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第131卷

經濟彙編 禮儀典 第一百三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三十一卷
經濟彙編 禮儀典 第一百三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一百三十一卷目錄

 卹典部紀事

 卹典部雜錄

禮儀典第一百三十一卷

卹典部紀事

编辑

《左傳:隱公五年》:冬十二月辛巳,臧僖伯卒。公曰:「叔父 有憾於寡人,寡人弗敢忘,葬之加一等。」

昭公七年秋八月戊辰,衛襄公卒。晉使范獻子如衛 弔,且反戚田。衛齊惡告喪於周,且請命。王使成簡公 如衛弔,且追命襄公曰:「叔父陟恪,在我先王之左右, 以佐事上帝,余敢忘?」《高圉》《亞圉》。

定公九年秋齊侯伐晉夷儀,敝無存先登求自門出 死於霤下東郭書讓登犁彌從之齊侯賞犁彌犁彌 辭曰:「有先登者臣從之晳幘而衣貍製」公使視東郭 《書》曰:「乃夫子也。吾貺子」公賞東郭書辭曰:「彼賓旅也。」 乃賞犁彌齊師之在夷儀也。齊侯謂夷儀人曰:「得敝 《無存》者以五家免」乃得其尸公三襚之,與之犀軒與 直蓋而先歸之。坐引者以師哭之,親推之《三》

《檀弓》:衛有太史曰柳莊,寢疾。公曰:「若疾革,雖當祭必 告。」公再拜稽首,請於尸曰:「有臣柳莊也者,非寡人之 臣,社稷之臣也。聞之死,請往。」不釋服而往,遂以襚之 與之邑,裘氏與縣潘氏書而納諸棺曰:「世世萬子孫 毋變也。」

《漢書朱邑傳》:「邑遷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為大司 農。神爵元年卒,天子憫惜,下詔稱揚曰:『大司農邑,廉 潔守節,退食自公,亡疆外之交,束修之餽,可謂淑人 君子。遭離凶災,朕甚憫之。其賜邑子黃金百斤,以奉 其祭祀』。」

《尹翁歸傳》:「翁歸入為右扶風,視事數歲,元康四年病 卒,家無餘財。天子賢之,制詔御史:『朕夙興夜寐,以求 賢為右,不異親疏近遠,務在安民而已。扶風翁歸,廉 平鄉正,治民異等,早夭不遂,不得終其功業,朕甚憐 之。其賜翁歸子黃金百斤,以奉祭祀』。」

《後漢書郭丹傳》:丹為司徒,卒後,顯宗因朝會問群臣: 「郭丹家今何如?」宗正劉匡對曰:「昔孫叔敖相楚,馬不 秣粟,妻不衣帛,子孫竟蒙寢丘之封。丹出典州郡,入 為三公,而家無遺產,子孫困匱。帝乃下南陽訪求其 嗣。長子宇,官至常山太守。少子濟,趙相。」

《冊府元龜》:章帝建初三年,光祿大夫周舉卒,朝廷以 舉清公亮直,方欲以為宰相,深痛惜之,乃詔告光祿 勳、汝南太守曰:「昔在前世,求賢如渴,封墓式閭,以光 賢哲。故公叔見誄,翁歸蒙述,所以昭忠厲俗,作範後 昆。故光祿大夫周舉,性侔夷魚,忠踰隨、管,前授牧守, 及還納言,出入京輦有欽哉之績,在禁闈有密靜之」 風。予錄乃勳,用登九列。方欲式序百官,亮協三事,不 永夙終,用乖遠圖。朝廷愍悼,良為愴然。《詩》不云乎:「肇 敏戎功,用錫爾祉。」其令將大夫以下,到喪發日復會 弔,加賜錢十萬,以旌委蛇素絲之節焉。

《後漢書楊震傳》:「震孫賜代張溫為司空,其月薨,天子 素服,三日不臨朝,贈東園梓器襚服,賜錢三百萬,繒 五百疋。策曰:『故司空臨晉侯賜,華嶽所挺,九德純備, 三葉宰相,輔國以忠。朕昔初載,授道帷幄,遂階成勳, 以陟大猷。師範之功,昭於內外;庶官之務,勞亦勤止。 七在卿校,殊位特進。五登袞職,弭難乂寧。雖受茅土, 未答厥勳。哲人其萎,將誰諮度?朕甚懼焉。《禮》設殊等, 物有服章』。」今使左中郎將郭儀持節追位特進,贈司 空驃騎將軍印綬。及葬,又使侍御史持節送喪,蘭臺 令史十人,發羽林騎輕車,介士前後部鼓吹。又敕驃 騎將軍官屬,司空法駕送至舊塋,公卿以下會葬。及 小祥又會焉。

《胡廣傳》:「廣年八十二,熹平元年薨,使五官中郎將持 節奉冊,贈太傅安樂鄉侯印綬,給東園梓器,謁者護 喪,賜冢塋於原陵,拜家一人為郎中。」漢興以來,人臣 之盛,未嘗有也。

《冊府元龜》:齊王時,徐邈為司空,卒,胡質為征東將軍, 卒,田豫為衛尉,卒。嘉平六年,朝廷追思清節之士,詔 曰:「夫顯賢表德,聖王所重;舉善而教,仲尼所美。故司 空邈、征東將軍質、衛尉豫,皆服職前朝,歷事四世,出 統戎馬,入贊庶政,忠清在公,憂國忘私,不營產業,身 沒之後,家無餘財,朕甚嘉之。其賜邈等家穀二千斛」, 銀三十萬、布告天下。

《魏志鍾會傳》《成侯命婦傳》,年五十有九,甘露二年 二月,暴疾薨。比葬,天子有手詔,命大將軍高都侯厚 加賵贈,喪事無巨細,一皆供給。議者以為公侯有夫 人,有世婦,有妻,有妾,所謂外命婦也。依《春秋》成風「定姒」之義,宜崇典禮,不得總稱妾名。於是稱成侯命婦。 殯葬之事,有取於古制,禮也。

《冊府元龜》:「魯芝為鎮東將軍,進爵為侯。帝以芝清忠 履正,素無居宅,使軍兵為作屋五十間。泰始元年卒, 帝為舉哀,賵贈有加。」

《晉書王祥傳》:「祥泰始五年薨,詔賜東園祕器、朝服一 具,衣一襲、錢三十萬,布帛百疋。祥有五子:肇、夏、馥、烈、 芬。馥嗣爵。咸寧初,以祥家甚貧儉,賜絹三百疋,拜馥 上洛太守。」

《羊祜傳》:「祜卒年五十八,賜以東園祕器,朝服一襲,錢 三十萬,布百疋。詔曰:征南大將軍南城侯祜,蹈德沖 素,思心清遠。始在內職,值登大命,乃心篤誠,左右王 事,入綜機密,出統方岳,當終顯烈,永輔朕躬。而奄忽 殂隕,悼之傷懷。其追贈侍中太傅,持節如故。祜立身 清儉,被服率素,祿俸所資,皆以贍給九族。賞賜軍士」, 家無餘財,遺令不得以南城侯入柩。從弟琇等述祜 素志,求葬於先人墓次。帝不許,賜去城十里外近陵 葬地一頃。祜喪既引,帝於大司馬門南臨送。祜甥齊 王攸表祜妻不以侯斂之意。帝乃詔曰:「祜固讓歷年, 志不可奪;身沒讓存,遺操益厲。此夷叔所以稱賢,季 子所以全節也。今聽復本封,以彰高」美。

《冊府元龜》:「盧欽為尚書僕射,領吏部,卒,贈衛將軍。詔 以欽忠清高潔,不營產業,身歿之後,家無所庇,特賜 錢五十萬,為立第舍。復下詔曰:『故司空王基、衛將軍 盧欽、領典軍將軍楊囂,並素貧,身歿之後,居無私積。 頃者饑饉,聞其家大匱,其各賜穀三百斛』。」

《晉書張華傳》:「倫秀將廢賈后,詐稱詔召華,遂害之。後 倫秀伏誅,齊王冏輔政,摯虞致箋於冏曰:『間於張華 沒後,入中書省,得華先帝時答詔本草。先帝問華可 以輔政持重付以後事者,華答:明德至親,莫如先王, 宜留以為社稷之鎮。其忠良之謀,款誠之言,信於幽 冥,沒而後彰,與苟且隨時者不可同世而論也』。」議者 「有責華以愍懷太子之事,不抗節廷爭。當此之時,諫 者必得違命之死。先聖之教,死而無益者,不以責人。 故晏嬰,齊之正卿,不死崔杼之難;季札,吳之宗臣,不 爭逆順之理,理盡而無所施者,固聖教之所不責也。」 冏於是奏曰:「臣聞興微繼絕,聖王之高政;貶惡嘉善, 《春秋》之美義。是以武王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閭,誠 幽明之故有以相通也。孫秀逆亂,滅佐命之國,誅骨 鯁之臣,以斲喪王室,肆其虐戾,功臣之後,多見泯滅。 張華、裴頠各以見憚,取誅於時。解系、解結同以羔羊, 並被其害;歐陽建等無罪而死,百姓憐之。今陛下更 日月之光,布維新之命,然此等諸族,未蒙恩理。昔欒、 郤降在皂隸,而《春秋》「傳其違;幽王絕功臣之後,棄賢 者子孫,而詩人以為刺。臣備忝在職,思納愚誠。若合 聖意,可令群官通議。」議者各有所執,而多稱其冤。壯 武國臣竺道又詣長沙王,求復華爵位,依違者久之。 太安二年,詔曰:「夫愛惡相攻,佞邪醜正,自古而有。故 司空、壯武公華,竭其忠貞,思翼朝政,謀謨之勳,每事 賴之。」前以華弼濟之功,宜同封建,而華固讓至於八 九,深陳大制不可得爾,終有顛敗危辱之慮,辭義懇 誠,足勸遠近。華之至心,誓於神明。華以伐吳之勳,受 爵於先帝,後封既非國體,又不宜以小功踰前大賞。 華之見害,俱以奸逆圖亂,濫被枉賊。其復華侍中、中 書監、司空公、廣武侯及所沒財物與印綬符策,遣使 弔祭之。

《陶侃傳》:「侃薨於樊谿,時年七十六。成帝下詔曰:故使 持節侍中太尉,都督荊江雍梁交廣益寧八州諸軍 事,荊江二州刺史,長沙郡公,經德蘊哲,謀猷弘遠,作 藩於外,八州肅清,勤王於內,皇家以寧。乃者桓文之 勳,伯舅是憑,方賴大猷,俾屏予一人。前進位大司馬, 禮秩策命,未及加崇,昊天不弔,奄忽薨殂,朕用震悼 於厥心。今遣兼鴻臚追贈大司馬,假密章,祠以太牢。」 魂而有靈,嘉茲寵榮。

《王導傳》:「導咸和五年薨,時年六十四,帝舉哀於朝堂 三日,遣大鴻臚持節監護喪事,賵襚之禮,一依漢博 陸侯及安平獻王故事。及葬,給九游轀輬車,黃屋左 纛,前後羽葆鼓吹,武賁班劍百人,中興名臣,莫與為 比。冊曰:蓋高位以酬明德,厚爵以答懋勳。至乎闔棺 標跡,莫尚號諡,風流百代,於是乎在。唯公邁達沖虛」, 元鑒劭邈,夷淡以約其心,體仁以流其惠,棲遲務外, 則名雋中夏;應期濯纓,則潛筭獨運。昔我中宗肅祖 之基中興也,下帷委誠,而策定江左,拱己宅心而庶 績咸熙。故能威之所振,寇虐改心;化之所鼓,檮杌易 質。調陰陽之和,通彝倫之紀。遼隴承風,丹穴景附,隆 高世之功,復宣武之績。舊物不失,公協其猷。若乃荷 負顧命,保朕沖人,遭遇艱圮,夷險委順。拯其淪墜而 濟之以道,扶其顛傾而弘之以仁,經緯三朝,而蘊道 彌廣。方賴高謨,以穆四海。昊天不弔,奄忽薨殂,朕用 震慟於心。雖有殷之殞保衡,有周之喪二南,曷諭茲 懷。今遣使持節謁者僕射任瞻,祠以太牢。魂而有靈嘉茲榮寵。

《溫嶠傳》:「嶠卒,年四十二,江州士庶聞之,莫不相顧而 泣。帝下冊書曰:朕以眇身,纂成洪緒,不能光闡大道, 化洽時雍,至乃狂狡滔天,社稷危逼。唯公明鑒特達, 識心經遠,懼皇綱之不維,忿凶寇之縱暴,唱率群后, 五州響應。首啟戎行,元惡授馘。王室危而復安,三光 幽而復明,功格宇宙,勳著八表,方賴大猷,以拯區夏。 天不憖遺,早世薨殂,朕用痛悼於厥心。」夫褒德銘勳, 先王之明典。今追贈公侍中、大將軍、持節、都督、刺史, 公如故。賜錢百萬,布千疋,祠以太牢。

《宋書。袁淑傳》:「淑見殺於奉化門外,時年四十六。劭即 位,追贈太常,賜賵甚厚。世祖即位,使顏延之為詔曰: 夫輕道重義,亟聞其教,世敝國危,希遇其人。自非達 義之至,識正之深者,孰能抗心衛主,遺身固節者哉! 故太子左衛率淑,文辯優洽,秉尚貞慤,當要逼之切, 意色不撓,厲辭道逆,氣震匈黨,虐刃交至,取斃不移。 古之懷忠隕難,未云出其右者。興言嗟悼,無廢乎心。 宜在加禮,永旌宋有臣焉。可贈侍中、太尉。」又詔曰:「袁 淑以身殉義,忠烈邈古,遺孤在疚,特所矜懷。可厚加 賜卹,以慰存亡。」

《劉秀之傳》:「秀之徵為左僕射,事未行八年卒,時年六 十八。上甚痛惜之,詔曰:秀之識局明遠,才應通暢,誠 著蕃朝,績宣累嶽。往歲臣逆交搆,首義萬里,及職司 端尹,贊成兩宮,嘉謀徽譽,實彰朝野。漢南法繁民嗛, 屬佇良牧。故蹔輟心膂,外弘風規,出未踰期,德庇西 服。詳考古烈,旅觀終始,淳心忠概,無以尚茲。方式亮」 皇猷,入衛根本,奄至薨逝,震慟於朕心。「生榮之典,未 窮寵數,哀終之禮,宜盡崇飾。兼履謙守約,封社弗廣, 興言悼往,益增痛恨。可贈侍中司空持節都督刺史 校尉如故,并增封邑為千戶。」

《顏師伯傳》:「廢帝欲親朝政,發詔轉師伯為左僕射,加 散騎常侍,尋與太宰江夏王義恭、柳元景同誅。太宗 即位,詔曰:故散騎常侍、僕射領丹陽尹平都縣子師 伯,昔逢代運,豫班榮賞,遭罹厄會,殞命淫刑,宗嗣殄 絕,良用矜悼。但其心黷貨,宜貶贈典,可紹封社,以慰 冤魂。」

《南齊書褚淵傳》:「淵薨,家無餘財,負債至數十萬。詔曰: 『司徒奄至薨逝,痛怛慟懷。比雖尫瘵,便力出臨哭。給 東園祕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二十萬、布二百疋、蠟 二百斤。又詔曰:『夫褒德所以紀民,慎終所以歸厚。前 王習祖盛典,咸必由之。故侍中、司徒、錄尚書事、新除 司徒、領驃騎將軍、南康公淵,履道秉哲,鑒識弘曠。爰 初弱齡,清風夙舉,登庸應務,具瞻允集。孝友著於家 邦,忠貞彰於亮采。佐命先朝,經綸王化,契闊屯夷,綢 繆終始。總錄機衡,四門惟穆。諒以同規往古,式範來 今。謙光彌遠,屢陳降挹,權從高旨,用虧大猷,將登上 列,永翼聲教。天不憖遺,奄焉薨逝,朕用震慟於厥心。 其贈公太宰,侍中、錄尚書,公如故,給』』」節,加羽葆鼓吹, 增班劍,為六十人。葬送之禮,悉依宋太保王弘故事。 先是,庶姓三公輲車未有定格,王儉議官品第一,皆 加幢絡,自淵始也。又詔:「淵妻宋故巴西主埏隧暫啟, 宜贈南康郡公夫人。」

《王儉傳》:「儉薨年三十八,吏部尚書王晏啟及儉喪,上 答曰:儉年德富盛,志用方隆,豈意暴疾,不展救護,便 為異世,奄忽如此,痛酷彌深。其契闊艱運,義重常懷, 言尋悲切,不能自勝。痛矣奈何!往矣奈何!詔衛軍文 武及臺所兵仗,可悉停待葬。又詔曰:慎終追遠,列代 通規,褒德紀勳,彌峻恆策。故侍中中書令太子少傅」 領國子祭酒、衛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昌公儉,體 道秉哲,風宇淵曠。肇自弱齡,清猷自遠,登朝應務,民 望斯屬。草昧皇基,協隆鼎祚,宏謨盛烈,載銘彝篆。及 贊朕躬,徽績光茂,忠圖令範,造次必彰,四門允穆,百 揆時序,宗臣之重,情寄兼常。方正位論道,永釐衮職, 弼茲景化,以贊隆平。天不憖遺,奄焉薨逝,朕用震於 厥心。可追贈太尉,侍中、中書監,公如故,給節,加羽葆 鼓吹,增班劍為六十人,葬禮依故太宰文簡公褚淵 故事,冢墓材官管辦。」 《豫章王嶷傳》:嶷疾篤,表解職,不許,賜錢百萬營功德。 嶷又啟曰:「臣自嬰今患,亟降天臨,醫走術官,泉開藏 府,慈寵優渥,備極人臣。生年疾迫,遽陰無幾,願陛下 審賢與善,極壽蒼昊,彊德納和,為億兆御。臣命違昌 數,奄奪恩憐,長辭明世,伏涕嗚咽。」薨,年四十九。其日, 上再視疾,至薨乃還宮。詔曰:「嶷明哲至親,勳高業始, 德懋王朝,道光區縣。奄至薨逝,痛酷抽割,不能自勝, 奈何奈何!今便臨哭,九命之禮,宜備其制。斂以衮冕 之服,溫明祕器,命服一具,衣一襲,喪」事一依漢東平 王故事,大鴻臚持節護喪事,大官朝夕送奠,大司馬、 太傅二府文武悉停過葬。竟陵王子良啟上曰:「臣聞 《春秋》所以稱王母弟者,以尊其所重故也。是以禮秩 殊品,爵命崇異。在漢則梁王備出警入蹕之儀,在晉 則齊王具殊服九命之贈。江左以來,尊親是闕,故致 衮章之典,廢而不傳」,實由人缺其位,非禮虧省。齊王 故事,與今不殊,締構王業,功跡不異。凡有變革,隨時 之宜者,政緣恩情有輕重,德義有厚薄,若事籌前規, 禮無異則。且梁齊闕令終之美,猶饗褒贈之榮。況故 大司馬仁和著於天性,孝悌終於立身,節義表於勤 王,寬猛彰於御物,奉上無艱劬之貌,接下無毀傷之 容。淡矣止於清貞,無喜慍之色;悠然棲於靜默,絕馳 競之聲。《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終之者,理實為 難,在於令行,無廢斯德。東平樂於小善,河間悅於《詩》 《書》,勳績無聞,艱危不涉,尚致卓爾不群,英聲萬代。況 今協贊皇基,經綸霸始,功業高顯,清譽逾彰,富貴隆 重,廉潔彌峻,等古形今,孰類茲美?臣愚忖「度,未有斯 例。凡庶族同氣,愛睦尚少,豈有仰睹陛下垂友于之 性,若此者乎?」共起布衣,俱登天貴,生平遊處,何事不 同,分甘均味,何珍不等,未嘗睹貌而天心不懽,見形 而聖儀不悅。爰及臨危捨命,親瞻喘息,萬分之際,沒 在聖目,號哭動乎天地,感慟驚乎鬼神。乃至撤膳移 寢,坐泣遷旦,神儀損耗,隔「宿改容,奉瞻聖顏,誰不悲 悚!歷古所未聞,記籍所不載。既有若斯之大德,實不 可見,典服之贈不彰。如其脫致虧忘,追改為煩,不令 千載之下,物有遺恨。其德不具美者,尚荷嘉隆之命, 況事光先烈者,寧可缺茲盛典?臣恐有識之人,容致 其議。且庶族近代桓溫、庾亮之類,亦降殊命,伏度天 心,已當有在。」又詔曰:「寵章所以表德,禮秩所以紀功, 慎終追遠,前王之盛策;累行疇庸,列代之通誥。故使 持節、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大司馬、領太子太傅、 揚州刺史、新除中書監、豫章王嶷,體道秉哲,經仁緯 義,挺清譽於弱齡,發《韶風》於早日。締綸霸業之初,翼 贊皇基之始,孝睦著於鄉閭,忠諒彰乎邦邑。及秉德 論道,總牧神甸,七教必荷,六府咸理,振風潤雨,無愆 於時候;卹民拯物,有篤於矜懷。雍容廊廟之華,儀形 列郡之觀,神凝自遠,具瞻允集。朕友于之深,情兼家 國,方授以神圖,委諸廟勝,緝頌《九絃》,陪禪五岳。天不 憖遺,奄焉薨逝,哀痛傷惜,震慟乎厥心。今先遠戒期, 龜謀襲吉,宜加茂典,以協徽猷。可贈假黃鉞、都督中 外諸軍事、丞相、揚州牧,綠綟綬,具九服錫命之禮」,侍 中、大司馬、太傅、王如故。給九旒鸞輅,黃屋左纛,虎賁 班劍百人,轀輬車,前後部羽葆鼓吹。葬送儀依東平 王故事。

《柳世隆傳》:「世隆轉左光祿大夫,侍中如故。卒時年五 十。詔給東園祕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一十萬,布三 百匹,蠟三百斤。又詔曰:『故侍中、左光祿大夫、貞陽公 世隆,秉德居業,才兼經緯。少播清徽,長弘美譽。入參 內禁,出贊西牧,專寄郢郊,剋挫巨猾。超越前勳,功著 一代。及總任方州,民頌寬德。翼教崇闥,朝稱元正。忠 謨嘉猷,簡於朕心,雅志素履,邈不可踰。將登鉉味,用 變鴻化。奄至薨殞,震慟良深。贈司空班劍三十人,鼓 吹一部』。」

《梁書張弘策傳》:「東昏餘黨,初逢赦令,多未自安,數百 人因運荻炬束仗,得入南北掖作亂,燒神虎門、總章 觀,前軍司馬呂僧珍直殿內,以宿衛兵拒破之。盜分 入衛尉府,弘策方救火,盜潛後害之。時年四十七。高 祖深慟惜焉,給第一區,衣一襲,錢十萬,布百匹,蠟二 百斤。詔曰:『亡從舅衛尉慮發所忽,殞身祅豎。其情理』」 清貞,器識淹濟。自藩升朝,契闊夷阻,加外氏凋衰,饗 嘗屢絕,興感《渭陽》,情寄斯在。方賴忠勳,翼宣寡薄,報 效無徵,永言增慟。可贈「散騎常侍、車騎將軍,給鼓吹 一部。」

《范雲傳》:「雲卒時年五十三。高祖為之流涕,即日輿駕 臨殯。詔曰:追遠興悼,常情所篤,況問望斯在,事深朝 寄者乎?故散騎常侍、尚書右僕射、霄城侯雲,器範貞 正,思懷經遠,爰初立志,素履有聞。脫巾來仕,清績仍 著,燮務登朝,具瞻唯允,綢繆翊贊,義簡朕心。雖勤非 負靮,而舊同論講。方騁遠塗,永毗庶政,奄致喪殞,傷 悼於懷。宜加命秩,式備徽典。可追贈侍中衛將軍,僕 射侯如故。并給鼓吹一部。」

《江淹傳》:「淹字文通,天監四年卒,時年六十二,高祖為 素服舉哀,賻錢三萬,布五十匹。」

《鄭紹叔傳》:「紹叔字仲明,天監六年,徵為左將軍,加通 直散騎常侍,領司豫二州大中正。紹叔至家疾篤,詔 於宅拜授,輿載還府中醫藥一日數至。七年,卒於府 舍,時年四十五。高祖將臨其殯,紹叔宅巷狹陋,不容 輿駕,乃止。詔曰:『追往念功,前王所篤,在誠唯舊,異代 同規。通直散騎常侍、右衛將軍、東興縣開國侯紹叔 立身清正,奉上忠恪,契闊藩朝,情績顯著。爰及義始, 實立茂勳,作牧疆境,效彰所莅。方申任寄,協贊心膂。 奄至殞喪,傷痛於懷。宜加優典,隆茲寵命。可贈散騎 常侍、護軍將軍,給鼓吹一部,東園祕器,朝服一具,衣 一襲。凶事所須,隨由資給』。」

《呂僧珍傳》:「僧珍卒,年五十八。高祖即日臨殯,詔曰:思 舊篤終,前王令典,追榮加等,列代通規。散騎常侍、領軍將軍、平固縣開國侯僧珍,器思淹通,識宇詳濟,竭 忠盡禮,知無不為。與朕契闊,情兼屯泰。大業初構,茂 勳克舉。及居禁衛,朝夕盡誠。方參任台槐,式隆朝寄, 奄致喪逝,傷慟於懷。宜加優典,以隆寵命。可贈驃騎 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常侍、鼓吹侯如故。給東園祕器, 朝服一具,衣一襲,喪事所須,隨由備辦。」

《沈約傳》:「約字休文,天監九年,加特進光祿侍中少傅, 十二年卒官,時年七十三,詔贈本官,賻錢五萬,布百 匹。」

《柳慶遠傳》:「慶遠字文和,天監十二年,遷安北將軍、寧 蠻校尉、雍州刺史。慶遠重為本州,頗厲清節,士庶懷 之。明年春卒,時年五十七。詔曰:念往篤終,前王令則, 式隆寵數,列代恆規。使持節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 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諸軍事、安北將軍、寧蠻校 尉、雍州刺史、雲杜縣開國侯柳慶遠器識淹曠,思懷 通雅,爰初草昧,預屬經綸。遠自升平,契闊禁旅,重牧 西藩,方弘治道,奄至殞喪,傷慟於懷。宜追榮命,以彰 茂勳。可贈侍中、中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鼓吹侯如 故。賻錢二十萬,布二百匹。」

《韋叡傳》:「叡卒,年七十九,遺令薄葬,斂以時服。高祖即 日臨哭甚慟,賜錢十萬,布二百匹,東園祕器,朝服一 具,衣一襲,喪事取給於官,遣中書舍人監護。贈侍中 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康絢傳》:「絢普通元年,除衛尉卿,未拜卒,年五十七,輿 駕即日臨哭,贈右衛將軍,給鼓吹一部,賻錢十萬,布 百匹。」

《昌義之傳》:義之普通四年十月卒,高祖深痛惜之,詔 曰:「護軍將軍、營道縣開國侯昌義之,幹略沈濟,志懷 寬隱。誠著運始,效彰邊服。方申爪牙,寄以禁旅,奄至 殞喪,惻愴於懷。可贈散騎常侍、車騎將軍,并鼓吹一 部,給東園祕器,朝服一具,賻錢二萬,布二百匹,蠟二 百斤。」

《周捨傳》。捨遷太子詹事。普通五年,南津獲武陵太守 白渦書,許遺捨面錢百萬。津司以聞。雖書自外入,猶 為有司所奏,捨坐免。遷右驍騎將軍,知太子詹事。以 其年卒,時年五十六。上臨哭,哀慟左右。詔曰:「太子詹 事、豫州大中正捨,奄至殞喪,惻愴於懷。其學思堅明, 志行開敏,劬勞機要,多歷歲年,才用未窮,彌可嗟慟。 宜隆追遠,以旌善人。可贈侍中、護軍將軍,鼓吹一部, 給東園祕器,朝服一具,衣一襲,喪事隨由資給。」明年, 又詔曰:「故侍中、護軍將軍簡子捨,義該元儒,博窮文 史,奉親能孝,事君盡忠,歷掌機密,清貞自居,食不重 味,身靡兼衣。終亡之日,內無妻妾,外無田宅,兩兒單 貧,有過古烈。往者南司白渦之劾,恐」外議謂朕有私, 致此黜免,追愧若人一介之善,外可量加褒異,以旌 善人。

《孔休源傳》:休源,中大通四年遘疾,高祖遣中使候問, 并給醫藥,日有十數。其年五月卒,時年六十有四,遺 令薄葬,節朔薦蔬菲而已。高祖為之流涕,顧謂謝舉 曰:「『孔休源奉職清忠,當官正直,方欲共康治道,以隆 王化,奄至殞歿,朕甚痛之』。舉曰:『此人清介彊直,當今 罕有,微臣竊為陛下惜之』。詔曰:『慎終追遠,歷代通規, 褒德疇庸,先王令典。宣惠將軍、金紫光祿大夫、監揚 州孔休源,風業貞正,雅量沖邈;升榮建禮,譽重搢紳。 理務神州,化覃歌詠。方興仁壽,穆是彝倫,奄然永逝, 倍用悲惻。可贈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賻第一材 一具,布五十疋,錢五萬,蠟二百斤,剋日舉哀,喪事所 須,隨便資給』。」皇太子《手令》曰:「金紫光祿大夫孔休源, 立身中正,行己清恪。昔歲西浮渚宮,東泊枌壤,毗佐 蕃政,實盡厥誠。安國之詳審,公儀之廉白,無以過之。 奄至殞喪,情用惻怛,今須舉哀,外可備禮。」

《冊府元龜》:「王規為散騎常侍、太子中庶子,大同二年 卒,詔贈散騎常侍、光祿大夫,賻錢二十萬,布百匹。」 《陳書徐陵傳》:「陵至德元年卒,時年七十七。詔曰:『慎終 有典,抑乃舊章,令德可甄,諒宜追遠。侍中、安右將軍、 左光祿大夫、太子少傅、南徐州大中正、建昌縣開國 侯陵。弱齡學尚,登朝秀穎,業高名輩,文曰詞宗。朕近 歲承華,特相引狎,雖多臥疾,方期克壯,奄然殞逝,震 悼於懷。可贈鎮右將軍特進,其侍中、左光祿、鼓吹侯 如故,并出舉哀,喪事所須,量加資給』。」

《司馬申傳》:「申至德四年卒,後主嗟悼久之,下詔曰:『慎 終追遠,欽若舊則,闔棺定諡,抑乃前典。故散騎常侍、 右衛將軍、文始縣開國伯申,忠肅在公,清正立己,治 繁處約,投軀殉義。朕任寄情深,方康庶績,奄然化往, 傷惻於懷。可贈侍中、護軍將軍,進爵為侯,增邑為五 百戶,給朝服一具,衣一襲,剋日舉哀,喪事所須,隨由』」 資給。及葬,後主自製《誌銘》,辭情傷切。卒章曰:「嗟乎!天 不與善,殲我良臣。」其見幸如此。

《冊府元龜》,北魏趙黑,大武使進御膳,出入承奉,初無 過行。遷侍御,典監藏,拜安遠將軍,賜爵睢陽侯。轉選 部尚書。能自謹勵,當官任舉,頗得其人。加侍中,進爵河內公。獻文將傳位京兆王子推,黑曰:「臣以死奉皇 太子。」獻文遂傳祚於孝文。黑得幸兩宮,祿賜優厚。後 為假節、鎮南大將軍、儀同三司、定州刺史,進爵為王。 克己清儉,憂濟公私。時有人欲私賂黑曰:「高官厚祿, 足以自給,賣公營私,本非情願。」終無所納。孝文、文明 太后幸中山,聞之,賜帛五百匹、穀一千五百石。轉冀 州剌史。太和六年秋,薨於官。賜絹四百五十匹、穀一 千斛、車牛二十乘。致柩至都,追贈司空公。

《魏書張祐傳》:「祐字安福,安定石唐人。父成,扶風太守, 積勞至曹監中給事,賜爵黎陽男,稍遷散騎常侍,都 綰內藏曹。時文明太后臨朝,中官用事,祐以左右供 承合旨,特遷為尚書,加安南將軍,進爵隴東公,仍綰 內藏曹。未幾,監都曹,加侍中,與王叡等俱入八議。太 后嘉其忠誠,為造甲宅。宅成,高祖太后親率文武往」 燕會焉。祐性恭密,出入機禁,二十餘年,未曾有過。由 是特被恩寵,歲月賞賜,家累巨萬。與王質等十七人, 俱賜金券,許以不死。太和十年薨,帝親臨之,詔鴻臚 典護喪事,賜帛千匹。

《尉元傳》:「元進位司徒,以老乞身薨,時年八十一。」詔曰: 「元至行寬純,仁風美富,內秉越群之武,外挺溫懿之 容。自少暨長,勳勤備至,歷奉五朝,美隆四葉。南曜河 淮之功,北光燕然之效,魯宋懷仁,中鉉戴德。所謂立 身備於本末,行道著於終始,勳書玉牒,惠結民志者 也。爰及五福攸集,懸車歸老,謙損既彰,遠近流詠,陟 茲父事,儀我萬方,謂極眉壽,彌贊王業。天不遺老,奄 爾薨逝,念功惟善,抽怛於懷。但戎事致奪,恨不盡禮 耳。可賜布帛綵物二千匹,溫明祕器,朝衣一襲,并為 營造墳域,葬以殊禮。給羽葆鼓吹,假黃鉞班劍四十 人,賜帛一千匹。」

《王肅傳》:「肅景明二年,薨於壽春,年三十八。世宗為舉 哀,詔曰:『肅奄至不救,痛惋兼懷。可遣中書侍郎賈思 伯兼通直散騎常侍,撫慰厥孤。給東園祕器、朝服一 襲、錢三十萬、帛一千疋、布五百疋、蠟三百斤,并問其 卜遷遠近,專遣侍御史一人監護喪事,務令優厚。又 詔曰:死生動靜,卑高有域,勝達所居,存亡崇顯。故杜 預之歿,窆於首陽;司空李沖,覆舟是託,顧瞻斯所,誠 亦二代之九原也。故揚州刺史肅,誠義結於二世,英 惠符於李、杜。平生本意,願終京陵。既有宿心,宜遂先 志。其令葬於沖、預兩墳之間,使之神遊相得也』。」贈侍 中、司空公,本官如故。肅宗初,詔為肅建碑銘。

《崔光傳》:「光薨年七十三。肅宗聞而悲泣,中使相尋。詔 給東園溫明祕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六十萬,布一 千匹,蠟四百斤,大鴻臚監護喪事,車駕親臨,撫屍慟 哭。御輦還宮,流涕於路,為減常膳。言則追傷,每至光 坐誦讀之處,未曾不改容悽悼。五年正月,贈太傅,領 尚書令,驃騎大將軍,開府冀州刺史,侍中如故。又敕 『加後部鼓吹班劍,依《太保廣陽王》故事』。」

《孟鸞傳》:靈太后臨朝,為左中郎將,中給事中。素被病, 面嘗黯黑,於九龍殿下暴疾,半身不攝,扶載歸家,其 夜亡。鸞初出,靈太后聞之曰:「鸞必不濟,我為之憂也。」 及奏其死,為之下淚曰:「其事我如此,不見我一日忻 樂時也。」遂賜帛三百匹,黃十匹,以供喪用。七日,靈太 后為設二百僧齋,賜助施五十匹,同類榮焉。

《隋書李穆傳》:「穆開皇六年薨於第,遺令曰:『吾荷國恩, 年宦已極,啟足歸泉,無所復恨。竟不得陪玉鑾於岱 宗,預金泥於梁甫,眷眷光景,其在斯乎!詔遣黃門侍 郎監護喪事,賵馬四匹,粟麥二千斛,布絹一千匹,贈 使持節冀、定、趙、相、瀛、毛、魏、衛、洛、懷十州諸軍事、冀州 刺史,賜以石槨,前後部羽葆鼓吹,轀輬車,百寮送之』」 郭外。詔遣太常卿牛弘齎哀冊,祭以太牢。

《唐書魏徵傳》:「貞觀十七年,疾甚,徵家初無正寢,帝令 輟小殿材為營構,五日畢,并賜素褥布被,以從其尚。 令中郎將宿其第,動靜輒以聞,藥膳賜遣無算,中使 者綴道,帝親問疾,屏左右語終日乃還。後復與太子 至徵第,徵加朝服拖帶,悲懣,拊之流涕,問所欲,對曰: 『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帝將以衡山公主降其子 叔玉,時主亦從,帝曰:「公彊視新婦。」徵不能謝。是夕,帝 夢徵若平生,及旦薨。帝臨哭,為之慟。罷朝五日,太子 舉哀西華堂,詔內外百官朝集使皆赴喪。贈司空、相 州都督,給羽葆鼓吹,班劍四十人,陪葬昭陵。將葬,其 妻裴辭曰:「徵素儉約,今假一品禮,儀物褒大,非徵志 見許。」乃用素車、白布幨帷,無塗車芻靈帝登苑西樓, 望哭盡哀。晉王奉詔致祭,帝作文于碑,遂書之。又賜 家封戶九百。

《李勣傳》:「勣卒,年八十六。帝曰:勣奉上忠,事親孝,歷三 朝未嘗有過,性廉慎,不立產業,今亡,當無贏貲。有司 其厚賵卹之。因泣下。舉哀光順門,七日不視朝。贈太 尉揚州大都督,給祕器,陪葬昭陵。」

《冊府元龜》:陸象先為太子太保兗國公開元二十四 年七月薨。制曰:「象先含和毓粹,體道居身跡在區中

心游象外懋昭丕德光輔先朝,爰悉優恩,是為師保
考證
方期永命,徽音遽隔興言念舊,震悼於懷。宜旌端揆

之職用光窀穸之事贈尚書左丞賻物二百段米粟 二百石。」

《唐書李適之傳》:「開元二十七年,兼幽州長史,知節度 事。適之以祖被廢,而父象見逐。武后時,葬有闕,至是 丐陪瘞昭陵闕中,詔可。褒冊典物,焜照都邑,行道為 咨歎。」

《于休烈傳》:「休烈妻韋卒,天子嘉休烈父子著儒行,詔 贈韋國夫人,葬給鹵簿鼓吹。歲中,休烈亦卒,年八十 一。帝為歎息,遣謁者就第宣慰,為儒者榮。」

《冊府元龜》:代宗大曆中,宰相楊綰薨,帝驚悼久之,詔 贈司徒,仍宣旨謂百官曰:「天不使朕致太平,奪我楊 綰之速也。甫及大斂,與卿等悲悼同懷。」宰輔賻贈恩 遇哀榮之盛,近來未有其比。

德宗興元元年二月,在奉天贈故永平軍節度行營 兵馬使、右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武威郡王賈隱林 左僕射賜實封三百戶隱林累有殊功,性頗朴直。初 奉天圍解,百寮稱賀,隱林忭舞,因質言曰:「朱泚奔遁, 臣下大慶此皆宗社無疆之休。然陛下性靈太急,不 能容忍。若舊性不改,雖朱泚敗亡,臣亦恐憂未艾也。」 帝虛懷納之。及是思其讜言功效。故褒贈有加焉。仍 贈絹百疋米百石,喪官給。

《宋史高防傳》:「防為樞密直學士,復出知鳳翔。乾德元 年卒,年五十九,太祖甚悼惜,賜其子太府寺丞延緒 詔曰:『爾父有幹蠱之才,懷匪躬之節,朕所毗倚,遽茲 淪亡,聞之痛傷,不能自已。矧素尚清白,諒無餘資,殯 斂所須,特宜優恤。今遣供奉官陳彥珣部署歸葬西 洛,凡所費用,並從官給』。」

《趙普傳》:「普卒,上聞之震悼,謂近臣曰:普事先帝,與朕 故舊,能斷大事。嚮與朕嘗有不足,眾所知也。朕君臨 以來,每優禮之。普亦傾竭自效,盡忠國家,真社稷臣 也。朕甚惜之。因出涕,左右感動。廢朝五日,為出次發 哀,贈尚書令,追封真定王,賜諡忠獻。上撰神道碑銘, 親八分書以賜之。遣右諫議大夫范杲攝鴻臚卿,護」 喪事,「賻贈絹布各五百疋,米、麪各五百石。」葬日,有司 設鹵簿鼓吹如式。

《王子輿傳》:「子輿拜右諫議大夫、戶部使,咸平五年二 月,奏事便殿,俄疾作仆地,命中使掖之以出,至第卒。 以子道宗方幼,命三司判官朱台符檢校其家。子輿 止一子,而三女皆幼。道宗尋卒,家寓楚州。子輿妻劉 還父母家。子輿旅櫬在京師,景德中,官借船移柩還 葬其里,鬻京師居第,以錢寄楚州官庫,以備三女資 送」,從其從弟之請也。

《聞見近錄》:侍講楊畋卒,李壽朋詣先公曰:「楊公死,無 以殮,幸經筵諸公賻之。」先公時為翰林侍讀學士,既 賻之,且語李曰:「此事當告之上。」明日經筵,先公啟曰: 「楊畋死,無以殮,陛下幸矜恤。」仁宗頷之。少選,中使間 賜黃金百兩,仍語中使曰:「楊畋家貧,不得受其遺賂。」 仍使宣諭王某。知仁宗之眷邇臣如此。

《退朝錄》:皇祐二年七月,李侍中用和卒,詔輟視。詔下 禮院,乃檢會李繼隆例,院吏用印紙申請,自二十一 日至五日輟朝,而二十四日太廟孟饗在輟朝之內。 同知院范侍郎鎮引春秋仲遂卒,猶繙請罷饗,判寺 宋景文以日遽集議,不及止之。會繙,見大中祥符三 年四月敕「石保吉卒,輟四日、五日、七日朝三日。」其六 日,太廟孟饗,已是大祠,不坐。又二十六日宣祖忌,行 香奉慰,予時同知院,欲請移輟。二十七日朝,判寺王 原叔言與申請反覆,遂亦止。

《宋史呂溱傳》:「溱知開封府時,嘗以職事對。神宗察其 有疾色,勉以近醫藥。已而果病,改樞密直學士,提舉 醴泉觀,遂卒,年五十五,贈禮部侍郎。帝悼念之,詔中 書曰:『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節,絕跡權貴,故中廢十 餘年,人無言者。方擢領要劇,而奄忽淪亡,家貧子幼, 遭此大禍,必至狼狽。宜優給賻禮官庀與葬,以厲臣 節』。」敕其婦兄護喪歸。

《揮麈後錄》:靖康初,童貫既以誤國竄海外,已而下詔 誅之。欽宗喻宰執云:「貫素姦狡,須得熟識其面目者, 銜命追路,即所在而行刑,庶免差誤。」唐欽叟時為首 相,云:「朝臣中有張澂字達明者,與貫往還,宜令其往。」 詔除澂監察御史以行。澂字達明,有一小女十餘歲, 玉雪可憐,素所愛。時天寒,欲卯飲,忽聞有此役,駭愕 戰掉,袖拂湯酒碗沃其女,立死。達明號慟引道,怨欽 叟切骨,至南雄州,而貫就戮。明年,欽叟免相留京。二 聖北遷,虜人立張邦昌為主,且驅廷臣連銜列狀,欽 叟僉名畢,仰藥而殂。建炎中,達明為中司,適欽叟家 陳乞卹典,達明言:「欽叟不能抗虜之命,雖死不足褒 贈。」繇是恩數盡寢,至今不能理也。

《宋史胡安國傳》:「安國提舉太平觀,進寶文閣直學士, 卒年六十五。詔贈四官,又降詔加賻,賜田十頃,恤其 孤。」

《金史僕散忠義傳》:「大定六年正月,忠義有疾,上遣太醫診視,賜以御用藥物,中使撫問,相繼於道。是月薨, 上親臨哭之慟,輟朝奠祭,賻銀千五百兩,重綵五十 端,絹五百匹。世宗將幸西京,復臨奠焉。命參知政事 唐括安禮護喪事,凡葬祭從優厚,官為給之。大宗正 丞竟充敕祭使,中都轉運副使王震充敕葬使,百官」 送葬。具一品儀物。建大將旗鼓。送至墳域。

《蒲察通傳》:通累表請老復以開府儀同三司致仕承 安三年薨諭旨於其弟曰:「舊制致仕宰相無祭葬禮」 通舊臣懿戚故特命敕祭及葬。

《元史劉秉忠傳》:「至元十一年,扈從至上都,其地有南 屏山,嘗築精舍居之。秋八月,秉忠無疾,端坐而卒,年 五十九。帝聞,驚悼,謂群臣曰:秉忠事朕三十餘年,小 心慎密,不避艱險,言無隱情。其陰陽術數之精,占事 知來,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聞也。出內府錢, 具棺斂,遣禮部侍郎趙秉溫護其喪還葬」《大都 竇默傳》:「至元十二年,默年八十,公卿皆往賀。帝聞之, 拱手曰:『此輩賢者,安得請於上帝,減去數年,留朕左 右,共治天下,惜今老矣』。」悵然者久之。默既老,不視事, 帝數遣中使以珍玩及諸器物往存問焉。十七年,加 昭文館大學士,卒年八十五。訃聞,帝深為嗟悼,厚加 贈賜,皇太子亦賻以鈔二千貫,命有司護送歸葬肥 鄉。

《鐵哥傳》:成宗即位,以鐵哥先朝舊臣,賜銀一千兩,鈔 十萬貫。他日又賜以瑪瑙碗,謂鐵哥曰:「此器先皇所 用,朕今賜卿,以卿久侍先皇故也。」仁宗皇慶二年,奉 命詣萬安寺祀世祖,感疾歸。皇太后令內臣問疾,鐵 哥附奏曰:「臣死無日,願太后輔陛下,布惟新之政,社 稷之福也。」是年薨,賜賻禮加厚,敕有司治喪事。贈太 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秦國公。」

《賈魯傳》:「魯以河平圖獻,帝適覽臺臣奏疏,請褒脫脫 治河之績,次論魯功,超拜榮祿大夫、集賢大學士,賞 賚金帛。敕翰林承旨歐陽元製《河平碑》,以旌脫脫勞 績,具載魯功,且宣付史館,并贈魯先臣三世。尋拜中 書左丞,從脫脫平徐州,卒於軍中,年五十七」,十三年 五月壬午也。月可察兒躬為治喪,選士護柩還高平。 有旨「賜交鈔五百錠,以給葬事。」

《明外史秦從龍傳》:「從龍字元之,洛陽人。避兵亂,居鎮 江。太祖命徐達取鎮江,謂達曰:『元之才器老成,汝當 詢訪,致吾欲見之意』。達訪得之,太祖喜甚,命從子文 正及李文忠奉金綺造廬聘之。從龍與妻陳偕來,太 祖親至龍江,迎入,訪以時事,嘗為稱老先生而不名。 至正二十五年冬,從龍子澤死,請告還鎮江。太祖出」 郊,握手送之。尋從龍亦病卒,年七十。太祖聞之驚悼。 時方督軍至鎮江,親臨哭之,厚卹其家,命有司營葬 焉。

《華高傳》:高,含山人,以巢湖水師來附。洪武三年,封廣 德侯,歲祿六百石,繕廣東邊海城堡,事竣,至瓊州卒。 初,有言高殖利者,故歲祿獨薄。至是貧不能葬。帝憐 之,命補支祿三百石,以無子納誥券墓中,贈巢國公。 《常遇春傳》:遇春師還,次柳河川,暴疾卒,年僅四十。太 祖聞之,大震悼,喪至龍江,親出奠,命禮官議天子為 大臣發哀禮。議上,用宋太宗《喪韓王趙普》故事。制曰: 「可。」賜葬鍾山原,給明器九十事,納諸墓中。贈翊運推 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太保、中書 右丞相,追封開平王,諡忠武。配享太廟,肖像功臣祠 位皆第二。

《宋濂傳》:「洪武十三年,以長孫慎獲罪,帝欲置濂死,皇 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明年,卒於夔,年七十二。知 事葉以從葬之蓮花山下。既,蜀王慕濂名,復移塋華 陽城東。弘治九年,四川巡撫馬俊奏:濂真儒翊運,述 作可師。黼黻多功,輔導著績。久死遠戍,幽壤沉淪,乞 加卹錄。下禮部議,復其官,春秋祭葬所。」

《宋訥傳》:訥遷祭酒,止學舍,不宿於家。訥嘗病,帝曰:「訥 有壽骨當愈。」未幾,果愈。二十三年春,訥再病,仍止學 舍。病革,長子麟請歸私第,叱曰:「時當丁祭,敢不敬耶。」 祭畢,舁歸舍而卒。年八十。帝悼惜,自為文祭之。又遣 官祭於家,為治葬地。文臣四品給祭葬者,自訥始。 《湯和傳》:和朝元旦感疾失音,帝即日臨視,惋歎久之, 遣還里。和疾寖篤,不能興,帝思見之,詔以安車入覲, 手摩拊之。與敘里閈故舊及兵興艱難事甚悉。和不 能對,稽首而已。帝為流涕,厚賜金帛為葬費。明年卒, 年七十。

《張武傳》:「武,瀏陽人。從燕王起兵,論功由指揮使累遷 都督僉事,進同知,封成陽侯,祿千五百石,位次朱能 下,為徹侯第一。還守北平,永樂元年卒,出內廄馬以 賻,贈潞國公。」

《郁新傳》:新字敦本,永樂三年,卒於官。帝歎曰:「新理邦 賦十三年,量計出入,今誰可代者。」特賜棺殮諭葬。 《夏原吉傳》文郁,襄陽人,永樂中任御史,有直聲,遷大 理寺丞,署戶部,與夏原吉同下獄。仁宗即位,釋之。踰 年,告歸省墓,還至通州卒,貧不能歸喪。宣宗聞,命驛舟送之,并詔自今京官卒者,皆給驛。

《張本傳》:「本字致中,東阿人。仁宗即位,召見言時政得 失,帝嘉納之。宣德四年,命兼太子賓客。六年病卒,贈 賻三萬緡,葬祭甚厚。」

《段民傳》:「宣德三年,命署南京戶部右侍郎,踰年實授。 又明年,改刑部。初,二部皆以不治聞。民至,紀綱修舉, 宿弊以革。九年,卒於官,貧不能殮,都御史吳訥裞以 衣衾。帝聞,命有司營葬。」

《侯璡傳》:「璡字廷玉,澤州人。景帝初,貴州苗韋同烈叛, 命璡總督貴州軍務討之。璡以勞瘁卒,時景泰元年 八月也。帝聞震悼,賜祭葬。」

《李侃傳》:「李綱字廷張,長清人。登天順元年進士,成化 十三年,遷右僉都御史,轉左出督漕運,與平江伯陳 銳共事,踰年卒。銳見笥中惟敝衣,揮涕曰:『君子也』。為 具棺斂。聞其清節於朝,帝特命賜祭葬。」

《彭清傳》:「弘治十年,總兵官劉寧罷,擢清都督僉事代 之。其冬,土魯番歸哈密忠順王陜巴,且乞通貢西域, 復定十五年卒。清御士有恩,久鎮西陲,威名甚著,番 人憚之。性廉潔,在鎮遭母及妻妹四喪,貧不能歸葬。 卒之日,將士及庶民婦豎皆流涕,遺命其子不得受 賻贈,故其喪亦不能歸。帝聞之,命撫臣發帑錢資送」 歸里。賜祭葬如制。

《續文獻通考》:「武宗臨祭張英公懋,每一奠酒,其家進 五百金,凡九奠。」

《明外史桂萼傳》:「王守仁之起也,萼實薦之,已銜其不 附己,力齮齕。及守仁卒,極言醜詆,奪其世封,諸卹典 皆不予。」

《傅珪傳》:「正德六年,擢禮部尚書,以忤權倖去,歸三年, 御史盧雍稱珪在位有古大臣風,家無儲蓄,日給為 累,乞頒月廩以示優禮。又謂:珪剛直忠讜,當起用。吏 部請如雍言,不報。而珪適卒,年五十七。遺命毋請卹 典,撫按以為言,詔廕其子中書舍人。」

《李承勛傳》:「承勛字立卿,嘉魚人。兵部尚書胡世寧致 仕,詔承勛代之,尋命兼督團營。帝所信任,自輔臣外, 獨承勛與胡世寧,大事輒咨訪,二人亦孜孜奉國,知 無不言。世寧卒半歲,承勛亦卒,帝深嗟悼,所賚予常 典外,特賜白金、綵幣、米蔬諸物。」

《方良永傳》:「良永,字壽卿,莆田人。世宗即位,拜右都御 史,撫治鄖陽。以母老,疏乞終養,詔月給米三石,疏辭 不允。久之,母卒,詔賜祭葬,皆異數也。服除,以故官巡 撫應天,即家賜敕,至衢州疾,連疏乞致仕,未報,遽歸 卒。卒後,有南京刑部尚書之命。暨訃聞,賜卹如制。」 《曹邦輔傳》:「邦輔,字子忠,定陶人,南京刑部尚書。萬曆 元」年給由赴闕。以病求去,遂致仕。居三年卒。贈太子 少保。邦輔廉峻,歷官四十年,家無餘貲。撫按奏其狀, 詔遣右評事劉叔龍為營墳墓。

《魏大中傳》:「大中為禮科左給事中,是時卹典冒濫,每 大臣卒,其子弟夤緣要路以請,無不如志。大中素疾 之,一切載以典制。嘗駁蘇松巡撫王象恆卹典,山東 人居言路者咸怒。及駁浙江巡撫劉一焜,江西人亦 大怒。」

《吳麟徵傳》:麟徵為刑科左給事中,故相文震孟卒,所 司不敢聞,麟徵為請卹。

卹典部雜錄

编辑

《通典》後漢許慎《五經異義》云:「《春秋公羊》《穀梁》說:王使 榮叔錫魯桓公命,追錫死者,非禮也。死者功可追而 錫,如罪又可追而刑耶?《春秋左氏》譏其錫篡弒之君, 無譏錫死者之文也。」

《石林燕語》:「司空圖,朱全忠篡立,召為禮部尚書,不起, 遂卒。」宋次道為河南通判時,嘗於御史臺案牘中,得 開平中為圖薨輟朝刺,乃知雖亂亡之極,禮文尚不 盡廢,知如表聖,蓋義不仕全忠者,然亦不以是簡之 也。

《老學庵筆記》:貴臣有疾,宣醫及物故敕葬,本以為恩, 然中使挾御醫至,凡藥必服,其家不敢問,蓋有為醫 所誤者。敕葬則喪家所費至傾竭,貲貨其地,又未必 善也。故都下諺曰:「宣醫納命,敕葬破家。」慶曆中,始有 詔:已降指揮敕葬,而其家不願者聽之。西人云:姚麟 敕葬乃絕地。故其家遂衰。

《丹鉛總錄》:「四皓有羽翼太子之功,其沒也,惠帝為文 立碑。此乃上世人主賜葬人臣卹典之始。」《通典》《文獻 通考》皆不之載,而《四皓碑目》,《集古錄》《金石錄》、鄭樵《金 石略》皆遺之,獨見於任昉《文章緣起》,故特表出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