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一百五十七卷 |
第一百五十七卷目錄
詩經部藝文一
吳公子札來聘 周左丘明
鄭六卿餞韓宣子 前人
請賀琛奉述毛詩義表 梁簡文帝
明經策問 唐權德輿
進士策問 前人
詩有六義賦 李益
南有嘉魚賦 楊諫
前題 李蒙
愛而不見賦 蕭穎士
教猱升木賦 賈餗
鶺鴒賦〈并序〉 喬琳
魚在藻賦 李夷亮
衣錦褧衣賦 李程
授衣賦 張何
攻玉賦 趙昂
讀韓詩外傳 皮日休
豳問 宋歐陽修
魯問 前人
序問 前人
詩解統序 前人
二南為正風解 前人
周召分聖賢解 前人
王國風解 前人
十五國次解 前人
定風雅頌解 前人
十月之交解 前人
魯頌解 前人
商頌解 前人
詩圖總序 前人
詩譜序 前人
詩譜補亡後序 前人
經籍典第一百五十七卷
詩經部藝文一
编辑《吳公子札來聘》周左丘明
编辑
吳公子札來聘,請觀于周樂,使工為之歌《周南》《召南》, 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為之歌《邶、 鄘》《衛》,曰:「美哉,淵乎!憂而不困者也。吾聞衛康叔、武公 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懼, 其周之東乎?」為之歌《鄭》,曰:「美哉!其細已甚,民弗堪也。 是其先亡乎?」為之歌《齊》,曰:「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表 東海者,其太公乎!國未可量也。」為之歌《豳》,曰:「美哉蕩 乎!樂而不淫,其周公之東乎?」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 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周之舊乎?」為之歌《魏》,曰: 「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 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風乎!不然,何 憂之遠也?非令德之後,誰能若是?」為之歌《陳》,曰:「國無 主,其能久乎?」自《鄶》以下無譏焉。為之歌《小雅》,曰:「美哉! 思而不貳,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猶有先王之遺 民焉。」為之歌《大雅》,曰:「廣哉,熙熙乎!曲而有直,體其文 王之德乎!」為之歌《頌》,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 邇而不偪,遠而不攜,遷而不淫,復而不厭,哀而不愁, 樂而不荒,用而不匱,廣而不宣,施而不費,取而不貪, 處而不底,行而不流。五聲和,八風平;節有度,守有序, 盛德之所同也。」見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猶有憾。」見 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見舞《韶濩》者, 曰:「聖人之弘也,而猶有慚德,聖人之難也。」見舞《大夏》 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誰能修之。」見舞《韶箾》者, 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 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觀止矣,雖有他樂,吾 不敢請已。」〈此雖觀樂而一部詩義盡在其中工於說詩者也故取冠藝文之首〉
《鄭六卿餞韓宣子》前人
编辑
鄭六卿餞宣子于郊。宣子曰:「二三君子請皆賦,起亦 以知《鄭志》。」子齹賦《野有蔓草》,宣子曰:「孺子善哉!吾有 望矣。」子產賦《鄭之羔裘》,宣子曰:「起不堪也。」子大叔賦 《褰裳》,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于他人乎?」子大叔拜。 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不有是事,其能終乎?」子游賦 《風雨》,子旗賦《有女同車》,子柳賦《蘀兮》,宣子喜曰:「鄭其 庶乎!二三君子以君命貺起?賦不出鄭志,皆昵燕好 也。二三君子,數世之主也,可以無懼矣。」宣子皆獻馬 焉,而賦《我將》。子產拜,使五卿皆拜,曰:「吾子靖亂,敢不 拜德!」
《請賀琛奉述毛詩義表》梁·簡文帝
编辑
臣聞「樂由陽來,性情之本;《詩》以言志,政教之基。故能 使天地咸亨,人倫敦序。」故東魯夢周,窮茲刪採;西河 紹魏,著彼纘述。葉星辰而建《詩》,觀斗儀而命禮。以為 陳、徐雅頌,膏肓匪一;燕韓篇什,痼疾多端。北海鄭君徒逄箋釋;南郡太守,空為異序。庶令中和永播,碩學 知宗,大胥負師。國子咸紹孝敬之德,化洽天下,多識 之風,「道行比屋」,
《明經策問》唐·權德輿
编辑
問:「三綱之道,有君臣焉,有父子焉。《周南》《召南》,以風於 天下, 《關雎》《鵲巢》,乃首於夫婦;舉后妃,曷若先天子;美 夫人,曷若稱諸侯,豈自邇以及遐,將舉細而明大?」又 太師所採,孔聖所刪,以時則齊襄先於衛頃,以地則 魏土褊於晉境,未詳差次,何所後先?一言雖蔽於無 邪,六義乃先於譎諫,既歌乃必類,何失之於愚理或 出於鄭《箋》,言無憚於匡說。
《進士策問》前人
编辑
問:《二南》之化,六義之宗,以類聲歌,以觀風俗。列國斯 眾,何限於十四;陳《詩》固多,豈止於三百?頌編《魯頌》,奚 異於商周風有《王風》,何殊於《鄘》衛?頗疑倒置,未達指 歸。至若以句命篇,義例非一。瓜瓞取綿綿之狀,草蟲 樂喓喓之聲,斯類則多,不能具舉。既傳師學,一為起 予,企聞博依之喻,當縱解頤之辨。
《詩有六義賦》李益
编辑
夫聖人之理,原於始而執其中。觀天文以審於王事, 觀人文而知其國風。故每歲孟春,採詩於道路,而獻 之泮宮,有以知下之化而達人之窮,發於《關雎》之首, 暨乎王道之終。故曰:「天明自人而視,天聽自人而聰。」 所謂政於內,繫一人之本;動於外,形四方之風。始於 風,成於雅。失其道,或天方薦瘥;得其宜,或錫之純嘏, 是人情之大竇,未有不由於斯者爾其德以頌宣,事 以類比,陳之於學校,將可以反正輟淫。播之於絲桐, 何有於剪商變徵屬辭,庶因於勸戒。緣情孰多夫綺 靡。《嘉魚》作而賢者追。〈疑作進〉焉,騶虞廢而王道缺矣。至 於《詩》之為稱,言以適興;《詩》之為志,賦以明類。亦有感 於鬼神,豈止明乎禮義?王澤竭而《詩》不作,周道微而 興以刺,俾乃審音之人,於以知風之自洎。夫代見更 改也,運歷於《詩》祖。〈一作亡〉自天未喪斯文也,以至於皇 家。於是抑文尚質,崇儉去奢。振六藝以補化,秉一言 之無邪。不然,何以天地奉若,而不興雲漢之嗟?用能 德馨而蘋蘩可薦,誠達而麳麰降生。雖九重歲招其 諫諍,而九有日聞其頌聲。且君匪五諫兮何弼,《詩》匪 六義兮何成?我皇乃以詩而條之,國政本乎人情,修 之身則壽考不忘,垂乎「後則,子孫千億。」乃知《詩》之為 教,蓋亦王猷之至極。
《南有嘉魚賦》〈以樂得賢者為韻〉楊諫
编辑
后非賢不乂,魚非水不託。賢豈晦以養蒙,魚在藻而 自樂。故比物思理,以徵以求。如南有嘉魚,是網是。 此所謂「旌別淑慝,愛人治國,為鹽梅之器用,作生靈 之表則。不然,豈延故老於終南,收釣翁於渭北?」張皇 勳業者,棄此,曾未得我國家憂勞庶績,寤寐求賢。且 「束帛戔戔,每布之於寰海,豈矰笱罩罩,獨烝然於巨 川?吳坂不遺於騏驥,丙穴多藏夫鱏鱣。詩人格言,必 將興之於王國;老氏遺戒,不可脫之於重泉。所謂持 竿執柄」者,未容易焉。爰有祥鱗,載賡《宵雅》。泳游於江 漢之濱,潛躍於沔南之下。豈噞喁於香餌,願薦升於 樽斝。君子顧而樂胥,嘉賓燕而心寫。儻鼎味之見珍, 甘焚身於庖者。
《前題》〈同前韻〉 李蒙
编辑
「惟帝王之應運,孰無賢而能作。雖道洽於唐虞,尚翹 翹於林壑。彼《嘉魚》之發興,實思賢而共樂。蓋風俗之 盛衰,以廢興為善惡。惟魚在淵兮其跡惟深,賢在野 兮其道惟默。植忠信以自保,俟休明而觀國。屬王度 之清夷,復何求而不得?」然後為衡為衝,是效是則。成 天下之亹亹,定眾人之惑惑。國家化造往古,政在求 賢,釣嘉魚在丙穴,得奇士於滋川。故開闢之功,作之 於我,太平之人,匪降自天。余是以知玉帛之禮至矣, 《嘉魚》之詩大焉。若乃日旰而食,思彼賢者,念茲在茲, 誰共天下?心不忘於寢處,目流詠於《風》《雅》。斯蓋《嘉魚》 之義,故可得而述也。
《愛而不見賦》蕭穎士
编辑
嗟乎!或愛之而不見者,有之矣。何必周秦異代,夷夏 殊軌,阻嚴城之九重,限方舟之一水。苟時事之多怨, 故人遐而室邇。關山起於足下,堂上遠乎千里,聳逆 予之目成,遽將逝而復止。詩人所以思婉孌而搔首, 賦城隅之有俟。吁!不得其己也。惟夙昔之良會,夢佳 期於北方。敘渤澥之三山,吸流霞之景光。含芳詞以 「況予,云惠好之不忘。願報義於永日,陪遊宴於帝鄉。 廣莫忽而號怒,鯨波洶而騰張。俄驚魂以輟寐,問窮 髮之茫茫。將揭厲以復從,駭風濤之匪量,思投軀以 靡吝,撫遺體以競惶。晨切切以悽悽,夕屏營以彷徨。 追前歡之俯邇,歎此恨之悠長。」於是收神返慮,澄澹 靜默,冥然就寢,兀若無識。冀良宵之復遇,希舊遊之 可即。徒有願兮且未克,憂深沉兮萃胸臆。風兮雨兮, 思君子兮何極。
===木之容易,豈從師之苦辛。」於是授以程度,使之緣循。 步步彌高,同下學而上達;孜孜不倦,若遊藝而依仁。 原夫引進他材,發揮以知;不言而化,若喻於義。指蹤 在手,所謂導而不牽;嗜學因心,誠宜誘之孔易。俾夫 趫容所騁,迅足無累。笑鼫鼠之五能,掩都盧之百戲。 初疑鴻漸,訝走險之翩翩;卒若熊經,忘阽危之惴惴。 則知夫性自天而莫改,教率性而斯在。失之者進寸 而退尺,得之者師逸而功倍。從輪桷之異規,隨曲直 於真宰。故君子將遷於物,必省厥躬。彼可適道,吾方 擊蒙。野性既馴,自殊於狼子;怒心不發,何愧於狙公。 牧羊以不鞭為機,養雞以似木為傚。一則行之而未 遠,一則久之而成教。孰與簡易為師,攀援是資。夫既 心乎愛矣,方將教以化之。負凌雲之材,庶幾仰止;守 墜地之道,難可求思。至矣哉!發彼駿騰,賴茲引力。足 循循而風舉,木杳杳而繩直。千尋雖險,亦可超而宛 升。一跌無虞,那肯勃如戰色。豈翫物以為用,將育材 而取則。所以木不告「勞,猱惟效順。」學無間於時習,功 自得於日進。彼以求易於難,致遠由近,可因茲而立 信。
《鶺鴒賦》〈并序〉喬琳
编辑
鶺,《鴒鸝》。也。《詩》取其「鳴行搖尾」相應,以興兄弟急難之義而已。然無巢無鶵,不知栖息孳孕之所;人之見者更無大小之殊。隼不能搏,彈不能射,網罟不能取,朝之與夕常在人間,竟不知此鳥之所自來也。
何《鶺鴒》之小鳥,與羽族而特殊鷸?「飛鳴,翛翹畢逋。 金晴玉爪,紺尾青顱。電瞥機駭,火馳風趨。來何從而 去何適?似出有而入無。噫形器有生之類,非卵則胎, 不巢則穴。罕知爾棲泊之所,乳伏之節,吾自見爾。翩 翾一狀,小大無別。莫涯鶵孕之源,以出陶鈞之轍,亦 稱王母之使,豈在神仙之列。咮啄鋒鋩,毛衣霜雪。惟 若驚之近道,思數顧以周防。苟彈射」之莫中,匪網罟 而奚張。齊姜所以遣重耳,范蠡所以逃越王。慮晏安 之有毒,斯儆戒以為良。務相時而達變,豈膠柱而守 常。偶來池館,非意稻粱。吾將注目而悠然以逝,色斯 舉矣而物莫之傷。既忘情於進取,遂遊仞以翱翔。乘 興於人間之世,全身於自遠之場。苟日新於運用,能 獨善於行藏。
《魚在藻賦》〈以潛泳水府形諸雅什為韻〉李夷亮
编辑
「鴻鈞之代兮動植斯慶,至德旁流兮潛魚在泳。」忻藻 荇之是依,美陰陽之克正。載頒其首,將同宴鎬之觀; 不脫於泉,自樂觀濠之性。極浦風霽,澄潭月虛。鮮鱗 繚繞,聚沫紆徐。或在鮫人之室,或過陵鯉之居。蓮花 東西,信可遊而可息;文竿上下,徒欲釣而求諸。豈不 以當在宥之時,處恬然之水。乘顥顥之元氣,得生生 之至理。大信波及,湛恩草靡。無虞竭澤之災,自保深 泉之美。伊元風之扇物,物無細而不沾。惟廣運之鋪 時,時或與之發潛。
《衣錦褧衣賦》〈以君子之道闇然日章為韻〉李程
编辑
君子制服兮,損益以時。秉衣錦之特麗,必尚褧以相 資。欲曳婁以成飾,故威儀而可持。異彼佩環,有以文 為貴者;同夫絺綌,必特表而出之;察其所以,亦將有 旨。願無伐善,俾其蘊美。衛詩既作,且賦於《碩人》之篇; 匪服是加,則嗤乎彼其之子。異狐裘而羔袖,比綠衣 而黃裡。蒙纖縞而不隔,籠渥彩之可擬。彷彿兮若豹 姿之藏霧,隱映兮似珠光之透水。徒有美於爛然,孰 可詳其蔚矣。故服之無斁,終然允臧。當斐然而入用, 懼學製以見傷。知我者謂我隱蔽文章,不知我者謂 我顛倒衣裳。曾不念順之則理,的然而亡,自類韜光 不耀,孰云欲蓋而彰。比乎繪事後素,勿矜為寶。不有 外者,何以混其色?不有內者何以蓄其藻。雅符含章 之德,不愆盡飾之道。服既美矣,人亦宜然,等誠明之 道合,同出處之義全。亦由絜矩之士,窮而不濫,蘊貞 明,體恬淡。昔有喻於讒口,何以自明;今不衣而夜行, 寧惟逮暗。是知大象既分,先質後文,德為道用,靜為 躁君。不衒昭質,退藏於密,匪同厖服之奇,自契黃中 之吉。彼無褐空念於「卒歲」,此成章不俟兮終日。未若 賦衣錦之褧衣,為終身之自律。
《授衣賦》〈以霜降此時女工云就為韻〉張何
编辑
惟改歲之弘典,爰授衣兮肅霜。稽《月令》之前制,得《豳 詩》之首章。夫其損益從時,取其觀古人象。元黃既績, 可以為公子裳。促機上之寒杼,發桑間之懿筐。零露 既漙,嚴霜夕降。聚於燎火,無資於借人;勸其功傭,俾 率於同巷。爾其敦質素,黜華靡。翔葛屨之儉嗇,笑麻 衣之浮侈。素云潔既無取於流黃;我朱孔陽,復何 為乎惡紫?繄狐裘之可識,諒《羔羊》之在此。且德惟稱 服,道在隨時,惜光陰之暮矣,恐絺綌之凄其。會斯蠶 績,取彼狐狸,既申之以雜佩,又組之以素絲,信物之 美者,惟君子宜之。借如輕裘被服之客,纖手縫裳之 女,晝剪綺紈,夜調砧杵,微芳發素袖舉,絲兮衣兮,爰笑爰語,莫不遵向晦以宴息,樂盛陰之「室處。」於戲!聖 實作則,皇惟降衷。禮章度數,服制卑崇。鍳羔袖之非 類,慎鷸冠之不衷。豈可裦然充耳,不念女工。俾僭亂 以陵上,興怨言於大東而已。是以帶裳表儉,黻冕昭 文。襲緇衣之改造,追補袞之清芬。故能宜象服,集元 纁。將菲薄以為寶,豈浮奢之足云。亦有守道固窮,至 圖未就,卒歲無褐,憂心如疚。四時迭運,竊獨悲夫《凜 秋》。萬物有託,子何為乎巖岫。空負悲哉之感,徒為哿 矣之富。儻有彈冠之期,不念綈袍之舊。
《攻玉賦》〈以他山之石為韻〉趙昂
编辑
有美玉於斯,有工人在茲。玉待人而成器,人捨玉而 何之?於是施其巧,審其思,事必堅決,心無墜虧。再視 再度,以蒙夫精鑒;匪瑕匪劌,寧有於吾欺?向無質直 之性,琬琰之姿,特達人許,清貞自持。則大匠不顧,天 材或遺。亦何知入之於火也,不變其色;投之於泥也, 不染其緇。良工見此,心焉多惜。直以為珽,圓而作璧。 無枉纖毫,皆知所適。遇今晨之發彩,冀入珪璋;察往 日之屈蒙,期分玉石。於是虹氣于白,雞冠與赤。執之 以禮,故有藉而見文;受之必齊,非許城而不易。固有 煩於必琢,應無憚於可磨。元黃糅色,山水騰波。但因 時而獲賞,敢輕議乎其他。人未我知,甘無言於見棄; 賢能相達,將不索而謂何。況乎玉之寡,珉之多?夫子 有《比德》之歎,卞生為《追怨》之歌。歌曰:「昔之玉在石,石 在山,山有玉兮隱其間。今則石為錯,玉為環,環亦獻 兮君解顏。與生芻為比,與郄桂同攀。豈辛勤於道路, 徒抱泣於荊蠻。」
《讀韓詩外傳》皮日休
编辑
《韓詩外傳》曰:「《韶》用干戚,非至樂也;舜兼二女,非達禮 也;封黃帝之子十九,非法義也;往田號泣,未盡命也。」 日休曰:「甚哉《韓詩》之文,悖乎大教。夫堯舜之世,但務 以道化天下,天下嘻嘻,如一家室,其化雖至,其制未 備,豈可罪以越禮哉?如以韶用干戚非至樂,則顓頊 之八風,高辛之六莖,不可作矣;如以舜兼二女,非達」 禮也,則堯之世其禮未定,不當責也,又宜矣。以封黃 帝之子,非法義也,則丹朱、商均無封邑,是庶人也。《傳》 曰:「賢者子孫必有土。」又曰:「公侯之子孫必復其始。」夫 賢者與公侯,其子孫尚不廢,況有熊氏道冠於五帝, 化施於千世哉?如以往田號泣,未盡命也,則舜之孝 道匪天也,其誰知之?不號泣也,則吾「恐舜之命不及 于堯用。」嗚呼!韓氏之書,《抑百家》,崇吾道至矣。夫如是 者,吾將間然。
《豳問》宋·歐陽修
编辑
或問:「《七月》《豳風》也,而鄭氏分為雅、《頌》。其詩八章。以其 一章、二章為風,三章、四章、五章、六章之半為雅,又以 六章之半、七章、八章為頌;一篇之詩別為三體,而一 章之言半為雅而半為頌;詩人之意果若是乎?」應之 曰:「《七月》,周公之作也。其言豳土寒暑節氣,農桑之候, 勤生事,男女耕織,衣食之本,以見太王居豳,興起王」 業艱難之事,此《詩》之本義,毛、鄭得之矣;其為風、為雅、 為頌,吾所不知也。所謂《七月》之本義幸在者,吾既得 之矣;其有所難知者,闕之可也。雖然,吾知鄭氏之說 自相牴牾者矣。今《詩》之經,毛、鄭所學之經也,經以為 風,而鄭氏以為雅、頌,豈不戾哉!夫一國之事謂之風, 天下之政謂之雅,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謂之頌。此毛、 鄭之說也。然則風,諸侯之事;《雅》,天子之事。今所謂《七 月》者謂之《風》,可矣;謂之雅、頌,則非天子之事,又非告 功於神明者;此又其戾者也。風、雅、頌之為名未必然, 則於其所自為說,有不能通也。」問者又曰:「鄭氏所以 分為《雅》《頌》者,豈非以《周禮籥章》之職,有龡豳《詩》《雅》《頌》 之說乎?」應之曰:「今之所謂《周禮》者,不完之書也。其禮 樂制度,蓋有周之大法焉。至其考之於事,則繁雜而 難行者多。故自漢興,六經復出,而《周禮》獨不為諸儒 所取,至以為黷亂不驗之書。獨鄭氏尤推尊之,宜其 分《豳》之風為《雅》《頌》,以合其事也。」問者又曰:「今《豳詩》七 篇,自《鴟鴞》以下六篇,皆非豳事,獨《七月》一篇豈足以 自為」一國之風?然則《七月》而下七篇,寓於《豳風》耳,豳其自有詩乎?《周禮》所謂《豳雅》《豳頌》者,豈獨為《七月》,殆 自有豳詩而今亡者乎?至於《七月》,亦嘗亡矣,故《齊》《魯》、 韓三家之詩皆無之。由是言之,《豳詩》其猶有亡者乎? 應之曰:「《經》有其文,猶有不可知者;《經》無其事,吾可逆 意而為然乎?」
《魯問》前人
编辑
或問:「《魯詩》之頌僖公盛矣。信乎其克淮夷,伐戎狄,服 荊舒,荒徐宅,至於海邦蠻貊,莫不從命」,何其盛也!《泮 水》曰:「既作泮宮,淮夷攸服,矯矯虎臣,在泮獻馘。」又曰: 「『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又曰:『景彼淮夷,來獻其琛』。」《閟宮》 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又曰:「淮夷來同,魯侯之功。」又 曰:「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蠻貊,及彼南夷,莫不率」 從。其武功之盛,威德所加,如《詩》所陳,五霸不及也。然 魯在春秋時常為弱國,其與諸侯會盟征伐,見於《春 秋》、史記者可數也,皆無詩文所頌之事,而淮夷、戎狄荊舒、徐人之事有見於《春秋》者,又皆與頌不合者,何 也?按《春秋》,僖公在位三十三年,其伐邾者四,敗莒、滅 項者各一,此魯自用兵也。其四年伐楚,侵陳,六年,伐 鄭,是時齊桓公方稱霸主兵,率諸侯之師,而魯亦與 焉耳。二十八年,圍許,是時文公方稱霸主兵,率諸侯 之師,而魯亦與焉耳。十五年,楚伐徐,魯救徐,而徐敗。 十八年,宋伐齊,魯救齊而齊敗。二十六年,齊人侵伐 魯鄙,魯乞師於楚,楚為伐齊,取穀。《春秋》所紀僖公之 兵,止於是矣。其自主兵所伐,邾、莒、項皆小國,雖能滅 項,反見執於齊;其所伐大國,皆齊、晉主兵,其有所救 者,又力不能勝而輒敗。由是言之,魯非強國可知也, 焉有詩人所頌威武之功乎?其所侵伐小國,《春秋》必 書,焉有所謂「克服淮夷」之事乎?惟其十六年一會齊 侯於淮爾。是會也,淮夷侵鄫,齊侯來會,謀救鄫爾。由 是言之,淮夷未嘗服於魯也。其曰「戎狄是膺,荊舒是 懲」者,鄭氏以謂僖公與齊桓舉義兵,北當戎與狄,南 艾荊及群舒。按僖公即位之元年,齊桓二十七年也。 齊桓十七年伐山戎,遠在僖公未即位之前,至僖公 十年齊侯、許男伐戎,魯又不與。鄭氏之說既謬,而《詩》 所謂「戎狄是膺」者,孟子又曰:「周公方且膺之。」如《孟子》 之說,豈僖公事也?荊楚也。僖公之元年,楚成王之十 三年也,是時楚方強盛,非魯所能制。僖之四年,從齊 桓伐楚,而齊以楚強,不敢速進,乃次於陘,而楚遂與 齊盟於召陵,此豈魯僖得以為功哉?六年楚伐許,又 從齊桓救許,而力不能勝許男,卒面縛銜璧降於楚。 十五年楚伐徐,又從齊桓救徐,而力又不能勝,楚卒 敗徐,取其婁林之邑。舒在僖公之世,未嘗與魯通,惟 三年「徐人取舒」一見爾,蓋舒為徐取之矣。然則鄭氏 謂僖公與齊桓南艾荊及群舒者,亦謬矣。由是言之, 所謂「戎狄是膺,荊舒是懲」者,皆與《春秋》不合矣。楚之 伐徐,取婁林,齊人、徐人伐英氏以報之,蓋徐人之有 楚伐也,不求助於魯而求助於齊以報之。以此見徐 非魯之與國也,則所謂「遂荒徐宅」者,亦不見於《春秋》 矣。《詩》,孔子所剛正也;《春秋》,孔子所脩也。脩《詩》之言不 妄,則《春秋》疏謬矣;《春秋》可信,則《詩》妄作也,其將奈何? 應之曰:「吾固言之矣,雖其本有所不能達者,猶將闕 之」是也。惟闕其不知以俟焉可也。
《序問》前人
编辑
或問:「《詩》之序,卜商作乎,衛宏作乎?非二人之作,則作 者其誰乎?」應之曰:「《書》《春秋》皆有序,而著其名氏,故可 知其作者。《詩》之序不著其名氏,安得而知之乎?雖然, 非子夏之作,則可以知也。」曰:「何以知之?」應之曰:「子夏 親受學於孔子,宜其得《詩》之大旨。其言《風》《雅》有正變, 而論《關雎》《鵲巢》,繫之周公、召公,使子夏而序《詩》,不為」 此言也。自聖人沒,《六經》多失其傳,一經之學分為數 家,不勝其異說也。當漢之初,《詩》之說分為齊、魯、韓三 家,晚而毛氏之詩始出。久之,三家之學既廢,而《毛詩》 獨行,以至於今不絕。今齊、魯之學沒不復見,而《韓詩》 遺說往往見於他書,至於經文亦不同,如「逶迤」、「郁夷」 之類是也。然不見其終始,亦莫知其是非。自漢以來, 學者多矣,其卒捨三家而從毛公者,蓋以其源流所 自得,聖人之旨多歟。今考《毛詩》諸《序》,與《孟子》說《詩》多 合,吾故於《詩》,常以《序》為證也。至其時有小失,隨而正 之。惟《周南》《召南》失者類多,吾固已論之矣。學者可以 察焉。
《詩解統序》前人
编辑
《五經》之書,世人號為難通者,《易》與《春秋》。夫豈然乎?《經》 皆聖人之言,固無難易,繫人之所得有深淺。今考於 《詩》,其難亦不讓二《經》,然世人反不難而易之,用是通 者亦罕。使其存心一,則人人皆能明,而《經》無不通矣。 大抵謂「《詩》為不足通者有三:曰章句之書也,曰淫褻 之辭也,曰猥細之記也。」若然,孔子為泛儒矣。非唯今 人《易》而不習之,考於先儒亦無幾人,是果不足通歟? 唐韓文公最為知道之篤者,然亦不過議其序之是 否,豈足明聖人本意乎?《易》《書》《禮》《樂》《春秋》,道所存也,《詩》 關此五者而明聖人之用焉。習其道,不知其用之與 奪,猶不辨其物之曲直,而欲制其方圓,是果成乎?故 《二南》牽於聖賢,《國風》惑於先後,豳居《變風》之末,惑者 溺於私見,而謂之「兼」上、下;二《雅》混於小、大而不明,《三 頌》昧於商、魯而無辨,此一經大概之體皆所未正者, 先儒既無所取捨,後人因不得其詳,由是難易之說 興焉。毛、鄭二學,其說熾,辭辨固已廣博,然不合於經 者亦不為少,或失於疏略,或失於謬妄。蓋《詩》載《關雎》, 上兼商世,下及武成、平、桓之間,君臣得失,風俗善惡 之事,廣闊遼邈,有不失者鮮矣,是亦可疑也。予欲志 鄭學之妄,益毛氏之疏略而不至者,合之於《經》,故先 明其《統要》十篇,庶不為之蕪泥云爾。
《二南為正風解》前人
编辑
「天子諸侯當大治之世,不得有風,風之生,天下無王 矣,故曰:『諸侯無正風』。」「然則《周》《召》可謂正乎?」曰:「可與不 可,非聖人不能斷其疑。當文王與紂之時,可疑也;《二南》之詩正變之間,可疑也。可疑之際,天下雖惡紂而 主文王,然文王不得全有天下,亦曰『服事於紂焉。則 《二南》之詩作於事紂之時,號令征伐不止於受命之』」 後爾,豈所謂「周室衰而《關雎》始作」乎史氏之失也。推 而別之,二十五篇之詩,在商不得為正,在周不得為 變焉。上無明天子,號令由己出,其可謂之正乎?《二南》 起王業,文王正天下,其可謂之變乎?此不得不疑而 輕其與奪也。學《詩》者多推於周而不辨於商,故正變 不分焉,以治亂本之。《二南》之詩在商「為變,而在周為 正乎?」或曰:「未喻。」曰:「推治亂而跡之,當不誣矣。」
《周召分聖賢解》前人
编辑
聖人之治無異也,一也。統天下而言之有異焉者,非 聖人之治然也,由其民之所得有淺深焉。文王之化 出乎其心,施乎其民,豈異乎?然孔子以周、召為別者, 蓋上下不得兼,而民之所化有淺深爾。文王之心則 一也,無異也,而說者以為由周、召聖賢之異而分之, 何哉?大抵《周南》之民得之者深,故因周公之治而繫 之,豈謂周公能行聖人之化乎?《召南》之民得之者淺, 故因召公之治而繫之,豈謂召公能行賢人之化乎? 殆不然矣。或曰:「不繫於《雅》《頌》,何也?」曰:「謂其本諸侯之 詩也。」又曰「不統於《變風》,何也?」曰:「謂其周跡之始也。列 於《雅》《頌》,則終始之道混矣;雜於《變風》,則文王之跡殆 矣。《雅》《頌》不可混,《周跡》之始,其將略而」不具乎?聖人所 以慮之也,由是假周、召而分焉,非因周、召聖賢之異 而別其稱號爾。蓋民之得者深,故其心厚;心之感者 厚,故其詩切;感之薄者亦猶其深,故其心淺;心之淺 者,故其詩略。是以有異焉,非聖人私於天下,而淺深 厚薄殊矣。《二南》之作,當紂之中世,而文王之初,是文 王受命之前也。世人多謂「受命之前」,則太姒不得有 后妃之號。夫后妃之號,非詩人之言,先儒序之云爾。 考於其《詩》,惑於其《序》,是以異同之論爭起,而聖人之 意不明矣。
《王國風解》前人
编辑
六經之法,所以法不法,正不正。由不法與不正,然後 聖人者出,而六經之書作焉。周之衰也,始之以夷、懿, 終之以平、桓,平桓而後不復支矣,故《書》止文侯之命 而不復錄。《春秋》起周平之年而治其事,《詩》自《黍離之 什》而降為《風》,絕於《文侯之命》,謂教令不足行也;起於 《周平之年》,謂正朔不足加也;降於《黍離之什》,謂《雅》《頌》 「不足興也,教令不行,天下無王矣;正朔不加,禮樂遍 出矣;《雅》《頌》不興,王者之跡熄矣。《詩》《書》貶其失,《春秋》憫 其微,無異焉爾。」然則《詩》處於衛後而不次於《二南》,惡 其近於正而不明也;其體不加周姓而存王號,嫌其 混於諸侯而無王也。近正則貶之不著矣,無王則絕 之太遽矣。不著云者,《周》《召》《二南》,至正之詩也,次於至 正之詩,是不得貶其微弱,而無異《二南》之詩爾。若然, 豈降之乎?「太遽」云者,《春秋》之法,書「王」以加正月,言王 人雖微,必尊於上;周室雖弱,不絕其正。苟絕而不與, 豈尊周乎?故曰:「王號之存,黜諸侯也」;次衛之下,別正 變也。桓王而後,雖欲其正風,不可得也。《詩》不降於厲、 幽之年,亦猶《春秋》之作,不在惠公之世爾。《春秋》之作, 傷典誥之絕也;《黍離》之降,憫《雅》《頌》之不復也。幽、平而 後,有如宣王者出,則禮樂征伐不自諸侯,而《雅》《頌》未 可知矣。奈何推波助瀾,縱風止燎乎!
《十五國次解》前人
编辑
「《國風》之號,起周終《豳》,皆有所次,聖人豈徒云哉!而明 《詩》者多泥於疏說而不通。或者又以為聖人之意,不 在於先後之次,是皆不足為訓法者。大抵《國風》之次, 以兩而合之,分其次以為比,則賢善者著而醜惡者 明矣。」或曰:「何如其謂之比乎?」曰:「周、召以淺深比也,衛、 王以《世爵》比也,鄭、齊以族氏比也,魏、唐以《土地》比也」, 秦、陳以祖裔比也,檜、曹以美惡比也,豳能終之以正, 故居末焉。淺深云者,周得之深,故先於召。《世爵》云者, 衛為紂都,而紂不能有之,周幽東遷,無異是也。加衛 於先,明幽、紂之惡同,而不得近於正焉。姓族云者,《周 法》「尊其同姓而異姓者為後」,鄭先於齊,其理然也。《土 地》云者,魏本舜地,唐為堯封,以舜先堯,明晉之亂,非 魏褊儉之等也。「祖裔」云者,陳不能興舜,而襄公能大 於秦,子孫之功,陳不如矣。穆姜卜而遇艮之隨,乃引 《文言》之辭以為卦說。夫穆姜始筮時,去孔子之生尚 十四年爾,是《文言》先於孔子而有乎?不然,《左氏》不為 誕妄也。推此以跡其怪,則季札觀樂之次,明白可驗, 而不足為疑矣。夫黍離已下,皆平王東遷、桓王失位 之詩,是以列於《國風》,言其不足正也。借使周天子至 甚無道,則周之樂工敢以周王之詩降同諸侯乎?是 皆不近人情,不可為法者。昔孔子大聖人,其作《春秋》 也,既微其辭,然猶不欲公傳於人,第口授而已,況一 樂工而敢明白彰顯其君之惡哉!此又可驗孔子分 定為「信」也,本其事而推之,以著其妄,庶不為無據云。
《定風雅頌解》前人
编辑
《詩》之息久矣,天子諸侯莫得而自正也。古詩之作,有天下焉,有一國焉,有神明焉。觀天下而成者,人不得 而私也;體一國而成者,眾不得而違也;會神明而成 者,物不得而欺也。不私焉,《雅》著矣;不違焉,《風》一矣;不 欺焉,《頌》明矣。然則《風》生於文王,而《雅》《頌》雜於武王之 間。《風》之變自夷、懿始,《雅》之變自厲、幽始。霸者興,變風 息焉。王道廢,詩不作矣。秦漢而後,何其寂然也!王通 謂「諸侯不貢《詩》,天子不採風,樂官不達《雅》《頌》,國史不 明。」變非民之不作也。詩出於民之情性,情性其能無 哉?職詩者之罪也。通之言,其幾於聖人之心矣。或問 成王、周公之際,風有變乎?曰:豳是矣。幸而成王悟也, 不然,則變而不能復乎?豳之去,《雅》一息焉,蓋周公之 心也,故能終之以正。
《十月之交解》前人
编辑
《小雅》無厲王之詩,著其惡之甚也。而鄭氏自《十月之 交》已下分其篇以為當刺厲王,又妄指毛公為詁訓, 時移其篇第,因引前後之詩以為據。其說有三:一曰 《節》,彼刺師尹不平,此不當譏皇父擅恣。予謂非大亂 之世者,必不容二人之專,不然,李斯、趙高不同生於 秦也。其二曰「《正月》惡褒姒滅周。」此不當疾豔妻之說 出於鄭氏,非史傳所聞。況褒姒之惡,天下萬世皆同 疾而共醜者,二篇譏之,殆豈過哉?其三曰:幽王時司 徒乃鄭桓公友,此不當云「番維司徒。」予謂《史記》所載 鄭桓公在幽王八年方為司徒爾,豈止桓公哉?是三 說皆不合於《經》,不可按法。為鄭氏者獨不能自信,而 欲指他人之非,斯亦惑矣。今考《雨無正》已下。〈疑作上〉三 篇之詩,又其《辭》《說》《歸》《向》皆無刺厲王之文,不知鄭氏 之說何從而為據也?《孟子》曰:「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 以辭害意。」非如是,其能通《詩》乎?
《魯頌解》前人
编辑
或問:「諸侯無《正風》而魯有《頌》,何也?」曰:「非頌也,不得已 而名之也。四篇之體,不免變《風》之例爾,何頌乎?《頌》惟 一章,而《魯頌》章句不等。《頌》無『頌』」字之號,而今四篇皆 有。其《序》曰:「季孫行父請命於周,而史克作之,亦未離 乎強也。頌之本,一人是之,未可作焉。訪於眾人,眾人 可之,猶曰天下有非之者。又訪於天下,天下人亦曰」 可,然後作之無疑矣。僖公之政,國人猶未全其惠,而 《春秋》之貶尚不能逃,未知其頌何從而興乎?頌之美 者,不過文、《武》,《文》《武》之頌,非當其存而作者也,皆追述 也。僖公之德,孰與文、武而曰有頌乎?先儒謂名生於 不足,宜矣。然聖人所以列於頌者,其說有二:貶魯之 強,一也;勸諸侯之不及,二也;請於天子,其非強乎?特 取於魯,其非勸乎?或曰:「何謂『勸』?」曰:僖公之善,不過復 土宇,修宮室、大牧養之法爾,聖人猶不敢遺之。使當 時諸侯有過於僖公之善者,聖人忍絕去而不存之 乎?故曰「勸」爾。而鄭氏謂之「備三頌」,何哉?《大扺》不列於 《風》,而與其為頌者,所謂「憫周之失,貶魯之強」是矣,豈 鄭氏之云乎?
《商頌解》前人
编辑
《古詩》三百篇,始終於周,而仲尼兼以《商頌》,豈多記而 廣錄者哉?聖人之意,存一頌而有三益。「大商祖之德, 其益一也;予紂之不憾,其益二也。明武王周公之心, 其益三也。曷謂大商祖之德,曰頌具矣。曷謂予紂之 不憾,曰憫廢矣。曷謂明武王周公之心,曰存商矣。」按 《周本紀》稱:「武王伐紂,下車而封武庚於宋,以為商後。」 及武庚叛,周公又以《微子》繼之。是聖人之意,雖惡紂 之暴,而不忘湯之德,故始終不絕其為後焉。或曰:「《商 頌》之存,豈異是乎?」曰:其然也,而人莫之知矣。非仲尼、 武王、周公之心,殆而成、湯之德微毒、紂之惡,有不得 其著矣。向所謂「存一頌而有三益焉」者,豈妄云哉!
《詩圖總序》前人
编辑
《周》之詩,自文王始,成王之際,頌聲興焉。周之盛,德之 極。
文王之詩三十七篇,其二十三篇繫之周召,為《周 南》《召南》。其八篇為《小雅》,六篇為《大雅》。武王之詩六篇, 四篇為《小雅》,二篇為《召南之風》。成王之詩五十三篇, 其十篇為《小雅》,十二篇為《大雅》,三十一篇為《頌》,是為 詩之正經。其後二世昭王立,而周道微闕。又六世厲 王政益衰,變雅始作。厲王死於彘,天下無君,周公、召 公行政,謂之《共和》。凡十四年,而幽王之子太子宜臼 遷於洛邑,號東周。周之室益微,而平王之詩貶為《風》, 下同列國,至於桓、莊而止矣。初,成王立,周公攝政,管、 蔡作亂,周公及其大夫作《詩》七篇。周之太史以為《周 公詩》主道豳國公劉太王之事,故繫之《豳》,謂國變風, 而諸侯之詩無正風,其變風自懿王始「作。懿王時,《齊 風》始變;夷王時,《衛風》始變;次厲王時,《陳風》始變;厲王 崩,周、召、共和,《唐風》始變;次宣王時,《秦風》始變;至平王時, 鄭風始變;惠王時,《曹風》始變;陳最後至頃王時,猶 有靈公之詩,於是止矣。」蓋自文至頃凡二十世,王澤 竭而詩不作。今鄭之次比,考於舊史,先後不同。周、召、 《王豳》皆出於周邶鄘合「於衛,《檜》《唐世家》絕,其可考者 七國而已。」《陳》《齊》《衛》《晉》《曹》《鄭》《魏》,此變風之先後也。《周》《召》 《邶》《鄘》《衛》《王》《鄭》《齊》《豳》《秦》《魏》《唐》《陳》《檜》《曹》,此孔子未刪《詩》之前,季札所聽周樂次第也。《周》《召》《邶》《鄘》《衛》《王》《鄭》《齊》《魏》《唐》 《秦》《陳》《檜》《曹》《豳》,此今時之次第也。考其得封之先後,為 國之大小,與其作詩之時,皆有其次,說者莫能究焉。 其外《魯之頌四篇,〈商頌〉》五篇。鄭康成以為魯得用天 子之禮樂,故有頌。而《商頌》至孔子之時,存者五篇,而 夏頌已亡。故錄魯詩以備三頌,著為後王之法,監三 代之成功,法莫大於是矣。康成所作《詩譜圖》,自共和 而後始得《春秋》次序。今其圖亡,今略準鄭遺說,而依 其次序推之,以見前儒之得失。今既依鄭為圖,故《風》 《雅》《變王》與其序所不言。而說者推定世次,皆且從鄭 之意,其所失者可指而見焉。司馬遷謂「古詩三千餘 篇,孔子刪之,存者三百。」鄭學之徒,皆以遷說之謬,言 古詩雖多,不容十分去九。以予考之,遷說然也。何以 知之?今書傳所載逸詩,何可數焉?以圖推之,有更十 君而取其一篇者,又有二十餘君,而取其一篇者。由 是言之,何啻乎三千!《詩》三百一十一篇,亡者六篇,存 者三百五篇云。
《詩譜序》前人
编辑
《兩朝國史志》:「歐陽修於絳州得注本,卷首殘闕,因補成進之,而不知注者為太叔求也。」
毛、鄭於《詩》,其學亦已博矣。予嘗依其《箋》《傳》,考之於《經》, 而證以《序》《譜》,惜其不合者頗多。蓋《詩》述商、周自「生民 元鳥,上陳稷、契,下迄陳靈公,千五六百歲之間,旁及 列國君臣世次,國地山川,封域圖牒,鳥獸、草木、蟲魚 之名,與其風俗善惡,方言訓詁,盛衰治亂,美刺之由, 無所不載。」然則孰能無失於其間哉?予疑毛、鄭之失 既多,然不敢輕為改易者,意其為說,不止於《箋》《傳》而 已,恨不得盡見二家之書,未能遍通其旨。夫不盡見 其書而欲折其是非,猶不盡人之辭而欲斷其訟之 曲直,其能果於自決乎?其能使之必服乎?世傳鄭氏 《詩譜》最詳,求之久矣,不可得,雖《崇文總目》祕書所藏 亦無之。慶曆四年,奉使河東,至於絳州,偶得焉。其文 有注而不見名氏,然首尾殘闕,自「周公致太平」已上 皆亡之。其《國譜》旁行,尤易為訛舛。悉皆顛倒錯亂,不 可復考。凡《詩》《雅》《頌》兼列商、魯,其正變之風十有四國, 而其次皆莫詳其義。惟封國變風之先後,不可以不 知。周、召、《王豳》同出於周,邶、鄘并於衛,檜、魏無世家。其 可考者,陳、齊、衛、晉、曹、「《鄭》《秦》,此封國之先後也。《豳》《齊》《衛》 《檜》《陳》《唐》《秦》《鄭》《魏》《曹》,此變風之先後也。《周南》《召南》《邶》《鄘》 《衛》《王》《鄭》《齊》《豳》《秦》《魏》《唐》《陳》《曹》,此孔子未刪《詩》之前,周太 師樂歌之次第也。《周》《召》《邶》《鄘》《衛》《王》《檜》《鄭》《齊》《魏》《唐》《秦》《陳》 《曹》《豳》,此鄭氏《詩譜》次第也。黜《檜》後《陳》,此今詩次第也。」 初予未見《鄭譜》,嘗略考《春秋》《史記》、本紀、世家、《年表》,而 合以毛、鄭之說,為《詩圖》十四篇。今因取以補鄭《譜》之 亡者,足以見二家所說,世次先後甚備。因據而求其 得失較然矣。而仍存其圖,庶幾以見予於鄭氏之學 盡心焉耳。夫盡其說而有所不通,然後得以論正,予 豈好為異論者哉!凡補其譜十有五,補其文字二百 七,增損塗乙改正者三百八十三,而鄭氏《之譜》復完。
《詩譜補亡後序》前人
编辑
歐陽子曰:「昔者聖人已沒,《六經》之道幾熄於戰國,而 焚棄於秦。自漢以來,收拾亡逸,發明遺義,而正其訛 謬,得以粗備傳於今者,豈一人之力哉?」後之學者,因 跡前世之所傳而較其得失,或有之矣。若使徒抱焚 餘殘脫之經,悵悵於去聖千百年後,不見先儒中間 之說,而欲特立一家之學者,果有能哉?吾未之信也。 然則先儒之論,苟非詳其終始而牴牾,質於聖人而 悖理害經之甚,有不得已而後改易者,何必徒為異 論以相訾也?毛、鄭於《詩》,其學亦已博矣。予嘗依其《箋》 《傳》,考之於《經》,而證以《序》《譜》,惜其不合者頗多。蓋《詩》述 商、周自生民、《元鳥》,上陳稷、契,下迄陳靈公,千五六百 歲之間,旁及列國君臣世次,國地山「川,封域圖牒,鳥 獸草木魚蟲之名,與其風俗善惡,方言訓詁,盛衰治 亂,美刺之由,無所不載。然則孰能無失於其間哉。」
歐陽修自注云:「《譜序》自『周公致太平已上,皆亡其文』。」予取孔穎達《正義》所載之文補足,因為之注,自「周公」已下,即用舊注云。〈按:此篇《後序》自毛、鄭已下,即《前序》所載,疑原本誤為重出者,附誌於此,識者自能辨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