度使張鐇為西面招討使。辛丑,李克用為「《邠寧》四面行營都統。」李繼鵬伏誅。赦李茂貞。辛亥,至自石門。壬 子,崔昭緯罷。九月丙辰,徐彥若為司空。癸亥,孔緯薨。 前昭義軍節度使李罕之為邠寧四面行營副都統。 十月,京兆尹孫偓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丙戌,李克用及王行瑜戰於梨園,敗之。庚寅,王行約 焚寧州以逃。義武軍節度使王處存卒,其子郜自稱 留後。十一月丁巳,李克用及王行瑜戰於龍泉,敗之。 辛酉,衢州刺史陳儒卒,其弟岌自稱刺史。丁卯,王行 瑜伏誅。壬申,齊州刺史朱瓊叛附於朱全忠。丁丑,王 建陷利州,刺史李繼顒死之。十二月癸未,赦京師。復 「大順以來削奪官爵非其罪者。」甲申,閬州防禦使李 繼雍、蓬州刺史費存、渠州刺史陳璠叛附於王建。丙 申,建寇梓州。戊辰,通州刺史李彥昭叛附於建。是歲, 安州防禦使宣晟陷桂州,靜江軍節度使周元靜部 將劉士政死之,晟自稱知軍府事。

三年。正月癸丑,王建陷龍州,刺史田昉死之。閏月丁 亥,果州刺史周雄叛附於建。四月壬子,武安軍亂,殺 其節度使劉建峰,其將馬殷自稱留後。五月癸未,楊 行密陷蘇州,執刺史成及,陷光州,刺史劉存死之。庚 寅,成汭陷黔州,武泰軍節度使王建肇奔於成都。乙 未,董昌伏誅。是月,蘄州刺史馮行章叛附於楊行密。 六月庚戌,李茂貞犯京師,嗣延王戒丕禦之。丙寅,及 茂貞戰於婁館,敗績。七月癸巳,行在渭北。甲午,韓建 來朝,次華州。乙巳,崔引罷。丙午,翰林學士承旨、尚書 左丞陸扆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八月甲 寅,王搏罷。乙丑,國子《毛詩》博士朱朴為左諫議大夫、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九月乙未,武安軍節度使崔引 為中書侍郎,翰林學士承旨、戶部侍郎崔遠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丁酉,貶陸扆為峽州刺史。十月,李克用 及羅弘信戰於白龍潭,敗之。壬子,孫偓持節鳳翔四 面行營節度諸軍都統招討處置使。戊午,威勝軍節 度使王搏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一月 戊子,忠國軍節度使李師悅卒,其子繼徽自稱留後。 四年正月乙酉,韓建以兵圍行宮,殺扈蹕都將李筠。 丙申,朱全忠陷鄆州,天平軍節度使朱宣死之。己亥, 孫偓罷都統。二月,朱全忠寇兗州,泰寧軍節度使朱 瑾奔於淮南,其子用貞以兗州叛附於全忠。全忠陷 沂、海、密三州。保義軍節度使王珙寇河中,韓建殺太 子詹事馬道殷、將作監許巖士。楊行密為「江南諸道 行營都統。」癸丑,王建陷瀘州,刺史馬敬儒死之。己未, 立德王𥙿為皇太子,大赦,享於行廟。辛未,王建陷渝 州。乙亥,孫偓、朱朴罷。五月壬午,朱全忠陷黃州,刺史 矍璋死之。六月,貶王建為南州刺史。以李茂貞為劍 南西川節度使,嗣覃王嗣周為鳳翔、隴右節度使,茂 貞不受命。嗣周及茂貞戰於奉天,敗績。八月,韓建殺 通王滋、沂王禋、韶王、彭王、嗣韓王、嗣陳王、嗣覃王嗣 周、嗣延王戒丕、嗣丹王允。九月,錢鏐陷湖州,忠國軍 節度使李繼徽奔於淮南。彰義軍節度使張璉為鳳 翔西北行營招討使,靜難軍節度使李思諫為鳳翔 四面行營副都統,以討李「茂貞。」十月壬子,遂州刺史 侯紹叛附於王建。乙卯,合州刺史王仁威叛附於建。 庚申,建陷梓州,劍南東川節度使顧彥暉死之。甲子, 封子祕為景王,祚輝王,祺祁王。十一月癸酉,楊行密 及朱全忠戰於清口,敗之。丙子,錢鏐陷台州。十二月 丁未,威武軍節度使王潮卒,其弟審知自稱留後。 光化元年正月,徐彥若為司徒。二月,赦李茂貞。三月, 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劉仁恭之子守文陷滄州,義昌 軍節度使盧彥威奔於汴州。四月丙寅,立淑妃何氏 為皇后。五月己巳,大赦。辛未,朱全忠陷洺州,刺史邢 善益死之。又陷邢州。壬午,陷磁州,刺史袁奉韜死之。 是月,馬殷陷邵、衡、永三州,刺史蔣勛、楊師遠、唐旻死 之。七月丙申,朱全忠陷唐州,又陷隋州,執刺史趙匡 璘。八月戊午,陷鄧州,執刺史國湘。壬戌,至自華州。甲 子,大赦,改元。九月丙子,有星隕於北方。甲申,錢鏐陷 蘇州。十月,魏博節度使羅弘信卒,其子紹威自稱留 後。己亥,朱全忠陷安州,刺史武瑜死之。十一月,衢州 刺史陳岌叛附於楊行密。甲寅,封子徵為雅王,祥瓊 王。十二月,癸未,李罕之陷潞州,自稱節度留後。李克 用陷澤州。

二年。正月乙未,給復綿、劍二州二年。丁未,崔引罷。兵 部尚書陸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月,李罕之陷沁 州,劉仁恭陷貝州。二月甲子,朱全忠陷蔡州,奉國軍 節度使崔洪奔於淮南。三月丁巳,全忠陷澤州。六月 丁丑,「保義軍亂,殺其節度使王珙,其將李璠叛附於 全忠。」七月壬辰,海州戍將陳漢賓以其州叛附於楊 行密。馬殷陷道州,刺史蔡結死之。八月,李克用陷澤、 潞、懷三州。十一月,徐彥若為太保,王搏為司空。馬殷 陷郴、連二州,刺史陳彥謙、魯景仁死之。辛丑,保義軍 將朱簡殺其節度使李璠,叛附於朱全忠。

「三年四月辛未,皇后及皇太子享于太廟。」六月丁卯,

「清海軍節度使崔引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同
考證
中書門下平章事。」王搏罷。己巳,殺之。七月,浙江溢。八

月庚辰,李克用陷洺州,執刺史朱紹宗。九月,朱全忠 陷洺州。錢鏐陷婺州,刺史王壇奔於宣州。衢州刺史 陳岌叛附於錢鏐。乙巳,徐彥若罷。丙午,崔遠罷。戊申, 刑部尚書裴贄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甲 寅,朱全忠陷瀛州。十月丙辰,陷景州,執刺史劉仁霸。 辛酉,陷莫州。辛巳,陷祁州,刺史楊約死之。甲申,陷定 州,義武軍節度使王郜奔於太原。十一月己丑,左右 神策軍中尉劉季述、王仲先、內樞密使王彥範、薛齊 偓作亂,皇帝居於少陽院。辛卯,季述以皇太子𥙿為 皇帝。丁未,太白晝見。十二月,劉季述殺睦王倚。是歲, 馬殷陷桂、宜、巖、柳、象五州。睦州刺史陳晟卒,其弟詢 自稱刺史。

天復元年正月乙酉,「左神策軍將孫德昭、董彥弼、周 承誨以兵討亂,皇帝復於位。劉季述、薛齊偓伏誅。降 封皇太子𥙿為德王。」戊申,朱全忠陷絳州。壬子,崔引 為司空。朱全忠陷晉州。二月甲寅,以旱避正殿,減膳。 戊辰,「朱全忠陷河中,執護國軍節度使王珂。」辛未,封 全忠為梁王。是月,翰林學士、戶部侍郎王溥為中書 侍郎,吏部侍郎裴樞為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 事。」三月辛亥,昭義軍節度使孟遷叛附於朱全忠。四 月壬子,全忠陷沁、澤二州。丁巳,儀州刺史張鄂叛附 於全忠。甲戌,享于太廟。丙子,大赦,改元「《武德》。《貞觀》配 享功臣主祭子孫敘進之,介公、酅公後予一子九品 正員官。」免光化以來畿內逋負。五月,李茂貞來朝。六 月,李克用陷隰、慈二州。十月戊戌,朱全忠犯京師。十 一月己酉,陷同州。壬子,如鳳翔。丁巳,朱全忠陷華州, 鎮國軍節度使韓建叛附於全忠。辛酉,兵部侍郎盧 光啟權勾當中書事。癸亥,李茂貞及朱全忠戰於武 功,敗績。丁卯,盧光啟為右諫議大夫、參知機務。戊辰, 朱全忠犯鳳翔。辛未,陷邠州。靜難軍節度使李繼徽 叛附於全忠。甲戌,崔引、裴樞罷。十二月,鍾傅陷吉州。 是歲,清海軍節度使徐彥若卒,行軍司馬劉隱自稱 留後。武貞軍節度使雷蒲卒,其子彥威自稱留後。 二年正月丁卯,給事中韋貽範為工部侍郎、「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丙子,給事中嚴龜為汴、岐和協使。二月 己亥,盜發簡陵。王建陷利州,昭武軍節度使李繼忠 奔於鳳翔。三月庚戌,晝晦。癸丑,朱全忠陷汾州。乙卯, 浙西大雨雪。戊午,朱全忠陷慈、隰二州。丁卯,李克用 陷汾、慈、隰三州。四月,盧光啟罷。丙申,溫州刺史朱褒 卒,其兄敖自稱刺史。楊行密陷昇州。五月丙午,李茂 貞及朱全忠戰於武功,敗績。庚午,韋貽範罷。六月丙 子,中書舍人蘇檢為工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丙戌,朱全忠陷鳳州。七月甲辰,陷成州。乙巳,陷隴州。 八月己亥,韋貽範起復。辛丑,王建陷興元,山南西道 節度使王萬弘叛附於建。九月戊申,李茂貞及朱全 忠戰於槐林,敗績。武定軍節度使拓拔思恭叛附於 王建。十月癸酉,楊行密為東「面諸道行營都統,及湖 南節度使馬殷討朱全忠。」王建陷興州。十一月癸卯, 保大軍節度使李茂勳以兵援鳳翔。丙辰,韋貽範薨。 十二月癸巳,溫州將丁章逐其刺史朱敖。己亥,朱全 忠陷鄜州,保大軍節度使李茂勳叛附於全忠。是歲, 盧光稠陷韶州。岳州刺史鄧進思卒,其弟進忠自稱 刺史。

三年正月丙午,平盧軍節度使王師範取兗州。戊申, 殺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韓全誨、張彥弘,內樞密使 袁易簡、周敬容。辛亥,翰林學士姚洎為汴、岐和協使。 壬子,工部尚書崔引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中書門 下平章事。甲子,幸朱全忠軍。己巳,至自鳳翔,哭於太 廟,大赦。庚午,崔引及朱全忠殺中官七百餘人。辛未, 引判六軍十二衛事。丁章伏誅。二月,雨土。甲戌,貶陸 扆為沂王傅,分司東都。丙子,王溥罷。朱全忠殺蘇檢、 吏部侍郎盧光啟。戊寅,降京畿、河中、鳳翔、興德府、同、 邠、鄜三州死罪以下。己卯,輝王祚為諸道兵馬都元 帥。庚辰,朱全忠為太尉,中書令副之,崔引為司徒。乙 未,清海軍節度使裴樞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 章事。」三月,朱全忠陷青州,楊行密陷密州,刺史劉康 乂死之。四月己卯,朱全忠判元帥府事。五月壬子,荊 南節度使成汭及楊行密戰於君山,死之。武貞軍節 度使雷彥威之弟彥恭陷江陵。六月乙亥,朱全忠陷 登州。九月,楊行密殺奉國軍節度使朱延壽。辛亥,朱 全忠陷棣州,刺史邵播死之。陷密州。戊午,平盧軍節 度使王師範叛附於全忠。十月,忠義軍將趙匡明陷 江陵,自稱留後。王建陷忠、萬、施三州,甲戌,陷夔州。丁 丑,平盧軍將劉鄩以兗州叛附於朱全忠。十二月,裴 贄罷。楊行密陷宣州,寧國軍節度使田頵死之。辛巳, 禮部尚書獨孤損為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丙申,朱全忠殺尚書左僕射致仕張濬。

天祐元年正月乙巳,崔引罷,裴樞判左三軍事,獨孤 損判右三軍事,兵部尚書崔遠為中書侍郎,翰林學 士、右拾遺柳璨為右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己酉,朱全忠殺太子少傅崔引及京兆尹鄭元規、威 遠軍使陳班。戊午,全忠遷唐都於洛陽。二月丙寅,日 中見北斗。戊寅,次陝州。朱全忠來朝。甲申,封子禎為 端王,祁豐王,福和王,禧登王,祐嘉王。三月丁未,朱全 忠兼判左右神策及六軍諸衛事。閏四月壬寅,次穀 水。朱全忠來朝。甲辰,至自西都,享于太廟。大風,雨土。 乙巳,大赦,改元。六月,靜難軍節度使楊崇本會李克 用、王建兵以討朱全忠。七月乙丑,全忠以兵屯於河 中。八月壬寅,全忠以左右龍武統軍朱友恭氏叔琮、 樞密使蔣元暉兵犯宮門。是夕,皇帝崩,年三十八。明 年,起居郎蘇楷請更諡「恭靈莊閔」,廟號襄宗。至後唐 同光初,復故號諡云。

按《舊唐書昭宗本紀》,「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諱曄,懿 宗第七子,母曰惠安太后王氏。以咸通八年二月二 十二日生於東內。十三年四月封壽王,名傑。乾符四 年授開府儀同三司、同幽州大都督、幽州盧龍等軍 節度,押奚契丹管內觀察處置等使。帝於僖宗母弟 也,尤相親睦。自艱難播越,嘗隨侍左右,握兵中要,皆」 奇而愛之。文德元年二月,僖宗暴不豫。時初復宮闈, 人心傾矚,遽聞被疾,軍民駭愕。及大漸之夕而未知 所立。群臣以吉王最賢,又在壽王之上,將立之,唯軍 容楊復恭請以壽王監國。三月六日,宣遺詔立為皇 太弟。八日,柩前即位,時年二十二。以司空韋昭度攝 冢宰。己丑,見群臣,始聽政。帝攻書好文,尤重儒術,神 氣雄俊,有會昌之遺風。以先朝威武不振,國命寖微, 而尊禮大臣,詳延道術,意在恢張舊業,號令天下。即 位之始,中外稱之。四月,戊辰朔。庚午,追諡聖母惠安 太后曰「恭獻。」乙亥,河南尹張全義以兵襲李罕之於 河陽,罕之出據澤州,魏博衙軍殺其帥樂彥禎於龍 興寺,又擊樂從訓,敗之。從訓以殘眾保洹水,為羅宗 弁陷其城而殺之。壬午,蔡賊孫儒陷揚州,楊行密潰 圍而出,據宣州。孫儒自稱淮南節度,仍率其眾攻宣 州。五月丁酉朔,制以宣武軍節度使、檢校侍中、沛郡 王朱全忠為蔡州四面行營兵馬都統。自秦賢、石璠 敗後,蔡賊漸弱,時溥方為全忠所攻,故移溥都統之, 命授全忠。壬寅,蔡賊將偽署荊襄節度使趙德諲遣 使歸朝,願討賊自效。乃以德諲為蔡州四面行營副 都統,德諲遂以荊、襄之兵屬全忠。六月丁卯朔,以川 賊王建大亂劎南,陳敬瑄告難,制以開府儀同三司、 守司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宮使、弘文館大學 士、延資庫使、上柱國、扶陽郡開國公、食邑二千戶韋 昭度檢司徒、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兼成都尹,充劎南 西川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兼兩川招撫制置等使。 蔡州行營奏,「大破賊於龍陂,進軍以逼賊城。」七月丙 申朔,澤州刺史李罕之引太原之師攻河陽,為汴將 丁會所敗,退還高平。九月乙未,汴將朱珍敗時溥之 師于埇橋,遂陷宿州。自是,溥嬰城不敢復出。汴將胡 元琮急攻蔡州。十二月,甲子朔,蔡州牙將申叢執秦 宗權,撾折其足,乞降。詔中使宣諭,便以叢權知留後。 比中使至,別將郭璠殺申叢,篡宗權,縶送汴州。蔡、申、 光等州平。詔賜蔡州行營兵士錢二十五萬貫,令度 支逐近支給。是月,葬僖宗於靖陵。

龍紀元年春正月癸巳朔,上御武德殿受朝賀,宣制, 大赦,改元。中外文武臣寮進秩頒爵有差。以劎南西 川節度、兩川招撫制置使韋昭度檢校司空,為東都 留守;以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知制誥劉崇望本 官同平章事。以刑部侍郎孫揆為京兆尹。二月癸亥 朔。「己丑,汴州行軍司馬李璠監送逆賊秦宗權并妻」 趙氏以獻,上御延喜門受俘,百寮稱賀,以之徇市,告 廟社,斬於獨柳,趙氏笞死。初,自諸侯收長安,黃巢東 出關,與宗權合。巢賊雖平,而宗權之兇徒大集。西至 金、商、陝、虢,南極荊、襄,東過淮甸,北侵徐、兗、汴、鄭,幅圓 數十州。五六年間,民無耕織,千室之邑,不存一二。歲 既凶荒,皆膾人而食,喪亂之酷,未之「前聞。宗權既平, 而朱全忠連兵十萬,吞噬河南,兗、鄆、青、徐之間,血戰 不解,唐祚以至於亡。」中書奏「請以二月二十二日為 嘉會節」,從之。三月壬辰朔,以右僕射、門下侍郎、同平 章事孔緯守司空、太清宮使、弘文館大學士、延資庫 使,領諸道鹽鐵轉運等使;以右僕射、門下侍郎、集賢 殿大學士杜讓能為左僕射、監修國史、判度支,以中 書侍郎、戶部尚書、同平章事張濬為集賢殿大學士、 判戶部事。四月壬戌朔,以宣武淮南等節度副大使、 知節度事、管內營田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 檢校太傅、兼侍中、揚州大都督府長史、汴州刺史、充 蔡州四面行營都統、上柱國、沛郡王、食邑四千戶朱 全忠為檢校太尉、中書令,進封東平王,仍賜賞軍錢 十萬貫。」五月壬辰朔,漢州刺史王建陷成都府,遷陳 敬瑄于雅州,建自稱「西川兵馬留後」,復用田令孜為 監軍。六月辛酉朔,邢洺節度使孟方立卒,三軍推其 弟洺州刺史遷為留後。太原李克用出軍攻之,杭州

刺史錢鏐攻宣州,下之,擒劉浩,剖心以祭「周寶。」七月
考證
詔於杭州置武威軍,以鏐為本軍防禦觀察等使。十

月己未朔,青州節度使王敬武卒。制以特進、太子少 師、博陵郡開國侯、食邑一千戶崔安潛檢校太傅、兼 侍中、青州刺史、平盧軍節度觀察,押新羅渤海兩蕃 等使、青州三軍。以敬武子師範權知兵馬事。十一月 己丑朔,將有事於圓丘,改御名曰煜。辛亥,上宿齋於 武德殿,宰相百寮朝服於位。時兩軍中尉楊復恭及 兩樞密皆朝服侍上,太常博士錢珝、李綽等奏論之 曰:「皇帝赴齋宮,內臣皆服朝服。臣檢國朝故事及近 代禮令,並無內官朝服助祭之文。伏惟皇帝陛下承 天御曆,聖祚中興,祗見宗祧,克陳大禮,皆稟高祖、太 宗之成制,必循虞夏、商、周之舊經;軒冕服章,式遵彝 憲。禮院先准大禮使牒稱:得內侍省牒,要知內臣朝 服品秩,禮院已准《禮令》報訖。今參詳近朝事例,若內 官及諸衛將軍必須製冠服,即各依所兼正官,隨資 品,依令式,服本官之服。事存傳聽,且可俯從,然亦不 分明,著在禮令。乞聖慈允臣所奏。」狀入。至晚不報。錢 珝又進狀曰:「臣今日巳時進狀,論內官冠服制度,未 奉聖旨。伏以陛下虔事郊禋,式遵彝範,凡關典禮,必 守憲章。今陛下行先王之大禮,而內臣遂服先王之 法服。來日朝獻大聖祖,臣贊導皇帝行事。若侍臣服 章,有違制度,是為非禮,上瀆祖宗。臣期不奉敕,臣謬 當聖代,叨備禮官,獲正朝儀,死且不朽,脂膏泥滓,是 所甘心。」狀入,降朱書御札曰:「卿等所論至當,事可從 權,勿以小瑕,遂妨大禮。」於是內四臣遂以法服侍祠。 甲寅,圓丘禮畢,御承天門,大赦。十二月戊午,宰臣杜 讓能兼司空。

大順元年春正月戊子朔,御武德殿受朝賀。宰臣百 寮上徽號曰聖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禮畢,大赦,改 元大順。二月丁巳,宰臣兼國子祭酒孔緯,以孔子廟 經兵火,有司釋奠無所,請內外文臣自觀察使、制使 下及令佐,於本官料錢上緡抽十文,助修國學。從之。 宣武節度使朱全忠進位守中書令,加食邑千戶,餘 如故。太原都將安金俊攻圍邢州,歷年,城中食盡,邢 洺觀察使孟遷以城降,乃以孟遷之族歸太原,克用 以大將安建為邢洺留後。三月,丁亥朔,朱全忠上表: 「關東藩鎮,請除用朝廷名德為節度、觀察使。如藩臣 固位不受代,臣請以兵誅之。如王徽、裴璩、孔晦、崔安 潛等,皆縉紳名族,踐歷素高,宜用為徐、鄆、青、兗等道 節度使。」從之。昭義節度使李克修卒,太原帥克用之 弟也。三軍推克修弟克恭知留後事。四月,丙辰朔,李 克用遣大將安金俊率師攻雲州,赫連鐸求援於幽 州,李匡威出兵援之,戰於蔚州,太原軍大敗。燕軍執 安金俊獻之於朝。李匡威、赫連鐸、朱全忠等上表請: 「因沙陀敗亡,臣與河北三鎮及臣所鎮汴滑、河陽之 兵平定太原,願朝廷命重臣一人都總戎事。」昭宗以 太原於艱難時立興復大功,心疑其事,下兩省、御史 臺、尚書省四品已上官議。唯黨全忠者言其可伐,不 可者十之七。宰臣杜讓能、劉崇望深以為不可。惟張 濬議曰:「先朝再幸興元,實沙陀之罪。比慮河北諸侯 與之膠固,無以滌除。今兩河大藩皆願誅討,不因其 離貳而除之,是當斷失斷也。」孔緯曰:「濬言是也。」軍容 楊復恭曰:「先朝蒙犯霜露,播越草莽,七八年間,寢不 安席。雖賊臣搖蕩於外,亦由失制於中。陛下纘承,人 心忻戴,不宜輕舉干戈,為國生事。望優詔報全忠,且 以柔服為辭。」上然之。全忠密遣濬之親黨賂濬,濬恃 全忠之援,論奏不已,天子僶俛,從之。五月,制特進、中 書侍郎、兵部尚書、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上柱國、 河間郡開國伯、食邑七百戶張濬為太原四面行營 兵馬都統,京兆尹孫揆副之;以華州節度使韓建為 北面行營招討都虞候、供軍等使;以宣武節度使朱 全忠為太原東南面招討使,成德軍節度使王鎔為 太原東面招討使,幽州節度使李匡威為太原北面 招討使,雲州防禦使赫連鐸副之。丙午,潞州軍亂,殺 其帥李克恭。監軍使薛繢本函克恭首獻之於朝,濬 方起兵,朝廷稱賀。壬子,都招討使張濬、孫揆率神策 諸軍三千赴行營,昭宗御安喜門,臨送誡誓之。六月 乙卯,李克用大將權知邢洺兵馬留後安建上表,請 以三州歸順,遣中使往勞之。制以德州刺史、權知滄 州兵馬留後盧彥威檢校尚書右僕射,兼滄州刺史、 御史大夫,充義昌軍節度、滄德觀察處置等使。彥威 先啟宋,逐其帥楊全玫,求旄節,朝廷以扈蹕都將曹 誠為滄德節度使,誠雖不至任,而彥威之請不行。至 是,王鎔、羅弘信因張濬用兵,為彥威論請,故有斯授。 以京兆尹、行營兵馬副招討孫揆檢校兵部尚書,兼 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充昭義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 張濬會諸軍於晉州。朱全彥選汾卒三千為張濬牙 隊。秋,七月,乙酉朔,王師屯於陰地,太原大將康君立 以兵拒戰,朱全忠遣大將葛從周率千騎入潞州,從 周權充兵馬留後。朱全忠奏:「已差兵士守潞州,請節 度使孫揆赴鎮。」時中使韓歸範押揆旌節官誥送至行營。丙申,揆建節,率兵二千自晉州赴鎮昭義。戊申, 至長子縣山谷中,太原騎將李存孝伏兵,執揆與韓 歸範牙兵五百,俘送太原,餘兵悉為存孝所殺。太原 將康君立率兵二萬攻潞州。九月甲申,幽州、雲州蕃、 漢兵三萬攻鴈門,太原將李存信、薛阿檀擊敗之。汴 將葛從周棄上黨,康君立入據之,克用以君立為澤 潞兵馬留後。十一月,癸丑朔,太原將邢州刺史李存 孝自恃擒孫揆功,合為昭義帥,怨克用授康君立。存 孝自晉州率行營兵歸邢州,據城上表歸朝,仍致書 與張濬、王鎔求援。克用遣大將李存信、薛阿檀拒王 師於陰地,三戰三捷,由是河西、鄜、夏、邠、岐之軍渡河 西歸。韓建以諸軍保平陽,存信追之,建軍又敗,建退 保絳州。張濬以汴卒、禁軍萬人在晉州,存信攻之三 日,相與謀曰:「張濬宰相,俘之無益。天子禁兵,不宜加 害。如得平陽,於我無利。」遂退,舍五十里而軍。十二月 壬午朔,張濬、韓建拔晉、絳遁去。李存信收晉、絳,大掠 河中四郡。丙寅,制:「特進、中書侍郎、平章事、太原四面 行營都統張濬可檢校兵部尚書,兼鄂州刺史、御史 大夫,充鄂岳觀察使;以開府儀同三司、守司徒、門下 侍郎、同平章事、上柱國、魯國公、食邑三千戶、充諸道 鹽鐵轉運等使孔緯」檢校司徒,兼江陵尹、荊南節度 觀察處置使。庚午,新除鄂岳觀察使張濬責授連州 刺史,新除荊南節度使孔緯責授均州刺史,並馳驛 赴任。太原軍屯晉州,李克用遣中使韓歸範還朝,因 上表訴冤,言「被賊臣張濬依倚朱全忠,離間功臣,致 削奪臣官爵,朝廷欲令釋減」,下群臣議其可否。左僕 射韋昭度等議曰:「賞功罰否,前聖之令猷;含垢匿瑕, 百王之垂訓。是以雷解而羲文象德,網開而湯化歸 仁,用彼懷柔,式存彝範,上自軒、農之代,下臻文、武之 朝,罔不允洽寬弘,以流霈澤。況國家德祖守成之日, 憲宗致理之時,車軌一同,桑麻萬里。燭龍外野,悉在 梯杭;火鼠窮郊,咸歸正朔。然猶王承宗擁」兵鎮冀,詔 范希朝討之,仍歲無功,卒行赦宥。而又朱滔以幽州 之眾,結田悅、李納、王武俊之強,遣馬燧等征之,不克, 旋又寬之以累聖之典謀睿哲,大朝之紀律文明,非 不欲厲彼風驅,快其電掃,然且考《春秋》之義,稽楚、鄭 之文,或退而許平,或服而更捨,存於舊史,載彼新書。 李克用代漠強宗,陰山貴引。呼吸而風雲作氣,指麾 而草樹成形。仰天指心,誓獻秩訾之首。伏𡸅歐血,屢 親都護之營,所謂勇多上人,自匪窮來歸。我及陛下 聖考懿宗皇帝之朝,彭門失守,親驅銳卒,首建殊功。 而先帝即位之初,渚宮大擾,復提義旅,克靜妖氛。其 後封豕長蛇,薦食上國。繼以子朝之亂,皆因重耳之 盟,保大朝之宗祧,垂中興於簡冊。蓋聖王之御天下 也,有勳可書,有績可載,宥過不忘於十代,念「功豈止 於一時。天高聽卑,請事斯語。且四海之內,創痏猶殷, 九貢之邦,綱條未理。昨者遽起邠岐之眾,尋已退還; 又徵燕薊之師,倏聞內變。由於饟饋失職,資屝絕供, 致此投戈,是乖借箸,蓋下計之未熟,非聖謀之不臧。 儻宸斷重離,天機間出,錄茲成款,散彼師徒,虛其念 舊之懷,待以如初之禮。臣等」所議,實以在斯。抑又聞 往者漢將趙充國欲因邊境衰弱,出兵擊之,於是魏 相上書,畫陳利害,且曰:「恃國家之大,矜人物之眾,欲 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非但人事,乃天道 也。」又曰:「臣不知此兵何名者也?兵出無名,事乃不成。」 漢宣納之,竟罷其伐。伏惟皇帝陛下鑒往古用師之 難,採列聖遷「善之美,恩加區宇,信及豚魚,則臣等不 勝懇願。」況今汴魏猶艱,幽定方困,縱遣之調發,豈能 集事?虛行號令,徒召寇讎,將以勦人,非唯辱國。且黠 戞斯舉勤王之眾,推效命之誠,未能率騎獨攻,所望 漢兵同力。令茲數鎮,奔命不遑,難致濟師,恐又生事。 諭其漸當暑熱,非利戎旃,悉力頒霑,遣還蕃部。重「盈 陳五郡之卒,益謹關防;王珙振兩河之雄,更嚴旗鼓。 然後獎其上表,哀以自陳,錄彼前勞,責之後效。徵神 爵之往典,還日逐之故封;諭其已斥王恭,不使更疑 晉帝。凡百臣子,實切乃誠。其克用在身官爵,並請卻 還,仍依前編入屬籍。」從之。以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 郎崔昭緯本官同平章事,御史中丞徐彥若為戶部 侍郎、同平章事。尚書右僕射王徽卒,贈司空,諡曰貞。 二年春正月壬子朔,李克用急攻邢州,李存孝求援 於王鎔,王鎔出軍援之,屯於堯山。克用自太原至,擊 敗之,進圍邢州。司徒、門下侍郎、平章事杜讓能進位 太尉、太清宮使、弘文館大學士、延資庫使,領諸道鹽 鐵轉運等使。以中書侍郎、吏部尚書、平章事劉崇望 為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判度支事;工部侍郎、平章事 崔昭緯判戶部事。二月辛巳,李克用復檢校太師、中 書令、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觀察處置等使。時 張濬、韓建兵敗後,為太原將李存信等所追,至是方 自含山踰王屋,出河清,達於河陽。屬「河溢無舟楫,逮 壞」人廬舍,為木罌數百,方獲渡,人多覆溺。休其徒於 司徒廟。是役也,朝廷倚朱全忠及三鎮兵,全忠方連兵徐、鄆,乃求兵糧於鎮、魏,全忠終不至行營。鎮、魏倚 太原為扞蔽,如破太原郡,恐危鎮、魏。王鎔、羅弘信亦 不出師,唯邠、岐、華、鄜、夏烏合之眾,會晉州兵未交而 孫揆擒,燕卒敗,所以河西、岐下之師,望風潰散,而濬、 建至敗。全忠以鎮、魏不助,兵糧觀望,遣龐師古將兵 討魏,陷十縣,羅弘信乞盟,乃退。棣州刺史張蟾為青 州將王師範所敗,新授平盧節度使崔安潛自棣州 歸朝,復授太子少師。三月,辛亥朔,以青州權知兵馬 留後王師範檢校兵部尚書,兼青州刺史、御史大夫, 充平盧軍節度觀察、押新羅渤海兩蕃等使、淮南節 度孫儒,為宣州觀察使楊行密所殺。初,行密揚州失 守,據宣州,孫儒以兵攻圍三年。是春,淮南大饑,軍中 疫癘,死者十三四。是月,孫儒亦病,為帳下所執,降行 密。行密乃併孫儒之眾,復據廣陵。六月,王鎔出軍援 李存孝,克用大舉討鎮州。七月,太原軍出井陘,屯於 常山鎮,大掠鎮、趙、深諸郡。幽州節度使李匡威自率 步騎三萬援王鎔。八月,克用班師。九月丁未朔。乙卯, 天子賜左軍中尉楊復恭几杖,以大將軍致仕。復恭 怒,稱病不受詔。十月丁丑朔。甲申,天威軍使李順節 率禁兵討楊復恭,復恭假子玉山軍使楊守信以兵 拒之,列陣於昌化里。昭宗登延喜樓,陳兵自「衛以俟 變。」相持至晚,不戰而退。是夜,守信乃擁其眾,衛復恭 出京師,且戰且行,出通化門,由七盤路之商州,又令 義兒張綰為後殿。永安都頭安權追及綰,擒之而還。 十一月,朱全忠上表請移時溥節鎮。是月,汴軍陷宿 州,乃授溥太子太師。溥將劉知俊降汴軍。鎮州王鎔、 幽州李匡威復謀攻定州以「分其地。」王處存求援於 太原。十二月丙子朔,以光祿大夫、門下侍郎、右僕射、 平章事、監修國史、判度支、上柱國、彭城縣開國男劉 崇望檢校司空、同平章事,兼徐州刺史,充武寧軍節 度、徐宿觀察制置使。時李順節恃恩恣橫,出入以兵 仗自隨,兩軍中尉劉景宣、西門君遂懼其窺圖非望。 丁亥,兩中尉傳詔召順節,順節以甲士三百自隨,至 銀臺門,門司傳詔止從者。兩中尉在仗舍邀順節坐 次,令部將嗣光審斫順節頭,隨劍落。其部下知順節 死,大譟出延喜門。是日,天威捧日、登封三都亂,剽永 寧里,至晚方定。戶部尚書鄭延昌為中書侍郎、平章 事、判度支。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