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第169卷

經濟彙編 戎政典 第一百六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六十九卷
經濟彙編 戎政典 第一百七十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一百六十九卷目錄

 兵略部彙考六十七

  宋九高宗建炎三則

戎政典第一百六十九卷

兵略部彙考六十七

编辑

宋九

编辑

高宗建炎二年春正月金人犯東京宗澤屢戰擊卻之

编辑

按《宋史高宗本紀》,建炎二年「春正月丙戊朔,帝在揚 州。戊子,金人陷鄧州,安撫劉汲死之。壬辰,金人犯東 京,宗澤遣將擊卻之。乙未,金人破永興軍前河東經 制副使傅亮以兵降,經略使唐重、副總管楊宗閔、提 舉軍馬陳迪、轉運副使桑景詢、判官曾謂、提點刑獄 郭忠孝、經略司主管機宜文字王尚及其子建中俱」 死之。東平府兵馬鈐轄孔彥舟《板》渡淮,犯黃州,守臣 趙令峸拒之。丙申,金人陷均州,守臣楊彥明遁去。丁 酉,金人陷房州。辛丑,金人陷鄭州,通判趙伯振死之。 癸卯,金帥窩里嗢陷濰州,又陷青州,尋棄去。辛亥,金 人焚鄧州,陷潁昌府,守臣孫默為所殺。經制司僚屬 王擇仁復永興軍。金人陷秦州,經略使李復降。又犯 熙河,經略使張深遣兵馬都監劉惟輔與戰於新店, 敗之,斬其帥黑鋒。二月丙辰,金人再犯東京,宗澤遣 統制閻中立拒之,中立戰死。戊午,金人陷唐州。甲子, 金人犯滑州,宗澤遣張撝救之,戰死。癸酉,金人陷蔡 州,執守臣閻孝忠。丙子,金人陷淮寧府,守臣向子詔 死之。三月辛卯,金人陷中山府。丁酉,粘罕焚西京去。 庚子,河南統制官翟進復西京,宗澤奏進為京西北 路安撫制置使。是月,金人陷鳳翔府,守臣劉清臣棄 城去,又犯涇原,經略使曲端遣將拒戰,敗之。金兵走 同、華,石濠尉李彥仙舉兵復陝州。四月,宗澤遣將趙 世興復滑州。乙丑,翟進以兵襲金帥兀室於河南,兵 敗,其「子亮死之。進又率御營統制韓世忠、京城都巡 檢使丁進等兵戰於文家寺,又敗。世忠收餘兵南歸。」 兀室復入西京,尋棄去。隴右都護張嚴及金人戰於 五里坡,敗績,死之。丁卯,金人入洛州;癸未,入唐州。五 月辛卯,以金兵渡河,遣韓世忠、宗澤等逆戰。戊戌,河 北制置使王彥部兵渡河,屯滑州之沙店。甲辰,金帥 婁宿陷絳州。九月癸巳,金人陷冀州,將官李政死之。 甲午,金人再犯永興軍,經略使郭琰棄城退保義谷。 辛丑,陝西節制司兵官賀師範及金人戰於八公原, 敗績,死之。丁未,東京留守、統制官薛廣及金人戰於 相州,敗死。是秋,窩里嗢、撻懶破五馬山砦,馬擴軍敗 於北京之清平。冬十月癸亥,粘罕圍濮州,遣韓世忠、 范瓊領兵至東平、開德府,分道拒戰,又命馬擴援之。 十一月辛巳,金人圍陜州,守臣李彥仙拒戰,卻之。壬 辰,金人陷延安府,權知府劉選、總管馬忠皆遁,通判 府事魏彥明死之。乙未,金人陷濮州,執守臣楊粹中; 又陷開德府,守臣王棣死之。壬寅,金人陷相州,守臣 趙不試死之。甲辰,陷德州,兵馬都監趙叔昄死之。金 人犯晉寧軍,守臣徐徽言拒卻之,知府州折可求以 城降。金人陷淄州。十二月庚申,金人犯東平府,京西 路制置使權邦彥棄城去。又犯濟南府,守臣劉豫以 城降。甲子,金人陷大名府,提點刑獄郭永罵敵不屈, 死之,轉運判官裴億降。又陷襲慶府。乙丑,陷虢州。辛 未,金人犯青州。是冬,杜充決黃河,自泗入淮,以阻金 兵。 按《宗澤傳》,金人自鄭抵白沙,去汴京密邇,都人 震恐。僚屬入問計,澤方對客圍棋,笑曰:「何事張皇,劉 衍等在外必能禦敵。」乃選精銳數千,使繞出敵後,伏 其歸路。金人方與衍戰,伏兵起,前後夾擊之,金人果 敗。金將黏罕據西京,與澤相持,澤遣部將李景良、閻 中立、郭俊民領兵趨鄭,遇敵大戰,中立死之,俊民降, 景良遁去。澤捕得景良,謂曰:「不勝罪可恕,私自逃,是 無主將也。」斬其首以徇。既而俊民與金將史姓者及 燕人何仲祖等持書來招澤,澤數俊民曰:「汝失利死, 尚為忠義鬼,今反為金人持書相誘,何面目見我乎!」 斬之,謂史曰:「我受此土,有死而已。汝為人將,不能以 死敵我,乃欲以兒女子語誘我乎!」亦斬之。謂仲祖脅 從,貸之。劉衍還,金人復入滑,部將張撝請往捄,澤選 兵五千付之,戒毋輕戰以需援。撝至滑迎戰,敵騎十 倍,諸將請少避其鋒,撝曰:「避而偷生,何面目見宗公!」 力戰死之。澤聞撝急,遣王宣領騎五千救之。撝死二 日,宣始至,與金人大戰,破走之。澤迎撝喪歸,恤其家, 以宣權知滑州。金人自是不復犯東京。山東盜起,執 政謂其多以義師為名,請下令止勤王。澤疏曰:「自敵 圍京城,忠義之士憤懣爭奮,廣之東西,湖之南北,福建、江淮,越數千里,爭先勤王。當時大臣無遠識大略, 不能撫而用之,使之饑餓困窮,弱者填溝壑,強者為 盜賊,此非勤王者之罪,乃一時措置乖謬所致耳。今 河東、西不從敵國而保山砦者,不知其幾。諸處節義 之夫,自黥其面而爭先救駕者,復不知其幾。此詔一 出,臣恐草澤之士一旦解體,倉卒有急,誰復有願忠 效義之心哉!」王策者,本遼酋,為金將,往來河上。澤擒 之,解其縛,坐堂上,為言:「契丹本宋兄弟之國,今女真 辱吾主,又滅爾國,義當協謀雪恥。」策感泣,願效死。澤 因問敵國虛實,盡得其詳,遂決大舉之計,召諸將謂 曰:「汝等有忠義心,當協謀勦敵,期還二聖,以立大功。」 言訖泣下,諸將皆泣聽命。金人戰不利,悉引兵去。澤 疏諫南幸言:「臣為陛下保護京城,自去年秋冬至於 今春,又三月矣。陛下不早回京城,則天下之民何所 依戴。」除資政殿學士。又遣子穎詣行闕,上疏曰:「天下 之事,見幾而為,待時而動,則事無不成。今收復伊、洛 而金酋渡河,捍蔽滑臺而敵國屢敗,河東、河北、山砦 義民,引領舉踵,日望官兵之至以幾。以時而言之,中 興之兆可見,而金人滅亡之期可必,在陛下見幾乘 時而已。」又言:「昔楚人城郢,史氏鄙之。今聞有旨於儀 真教習水戰,是規規為偏霸之謀,非可鄙之甚者乎? 傳聞四方必謂中原不守,遂為江寧控扼之計耳。」先 是,澤去磁,以州事付兵馬鈐轄李侃、統制趙世隆殺 之。至是,世隆及弟世興以兵二萬來歸,眾懼其變。澤 曰:「世隆本吾一校爾,何能為?」世隆至,責之曰:「河北陷 沒,吾宋法令與上下之分亦陷沒邪?」命斬之。時世興 佩刃侍側,眾兵露刃庭下。澤徐謂世興曰:「汝兄誅,汝 能奮志立功,足以雪恥。」世興感泣。金人攻滑州,澤遣 世興往救,世興至,掩其不備,敗之。澤威聲日著,北方 聞其名,常尊憚之。對南人言,必曰:「宗爺爺。」澤疏言:「丁 進數十萬眾願守護京城;李成願扈從還闕,即渡河 勦敵;楊進等兵百萬,亦願渡河同致死力。臣聞多助 之至,天下順之。陛下及此時還京,則眾心翕然,何敵 國之足憂乎!」又奏言:「聖人愛其親以及人之親,所以 教人孝;敬其兄以及人之兄,所以教人弟。陛下當與 忠臣義士合謀肆討,迎復二聖。今上皇所御龍德宮 儼然如舊,惟淵聖皇帝未有宮室,望改修實籙宮,以 為迎奉之所,使天下知孝於父,弟於兄,是以身教也。」 上乃降詔擇日還京。澤前後請上還京二十餘奏,每 為潛善等所抑,憂憤成疾,疽發於背。諸將入問疾,澤 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塵,積憤至此。汝等能殲敵,則我 死無恨。」眾皆流涕曰:「敢不盡力!」諸將出,澤歎曰:「出師 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翼日,風雨晝晦,澤無 一語及家事,但呼過河者三而薨。 按《張俊傳》:建炎 二年,帝如揚州,召諸將議恢復。俊曰:「今敵勢方張,宜 且南渡,據江為險,練兵政,安人心,俟國勢定,大舉未 晚。」俊又請移左藏庫於鎮江。既而敵掩至,已逼近甸, 俊亟奏飭甲乘從帝如臨安。 按《吳玠傳》,建炎二年 春,金人渡河,出大慶關,略秦雍,謀趨涇原。都統制曲 端守麻務鎮,命玠為前鋒,進據青溪嶺,逆擊大破之, 追奔三十里,金人始有憚意。權涇原路兵馬都監,兼 知懷德軍。金人攻延安府,經略使王庶召曲端進兵, 端駐邠州不赴,且曰:「不如蕩其巢穴,攻其必救。」端遂 攻蒲城,命玠攻華州,拔之。

建炎三年二月,金人犯楚州,帝南幸。三月,苗傅、劉正 彥叛,張浚、呂頤浩、韓世忠等起兵討之。四月,正彥、傅 伏誅。五月,命張浚經略川、陜。

按《宋史高宗本紀》,建炎三年「春正月庚辰朔,帝在揚 州。丁亥,金人再陷青州,又陷濰州,焚城而去。京東安 撫劉道洪入青州,守之。辛卯,陝州都統邵興及金人 戰於潼關,敗之,復虢州。丙午,粘罕陷徐州,守臣王復 及子倚死之。軍校趙立結鄉兵為興復計,御營平寇 左將軍韓世忠軍潰於沐陽,其將張遇死,世忠奔鹽」 城。金兵執淮陽守臣李寬,殺轉運副使李跋,以騎兵 三千取彭城,間道趣淮甸。戊申,至泗州。二月庚戌朔, 命江淮制置使劉光世阻淮拒金人,敵未至,自潰。金 人犯楚州,守臣朱琳降。辛亥,金人陷天長軍。壬子,內 侍鄺詢報金兵至,帝被甲馳幸鎮江府。是日,金兵過 揚子橋。癸丑,游騎至瓜洲。王淵請幸杭州,命留朱勝 非守鎮江。以呂頤浩、劉光世充行在五軍制置使,駐 鎮江府,控扼江口;楊惟忠節制江東軍馬,駐江寧府。 是夕,發鎮江。金人入真州。丁巳,金人犯泰州,守臣曾 班以城降。戊午,金人陷滄州,守臣劉錫棄城走。庚申, 次崇德縣。呂頤浩從行,即拜江淮、兩浙制置使,以兵 三千還屯京口。又命「御營中軍統制張俊以兵八千 守吳江。吏部員外郎鄭資之為沿江防托,監察御史 林之平為沿海防托」,募海舟守隘。壬戌,駐蹕杭州。金 人陷晉寧軍,守臣徐徽言死之。戊辰,金人焚揚州。庚 午,分命浙西監司等官,募土豪守千秋垂腳、襄陽諸 嶺,以扼宣、常諸州險要。金人去揚州。辛未,金人過高 郵軍,守臣趙士瑗棄城走。壬申,呂頤浩遣將陳彥渡江襲金,餘兵復揚州。辛巳,御營都統制王淵、同簽書 樞密院事呂頤浩為江南東路安撫制置使、知江寧 府。壬午,詔「王淵免進呈書,押本院文字。」扈從統制苗 傅忿王淵驟得君,劉,正彥怨招降劇盜而賞薄。帝在 揚州,閹宦用事恣橫,諸將多疾之。癸未,傅正彥等叛, 勒兵向闕,殺王淵及內侍康履以下百餘人。帝登樓, 以傅為慶遠軍承宣使、御營使司都統制,正彥渭州 觀察使、副都統制。傅等迫帝遜位於皇子魏國公,請 隆祐太后垂簾同聽政。是夕,帝移御顯寧寺。甲申,尊 帝為睿聖仁孝皇帝,以顯寧寺為睿聖宮,大赦。以張 澂兼中書侍郎,韓世忠為御營使司提舉一行事務; 前軍統制張俊為秦鳳副總管,分其眾隸諸軍。丁亥, 以東京留守杜充為資政殿大學士、節制京東西路 殿前副都指揮使,東京副留守郭仲荀進昭化軍節 度使。分竄內侍藍珪、高邈、張去為、張旦、曾擇、陳永錫 於嶺南諸州,擇已行,傅追還,殺之。呂頤浩至江寧。戊 子,以端明殿學士王孝迪為中書侍郎,盧益為尚書 左丞。張俊部眾八千至平江,張浚諭以決策,起兵問 罪,約呂頤浩、劉光世招韓世忠來會。己丑,改元明受。 張浚奏乞睿聖皇帝親總要務。庚寅,百官始朝睿聖 宮。以苗傅為武當軍節度使,劉正彥為武成軍節度 使,劉光世為太尉,淮南制置使范瓊為慶遠軍節度、 湖北制置使,楊惟忠加少保,張浚為禮部尚書,及呂 頤浩並赴行在。傅等以御營中軍統制吳湛、主管步 軍司,黃潛善、汪伯彥並分司衡、永州居住。王孝迪、盧 益為大金國信使,進士黃大本、吳時敏為先期告請 使。置行在都茶場。呂頤浩奏請睿聖皇帝復大位。金 人陷鄜州。癸巳,張浚遣布衣馮轓持書說傅正彥。甲 午,有司請尊太后為太皇太后,不許。呂頤浩率勤王 兵萬人發江寧,乙未,再貶黃潛善鎮東軍節度副使、 英州安置。劉光世部兵會呂頤浩於丹陽。丙申,韓世 忠自鹽城收散卒至平江。張俊假兵二千,戊戌,赴行 在。辛丑,傅等以世忠為定國軍節度使,張俊為武寧 軍節度使、知鳳翔府張浚責黃州團練副使、郴州安 置,俊等皆不受。傅等遣軍駐臨平,拒勤王兵。壬寅,盧 益罷。呂頤浩至平江水,賊邵青入泗州。癸卯,太后詔: 「睿聖皇帝宜稱皇太弟,天下兵馬大元帥、康王;皇帝 稱皇太姪,監國。」賜傅正彥鐵券。呂頤浩、張浚傳檄中 外,討傅正彥,執黃大本下獄。乙巳,太后降旨,「睿聖皇 帝處分兵馬重事。張俊率兵發平江,劉光世繼之。」丙 午,張浚同知樞密院事,翰林學士李邴、御史中丞鄭 玨。請幫助識別此字。同簽書樞密院事呂頤浩、張浚發平江。丁未,次 吳江,奏乞建炎皇帝還即尊位。朱勝非召傅、正彥至 都堂,議復辟,傅等遂朝睿聖宮。金人陷京東諸郡。夏 四月戊申朔,太后下詔還政,皇帝復大位。帝還宮,與 太后御前殿垂簾。詔尊太后為隆祐皇太后,以苗傅 為淮西制置使,劉正彥副之。庚戌,復《紀年》。建炎。命張 浚知樞密院事,苗傅、劉正彥並檢校少保。呂頤浩、張 浚軍次臨平,苗翊、馬柔吉拒戰不勝,傅、正彥引兵二 千夜遁。辛亥,皇太后撤簾,呂頤浩等入見。傅犯富陽、 新城二縣,遣統制王德、喬仲福追擊之。癸未,朱勝非、 顏岐、王孝迪、張澂、路允迪俱罷。以呂頤浩為尚書右 僕射兼中書侍郎,李邴尚書右丞,鄭玨簽書樞密院 事。甲寅,以劉光世為太尉,御營副使韓世忠為武勝 軍節度使、御前左軍都統制張俊為鎮西軍節度使、 御前右軍都統制。勤王所僚屬將佐,進官有差。主管 殿前司王元、左言並責官,英、賀州安置。樞密都承旨 馬瑗停官、永州居住。吏部員外郎范仲熊、浙西安撫 司主管機宜文字時希孟並除名,柳州、吉陽軍編管。 斬中軍統制吳湛、工部侍郎王世修于市。贈王淵開 府儀同三司。庚申,苗傅犯衢州。癸亥,以給事中周望 為江、浙制置使。丁卯,帝發杭州,留鄭玨衛皇太后。以 韓世忠為江浙制置使。及劉光世追討傅正彥。己巳, 詔傅正彥、苗請幫助識別此字。「苗翊、張達不赦,餘黨並原。」壬申,立子 魏國公旉為皇太子,赦傅黨王鈞甫、馬柔吉罪,許其 自歸。五月戊寅朔,帝次常州,以張浚為宣撫處置使, 以川陝、京西、湖南北路隸之,聽便宜黜陟。庚辰,苗傅 統領官張翼斬王鈞甫,馬柔吉降。乙酉,至江寧府駐 蹕,改府名建康。己丑,韓世忠追討傅正彥於浦城縣, 獲正彥,傅走建陽縣,土豪詹標執之以獻。六月戊午, 命江浙、淮南引塘濼,開畎澮,以阻金兵。庚申,皇太后 至建康府。乙亥,詔諭中外:「以迫近防秋,請太后率宗 室迎奉神主如江表,朕與輔臣宿將備禦寇敵,應接 中原。」金人陷磁州。七月辛巳,苗傅、劉正彥伏誅。金人 犯山東,安撫使劉洪道棄濰州遁,萊州守將張成舉 城降。壬辰,劉洪道復青州,執金守向大猷。壬寅,命李 邴、滕康權知三省、樞密院事,扈從太后如洪州,楊惟 忠將兵萬人以衛。八月己未,太后發建康。閏八月辛 卯,命杜充兼江、淮宣撫使、守建康,前軍統制王𤫉隸 之,韓世忠為浙西制置使,守鎮江,劉光世為江東宣 撫使,守太平、池州,並受充節制。丁酉,太后至洪州。壬寅,帝發建康,復還浙西。知濟南府宮儀及金人數戰 於密州,兵潰,儀及劉洪道俱奔淮南,守將李逵以密 州降金。九月丙午,諜報金人治舟師,將由海道窺江、 浙,遣韓世忠控守圌山、福山。壬子,金人陷單州、興仁 府,遂陷南京,執守臣凌唐佐降之。癸丑,以周望為兩 浙、荊湖等路宣撫使,總兵守平江,命劉光世移屯江 州。丙辰,金人陷沂州。甲戌,金帥婁宿犯長安,經略使 郭琰棄城遁。冬十月癸未,帝至杭州,復如浙東。壬辰, 帝至越州。張浚治兵於興元。金人陷壽春府。庚子,陷 黃州,守臣趙令峸死之。辛丑,張浚以同主管川、陜茶 馬趙開為隨軍轉運使,專總四川財賦。金人自黃州 濟江,劉光世引軍遁,知江州韓梠棄城去。金人自大 冶縣趨洪州。十一月乙巳朔,金人犯廬州,守臣李會 以城降。戊申,金帥兀朮犯和州,守臣李儔以城降,通 判唐璟死之。己酉,張浚出行關陝。兀朮陷無為軍,守 臣李知幾棄城走。壬子,太后退保虔州。丁巳,金人陷 臨江軍,守臣吳將之遁。戊午,金人陷洪州,權知州事 李積中以城降,撫、袁二州守臣王仲山、王仲嶷皆降。 庚申,金人陷真州,守臣向子忞棄城去。辛酉,太后至 吉州。壬戌,金人犯建康府,陷溧水,縣尉潘振死之。癸 亥,金人陷太平州。甲子,杜充遣都統制陳淬、岳飛等 及金人戰於馬家渡,王𤫉以軍先遁,淬敗績,死之。乙 丑,太后發吉州,次太和縣。金人至太和縣,太后自萬 安陸行如虔州。丁卯,下詔回浙西迎敵。金人犯吉州, 守臣楊淵棄城走,又陷六安軍。己巳,帝發越州,次錢 清鎮。庚午,復還越州。辛未,兀朮人建康府,守臣陳邦 光、戶部尚書李梲迎拜,通判楊邦乂拒之。癸酉,金人 犯建昌軍,兵馬監押蔡延世擊卻之。甲戌,兀朮殺楊 邦乂。韓世忠自鎮江引兵之江陰軍,淮西兵馬都監 王宗望以濠州降於金。是月,張浚至泰州。十二月乙 亥朔,張浚承制廢積石軍。丙子,帝至明州。辛巳,金人 陷常州,守臣周杞遣赤心隊官劉晏擊走之,陷廣德 軍,殺守臣周烈。劉光世引兵趨南康軍。壬午,定議航 海避兵。甲申,張浚承制拜涇原經略使曲端為威武 大將軍、宣撫處置使司都統制。乙酉,兀朮犯臨安府, 守臣康允之棄城走錢塘,縣令朱蹕死之。己丑,帝乘 樓船次定海縣。乙未,金人屠洪州。戊戌,金人犯越州, 安撫使李鄴以城降,衛士唐琦袖巨石要擊金帥琶 八,不克,死之。郭仲荀棄軍奔溫州。庚子,移幸溫台。 按《岳飛傳》,建炎三年,杜充將還建康,飛曰:「中原地尺 寸不可棄,今一舉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復取之,非 數十萬眾不可。」充不聽,遂與俱歸。師次鐵路步,遇賊 張用,至六合,遇李成,與戰,皆敗之。成遣輕騎劫憲臣 犒軍銀帛,飛進兵掩擊之,成奔江西。時命充守建康。 金人寇烏江,充閉門不出,飛泣諫請視師,充竟不出。 金人遂由馬家渡渡江。充遣飛等迎戰,王𤫉先遁,諸 將皆潰,獨飛力戰。會充已降金,諸將多行剽掠,惟飛 軍秋毫無所犯。兀朮趨杭州,飛要擊,至廣德境中,六 戰皆捷,擒其將王權,俘簽軍首領四十餘。察其可用 者,結以恩,遣還。令夜斫營縱火,飛乘亂縱擊,大敗之。 駐軍鐘村,軍無見糧,將士忍饑不敢擾民。金所籍兵 相謂曰:「此岳爺爺軍。」爭來降附。 按《張俊傳》,俊為浙 東制置使,金人分兵深入,渡江攻浙,杜充棄建康,韓 世忠自鎮江退保江陰,帝如明州,俊自越州引兵至。 兀朮攻臨安,帝御樓船如溫州,留俊於明州以拒敵。 帝賜親札曰:「朕非卿則倡義誰先?卿捨朕則前功俱 廢。宜戮力共扞敵兵,一戰成功,當封王爵。」癸卯除夕, 金兵至城下,俊使統制劉寶與戰,兵少卻,其將党用、 丘橫死之。於是統制楊沂中、田師中、統領趙密皆殊 死戰。沂中舍舟登岸力戰,殿帥李質以班直來助,守 臣劉洪道率州兵射其旁,大破之,殺數千人。金呼人 至砦計事,俊令小校往。金人與語,欲如越州請降,俊 拒之,戒將士毋驕惰,慮敵必再至,下令清野,多以輕 舟伏弩,閉關自守。四年正旦,忽西風起,金人乘之,果 復攻明州。俊與劉洪道坐城樓上,遣兵掩擊,殺傷大 當。金人奔北,死於江者無數,夜拔砦去,屯餘姚,且請 濟師於兀朮。後七日,敵再至,俊引兵趨入台州,明州 居民去者十七八。 按《劉光世傳》,帝在揚州,金騎掩 至天長,光世迎敵,未至而軍潰。帝倉卒渡江,命光世 為行在五軍制置使,屯鎮江府,控扼江口。苗、劉為亂, 素憚光世,遷光世為太尉、淮南置制使。張浚在平江, 馳書諭以勤王,光世不從。呂頤浩遣使至鎮江說之, 乃引兵會於丹陽。兵進,光世以選卒為游擊,仍分軍 殿後。遇苗翊、馬柔吉軍於臨平,與韓世忠等破之。至 行在,遷太尉、御營副使。光世遣王德助、喬仲福追傅 至崇安縣,盡降其眾,傅僅以身免。逆將范瓊被執,張 浚使光世撫定其眾,又招賊靳賽降之。命光世為江 東宣撫使,守太平及池州,受杜充節制。光世言受充 節制有不可者六,帝怒,詔毋入光世殿門,光世始受 命。隆祐太后在南昌,議者謂金人自蘄、黃渡江,陸行 二百里可至,命光世移屯江州為屏蔽。光世既至,日置酒高會。金人自黃州渡江凡三日,無知之者。比金 人至,遂遁,太后退保虔州。馮楫貽書光世,言:「賊深入, 最兵家之忌。進則距山,退則背江,百無一利,而敢如 此橫行者,以前無抗拒,後無襲逐也。太尉倘選精兵 自將來洪,而開一路令歸,伏兵掩之,可使匹馬不還。」 光世不能用,自信州引兵至南康。 按《趙鼎傳》,北兵 至江上,幸會稽,召臺諫議去留。鼎陳戰、守、避三策,拜 御史中丞,請督王𤫉進軍宣州,周望分軍出廣德,劉 光世渡江駐蘄黃,為邀擊之計。又言經營中原當自 關中始,經營關中當自蜀始,欲幸蜀當自荊襄始。吳 越介「在一隅,非進取中原之地。荊、襄左顧川、陜,右控 湖、湘,而下瞰京、洛,三國所必爭。宜以公安為行闕,而 屯重兵於襄陽,運江、浙之粟以資川、陜之兵,經營大 業,計無出此。」韓世忠敗金人於黃天蕩,宰相呂頤浩 請上幸浙西,下詔親征,鼎以為不可輕舉。頤浩惡其 異己,改鼎翰林學士,鼎不拜。改吏部尚書,又不拜,言: 「陛下有聽納之誠,而宰相陳拒諫之說;陛下有眷待 臺臣之意,而宰相挾挫沮言官之威。」堅臥不出,疏頤 浩過失凡千言。上罷頤浩,詔鼎復為中丞,謂鼎曰:「朕 每聞前朝忠諫之臣,恨不之識,今於卿見之。」除端明 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按《張浚傳》,建炎三年春,金 人南侵,車駕幸錢塘,留朱勝非於吳門捍禦,以浚同 節制軍馬。已而勝非召,浚獨留。時潰兵數萬,所至剽 掠,浚招集甫定。會苗傅、劉正彥作亂,改元《赦書》至平 江,浚命守臣湯東野秘不宣。未幾,傅等以檄來,浚慟 哭,召東野及提點刑獄趙哲謀起兵討賊。時傅等以 承宣使張俊為秦鳳路總管,俊將萬人還,將卸兵而 西。浚知上遇俊厚,而俊純實可謀大事,急邀俊,握手 語故,相持而泣,因告以將起兵問罪。時呂頤浩節制 建業,劉光世領兵鎮江,浚遣人齎蠟書,約頤浩、光世 以兵來會,而命俊分兵扼吳江。上疏請復辟傅等謀, 除浚禮部尚書,命將所部詣行在。浚以大兵未集,未 欲誦言討賊,乃託云:「張俊驟回,人情震讋,不可不」少 留以撫其軍。會韓世忠舟師抵常熟,張俊曰:「世忠來, 事濟矣。」白浚以書招之,世忠至,對浚慟哭曰:「世忠與 俊,請以身任之。」浚因大犒俊、世忠將士,呼諸將校至 前,抗聲問曰:「今日之舉,孰順孰逆?」眾皆曰:「賊逆我順。」 浚曰:「聞賊以重賞購吾首,若浚此舉,違天悖人,汝等 可取浚頭去。不然,一有退縮,悉以軍法從事。」眾咸感 憤。於是令世忠以兵赴闕,而戒其急趨秀州,據糧道 以竢大軍之至。世忠至秀,即大治戰具。會傅等以書 招浚,浚報云:「自古言涉不順,謂之指斥乘輿;事涉不 遜,謂之震驚宮闕;廢立之事,謂之大逆不道。大逆不 道者族。今建炎皇帝不聞失德,一旦遜位,豈所宜聞。」 傅等得書恐,乃遣重兵扼臨平,亟除俊、世忠節度使, 而誣浚欲危社稷,責柳州安置,俊、世忠拒不受。會呂 頤浩、劉光世兵踵至,浚乃聲傅、正彥罪,傳檄中外,率 諸軍繼進。初,浚遣客馮轓以計策往說傅等,會大軍 且至,傅、正彥憂恐不知所出。轓知其可動,即以大義 白宰相朱勝非,使率百官請復辟。高宗御筆除浚知 樞密院事。浚進次臨平,賊兵拒不得前,世忠等搏戰 大破之,傅正彥脫遁。浚與頤浩等入見,伏地涕泣待 罪。高宗問勞再三,曰:「曩在睿聖,兩宮隔絕。一日啜羹, 小黃門忽傳太母之命,不得已貶卿柳州。朕不覺羹 覆於手,念卿被謫,此事誰任」留浚引入內殿,曰:「皇太 后知卿忠義,欲識卿面,適垂簾,見卿過庭矣。」解所服 玉帶以賜。高宗欲相浚,浚以晚進不敢當。傅正彥走 閩中,浚命世忠追縛之以獻,與其黨皆伏誅。初,浚次 秀州,嘗夜坐,警備甚嚴,忽有客至前,出一紙懷中曰: 「此苗傅、劉正彥募賊,公賞格也。」浚問欲何如,客曰:「僕 河北人,粗讀書,知逆順,豈以身為賊用?特見為備不 嚴,恐有後來者耳。」浚下執其手,問姓名,不告而去。浚 翼日斬死囚徇於眾曰:「此苗劉刺客也。」私識其狀貌 物色之,終不遇。高宗問浚大計,浚請身任陝、蜀之事, 置幕府於秦川,別遣大臣與韓世忠鎮淮東,令呂頤 浩扈蹕來武昌,復以張俊、劉光世與秦川相首尾。議 既定,浚行未及武昌,而頤浩變初議。浚既抵興元,金 人已取鄜延,驍將婁宿孛堇引大兵渡渭,攻永興,諸 將莫肯相援。浚至,即出行關陜,訪問風俗,罷斥姦贓, 以搜攬豪傑為先務,諸將惕息聽命。會諜報金人將 攻東南,浚命諸將整軍向敵。已而金人大攻江、淮,浚 即治軍入衛。至房州,知金人北歸,復還關陜。時金帥 兀朮猶在淮西,浚懼其復擾東南,謀牽制之。遂決策 治兵,合五路之師以復永興。金人大恐,急調兀朮等 由京西入援,大戰於富平。涇原帥劉錡身率將士薄 敵陳,殺獲頗眾。會環慶帥趙哲擅離所部,哲軍將校 望見塵起,驚遁,諸軍皆潰,浚斬哲以徇,退保興州。命 吳玠聚兵扼險於鳳翔之和尚原、大散關,以斷敵來 路。關師古等聚熙河兵於岷州大潭,孫渥、賈世方等 聚涇原、鳳翔兵於階、成、鳳三州,以固蜀口。浚上書待 罪,帝手詔慰勉。 按《韓世忠傳》:「建炎三年,帝召諸將議移蹕,張俊、辛企宗請往湖南,世忠曰,淮、浙富饒,今 根本地,詎可舍而之他?人心懷疑,一有退避,則不逞 者思亂,重湖閩嶺之遙,安保道路無變乎?淮江當留 兵為守,車駕當分兵為衛,約十萬人,分半扈江淮上 下,止餘五萬,可保防守無患乎?」在陽城收合散亡,得 數千人,聞帝如錢塘,即由海道赴行在。苗傅、劉正彥 反,張浚等在平江議討亂,知世忠至,更相慶慰,張俊 喜躍不自持。世忠得俊書,大慟,舉酒酬神曰:「誓不與 此賊共戴天。」士卒皆奮。見浚曰:「今日大事,世忠願與 張俊身任之,公無憂。」欲即進兵,浚曰:「投鼠忌器,事不 可急,急則恐有不測,已遣馮轓甘言誘賊矣。」三月,戊 戌,以所部發平江。張俊慮世忠兵少,以劉寶兵二千 借之,舟行載甲士,綿亙三十里,至秀州,稱病不行,造 雲梯,治器械,傅等始懼。初,傅正彥聞世忠來,檄以其 兵屯江陰,世忠以好語報之,且言所部殘零,欲赴行 在。傅等大喜,許之。至,矯制除世忠及張俊為節度使, 皆不受。時世忠妻梁氏及子亮為傅所質,防守嚴密。 朱勝非紿傅曰:「今白太后遣二人慰撫世忠,則平江 諸人益安矣。」於是召梁氏入,封安國夫人,俾迓世忠 速其勤王。梁氏疾驅出城,一日夜會世忠於秀州。未 幾,明受詔至,世忠曰:「吾知有建炎,不知有明受。」斬其 使,取詔焚之,進兵益急,傅等大懼。次臨平,賊將苗翊、 馬柔吉負山阻河為陣,中流植鹿角,梗行舟。世忠舍 舟力戰,張俊繼之,劉光世又繼之,軍少卻。世忠復舍 馬操戈而前,令將士曰:「今日當以死報國,面不被數 矢者皆斬。」於是士皆用命。賊列神臂弩,持滿以待,世 忠瞋目大呼,挺刃突前,賊辟易,矢不及發,遂敗。傅正 彥擁精兵二千,開湧金門以遁。世忠馳入,帝步至宮 門,握世忠手慟哭曰:「中軍吳湛,佐逆為最,尚留朕肘 腋,能先誅乎?」世忠即謁湛,握手與語,折其中指,戮於 市。又執賊謀主王世修以屬吏。詔授武勝軍節度使、 御營左軍都統制。請于帝曰:「賊擁精兵,距甌、閩甚邇, 儻成巢窟,卒未可滅,臣請討之。」於是以為江、淛制置 使,自衢、信追擊,至漁梁驛,與賊遇。世忠步走,挺戈而 前,賊望見,咋曰:「此韓將軍也。」皆驚潰,擒正彥及傅弟 翊送行在。傅亡建陽,追禽之,皆伏誅。世忠初陛辭,奏 曰:「臣誓生獲賊,為社稷刷恥,乞殿前二虎賁護俘來 獻。」至是卒如其言。帝手書「忠勇」二字,揭旗以賜,授檢 校少保,武寧昭慶軍節度使。 按《呂頤浩傳》,頤浩改 江東安撫制置使,兼知江寧府,時苗傅、劉正彥為逆, 逼高宗避位。頤浩至江寧奉明,受改元詔赦。會監司 議,皆莫敢對,頤浩曰:「『是必有兵變』。其子抗曰:『主上春 秋鼎盛,二帝蒙塵沙漠,日望拯救,其肯遽遜位於幼 沖乎』?」灼知兵「變無疑也。」頤浩即遣人寓書張浚曰:「時 事如此,吾儕可但已乎?」浚亦謂頤浩有威望,能斷大 事,書來報起兵狀。頤浩乃與浚及諸將約會兵討賊。 時江寧士民洶懼,頤浩乃檄楊惟忠留屯,以安人心, 且恐苗傅等計窮,挾帝繇廣德渡江,戒惟忠先為控 扼備。俄有旨召頤浩赴院供職,上言:「今金人乘戰勝 之威,群盜有蜂起之勢,興衰撥亂,事屬艱難,豈容皇 帝退享安逸。請亟復明辟,以圖恢復。」遂以兵發江寧, 舉鞭誓眾,士皆感厲。將至平江,張浚乘輕舟迓之,相 持而泣,咨以大計。頤浩曰:「頤浩曩諫開邊,幾死宦臣 之手;承乏漕挽,幾陷腥膻之域。今事不諧,不過赤族, 為社稷死,豈不快乎!」浚壯其言,即舟中草檄,進韓世 忠為前軍,張俊翼之,劉光世為遊擊,頤浩、浚總中軍, 光世分軍殿後。頤浩發平江,傅黨託旨請頤浩單騎 入朝,頤浩奏所統將士,忠義所激,可合不可離。傅等 恐懼,乃請高宗復辟。師次秀州,頤浩勉勵諸將曰:「今 雖反正,而賊猶握兵居內,事若不濟,必反以惡名加 我,翟義、徐敬業可監也。」次臨平,苗傅等拒戰。頤浩被 甲立水次,出入行陣,督世忠等破賊,傅、正彥引兵遁。 頤浩等以勤王兵入城,都人夾道聳觀,以手加額。朱 勝非罷相,以頤浩守尚書右僕射、中書侍郎,兼御營 使,改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按《苗傅傳》,苗傅,上黨人, 大父授,父履授,在元豐中為殿前都指揮使。康王建 元帥府,信德守臣梁揚祖以兵萬人至,傅與張俊、楊 沂中、田師中皆隸麾下。隆祐太后南渡,傅為統制官, 以所部八千人扈衛,駐於杭州。有劉正彥者,不知何 許人。父法,政和間為熙和路經略使,死王事。正彥由 閤門袛候易文資至朝奉大夫,復以事責降。會法部 曲王淵為御營都統制,正彥歸之,淵以法故,薦正彥 於朝,復為武德大夫、知濠州,擢御營右軍副都統制。 淵分精兵三千與之。以平丁進功,進武功大夫、威州 刺史。初,正彥討進,請劉晏偕行。晏本嚴州人,陷遼登 第。宣和中,率眾來歸。正彥用晏計,易旗幟為疑兵,遂 降進。晏自通直郎遷朝請郎。正彥恥己賞薄而晏獲 峻遷,由是𡙇望。乃散所賜金帛與將士,尋被命從六 宮皇子至杭州。建炎三年二月壬戌,高宗從王淵議 出鎮江,幸杭州。時諸大將如劉光世、張俊、楊沂中、韓 世忠,分守要害,扈衛者獨苗傅。先是,王淵裝大船十數,自維揚來杭,杭人相謂曰:「船所載皆淵平陳通時 殺奪富民家財也。」內侍省押班康履頗用事,威福由 己出,其徒敓民居,肆為暴橫。傅等恨之曰:「天子顛沛 至此,猶敢爾耶!」其黨張逵復激怒諸軍曰:「能殺淵及 內侍,則人人可富,朝廷豈能遍罪哉!」三月,辛巳,拜王 淵同僉書樞密院事。初,淵建幸杭州,議內侍實左右 之。及淵躐躋樞筦,眾謂薦由內侍。傅自負宿將,疾淵 驟貴。正彥雖由淵進,淵檄取所予兵,亦怨之。於是傅 積不能平,與王世修、張逵、王鈞甫、馬柔吉等謀作亂。 鈞甫等皆燕人,所將號「赤心軍。」傅部分既定,乃紿淵 以臨安縣有盜,意欲使淵出其兵於外。康履得黃卷 小文書,有兩統制,作「田」、「金」字署卷末,「田」乃苗,金乃劉 也。於是頗泄賊謀以告淵,淵伏兵天竺。明日,賊黨亦 伏兵城北橋下,俟淵退朝,誣以結宦官謀反。正彥手 殺淵,以兵圍履第,分捕內官,凡無須者盡殺之,揭淵 首,引兵犯闕。中軍統制吳湛守宮門,潛與傅通,導其 黨入奏曰:「苗傅不負國,止為天下除害。」知杭州康允 之聞變,率從官扣閽,請帝御樓,百官皆從,殿帥王元 大呼聖駕來,傅見黃屋,猶山呼而拜。帝憑闌呼二賊 問故,傅厲聲曰:「陛下信任中官,軍士有功者不賞,私 內侍者即得美官。黃潛善、汪伯彥誤國,猶未遠竄。王 淵遇敵不戰,因友康履得除樞密。臣立功多,止作遙 郡團練。已斬淵首,更乞斬康履、藍珪、曾擇,以謝三軍。」 帝諭以當流海島,可與軍士歸營,且曰:「已除傅承宣 使、御營都統制,正彥觀察使、御營副都統制。」賊不退, 帝問百官計安出,浙西安撫司主管機宜文字時希 孟曰:「禍由中官,不悉除之,禍未已也。」帝曰:「朕左右可 無紿使耶?」軍器監葉宗諤曰:「陛下何惜康履?」遂命吳 湛捕履,得於清漏閤承塵中,傅即樓下腰斬履。傅猶 肆惡言,謂帝不當即大位,淵聖來歸,何以處也?帝使 朱勝非縋樓下曲諭之,傅請隆祐太后同聽政。及遣 使與金議和,帝許諾,即下詔請太后垂簾。賊聞詔,不 拜,曰:「自有皇太子可立。」張逵曰:「今日之事,當為百姓 社稷計。」時希孟曰:「宜率百官死社稷,否則從三軍之 請。」通判杭州事章誼叱之曰:「何可從三軍邪?」帝徐謂 勝非曰:「朕當退避,須太后命。」勝非謂不可,顏岐曰:「得 太后親諭之,則無詞」矣。時寒甚,門無簾幃,帝坐一竹 椅,既請太后,即起立楹側。太后御肩輿,出立樓前,二 賊拜曰:「今日百姓無辜,肝腦塗地,望太后主張。」太后 曰:「道君皇帝任蔡京、王黼更祖宗法,童貫起邊釁,所 以致金人之禍。今皇帝聖孝,無失德,止為黃潛善、汪 伯彥所誤,已加竄逐,統制獨不知邪?」傅曰:「臣等定議, 必欲立皇子。」后曰:「今強敵在外,使吾一婦人簾前抱 三歲兒,何以令天下?」正彥等號泣固請,因呼其眾曰: 「太后既不允,吾當受戮。」遂作解衣狀,后諭止之。傅曰: 「事久不決,恐三軍生變。」顧謂勝非曰:「相公何無一言?」 勝非不能答。適顏岐至自帝前,奏曰:「皇帝令臣奏知, 太后已決意從傅請矣,乞太后宣諭。」后猶不許。傅等 語益不遜。太后還入門,帝遣人奏禪位。勝非泣曰:「臣 義當死,乞下詰二凶。」帝屏左右語曰:「當為後圖,事不 成,死未晚。」勝非曰:「王鈞甫,賊腹心也,適語臣曰:『二將 忠有餘,學不足,此可為後圖耳』。」是日,帝幸顯忠寺。甲 申,太后垂簾,降赦,號帝為睿聖仁孝皇帝,以顯忠寺 為睿聖宮,留內侍十五人,餘悉編置。丙戌,赦至平江 府,張浚知有變,不拜。丁亥,至江寧。制置呂頤浩遺浚 書,痛述事變,浚乃舉兵。戊子,御營前軍統制張俊至 平江,浚諭以起兵,俊泣奉命。初,勝非奏「垂簾當二臣 同對,今屬時艱,乞許獨對,恐賊疑」,乃日引其徒一人 與俱。傅入對后勞勉之,賊喜,無所疑,故臣僚入對,得 謀復辟。勝非深結王世修,將處以從官,俾通二凶。傅 欲改元,正彥欲遷都建康,太后謂勝非曰:「二事如俱 不允,恐賊有他變。」己丑,改元明受。張浚遺書,二凶獎 其忠義,以慰安之。庚寅,百官朝睿聖宮,以傅為武當 軍節度使。辛卯,張浚遣進士馮轓赴行在,請帝親總 要務。復抵書馬柔吉、王鈞甫,宜早反正,以解天「下之 惑。」浚既遣轓,即檄諸路,約呂頤浩、劉光世會平江。傅 以《堂帖》趣張浚赴秦州,命趙哲領浚軍,哲不從。改命 陳思恭,思恭亦不從。壬辰,以諫議大夫鄭慤為御史 中丞。賊以武功大夫王彥為御營司統制。慤面折二 凶,彥徉狂,即日致仕。癸巳,韓世忠引兵至常熟。辛道 宗謂張浚曰:「賊萬一邀駕入海,何以為計?」浚乃聲言 防遏海寇,奏道宗為節制司參議官,措置海船以避 賊。甲午,貶曾擇、藍珪於嶺南。傅追斬擇。賊欲以所部 代禁衛守睿聖宮,又欲邀帝幸徽、越,張澂、勝非曲諭 止之。馮轓說二凶反正,傅按劍瞋目視轓。正彥解之 曰:「須張侍郎來乃可。」即遣歸朝官趙休與轓共招浚。 乙未,呂頤浩勤王兵至丹陽,劉光世引所部來會。丙 申,韓世忠兵至平江,即欲進兵。浚曰:「已遣馮轓甘言 誘賊矣。投鼠忌器,不可太亟。」賊遣張彥、王德聲言防 淮,德伺彥醉,并其軍自采石濟江歸劉光世,彥尋為 人所殺。戊戌,浚以世忠兵少,分張俊兵二千益之,發平江。馮轓至平江,浚復遣入,責賊以大義,諭以禍福, 期雖死無悔。傅等初聞浚集兵,未之信,及得浚書,始 悟見討,奏請誅浚以令天下,詔責浚黃州團練使、柳 州安置。鄭慤上疏謂浚不當責,密遣所親謝嚮變姓 名告浚,「宜持重緩進,賊當自遁」,浚然之。是日,賊遣苗 瑀、馬柔吉將赤心隊及王淵舊部曲駐臨平,以拒勤 王之師。馮轓至臨平,見馬柔吉同縋入城,詰朝與傅 等議,傅曰:「爾尚敢來邪?」欲拘轓。浚逆知之,謬為書遺 轓,言:「客自杭來,知二公於朝廷初無異心,殊悔前書 失於輕易。」賊得浚遺轓書,大喜,乃釋轓。壬寅,浚得謫 命,恐將士解體,紿曰:「趣召之命也。」是日,呂頤浩至平 江,與浚對,泣曰:「事不諧,不過赤族。」乃命幕客李承造 草檄告四方討賊。賊聞勤王之兵大集,即呼馮轓、勝 非議復辟。癸卯,張俊發平江,劉光世繼之。賊亦遣兵 三千屯湖州小林。丙午,頤浩、浚以大兵發平江,詔以 浚為知樞密院事。丁未,勝非召二凶至都堂議復辟, 率百官三上表以請。夏,四月,戊申朔,帝還宮,都人大 說。帝御前殿,詔尊太后曰「隆祐皇太后」,立嗣君為皇 太子。辛酉,徙傅淮西制置使,正彥副之。庚戌,詔復建 炎號。是日,頤浩、浚軍次臨平,苗翊、馬柔吉以兵阻河, 韓世忠率先鋒力戰,浚、光世乘之,翊敗走。勤王兵進 北關。二凶詣都堂,趣得所賜鐵券,引精兵二千,夜開 湧金門遁。辛亥,頤浩、浚引勤王兵入城,世忠手執王 世修以屬吏。苗傅犯富陽,統制官喬仲福追擊之。癸 丑,犯桐廬。甲寅,斬吳湛。時希孟編管吉陽軍。丙辰,傅 等至白沙渡,所過燔橋以阻官軍。丁巳,犯壽昌縣,黥 民充軍。庚申,犯衢州,守臣胡唐老拒卻之。丙寅,犯常 山。世忠請任討賊。丁卯,以世忠為江、浙制置使,自衢、 信追擊賊。戊辰,賊犯玉山縣。辛未,賊屯沙溪鎮。統制 關師古自江東討賊還,與喬仲福、王德會信州。賊聞 之,還屯衢、信間。五月戊寅朔,世忠發杭州。庚辰,賊黨 張翼斬鈞甫及柔吉父子首以降,江、浙制置使周望 受之以聞。賊寇浦城縣,夾溪而屯,據險設伏,以邀官 軍,統制官馬彥博死之。賊乘勝犯中軍,世忠瞋目大 呼,揮兵直前,正彥墮馬,生禽之。賊將江池殺孟皋,禽 苗翊降,眾悉解甲。張逵收餘兵入崇安,喬仲福追殺 之。傅棄軍變姓名,夜遁建陽,土豪詹標覺之,執送世 忠,檻車赴行在。壬寅,詔班師。秋,七月,辛巳,世忠軍還, 俘傅、正彥以獻,磔於建康市。張逵、苗瑀及傅二子俱 已前死,詔釋餘黨。

建炎四年夏四月,下詔親征,以韓世忠駐軍江中,邀 擊金人。九月,張浚遣統制劉錫統五路兵,及金將戰 於富平。

按《宋史高宗本紀》,「建炎四年春正月乙巳,金人犯明 州,張俊及守臣劉洪道擊卻之。丙午,帝次台州章安 鎮。庚戌,金人再犯明州,張俊引兵去,浙東副總管張 思政及劉洪道繼遁。丁巳,婁宿陷陜州,守臣李彥仙 死之。己未,金人陷明州,乘勝破定海,以舟師來襲,御 舟張公裕以大舶擊退之。辛酉,發章安鎮。甲子,泊溫」 州港口。丁卯,台州守臣晁公為棄城遁。辛未,命臣僚 條具退兵之後,措置之策、駐蹕之所。是月,金人攻楚 州,守臣趙立拒之。金人犯邠州,曲端遣涇原路副總 管吳玠拒戰,敗之於彭原,又陷同州。二月乙亥,金人 陷潭州,將吏王暕、劉价、趙聿之戰死,向子諲率兵奪 門亡去,金兵大掠,屠其城。丙子,金人自明州引兵還 臨安。丙戌,金人自臨安退兵,命劉光世率兵追之。丁 亥,金人陷汴京,權留守上官悟出奔,為盜所殺。庚寅, 帝次溫州。辛卯,金人陷秀州。丙申,以金兵退,肆赦。張 浚承制。以陝西制置使王似知成都府。金游騎至平 江,周望奔太湖,守臣湯東野亦遁。戊戌,金人入平江, 縱兵焚掠。辛丑,金人陷醴州,守臣王淑棄城去。是月, 張浚自秦州引兵入援。三月癸卯朔,金人去平江,統 制陳思恭以舟師邀敗其後軍於太湖。壬子,金人入 常州,守臣周杞棄城去。甲寅,遣盧益及御營統制辛 企宗奉迎太后東還。丁巳,金人至鎮江府,韓世忠屯 焦山寺邀擊之。辛酉,御舟發溫州。夏四月戊寅,吳玠 及金人戰於邠州彭原店,敗績,部將楊晟死之。己卯, 張浚引兵至房州,知金兵退,乃還。癸未,帝駐越州。甲 申,下詔親征,巡幸浙西。韓世忠駐軍揚子江,要金人 歸路,屢敗之,兀朮引軍走建康。丙申,韓世忠及兀朮 再戰江中,金人乘風縱火,世忠敗績。兀朮復渡江,屯 六合縣。是月,金人犯江西者自荊門軍北歸,留守司 同統制牛皋潛軍寶豐,擊敗之。五月壬子,金人焚建 康府,執李梲、陳邦光而去。淮南宣撫司統制岳飛邀 擊於靜安鎮,敗之。甲寅,金人陷定遠縣,執閭勍去,勍 不屈死之。乙丑,升高郵軍為承州。丁卯,薛慶及金人 戰於承州城下,累敗之。六月,兀朮聞張浚在秦州,將 舉兵北伐,自六合引兵趨陜西。七月,宣撫司遣統制 官呂世存、王俊復鄜州,其餘州縣多迎降。八月庚辰, 太后至自虔州。薛慶及金人戰於揚州城下,死之。郭 仲威奔興化縣。癸未,張浚復永興軍。己丑,詔岳飛救楚州,仍命劉光世遣兵往援。甲午,知虢州邵興遣統 制閻興及金人戰於解州東,屢破之。金人陷承州,命 陳思恭屯兵明州,以防海道。劉光世遣王德、酈瓊以 輕兵渡江。乙未,遇金游騎於召伯埭,敗之。九月癸丑, 涇原同統制李彥琦及金人戰於洛河車渡,敗之。乙 卯,金人攻楚州,趙立死之。丁巳,趙霖復和州。辛酉,金 人犯揚州,統制靳賽逆戰於港河,敗之。金人陷延安 府,執呂世存,又陷保安軍。癸亥,張浚遣都統制劉錫 統五路兵及金將婁宿戰於富平縣。浚駐邠州督戰, 官軍敗績。戊辰,金人陷楚州,鎮撫使李彥先求救,兵 敗,死之。冬十月庚午朔,張浚斬環慶經略使趙哲於 邠州,貶劉錫合州安置,命諸將各領兵歸本路。浚退 保秦州,陝西大震。甲申,趣劉光世救楚州。命楊惟忠 率兵屯江州。乙未,岳飛破金人於承州。丙申,詔劉光 世節制諸鎮,守禦通、泰州,伺便襲金人過淮。是月,環 慶路統制慕洧叛附於夏國。涇原統制張中彥、經略 司幹辦趙彬叛降金人。十一月癸卯,慕洧遂引金人 圍環州。丙午,岳飛棄泰州,渡江。丁未,金人犯泰州,飛 退保江陰軍沙上。戊申,金人陷涇原,經略使劉錡退 屯瓦亭。丙辰,金人陷泰州。丁巳,通州守臣呂伸棄城 去。甲子,詔「諸路守臣節制管內軍馬。」是月,張浚退軍 興州,秦鳳副總管吳玠收餘兵保大散關東和尚原。 十二月壬辰,金人犯熙州,總管劉惟輔戰敗之,殺五 千餘人。甲午,再犯熙州,惟輔軍潰,被執,死之。是月,張 浚承制復海州團練副使曲端左武大夫、興州居住。

按《韓世忠傳》:「兀朮分道渡江,諸屯皆敗,世忠亦自」

鎮江,退保江陰,杜充以建康降敵。兀朮自廣德破臨 安,帝如浙東,世忠以前軍駐青龍鎮,中軍駐江灣,後 軍駐海口,俟敵歸邀擊之。帝召至行在,奏方留江上 截金人歸師,盡死一戰。帝謂輔臣曰:「比呂頤浩在會 稽,嘗建此策,世忠不謀而同。」賜親札,聽其留。會上元 節,就秀州張燈高會,忽引兵趨鎮江。及金兵至,則世 忠軍已先屯焦山寺,金將李選降,受之。兀朮遣使通 問,約日大戰,許之。戰將十合,梁夫人親執桴鼓,金兵 終不得渡。盡歸所掠假道,不聽。請以名馬獻,又不聽。 撻辣在濰州,遣孛堇太一趨淮東,以援兀朮。世忠與 二酋相持黃天蕩者四十八日。太一、孛堇軍江北,兀 朮軍江南。世忠以海艦進泊金山下,預以鐵綆貫大 鉤,授驍健者。明旦,敵舟譟而前,世忠分海舟為兩道, 出其背,每縋一綆,則曳一舟沈之。兀朮窮蹙,求會語, 祈請甚哀。世忠曰:「還我兩宮,復我疆土,則可以相全。」 兀朮語塞。又數日,求再會,言不遜。世忠引弓欲射之, 亟馳去,謂諸將曰:「南軍使船如使馬,奈何?」募人獻《破 海舟策》:閩人王某者,教其舟中載土,平版鋪之,穴船 版以櫂槳,風息則出江,有風則勿出,海舟無風不可 動也。又有獻謀者曰:「鑿大渠接江口,則在世忠上流。」 兀朮一夕潛鑿渠三十里,且用方士計,刑白馬,剔婦 人心,自割其額祭天。次日風止,我軍帆弱不能運,金 人以小舟縱火,矢下如雨,孫世詢、嚴允皆戰死,敵得 絕江遁去。世忠收餘軍還鎮江。初,世忠謂「敵至必登 金山廟觀我虛實」,乃遣兵百人伏廟中,百人伏岸滸, 約聞鼓聲,岸兵先入,廟兵合擊之,金人果五騎闖入。 廟兵喜,先鼓而出,僅得二人,逸其三,中有絳袍玉帶, 既墜而復馳者,詰之,乃兀朮也。是役也,兀朮兵號十 萬,世忠僅八千餘人。帝凡六賜札,褒獎甚「寵,拜檢校 少保。」 按《岳飛傳》,建炎四年,金人再攻常州,飛四戰 皆捷,尾襲於鎮江東,又捷。戰於清水亭,又大捷,橫屍 十五里。兀朮趨建康,飛設伏牛頭山待之,夜令百人 黑衣混金營中擾之,金兵驚,自相攻擊。兀朮次龍灣, 飛以騎三百、步兵二千,馳至新城,大破之。兀朮奔淮 西,遂復建康。飛奏:「建康為要害之地,宜選兵固守,仍 益兵守淮,拱護腹心」,帝嘉納。兀朮歸飛,邀擊於靜安, 敗之,遷通、泰鎮撫使兼知泰州。飛辭,乞淮南東路一 重難任使,收復本路州郡,乘機漸進,使山東、河北、河 東、京畿等路次第而復。會金攻楚急,詔張俊援之,俊 辭,乃遣飛行,而命劉光世出兵援飛,飛屯三塾為楚 援。尋抵承州,三戰三捷,殺高太保,俘酋長七十餘人, 光世等皆不敢前。飛師孤力寡,楚遂陷。詔飛還守通、 泰,有旨「可守即守,如不可,但以沙洲保護百姓伺便 掩擊。」飛以泰無險可恃,退保柴墟。戰於南霸橋,金大 敗,渡百姓於沙上。飛以精騎二百殿,金兵不敢近,飛 以泰州失守待罪。 按《趙立傳》,立遷右武大夫、忠州 刺史。會金左將軍昌圍楚州急,通守賈敦詩欲以城 降,宣撫使杜充命立將所部兵往赴之,且戰且行,連 七戰,勝而後能達楚。兩頰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 既入城,休士而後拔鏃。詔以立守楚州。明年正月,金 人攻城,立命撤廢屋,城下然火池,壯士持長矛以待。 金人登城,鉤取,投火中,金人選死士突入,又搏殺之, 乃稍引退。五月,兀朮北歸,築高臺六合,以輜重假道 於楚,立斬其使。兀朮怒,乃設南北兩屯,絕楚餉道,立 引兵出戰,大破之。會朝廷分鎮,以立為徐州觀察使泗州漣水軍鎮撫使,兼知楚州。立一日擁六騎出城, 呼曰:「我鎮撫也,可來接戰。」有兩騎將襲其背,立奮二 矛刺之,俱墮地,奪兩馬而還。眾數十追其後,立瞋目 大呼,人馬皆辟易。明日,金人列三隊邀戰,立為三陣 應之。金人以鐵騎數百,橫分其陣而圍之,立奮身突 圍,持梃左右大呼,金人落馬者不知數。承、楚間有樊 梁《新開白馬》請幫助識別此字。湖賊張敵萬窟穴其間,立絕不與通, 故楚糧道愈梗,始受圍。菽麥野生,澤有鳧茨可采,後 皆盡,至屑榆皮食之。承州既陷,楚勢益孤立,遣人詣 朝廷告急。簽書樞密院事趙鼎欲遣張俊救之,俊不 肯行。鼎曰:「江東新造,全藉兩淮,失楚則大事去矣。若 俊憚行,臣願與之偕往。」俊復力辭,乃命劉光世督淮 南諸鎮救楚。東海李彥先首以兵至,淮河扼,不得進。 高郵薛慶至揚州,轉戰被執死。光世將王德至承州 下,不用命。揚州郭仲威按兵天長,陰懷顧望。獨海陵 岳飛僅能為援,而眾寡不敵。高宗覽立奏,歎曰:「立堅 守孤城,雖古名將無以踰之。」以書趣光世會兵者五, 光世訖不行。金知外救絕,圍益急。九月,攻東城,立募 壯士焚其梯,火輒反嚮,立歎曰:「豈天未助順乎?」一旦 風轉,焚一梯,立喜,登磴道以觀,飛砲中其首,左右馳 救之,立曰:「我終不能為國殄賊矣!」言訖而絕。 按《吳 玠傳》:張浚巡關陜,參議軍事劉子羽誦玠兄弟才勇, 浚與玠語大悅,即授統制,弟璘掌帳前親兵。四年春, 升涇原路馬步軍總管。金帥婁宿與撒離喝長驅入 關,曲端遣玠拒於彭原店,而擁兵邠州為援。金兵來 攻,玠擊敗之,撒離喝懼而泣,金軍中目為「啼哭郎君。」 金人整軍復戰,玠軍敗績。端退屯涇原,劾玠違節度, 降武顯大夫,罷總管,復知懷德軍。浚惜玠才,尋以為 秦鳳副總管兼知鳳翔府。時兵火之餘,玠勞來安集, 民賴以生。轉忠州防禦使。九月,浚合五路兵,欲與金 人決戰,玠言宜各守要害,須其弊而乘之。及次富平, 都統制又會諸將議戰,玠曰:「兵以利動,今地勢不利, 未見其可。宜擇高阜據之,使不可勝。」諸將皆曰:「我眾 彼寡,又前阻葦澤,敵有騎不得施,何用他徙。」已而敵 驟至,輿柴囊土,藉淖平行,進薄玠營。軍遂大潰,五路 皆陷,巴蜀大震。玠收散卒保散關東和尚原,積粟繕 兵列柵,為死守計。或謂玠宜退守漢中,扼蜀口以安 人心,玠曰:「我保此,敵決不敢越我而進。堅壁臨之,彼 懼吾躡其後,是所以保蜀也。」玠在原上,鳳翔民感其 遺惠,相與夜輸芻粟助之。玠賞以銀帛,民益喜,輸者 益多。金人怒,伏兵渭河,邀殺之,且令保伍連「坐,民冒 禁如故,數年然後止。」 按《劉子羽傳》:建炎三年,張浚 宣撫川陝,辟子羽參議軍事。至秦州,立幕府,節度五 路諸將,規以五年而後出師。明年,除徽猷閣待制。金 人窺江淮急,浚念禁衛寡弱,計所以分撓其兵勢者, 遂合五路之兵以進。子羽以非本計爭之,浚曰:「吾寧 不知此,顧今東南之事急,不得不為是耳。」遂北至富 平,與金人遇,戰不利,金人乘勝而前,宣撫司退保興 州,人情大震。官屬有建策徙治夔州者,子羽叱之曰: 「孺子可斬也!四川全盛,敵欲入寇久矣,直以川口有 鐵山、棧道之險,未敢遽窺耳。今不堅守,縱使深入,而 吾僻處夔、峽,遂與關中聲援不相聞,進退失計,悔將 何及!今幸敵方肆掠,未逼近郡,宣司但當留駐興州, 外繫關中之望,內安全蜀之心。急遣官屬出關,呼召 諸將,收集散亡,分布險隘,堅壁固壘,觀釁而動,庶幾 猶或可以補前愆而贖後咎,奈何乃為此言乎?」浚然 子羽言,而諸參佐無敢行者,子羽即自請奉命北出, 復以單騎至秦州,召諸亡將。諸亡將聞命大喜,悉以 其眾來會。子羽命吳玠柵和尚原,守大散關,而分兵 悉守諸險塞。金人知有備,引去。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