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第193卷

經濟彙編 禮儀典 第一百九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九十三卷
經濟彙編 禮儀典 第一百九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一百九十三卷目錄

 山川祀典部彙考五

  後唐愍帝應順一則 廢帝清泰一則

  後晉高祖天福四則

  後周太祖廣順一則 世宗顯德一則

  遼太祖一則 天贊一則 太宗天顯一則 穆宗應曆二則 景宗保寧一則 聖宗統

  和二則 興宗重熙一則

  宋太祖乾德二則 開寶四則 太宗太平興國二則 雍熙一則 淳化一則 至道一

  則 真宗景德三則 大中祥符八則 天禧一則 仁宗景祐一則 康定二則 慶曆一

  則 皇祐二則 嘉祐二則 神宗熙寧一則 元豐二則 哲宗元祐一則 元符一則

  徽宗大觀一則 政和二則 高宗建炎一則 紹興一則 孝宗乾道一則 理宗淳祐一

  則

  金世宗大定十則 章宗明昌二則 宣宗貞祐一則 哀宗天興一則

禮儀典第一百九十三卷

山川祀典部彙考五

编辑

後唐

编辑

愍帝應順元年詔三京諸道州府以時祀名山大川祠廟

编辑

按《五代史唐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應順元年閏 正月詔曰:「朕猥以沖人,獲膺大寶,賴神祇之贊助,顯 天地之休禎。夷夏駿奔,式符於睠命;聲教綿遠,虔荷 於炳靈。德薄承祧,憂深馭朽,克奉治平之道,諒繇冥 助之功。集是殊祥,敢不寅畏。賴陰陽之行運,致時雨 以應期;稼穡順成,得歲功而葉望。咸臻上瑞,普泰兆 民。宜令三京諸道州府界內名山大川祠廟有益於 民者,以時精虔祭祀,稱朕意焉。」

廢帝清泰元年詔加封吳山為王

编辑

按《五代史唐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清泰元年五 月壬申。詔曰:「吳嶽成德公昨遇享期。克申幽贊。宜加 王號。以表神功。可進封靈應王。」其祀享官屬。仍舊同 五嶽。擇日冊命。初帝在鳳翔。將有沈閼之釁。遣房暠 祠之。有應。至是欲加封爵。下有司檢討。奏曰:「天寶十 載正月。封吳山為成德公。與沂山會稽醫無閭同制 封」公。至德二年十二月,改《吳山》為嶽,祠享官屬視五 嶽。今國家以靈應告祥,宜示殊等。故有是命。至二年 四月庚午,授冊於少府監烏昭達,往吳山祠封《靈應》 王。

後晉

编辑

高祖天福二年三月詔幸汴州祭所過名山大川五月進封青草等四廟十月命使祠嶽瀆

编辑

按《五代史晉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福二年三 月,詔巡幸汴州。中書奏,「車駕經過河南府河陽鄭州。 汴州管界所有名山大川帝王陵廟名臣等去路十 里內者。伏請下本州府各排比祗候車駕過日,以酒 酺醢祭告。」從之。五月湖南馬希範奏:「青草等四廟各 乞進封。」敕:「青草廟安流侯宜進封廣利公,洞庭廟利 涉」侯進封靈濟公,磊石廟昭靈侯進封威顯公;黃陵 二妃廟舊封懿節廟,改封昭烈廟。八月,詔曰:「負固者 天地不容,為逆者人神共怒。永惟躬饗,實有感通。昨 出師之時,將帥虔禱,頗聞陰祐,成此戰功。唐衛國公 宜封靈顯王,其餘鄭州并汜水管內神祠,宜令長吏 差官點簡,如有隳損處,便委量事修葺。貴申嚴飭,以 合陰功。五嶽承天,四瀆紀地,自正當陽之位,未伸望 秩之儀。宜令差官,遍往告祭,兼下逐州府量事修崇。 所有近廟山林,仍宜禁斷樵牧。」十月丙戌,命使祠五 嶽四瀆。

天福五年,遣使如遼,請親祠南嶽。

按《五代史晉本紀》,不載 按《遼史太宗本紀》:會同三 年「冬十月庚申,晉遣使貢布及請親祠南嶽,從之。」按遼

「會同三年」 ,即晉天福五年。

天福六年,詔修嶽鎮海瀆廟宇。

按《五代史晉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福六年詔 曰:「嶽鎮司方,海瀆紀地,載諸祀典,咸福蒸民,將保豐 穰,宜申虔敬,俾加崇飾,以奉神明。其嶽鎮海瀆廟宇 等,宜令各修葺,仍禁樵蘇。」

天福七年,敕賜蓼山神名「顯聖。」

按《五代史晉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福七年二 月敕唐州湖陽縣蓼山神祠宜賜名為蓼山顯聖之 神。仍下本州修葺廟宇。初,元襄州安從進作逆。舉軍 北來。東京教坊使充南面先鋒都監陳思讓進軍南 行。與從進相遇。接蓼山列障。俗以蓼與「了」字同音。傳 為不祥。遂祈戰勝。奏立廟額。從進既敗。行營都部署 高行周以狀奏聞,因有是敕。

後周

编辑

太祖廣順二年遣使祭東嶽廟

编辑

按《五代史周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廣順二年五月。親征兗州。遣翰林學士竇儀祭東嶽廟。」

世宗顯德四年止祭沂山其諸鎮不祭

编辑

按《五代史周本紀》。不載。 按《玉海》云云。

太祖七年十一月祠木葉山

编辑

按《遼史太祖本紀》云云。 按《禮志》。「太祖幸幽州大悲 閣。遷白衣觀音像。建廟木葉山。尊為家神。於拜山儀 過樹之後。增詣菩薩堂儀一節。然後拜神。」非胡剌可 汗之故也。

天贊三年八月登阿里典壓得斯山以麃鹿祭

编辑

按《遼史太祖本紀》云云。

太宗天顯四年秋九月戊寅祠木葉山

编辑

按《遼史太宗本紀》云云。

穆宗應曆十二年六月甲午祠木葉山及潢河

编辑

按《遼史穆宗本紀》云云。

應曆十四年七月以酒酺祭黑山。

按《遼史穆宗本紀》云云。

景宗保寧元年十一月甲辰朔行柴冊禮祠木葉山按遼史景宗本紀云云

编辑

聖宗統和七年二月遣巫覡祭名山大川三月壬午朔遣使祭木葉山

编辑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統和十三年。八月壬辰。詔修山澤祠宇。以時祀之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興宗重熙十四年冬十月甲子望祀木葉山

编辑

按《𨖚史興宗本紀》云云。 按《禮志》。「興宗先有事于菩 薩堂及木葉山遼河神。然後行拜山儀。冠服節文。多 所變更。後因以為常。」

太祖乾德元年湖南平遣使祭南嶽

编辑

按《宋史太祖本紀》,「乾德元年三月戊寅,克復朗州,湖 南平。夏四月乙酉遣使祭南嶽」 按《禮志》,「太祖平湖 南,令給事中李時祭南嶽,繼令有司製諸嶽神衣冠 劍履,遣使易之。」

乾德六年,詔祭四鎮,准《開元禮》。七月十日,復南嶽、四 瀆常祭。八月,修霍山祠。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玉海》云云。

按《圖書編》:宋初緣舊制,祭東嶽泰山於兗州,西嶽華 山於華州,北嶽恆山於定州,中嶽嵩山於河南府。乾 德六年,有司言:「祠官所奉止四嶽。今案《祭典》,請祭南 嶽於衡州,東鎮沂山於沂州,南鎮會稽山於越州,西 鎮吳山於隴州,中鎮霍山於晉州,東海於萊州,南海 於廣州,西海、河瀆並於河中府,北海、濟瀆並於孟州, 淮瀆於唐州。其江瀆準顯德五年敕祭於揚州揚子 江口,今請復祭於成都府北鎮醫無閭山,在營州界, 未行祭享。」從之。此後望祭北鎮于定州北嶽祠。

開寶四年遣使祭南海

编辑

按《宋史太祖本紀》,開寶四年二月,廣南平。六月癸酉, 遣使祀南海 按《禮志》,廣南平,遣司農少卿李繼芳 祭南海,除去劉鋹所封偽號及宮名,易以一品服,又 命李昉、盧多遜、王祐、扈蒙等,分撰嶽瀆祀及歷代帝 王碑,遣翰林待詔孫崇望等分詣諸廟,書于石。 開寶五年,詔嶽瀆及東海、南海廟,各以本縣令尉主 祀事。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開寶五年詔 自今嶽瀆并東海、南海廟,各以本縣令兼廟令,尉兼 廟丞,專掌祀事,常加按視,務於蠲潔。仍籍其廟宇祭 器之數,受代日交以相付。本州長吏每月一詣廟,察 舉縣近廟者,遷治所就之。」

開寶六年,遣使奉衣冠劍履送西鎮吳嶽廟。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 按《禮志》云云。

開寶九年秋七月丁亥,命修五嶽、四瀆祠廟。

按:《宋史太祖本紀》云云。

太宗太平興國四年遣使祀北嶽

编辑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太平興國四年六 月八日。平太原。還次定州。遣使祀北嶽。

太平興國八年,泰山父老請封禪,以河決,遣使詣白 馬津致祭。

按《宋史太宗本紀》,「太平興國八年六月己酉,兗州泰 山父老及瑕丘等七縣民詣闕請封禪。」 按《禮志》,「太 平興國八年,河決滑州,遣樞密直學士張齊賢詣白 馬津,以一太牢沈祠加璧。自是凡河決溢修塞皆致 祭。」

雍熙元年四月父老及群臣屢請封禪許之六月以災罷封泰山

编辑

按《宋史太宗本紀》,「雍熙元年夏四月乙酉,泰山父老 詣闕請封禪。戊子,群臣表請凡三上,許之。五月丁丑, 乾元、文明二殿災。六月壬寅,詔罷封泰山。」

淳化二年二月定嶽鎮海瀆祀典八月禮官請祭江瀆于益

编辑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祕書監李至言:「按五郊迎氣之日,皆祭逐方嶽鎮海瀆。自兵亂後有不 在封域者,遂闕其祭。國家克復四方,間雖奉詔特祭, 未著嘗祀。望遵舊禮,就迎氣日各祭於所隸之州,長 吏,以次為獻官。」其後立春日祀東嶽岱山於兗州,東 鎮沂山於沂州,東海於萊州,淮瀆於唐州。立夏日祀 南「嶽衡山於衡州,南鎮會稽山於越州,南海於廣州, 江瀆於成都府。立秋日,祀西嶽華山於華州,西鎮吳 山於隴州,西海、河瀆並於河中府,西海就河瀆廟望 祭。立冬祀北嶽恆山,北鎮醫無閭山並於定州,北鎮 就北嶽廟望祭,北海、濟瀆並於孟州,北海就濟瀆廟 望祭。土旺日,祀中嶽嵩山於河南府,中」鎮《霍山》於晉 州。

按《玉海》:淳化二年二月十二日,祕書監李至請五郊 迎氣,祭其方嶽鎮海瀆,北鎮於北嶽望祭。八月十三 日,禮官言:「顯德中祭江瀆於揚,請如故事祭於益。」

至道元年以旱祀五嶽

编辑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至道元年二月八 日,以旱祀五嶽故事,御書祝版。學士言:五嶽視三公, 稱名恐非古。上云:「唐德宗猶拜風雨,朕為民祈福,無 憚桑林之禱,舊制豈可廢。」

真宗景德元年江南旱命祀境內山川又以朝陵有期命禮官詳定山川祠宇以禮致祭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紀》:「景德元年閏九月壬申,江南旱,遣 使祀境內山川。」

按《文獻通考》:景德元年,上封事者言:「按《開元禮儀鑑》 云:『車駕行幸,路次有名山大川,去三十里內則祭之, 名臣十里內則祭之』。今朝陵有期,緣州縣所記山川 祠宇,名多偽俗,望委禮官先檢詳事跡以聞。可下太 常禮院。」禮院言:「同開封府、孟、鄭州所供山川神祠,除 京城神祠舊係祀典者,今約定祠宇,請下逐州差官 以禮致祭。」從之。

景德三年七月。祭河瀆。十二月。置河瀆廟於澶州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景德三年七月。以 汴口復通。祭河瀆。十二月己卯。詔澶州於河南置河 瀆廟。初帝幸澶淵。大河不冰。虜若見陰兵助戰。故立 祠。

景德四年二月,遣使祀中嶽。

按《宋史真宗本紀》,「景德四年二月辛卯,車駕發西京, 甲午,次鄭州,遣使祀中嶽」 按《禮志》,「景德四年二月, 次西京,遣告汾陰中嶽、太行河洛,啟母少姨廟,東還 奏告如常儀。」

大中祥符元年有事於泰山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有黃 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守門卒塗榮告有司以聞。 上詔群臣拜迎於朝元殿,啟封號稱天書。丁卯,紫雲 見,如龍鳳覆宮殿。戊辰,大赦改元,群臣加恩。賜京師 酺。三月甲戌,兗州父老千二百人詣闕請封禪。丁卯, 兗州并諸路進士等八百四十人詣闕請封禪。壬午」, 文武官、將校、蠻夷耆壽、僧道二萬四千三百七十餘 人詣闕請封禪,不允。自是表凡五上。夏四月甲午,詔 以十月有事於泰山,遣官告天地、宗廟、嶽瀆諸祠。乙 未,以知樞密院事王欽若、參知政事趙安仁為泰山 封禪經度制置使。丙申,以王旦為封禪大禮使,馮拯、 陳堯叟分掌禮儀使,曹濟州、廣濟軍耆老二千二百 人,詣闕請臨幸。五月壬戌,王欽若言「泰山醴泉出,錫 山蒼龍見。」壬午,詔「緣路行宮舊屋止加塗墍,毋別刱。」 癸未,置天書儀衛使副、扶侍使、都監、夾侍,凡有大禮 即命之。詔離京至封禪以前不舉樂,所經州縣,勿以 聲伎來迓。六月乙未,天書再降於泰山醴泉北。壬寅, 迎泰山天書於含芳園,雲五色見,俄黃氣如鳳,駐殿 上。庚戌,曲赦兗州繫囚流罪以下。九月戊寅,西京諸 州民以車駕東巡貢獻,召對,勞賜之。己卯,以馬知節 為行營都部署。庚辰,趙安仁獻五色金玉丹、紫芝八 千七百餘本。乙酉,親習《封禪儀》於崇德殿。冬十月戊 子,上御蔬食。庚寅,以巡幸置考,制度使副,凡巡幸則 命之。是夕,五星順行,同色。辛卯,車駕發京師,扶侍使 奉天書先道。丙申,次澶州。宴周瑩於行宮。戊戌,許鄆、 齊等州長吏赴泰山陪位。辛丑,駐蹕鄆州,神光起《昊 天,玉冊》上。甲辰,詔扈從人毋壞民舍、什器、樹木。丁未, 法駕入乾符縣奉高宮。戊申,王欽若等獻泰山芝草 三萬八千餘本。己酉,五色雲起嶽項。庚戌,法駕臨山 門,黃雲覆輦,道經險峻,降輦步進。先夕大風,至是頓 息。辛亥,享昊天上帝於圜臺,陳《天書》於左,以太祖、太 宗配。帝,袞冕奠獻,慶雲繞壇,月有黃光。命群臣享五 方帝諸神於山下。封祀,壇上下傳呼「萬歲」,振動山谷。 降谷口日,有冠戴,黃氣紛郁。壬子,禪社首,如封祀儀。 紫氣下覆,黃光如星,繞天書匣。縱四方所獻珍禽奇 獸,還奉高宮,日重輪,五色雲見,作「會真宮。」癸丑,御朝 覲壇之壽昌殿,受群臣朝賀,大赦天下。十一月丁丑, 帝至自泰山。 按《禮志》,大中祥符元年,兗州父老呂 良等千二百八十七人,及諸道貢舉之士八百四十六人,詣闕陳請,而宰臣王旦等又率百官、諸軍將校、 州縣官吏、蕃夷、僧道、父老二萬四千三百七十人,五 上表請。始詔「今年十月有事於泰山,遣官告天地、宗 廟、社稷、太一宮及在京祠廟、嶽瀆,命翰林太常禮院 詳定儀注,知樞密院王欽若、參知政事趙安仁為封 禪經度制置使,並判兗州,三司使丁謂計度糧草,引 進使曹利用、宣政使李神福修行宮道路,皇城使劉 承珪等計度發運。」詔「禁緣路採捕及車騎蹂踐田稼, 以行宮側官舍、佛寺為百官宿頓之所,調兗、鄆兵充 山下丁役。行宮除前後殿外,並張幕為屋,覆以油帊。 仍增自京至泰山驛馬。令三司沿汴、蔡、御河入廣濟 河,運儀仗什物赴兗州。發上供木,由黃河浮筏至鄆 州,給置頓費用,省輦送之役。」以王旦為大禮使,王欽 若為禮儀使,參知政事馬拯為儀仗使,知樞密院陳 堯叟為鹵簿使,趙安仁為橋道頓遞使,仍鑄「五使印」 及經度制置使印給之。遣使詣岳州採三脊茅三十 束,有老人黃皓識之,補州助教,賜以粟帛。初,太平興 國中,有得唐元宗社首玉冊蒼璧,至是,令瘞於舊所, 其前代封禪壇址「摧圮者,命修完之。」山上置圜臺,徑 五丈,高九尺,四陛,上飾以青,四面如其方色。一壝,廣 一丈,圍以青繩三周。燎壇在其東南,高丈二尺,方一 丈,開上南出戶,方六尺。山下封祀壇,四成,十二陛,如 圜丘制,上飾以元,四面如方色。外為三壝,燎壇如山 上壇制。社首壇,八角三成,每等高四尺,上闊十六步, 八「陛,上等廣八尺,中等廣一丈,下等廣一丈二尺。三 壝四門,如方丘制。」又為瘞埳於壬地,外壝之內,以玉 為五牒,牒各長尺二寸,廣五寸,厚一寸,刻字而填以 金,聯以金繩,緘以玉匱,置石䃭中。金脆難用,以金塗 繩成之。正坐配坐用玉冊六副,每簡長一尺二寸,廣 一寸二分,厚三分,簡數量文多少,匱長一尺三寸,檢 長如匱,厚二寸,闊五寸,纏金繩五周,當纏繩處刻為 五道,而封以金泥,泥和金粉、乳香為之,印以「受命寶。」 封匱,當寶處刻深二分,用石䃭藏之。其䃭用石再累, 各方五尺,厚一尺,鑿中廣深令容玉。匱䃭旁施檢處 皆刻,深七寸,闊一尺。南北各三,東西各二,去隅皆七 寸。纏繩處皆刻三道,廣一寸五分。深三分。為石檢十。 以請幫助識別此字。䃭,皆長三尺,闊一尺,厚七寸,刻三道,廣深如纏 繩,其當封處,刻深二寸。取足容寶,皆有小石蓋,與封 刻相應。其檢立䃭旁當刻處,又為金繩三以纏䃭,皆 五周,徑三分,為石泥。封䃭泥用石末和方色土為之, 用金鑄寶,曰「天下同文」,如御前寶。以封䃭際,距石十 二分,距四隅,皆闊二尺,厚一尺,長一丈,斜刻其道,與 䃭隅相應,皆再累為五色土。圜封䃭,上徑一丈二尺, 下徑三丈九尺。命直史館劉鍇、內侍張承素領徒封 圜臺石䃭,直集賢院宋皋、內侍郝昭信封社首石䃭, 並先往規度之。詳定所言:「朝覲壇在行宮南,方九丈 六尺,高九尺,四陛,陛南面兩陛,餘三面各一。陛一壝, 二分在南,一分在北。又按唐封禪備法駕,準故事,乘 輿出京,並用法駕,所過州縣不備儀仗,其圜臺上設 登歌鐘磬各一具。封祀壇宮架二十,虡四隅立建鼓 二舞。社首壇設登歌如圜臺壇下宮架二,舞如封祀 壇。朝覲壇宮架二十,虡不用熊羆十二。案又按《六典》, 南郊合祀天地,服袞冕,垂白珠十有二,黝衣、纁裳十 二章。欲望封禪日依南郊」例,洎禮畢,御朝覲壇。諸州 所貢方物,陳列如元正儀。令尚書戶部告示,並先集 泰山下。仍詔出京日具小駕儀仗。太常寺三百二十 五人,兵部五百六十六人,殿中省九十一人,太僕寺 二百九十九人,六軍諸衛四百六十八人,左右金吾 仗各一百七十六人,司天監三十七人。有司言:「南郊 惟昊天皇地祇配帝、日月、五方神州各用幣,內官而 下別設六十六段分充。按《開寶通禮》,嶽、鎮、海、瀆幣從 方色,即明皆有制幣。今請封祀壇內官至外官三百 一十人位,社首壇嶽鎮以下一十八位,並用方色幣。 又南郊牲,正坐、配坐用犢,五方帝、日、月、神州共用羊 豕二十二,從祀七百三十七位,仍以前數分充。今請 神州而上十二位用犢,其舊供羊豕,改充從祀牲。又 景德中升天皇北極在第一等,今請亦於從祀牲內 體薦。」舊制,郊祀正坐、配坐褥以黃,皇帝拜褥以緋。至 是,詔配坐以緋,拜褥以紫。又以靈山清潔,命祀官差 減其數,或令兼攝。有期喪未滿、餘服未卒哭者,不得 預祭。內侍諸司官除掌事、宿衛外,從升者裁二十四 人,諸司職掌九十三人,其文武官升山者皆公服。詳 定所言:「《漢書》八神,與歷代封禪帝王及所禪山,並於 前祀七日遣官致祭。以太牢祀泰山,少牢祀社首。」九 月,詔審刑院、開封府毋奏大辟案。帝習儀於崇德殿。 初,禮官言無帝王親習之文,帝曰:「朕以達寅恭之意, 豈憚勞也。」既畢,帝見禮文有未便,諭宰臣與禮官再 議。於是詳定所言:「按《開寶禮》則燔燎畢封冊,《開元故 事》,則封䃭後燔燎。今如不對神封冊,則未稱寅恭,或 封䃭後送神,則併為諠瀆。欲望俟終獻畢,皇帝升壇, 封玉匱置䃭中,泥印訖,復位,飲福送神,樂止,舉燎火次天書降,次金匱降。禮儀使奏禮畢,皇帝還大次,俟 封䃭畢,皇帝再升壇省視。緣祀禮已畢,便不舉樂。省 訖降壇。」仍詔山上亞獻、終獻登歌作樂。十月戊子朔, 禁天下屠殺一月,帝自告廟即屏葷蔬,食自進發至 行禮前,並禁音樂。有司請登封日,圜臺立黃麾仗,至 山下壇設爟火,將行禮,然炬相屬。又出朱字漆牌,遣 執仗者傳付山下。牌至,公卿就位,皇帝就望燎位,山 上傳呼「萬歲」,下即舉燎。皇帝還大次,解嚴,又傳呼而 下,祀官始退。社首瘞坎,亦設爟火三為準。遣司天設 漏壺山之上下,命中官覆校日景,復於壇側擊板相 應。自太平頂、天門、黃峴嶺、岱嶽觀,各豎長竿,揭籠燈 下照,以相參候。辛卯,發京師,以玉輅載《天書》先行,次 日如之。至鄆州,令從官衛士蔬食。丁未,次奉高宮。戊 申,齋於穆清殿,諸升山者官給衣,令祀日沐浴服之。 庚戌,帝服通天冠、絳紗袍,乘金輅,備法駕,至山門幄 次,改服靴袍,乘步輦登山,鹵簿儀衛列山下,天書仗 不上山,與法駕仗間立。知制誥朱㢲奉玉冊牒及圜 臺行事官先升,且以回馬嶺至天門,路峻絕,人給橫 板二,「長三尺許,繫綵兩端,施於背,膺選從卒推引而 上,衛士皆給釘鞋,供奉馬止於中路,自山趾盤道至 太平頂,凡兩步一人,綵繒相間。樹當道者不伐,止縈 以繒。」帝每經陿險,必降輦徒步。亞獻寧王元偓,終獻 舒王元偁。鹵簿使陳堯叟、從祀官點饌習儀於圜壇。 是夕,山下罷警場。辛亥,設昊天上帝位於圜臺,奉《天 書》於坐左,太祖、太宗並配西北,側向。帝服袞冕,升臺 奠獻,悉去侍衛拂擢,止於壝門,籠燭前導,亦徹之。《玉 冊文》曰:「嗣天子臣某,敢昭告於昊天上帝,臣嗣膺景 命,昭事上穹。昔太祖揖讓開基,太宗憂勤致治,廓清 寰宇,混一車書,固抑升中,以延積慶。元符錫祚,眾寶 效祥,異域咸懷,豐年屢應,虔修封祀,祈福黎元。謹以 玉帛犧牲,粢盛庶品,備茲禋燎,式薦至誠。皇伯考太 祖皇帝、皇考太宗皇帝配神作主,尚享。」《玉牒文》曰:「有 宋嗣天子臣某,敢昭告於昊天上帝:啟運大同,惟宋 受命,太祖肇基,功成治定。太宗膺圖,重熙累盛。粵惟 沖人,丕承列聖,寅恭奉天,憂勤聽政。一紀於茲,四隩 來暨,丕貺殊尢,元符章示,儲慶發祥,清淨可致,時和 年豐,群生咸遂。仰荷顧懷,敢忘繼志,僉議大封,聿申 昭事,躬陟喬嶽,對越上天,率禮祗肅,備物吉蠲,以仁 守位,以孝奉先,祈福逮下,侑神昭德,惠綏黎元,懋建 皇極,天祿無疆,靈休允迪,萬葉其昌,永保純錫。」命群 官享五方帝及諸神於山下封祀壇上飲福酒,攝中 書令王旦跪稱曰:「天賜皇帝太一神策,周而復始,永 綏兆人。」三獻畢,封金玉匱。王旦奉玉匱置於石䃭,攝 太尉馮拯奉金匱以降,將作監領徒封䃭。帝登圜臺 閱視訖,還御幄,宰臣率從官稱賀,山下傳呼萬歲,聲 動山谷。即日,仗還奉高宮,百官奉迎於谷口,帝復齋 於穆清殿。壬子,禪祭皇地祇於社首山,奉《天書》升壇, 以祖宗配。玉冊文曰:「嗣天子臣某,敢昭告於皇地祇: 無私垂祐,有宋肇基,命維天啟,慶賴坤儀。太祖神武, 威震萬宇;太宗聖文,德綏九土。臣恭膺寶命,纂承丕 緒,穹昊降祥,靈符下付。景祚延鴻,祕文昭著。八表以 寧,五兵不試,九穀豐穰,百姓親比。方輿所資,涼德是 愧。溥率同詞,縉紳協議。因以時巡,亦既肆類,躬陳典 禮,祗事厚載,致孝祖宗,潔誠嚴配,以伸大報,聿修明 祀,本支百世,黎元受祉。謹以玉帛犧牲,粢盛庶品,備 茲禋瘞,式薦至誠,皇伯考太祖皇帝、皇考太宗皇帝 配神作主。尚饗。」帝至山下,服靴袍,步出大次。癸丑,有 司設仗衛宮縣於壇下,帝服袞冕,御封禪壇上之壽 昌殿受朝賀,大赦天下。文武遞進官勳,減免賦稅工 役各有差。改乾封縣曰「奉符縣。」宴百官卿監以上於 穆清殿,泰山父老於殿門。甲寅,發奉符,始進常膳。帝 之巡祭也,往還四十七日,朱嘗遇雨雪。嚴冬之候,景 氣恬和,祥應紛委。前祀之夕,陰雺風勁,不可以燭。及 行事,風頓止,天宇澄霽,燭焰凝然。封䃭訖,紫氣蒙壇, 黃光如帛,繞天書匣,悉縱四方所獻珍鳥異獸山下。 法駕還奉高宮,日重輪,五色雲見,鼓吹振作,觀者塞 路,歡呼動天地。改奉高宮曰「會真宮」,九天司命上卿 加號保生天尊,青帝加號廣生帝君,天齊王加號「仁 聖」,各遣使祭告。詔王旦撰《封祀壇頌》,王欽若撰《社首 壇頌》,陳堯叟撰《朝覲壇頌》、圜臺奉祀官,並於山上刻 名。封祀九宮、社首壇奉祀官,並於《社首頌》碑陰刻名。 扈從升朝官及內殿崇班、軍校、領刺史以上與番夷 酋長,並於《朝覲頌》碑陰刻名。

大中祥符二年正月,以封禪慶成,賜宗室、輔臣金、幣。 四月,祀北嶽。五月,祀西嶽、河瀆諸祠。十二月,丁謂、劉 承珪各上《圖》一卷。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二年春正月癸亥,以封 禪慶成,賜宗室輔臣襲衣、金帶、器幣。夏四月乙未,河 北旱,遣使祠北嶽。五月庚辰,陝西旱,遣使禱太平宮、 后土、西嶽、河瀆諸祠。十二月辛丑,丁謂上《封禪朝覲 祥瑞圖》,劉承珪上《天書儀仗圖大中祥符三年八月,遣使祠山川。九月,父老請幸西 嶽。十月,丁謂上《封禪記》。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三年八月旱,洪、潤州屢 火,遣使存撫,祠境內山川。九月,華州言,父老二千餘 人請幸西嶽。冬十月庚申,丁謂等上《大中祥符封禪 記》。」

大中祥符四年二月,遣近臣祠西嶽。五月,加《五嶽》帝 號。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四年祠汾陰。二月壬子 出潼關,渡渭河。遣近臣祠西嶽。乙丑加號西嶽。五月 乙未加上五嶽帝號作《奉神述》。」九月向敏中等為五 嶽奉冊使。冬十月戊申御朝元殿發五嶽冊 按《禮 志》:真宗封禪畢,加號泰山為仁聖天齊王,遣職方郎 中沈維宗致告,又封威雄將軍為炳靈公,通泉廟為 靈派侯,亭山神廟為廣禪侯,嶧山神廟為靈巖侯,各 遣官致告。詔泰山四面七里禁樵採,給近山二十戶 以奉神祠,社首、徂徠山並禁樵採。車駕次澶州,祭河 瀆廟,詔進號顯聖靈源公。遣右諫議大夫薛映詣河 中府,比部員外郎丁顧言詣潭州祭告。祕書丞董溫 其言:「漢以霍山為南嶽,望令壽州長吏春秋致祭。」禮 官言:「雖前漢嘗以霍山為南嶽,緣今嶽廟已在衡山, 難於改制。其霍山如遇水旱祈求及非時,準別敕致 祭,即委州縣奉行。」詔封江州馬當上水府福善安江 王,太平州采石中水府順聖平江王,潤州金山下水 府昭信泰江王及祀汾陰。命陳堯叟祭《西海》,曹利用 祭汾河。車駕至潼關,遣官祀西嶽及河瀆,並用太牢, 備三獻禮。庚午,親謁華陰西嶽廟,群臣陪位,廟垣內 外列黃麾仗,遣官分奠廟內諸神。加號嶽神為「順聖 金天王。」還至河中,親謁奠河瀆廟及西海望祭壇。五 月乙未,加上東嶽曰「天齊仁聖帝」,南嶽曰「司天昭聖 帝」,西嶽曰「金天順聖帝」,北嶽曰「安天元聖帝」,中嶽曰 「中天崇聖帝」,命翰林禮官詳定儀注及冕服制度,崇 飾神像之禮。其玉冊制如宗廟諡冊,帝自作《奉神述》, 備紀崇奉意,俾撰冊文。有司設五嶽冊使一品鹵簿 及授冊黃麾仗,載冊輅袞冕輿於乾元門外,各依方 所。群臣朝服、序班、仗衛如會儀。改服袞冕,御乾元殿。 中書侍郎引五嶽玉冊,尚衣奉袞冕升殿,上為之興, 奉冊使副班於香案前。侍中宣制曰:「今加上五嶽帝 號,遣卿等持節奉冊展禮。」咸承制再拜。奉冊使以次 升自東階,受冊御坐前,降西階。副使受袞冕輿於丹 墀,隨冊使降立丹墀西。玉冊發,至於朝元門外,帝復 坐。冊升,奉冊使輅鼓吹振作而行。東嶽、北嶽冊次於 瑞聖園,南嶽冊次於玉津園,西嶽、中嶽冊次於瓊林 苑。及廟內外列黃麾仗,設登歌奉冊於車,奉袞冕於 輿,使副褲褶騎從。遣官三十員前導,及門奉置幄次, 以州長吏以下充。祀官致祭畢,奉玉冊、袞冕置殿內。 又加上五嶽帝后號,東曰淑明,南曰景明,西曰肅明, 北曰靖明,中曰正明,遣官祭告。詔「嶽瀆四海諸廟遇 設醮,除青詞」外,增正神位祝文。又改唐州上源桐柏 廟為淮瀆,長源公加守護者。帝自制《五嶽醮告文》,遣 使醮告,即建壇之地構亭,立石柱,刻文其上。

按《玉海》:「大中祥符四年二月壬子,駕出潼關,遣官祀 西嶽,次河中。丙辰,祠河瀆,並太牢三獻。甲子,親謁河 瀆廟,西海望祀壇。詔禮官定壇制,高四尺,四面為陛。 五月十七日乙未,加上五嶽帝號。十月十九日戊申, 上袞冕,御朝元殿,授玉冊。」

大中祥符五年八月己未,作《五嶽觀》。

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按《玉海》:「大中祥符五年二月,命晁迥等撰《五嶽碑》。 大中祥符六年正月辛亥,修淮瀆廟。九月辛卯,修南 海廟。」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云云。

大中祥符七年。十月十九日。上親製東嶽醮告文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云云。

大中祥符八年三月十四日,製《五嶽醮告文》,刊石於 廟。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云云。

天禧四年詔祀河神增諸星五十位

编辑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天禧四年,從靈臺 郎皇甫融請,凡修河致祭,增龍神及尾宿、天江、天紀、 天社等諸星在天河內者,凡五十位。」

仁宗景祐四年六月乙亥杭州江潮壞隄遣使致祭按宋史仁宗本祀云云

编辑

康定元年詔封河海諸神王號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康定元年,詔封江 瀆為廣源王,河瀆為顯聖靈源王,淮瀆為長源王,濟 瀆為清源王,加東海為淵聖廣德王,南海為洪聖廣 利王,西海為通聖廣潤王,北海為沖聖廣澤王。」 康定二年,遣使祭河瀆及靈津廟。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康定二年三月,以

黃河水勢甚淺,致分流入汴,未能通濟,遣使祭河瀆
考證
及靈津廟。又澶州曹村埽方開減水直河,而水自流

通,遣使祭謝。」

慶曆三年夏四月丙辰以春夏不雨遣使祠禱於嶽瀆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皇祐四年詔汴口祭河兼祀天河內諸星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皇祐四年,以靈臺 郎王大明言,汴口祭河,兼祠箕、斗、奎與東井、天津、天 江、咸池積水、天淵、天潢、水位、水府、四瀆、九坎、天船、王 良、羅堰等十七星在天河內者。」

皇祐五年,加封「南海王」號。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皇祐五年,以儂智 高遁,益封南海洪聖廣利招順王。」

嘉祐元年春正月帝不豫遣諸州長吏禱於嶽瀆諸祠

编辑

按:《宋史仁宗本紀》云云。

嘉祐六年閏八月辛卯,修北嶽祠。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云云。

神宗熙寧九年正月遣使祭南嶽南海十一月遣太常禮院王存禱南嶽

编辑

按《宋史神宗本紀》:「熙寧九年春正月庚辰,遣使祭南 嶽、南海,告以南伐。十一月乙亥,以安南行營將士疾 疫,遣同知太常禮院王存禱南嶽,遣中使建祈福道 場。」

元豐三年議建四望壇

编辑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文獻通考》,元豐三年,集 賢校理陳侗言:「按《周禮》小宗伯之職,兆五帝於四郊, 四望、四類亦如之。鄭氏注:『四望謂五嶽、四瀆也;四類, 日月星辰也。今四郊有五帝及日月星辰之壇,而獨 四望之壇不建,或遇朝廷有祈焉,則設位皇地祇壇 下,甚非古制。請依《周禮》,建四望壇於四郊,以鎮五嶽、 四鎮、四瀆,庶合於經』。」詔下詳定禮文所。詳定所請以 國朝《祠令所》載嶽、鎮、海兆,四望於四郊,岱山、沂山、東 海、大淮於東郊,衡山、會稽山、南海、大江、嵩山、霍山、大 海於南郊,華山、吳山、西海、大河於西郊,常山、醫巫閭 山、北海、大濟於北郊。每方嶽鎮則共為一壇,海、瀆則 共為一坎,以五時迎氣日祭之,皆用血祭瘞埋,有事 則請禱之。又以四方山川各附於本方嶽鎮海瀆之 下,別為一壇一坎,水旱則禱之,其北郊從祀及諸州 縣就祭如故。詔每方嶽鎮共為一壇望祭,餘從之。 元豐八年,加封吳山王號。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吳山舊封成德公, 元豐八年封王。

哲宗元祐元年十二月命太常博士顏復祭西嶽

编辑

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元祐元年十二月。 以華州鄭縣山摧。命太常博士顏復往祭西嶽。

元符三年修東嶽廟

编辑

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元符三年。修東嶽 廟。命曾肇為碑。為殿三。曰「嘉寧」、「蕃祉」、「儲佑。」

徽宗大觀四年加封東海王號

编辑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東海大觀四年加 號「助順廣德王。」

政和三年沂山會稽醫巫閭霍山皆改封王號

编辑

按《宋史徽宗本紀》,「政和三年八月戊寅,封四鎮山為 王。」 按《禮志》,沂山舊封東安公,政和三年封王,會稽 舊封永興公,政和封永濟王,醫巫閭舊封廣寧公,政 和封王,霍山舊封應聖公,政和封應靈王。

按《文獻通考》:「政和三年,議禮局上《五禮新儀》:五方嶽、 鎮、海、瀆壇各高五尺,周四十步,四出陛。兩壝每壝二 十五步,壇飾依方色。祭嶽、鎮、海、瀆,設位南向,以西為 上,山川從祀西向,以北為上。諸嶽、鎮、海、瀆年別一祭, 以祭五帝,日祭之。東嶽泰山於兗州界,東鎮沂山於 青州界,東海於萊州界,東瀆大淮於高唐州界,南嶽」 衡山於潭州界,南鎮會稽山於越州界,南海於廣州 界,南瀆大江於益州界,中嶽嵩山於河南府界,中鎮 霍山晉州界,西嶽華州界,西鎮吳山於隴州界,西海 西鎮大河於河中府界,北嶽常山及遙祀,北鎮醫巫 閭山於定州界,北海、北瀆大濟於孟州界。太常寺言: 「大中祥符中,封五嶽為帝,四海為王」,獨五鎮封爵尚 仍唐舊。元豐八年,始封西鎮吳山為成德王,而未及 四鎮,詔並封王。

政和六年,將行封禪,不果。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政和三年,兗、鄆耆 壽道釋等及知開德府張為等五十二人表請東封, 優詔不允。六年,知兗州宋康年請下祕閣檢尋祥符 東封典故,付臣經畫。」時蔡京當國,將講封禪以文太 平,預具金繩玉檢及他物甚備,造舟四千艘,雨具亦 千萬計,迄不能行。

高宗建炎元年詔望祭山川

编辑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建炎元年九月四 日。常少滕康請如虞望秩周時邁巡幸祭所過名山大川。詔望祭。

紹興七年命舉嶽鎮海瀆祀禮

编辑

按《宋史高宗本紀》,紹興七年五月壬申,命禮官舉嶽 鎮海瀆之祀 按《禮志》。紹興七年,太常博士黃積厚 言「嶽鎮海瀆請以每歲四立日分祭東西南北。如祭 五方帝禮。」詔從之。

孝宗乾道五年加封東海神八字如南海禮

编辑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乾道五年,太常寺 少卿林栗言,「國家駐蹕東南東海、南海實在封域之 內。自渡江以後,惟南海王廟歲時降御書祝文,加封 至八字,王爵如東海之詞。但以萊州隔絕,未嘗致祭, 殊不知通泰、明、越、溫、台、泉、福,皆東海分界也。紹興中 金人入寇,李寶以舟師大捷於膠西,神之助順為有 功」矣。且元豐間嘗建廟於明州定海縣,請依「《南海》特 封」八字上爵,遣官詣明州行禮。詔可。

理宗淳祐十二年詔海神為大祀

编辑

按:《宋史理宗本紀》:淳祐十二年十二月「癸亥,詔海神 為大祀,春秋遣從臣奉命往祠奉常,其條具典禮來 上。」

世宗大定四年始定嶽瀆之祀

编辑

按《金史世宗本紀》,大定四年六月甲子,以雨足,命有 司祭謝嶽鎮海瀆於北郊。庚午,定祭五嶽四瀆禮。 按《禮志》:「大定四年,禮官言嶽鎮海瀆當以五郊迎氣 日祭之。」詔依典禮,以四立土王日,就本廟致祭。其在 他界者遙祀。立春祭東嶽於泰安州,東鎮於益都府, 東海於萊州,東瀆大淮於唐州。立夏望祭南嶽衡山、 南「鎮會稽山於河南府,南海、南瀆大江於萊州。季夏, 土王日祭中嶽於河南府,中鎮霍山於平陽府。立秋 祭西嶽華山於華州,西鎮吳山於隴州,望祭西海、西 瀆於河中府。立冬祭北嶽恆山於定州,北鎮醫巫閭 山於廣寧府,望祭北海、北瀆大濟於孟州。」其封爵並 仍唐、宋之舊。

大定七年,議改嶽祀,以范拱議不果。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續文獻通考》:大定七年, 或有言前代都長安及汴洛,以太華等山列為五嶽, 今既都燕,當別議五嶽名。時太常寺官或取嵩高,疏 周都酆鎬,以吳嶽為西嶽,范拱以為非是。議略曰:「軒 轅居上谷,在恆山之西;舜居蒲阪,在華山之北。」以此 言之,未嘗據所都而改嶽祀也。後遂不改。

大定八年五月庚寅,改旺國崖曰「靜寧山」,《曷里滸東 川》曰「金蓮川。」

按《金史世宗本紀》云云 按《禮志》:「鎮安公舊名旺國 崖,太祖伐遼,嘗駐蹕於此。大定八年五月更名靜寧 山,後建廟。」

大定十二年。尊長白山為興國靈應王始建廟宇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大定十二年有司 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議封爵建廟宇。十 二月禮部太常學士院奏。奉敕旨。封興國靈應王。即 其山北地建廟宇。

大定十五年,定「長白山封冊儀物。」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大定十五年三月 奏定長白山封冊儀物。冠九旒,服九章、玉圭玉冊函 香幣冊祝。遣使副各一員詣會寧府行禮。官散齋二 日,致齋一日。所司於廟中陳設如儀。廟門外設玉冊 袞冕幄次牙杖旗鼓從物等視一品儀。禮用三獻,祭 如嶽鎮。其冊文云:「皇帝若曰:自兩儀剖判,山嶽神秀。 各」鍾於其分野。國將興者,天實作之,對越神休,必以 祀事。故肇基王跡,有若岐陽,望秩山川,於稽《虞典》,厥 惟長白,載我金德。仰止其高,實惟我舊邦之鎮。混同 流光,源所從出,秩秩幽幽,有相之道。列聖蕃衍熾昌, 迄於太祖,神武徵應,無敵於天下,爰作神主。肆予沖 人,紹休聖緒。四海之內,名山大川,靡不咸秩。矧王業 所因,瞻彼旱麓,可儉其禮。服章爵號,非位於公侯之 上,不足以稱焉。今遣某官某持節備物,冊命茲山之 神為「興國靈應王」,仍敕有司歲時奉祀。於戲!廟食之 享,亙萬億年;維金之禎,與山無極,豈不偉歟!自是每 歲降香,命有司春秋二仲擇日致祭。

大定十七年,始以仲春祠黃河神。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昭應順濟聖后大 定十七年,都水監言,「陽武上埽黃河神聖后廟,宜依 唐仲春祭五龍祠故事。」

大定十九年,有司請封「瀘溝河神」號。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大定十九年,有司 言「瀘溝河水勢泛決,嚙民田,乞官為封冊神號。禮官 以祀典所不載難之。已而特封安平侯,建廟。」

大定二十一年,敕封大房山神為「保陵公。」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大定二十一年,敕 封山陵地大房山神為保陵公,冕八旒,服七章,圭冊 香幣,使副持節行禮,並如冊長白山之儀。其冊文云:

「皇帝若曰:古之建邦設都,必有名山大川以為形勝
考證
我國既定鼎於燕,西顧郊圻,巍然大房,秀拔混厚,雲

雨之所出,萬民之所瞻,祖宗陵寢,於是焉依。仰惟嶽 鎮,古有秩序,皆載祀典,矧茲大房,禮可闕歟,其爵號 服章,俾列於侯伯之上,庶足以稱。今遣某官某備物 冊命神為保陵公,申敕有司,歲時奉祀。其封域之內, 禁無得樵採弋獵,著為令。」是後遣使山陵行禮畢,山 陵官以一獻禮致奠。

大定二十五年,封「混同江神為興國應聖公」,林神為 「護國嘉蔭侯。」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混同江,大定二十 五年,有司言:「昔太祖征遼,策馬徑渡,江神助順,靈應 昭著,宜修祠宇,加賜封爵。」迺封神為興國應聖公,致 祭如長白山儀,冊禮如保陵公故事。其冊文云:「昔我 太祖武元皇帝,受天明命,掃遼季荒茀,成師以出,至 於大江,浩浩洪流,不舟而濟。雖穆滿渡江而黿梁,光 武濟河而水冰。」自今觀之,無足言矣。執徐之歲,四月 孟夏,朕時邁舊邦,臨江永歎。仰藝祖之開基,佳江神 之效靈。至止上都,議所以尊崇之典。蓋古者五嶽視 三公,四瀆視諸侯,至有唐以來,遂享帝王之尊稱,非 直後世彌文,而崇德報功,理亦有當然者。矧玆江源, 出於長白,經營帝鄉,實相興運。非錫以上公之號,則 無以昭答神休。今遣某官某持節備物冊命神為興 國應聖公,申命有司,歲時奉祀。於戲!嚴廟貌,正封爵, 禮亦至矣。惟神其衍靈長之德,用輔我國家彌億年。 神亦享廟食於無窮,豈不休哉!嘉蔭侯:大定二十 五年,敕封上京護國林神為護國嘉蔭侯,毳冕七旒, 服五章,圭同信圭。遣使詣廟,以三獻禮祭告。其《祝文》 曰:「蔚彼長林,實壯天邑,廣袤百里,惟神主之。廟貌有 嚴,侯封是享。歆時蠲潔,相厥滋榮。」是後,遇月七日,上 京幕官一員行香,著為令。

大定二十七年,封河陰縣聖后為「昭應順濟」聖后,又 令祀濾溝河神。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 按《禮志》:大定二十七年春 正月,尚書省言,「鄭州河陰縣聖后廟前代河水為患, 屢禱有應,嘗加封號廟額。今因禱祈,河遂安流,乞加 褒贈。」上從其請,特加號曰昭應順濟聖后,廟曰「靈德 善利之廟。」每歲委本縣長官春秋致祭如令。瀘溝 河神,大定二十七年,奉旨,「每歲委本縣長官春秋致 祭如令。」

章宗明昌四年十二月甲寅冊長白山之神為開天弘聖帝

编辑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按《禮志》。明昌四年十月。備 袞冕玉冊儀物。上御大安殿。用黃麾。立仗八百人。行 仗五百人。復冊為「開天弘聖帝。」

按《續文獻通考》: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服章爵 號非位於公侯之上,不足以稱。」遣官持節備物冊命 山神為「興國靈應王,仍敕有司歲時奉祀。」自是,每歲 降香,命有司春秋二仲擇日致祭。明昌四年十月,備 袞冕、玉冊儀物,上御大安殿,用黃麾立仗八百人,行 仗五百人,復冊為開天弘道聖帝。

明昌六年九月甲申。冊靜寧山神為鎮安公。忽土白 山神為瑞聖公十二月乙亥。詔加五鎮四瀆王爵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按《禮志》。明昌六年八月。以 冕服玉冊。冊靜寧山神為鎮安公。冊文曰:「皇帝若曰。 古之名山。咸在祀典。軒皇之世。神靈所奉者七千。虞 氏之時。望秩每及於五載。蓋惟有益於國。是以必報 其功。」逮乎後王,申以徽冊,至於嶽鎮之外,或亦封爵 之加。故《太白》有神應之稱,而《終南》有「廣惠」之號。禮由 義起,事與時偕,載籍所傳,於今猶監。朕修和有夏,咸 秩無文,眷茲靜寧,秀峙朔野。縕澤布氣,幽贊乎坤元; 導風出雲,協符乎乾造。一方之表,萬物所瞻。南直都 畿,北維障徼。連延廣厚,寶藏攸興;盤固高「明,謻宮斯 奠。昔有遼嘗恃以富國,迄大定更為之錫名。洪惟世 宗,功昭列聖,亦越顯考,德利生民。爰即歲時,駕言臨 幸。兵革不試,遠人輯寧,雨暘常調,品彙蕃庶。此上帝 無疆之貺,亦英靈有相之符。比即輿情,載修故事,顧 先皇帝駐蹕之地,揖累世承平之風。迓續遺休,式甄 神祐。肆象德以畀號,仍班台而闡儀。宇像一新,采章 具舉。今遣使某、副某持節備物冊命神為鎮安公,仍 敕歲時奉祀。」於戲!容典焜燿,精明感通。惟永億年,翊 我昌運。神其受職,豈不偉歟! 瑞聖公即麻達葛山 也,章宗生於此,世宗愛此山勢衍氣清,故命章宗名 之,後更名胡土白山建廟。明昌六年八月,以袞服玉 冊封山神為瑞聖公,建廟,命撫州有司春秋二仲擇 日致祭為常。其冊文曰:「皇帝若曰:『國家之興,命曆攸 屬,天地元化,惟時合符;山川百神,無不受職。粹精薦 瑞,明聖繼生,著丕應於殊禎,啟昌期於幽贊。裒對信 猶之典,咸修望秩之文,嘉乃名山,奠茲勝地,下綿乾 分,上直樞輝,盤析木之津,達中原之氣。廓除氛祲,函 毓泰和,仰惟光烈昭垂,徽音如在,即高明而清暑,克 靜壽以安仁,周廬安寧,厚澤浹洽。朕祗循祖武,順講時巡,感美號以興懷,佩聖謨而介福。言念誕彌之初 度,抑由翊衛之效靈。然猶祀秩無章,神居不屋,非所 以盡報功崇德之義,副追始樂原之心。爰飾名稱,載 新祠宇,勒忱辭於貞琰,涓良日於』」元龜。彰服采以辨 威,潔庪縣而致祭。闡揚茂實,敷繹多儀。今遣使某、副 某持節備物冊命神為《瑞聖公》,仍敕有司歲時奉祀。 於戲!尚其聰明,歆此誠意。孚休惟永,亦莫不寧。明 昌間,從沂山道士楊道全請,封「沂山為東安王,吳山 為成德王,霍山為應靈王,會稽山為永興王,醫巫閭 山為廣寧王,淮為長源王,江為會源王,河為顯聖靈 源王,濟為清源王。」每歲遣使奉御署祝版,奩薌乘驛 詣所在,率郡邑長貳官行事。禮用「三獻。讀祝官一,捧 祝官二,盥洗官二,爵洗官二,奉爵官一,司尊彝一,禮 直官四,以州府司吏充。」前三日,應行事、執事官散齋 二日,治事如故,宿於正寢如常儀。前二日,有司設行 事、執事官次於廟門外,掌廟者掃除廟之內外。前一 日,有司牽牲詣祠所,享官以下常服,閱饌物視牲充 腯享日丑前五刻,執事者設祝版於神位右,置於坫 及以血豆,設於饌所。次設祭器,皆「藉以席,掌饌者實 之。」左十籩為三行,以右為上,實以乾䕩、乾棗形鹽、魚 鱐、鹿脯、榛實、乾桃、菱、芡、栗。右十豆為三行,以左為上, 「實以芹葅、筍葅、韭葅、葵葅、菁葅、魚醢、兔醢、豚胉、鹿臡、 醓醢。」左簠二,實以粱、稻。右簋二,實以稷、黍。俎二,實以 牲體。次設犧樽二,象樽二,在堂上東南隅,北向西上。 犧樽在前,實以法酒犧尊。初獻官酌象樽,亞、終獻酌。 又設太樽一、山樽一,在神位前,設而不酌。有司設燭 於神位前。洗二,在東階之下,直東霤,北向。罍在洗東, 加勺;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執罍篚者位於其後。又 設揖位於廟門外。初獻在西,東向;亞終及祝在東,南 向北上,開瘞坎於廟內廷之壬地。享日丑前五刻,執 事官各就次,掌饌者帥其屬實饌具畢。凡祭官各服 其服,與執事官行止,皆贊者引點視陳設訖,退就次。 引初獻以下詣廟南門外揖位,立定,贊禮者贊「揖。次」 引祝升堂,就位立。次引初獻詣盥洗位,北向立,搢笏, 盥手,帨手,執笏,詣爵洗位,北向立。搢笏洗爵,以爵授 執事者,執笏升堂,詣酌樽所,西向立。執事者以爵授 初獻,初獻搢笏,執爵,執樽者舉羃,執事者酌酒。初獻 以爵授執事者,執笏,詣神位前,北向立,搢笏,跪。執事 者以爵授初獻,初獻執爵,三祭酒,奠爵訖,執笏,俯伏, 興,少立。次引祝詣神位前,東向立,搢笏,跪,讀祝訖,執 笏興,退復位。初獻再拜,贊禮者引初獻復位,次引亞 獻、酌獻,並如初獻之儀。次引終獻,並如亞獻之儀。贊 者引初獻官詣神位前,北向立。執事者以爵酌清酒, 進初獻之右。初獻跪祭酒,啐酒,奠爵。執事者以俎進 減神座前胙肉前腳第二節,共置一俎上,以授初獻, 初獻以授執事者。初獻取爵,遂飲卒爵,執事者進受 爵,復於坫。初獻興,再拜,贊者引初獻復位。贊者曰:「已 飲福。」受胙者不拜。亞獻官以下皆再拜,拜訖。次引初 獻以下就望瘞位,以饌物置於坎東西廂,各二人。贊 者曰:「可瘞,置土半坎。」又曰:「禮畢。」遂引初獻官以下出。 祝與執樽罍篚羃者俱復位。立定,贊者曰:「再拜。」再拜 訖,遂出。祝版燔於齋所。

宣宗貞祐三年十一月壬申遣參知政事侯摰祭河神於宜村

编辑

按《金史宣宗本紀》云云。

哀宗天興三年正月冊柴潭神為護國靈應王

编辑

按《金史哀宗本紀》。不載。 「按《續文獻通考》」云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