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第017卷

曆象彙編 庶徵典 第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十七卷
曆象彙編 庶徵典 第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

 第十七卷目錄

 天變部彙考一

  漢書五行志

  隋書天文志

  觀象玩占雜變

  管窺輯要天變色占 天陰晦占 天鳴占

 天變部彙考二

  周懿王一則

  漢惠帝一則 昭帝一則

  後漢順帝陽嘉一則

  魏高貴鄉公正元一則 陳留王景元一則

  吳景帝永安一則

  晉武帝泰始二則 惠帝元康一則 太安一則 懷帝永嘉一則 元帝太興二則 成

  帝咸和一則 穆帝升平一則 孝武帝太元一則 安帝隆安二則 義熙一則

  宋武帝大明一則 後廢帝元徽二則

  南齊武帝永明一則

  梁武帝太清一則 元帝承聖一則

  陳宣帝太建二則 後主至德一則 禎明一則

  魏太祖天興二則 世宗正始一則

  北齊文宣帝天保一則

  北周武帝建德一則

  隋文帝開皇一則

  唐高宗咸亨一則 中宗嗣聖一則 元宗天寶一則 順宗永貞一則 憲宗元和二則

   文宗太和一則 懿宗咸通二則 僖宗乾符一則 中和一則 光啟一則 昭宗景福

  一則 天復一則

  後周世宗顯德一則

  宋太宗淳化一則 仁宗康定一則 神宗熙寧三則 高宗建炎一則 紹興五則 孝

  宗隆興一則 光宗紹熙一則 寧宗慶元一則 開禧一則 端宗景炎一則

  金章宗承安一則 泰和一則 宣宗興定一則

  元文宗至順一則 順帝至正一則

  明太祖吳一則 洪武二則 憲宗成化二則 孝宗弘治四則 武宗正德六則 世宗

  嘉靖十則 穆宗隆慶四則 神宗萬曆十一則 光宗泰昌一則 熹宗天啟一則 愍帝

  崇禎八則

 天變部藝文

  六月來常陰不雨       明趙南星

 天變部紀事

 天變部雜錄

庶徵典第十七卷

天變部彙考一 编辑

《漢書》
编辑

《五行志》
编辑

《傳》曰:「思心之不。」是謂不聖,厥咎霿,厥罰恆風,厥極 凶短折。時則有脂夜之妖。

在人腹中,肥而包裹心者,脂也。心區霿則冥晦,故有 脂夜之妖。一曰,有脂物而夜為妖,若脂水夜汙人衣, 淫之象也。一曰,夜妖者,雲風並起而杳冥,故與常風 同象也。

皇之不極,是謂不建,厥咎眊,厥罰恆陰。皇之不極,是 謂不建。皇,君也。極,中。建,立也。人君貌、言視聽思心,五 事皆失,不得其中,則不能立萬事。失在眊悖,故其咎 眊也。王者自下承天理物,雲起于山而彌于天,天氣 亂,故其罰常陰也。一曰,上失中,則下強盛,而蔽君明 也。

《隋書》
编辑

《天文志》
编辑

《鴻範五行傳》曰:「清而明者,天之體也。天忽變色,是謂 易常;天裂陽不足,是謂臣強。下將害上,國後分裂,其 下之主當之。天開見光,流血滂滂;天裂見人,兵起國 亡。天鳴有聲,至尊憂且驚。皆亂國之所生也。」

《觀象玩占》
编辑

《雜變》
编辑

天怒變色,是謂異常。四夷來侵,不出八年有兵戰。 天色赤黃如火,濁氣四塞,天子蔽賢絕道,人主絕世。 京房曰:「聞善不與,茲謂不知,厥異黃,厥咎聾,厥災不 嗣中。」

天日入時,忽有赤光燭地,行人有影,有反者。

天晝晦,臣制君。晝晦見星,國亡。

「天沉陰,日月無光,晝不見日,夜不見星,有雲障而無 雨,此謂君臣俱有陰謀。若兩敵相當,則為陰相圖謀。 若晝陰而夜月出,為君謀臣;夜陰而晝日出,為臣謀 君。」夏侯勝曰:「天久陰而不雨,臣下謀上。」劉向曰:「王者 失中,下蔽其明,則久陰。一曰:有風不害,無風凶殃, 天裂,陽不足也。是謂臣強,下將害上,國欲分裂其下王」當之。《洪範傳》曰:「作亂之臣,無道之君,欲裂其國也。 天裂見人,兵起國亡。」

天裂下人而言者,善惡如其言。

天裂見,牛馬豕,天子庶民皆憂。

天裂見光血流。

天鳴有聲,至尊受驚,此亂之所生也。或曰:「天鳴有聲, 君死民災。」京房曰:「萬姓勞,厥妖天鳴,世主失守,不出 三年。 曰,天鳴,如風水相薄,亂臣作,人主憂。一曰,天 鳴,其下有主王;一曰,刑殺失當,人流亡。」

《管窺輯要》
编辑

《天變色占》
编辑

天以輕清為體,色變昏黑者,君不明;慘白者喪憂。赤 如火血,兵起,天下亂;黃為土功興;慘黃,大風災。天色 慘白昏蒙,遊氣往來,蔽覆日月,失色必有蔽主明者。 黃氣四塞,天下濁亂,兵災俱起。京房《易傳》曰:「《易》稱『觀 其生,言大臣之義。當觀賢人,知其性行,推而貢之,否 則為聞善不與,茲謂不智。厥異黃,厥災不嗣。黃者,日』」 上黃光不散,如光然也。黃濁四塞天下,蔽賢絕道,故 災至絕世也。

《天陰晦占》
编辑

天陰連日,解而復合,必有亂臣。

「天陰雨土,煙埃蒙密。不見人,陰風悽慘。」臣主離心,庶 民愁怨,兵革乃興。

「天氣暴昏」,作雨不常;大臣罔上行私,天下不安。

《天鳴占》
编辑

天鳴或如雷聲,或如瀉水,或如風水相激,皆為人主 憂,百姓勞苦,故曰:「天所鳴之方有革位。」

天變部彙考二 编辑

懿王元年春正月天再旦 编辑

按《竹書紀年》:元年:「丙寅,春正月,王即位,天再旦於鄭。」

编辑

惠帝二年天裂 编辑

按《漢書惠帝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孝惠二年,天開 東北,廣十餘丈,長二十餘丈。地動,陰有餘,天裂,陽不 足。皆下盛強,將害上之變也。」其後有呂氏之亂。

昭帝元平元年天常陰 编辑

按《漢書昭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昭帝元平元年 四月,崩亡,嗣立昌邑王賀。賀即位,天陰,晝夜不見日 月,賀欲出。光祿大夫夏侯勝當車諫曰:「天久陰而不 雨,臣下有謀上者,陛下欲何之?」賀怒,縛勝以屬吏。吏 白大將軍霍光,光時與車騎將軍張安世謀欲廢賀, 光讓安世以為泄語。安世實不泄,召問勝,勝上《洪範 五行傳》曰:「皇之不極,厥罰常陰。時則有下人伐上,不 敢察察言,故云臣下有謀。」光安世讀之大驚,以此益 重經術士,後數日,卒共廢賀。此常陰之明效也。

後漢 编辑

順帝陽嘉二年久陰 编辑

按《後漢書順帝本紀》不載。 按《郎顗傳》,順帝時,災異 屢見,陽嘉二年正月,公車徵顗,詣闕拜章,有曰:「『竊見 正月以來,陰闇連日。《易內傳》曰:『久陰不雨,亂氣也』。蒙 之比也。蒙者,君臣上下相冒亂也』。又曰:『賢德不用,厥 異常陰』。夫賢者化之本,雲者雨之具也。得賢而不用, 猶久陰而不雨也。」

编辑

高貴鄉公正元二年晝晦 编辑

按《三國志魏少帝本紀》,不載 按《晉書五行志》,魏高 貴鄉公正元二年正月戊戌,景帝討毋丘儉。大風晦 暝,行者皆頓伏。近夜妖也。劉向曰:「正晝而暝,陰為陽, 臣制君也。」

陳留王景元三年晝晦 编辑

按《三國志魏少帝本紀》,不載。 按《晉書五行志》,元帝 景元三年十月,京都大震,晝晦。此夜妖也。班固曰:「夜 妖者,雲風並起而杳暝,故與常風同象也。」劉向《春秋 說》云:「天戒若曰,勿使大夫世官,將令專事。暝晦,公室 卑矣。」魏見此妖,晉有天下之應也。

编辑

景帝永安元年沉陰不雨四十餘日按是年即廢主亮太平三年變 在景帝未即位前 编辑

按《三國志吳孫亮傳》:太平三年:「自八月沉陰不雨,四 十餘日。亮以綝專恣,與太常全尚、將軍劉丞謀誅綝。 九月戊午,綝以兵取尚,遣弟恩攻殺丞于蒼龍門外, 召大臣會宮門,黜亮為會稽王。」

按:《宋書五行志》:「此常陰之罰也。」

编辑

武帝泰始二年天久陰不雨 编辑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吳孫皓寶鼎元 年十二月,太史奏久陰不雨,將有陰謀。孫皓驚懼。時 陸凱等謀因其謁廟廢之。及出,留平領兵前驅,凱先 語平,平不許,是以不果。皓既肆虐,群下多懷異圖,終 至降亡泰始三年三月丁未晝昏。」

按:《晉書武帝本紀》云云。

惠帝元康二年天西北大裂 编辑

按《晉書惠帝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惠帝元康二年 二月,天西北大裂。案劉向說:「天裂,陽不足;地動,陰有 餘。」是時人主昏瞀,妃后專制。按元經天裂西北作三年正月事今從正史編

二年下

太安三年八月天裂十一月天鳴 编辑

按《晉書惠帝本紀》,「八月庚午,天中裂,無雲而雷。十一 月壬寅夜,赤氣竟天,隱隱有聲。」 按《天文志》,「太安三 年八月庚午,天中裂為二,有聲如雷者三。君道虧而 臣下專僭之象也。」是日長沙王奉帝出,距成都、河間 二王。後成都、河間、東海又迭專威命,是其應也。

懷帝永嘉四年晝昏 编辑

按《晉書懷帝本紀》。「永嘉四年十月辛卯,晝昏至於庚 子。」 按《五行志》。永嘉四年十一月。按志作十一月與本紀不符「《辛 卯》晝昏,至於庚子。」此夜妖也。後年,劉曜寇洛川,王師 頻為賊所敗,帝蒙塵于平陽。

元帝太興二年天鳴 编辑

按《晉書元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元帝太興二年 八月戊戌,天鳴東南有聲,如風水相薄。」京房《易妖占》 曰:「天有聲,人主憂。」

太興三年,天鳴。

按《晉書元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三年十月壬辰, 天又鳴,甲午止。其後王敦入石頭,王師敗績。元帝屈 辱,制于強臣。既而晏駕,大恥不雪。」

成帝咸和四年天裂西北 编辑

按:《晉書成帝本紀》云云。

穆帝升平五年八月己卯夜天裂廣數丈有聲如雷按晉書穆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升平五年八月己卯夜天中裂廣三四丈有聲如雷野雉皆鳴是後 编辑

哀帝荒疾,海西失德。皇太后臨朝,太宗總萬機。桓溫 專權,威振內外。陰氣盛,陽道微。

孝武帝太元十三年十二月晝晦 编辑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太元十三年 十二月乙未。大風晦暝。其後帝崩。而諸侯違命。干戈 內侮。權奪于元顯。禍成于桓元。」

安帝隆安五年天鳴 编辑

十六年,天鳴。

按《晉書、安帝本紀》俱不載。 按《五行志》,「安帝隆安五 年閏月癸丑,天東南鳴。十六年九月戊子,天東南又 鳴。是後桓元篡位,安帝播越,憂莫大焉。鳴每東南者, 蓋中興江外,天隨之而鳴也。」

義熙元年八月天鳴 编辑

按《晉書安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義熙元年八月, 天鳴在東南。京房《易傳》曰:「萬姓勞,厥妖天鳴。」是時安 帝雖反政,而兵革歲動,眾庶勤勞也。

编辑

武帝大明二年天裂 编辑

按《宋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南齊書天文志》:宋武帝 大明二年天裂,占曰「陽不足。」

後廢帝元徽三年四月八月天陰不雨 编辑

按《宋書後廢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後廢帝元徽 三年四月,連陰不雨,八月多陰,後二廢帝殞。」

元徽四年,天裂。

按《宋書後廢帝本紀》不載 按《南齊書天文志》。後廢 帝元徽四年。天裂。占曰「陽不足。」

南齊 编辑

武帝永明元年十一月天鳴 编辑

按《南齊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永明元年十 一月癸卯夜。天東北有聲。至戊夜。」

编辑

武帝太清二年天裂 编辑

按《梁書武帝本紀》,「太清二年十二月戊申,天西北中 裂,有光如火。」

元帝承聖二年天晝晦 编辑

按《梁書元帝本紀》,不載 按《隋書五行志》,梁承聖二 年十月丁卯,大風晝晦,天地昏暗。近夜妖也。京房《易 飛候》曰:「羽日風,天下昏,人大疾。不然,多寇盜。」三年為 西魏所滅。

编辑

宣帝太建十二年天鳴 编辑

按《陳書宣帝本紀》:太建十二年「九月癸未夜,天東南 有聲,如風水相擊,三夜乃止。」

太建十四年,後主即位。秋八月,天鳴。

按《陳書後主本紀》,「太建十四年正月即位。八月癸未 夜,天有聲如風水相擊。乙酉夜亦如之。九月辛亥夜, 天東北有聲如蟲飛,漸移西北。」

後主至德元年秋九月天鳴十二月天開而鳴 编辑

按《陳書後主本紀》:「至德元年九月丁巳,天東南有聲 如蟲飛。冬十二月戊午夜,天開,自西北至東南,其內有青黃色,隆隆若雷聲。」

禎明三年正月朔旦晝晦 编辑

按《陳書後主本紀》,不載。 按《隋書五行志》:陳禎明三 年正月朔旦,雲霧晦冥,入鼻,辛酸,後主昏昧。近夜妖 也。《洪範五行傳》曰:「王失中,臣下強盛,以蔽君明,則雲 陰。」是時北軍臨江柳莊、任蠻奴並進中款,後主惑佞 臣孔範之言,而昏闇不能用,以致覆敗。

编辑

太祖天興五年八月天鳴 编辑

六年九月,天鳴。

按《魏書。太祖本紀》。並不載。 按《天象志》云云。

世宗正始元年六月乙巳晦八月甲辰晝晦 编辑

按《魏書世宗本紀》。不載。 「按《靈徵志》」云云。

北齊 编辑

文宣帝天保四年天鳴 编辑

按,《北齊書文宣帝本紀》:「天保四年四月戊午,西南有 大聲如雷。」

北周 编辑

武帝建德六年春正月西方有聲如雷者一 编辑

按《周書武帝本紀》。「建德六年春正月,帝率諸軍圍齊, 大破之,獲其齊昌王莫多婁敬顯。帝責以有死罪者 三,遂斬之。是日西方有聲如雷者一。」

编辑

文帝開皇二十年四月天鳴冬十月久陰不雨 编辑

按《隋書高祖本紀》,開皇二十年四月乙亥,天有聲如 瀉水,自南而北。 按《五行志》,開皇二十年十月,久陰 不雨。劉向曰:「王者失中,臣下強盛,而蔽君明,則雲陰。」 是時獨孤后遂與楊素陰譖太子勇,廢為庶人。

编辑

高宗咸亨元年二月天鳴 编辑

按《唐書高宗本紀》:「咸亨元年二月丁巳,東南有聲若 雷。」

中宗嗣聖二十一年即武后長安四年天陰晦 编辑

按:《五行志》,長安四年,「自九月霖雨陰晦,至於神龍元 年正月。」

元宗天寶十四載天鳴 编辑

按《唐書元宗本紀》:「天寶十四載五月,天有聲於浙西。」

按《五行志》:天寶十四載五月,天鳴,聲若雷。占曰:「人。」

《君有憂》,

順宗永貞元年八月憲宗即位戊午天鳴 编辑

按《唐書憲宗本紀》:「永貞元年八月,順宗詔立為皇帝, 乙巳即位。」戊午,天有聲於西北。 按《五行志》,貞元二 十一年八月,天鳴在西北。按貞元二十一年即末貞元年

憲宗元和十二年正月天泣 编辑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元和十二年正 月乙酉,星見而雨。占曰:「無雲而雨,是謂天泣。」

元和十五年正月,天常陰。

按《唐書憲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元和十五年正 月庚辰至於丙申,晝常陰晦,微雨雪,夜則晴霽。占曰: 「晝霧夜晴。」臣志得申。

文宗太和九年十一月戊辰天晝晦 编辑

按:《唐書文宗本紀》云云。

懿宗咸通七年八月辛卯天晝晦 编辑

按:《唐書懿宗本紀》云云。

咸通十四年七月,天陰晦。

按《唐書懿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咸通十四年七 月,靈州陰晦。」

僖宗乾符六年天晦冥 编辑

按《唐書僖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乾符六年秋多 雲霧晦冥,自旦及禺中乃解。」

中和三年天鳴 编辑

按《唐書僖宗本紀》。「中和三年三月,天有聲於浙西。」 按《五行志》。中和三年三月,浙西天鳴。聲如轉磨。無雲 而雨。

光啟二年夏天積陰十一月淮南晝晦 编辑

按《唐書僖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光啟元年秋,河 東大雲霧。明年夏,晝陰積六十日。」 又按志,「二年十 一月,淮南陰晦雨雪。」至明年二月不解。

昭宗景福二年夏天久陰 编辑

按《唐書昭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景福二年夏,連 陰四十餘日。」

天復二年三月庚戌晝晦 编辑

按:《唐書昭宗本紀》云云。

後周 编辑

世宗顯德二年天裂 编辑

按《五代史周世宗本紀》。不載 按陸游《南唐書》。「元宗 保大十三年。天裂東北。其長二十丈。」

编辑

太宗淳化三年天晝晦 编辑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淳化三年六月。 黑風晝晦

仁宗康定元年天晝晦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康定元年。黑風 晝晦。」

神宗熙寧元年七月天鳴 编辑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熙寧元年七月 戊子夜,西南雲間有聲鳴。如風水相激,寖周四方。主 民勞兵革歲動。」

熙寧六年,天鳴。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六年七月丙寅 夜。西北雲間有聲如磨物。主百姓勞。」

熙寧七年,天鳴。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七年七月庚子 夜,西北天鳴,主驚憂之事。」

高宗建炎三年六月久陰 编辑

按《宋史高宗本紀》:「建炎三年六月辛酉,以久陰,下詔 以四失罪己,一曰昧經邦之大略,二曰昧戡難之遠 圖,三曰無綏人之德,四曰失馭臣之柄。仍榜朝堂,遍 喻天下,使知朕悔過之意。」 按《五行志》:「六月,久陰。」

紹興三年天陰晦 编辑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三年,「自正月陰 晦,陽光不舒者四十餘日。」

紹興五年,天晦。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五年七月。「劉豫 毀明堂。天地晦冥者累日。」

紹興八年三月甲寅,晝晦。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紹興十一年,天晝晦。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十一年三月「庚 申,金人居長安,晝晦。」

紹興二十一年,天鳴。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二十一年「八月 乙亥,天有聲如雷,水響于東南,四日乃止。」

孝宗隆興二年六月積陰彌月 编辑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光宗紹熙四年天變色 编辑

按《宋史光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紹熙四年十月 乙未,天有黃赤色,占曰:「是為天變,色先赤後黃。近黃 赤祥也。」

寧宗慶元二年二月巳卯晝暝四方昏塞 编辑

按《宋史寧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開禧元年六月壬寅天鳴有聲 编辑

按:《宋史寧宗本紀》云云。

端宗景炎二年天盡赤 编辑

按:《宋史二王本紀》:「元至元十四年八月己巳,天盡赤。」

编辑

章宗承安五年天陰晦 编辑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五年十月庚子, 天久陰。 按《張煒傳》:煒累官戶部員外郎。承安五年, 天色久陰晦。平章政事張萬公奏,「此由君子小人邪 正不分所致,君子宜在內,小人宜在外。」章宗問孰為 小人,萬公對曰:「戶部員外郎張煒、文繡署丞田櫟、都 水監丞張嘉貞,雖有幹才無德而好奔走以取勢利。」 大抵論人當先德後才,詔三人皆與外除。 按《趙秉 文傳》:承安五年冬十月,陰晦連日,宰相張萬公入對, 上顧謂萬公曰:「卿言天日晦冥,亦猶人君用人,邪正 不分,極有理。若趙秉文曩以言事降授,聞其人有才 藻,工書翰,又且敢言,朕非棄不用,以北邊軍事方興, 姑試之耳。」 按《張萬公傳》,一日奏事,上謂萬公曰:「卿 昨言天久陰晦,亦由人君用人,邪正不分,君子當在 內,小人當在外,甚有理也。然孰謂小人?」萬公奏「張煒、 田櫟、張嘉貞等,雖有才幹,無德可稱。」上即命三人補 外。

泰和三年冬十月甲辰申酉間天大赤將旦亦如之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编辑

宣宗興定四年正月戊辰二更天鳴有聲壬子晝晦按金史宣宗本紀云云 编辑

编辑

文宗至順三年五月乙巳天鼓鳴於西北 编辑

按《元史文宗本紀》不載 「按《五行志》」云云。

順帝至正元年夏四月晝晦如夜 编辑

按《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按《五行志》。至正元年四月 戊寅。彰德有赤風自西北來。忽變為黑。晝晦如夜。

编辑

太祖吳元年春正月絳州天鼓鳴 编辑

按:《明昭代典則》云云。

洪武元年八月六日夜京師天鳴 编辑

按:《明通紀》云云。

洪武二十一年七月,天鳴。

按:《江南通志》云云。

憲宗成化七年天鼓鳴 编辑

按《廣西通志》:「成化七年十二月五日,蒼藤天鼓鳴,白
考證
日中天大震一聲,起自東南,至於西北。」

成化九年三月,山東晝晦。

按:《大政記》云云。

按《山東通志》:「成化九年春三月,兗州晝晦,踰二時乃 霽。」 又按《山東通志》:成化九年三月四日,濟南長山、 鄒平、臨邑等縣晝晦。

孝宗弘治六年十二月屯留天鼓鳴 编辑

按:《山西通志》云云。

弘治十年五月,天鳴,求《直言》。

按:《大政記》云云。

弘治十二年,「河曲天鼓鳴。」

按:《山西通志》云云。

弘治十五年十一月,雲南晝晦。

按:《大政記》云云。

按《明昭代典則》:「弘治十五年十一月,雲南晝晦五日, 敕南京刑部侍郎樊瑩考察雲貴諸吏,罷遣千餘人。」

武宗正德元年春正月天鳴 编辑

按:《大政記》云云。

正德四年,天鼓鳴。

按《湖廣通志》:「正德四年春,棗陽天鼓鳴。」

正德七年,天鼓鳴。

按《陝西通志》:「正德七年五月,漢中府天鼓鳴。」

正德十年,天鼓鳴。

按《廣西通志》:「正德十年冬十二月十五日,天鼓鳴; 正德十一年,天裂。」

按《湖廣通志》:「正德十一年七月初五鼓,巴陵東南天 裂,長三丈餘,紅光刺人。」

正德十四年,平陽晝晦。

按《山西通志》:「正德十四年己卯春三月,平陽晝晦,對 面人不相見。」

世宗嘉靖二年天鼓鳴 编辑

按《廣西通志》:「嘉靖二年甲申冬十月,慶遠天鼓鳴。十 二月二十六日巳時,西南方天鼓鳴,如雷震地。 嘉靖四年,晝晦。」

按《雲南通志》:「嘉靖四年四月朔,蒙化晝晦,自巳至未 方霽。」

嘉靖六年,天鼓鳴。

按《盛京通志》:「嘉靖六年四月辛酉,天鼓鳴。辛未夜,天 鼓鳴,星明如晝。」

按《雲南通志》:「嘉靖六年四月辛酉,天鼓鳴。」

嘉靖八年,天爆。

按《湖廣通志》:「嘉靖八年,江陵夜,天爆有聲。」

嘉靖二十七年,天鼓鳴。

按《廣東通志》:「嘉靖二十七年夏六月,惠州天鼓鳴七 日七夜。」

嘉靖三十四年,天鼓鳴。

按《浙江通志》:「嘉靖三十四年,嘉興天鼓鳴。」

嘉靖三十五年,晝晦。

按《雲南通志》:「嘉靖三十五年三月,霑益晝晦如夜。 嘉靖三十六年,天鼓鳴,天開」

按《山西通志》:「嘉靖三十六年春二月,沁州天鼓鳴,天 開。是月二十六日夜二更,天鼓鳴,天開數丈,逾時方 合。」

嘉靖四十二年,天鼓鳴。

按《山西通志》:「嘉靖四十二年春二月,澤州天鼓鳴。」 嘉靖四十五年,天開

按《湖廣通志》:「嘉靖四十五年八月,華容縣西,忽天開 日𩰚。」

穆宗隆慶元年天裂 编辑

按《山西通志》:「隆慶元年,絳州天裂。」

隆慶四年,晝晦。

按《四川通志》:「隆慶四年夏四月朔日,綦江晝晦,自午 至未方明。」

隆慶五年,天鼓鳴。

按《明昭代典則》。「隆慶五年十一月庚子,天鼓鳴」 按《江西通志》。「隆慶五年十月夜半,天鼓鳴。」按昭代典則及湖廣

《通志》皆作十一月,此獨作「十月」 ,疑「紀載」 之訛。

按《湖廣通志》:「隆慶五年十一月,岳州城西天鳴如礱 磨聲,自寅時起至辰刻定。」

隆慶六年,天鼓鳴。

按《山西通志》:「隆慶六年,澤州天鼓鳴,猗氏隕火,夜有 光如輪,墜於王鑑村楊氏之家。」

神宗萬曆元年絳州天裂 编辑

按:《山西通志》云云。

萬曆三年,晝晦。

按《雲南通志》:「萬曆三年四月朔,大理晝晦,自巳至未 乃霽。」

萬曆二十一年,天鼓鳴。

按《雲南通志》:「萬曆二十一年二月,天鼓鳴於永昌,自 子至寅方止。」

萬曆二十七年,天鳴按《雲南通志》:「萬曆二十七年七月夜,天鳴雲南東南, 次日晝晦至午。」

萬曆三十年天鼓鳴。

按《山西通志》:「萬曆三十年,河曲天鼓鳴。」

萬曆三十二年七月,天鼓鳴。九月,天裂。

按《陝西通志》:「萬曆三十二年九月十一日夜半,天忽 東西斷裂,南北若疋練,食頃復合如故。」

按《四川通志》:「萬曆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辰時,成 都諸郡邑天鼓鳴,白霧迷天,有火下流,至地始滅。」 萬曆三十五年,天鼓鳴,天開

按《山西通志》:「萬曆三十五年春,潞安武鄉天鼓鳴。九 月,平陽東南天開,光芒灼閃。占主天羅地網,兵事之 象。」

按《福建通志》:「萬曆三十五年七月,天鼓鳴。」

萬曆三十六年春二月,天鼓鳴。

按:《山西通志》云云。

萬曆三十七年六月,天鼓鳴。

按:《福建通志》云云。

萬曆三十八年,「沁州天開。」

按:《山西通志》云云。

萬曆四十四年,天鼓鳴。

按《山西通志》:「萬曆四十四年春正月,廣昌天鼓鳴。」

光宗泰昌元年春天裂九月天裂有聲十二月天變色 编辑

按《陜西通志》:「泰昌元年春,渭南靈陽五鼓時見天裂 數丈。」

按《廣西通志》:「泰昌元年九月二十二日,天鼓鳴天裂, 閃光如晝,有聲如雷。」

按《四川通志》:「泰昌元年十二月初八日,天色紅黑如 夜,自辰至酉方散。」

熹宗天啟四年天鼓鳴 编辑

按《山東通志》:「天啟四年冬十月二十五日戌時,天鼓 鳴,起東南迄西北,有聲如雷。」

愍帝崇禎元年全陜天赤如血 编辑

按《綏寇紀略》:「崇禎元年三月二十五日五鼓,全陜天 赤如血,巳時漸黃,日始出。」

崇禎四年,天震。

按《陝西通志》:「崇禎四年冬至夜五鼓,天震一聲如炮, 火光迸裂,須臾落地如弓狀,移時沒。」

按《江西通志》:「崇禎四年九月十六日,天鼓鳴。」

崇禎七年三月初二日,「黃州晝晦。」

十年三月,陝西天鼓鳴,真定晝晦。

按:以上俱《綏寇紀略》云云。

崇禎十一年,天鼓鳴。

按《山西通志》:「崇禎十一年春二月,沁州天鼓鳴。二十 三日清明節天鼓晝鳴。是年先旱後饑。」

崇禎十二年,天鼓鳴。

按《綏寇紀略》:「崇禎十二年二月,四川保寧府天鼓鳴。 又是月十七日,易州白石口南城天聲自北起至南, 次日從東北起至西南,皆晴。日無雲,風亦甚緩,其響 如雷,又似桴鼓聲。」

崇禎十三年,天鼓鳴,變色。

按《陝西通志》:「崇禎十三年四月甲申,天鼓鳴。五月至 七月,每晨天紅如赭。」

按《四川通志》:「崇禎十三年夏四月,天鼓響。」

崇禎十四年二月山西「偏頭關天鼓鳴國。」

按:《綏寇紀略》云云。

崇禎十六年,天鼓鳴。

按《山西通志》:「崇禎十六年冬十一月,靜樂天鼓鳴。」

天變部藝文 编辑

六月來,常陰不雨     。《明趙南星》。

輕陰散暑無虛日,小雨牽愁每片時。祗為雲霓常𩰚 戰,坐令天地有乖離。低飛石燕應旋落,數叫班鳩亦 自疑。禾黍將秋猶未種,百年生計在《東菑》。

天變部紀事 编辑

《河圖稽命徵》:「帝劉即位百七十年,太陰在庚辰,江充 詭其變,天鳴地坼。」

《晉書張祚傳》:「祚僭稱帝位,其夜天有光如車蓋,聲若 雷霆,震動城邑。」

《前趙錄》:「劉曜六年正月天裂,廣一丈餘,長五十丈。」 《北燕錄》:「馮跋夜夢天門開,神光赫然,燭於庭中。」 《陳書。高祖本紀》,高祖夜嘗夢天開數丈,有四人朱衣

捧日而至,令高祖開口納焉
考證
《唐書。張柬之傳》,「張易之等誅後,中宗猶監國,告武氏

廟,而天久陰不霽,侍御史崔渾奏:陛下復國,當正唐 家位號,稱天下心。奈何尚告武氏廟?請毀之,復唐宗 廟。」帝嘉納。是日詔書下,雰翳澄駮,咸以為天人之應。 《李宗閔傳》:李訓、鄭注用事,劾宗閔陰結駙馬都尉沈 𥫃等求宰相,乃貶宗閔潮州司戶參軍事。𥫃逐柳州, 韋元素等悉流嶺南,親信並斥。時訓、注欲以權市天 下,凡不附己者,皆指以二人黨逐去之,人人駭栗。連 月雺晦,帝乃詔「宗閔、德裕姻家門生故吏,自今一切 不問,所以慰安中外。」嘗歎曰:「去河北賊易,去此朋黨 難。」

《聞奇錄》:「羊襲吉,狀元之子,少時庭中乘涼,忽見天開, 其內雲霞澒洞,樓閣參差,光明下照山岳。襲吉驚懼, 逡巡乃閉。襲吉勤于書寫,仡仡不倦,今尚在,年逾八 十矣。」

《遼史太宗本紀》:「會同八年三月,圍晉兵於白團衛村。 是夕大風,晉軍諸將皆奮出戰,遼軍卻數百步,風益 甚,晝晦如夜。苻彥卿以萬騎橫擊遼軍,不利。」

陸游《南唐書盧文進傳》:「文進在金陵,為客言昔陷契 丹,嘗獵於郊,遇晝晦如夜,星緯燦然,大駭。偶得一北 人,問之,曰:『此謂之』」「日何足異。頃自當復。」良久,果如 其言。日方午也。

《宋史哲宗昭慈聖獻孟皇后傳》:「后廢,侍御史董敦逸 奏言,中宮之廢,事有所因,情有可察。詔下之日,天為 之陰翳,是天不欲廢后也。」

《樂郊私語》:「己亥秋九月晦,余曉詣嘉禾。時曉星猶在 樹杪,忽西南天裂數十百丈,光焰如猛火,照徹原野。 一時村犬皆吠,宿鳥飛鳴。余諦觀其裂處,蝡蝡而動, 中復大明,若金融於冶鑄者,少時方合。操舟者謂余 曰:『此天開眼也』。」彼不知天者至尊,裂者極禍,關係豈 藐小乎哉?

《南窗紀談》:王文正公遺事:公幼時見天門開,中有公 姓名,弟旭乘間問之,公曰:「要待死後墓誌寫上言。」不 知此言雖不足據,亦可見其實有是事矣。龐莊敏公 帥延安日,因冬至奉祠家廟,齋居中夜,恍忽間見天 象成文云:龐某後十年作相,當以仁佐天下。凡十三 字,注視久之方滅。公因作詩記之云:「冬至子時陽已 生,道隨陽長物欲萌。星辰賜告銘心骨,願以寬章輔 太平。」手緘之,題曰《齋誠家紀》之詩藏其曾孫益如處, 用小粉牋,字札極草草。按《實錄》,自慶曆元年初分陝 西四路,公與韓忠獻、范文正、王聖源三公俱為帥,至 皇祐三年登庸,適十年。夫天道遠矣,而告人諄諄如 此,理固有之,不可盡詰。

《賢奕編》永新水窗劉先生,宋末將赴省試,夜忽見天 若有崩裂狀,歎曰:「天下事不可為矣!」遂反歸,道遇神 卒,挾一策,問所如。卒曰:「吾奉上帝命,攝諸應死者,出 手冊示之,冊首即先生名,下註『三刀下死』。」神卒曰:「吾 視若為善士為,若改下為不?」遂去無跡。先生自是避 山中。一日,出往邑城,遇元兵猝至,死者狼藉道路,先 生乃伏匿亂屍中,被賊斮三刀,幸未斷脛,得善藥,越 夕始蘇,人咸謂天活焉。

《癸辛雜識》:「咸淳癸酉十月,李祥甫庭芝自江陵被召 至京口。一日午後,忽見天裂,見其中軍馬旗幟甚眾, 始紅旗,繼而皆黑旗,凡一,茶頃乃合,見者甚眾。」 《西樵野記》:「弘治辛酉閏七月二十一日午後,陰雲密 布,迷漫欲雨者然,俄聞空中鬨然有聲,約二刻乃止, 識者以為天愁。」

《明外史懿文太子標傳》:「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敕太子 巡撫陝西。帝意欲都陝西,先遣太子相宅。既行,諭曰: 『一旬久陰不雨,占有陰謀,宜慎舉動,嚴宿衛,施仁布 惠,以回天意』。」

《列朝詩集》:「許天錫字啟衷,歷吏、禮二垣給事中。居諫 垣七八載,諤諤敢言。嘗因天變建言兩京五品以下 官,六年一考察內官,敕司禮監會同內閣考察,嚴加 裁革。於是京官考察著為令,惟內官不行。」

《山西通志》:「嘉靖二十七年,猗氏見天開百俊里王鑑 村楊錦妻范氏,半夜發付次子聯芳考試,天開西北 見玉帝二神將。後聯芳登第。」

天變部雜錄 编辑

《老子》下篇:「天無以清將恐裂。」

《佛國記》:「精舍處方四十步,雖復天震地裂,此處不動。」 《路史》:「土石自天,星隕如雨,或夜明逾晝,或越裂崩陀, 則天有時而毀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