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第110卷

經濟彙編 樂律典 第一百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十卷
經濟彙編 樂律典 第一百十一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

 第一百十卷

琴瑟部紀事二 编辑

《樂律典》第一百十卷。

琴瑟部紀事二 编辑

《晉書阮籍傳》:「籍好莊老,嗜酒能嘯,善彈琴,又能為青 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母終,嵇喜來弔,籍作 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齎酒挾琴造焉,籍 大悅,乃見青眼。」

《嵇康傳》:「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 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 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時年四十,海內之 士莫不痛之。初,康嘗游乎洛西,暮宿華陽亭,引琴而 彈。夜分,忽有客詣之,稱是古人,與康共談音律,辭致 清辯,因索琴彈之,而為《廣陵散》,聲調絕倫,遂以授康, 仍誓不傳人,亦不言其姓字。

《孫登傳》:「登字公和,汲郡共人也。無家屬,於郡北山為 土窟居之。夏則編草為裳,冬則被髮自覆,好讀《易》,撫 一絃琴,見者皆親樂之。」

《文士傳》:嵇康臨死,顏色不變,謂其兄曰:「向以琴來不?」 兄曰:「已至。」康取調之,為《太平引》,曲成,歎息曰:「《太平引》 絕於今日耶。」

《雲仙雜記》:嵇康抱琴訪山濤,濤醉欲剖琴,康曰:「吾賣 東陽舊業以得琴,乞尚書令河輪珮玉,截為徽貨,所 衣玉簾中單買縮絲為囊,論其價,與武庫爭先。汝欲 剖之,吾從死矣。」

《孫登琴》遇雨,必有響,如刃物聲,竟因陰雨破作數截, 有黑蛟踊去。

《孫登別傳》:「登清靜無為,好讀《易》,彈琴頹然自得,觀其 風神,若遊六合之外者。當魏末,居北山中,以石窟為 宇,編草自覆。阮嗣宗見登披髮端坐巖下,逍遙然鼓 琴。嗣宗自下趨進,莫得與言。嗣宗長嘯,與琴音諧會, 登因嘯和之,響動林壑。」

《神仙傳》:「嵇叔夜有邁世之志,曾詣孫登,登不與語,叔 夜乃扣難之,而登彈琴自若。久之,叔夜退,登曰:『少年 才優而識寡,劣於保身,其能免乎』。」俄而叔夜竟陷大 辟。叔夜善彈琴,於是登彈一絃之琴以成音,《曲 古琴疏》:孫登鼓一絃之琴,五音俱備。後人效之,名曰 孫仙。

《香案牘》:周大賓善鼓琴,彈獨絃而八音自和,以教糜 長生孫廣用。廣用即孫登也。

《廣博物志》:秦黃門郎古成詵,風韻秀舉,確然不群,每 以天下事為己任。時京兆韋高慕阮籍之為人,居母 喪,彈琴飲酒。詵聞而泣曰:「吾當私刃斬之,以崇風教。」 遂持劍求高,高懼逃匿,終身不敢見詵。

《晉書謝鯤傳》:「鯤少知名,通簡有高識,不修威儀,好《老》 《易》,能歌,善鼓琴。王衍、嵇紹並奇之。永興中,長沙王乂 入輔政,時有疾鯤者,言其將出奔,乂欲鞭之,鯤解衣 就罰,曾無忤容。既舍之,又無喜色。太傅東海王越聞 其名,辟為掾,任達不拘。尋坐家僮取官槁,除名。於時 名士王元、阮修之徒,並以鯤初登宰府,便至黜辱,為」 之歎恨。鯤聞之,方清歌鼓琴,不以屑意,莫不服其遠 暢,而恬於榮辱。

《阮瞻傳》:「瞻字千里,性清虛寡欲,自得於懷,讀書不甚 研求,而默識其要,遇理而辯,辭不足而旨有餘。善彈 琴,人聞其能,多往求聽,不問貴賤長幼,皆為彈之。神 氣沖和,而不知向人所在。內兄潘岳每令鼓琴,終日 達夜,無忤色。由是識者歎其恬淡,不可榮辱矣。」 《顧榮傳》:「榮素好琴,及卒,家人常置琴於靈座,吳郡張 翰哭」之慟,既而上床鼓琴數曲,撫琴而歎曰:「顧彥先 復能賞此不?」因又慟哭,不弔喪主而去。

《嵇紹傳》:「紹嘗詣齊王冏諮事,遇冏讌會,召董艾、葛旟 等共論時政。艾言於冏曰:『嵇侍中善於絲竹,公可令 操之。左右進琴,紹推不受。冏曰:『今日為懽,卿何吝此 耶』?紹對曰:『公匡復社稷,當軌物作則,垂之於後。紹雖 虛鄙,忝備常伯,腰紱冠冕,鳴玉殿省,豈可操執絲竹, 以為伶人之事?若釋公服,從私宴,所不敢辭也』』。」冏大 慚,艾等不自得而退。

《王徽之傳》:獻之卒,徽之奔喪不哭,直上靈床坐,取獻 之琴彈之,久而不調,歎曰:「嗚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頓 絕。

《陶潛傳》:潛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張,絃徽不具,每朋 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絃上聲。」 《戴逵傳》:逵性不樂當世,常以琴書自娛,師事術士范 宣,宣異之,以兄女妻焉。太宰武陵王晞聞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對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為王門伶人。」 晞怒,乃更引其兄述。述聞命,欣然擁琴而往。

《紹興府志》:「戴安道一琴,琴比常製長一尺。」

《世說》:賀司空入洛赴命,為太孫舍人,經吳閶門,在船 中彈琴。張季膺本不相識,先在金閶亭,聞絃甚清,下 船就賀,因共語,便大相知。說問賀:「卿欲何之?」賀曰:「入 洛赴命,正爾進路。」張曰:「吾亦有事北京,因路寄載」,便 與賀同發。初不告家家,追問迺知。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猷問左右曰:「何以 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 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 絃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絕良久, 月餘亦卒。

《古琴疏》:戴逵有琴,號曰黑鵠,背刻讚云:「至人託玩,道 德宣情。微音虛遠,感物悟靈。」皆小篆書。後不應武陵 王召對,使破之,無不惋惜。

戴仲若逵子也。有琴曰躍魴。兄勃有琴曰「應谷」作《垂 露書》。

《王韶之琴》曰:「西省晨風。」韶之字休泰,偉子也。

宣城王鸞有古琴,傳是始元中物,背銀嵌「谷風」二字, 細古篆文。王極愛重之。一日命謝朓為詩詠之,詩成, 王大擊節稱賞,遂用為驃騎。脁字元暉,其詩曰:「洞庭 風雨幹,龍門生死枝。雕刻分布濩,沖響鬱清危。春風 搖蕙草,秋月滿方池。是時別鶴叫,侵淫客淚垂。」 潘正叔尼有琴,題曰《抱寢八分書》。

楊公回,方有《琴刻》,云「東安造。」

《沈玩琴》曰:「霜霄鐵馬。」

橫陽令賀韜得吹臺之桐為琴二,一曰《嘯魚》,一曰《恆 壽》。

張弘靜有古琴,漆光盡退,色如墨石,銘曰「落花流水。」 一夕聞鼠聲甚急,懼囓琴書,命婢以火燭之,見有斷 絃,繫得一鼠。弘靜異之,改名曰《鼠畏》。

花靜婦沈滿願有寶琴蛇腹斷紋,銘曰:深松候月,鳳 鳥大篆書女紅小閒,未嘗離手。嘗有詩云:「逶迤起塵 唱,宛轉繞梁聲。調絃可以進,蛾眉畫不成。」

吳邁遠《琴銘》曰:「邁遠。」

琴鼓山者,昔仙人邛疏嘗鼓鳳修之琴於此山,故名 「琴鼓」,亦名「鳳修。」

《雲仙雜記》:段由夫攜琴就松風澗響之閒曰:「三者皆 自然之聲,正合類聚。」羊曇即以金縷衣要之,曲終不 去。

《廣博物志》:趙正字文業,渭水人。情度敏達,性好譏諫。 苻堅末年,寵惑鮮卑,惰於治政。正因援琴歌曰:「昔聞 孟津河,千里作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誰攪令濁?」堅動 容曰:「是朕也。」又歌曰:「北園有棗樹,布葉垂重陰。外雖 饒棘刺,內實有赤心。」堅笑曰:「將非趙文業耶?」其調戲 機捷,皆此類也。

《侍兒小名錄》:「建康小史曹著見廬山夫人,夫人命女 婉出,與著相見。女欣然命婢瓊枝令取琴出。婉撫琴 而歌。既畢,婉便回去。」

《汝南先賢傳》:「鄭敬居千蟻陂之陽,以漁釣自娛,彈琴 詠詩,常坐於陂側,以蒹葭為席,隨杞柳之陰。」

《馬明生別傳》:「明生隨神女入石室,金床玉几,時自彈 琴,一絃五音並奏,聞於數里。」

《交州記》:「要荒之地,俗好鼓瑟。」

《聞奇錄》:處士裘嬰性高古,善拊琴,去其爪,作肉聲。有 公子不善之,嬰作色曰:「如不樂其聲,何不槌鼓?」聞者 莫不大笑。

《宋書蕭思話傳》:「思話遷南蠻校尉,太祖賜以弓琴,手 敕曰:『丈人頃何所作,事務之暇,故以琴書為娛耳。所 得不曰義耶?眷想常不忘情想亦同之。前得此琴,云 是舊物,亦有名京邑,今以相借,因是戴顒意於彈撫, 響韻殊勝,直爾嘉也。并往桑弓一張,材理乃快,先所 常用,既久廢,射又多病,略不能制之,便成老公,令人 嘆息。良材美器,宜在盡用之地,丈人真無所與讓也』。」 元嘉二十四年,思話改領左衛將軍。嘗從太祖登鐘 山北嶺,中道有磐石清泉,上使於石上彈琴,因賜以 銀鍾酒,謂曰:「相賞有松石閒意。」

《戴顒傳》:「顒字仲若,譙郡銍人也。父逵,兄勃並隱遁有 高名。顒年十六遭父憂,幾於毀滅,因此長抱羸患,因 父不仕,復修其業。父善琴書,顒並傳之,凡諸音律,皆 能揮手。會稽剡縣多名山,故世居剡下。顒及兄勃並 受琴於父,父沒,所傳之聲,不忍復奏,各造新弄勃五 部,顒十五部,顒又制長弄一部,並傳於世。中書令王」 綏常攜賓客造之,勃等方進豆粥,綏曰:「聞卿善琴,試 欲一聽。」不答。綏恨而去。

顒徵散騎常侍,並不就。衡陽王義季鎮京口,長史張 卲與顒姻通,迎來止黃鵠山。山之北有竹林精舍,林 澗甚美,顒憩於此澗,義季亟從之遊。顒服其野服,不 改常度,為義季鼓琴,並新聲變曲,其三調《遊絃》《廣陵

止息》之流,皆與世異。太祖每欲見之,嘗謂黃門侍郎
考證
張敷曰:「吾東巡之日,當讌戴公山也。」以其好音,長給

《正聲伎》一部,顒合「何嘗」、「白鵠」二聲,以為一調,號為清 曠。

《宗炳傳》:炳謂人曰:「撫琴動操,欲令眾山皆響。」古有金 石弄,為諸桓所重,桓氏亡,其聲遂絕,唯炳傳焉。太祖 遣樂師楊觀就炳受之。炳外弟師覺授亦有素業,以 琴書自娛。

《陶潛傳》:「潛不解音聲,而畜素琴一張,無絃,每有酒適, 輒撫弄以寄其意。」

《王微傳》:微解音律,卒時,遺令以嘗所彈琴置床上,何 長史來,以琴與之。何長史者,偃也,無子,家人遵之。 《南史宋宗室營浦侯遵考傳》:「遵考子琨之為竟陵王 誕司空主簿,誕有寶琴,左右犯其徽,誕罰焉。琨之諫 誕曰:『此余寶也』。琨之曰:『前哲以善人為寶,不以珠玉 為寶』。」故王孫圉稱觀射父為楚國之寶,未聞以琴瑟 為寶。誕忸然不悅。

《古琴疏》:宋太祖琴曰「靡玉」,即命蕭思話彈於鍾山,賜 銀鍾酒者也。

何仲弘偃為吏部尚書有琴曰:「霜空鴈響。」

虞龢《琴刻》曰:「歷山夜雨,虎爪林梅花斷紋。」

《春渚紀聞》:「褚彥回常聚袁粲舍,初秋涼夕,風月甚美, 彥回援琴奏《別鵠》之曲,宮商既調,風神諧暢。」

《南齊書柳世隆傳》:世隆善彈琴,世稱柳公雙璅,為士 品第一。常自云:「馬槊第一,清談第二,彈琴第三。」在朝 不干世務,垂簾鼓琴,風韻清遠,甚獲世譽。

《王敬則傳》:「敬則自以高武舊臣,心懷憂恐。帝雖外厚 其禮,而內相疑備。三年中,遣蕭坦之齎仗五百人行 武進陵,敬則諸子在都,憂怖無計。上知之,遣敬則世 子仲雄入東安慰之。仲雄善彈琴,當時新絕。江左有 蔡邕焦尾琴,在主衣庫,上敕五日一給仲雄。仲雄於 御前鼓琴,作《懊儂曲》,歌曰:『常嘆負情儂郎』」,今果行許。 帝愈猜愧。

《王秀之傳》:「秀之宗人僧祐,負氣不群。竟陵王子良聞 僧祐善彈琴,於坐取琴進之,不肯從命。」

《王慈傳》:「慈,司空僧虔子也。年八歲,外祖宋太宰江夏 王義恭迎至內,齋施寶物,恣聽所取。慈取素琴石研, 義恭善之。」

《南史齊高帝諸子江夏王鋒傳》:鋒好琴書,嘗覲武帝, 賜以寶裝琴,仍於御前鼓之,大見賞。帝謂鄱陽王鏘 曰:「『闍梨琴亦是柳令之流亞,其既事事有意,吾欲試 以臨人』。鏘曰:昔鄒忌鼓琴,威王委以國政。乃出為南 徐州刺史。」

《妮古錄》:「蔡邕焦尾琴,六朝齊明帝曾賜王仲雄。」 《梁書柳惲傳》:「惲少有志行,好學,善尺牘,與陳郡謝𤅢 鄰居,𤅢深所友愛。初,宋世有嵇元榮、羊蓋,並善彈琴, 云傳戴安道之法。惲幼從之學,特窮其妙。齊竟陵王 聞而引之,以為法曹行參軍,雅被賞狎。王嘗置酒後 園,有晉相謝安鳴琴在側,以授憚,彈為雅弄。子良曰: 『卿巧越嵇心,妙臻羊體,良質美手,信在今辰。豈止當 世稱奇,足可追蹤古烈』。」惲既善琴,嘗以今聲轉棄古 法,乃著《清調論》,具有條流。

《古琴疏》:梁武帝賜張士簡率玉琴一張,琴首金嵌「灌 木春鶯」四字,遒勁有法。

柳文暢惲琴,號曰《春風》。

《春渚紀聞》:柳惲嘗賦詩未就,以筆捶琴,客有以著和 之,惲驚其哀韻,乃製為雅音。後傳擊琴蓋自惲始。近 世不復傳,此正恐失古人搏拊之意,流入箏筑耳。 《北史裴叔業傳》:叔業之歸魏,有姻婭柳元達,贊成其 計。元達子遠,字季雲,性麤放,無拘檢,時人謂之柳瘨。 好彈琴耽酒,每出行返,家人或問消息,答云:「無所聞, 縱聞亦不解。」元達弟子諧,頗有文學,善鼓琴,以新聲 手勢,京師士子翕然從學。

《韋孝寬傳》:孝寬兄敻,字敬遠,志尚夷簡,澹於榮利。所 居之宅,枕帶林泉,敻對玩琴書,蕭然自逸,時人號為 居士焉。敻子瓘,行隨州刺史,因疾物故。孝寬子總復 於并州戰歿,家人悲慟,而敻神色自若,謂之曰:「死生 命也,去來常事,亦何足悲。」援琴撫之如舊。

《北齊書鄭述祖傳》:述祖能鼓琴,自造《龍吟十弄》云:「嘗 夢人彈琴,寤而寫得,當時以為絕妙。」

《周書裴寬傳》:「寬弟尼從于謹平江陵,大獲軍實。謹恣 諸將校取之,餘人皆競取珍玩,尼唯取梁元帝素琴 一張而已。」

劉貺《太樂令壁記》:「隋煬帝平林邑,獲扶南工人及匏 琴,以天竺樂傳寫其聲。」

《中說禮樂》篇:「子遊汾亭,坐鼓琴,有舟而釣者過,曰:『美 哉琴,傷而和,怨而靜,在山澤而有廊廟之志,非太公 之都磻溪,則仲尼之宅泗濱也。子驟而鼓《南風》,釣者 曰:『嘻!非今日事也。道能利生民,功足濟天下,其有虞 氏之心乎?不如舜自鼓也,聲存而操變矣』。子遽捨琴, 謂門人曰:『情之變聲也如是乎』!起將延之。釣者搖竿』」 鼓栧而逝。門人追之,子曰:「無追也。播鞀武入於河,擊磬襄入於海,固有之也。」遂志其事,作《汾亭》撰焉。 《尚書故實》,蜀王嘗造千面琴,散在人閒。蜀王,即隋文 之子楊秀也。

《蘇州府志》:「趙師,貞觀中善琴,嘗云:『吳聲清婉,若長江 廣流,綿緜徐徐,國士之風』。今樂府有《吳音子夜》,世俗 之樂也。」

《唐書禮樂志》:「高宗以琴曲寖絕,雖有傳者,復失宮商, 令有司修習。太常丞呂才上言:『舜彈五絃之琴,歌《南 風》之詩,是知琴操曲弄,皆合於歌。今以御雪詩為《白 雪歌》。古今奏正曲,復有送聲,君唱臣和之義,以群臣 和詩十六韻為送聲十六節。帝善之,乃命太常著於 樂府。才復譔《琴歌》《白雪》等曲,帝亦製歌詞十六,皆著』」 樂府。

《舊唐書司馬承禎傳》:「承禎少好學,薄於為吏,遂為道 士,止於天台山。景雲二年,睿宗令其兄承禕就天台 山引入宮中,固辭還山,賜寶琴一張及霞紋帔而遣 之。朝中詞人贈詩者百餘人。」

《全唐詩話》,《獨異記》載,陳子昂初入京,不為人知。有賣 胡琴者,價百萬,豪貴傳視,無辨者。子昂突出,顧左右 以千緡市之。眾驚問,答曰:「余善此樂。」皆曰:「可得聞乎?」 曰:「明日可集宣陽里。」如期偕往,則酒殽畢具,置胡琴 於前。食畢,捧琴語曰:「蜀人陳子昂,有文百軸,馳走京 轂,碌碌塵土,不為人知。此樂賤工之役,豈宜留心!」舉 而碎之。以其文軸遍贈會者。一日之內,聲華溢都。時 武攸宜為建安王,辟為書記。

《雲仙雜記》:李龜年至岐王宅,聞琴聲曰:「此秦聲。」良久 又曰:「此楚聲。」主人入問之,則前彈者隴西沈妍也,後 彈者揚州薛滿。二妓大服,乃贈之破紅綃蟾酥麨。龜 年自負,強取妍秦音琵琶,捍撥而去。

《侍兒小名錄》:「程洛賓,長水人,為京兆參軍李華所錄。 自安史亂,常分飛南北。華後為江州牧,登庾樓,見中 流沿棹,有鼓胡琴者,李喪色而言曰:『振絃者宛如故 舊』。令問之,乃岳陽郡民王氏之舟。詢其操絃者,是所 錄侍人也。王氏尋令抱四絃而至,李轉加凄楚,問其 姓,對云:『是隴西李氏,父曾為京掾。自祿山之亂,父倉』」 皇劍外,母程氏乃流落襄陽。父母俱有才學,所著篇 章,常記心口。因誦數篇,乃李公往年親制,泫然流涕, 且問洛賓所在,投絃再拜,嗚咽而對曰:「已為他室矣。」 李歎曰:「是知父子之性,雖閒而親,骨肉之情,不期而 會。」便令歸宅,揖王君別,求淑姬齎幣。襄陽詣洛賓,洛 賓寄詩曰:「魚鴈回時寫報音,難憑剉」蘗數年心。雖然 情斷沙吒後,爭奈平生怨恨深。

《唐書獨孤及傳》:「及晚嗜琴,有眼疾,不肯治,欲聽之專 也。」

《韓滉傳》:滉子皋生知音律,常曰:「長年後不願聽樂。」以 門內事多逆知之,聞鼓琴至止息,歎曰:美哉,嵇康之 為是曲,其當晉魏之際乎?其音主商,商為秋,秋者,天 將搖落肅殺,其歲之晏乎?晉乘金運,商又金聲,此所 以知魏方季而晉將代也。緩其商絃,與宮同音,臣奪 君之義。知司馬氏之將篡也。王陵、毋丘儉、文欽、諸葛 誕繼為揚州都督,咸有興復之謀,皆為司馬懿父子 所殺。康以揚州故廣陵地,陵等皆魏大臣,故名其曲 曰《廣陵散》,言魏散亡,自廣陵始止息者。晉雖暴興,終 止息於此,其哀憤躁蹙,憯痛迫脅之音,盡於是矣。永 嘉之亂其兆乎!康避晉、魏之禍,託以鬼神,以俟後世 知音云。

《蘇州府志》:「石荊山,吳縣人。善琴,博而熟,為獨孤及所 重,召與游荊山,每操嘗以十合小豆為準,盡一升而 移品。」

賈氏說林雷威斲琴無為山中,以指候之,五音未得, 正躊躕閒,忽一老人在旁,指示曰:「上短一分,頭豐腰 殺,己日施漆,戊日設絃,則庶可鼓矣。」忽不見。自後如 法斲之,無不佳絕,世稱雷公琴。

《嫏嬛記》:雷威作琴,不必皆桐,遇大風雪中,獨往峨嵋 酣飲,著蓑笠入深松中,聽其聲連延悠颺者,伐之,斲 以為琴,妙過於桐。有最愛重者,以「松雪」名之。

《南部新書》:韓晉公奉使入蜀,至洛谷,山椒巨樹,聳茂 可愛,烏鳥之聲皆異。以弓射其顛杪,柯墜於下,響震 山谷,有金石之韻。使還,戒縣尹募樵夫伐之,取其幹 載以歸。召良匠斲之,亦不知其名,堅緻如紫石,復色 線交結其閒。匠曰:「為胡琴槽,他木不可並。」遂為二琴, 名大者曰「大忽雷」,小者曰小忽雷。因便殿德皇言樂, 遂獻大忽雷及禁中所有小忽雷在親仁里。

《唐書王涯傳》:「涯性嗇儉,不畜妓妾,惡卜祝及他方伎。 別墅有佳木流泉,居常書史自怡,使客賀若夷彈琴 娛賓。」

《楊收傳》:收嘗言:琴通黃鐘、姑洗、無射三均,側出諸調, 由蘿蔦附灌木然。時有安涗者,世稱善琴,且知音。收 問五絃外,其二云何?涗曰:「世謂周文武二王所加者。」 收曰:「能為文王操乎?」涗即以黃鐘為宮而奏之,以少 商應大絃。收曰:「止如子之言,少商武絃也。且文世安得武聲乎?」涗大驚,因問樂意,收曰:「樂亡久矣。上古祀」 天地宗廟,皆不用商。周人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 歌《太蔟》,舞《咸池》以祀地祇。《大呂》,黃鐘之合,陽聲之首。 而《雲門》,黃帝樂也;《咸池》,堯樂也,不敢用黃鐘而以太 蔟次之。然則祭天者圜鐘為宮,黃鐘為角,太蔟為徵, 姑洗為羽;祭地者函鐘為宮,太蔟為角,姑洗為徵,南 呂為羽,訖不用商及二少。蓋商聲剛而二少聲下,所 以取其正,裁其繁也。漢祭天則用商,而宗廟不用,謂 鬼神畏商之剛。西京諸儒惑圜鐘、函鐘之說,故其自 受命,郊祀宗廟樂唯用黃鐘一均。章帝時,太常丞鮑 業始旋十二宮。夫旋宮以七聲為均,均言韻也,古無 韻字,猶言一韻聲也。始以某律為宮、某律為商、某律 為角、某律為徵、某律為羽,某律少宮,某律少徵,亦曰 變、曰「比。」一均成則五聲為之節族。此旋宮也,乃取律 次之以示涗。

《衛次公傳》:「次公本善琴,方未顯時,京兆尹李齊運使 子與游,請授之法。次公拒絕,因終身不復鼓。」

《李勉傳》:「勉善鼓琴,有所自製,天子寶之。樂家傳響泉、 韻、磬,勉所愛者。」

《樂府雜錄》:「琴,古者能士固多矣。貞元中,成都雷生善 斲琴,至今尚有孫息不墜,其業精妙,天下無比也,彈 者亦眾焉。太和中,有賀若夷尢能,後為待詔,對文宗 彈一調,上嘉賞之,仍賜朱衣,至今為賜緋調。後有甘 黨,亦為上手。」

《因話錄》:李司徒汧公鎮宣武,戎事之隙,以琴書為娛。 自造琴,聚新舊桐材扣之,合律者則裁,而膠綴不中 者棄之,故所蓄二琴殊絕,所謂「響泉」、「韻磬」者也。性不 善俗間音聲,惟二寵妓曰秀奴、七七皆聰惠善琴,兼 箏與歌,時令奏之,自撰《琴譜》。

《尚書故實》:李汧公取桐孫之精者,雜綴為之,謂之「百 衲琴」,用蝸殼為徽,其間三面尤絕異,通謂之「響泉韻 磬。」弦一上,可十年不斷。

《唐國史補》:「李汧公雅好琴,常斲桐,又取漆筩為之,多 至數百張,求者與之。有絕代者,一名響泉,一名韻磬, 自寶於家。」

京師又以樊氏、《路氏琴》為第一。路氏琴有《房太尉石 枕》,損處,惜之不理。

蜀中雷氏斲琴,常自品第,「第一者以玉徽,次者以瑟 瑟徽,又次者以金徽,又次者蠃蚌之徽。」

張相弘靖少時,夜會名客,觀鄭宥調二琴至切,各置 一榻,動宮則宮應,動商則商應,稍不切,乃不應。宥師 董庭蘭,尤善汎聲、祝聲。

于頔司空嘗令客彈琴,其嫂知音,聽于簾下曰:「三分 中一分箏聲,二分琵琶聲,絕無琴韻。」

《因話錄》:兵部員外郎約,汧公之子也。以近屬宰相子, 而雅度元機,瀟灑沖遠,德行既優,又有山林之致,琴 道酒德詩詞皆高絕。一生不近粉黛,性喜接引人物, 不好俗談。晨起以草裹頭,對客蹙額,便過一日。多蓄 古器,在湖州嘗得古鐵一片,擊之清越。又養一猿,名 「山公」,嘗以之隨。逐月夜汎江,登金山,擊鐵鼓琴,猿必 「嘯和。傾壺達旦,不俟外賓。」

《珍珠船》:「溫庭筠善鼓琴吹笛,有絃即彈,有孔即吹,不 必柯亭爨桐也。」

《南部新書》:「裴說,寬之姪孫,佐西川韋皋幕,善鼓琴,時 稱妙絕。靈開山有美桐,取而製以新樣,遂謂之『靈開 渠』。」

唐盧邁有《寶瑟》四,各直數十萬,有「寒玉、石磬、響泉」、「和 志」之號。

《北夢瑣言》:「唐高測,彭州人。聰明博識,文翰縱橫,至於 天文曆數、琴棋書畫,長笛胡琴,率皆精巧。」

《圖畫見聞誌》:「唐德州刺史王倚之子紹孫,博雅好古, 善琴阮。」

《太平廣記》:「唐乾符之際,黃巢盜據兩京,長安士大夫 避地北遊者多矣。時有前翰林待詔王敬傲,長安人, 能碁善琴,風骨清峻。自蒲坂歷於并、并帥。鄭從讜以 相國鎮汾晉,敬傲謁之,不見禮。後又之鄴,時羅紹威 新立,方撫士卒,務在戰爭。敬傲在鄴中數歲。時李山 甫文筆雄健,名著一方,適於道觀中與敬傲相遇。又」 有李處士亦善撫琴。山甫謂二客曰:「幽蘭綠水,可得 聞乎?」敬傲即應命而奏之,聲韻清古,感動神人。曲終, 敬傲潸然返袂云:「憶在咸通王庭,秋夜供奉至尊之 際,不意流離於此也。」李處士為《白鶴》之操,山甫援毫 抒思,以詩贈曰:「幽蘭綠水耿清音,歎息先生枉用心。 世上幾時曾好古,人前何必苦霑襟。」餘句未成,山甫 亦自黯然,悲其未遇也。王生因別彈一曲,坐客彌加 悚敬,非尋常之品調。山甫遂命酒停絃,各引滿數杯, 俄而玉山俱倒。洎酒醒,山甫方從容問曰:「向來所操 者何曲,他處未之有也。」王生曰:「某家習《正音》,奕世傳 授。自由德順以來,待詔金門之下,凡四世矣。其常所 操弄,人眾共知。唯《嵇中散所授伶倫之曲,人皆謂絕 於洛陽東市,而不知有傳者。余得自先人,名之曰〈廣陵散〉》也。」山甫早疑其音韻,殆似神工,又見王生之說, 即知古之《廣陵散》或傳於世矣,遂成四韻,載於詩集。 今山甫集中只標李處士,蓋寫錄之誤耳。由是李公 常目待詔為王中散也。王生後又遊常山,是時節帥 王鎔年在幼齡,初秉戎鉞,方延多士,以廣令名。時有 李敻、郎中莫又元、祕書蕭珦、員外張道古,並英儒才 學之士,咸自四方集文華館。故待詔之琴碁,亦見禮 於賓榻。歲時供給,莫不豐厚。王或命揮絃動軫,必大 加賜遺焉。在常山十數年,甚承禮遇敬傲,每戴危冠, 著高屐,優游嘯詠而已。冬月亦葛巾單衣,體無綿纊, 日醺酣於市,人咸怪異之。聞昭宗返正,辭歸帝里,後 不知所終。

《蘇州府志》:「姚兼濟得荊山之傳,在揚州逢異人,授以 《清風》《景雲》等五調,世所傳《廣陵散》之遺音也。」

朱億,字延平,長文之祖,邃於琴。家有古琴池中書曰 「上元濱」,題曰「玉磬上元。」《唐肅宗紀年》:長文著《琴史》,而 書玉磬事。

《古琴疏》:徐修仁《勉琴銘》曰:「貧士,舊傳即五柳先生無 絃琴。」

薛德音生時,有人送《琴銘》曰「德音」,下又有五字曰「天 水。」趙取利,故小字天字名德音。

《廣博物志》:「余家世所寶琴書圖畫,廣明之亂,散失蕩 盡。其中二琴,一名『響泉』」,一名「韻磬,皆希代之寶也。」 《癸辛雜識》:「韓熙載懼禍,因肆情坦率,破其家財,售妓 數百人,荒淫為樂。月俸不能給,遂敝衣破履,作瞽者 持胡琴,俾門生舒雅執板挽之,隨房乞丐,以足日膳。 後人因晝夜宴圖以譏之。」

《嫏嬛記》:孫鳳有一琴,名吐綬,彈之不甚佳,獨有人唱 曲,則琴絃自相屬和,因改名曰自鳴。但琴背有一孔 若蛀者,一日有一道人乞食,因見曰:「此中有蛀,不除 之則將速朽。」袖中出一小竹筒,倒黑藥少許,孔側即 有一綠色蟲走出,背上隱隱有金線文,道人納蟲竹 筒中竟去。自後唱曲,琴絃不復鳴矣。鳳怪之。有博物 君子說及此事,嘆曰:「此異寶也,謂之鞠通。有耳聾人 置耳邊,少時即愈。喜食枯桐,尤愛古墨。」鳳始悟道人 竹筒中藥,蓋古墨屑也。

《九國志》:吳越錢鏐嘗歲除夜宴,命諸子及諸孫鼓胡 琴,一再行,遽止之曰:「人將以我為長夜之飲也。」 《天中記》:錢忠懿王能琴,遣使物色良琴。使者至天台, 宿山寺,聞瀑布聲,止在簷外,晨起視之,瀑布下淙石 處,正對一屋柱,而且向日,私念曰:「若是桐木,即良琴 在是矣。」削之,果桐也。即賂寺僧易之,取陽面二琴材 以聞,乞俟一年斲之。既成,獻《忠懿》,一曰「洗凡」,二曰「清 絕」,遂為曠代之寶。

《湘山野錄》:「太宗作九絃琴,七絃阮嘗聞其琴,蓋以宮 絃加廿絲號為大武,宮絃減廿絲號為小武,其大絃 下宮徽之一徽定其聲,小絃上宮徽之一徽定其聲。」 太宗嘗酷愛宮詞中十小調子,乃隋賀若弼所撰,其 聲與意及用指取聲之法,古今無能加者。十調者:一 曰《不博金》,二曰《不換玉》,三曰「夾泛」,四曰「《越溪吟》,五曰」 《越江吟》,六曰《孤猿吟》,七曰《清夜吟》,八曰《葉下聞蟬》,九 曰《三清》。外一調最幽古,忘其名,琴家祇命曰賀若。太 宗嘗謂《不博金》《不換玉》二調之名頗俗,御改《不博金》 為《楚澤涵秋》,《不換玉》為《塞門積雪》,命近臣十人各探 一調,撰一辭。蘇翰林易簡探得《越江吟》曰:「神仙神仙。 瑤池宴。片片碧桃,零落春風晚。翠雲開處。隱隱金轝 挽玉麟,背冷清風遠。」文瑩京師遍尋琴阮,待詔,皆云: 七絃阮、九絃琴,藏祕府不得見。

《補筆談》:「興國中,琴待詔朱文濟鼓琴為天下第一,京 師僧慧日大師夷中盡得其法,以授越僧義海。海盡 夷中之藝,乃入越州法華山習之,謝絕過從,積十年 不下山,晝夜手不釋絃,遂窮其妙。天下從海學琴者 輻輳,無有臻其奧。海今老矣,指法於此,遂絕海讀書, 能為文,士大夫多與之遊,然獨以能琴知名。海之藝」 不在於聲,其意韻蕭然,得於聲外,眾人所不及也。 《玉海》:「至道二年正月庚午,裴愈自江南還,求得古書 六十餘卷,名畫四十五軸,古琴九,墨蹟八本,詔藏祕 閣。」

《宋史崔遵度傳》:遵度為左司諫,與物無競,口不言是 非,淳澹清素,於勢利泊如也。掌右史十餘歲,立墀上, 常退匿楹閒,慮上之見。善鼓琴,得其深趣,所僦舍甚 湫隘,有小閣,手植竹數本,朝退,默坐其上,彈琴獨酌, 翛然自適。常著琴箋云:「世之言琴者,必曰長三尺六 寸,象期之日;十三徽,象期之月;居中者象閏。」前世未 有辨者。至唐協律郎劉貺以樂器配諸節候,而謂琴 為夏至之音,至於泛聲,卒無述者。愚嘗病之,因張弓 附案,泛其絃而十三徽聲具焉,況琴瑟之絃乎?是知 所謂象者,蓋天地自然之節耳,又豈止夏至之音而 已。夫《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者,太極之節也;四時 者,兩儀之節也;律呂者,四時之節也;「晝夜者,律呂之 節也;刻漏者,晝夜之節也。節節相受,自細至大而歲成焉。既不可使之節,亦不可使之不節,氣之自然者 也。氣既節矣,聲同則應,既不可使之應,亦不可使之 不應,數之自然者也。既節其應,則天地之文成矣。」文 之義也,或任形而著,或假物而彰,日星文乎上,山川 理乎下,動物植物花者節者,五色具矣,斯任形者也。 至於人常有五性而不著,以事觀之然後著;日常有 五色而不見,以水觀之然後見;氣常有五音而不聞, 以絃考之然後聞,斯假物者也。是故聖人不能作《易》 而能知自然之數;不能作琴而能知自然之節。何則? 「數本於一而成於三,因而重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及 其應也,一必於四,二必於五,三必於六焉,氣氣相召, 其應也必矣。卦既畫矣,故畫琴焉。始以一絃泛桐,當 其節則清然而號,不當其節則泯然無聲,豈人力也 哉!且徽有十三,而居中者為一,自中而左泛有三焉, 又右泛有三焉,其聲殺而已,絃盡則聲減。及其應也, 一必於四,二必於五,三必於六焉。節節相」召,其應也 必矣。《易》之畫也,偶三為六,三才之配具焉,萬物由之 而出,雖曰六畫,及其數也,止三而已矣。琴之畫也,偶 六而根於一。一鍾者,道之所生也,在數為一,在律為 黃,在音為宮,在木為根,在四體為心,眾徽由之而生, 雖曰十三,及其節也,止三而已矣。卦之德,方經也;蓍 之德,圓緯也。故萬物不能逃其象。徽三,其節經也;絃 五,其音緯也,故眾音不能勝其文。先儒謂八音以絲 為君,絲以琴為君。愚謂琴以中徽為君,盡矣。夫徽十 三者,蓋盡昭昭可聞者也。丈絃具之,尺絃亦具之,豈 有長短大小之限哉?是則萬物本於天地,天地本於 太極,太極之外以至於萬物。聖人本於道,道本於自 然,自然之「外以至於無為。樂本於琴,琴本於中徽,中 徽之外以至於無聲。」是知作《易》者考天地之象也,作 琴者考天地之聲也。往者藏音而未談,來者專聲而 忘理。《琴箋》之作也,庶乎近之。苟其闕也,請俟君子。世 稱其知音。

《國老談苑》:崔遵度為太子諭德,性方正清素,尤精於 琴。嘗著《琴箋》,以天地自然有十二聲徽非因數也。范 仲淹嘗問琴理於遵度,對曰:「清麗而靜,和潤而遠,琴 書是也。」

《遺史記聞》:真宗祀汾陰,登山望林麓中有亭檻,問曰: 「何所?」乃隱士魏野草堂。遣使往召之,野方鼓琴教鶴 舞,聞使至,抱琴踰垣遁去。使聞,上甚嘆美之。

《山棲志》:「魏野居陝州之東郊,手植竹樹,清泉環遶,旁 對雲山,景趣幽絕。鑿土袤丈,曰『樂天洞,前為草堂,彈 琴其下,好事者多載酒殽從之游,嘯詠終日,出則跨 白驢,見者異之』。」

《茅亭客話》:「黃處士名延矩,字垂範,眉陽人也。少為僧, 性僻而簡,常言家習正聲。自唐以來,待詔金門,父隨 僖宗入蜀,至某四世矣。琴最盛於蜀,製斲者數家,惟 雷氏而已。」又云:「雷氏之琴不必盡善,有瑟瑟徽者為 上,金玉者為次,蠃蚌者亦又次焉。所以為異者,岳雖 高而絃低,雖低而不拍,面按之若指下無絃,吟振之」 則有餘韻。非雷氏者,箏聲絕無琴韻也。處士常言:隋 文帝子蜀王秀造千面琴,散在人閒,故有號「寒玉韻 磬響泉和志」者。琴則有操引曲調及弄絃則有歌詩 五曲:一曰《伐檀》,二曰《鹿鳴》,三曰《騶虞》,四曰《鵲巢》,五曰 《白駒》,蓋取諸國風、雅、《頌》之詩,聲其章句,以律和之之 謂也。非歌詩之言,則無以成其調也。本詩之言而成 調,非因調以成言也,諸詩皆可歌也。咸平中,知州馮 公知節,召孫知微畫,俾處士彈琴,二公俱止僧舍。嘗 會愚茅亭,進士張及贈之詩曰:「二公高節厭喧卑,同 寄蕭宮共展眉。玉樹冰壺齊品格,野雲皋鶴本追隨。 泉流指下何人賞,岳峭毫端祇自知。綣戀賢侯美風 教,故山歸去尚遲遲。」祥符壬子秋,告歸鄉里。遺愚養 和一法,是年冬病卒,年八十。其樂天知命者歟。 《老學菴筆記》:范文正公喜彈琴,然平日止彈《履霜》一 操,時人謂之范履霜。

《玉海》:「祥符六年四月十九日,詔以太宗所製曲名三 百九十,及九絃琴、五絃阮譜字變絃法并調弄操引 名共三百三十六,付史館、太樂局。」

景祐二年九月,出「兩儀琴、十三絃琴,以備雅樂。兩儀 琴者,施兩絃、十二柱;十三絃琴者,如常琴之制,增其 絃以象律呂之數。」又敕更造「七絃、九絃琴,圓其首以 祀天,方其首以祀地。」

鄭向言:「阮逸自撰《琴準》,用求律呂相生之聲,圓轉應 律,靡不符合。」詔赴闕。

皇祐二年九月丁亥,帝御崇政殿,召近臣閱雅樂,因 出《太宗皇帝琴、阮譜》賜群臣。

《湘山野錄》:皇祐閒館中詩筆,石昌言、楊休最得唐人 風格,余嘗攜琴訪之,一詩見謝,尤佳,曰:「鄭衛湮俗耳, 正聲追不回。誰傳廣陵操,老盡嶧陽材。古意為師復, 清風尋我來。幽陰竹軒下,重約月明開。」

《宋史趙抃傳》:抃知成都,以寬為治。神宗立,召知諫院。 故事,近臣還自成都者,將大用,必更省府,不為諫官大臣以為疑,帝曰:「吾賴其言耳,苟欲用之,無傷也。」及 謝,帝曰:「聞卿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 亦稱是乎?」未幾,擢參知政事。

《夢溪筆談》:趙閱道為成都轉運使,出行部內唯攜一 琴一鶴,坐前看鶴鼓琴。嘗過青城山,遇雪,舍於逆旅, 逆旅人不知其使者也,或慢狎之,公鼓琴不問。 《玉照新志》:熙寧辛亥壬子,聞武侯李忘其名,以供奉 官為汾州管界巡檢。一日捕盜入九疑山,深歷巖洞, 人蹟罕到,遙見嶺中有青煙一點,了然可辨。指示村 民云:「居常見之,但不知何人取燎,樵夫牧子皆不能 到。」李識其處,歸即裹糧詣之,其人笑喜問勞,李遂留 叩之,則告以吐納鍊養之事。與坐語,倦則援琴鼓之, 聲非世閒之音。李絕不能辨其曲操,但覺草堂中如 雷濤之聲,既罷,而餘韻不絕也。

《補筆談》:「熙寧中,宮宴教坊,伶人徐衍戛嵇琴,方進酒 而一絃絕,衍更不易琴,只用一絃終其曲。」自此始為 一絃嵇琴格。

《于役志》:癸卯,君貺、公期、道滋先來,登祥源東園之亭。 公期烹茶,道滋鼓琴,余與君貺奕。已而君謨、來,景純、 穆之、武平、源叔、仲輝、損之、壽昌、天休、道卿,皆來會飲。 君謨、景純、穆之、壽昌遂留宿。明日,子野始來,君貺、公 期、道滋復來,子野還家,餘皆留宿。君謨作詩,道滋擊 方響,穆之彈琴。秀才韓傑居河上,亦來會宿。

辛卯,飲僧於資福寺,移舟「溶溶亭」,處士謝去華援琴 待涼以入客舟。

《澠水燕談錄》:「慶曆中,歐文忠公謫守滁州,有瑯邪幽 谷,山川奇麗,鳴泉飛瀑,聲若環佩。公臨聽忘歸,僧智 仙作亭其上,公刻石為記,以遺州人。既去十年,太常 博士沈遵好奇之士,聞而往遊,其山水秀絕,以琴寫 其聲,為《醉翁吟》,蓋宮聲三疊。後會公河朔,遵援琴作 之,公歌以遺遵,并為《醉翁引》以敘其事。然調不主聲」, 為知琴者所惜。後年公薨,遵亦沒。其後廬山道人崔 閒,遵客也,妙於奏理,常恨此曲無詞,乃譜其聲,請於 東坡居士子瞻,以補其闕,然後聲詞皆備,遂為琴中 絕妙。好事者爭傳其詞,曰:「琅然清圓。誰彈嚮空山。無 言惟有醉翁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 山前。曰有心哉此絃第二疊汎聲。同此。醉翁嘯詠,聲 和流泉,醉翁去後,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水 有時而回淵。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閒。 試聽徽外三兩絃,方其補詞,閒為絃其聲。」居士倚為 詞,頃刻而就,無所點竄。遵之子為比丘,號本覺真禪 師,居士書以與之云:「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 有不相應。沈君信手」,彈而與泉合,居士縱筆作詞而 與琴會。此必有真同者矣。

蘇軾《遊桓山記》:「元豐二年正月己亥晦,春服既成,從 二三子遊於泗之上,登桓山,入石室,使道士戴日祥 鼓雷氏之琴,操履霜之遺音,曰:『噫嘻悲夫!此宋司馬 桓魋之墓也』。」

《後山詩話》:魯直有癡弟,畜漆琴而不御,蠱,蝨入焉。魯 直嘲之曰:「龍池生壁蝨。」而未有對。魯直之兄大臨旦 見床下以溺器畜生魚,問知其弟也,大呼曰:「我有對 矣。」乃虎子養溪魚也。

《宋史朱長文傳》:「長文字伯原,蘇州吳人,著《琴史》而序 其略曰:『方朝廷成太平之功,制禮作樂,比隆商周,則 是書也,豈虛文哉』!」蓋立志如此。

《松江府志》:「文照名銓,善鼓琴,有琴曰響泉,居普照寺, 所居閣曰妙音。閉戶絕交,第挹好風良月,焚香撫弄, 云以供佛。鄰貴慕之,隔牆作亭,宵須以聽。銓知之,徙 於北牖。元祐閒,獨與主簿劉發厚善,發贈詩曰:『寶琴 何所得?所得甚幽微。聊借絲桐響,還超智慧機。霜風 悲玉軫,江月入朱徽。向此諸緣盡,人閒孰是非』。」發嘗 邀一客同見銓,銓方操縵為泛聲,客遽稱善,銓即止。 客不懌去。銓顧發曰:「何得引俗人入吾座也?」

《西湖志餘》:思聰為行童日,東坡倅杭令,和參寥子昏 字詩,聰立成,有「千點亂山紅紫翠,一鉤新月掛黃昏」 之句,東坡大稱賞。大觀、政和閒,聰挾琴遊梁,日登中 貴人之門,久之遂還俗,為御前使臣。方其將冠巾也, 蘇叔黨因浙僧入都,送之詩云:「試誦北山移,為我招 琴。」聰詩至,已無及矣。

《墨莊漫錄》:錢塘僧淨暉子照曠,學琴,於僧則完全,仲 遂造精妙,得古人之意。宣和閒,久居中都,出入貴人 之門,嘗得一舊琴,修治之,磨去舊漆三數重,隱隱若 有字痕,重加磨礱,得古篆「霜鏞」二字,黃金填之,字畫 勁妙有法。中官陳彥和以七百千得之,別以馬價珠 為徽,白玉為軫,修成,彈之清越,聲壓數琴,非雷氏未 易臻此也。

《避暑錄話》:大觀末道泗州,遇廬山崔閑,相與遊南山。 閑善琴,每坐玻璃泉上彈,終日不倦,泉聲淙淙,與琴 聲相亂,所彈更三十餘曲,曰:「公能各為吾為辭。」他日 持歸廬山,倚琴而歌,亦足為千載盛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