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五十四卷 |
第五十四卷目錄
五常部總論二
朱子全書〈總論仁義 答江元適 答吳伯豐 答姜叔權 答李元翰 答林德
久 總論仁義禮智 答李孝述 答陳器之 答廖子晦 總論仁義禮智信 答林德久
答袁仲機 玉山講義〉
真西山集〈代劉季文浦城縣庠四德四端講義〉
何垣西疇常言〈明道〉
性理大全〈總論仁義 總論仁義禮智 總論仁義禮智信〉
五常部藝文
陳氏五子字說 宋黃庭堅
召除禮侍上殿奏劄 真德秀
自贊 文天祥
五常部紀事
五常部雜錄
五常部外編
學行典第五十四卷
五常部總論二
编辑朱子全書
编辑《總論仁義》
编辑
趙致道問:「仁義體用、動靜何如?」曰:「仁固為體,義固為 用,然仁義各有體用,各有動靜,自詳細驗之, 仁義 互為體用、動靜。仁之體本靜,而其用則流行不窮;義 之用本動,而其體則各止其所。 義之嚴肅,即是仁 底收斂。 以仁屬陽,以義屬陰。仁主發動而言,義主 收斂而言。若揚子云:『於仁也柔,於義也剛』,又自是一 義,便是這物事,不可一定名之。看他用處如何?」 先 生答叔重疑問曰:「仁體剛而用柔,義體柔而用剛。」廣 請曰:「自太極之動言之,則仁為剛而義為柔;自一物 中陰陽言之,則仁之用柔,義之用剛。」曰:「也是如此。仁 便有箇流動發越之意,然其用則慈柔;義便有箇商 量從宜之義,然其用則決裂 仁義。如陰陽只是一 氣,陽是正長底氣,陰是方消底氣;仁便是方生底義, 義便是收回頭底仁。要之,仁未能盡得道體,道則平 鋪地散在裡,仁固未能盡得,然仁卻是足以該道之 體。若識得陽,便識得陰;識得仁,便識得義;識得一箇, 便曉得其餘箇。」 問「義者仁之質。」曰:「義有裁制割斷 意,是把定處,便發出許多仁來。如『非禮勿視聽言動』」, 便是把定處。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便是流行處。
問:「孟子以惻隱為仁之端,羞惡為義之端。」 周子曰:
「『愛曰仁,宜曰義』。然以其存於心者而言,則惻隱與愛 固為仁心之發,然羞惡乃就恥不義上反說,而非直 指義之端也。『宜』字乃是就事物上說。不知義在心上, 其體段如何?」曰:「義之在心,乃是決裂果斷者也。 義 如利刀相似,都割斷了許多牽絆。 『義』字如一橫劍 相似,凡事物到前,便兩分去。『君子義以為質,義以為 上』」,「『義不食也』,義弗乘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是此義 十分精熟,用便見也。」 「仁言『心之德』,便見得可包四 者;義言『心之制』,卻只是說義而已。」曰:「然。」 問:「『心之德』, 是就專言之統體上說;『愛之理』,是就偏言之一體上 說。雖言其體,而用未嘗不包在其中。『心之制』,是說義 之主於中;『事之宜』,是說義之形於外,合內外而言之 也。」曰:「『心之制』,亦是就義之全體處說;『事之宜』,是就千 條萬緒各有所宜處說;『事之宜』,亦非是就在外之事 說。看甚麼事來,這裡面便有箇宜處,這便是義。」又舉 伊川曰:「在物為理,處物為義。」又曰:「義似一柄利刀,看 甚物來皆割得去,非是刀之割物處是義,只這刀便 是義。 天地只一氣,便自分陰陽」;緣有陰陽二氣相 感,化生萬物,故事物未嘗無對。天便對地,生便對死, 語默動靜皆然,以其種如此故也。所以四端只舉仁 義言,亦如陰陽,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人之道, 曰仁與義。」 陰陽剛柔仁義,看來當曰義與仁,當以 仁對陽。仁若不是陽剛,如何做得許多造化?義雖剛, 卻主於收斂;仁卻主「發舒。這也是『陽中之陰,陰中之 陽,互藏其根』之意。且如今人用賞罰,到賜與人,自是 無疑,便做將去。若是刑殺時,便遲疑不肯果決。這見 得陽舒陰斂,仁屬陽,義屬陰處。」 陳仲蔚問:「龜山說: 『知其理一,所以為仁;知其分殊,所以為義』。仁便是體, 義便是用否?」曰:「仁只是流出來底,義是合當做底,如 水流動」處是仁;流為江河,匯為池沼,便是義;如惻隱 之心,便是仁;愛父母,愛兄弟,愛鄉黨,愛朋友,故舊有 許多等差,便是義。且如敬,只是一箇敬;到敬君,敬長, 敬賢,便有許多般樣。禮也是如此。如天子七廟,諸侯 五廟,這箇便是禮;其或七或五之不同,便是義。禮是 理之節文,義便是事之所宜處。呂與叔說「天命之謂 性」云:「自斬而緦,喪服異等,而九族之情無所憾。自王 公至皂隸,儀章異制,而上下之分莫敢爭」,自是天性 合如此。且如一堂有十房父子,到得父各慈其子,子 各孝其父,而人不嫌者,自是合如此也。其慈其孝,這便是仁;各親其親,各子其子,這便是義。這箇物事分 不得流出來,便是仁。仁打一動,義禮智便隨在這裡 了。不是要仁使時,義卻留在後面,少閒放出來。其實 只是一箇道理。論著界分,便有許多分別。
《答江元適》
编辑
某嘗謂「天命之性流行發用,見於日用之閒,無一息 之不然,無一物之不體,其大端全體即所謂仁,而於 其閒事事物物莫不各有自然之分,如方維上下定 位不易,毫釐之閒不可差謬,即所謂義;立人之道不 過二者,而二者則初未嘗相離也。是以學者求仁,精 義亦未嘗不相為用。其求仁也,克去己私以復天理」, 初不外乎日用之閒。其精義也,辨是非,別可否,亦不 離乎一念之際,蓋無適而非,天理人心體用之實,未 可以差殊觀也。孟子告齊王曰:「權然後知輕重,度然 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嗚呼!此求仁之 方也,而精義之本在焉。孟子其可謂知言之要矣。
《答吳伯豐》
编辑
問:「有子以孝弟為仁之本,孟子以事親為仁,事兄為 義,何也?蓋孔門論仁,舉體以該用,即所謂『專言之仁 也;孟子言仁,必以其配,即所謂『偏言之者也。事親主 乎愛而已,義則愛之宜者也。推其事親者以事其長, 而得其宜,則仁之道行焉』』。」曰:「此說是。」
《答姜叔權》
编辑
知仁為愛之理,則當知義為宜之理矣。蓋二者皆為 未發之本體,而愛與宜者乃其用也。今乃曰「義者理 之宜」,則以義為本體之發也,不幾於仁內義外之失 乎?
《答李元翰》
编辑
義之所以能行,卻是仁之用處。故學者須是此心常 存,方能審度事理。如其不然,則方寸之閒自無主宰, 亦不復能審度可否,而行所當行矣。此孔門之學所 以必以求仁為先。蓋此萬事之原,萬事之本,且要先 識認得,先存養得,方有下手立腳處爾。
《答林德久》
编辑
問:「有子以孝弟為仁之本,《孟子》分事親從兄為仁義 之實。義主敬,或主於事之宜也。」曰:「以宜為主,敬在其 中。」
《總論仁義禮智》
编辑
問仁義禮智體用之別。曰:「『『自陰陽上看下來,仁禮屬 陽,義智屬陰。仁禮是用,義智是體;春夏是陽,秋冬是 陰。只將仁義說,則春作夏長,仁也;秋斂冬藏,義也。若 將仁義禮智說,則春仁也,夏禮也;秋義也,冬智也。仁 禮是敷施出來底,義是肅殺果斷底,智便是收藏底。 如人肚臟有許多事,如何見得!其智愈大,其藏愈深。 正如《易》中道:『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 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解者多以仁為柔,以義為剛, 非也。卻是以仁為剛,義為柔。蓋仁是發出來了,便硬 而強;義便是收斂向裡底,外面見之便柔。 仁禮屬 陽,屬健;義智屬陰,屬順。」問:「義則截然有定分,有收斂 底意思,自是屬陰順。不知智如何解?」曰:「智更是截然, 更是收斂。如知得是知得,非知得便了,更無作用,不 似仁義禮三者有作用。智只是知得了,便交付惻隱、 羞惡、辭遜三者,他那箇更收斂得快! 仁所以包三 者,蓋義禮智皆是流動底物,所以皆從仁上漸漸推 出。仁智。元貞是終始之事,這兩頭卻重。如《坎》與《震》是 始萬物,終萬物處;艮則是中閒接續處。」 味道問:「仁 包義禮智,惻隱包羞惡、辭遜是非,元包亨利貞,春包 夏秋冬。以五行言之,不知木如何包得火金水?」曰:「木 是生氣,有生氣然後物可得而生;若無生氣,則火金 水皆無自而能生矣,故木能包此三者。 四端猶四 德。逐一言之,則各自為界限;分而言之,則仁義又是 一大界限。故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如《乾文言》既曰 『四德』,又曰:『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 正 淳言:『性之四端,迭為賓主,然仁智其總統也。『恭而無 禮則勞』,是以禮為主也;『君子義以為質』,是以義為主 也。蓋四德未嘗相離,遇事則迭見層出,要在人默而 識之』。」曰:「說得是。 『仁』字須兼義禮智看,方看得出。仁 者,仁」之本體,禮者仁之節文,義者仁之斷制,智者仁 之分別。猶春夏秋冬雖不同,而同出於春。春則生意 之生也,夏則生意之長也,秋則生意之成,冬則生意 之藏也。自四而兩,兩而一,則統之有宗,會之有元。故 曰:「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又曰:「仁為四端之首,而 智則能成始而成終,猶元為四德之長。然」元不生於 元,而生於貞。蓋天地之化,不翕聚則不能發散也。仁 智交際之閒,乃萬化之機軸。此理循環不窮,脗合無 閒,故不貞則無以為元也。 禮者仁之發,智者義之 藏。且以人之資質言之,溫厚者多謙遜,通曉者多刻 剝。 惻隱之心頭尾都是惻隱,三者則頭是惻隱,尾 是羞惡、辭遜、是非。若不是惻隱,則三者都是死物。蓋 惻隱是箇頭子,羞惡、辭遜、是非,便從這裡發來。 仁
與禮,自是有箇發生底意思,義與智,自是有箇收斂底意思。《答李孝述》
编辑
孝述見先生答黃寺丞「健順仁義禮智」之問云:「有分 而言之者,有合而言之者。」孝述於分而言者,已隨愚 見陳於上矣。復以合而言者求之,竊意仁義禮智,若 以用言,則有有為者,有無為者,故仁禮為健,義智為 順。若論其所以為是四者之實,則仁是人之不忍之 心,似有柔順之意;禮之品節一定而不可易,似有陰 「靜之意;二者恐是健中有順;義之『裁制方嚴』,似有剛 斷之意;『智之周流不滯』,似有陽動之意;二者恐是順 中有健,於此可見陰陽本不相離之意。不知是否?」曰: 「當時之意,恐謂分則為四,合則為二耳。然如所說,又 自是一意,即所謂『水陰根陽,火陽根陰』者。」
《答陳器之》
编辑
性是太極渾然之體,本不可以名字言,但其中含具 萬理,而綱理之大者有四,故命之曰仁義禮智。孔門 未嘗備言,至孟子而始備言之者,蓋孔子時性善之 理素明,雖不詳著其條而說自具。至孟子時異端蜂 起,往往以性為不善。孟子懼是理之不明,而思有以 明之。苟但曰「渾然全體」,則恐其如無星之秤,無寸之 「尺,終不足以曉天下。」於是別而言之,界為四破,而四 端之說於是而立。蓋四端之未發也,雖寂然不動,而 其中自有條理,自有閒架,不是儱侗,都無一物。所以 外邊纔感,中閒便應。如赤子入井之事,感則仁之理 便應,而惻隱之心於是乎形;如過廟過朝之事,感則 禮之理便應,而恭敬之心於是乎形。蓋由其中閒眾 理渾具,各各分明,故外邊所遇,隨感而應,所以四端 之發,各有面貌之不同。是以孟子析而為四,以示學 者,使知渾然全體之中,而粲然有條若此,則性之善 可知矣。然四端之未發也,所謂「渾然全體」,無聲臭之 可言,無形象之可見,何以知其粲然有條如此?蓋是 理之可驗,乃依然就他發處驗得。凡物必有本根。性 之理雖無形,而端的之發最可驗。故由其惻隱,所以 必知其有仁;由其羞惡,所以必知其有義;由其恭敬, 所以必知其有禮;由其是非,所以必知其有智。使其 本無是理於內,則何以有是端於外?由其有是端於 外,所以必知有是理於內而不可誣也。故《孟子》言「乃 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是則孟子之言 性善,蓋亦愬其情而逆知之耳。仁義禮智既知得界 限分曉,又須知四者之中仁義是箇對立底關鍵。蓋 仁,仁也,而禮則仁之著;義,義也,而智則義之藏。猶春 夏秋冬雖為四時,然春夏皆陽之屬也,秋冬皆陰之 屬也。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是知天地之道不兩則不能以 立。故端雖有四,而立之者則兩耳。仁義雖對立而成 兩,然仁實貫通乎四者之中。蓋偏言則一事,專言則 包四者。故仁者仁之本體,禮者仁之節文,義者仁之 斷制,智者仁之分別。猶春夏秋冬雖不同,而同出乎 春。春則春之生也,夏則春「之長也,秋則春之成也,冬 則春之藏也。」自四而兩,自兩而一,則統之有宗,會之 有元矣。故曰:「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是天地之理 固然也。仁包四端,而智居四端之末者,蓋冬者藏也, 所以始萬物而終萬物者也。智有藏之義焉,有終始 之義焉,則惻隱、羞惡、恭敬是三者皆有可為之事,而 智則無事可為,但分別其為是為非爾,是以謂之「藏」 也。又惻隱、羞惡恭敬皆是一面底道理,而是非則有 兩面,既別其所是,又別其所非,是終始萬物之象。故 仁為四端之首,而智則能成始,能成終。猶元氣雖四 德之長,然元不生於元而生於貞。蓋由天地之化不 翕聚則不能發散,理固然也。仁智交際之閒,乃萬化 之機軸。此理循環不窮,脗合無閒,程子所謂「動靜無 端,陰陽無始」者,此也。
《答廖子晦》
编辑
問:「《乾》之四德以貞配冬,無可疑,人之四德以智配冬 猶未瑩,豈以一歲之功萬物之成,畢見於此,如智之 明辨者乎?」曰:「智主含藏分別,有知覺而無運用,冬之 象也。」
《總論仁義禮智信》
编辑
或問:「『仁義禮智,性之四德』,又添『信』字,謂之『五性』,如何?」 曰:「信是誠實,此四者實有是仁,實有是義,禮智皆然。 如五行之有土,非土不足以載四者。又如土於四時 各寄王十八日,或謂王於戊己。然季夏乃土之本宮, 故尢王《月令》載中央土,以此 問。向蒙戒諭說仁,意 思云:『義禮智信上著不得,又須見義禮智信上少不 得,方見得仁統五常之意。《大雅》今以樹為喻。夫樹之 根固有生氣,然貫徹首尾,豈可謂幹與枝,花與葉無 生氣也』?」曰:「固然。只如四時。春為仁,有箇生意;在夏,則 見其有箇亨通意;在秋,則見其有箇成實意;在冬,則 見其有箇貞固意;在夏秋冬,生意何嘗息!本雖彫零, 生意則常存。大抵天地閒只一理,隨其」到處分許多 名字出來。四者於五行各有配,惟信配土,以見仁義禮智實有此理,不是虛說。又如《乾》四德,元最重,其次 貞亦重,以明終始之義。非元則無以生,非貞則無以 終,非終則無以為始,不始則不能成終矣。如此循環 無窮,此所謂「大明終始」也。 窮理只就自家身上求 之,都無別物事,只有箇仁「義禮智」,看如何千變萬化, 也離這四箇不得。公且自看日用之閒,如何離得這 四箇?如信者,只是有此四者,故謂之信。信,實也,實是 有此。論其體,則實是有仁義禮智;論其用,則實是有 惻隱、羞惡、恭敬、是非,更假偽不得。試看天下豈有假 做得仁,假做得義,假做得禮,假做得智?所以說信者, 以言其實有而非偽也。
《答林德久》
编辑
「界限」之說,亦是要見得五行之在性中,各有體段,要 得分辨不雜,不可說未感時都無分別,感物後方有 分別也。觀程先生「沖漠無朕」一段可見矣。
《答袁仲機》
编辑
前書所論仁義禮智,分屬五行四時,此是先儒舊說, 未可輕詆。今者來書雖不及之,然此大義也。或恐前 書有所未盡,不可不究其說。蓋天地之閒,一氣而已。 分陰分陽,便是兩物,故陽為仁而陰為義。然陰陽又 各分而為二,故陽之初為木,為春、為仁;陽之盛為火, 為夏、為禮;陰之初為金,為秋、為義;陰之極,為水,為冬、 「為智。」蓋仁之惻隱方自中出,而禮之恭敬則已盡發 於外;義之羞惡方自外入,而智之是非則已全伏於 中。故其象類如此,非是假合附會,若能默會於心,便 自可見。「元亨利貞」,其理亦然。《文言》取類,尢為明白,非 區區今日之臆說也。五行之中,四者既各有所屬,而 土居中宮,為四行之地,四時之主,在人則為信,為真 實之義,而為四德之地,眾善之主也。蓋天人一物,內 外一理,流通貫徹,初無閒隔。若不見得,則雖生於天 地閒而不知所以為天地之理,雖有人之形貌而亦 不知所以為人之理矣。故此一義切於吾身,比前數 段尢為要緊,非但小小節目而已也。
《玉山講義》
编辑
程珙請曰:「《論語》多是說仁,孟子卻兼說仁義意者。夫 子說元氣,孟子說陰陽,仁恐是體,義恐是用。」先生曰: 「孔孟之言有同有異,固所當講。然今且當理會何者 為仁,何者為義?曉此兩字,義理分明,方於自己分上 有用力處,然後孔孟之言有同異處,可得而論。如其 不曉,自己分上元無工夫,說得雖工,何益於事?且道」 如何說箇「仁義二字底道理?大凡天之生物,各付一 性。性非有物,只是一箇道理之在我者耳。故性之所 以為體,只是仁義禮智信五字。天下道理,不出於此。」 韓文公云:「人之所以為性者五。」其說最為得之。卻為 後世之言性者多雜佛老而言,所以將性字作知覺 心意看之,非聖賢所說「性」字本指也。五者之中所謂 信者,是箇真實無妄底道理,如仁、義、禮、智,皆真實而 無妄者也。故「信」字更不須說,只「仁」「義」、「禮」、「智」四字於中 各有分別,不可不辨。蓋仁則是箇溫和慈愛底道理, 義則是箇斷制裁割底道理,禮則是箇恭敬撙節底 道理,智則是箇分別是非底道理。凡此四者具於人 心,乃是性之本體。方其未發,漠然無形象之可見。及 其發而為用,則仁者為惻隱,義者為羞惡,禮者為恭 敬,智者為是非,隨事發見,各有苗脈,不相淆亂,所謂 情也。故《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 端也;恭敬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謂之 端者,猶有物在中而不可見,必因其端緒發見於外, 然後可得而尋也。蓋一心之中仁義禮智各有界限, 而其性情體用,又自各有分別。須是見得分明,然後 就此四者之中又自見得「仁義」兩字是箇大界限,如 天地造化,四序流行,而其實不過於一陰一陽而已。 於此見得分明,然後就此又自見得「仁」字是箇生底 意思,通貫周流於四者之中。仁固仁之本體也,義則 仁之斷制也,禮則仁之節文也,智則仁之分別也。正 如春之生氣,貫徹四時:春則生之生也,夏則生之長 也,秋則生之收也,冬則生之藏也。故程子謂「四德之 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言則包四者。」正謂此 也。孔子只言仁,以其專言者言之也,故但言仁,而仁 義禮智皆在其中。孟子兼言義,以其偏言者言之也。 然亦不是於孔子所言之外添入一箇「義」字,但於一 理之中分別出來耳。其又兼言禮智,亦是如此。蓋禮 又是仁之著,智又是義之藏,而仁之一字,未嘗不流 行乎四者之中也。若論體用,亦有兩說。蓋以仁存於 心而義形於外言之,則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而以 仁義相為「體用。若以仁對惻隱,義對羞惡而言,則就 其一理之中,又以未發、已發相為體用。若認得熟,看 得透,則玲瓏穿穴,縱橫顛倒,無處不通,而日用之閒, 行著習察,無不是著工夫處矣。」珙又請曰:「三代以前, 只是說中說極。至孔門答問,說著便是仁,何也?」先生 曰:「說中說極,今人多錯會了他文義,今亦未暇」一一 詳說,但至孔門方說「仁」字,則是列聖相傳,到此方漸次說親切處爾。夫子所以賢於堯舜,於此亦可見其 一端也。
真西山集
编辑《代劉季文浦城縣庠四德四端講義》
编辑
人之為人,所以與天地並立而為三者,蓋形有大小 之殊,而理無大小之閒故也。理者何?仁義禮智是也。 人之有是理者,天與之也。自天道而言,則曰「元亨利 貞」,自人道而言,則曰仁義禮智,其實一而已矣。自揚 子雲作《太元》,以四德配五常,後儒因之,論述眾矣。然 其發明精切,未有如文公先生者也。文公之說曰:「元 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於此,故於時為春,於人 則為仁,而眾善之長也。《亨》者,生物之通,物至於此,莫 不嘉美,故於時為夏,於人則為禮,而眾美之會也。《利》 者,生物之遂,物各得宜,不相妨害,故於時為秋,於人 則為義,而得其分之和也。《貞》者,生物之成,實理具備, 隨在各足,故於時為冬,於人則為智,而眾事之幹也。」 深味斯言,人與天地本一無二,而其所以異者,天地 無心,而人有欲。天地惟無心也。是以於穆之命,終古 常新。元而亨,亨而利,利而貞,貞而又元,一通一復,循 環無閒。人之生也,初皆全具。惟其有形體之累,則不 能無物欲之私。故當其惻隱之發而有以撓之,則仁 不能充矣;當其羞惡「之發而有以奪之,則義不能充 矣。恭敬是非之發亦然。」此孟子所以惓惓於充之一 言也。蓋善端之發,其始甚微,亦猶陰陽之氣兆於二 至初,皆眇然而未著也。迨陽浸而長,至於正月,則天 地之氣和,而物皆發達矣。陰浸而長,至於七月,則天 地之氣肅,而物皆收斂矣。天地無心,其生成萬物之 理,皆「自微至著,蓋無一歲不然者。人能體天地之心 以為心,因其善端之發,保養扶持,去其所以害之者, 若火之然,因而噓之,若泉之達,因而導之,則一念之 惻隱可以澤百世,一念之羞惡可以正萬民。」堯、舜之 仁,湯、武之義,所以與天地同其大者,以其能充之也。 桀紂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與禽獸不異者,以其 遏絕之也。故曰:「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嗚呼!孟子之言痛切至此,其可不深 思所警哉!今者王春朔旦,四德之元,實肇於此。故竊 孟子大《易》之義,與朋友共講焉。欲吾儕於此深自警 者,知吾心之德即天地之德,必當戰兢朝夕,不敢失 墜。至於一念之萌,則察其所發,果天理邪,抑人慾邪? 如其發於天理,則充而長之,發於人慾,則窒而絕之。 功用之久,義理自明,人欲自將,退聽天地之所以與 我者,庶乎其可保矣。夫如是,然後不失其所以為人 之理。若夫顛倒於利害之途,昏迷於嗜慾之境,善端 泯絕,正理消亡,則《孟子》之所謂「非人」也,可不懼哉!某 不敏,方將以此自警。吾黨之士儻有志焉,則所謂「求 仁」之方,繼此當相與切磋講究之,而不敢有隱也。
何垣西疇常言
编辑《明道》
编辑
舜命契敷五教,《泰誓》數受,狎侮五常。茲有見於經者, 然初不列五者之目為何事也。所謂「仁」「義」「禮」「智」「信」,孔 門垂教,因門人問及,則隨為之答,亦未嘗合五者而 為言。至漢儒而後,指名為五常矣,史氏以之協五行 與五音,上配五星,下儷五事,其說似鑿,然質諸理而 當揆之數而合,蓋亦自然而然,非強為附會也。
性理大全
编辑《總論仁義》
编辑
程子曰:「仲尼言仁未嘗兼義,獨於《易》曰『立人之道曰 仁與義,孟子言仁必以義配。蓋仁者體也,義者用也, 知義之為用而不外焉者,可與論道矣。世之論仁義 者多外之,不然則混而無別,非知仁義之說也。 昔 者聖人立人之道曰仁曰義。孔子曰:『仁者人也,親親 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唯能親親,故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唯能尊賢,故賢者在位, 能者在職。唯仁與義,盡人之道,則謂之聖人。 人必 有仁義之心,然後仁義之氣睟然達於外。
問:「心無內外,心而有內外,是私心也,非天理也。故愛 吾親,而人之親亦所當愛;敬吾長而人之長亦所當 敬。今吾有親則愛焉,而人之親不愛;有長則敬焉,而 人之長不敬。是心有兩也,是二本也。且天之生物,使 之一本而二本,可乎?」南軒張氏曰:「此緊要處,不可毫 釐差。蓋愛敬之心,由一本而施有差等,此仁義之道」 所以未嘗相離也。《易》所謂「稱物平施」,稱物之輕重而 吾施無不平焉,此吾儒所謂理一而分殊也。
勉齋黃氏曰:「《論語》一書,未嘗以仁義對言,而孟子言 仁義者不一而足,聖賢之教,宜無異指,而若是不同, 何也?仁義性所有也。夫子言性不可得聞,而孟子道 性善也。夫子教人無非仁義之道,使人油然入於仁 義而不自知也。孟子憫斯世之迷惑,故開關啟鑰,直 指人心而明告之也。五常百行,皆性所有,而獨言仁」 義,又何也?仁義蓋總名,而五常百行其支派也。孟子 提綱挈領,使人由是而推之,無往而非仁義也。孟子之言仁義也,其強為是名耶?抑亦有自來也?且何以 知其為性所有,而五常百行之總名也?夫子固常言 之矣。「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 之道,曰仁與義。三才之道一而已。陰」陽以氣言,剛柔 以質言,仁義以理言也。人受氣於天,賦形於地,秉陰 陽剛柔氣質以為體,則具仁義之理以為性,此豈人 之所能強名?而五常百行,孰有出於仁義之外哉? 仁義之道,不在他求。《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 惡之心,義之端也。」又曰:「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 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仁 義之道根於吾心之固有,初非有甚高難能之事也。 存之於虛靜純一之中,推之於動作應酬之際,則仁 義之道在我矣。試以吾平日設心者思之,果能事親 而孝乎,果能處宗族而睦乎,果能交於鄉黨朋友而 兼所愛乎,果能視人如己乎,果能視民如傷乎?即是 心而充「之,以至於無一念之不公,則仁之道盡矣。果 能從兄而順乎?果能事上而敬乎?果能應事接物而 求其是乎?果能見利不趨乎?果能見害不避乎?即是 心而充之,以至於無一事之不宜,則義之道盡矣。盡 仁義之道,則仰不愧,俯不怍,而上下與天地同流矣。」 北溪陳氏曰:「仁義起發是惻隱羞惡,及到那」人物上, 方見得愛與宜,故曰「愛之理,宜之理。」
《總論仁義禮智》
编辑
南軒張氏曰:「四者具於性而根於心,猶木之著本,水 之發源,由是而生生不息也。仁義禮智,根於心而生 色於外,充盛著見,自不可揜。故其睟然之和,見於面, 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涵養擴充,充積而 熟,天理融會,動容周旋,無非此理。 人之性,仁義禮 智四德具焉。其愛之理則仁也,宜之理則義也,讓之 理則禮也;知之理則智也。」是四者雖未形見,而其理 固根於此,則體實具於此矣。性之中只有是四者,萬 善皆管乎是焉。而所謂愛之理者,是乃天地生物之 心而其所由生者也,故仁為四德之長,而又可以兼 包焉。惟性之中有是四者,故其發見於情,則為惻隱、 羞惡、辭讓、是非之端,而所謂惻隱者亦未嘗不貫通 焉,此性情之所以為體用,而心之道則主乎性情者 也。人惟己私蔽之,以失其性之理而為不仁,甚至於 為忮為忍,豈人之情也哉?其陷溺者深矣。是以為仁 莫要乎克己,己私既克,則廓然大公,而其愛之理素 具於性者無所蔽矣。愛之理無所蔽則與天地萬物 血脈貫通,而其用亦無不周矣。故指愛以名仁,則迷 其體,而愛之理則仁也;指公以為仁,則失其真,而公 者,人之所以能仁也。夫靜而仁義禮智之體具,動而 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端達,其名義位置固不容相 奪倫,然而惟仁者為能推之而得其宜,是義之所存 者也;惟仁者為能恭讓而有節文,是禮之所存者也; 惟仁者為能知覺而不昧,是智之所存者也。此可見 其兼能而貫通者矣。是以孟子於仁統言之曰:「仁,人 心也。」亦猶在《易》乾坤四德,而統言乾元、坤元也。 勉齋黃氏曰:「道固莫大於仁義,而孟子又曰:『惻隱之 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 也』。向之二者分而為四,又何也?天固不外乎陰陽矣。 陰陽互分而為老少,則為四矣。陰陽互分而為老少, 金木水火之所以流行也。木神則仁,金神則義,火神 則禮,水神則智。五行既不外乎陰陽,則五性亦不外 乎仁義也。」嗟夫!人稟五行陰陽之秀氣以生,而具有 仁義禮智之性,所以與天地並立而為三也。自其氣 稟所昏,物欲所汨,則惻隱者變而「為殘忍矣,羞惡者 變而為鄙賤矣,恭敬者變而為傲慢矣,是非者變而 為昏愚矣。如是則雖具人之形,而亦何異於禽獸哉!」 北溪陳氏曰:「人性之有仁義禮智,只是天地元亨利 貞之理。仁在天為元,於時為春,乃生物之始,萬物於 此方萌芽發露,如仁之生生,所以為眾善之長也。禮 在天為亨,於時為」夏,萬物到此時一齊盛長,眾美所 會聚。如經禮三百,《曲禮》三千,燦然文物之盛,亦眾美 所會聚也。義在天為利,於時為秋,萬物到此時,皆成 遂,各得其所。如義斷制萬事亦各得其宜。秋有肅殺 氣,義亦有嚴肅底意。智在天為貞,於時為冬,萬物到 此時,皆歸恨復命,收斂都定了。如智見得萬事是非 都一定確然不可易,便是貞固道理。貞後又生元,元 又生亨,亨又生利,利又生貞,只管如此去,循環無端。 總而言之,又只是一箇元。蓋元是箇生意,亨只是此 生意之通,利只是此生意之遂,貞也只是此生意之 藏,此元所以兼通四德。故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 統天。」謂統乎天,則終始周流,都是一箇「『元。如仁兼統 四者,義禮、智都是仁。至其為四端,則所謂惻隱一端, 亦貫通乎羞惡、辭讓、是非之端而為之統焉。今即就 四端不覺發動之初,真情懇切時,便自見惻隱貫通 處。故程子曰:『四德之元,猶五常之仁』。偏言則一事,專 言則包四者』。可謂示人親切,萬世不易之論矣。」 問: 「何謂義禮智都是仁?」曰:「仁者此心,渾是天理流行;到那『禮儀三百,威儀三千』,亦都渾是這天理流行;到那 義之裁斷,千條萬緒,各得其宜,亦都渾是這天理流 行;到那智之分別,萬事,是非各定,亦都渾是這天理 流行。 仁義禮智四者,判作兩邊,只是仁義兩箇。如 春夏秋冬四時,分來,只是陰陽兩箇。春夏為陽,秋冬 為陰;夏之通」暢,只是春之發生盛大處。冬之斂藏,只 是秋之肅殺歸根處。
潛室陳氏曰:「性是太極渾然之全體,本不可以名字 言,但其中含具萬理,而綱領之大者有四,故命之曰 仁義禮智。孔門未嘗備言,至孟子始備言之。苟但曰 『渾然本體』,則恐為無星之秤,無寸之尺,而終不足以 曉天下。於是別而言之,界為四破,而四端之說於是 乎立。孟子之言,亦愬其情而逆知之耳。仁義禮、智既」 見得他界分分明,又須知四者之中,仁義是一箇對 立底關鍵。蓋仁,仁也,而禮者則仁之著;義,義也,而智 者則義之藏。猶春夏秋冬雖為四時,然春夏皆陽之 屬也,秋冬皆陰之屬也。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 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是知天地之 道不兩,則不能以立,故端有四而立之兩耳。仁義雖 對立而成兩,然仁實通乎四者之中。蓋偏言則一事, 專言則包四者。故仁者仁之本體,禮者仁之節文,義 者仁之節制,智者仁之分別。猶春夏秋冬雖不同而 同出於春,春則春之生,夏則春之長,秋則春之收,冬 則春之藏也。自四而兩,自兩而一,則統之有宗,會之 有元矣。故曰:「五行一陰陽,陰陽一太極」,是天地之理 固然也。仁包四端而智居四端之末者,蓋冬者藏也, 所以終萬物而始萬物者也。智有藏之義焉,有始終 之義焉。是惻隱、羞惡、恭敬三者皆有可為之事,而智 則無事可為,但分別其為是為非耳,是以謂之藏也。 又惻隱、羞惡、恭敬皆是一面底道理,而是非則有兩 面,既別其所是,又別其所非,終始萬物之象也。故仁 為四端之首,而智則或終而或始,猶元為四德之長, 然元不生於元,而生於貞。蓋天地之化,不翕聚則不 能發散,理固然也。仁智交際之閒,乃萬物之機軸,循 環不窮,脗合無閒,程子所謂「陰陽無端,動靜無始」者, 此也。
西山真氏曰:「人之為人,所以與天地並立而為三者, 蓋形有大小之殊,而理無大小之閒故也。理者何?仁 義禮智是也。人之有是理者,天與之也。自天道而言 之,則曰元亨利貞,自人道而言之,則曰仁義禮智,其 實一而已。人與天地,本一無二,而其所以異者,天地 無心而人有欲,天地惟無心也。是以《於穆》之命,終古 常新」,元而亨,亨而利,利而貞,貞而又元,一通一復,循 環而無閒。人之生也,初皆全具此理。惟其有形體之 累,則不能無物欲之私,故當其惻隱之發而有以撓 之,則仁不能充矣;當其羞惡之發而有以奪之,則義 不能充矣。恭敬是非之發亦然。此孟子所以惓惓於 充之一言也。蓋善端之發,其始甚微,亦猶陰陽之氣 兆於二至初,皆眇然而未著也。迨陽浸而長,至於正 月,則天地之氣和,而物皆發達矣。陰浸而長,至於七 月,則天地之氣肅,而物皆收斂矣。天地無心,其生成 萬物之理,皆自微至著,無一歲不然者。人能體天地 之心以為心,因其善端之發,保養扶持,去其所以害 之者,若火之然,因而「噓之,若泉之達,因而導之。」則一 念之惻隱可以澤百世,一念之羞惡,可以正萬民。堯 舜之仁,湯武之義,所以與天地同其大者,以其能充 之也。
《總論仁義禮智信》
编辑
程子曰:「仁者,公也,公此者也;義者,宜也,權量輕重之 極也;禮者,別也;智者,知也;信者,有此者也。萬物皆有 性,此五常性也。 仁、義、禮、智、信,於性上要言,此五事 須要分別出。仁則固一一所以為仁。惻隱則屬愛,乃 情也,非性也。恕者,入仁之門,而恕非仁也。因其惻隱 之心,知其有仁。惟四者有端而信,無端只有不信,更 無」信。如東西南北已有定體,更不用信。若以東為西, 以南為北,則有不可信。如東即東,西即西,則無信。 仁載此四事,「由行而宜之謂義,履此之謂禮,知此之 謂智,誠此之謂信。」 仁義禮智信五者性也。仁者全 體,四者四支。仁,體也,義宜也;禮,別也,智,知也,信,實也。
凡有血氣之類,皆具五常,但不知充而已矣。
《張子》曰:「仁不得義則不行,不得禮則不立,不得智則 不知,不得信則不能守,此致一之道也。」
北溪陳氏曰:「仁者心之全德,兼統四者:義、禮、智、信,無 仁不得。蓋仁是心中箇生理,常流行,生生不息,徹終 始,無閒斷。苟無這生理,則心便死了。其待人接賓,恭 敬何自而發?必無所謂禮;處事之際,必不解裁制,而 無所謂義;其於是非也,亦頑然無所知覺,而無所謂 智。既無是四者,又烏有所謂實理哉?就事物言,父子 有親便是仁,君臣有義便是義,夫婦有別便是禮,長 幼有序便是智,朋友有信便是信,此是豎觀底意。若 橫而觀之,以仁言,則所謂親、義別序信,皆莫非此心天理流行,又是仁;以義言,則只那合當親、合當義,合 當序,合當別、合當信底,皆各當乎理之宜,又是義;以 禮言,則所以行乎親」;「義別序信,中之」節文,又是禮;以 智言,則所以知是五者當然而不昧,又是智;以信言, 則所以實是五者誠然而不妄,又是信。若又錯而言 之,親親,仁也,所以愛親之誠,則仁之仁也;所以諫乎 親,則仁之義也,所以溫凊定省之節文,則仁之禮也。 自良知無不知是愛,則仁之智也,所以為事親之實, 則仁之信也;從兄,義也。所以愛兄之誠,則義之仁也; 所以當敬在兄,則義之義也;所以徐行後長之節文, 則義之禮也。自良知無不知是敬,則義之智也。所以 為從兄之實,則義之信也。敬賓,禮也。所以懇惻於中, 則禮之仁也;所以接待之宜,則禮之義也;所以周旋 之節文,則禮之禮也;所以酬酢而不亂,則禮之智也。 所以為敬賓之實,則禮之信也。察物,智也。是是非非 之懇惻,則智之仁也。是是非非之得宜,則智之義也。 是是非非之中節,則智之禮也。是是非非之一定,則 智之智也。所以為是非之實,則智之信也。復言信也, 由乎天理之公,則信之仁也。發而皆天理之宜,則信 之義也。出而中節,則信之禮也。所以有條「而不紊,則 信之;智也;所以為是言之實,則信之信也。」 仁義禮 智信五者,謂之五常,亦謂之五性。就造化上推,原來 只是五行之德。仁在五行為木之神,在人性為仁;義 在五行為金之神,在人性為義;禮在五行為火之神, 在人性為禮;智在五行為水之神,在人性為智。人性 中只有仁義禮智四位,卻無信位。如五行,木位東,金 位西,火位南,水位北,而土無定位,只寄處於四位之 中。木屬春,火屬夏,金屬秋,水屬冬,土無專氣,只分寄 旺於四季之閒。四行無土,便都無所該載。猶仁義禮 智無信,便都不實了。只仁義禮智之實理便是信,信 卻易曉。仁義禮智,須逐件看得分明,又要合聚,看得 脈絡都不亂。 四者端緒,日用閒常常發見,只是人 看理不明,故茫然不知得。且如一事到面前,便自有 箇是,有箇非。須是知得此,便是智。若是也不知,非也 不知,便是心中頑愚無知覺了。既知得是非已明,便 須判斷,只當如此做,不當如彼做,有可否從違,便是 義。若要做此,又不能割捨得彼,只管半閒不界,便是 心中頑鈍而無義。既斷定了,只如此做,便看此事如 何是太過,如何是不及。做得中正恰好有箇節文,無 過無不及,此便是禮。做事既得中,更無些子私意夾 雜其閒便都純是天理流行,此便是仁事做成了,從 頭至尾,皆此心真實所為,便是信。此是從下說上去。 若從上說下來,且如與箇賓客相接,初閒纔聞之,便 自有箇懇惻之心,「怛然動於中」是仁。此心既怛然動 於中,便肅然起敬去接見他是禮。既接見畢,便須合 作如何待輕重厚薄!處之合宜,便是義。或輕或重,或 厚或薄,明白一定是智,從首至末皆真實是信。此道 理循環無端,若見得熟,則大用小用皆宜,橫說豎說 皆通。 程子《論心》,「譬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此一語 說得極親切,只按此為準去看,更兼所謂「仁是性,愛 是情」,及「仁不可訓覺與公,而以人體之故為仁」等數 語,相參照體認出來,則主意不差,而仁可得矣。義,就 心上論,則是心之裁制決斷處。「宜」字乃裁斷後事,裁 斷當理,然後得宜。凡事到面前,便須有剖判,是可是 否?文公謂:「義之在心,如利刃然,物來觸之,便成兩片。」 若可否都不能剖判,便是此心頑鈍無義了。且如有 人來邀我同出去,便須能剖判當出不當出。若要出, 又不要出,於中遲疑不能決斷,更何義之有?此等處 須是自看得破。如韓文公以「行而宜之之謂義」,則是 就外面說成義外去了。「禮者,天理之節文,而人事之 儀則」,朱子以此兩句對言之,何也?蓋天理只是人事 中之理,而具於心者也。天理在中而著見於事,人事 在外而根於中,天理其體,而人事其用也。儀,謂容儀 而形見於外者,有粲然可象底意,與「文」字相應。則,謂 法則。準則,是箇骨子,所以存於中者,乃確然不易底 意,與「節」字相應。文而後儀,節「而後則,必有天理之節 文,而後有人事之儀」則禮者心之敬而天理之節文 也。心中有箇敬,油然自生,便是禮;見於應接,便自有 箇節文。節則無太過,文則無不及。如做事太質無文 彩,是失之不及;末節繁文太盛,是流於太過。天理之 節文,乃其恰好處,便是理合當如此,更無太過,更無 不及。當然而然,便即是中。智只是心中一箇知覺處, 知得是是非非,恁地確定是智。《孟子》謂「知斯二者,弗 去是也。」知是知識,弗去便是確定不易之意。信在性, 只是四者都實底道理,及發出來,便為忠信之信。由 內面有此信,故發出來方有忠信之信。忠信只是一 物,而判作二者,便是信之端緒,是就外面應接事物 發源處說。
魯齋許氏曰:「五常,性也。天命之性,性分中之所固有, 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所行之道也。率性之道,職 分之所當為
五常部藝文
编辑《陳氏五子字說》宋·黃庭堅
编辑
陳氏五男子制名,以五行之物始於天,一生水而止 於金,蓋因天道起於北方,而成歲之序曰:「崇居中孚」, 宜又以智、仁、禮、信、義媲夫而字之。豫章。黃庭堅曰:君 子之名子也,以德命為義,於此合矣,故為具其說。《易 大傳》曰:「智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蓋周萬物而不遺, 智之德也。欲極高明,故智言崇。《孟子》曰:「居惡在仁是 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仁固人 之安宅,人有不願居安宅,而中路以託宿者乎?君子 居天下之廣居,體仁而已矣,故仁言居。《周官》曰:「以天 產作陰德,以中禮防之;以地產作陽德,以和樂防之。 蓋天產,精神也;陰德,心術也。精神運而心術行焉。無 過不及,而一要於中者,禮之節文也」,故禮言中。《易》曰: 「中孚,信及豚魚。」孚者,信之心化也。信不素顯,同室致 疑,及其孚也,異物敦化,故信言孚。《禮》曰「君子之所謂 孝也」者,國人皆稱願焉。曰:有子如此,可謂孝矣。仁者, 仁此者也;義者,宜此者也。蓋義者,萬物之制也。君子 務本,時措萬物之宜而已矣,故義言「宜。」雖然,之五物 者,故參相得也。播五行於四時,其治不同,同歸於成 歲。仁義禮智信,雖所從言之異,要於內視反聽,克己 以歸於君子而已矣。今夫水,上下與天地流通,周乎 萬物,智也;天下之至柔,仁也;馳騁天下之至剛,義也; 無心於遲速,盈科而後進,信也;善下百谷,故能為百 谷王,禮也。今夫仁,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 死,曲「直皆遂焉」,木之理也。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 成仁,金之決也。「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 勿動」,火之政也。無欲而好仁,無畏而惡不仁,水之事 也。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土之守也。明此二端,三 者得矣。一則五,五則一也。然欲求深則去本遠,用意 過當則善失真。吾生也有涯,用以隨無用之知,智之 敝也。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仁之過也;嫂溺不援, 禮之棄也;父攘羊而子證之,信之賊也;避兄離母而 居於陵,義之罪人也。故太高則不情,太下則易溺,君 子所以亹亹焉為夫節會肯綮,又如此也。天下之道 術,未有無當於五物,待是而後立者,其惟好學乎!
《召除禮侍上殿奏劄》真德秀
编辑
臣聞「國於天地,必有與立焉,三綱五常是也。」夫自高 卑奠位,而大分已明,帝降之衷,而善性均有,然維持 而主張之繄,君師是賴。故聖人者作躬行此道,以標 的乎天下。君臣之綱正於上,而天下皆知有敬;父子 之綱正於上,而天下皆知有親;夫婦之綱正於上,而 天下皆知有別。三者正,而昆弟朋友之倫亦莫不正。 「凡使生人之類各有寧宇,不相鬥暴賊殺者,此唐虞 三代數聖人之功,所以與天地同其大也。夫所謂五 常者,亦豈出乎三綱之外哉?父子之恩即所謂仁,君 臣之敬即所謂義,夫婦之別即所謂禮,智者知此而 已,信者守此而已,未有三綱正而五常或虧,亦未有 三綱廢而五常獨存者。」嗚呼!是理也,其扶持宇宙之 棟幹,奠安生民之柱石歟?
《自贊》文天祥
编辑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 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五常部紀事
编辑《續志林》:周穆王時,徐偃王為國,務出於仁義。而穆王 無道,意不在天下,四方諸侯之爭辯者,無所質正,咸 賓祭於徐焉。或謂楚文王曰:「徐偃王好行仁義之道, 漢東諸侯三十六國盡服矣。王不伐楚,必事徐。」楚遂 興師伐徐,殘之。徐偃王將死,曰:「吾賴於文德而不明 武備,好行仁義之道,而不知詐人之心,以至此也。」 《列子說符篇》:宋人有好行仁義者,三世不懈。家無故 黑牛生白犢,以問孔子。孔子曰:「此吉祥也。」以薦上帝。 居一年,其父無故而盲,其牛又復生白犢。其父又復 令其子問孔子,其子曰:「前問之而失明,又何問乎?」父 曰:「聖人之言,先迕後合。其事未究,姑復問之。」其子又 復問孔子,孔子曰:「吉祥也。」復教以祭。其子歸,致命,其 父曰:「行孔子之言也。」居一年,其子又無故而盲。其後 楚攻宋,圍其城。民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丁壯者 皆乘城而戰,死者大半。此人以父子有疾皆免,及圍 解而疾俱復。
昔者有昆弟三人,游齊魯之閒,同師而學,進仁義之 道而歸其父曰:「仁義之道若何?」伯曰:「仁義使我愛身 而後名。」仲曰:「仁義使我殺身以成名。」叔曰:「仁義使我 身名並全。」彼三術相反,而同出於儒。
《漢書汲黯傳》:武帝時,方招文學儒者,上曰:「吾欲云云, 黯對曰:『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 治乎』?上怒變色而罷朝,公卿皆為黯懼。上退謂人曰: 『甚矣,汲黯之戇也』!」
《後漢書臧洪傳》:曹操圍張超,洪將赴難,從袁紹請兵。 紹不聽,超城遂陷。洪由是怨紹,紹興兵圍之,城陷,命殺洪。洪邑人陳容在坐,起謂紹曰:「仁義豈有常所,蹈 之則為君子,背之則為小人。今日寧與臧洪同日死, 不與將軍同日生。」遂復見殺。
《輟耕錄》:周景遠為南臺御史時,分治過浙省,每日與 朋友往復,其書吏不樂,似有舉刺之意,大書壁上曰: 「御史某日訪某人,某日某人來訪。御史忽見,呼謂曰: 『我嘗又訪某人,汝乃失記,何也?第補書之』。因復謂曰: 『人之所以讀書為士君子者,正欲為五常主張也。使 我今日謝絕故舊,是為御史而無一常,寧不為御史, 不可滅人理』。」吏赧服而退。
五常部雜錄
编辑《淮南子齊俗訓》:「禮者,所以別尊卑,異貴賤;義者,所以 合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際也。今世之為禮者, 恭敬而忮;為義者,布施而德。君臣以相非,骨肉以生 怨,則失禮義之本也,故搆而多責。夫水積則生相食 之魚,土積則生自穴之獸,禮義飾則生偽匿之本。」 《揚子法言修身篇》:「或問仁義禮智信之用。曰:『仁宅也, 義路也。禮,服也,智,燭也,信,符也。處宅由路,正服明燭 執符,君子不動,動斯得矣』。」
《論衡命義》篇:「有三性,有正,有隨,有遭。正者,稟五常之 性也。」
《物勢》篇:「一人之身,含五行之氣,故一人之行,有五常 之操,五常之道也。」
問:孔篇「有不知之性,何妨為仁之行?五常之道,仁義 禮智信也。五者各別,不相須而成。故有智人,有仁人 者,有禮人,有義人者。人有信者未必智,智者未必仁, 仁者未必禮,禮者未必義。」
《齊世》篇:「上世之人,所懷五常也;下世之人,亦所懷五 常也。俱懷五常之道,共稟一氣而生,上世何以質朴? 下世何以文薄?」
《外史盟會篇》:「信則盟必潰,弗盟則無以彰信也。盟以 彰信,故潰盟者,《春秋》惡之;求盟而不直者,《春秋》恥之。 夫求盟者,信詐之機也。」
《文中子王道》篇:「董常曰:『夫子自秦歸晉,宅居汾陽,然 後三才五常,各得其所』。」
《述史》篇:「『薛收問仁,子曰:五常之始也;問性,子曰:五常 之本也;問道,子曰:五常一也』。賈瓊曰:『子於道有不盡 矣乎』?子曰:『通於三才。五常有不盡者,神明殛也』。」 《譚子化書德化》篇:「儒有講五常之道者:分之為五事, 屬之為五行,散之為五色,化之為五聲,俯之為五嶽, 仰之為五星,物之為五金,族之為五靈,配之為五味, 感之」為五情。所以聽之者,若醯雞之遊太虛,如井蛙 之浮滄溟。莫見其鴻濛之涯,莫測其浩渺之程。日暮 途遠,無不倒行。殊不知「五常之道,一也,忘其名則得 其理,忘其理則得其情。」然後牧之以清靜,棲之以杳 冥,使混我神氣,符我心靈。若水投水,不分其清;若火 投火,不閒其明。是謂奪五行之英,盜五常之精,聚之 則一芥可包,散之則萬機齊亨。其用事也,如酌醴以 投器;其應物也,如懸鏡以鑒形。於是乎變之為萬象, 化之為萬生,通之為陰陽,虛之為神明。所以運帝王 之籌策,代天地之權衡,則仲尼其人也。
《仁化》篇:「曠然無為之謂道,道能自守之謂德,德生萬 物之謂仁,仁救安危之謂義,義有去就之謂禮,禮有 變通之謂智,智有誠實之謂信,通而用之之謂聖。道, 虛無也,無以自守,故授之以德。德,清靜也。無以自用, 故授之以仁。仁用而萬物生,萬物生必有安危,故授 之以義。義濟安拔危,必有否臧,故授之以禮;禮秉規」 持範,必有疑滯,故授之以智。智通則多變,故授之以 信。信者成萬物之道也。
道德者,天地也。五常者,五行也。仁,發生之謂也,故均 於木。義,救難之謂也,故均於金。禮,明白之謂也,故均 於火。智,變通之謂也,故均於水。信,愨然之謂也,故均 於土。仁不足則義濟之,金伐木也。義不足則禮濟之, 火伐金也。禮不足則智濟之,水伐火也。智不足則信 濟之,土伐水也。始則五常相濟之業,終則五常相伐 之道,斯《大化》之往也。
夫禽獸之於人也,何異「有巢穴之居,有夫婦之配,有 父子之性,有死生之情。烏反哺,仁也;隼憫胎,義也;蜂 有君,禮也;羊跪乳,智也;雉不再接,信也。」孰究其道?萬 物之中,五常百行,無所不有也。而教之為網罟,使之 務畋漁。且夫焚其巢穴,非仁也;奪其親愛,非義也;以 斯為享,非禮也;教民殘暴,非智也;使萬物懷疑,非信 也。夫羶臰之慾不止,殺害之機不已。羽毛雖無言,必狀「我為貪狼之與封豕;鱗介雖無知,必名我為長鯨 之與巨虺」也。胡為自安,焉得不恥。吁!直疑自古無君 子。
《儉化篇》:「王者皆知御一可以治天下也,而不知孰謂 之一。夫萬道皆有一仁,亦有一義,亦有一禮,亦有一 智,亦有一信,亦有一。一能貫五,五能宗一,能得一者, 天下可以治。」其道蓋簡而出自簡之,其言非元而入 自元之。是故終迷其要,竟惑其妙。所以議守一之道, 莫過乎儉。儉之所律,則仁不蕩,義不亂,禮不奢,智不 變,信不惑。故心有所主,而用有所本,而民有所賴。 夫仁不儉有不仁,義不儉有不義,禮不儉有非禮,智 不儉有無智,信不儉有不信。所以知儉為《五常》之本, 五常為儉之末。夫禮者,益之道也;儉者損之道也;益 者損之旨,損者,益之理。禮過則淫,儉過則朴,自古及 今,未有亡於儉者也。
觀微子,聖人有常生之天,眾人有不死之天。「常生之 天」,全體「不死之天」一端,仁義禮智不可勝用,全體之 天也。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一端之天也。擴而充之,可 保四海,其詔眾人之為聖人乎?眾人有聖人之望,自 孟氏之啟入人乎?
或問古之害正道者。曰:「異端今則無世,曷為不古也?」 觀《微子》曰:「古之害也,以異端殊門而異辨。今之害也, 自吾儒同室而罔覺。故一人作之,眾人疑之,有道者 起而闢之,雖有害焉,寡矣。父師開之,子弟習之,有國 者舉而用之,雖不害焉,亦寡矣。」曰:「敢問其所以害?」曰: 「以似仁義害仁義,不愈於以不仁義害仁義乎?」曰:「舉 業,業仁義也。」「奚害焉?」曰:非舉業之害也。舉舉業,業者 之害也。業斯體釋斯,舉斯用釋斯,口耳身心不相謀, 是滋亂爾。吾求見潔己之楊,利物之墨,且不可得,矧 敢闢乎?有人於此,揭正道之幟,烈聲以喻人曰:「仁如 是,義如是,同室之兵蝟集矣。」於戲!欲為天下罷同室 之兵,非聖君賢相酌古崇正則不可。「若夫豪傑之士, 其興罔係於時。」
《經世要談》:元東陽鹿皮子謂秦漢而下說經而善者 不傳,傳者多未善。淳熙以來,講說尤與洙泗不類。嘗 自謂明月之珠,失之二千年,乃獲之牧豎之手。其言 曰:「神所知之謂智,知天下殊分之謂禮,知分之宜之 謂義,知天地萬物一體之謂仁,禮復則和之謂樂。國 家天下,一枳也,枳一爾而穰十焉。枳有十而一視之, 其於人則仁也;發而視之穰有十,其於人則君臣父 子長幼之等,刑賞予奪之殊,所謂禮也。視十為十者 禮之異;視十為一者仁之同。天下萬殊之分,視聽言 動之宜,所操者禮之柄耳。」鹿皮子卻是獨到之學。 《簷曝偶談》:「東陽陳同甫嘗與客言:有一士鄰於富家, 貧而屢空,每羨其鄰之樂,旦日衣冠謁而請焉。富翁 告之曰:『致富不易也,子歸齋三日而後告。子如言復 謁,乃命待於屏閒,設高几,納師資之贄,揖而進曰:『大 凡致富之道,當先去其五賊,五賊不除,富不可致』』。」請 問其目,曰:「即所謂仁義禮智信是也。」士胡盧而退。 《弇州山人稿》:賈長沙《過秦論》末所云仁義不施而攻 守之勢異。為宋儒所笑,不知其原出於《丹書》也。曰「仁 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 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
《無用閒談》,「兔無脾,故狡而不信。」脾屬土,五行之土,猶 五常之信也。
五常部外編
编辑《莊子胠篋篇》:「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 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 天下未之有也。」
《天道篇》,孔子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於是繙十二經 以說。老聃中其說曰:「太謾,願聞其要。」孔子曰:「要在仁 義。」老聃曰:「請問仁義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 則不成,不義則不生。仁義,真人之性也,又將奚為矣?」 老聃曰:「請問何謂仁義?」孔子曰:「中心物愷,兼愛無私, 此仁義之情也。」老聃曰:「意幾乎後言。夫兼愛不亦迂」 乎?無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無失其牧乎?則 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獸 固有群矣,樹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 趨,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仁義,若擊鼓而求亡子焉, 意夫子亂人之性也。
《天運》篇:「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 久處,覯而多責。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 逍遙之墟,食於苟簡之田,立於不貸之圃《知北遊》篇:「聖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 可為也,義可虧也,禮相偽也。故曰:『失道而後德,失德 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禮者,道之華而亂 之首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