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第211卷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二百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百十一卷
理學彙編 文學典 第二百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二百十一卷目錄

 詩部紀事九

文學典第二百十一卷

詩部紀事九

编辑

《宋史寶儀傳》:儀學問優博,風度峻整,弟儼、侃、偁、僖皆 相繼登科。馮道與禹鈞有舊,嘗贈詩有「靈椿一株老, 丹桂五枝芳」之句,縉紳多諷誦之,時號「寶氏五龍。」 《趙普傳》:「普出為武勝軍節度、檢校太尉兼侍中,帝作 詩以餞之。普奉而泣曰:『陛下賜臣詩,當刻石,與臣朽 骨同葬泉下』。帝為之動容。翊日謂宰相曰:『普有功國 家,朕昔與游,今齒髮衰矣,不容煩以樞務,擇善地處 之,因詩什以導意。普感激泣下,朕亦為之墮淚』。」宋琪 對曰:「昨日普至中書,執御詩涕泣,謂臣曰:『此生餘年, 無階上答,庶希來世得效犬馬力』。臣昨聞普言,今復 聞宣諭,君臣始終之分,可謂兩全。」

《孔承恭傳》:「承恭為大理寺丞,獻宮詞,託意求進。太祖 怒其引喻非宜,免所居官,放歸田里。」

《曹翰傳》:翰陰狡多智數,好夸誕,貪冒貨賂,飲酒至數 斗不亂。每奉事上前,雖數十條,皆默識不少差。嘗作 《退將》詩曰:「曾因國難披金甲,恥為家貧賣寶刀。」翰直 禁日,因語及之。上憫其意,故有銀錢之賜。

《錢氏世家》:「俶頗知書,雅好吟詠。在吳越日,自編其詩 數百首為《正本集》。因陶穀奉使至杭州,求為之序。」 《慎從吉傳》:「從吉,錢俶之婿也,以光祿卿致仕,未幾卒, 年七十。從吉喜為詩,時有警語。」

《趙昌言傳》:「昌言字仲謨,汾州孝義人。父叡,從事使府。 太宗尹開府,選為雍丘、太康二縣令,後終安申觀察 判官。昌言少有大志,趙逢、高錫、寇準皆稱許之。太平 興國三年,舉進士,文思甚敏,有聲於場屋,為貢部首 薦。廷試日,太宗見其辭氣俊辯,又睹其父名,謂左右 曰:『是嘗為東畿宰,朕之生辰,必獻詩百韻為壽』。」善訓 其子,亦可嘉也。擢寘甲科。

《李虛己傳》:「虛己字公受,建安人,知榮州,未行,改遂州。 時太宗勵精政事,嘗手書二十餘紙曰:『公勤潔己,奉 法除奸,惠愛臨民者,乃可書為勞績,月給奉以實錢, 命有司擇群臣以治最聞者賜之,仍諭曰:『除奸之要, 在乎奉法,不可因以生事』。時虛己被賜,因獻詩自陳 父子遭遇,榮及祖母。帝悅,為批其紙尾曰:『虛己學古 入官,榮親事生,奉書為郡,欲布新規,朕得良二千石 矣』』。」遂賜五品服,又賜其祖母錢五十萬,命翰林學士 張洎會兩制、三館儒臣,遍閱所批詔。虛己喜為詩,數 與同年進士曾致堯及其婿晏殊唱和。初,致堯謂曰: 「子詞詩雖工,而音韻猶啞。」虛己未悟,後得沈休文所 謂前有浮聲,則後須切響,遂精於格律。有《雅正集》十 卷。

《楊億傳》:「億為光祿寺丞,屬後苑賞花曲宴,太宗召命 賦詩於坐側。又上《金明池頌》,太宗誦其警句於宰相。 明年三月,苑中曲宴,億復以詩獻,太宗訝有司不時 召,宰相言:『舊制未貼職者不預』。」即以億直集賢院。 《呂端傳》:「時呂蒙正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為人糊 塗。太宗曰: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決意相之。」會曲 宴後苑,太宗作釣魚詩有云:「欲餌金鉤深未達,蟠溪 須問釣魚人。」意以屬端。後數日,罷蒙正而相端焉。 《魏昭亮傳》:昭亮字克明,公主所生,幼未名,太宗召入 禁中,命賦賞花詩,詩成上之,太宗大悅,酌以上尊酒, 命筆題「從訓」、「昭亮二名,令自擇之。」

《何蒙傳》:「蒙字叔昭,洪州人,少精《春秋左氏傳》。李煜時 舉進士不第,因獻書言事,署錄事參軍。入宋,授洺州 推官。太平興國五年,調遂寧令。時太宗親征契丹還, 作詩以獻,召見賞歎,授右贊善大夫。」

《羅處約傳》:「處約字思純,登第為臨渙主簿,再遷大理 評事,知吳縣。王禹偁知長洲縣,日以詩什唱酬,蘇、杭 間多傳誦。後並召赴闕,上自定題以試之,以禹偁為 右拾遺,處約著作郎,皆直史館,賜緋魚。」

《戚綸傳》:「綸知太和縣,父同文卒於隨州,綸徒步奔訃 千里餘。俄詔起復蒞職,就加大理評事。江外民險悍, 多搆訟,為《諭民詩》五十篇,因時俗耳目之事,以申規 誨,老幼多傳誦之。」

《李度傳》:「度,河南洛陽人。周顯德中,舉進士。度工於詩, 有『醉輕浮世事,老重故鄉人』之句。時翰林學士申文 炳知貢舉,樞密使王朴移書錄其句以寫之,文炳即 擢度為第三人。釋褐永寧縣主簿,累遷殿中丞,知歙 州。坐事左遷絳州團練使,十年不調。度在歙州,嘗以

所著詩刻於石。有中黃門得其石本,傳入禁中,太宗
考證
見之,謂宰相曰:「度今安在?」即令召至,對於便殿,與語

甚悅,擢為虞部員外郎、直史館,賜緋。端拱初,籍田畢, 交州黎桓加恩,命度借太常少卿充官告國信副使, 上賜詩以寵行。未至交州,卒於太平軍傳舍,年五十 七。度之南使,每至州府,即借《圖經》,觀其勝跡,皆形篇 詩。以上所賜詩有「奉使南遊多好景」之句,遂題為《奉 使南遊集》,未成編而亡。

《蘇易簡傳》:易簡充翰林學士,遷中書舍人,充承旨。先 是,曲宴將相,翰林學士皆預坐,梁迥啟太祖罷之。又 皇帝御丹鳳樓,翰林承旨侍從升樓西南隅,禮亦廢。 至是,易簡請之,皆復舊制。易簡續唐李肇《翰林志》二 卷以獻,帝賜詩以嘉之。帝嘗以輕綃飛白大書「玉堂 之署」四字,令易簡牓於廳額。易簡會韓任、畢士安、李 至等往觀。上聞,遣中使賜宴甚盛,至等各賦詩以紀 其事,宰相李昉等亦作詩頌美之。

《李昌齡傳》:「太平興國三年,舉進士,大理評事,通判合 州,歷將作監丞,右贊善大夫,通判銀州。京城開金明 池,昌齡獻詩百韻,太宗嘉之,擢右拾遺直史館,賜緋。」 《錢易傳》:「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吳越王,為大將胡進思 所廢,而立其弟俶。俶歸朝,群從悉補官。易與兄昆不 見錄,遂刻志讀書。昆字裕之,舉進士,為治寬簡便民」, 能詩,善草隸書。累官右諫議大夫,以祕書監卒於家。 易年十七,舉進士,試《崇政殿》三篇,日未中而就,言者 惡其輕俊,特罷之。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太宗嘗與蘇 易簡論唐世文人,歎時無李白。易簡曰:「今進士錢易 為歌詩殆不下白。」太宗驚喜曰:「誠然,吾當自布衣召 置翰林。」值盜起劍南,遂寢。真宗在東宮,圖山水扇,《會 易》作歌,賞愛之。

《楊徽之傳》:「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祖郜,仕閩為義 軍校。家世尚武,父澄,獨折節為儒,終浦城令。徽之幼 刻苦為學,邑人江文蔚善賦,江為能詩,徽之與之遊 從,遂與齊名。周顯德中,舉進士。太平興國初,知全州, 遷拾遺、右補闕,代還。太宗素聞其詩名,因索所著,徽 之以數百篇奏御,且獻詩為謝。其卒章有『十年流落 今何幸,叨遇君王問姓名』」語,太宗覽之稱賞,自是聖 製多以別本為賜。遷侍御史、權判刑部。嘗屬疾,遣尚 醫診療,賜錢三十萬。轉庫部員外郎,賜金紫,判南曹 同知京朝官差遣。會詔李昉等采緝前代文字,類為 《文苑英華》,以徽之精於風雅,分命編詩為百八十卷。 歷遷刑、兵二部郎中。獻《雍熙詞》,上賡其韻以賜。 《文苑傳》夏侯嘉正為右正言直史館,兼直祕閣,賜緋 魚。元夕,上御乾元門觀燈,嘉正獻五言十韻詩,其末 句云:「兩制誠堪羨,青雲侍玉輿。」上依韻和以賜之。有 狹劣,「終雖舉通才列上居」之句,議者以為誡嘉正之 好進也。

《和傳》:「㠓遷右正言是歲太宗親試貢士。㠓預考校 作歌以獻。上對宰相稱賞之。」

《王禹偁傳》:禹偁為大理評事,同年生羅處約時宰吳 縣,日相與賦詠,人多傳誦。端拱初,太宗聞其名,召試, 擢右拾遺,直史館,賜緋。故事,賜緋者,給塗金銀帶,上 特命以文犀帶寵之。端拱二年,親試貢士,召禹偁賦 詩立就。上悅曰:「此不踰月,遍天下矣。」

《李至傳》:「至參知政事,徙知河南府,卒。至嘗師徐鉉,手 寫鉉及其弟鍇集,置於几案。又賦《五君詠》,為鉉及李 昉、石熙載、王祐、李穆作也。」

《魏丕傳》:「丕為戶部使。端拱初,遷度支使。是冬,出為黃 州刺史。還朝,召對便坐,賜御書《急就章》《朱邸集》。丕退 作歌以獻,因自述願授臺省之職。太宗面諭曰:『知卿 本儒生,然清望,官奉給不若刺史之優也』。歷左驍衛 大將軍。丕好歌詩,頗與士大夫遊接,有時稱。南唐主 李煜妻卒,遣丕充弔祭使,且使觀其意趣。煜邀丕登」 昇元閣賦詩,丕有「朝宗海浪拱星辰」之句,以風動之。 太宗嘗賜詩,命丕與柴禹錫和焉。

《李肅傳》:「肅嘗作大宋樂章九首,取九成」、「九夏」之義,以 頌國家盛德,其文甚工。

《呂祐之傳》:「祐之為起居舍人,端拱中,副呂端使高麗, 假內庫錢五十萬以辦裝,遇風濤,舟欲覆,祐之悉取 所得貨沉之,即止。復獻《海外覃皇澤》詩十九首,太宗 嘉之,仍蠲其所貸。」

《宗室列傳》:真宗自即位以來,屢以學術勖宗子。元偓 首冠藩戚,益自修勵,上每製篇什,必令屬和。一日,謂 宰相曰:「朕每戒宗子作詩習射,如聞頗精習,將臨觀 焉。」因幸元偓邸第,宴從官宮僚畢會試七言詩。元偓 奉觴上壽,賜襲衣、金帛、器幣、緡錢。

《李維傳》:「維,沆之弟,字仲方,第進士,為保信軍節度推 官。真宗初,獻聖德詩,召試中書,擢直集賢院,以沆相 避知歙州,遷工部尚書。會塞下傳契丹將絕盟,復遣 維往使。其主隆緒重維名,館勞加禮,使賦《兩朝悠久》 詩。詩成,大喜。既還,帝欲用為樞密使,或斥維賦詩自 稱小臣,乃寢。」

《黃夷簡傳》:「夷簡字明舉,喜談論,善屬文,尤工詩詠,老而不輟。嘗攝鴻臚卿,護許國長公主葬在道,駙馬都 尉魏咸信禮接甚薄。夷簡御之,言於上云:『發引之日, 以錢三十千遺臣治裝,不重王人。若有輕國命之意, 臣拒不納』。上遣中使詰咸信,咸信言:夷簡始受命,屢 有求丐,又獻挽詞以希賂遺,臣皆不敢受,以是為慊。」 既而夷簡又貢歌詩一編,大率譏咸信吝嗇,且形於 怨詛,復言所未受三十千錢,意欲索取。真宗甚鄙之, 且不欲其詩歌布於外,命中書召夷簡對,焚之。 《宗室列傳》:「德文,廷美子,少好學,工為辭章。真宗封泰 山,祀汾陰,幸亳,德文必奏賦頌。帝每賜詩,輒令屬和, 數言願得名士為師友,特命翰林學士楊」億與之遊。 億卒,為詩十章悼之。

《宗室列傳》:惟和雅好學,詩頗清麗,工筆札,優游典籍, 以禮法自居,宗室推重。嘗和御製詩,上稱其有理致。 及卒,上謂宰相王旦等曰:「惟和好文力學,加之謹愿, 皇族之秀也,不幸短命。」嗟悼久之,至於泣下。錄其槁 二十二軸,上親製序,藏祕閣。

《隱逸傳》。魏野為詩精苦,有唐人風格,多警策句。所有 《草堂集》十卷。大中祥符初,契丹使至,嘗言本國得其 帙,願求全部,詔與之。祀汾陰歲,與李瀆並被薦,遣陝 令王希招之,野上言曰:「陛下告成天地,延聘巖藪,臣 實愚贛,資性慵拙,幸逢聖世,獲安故里。早樂吟詠,實 匪《風》《騷》,豈意天慈,曲垂搜引。但以嘗嬰心疾,尤疏禮 節。麋鹿之性,頓纓則狂。豈可瞻對殿墀,仰奉清燕。望 回過聽,許令愚守,則畎畝之間,永荷帝力。」詔州縣長 吏常加存撫,又遣使圖其所居觀之。五年四月,復遣 內侍存問。天禧三年十二月,無疾而卒,年六十。州上 其狀,四年正月,詔曰:「國家舉旌賞之命以輝丘園;申 卹贈之恩,用慰泉壤,所以褒逸民而厚風俗也。故陝 州處士魏野,服膺儒素,刻意篇章。顧詞格之清新,為 士流之推許,而能篤淳古之行,慕《肥遯》之風。頃屬時 巡,嘗加聘召,懇陳誠志,願遂考槃。及此淪亡,載深嗟 悼。蘭臺清秩,追飾幽扄,厚其賻助之資,寬以復除之 命。諒惟優禮,式顯令名。魂而有知,歆此殊渥。可特贈 祕書省著作郎,賻其家帛二十疋、米三十斛,州縣常 加存卹,二稅外免其差徭。」

《劉師道傳》:「師道,字損之,開封東明人。歷左司郎中。性 慷慨尚氣,善談世務,與人交敦篤。工為詩,多與楊億 輩酬唱,當時稱之。」

《顏太初傳》:「太初少博學,有雋才,慷慨好義,喜為詩,多 譏切時事。天聖中,亳州衛真令黎德潤為吏誣搆死 獄中。太初以詩發其冤,覽者壯之。文宣公孔聖祐卒, 無子,除襲封且十年。是時有醫許希,以鍼愈仁宗疾, 拜賜已,西向拜扁鵲曰:『不敢忘師也』。帝為封扁鵲神 應侯,立祠城西。太初作許希詩,指聖祐事以諷在位。」 又致書參知政事蔡齊,齊為言於上,遂以聖祐弟襲 封。山東人范諷、石延年、劉潛之徒,喜豪放劇飲,不循 禮法,後生多慕之。太初作《東州逸黨詩》,孔道輔深器 之。太初中進士,後為莒縣尉,因事忤轉運使,投劾去。 久之,補閬中主簿。范諷以罪貶,同黨皆坐斥。齊與道 輔薦太初上其嘗所為詩,召試中書,言者以為嘲譏 之辭,遂報。改臨晉主簿。

《梅堯臣傳》:「堯臣字聖俞,宣州宣城人,侍讀學士詢從 子也。工為詩,以深遠古淡為意,間出奇巧,初未為人 所知。用詢蔭為河南主簿。錢惟演留守西京,特嗟賞 之,為忘年交,引與酬唱,一府盡傾。歐陽修與為詩友, 自以為不及。堯臣益刻厲,精思苦學,繇是知名於時。 宋興,以詩名家,為世所傳,如堯臣者蓋少也。嘗語人」 曰:「凡詩意新語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為善矣。必能 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 為至也。」有人得西南夷布弓,衣其《織文》,乃堯臣詩也, 名重於時如此。

《石介傳》:「介字守道,兗州奉符人。杜衍韓琦薦為太子 中允,直集賢院。會呂夷簡罷相,夏竦既除樞密使,復 奪之,以衍代章得象、晏殊、賈昌朝、范仲淹、富弼及琦 同時執政,歐陽修、余靖、王素、蔡襄並為諫官,介喜曰: 『此盛事也,歌頌吾職,其可已乎!作《慶曆聖德》詩曰:『於 惟慶曆三年三月,皇帝龍興,徐出闈闥,晨坐太極,晝』』」 開閶閤。躬覽英賢,手鉏姦枿。大聲渢渢,震搖六合。如 乾之動,如雷之發,昆蟲蹢躅,怪妖藏滅。同明道初,天 地嘉吉。初聞,皇帝蹙然言曰:「予祖予父,付予大業。予 恐失墜,實賴輔弼。汝得象殊,重慎微密。君相予久,予 嘉君伐。君仍相予,笙鏞斯協。昌朝儒者,學問該洽。與 予論政,傅以經術。汝貳二相,庶績咸秩,惟汝仲淹,汝 誠。予察。太后乘勢,湯沸火熱。汝時小臣,危言嶪嶪。為 予司諫,正予門闑。為予京兆,堲予讒說,賊叛。予夏往 予式遏,六月酷日,大冬積雪。汝寒汝暑,同予士卒。予 聞辛酸,汝不告乏。予晚得弼,予心弼悅。弼每見予,無 有私謁,以道輔予,弼言深切。予不堯舜,弼自笞罰。諫 官一年,疏奏滿篋;侍從周歲,忠力廑竭,契丹忘義。檮 杌饕餮,敢侮大國。其辭慢悖,弼將予命,不畏不怯。卒復舊好,民得食褐。沙磧萬里,死生一節。視弼之膚,霜 剝風裂。觀弼之心,鍊金鍛鐵。寵名大官,以酬勞渴。弼 辭不受,其志莫奪。惟仲淹弼,一夔一契。天實賚予,予 其敢忽。並來弼予,民無瘥札。曰『衍汝來,汝予黃髮。事 予二紀,毛禿齒豁。心如一兮,率履弗越。遂長樞府,兵 政無蹶。予早識琦,琦有奇骨。其器魁落,豈視扂楔。其 人渾樸,不施剞劂。可屬大事,敦厚如勃。琦汝副衍。知 人予哲。惟修惟靖,立朝䡾䡾。言論磥砢,忠誠特達。祿 微身賤,其志不怯』。」嘗詆大官,亟遭貶黜。萬里歸來,剛 氣不折。屢進直言,以補予闕。素相之後,含「忠履潔。昔 為御史,幾叩予榻。襄雖小官,多聞予徹。亦嘗獻言,箴 予之失。剛守粹慤,與修儔匹。並為諫官,正色在列。予 過汝言,毋鉗汝舌。皇帝聖明,忠邪辨別。舉擢畯良,掃 除妖魃。眾賢之進,如茅斯拔。大奸之去,如距斯脫。上 倚輔弼,司予調燮。下賴諫諍,維予紀法。左右正人,無 有邪孽。予望太平,日不逾」浹。皇帝嗣位二十二年,神 武不殺,其默如淵;聖人不測,其動如天。賞罰在予,不 失其權。恭己南面,退奸進賢。知賢不易,非明弗得。去 邪惟艱,惟斷乃克。明則不貳,斷則不惑,既明且斷,惟 皇帝之德。群臣踧踖,重足屏息,交相告語,曰:「惟正直, 毋作側僻。」皇帝汝殛,諸侯危慄,墮玉失舄,交相告語: 「皇帝神明,四時朝覲,謹修臣職。四夷走馬,墜鐙失策, 交相告語。皇帝英武,解兵修貢,永為屬國。皇帝一舉, 群臣懾焉,諸侯畏焉,四夷服焉。臣願皇帝壽萬千年。」 詩所稱,多一時名臣,其言大奸,蓋斥竦也。《詩》且出,孫 復曰:「子禍始於此矣。」介不畜馬,借馬而乘,出入大臣 之門,頗招賓客,預政事,人多指目。不自安,求出,通判 濮州,未赴卒。會徐狂人孔直溫謀反,搜其家,得介書, 夏竦銜介甚,且欲中傷杜衍等,因言介詐死,北走契 丹,請發棺以驗。詔下京東訪其存亡。衍時在兗州,以 驗介事語官屬,眾不敢答。掌書記龔鼎臣願以閤族 保介必死,衍探懷出《奏槁》示之曰:「老夫已保介矣。君 年少,見義必為,豈可量哉?」提點刑獄呂居簡亦曰:「發 棺空,介果走北,孥戮非酷。不然,是國家無故剖人冢 墓,何以示後世?且介死,必有親族、門生會葬及棺歛 之人,苟召問無異,即令具軍令狀保之,亦足應詔。」於 是眾數百保介已死,乃免斲棺,子弟羈管他州。久之 得還。

《蘇舜欽傳》:「舜欽數上書論朝廷事,在蘇州買水石作 滄浪亭。益讀書時發憤懣於歌詩。其體豪放,往往驚 人。」

《黃亢傳》:「亢字清臣。年十五,以文謁翰林學士章得象, 得象奇之。遊錢塘,以詩贈處士林逋,逋尤激賞。時王 隨知杭州,奏禁西湖為放生池。亢作詩數百言以奉, 士人爭傳之。」

《林逋傳》:逋臨終為詩,有「茂陵他日求遺槁,猶喜曾無 封禪書」之句。既卒,州為上聞,仁宗嗟悼,賜諡和靖先 生,賻粟帛。逋善行書,喜為詩,其詞澄浹峭特,多奇句。 既就槁,隨輒棄之。或謂:何不錄以示後世?逋曰:吾方 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然好事往 往竊記之,今所傳尚三百餘篇。

《蔡襄傳》:「襄字君謨,興化仙遊人。舉進士,為西京留守 推官,館閣校勘。范仲淹以言事去國,余靖論救之,尹 洙請與同貶,歐陽修移書責司諫高若訥,由是三人 者皆坐譴。襄作《四賢一不肖詩》,都人士爭相傳寫,鬻 書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適至,買以歸,張於幽州館。 慶曆三年,仁宗更用輔相,親擢靖、修及王素為諫官」, 襄又以詩賀。三人列薦之,帝亦命襄知諫院。

《宗室傳》:宗立從張揆學《春秋》,太清樓侍宴,預坐悉賦 祼玉詩。宗立詩先成,仁宗稱善,屢賜飛白書,旌其文 雅。

《外戚傳》:「曹佾從弟偕,為河陽總管,卒。嘗從梅堯臣學 詩。堯臣稱之,為序其詩。」

《隱逸傳》:「楊璞字契元,鄭州新鄭人。善歌詩,士大夫多 傳誦。與畢士安尤相善,每往來郭店,自稱東野遺民。 嘗杖策入嵩山窮絕處,構思為歌詩,凡數年,得百餘 篇。」

《王師約傳》:「師約字君授,少習進士業,英宗欲求儒生 為主婿,宰相召克臣諭旨,令師約持所為文至第。明 日獻賦一編,即坐中賦《大人繼明》詩,遂賜對,選為駙 馬都尉。」

《畢仲衍傳》:「仲衍同知太常禮院,高麗使入貢,詔館之。 上元夕,與使者宴東闕下,作詩誦聖德,神宗次韻賜 焉。當時以為寵。」

《王珪傳》:「神宗即位,遷學士承旨。珪典內外制十八年, 最為久次。嘗因展事齋宮,賦詩有所感,帝見而憐之。 熙寧三年,拜參知政事。九年,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王琪傳》:「琪除館閣校勘,集賢校理。帝宴太清樓,命館 閣臣作山水石歌,琪獨蒙褒賞。」

《薛昂傳》:「昂歷門下侍郎,以金紫光祿大夫致仕。昂主 王氏學,嘗在安石坐圍棋賭詩,局敗,昂不能作,安石代之,時人以為笑云。」

《黃庭堅傳》:庭堅熙寧初舉四京學官,第文為優,教授 北京國子監,留守文彥博才之,留再任。蘇軾嘗見其 詩文,以為超軼絕塵,獨立萬物之表,世久無此,由是 聲名始震。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 得法杜甫,學甫而不為者。」

《曹皇后傳》:蘇軾以詩得罪,下御史獄,人以為必死。后 違豫中聞之,謂帝曰:「『嘗憶仁宗以制科得軾兄弟,喜 曰:吾為子孫得兩宰相』。今聞軾以作詩繫獄,得非仇 人中傷乎?捃至於詩,其過微矣。吾疾勢已篤,不可以 冤濫致傷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軾由此得免。 《蔡確傳》:吳處厚者,邵武人,登進士第。始蔡確嘗從處 厚學《賦》,及作相,處厚通牋乞憐確,無汲引意。王珪用 為大理丞,王安禮、舒亶相攻,事下大理。處厚知安禮 與珪善,論亶用官燭為自盜,確密遣達意救亶,處厚 不從,確怒,欲逐之,未果。珪請除處厚館職,確又沮之。 珪為永裕山陵使,辟掌牋奏,確代使,出知通利軍,又 徙知漢陽,處厚不悅。元祐中,確知安州,郡有靜江卒 當戍漢陽,確固不遣。處厚怒曰:「爾在廟堂時數陷我, 今比郡作守,猶爾邪?」會得確《車蓋亭》詩,引郝甑山事, 乃箋釋上之,云:「郝處俊封甑山公,會高宗欲遜位武 后,處俊諫止。今乃以比太皇太后,且用滄海揚塵事, 此蓋時運之大變,尤非佳話。譏謗切害,非所宜言。」確 遂南竄。擢處厚知衛州,然「士大夫由此畏惡之。」 《秦觀傳》:「觀字少游,一字太虛,揚州高郵人。少豪雋,慷 慨溢於文詞,舉進士不中。強志盛氣,好大而見奇,讀 兵家書,與己意合。見蘇軾於徐,為賦黃樓,軾以為有 屈宋才。又介其詩於王安石,安石亦謂清新似鮑謝。」 《張耒傳》:「耒作詩,晚歲亦務平淡,效白居易體,而樂府 效張籍。」

《陳師道傳》:師道喜作詩,自云學黃庭堅,至其高處,或 謂過之,然小不中意輒焚去,存者財十一。世徒喜誦 其詩文,至若奧學至行,或莫之聞也。

《王安中傳》:「安中歷翰林學士承旨。徽宗嘗宴睿謨殿, 命安中賦詩百韻,以紀其事。詩成,賞歎不已,令大書 於殿屏,凡侍臣皆以副本賜之。其見重如此。」

《張舜民傳》:舜民中進士第,環慶帥高遵裕辟掌機密 文字。王師無功,舜民在靈武詩有「白骨似沙沙似雪」, 及「官軍斫受降城柳為薪」之句。坐謫監邕州鹽米倉。 《李邴傳》:邴遷翰林學士,嘗與禁中曲宴,徽宗命賦詩。 高麗使入貢,邴為館伴,徽宗遣中使持示使者,請傳 錄以歸。

《劉正夫傳》:正夫為翰林學士,蔡京不能平,謀中以事, 作春宴樂語,有「紫宸朝罷袞衣閒」之句。京黨張康國 密白帝曰:「袞衣豈可閒。」竟改龍圖閣直學士,知河南 府。

《陳與義傳》:「與義,字去非,長於詩,體物寓興,清邃紆餘, 高舉橫厲,上下陶謝韋柳之間。嘗賦墨梅,徽宗嘉賞 之。」

《汪藻傳》:「藻字彥章,饒州德興人。幼穎異,入太學,中進 士第,調婺州觀察推官,改宣州教授,稍遷江西提舉 學事司幹當公事。徽宗親製《君臣慶會閣》詩,群臣皆 賡進,惟藻和篇,眾莫能及。」

《黃友傳》:友字龍友,溫州平陽人。少不羈,十五入太學, 語同輩曰:「大丈夫不能為國立功,亦造化中贅物耳。」 因投筆西遊。邊帥劉法一見奇之,延至門下。會西鄙 軍鬨,都護高永年戰沒,友作七詩哀其忠。其後幕府 奏功,沒永年之實,恤典不及。其子。以友詩進,徽宗覽 之惻然,遂加贈諡。友亦免省試,登進士第。

《鄧肅傳》:「肅字志宏,南劍沙縣人。少警敏能文,美風儀, 善談論。李綱見而奇之,相倡和為忘年交。居父喪,哀 毀踰禮,芝產其廬。入太學,所與遊皆天下名士。時東 南貢花石綱,肅作詩十一章,言守令搜求擾民,用事 者見之,屏出學。」

《張嵲傳》:「嵲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時,方修好息兵,朝 廷講稽古禮文之事,嵲作《中興復古詩》以進。」

《胡憲傳》:「憲之以改館職召也,適秦檜諱言之後,憲與 王十朋、馮方、查籥、李浩相繼論事,太學生為五賢詩 歌之。」

《秦檜傳》:紹興二十五年二月,以沈長卿舊與李光啟 譏和議,又與芮煜共賦牡丹詩,有「寧令漢社稷,變作 莽乾坤」之句。為鄰人所告,長卿編置化州。煜武岡軍 靜江有馹名,秦城知府呂愿中率賓僚共賦秦城王 氣詩以媚檜,不賦者劉芮、李燮、羅博文三人而已。愿 中由此得召。

《劉一止傳》:一止字行簡,歷敷文閣待制。詩自成家。呂 本中、陳與義讀之曰:「語不自人間來也。」

《黃裳傳》:裳字文叔,隆慶府普城人。少穎異,能屬文。登 乾道五年進士第,調巴州通江尉。益務進學,文詞迥 出流輩,人見之曰:「非復前日文叔矣。」時蜀中餉師,名 為和糴,實則取民。裳賦《漢中行》,諷總領李繁,繁為罷糴,民便之焉。

《佞幸傳》:「譙熙載子令雍,以恩補承信郎、平陽郡王府 幹辦,尋充王府內知客,小有才,王嘗與論《春秋》褒貶 齊宣王《易牛》、秦穆公悔過事,令雍即為三詩以獻,王 甚愛重之。及即位,除知閤門事,累遷至揚州承宣使。」 《陸游傳》:「游才氣超逸,尤長於詩。晚年再出,為韓𠈁胄 撰《南園閱古泉記》,見譏清議。」

《徐鹿卿傳》:「鹿卿為樞密院編修官,權右司,贊畫二府, 通而守法。會右史方大琮、編修劉克莊、正字王邁以 言事黜,鹿卿贈以詩,言者併劾之,太學諸生作四賢 詩。」

《冷齋夜話》:宋太祖將問罪江南,李後主用謀臣計欲 拒王師。法眼禪師觀牡丹於大內,因作偈諷之曰:「擁 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髮從今日白,花似去年紅。艷 曳隨朝露,馨香逐晚風。何須待零落,然後始知空。」後 主不省,王師旋渡江。

《後山詩話》:王師圍金陵,唐使徐鉉來,鉉伐其能,欲以 口舌解圍。謂太祖不文,盛稱其主博學多藝,有聖人 之能,使誦其詩,曰:《秋月之篇》,天下傳誦之。其句云云。 太祖大笑曰:「寒士語爾,吾不道也。」鉉內不服,謂大言 無實可窮也,以請殿上,驚懼相目。太祖曰:「微時自秦 中歸道華下,醉臥田間,覺而月出,有句曰:『未離海底 千山黑,纔到天中萬國明』。」鉉大驚,殿上稱壽。

《石林燕語》:江南李煜既降,太祖嘗因曲燕問:「聞卿在 國內好作詩。」因使舉其得意者一聯。煜沈吟久之,誦 其詠扇云:「『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上曰:『滿懷之風 卻有多少』?」他日復燕,煜顧近臣曰:「好一個翰林學士!」 《後山詩話》:太祖夜幸後池,對新月置酒,問當直學士 為誰,曰:「盧多遜。」召使賦詩,請韻曰:「些子兒詩云:『太液 池邊看月時,好風吹動萬年枝。誰家玉匣開新鏡,露 出清光些子兒』。」太祖大喜,盡以坐間飲食器賜之。 費氏,蜀之清城人,以才色入蜀宮,後主嬖之,號花蕊 夫人。效王建作宮詞百首。國亡,入備後宮。太祖聞之, 召使陳詩,誦其《國亡詩》云:「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 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太祖 悅,蓋蜀兵十四萬,而王師數萬爾。

《澠水燕談錄》:藝祖收河東凱旋,范果叩馬進詩曰:「千 里版圖來浙右,一聲金鼓下河東。」上愛歎不已,贈秩 賜章服。果,魯公質之姪,好學有文,時稱「高、梁、柳。」范謂 高弁、梁周翰、柳開與果也。

《青箱雜記》:李文正公昉,深州饒陽人。太祖在周朝已 知其名,及即位,用以為相。嘗語昉曰:「卿在先朝,未嘗 傾陷一人,可謂善人君子。」故太宗遇昉亦厚。年老罷 相,每曲宴必宣赴賜坐。昉嘗獻詩曰:「微臣自愧頭如 雪,也向鈞天侍玉皇。」昉詩務淺切,效白樂天體。晚年 與參政李公至為唱和友,而李公詩格亦相類。今世 傳《二李唱和集》是也。

李文正公子宗諤,仕至翰林學士,篇什筆札,兩皆精 妙。太宗朝,嘗以京官帶館職,赴內宴,閤門拒之。宗諤 獻詩曰:「戴了宮花賦了詩,不容重睹赭黃衣。無聊獨 出金門去,恰似當年下第歸。」蓋宗諤嘗舉進士,御試 下第,故詩因及之。太宗即時宣召赴坐,後遂為例,雖 選人帶職,亦預內宴,自宗諤始也。

《金玉詩話》:王師炅戍江左,城將破,或夢丱角女子行 空中,以簁簁物,散落如豆著地,皆成人。問其故,曰:「此 當死於難者。」後見一貴人盛冠服推墮於地,曰:「徐屯 舍人也。」既寤,聞徐鍇死,圍城中云:王文公兄弟在金 陵,《和王微之哲登高齋詩》押「簁」字。平甫曰:「當時徐氏 擅筆墨,夜圍夢墮空中簁。」此事奇譎而盤屈強韻中, 可謂「拽虎手」也。

《青箱雜記》:曹翰嘗平江南有功,後歸環衛,數年不調。 一日內宴太宗,侍臣皆賦詩,翰以武人不預,乃自陳 曰:「臣少亦學詩,亦乞應詔。」太宗笑而許之曰:「卿武人, 宜以『刀』字為韻。」翰援筆立就,因以寄意曰:「三十年前 學六韜,英名常得預時髦。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 貧賣寶刀。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雲高。庭前 昨夜秋風起,羞睹盤花舊戰袍。」太宗覽之惻然,即自 環衛驟遷數級。

《澠水燕談錄》:王元之在翰林,太宗恩遇極厚。嘗侍宴 瓊林,獨召至御榻顧問。帝語宰相曰:「王某文章獨步 當代,異日垂名不朽。」元之有詩云:「瓊林侍遊宴,金口 獨褒揚。」

《冷齋夜話》:王中令既平蜀,捕還餘寇,與部隊相遠,飢 甚,入一村寺中。主僧醉甚箕踞,公怒欲斬之,僧應對 不懼,公奇而赦之,問求蔬食,僧曰:「有肉無蔬。」公亦奇 之,餽之以蒸豬頭,食之甚美。公喜問僧:止能飲酒食 肉耶?為有他技也?僧自言能為詩,公令賦食蒸豚詩, 操筆立成,曰:「嘴長足短淺含臕,久向山中食藥苗,蒸 處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漿澆,紅鮮雅稱金盤薦, 軟熟真堪玉著挑,共把羶根來比並,羶根只合喫藤 條。」公大喜,與紫衣師,號《澠水燕談》。錄太宗朝趙昌國者,自陳乞應百篇舉,帝 親出五言四句為題云:「秋風雪月天,花竹鶴雲煙,詩 酒春池雨,山僧道柳泉。」凡二十字,字為五篇,篇四韻, 至曉僅成數《篇,辭意無足取,亦賜及第用勸》

《讀書鏡》:呂文穆公未第時,薄游一縣,胡旦方隨其父 宰是邑,遇呂甚薄,客有譽呂曰:「呂君工於詩,宜少加 禮。」胡問詩之警句,客舉一篇,其卒章云:「挑盡寒燈夢 不成。」胡笑曰:「乃是一渴睡漢爾。」呂聞之甚恨而去。明 年首中甲科,使人寄語胡曰:「渴睡漢狀元及第矣。」胡 答曰:「待我明年二人及第,輸君一籌。」既而次榜亦首 選,兩人相見,俱甚赧,「此同輩不可輕也。」

《續詩話》:楊朴字契元,鄭州人。善為詩,不仕。少時嘗與 畢相同學,畢薦之,太宗召見,面賦《蓑衣》詩云:「狂脫酒 家春醉後,亂堆漁舍晚晴時。」除官不受,聽歸山。以其 子從政為長水尉。朴嘗為《七夕詩》云:「年年乞與人間 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石林燕語》:太宗當天下無事,留意藝文,而琴棋亦皆 造極品。時從臣應制賦詩,皆用險韻,往往不能成篇, 而賜兩制棋勢,亦多莫究所以,故不得已則相率上 表乞免和訴不曉而已。王元之嘗有詩云:「分題宣險 韻,翻勢得仙棋。」又云:「恨無才應副,空有表虔祈。」蓋當 時事也。

《湘山野錄》:「楊大年年十一,建州送入闕下。太宗親試 一賦一詩,頃刻而就。上喜,令中人送中書,俾宰臣再 試。時參政李至狀:『臣等今月某日,入內都知王仁睿 傳聖旨,押送建州。十一歲習進士楊億到中書,其人 來自江湖,對揚軒陛,殊無震慴,便有老成,蓋聖祚承 平,神童間出也。臣亦令賦《喜朝金闕詩》五言六韻,亦』」 頃刻而成。其詩謹封進。詩內有:「七閩波渺邈,雙闕氣 岧嶢。曉登雲外嶺,夜渡月中潮。」斷句云:「願秉清忠節, 終身立聖朝」之句。

《澠水燕談錄》:楊侍讀徽之以能詩聞,太宗知其名,索 其所著,以百篇獻上。卒章曰:「少年牢落今何幸,叨遇 君王問姓名。」太宗和賜,且語近臣曰:「徽之文雅可尚, 操履端正。拜禮部侍郎,選十聯寫於御屏。」梁周翰之 詩曰:「誰似金華楊學士,十聯詩在御屏風。」《江行》云:「犬 吠竹籬沽酒客,鶴隨苔岸洗衣僧。」《寒食》云:「天寒酒薄 難成醉,地迥樓高易斷魂。」《塞上》云:「戍樓煙自直,戰地 雨長腥。」《嘉陽川》云:「青帝已教春不老,素娥何惜月長 圓。」又云:「浮花水入瞿塘峽,帶雨雲歸越雋州。」《哭江為》 云:「廢宅寒塘水,荒墳宿草煙。」《元夜》云:「春歸萬年樹,月 滿九重城。」《僧舍》云:「偶題岩石雲生筆,閑繞庭松露濕 衣。」《湘江舟行》云:「新霜染楓葉,皓月借」《蘆花宿東林》云: 「開盡菊花秋色老,更逢桐葉雨聲寒。」

王元之初知制誥,上疏雪徐鉉,令商州召入為學士。 坐辨孝章皇后不實,謫滁州。復召知制誥,撰《太祖尊 號冊》。坐輕誣謫黃州,作《三黜賦》以自述。時蘇易簡知 舉,適放牓,奏曰:「禹偁翰院名儒,今將全牓諸生送於 郊。」上可其奏。諸生別,元之占一絕付狀元孫何曰:「為 我多謝。」蘇易簡云:「綴行相送我何榮,老鶴乘軒愧谷」 鶯。三入承明不知舉,看人門下放門生。

楊文公初為光祿丞,太宗頗愛其才。一日,後苑賞花 宴,詞臣不得預,以詩貽諸館閣曰:「聞帶宮花滿鬢紅, 上林絃筦侍重瞳。蓬萊咫尺無因到,始信仙凡迥不 同。」諸公不敢匿,以詩進呈。上詰有司所以不召,左右 以未貼職,例不得預。即命直言院免謝,令預晚宴。時 以為榮。

夏文莊公竦,初侍其父監通州狼山鹽場,《渡口》詩曰: 「渡口人稀黯翠煙,登臨尤喜夕陽天。殘雲右倚維揚 樹,遠水難回建業船。山隱亂猿啼古寺,電驅甘雨過 閒田。季膺死後無歸客,江上鱸魚不直錢。」時年十七。 後之題詩,無出其右。識者以謂「甘雨過閒田」雖有為 霖之志,而終無濟物之澤。

陳文惠公堯佐,端拱元年,程宿下及第,同年二十八 人。時公兄弟俱未仕,父省華為小官,家貧。魏埜以詩 賀之云:「放人少處先登第,舉族貧時已受官。」

《墨客揮犀》:張端公伯玉大科成名,篇什豪邁,尤為清 脫。過姑熟,見李太白《十詠》,嘆美久之,周流泉石間,後 見一水清激,詢地人曰:「此水名明月泉。」公曰:「太白不 題此泉,將留以待我也。」公有詩曰:「至今千丈松,猶伴 數岩雪。不見纖塵飛,寒泉皜明月。」

張宗永,華州人。倜儻不羈,善為詩。寶元中,以職官知 建安縣。時鄭州陳相尹京兆,宗永嘗以事失公意。公 有別業在鄠、杜縣間,宗永知公好絕句詩,乘閑詣之, 於舍壁大書二韻云:「喬松翠竹絕纖埃,門對南山盡 日開。應是主人貪報國,功成名遂不歸來。」莊督錄以 聞,公覽而善之,待之如初。宗永嘗有詩云:「大書文字 隄防老,剩買峰巒准備閒。」嘉句甚多,往往膾炙人口。 《青箱雜記》:真宗聽政之暇,惟務觀書。每觀畢一書,即 有篇詠,使近臣賡和。故有御製《看尚書詩》三章,《看周

禮》三章,《看毛詩》三章,《看禮記》三章,《看孝經》三章,復有
考證
御製詩:《讀史記》三章,《讀前漢書》三首,《讀後漢書》三首,

《讀三國志》三首,《讀晉書》三首,《讀宋書》「三首,《讀陳書》二 首,《讀魏書》三首,《讀北齊書》二首,《讀後周書》三首,《讀隋 書》三首,《讀唐書》三首,《讀五代梁史》三首,《讀五代後唐 史》三首,《讀五代晉史》二首,《讀五代漢史》二首,《讀五代 周史》」二首,可謂近代好文之主也。

魏野,陝府人,亦有詩名,寇萊公每加前席。野獻萊公 《生日詩》云:「何時生上相,明日是中元。」以萊公七月十 四日生故也。又有贈萊公詩云:「有官居鼎鼐,無地起 樓臺。」而其詩傳播漠北。故真宗末年,嘗有北使詣闕, 詢於譯者曰:「那個是無地起樓臺底宰相?」時萊公方 居散地,真宗即召還,授以北門管鑰。

世傳魏野嘗從萊公游陝府僧舍,各有留題。後復同 游,見萊公之詩已用碧紗籠護,而野詩獨否,塵昏滿 壁。時有從行官妓,頗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 得常將紅袖拂,也應勝似碧紗籠。」萊公大笑。

《讀書鏡》:王旦從東封車駕回,過陝,魏野寄與詩云:「聖 朝宰相年年出,公在中書十二秋。西祀東封俱已了, 好來相伴赤松遊。」旦袖此詩求退,就得謝。寇準自永 興被召,野亦以詩送之云:「好去上天辭富貴,卻來平 地作神仙。」公得詩不悅。後二年貶通州,每題前詩於 窗,朝夕吟哦之。說者謂寇萊公之南遷,不如王文正 之早退,然公《題驛亭》詩,未必不晚悟於魏處士者。其 詩云:「沙堤築處迎丞相,驛使催時送逐臣。到了輸他 林下客,無榮無辱自由身。」

《墨客揮犀》:蜀人魏野,隱居不仕宦,喜為詩,以詩著名。 卜居陝州東門之外,有陝州平陸縣詩云:「寒食花藏 縣,重陽菊繞灣。一聲離岸櫓,數點別州山。」最為警句。 所居頗瀟灑,當世顯人多與之遊,寇忠愍尤愛之,嘗 有贈忠愍詩云:「好向上天辭富貴,卻來平地作神仙。」 後忠愍鎮北都,召野坐門下。北都有妓女,美色,舉止 生硬,士人謂之生張八。因府會,忠愍令乞詩於野,野 贈之詩曰:「君為北道生張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 樽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吳正憲《憶陝郊》詩云: 「南郭迎天使,東郊召隱人。」隱人謂野,而野有子名閑, 亦有清譽,今尚居陝州。

《澠水燕談錄》:祥符中,有劉偁者,久困銓調,為陝州司 法參軍,廉慎至貧。及罷官,先為歸計,賣所乘馬辦裘, 跨驢以歸。魏埜以詩贈行云:「誰似甘棠劉法掾,來時 乘馬去騎驢。」未幾,真宗祀汾陰,過陝,詔徵埜赴行在, 埜不奉詔。上遣中使就埜家索其所著,得贈偁詩。上 嘆賞久之,語宰相曰:「小官中有廉貧如此者。」使召之, 偁方為江南幕吏,至以為京官,知青州博興縣,後有 差除,上曰:「得如劉偁者可矣。」未數年,亟遷主客郎中、 司戶部郎官。

荊南朱昂,博學有清德,晚年以工部侍郎乞骸骨。既 得謝,真宗賜坐寵詔,留候秋涼還荊南。故吳淑贈詩 曰:「浴殿東涼初閣筆,渚宮秋晚得懸車。」比行,賜宴玉 津園,侍臣皆赴,坐中內侍傳詔,各賦詩餞行,凡四十 八篇。獨李翰長維詩最奇絕,云:「清朝納祿猶強健,白 首還家正太平。」昂弟協,亦退居里中,皆八十餘,時謂 渚宮二疏。

《續墨客揮犀》:李庭彥獻百韻詩於一上官,其間有句 云:「舍弟江南沒,家兄塞北亡。」上官惕然傷之,曰:「不意 君家凶禍重,併如此。」庭彥遽起,自解曰:「實無此事,但 圖對屬親切耳。」

《歸田錄》:孫何、孫僅,俱以能文馳名一時。僅為陝西轉 運使,作《驪山詩》二篇,其後篇有云:「秦帝墓成陳勝起, 明皇宮就祿山來。」時方建玉清昭應宮,有惡僅者,欲 中傷之,因錄其詩以進。真宗讀前篇云:「朱衣吏引上 驪山。」遽曰:「僅小器也,此何足誇?」遂棄不讀。而陳勝、祿 山之語,卒得不聞,人以為幸也。

真宗朝,歲歲賞花釣魚,群臣應制。嘗一歲臨池,久之 而御鉤不食。時丁晉公謂《應制》詩曰:「鶯驚鳳輦穿花 去,魚畏龍顏上釣遲。」真宗稱賞,群臣皆自以為不及 也。

《東軒筆錄》:夏鄭公竦以父沒王事得三班差使。然自 少好讀書,工為詩。一日攜所業伺宰相李文靖公沆 退朝,拜於馬首而獻之。文靖讀其句,有「山勢蜂腰斷, 溪流燕尾分」之句,深愛之,終卷皆佳句。翊日袖詩呈 真宗,及敘其死事之後,家貧,乞與換一文資,遂改潤 州金壇主簿。後數年舉制科,對策廷下,有老宦者前 揖曰:「吾閱人多矣,視賢良他日必貴,乞一詩以誌今 日之事。」因以吳綾手巾展於前,鄭公乘興題曰:「簾內 袞衣明黼黻,殿前旌斾雜龍蛇。縱橫落筆三千字,獨 對丹墀日未斜。」是年制策高等。平生好為詩,皆有所 屬。初罷樞府,為南京留守,時有忌疾之者,到部作詩 曰:「造化平分何大鈞,腰間新佩玉麒麟。南湖日夜栽 桃李,准擬睢陽過十春。」又曰:「海雁橋邊春水深,略無 塵土到花陰。忘機不管人知否,自有沙鷗信此心。」晚 年流落,讎敵益眾,而抨彈之疏不輟。上聞,因作詩送一臺官曰:「弱羽輕絃勢未安,孤飛殊不礙鵷鸞。黃金 自有雙南貴,莫與遊人作彈丸。」始王沂公曾當國,鄭 公為翰林學士,欲撼之,因作《青州》詩曰:「日上西山舞 鸞鶴,波翻碧海鬥蛟龍。直鉤到了成何事,消得君王 四履封。」以沂公青人故也。

《青箱雜記》:夏文莊公舉制科,庭對策罷,方出殿門,遇 楊徽之,見其年少,遽與語曰:「老夫他則不知,唯喜吟 詠,願丐賢良一篇,以卜他日之志,不識可否?」公援筆 欣然曰:「殿上袞衣明日月,硯中旗影動龍蛇,縱橫禮 樂三千字,獨對丹墀日未斜。」楊公嘆服數四,曰:「真將 相器也。」

賢奕,真宗出《喜雨詩》示二府,王文正公袖歸,諭同列 曰:「上詩有一誤字。」王欽若曰:「此亦無害。」欽若退,密奏 之。翊日,上怒謂公曰:「昨日詩有誤字,何不奏來?」公再 拜謝,樞密馬知節具以實奏。又曰:「王旦略不辨,真宰 相器也。」上顧公笑。

《西朝寶訓》:真宗賦《御溝柳》詩,令宰相兩省和進。陳執 中詩曰:「一度春來一度新,翠光長得照龍津。君王自 愛天然態,恨殺昭陽歌舞人。」其詩尤著者。

辟寒寇萊公鎮北門,有善歌者至庭,公取金鍾獨酌, 令歌數闋贈之。束綵侍兒倩桃自內窺之,為詩呈公 云:「夜冷衣單手屢呵,幽窗軋軋度寒梭。臘天日短不 盈尺,何似妖姬一曲歌?」

《東軒筆錄》:丁謂有才智,然多希合上旨,天下以為奸 邪。及稍進用,即啟迪真宗以神仙之事。又作玉清昭 應宮,耗費國帑,不可勝紀。謂既為宮使,夏竦以知制 誥為判官。一日,宴官僚於齋廳,有雜手伎,俗謂弄盌 注者,獻藝於庭,丁顧語夏曰:「古無詠盌注詩,舍人可 作一篇。」夏即席賦詩曰:「舞拂挑珠復吐丸,遮藏巧便 百千般。王公端坐無由見,卻被旁人冷眼看。」丁覽讀 變色

《聞見雜錄》:李和文都尉好士,一日召從官呼左右軍 官妓置會。夜午,臺官論之,楊文公以告,先公不答,退 以紅箋書小詩以遺和文,且以不得預會為恨。明日, 真宗出章疏,先公曰:「臣嘗知之,亦遺其詩,恨不得往 也。太平無象,此其象乎?」上意遂釋。

《澠水燕談錄》:王文正公曾、李文定公迪,咸平、景德間 相繼狀元及第,其後更踐政府。及罷相鎮青,又為交 承。故文正《送文定移鎮兗海》詩有「錦標奪得曾相繼, 金鼎調時亦踐更」之句。又云:「并土兒童君再見,會稽 章紱我偏榮。」蓋文定再鎮兗,而青社文正鄉里也。 《鄰幾雜誌》:王文穆罷相知杭州,朝士送詩,惟陳從易 學士云「千重浪裏平安過,百尺竿頭穩下來。」冀公稱 重之。楊文公在館中,文穆或繼至,必徑出,他所亦然, 幾類爰、晁故事。文穆去,舉朝皆有詩,獨文公不作。文 穆辭日,奏真廟傳宣令作詩,遷延不送。

《畫墁錄》:「王欽若罷相,出知杭州,人皆以詩送行,獨楊 大年不作,訴於上前,真宗遣近侍諭旨作詩,大年竟 不作。」

《聞見後錄》:真宗嘗問楊大年:「見《比紅兒》詩否」,大年失 對,每語子孫為恨。後諸孫有得於相國寺庭雜賣故 書中者,蓋唐末羅虯、羅鄴、羅隱兄弟俱有文,時號三 羅。虯登科,從事坊州,有營妓小字紅兒,先為郡將所 嬖,人不敢近,虯亦悅之。郡將不能容,虯棄官去,然於 紅兒猶不忘也。擬諸美物,作《比紅兒詩》百首,事出摭 言,亦略見《太平廣記》中。大年不知何也。

《王氏談錄》:公言:「祥符中,日本僧寂照來朝,後求禮天 台山。先中令守會稽,寂照經由來謁。寂照善書跡,習 二王而不習華言,但以筆札通意。時長兄為天台宰, 中令以書道之,兼贈詩云:『滄波泛瓶錫,幾月到天朝。 鄉信日邊斷,歸程海面遙。秋泉吟裏落,霜葉定中飄。 為愛華風住,扶桑夢自消』。」既至天台,致書來謝,累幅 勤至,其字體婉美可愛。楊文公在禁中識之,亦嘗序 其事。

《湘山野錄》:宋九釋詩,惟惠崇師絕出,嘗有「河分岡勢 斷,春入燒痕青」之句,傳誦都下,籍籍喧著,餘緇遂寂 寥無聞,因忌之,乃厚誣其盜。閩僧文兆以詩嘲之曰: 「河分岡勢司空曙,春入燒痕劉長卿。不是師兄偷古 句,古人詩句犯師兄。」

寇萊公一日延詩僧惠崇於池亭,探鬮分題,丞相得 「池上柳」、「青」字韻,崇得「池上鷺」,「明」字韻。崇默繞池徑,馳 心於杳冥以搜之。自午及晡,忽以二指點空,微笑曰: 「已得之,已得之。此篇功在『明』字,凡五押之,俱不倒,方 今得之。」丞相曰:「試請口舉。」崇曰:「照水千尋迥,棲煙一 點明。」公笑曰:「吾之柳,功在『青』字,已四押之終未愜。不」 若且罷。崇詩全篇曰:「雨絕方塘溢,遲徊不復驚。曝翎 沙日暖,引步島風清。」及斷句云:「主人池上鳳,見爾憶 蓬瀛。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