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祥刑典/第072卷

經濟彙編 祥刑典 第七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七十二卷
經濟彙編 祥刑典 第七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祥刑典

 第七十二卷目錄

 律令部彙考五十八

皇清康熙一則

祥刑典第七十二卷

律令部彙考五十八 编辑

皇清 编辑

康熙四十三年 编辑

《吏部則例》
康熙四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准咨
编辑

一、刑部為發審事:陝西清吏司案呈,准直撫李光地咨稱,「淶水縣旗人《瓢得官之妻龔氏砍死鳥子緣由》一案,准部發審,於康熙四十二年七月十四日,地方朱甫奇等首報之日,扣限六個月審結,相應咨明。」 等因前來。據此,應移咨該撫,於朱甫奇等首報之日,扣限起作速審擬具題可也。

一、刑部為發審事:浙江清吏司案呈,先准直撫李咨稱,「行劫涿州王應試當鋪賊犯張枝盛,於康熙四十二年正月初三日投首,扣至四十三年二月十二日限滿。但此案賊犯李八、賈三旺,現在保定府蠡縣、祁州質審,無憑審訊。應俟彼案審明題結之後,將賊犯押發涿州之日,扣一年之限審擬咨明前來。」 本部以並非隔省提人,不便以人文到日扣限,行令該撫照張枝盛投首之日扣限審明具題等因咨行去後。今該撫咨稱:承審盜案,如本案已經獲賊,而夥賊或被別案挐獲,俱以夥賊到案之日扣限審結。如大興縣齊仲銀、香河縣楊文治家被劫之案,俱以盜犯到案之日扣限審結咨明,奉部允准。今涿州王應試家被盜之案與「大興香河之案,事同一例,擬合再請以賊犯李八、賈三旺到案之日起,扣限審結」 等因前來。查涿州王應試家被盜一案,該撫既稱與大興縣齊仲銀、香河縣楊文治家被劫,盜犯俱以解到之日扣限審結相同。將王應試家被劫一案,應准以李八、賈三旺解到之日扣限審結。定擬具題可也。

一、吏部覆廣督郭題,「嗣後瓊屬官員交代陞任領憑新選教職領憑起解;免死減等軍流等犯,歸旗官員起程,以及審理命案一切事件,俱照隔省之例,各展限兩個月」 等因前來。應如所題,將陞任官員領憑,於展限一個月之外,再展限一個月;教職領憑於一月正限之外,再展限一個月起解;各項犯人,於兩月正限之外,再展限兩個月。《命案》以六個月正限之外,再展限兩個月。《奉》

旨:「依議。」

一、直隸巡道詳查得胡樂雍《自抹身死》一案,先經陞道奉憲批飭令理事廳會同津軍廳審解。嗣因例限已滿,未據審明確覆,隨經陞道劉參政將該廳等會審遲延職名呈送核參,於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初八日,奉有吏部議處回咨行知遵照在案。於本年四月內,理事廳呈稱:此案若非行提正犯徐天時並要犯王氏研審明確,難以懸定,呈請分別咨提發審,經本道於《轉詳》文內聲明,俟徐天時到案之日扣限,一併詳請咨明在案。今查徐天時王氏於本年七月十四日奉憲准刑部咨發,若扣四個月之限,則至十一月十四日限期已滿。苐此案正犯於七月十四日奉部發到,以本道管見,似應於人犯到案之日,仍扣六個月限期承審完結,庶上下各官得免無辜參處,實為妥便。詳奉院批,「仰查舊案成例,妥議詳奪。」 該巡道覆查得徐天時等實係此案緊要人犯,雖從前業已參過遲延,而要犯實於參後始行到案,是以詳請扣六個月之限完結。蒙批:「查成例詳奪。」 遵查有薊州章兒毆死衡舜一案,係衡有昇咨部投到之日,扣限六個月,似與此案相符。相應詳覆,俯照前詳批示遵行。院批:「仰候咨明。繳。」 四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准刑部貴州清吏司咨允以徐天時到案之日扣限可也。前案因審係胡樂雍調戲,嬭媽王氏不允,懼罪自抹,將徐天時照因事威逼致死遇赦免罪、仍斷追埋葬銀兩等情,經巡道詳解批院。查屍姪胡淙曾在陞道劉參政處告係被殺身死,難以止據「天時」 一面之詞,徑行銷案。但被証人等既堅供胡樂雍係因圖姦自盡,目下又難深求。仰將現在犯証取保省候,仍飭勒緝。

胡淙到案,另行扣限審報。查徐天時於康熙四十二年七月十四日奉部發到案,除封印日期扣至四十三年二月初九日,半年之限已滿,但此案若非勒緝屍姪胡淙當面質審,則樂雍身死因由終難明白。俯賜移明大部,以胡淙到案之日起限實為妥便前事。四十三年三月十九日,准刑部咨:「查胡淙係控徐天」 時之原告。該撫既稱胡淙未到。難以審結。應如該撫所請。以胡淙到案之日扣限可也。

又三月二十二日准咨:一、刑部為報明事:准直撫李光地咨稱:「行劫新城縣時六達子家案內,賊犯王召等,於康熙四十二年正二等月二十七等日,陸續拏獲。其首盜徐二,於四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江南揚州府、高郵州以逃人挐獲,遞發到案。但往返關取贓物,俱需時日,勢難於拏獲王召等限內審結。應否以拏獲首盜徐二之日為始扣限,應請部示」 等因前來。查《定例》內,地方官員審理強盜,如造意為首之犯脫逃,將現獲盜犯俱行羈禁詳審;首盜脫逃之處,限一年緝獲等語。今該撫既稱此案往返關取贓物俱需時日,應移咨該撫,俟首盜徐二到案之日,扣限審明具題可也。

又五月二十六日准咨:「一、刑部為窩頓私鹽等事:陝西清吏司案呈,准直撫李咨稱,准部發審南皮縣人劉得吾《窩頓私鹽拒捕》一案,於康熙四十三年三月二十日准到部咨之日,扣限審結,相應咨明等因前來。據此,應移咨該撫,於准到部咨之日扣限作速審擬具題可也 。附院道詳批:巡道梁世勳查得私鹽案」 件,原應於四個月內審結,至內有傷斃人命者,則應照命案扣六個月限期,審擬完案。本道備查從前舊案,內,有棗強縣宋士元,販鹽拒捕,毆傷周學林致死,據巡役人等,於康熙四十年三月初十日報官,經陞道於八月十九日審明招解憲案。至十月二十二日,始蒙憲臺具題。今查南皮縣《劉得吾家私販》一案,當日既被巡役將鹽犯李三打死,自應亦照宋士元之案例,扣算半年,限期完結。又查有東光縣孟進科等《興販私鹽拒捕》一案,據鄉地於四十一年三月初四日報官,直至九月初五日始蒙憲臺具題,亦以半年扣限,則此案亦應俟半年限滿之日,然後揭參。遲延,理合詳覆憲臺核奪等因,於康熙四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詳奉院批:「據詳已悉,仍飭速審招解繳」 覆詳該巡道梁世勳查得南皮縣劉得吾家窩頓私販,拒捕打傷巡役陳再亮一案,前經本道詳請扣算半年限期完結,蒙憲批允遵,即轉飭速審去後。今據河間府詳稱:「此案節次頻催延,今方據審解,因情節參差,現在駁審,查半年之限已滿,開具該縣承審遲延職名送參,並聲明。接閱邸抄,已蒙鹽院題參疏防在案。雖未奉行知,似應於部覆准咨之日扣限」 等情前來。查此案既經鹽院題參疏防,而刑部發審咨文,蒙於本年三月二十日蒙憲准到行道飭審,則此案相應如該府所請,以准咨之日起限審解,實為妥協,擬合詳候憲臺核奪批示等因。于康熙四十三年四月初五日詳奉院批:扣限自有定例,該道前詳應以命案扣限審轉,至今限滿,何又忽請以准咨日扣限耶?仰速確查成例詳奪,繳 覆詳該巡道梁世勳覆查得劉得吾一案,詳蒙憲批確查成例詳奪等因。遵即覆查,私鹽案件,扣限原有定例,向因題參疏防,事隸鹽憲,故凡鹽案內若有傷斃人命者,于未准部咨之前,照依命案扣限。若六個月限滿,尚未審結,而即奉有部咨者,則仍以准咨之日,照部案例扣算起限,相循已久。今復詳查從前舊案,如東光縣王校店東私鹽拒捕,打傷巡役之鹽犯陳二叭喇等一案,鹽犯劉《弔希》,亦于當場被打身死。此係康熙四十年十一月初十日報官。至四十一年閏六月十一日,蒙鹽院赫准吏部處分,疏防各官回咨,行知津道,轉行河間府,報明劉陞道。隨經陞道于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以「鹽憲奉到部咨日扣限」 緣由,詳蒙憲臺批允,奉為成例遵行在案。今南皮縣劉得吾之案,實與四十年間東光縣《王校店東私鹽拒捕》一案後先合轍。本道前詳,因此案未奉部咨,故請照命案例扣限。今既蒙憲臺准有刑部發審咨文,仍應照部案例扣算,以准咨之日起限矣。查有東光縣「陳二叭喇」 之案,成例可循,原非創始。雖前後所請稍有不同,而扣限之例,實屬畫一。緣蒙批查,擬合詳覆憲臺核奪等因。于康熙四十三年四月十三日詳奉院批:查舊案南宮縣王海祥

拒捕傷役,以事犯之日扣限。今據詳以准咨之日扣限,何者為是,不便互異,仰再確查詳奪,仍飭速審招解繳 覆詳。該巡道梁世勳覆查得劉得吾一案,請以准到疏防部覆之日扣限,原遵憲批,查明成例有康熙四十年十一月間東光縣王校店東私鹽拒捕一案,經陞道劉參政詳蒙憲臺批允,以准咨日扣限奉為成例,是以本道率由舊章,方敢具文詳覆。今蒙憲批:「查舊案南宮縣王海祥拒捕傷役一案,以事犯之日扣限,批令再確查詳奪」 等因。仰見憲臺周詳慎重,扣限務必畫一,不令前後互異之至意。本道遵即備查南宮縣王海祥一案,原以事犯之日扣限,但彼係三十七年間前憲于所參之成案也。而東光縣王校店東陳二叭喇等一案,則是四十年間憲臺任內行過之新例。雖前憲之舊案,固應相符,而現奉憲行之成例,更宜畫一。且南皮與東光,均屬河間府所轄,內部同屬一司。所以本道前詳,竟引「東光陳二叭喇」 之案,而不敢遠引南宮王海祥之案,職此故也。即以事理權衡,蓋未准部覆以前,命案較重,於鹽案當以六個月扣限為是。若于限內即奉准有部咨,則部行較為更重,又當以准咨之日扣限為是,此亦理之所當然者。緣奉批查詳奪事理,相應詳覆憲臺核奪等因。于康熙四十三年四月十九日詳蒙院批,「仰即另具妥詳,呈請咨明。繳。」 又五月二十九日准咨:「一、刑部為恩追」 《拐迯事》:准直撫李咨稱,「天津衛民楊廷玉之妾孟氏,於康熙四十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夜,被旗人宋小宇拐迯致死一案,迄今日久,屍骸未獲,無憑檢審。應否以理事同知會審之日扣限,併承查遲延之天津衛守備蕭維翰,應否揭參,咨請部示」 等因前來。查會審事件,俱于會審之日扣限,應如該撫所請扣限。至承查遲延之官,應否揭參之處,從無請部示之例,相應咨覆該撫可也。又八月初八日,直撫李准刑部咨為發審事:陝西司案呈,准直撫李咨稱,《鹽山縣王氏控告劉清宇等打死劉興仁父子,並拉母詹氏控告董佈度等通同受賄》一案,准部咨,以本年五月初四日發到理事同知之咨「為始,勒限二月審擬具題。」 但查此案關係殺死三命,且董佈度等通同受賄等情,牽連各犯更多,必須逐一查提推究,始無枉縱。請照定例以五月初四日為始,扣筭四個月限期完結等情前來。查該撫既稱此案關係三命,董佈度等受賄等情牽連多犯,必須逐一查提推究等語。據此,應移咨該撫,「照定例扣限審擬具題可也。」

一件,為鹽梟藐法等事。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直撫李批:據該護守道詳覆元城縣黜革監生劉景珩咆哮公堂,率眾抗糧一案,承審遲延緣由,蒙批:「此等自理之件,咨革職銜者甚多,應否作為部件,仰會同巡道查案覆奪。繳」 等因。蒙此,該本道等會看得:從前自理之案,咨革職銜者,有康熙三十二年間文安縣鱷官結官等事,係霸州生員張來泰控告楊廷佐等霸佔地畝,搶奪葦草一案,因廷佐倚恃職監,匿犯不出,蒙陞院郭咨革,究擬年餘結案,原未詳參遲延,今劉景珩與楊廷佐案事屬相同,則元城縣承審遲延,相應邀免。緣奉批查事理,擬合會詳憲奪。四十三年九月初二日奉批:「據詳已悉。繳。」 又九月,一吏部覆《署湖督趙申喬疏》稱,「荊州將軍下佐領索拜發滿、漢字帖,開民人李式如等六人係闖將送理事同知。該同知張廷麟應即稟明將軍,將原帖繳回。李式如等是否匪類,令地方官查明。」 該同知乃輒行江陵縣拘挐,致李式如等奔控,將軍指參。所有理事同知張廷麟干預民事不職緣由,題參前來。查佐領索拜生事擾民之處,已經兵部議覆革職在案。今該撫既稱同知張廷麟干預民事不職等語,應將荊州府理事同知張廷麟革職,奉

旨:「依議。」

又九月,一吏部咨「直撫李:《行唐縣宇文存並妻孫氏被殺》一案,查此案于康熙四十二年十月二十一日,挐獲兇犯到官,扣至四十三年五月十六日限滿。行唐縣知縣齊彬于四十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到任,承審未及一月,應毋庸議。嗣後承審命案,應以犯証俱齊,官員承審之日,扣限起,限滿不結,照例題參議處」 可也。

又十月初一日,准咨:一、直撫李准刑部咨為報呈事:「陝西司案呈,據直撫李咨稱,鹽山縣王氏控告劉清宇等打死伊夫及子及鹽山相公董佈度等通同受賄更呈一案。查案內有名要犯。」

董佈度,係浙江紹興府山陰縣人,已于去年五月內辭幕回南,除移咨浙撫查挐到日,勒限與王氏質審等因前來,查該撫既稱移咨浙撫查挐董佈度到日質審,應俟董佈度獲日解到,作速勒限審擬具題,到日再議可也。

《戶部則例》
康熙四十三年三月二十日准咨一
编辑

刑部為窩頓興販等事。陝西清吏司案呈,據巡視長蘆等處鹽課御史鄂疏稱:南皮縣人劉得吾家,窩頓私鹽黃二等,興販拒捕,打傷巡役陳再亮。緣鹽犯五名內,李三當場打死,李二落水身死,李長遠患病身死,黃二、董沛公現經招解。案內各犯俱已全獲。伏祈

敕下直隸撫臣嚴提究擬等因。于康熙四十三年二

月二十三日題,三月初三日奉。

旨:「據奏劉得吾等窩頓興販、劫奪私鹽、砍傷巡壯大」

「干法紀,著該撫嚴提究擬具奏。該部知道。欽此。」 欽遵相應抄錄原疏移咨直隸巡撫,將窩頓私鹽之劉得吾并案內有名鹽犯,逐一嚴提究擬具題到日再議。又該御史疏稱,案內鹽犯五名俱于限內全獲。所有疏防之南皮縣知縣倪礦、典史李心振、兼轄河間府巡捕同知俞品、統轄天津道僉事蔣陳錫。其疏防職「名應否免議,統候部奪」 等語。查應否免議,事隸吏部,應將知縣倪礦等交與吏部議可也。

一、戶部覆護江撫徐疏《商民蕭宗章等具呈開採鉛錫署贛州府事同知胡宣等詳覆遲延》一案,奉

旨、「聞開礦事情、甚無益於地方。」嗣後有請開採者、俱

著不准行。《胡宣》等《免處分》。

又六月一,戶部覆總漕桑題:「該臣等會議得倉場石,將四十一年分欠糧運弁題參,臣部等議處具奏,奉」

旨:「依議,歷年運官掛欠漕米甚多,應作何立法懲處?」

「使,不致盜賣虧欠。著總漕總河會同確議具奏。欽此。」 行據總漕桑等疏稱,「山東北直米價頗貴,船糧過淮後,或有不肖旗丁勾結土棍私行賣買,以致糧米虧少。嗣後重運入境,令該管道府州縣往來巡察,如盜賣一起者州縣罰俸六個月,道府罰俸三個月;二起者州縣罰俸一年,道府罰俸六個月。三起者州縣降一級留任,道府罰俸一年;四五起以上者,州縣降一級調用,道府降一級留任。如道、府、州、縣察實拿獲,將賣者買者各枷號一月,責三十板。米交本船,米價入官。運弁俟回南總漕捆打四十。」 至抵通掛欠,除廳官照舊例議處外,運弁是其專責,應嚴定議處。今以通幇糧米計算,如掛欠不及一分者,責三十革職。留通追比一年不完,發南追比,追完還職,免罪;「不完」 ,杖一百,革職;欠一分者,責三十革職。留通追比一年不完,發南追比,追完免罪;不完,杖一百,徒一年;欠二分者,責四十革職。留通追比一年不完,發南追比,追完免罪;「不完」 ,杖一百,徒三年;欠三分者,責六十革職。留通追比一年不完,發南「追比,追完免罪;不完,發附近衛所充軍。欠四分者,責八十革職,留通追比一年不完,發南追比,追完仍杖一百;不完,發邊遠衛所充軍。欠五分者,責一百革職,留通追比一年不完,發南追比,追完仍徙」 一年不完者,絞。欠六分以上者斬。籍其家產妻子抵償。不足,令原僉衙門各官代賠。至於旗丁,以一船糧米計算,如掛欠不及一分者,責二十;一分者,責三十;二分者,責四十;三分者,責六十;四分者,責八十;五分者,責一百。俱革運留通追比。一年不完,發南追比。欠三分以下者,追完免罪。不完不及一分者,杖一百。一分者,杖一百,徒一年;二分者,杖一百、徒三年;三分者,發邊遠衛所充軍。欠四分者,追「完,仍杖一百;不完,發邊遠衛所充軍;欠五分者,追完,仍徒一年,不完者,絞;欠六分以上者,斬籍其家產妻子抵償。不足,令僉丁衛所糧道監兌州縣代賠。再失風漕船,事出天災,不算分數,仍照例賠補。」 至船糧起交足額外回空餘米,聽其糶賣等因前來。均應如其所題奉。

旨:「依議。」

又八月一吏部咨:「查得浙撫張咨稱,溫州府知府裴國禎督催謝青鍾虧空穀石,查與金華府督催方光彧虧空錢糧之案相符。彼案既奉吏部以知府例無處分之條,未經議處。此案知府、督催可否邀免銷案前來?應照例免議。仍通行直隸各省督撫,嗣後凡有不作分數錢糧,限滿不完,止將承追之官,照例題參。」 至現任未完降住罰俸銀兩。仍將原欠現任之官題參。其上司亦俱免參可也。

一、刑部為《特參州官虧空事》。該本部看得:先准吏部尚書管直撫事李疏稱,「開州知州甯鴻佐虧空康熙四十年地丁銀七千八百八十四兩零,內,除以錢易銀三千九百五十七兩三錢。」缺。分八釐貯庫候解外,其三十八、九兩年奉文捐修東嶽廟,借銀墊發,迨四十年債主逼索那銀一百五十三兩償還;又賠修子牙河堤那銀四百四十九兩一錢零;又賠補霉爛倉穀那銀一千二百十九兩四分零;又協濟馬匹草料等項銀不敷,那銀四百二十一兩六錢零;又買補倒斃遞馬銀一百九十八兩七錢;又河渠被水沖決、募夫重挖,那銀一千三百八十五兩三錢五分。查《新例》凡有修理城池等項,雖係私捐,仍令通報各上司。今甯鴻佐那銀補穀殊難憑信,重挖河渠並未詳明。守道、巡撫將甯鴻佐照侵盜錢糧例擬斬。奏

請定奪,經臣部等衙門以甯鴻佐口供俱係那移。

且侵那錢糧並無奏

「《請定奪之條》,行令該撫確審是侵是那」 等因具題。

旨咨行去後。今據該撫疏稱:「甯鴻佐虧空錢糧,實補」

「還、捐修東嶽廟、賠修子牙河工、協濟馬匹草料,并買補倉穀重挖河渠等項公用那移原在新例以前,甯鴻佐因自欲補苴,未經詳明,將甯鴻佐擬流,援赦免流,具題前來。」 據此,甯鴻佐合依,凡監臨主守不正收正支,那移出納,還充官用者,計贓准監守自盜論,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係雜犯總徒四年,律應徒四年。不行稟阻之經承、趙扳龍、馮若元、魏成功、劉至正、王訓,均合依《不應重律》杖八十。但甯鴻佐事犯,在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赦前,均應免罪,趙扳龍等仍革役,已完銀兩彙行。

解部,未完銀兩追完解部,其年終不行盤查之上司,該撫既稱「並無徇隱,應毋庸議」 等因。康熙四十三年十月二十日題,二十二日奉。

旨:「依議。」

又十月一戶部「覆《茶馬黨》疏,據川督博、甘撫齊題覆前事,嗣後茶觔止應于陝境交界處嚴行盤查,其行人沿途攜帶十觔以下者,停其搜捕。如有驢馱車截驗無官引者,即係私茶,照私鹽例治罪。失察官員,照私鹽之例議處」 等語。應如該督等所題,奉。

旨:「依議。」

一、刑部為窩頓興販等事。會看得南皮縣鹽犯黃二等私販拒捕打傷巡役陳再亮一案,准吏部尚書管理直隸巡撫事務李疏稱,「緣拒捕身死之李三與落水身死之李二、病故之李長遠,同黃二、董沛公共夥五人」 ,興販私鹽,於康熙四十二年九月初五日寄宿于劉得吾家。至半夜挑鹽出村,遇巡役楊有聲、崔玉、「陳再亮喊拿黃二等棄鹽潛遁。李三倡謀復回奪鹽,先用扁擔打傷陳再亮頭顱,再亮放鎗將李三打死,黃二、董沛公、李長遠背鹽先回,李二亦用扁擔毆倒再亮而逸。」 隨經拿獲黃二等歷審,各認不諱,將黃二等擬以戍徒杖罪等因,具題前來。據此,除為首拒捕之李三、毆打巡役之李二,俱經身死,李長遠在監病故,均無庸議外,黃二、董沛公合依「凡鹽徒十人以下,原無兵杖,遇有追捕拒敵不曾下手者,仍為從論,俱發邊衛充軍」 律應僉妻發邊衛充軍,至配所折責四十板。劉得吾合依「窩藏鹽犯寄頓鹽貨者杖九十,徒二年半」 律,應徒二年半,至配所折責三十五板。查律內,「若罪人拒捕,其捕者格殺之勿論」 等語。李三拒捕,被巡役陳再亮放鎗打死,無庸議。陳再亮、楊有聲、崔玉不即追捕鹽犯,以致李三等奪鹽,俱應照不應重律杖八十,各折責三十板。往來通信脫逃之吳禿子,緝獲另結已獲鹽觔布袋變價入官。又該撫《疏》稱「監斃李長遠之管獄官」 云云等因。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彙題,十五日奉。

旨:「知道了。」

又十一月一戶部題:「為請。」

旨「嚴革浮費、蘇商困而裕國課」事。戶科抄出江督阿。

題前事奉

旨:「該部確議具奏。欽此。」該臣等查得江督阿疏稱:兩

淮引課甲于他省,全賴商力充裕,價平民便,易于採辦。則

「國課不致虧欠,而鹽亦無壅滯之患。」 臣親細訪,亟

應禁之浮費共十三條,一一陳之。

一鹽院差滿日、賞給各差役銀一萬六千八百兩。

一、鹽院差滿起程之前、送「遠近別敬」 用銀二萬一千六百兩。

一餽送官員、及過往程儀雜費、共用銀三萬二千六百餘兩

一鹽院書差。每引帶鹽七觔。收銀四分二釐。計得銀五萬六千兩。

「一隔年未過所殘引,次年續過書差」 ,每引帶鹽五觔,收銀三分。約計得銀五六千兩不等。一書差隨費每引收銀一分六釐。計得銀二萬一千三百三十餘兩。

一書差飯食。每引收銀八釐。計得銀一萬六百六十餘兩

一書差收桅封。每引收銀八釐。計得銀一萬六百六十餘兩

一、北橋承差指守橋。每引收銀一釐。計得銀一千三百三十餘兩。

一、「隔年殘引未曾過所」 ,至新院到任,過所復派規費一錢幾分不等。

一鹽每引額重二百五十二觔過所稱掣。間有以多出鹽觔令眾商納價并發倉堆貯變賣情事。以致商民兩困

一、新院到任需用,向有力商家借,每年因申出利銀三、四萬兩不等。

一、每年新院到任,于額設承差二十名之內點用一名,名曰「發手。」 一任之內,事無大小,皆伊經手,魚肉眾商。

以上各款、或名為應酬交際之禮、實係眾商不得已之費累。并書差人等、另立名色、派帶鹽觔、以作費用、致鹽多壅滯、商民交困。仰請

「嚴旨,悉行禁革,臣即欽遵勒石」等因前來。查該督既

稱,「兩淮各款實係眾商不得已之費」 等語。應如該督所題通行嚴革永為禁除。其禁止之處。會同兼管兩淮鹽務郎中曹寅李煦等。勒石建碑。嗣後如有仍行違禁者。該督即行指參。從重議罪可也。《奉》。

旨:「依議請革各款,大有裨于商民。著勒石永行嚴革。」

又十二月,一戶部為查參虧空等事,江南清吏司案呈,「查得江撫宋咨稱,降住罰俸官生空缺,以及學租銀兩,俱屬不作分數,雜項錢糧,從前奏銷年限各案內如有未完,統開督催之知府、承追之州縣職名報參。又降住罰俸一項,向例如府屬同知、通判、經歷、照磨、檢校知事未完,止將督催之知府職名開報。如州」 縣屬州同、州判、吏目、縣丞、主簿、典史、驛丞、巡檢、教官未完降住罰俸,亦止將承追之知州、知縣職名開報。今奉部文,嗣後未完降住罰俸等項銀兩,仍將原欠現任之員題參,其上司亦俱免參等因,則府屬同知等官未完降住罰俸,似應將原欠現任各本官職名開報,其知府職名免其報參。如知府自有未完,仍行開報職名。至州縣屬州同縣丞以下雜職官員,如有未完住罰俸銀,亦應照府屬一例,將原欠現任各本官職名開報。其知州、知縣職名免其報參。如知州、知縣自有未完,仍行開報職名。如有離任官員未完銀兩,即以接任承追職名開報。又「學租」 一項,除州縣未完,嗣後應遵部文止參承追州縣無庸開報督催知府職名外惟江寧、常州、揚州三府儒學有徵收學租銀兩向例《奏銷冊》內造於本府項下如有未完開列知府職名報參。今知府既無督催考成則三府儒學額徵租銀嗣後自應於奏銷冊內另行開造如有未完即將儒學教官職名開報以遵部文。又「官生空缺」 一項「除州縣未完,嗣後亦應止參承追州縣,毋庸開報督催知府職名外,惟府屬知府、同知、通判等官應扣空缺銀兩,向例奏銷冊內造于本府項下,如有未完,開列知府職名報參。今知府既無督催考成,則前項銀兩應歸入州縣項下,如有未完,即開州縣職名報參,如是方與免參上司之部文相符,理合咨明」 等因前來。查先經吏部通行直隸各省督撫,嗣後凡有不作分數錢糧,限滿不完,止將承追之員照例題參,至現任未完降住罰俸等項銀兩,仍將原欠現任之員題參,其上司亦俱免參等因在案。應行該撫嗣後照此例遵行。至學租官生空缺銀兩,知府既無督催考成,嗣後奏銷冊內不必造入「知府」 項下、造入儒學州縣項下。如有未完、照例題參可也。為此合咨前去、查照施行。

《兵部則例》
康熙四十三年三月一刑部覆湖督
编辑

喻題為欽奉

上諭事:「嗣後除苗民有犯輕罪者,仍聽土官自行發」

落外若有殺死人命,強盜擄掠人口,搶奪財物。

及捉拿人口索銀勒贖等情,被害之苗赴道廳衙門控告,責令土官將犯苗拿解,照例從重治罪。藏匿不送者,將土官照例嚴加議處。行令該督明白諭知,以文到日為始,定限三個月後遵行。一、嗣後如有仍前伏草捉人,枷肘在巢勒銀取贖者,土官將犯罪之苗解送道廳審理。初次有犯,為首者擬斬監候,為從俱枷號三個月,責四十板,臂膊刺字。如再犯者,不分首從,皆斬立決。內有初犯者,仍分別首從擬罪。其有土哨奸民,如勾通附和取利者,審係造意,為首不分初次,再犯擬斬立決。若通同附和希圖取利者,各枷號兩個月,責四十板,僉妻發邊外為民。其該管土官雖不知情,平日不嚴行約束所致,有一起土知府罰俸三個月,百戶、寨長各罰俸六個月。二起土知府罰俸半年,百戶、寨長各罰俸一年。有三起者,土知府罰俸一年,百戶、寨長俱革職。若該管土官知情不行禁止者,革職,不准折贖,責四十板。若係教令或通同取利者,革職,不准折贖,枷號三個月。」 《一》嗣後,如兩省相接之苗有冤抑之事,令其赴兩廳控告,兩廳會同土官審明發落。如有仍前殺搶者,令土官將犯罪之苗嚴拿赴兩廳審明,俱照「《白晝搶奪律》治罪,免其刺字。但苗民不便擬以流徙,應照旗下人枷號杖責。若聚眾不及五十人,亦無殺死人命,止傷人不死者,將為首枷號兩個月,責四十板;為從各枷號一個月,責三十板。如有殺死人命者,將為首之人擬斬監候。下手之人,各枷號三個月,責四十板;為從各枷號四十日,責四十板。若聚眾至五十人者,雖無殺死人命,將為首之人擬斬監候,為從各枷號五十日,責四十板。如有殺死人命者,將為首之人擬斬立決。下手之人,俱擬絞監候。其餘為從者,各枷號兩個月,責四十板。若聚眾至百人者,雖無殺死人命,將為首之人擬斬立決。為從各枷號兩個月,責四十板。如有殺死人命者,將為首擬斬立決梟示。下手之人,俱擬斬監候。其餘為從各枷號三個月,責四十板。其所搶人畜等物,俱勒令給還原主。其該管「各官雖不知情,平日不嚴行約束,以致眾苗互相搆釁。若」 不及五十人者,將土知府、知州罰俸三個月,百戶、寨長罰俸六個月。若聚眾至五十人者,將土知府、知州罰俸半年,百戶、寨長各罰俸一年;若聚眾至百人者,將土知府、知州各罰俸一年,百戶、寨長革職。若聚眾百人以上者,將土知府、知州革職,百戶、寨長俱革職,不准折贖,責四十板。若知情不行禁止,將知情該管官革職,不准折贖,枷號一個月,責四十板。若係教令,或通同希圖分財物者,俱照為首之犯一體治罪。奉

旨:「依議。」

一刑部等為遵

旨察審事。會議得據內閣學士二等疏稱、「審問苗人」、

拿兵丁黃萬年之處,據苗、廖老宰等供,同拿兵丁自認情真,將胡應詳等分別斬、枷號、軍杖,具題前來。查定例內,苗子捉人勒銀贖取者,初次有犯,將為首者擬斬監候,為從者俱枷號三個月,責四十板,臂膊刺字。如再犯者,不分首從,皆斬立決。若聚眾至百人,殺死人命者,將為首之人立決梟示,下手之人擬斬監候,其餘為從各枷號三個月,責四十板等語。今《捉兵案》內有名現獲胡應詳等九名,內龍雙橋、吳六十、龍老蔑大、吳老課、龍老宰,伊等雖係初犯為從無殺人情由,但學士二疏稱苗子奉領法例,為日已久,今復敢糾集百餘人捉殺兵丁,情罪可惡。應照強盜殺人至百人以上,不分曾否得財,俱立決梟示律。應將胡應詳、廖老宰、龍老柳、龍老史、龍雙橋、吳六十、龍老蔑大、龍老宰,俱立決梟示。吳老酉、吳老五、吳老勒俱屬初犯,合依《為從例》枷號三個月,責四十板,臂膊刺字,不申明上司之別案。革職守備王應瑞,照例杖一百,僉妻發邊遠充軍,至配所責四十板放回。苗犯之原任總兵官雷如應,照「例枷號三個月,責四十板。」 查「雷如應於此案革職,照例折贖。」 扶同隱諱之原任道員鄭振先,經該撫題參革職,毋庸議。委用管苗之百戶楊象玉,平素不能約束,應責四十板;兵丁陳子貴等五人,并黃萬年等十九人,應各責四十板;革伍兵丁《梁正芳》等三人,應免罪。兵丁劉啟文,拒敵被害,應照例賞恤;餘審無干,均無容議。又疏稱:兼轄同知哲爾肯,已於隱諱各案,經該撫題參革職王應瑞,已於《擅發兵丁案內議罪》。專管巡檢宋純儒,已於隱諱案內革職。專汛把總張文奎,已於《虛冒兵餉案內革職提》

「問;把總高選已於捉殺楊國楚等案內革職,兼轄遊擊蔣璟亦於此案降二級調用在案。俱無容議。巡檢于應魁,應照例住俸,限一年緝拿;若不能獲,照例議處。」 又《疏》稱:「此三案內在逃苗子吳老吉等,隨責令該鎮、道督催屬員限一年內緝獲」 等語。據此,應移咨該督,責令該鎮、道屬員將逃犯吳老吉等限一年內緝獲,究出夥黨姓名確數,盡行緝拿治罪。若一年之內不能拿獲,從重議處可也。

又十一月一兵部題「『一件轉報地方事:據總漕桑疏稱,山陽縣小涇河地方汛兵戴全義,即戴茂生,致死民人周三一案,將專兼各官職名題參前來。查定例內,兵丁生事擾民致死者,專汛官革職提問,兼轄官不行揭報者,降二級,照舊管事』等語。應將把總馮國機照例革職提問。查該督雖稱兼轄副將李勝,于未」 事之先,因公出境等語。但兵丁生事擾民皆因平日不能約束,非同盜案因公出境可比。應將兼轄副將李勝降二級照舊管事等因。奉。

旨:「依議。」

《刑部則例》
一刑部為欽奉
编辑

《恩詔》事:福建清吏司案呈准直撫李光地咨稱:「免死」

「《減等流犯孟宗孔》之父孟貴,年雖五十五歲,實係廢疾無依,止生一子,家無次丁,准其存留養親,取具地方官印結」 等因前來。查孟宗孔之父孟貴,年五十五歲,應不准留養。但該撫既稱孟貴腿折,委係廢疾,家無次丁等語,應准其存留養親,照例將孟宗孔枷號兩個月,折責四十板。至埋葬銀兩,屍子孟培義已經收領,應無庸議等因。康熙四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彙題,本月二十六日奉。

旨:「知道了。」

又二月二十四日准咨:「一刑部為發審事:福建清吏司案呈,先據正黃旗馬凌阿佐領下陳福告,安肅縣民石諫臣之妻,率領子女將我姊姊陳氏打死。石諫臣懼罪,逼勒我姊夫馬殷和息,因不依,又將我姊夫打死。一案發與直隸巡撫審明具題,到日再議去後。今據該撫咨稱:康熙四十二年七月二十九日,生員」 史諫臣即《石諫臣》之女,二姐向馬銀即《馬殷》之女,家借用水梢,馬銀之妻陳氏吝而未給,與石諫臣之妻鄭氏隔牆角口。陳氏欲行出爭,馬銀將陳氏拉住。陳氏向有瘋病,因氣忽發,跌倒殞命。當經鄉地呈報,該縣往驗,「馬銀以陳氏病發身死,具結免檢,已經取供釋結。陳氏之弟陳福,聽信訛傳,妄行」 控部,蒙部發審。覆鞫之下,不特何信等僉稱陳氏因伊夫馬銀拉住夙疾,頓發跌倒身死,即訊據馬銀見今亦供無異陳福誤聽傳言,遽爾妄控,合依「《誣告人死罪未決律》,杖流加徒,係旗人照例枷責。但陳福因情關骨肉,誤聽訛傳,告詞失實,情實可原,應請從寬免罪」 等因前來。據此,應照該撫所議「結案。仍知照該撫可也。」

一、刑部為稟報事。該本部會同吏部會看得:新城縣斗級王朝祿疏脫徒犯沙二一案,准吏部尚書管理直隸巡撫事務李光地疏稱:康熙四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沙二窺王朝祿在房做飯,假稱往井汲水,乘間帶鐐脫逃,遍找無蹤,歷審委無賄縱情弊。將王朝祿擬以杖罪,具題前來。王朝祿合依主守,不覺失囚者一名杖六十,律應杖六十折責二十板,仍革役脫逃。沙二緝獲另結。再該撫疏稱,「新城縣汾水驛並無驛丞,俱係該縣兼管,所有新城知縣曹鼐相應指參。查《定例》內,軍犯在充軍之處脫逃者專管官罰俸六個月」 等語。應將新城縣知縣曹鼐照例罰俸六個月等因。康熙四十三年三月初三日彙題。初六日奉:

旨:「知道了。」

一、吏部《為回明事》:考功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吏科抄出該本部覆吏部尚書管理直隸巡撫事務李光地題前事。議得臣部尚書管理直撫事務李疏稱,「竊賊房七、楊二、馬三,應擬杖刺之犯,于康熙四十二年八月初八日夜越獄脫逃,將疏防易州知州董學禮等指參前來。查易州知州董學禮、吏目杜鳴佩越獄」 之日,俱係因公出境,應照例免其處分,仍限一年督緝。州同王瀚,該撫既稱「越獄之日,監倉鎖鑰係其掌管,應照例住俸戴罪,勒限一年督緝。」 查王瀚係署事官,應照離任官例,於現任內罰俸一年。康熙四十三年三月初六日奉。

旨:「依議。」

又三月內,「一兵部彙題一件呈報搶糧失物事。」

據原任山東巡撫王疏稱,「德州衛生員楊至善家于康熙四十二年八月初十日夜被劫,夥賊七人,已獲四名,將疏防各官題參前來。其監斃賊犯王來友一名之管獄官係德州吏目趙發祥,至賊犯李大、趙四瘸子,令其在店病故。將應禁不禁之衛守備,相應一併附參」 等因前來。除獲賊是否此案真盜,俟刑部核覆到日再議。監斃賊犯之文職,應聽吏部查議外,查《定例》內,「遞解各項犯人,中途患病,未取患病印結,死一二名者,將僉差之官罰俸一年」 等語,應將德州衛守備王銓照此案罰俸一年。查王銓有《完糧紀錄》六次,應銷去二次,免其罰俸一年等因。康熙四十三年三月初六日彙題,本月十四日奉。

旨:「依議。 查直省滄、交二州縣有賊犯尹三、李應時。」

二案亦係發保病斃後部覆均照「重犯應禁不禁放保脫逃」 之例革職在案。

一、刑部為《溺死人命事,該》本部會同禮部院寺會看得:「張傑因強姦鄭連新之妻化氏,以致化氏身死」 一案,據吏部尚書管理直隸巡撫事務李《光地》審擬斬杖具題前來。查鄭連新因房屋被淹,棲身無地,同妻化氏借住張傑閒房。康熙四十二年七月十三日,連新出外撐船,張傑見化氏獨處,頓起淫心,入化氏之室,拉抱化氏欲姦。化氏不從,將張傑推倒,奔出喊叫,張傑倉惶遺落手巾跑去。有化氏之姑劉氏及鄰嫗楊氏等聞喊赴問,化氏泣訴情由。化氏同姑劉氏將張傑所遺手巾交給保長王之臣執驗。化氏羞忿,七日不食,慰勸不解,至十九日夜投水身死。該撫歷審,自認情真。據此,張傑合依「因姦威逼人致死者斬監候律,應擬《斬監候,秋後處決》。保長王之臣不執手巾報官,合依不應重律杖八十,折責三十板。再該撫疏稱,化氏守貞殉操,至死不污,應請旌表等語。查婦女強姦不從以致身死者,例應旌表,今化氏強姦不從以致身死,相應照例咨行該撫給銀三十兩,聽本家自行建坊可也」 等因。康熙四十三年三月二十二日題,二十四日奉。

旨:「張傑依擬應斬,著監候,秋後處決,餘依議。」

一、康熙四十三年,革職內黃縣王弘烈侵欺庫銀,于未奉文後三月內全完,題請減等。嗣奉部覆:「王弘烈侵欺銀雖完,那移銀未完,應作速追完具題,到日再議。」 後因減等,未奉明示,應否造入秋審詳咨奉部以王弘烈侵銀全完,已屬照例減等之犯,自應不入秋審。

又《三月一》,刑部「為熱審請。」

旨。事奉

旨熱審欲將罪人減等、則寒月讞審、亦應減等耶。或

有罪人希冀減等幸免因而故延日期以致熱審則夤緣行求之弊生而事亦繁多矣且熱審減等若以為善是一切審問罪案當初審時便應減等耶熱審應否停止可傳問九卿隨訊問九卿等回奏云罪人知有熱審之事故延日期夤緣生弊事亦繁多今將此例停止則延捱行求之弊可以杜絕而事務亦簡省矣。奉

旨:「將原本發還熱審,著停止。」

又三月,一晉撫噶題孫「天繡之子禎塗,被趙學舜仇殺,擬斬監候。」 天繡假充工匠,入監修理,用小刀將學舜當即抹殺,依律擬杖。禁卒重杖。典史失於防範,聽部議。

一、直隸巡道梁世勳查得江超係閆福等行劫蠡縣郭家莊趙璧案內之夥盜也。前經本道審明招解,蒙憲臺親審,于本年二月二十七日具題在案。嗣據該縣申報江超于本年二月二十七日病故緣由,蒙憲臺批令查明有無陵虐致死情弊,取圖結詳請等因。遵即行據保定府呈:「據該縣申稱,親驗江超身屍,面」 黃肌瘦,沿身無故,惟有右腿棒瘡,瘇爛一處。嚴訊禁卒楊得奉等僉供,並無陵虐情弊,則江超實係病死。取具禁卒楊得奉等,醫生張見性,同鋪犯人閆福等、仵作李福貴,并典史張元吉等各甘結,該縣加具印結,粘連屍圖,呈送前來,擬合轉送憲臺核題等因。于康熙四十三年四月十四日,蒙巡撫部堂李批:「仰候核題繳。」

一、刑部為報明事:湖廣可案呈:議得:先據直撫部堂李疏稱:陸天保係楊二等行劫張啟北糧船,殺死舵工吳貴案內奉

旨「著即處斬。」梟示盜犯於審結具題之後、在監病故。

以陸天保監斃在先,具題在後,移咨將監斃職名查參再議去後。續據該撫疏稱,「監斃人犯係審明結案後病故,管獄官自應免參。現在通州斬犯孫治國亦係結案後病斃,毋庸議」 在案。今

「陸天保監斃職名理合援免,但既奉部查,將監斃職名開送具題前來,本部以該撫雖引孫治國之案題請援免,但陸天保監斃之處,該州于該撫具題之先曾否詳報,疏內並未聲明,不便遽議移咨該撫,將天保病斃之處,該州曾否于具題之前詳報,併孫治國之案,該州亦于具題之前有無詳報之處?一併查明」 ,到日再議去後。今據該撫咨稱,陸天保、孫治國之案,俱于具題之前詳報病斃,應毋庸議

一、刑部為報明事:該本部會同吏部院寺會看得:「強賊周五等行劫張鳳陽等家」 一案,據直撫李審擬斬戍杖罪,分別援

赦,具題前來。查首盜周五與陶麻子,見《張鳳陽》,有

賣豬銀兩,起意行劫,糾約喬三等同夥八人,于康熙四十一年八月初二日夜,各執刀棍入室,周五、李二、陶麻子捆綁失主張鳳陽,周五用火燎烤張鳳陽,劫取銀錢等物而散,張鳳陽越九日身死。周五等八人又于四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夜,行劫西河頭莊東居住窯上人張思旺家,劉黑包庭放箭射死窯匠王「四,攫取銅錢周五等八人,又於四十一年六月初一日夜行劫埋珠莊居住韓清好家,攫劫錢布等物,俵分而散。」 旋於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五等日,據周五、喬三、王二、李二、左大五犯陸續出首,該撫歷審,各自認情真。據此,周五合依強盜殺人,不分曾否得財,俱斬梟示律,應斬立決梟示。李二、喬三、王二、左大,俱合依強盜未經下手殺人自首者,照「《強盜》傷人不死自首」 條內免死發邊衛充軍例。應充軍不行報官之失主韓清好,應照不應重律,杖八十。但李二、喬三、王二、左大、韓清好事犯,在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赦前均應免罪。現獲贓物、給還失主。未獲贓物、將

各盜家產變賠逸賊劉黑、包庭、王白毛、陶麻子,嚴緝獲日另結。至該撫既稱「靜海縣劉大家並無被盜,係賊犯妄首」 等語,應毋庸議。再該撫疏稱「韓清好家被盜失主」 不報所有疏防文職係寶坻縣知縣薛文,署典史事寶坻縣主簿路充鑑、東路捕盜同知朱光宗通永道李錫相應附參。但伊等事在

「赦前,聽候部議」 等語。查《定例》內,拏獲盜賊,審問時

供出伊先行劫之處,審明如失主未報,該督撫取具「該地方官並無諱盜印結繳報」 等語。今韓清好家被盜、失主不報,已據該撫取有地方官寶坻縣知縣薛文印結送部。應無庸議。其各案疏防之處,俱事在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八日。

「赦前,亦無庸議」 等因。康熙四十三年四月二十八

《日題》。五月初一日奉。

旨:「周五著即處斬,梟示,餘依議。」

查《張思旺案》內窯匠王四,係逸賊劉黑、《句庭》二人射死,各犯均未下手,今周五等又悔過自新。第周五于《朝霞店》案內焠傷失主張鳳陽,身死情真,應不准自首,合依強盜殺傷人律斬,梟示不枉。其李二一犯,雖同周五捆綁失主張鳳陽,但李二並未燎焠,斯時若無周五用火焠燒,何至于死?是致死鳳陽者,實止周五一人。今李二既自行投首,未便與下手殺人者一例同科,李二應與喬三、王二、左大均照例,強盜未經下手殺人,自首者,審明果無動手,與死者並無仇隙主謀等情,照「傷人不死自首免死,發邊衛充軍」 ,委屬允宜。至埋珠莊失主韓清好被盜不報,殊為不應,重杖奚辭。

一、刑部為打死兄命事。會看得:據吏部尚書管理直隸巡撫事務李《光地疏》稱,「梁金毆死大功兄梁璐」 一案。查梁金與梁璐素無嫌怨。緣梁璐門首坑內所種之蓮,其葉被人踹壞。康熙四十二年七月十八日,璐妻孫氏在門口詈罵,梁金之母疑為罵其孩子,出與理論。適遇璐母任氏,兩相爭角。梁金見梁璐輕薄己母,遂相詰責,梁璐即持鋤擊打梁金。梁金之母恐子被傷,上前拉勸,被梁璐推跌。梁金見母年老仆跌,情急救護,于坑邊拾起木棍,擊中梁璐髮際,次日身死。歷審情真,梁金應照律擬斬立決。但梁金因救母情急,毆死梁璐,與鄭雄因救母毆死鄭來貢之案相同,應否免死減等上請。

聖裁等因,具題前來。查康熙三十七年直隸民鄭雄

因救母毆死小功服叔鄭來貢奉。

旨。交與九卿議覆免死減流在案。但律內並無「因救」

母,毆死大功服兄減等之條,梁金合依凡卑幼毆本宗大功兄死者斬律,應斬立決等因,于康熙四十三年五月初八日題,初十日奉

旨:「這案著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具奏。欽此。」欽遵。該本

部、會同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得梁金毆死大功服兄梁璐一案,先經刑部等衙門將梁金擬斬立決、具題奉

旨:「這案著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具奏。欽此。」查《梁金梁》

璐素無嫌怨。緣梁璐門首坑內所種之蓮,其葉被人踹壞,璐妻孫氏,在門首詈罵,梁金之母疑為罵其孩子,出與理論。適璐母任氏亦出,兩相爭角。梁金見梁璐輕薄己母,遂相詰責。梁璐持鋤擊打梁金,梁金之母恐子被傷,近前拉勸,被梁璐推跌。梁金見母年老仆跌,情急救護,拾坑邊木棍一擊,適中梁璐髮際,次日身死,梁金應照律立斬。但梁金見伊母被梁璐推跌,一時救母情切,毆死梁璐,並非有意,情有可矜。據此,梁金應改照「鄭雄毆死鄭來貢之案免死減等,僉妻流三千里至配所責四十板,仍追埋葬銀二十兩給付死者之家」 等因。康熙四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題,二十五日奉。

旨:「依議。」

一、刑部為遵報事。會看得:竊賊劉二等拒捕致死寡婦楊氏」 一案,據吏部尚書管理直隸巡撫事務李《光地》審擬斬杖,具題前來。查劉二知伊族中寡嫂楊氏,家內有糧,輒起意偷竊,與劉五商定,糾約劉文立并脫逃之甄文元同夥四人,于康熙四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一更時,分齊至楊氏門首。劉五恐其認識,在外等候。各賊掇門入室。文立竊取高糧,交與劉五。劉二與甄文元進楊氏臥房,竊取麥子,出付劉五。時楊氏知覺聲喊,甄文元用被將楊氏蒙住,楊氏亂滾,以致同宿之女四姐驚醒。問時,而劉二亦用褥將四姐蒙裹,迨至楊氏,滾墜炕下喊叫。甄文元復用帶勒楊氏咽喉,當時身死,各賊潛逃。次日將劉二等拿獲,該撫歷審,各認情真。據此,劉二合依竊盜臨時拒捕殺傷人者,皆斬監候,律,應擬斬監候,秋後處決。劉文立合依共盜之人,不曾助力,不知拒捕殺人者,止依「《竊盜論》,一兩以下杖六十,律應杖六十折責二十板,照例「面上刺字。」 劉五亦應照《竊盜律》,杖六十刺字。但劉五係楊氏族中小叔,應照「無服親屬相盜者減一等免刺律應減一等,笞五十,折責二十板,免刺。已獲糧食,給還屍親。其脫逃之甄文元,嚴緝,獲日另結」 等因。康熙四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題,九月初四日奉。

旨:「劉二依擬應斬,著監候,秋後處決,餘依議 附巡。」

道詳:巡道梁世勳查得東安縣劉寡婦被盜身死一案,奉院檄令速查是竊、是強等因,遵即差役確查,并取揭去後。茲據東安縣申稱:「訊據鄰佑并劉五等供稱,原係掇門行竊致死,並無強劫情形。取有鄉地鄰佑甘結,粘連縣結,申送本道核轉」 等情申覆前來。除飛取印、甘各結到日,另文呈送外,所有查明劉寡婦被盜身死,是竊非強緣由,檄令先行報院查核,并賜咨覆天津鎮,實為恩便等因。于康熙四十三年五月十九日奉院批:「仰速取印、甘各結送奪,仍候咨覆。」 繳。隨即取結詳送。于七月初七日奉院批:「據送印甘結存查。」 繳。

一、刑部為遵法回明事。該本部會看得:先據直撫李疏稱,薛元龍之繼母謝氏,因患痢疾,思食豆花,命媳李氏炊煮,李氏煮熟,隨遣伊孫往請謝氏,伊孫年幼貪戲,未請謝氏,謝氏久待到李氏跟前,查問,李氏罵孫,謝氏疑為指孫,罵已激怒撞壁,暈仆痰壅,當即身死。李氏應照罵姑律擬絞具題。臣部等衙門以李氏並未供有詈罵伊姑之處,不便照罵姑律擬罪,應令再行明確具題,到日再議等因。具題駁行該撫去後。今據該撫疏稱:「李氏雖無穢罵情事,但肆潑罵孫,對姑角口,其犯上已屬情真,李氏仍比照罵姑之律擬絞」 等語。查李氏因伊姑詰問,為何不請李氏訴說伊所請之處是真,並未罵姑,事關人命,「不便遽擬罵姑之罪。但李氏不能贍養伊姑,以致忿怒撞壁,痰壅身死。」 查與律內「子不能贍養其父,以致自縊,杖一百、流三千里」 之條甚合。據此,李氏應照此律決杖一百,折責四十板,係婦人流罪收贖。治家不嚴之薛元龍與報傷錯誤之張如金俱合依不應重律杖八十,各折責三十板,張如金仍「革役」 等因。康熙四十三年七月十三日奉

旨:「依議。」

一、康熙四十三年七月內,東安縣謝允傑用「《強毆》逼死劉運」 一案,將允傑問擬軍罪具題。奉:

旨:「知道了。刑部行令查妻發遣。」後因允傑身患癱瘓。

收贖,免其充軍。此係奉部發審之案,故具題。

一、直隸巡道梁世勳查得《考常》等被賊截劫一案,大城、青邑兩縣各執己詞,彼此不認。隨經河捕廳與南路廳會同勘明,考常等遇賊在于青縣地方承緝,應歸青邑。而本道亦以賊刦事主在于青縣,自應青邑承緝。詳蒙憲臺以此案捆主劫財,係大城縣地方,批令再查定例,取揭送參等因。遵即分行遵照去後。茲據大城縣申稱:「接閱本年六月二十四日邸抄,見江撫宋題為停舟被盜等事。蘇民沈君弼往泰興縣買豆而回,停舟如皋縣雙煙墩港口,被盜執械登舟,將事主人等關壓艙內,行至崇明縣地方,始將君弼等捆拋海灘,劫其船豆等物而去。江撫題報疏防,竟將如皋縣知縣周弼鑑等列參。」 今考常等遇賊截劫分贓,與沈君弼等被盜如同一轍,援引成案,申請轉詳免揭等情。又准霸昌道關:「據南路廳呈稱,考常等被賊搶奪一案,當會勘之時,傳同兩縣印捕各官公同確議,青縣黃令方認承緝,此案似應仍歸青縣,且與江撫所題沈君弼被盜參揭如皋縣之案相同。呈請免揭,關復裁轉」 等因。又據河間府呈稱:「考常等被劫一案,移准河捕廳會同南路廳查覆。此案前蒙委令會查,青縣既已自認,似應仍歸青縣承緝招解,併請免開推委職揭」 等情。呈覆前來。查考常被劫之案,與江撫題報沈君弼等被盜之案纖毫無二,疏防承緝,自應歸于青縣。且今該府已稱青縣自應承緝,則此案疏防,似可不必再為詳查擬議矣。至推委職名,青縣已經自認,相應免其開送。擬合逐一敘明,詳請憲臺核奪等因。于康熙四十三年八月初四日詳蒙部堂李批:「仰速取疏防職揭送參繳。」 此案後奉院批,「查取青縣疏防職名送院題參,奉部允准在案。」 一、刑部為查明事:河南司案呈,該本部會同院寺會看得「《王才》等《謀殺劉二抹》」 一案,准吏部尚書管理直隸巡撫事務李審擬斬絞具題前來。查劉二抹係慶都縣人,因貧貪王才周急,令妻王氏與才通姦。後二抹買驢,同才赴京覓利,將驢賣銀三兩。才因借貸不與,頓起殺機,遂與脫逃之慈天慶商謀,約二抹同歸,于康熙四十二年九月十三日一更時分,行至大興縣鮑文太墳內,王才輒用拳毆倒劉二抹,復用帶勒口慈,天慶即拔二抹所佩小刀連刺咽喉,并腿腳踢腎囊等處,二抹登時畢命。王才搜取銀兩,回至慶邑,復誆王氏同天慶家眷進京,又與天慶商謀,欲略賣王氏分肥。該撫歷審,自認情真。據此,王才除和姦誘拐王氏輕罪不議外,合依「謀殺人因而得財者,同《強盜》」 不分首從論皆斬律,應擬斬立決。王氏先因伊夫縱姦,後被誘來京,謀殺二抹,係不知情,合依「縱容妻妾與人通姦,姦婦杖九十」 律,將王氏應杖九十,折責三十五板。王才所得之贓,照數追給屍親脫逃之慈,天慶嚴緝,獲日另結等因。康熙四十三年八月初五日題,初八日奉。

旨:「王才著即處斬,餘依議 附巡道。詳巡道參政梁。」

世勳看得大興縣王才等謀死劉二抹,復拐王氏一案,緣二抹與才皆慶都縣民人,因貧難度日,先曾攜妻王氏僑居王才莊內,貪其周給,令妻姦好,已非一日。迨康熙四十二年七月間,二抹變產買驢二頭,同才赴京,希圖覓利,作本營生。及九月間,二抹將驢賣銀三兩,王才借銀不允,頓起殺機。即與在逃之慈天慶商謀,于九月十三日誘二抹同歸故里。三人偕至《高平營》鮑文太墳內,正值更餘人靜,王才先拳毆二抹,眼胞倒地,用帶勒口,慈天慶即拔二抹所佩小刀,連刺咽喉,斷其食氣嗓并腳踼、腎囊等處,以致二抹立時身死。才即攫取銀兩,未及瓜分,與天慶同回慶邑。復又誆出王氏同天慶家眷進京,且與天慶同謀,計圖略賣分肥,遂將前銀公作在途盤費,用盡無餘。據該總甲報縣驗申刑部,而才與王氏旋即拿獲,經該縣審擬招解前來。本道覆加勘鞫,該犯直將見財起意謀殺得贓復同略賣各情形,自認不諱,則王才除和姦誘拐輕罪不議外,合依「謀殺人因而得財者」 ,同強盜不分首從論皆斬律,駢斬不枉。惟王氏一犯,堅供與王才通姦及被誆赴京,皆由伊夫縱容伊姑使令而然;不特並無同謀,亦均非知情。再四刑訊,矢口不移。但查伊姑周氏既經物故,伊夫兄劉之熙又已遠出,雖兩經該縣移關并本道檄提,俱未到案,無憑質訊。然據該犯等所供:姦係本夫,二抹縱容,何容謀害?且王才又供借銀不與,一時見財起意。且在京遠隔數百里,止圖眼前銀兩。即誆至途次,亦並未告知,刑訊之

下分剖甚晰,則知二抹之身被慘殺者,在財而不在姦也。況縱容通姦,係夫與婆所主使,而非私通可比。若坐以姦婦,雖不知情亦絞與和同被誘知情之人,概發寧古塔給與窮披甲之人為奴之罪,則法重情輕,均非平允。王氏合照「縱容」 律杖九十,洵無枉縱。王才等所得贓銀,照追給主兇器小刀一把,仍飭該縣嚴追貯庫,慈天慶嚴緝,獲日另結。是否允協,擬合解院審奪。一、吏部為呈明事:考功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吏科抄出該本部議覆:吏部尚書管理直隸撫院事務李題前事疏稱:「行竊懷來縣孫丕顯家賊犯張二即張友,于康熙四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越獄脫逃,將疏防懷來縣知縣陳潤等指參前來,應將懷來縣典史張之貴照例住俸,勒限一年,督緝懷來縣知縣陳潤賊犯越獄之日。該撫既稱因公出境,應免其處分,限一年督緝」 等因。康熙四十三年八月初八日奉。

旨:「依議 附縣。」詳查得:張友即張二,係榆林堡生員。

孫丕顯家案內之賊犯,于四十二年十月十七日緝獲到案,供明夥賊馮有金、武三偷竊情真,當即起贓,今失主認領,具文通報,一面關緝逸賊,質審羈候在案。續據典史張之貴呈稱:「張二于康熙四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晚越獄脫逃,隨又通報蒙飭嚴審有無賄縱情弊,并先取疏防各職名送參」 等因。除禁卒人等已經審明,並無賄縱,現在另文妥擬解報外,所有卑職陳潤及典史張之貴疏防職名,理合先行開揭申送。再卑職于四十二年十一月內,蒙部堂委宣化縣印篆張二越獄之日,因公出境,合并聲明。一、刑部為《惡回行兇》等事。該本部會看得王之友打死毛旺一案,准直撫李光地審擬絞杖,具題前來。查毛旺之弟毛泰,于康熙四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在李小宅家與外來土娼容姐飲酒,王之友往看,與毛泰爭嚷而散。至本月十六日,之友與兄王之剛赶集,毛泰看見,遂糾同伊兄毛旺并弟毛輔、毛騰,各帶刀棍赶打。之友倒地。王之剛前往救援,磚擊毛泰,適中頂心。毛旺等見毛泰被毆,即與之剛轉鬥之友持扁擔打傷毛輔、毛騰,并奪刀砍傷毛旺右肩,毛泰、毛輔、毛騰傷俱平復。毛旺傷重,至十二月二十八日身死。該撫歷審自認情真。王之友,合依凡鬥毆殺人者不問,手足他物金刃並絞監候律,應擬絞監候秋後處決。起釁之毛泰應議罪,但伊兄毛旺被毆身死,應免議。其王之剛尚有「行竊天津衛《高吉人家》之案,應于行竊《高吉人家案》內從重歸結。李小宅獲日另結。該撫既稱容姐係外來無籍窮民,應免緝可也」 等因。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初五日題,初七日奉。

旨:「王之友依擬應絞,著監候秋後處決,餘依議。」

一、刑部覆順天府尹施《條奏疏》稱:「旗民蒙」

皇上豢養教誨之恩,間有不肖之徒,羅致《秧歌腳惰》

「《艮婆》婦女日夜陪飲,群聚呼盧,宜嚴行禁遏,并將此等婦女通行驅回原籍,毋令潛住引誘」 等語。應行令大、宛兩縣並五城司坊官員,將秧歌腳惰民婆速行盡驅回籍,毋令潛住京城。嗣後若有無籍之徒,將此等婦女容隱在家并同飲酒者,係有職人員,照挾妓飲酒例議罪。係旗人鞭一百,民責四十板,婦女亦責四十板,不准收贖。仍以遞回原籍。其失察之地方官、交與該部議處。奉

旨:「依議。」

一、刑部「為活殺叔命」 事:刑科抄出浙撫張題前事,奉

旨:「九卿、詹事、科道會同核擬具奏。欽此。」該臣等會同。

九卿、詹事科道會看得方九一《毆死何子章》一案,據浙撫張將方九一照鬥毆殺人律,擬絞監候,具題刑部等衙門,以方九一之父同子章出外生意,子章回說九一之父在外身死後,子章將壁挖空,欲強姦九一之母何氏。何氏將子章咬耳割辮,何氏之子方九一告官,將子章枷責。因此子章蓄恨四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子章持斧進山,九一擔糖回家,相遇于黃嶺塢無人處所。子章頓起夙忿,用斧砍九一。九一將扁擔抵禦,格落其斧,九一棄去扁擔,互相扭結,俱跌磡下。子章磕傷腎囊,九一拾石打傷肐肘、手腳等處。但子章有強姦九一之母何氏之處,又欲殺九一,持斧兇砍,九一情急,互相扭結,滾跌磡下,子章被石磕傷腎囊,致命身死,並非九一毆打傷痕身死方九一《合無改》。比照罪人已就拘執而擅殺者,杖一百、徒三年,律應徒三年。至配所杖一百,折責四十板候。

旨定奪等因、具題、奉

旨:「九卿、詹事、科道會同核擬具奏。欽此。」查何子章因

欲強姦九一之母何氏,九一告官,將子章枷責。因此,子章蓄恨後,子章帶斧進山相遇,九一于無人處所,頓起夙忿,用斧兇砍九一,九一將扁擔抵禦,格落其斧,互相扭結,滾跌磡下。子章被石磕傷腎囊,致命身死,並非九一毆打傷痕身死。方九一應比照「過失殺人者,准鬥毆殺罪」 ,依律收贖,給付被殺之家,併向方九一追取埋葬銀十二兩四錢二分付已死何子章之家。但方九一有打傷何子章手腳之處,方九一仍照不應重律,杖八十,折責三十板。謹題請。

旨:「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內,奉」

旨:「依議。」

又查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行劫通州旗人苑有《寧家案》內「賊犯《劉二脫逃》」 一案,止將文職僉差職名送參,而武職亦未揭參。

一、刑部《為恩追拐逃事》。該本部會同院寺會看得,宋小宇等誘楊廷玉之妾孟氏圖財謀死一案,准直撫李將宋小宇審擬斬罪,王大審擬「誘賣人口為從例僉妻發遣,楊氏免罪」 等因,具題前來。查宋小宇之妻楊氏,係廷玉堂妹。康熙四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小宇令妻楊氏與廷玉之母拜壽,併問廷玉借銀,廷玉不允,適廷玉之妾孟氏欲逃,與楊氏商謀,「若能出已,許給銀兩。」 楊氏即告其夫小宇,于本月二十四日,假托裝載繩索,覓船叫伊婿王大撐駕,在張耙子門首住泊。伺至黃昏,孟氏逸出,王大將孟氏扶入舟中,行至唐家灣地方,小宇見孟氏懷挾貲物,頓起殺心,用手掐孟氏咽喉立斃,取其首飾等物,「并剝其衣褲,將屍拋入河內。雖孟氏身屍未獲,贓物俱在小宇院中起出,已經廷玉認明,該撫歷審各認情真。」 據此,宋小宇合依凡謀殺人因而得財者,同《強盜》不分首從論皆斬律,應擬斬立決。王大審出誘拐不知行兇情事,並未加功分贓,應改照凡和同被誘知情之人,不分旗下民人,一概發寧「古塔給與窮披甲之人為奴,例應將王大僉妻解部照例刺字,咨送戶部,轉發寧古塔給與窮披甲之人為奴。楊氏令伊夫將孟氏拐出,亦應改照和同被誘知情之人例,發寧古塔給與窮披甲之人為奴。但係婦人,應枷號兩個月,折責四十板可也」 等因。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初十日題,十三日奉。

旨:「宋小宇著即處斬,餘依議。」

又十一月二十八日,一刑部議覆「川撫能疏稱,問刑衙門所用夾棍㭮子,奉部頒式樣,長短粗細,任意製造,請頒定式樣,一體遵行」 等語。查臣部現用夾棍式樣,中梃長三尺四寸,兩傍木長三尺,上圓下方,圓頭各闊二寸,方面各闊二寸二分,從下量六寸處,鑿成夾懷子骨圓窩四個,面各闊一寸六分,深各六分。㭮子式樣用五根圓木為之,各長七寸、徑圓各五份。嗣後問刑衙門俱照部式 。又該撫疏稱,「何項事件應用夾棍,何項事件不用夾棍」 等語。除謀反十惡並真正犯死罪及搶奪、竊盜、蠹役、人命光棍、貪污賭博等情罪重大正犯干連人犯之內雖有罪不至死者應用夾棍。審問別項小事不用夾棍。若將罪不至死干連人犯即時夾死及不應夾訊之人夾訊者,將審問官交與該部議處 。又疏稱:「如用夾棍幾次為止,打若干杠子為滿」 等語。查臣部審理應夾人犯,不得實供,將脛骨始夾一次,仍不實供,再夾一次,打杠子四十。嗣後問刑衙門審理重犯,俱令照臣部夾訊。如有不肖之員將夾棍任意多「用者、許該督撫等官不時查參,若上司徇隱發覺、將該管上司交與該部議處可也」 等因。具題奉

旨夾棍㭮子粗厚過重、著將粗厚處、減去其長處。若

截去愈重長,仍照舊本發回再議。欽此。查夾棍㭮子長短式樣,仍照原式製造外,將夾棍方圓減去二分,圓頭各闊一寸八分,方面闊二寸,夾脛骨圓窩深七分,㭮子徑粗減去五釐。應用四分五釐。將此式樣頒發直省問刑衙門,俱照此式製造應用可也。奉:

旨:「依議。」

又十一月,一刑部咨為打死弟命事:江南清吏司案呈,據江撫宋咨稱,「免死減等流犯劉玫,患病癱瘓,實難起解,取具印甘各結,照例收贖」 等因前來。查《律》載「凡篤疾,瞎兩目,折兩肢,收贖等語。今劉玫單左腿枯瘦,並不係二事殘廢,與例不符,且無該撫印結,不便准其收贖,仍令該撫發遣可也。」

考證

又十二月初六日,准咨:一、刑部為呈報人命事:「福建清吏司案呈,准東部尚書管理直隸巡撫事務李咨稱,劉文才身死一案,大興縣知縣李錦違例委驗,隨即查取職名去後。茲據該縣申稱:此案當地方報官之時,正值」

皇差緊急前往孫堠屯搭橋梁,萬難分身,且尚在溽

暑之時,故委典史驗報,以全公事。查本年六月內,大興縣《三里屯》有《無主身屍》一案,該縣亦因

皇差緊急,亦令典史相驗,已蒙大部寬免在案。此案

實係前後不遠之事,事同一體,仰請免送職揭等因前來。查該撫既稱大興縣知縣李錦委因

「皇差緊急,故令典史相驗,應毋庸議」等因。呈堂奉批:

照行

又十二月,准咨:一刑部為知會事:督捕清吏司案呈,看得:准直撫李咨稱:「據靜海縣申報,王七打死傅二羊一案。詢據王七供係正藍旗寶石佐領下押理奈家人逃走」 等語。查王七一犯,已屬逃人,各地方有無失察之處,現在行查,俟詳覆另報外,今王七應否先令理事同知會審命案,抑或徑行解部,先結逃案等因前來。查《定例》內,凡逃人逃在地方,如犯殺人等死罪,止將逃人申解刑部,其窩家地方官功過照常議等語。查正藍旗並無寶石姓名之佐領,據此應移咨該撫,速令理事同知審結命案解部外並取具王七確供,係何佐領下人,于何年月日逃走到靜海縣不行查拿,以致事犯始行申報。其從前有無失察之處,一併查明報部,到日再議可也。又十二月,一兵部「為頑民恃惡等事,查先經吏部咨稱,江西永新縣屬上西鄉,逼近湖廣茶陵、攸縣境界,內有長埠,由東牽坊三虎頑民久恃險遠,動輒糾眾行兇,擾害良民,甚至殺人匿犯,肆無忌憚。應咨江西、湖廣督撫,將該地方不力嚴飭營汛弁兵」 ,以致頑民糾眾行兇。應行該督撫將不行嚴飭文武各官查參到日再議去後。今據江督阿山疏稱:「金德先等實因永新縣歲歉負饑困苦告糴不遂搶奪賀驌等稻穀以致鄉勇追格,打死顏克五等五命。此案實係搶穀格鬥以致傷人」 等因具題前來。查該督雖稱「此案實係歲歉負饑,搶穀格鬥以致傷人」 等語。但金德先等糾眾搶奪,專汛各官平日不行嚴束,又不行救護,以致頑民任意格殺顏克五等五命。查專汛把總陳奇選雖經年老休致,仍應照例革職。其兼轄永新縣營守備張道經、吉安營參將李功,均照例降二級,帶罪圖功可也。又四十三年,川督審遵義知縣黃佐,因公科斂杖徒,照老例收贖。晉撫噶題:知縣李宣,事後受財,准不枉法,贓二百兩,滿流,照老例收贖。又部覆:「廣督題,北流知縣涂遇賣鹽一案,合依。」 凡監臨官吏,將自己貨物散與部民,多取價利。強者准枉法論,八十兩絞,至死減一等,滿流,年逾七十,照例收贖。

又四十三年,廣平府屬一件,遵法回明事。薛元龍之繼母撞壁身死一案,將媳李氏照罵姑律絞。奉部駁:仍照原擬具題。蒙部徑改照「不能贍養其父,以致自盡者,杖流。」 將李氏杖一百,流罪收贖。承審官亦未議及。

《工部則例》
一湖撫劉題為
编辑

御書敬摹等事。康熙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奉 旨:「墨榻留覽,捐工建樓,殊屬糜費不合著嚴飭行。凡 車駕巡幸之處,一切需用,從不取辦于民,而各省地」

方。不肖官員,指稱修理行。

宮、「供備器物。並建造」

御書碑亭等項名色、輒行動用正項錢糧、借詞捐還

「究無償補。及至虧空數多,復加倍私派科斂肥己,以致重貽小民之累。種種弊端。嗣後著嚴行禁止。該部知道。」 《樓圖併發》。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