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第263卷

經濟彙編 禮儀典 第二百六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二百六十三卷
經濟彙編 禮儀典 第二百六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二百六十三卷目錄

 朝賀部彙考七

  唐四穆宗長慶三則 文宗太和五則 開成一則 武宗會昌五則 懿宗咸通四則

   僖宗中和二則 光啟一則 昭宗乾寧一則 昭宣帝天祐二則

  後唐莊宗同光三則 明宗天成四則 長興四則 愍帝應順一則 廢帝清泰三則

  後晉高祖天福七則 出帝開運二則

  後漢高祖乾祐一則 隱帝乾祐一則

  後周太祖廣順三則 世宗顯德六則

禮儀典第二百六十三卷

朝賀部彙考七

编辑

唐四

编辑

穆宗長慶元年正月受賀於丹鳳樓三月晉國太夫人李氏來朝四月以張弘靖入幽州受賀十一月詔停冬至朝賀

编辑

按《唐書穆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穆宗本紀》,「長慶 元年正月辛丑,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即日還宮,御丹 鳳閣,群臣於樓前稱賀。仗退,上朝太后於興慶宮。三 月甲辰,鄭滑節度使王承元祖母晉國太夫人李氏 來朝,既見,上令朝太后於南內。夏四月甲午,以張弘 靖入幽州受朝賀。」

按:《冊府元龜》:「長慶元年十一月丁酉,以討鎮州,敕權 停今年冬至朝賀。」

長慶二年正月以用兵罷朝三月裴度來朝八月雨 詔放朝參。

按《唐書穆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穆宗本紀》,長慶 二年春正月「癸巳朔,以用兵罷元會。三月戊申,裴度 來朝,對於麟德殿,伏奏龍墀,因敘河北用兵,嗚咽流 涕,上改容慰勞之。」

按《冊府元龜》:長慶二年八月詔曰:「夏秋之間,嘗多水 潦,如緣暮夜暴雨,道路不通,車馬宜便放。其日朝參, 委御史臺勾當,仍每日奏。如雨不至甚,即不在此例。」 長慶四年正月朔,受朝如常儀。是月,敬宗即位,二月, 御紫宸殿見群臣。五月,詔停端午參賀,十月,禮儀使 奏停冬至朝賀,十二月,並敕停明正朝儀。

按《唐書穆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穆宗本紀》,長慶 四年正月辛亥朔,上御殿受朝如常儀 按《敬宗本 紀》,「長慶四年正月壬申,穆宗崩,癸酉,皇太子即位。二 月辛巳朔,上縗服見群臣於紫宸門外。」

按《冊府元龜》:長慶四年二月丁亥詔:宜令三月三日 御丹鳳樓,仍令所司准式。辛丑,御紫宸殿,群臣初展 入閤之儀。五月,詔停諸親王端午參賀。十月癸巳,禮 儀使奏,「來月二十三日冬至,准故事,山陵未祔廟,並 不合行慶賀之儀。其朝賀皇太后請停。」又十二月乙 未,敕來年正月一日朝賀宜權停。

文宗太和元年六月敕朝參不到者罰料錢十一月日南至行慶賀禮

编辑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文宗本紀》,「太和 元年六月辛卯朔,敕文武常參官朝參不到,據料錢 多少,每貫罰二十五文。」

按《冊府元龜》:「太和元年十一月甲申,日南至,宰臣率 百官洎外命婦,詣興慶宮及光順門行朝賀之禮。 太和五年正月朔,罷元會,詔方鎮入朝者上表奏聞。 二月,李載義入朝;十一月,敕停明正朝賀。」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文宗本紀》,「太和 五年春正月庚子朔,以積陰浹旬,罷元會。己未,詔方 鎮節度觀察使請入覲者,先入表奏聞,候允則任進 程。二月壬辰,以盧龍軍節度使李載義守太保、同中 書門下平章事。時載義失守入朝,賜第於永寧里,給 賜優厚。」

按《冊府元龜》,太和五年十一月壬辰敕,「陰雪未晴,其 明年正月一日朝賀宜權停。」

太和六年正月朔。廢「元會。」八月。裴度來朝。十二月。劉 從諫來朝。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文宗本紀》。「太和 六年春正月乙未朔。以久雪廢元會。八月庚午。山南 東道節度使裴度來朝。十二月乙亥。昭義節度使劉 從諫來朝。」

太和七年正月朔。受朝於含元殿。五月李載義來朝。 十一月百寮及命婦赴興慶宮及光順門朝賀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文宗本紀》。太和 七年春正月乙丑朔。卸含元殿受朝賀。比年以用兵 雨雪。不行元會之儀。故書。「五月癸卯。興元李載義來 朝。」

按《冊府元龜》:「太和七年十一月乙卯,日南至,宰臣文 武百寮及命婦赴興慶宮賀太皇太后,義安太后迴, 赴光順門賀皇太后。」

太和九年正月朔,停朝賀。二月以庾敬休卒廢朝一 日。十二月。罷宰相入朝翼從。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文宗本紀》:太和

九年二月庚午,左丞庾敬休卒,廢朝一日。詔曰:「官至
考證
丞郎,朕所親委,不幸云亡者,宜為之廢朝。自今丞郎

宜準諸司三品官例,罷朝一日。」十二月,先是宰相武 元衡被害,憲宗出內庫弓箭陌刀賜左右街使,俟宰 相入朝以為翼從。及建福門退,至是亦停之。

按《冊府元龜》:「太和九年正月丁未朔,權停朝賀之禮, 宰臣率百寮詣興慶宮賀太皇太后,義安太后光順 門賀皇太后。」

開成元年正月朔受賀於宣政殿詔次對官須宰臣奏事畢各言本司事

编辑

按《唐書文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文宗本紀》,開成 元年正月「辛丑朔,帝常服御宣政殿受賀。」

按《冊府元龜》:「開成元年正月己酉,詔以入閣日,次對 官班退立於東階松樹下,須宰臣奏事畢,齊至香案 前,各言本司事,左右起居,又待次對官奏事畢方出。」

武宗會昌元年太和公主遣使入朝

编辑

按《唐書武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武宗本紀》,會昌 元年十一月,「太和公主遣使入朝,言烏介自稱可汗, 乞行策命。緣初至漢南,乞降使宣慰,從之。」

會昌二年,中書奏:「元日朝賀,宰相及兩省官俟扇開, 再拜升殿侍立。」從之。

按《唐書武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武宗本紀》,會昌 二年四月,中書奏,「元日御含元殿,百官就列,唯宰相 及兩省官皆未開扇前立於欄檻之內,及扇開便侍 立於御前。三朝大慶,萬邦稱賀,唯宰相侍臣同介胄 武夫,竟不拜至尊而退。酌於禮意,事未得中。臣等請 御殿日昧爽,宰相兩省官鬥班於香案前,俟扇開,通 事」贊「兩省官再拜,拜訖升殿侍立。」從之。

會昌三年正月。罷元會。二月御宣政殿。百寮稱賀 按《唐書武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武宗本紀》。會昌 三年春正月。以宿師於野。罷元會。二月太原劉沔奏。 「昨率諸道之師至大同軍。遣石雄襲回鶻牙帳。雄大 敗。回鶻烏介可汗被創而走。已迎得太和公主至雲 州。」是日御宣政殿。百寮稱賀。

會昌四年正月,罷元會。七月以澤、潞平,百寮稱賀 按《唐書武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武宗本紀》,會昌 四年春正月乙酉朔,以澤潞用兵,罷元會。壬子,河東 監軍使呂義忠收復太原,生擒楊并,盡斬其亂卒,百 寮稱賀。七月澤潞平五州八月戊戌《王宰傳》稹首與 大將郭誼等一百五十人,露布獻於京師,上御安福 門受俘百寮樓前稱賀。

會昌六年。春正月。己丑。渤海王子大之萼入朝 按《唐書武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武宗本紀》云云。

懿宗咸通元年春正月上御紫宸殿受朝

编辑

按《唐書懿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懿宗本紀》云云。 咸通五年春正月戊午朔。以用兵罷元會。

按《唐書。懿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懿宗本紀》云云。 咸通七年正月,罷元會。四月壽安公主請入朝 按《唐書懿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懿宗本紀》:咸通 七年春正月戊寅朔,以太皇太后喪,罷元會。四月壽 安公主上表請入朝。詔曰:志興奏「汝以景崇未降恩 命,欲來朝覲事,具悉。景崇素聞孝悌,頗有義方。洽三 軍愛戴之」情,荷千里折衝之寄。纘迺舊服,綽有令猷, 「朝廷獎能,續有處分。緣孝明太后園寢有日,庶事且 停,候祔廟禮成,當允誠請。」

咸通十年。春正月。己未朔。以徐州用兵。罷元會 按《唐書懿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懿宗本紀》云云。

僖宗中和三年以收復京城從官稱賀

编辑

《披唐書·僖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僖宗本紀》:「中和 三年夏四月庚辰,收復京城。天下行營軍馬都監楊 復光上章告捷行在,報至,從官稱賀。」

中和四年。以捷書至。從官稱賀。

按《唐書僖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僖宗本紀》,「中和 四年夏五月,徐州將李師悅、陳景思率兵萬人,追黃 巢於兗州。秋七月,賊將林言乃斬賊降師悅。壬午,捷 書至行在,從官稱賀。」

光啟二年李熅就誅刑部請閱俘受賀以殷盈孫奏罷之

编辑

按《唐書僖宗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僖宗本紀》,光啟 二年十二月,裴徹、鄭昌圖及百官奉襄王奔河中。王 重榮,紿稱迎奉,執李熅斬之,械裴徹、鄭昌圖於獄。重 榮函襄王首赴行在。刑部奏請御興元城南門閱俘 馘受賀,下禮院定儀注,博士殷盈孫奏曰:「伏以偽熅 違背宗社,僭竊乘輿,欺天之禍既盈,盜國之罪斯重。 果」至覆敗,以就誅夷,九重之妖祲既除,萬國之生靈 共慶。宜陳賀禮,以顯皇猷。然物議之間,有所未允。臣 按《禮經》,「公族有罪,獄既具,有司聞於公曰:『某之罪在 大辟』。君曰:『赦之』。如是者三。有司走出致刑,君復使謂 之曰:『雖然,固當赦之』。有司曰:『不及矣』。」君為之素服不 樂三月。《左傳》衛君在晉,衛臣元咺立衛「君之弟叔武。 衛君入國,叔武為前驅所殺,衛君哭之,《左氏》書焉。今 偽熅,皇族也,雖犯殊死之罪,宜就屠戮,其可以朝群臣而受賀乎?臣以為熅親係金枝,名標玉牒,迫脅之 際,不能守節效死,而乃甘心逆謀,罪實滔天,刑不可 赦。已為軍前處置,宜即黜為庶人,絕其屬籍,其首級 仍委所在以庶人禮收葬,大捷之慶,當以未玫首級 到日稱賀,為得其宜。上不軫於宸衷,下無傷於物體, 協《禮經》之旨,祛中外之疑。」遂罷賀禮。

昭宗乾寧元年正月朔受朝於武德殿是月李茂貞以兵來朝

编辑

按《唐書昭宗本紀》:「乾寧元年正月乙丑,李茂貞以兵 來朝。」

按《舊唐書昭宗本紀》,「乾寧元年正月乙丑朔,上御武 德殿受朝,宣制,大赦,改元乾寧。鳳翔李茂貞來朝,大 陳兵衛,獻妓女三十人,宴之內殿,數日還蕃。」時茂貞 有山南梁、洋、興、鳳、岐、隴、秦、涇、原等十五餘郡,甲兵雄 盛,陵弱王室,頗有問鼎之志。

昭宣帝天祐二年以旱避正殿罷朝會並定朝儀

编辑

按:《唐書昭宣帝本紀》:「天祐二年四月乙未,以旱避正 殿。」

按《舊唐書昭宣帝本紀》:天祐二年四月戊午,敕「朕以 上天謫見,避殿責躬,不宜朔會朝正殿,其五月一日 朝會宜權停。」五月己未朔,以星變不視朝。十月丁未, 所司改題昭宗神主,輟朝一日。十二月辛丑,敕「漢宣 帝中興,五日一聽朝,歷代通規,永為常式。近代不循 舊儀,輟隳制度,致姦邪之得計,致臨視之失常,須守 舊規,以循定制。宜每月只許一五九日開延英,計九 度。其入閤日,仍於延英日一度指揮。如有大段公事, 中書門下具牓子奏請開延英,不計日數,付所司。」又 敕:「宮嬪女職,本備內任,近年以來,稍失儀制。宮人出 內宣命,寀御參隨侍朝,乃失舊規,須為永制。今後每 遇延英坐朝日,只令小黃門祗候引」從宮人,不得擅 出內門,庶循典儀,免至紛雜。

天祐三年,「敕百寮於崇勳殿入閤。」

按《唐書昭宣帝本紀》,不載 按《舊唐書昭宣帝本紀》, 天祐三年六月壬寅,敕文武百寮每月一度入閤於 貞觀殿。貞觀大殿,朝廷正衙,遇正至之辰,受群臣朝 賀。比來視朝,未正規儀,今後於崇勳殿入閤,付所司。

後唐

编辑

莊宗同光元年十一月冬至不受朝十二月中書門下奏常朝兩省官與東西班並拜從之

编辑

按《五代史唐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同光元年十 一月丁未,日長至,帝不受朝賀,百官詣東上閤門拜 表稱慶。十二月,中書門下奏,「每日常朝,百官皆拜,獨 兩省官不拜。」准本朝故事,朝退於廊下賜食,謂之廊 餐,百寮遂有謝食拜。唯兩省官本省有廚,不赴廊餐, 故不拜伏自僖宗幸蜀迴,以多事之後,遂廢廊餐,百 官「拜儀,至今未改。將五十載,禮恐難停。唯兩省官獨 尚不拜,豈可終日趨朝,曾不一拜,獨於班例有所異 同。若言官是近臣,於禮尤宜肅敬。起今後逐日常朝 宣不坐,除職事官押班不拜外,其兩省官與東西兩 班並齊拜。」從之。

同光二年正月朔,受朝於明堂殿。詔「常朝除隨駕將 校等官內殿對見,其餘並詣正衙。」八月,以雨放朝三 日。

按《五代史唐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同光二年正 月庚子朔。帝袞冕御明堂殿受朝賀。太常樂左右金 吾仗。六軍諸衛如常儀。是月庚申。四方館奏。「常朝諸 職員。多有參雜。今後除隨駕將校外。方進奉專使文 武兩班三品以上官。可於內殿對見。其餘並詣正衙。 以申常禮。」從之。七月戊戌朔。帝御文明殿視朝。八月 癸巳宣旨放三日朝參以霖雨甚故也。十一月乙未 朔帝御文明殿視朝。

同光三年正月朔朝賀如常儀幸鄴受朝於武德殿 五月以皇太妃薨廢朝五日六月視朝於文明殿八 月敕百官三日一趨朝。

按:《五代史唐本紀》:「同光三年五月丁酉,皇太妃薨,廢 朝五日。」

按:《冊府元龜》:同光三年:「正月甲午朔,帝御文明殿,受 朝賀,如常儀。是月庚子,車駕幸鄴都。庚戌,車駕至鄴 都。辛亥,帝御武德殿受朝賀,以百官扈從之勞,放十 九日至二十日朝參。三月癸巳朔,帝御武德殿視朝。 四月,車駕還雒都。六月壬戌朔,帝御文明殿視朝。癸 酉,敕泥塗稍甚,放文武常參三日。丁亥,以霖雨放朝。」 七月乙未,敕:「霖雨未止,泥塗頗甚,宜放五日、六日朝 參。」戊戌,敕「泥塗頗甚,放八日、九日朝參。」丁亥,以霖雨 放朝。八月己丑,敕:「如聞天津橋未通往來,百官以舟 船濟渡,因滋傾覆,兼踣泥塗。自今文武百官三日一 趨朝,宰臣即每日中書視事。」閏十二月己丑朔,帝御 文明殿視朝。

明宗天成元年四月朝群臣於興聖宮五月敕百寮常朝外五日一赴內殿起居又敕朔朢皆入閤

编辑
按《五代史唐本紀》:天成元年四月丁亥,莊宗崩。己丑
考證
嗣源入洛陽。甲午監國,朝群臣於興聖宮。 按《李琪

傳》:明宗以琪為御史中丞。自唐末喪亂,朝廷之禮壞, 天子未嘗視朝,而入閤之制亦廢。常參之官日至正 衙者,傳聞不坐即退,獨大臣奏事,日一見便殿,而侍 從內諸司,日再朝而已。明宗初即位,乃詔群臣五日 一隨宰相入見內殿,謂之「起居。」琪以謂非唐故事,請 罷五日起居,而復朔望入閤。明宗曰:「五日起居,吾思 數見群臣也,不可罷,而朔望入閤可復。」然唐故事,天 子日御殿見群臣,曰「常參。」朔望薦食諸陵寢,有思慕 之心,不能臨前殿,則御便殿見群臣,曰入閤。宣政,前 殿也,謂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謂之「閤。」其不御前 殿而御紫宸也,乃自正衙喚仗,由閤門而入,百官俟 朝於衙者,因隨以入見,故謂之「入閤。」然衙朝也,其禮 尊,閤,宴見也,其事殺。自乾符已後,因亂禮闕,天子不 能日見群臣而見朔望,故正衙常日廢仗,而朔望入 閤有仗。其後習見,遂以入閤為重,至出御前殿,猶謂 之「入閤」,其後亦廢,至是而復。然有司不能講正其事, 凡群臣五日一入見中興殿、便殿也,此入閤之遺制, 而謂之起居,朔望一出御文明殿、前殿也,反謂之「入 閤」,琪皆不能正也。琪又建言:「入閤有待制次對官論 事,而內殿起居,一見而退,欲有言者,無由自陳,非所 以數見群臣之意也。」明宗乃詔起居日有言事者,許 出行自陳。又詔百官以次轉對。

按《冊府元龜》,「明宗天成元年四月入雒陽,甲申,始御 文明殿,改元肆赦。五月丁巳,內出御劄一封,賜宰臣, 曉示文武百寮。每日正衙常朝外,五日一度赴內殿 起居,宰臣百官班於文明殿庭謝。其中書非時有急 切公事,請開延英,不在此限。」乙酉,敕每月十五日,賜 廊下食。本朝承平時,常參官每日退朝,賜食廊下,謂 之「廊餐。」自乾符亂離已後,庶事草創,有司經費不足, 無每日之賜,但遇月旦入閤日賜食。帝初即位,始因 諫官疏奏請,又武百寮五日一起居,見帝於便殿。李 琪以為非故事,以五日為繁,請每月朔望日皆入閤, 賜廊下食,罷五日起居之儀。至是宣每月朔望皆入 閤,依奏五日一度起居,不得停廢。遂以為常。七月乙 卯朔,帝御文明殿視朝。八月壬辰,以積雨泥甚,放百 寮朝參。己亥,帝御文明殿,百官入閤,如月朔之儀,從 新例也。九月丙辰,帝御文明殿入閤,新制次日例也。 十月甲申朔,帝御文明殿視朝。己亥,帝御文明殿,對 南詔蠻兩林鬼主等百寮稱賀。十一月甲寅朔,帝御 文明殿。癸亥,日南至,帝御文明殿,百寮稱賀。十二月 甲申朔,帝御文明殿見百寮。 是年十月,右拾遺曹 珍上疏:「內一件:百寮朔望入閤,及五日一度內殿起 居,請許三署寺監官輪次轉對奏事。」從之。

天成二年正月朔,朝賀如常儀。詔「文武兩班每日早 赴朝參。」

按《五代史唐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成二年正 月癸丑朔。帝被袞冕法服。御明堂殿。百寮稱賀。文物 仗衛禮樂如常儀。丙申詔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 忠。禮不可一日不修。忠不可一夕不念。二者全則上 下順。一途廢則出入差。須振綱維以嚴規矩。凡在策 名之列。皆知辨色而朝。儻不夙興。是虧匪懈。君上思 政。猶自求衣未明,為下服勤,固合假寐待旦。宜令御 史臺遍示文武兩班,自此每日早赴朝參,職司既得 整齊,公事的無壅滯。如或尚茲懈怠,具錄奏聞。」三月 壬子朔,帝御文明殿視朝。四月乙未,帝御文明殿視 朝。五月辛亥朔,帝御文明殿視朝。戊辰,帝御文明殿 視朝。六月庚辰朔,帝御文明殿視朝。甲午,帝御文明 殿視朝。七月庚戌朔,帝御文明殿視朝。戊辰,帝御文 明殿受朝。甲戌,百官朝於中興殿。八月庚辰,百官朝 於中興殿。癸巳,帝御文明殿視朝。九月庚戌,帝御文 明殿視朝。庚申,百官朝於中興殿。癸亥,帝御文明殿 視朝。丙子,百官朝於中興殿。十月己卯朔,帝御文明 殿視朝。乙酉,帝幸汴州。甲午,車駕在汴,御崇元殿視 朝。十一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視朝。壬戌,帝御崇元 殿視朝。戊辰,日南至,百官詣閤門拜表稱賀。十二月 戊寅朔,帝御崇元殿視朝。戊子,百官朝於元德殿。壬 辰,帝御崇元殿視朝。

天成三年正月朔。朝賀如常儀。十一月冬至受賀 按《五代史唐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成三年。「正 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賀。禮樂仗衛如常儀。甲 子。帝御崇元殿視朝。二月戊寅。帝御崇元殿視朝。丁 酉。百官朝於元德殿。三月丁未朔。帝御崇元殿視朝。 四月丁丑。帝御崇元殿視朝。五月乙巳朔。帝御崇元 殿視」朝;己未,帝御崇元殿視朝。六月甲戌朔,帝御崇 元殿視朝;戊子,帝御崇元殿視朝。七月甲辰,帝御崇 元殿視朝。八月癸酉,帝御崇元殿視朝。閏八月癸卯 朔,帝御崇元殿視朝。九月甲戌,帝御崇元殿受朝。十 月壬寅朔,帝御崇元殿視朝;丁未,帝御崇元殿視朝。 壬戌,中書奏:「按貞元四年,中書侍郎李泌」奏:「冬至日 受朝賀,請准元日。」從之。十一月癸酉,冬至,帝御崇元殿受朝賀,仗衛如式。丙戌,帝御崇元殿視朝。十二月 丙午,帝御崇元殿視朝。癸丑,中書以常朝宣奉敕不 坐,兩省官與東西班並拜,宰臣不拜。或聞班行所論, 承前日有廊餐,百官謝食,兩省即各有常廚,從來不 拜。或曰以侍臣不拜。檢尋「故實,不見明規。百官拜為 廊餐,即承旨合宣有敕賜食,供奉官不拜,亦恐非儀。 且左右前後之臣,日面天顏,豈可不拜?況庶官見宰 臣,隔宿並拜,實以赴朝不拜,非禮也,聞敕不拜,亦非 禮也,所宜盡敬,以奉君親。臣等商量,今後常朝宰臣 亦拜,通事舍人亦拜,閤外放仗亦拜。」從之。壬戌,帝御 崇元殿視朝。

天成四年正月朔朝賀如常儀。五月朔朝群臣於文 明殿。

按:《五代史唐本紀》:「天成四年五月己巳,朝群臣,賀朔。」

不曰「視朝」 ,而曰「賀朔」 ,著非禮。視朝常事,自不書爾。「五月賀朔」 ,出於道家之說,自唐以來用之。書之,見亂世舉非禮之不急者。

按《冊府元龜》,天成四年正月壬申朔,帝御崇元殿受 朝賀,仗衛如常儀。二月壬寅,帝御崇元殿視朝。三月 己酉,帝御文明殿視朝。四月,中書門下奏,「五月一日 入閤起居,准貞元七年四月二十八日敕,昔者聖賢 觀象,因天地交會之次,為父子相見之儀。沿習成風, 古今不易。王者制事,在於因人,酌其情而使中,順其 俗以為禮。咸覿之義,既行父子之間;資事之情,豈隔 君臣之際。自今後每年五月一日,御宣政殿,與文武 百寮相見,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奏在京者並聽 就列。宜令所司量定儀注,頒示天下,仍編《禮式》,永著 常規」者。伏以本朝舊制,近代不行,方當開泰之期,難 曠會同之禮,宜興墜典,以耀明庭。五「月一日,應在京 九品以上官及諸進奉使,並准貞元七年敕就位起 居,自此每年永為常式者,奉敕宜依。」五月己卯朔,帝 御文明殿視朝。癸未,帝御文明殿視朝。六月戊戌朔, 帝御文明殿視朝。壬子,帝御文明殿視朝。七月戊辰 朔,帝御文明殿視朝。八月丁酉朔,帝御文明殿視朝。 辛亥,以霖雨甚,宣旨放入閤。九月戊辰帝御文明殿 視朝。辛巳帝御文明殿見百寮。十月丙申朔帝御文 明殿視朝。十一月丙寅朔帝御文明殿視朝。己卯,日 長至帝御文明殿受朝賀,樂懸仗衛如常儀。十二月 丙申朔帝御文明殿視朝。

長興元年正月受朝於明堂殿二月以郊祀畢敕放朝參是年屢御文明殿視朝

编辑

按《五代史唐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長興元年。正 月丙寅朔。帝御明堂殿受朝賀。樂懸仗衛如常儀。二 月乙未朔。帝御文明殿視朝。是月郊祀畢。丙辰。敕宜 放兩日朝參。以百官行事之勞故也。四月丙午朔。帝 御文明殿視朝。五月甲子朔。帝御文明殿視朝。七月 壬戌朔。帝御文明殿視朝。庚寅。詔諸州得替防禦團 練「使、刺史,並宜於班行比擬。如未有員闕,可隨常參 官逐日立班。」《新例》也。八月壬辰朔,帝御文明殿視朝。 十月辛卯,帝御文明殿視朝。十一月庚申,日長至,帝 御文明殿受朝賀,樂懸仗衛如常儀。

長興二年正月朔,朝賀如常儀。八月,詔停輪對。十一 月,以日食不視朝,冬至,百寮稱賀。是年,屢視朝於文 明殿。

按《五代史唐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長興二年。正 月庚寅朔。帝御文明殿。受朝賀如常儀。四月庚寅。帝 御文明殿視朝。癸卯帝御文明殿視朝。五月戊午朔。 帝御文明殿視朝。閏五月戊子朔。帝御文明殿視朝。 壬寅。帝御文明殿視朝。六月丁巳朔。帝御文明殿視 朝。七月丙戌朔。帝御文明殿視朝。八月丙辰朔。帝御 文明殿視朝。庚午,帝御文明殿視朝。癸酉,詔:文武百 官五日內殿起居仍舊,其輪次對宜停。若有封事,許 非時上表。朔望入閤,待制候對,一依舊制。九月己亥, 帝御文明殿視朝。十月乙卯朔,帝御文明殿視朝。十 一月甲申朔,帝不視朝。先是,司天奏:「朔日合日蝕二 分,伏緣所蝕之分數微少,太陽光影相爍,不辨虧缺。 伏請十一月一日不入閤,百官不守司,故不視朝。」己 丑,日長至,帝御文明殿,百寮稱賀。十二月庚申,左諫 議大夫盧損上言:「前任節度、刺史、防禦等使,請五日 隨例起居。」並從之。

長興三年正月朔,朝賀如式。三月,敕「入閤賜食,北省 官亦於敷政門外班齊就坐。」六月,以雨放朝。是年帝 屢御文明殿視朝。

按《五代史唐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長興三年「正 月癸未朔。帝御明堂殿朝賀。禮樂仗衛如式。庚子帝 御文明殿視朝。二月甲寅。帝御文明殿視朝。戊申,帝 御文明殿視朝。三月癸未朔帝御文明殿視朝。群臣 入門遇雨而罷。乙酉,敕文武兩班每遇入閤從官並 賜酒食。從前臺官及諸朝官皆在敷政門外兩廊下 就食,唯北省官於敷政門內,既為隔門,各不相見,致 行坐不齊,難於整肅。今後每遇入閤賜食,北省官亦宜令於敷政門外東廊下設席,以北為首,待班齊一 時就坐。」四月甲寅朔,帝御文明殿視朝。五月壬午朔, 帝御文明殿視朝。六月己未,敕以霖雨經旬,街衢泥 濘,文武兩班宜放今月八日朝參。甲子朔,敕放三日 朝參,大雨故也。八月庚戌帝御文明殿視朝。九月己 丑帝見群臣於端明殿。十一月己卯朔,帝御文明殿 視朝。甲子日長至,帝御文明殿百寮稱賀。十二月戊 申朔帝御文明殿視朝。

長興四年,受朝於「文明、中興、廣壽」諸殿。

按《五代史唐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長興四年正 月戊寅朔。帝御文明殿。百寮稱賀。乙未帝見百寮於 中興殿。五月丙子朔。帝法服御文明殿。百寮具朝服 稱賀。庚寅,帝見百寮於文明殿。六月丙申朔。帝御文 明殿視朝。丙寅,帝見百寮於廣壽殿。時帝不豫旬日。 至是稱平。帝勤於聽政。接臣下無倦。九月甲戌朔。帝 御」文明殿視朝。十月甲辰朔雨不視朝。十一月癸酉 帝御文明殿視朝。

愍帝應順元年春正月壬申視朝於廣壽殿

编辑

按:《五代史唐本紀》云云。

按《冊府元龜》:應順元年「正月壬申,帝御廣壽殿視朝; 戊寅,帝御明堂殿,仗衛如常儀,宮懸樂作,群臣朝服 就坐,宣制,大赦,改元。閏正月癸卯朔,帝御文明殿入 閤。」

廢帝清泰元年御明堂殿朝群臣並議朝謝諸儀

编辑

按《五代史唐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清泰元年四 月乙酉。帝服袞冕。御明堂殿。文武百官朝服就列。改 「順應」為清泰。是月庚寅。中書門下上言。「太常以五月 朔御明堂受朝三日。夏至祀皇地祇。前二日奏告獻 祖室。不坐。比正旦冬至。是日有祀事。則次日受朝。今 祀在五鼓前。質明行禮畢。御殿在始旦後。請比例行 之。」詔曰:「日出御殿,與祀事無妨,宜依常年例。」五月庚 子朔,帝御文明殿視朝。六月辛卯,御史中丞張鵬奏: 「文武常參官入閤內,廊下設食,每宣放仗拜後就食, 相承以為謝食拜。臣以每日常朝宣不坐,後拜退,豈 謝食之謂乎?如臣所見,自今宣放仗拜後,且就次,候 將設食,別降使於敷政門外宣賜酒食。」群臣謝恩後 食,從之。十月庚子,太常言:冬至不視朝,百寮表賀。是 日,太府設表案席褥,禮部進表至閤門,班首一員跪 奉表授閤門使,群臣俱拜舞蹈訖。表入。久之,閤門使 出宣曰:「履長之慶,與卿等同之。」群臣復拜舞訖而退。 十一月己巳,御史臺奏:「前任節度、防禦、團練使等刺 史、行軍副使,近儀五日一度,內殿起居,皆綴班序立, 《元係班簿》,雖曰便殿起居,其遇全班起居時,亦合綴 班。」從之。

清泰二年十二月,詔來年元旦南郊後,依常受朝 按《五代史唐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清泰二年三 月庚戌,御文明殿,群臣入閤,刑法官劇可久、待制官 李慎儀次對。十二月戊寅,太常言:來年正月元日合 御明堂受朝賀。其日上辛,祀昊天上帝於南郊,以禮 大祀不坐。詔曰:「其祀事在質明前,儀仗在日出後,事 不相」妨,宜依常年受朝。

清泰三年正月始御文明殿受朝賀三月詔「內外官 吏朝見中謝門辭俱依舊例。」

按《五代史唐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清泰三年春 正月辛卯。始御文明殿。陳樂懸。仗衛受朝賀。班退。進 名賀皇太后。三月庚子詔閤門陳。內外官吏對見。例 應諸州差判官軍將貢奉到闕。無例朝見。以名御奏 放門見。賜酒食得回。詔進牓子、放門辭。臣今後欲只 令朝見。餘依舊規。應除諸道兩使判官推巡無例中 謝、奏過、放謝、放辭。如得替歸京,無例見臣。欲今後除 兩使判官,許中謝門辭,其書記以下除替,請依舊規。 應文武朝官除授,文五品、武四品已上,并中謝,以下 無例對謝。以天成四年正月敕,「凡昇朝官新授,並中 謝。欲以此例,諸道節度使差判官軍將,進奉到闕朝 見,候得回話,下牓子奏過,令門辭。應諸道都押牙馬 步都虞候、鎮將替到京,無例見,或在京受任,無例中 謝。進牓子,放謝,放辭。應諸道商稅、鹽麴諸色務官,或 在京差補,亦放謝放辭。得替歸京,亦無見例。在京商 稅、鹽麴,兩軍巡即許中謝。應新除令錄並中謝,次日 放門辭,兼有口宣誡勵。」應文武兩班差弔祭使及告 廟祠祭,只於正衙辭見,「不赴內殿。諸道差進奏官到 闕得見,以後請假、得替、《進牓子》《放門辭》。已前六件,望 依舊例行。」從之。

後晉

编辑

高祖天福元年十一月御北京崇元殿改元

编辑

按《五代史晉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天福二年正月朔,受朝於文明殿,並議入閤、賜食及 起居、朝參諸儀。

按《五代史晉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福二年正 月甲寅朔,帝御文明殿。受文武百寮朝賀。三月己未, 御史臺奏:「唐朝定令式,南衙常參文武百寮。每日朝退,於廊下賜食,謂之堂食。自唐末亂離,堂食漸廢,仍 於入閤起居日賜食。每入閤禮畢,閤門宣放仗。群官 俱拜,謂之謝食。至偽主清泰元年中,入閤禮畢,更差 中使至正衙門口宣賜食,百寮立班重謝。此則交失 有唐堂食之意,於禮實為太煩。臣恐因循,漸失根本。 起今後入閤賜食,望不差中使口宣,請准唐明宗朝 事例處分。」從之。四月丙午,御史臺奏:文武百寮每五 日一度內殿起居,在京城時百官於朝堂幕次,自文 明殿門入,穿文明殿庭,入東上閤門,至天福殿。序班 令隨駕百官,自到行朝,每遇起居日,於幕次東出升 龍門,與諸色人排肩雜進,自外繚繞,方入內門。臣竊 見升龍門外庭宇不寬,人徒大集,或是諸司掌事,或 是諸道使臣方集貢輸不可止約。若令與衣冠雜進, 朝士並趨,則恐有壞天官見輕朝序,權時之義,事理 難安。起今後每遇百官「赴內殿起居日,請依在京事 體,百官於幕次自正衙門入,東出橫門,既協京國常 儀,兼在行朝便穩。」從之。庚戌,御史臺奏:「文武百寮每 月朔望入閤禮畢,賜廊下食。在京時祇於朝堂幕次 兩廊下,今在行朝,於正衙門外權為幕次,房廊湫隘, 間架絕少。伏恐五月一日朝會禮畢,准例賜食,即與 幕次,難為排比。伏見唐明宗時,兩省官於文明殿前 廊下賜食。今未審每遇入閤日,權于正衙門內兩廊 下排比賜食,為復別有處分者?」敕旨:「宜依明宗時舊 規。」五月壬子朔,帝御崇元殿,備太常樂,受文武百官 朝賀。六月甲午,太妃將至行闕,放文武朝一日。十一 月,中書奏:「准唐貞元二年九月五日敕,文官充翰林 學士及皇太子、諸王侍讀,武官充禁軍職事,並不常 朝參。其在三館等諸職事者,並朝參訖,各歸所務。自 累朝以來,文武在內廷充職,兼判三司,或帶職額,及 六軍判官等,例不赴常朝,元無正敕。准近敕,文武職 事官未升朝者,按舊制並赴朔望朝參。其翰林學士、 侍讀、三館諸職事,望准元敕處分。其在內廷,諸司使 等,每受正官之時,來赴正衙謝後,不赴常朝,大會不 離禁廷位次三次。職官免常朝,唯赴大朝會。其京司 未升朝官員,祗赴朔望朝參,帶諸司職掌者,不在此 例。文官除端明殿翰林學士、樞密院學士、中書省知 制誥外,有兼官兼職者,仍各發遣本司供事。」可之。 天福三年,大朝群臣於崇元殿。

按《五代史晉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福三年,「正 月戊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仗衛如式。五月丁未朔, 帝御崇元殿,奏太常樂,受文武百官、二王後、三恪、皇 親、蕃客等朝賀。十一月丙寅冬至,帝御崇元殿受朝 賀。」

天福四年。受朝於崇元殿,又以日食雨雪不入閤 按《五代史晉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福四年正 月癸卯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賀,仗衛如式。五月壬寅 朔,帝受朝於崇元殿。七月壬寅朔,帝御崇元殿,百官 入閤如常禮。朔不入閤,日蝕故也。閏七月庚子朔,百 官不入閤,雨霑服也。十二月丁酉朔,百官不入閤,大 雪故」也。

天福五年正月詔:「宰臣、使相朝見辭謝,並與諸官一 時列拜。翰林學士及前任郡守等入閤退並依百官 班制。」

按《五代史晉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福五年正 月丁卯朔,帝御崇元殿朝賀,仗衛如式。壬辰,馮道奏 曰:「宰臣朝見辭謝,在朝堂橫街之南。逮至餘官,則悉 於崇元門內。」夫表著之列,豈可踰之。故古先明王,必 正其位服。此實事因偶爾,習以為常。又入閤禮畢之 時,群官退於門外,定班如初。俟宣放仗,唯翰林學士、 前「任郡守等,不隨百辟,即時直出。二者禮僭序失,其 使正之。」帝深然其言,於是下詔曰:「官爵之班,即分高 下;見謝之位,豈有異同?宜格通規,以為定制。今後宰 臣、使相朝見辭謝,並於崇元門內與諸官重行異位, 一時列拜橫行,以從舊例。又入閤之義,序班為重,宣 喚則齊趨正殿,放仗則各出朝門,何起居之禮即同, 而進退之規有異?其翰林學士及前任郡守等,今後 入閤退朝,宜依《百官班制》。」十一月冬至,受朝於崇元 殿,王公上壽。

天福六年,詳定《正至朝會禮》及樂章,帝受朝於崇元 殿。

按《五代史晉本紀》,不載。 按《崔梲傳》:「天福六年,高祖 詔太常復文武二舞,詳定正冬朝會禮及樂章。自唐 末之亂,禮樂制度亡失已久,梲與御史中丞竇貞固、 刑部侍郎呂琦、禮部侍郎張允等草定之。其年冬至, 高祖會朝崇元殿,廷設宮縣二舞在北,登歌在上。文 舞郎八,佾六十有四人,冠進賢黃紗袍,白中單,白練。」 請幫助識別此字。襠,白布大口褲,革帶、履,左執籥,右秉翟,執纛。引者 二人。武舞郎八,佾六十有四人,服平巾幘,緋絲布大 袖繡襠甲,金飾白練。請幫助識別此字。錦騰蛇起梁帶,豹文大口褲, 烏靴。左執干,右執戚,執旌。引者二人,加鼓吹十二按, 負以熊豹,以象百獸率舞。按設羽葆鼓一,大鼓一,金錞一,歌、簫、笳各二人。王公上壽,天子舉爵奏《元同》,三 舉登歌奏《文同》。舉食,文舞舞《昭德》,武舞舞《成功》之曲。 禮畢,高祖大悅,賜梲金帛,群臣左右睹者,皆嗟嘆之。 按《冊府元龜》,天福六年春正月辛酉朔帝受朝于崇 元殿。七月己未朔帝御崇元殿視朝。

天福七年正月朔,以用兵不受朝。五月。中書門下奏 簡百官起居諸儀。

按《五代史晉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天福七年春 正月丙辰朔。帝不受朝賀。用兵故也。五月己亥。中書 門下奏:「時屬炎蒸。事宜簡省。應五日百官起居,即令 押班宰臣一員押百官班。其轉對官兩員封事付閤 門使引進。本官起居後,隨百寮退,不用別出謝恩。其 文武內外官寮。乞假寧親移家及婚葬病損,並門見 門」辭。諸道進奉物等,不用殿前排列。引進使引至殿 前,奏云:「某等進奉。」奏訖,其進奉物便出。其進奉專使 朝見日,班首一人致詞,都附起居。州刺史并行軍副 使、諸道馬步軍都指揮使已下,差人到闕,並門見門 辭。州縣官謝恩日,甲頭一人都致詞,不用逐人告官。 其供奉官、殿直等,如是當直及于合殿「前排立者,即 入起居。如不當直排立者不用。每日起居,委宣徽院 專切點檢,常須整齊。」從之。

出帝開運元年定正衙辭謝及百寮常參禮

编辑

按《五代史晉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開運元年七 月辛未朔,帝御崇元殿。八月癸卯。倉部郎中、知制誥 陶穀奏,「內外臣寮正衙辭謝。內則諸司小吏與宰相 差肩。外則屬郡末寮,共元戎接武。欲望宰臣使相依 舊押班。其郡牧藩侯臺省少監長吏等,不得令部內 本司卑冗官員同班辭謝。」敕從其奏。十一月乙亥,吏 部侍郎張昭遠奏:「文武常參官每日于正衙立班,閤 門使宣不坐,後百寮俱拜。舊制唯押班、宰相、押樓御 史、通事舍人各緣提舉贊揚,所以不隨庶官俱拜。自 唐天成末,議者不悉朝儀,遽違舊典,遂令押班之職, 一例折腰。此則深忽禮文,殊乖故實。且宰相居庶寮 之首,御史持百職之綱,嚴肅禁庭,糾繩班列,慮於拜 揖之際,或爽進退之宜。於是凝立靜觀,檢其去就,若 令旅拜旅揖,實恐非宜。況事要酌中,恭須近禮,人臣 愛主,不在于斯。其通事舍人,職司贊導。比者兩班進 退,皆相其儀令則在文班武班之前,居一品二品之 上,端笏齊拜,禮實未聞。其押班宰相、押樓御史、通事 舍人,並請依天成三年以前禮例施行,無至差忒。」殿 中侍御史賈元珪奏:「是非既異,沿革不同,舉之則雖 有舊規,考之則全無故實。且夫酌人心而致禮,依神 道而設教,此乃經國之大端也。況通事舍人居贊導 之職,押樓御史當糾察之司,一則示于紀綱,一則防 于謬誤,所以靜觀進退,詳視等威,實非抗禮于庭。所 謂各司其局,俾令不拜,雅合其宜。伏以宰相押班,率 千官而設拜;起居內殿,統百辟以致詞。儀刑文武之 班,表式鵷鷺之列。不得比贊導之職,詎可同糾察之 司?統冠群僚,所宜列拜。臣位居憲府,跡廁同班,言或 庶其得中,罪難逃於多上。」帝從之。

開運二年春正月戊戌朔帝不受朝賀不豫故也。六 月乙丑朔帝御崇元殿百官入閤。

按《五代史晉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後漢

编辑

高祖乾祐元年正月辛亥朔帝不受朝賀

编辑

按《五代史漢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隱帝乾祐二年艾穎請朔望入閤起居

编辑

按《五代史漢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乾祐二年五 月,中書舍人艾穎上言:「近制,一月兩度入閤,五日一 度起居。近年以來,入閤多廢,每遇朔望,不面天顏。臣 請今後朔望入閤,即從常禮;如不入閤,即請朔望日 起居,冀面聖顏,以伸誠敬。」

後周

编辑

太祖廣順元年四月壬辰朔帝御廣政殿群臣起居十月壬寅雪尺餘放朝

编辑

按《五代史周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廣順二年五月御崇元殿受朝十一月日南至群臣 稱賀。

按《五代史周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廣順二年五 月丙辰朔,帝御崇元殿受朝,仗衛如儀。十一月癸丑 朔,入閤。己卯,日南至,帝御崇元殿,群臣服朝服稱賀, 退班于永福殿庭上壽,賜群臣酒三爵而罷。」

廣順三年正月朔,受朝于崇元殿。十一月日南至,不 受朝賀。

按《五代史?周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廣順三年正 月壬子朔,帝御崇元殿,群臣朝賀,樂懸仗衛如常儀, 班退。太祖御永福殿,群臣百僚稱觴獻壽,舉教坊樂, 旋幸太平宮,起居漢太后。五月己卯朔,帝服袞冕,御 崇元殿,群臣朝服,班於位,陪位官樂懸仗衛如常儀。 十一月乙酉,日南至,帝不受朝賀,群臣閤門拜表,班 退」,賜茶酒

世宗顯德元年御崇元殿百寮入閤如儀日南至不御殿百寮表賀

编辑

按,《五代史?周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顯德元年八 月壬寅朔,帝御崇元殿,文武百寮入閤,仗衛如儀。十 一月辛未朔,帝御崇元殿,文武百官入閤,仗衛如儀。 庚寅,日南至,帝不御殿,文武百寮詣闕拜表稱賀。 顯德二年正月朔,不御殿,群臣表賀。」

按《五代史周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顯德二年「春 正月辛未朔,帝不御殿,宰臣率百官拜表稱賀。四月 己亥,帝御崇元殿,文武百官入閤,仗衛如儀。八月丁 酉朔,帝御崇元殿,百官入閤如儀。」

顯德三年正月朔,不御殿。十一月冬至,百官拜表稱 賀。

按《五代史?周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顯德三年春 正月乙未朔,帝不御殿,文武百官詣閤進名稱賀。六 月壬戌朔,帝御崇元殿,文武百官入閤,仗衛如儀。十 一月庚子,日南至,帝不御殿,以宣懿皇后之喪在近 故也。宰臣率百官詣閤門拜表稱賀。」

顯德四年正月朔,受朝。二月,詔入閤,賜廊飧。五月朔, 視朝。八月朔,御崇元殿。

按《五代史周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顯德四年正 月己丑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賀。禮畢。御廣政殿。群臣 上壽。並如常儀。二月辛酉。詔曰:「文武百寮。起今後每 遇入閤日。宣賜廊飧。此有唐之舊制也。自晉氏多故。 寢而不行。」上以寵待廷臣。故復有是命。五月丁亥朔 帝御崇元殿視朝。太常樂懸金吾仗衛如儀。八月乙 卯朔,帝御崇元殿,文武百官入閤如儀。既罷,賜百官 廊飧。時帝御廣德殿西樓以觀焉,命中黃門閱視酒 饌無不腆。

顯德五年正月朔,帝衣戎服受賀。五月朔及冬至受 朝如常儀。

按《五代史周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顯德五年春 正月癸未朔,帝在楚州西北,衣戎服,御帳殿,受宰臣 以下稱賀。五月辛巳朔,帝御崇元殿,金吾仗衛、太常 樂懸如儀。十一月辛亥,日南至,帝御崇元殿受朝賀, 金吾仗衛、太常樂懸如儀。禮畢,宰臣率百寮常服詣 永德殿上壽而退。」

顯德六年春正月丁未朔帝御崇元殿受朝賀仗衛 樂懸如儀。

按《五代史周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云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