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九十二卷 |
第九十二卷目錄
帝紀部彙考八十六
宋八
哲宗
皇極典第九十二卷
帝紀部彙考八十六
编辑宋八
编辑哲宗本紀
编辑按《宋史哲宗本紀》,「哲宗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 武齊聖昭孝皇帝,諱煦,神宗第六子也。母曰欽聖皇 后朱氏。熙寧九年十二月七日己丑生於宮中,赤光 照室。初名傭,授檢校太尉、天平軍節度使,封均國公。 元豐五年,遷開府儀同三司,彰武軍節度使,進封延 平郡王。七年三月,神宗宴群臣於集英殿,王侍立,天」 表粹溫,進止中度,宰相而下再拜賀。八年二月,神宗 寢疾,宰相王珪乞早建儲,為宗廟社稷計,又奏請皇 太后權同聽政,神宗首肯。三月甲午朔,皇太后垂簾 於福寧殿,諭珪等曰:「皇子性莊重,從學穎悟,自皇帝 服藥,手寫佛書,為帝祈福。」因出以示珪等,所書字極 端謹,珪等稱賀,遂奉制立為皇太子。初,太子宮中常 有赤光,至是光益熾如火。戊戌,神宗崩,太子即皇帝 位。己亥,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群臣進秩賜賚。諸 軍遣使告哀於遼。白虹貫日。庚子,尊皇太后曰太皇 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德妃朱氏曰皇太妃。命宰臣王 珪為山陵使。甲寅,以群臣固請,始同太皇太后聽政。 己未,賜叔雍王顥、曹王頵贊拜不名,令中外避太皇 太后父遵甫名。詔邊事稍重者,樞密院與三省同議 以進。庚申,尚書左僕射、郇國公王珪進封岐國公,顥 進封揚王,頵為荊王,並加太保;弟寧國公佶為遂寧 郡王,儀國公佖為大寧郡王,成國公俁為咸寧郡王, 和國公似為普寧郡王,高密郡王宗晟、漢東郡王宗 瑗、華原郡王宗愈、安康郡王宗隱、建安郡王宗綽並 為開府儀同三司。太師、潞國公文彥博為司徒,濟陽 郡王曹佾為太保,特進王安石為司空,餘進秩,賜致 仕服帶、銀帛有差。辛酉,詔《顏子》《孟子》配享孔子廟庭。 夏四月丙寅,初御紫宸殿。辛未,蠲元豐六年以前逋 賦。甲戌,加李乾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董氈檢校太 尉。詔曰:「先皇帝臨御十有九年,建立政事以澤天下, 而有司奉行失當,幾於煩擾,或苟且文具,不能布宣 實惠。其申諭中外,協心奉令,以稱先帝惠安元元之 意。」乙亥,詔以太皇太后生日為坤成節。丁丑,召呂公 著侍讀,諭樞密、中書通議事、都堂詔:遵先帝制,遣官 察舉諸路監司之法。庚辰,呂惠卿遣兵入西界,破六 砦,斬首六百餘級。辛巳,遣使以先帝遺留物遺遼國, 及告即位。甲申,水部員外郎王諤非職言事,坐罰金。 丙戌,以蕃官高福戰死,錄其子孫。丁亥,復蠲舊年逋 賦。五月丙申,詔百官言朝政闕失。資政殿學士司馬 光過闕入見。丁酉,群臣請以十二月七日為「興龍節。」 壬寅,城熙、蘭、通遠軍,賜李憲、趙濟銀帛有差。甲辰,作 《受命寶》。丙午,京師地震,復置遼州。庚戌,王珪薨。命蔡 確為山陵使。丙辰,賜禮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 四百六十一人。戊午,以蔡確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 侍郎,韓縝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章惇知樞密 院,司馬光為門下侍郎。六月庚午,賜楚州孝子徐積 絹米。丁亥,詔中外臣庶許直言朝政闕失、民間疾苦。 秋七月戊戌,以資政殿大學士呂公著為尚書左丞。 詔府界、三路保甲罷團教。丙午,遼人來弔祭。丙辰,白 虹貫日。吏部侍郎熊本奏歸化儂知會異同,坐罰金。 罷沅州增修堡砦。八月乙丑,詔按察官所至,有才能 顯著者以名聞。己巳,鎮江軍節度使韓絳進開府儀 同三司。癸酉,遣使賀遼主生辰、正旦。乙亥,以供奉王 英戰死葭盧,錄其子。九月戊戌,以神宗英文烈武聖 孝皇帝之諡,告於天地、宗廟、社稷。己亥,上寶冊於福 寧殿。己酉,遣使報謝於遼。冬十月甲子,夏國遣使進 助山陵馬。癸酉,詔倣《唐六典》置諫官。丁丑,令侍從各 舉諫官二人。詔監察御史兼言事,殿中侍御史兼察 事。罷義倉。己卯,詔均寬民力,有司或致廢格者,監司、 御史糾劾之。河決大名。乙酉,葬神宗皇帝於永裕陵。 丙戌,罷方田。以夏國主母卒,遣使弔祭。十一月癸巳, 詔按問強盜,欲舉自首者毋減。丁酉,祧翼祖、祔神宗 於太廟,廟樂曰《大明》之舞。辛丑,減兩京、河陽囚罪一 等,杖已下釋之,民緣山陵役者蠲其賦。己酉,遼遣使 賀即位。十二月壬戌,于闐進獅子,詔卻之。開經筵,講 魯論,讀《三朝寶訓》。罷太學保任同罪法。丙寅,夏人以 其母遺留物馬、白駝來獻。辛未,左僕射蔡確、右僕射 韓縝並遷秩,加食邑。揚王顥、荊王頵並為太傅。壬申章惇、司馬光等進秩有差。甲戌,罷後苑西作院。乙亥, 詔執政、侍臣講讀。戊寅,罷增置鑄錢監十有四。乙酉, 遼遣蕭睦等來賀正旦。是歲,日有五色雲者六。高麗、 大食入貢。
元祐元年春正月庚寅朔,改元。丙子,錄在京囚,減死 罪以下一等,杖罪者釋之。丁未,詔回賜高麗王鞍馬、 服帶、器幣有加。罷陝西、河東元豐四年後凡緣軍興 添置官局。丙辰,久旱,幸相國寺祈雨。立神宗原廟。戊 午,甘露降。二月辛酉,以河決大名,壞民田,民艱食者 眾,詔安撫使韓絳振之。乙丑,修《神宗實錄》。丁卯,詔左 右侍從各舉堪任監司者二人,舉非其人有罰。庚午, 禁邊民與夏人為市。辛未,董氈卒,以其子阿里骨襲 河西軍節度使、邈川首領。庚辰,夏人入貢。辛巳,刑部 侍郎蹇周輔坐變鹽法落職。閏月庚寅,蔡確罷,以司 馬光為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詔韓維、呂大防、孫永、 范純仁詳定役法。壬辰,以呂公著為門下侍郎。丙午, 守尚書右丞李清臣為尚書左丞,試吏部尚書呂大 防為尚書右丞。白虹貫日。丁未,群臣上太皇太后宮 名曰崇慶,殿曰崇慶壽康;皇太后宮曰隆祐,殿曰「隆 祐慈徽。」庚戌,賜于闐國王服帶、器幣。辛亥,章惇罷。甲 寅,詔侍從、御史、國子司業各舉經明行修可為學官 者二人。乙卯,以吏部尚書范純仁同知樞密院事。丙 辰,掩京城暴骸。罷諸州常平管勾官。三月辛未,詔毋 以堂差衝在選已注官,置訴理所,許熙寧以來得罪 者自言。命太學公試,司業博士主之,如《春秋》補試法。 癸酉,置開封府界提點刑獄一員。乙亥,罷熙河蘭會 路經制財用司。己卯,復廣濟河輦運。辛巳,詔民間疾 苦當「議寬恤者,監司具聞。」以程頤為崇政殿說書。乙 酉,許職事官帶職。夏四月己丑,韓縝罷。辛卯,詔諸路 旱傷,蠲其租。壬辰,以旱慮囚。癸巳,王安石薨。辛丑,詔 執政大臣各舉可充館閣者三人。壬寅,以呂公著為 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文彥博平章軍國重事。乙 巳,詔戶部裁冗費,著為令。李憲等以用兵失利,為劉 摰所劾,貶秩奉祠。辛亥,揚王顥、荊王頵並特授太尉。 詔「遇科舉,令升朝官各舉經明行修之士一人,俟登 第日與升甲。」罷《謁禁》之制。知誠州周士隆撫納溪洞 民一千三百餘戶,賜士隆銀帛。癸丑,定六曹郎官員 數。五月丁巳朔,以資政殿大學士韓維為門下侍郎。 罷諸路重祿。復熙寧前舊制。庚申,夏人來賀即位。壬 戌,詔侍從、臺官、監司各舉縣令一人。戊辰,命程頤同 修立國子監條制。己巳,幸揚王、荊王第,官其子九人。 癸酉,復左、右天廐坊。壬午,詔文彥博班宰相之上。六 月甲辰,置《春秋》博士。呂惠卿落職分司南京,蘇州居 住。戊申,以富弼配享神宗廟庭。庚戌,太白晝見。甲寅, 詔正風俗,修紀綱,勿理隱疵細故。復置通利軍。程頤 上疏論輔養君德。秋七月丁巳,置檢法官。辛酉,設十 科舉士法。劉恕同修《資治通鑑》,未沾恩而卒,詔官其 子。乙丑,夏國主秉常卒。庚午,夏國遣使賀坤成節。八 月辛卯,詔常平依舊法罷青苗錢。壬辰,封弟偲為祁 國公。甲午,占城國遣使入貢。壬子,日傍有五色雲。磁 州穀異壟同穗。九月丙辰朔,司馬光薨。己未,朝獻景 靈宮。辛酉,大享明堂,以神宗配,赦天下。丁卯,試中書 舍人蘇軾為翰林學士、知制誥。己卯,張璪罷。冬十月 丙戌,改衍聖公為奉聖公。庚寅,太白晝見。壬辰,夏人 來告哀。庚子,遣使弔祭。十一月戊午,以尚書左丞呂 大防為中書侍郎,御史中丞劉摰為尚書右丞。乙亥, 于闐國遣使入貢。庚辰,蠲鹽井官溪錢。十二月庚寅, 詔「將來服除,依元豐三年故事,群臣勿上尊號。」戊戌, 華州鄭縣小敷谷山崩。戊申,詔以冬溫無雪,決繫囚。 是歲,河北楚、海諸州水。
二年春正月乙丑,封秉常子乾順為夏國主。戊辰,詔 舉人程試,主司毋得於老、莊、《列子》書命題。辛巳,詔蘇 轍、劉攽編次神宗御製。白虹貫日。二月丁亥,遣左司 諫朱光庭使河北,振民被災者。詔施、黔、戎、瀘等州保 甲監司免歲閱。丁酉,加賜于闐國金帶、錦袍、器幣。己 亥,命吏部選人改官,歲以百人為額。辛丑,詔陝西、河 東行策應牽制法。是月,代州地震。三月壬戌,太皇太 后手詔,止就崇政殿受冊。戊辰,詔中外侍從歲舉郡 各一人。令御史臺察民俗奢僣者。夏人遣使人謝。癸 酉,奉安神宗神御於景靈宮宣光殿。庚辰,詔內侍省 供奉官以下百人為額。夏四月丙戌,交阯入貢。丁亥, 鬼章子結《咓齪》寇洮東。戊子,慮囚。己丑,詔太師文彥 博十日一議事都堂。辛卯,詔「冬夏旱暵,海內被災者 廣,避殿減膳,責躬思過,以圖消復。」丁酉,以四方牒訴 上尚書者,或冤抑不得直,令御史分察之。己亥,太皇 太后以旱,權罷受冊禮。癸卯,雨。乙丑,以徐州布衣陳 師道為亳州司戶參軍。丁未,復制科。戊申,御殿復膳。 李清臣罷。五月癸丑,夏人圖南川砦。丁卯,以劉摰為 尚書左丞,兵部尚書王存為尚書右丞。壬申,于闐入 貢。丁丑,詔「御史官闕,中丞、御史、翰林學士、兩省諫議 大夫以上雜舉。」六月辛丑,以安燾知樞密院事。壬寅有星如瓜,出文昌。丙午,邈川首領結藥來降,授三班 奉職。秋七月辛亥,詔戶部修《會計錄》。韓絳以司空致 仕。夏人寇鎮戎軍。詔府界、三路教閱保甲。復課利場 務虧額科罰。丙辰,罷諸州數外歲貢。戊午,以遼蕭德 崇等賀坤成節,曲宴垂拱殿,始用樂。庚申,進封李乾 德為南平王。辛酉,改誠州為渠陽軍。辛未,韓維罷。八 月辛巳,程頤罷經筵,權同管勾西京國子監。癸未,以 西蕃寇洮、河,民被害者給錢粟,死者賜帛「其家。」詔復 進納人改官舊法。乙酉,命呂大防為西京安奉神宗 御容禮儀使。庚寅,西南蕃遣人入貢。癸巳,以夏國政 亂主幼,強臣乙逋等擅權逆命,詔諸路帥臣嚴兵備 之。庚子,授西蕃首領心牟欽氈銀州團練使,溫溪心 瓜州團練使。辛丑,涇原言夏人寇三川諸砦,官軍敗 之。丁未,岷州行營將种誼復洮州,執蕃酋鬼章青宜 結。九月乙卯,發太皇太后冊寶於大慶殿。丙辰,發皇 太后、皇太妃冊寶於文德殿。己未,夏人寇鎮戎軍。丁 卯,禁私造金箔。冬十月壬午,奉安神宗御容於會聖 宮及應天院。癸未,日有五色雲。戊子,恭謝景靈宮。辛 卯,減西京囚罪一等,杖已下釋之。己亥,西南龍張蕃 遣人入貢。庚子,論復洮州功,种誼等遷秩,賜銀絹有 差。十一月丙辰,復置漣水軍。庚申,獻《鬼章》於崇政殿, 以罪當死,聽招其子及部屬歸以自贖。乙亥,大雪甚, 民凍多死,詔加振恤,死無親屬者官瘞之。罷內殿承 制試換文資格。丙子,決囚。十二月乙酉,賜諸軍及貧 民錢。丙戌,興龍節,初上壽於紫宸殿。己丑,大寒,罷集 英殿宴。壬辰,兀征、聲延部族老幼萬人渡河南,遣使 廩食之,仍諭聲延勿失河北地。乙未,白虹貫日。壬寅, 頒《元祐敕令式》。是冬,始閉汴口。
三年春正月己酉朔,不受朝。庚戌,復廣惠倉。己未,朝 獻景靈宮。庚申,雪寒,發京西穀五十餘萬石,損其直 以紓民。辛酉,詔廣南西路、朱崖軍開示恩信,許生黎 悔過自新。壬戌,罷上元遊幸。壬申,阿里骨奉表詣闕 謝罪。令邊將無出兵,仍罷招納。甲戌,決囚。二月甲申, 罷修金明池橋殿。乙酉,《德音》:「減囚罪一等,徒以下釋 之。工役權放一年,流民饑貧,量與應副。」丙戌,詔河東 苦寒,量度存恤戍兵。癸巳,罷春宴。乙未,白虹貫日。辛 丑,太白晝見。乙巳,廣東兵馬監童政坐擅殺無辜,伏 誅。三月丙辰,韓絳薨。丁巳,御集英殿策進士。戊午,策 武舉。己巳,賜禮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一千一 百二十二人。乙亥,夏人寇德靜砦,將官張誠等敗之。 夏四月戊寅,令諸路郡邑具役法利害以聞。辛巳,以 呂公著為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呂大防為尚書左僕 射兼門下侍郎,范純仁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壬午,以觀文殿學士孫固為門下侍郎,劉摰為中書 侍郎,王存為尚書左丞,御史中丞胡宗愈為尚書右 丞,戶部侍郎趙瞻簽書樞密院事。癸巳,詔定職事官 歲舉升陟人數。丁酉,阿里骨來貢。庚子,詔「天下郡城 以地里置壯城兵額,禁勿他役。」五月癸亥,漢東郡王 宗瑗薨。六月癸未,詔「司諫、正言、殿中、監察御史,倣故 事以升朝官通判資序歷一年者為之。」辛丑,夏人寇 塞門砦。甲辰,五色雲見。秋七月戊申,荊王頵薨。戊辰 夜,東北方明如晝,俄成赤氣,中有白氣經天。辛未,太 白晝見。癸酉,忠州言「臨江塗井鎮雨黑黍。」八月戊寅, 阿里骨入貢。己卯,進封揚王顥為徐王。辛巳,復置荊 門軍。丙戌,罷吏試斷刑法。丁酉,渠陽蠻入寇。辛丑,降 繫囚罪一等,杖以下釋之。九月庚申,禁宗室聯姻內 臣家。乙丑,阿里骨復遷職,加封邑。詔觀察使以上給 永業田。丁卯,御集英殿,策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 十月丙戌,詔罷新創諸堡砦,廢渠陽軍。戊戌,復南、北 宣徽院。十一月甲辰,遣吏部侍郎范百祿等行河。丁 卯,大食麻囉拔國入貢。詔歲以十月給巡城兵衣裘。 十二月丁酉,渝州獵人寇小溪。壬寅,白虹貫日。閏月 癸卯朔,頒《元祐式》。甲辰,范鎮定鑄律、度、量鐘磬等以 進,令禮部、太常參定。戊申,減宰執賜予。庚申,置六曹 尚書權官。丙寅,詔吏部詳定六曹重複利害以聞。是 歲,三佛齊、于闐、西南蕃入貢。天下。上戶部,主戶二百 一十三萬四千七百三十三,丁二千八百五十三萬 三千九百三十四;客戶六百一十五萬四千六百五 十二,丁三百六十二萬九千八十三,斷《大辟》二千九 百一十五人。
四年春正月壬申朔,不受朝,群臣及遼使詣東上閤 門、內東門拜表賀。丙子,宴遼使於紫宸殿。甲申,以夏 人通好,詔邊將毋生事。二月甲辰,呂公著薨。庚戌,白 虹貫日。乙卯,夏人來謝封冊。三月己卯,作《渾天儀》。胡 宗愈罷。丁亥,以不雨,罷春宴。己丑,詔「自今大禮毋上 尊號。」辛卯,晝有流星出東方。癸巳,錄囚。乙未,罷幸瓊 林苑、金明池。夏四月乙巳,呂大防等以久旱求罷,不 允。丁未,曹佾薨。戊申,罷大禮使及奏告,執政加賜。戊 午,立試進士四場法。壬戌,弛在京牧地與民。五月癸 酉,詔自今侍讀以三人為額。中丞李常、侍御史盛陶 坐不論蔡確,改官。辛巳,貶觀文殿學士蔡確為光祿卿。丁亥,復貶確為英州別駕,安置新州。丁酉,于闐國 來貢。六月甲辰,范純仁、王存罷。丙午,以趙瞻同知樞 密院事,戶部尚書韓忠彥為尚書左丞,翰林學士許 將為尚書右丞。丁未,夏國來貢。癸丑,邈黎國般次冷 移、四林栗迷等齎于闐國黑汗王及其國蕃王表章 來貢。秋七月丙子,詔復外都水使者。丁丑,遼國使蕭 寅等來賀坤成節,曲宴垂拱殿。庚辰,安燾以母憂去 位。八月壬寅,敕郡守貳以四善三最課縣令,吏部歲 上監司考察知州狀。辛酉,太皇太后詔:「今後明堂大 禮,毋令百官拜表稱賀。」九月戊寅,致齋垂拱殿。己卯, 朝獻景靈宮。辛巳,大饗明堂,赦天下。百官加恩賜賚 士庶高年九十以上者。乙酉,加賜韓縝、范純仁器幣 有差。乙未,檢舉先朝文武七條,戒諭百官遵守。冬十 月辛丑,西南程蕃入貢。丁未,龍蕃入貢。戊申,翰林學 士蘇轍上《神宗御集》,藏寶文閣。癸丑,御邇英殿,講官 進講《三朝寶訓》。十一月庚午,敕朝請大夫以下,進士 為左,餘為右。溪洞彭儒武等進溪洞布。癸未,以孫固 知樞密院事,劉摰為門下侍郎,吏部尚書傅堯俞為 中書侍郎。乙酉,有星色赤黃,尾跡燭地。己丑,太皇太 后卻元日賀禮,令百官拜表。庚寅,張惇買田不法降 官。辛卯,改發運、轉運、提刑預妓樂宴會、徒二年法。十 二月庚子,遼使耶律等賀興龍節,曲宴垂拱殿。癸丑, 更定朝儀二舞曰《威加四海、化成天下》。甲寅,減鄜延 等路戍兵歸營。戊午,以御史闕,令中丞、兩省各舉二 人。是歲,夏國邈黎、大食、麻囉拔國入貢。
五年春正月丁卯朔,御大慶殿視朝。丁丑,朝獻景靈 宮。二月丁酉,罷諸州軍通判奏舉改官。己亥,夏人歸 永樂所掠吏士百四十九人。庚子,加溪洞人田忠進 等九十二人檢校官有差。辛丑,以旱,罷修黃河。癸卯, 禱雨嶽瀆。罷浚京城壕。丁未,減天下囚罪,杖以下釋 之。庚戌,文彥博以太師充護國軍、山南西道節度等 「使致仕,令所司備禮冊命。」壬子,彥博乞免冊禮,從之。 甲子,宴餞文彥博於玉津園。三月丙寅朔,趙瞻薨。丁 卯,詔賜故孫覺家緡錢,令給喪事。壬申,以韓忠彥同 知樞密院事,翰林學士承旨蘇頌為尚書左丞。癸未, 罷春宴。壬辰,罷幸金明池、瓊林苑。夏四月癸卯,詔鄭 穆、王巖叟等同舉監察御史二員。甲辰,呂大防等以 旱求退,不允。丙午,孫固薨。癸丑,詔講讀官御經筵退, 留一員奏對邇英閣。丁巳,詔以旱,避殿減膳,罷五月 朔日文德殿視朝。辛酉,以保寧軍節度使馮京為檢 校司空。五月壬申,詔「差役法有未備者,令王巖叟等 具利害以聞。」乙亥,雨。己卯,御殿復膳。六月辛丑,錄囚。 癸亥,晝有五色雲。七月壬申,涇原路經略司言:「諸人 違制典買蕃部田土,許以免罪。自二頃五十畝以下, 責其出剌弓箭手,及買馬備邊用,各有差。」乙酉,夏人 來議分畫疆界。九月丁丑,詔復置集賢院學士。冬十 月癸巳,罷提舉修河司。丁酉,詔定州韓琦祠載《祀典》。 十二月辛卯朔,許將罷。安康郡王宗隱薨。丙辰,禁軍 大閱,賜以銀楪匹帛,罷轉資。是歲,東北旱,浙西水災。 賜宗室子授官者四十四人。斷大辟四千二百六十 有一。高麗、于闐、龍蕃、三佛齊、阿里骨入貢。
六年春正月辛酉朔,不受朝,群臣及遼使詣東上閤 門、內東門拜表賀。癸酉,詔祠祭游幸毋用羔。二月辛 卯,以劉摰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龍圖閣待制 王巖叟簽書樞密院事。癸巳,以蘇轍為尚書右丞,宗 室士俔追封魏國公。庚子,拂菻國來貢。丁丑,授阿里 骨男溪邦彪籛為化外庭州團練使。三月癸亥,呂大 防上《神宗實錄》。己巳,御集英殿策進士。庚午,策武舉。 癸酉,詔御史中丞舉殿中侍御史二人,翰林學士至 諫議大夫同舉監察御史二人。丙子,呂大防特授右 正議大夫。壬午,賜禮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九 百五十七人。丁亥,罷幸金明池、瓊林苑。夏四月乙未, 復置通禮科。丙申,詔恤刑。辛丑,詔大「臣堂除差遣,非 行能卓異者不可輕授,仍搜訪遺材以備擢任。」夏人 寇熙河、蘭岷、鄜延路。壬寅,太白晝見。壬子,賜南平王 李乾德袍帶、金帛、鞍馬。五月己未朔,日有食之。罷文 德殿視朝。庚辰,詔娶宗室女得官者,毋過朝散大夫、 皇城使。丁亥,從省上《元祐敕令格》。六月壬辰,錄囚。甲 辰,置國史院修撰官。乙卯,詔以田思利為銀青光祿 大夫,充溪洞都巡檢。秋七月癸亥,復張方平宣徽南 院使致仕。乙丑,復制置解監使。己卯,振兩浙水災。八 月己丑,三省進納后六禮儀制。辛卯,詔御史臺臣僚 親亡十年不葬,許依條彈奏,及令吏部檢察。己亥,改 宗正屬籍曰《宗蕃慶系錄》。令文武臣出入京城門,書 職位、差遣、姓名及所往。己酉,修《神宗寶訓》。癸丑,詔「鄜 延路都監李儀等以違旨夜出兵入界,與夏人戰死, 不贈官,餘官降等。」乙卯,夏人寇懷遠砦。閏月壬戌,嚴 飭陝西、河東諸路邊備。甲子,太白晝見。庚午,詔御史 中丞舉殿中侍御史二人,翰林學士、中書舍人、給事 中舉監察御史四人。壬申,太子太保致事張方平辭 免宣徽使,不允。甲申,刑部侍郎彭汝礪與執政爭獄事,自乞貶逐,詔改禮部侍郎。九月丁亥,夏人寇麟、府 二州。壬辰,詔「州民為寇所掠,廬舍焚蕩者給錢帛,踐 稼者振之,失牛者官貸市之。」癸巳,御集英殿,策賢良 方正能直言極諫科。丁酉,御試方正王普等遷官有 差。歲出內庫緡錢五十萬以備邊費。甲辰,幸上清儲 祥宮。壬子,宮成,減天下囚罪一等,杖以下釋之。癸丑, 以執政官行謁禁法非便,詔「有利害陳述勿禁。」冬十 月丁卯,有流星晝出東北。庚午,朝獻景靈宮,還,幸國 子監,賜祭酒豐稷三品服,監學官賜帛有差。庚辰,令 諸宮院建小學。貴妃苗氏薨。癸未,編修《神宗御製》,官 轉秩加賞。詔京西提刑司歲給錢物二十萬緡,以奉 陵寢。十一月乙酉朔,劉摰罷。壬辰,作《元祐觀天曆》。尚 書右丞蘇轍罷知絳州。辛丑,傅堯俞薨。十二月戊辰, 開封府火。壬申,范純仁以前禦敵失策降官。是歲,兩 浙水,定州野蠶成繭。高麗、交阯、三佛齊入貢。
七年春正月甲辰,以遼使耶律迪卒,輟朝一日。乙巳, 張誠一以穿父墓取犀帶,責授左武衛將軍、提舉亳 州明道宮。二月丁卯,詔陝西、河東邊要進築守禦城 砦。三月己亥,錄囚。夏四月己未,立皇后孟氏。甲子,命 呂大防為皇后六禮使。甲戌,立《考察縣令課績法》。五 月戊戌,御文德殿,冊皇后。庚子,罷侍從官轉對。丙午, 王巖叟罷知鄭州。大食,進火浣布。六月辛酉,以呂大 防為右光祿大夫,蘇頌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韓忠彥知樞密院事,蘇轍為門下侍郎,翰林學士范 百祿為中書侍郎,翰林學士梁燾為尚書左丞,御史 中丞鄭雍為尚書右丞,戶部尚書劉奉世簽書樞密 院事。甲子,置廣文館解額。戊辰,渾天儀像成。甲戌,日 旁五色雲見。七月癸巳,詔修《神宗史》,復翰林侍講學 士。己酉,詔諸路安撫、鈐轄司及西京、南京各賜《資治 通鑑》一部。庚戌,宗室緦麻以上者禁析居。八月丙辰, 罷監酒稅務增剩給賞法。己未,詔西邊諸將嚴備,毋 輕出兵。乙亥,戒邊將毋掊克軍士,前陷交阯將吏蘇 佐等十七人自拔來歸。九月戊戌,詔「冬至日南郊,宜 依故事設皇地祇,禮畢,別議方澤之儀以聞。」己酉,永 興軍、蘭州、鎮戎軍地震。冬十月庚戌朔,環州地震。丁 巳,陝西有前代帝王陵廟處,給民五家充守陵戶。丁 卯,夏人寇環州。十一月辛巳,太白晝見。甲申,詔太中 大夫以上許占永業田。丙戌,于闐入貢。庚寅,帝齋大 慶殿。辛卯,朝獻景靈宮。壬辰,享太廟。癸巳,祀天地於 圜丘,赦天下,群臣中外加恩。罷南京榷酒。民罹親喪 者,戶以差等與免徭。辛丑,賜徐王劍履上殿。十二月 辛亥,阿里骨、李乾德加食邑、實封。甲子,罷飲福宴。庚 午,祈雪。是歲,兗州僊源縣生瑞穀。高麗、占城、西南蕃 龍氏、羅氏入貢。
八年春正月己卯朔,不受朝。甲申,蔡確卒。丁亥,御邇 英閣,召宰臣讀《寶訓》。庚寅,詔復范純仁太中大夫。壬 辰,幸太乙宮。庚子,詔頒高麗所獻《黃帝鍼經》於天下。 二月己酉,詔西南蕃龍氏遷秩補官。辛亥,禮部尚書 蘇軾言:「高麗使乞買歷代史及《策府元龜》等書,宜卻 其請。」不許。省臣許之。軾又疏陳五害,極論其不可。有 旨:「書籍曾經買者聽。」壬子,詔刑部不得分禁繫人數 瘐死數多者申尚書省。癸丑,詔太寧郡王以下出就 外學。三月甲申,蘇頌罷。辛卯,范百祿罷。庚子,詔御試 舉人復試賦、詩、論三題。夏四月丁未朔,夏人來謝罪, 願以蘭州易塞門砦,不許。癸丑,詔恤刑。甲寅,令范祖 禹依先朝故事,止兼侍講。丁巳,詔南郊合祭天地,罷 禮部集官詳議。五月癸未,置蘄州羅田縣。丁亥,罷二 廣鑄折二錢。己丑,錄囚。辛卯,監察御史董敦逸、黃慶 基以論蘇軾、蘇轍,罷為湖北、福建轉運判官。己亥,祁 國公偲為開府儀同三司。六月戊午,梁燾罷。壬戌,中 書後從省上《元祐在京通用條貫》。秋七月丙子朔,以 觀文殿大學士范純仁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 戊寅,令陝西沿邊鐵錢、銅錢悉還近地。八月丁未,久 雨,禱山川。辛酉,以太皇太后疾,帝不視事。壬戌,遣使 按視京東西、河南北、淮南水災。癸亥,減京師囚罪一 等,徒以下釋之。丁卯,禱於嶽瀆、宮觀、祠廟。戊辰,赦天 下。庚午,詔陝西復鑄小銅錢。辛未,禱於天地、宗廟、社 稷。乙亥,禱於諸陵。九月戊寅,太皇太后崩。己卯,詔以 太皇太后園陵為山陵。庚辰,遣使告哀於遼。甲申,命 呂大防為山陵使。壬辰,詔「山陵修奉從約,諸道毋妄 有進助。」冬十月戊申,群臣七上表請聽政。戊辰,徐王 顥乞解官給喪,詔不允。庚午,復內侍劉瑗等六人。十 一月丙子,始御垂拱殿。乙未,以雪寒,振京城民饑。壬 寅,賜勞修奉山陵兵士。十二月乙巳,范純仁乞罷,不 允。甲寅,倣《唐六典》修官制。丁巳,遼人遣使來弔祭。出 錢粟十萬振流民。己巳,上太皇太后諡曰「宣仁聖烈 皇后。」是歲,河入德清軍,決內黃口。
紹聖元年春正月癸酉朔,群臣詣西上閤門,進名奉 慰。丙申,夏人來貢。辛丑,遣中書舍人呂希純等行河。 罷河東大銅錢。二月丁未,以戶部尚書李清臣為中 書侍郎,兵部尚書鄧潤甫為尚書右丞。己酉,葬宣仁聖烈皇后於永厚陵。己未,祔神主於太廟。癸亥,減兩 京、河陽、鄭州囚罪一等,民緣山陵役者蠲其賦。甲子, 詔依章獻明肅皇后故事,罷避高遵惠諱。三月壬申 朔,日有食之。乙亥,呂大防罷。庚辰,詔大學合格上舍 生推恩,免省試,附科場春榜。乙酉,御集英殿策進士。 丁亥,策武舉。戊子,以徐王顥為太師,徙封冀王。癸巳, 詔賑京東、河北流民,貸以穀麥種,諭使還業,蠲是年 租稅。丁酉,賜禮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九百七 十五人。」蘇轍罷。夏四月乙巳朔,阿里骨進獅子。丙午, 以旱,詔恤刑。己酉,詔中外決獄。庚戌,詔有司具醫藥 治京師民疾。壬子,蘇軾坐前掌制命語涉譏訕,落職 知英州。癸丑,改元。白虹貫日。甲寅,以王安石配享神 宗廟庭。蔡確追復右正議大夫。戊午,復新城兩廟。庚 申,減四京囚罪一等,杖以下釋之。壬戌,以資政殿學 士章惇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范純仁罷。丙寅, 罷五路經、律、通禮科。丁卯,詔諸路復元豐免役法。戊 辰,同修國史蔡卞請重修《神宗實錄》。閏月壬申,復提 舉常平官。癸酉,罷十科舉士法。甲申,以觀文殿學士 安燾為門下侍郎。丙戌,復義倉。丁亥,詔神宗隨龍人 趙世長等遷秩賜賚有差。戊子,詔「在京諸司所受傳 宣、中批,並候朝廷覆奏以行。」乙未,西南張蕃遣人入 貢。丙申,命左僕射章惇提舉修《神宗國史》。丁酉,詔添 差徐州兵馬都監。五月壬寅,罷修官制局。甲辰,罷進 士習試詩賦,令專二經。立宏詞科。己酉,修國史曾布 請以王安石《日錄》載之《神宗實錄》。太白晝見。辛亥,劉 奉世罷。癸丑,詔中外學官,非制科、進士、上舍生入官 者並罷。編類元祐群臣章疏及更改事條。甲寅,右正 言張商英言先帝謂天地合祭非古,詔禮部、太常詳 議以聞。乙丑,鄧潤甫卒。丁卯,嗣濮王宗暉薨。六月甲 戌,來之邵等疏蘇軾詆斥先朝,詔謫惠州。丙子,罷制 置解鹽使。壬午,封高密郡王宗晟為嗣濮王。癸未,以 翰林學士承旨曾布同知樞密院事。甲申,除進士引 用王安石《字說》之禁。秋七月丁巳,以御史黃履、周秩、 諫官張商英言,奪司馬光、呂公著贈諡、王巖叟贈官。 貶呂大防為祕書監,劉摰為光祿卿,蘇轍為少府監, 並分司南京;梁燾提舉舒州靈仙觀。戊午,詔「大臣朋 黨,司馬光以下各輕重議罰,布告天下,餘悉不問,議 者亦勿復言。」八月丙戌,召輔臣觀稼後苑。日有五色 雲。壬辰,應制科趙天啟以累上書狂妄黜。九月癸卯, 遣御史劉拯按河北水災,振饑民。丙午,御集英殿,策 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庚戌,罷制科,罷廣惠倉。癸 丑,令監司歲察守臣課績優者以聞。甲寅,知廣州唐 義問坐棄渠陽砦,責授舒州團練副使。庚申,太白晝 見。丁卯,詔京東西、河北振恤流民。戊辰,流星出紫微 垣。冬十月丙申,三佛齊遣使入貢。丁酉,河北流。十一 月己亥朔,復八路差官法。壬子,以冬溫無雪,決繫囚。 蔡確特追復觀文殿大學士。甲寅,開封男子呂安斥 乘輿,當斬,貸之。丁巳,詔河北振饑,諸路恤流亡,官吏 有善狀、才能顯著者以聞。十二月辛未,申嚴銅錢出 外界法。庚辰,命諸路祈雪。丙戌,滑州浮橋火。己丑,漳 河決溢,浸洺、磁等州,令計置堙塞。甲午,范祖禹、趙彥 若、黃庭堅坐史事責授散官,永豐、黔州安置。是歲,京 師疫,洛水溢,太原地震。河北水,發京都粟振之。 二年春正月甲辰,詔國史院增補先帝御集。丙午,立 宏詞科。己未,遷奉太平興國寺三朝御容於天章閣。 乙丑,殿前司奏獄空,詔賜緡錢。二月乙亥,呂大防以 監修史事貶秩,分司南京、安州居住。辛巳,出內庫錢 帛二十萬助河北振饑。甲午,置廣文館解額。三月己 亥,宗晟薨。己未,試宏詞黃符等五人各循一資。夏四 月戊辰,詔職事官罷帶職,朝請大夫以下勿分左右, 易集賢院學士為集賢殿修撰,直集賢院為直祕閣, 集賢校理為祕閣校理。壬申,封華容郡王宗愈為嗣 濮王。詔許將等七人,不限資格,各舉才行堪備任使 者二人。丁亥,詔依元豐條置律學博士二員。五月乙 巳,命蔡卞詳定國子監三學及外州州學制。乙卯,上 皇太妃宮名曰「聖瑞。」六月壬辰,禁京城土人輿轎。秋 七月丙辰,詔大理寺復置右治獄,仍依元豐例添置 官屬。八月壬申,命彰信軍節度使宗景為開府儀同 三司,封濟陰郡王。甲申,宗愈薨。乙酉,錄趙普後希莊 為閤門祇候。九月甲午,以安定郡王宗綽為嗣濮王。 壬寅,告遷神宗神御於景靈宮顯承殿。癸卯,詣景靈 宮行奉安禮。戊申,加上神宗諡曰「紹天法古運德建 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己酉,朝獻景靈宮。庚戌, 朝饗太廟。辛亥,大饗明堂,赦天下。冬十月甲子,鄭雍 罷。癸酉,告遷宣仁聖烈皇后神御於景靈宮徽音殿。 甲戌,詣宮行奉安禮。以吏部尚書許將為尚書左丞, 翰林學士蔡卞為尚書右丞。辛巳,進封冀王顥為楚 王。辛卯,河南府地震。十一月乙未,安燾罷知河南府。 丙申,太白晝見。戊戌,范鍔自轉運使入對,言有捕盜 功,乞賜章服。帝曰:「捕盜,常職也,何足言功。」黜知壽州。 甲寅,梁惟簡除名、全州安置。丙辰,贈蔡確為太師,賜諡忠懷。十二月乙丑,復置監察御史三人,分領「六察, 不言事。令翰林學士蔡京、御史中丞黃履各舉御史 二人。」壬申,白虹貫月。戊子,詔如元豐例,孟月朝獻景 靈宮。是歲,蘇州夏秋地震。桂陽監慶雲見,出宮女九 十一人。交阯、三佛齊、韋蕃、阿里骨入貢。
三年春正月庚子,韓忠彥罷知真定府。甲辰,酌獻景 靈宮,遍詣諸殿,如元豐禮。庚戌,引見蕃官包順、包誠 等,賜賚有差。詔鞫獄非本章所指而蔓求他罪者,論 如律。乙卯,詔戶部尚書勿領右曹。戊午,詔罷合祭,間 因大禮之歲,夏至日躬祭地祇於北郊。二月癸亥,出 元豐庫緡錢四百萬於陝西、河東糴邊儲。辛未,復《元 豐恤孤幼令》。癸酉,罷富弼配饗神宗廟庭。癸未,詔封 濮王等未王者三人:宗楚為南陽郡王,宗祐為景城 郡王,並開府儀同三司;宗漢為東陽郡王。乙酉,宗綽 薨。丙戌,詔三歲一取旨,遣郎官、御史按察監司職事。 丁亥,夏人寇義合砦。三月壬辰,以禁中屢火,罷春宴 及幸池苑,不御垂拱殿三日。癸巳,夏人圍塞門砦。丁 酉,尚書省火。戊午,劍南東川地震。己亥,封宗楚為嗣 濮王。辛亥,封大寧郡王佖為申王,遂寧郡王佶為端 王。丁巳,幸申王、端王府。夏四月辛酉,罷宣徽使。丙子, 詔「自今景靈宮四孟朝獻,分為二日。」五月壬子,太白 晝見。丙辰,錄囚。六月癸亥,令真定立趙普廟。乙酉,立 北郊齋宮於端聖園。秋七月庚戌,依元豐職事官以 行、守、試三等定祿秩。罷元祐所增聚議錢。甲寅,令熙 河立王韶廟。八月辛酉,夏人寇寧順砦。壬戌,日上有 五色暈,下有五色氣。己卯,復置檢法官。庚辰,以范祖 禹、劉安世在元祐中構造誣謗,祖禹責授昭州別駕、 賀州安置,安世新州別駕、英州安置。九月己亥,邈川 首領阿里骨卒。己酉,滁、沂二州地震。壬子,楚王顥薨。 乙卯,廢皇后孟氏為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賜名 沖真。冬十月丁巳朔,以楚王薨,罷文德殿視朝。壬戌, 夏人寇鄜、延,陷金明砦。戊辰,詔被邊諸路相度城砦 要害,增嚴守備。辛未,西南方雷震,雨雹。癸酉,鍾傳言 築汝遮,詔以為安西城。十一月丁未,章惇上《神宗實 錄》。庚戌,宴修實錄官。十二月辛酉,宗景坐以立妾罔 上,罷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司事。癸酉,置施州鑄 錢廣積監。甲戌,蔡京上新修《太學敕令式》、詳定《重修 敕令》。遺棄饑貧小兒三歲以下,聽收養為真子孫。是 歲,于闐、大食、龜茲、師王國、西南蕃龍氏、羅氏入貢。宗 室子授官者四十六人。
四年春正月丙戌朔,不受朝,群臣及遼使詣東上閤 門拜表賀。班內外學制。庚寅,以阿里骨子瞎征襲河 西軍節度使、邈川首領。甲午,涇原路鈐轄王文振敗 夏人於沒煙峽。庚戌,李清臣罷。二月己未,以三省言, 追貶呂公著為建武軍節度副使,司馬光為清遠軍 節度副使,王巖叟為雷州別駕。奪趙贍、傅堯俞贈諡。 追韓維到任及孫固、范百祿、胡宗愈遺表恩。詔,江、淮 巡檢依舊法招置土兵。癸亥,于闐來貢。黑汗王攻夏 人三州,遣其子以聞。丙寅,夏人寇綏德城。庚午,詔「國 信使毋得以非例之物遺人使,仍著條禁。」癸酉,詔申 王佖、端王佶歲賜錢各六千五百緡。丙子,進神宗婉 儀宋氏為賢妃。己卯,復元豐榷茶法。庚辰,罷《春秋》科。 癸未,以三省言,追貶呂大防為舒州團練使,劉摰為 鼎州團練副使,蘇轍為化州別駕,梁燾為雷州別駕, 范純仁為安武軍節度副使,安置於循、新、雷、化、永五 州;劉奉世為光祿少卿,分司南京。黜韓維以下三十 人,輕重有差。甲申,降文彥博為太子少保。閏月丙戌 朔,張天說坐上書詆訕先朝,處死。壬寅,以曾布知樞 密院事,許將為中書侍郎,蔡卞為尚書左丞,吏部尚 書黃履為尚書右丞,翰林學士林希同知樞密院事。 癸卯,大雨雹。甲辰,蘇軾責授瓊州別駕,移昌化軍安 置,范祖禹移賓州安置,劉安世移高州安置。己酉,御 集英殿策進士。庚戌,策武舉。三月壬戌,夏人犯麟州 神堂堡,出兵討之,及進築胡山砦。癸亥,賜禮部奏名 進士、諸科及第出身六百九人。甲子,詔武舉謝師古 等以遠人賜帛,李惟岳以高年賜帛。丁卯,詔瀘南安 撫司、南平軍毋擅誘楊光榮獻納播州疆土。庚午,夏 人大至葭盧城下,知石州張構等擊走之。甲戌,幸金 明池。丙子,克和山新砦成,賜名「平羌砦。」辛巳,西上閤 門使折克行破夏人於長波川,斬首二千餘級,獲牛 馬倍之。壬午,命官編類司馬光等改廢法度,論奏事 狀。夏四月丁亥,命諸獄置氣樓涼窗,設漿飲薦席,杻 械五日一浣,繫囚以時沐浴,遇寒給薪炭。甲午,熙河 築金城關。丙申,詔發解省試添策一道。丁酉,進編《臣 僚章疏》一百四十三帙。己亥,呂大防卒於虔州。庚子, 知保安軍李沂伐夏國,破洪州。壬寅,環慶鈐轄張存 入鹽州,俘戮甚眾,及還,夏人追襲之,復多亡失。甲辰, 置克戎砦、平夏城,置靈平砦。丁丑,以西邊板築有勞, 曲赦陝西、河東路。追貶王珪為萬安軍司戶參軍。己 酉,復文德殿侍從轉對。五月丁巳,文彥博薨。辛酉,以 皇太妃服藥及亢旱,決四京囚。壬戌,詔陝西添置蕃落馬軍十指揮。丁卯,廢衛州淇水第二馬監、潁昌府 單鎮馬監。辛未,韓縝薨。丁丑,貶韓維為崇信軍節度 副使。六月癸未朔,日有食之。丁亥,太白犯太微垣。戊 子,宗楚薨。丙申,詔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各舉監察御 史二人。丁酉,環慶路《安疆砦》成,詔防托蕃漢官賜帛 有差。甲辰,熙河進築青石峽畢工,賜名「西平。」乙巳,保 寧軍觀察留後宗漢為開府儀同三司,徙封安康郡 王。己酉,太原地震,太白晝見。秋七月壬子朔,太白晝 見。八月乙酉,封湖州觀察使世開為安定郡王。丙戌, 鄜延將王愍復宥州。戊戌,封宗祐為嗣濮王。築威戎 城。己酉,彗出西方。九月壬子,以星變,避殿減膳,罷秋 宴,詔公卿悉心修政,以輔不逮,求中外直言。乙卯,赦 天下,出元豐庫緡錢四百萬付陝西廣糴,詔歸明人 未給田者舍以官舍。戊辰,彗滅。癸酉,謁中太一宮為 民祈福。丙子,御殿復膳,命宗景為開府儀同三司。己 卯,封婉儀劉氏為賢妃。冬十月戊戌,宗景薨。壬寅,廢 安國、安陽淇水監及洛陽原武監。十一月丁卯,詔「諫 議大夫以上各舉監察御史一人。」癸酉,貶劉奉世為 隰州團練副使、柳州安置。丁丑,詔放歸田里程頤涪 州編管。十二月癸未,劉摰卒。甲申,曲宴遼使於垂拱 殿。乙酉,侍御史董敦逸坐奏對不實,貶秩、知興國軍。 是歲,兩浙旱饑,詔行荒政,移粟賑貸。出宮女二十四 人。宣城民妻一產四,男子。于闐、西南蕃、羅氏入貢。播 州夷揚光榮等內附。戶部主戶一千三百六萬八千 七百四十一,丁三千三十四萬四千二百七十四。客 戶六百三十六萬六千八百二十九,丁三百六萬七 千三百三十二。《大辟》三千一百九十二人。
元符元年春正月庚戌朔,不視朝。丙寅,咸陽民段義 得玉印一紐。甲戌,幸瑞聖園,觀北郊齋宮。二月丙戌, 白虹貫日。庚寅,詔建五王外第。壬辰,復罷翰林侍讀、 侍講學士。丁酉,宗祐薨。戊申,知蘭州王舜臣討夏人, 於塞外築興平城。三月壬子,令三省、樞密吏三歲一 試刑法。甲寅,開楚州通漣河。丙辰,米脂砦成。丁巳,五 王外第成,賜名懿親宅。」戊午,封宗漢為嗣濮王。殺朱 崖流人陳衍。壬戌,申王佖、端王佶並為司空。令太常 寺與閤門修定刈麥儀。乙丑,詔翰林學士承旨蔡京 等辯驗段義所獻玉璽,定議以聞。戊辰,吏部郎中方 澤等坐私謁后族宴聚,罰金補外。庚午,幸申王府。辛 未,幸端王府。甲戌,進封咸寧郡王俁為莘王,普寧郡 王似為簡王,祁國公偲為永寧郡王。丙子,築熙河通 會關。夏四月庚辰,世開薨。甲申,幸睿成宮及莘王、簡 王府。丙戌,章惇等進《神宗帝紀》。梁燾卒於化州。壬辰, 林希罷。丙申,建顯謨閣,藏神宗御集。庚子,幸睿成宮。 壬寅,學士院上《寶璽》《靈光、翔鶴》樂章。癸卯,詔學官增 習兩經。丁未,曾布上《刪修軍馬敕例》。五月戊申朔,御 大慶殿,受《天授傳國受命寶》,行朝會禮。己酉,班德音 於天下,減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癸丑,受寶,恭謝景 靈宮。戊午,宴紫宸殿。庚申,詔獻寶人段義為右班殿 直,賜絹二百匹。六月戊寅朔,改元。丙戌,遣官分詣鄜 延、涇原、河東、熙河按驗所築城砦。甲午,蔡京等上《常 平免役敕令》。秋七月乙卯,詔增置大府丞一員。乙丑, 敕「大禮五使自今並差執政官,定為令。」丁卯,令學官 試《三經》。庚午,詔范祖禹移化州安置,劉安世梅州安 置,王巖叟、朱光庭諸子並勒停不敘。壬申,京師地震。 八月丙子朔,熙河蘭岷路復為熙河蘭會路。庚辰,詔 「自今三省、樞密院進擬在京文臣開封推判官,武臣 橫班使副及諸路監司、帥守,並取旨召對。」丁亥,詔「侍 從中書舍人以上各舉所知二人,權侍郎以上舉一 人,仍指言所堪職任。」九月丁未,以霖雨,罷秋宴。庚戌, 秦觀除名,移雷州編管。癸亥,賜王安石第於京師。冬 十月乙未,詔武官試換文資。丁酉,以河北、京東河溢, 遣官振恤。己亥,夏人寇平夏城。癸卯,駙馬都尉張敦 禮坐「元祐初上疏譽司馬光,奪留後,授環衛官。」十一 月壬戌,朝獻景靈宮。癸亥,朝享太廟。甲子,祀昊天上 帝於圜丘,赦天下。是歲,澶州河溢,振恤河北、京東被 水者。真定府、祁州野蠶成繭。涇原路禽夏國統軍嵬 名阿理等。高麗瞎征、西南蕃張氏、羅氏、程氏入貢。西 蕃首領李訛𠼪、巴詘支、呂承信等內附。 二年春正月甲辰朔,御大慶殿,以雪罷朝,群臣及遼 使詣東上閤門拜表賀,群臣又詣內東門賀如儀。丁 卯,出內金帛二百萬備陝西邊儲。二月甲戌朔,令監 司舉本路學行優異者各二人。韋、蕃入貢。己卯,詔許 高麗國王遣士賓貢。辛巳,增置神臂弓。詔「自今應被 旨舉官,所舉不當,具舉主姓名以聞。」甲申,夏人以國 母卒,遣使告哀且謝罪,卻其使不納。戊子,鄜延鈐轄 劉安敗夏人於神堆。甲午,大食入貢。乙未,詔吏部守 令課績,從御史臺考察,黜其不實者。三月丙辰,遼人 遣簽書樞密院事蕭德崇來,為夏人請緩師,仍獻玉 帶。築環慶路定邊城。丁巳,秦鳳經略司言吳名革率 部族孳畜歸順。詔名革補內殿承制,首領李𠼪補右
侍禁,及賜錢帛有差。庚申,知府州祈克行獲夏國鈐轄令王皆保。乙丑,祈雨。己巳,莘王俁為司空。夏四月庚辰,幸莘王府。令廣西提點刑獄司兼領鹽事。丙戌, 築鄜延、河東路暖泉、烏龍砦。丁亥,以旱,減四京囚罪 一等,杖以下釋之。辛卯,詔鞫「獄,徒以上須結案及審 錄審奏,然後斷遣,不如令者坐之。」癸巳,封永嘉郡王 偲為睦王。遣中書舍人郭知章報聘於遼。丁酉,築威 羌城。五月甲辰,太白晝見。庚戌,築鄜延路金湯城。癸 亥,奉遷真宗神御於萬壽觀延聖殿。曲赦陝西、河東 路,減囚罪一等,流以下釋之。建西安州及天都等砦。 乙丑,進章惇官五等,曾布三等,許將、蔡卞、黃履皆二 等。辛未,詔莘王俁、睦王偲母進封婕妤。六月庚辰,賜 蘭、會州新砦名「會川城。」甲午,賜環慶路之字,平曰「清 平關。」戊戌,築定邊、白豹城訖工,閤門使張存等轉官, 賜金帛有差。秋七月乙巳,盛暑,中外決繫囚。丁未,放 在京工役。庚戌,河北河漲,沒民田廬,遣官振之。甲子, 知環州种朴獲夏國監軍訛勃囉。丙寅,洮西安撫使 王贍復邈川城,西蕃首領欽彪阿成以城降。八月癸 酉,章惇等進新修《敕令式》,惇讀於帝前,其間有元豐 所無而用《元祐敕令》修立者,帝曰:「元祐亦有可取乎?」 惇等對曰:「取其善者。」甲戌,太原地震。戊寅,皇太子生。 辛巳,降德音於諸路,減囚罪一等,流以下釋之。乙酉, 賜熙河路緡錢百萬,撫納部族。丁亥,復修會州。癸巳, 太白晝見。轄征降。甲午,建葭蘆戍為晉寧軍。丙申,保 寧軍節度呂惠卿特授檢校司空。九月庚子朔,夏人 來謝罪。癸卯,命御史點檢、三省、樞密院,並依元豐舊 制。甲辰,幸儲祥宮。乙巳,幸醴泉觀。丁未,立賢妃劉氏 為皇后。己未,青唐酋隴拶以城降。壬戌,雨,罷秋宴。甲 子,右正言鄒浩論劉氏不當立,特除名勒停、新州羈 管。丙寅,御文德殿,冊皇后。閏月癸酉,置律學博士員。 詔詳議廟制,以青唐為鄯州、隴右節度,邈川為湟州, 宗哥城為龍支城,俱隸隴右。戊寅,以廓州為寧砦城。 丙戌,果州團練使仲忽進古方鼎,《誌》曰「魯公作《文王 尊彝》。甲午,熒惑犯太微垣左執法。己未,越王茂薨。冬 十月壬子,詔河北大名二十二州軍置馬步軍指揮, 以「廣威、保捷」為名。甲寅,日有食之,既。十一月丁亥,詔 綏德城為綏德軍。壬辰,詔河北黃河退灘地聽民耕 墾,免租稅三年。乙未,詔諸州置教授者,依太學三舍 法,考選生徒升補。是月,河中猗氏縣民妻,一產四男 子。
三年春正月辛未,帝有疾,不視朝。丁丑,奉安太宗皇 帝御容於景靈宮大定殿。戊寅,大赦天下,蠲民租。己 卯,帝崩。皇太后諭遺制,「立弟端王即位於柩前,皇太 后權同處分軍國事。」四月己未,上諡曰欽文睿武昭 孝皇帝,廟號曰哲宗。七月丁卯,以諡號冊寶奏告天 地、宗廟、社稷。八月壬寅,葬於永泰陵。癸亥,祔太廟。崇 寧三年七月,加諡曰「憲元繼道世德揚功欽文睿武 齊聖昭孝皇帝。」政和三年,改諡「憲元繼道顯德定功 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贊曰:哲宗以沖幼踐阼,宣仁同政。初年召用馬、呂諸 賢,罷青苗,復常平,登俊良,闢言路,天下人心,翕然向 治,而元祐之政庶幾仁宗。奈何熙、豐舊姦,屏去未盡, 已而媒糵復用,卒假紹述之言,務反前政,報復善良, 馴致黨籍禍興,君子盡斥,而宋政益敝矣。吁,可惜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