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第046卷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四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四十六卷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四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四十六卷目錄

 文學名家列傳三十四

  北周

  徐招        呂思禮

  薛憕        柳虯

  唐瑾        盧柔

  薛寘        元偉

  王褒        宗懍

  蕭撝     劉璠

  盧光        傅淮

  宗如周希賢 希華蕭欣

  范迪        李昶

  庾信        蕭圓肅

  蕭大圜       顏之儀

文學典第四十六卷

文學名家列傳三十四 编辑

北周 编辑

徐招 编辑

按《周書趙肅傳》:「時有高平徐招,少好法律,發言措筆, 常欲辨析秋毫。歷職內外,有當官之譽。從魏孝武入 關,為給事黃門侍郎、尚書右丞。時朝廷播遷,典章有 闕,至於臺閣軌儀,多招所參定,論者稱之。尋遷侍中、 度支尚書,大統初卒。」

呂思禮 编辑

按《周書》本傳:「思禮,東平壽張人也。性溫潤,不雜交遊。 年十四,受學於徐遵明,長於論難。諸生為之語曰:『講 《書》論《易》,其鋒難敵』。十九,舉秀才,對策高第,除相州功 曹參軍。葛榮圍鄴,思禮有守禦勳,賜爵平陸縣伯,除 欒城令。普泰中,僕射司馬子如薦為尚書二千石郎 中。尋以地寒被出,兼國子博士,乃求為關西大行臺」 郎中,為賀拔岳所重,專掌機密,甚得時譽。「岳為侯莫 陳悅所害,趙貴等議遣赫連達迎太祖,思禮預其謀。 及太祖為關西大都督,以思禮為府長史,尋除行臺 右丞。以迎魏孝武功,封汝陽縣子,邑四百戶,加冠軍 將軍,拜黃門侍郎。」魏文帝即位,領著作郎,除安東將 軍、都官尚書,兼七兵、殿中二曹事。從擒竇泰,進爵為 侯,邑八百戶。大統四年,以謗訕朝政,賜死。思禮好學, 有文才,雖務兼軍國,而手不釋卷。晝理政事,夜則讀 書。令蒼頭執燭,燭燼夜有數升。沙苑之捷,命為露布, 食頃便成。太祖歎其工而且速。所為《碑誄表頌》,並傳 於世。七年,追贈車騎大將軍、定州刺史。子亶嗣。大象 末,位至駕部下大夫。時有博陵崔騰、新蔡董紹,並早 有名譽,歷職清顯。騰為丞相府長史,紹為御史丞,俱 以「投書謗議」賜死。

薛憕 编辑

按《周書》本傳,「憕字景猷,河東汾陰人也。曾祖弘敞,值 赫連之亂,率宗人避地襄陽。憕早喪父,家貧,躬耕以 養祖母,有暇則覽文籍,時人未之奇也。江表取人,多 以世族,憕既羇旅,不被擢用,然負才使氣,未嘗趣世 祿之門。左中郎將京兆韋潛度謂憕曰:『君門地非下, 身材不劣,何不襒裾數參吏部』?憕曰:『世胄躡高位,英 俊沉下僚,古人以為歎息,竊所未能也』。」潛度告人曰: 「此年少極慷慨,但不遭時耳。」孝昌中,杖策還洛陽。先 是,憕從祖真度與族祖安都擁徐、兗歸魏,其子懷儁 見憕,甚相親善。屬參朱榮廢立,遂還河東,止懷儁家, 不交人物。終日讀書,手自抄略,將二百卷。唯郡守元 襲時相要屈,與之抗禮。懷儁每曰:「汝還鄉里,不營產 業,不肯娶妻,豈復欲南乎?」憕亦恬然自處,不改其舊。 普泰中,拜給事中,加伏波將軍。及齊神武起兵,憕乃 東遊陳、梁間,謂族人孝通曰:「高歡阻兵陵上,喪亂方 始。關中形勝之地,必有霸王居之。」乃與孝通俱遊長 安。侯莫陳悅聞之,召為行臺郎中,除鎮遠將軍、步兵 校尉。及悅害賀拔岳,軍人咸相慶慰。憕獨謂所親曰: 「悅才略本寡,輒害良將,敗亡之事,其則不遠。吾屬今 即為人所虜,何慶慰之有乎!」聞者以憕言為然,乃有 憂色。尋而太祖平悅,引憕為記室參軍。魏孝武西遷, 授征虜將軍、中散大夫,封夏陽縣男,邑二百戶。魏文 帝即位,拜中書侍郎,加安東將軍,增邑百戶,進爵為 伯。大統四年,宣光清徽殿初成,憕為之《頌》。魏文帝又 造二欹器,一為二仙人,共持一缽,同處一盤,缽蓋有 山,山有香氣,一仙人又持金瓶以臨器上,以水灌山, 則出於瓶而注乎器,煙氣通發山中,謂之「仙人欹器。」 一為二荷,同處一盤,相去盈尺,中有蓮,下垂器上,以 水注荷,則出於蓮而盈乎器,為鳧鴈蟾蜍以飾之,謂 之「水芝欹器。」二盤各處一床,缽圓而床方,中有人言, 「三才之象也。」皆置清徽殿前。器形似觥而方,滿則平, 溢則傾憕,各為作頌。大統初,儀制多闕,太祖令憕與盧辨、檀翥等參定之。自以流離世故,不聽音樂,雖幽 室獨處,嘗有慼容。後坐事死。子舒嗣,官至禮部下大 夫、儀同大將軍、聘陳使副。

柳虯 编辑

按《周書》本傳:「虯字仲蟠,司會慶之兄也。年十三便專 精好學。時貴遊子弟就學者,並車服華盛,唯虯不事 容飾。遍授《五經》,略通大義,兼博涉子史,雅好屬文。孝 昌中,揚州刺史李憲舉虯秀才,兗州刺史馮儁引虯 為府主簿。既而樊子鵠為吏部尚書,其兄義為揚州 刺史,乃以虯為揚州治中,加鎮遠將軍,非其好也。遂」 棄官還洛陽。屬天下喪亂,乃退耕於陽城,有終焉之 志。大統三年,馮翊王元季海領軍獨孤信鎮洛陽。于 時舊京荒廢,人物罕存,唯有虯在陽城,裴諏在潁川, 信等乃俱徵之。以虯為行臺郎中,諏為都督府屬,並 掌文翰。時人為之語曰:「北府裴諏,南省柳虯。」時軍旅 務殷,虯勵精從事,或通夜不寢。季海嘗云:「柳郎中判 事,我不復重看。」四年,入朝,太祖欲官之。虯辭母老,乞 侍醫藥,太祖許焉。久之,為獨孤信開府從事中郎。信 出鎮隴右,因為秦州刺史,以虯為二府司馬。雖處元 僚,不綜府事,唯在信左右談論而已。因使見太祖,被 留為丞相府記室。追論歸朝功,封美陽縣男,邑二百 戶。虯以史官密書善惡,未足懲勸,乃上疏曰:「古者人 君立史官,非但記事而已,蓋所以為監誡也。動則左 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彰善癉惡,以樹風聲。故《南史》 抗節,表崔杼之罪;董狐書法,明趙盾之愆。是知直筆 於朝,其來久矣。而漢、魏已還,密為記注,徒聞後世,無 益當時,非所謂將順其美,匡救其惡者也。且著述之 人,密」書其事,縱能直筆,人莫之知。何止物生橫議,亦 自異端互起。故班固致受金之名,陳壽有求米之論。 著漢、魏者非一氏,造《晉史》者至數家,後代紛紜,莫知 准的。伏惟陛下則天稽古,勞心庶政,開誹謗之路,納 忠讜之言。諸史官記事者,請皆當朝顯言其狀,然後 付之史閣。庶令是非明著,得失無隱,使聞「善者日修, 有過者知懼。敢以愚管,輕冒上聞。乞以瞽言,訪之眾 議。」事遂施行。十四年,除祕書丞。祕書雖領著作,不參 史事,自虯為丞,始令監掌焉。十六年,遷中書侍郎,修 起居注,仍領丞事。時人論文體者,有今古之異,虯又 以為時有今古,非文有今古,乃為文質,論文多不載。 魏廢帝初,遷祕書監,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虯脫 略人間,不事小節,弊衣疏食,未嘗改操。人或譏之,虯 曰:「衣不過適體,食不過充飢,孜孜營求,徒勞思慮耳。」 魏恭帝元年冬卒,時年五十四。贈兗州刺史,諡曰孝。 有文章數十篇行於世。子鴻漸嗣。

唐瑾 编辑

按《周書》本傳:「瑾字附璘。父永,性溫恭有器量,博涉經 史,雅好屬文,身長八尺二寸,容貌甚偉,年十七。周文 聞其名,乃貽永書曰:『聞公有二子,曰陵,縱橫多武略, 瑾雍容富文雅,可並遣入朝。孤欲委以文武之任』。因 召拜尚書員外郎、相府記室參軍事。軍書羽檄,瑾多 掌之。從破沙苑,戰河橋,並有功。封姑臧縣子,累遷尚」 書右丞、吏部郎中。于時魏室播遷,庶務草創,朝章國 典,瑾並參之。遷戶部尚書,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 同三司,賜姓宇文氏。時燕公于謹勳高望重,朝野所 屬,白文帝言「瑾學行兼修,願與之同姓,結為兄弟,庶 子孫承其餘論,有益義方。」文帝歎異者久之,更賜瑾 姓萬紐于氏。瑾乃深相結納,敦長幼之序;謹亦庭羅 子孫,行弟姪之敬。其為朝望所宗如此。進爵臨淄縣 伯,轉吏部尚書,銓綜衡流,雅有人倫之鑒。以父憂去 職,尋起令視事。時六尚書皆一時之秀,周文自謂得 人,號為「六俊」,然瑾尤見器重。于謹。南伐江陵,以瑾為 元帥府長史,軍中謀略,多出瑾焉。江陵既平,衣冠仕 伍,並沒為僕隸。瑾察其才行,有片善者,輒議免之,賴 瑾獲濟者甚眾,時論多焉。及軍還,諸將多因虜掠大 獲財物,瑾一無所取,唯得書兩車,載之以歸。或白文 帝曰:「唐瑾大有輜重,悉是梁朝珍玩。」文帝初不信之, 然欲明其虛實,密遣使檢閱之,唯見墳籍而已。乃歎 曰:「孤知此人來二十許年,明其不以利干義。向若不 令檢視,恐常人有投杼之疑,所以益明之耳。凡受人 委任,當如此也。」論平江陵功,進爵為公。六官建,授禮 部中大夫。出為蔡州刺史,歷柘州、硤州,所在皆有德 化,人吏稱之。轉荊州總管府長史。入為吏部中大夫, 歷御正、納言中大夫。曾未十旬,遂遷四職,搢紳以為 榮。久之,除司宗中大夫,兼內史。尋卒於位。贈小宗伯, 諡曰方。瑾性方重,有風格。退朝休暇,恆著衣冠以對 妻子。遇迅雷烈風,雖閑夜宴寢,必起,冠帶端笏危坐。 又好施與,家無餘財,所得祿賜,常散之宗族。其尤貧 者,又割膏腴田宇以賑之。所留遺子孫者,並墝埆之 地。朝野以此稱之。撰《新儀》十篇,賦頌碑誄二十餘萬 言。孫大智嗣。瑾次子令則,性好篇章,兼解音律,文多 輕艷,為時所傳。天和中,以齊馭下大夫使於陳。大象

中,官至樂部下大夫。仕隋,位左庶子。太子勇廢,被誅
考證

盧柔 编辑

按《周書》本傳,「柔字子剛。少孤,為叔母所養,撫視甚於 其子。柔盡心溫凊,亦同己親,宗族嘆重之。性聰敏好 學,未弱冠,解屬文,但口吃不能持論,頗使酒誕節,為 世所譏。司徒臨淮王彧見而器之,以女妻焉。及魏孝 武與齊神武有隙,詔賀拔勝出牧荊州,柔謂因此可 著功績,遂從勝之荊州,以柔為大行臺郎中,掌書記」, 軍中機務,柔多預之。及勝為太保,以柔為掾,加冠軍 將軍。孝武後召勝引兵赴洛。勝以問柔曰:「高歡託晉 陽之甲,意實難知,公宜席卷赴都,與決勝負,存沒以 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魯陽,南并舊楚,東連兗、豫, 西接關中,帶甲十萬,觀釁而動,亦中策也。舉三荊之 地,通款梁國,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勝輕柔 年少,笑而不應。及孝武西遷,東魏遣侯景襲穰。勝敗, 遂南奔梁,柔亦從之。勝頻表梁求歸,武帝覽表,嘉其 辭彩,既知柔所製,因遣舍人勞問,並遺縑錦。後與勝 俱還,行至襄陽,齊神武懼勝西入,遣侯景以輕騎邀 之。勝及柔懼,乃棄船山行,贏糧冒險,經數百里。時屬 秋霖,徒侶凍餒,死者大半。至豐陽界,柔迷失道,獨宿 僵木之下,寒雨衣濕,殆至於死。大統二年,至長安。封 容城縣男,邑二百戶。太祖重其才,引為行臺郎中,加 平東將軍,除從事中郎,與蘇綽對掌機密。時沙苑之 後,大軍屢捷,汝、潁之間,多舉義來附。書翰往反,日百 餘牒。柔隨機報答,皆合事宜。進爵為子,增邑三百戶, 除中書舍人,遷司農少卿,轉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後 拜黃門侍郎。文帝知其貧,解衣賜之。魏廢帝元年,加 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中書監。孝閔帝踐 祚,拜小內史,遷內史大夫,進位開府。卒於位。所作詩 頌碑銘檄表啟行於世者數十篇。子愷嗣。

愷,字長仁。涉獵經史,有當世幹能。起家「齊王記室。歷 吏部內史上士、禮部下大夫。尋為聘陳副使。」大象初, 拜東京吏部下大夫。

薛寘 编辑

按《周書》本傳,「寘,河東汾陰人也。祖遵彥,魏平遠將軍、 河東郡守、安邑侯。父乂,尚書吏部郎、清河、廣平二郡 守。寘幼覽篇籍,好屬文。年未弱冠,為州主簿、郡功曹。 起家奉朝請,稍遷左將軍、大中大夫。從魏孝武西遷, 封郃陽縣子,邑四百戶,進號中軍將軍。魏廢帝元年, 領著作佐郎,修國史。尋拜中書侍郎,修起居注。遷中」 書令、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燕公于謹征江陵,以寘 為司錄,軍中謀略,寘並參之。江陵平,進爵為伯,增邑 五百戶。朝廷方改物創制,欲行《周禮》,乃令寘與小宗 伯盧辨斟酌古今,共詳定之。六官建,授內史下大夫。 孝閔帝踐祚,進爵為侯,增邑五百戶,轉御正中大夫。 時前中書監盧柔學業優深,文藻華贍,而寘與之方 駕,故世號曰「盧、薛」焉。久之,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 同三司,出為浙州刺史,卒於位。吏民哀惜之。贈虞州 刺史,諡曰理。所著文筆二十餘卷,行於世。又撰《西京 記》三卷,引據該洽,世稱其博聞焉。寘性至孝,雖年齒 已衰,職務繁廣,至於溫凊之禮,朝夕無違。當時以此 稱之。子明嗣。大象末,儀同大將軍、清水郡守。

元偉 编辑

按《周書》本傳,「偉字猷道,河南洛陽人也。少好學,有文 雅。弱冠授員外散騎侍郎。以侍從之勞,賜爵高陽縣 伯,以魏氏宗室,進爵南安郡王,邑五百戶。尉遲迴伐 蜀,以偉為司錄。書檄文記,皆偉之所為。蜀平,以功增 邑五百戶。六官建,拜師氏下大夫,爵隨例降,改封淮 南縣公。孝閔帝踐祚,除晉公護府司錄。世宗初,拜師」 氏中大夫,受詔於麟趾殿刊正經籍。尋除隴右總管 府長史,加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保定二年,遷 成州刺史。偉政尚清靜,百姓悅附,流民復業者三千 餘口。天和元年,入為匠師中大夫,轉司宗中大夫。六 年,出為隨州刺史。偉辭以母老不拜。還為司宗。尋以 母憂去職。建德二年,復為司宗,轉司「會中大夫,兼民 部中大夫,遷小司寇。四年,以偉為使主,報聘於齊。是 秋,高祖親戎東討,偉遂為齊人所執。六年,齊平,偉方 見釋。高祖以其久被幽縶,加授上開府。大象二年,除 襄州刺史,進位大將軍。偉性溫柔,好虛靜,居家不治 生業,篤學愛文,政事之暇,未嘗棄書。謹慎小心,與物 無忤,時人以此稱之。」初自鄴還也,庾信贈其詩曰:「虢 亡垂棘反,齊平寶鼎歸。」其為辭人所重如此。後以疾 卒。

王褒 编辑

按《周書》本傳,「褒字子淵,琅邪臨沂人也。曾祖儉,齊侍 中、太尉、南昌文憲公;祖騫,梁侍中、金紫光祿大夫、南 昌安侯;父規,梁侍中、左民尚書、南昌章侯。並有重名 於江左。褒識量淵通,志懷沉靜,美風儀,善談笑,博覽 史傳,尤工屬文。梁國子祭酒蕭子雲,褒之姑夫也,特 善草隸。褒少以姻戚去來其家,遂相模範。俄而名亞」 子雲,並見重於世。梁武帝喜其才藝,遂以弟鄱陽王 恢之女妻之。起家祕書郎,轉太子舍人。襲爵南昌縣侯,稍遷祕書丞。宣成王大器,簡文帝之冢嫡,即褒之 姑子也。於時盛選僚佐,乃以褒為文學。尋遷安成郡 守。及侯景渡江,建業擾亂,褒輯寧所部,見稱於時。梁 元帝承制,轉智武將軍、南平內史。及嗣位於江陵,欲 待褒以不次之位。褒時猶在郡,敕王僧辯以禮發遣, 褒乃將家西上。元帝與褒有舊,相得甚歡,拜侍中,累 遷吏部尚書、左僕射。褒既世胄名家,文學優贍,當時 咸相推挹,故旬月之間,位昇端右,寵遇日隆。而褒愈 自謙虛,不以位地矜人,時論稱之。初,元帝平侯景及 擒武陵王紀之後,以建業彫殘,方須修復,江陵殷盛, 便欲安之。又其故府臣僚,皆楚人也,並願即都荊、郢。 嘗召群臣議之。領軍將軍胡僧祐、吏部尚書宗懍、太 府卿黃羅漢、御史中丞劉玨等曰:「建業雖是舊都,王 氣已盡,且與北寇鄰接,止隔一江,若有不虞,悔無及 矣。臣等又嘗聞之,荊南之地,有天子氣。今陛下龍飛 纘業,其應斯乎。天時人事,徵祥如此。臣等所見,遷徙 非宜。」元帝深以為然。時褒及尚書周弘正咸侍坐,乃 顧謂褒等曰:「卿意以為何如?」褒性謹慎,知元帝多猜 忌,弗敢公言其非。當時唯唯而已。後因清閑密諫,言 辭甚切,元帝頗納之。然其意好荊楚,已從僧祐等策。 明日,乃於眾中謂褒曰:「卿昨日勸還建業,不為無理。」 褒以宣室之言,豈宜顯之於眾?知其計之不用也,於 是止不復言。及大軍征江陵,元帝授褒都督城西諸 軍事。褒本以文雅見知,一旦委以總戎,深自勉勵,盡 忠勤之節。被圍之後,上下猜懼,元帝唯於褒深相委 信。朱買臣率眾出宣陽之西門,與王師戰,買臣大敗, 褒督進不能禁,乃貶為護軍將軍。王師攻其外柵。城 陷,褒從元帝入子城,猶欲固守。俄而元帝出降,褒遂 與眾俱出。見柱國于謹,謹甚禮之。褒曾作《燕歌行》,妙 盡關塞寒苦之狀。元帝及諸文士並和之,而競為淒 切之詞,至此方驗焉。褒與王克、劉玨、宗懍、殷不害等 數十人俱至長安。太祖喜曰:「昔平吳之利,二陸而已。 今定楚之功,群賢畢至,可謂過之矣。」又謂褒及王克 曰:「吾即王氏甥也,卿等並吾之舅氏。當以親戚為情, 勿以去鄉介意。」於是授褒及克、殷不害等車騎大將 軍、儀同三司,常從容上席,資餼甚厚。褒等亦並荷恩 眄,忘其羇旅焉。孝閔帝踐祚,封石泉縣子,邑三百戶。 世宗即位,篤好文學。時褒與庾信才名最高,特加親 待。帝每遊宴,命褒等賦詩談論,常在左右。尋加開府 儀同三司。保定中,除內史中大夫。高祖作《象經》,令褒 注之,引據該洽,甚見稱賞。褒有器局,雅識治體,既累 世在江東為宰輔,高祖亦以此重之。建德以後,頗參 朝議,凡大詔冊皆令褒具草。東宮既建,授太子少保, 遷小司空,仍掌綸誥。乘輿行幸,褒常侍從。初,褒與梁 處士汝南周弘讓相善,及弘讓兄弘正自陳來聘,高 祖許褒等通親知音問。褒贈弘讓詩,並致書曰:「嗣宗 窮途,楊朱岐路,征篷長逝,流水不歸。舒慘殊方,炎涼 異節,木皮春厚,桂樹冬榮,想攝衛惟宜,動靜多豫。賢 兄入關,敬承款曲,猶依杜陵之水,尚保池陽之田,鏟 跡幽蹊,銷聲窮谷,何期愉樂,幸甚幸甚!」弟昔因多疾, 亟覽九仙之方;晚涉世途,常懷五岳之舉。同夫關令, 物色異人,譬彼客卿,服膺高士。上經說道,屢聽元牝 之談;中藥養神,每稟丹沙之說。頃年事遒盡,容髮衰 謝,芸其黃矣,零落無時,還念生涯,繁憂總集。視陰愒 日,猶趙孟之徂年;負杖行吟,同劉琨之積慘。河陽北 「臨,空思鞏縣;霸陵南望,還見長安。所冀書生之魂,來 依舊壤;射聲之鬼,無恨他鄉。白雲在天,長離別矣;會 見之期,邈無日矣。」援筆攬紙,龍鍾橫集。弘讓復書曰: 「甚矣悲哉!此之為別也,雲飛泥沉,金鑠蘭滅,玉音不 嗣,瑤華莫因。家兄至自鎬京,致書於窮谷,故人之跡, 有如對面,開題申紙,流臉沾膝。江南燠熱,橘柚冬青; 渭北沍寒,楊榆晚葉。土風氣候,各集所安。餐衛適時, 寢興多福,甚善甚善。與弟分袂西陝,言反東區,雖保 周陵,還依蔣徑。三姜離㭊,二仲不歸。麋鹿為曹,更多 悲緒。丹經在握,貧病莫諧,芝朮可求,恆為採掇。」昔吾 壯日,及弟富年,俱值雍熙,並歡衡泌。《南風》雅操,清商 妙曲,絃琴促坐,無乏名晨。玉瀝金華,冀獲難老。不虞 一旦,翻覆波瀾,吾已愒陰,弟非茂齒,禽尚之契,各在 天涯,永念生平,難為胸臆。且當視陰數箭,排愁破涕, 人生樂耳,憂戚何為,豈能遽悲。次房遊魂不反遠。闕二 字「產,骸柩無託。但願愛玉體,珍金箱,保期頤,享黃髮。 猶冀蒼鷹赬鯉,時傳尺素,清風朗月,俱寄相思。子淵 子淵,長為別矣。」握管操觚,聲淚俱咽。尋出為宜州刺 史,卒於位,時年六十四。子鼒嗣。

按《梁書王規傳》:「規子褒,字子漢,七歲能屬文。外祖司 空袁昂愛之,謂賓客曰:『此兒當成吾宅相』。弱冠舉秀 才,除祕書郎、太子舍人,以父憂去職。服闋,襲封南昌 侯,除武昌王文學、太子洗馬,兼東宮管記,遷司徒屬, 祕書丞,出為安成內史。太清中,侯景陷京城,江州刺 史當陽公大心舉州附賊,賊轉寇南中,褒猶據郡拒」 守。大寶二年,世祖命徵褒赴江陵,既至,以為忠武將軍、南平內史,俄遷吏部尚書、侍中。承聖二年,遷尚書 右僕射,仍參掌選事,又加侍中。其年遷左僕射,參掌 如故。三年,江陵陷入於周,褒著《幼訓》以誡諸子,其一 章云:「陶士行曰:『昔大禹不𠫤尺璧而重寸陰。文士何 不誦書,武士何不馬射?若乃元冬修』」夜,朱明永日,肅 其居處,崇其牆仞,門無糅雜,坐闕號呶。以之求學,則 仲尼之門人也;以之為文,則賈生之升堂也。古者盤 盂有銘,几杖有誡,進退循焉,俯仰觀焉。文王之詩曰: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立身行道,終始若一。造次必於 是,君子之言歟!儒家則尊卑等差,吉凶降殺。君南面 而臣北面,天地之義「也;鼎俎奇而籩豆偶,陰陽之義 也。道家則墮肢體,黜聰明,棄義絕仁,離形去智。釋氏 之義,見苦斷習,證滅循道,明因辨果,偶凡成聖。斯雖 為教等差,而義歸汲引。吾始乎幼學,及於知命,既崇 周、孔之教,兼循老、釋之談,江左以來,斯業不墜。汝能 修之,吾之志也。」初有沛國劉玨、南陽宗懍與褒俱為 中興佐命,同參幃幄。

宗懍 编辑

按《周書》本傳,懍字元懍,南陽涅陽人也。八世祖承永 嘉之亂,討陳敏有功,封柴桑縣侯,除宜都郡守,尋卒 官,子孫因居江陵。父高之,梁山陰令。懍少聰敏,好讀 書,晝夜不倦,語輒引古事,鄉里呼為小兒學士。梁普 通六年,舉秀才,以不及二宮元會,例不對策。及梁元 帝鎮荊州,謂長史劉之遴曰:「貴鄉多士,為舉一有意」 少年,之遴以懍應命,即日引見,令兼記室。嘗夕被召 宿省,使制《龍川廟碑》,一夜便就,詰朝呈上。梁元帝歎 美之。及移鎮江州,以懍為刑獄參軍,兼掌書記。歷臨 汝、建成、廣晉三縣令。遭母憂去職,哭輒嘔血,兩旬之 內,絕而復蘇者三。每有群鳥數千,集於廬舍,候哭而 來,哭止而去,時論稱之,以為孝感所致。梁元帝重牧 荊州,以懍為別駕、江陵令。及帝即位,擢為尚書侍郎。 又手詔曰:「昔扶柳開國,止曰故人;西鄉胙土,本由賓 客,況事涉勳庸,而無爵賞。尚書侍郎宗懍,亟有幃幄 之謀,誠深股肱之寄。從我於邁,多歷歲時。可封信安 縣侯,邑一千戶。」累遷吏部郎中、五兵尚書,吏部尚書。 初,侯景平後,梁元帝「議還建業,唯懍勸都渚宮,以其 鄉里在荊州故也。及江陵平,與王褒等入關。太祖以 懍名重南土,甚禮之。孝閔帝踐祚,拜車騎大將軍、儀 同三司。世宗即位,又與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群書, 數蒙宴賜。保定中卒,年六十四。有集二十卷行於世。」 按《梁書》本傳,「懍字元懍,八世祖承,晉宜都郡守。屬永 嘉東」徙,子孫因居江陵焉。懍少聰敏好學,晝夜不倦, 鄉里號為「童子學士。」普通中,為湘東王府兼記室,轉 刑獄,仍掌書記,歷臨汝、建成、廣晉等令。後又為世祖 荊州別駕。及世祖即位,以為尚書郎,封信安縣侯,邑 一千戶,累遷吏部郎中、五兵尚書、吏部尚書。承聖三 年,江陵沒,與玨俱入於周。

蕭撝 编辑

按《周書》本傳,「撝字智遐,蘭陵人也。梁武帝弟安成王 秀之子也。性溫裕,有儀表。年十二入國學,博觀經史, 雅好屬文。在梁封永豐縣侯,邑一千戶。初為給事中, 歷太子洗馬、中舍人。東魏遣李諧、盧元明使於梁,梁 武帝以撝辭令可觀,令兼中書侍郎,受幣於賓館。尋 遷黃門侍郎,出為寧遠將軍、宋寧、宋興二郡守,轉輕」 車將軍、巴西梓潼二郡守。及侯景作亂,武陵王紀承 制授撝使持節、忠武將軍,又遷平北將軍、散騎常侍, 領益州刺史軍防事。紀稱尊號於成都,除侍中、中書 令,封秦郡王,邑三千戶,給鼓吹一部。紀率眾東下,以 撝為中書令、征西大將軍、都督益梁秦潼安瀘青戎 寧華信渠萬江新邑楚義十八州諸軍事、益州刺史, 守成都。又令梁州刺史楊乾運守潼州。太祖知蜀兵 寡弱,遣大將軍尉遲迥總眾討之。及迥入劍閣,乾運 以州降,蜀中因是大駭,無復抗拒之志。迥長驅至成 都,撝見兵不滿萬人,而倉庫空竭,軍無所資,遂為城 守之計。迥圍之五旬,撝屢遣其將出城挑戰,多被殺 傷,外援雖至,又為迥所破,語在《迥傳》。撝遂請降,迥許 之。撝於是率文武於益州城北,共迥升壇,插血立盟, 以城歸國。魏恭帝元年,授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 同三司,封歸善縣公,邑一千戶。孝閔帝踐祚,進爵黃 臺郡公,增邑一千戶。武成中,世宗令諸文儒於麟趾 殿校定經史,仍撰《世譜》,撝亦預焉。尋以母老,兼有疾 疹,五日番上,便隔晨昏。請在外著書。有詔許焉。保定 元年,授禮部中大夫。又以撝有歸款之功,別賜食多 陵縣五百戶,收其租賦。三年,出為上州刺史。為政仁 恕,以禮讓為本。嘗至元日,獄中所有囚繫,悉放歸家, 聽三日然後赴獄。主者固執不可。撝曰:「昔王長、虞延, 見稱前史,吾雖寡德,竊懷景行,導民以信,方自此始。 以之獲罪,彌所甘心,幸勿慮也。」諸囚荷恩,並依限而 至,吏民稱其惠化。秩滿當還,部民李漆等三百餘人 上表乞更留兩載。詔雖弗許,甚嘉美之。及撝入朝,屬 置露門學。高祖以撝與唐瑾、元偉、王褒等四人俱為文學博士。撝以母老,表請歸養私門,曰:「臣聞出忠入 孝,理深人紀;昏定晨省,事切天經。伏惟陛下握鎮臨 朝,垂衣御宇,孝治天下,仁覃草木。是以微臣,冒陳至 願。臣母妾褚,年過養禮,乞解今職,侍奉私庭,伏願天 慈,特垂矜許。臣披款歸朝,十有六載,恩深海岳,報淺 涓埃。肆師掌禮,竟無稱職,浙隈督察,空妨能官。方辭 違闕庭,屏跡閭里,低徊係慕,戀悚兼深。」高祖未許。詔 曰:「開府梁之宗英,今則任等三事。所謂楚雖有才,周 寔用之。方藉謀猷,匡朕不逮。然進思盡忠,退安侍養 者,義在公私兼濟,豈容全欲徇己,虧此至公,乖所望 也。」尋以母憂去職。天和六年,授少保。建德元年,轉少 傅。後改封蔡陽郡公,增邑通前三千四百戶。二年,卒, 時年五十九。高祖舉哀於正武殿,賜穀麥三百石,布 帛三百匹。贈使持節、大將軍、大都督、少傅、益新始信 四州諸軍事、益州刺史,諡曰「襄。」撝善草隸,名亞於王 褒,算數醫方,咸亦留意。所著詩賦雜文數萬言,頗行 於世。子濟嗣。

濟字德成,少仁厚,頗好屬文。蕭紀承制,授貞威將軍、 蜀郡太守,遷東中郎將,從紀東下。至巴東,聞迥圍成 都,紀命濟率所部赴援。比至,撝已降,仍從撝入朝。孝 閔帝踐祚,除中外府記室參軍。後至蒲陽郡守、車騎 大將軍、儀同三司。

劉璠 编辑

按《周書》本傳,「璠字寶義,沛國沛人也。六世祖敏,以永 嘉喪亂,徙居廣陵。父臧,性方正,篤志好學,居家以孝 聞。梁天監初,為著作郎。璠九歲而孤,居喪合禮。少好 讀書,兼善文筆。年十七,為上黃侯蕭曄所器重。范陽 張綰,梁之外戚,才高口辯,見推於世。以曄之懿貴,亦 假借之。璠年少未仕,而負才使氣,不為之屈。綰嘗於」 新渝侯坐,因酒後詬京兆杜騫曰:「寒士不遜。」璠厲色 曰:「此坐誰非寒士?」璠本意在綰,而曄以為屬己,辭色 不平。璠曰:「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也!」遂拂衣而去。曄 辭謝之,乃止。後遂隨曄在淮南。璠母在建康,遘疾,璠 弗之知。嘗忽一日舉身楚痛,尋而家信至,云其母病。 璠即號泣戒道,絕而又蘇。當身痛之「辰,即母死之日 也。」居喪毀瘠,遂感風氣,服闋後一年,猶杖而後起。及 曄終於毘陵,故吏多分散,璠獨奉曄喪還都,墳成乃 退。梁簡文時在東宮,遇曄素重,諸不送者皆被劾責, 唯璠獨被優賞,解褐王國常侍,非其好也。璠少慷慨, 好功名,志欲立事,邊城不樂,隨牒平進。會宜豐侯蕭 循出為北徐州刺史,即請為其輕車府主簿,兼記室 參軍,又領刑獄。循為梁州,除信武府記室參軍,領南 鄭令,又板為中記室,補華陽太守。屬侯景度江,梁室 大亂,循以璠有才略,甚親委之。時寇難繁興,未有所 定,璠乃喟然賦詩以見志,其末章曰:「隨會平王室,夷 吾匡霸功。虛薄無時用,徒然慕昔風。」循開府置佐史, 以璠為諮議參軍,仍領記室。梁元帝承制,授樹功將 軍、鎮西府諮議參軍,賜書曰:「鄧禹文學,尚或執戈;葛 洪書生,且云破賊。前修無遠,屬望良深。」梁元帝尋又 以循紹鄱陽之封,且為雍州刺史,復以璠為循平北 府司馬。及《武陵王紀》稱制於蜀,以璠為中書侍郎。屢 遣召璠,使者八返乃至蜀。又以為黃門侍郎。令長史 劉孝勝深布腹心,使工畫《陳平度河歸漢圖》以遺之。 璠苦求還。中記室韋登私曰:「殿下忍而蓄憾,足下不 留,將至大禍。脫使盜遮於葭萌,則卿殆矣。孰若共構 大廈,使身名俱美哉!」璠正色曰:「卿欲緩頰於我耶?我 與府侯分義已定,豈以寵辱夷險易其心乎!丈夫立 志,當死生以之耳。殿下方布大義於天下,終不逞志 於一人。」紀知必不為己用,乃厚其贈而遣之。臨別,紀 又解其佩刀贈璠曰:「想見物思人。」璠對曰:「敢不奉揚 威靈,剋翦奸宄。」紀於是遣使就拜循為益州刺史,封 隨郡王,以璠為循府長史,加蜀郡太守。還至白馬西, 屬達奚武軍已至南鄭,璠不得入城,遂降於武。太祖 素聞其名,先誡武曰:「勿使劉璠死也。」故武先令璠赴 闕。璠至,太祖見之如舊。謂僕射申徽曰:「劉璠佳士,古 人何以過之?」徽曰:「昔晉主滅吳,利在二陸。明公今平 梁漢,得一劉璠也。」時南鄭尚拒守未下,達奚武請屠 之,太祖將許焉,唯令全璠一家而已。璠乃請之於朝, 太祖怒而不許。璠泣而固請,移時不退。柳仲禮侍側 曰:「此烈士也。」太祖曰:「事人當如此。」遂許之。城竟獲全, 璠之力也。太祖既納蕭循之降,又許其反國。循至長 安,累月未之遣也。璠因侍宴,太祖曰:「我於古誰比?」對 曰:「常以公命世英主,湯武莫逮,今日所見,曾齊桓、晉 文之不若。」太祖曰:「我不得比湯、武,望與伊、周為匹,何 桓、文之不若乎?」對曰:「齊桓存三亡國,晉文不失信於 伐原。」語未終,太祖撫掌曰:「我解爾意,欲激我耳。」於是 即命遣循。循請與璠俱還,太祖不許,以璠為中外府 記室,尋遷黃門侍郎、儀同三司。嘗臥疾家居,對雪興 感,乃作《雪賦》以遂志云。其詞曰:天地否閉,凝而成雪, 應乎元冬之辰,在於沍寒之節。蒼雲暮同,嚴風曉別, 散亂徘徊,雰霏「皎潔,違朝陽之暄煦,就陵陰之慘烈若乃雪山峙於流沙之右,雪宮建於碣石之東,混二 儀而並色,覆萬有而皆空。埋沒河山之上,籠罩寰宇 之中。日馭潛於濛汜,地險失於華嵩,既奪朱而成素, 寔矯異而為同,始飄颻而稍落,遂紛糅而無窮。縈洄 兮瑣散,暠皓兮溟濛,綏綏兮颯颯,瀌瀌兮渢渢,因高 兮累仞,藉少兮成豐。曉分光而映淨,夜合影而通朧, 似北荒之明月,若西崑之閬風。」爾乃憑集異區,遭隨 所適,遇物淪形,觸途湮跡,何淨穢之可分,豈高卑之 能擇,體不常消,質無定白,深谷「夏凝,小山春積,偶仙 宮而為絳,值河濱而成赤。廣則彌綸而交四海,小則 淅瀝而緣間隙,淺則不過二寸,大則平地一尺。」乃為 五谷之精,寔長眾川之魄。大壑所以朝宗,洪波資其 消釋。家有趙王之璧,人聚漢帝之金。既藏牛而沒馬, 又冰木而凋林。已墮白登之指,寔愴黃竹之心。楚客 埋魂於樹裡,漢使遷飢於海陰。斃雲中之狡獸,落海 上之驚禽。庚辰有七尺之厚,甲子有一丈之深。無復 垂霙與雲合,惟有變「白作泥沉。本為《白雪唱》,翻作《白 頭吟》。」吟曰:「昔從天山來,忽與狂風閱。溯河陰而散漫, 望衡陽而委絕。朝朝自消盡,夜夜空凝結。徒云雪之 可賦,竟何賦之能雪。」初,蕭循在漢中,與蕭紀牋及《答 國家書移襄陽文》,皆璠之辭也。世宗初,授內史中大 夫,掌綸誥。尋封平陽縣子,邑九百戶。在職清白簡亮, 不合「於時,左遷同和郡守。」璠善於撫御,莅職未期,生 羌降附者五百餘家。前後郡守多經營以致貲產,唯 璠秋毫無所取,妻子並隨羌俗,食麥衣皮,始終不改。 洮陽、洪和二郡羌民,常越境詣璠訟理焉,其德化為 他界所歸仰如此。蔡公廣時鎮隴右,嘉璠善政,及遷 鎮陝州,欲取璠自隨,羌人樂從者七百人,聞者莫不 嘆異。陳公純作鎮隴右,引為總管府司錄,甚禮敬之。 天和三年卒,時年五十九。著《梁典》三十卷,有集二十 卷,行於世。子祥嗣。

祥字休徵。幼而聰慧,占對俊辯,賓客見者,皆號「神童。」 事嫡母以至孝聞。其伯父黃門郎璆有名江左,在嶺 南,聞而奇之,乃令名祥,字休徵。後以字行於世。年十 歲能屬文,十二通《五經》。解褐梁宜豐侯主簿,遷記室 參軍。江陵平,隨例入國。齊公憲以其善於詞令,召為 記室,府中書記皆令掌之。尋授都督,封漢安縣子,食 邑七百戶,轉從事中郎。憲進爵為王,以休徵為王友。 俄除內史上士。高祖東征,休徵陪侍帷幄。《平齊露布》, 即休徵之文也。累遷車騎大將軍、儀同大將軍。尋以 去官,領萬年令。未期月,轉長安令。頻宰二縣,頗獲時 譽。大象二年,卒於官,時年四十七。初,璠所撰《梁典》始 就,未及刊定,卒。臨終謂休徵曰:「能成我志,其此書乎!」 休徵始定繕寫,勒成一家,行於世。

盧光 编辑

按《周書》本傳,「光字景仁,小字伯,范陽公辯之弟也。性 溫謹,博覽群書,精於《三禮》,善陰陽,解鐘律,又好元言。 孝昌初,釋褐司空府參軍事,稍遷明威將軍、員外侍 郎。及魏孝武西遷,光於山東立義,遙授大都督、晉州 刺史、安西將軍、銀青光祿大夫。大統六年,攜家西入, 太祖深禮之,除丞相府記室參軍,賜爵范陽縣伯。俄」 拜行臺郎中,專掌書記。十年,改封安息縣伯,邑五百 戶,遷行臺右丞。出為華州長史,尋徵拜將作大匠。魏 廢帝元年,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除京兆郡守,遷 侍中。六官建,授小匠師下大夫,進授開府儀同三司、 匠師中大夫,進爵為侯,增邑五百戶,轉工部中大夫。 大司馬賀蘭祥討吐谷渾,以光為長史,進爵燕郡公。 武成二年,詔光監營宗廟。既成,增邑四百戶。出為虞 州刺史,尋治陝州總管府長史。重論討渾之功,增邑 並前一千九百戶。天和二年卒,時年六十二。高祖少 時,嘗受業於光,故贈賻有加恆典。贈少傅,諡曰簡。光 性崇佛道,至誠信敬。嘗從太祖狩於檀臺山,時獵圍 既合,太祖遙指山上謂群公等曰:「公等有所見不?」咸 曰:「無所見。」光獨曰:「見一桑門。」太祖曰:「是也。」即解圍而 還。令光於桑門立處造浮圖,掘基一丈,得瓦缽鍚杖 各一。太祖稱嘆,因立寺焉。及為京兆,而郡舍先是數 有妖怪,前後郡將無敢居者。光曰:「吉凶由人,妖不妄 作。」遂入居之。未幾,光所乘馬忽升廳事,登床南首而 立。又食器無故自破,光並不以介懷,其精誠守正如 此。撰《道德經章句》,行於世。子賁嗣。大象中,開府儀同 大將軍。

傅淮 编辑

按《周書蕭察傳》:「淮,北地人。祖照,金紫光祿大夫。父諝, 湘東王外兵參軍。淮有文才,善詞賦,以西中郎參軍 隨察之鎮,官至度支尚書。巋之七年,卒,贈太常卿,諡 曰敬康。所著文集二十卷。有二子,曰秉,曰執,並材兼 文史。秉,尚書右丞。執,中書舍人,尚書左丞。」

宗如周希賢 希華 编辑

按《周書蕭察傳》:「如周,南陽人。有才學,容止詳雅,以府 僚隨察,歷黃門散騎列卿,後至度支尚書。巋之九年 卒。如周面狹長,以《法華經》云:『聞經隨喜,面不狹長,嘗戲之曰:『卿為何謗經?如周踧踖,自陳不謗。察又謂之 如初。如周懼,出告蔡大寶。大寶知其旨,笑謂之曰:『君 當不謗餘經,政應不信《法華》耳』。如周乃悟。又嘗有人』』」 訴事於如周,謂為經作如州官也,乃曰:「某有屈滯,故 來訴如州官。」如周曰:「爾何小人,敢呼我名!」其人慚謝 曰:「祇言如州官作如州,不知如州官名如周。早知如 州官名如周,不敢喚如州官作如周。」如周乃笑曰:「命 卿自責,見侮反深。」眾咸服其寬雅。有七子,希顏、希華 知名。希顏有文學,仕至中書舍人。希華博通經術,為 荊楚儒宗。

蕭欣 编辑

按《周書蕭察傳》:「欣,梁武帝弟安成康王秀之孫,煬王 機之子也。幼聰警,博綜墳籍,善屬文。察踐位,以欣襲 機封,歷侍中、中書令、尚書僕射、尚書令。巋之二十三 年,卒,贈司空。欣與柳信言當巋之世,俱為一時文宗, 有集三十卷,又著《梁史》百卷,遭亂失本。」

范迪 编辑

按《周書蕭察傳》:「迪,順陽人。祖縝,尚書左丞。父胥,鄱陽 內史。迪少機辯,善屬文,歷中書黃門侍郎、尚書右丞、 散騎常侍。巋之十七年,卒,有文集十卷。子裒。迪弟遹, 文采劣於迪,而經術過之,位至中衛、東平王長史。」

李昶 编辑

按《周書》本傳,「昶,頓丘臨黃人也。小名那。祖彪,名重,魏 朝為御史中尉。父遊,亦有才行,為當世所稱。遊兄志 為南荊州刺史,遊隨從至州屬。參朱之亂,與志俱奔 江左。昶性峻急,不雜交遊。幼年已解屬文,有聲洛下。 時洛陽刱置明堂,昶年十數歲,為《明堂賦》,雖優洽未 足,而才制可觀,見者咸曰:有家風矣。初謁太祖,太祖」 深奇之,厚加資給,令入太學。太祖每見學生,必問「才 行」於昶。昶神情清悟,應對明辨,太祖每稱歎之。綏德 公陸通盛選僚寀,請以昶為司馬,太祖許之。昶雖年 少,通特加接待,公私之事,咸取決焉。又兼二千石郎 中,典儀注。累遷都官郎中、相州大中正、丞相府東閣 祭酒,中軍將軍、銀青光祿大夫。昶雖處郎官,太祖恆 欲以書記委之,於是以昶為丞相府記室參軍,著作 郎,修國史,轉大行臺郎中,中書侍郎。頃之,轉黃門侍 郎,封臨黃縣伯,邑五百戶。太祖嘗謂昶曰:「卿祖昔在 中朝為御史中尉,卿操尚貞固,理應不墜家風,但孤 以中尉彈劾之官,愛憎所在,故未即授卿耳。然此職 久曠,無以易卿。」乃奏昶為御史中尉。歲餘,加使持節、 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賜姓宇文氏。六官建,拜內史 下大夫,進爵為侯,增邑五百戶,遷內史中大夫。世宗 初,拜御伯中大夫。武成元年,除中外府司錄。保定初, 進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二年,轉御正中大夫。 時以近侍清要,盛選國華,乃以昶及安昌公元則、中 都公陸逞、臨淄公唐瑾等並為納言。尋進爵為公,增 邑通前一千三百戶。五年,出為昌州刺史。在州遇疾, 啟求入朝,詔許之。還,未至京,卒於路,時年五十。贈相、 瀛二州刺史。昶於太祖世已當樞要,兵馬處分,專以 委之,詔冊文筆,皆昶所作也。及晉公護執政,委任如 舊。昶常曰:「文章之事,不足流於後世,經邦致治,庶及 古人,故所作文筆,了無槁草,唯留心政事而已。」又以 父在江南,身寓關右,自少及終不飲酒聽樂,時論以 此稱焉。子丹嗣。時有高平檀翥,字鳳翔,好讀書,善屬 文,能鼓瑟。早為琅邪王誦所知,年十九,為魏孝明帝 挽郎。其後司州牧、城陽王元徽以翥為從事,非其好 也。尋謝病,客遊三輔。時毛遯為行臺,鎮北雍州,表翥 為行臺郎中。會參朱天光東拒齊神武,翥隨赴洛。除 西兗州錄事參軍,歷司空田曹參軍,加鎮遠將軍,兼 殿中侍御史。臺中表奏,皆翥為之。尋副毛鴻賓鎮潼 關,加前將軍、大中大夫。魏孝武西遷,賜爵高唐縣子, 兼中書舍人,修國史,加鎮軍將軍。後坐談論輕躁,為 黃門侍郎徐招所駁,死於廷尉獄。

庾信 编辑

按《周書》本傳,「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也。祖易,齊徵士。 父肩吾,梁散騎常侍、中書令。信幼而俊邁,聰敏絕倫, 博覽群書,尤善《春秋左氏傳》。身長八尺,腰帶十圍,容 止頹然,有過人者。起家湘東國常侍,轉安南府參軍。 時肩吾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記。東海徐摛為左衛 率,摛子陵及信並為抄撰學士。父子在東宮,出入禁」 闥,恩禮莫與比隆。既有盛才,文並綺豔,故世號為「徐、 庾體」焉。當時後進,競相模範,每有一文,京都莫不傳 誦。累遷尚書度支郎中、通直正員郎。出為郢州別駕, 尋兼通直散騎常侍,聘於東魏。文章辭令,盛為鄴下 所稱。還為東宮學士,領建康令。侯景作亂,梁簡文帝 命信率宮中文武千餘人營於朱雀航。及景至,信以 眾先退。臺城陷後,信奔於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 中丞。及即位,轉右衛將軍,封武康縣侯,加散騎常侍, 來聘於我。屬大軍南討,遂留長安。江陵平,拜使持節、 撫軍將軍、右金紫光祿大夫、大都督,尋進車騎大將 軍、儀同三司。孝閔帝踐祚,封臨清縣子,邑五百戶,除司水下大夫,出為弘農郡守,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 同三司、司憲中大夫,進爵義城縣侯,俄拜洛州刺史。 信多識舊章,為政簡靜,吏民安之。時陳氏與朝廷通 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許還其舊國。陳氏乃請王褒及 信等十數人,高祖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並留 而不遣。尋徵為司宗中大夫。世宗、高祖並雅好文學, 信特蒙恩禮,至於趙、滕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 交。群公碑誌,多相請託,唯王褒頗與信相埒,自餘文 人,莫有逮者。信雖位望通顯,常有鄉關之思,乃作《哀 江南賦》以致其意云。其辭曰:「粵以戊辰之年,建亥之 月,大盜移國,金陵瓦解,余乃竄身荒谷,公私塗炭,華 陽奔命,有去無歸,中興道消,窮於甲戌三日哭於都 亭,三年囚於別館。天道周星,物極不反。」傅燮之但悲 身世,無所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昔桓君 山之志事,杜元顗之生平,並有著書,咸能自序。潘岳 之文彩,始述家風;陸機之詞賦,多陳世德。信年始二 毛,即逢喪亂,藐是流離,至於暮齒。燕歌遠別,悲不自 勝;楚老相逢,泣將何及?畏南山之雨,忽踐秦庭;讓東 海之濱,遂餐周粟。下亭漂泊,皋橋羇旅。《楚歌》非取樂 之方,《魯酒》無忘憂之用。追為此賦,聊以記言,不無危 苦之辭,唯以悲哀為主。日暮途遠,人間何世?將軍一 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荊璧睨柱,受連城 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鍾儀君子,入就南 冠之囚;季孫行人,留守西河之館。申包胥之頓地,碎 之以首;蔡威公之淚盡,加之以血。釣臺移柳,非玉關 之可望;華亭唳鶴,豈河橋之可聞?孫策以天下為三 分,眾裁一旅;項羽用江東之子弟,人唯八千,遂乃分 裂山河,宰割天下,豈有百萬義師,一朝卷甲,芟夷斬 伐如草木焉?「江淮無涯岸之阻,亭壁無藩籬之固。頭 會箕斂者,合從締交,鉏耰棘矜者,因利乘便,將非江 表王氣,應終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軹道之 災;混一車書,無救平陽之禍。嗚呼!山岳崩頹,既履危 亡之運;春秋迭代,必有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悽 愴傷心者矣。況復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飈 道阻,蓬萊無可到之期。窮者欲「達其言,勞者須歌其 事。」陸士衡聞而撫掌,是所甘心;張平子見而陋之,固 其宜矣。我之掌庾承周,以世功而為族;經邦佐漢,用 論道而當官。稟嵩華之玉石,潤河洛之波瀾。居負洛 而重世,邑臨河而晏安。逮永嘉之艱虞,始中原之乏 主。民枕倚於牆壁,路交橫於豺虎。值五馬之南奔,逢 三星之東聚。彼淩江而建國,此播遷於吾祖。分南陽 而賜田,裂東嶽而胙土。誅茅宋玉之宅,穿徑臨江之 府。水木交運,山川崩竭。家有直道,人多全節。訓子見 於純深,事君彰於義烈。新野有生祠之廟,河南有《胡 書》之碣。況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階庭空谷,門巷蒲 輪。移談講樹,就簡書筠。降生世德,載誕貞臣。文詞高 於甲觀,模楷盛於漳濱。嗟有道而無鳳,歎非時而有 麟。既奸回之贔匿,終不悅於仁人。王子洛濱之歲,蘭 成射策之年。始含香於建禮,仍矯翼於崇賢。游洊雷 之講肆,齒明離之胄筵。既傾蠡而酌海,遂側管以窺 天。方塘水白,釣渚池圓。侍戎韜於武帳,聽雅曲於文 絃。乃解懸而通籍,遂崇文而會武,居「笠轂而掌兵,出 蘭池而典午。」論兵於江漢之君,拭圭於西河之主。於 時朝野歡娛,池臺鐘鼓,里為冠蓋,門成鄒魯。連茂苑 於海陵,跨橫塘於江浦。東門則鞭石成橋,南極則鑄 銅為柱。樹則園植萬株,竹則家封千戶。西賮浮玉,南 賝沒羽;吳歈越吟,荊豔楚舞。草木之藉春陽,魚龍之 得風雨。五十年中,江表無事。王歙為和親之侯,班超 為定遠之使。馬武無預於兵甲,馮唐不論於將帥。豈 知山嶽闇然,江湖潛沸。漁陽有閭左戍卒,離石有將 兵都尉。天子方刪《詩》《書》,定禮樂。設重雲之講,開士林 之學。談劫燼之灰飛,辯常星之夜落。地平魚齒,城危 獸角。臥刁斗於滎陽,絆龍媒於平樂。宰衡以干戈為 兒戲,「縉紳以清談為廟略。」乘漬水而膠船,馭奔駒以 朽索。小人則將及水火,君子則方成猨鶴。弊箄不能 救鹽池之鹹,阿膠不能止黃河之濁。既而魴魚赬尾, 四郊多壘,殿狎江鷗,宮鳴野雉。湛盧去國,艅皇失水, 見被髮於伊川,知其時為戎矣。彼奸逆之熾盛,久遊 魂而放命,大則有鯨有鯢,小則為梟為獍。負其牛羊 之力,凶其水草之性。非玉燭之能調,豈璿璣之可正。 值天下之無為,尚有欲於羇縻。飲其琉璃之酒,賞其 虎豹之皮。見胡桐於大夏,識鳥卵於條支。豺牙密厲, 虺毒潛吹。輕九鼎而欲問,聞三山而遂窺。始則王子 召戎,奸臣介胄。既官政而離逖,遂師言而泄漏。望廷 尉之逋囚,反淮南之窮寇。「飛狄泉之蒼鳥,起橫江之 困獸。地則石鼓鳴山,天則金精動宿。北闕龍吟,東陵 麟鬥。」爾乃桀黠構扇,憑陵畿甸,擁狼望於黃圖,填廬 山於赤縣。青袍如草,白馬如練。天子履端廢朝,單于 長圍高宴。兩觀當戟,千門受箭。白虹貫日,蒼鷹擊殿。 競遭夏臺之禍,遂視堯城之變。官守無奔問之人,干 戚非平戎「之戰。」陶侃則空裝米船,顧榮則虛搖羽扇將軍死綏,路絕重圍,烽隨星落,書逐鳶飛。遂乃韓分 趙裂,鼓臥旗折,失群班馬,迷輪亂轍。猛士嬰城,謀臣 卷舌。昆陽之戰象走林,常山之陣蛇奔穴。五郡則兄 弟相悲,三州則父子離別。護軍忼慨,忠能死節,三世 為將,終於此滅。濟陽忠壯,身參末將;兄弟三人,「義聲 俱唱。主辱臣死,名存身喪。狄人歸元,三軍悽愴。《尚書》 多算,守備是長。雲梯可拒,地道能防。有齊將之閉壁, 無燕師之臥牆。大事去矣,人之云亡。申子奮發,勇氣 咆勃。實總元戎,身先士卒。胄落魚門,兵填馬窟。屢犯 通中,頻遭刮骨。功業夭枉,身名埋沒。或以隼翼鷃披, 虎威狐假。霑漬鋒鏑,脂膏原野。兵弱虜彊,城孤氣寡。 聞鶴唳而虛驚,聽胡笳而淚下。據神亭而亡戟,臨橫 江而棄馬。崩於鉅鹿之沙,碎於長平之瓦。」於是桂林 顛覆,長洲麋鹿,潰潰沸騰,茫茫慘黷。天地離阻,人神 怨酷。晉鄭靡依,魯衛不睦。競動天關,爭回地軸。探雀 𪃟而未飽,待熊蹯而詎熟。乃有車側郭門,著懸廟屋, 鬼同曹社之謀,人有秦庭之哭。余乃假刻璽於關塞, 稱使者之詶對。逢鄂坂之譏嫌,值耏門之征稅。乘白 馬而不前,策青騾而轉礙。吹落葉之扁舟,飄長颿於 上游。彼鋸牙而向爪,又巡江而習流。排青龍之戰艦, 鬥飛燕之船樓。張遼臨於赤壁,王濬下於巴丘,乍風 驚而射火,或箭重而回舟。未辨聲於黃蓋,已先沉於 杜侯。落帆黃鶴之浦,藏船鸚鵡之洲。路已分於湘漢, 星猶看於斗牛。若乃陰陵失路,釣臺斜趣,望赤岸而 霑衣,艤烏江而不渡。雷池柵浦,鵲陵焚戍。旅舍無煙, 巢禽失樹。謂荊衡之杞梓,庶江漢之可恃。淮海維揚, 三千餘里,過漂渚而寄食,託蘆中而度水。屆於七澤, 濱於十死。嗟天保之未定,見殷憂之方始。本不達於 危行,又無情於祿仕。謬掌衛於中軍,濫尸丞於御史。 信生世等於龍門,辭親同於河洛。奉立身之遺訓,受 成書之顧託。昔三世而無慚,今七葉而始落。泣風雨 於梁山,惟枯魚之銜索。入欹斜之小徑,掩蓬藋之荒 扉。就汀洲之杜若,待蘆葦之單衣。於時西楚霸王,劍 及繁陽,鏖兵金匱,校戰玉堂。蒼鷹赤雀,鐵舳牙檣。沈 白馬而誓眾,負黃龍而度湘。海潮迎艦,江萍送王。戎 車屯於石城,戈船掩乎淮泗。諸侯則鄭伯前驅,盟主 則荀罃暮至。剖巢燻穴,奔魑走魅。埋長狄於駒門,斬 蚩尤於中冀。然腹為燈,飲頭為器。直虹貫壘,長星屬 地。昔之虎據龍盤,加以黃旗紫氣,莫不隨狐兔而窟 穴,與風塵而殄瘁。西瞻博望,北臨元圃。月榭風臺,池 平樹古。倚弓於玉女窗扉,繫馬於鳳凰樓柱。仁壽之 鏡徒懸,茂陵之書空聚。若夫立德立言,謨明寅亮,聲 超於繫表,道高於河上。既不遇於浮丘,遂無言於師 曠。捐愛子而託人,知西陵而誰望。非無北闕之兵,猶 有雲臺之仗。司徒之表裡經綸,狐偃之維王實勤。橫 琱戈而對霸主,執金鼓而問賊臣。平吳之功,壯於杜 元凱;王室是賴,深於溫太真。始則地名全節,終以山 稱枉人。南陽校書,去之已遠;上蔡逐獵,知之何晚?鎮 北之負譽矜前,風飆懍然。水神遭箭,山靈見鞭。是以 蟄熊傷馬,浮蛟沒船。才子并命,俱非百年。中宗之夷 凶靜亂,大雪冤恥。去代邸而承基,遷唐郊而纂祀。反 舊章於司隸,歸餘風於正始。沉猜則方逞其欲,藏疾 則自矜於己。天下之事沒焉,諸侯之心搖矣。既而齊 交北絕,秦患西起。況背關而懷楚,異端委而開吳。驅 綠林之散卒,拒驪山之叛徒。營軍梁溠,蒐乘巴渝。問 諸淫昏之鬼,求諸厭劾之巫。荊門遭廩延之戮,夏首 濫逵泉之誅。蔑因親於教愛,忍和樂於彎弧。慨無謀 於肉食,非所望於《論都》。未深思於五難,先自擅於二 端。登陽城而避險,臥底柱而求安。既言多於忌刻,實 志勇於刑殘。但坐觀於時變,本無情於急難。地為黑 子,城猶彈丸。其怨則黷,其盟則寒。豈冤禽之能塞海, 非愚叟之可移山。況以沴氣朝浮,妖精夜殞。赤烏則 三朝夾日,蒼雲則七重圍軫。亡吳之歲既窮,入郢之 年斯盡。周含鄭怒,楚結秦冤。有南風之不競,值西陵 之責言。俄而梯衝亂舞,冀馬雲屯。棧秦車於暢轂,㳫 漢鼓於雷門。下陳倉而連弩,度臨晉而橫船。雖復楚 有七澤,人稱三戶。箭不麗於六麋,雷無驚於九虎。辭 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熾火兮焚旗,貝風兮害 蟲。乃使玉軸揚灰,龍文斫柱。下江餘城,長林故營。徒 思箝馬之秣,未見燒牛之兵。章曼支以轂走,宮之奇 以族行。河無冰而馬度,關未曉而雞鳴。忠臣解骨,君 子吞聲。章華望祭之所,雲夢偽遊之地。荒谷縊於莫 敖,冶父囚乎群帥。硎穽摺拉,鷹鸇批。冤霜夏零,憤 泉秋沸。城崩杞婦之哭,竹染湘妃之淚。水毒秦涇,山 高趙陘。十里五里,長亭短亭。飢隨蟄燕,闇逐流螢。秦 中水黑,關上泥青。於時瓦解冰泮,風飛電散。渾然千 里,淄澠一亂。雪暗如沙,冰橫似岸。逢赴洛之陸機,見 離家之王粲。莫不聞隴水而掩泣,向關山而長歎。況 復君在交河,妾在清波。石望夫而逾遠,「山望子而逾 多。」才人之憶代郡,公主之去清河,栩陽亭有《離別》之 賦,臨江王有《愁思》之歌。別有飄颻武威,羇旅金微。班超生而望反,溫序死而思歸。李陵之雙鳧永去,蘇武 之一鴈空飛。昔江陵之中否,乃金陵之禍始。雖借人 之外力,寔蕭牆之內起。撥亂之主忽焉,中興之宗不 祀。伯兮叔兮,同見戮於猶子。荊山鵲飛而玉碎,隨岸 蛇生而珠死。鬼火亂於平林,殤魂驚於新市。梁故豐 徙,楚實秦亡,不有所廢,其何以昌?有媯之後,遂育於 姜,輸我神器,居為讓王。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 寶曰位。用無賴之子孫,舉江東而全棄,惜天下之一 家,遭東南之反氣,以鶉首而賜秦,天何為而此醉?且 夫天道回旋,民生賴焉,余烈祖於西晉,始流播於東 川,洎余身而七葉,又遭時而北遷,提挈老幼,關河累 年,死生契闊,不可問天。況復零落將盡,靈光巋然,日 窮於紀,歲將復始,逼切危慮,端憂暮齒。踐長樂之神 皋,望宣平之貴里,渭水貫於天門,驪山回於地市。幕 府大將軍之愛客,丞相平津侯之待士,見錘鼎於金 張,聞絃歌於許史。豈知「灞陵夜獵,猶是故時;將軍咸 陽布衣,非獨思歸。」王子大象初以疾去職,卒。隋文帝 深悼之,贈本官,加荊淮二州刺史。子嗣立。

蕭圓肅 编辑

按《周書》本傳,「圓肅字明恭,梁武帝之孫,武陵王紀之 子也。風度淹雅,敏而好學。紀稱尊號,封宜都郡王,邑 二千戶,除侍中、寧遠將軍。紀率兵下峽,令蕭撝守成 都,以圓肅為之副。及尉遲迥至,圓肅與撝俱降,授驃 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封安化縣公,邑一千 戶。世宗初,進封棘城郡公,增邑一千戶,以圓肅有歸」 款之勳,別賜食思君縣五百戶,收其租賦。保定三年, 除畿伯中大夫。五年,拜咸陽郡守。圓肅寬猛相濟,甚 有政績。天和四年,遷陵州刺史。尋詔令隨衛國公直 鎮襄陽,遂不之部。建德三年,授太子少傅,增邑九百 戶。圓肅以任當師傅,調護是職,乃作《少傅箴》曰:「惟王 建國,辨方正位。左《史記》言,右《史記》事」,莫不援立太子, 為皇之貳。是以《易》稱「明兩。」《禮》云:「上嗣東序,養德震方, 主器束髮就學,宵雅更肄,朝讀百篇,乙夜乃寐。愛日 惜力,寸陰無棄,視膳再飯,寢門三至,小心翼翼,大孝 蒸蒸,謀謨計慮,問對疑丞,安樂必敬,無忘戰兢。夫天 道益謙,人道惡盈,漢嗣不絕乎馳道,魏儲回環於鄴 城,前史攸載,後世揚名。三善既備,萬國以貞。姬周長 久,寔賴元良;嬴秦短祚,誠由少陽。雖卜年七百,有德 過歷而昌;數世萬一,無德不及而亡。敬之敬之!天惟 顯思,光副皇極,永固洪基,觀德審諭,授告職司。」太子 見而悅之,致書勞問。六年,授豐州刺史,增邑通前三 千七百戶。尋進位上開府儀同大將軍。宣政元年,入 為司宗中大夫,俄授洛州刺史。大象末,進位大將軍。 隋開皇初,授貝州刺史。以母老請歸就養,隋文帝許 之。四年,卒,時年四十六。有文集十卷,又撰時人詩筆 為《文海》四十卷,《廣堪》十卷,《淮海亂離志》四卷,行於世。

蕭大圜 编辑

按《周書》本傳,「大圜,字仁顯,梁簡文帝之子也。幼而聰 敏,神情俊悟。年四歲,能誦《三都賦》及《孝經》《論語》。七歲 居母喪,便有成人之性。梁大寶元年,封樂梁郡王,邑 二千戶,除宣惠將軍,丹陽尹。屬侯景肆虐,簡文見弒, 大圜潛遁獲免。明年景平,大圜歸建康。時既喪亂之 後,無所依託,乃寓居善覺佛寺。人有以告王僧辯者」, 僧辯乃給船餼,得往江陵。梁元帝見之甚悅,賜以越 衫胡帶等,改封晉熙郡王,邑二千戶,除寧遠將軍、琅 邪彭城二郡太守。時梁元帝既有克復之功,而大圜 兄汝南王大封等猶未通謁。梁元帝性既忌刻,甚恨 望之,乃謂大圜曰:「汝兩兄久不出,汝可以意召之。」大 圜即日曉諭兩兄,相繼出謁,元帝乃安之。大圜以世 多故,恐讒愬生焉,乃屏絕人事,門客左右不過三兩 人,不妄遊狎,兄姊之間,止牋疏而已。恆以讀《詩》《禮》《書》 《易》為事。元帝嘗自問《五經》要事數十條,大圜辭約指 明,應答無滯。元帝甚嘆美之。因曰:「昔河間好學,爾既 有之;臨淄好文,爾亦兼之。然有東平,為善彌高前載。 吾重之愛之,爾當效焉。」及于謹軍至,元帝乃令大封 充使請和,大圜副焉,其實質也。出至軍所,信宿,元帝 降。魏。恭帝二年,客長安,太祖以客禮待之。保定二年, 詔曰:「梁汝南王蕭大封、晉熙王蕭大圜等梁國子孫, 宜存優禮,式遺茅土,寔允舊章。」大封可封晉陵縣公, 大圜封始寧縣公,邑各一千戶。尋加大圜車騎大將 軍、儀同三司,並賜田宅奴婢牛馬粟帛等。俄而開麟 趾殿,招集學士,大圜預焉。梁武帝集四十卷,《簡文集》 九十卷,各止一本。江陵平後,並藏祕閣。大圜既入麟 趾,方得見之。乃手寫二集,一年並畢,識者稱嘆之。大 圜深信因果,心安閑放,嘗言之曰:「拂衣褰裳,無吞舟 之漏網;挂冠懸節,慮我志之未從。倘獲展禽之免,有 美慈明之進,如蒙北叟之放,寔勝濟南之徵」,其故何 哉?夫閭閻者有優游之美,朝廷者有簪佩之累,蓋由 來久矣。留侯追蹤於松子,陶朱成術於辛文,良有以 焉。況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 也?豈如知足知止,蕭然無累。北山之北,棄絕人間;南山之南,超踰世網。面修原「而帶流水,倚郊甸而枕平 皋。築蝸舍於叢林,構環堵於幽薄。近瞻煙霧,遠睇風 雲。藉纖草以蔭長松,結幽蘭而援芳桂。仰翔禽於百 仞,俯泳鱗於千尋。果園在後,開窗以臨花卉;蔬圃居 前,坐簷而看灌甽。二頃以供饘粥,十畝以給絲麻。侍 兒三五,可充紝織;家僮數四,足代耕耘。沽酪牧羊,協 潘生之志」;畜雞種黍,應莊叟之言。穫菽尋氾氏之書, 露葵徵尹君之錄。烹羔豚而介春酒,迎伏臘而候歲 時。披良書,探至賾,歌《纂纂》,唱《烏烏》,可以娛神,可以散 慮。有朋自遠,揚榷古今,田畯相過,劇談稼穡。斯亦足 矣,樂不可支。永保性命,何畏憂責?豈若蹙足入絆,申 脰就羈,遊帝王之門,趨宰衡之勢,不知飄塵之少選, 寧覺年祀之斯須。萬物營營,靡存其意,天道昧昧,安 可問哉。嗟乎!人生若浮雲朝露,寧俟長繩繫量,寔不 願之執燭,夜遊驚其迅邁,百年何幾,擎跽曲拳,四時 如流,俛眉躡足,出處無成,語默奚當,非直丘明所恥, 抑亦宣尼恥之。建德四年,除滕王逌友。逌嘗問大圜 曰:「『吾聞湘東王作《梁史》有之乎』?餘傳乃可抑揚,帝紀 奚若?隱則非寔,記則攘羊。」對曰:「言者之妄也。如使有 之,亦不足怪。昔漢明為《世祖紀》,章帝為《顯宗紀》,殷鑒 不遠,足為成例。且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彰於四海, 安得而隱之?如有不彰,亦安得而不隱?蓋子為父隱, 直在其中,諱國之惡,抑又禮也。」逌乃大笑。其後大軍 東討,攻拔晉州。或問大圜曰:「齊遂克不?」對曰:「高歡昔 以晉州肇基偽跡,今本既拔矣,能無亡乎?所謂以此 始者,必以此終也。」居數日,齊氏果滅。聞者以為知言。 宣政元年,增邑通前二千二百戶。隋開皇初,拜內史 侍郎,出為西河郡守,尋卒。大圜性好學,務於著述,撰 《梁舊事》三十卷、《寓記》三卷,《士喪儀注》五卷、《要決》兩卷, 並《文集》二十卷。大封,位至開府儀同三司。大象末,為 陳州刺史。

顏之儀 编辑

按《周書》本傳,「之儀,字子升,琅邪臨沂人也。晉侍中含 九世孫。祖見遠,齊御史,治書正色立朝,有當官之稱。 及梁武帝執政,遂以疾辭。尋而齊和帝暴崩,見遠慟 哭而絕。梁武帝深恨之,謂朝臣曰:『我自應天從人,何 預天下人事,而顏見遠乃至於此』!」當時嘉其忠烈,咸 稱嘆之。父協以見遠蹈義忤時,遂不仕進。梁元帝為 湘東王,引協為其府記室參軍,協不得已,乃應命。梁 元帝後著《懷舊志》及詩,並稱贊其美之。儀幼穎悟,三 歲能讀《孝經》。及長,博涉群書,好為詞賦。嘗獻《神州頌》, 辭致雅贍。梁元帝手敕報曰:「枚乘二葉,俱得遊梁,應 貞兩世,並稱文學。我求才子,鯁慰良深。」江陵平之,儀 隨例遷長安。世宗以為麟趾學士,稍遷司書上士。高 祖初建儲宮,盛選師傅,以之儀為侍讀。太子後征吐 谷渾,在軍有過行,鄭譯等並以不能匡弼坐譴,惟之 儀以累諫獲賞,即拜小宮尹,封平陽縣男,邑二百戶。 宣帝即位,遷上儀同大將軍、御正中大夫,進爵為公, 增邑一千戶。帝後刑政乖僻,昏縱日甚,之儀犯顏驟 諫,雖不見納,終亦不止,深為帝所忌。然以恩舊,每優 容之。及帝殺王軌,之儀固諫,帝怒,欲並致之於法。後 以其諒直無私,乃舍之。宣帝崩,劉昉、鄭譯等矯遺詔, 以隋文帝為丞相,輔少主。之儀知非帝旨,拒而弗從。 昉等草詔署記,逼之儀連署。之儀厲聲謂昉等曰:「主 上升遐,嗣子沖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賢戚之 內,趙王最長,以親以德,合膺重寄。公等備受朝恩,當 思盡忠報國,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之儀有死而 已,不能誣罔先帝。」於是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儀署 而行之。隋文帝後索符璽,之儀又正色曰:「此天子之 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於是隋文帝大怒,命引 出,將戮之,然以其民之望也,乃止。出為西疆郡守。隋 文帝踐極,詔徵還京師,進爵新野郡公。開皇五年,拜 集州刺史。在州清靜,夷夏悅之。明年代還,遂優遊不 仕。十年正月,之儀隨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識之,命引 至御坐,謂之曰:「見危授命,臨大節而不可奪,古人所 難,何以加卿?」乃賜錢十萬,米一百石。十一年冬,卒,年 六十九。有文集十卷行於世。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