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七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
第七十卷目錄
科舉部彙考六
皇清〈總一則 順治九則 康熙二十則〉
選舉典第七十卷
科舉部彙考六
编辑皇清
编辑國初定「鄉、會、科場條例。」
《大清會典》。
國家用人,不拘資格,而以科目取士,其制最重。自
順治二年秋初行鄉試。三年春初行會試。嗣後定以「子、午、卯、酉年秋八月舉鄉試。丑、未、辰、戌年春二月舉會試。」 《間奉》、
特旨開科。隨時定期、更為曠典。我
「皇上加意作人」於《賓興大典》。
親加裁定。且疏通仕路。勿使科目壅滯。其制為尤重。
已
凡試義順治初定鄉試,八月初九日,第一場試《四書》義三篇,經義四篇。十二日第二場,試論一篇,詔誥表內科一道,判五條。十五日第三場,試策五道。
順治二年
编辑《大清會典》:凡科舉,順治二年定,遇鄉試年,照各直省
每額中舉人一名,止許取應試生儒三十名。提學考試精通三場者,方准應試,不得將初學之士冒濫。亦不許仕宦子弟於父兄原任衙門移文起送。多送者,監試官徑行裁革,不許入場。如取送過多,查參議處。又定教官及在籍恩、歲貢生、監生願就本省鄉試者,俱許與生員一體考送,卷面書「官」 字、「貢」 字、「監」 字,另案發落。儒士必三場俱通者,方准應試。至考遺才,務照應取名數錄送,其假滿、病痊、事結、未經補考者,不得混錄。又定:在監肄業貢、監生俱聽本監官考選,科舉臨場告改名、改經者,不准行。其各省貢、監生願就本省鄉試者,與生員一體編號,不得另分「皿」 字。若仍赴學院及吏部考送京府應試,通編「皿」 字號,亦不許混入。生員。至直省見任教職,年力精強,文學優長者,准提學考送應試。又定:生童有籍貫假冒,姓系偽謬者,不論已未入學,盡行斥革,仍將廩保懲黜。若有中式者,在內科道,在外撫按,覈實題參,革去舉人,發回原籍當差。如另有刑喪過犯,詐偽夤緣等情,依律治罪。如祖父入籍在二十年以上,墳墓田宅俱有的據,取同鄉官保結,方許應試。已中科甲,優免戶田,亦不得於祖籍、近籍重疊混免。
《凡科場條例》:順治二年定「一文有正體。凡篇中字句務典雅純粹,不許故摭一家言,飾為弘博。如有一連五句,影響游移、幽僻險恠者即行罰處。一,制科取士全係司衡。今後主考除翰林六科照例皆以次差,臨期倍取正陪題請。」
欽點外。其餘各衙門咨送、務遴才品、不得但拘資次
亦不得浮獵聲華。各直省房考取本省甲科屬官不足,聘鄰省甲科推知及鄉科教官掛議遷謫者不與。其房數悉以各直省科舉之數為準,每房分閱三百卷或二百五十卷,計數分房,計房取官。而其應取者,必以治行最年力強、學識俱到者為主。至於《春秋》《禮記》經孤恐易揣摩,臨時聽監臨官兌換。房分《易》《書》《詩》三大經入簾。次日,亦聽監臨官將各房考官單密送主試官,於臨分卷時照單定房,以杜關節之弊。一、士子有作《五經》者,如果博雅,不在篇數取多,且恐有關節之嫌,以後應行禁止。一,閱卷主考與各房同坐一堂,隨分隨閱,隨取隨呈,去取權衡,專在主考,不得但憑房考薦閱。倘有執拗憤爭者,即會同監臨提調指參。一、前場文字以明理會心,不愧先程者為合式。後場取出經入史,條對詳明者為合式。各卷解到之日,禮部會同禮科磨勘。如決裂本題,不遵傳注,引用異教,影合時事,摭入俚言諧語,及小結大結不分明,甚至作全不可解之語者,並後場空疏五策,原問十不憶五者,酌量所犯重輕,察參首嚴弊倖,次簡瑕疵。此外字句偶疵,風簷寸晷,不妨寬貸。一、課士之法,頭場為體,後場為用。闈中閱卷,須立程限。計自分卷以至撤棘,約可半月,以八日完前場,以七日完後場。遇有後場博雅通達,面前場稍未純粹者,亦得兼收。一、策題以關切事。
理明白正大為主不許搜尋僻事、揜匿端倪必問者列款而示使對者可按牘而陳庶乎真才易辨。一前場題目將經書分段書籤公同拈掣。如《論語》分為十段、王考掣至某書某段,即令房考於本段內各擬一題仍書籤候掣出者用之。餘題俱准此例其京闈擬題已定、先裝寫一通向
闕設案恭捧安置。主考等官行一拜三叩頭禮。待
士子散題已畢,然後進呈,不過卯辰二時。鄉試順天府尹捧進。會試禮部堂官於朝房等候,儀制司於場前等候。俟內簾傳出、進
呈題紙,監試提調各一員齎捧出,至大門內《立儀》。
制司官於大門外立覿面明交。即將場門封閉。司官捧至朝房。隨堂官恭進。〈二三場《進題》同。〉「一、初場文字每篇不得過五百五十字。二、三場表不得過千字,論策不得過二千字,題目字句不得錯落,真槁篇數不得短少,謄真不得行草書,塗抹不得至百字,卷葉不得越幅曳白及油墨污。他如初場破七也。七矣七,焉承七?夫七蓋七,甚矣七乎七」,歟起講七,意謂七,若曰七,以為小結七,蓋大結七,大抵七抑七,《嗟夫》之類。二場表少寫年號,及賀表、進表、謝表錯誤之類,犯者貼出。三場五策題,應寫第一問、第二問、第三問、第四問、第五問,不得誤寫各題,違者貼出。若不屬關節字面,及不係大差者,不必苛求。至堂貼竟行不用。一,拆號既畢,填寫已完,正副二榜同貼,不得先貼副榜,致妨勘對,亦不許過時方貼「副榜,致滋弊竇。」一、外簾四所書役,必取土著正身,以防慣替。凡卷面必印官役姓名,以憑稽考。受卷責任,全在長夜,慎防竊掠攙換之弊。對讀之役,如有本所未經察對,以致內簾駁出者,該所審卷後,本生名字即發學革黜。對讀各生,不許干預書寫,違者即時呈堂行革,重究謄錄。各役各縣選信實善書者印其左臂,臨時驗臂而入。如謄時療草,淡抹句字差落,些小失誤,責令重寫,重者枷革。若截去文字,那東移西,作奸舞文,定以枉法贓重遣。至「硃墨必一色,卷紙必一律,並宜申飭彌封。」一、所硃墨卷面字號,俱從此印,弊竇偏多,切宜重加防範,號簿封送,監臨人役嚴取互結。該所官親自印號,不經其手。卷到,各官分經及生員、監生信手掣籤用印,不許閑人窺看。墨卷號必與硃卷相對,頭場號必與二、三場相對、卷號必與簿號相對。監生、生員必須分別,毋得相混。至於各役彌封時,須專心閱視,無使竊去,以致割換。見有折角針眼等弊,登時究治。封盈一箱,本所官親送堂上,仍約謄錄所「官眼同交收,不許兩所人役近身半語。此四所官俱精明強幹,而彌封官關係尢急,當擇其尢者量才而任。四所總門除送薪水一次,皆實封鎖,不得與各所徵會宴聚。提調監試輪日稽察,俟《謄錄對讀》完日,方許撤封。會場一併遵行。」一、生儒入場,細加搜檢。如有懷挾片紙隻字者,先於舉場前枷號一個月,問罪發落。如有雇人代進者,倩代與受代之人俱一體枷號問罪。其搜檢官役,知情容隱者連坐。又臨場雖有搜檢之法,而場內供應員役,或有預將文字埋藏號舍及出入處所,或巧為傳逓,互相容隱,弊竇不易發覺。又有外簾各官與諸生認識者,另外差送茶湯酒飯入號往來,滋弊難防,監臨宜嚴行禁約,容隱者連坐。各宜嚴選信實,司門宜改易。佐貳點名,必互輪識認,門內執法巡邏,廣加偵伺。臨期或委能幹官二員專察。諸士領卷尋號時,有在號外停立者,登時扶送監臨詰問,坐定出題。「一切簾外員役,或有識認通家,決不許私入號房,傳送茶湯。其深夜受卷時,監臨以一人坐」堂上,嚴督受卷官分經收卷,有五十卷,即時封號入箱;剩有零星,亦即封號如法。又以監臨一人坐門內,出必照籤稽察,有卷發籤,籤完必繳,毋使不完者闌出,務令卷數與人數相合。其大門內關防務極嚴緊,不許一人侵入,以杜傳逓。至於編號一節,將字號分為兩截,如天字一號,「天」字為一印,一號為一印。自天字至「師」字止,共七十二面。自一號起至七十號止,共七十面。於編號時排定七十二卷。先將七十二字之印逐卷輪完。後將下截七十號數之印信手探出印於各字之下。每一巡畢。將此號印另收不用,以防重誤。但用筆即係作弊。各省號房數雖不同悉宜彷此。一草榜填號外簾俱不得與草榜已定。臨填榜時方延入監臨等官公同拆卷對號。拆號之日,隨將硃墨卷並粘硃卷大書名姓,墨卷大書名數。監臨官隨督同外簾官將硃墨
卷,逐一磨勘。硃卷字號無差,及文字內無關節可疑字樣,即用印鈐蓋,差人星馳解部,以憑磨勘。山東、山西、河南、陝西以九月盡到,浙江、江西、湖廣、江南以十月到,兩廣、四川、福建以十一月到,雲南、貴州以十二月到。遲延聽部科察參。一、直省府州縣地方,每遇鄉試年,先期榜示禁約。仍令巡捕員役嚴加緝訪。如有生儒、監生人等,營幹中舉及積年棍徒,假稱考官親識,多方設計誆騙,污累考官者,照例問擬,枷號滿日,發煙瘴地方充軍。其生儒、監生央浼營幹,致被誆騙者,亦照例發遣。科舉入場及開榜之日,如有無籍之徒,挾仇忌才,私寫匿名紙帖,揭於街衢,或編就歌謠,預先傳播,以至場中。雖取中不敢填榜者,在內聽巡城御史及五城兵馬司,在外聽按察司及應捕人役緝拿到官,依律治罪。見者即便燒燬。亦不許主試官概以避嫌,妄退文卷。如生儒因訟牽告在官審果不係緊關對証,亦許科場畢日問理,毋墮奸計,以長刁風。以後部科各衙門察參,須憑實據,不許輕信風聞,輒形章奏。其果有實據者,必鞫審贓証明白,依律處治。士子并過付人等,枷號三月,滿日問遣。如有親識書辦家人,指稱本官誆騙,本官自能舉發,即與紀錄,以示優敘。或士子有知為棍徒所欺,能自出首,據實跡報官者,特免本生之罪。止重處誆騙之人。若隱忍不報,事發一體枷號究遣。至於文體險恠,鑒別不精,又當別論。勿得摘取一二影響字句混入《關節疏》內,反滋辨端。如場後有生儒,無端造謗,撰搆歌謠,士風薄惡,莫此為甚。監生該監訪出,申本部究革。生員院道訪出徑革。一、京闈監試御史,定以一月前題。
知。即於。
欽遣。次日入院、分考用中行及候選進士。如不足、取
在外推知。到京、即送赴察院衙門。嚴加扃鑰、多撥兵番巡察。候順天府會宴之日、即於是日伴行入
朝同主考監臨等官
陛辭入院。江南各省鄉試俱如前例。一體遵守。簾
內官專主較閱、簾外官專主糾察。有越俎侵事、聽所司參奏。一順天鄉試、主考府丞、先期題
請各省該巡按御史先期題
請本部酌量道里遠近。將應差者先後疏名上請。
命下,刻期起行,不許因便攜家,不辭客,不攜帶多人。
「騷擾驛逓,并滋奸弊。所過州縣,逓相防護,不遊山水,不接故人,不交際。一到,提調官即迎入公館,依期驗進止。許監臨、提調、監試一拜考官,不回答。餘待事完日,方許相見,以避嫌疑。其未入貢院以前,所寓公館,仍用考官封條,惟聽監察御史委官巡邏,依時啟閉。遇《鹿鳴》等宴,正考居中,副考居左,監臨居右,行次如」 之。其同考旁坐。凡主考題差、係扣定日期、稍一延緩、不免誤事。考官如
命下、除真正疾病者、方許當日具疏辭免在京丁憂。
者、止用本衙門印信手本、到部司、即擬堪補官員、坐名題
請其出京未遠而有憂制度其道里時日尚可差。
官更替者。取所在官司印信公文,火速差人赴部投逓。取與題
請更代。俱免自奏。以致耽延時日。如行至中途。聞
有《憂制》等項,題補無及者,止行所在有司,轉申本省撫按官代奏,本官即先回籍守制。其見在一員,或正或副,即前赴科場,併力辦理。已到地方者,監臨官具本題
《知試錄》後序用同考官員名次、居首者、照常撰刻。惟
列銜名、不許干預主考之事。其丁憂官、仍須起有原籍印信公文。或家眷在京、起有本衙門印信公文、送至所差地方附郭有司衙門、看無違礙、方許申報。本官不得擅通《家報》
順治四年
《大清會典》:「順治四年題准主考各官入場,筵宴上桌。」
中桌各給銀花一對,下桌無銀花,共結綵樓一座,綵旂六道,出場筵宴。主考、知貢舉、禮部堂官,每員銀花一對,上桌一席。同考官、監察御史、收卷、提調、供給各執事官員、筆帖式,每員銀花一對,中桌一席。謄錄、彌封、收卷、對讀、守門、巡綽、供給鳴贊、醫官、大使、儒士、教坊司官,每員下桌一席。
順治八年
《大清會典》。「順治八年題准直省取中舉人硃墨卷令。」
主考監臨布政使知府等官、於揭曉日公同在場內、將中式硃墨卷每十卷為一封、各用印信、是日即起程解部。定限順天揭曉次日到部山
「東、山西、河南限二十日到部,江南、陜西限四十日到部,浙江、江西、湖廣限五十日到部,福建限七十日到部,廣東限九十日到部。如解卷違限十日者,府尹布政使罰俸一個月,解送官員議處。其中式舉人,提學傳齊,令將本身籍貫、花名親自書寫,於揭曉十日後,照解卷限期到部,以憑磨對磨勘。試卷內有字句可疑,一卷者,正副主考官罰俸六個月;二卷者,罰俸九個月;三卷者,罰俸一年;四卷者,降一級,五卷者降二級;六卷者,降三級,七卷以上革職。文體不正一卷者,正副主考官罰俸三個月;二卷者罰俸六個月,三卷者罰俸九個月,四卷者罰俸一年,五卷者降一級,六卷者降二級,七卷者降三級,八卷以」 上,革職。《同考官》有字句可疑,一卷者,降二級。二卷者,降三級。三卷以上,革職。文體不正一卷者,罰俸一年。二卷者,降一級。三卷者,降二級。四卷者,降三級。五卷以上,革職。
順治十一年
《大清會典》。「順治十一年題准同考官分房宜迴避」以
杜弊端。〈有中書應試,則中書不許分房。〉 又題准:「習《孤經》者,不許充孤經房考,止令擬題,聽主考鬮用。」
順治十二年
《大清會典》:「順治十二年題准南北試卷,俱不寫『四書』。」
《策論》字樣,以歸畫一。
順治十四年
《大清會典》:「順治十四年題准各省監生,除在部候選」
各衙門歷事,及恩、拔、歲貢副榜官監在監者,俱准科舉應試。其例:監生於本年援納者,不准本年應試。又題准:鄉會場不准分房閱卷,投認師生。其卷面不用分房印子,同經共閱,各列銜名,詳注批語。其《春秋》《禮記》,各增一官公閱,以合不分房之例。又題准:在京貢院外,令兵部酌撥八旗官一員及兵丁,分與汛地,同近貢院。本旗巡街之官晝夜巡緝如有搶劫之徒即行嚴拿送刑部重處如有徇情疏漏者事發一併究治永為定例。又題准不許場內刊刻《錄條》只許繕寫進
呈出、至衙門,方許刻錄。如有盜錄,飛報在內五城
御史,在外撫按及地方官嚴拿重究。被索之家許首告。考官入簾鋪陳等項,俱經內外監試驗明正副主考許攜出題書籍。同考以下不許至揭曉後出場,照入場例搜檢。貢院宜圍牆高峻,溝渠寬深,如修理官因循怠忽者,在外聽外巡察,在內聽內監試,指名參處。除真正同宗照例迴避外,其餘同姓無干之人,及先曾通譜,今遵
諭:「禁革聯宗絕往來者,應憑文去取,不准仍引宗誼。」
「避嫌謄錄書手對讀生員,各府州縣務細加考驗,擇善書朴實之人,開籍貫年貌。如有雇替搪塞,將起送之官題參。各役正身及雇替之人,俱從重究罪。如硃卷內作字粗鹵,遺落成行,硃淡無色,洗改洗補,責在《謄錄》。字訛句落,不細心詳對註改,責在對讀。倘有不遵,查出,或本生首舉,各役、各生及各經管官一併參處。」 又議准:「一府尹、布政使解卷遲延,每遲十日者,罰俸兩個月。仍詳查原文起解月日,係本官遲延者,責在本官;如係解役耽閣者,另行該撫從重治罪,與本官無涉。一,磨勘試卷內有字句可疑者,正副主考每一卷罰俸九個月,二卷罰俸一年,三卷降一級,四卷降二級,五卷降三級,俱調用;六卷革」 職,七卷革職提問。如有經書文內文理悖謬,不遵小註章旨,及論內文理悖謬,表判不合,題策內「所對非所問,皆為文體不正,一卷罰俸六個月,二卷罰俸九個月,三卷罰俸一年,四卷降一級,五卷降二級,六卷降三級,俱調用。七卷以上革職。」 如字句疵蒙謬累,及不諳禁例者,每卷罰俸三個月一磨勘。試卷內有字句可疑者,同考官一卷降三級,二卷降四級,俱調用;三卷革職提問。如文體不正者,一卷降一級;二卷降二級;三卷降三級,俱調用;四卷革職;五卷以上革職提問。如字句疵蒙謬累及不諳禁例者,每卷罰俸一年。一舉人磨勘出文體不正者斥革,字句可疑者斥革。字句疵蒙謬累等項,罰停會試二科。其不諳禁例者,罰停會試三科。如行文內筆誤二三字不礙禁例者,罰停會試一科。錯落在題目上者,罰停會試二科。同考官未經抹出者,罰俸一年。一場中墨筆添改,罪在主考,各降三級調用。藍筆添改,罪在同考,查明何官筆跡,亦降三級調用。其同閱官不能覺察者,亦降一級調用。一卷面除正副主考列名註批外,《餘同考官》但照品級敘列。如有違式
「不列,以及署名顛倒者,責歸主考,各降一級調用。一場內取中各卷,原宜三場遍閱,或主考以關防諸弊力不能周,應房考官通行點定,然後進呈。其房考藍筆未經點到者,各降一級調用。主考不行覺察者,罰俸一年。其副榜雖係不中之卷,亦應藍筆全點。有不全點者,將同閱一經之官各罰俸一年,主考官各罰」 俸九個月。一、程文用諸生原墨,稍加裁訂,違者降三級。一、中式硃卷上應先填名次,後填姓名,墨卷面雖原有舉子姓名,亦應填寫名次。如硃卷有止填本生姓名,未填名次者,墨卷有因本生姓名在上不填名次者,責在主考,各降一級調用。一、外簾各官,如墨卷錯落題字,及文內失格、違禁、後場違「式、真草不全等項,應貼不貼者,由受卷所官不行覺察,呈堂各降一級調用。如不應貼出而貼出者,亦照此例。」 一、硃卷謄寫係謄錄所官專責,近有督察不嚴,任其謄寫錯落,多至數行,被對讀、對出改正者,亦有對讀慢不經心,任錯不改者,謄錄、對讀官各罰俸九個月。一、對讀向用藍筆,各省參差不齊。今令各省改用黃筆,以垂畫一。嗣後有故犯者,官降一級,對讀生該提學黜革治罪。其因本所官之命誤用者,罰坐,本官本生免議。
順治十六年
《大清會典》。順治十六年議准例監生援納在前,而部
「文劄監,於科舉年方到者,仍准應試。」 又議准:受卷各役,責成宛、大兩縣,選撥勤慎書手共十四名,造年貌、籍貫清冊,送該提調官臨期選送受卷所,令本所官細心督察。倘有污損等弊,重責枷示。其有竊掠、攙換、迷失等弊,即送刑部治罪。如該所官不能覺察,或扶同不舉者,知貢舉及監試提調官一併察明會參,分別輕重處分。該役仍嚴加治罪。謄錄書手行各府州縣,務令科場二十日前解送到部。該提調官按冊籍考驗,堪用者印臂留用,不堪用者責枷駁回,將原送官參處。謄錄書手到所之日,聽該所官於每十名內選取總書一名,以便責令稽查督率。其《起送冊》,應令各府州縣一樣起送二本,一本留提「調查驗,一本付所官查考。」 其有潦草淡抹者,該所官按其姓名,立行責治,勒令再謄總書一并重責。如有書手作奸等弊,所官指名呈堂,送刑部治罪。若所官不能覺察,經知貢舉官監試提調查出者,題參處分。對讀生員,責成該學院行各學揀選年力精壯、文理通明之士,按年貌籍貫,造冊交送提調。內有點驗不對,及朦溷搪塞者,將本生斥革,開送官題參議處。其臨時對卷,有字訛句落,不細心詳對註改,及謄錄洗補,對讀生不舉者,該所官查出重治。如對讀官不督率各生詳對,及明知對讀潦草不行查舉者,經內簾發出,或知貢舉、監試提調等官察出,該所官照新例處分,本生斥革治罪。「其《對讀》向用黃筆,今改用紫筆。謄錄、對讀號舍,工部責成委官苫蓋修葺。若有浥壞傾壓等弊,知貢舉及監試提調會同參處。謄錄、對讀飲食,責成供給官親驗,務令鮮潔,按時給發。有給發不時不潔者,聽該所官呈明貢舉堂查處。舉子試卷自行污損者,照例貼出。若已交卷,係各所官役污損者,除」 文字棄燬不全外,餘俱注明某號卷,某人污損存冊外簾其卷應謄進,仍將棄燬、污損之人嚴行究處。一、《孝經衍義》廣頒學宮,俾知效法。并行申飭考官,每遇後場考試論策,間出《孝經》一題,以勵士尚。至於場中作判,務宜隨題剖斷,引律明確,不專以駢麗為工。一、場中坐次編號,令監試提調、公同四所官編印。以絕弊端其舉子進場搜檢嚴行責成各衙門搜檢官役。如大門搜過無弊而二門搜出者大門搜檢官役應行重處。一鄉會應試諸生。概不許大結以垂畫一。
順治十七年
《大清會典》:「順治十七年議准各主考到省,禁絕監臨。」
「提調官迎接拜望,以遠嫌疑。自出京以至入院,務令扣定日期。凡省中寓所俱用巡按封條,令巡按御史不時親行巡察。入簾行李,聽監臨提調官公同驗明出題書籍,令該地方官預備正文官板,許正副主考量帶,以備較正。一、房官闈中作弊,許主考不時據實糾參。或主考通同房官作弊,內許監試御史,外許該」 撫按不時糾參。其撫按所取簾官,內有關節賄賂敗露者,查係某撫某按取用,一併治罪。一,闈中遇有薦卷應駁者,抹出不中緣由,明註批語。經三駁者,於卷上注「三駁」 字樣,俟揭曉日一同中卷解部。
以便查核。至於同考閱卷之時,同經各官同堂公閱,不許私相商訂,不許別經同考,干與飲食寢宿,各歸房舍,不得恣論縱談。責成主考嚴行申飭,如有故違,立刻扶出,具題參處。倘主考官徇庇不舉,該撫按體訪得實,一併題參。一雷同勦襲,偶然倖中者,磨勘得實,立行黜革。其二三場原以覘士子經濟。凡坊間有時務表策名色,概行嚴禁。其科場作弊,有關節授受的據者,許指名告發〈如「挾讎誣捏」 ,匿名揭謠,照「光棍」 例治罪。〉一、同考官不許分註批語,其《春秋禮記》房名刪去。又
諭:會試舉人,場前投逓詩文干謁京官者,革去舉人。
下刑部究擬,京官不行舉首,事發一體治罪。順治十八年。
《大清會典》:「順治十八年,題准停止刊刻試錄,惟於場」
內繕寫《題名錄》進呈解送
康熙二年
编辑《大清會典》:「康熙二年,停止八股文章,鄉會試以策論。」
表判取士分為二場:第一場,試策五道;第二場。
《四書論一篇經論》一篇表一道判五條直省提
编辑
學院道「亦以《策論》考試生童。」
康熙三年
《大清會典》:「康熙三年題准春秋題目,鄉、會試併直省。」
學臣考試,俱出單題,《傳合》比題盡行刪去。康熙七年
《大清會典》:「康熙七年,仍以八股文章取士。」又題准
一、《四書》《五經》文章表判有全篇,雷同勦襲者,正副主考官,一卷罰俸六個月,二卷罰俸九個月,三卷罰俸一年,四卷降一級,五卷降二級,六卷降三級,俱調用。七卷以上革職,同考官,一卷罰俸九個月,二卷罰俸一年,三卷降一級,四卷降二級,五卷降三級,俱調用。六卷以上革職。舉人罰停會試二科。一,墨卷題內字「及文字內錯寫《謄錄》,不照原字謄寫,自行改正,對讀官不行對明,徑送內簾者,一卷謄錄、對讀官罰俸九個月,二卷罰俸一年,三卷降一級,四卷降二級,五卷降三級,俱調用。六卷以上革職。舉人罰停。會試二科,謄錄、對讀人,發該地方官責革。其內簾主考、同考官免議。」 一,正副主考、同考官有出題錯「字者,正副主考官一次,罰俸三個月。本經同考官罰俸六個月。正副主考官二次,罰俸六個月。同考官罰俸一年。自行檢舉者,正副主考官罰俸三個月,本經擬題同考官罰俸六個月。一、本身取中《四書》《五經論表》題目擬出者,降四級調用。若將本身取中題目擬出又錯寫者,革職。一、內簾官錯出題」 目字樣,士子各習專經,不稟明監臨官傳進內簾官改正,照題紙錯字謄寫,以致中式者,罰停會試二科。一,正副主考官遺批「取中」 字,同考官遺寫「公薦」 字,罰俸六個月。一、主考官場內發題過卯辰二時者,罰俸六個月;一,卷面籍貫不明,不行詳看駁回者,罰俸六個月。其應試生員試卷各有應編字「號,彌封官將卷面籍貫不明,不行詳看,錯印者,罰俸六個月,其主考官原照所編字號中式。如外簾錯編字號,移送內簾,於拆卷時未及查出,正副主考官罰俸六個月。一、科場內《經書》備有官板,其別項書籍亦應取官板備用。如不行申明,徑往書坊賃辦者,其經管備書籍官罰俸六個月。一、前場卷」 錯印後場卷號,後場卷錯印前場卷號者,經管官罰俸三個月。一、生員試卷,經管用印官將號印重印者,罰俸三個月。其用印模糊者,罰俸三個月。其經管木號印官將木號印重送者,及移送木號印字模糊者,罰俸三個月。一、應試生員姓名點名冊錯寫者,經管點名冊官,罰俸三個月。一、彌封所不於試卷上用條記移送謄錄所者,經管彌封官罰俸三個月。其謄錄所見彌封所失印《條記》,不行呈明,令其補印條記,私自差役投送者,經管謄錄官罰俸三個月。其謄錄書手姓名誤寫卷皮內者,經管謄錄官察出不行呈明,罰俸三個月。不行查出,亦罰俸三個月。一、取中試卷不印當堂公閱字,如誤押印,正副主考官自行檢舉,免議。如不檢舉,磨勘官看出者,主考官各罰俸六個月。一、卷冊相同貼示錯寫字者,經管貼示官罰俸三個月。一,墨卷未落硃卷,謄錄遺句,主考抹出,同考官未經抹出者,亦罰俸六個月。一、受卷所官,如以《書經》卷誤收《詩經》卷內,交送彌封所。彌封所官又不詳查,錯印《詩經》字號送內簾者,受卷所官、彌封所官各罰俸三個月。如自行檢舉,呈明改正者,免議。
康熙八年
《大清會典》。「康熙八年,議准復行刊刻試錄、登科錄
康熙九年
《大清會典》康熙九年題准「《春秋》脫母」等題,俱刪去「止。」
以「單題」 、合題酌量均出。
康熙十四年
《大清會典》:「康熙十四年,題准鄉、會試止設出場筵宴。」
其入場筵宴、簪花俱停止。又題「准復停刊刻《試錄》。」
康熙十七年
《大清會典》。「康熙十七年,令各省科舉題名錄,俱照『河』」
南體式刊刻
康熙十八年
《大清會典》:「康熙十八年議准:一、順天鄉試內簾添設」
滿、漢御史各一員,不與文事,專糾察弊竇,凡遇作弊等項,不時據實糾參。一、場內擬題,「《四書》掣定幾章,每題每人各擬一道;《五經》」 掣定幾章,每題每人各擬十道。俱送正副主考寫籤入筒,聽御史當堂拈掣。一、正副主考、同考入闈,各歸本房,不許私訪聚談。至閱卷時,同考官各以薦卷置中間案上,御史驗明內無私通小帖,方送主考收閱。如有情弊,即行糾察。一、正副主考、同考分閱之時,御史同坐一堂,向上對坐。每日晚停閱之時,查明所閱硃卷數目入箱,正副主考與御史共加封鎖,次日公同開閱,不許私帶入房。如違,糾參。一、同考如有私人暗通正、副主考,姑容取中,御史即刻題參。若同考不將佳卷盡數「呈薦,并將荒謬之卷妄薦者,正副主考會同御史查明題參。」 一,同考閱卷佳者,止用句圈句點,不許滿篇密圈密點,溷呈主考御史驗明,送正副主考詳閱圈點,照例註批。填榜之後,即行封鎖。「一,主考各帶三人,同考各帶二人,御史各帶二人,筆帖式帶一人,進場之時,御史照定數搜檢放入。如正副主考同考暗帶主文,假妝僕從隨入內簾者,御史察參議處。一、三場硃卷,如有埋藏偷換等弊,御史嚴行根究,題參重處。一、同考各官將落卷俱批出不中緣由,開榜之後,順天府出示、於十日內令本生領取原卷閱看,不許藏匿勒掯。如同考妄抹佳文,本生即赴部具呈,查明糾參。若本生文原不佳」 ,妄行控告,除革去生監外,仍交刑部照誣告例從重治罪。一內簾既設御史,其封門、發題、進卷、分卷、關防,一應諸事,俱應御史管理。一、會試內簾,亦添設滿漢御史各一員,悉照《順天鄉試》各款一體遵行。其新添滿漢御史,至期與內外監試御史密請具題。
欽點。 又議准:「一闈中閱卷,停其公閱公薦。」每官鬮
分硃卷若干,即於卷面上用「某經某房」 木印。如某房有弊,即將本房官處分。一,舉子黜革一名者,同考官革職黜革。二名以上者,同考官革職提問。正副主考官舉子黜革一名者,各降二級調用。黜革二名者,降三級調用。黜革三名以上者,革職,舉子罰停。會試三科者,每一名同考官降一級調用。正副主考官各罰俸一年。罰停會試二科者,每一名同考官降一級留任,正副主考官各罰俸九個月。罰停會試一科者,每一名同考官罰俸一年,正副主考官各罰俸六個月。又議准:「考官私訪聚談薦卷,私通小帖,所閱硃卷,私帶入房。凡係場內目擊等項情弊,御史容隱不行指名題參,別經發覺,御史降二級調用。」
康熙二十年
《大清會典》:「康熙二十年議准前場文字限六百五十。」
字。若將逾額之卷《謄錄》取中「照應貼不貼例」 處分
康熙二十一年
《大清會典》:「康熙二十一年,題准鄉會試入場、出場筵。」
宴簪花等項、俱照舊例行
康熙二十三年
《大清會典》:「康熙二十三年,議准鄉試、會試錄併進士。」
《登科錄》俱照例刊刻。
康熙二十四年
《大清會典》:「康熙二十四年,議准會試第一場四書題。」
目恭請
皇上欽定、於初八日午後密封發與內閣、交禮部官
密送內簾考試官刊刻給散。其《五經》及二三場題目、仍令考試官擬出。亦遵前例恭進。嗣後會試、併順天鄉試、俱照此例行。是年第二場表題由
皇上欽定密封、照前遣官捧送場內。至三場畢、主考
等官遴選《試卷》十本,繕寫進呈。
《御覽》:自第一名至第十名,俱由。
欽定名次、仍送場內拆號填榜。又令嗣後外簾執
事,官孔氏博士,不必開列,使孔氏子孫入場,無所迴避,以示優待聖裔之意。
康熙四十一年
《禮部則例》一,禮部為士子篇數違例據實題明事:該臣等議得:外場監試監察御史節什等疏稱,江南監生莊令輿、浙江監生俞長策,兩生俱做《五經》,以違例貼出士子博通五經,實關崇文雅化等語。查監生莊令輿、俞長策多做文章,與例不合,相應將所題之處,毋庸議可也等因。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初二日題,本月初八日奉。
旨:「莊令輿、俞長策俱授為舉人,准其會試。」嗣後願作
「《五經》者,不必禁止,作何定例,著九卿、詹事、科道詳議具奏。欽此。」 欽遵。該臣等會議得酌擬條例,開具於左:一、鄉會試作五經者,照卷面上原填所習本經,內簾派歸看某經房官取中。但作五經之人所習某經勢必占專經定額。如《春秋》
《禮記》係孤經中額原少尤不便被作五經者占
编辑
去。嗣後作《五經》者,不論南北官員等卷,應於額外取中。其《五經》試卷,主考、同考須擇其經旨明晰,文詞清贍者,方准酌取,不得過三名。如違例勦襲雷同,及草率完篇者,不得妄取,寧闕毋濫。倘佳卷果多,不便棄置,臨期酌奪題明。一、定例試卷須真草俱全,如做《五經》者草稿或闕,亦免其貼出。但《四書》本經草稿不許闕一。《五經》取中,務得通才。須稍難其途,然後行之可久。查二場舊例,論一篇,詔、誥、表各一道,判五條,其詔、誥、表內止作表文一道。康熙二十六年,內部覆臺臣陸祖修議,以詔、誥二題,真屬虛設,應行刪去等語。今既有願作五經之人,其第二場應仍復詔、誥二題,命其兼作,闕者不錄。其習一經者,仍如現行例。一、向來作《五經》者,限於卷短,俱雙行密寫,不便觀覽。應行直省提調官,另備長卷,許本生入場後,稟明監臨,給發長卷。其二三場不必另備。以上四條,伏候
聖裁。俟
命下之日,載入《科場條例》。通行直省遵行可也。《康熙》
四十一年十月初八日奉。
旨:「依議。」
康熙四十四年
五月初五日
上諭內閣:「開科取士,以能《明經義》為重。《若增入詩賦》」,
則士子攻習詞章,反於經義疏淺,甚非國家磨勵實學之意。今闈試屆期,俞化鵬妄請更張成法,大不合理。該部覆議允行,亦屬不合,可下旨通行嚴飭。
康熙四十五年
《戶部則例》一,戶部將八月分撥過銀兩事件,具摺奏。
聞。奉
旨、「此內支給進士等牌坊銀兩、俱係六十兩」等語。京
「城牌坊,銀止給三十兩,此項銀兩應在京城支給,著戶部議奏。欽此」 欽遵。該臣等議得:京城並各省老人、節婦坊銀,每名止給三十兩,自後直隸各省進士牌坊銀兩,俱給三十兩,在京城支給。再查直隸各省舉人牌坊銀兩,亦係三十兩至六十兩不等,今進士牌坊,銀止給三十兩,應將各省舉人牌坊銀,俱以二十兩支給。其舉人各省應試、不在京城、仍照舊例、在本省藩庫支給可也。奉
旨:「依議。」
康熙四十七年
《禮部則例》。一、禮部議覆內場監試御史華等疏查定例內鄉試八月初九日第一場,十二日第二場,十五日第三場等語,科場關係重大,士子連夜宿場,不無交通倩代等弊。相應如該監試等所請,嗣後鄉會試時出題考試,次日內將士子務行放出,不許宿場。若出題次日不能完卷,監試等不行查放,敢令連宿場內者,將監試提調及本生、一併交部議處可也。《奉》
旨:「依議。」
康熙五十年
十月初九日
上諭:「大學士溫達、李光地、蕭永藻直省生員舉人。」增
「額既多,赴考者較前倍眾。分校官不將卷子全閱,但檢意中之人及有關節卷子呈正副主考,而主考亦止將分校官所呈卷子分別取中,是以真材屈阨。今科赴考者,俱嘖有怨言,謂好文被房官埋沒,竟不呈送主考,此皆主考官不能將卷子全閱之故也。即今朕之記性,雖不及上哲,猶可為中資。如一日閱《時文》」 百篇,亦不能首尾全記。主考於數日之內,閱卷幾千,定其次第。
不過隨手出序而已。未必得當也。此特因出榜之期太近故耳。如將出榜之期多展數日。則主考得以盡閱卷子。不致真才有遺珠之歎矣。爾等問九卿具奏。
《禮部則例》一、禮部覆左都趙疏請將順天鄉試五經中額比各省量增,其會試五經中額,亦照順天鄉試之數,如文或未優,寧缺毋濫等因。具題前來。欽惟。
皇上垂念近年各省讀書士子日盛於前,專經士子,
已蒙
聖恩增額。今直隸各省習《五經》者、原額取中三名之
外。應酌量加增一名。其順天試額。多於各省《五經》中額。酌增二名。會試五經中額。亦酌增二名。如文或未優。寧缺毋濫。俟
命下之日,臣部通行直隸各省,今科為始,永為定例。
載入《科場條例》,一體遵行可也。康熙五十年五月二十八日奉。
旨:「依議。」
一禮部等為欽奉
上諭事。臣等恭讀
聖諭。仰惟我
皇上明並日月,無微不照,所以燭科場事宜,詳頒 諭旨。今直省生員舉人額數,屢次加增,赴考士子,較
「前實盛,有多至萬餘人者。誠因揭曉期迫,主考不能細心全閱,以致房考草率完事。查會試揭曉日期,原於三月初五日內,今寬限三月十五日內。鄉試揭曉日期,大省原於九月初五日內,今寬限九月十五日內;中省、小省俱於八月內,今寬限中省於九月初十日內,小省於九月初五日內。其直隸、江南、浙江鄉試人數倍於他省,應照會試例加用房考官二員。」 再,主考官止閱房官呈薦之卷,今既寬限揭曉,嗣後主考官應將房考官薦卷外餘卷亦令遍閱,庶主考、房考俱得細心詳閱,佳卷不致遺落,可以仰副
皇上掄選真材之至意矣。康熙五十年十一月十六
日奉
旨:「依議。」
一、禮部議得:「左都趙疏稱『滿字、合字及官字號卷,例不分經,則將此卷分散各房;是以房官兼看數經矣。誠恐經旨之果否不悖,未必盡曉;經文之是否可取,未必盡合』。」 臣以為會試之滿字等號卷,應令歸原看房分閱彙呈,主考不得專責一房;其鄉試亦應倣此。會試滿字號取中進士四名,合字號中二名。官卷稍多,尚可分中一名「合」 字號官卷人少與民卷分中,此必不能之事。雲南、貴州、廣西以官卷甚少,俱不另編官字號官卷。應照雲貴、廣例,不另編官字號,憑文去取等語。應如所請,俟
命下之日,載入《科場條例》。移咨直隸各省可也。《康熙》
五十年十二月內奉
旨:「依議。」
康熙五十一年
《萬壽盛典》。康熙五十一年四月二十四日丙子 上允禮部議覆直省舉人貢監生員李長庚、陳大慶
查克弘等所請
特開:
《萬壽》鄉會科每十年一舉,永著為令,以昭曠典,以隆
文治
四月十五日,各省舉人、貢、監生員臣李長庚、陳大慶、查克弘等,謹
奏為太平。聲教日隆。多士歡騰益切。恭逢
「萬壽之昌期。請舉千秋之曠典。」以祝
聖釐。以揚文治事。欽惟我
皇上乾元仁,壽久道化成。
御宇。五十一年、
聖德神功,超越千古,雨露深恩,無所不被。而右《文愛》。
士,重道崇儒,作人之化,日盛月新,尢為史冊所未有邇者
萬幾之暇。
御製經書文字。包天羅地、內聖外王、允足垂教萬世。
復於新科會試《中式進士》。
親加覆試,禮遇優隆。
御製《西苑試士詩》,以示獎勵。普天率土、無不踴躍歡
《忻臣》等鄉、會試,十五省士子雲集京師。戴
德如天報。
恩無地。伏念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萬壽正誕。」臣等身被
皇上教育五十餘年,今又躬逢盛事,千載一時。願竭
犬馬之忱,敬效躋堂之祝。設立
萬壽經壇《鼎建》。
《萬壽碑》亭慶祝聖壽,其建亭之費〈臣〉等、公赴禮部彙繳。伏求
皇上廣覆載生成之量、擴天地父母之心、特於京闈
開
萬壽鄉科《禮闈》開:
《萬壽會科》。
欽命題目:
親加睿覽。更請永為定例。以後每逢十年、
皇上萬壽正誕、即加一科。以彰太平盛典。則光垂奕
祀照耀無窮矣謹
奏奉
旨:「碑亭不必建《摺子》,交與禮部議。」
四月二十二日,禮部尚書〈臣。〉松柱等:謹
題為「《太平》。聲教日隆,多士歡騰益切。」 恭逢
「萬壽之昌期。請舉千秋之曠典。」以祝
聖釐、以揚文治事〈臣〉等議得:「直隸各省舉人、貢監生」
員李長庚、陳大慶、查克弘等奏稱:「伏念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萬壽正誕。〈臣〉等身被。
皇上教育五十餘年,今又躬逢太平盛事,千載一時。
願竭犬馬之忱,敬效躋堂之祝。《設立》
萬壽經壇《鼎建》。
《萬壽碑亭。慶祝》
聖壽。伏求
皇上廣覆載生成之量、擴天地父母之心、特於京闈
開
萬壽鄉科於禮闈開。
《萬壽會科》。
欽命題目:
親加睿覽。更請永為定例。以後每遇十年
「皇上萬壽正誕、即加一科、以彰太平盛典」等因具奏。
前來欽惟我
「皇上聖神格被。久道化成。武功赫濯、而六合清寧。」文
教誕敷而萬方鼓舞。加以旁求選俊,明試登賢。
天文垂「雲漢」之章,作人揚壽考之盛。普天胥慶,薄海
同歡。茲惟康熙五十二年,恭遇
皇上六十萬壽。日月升恒。休徵協應。天下士子沐教
化詠《太平》。雲集京師虔祝
萬壽。際此非常之慶,合邀異數之恩。今據《李長庚等》
奏請於京闈開
萬壽鄉科於禮闈開。
《萬壽會科》,應如所請,以愜輿情。但此係普天大慶,曠
典出自
皇上特恩。如蒙
俞允照《順治丙戌科通行鄉試》,《己亥科特行會試例》
於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內舉行鄉試,八月內舉行會試。其《一應鄉會試事宜》:〈臣。〉部另行酌議具奏。嗣後每遇十年
皇上萬壽正誕、即加一科。「億萬斯年」、永為定例。庶彰
《太平盛典》、益收人才實效。謹題請
旨:「本月二十四日奉」
旨:「依議。」
《禮部則例》。禮部等衙門為欽奉
《上諭》事:「會議得五十二年十月十一日大學士松等」
奉
旨:「三年鄉會試,原期得實學真才、自必以研究經書。」
義旨為根本。蓋《四書》《五經》皆聖人講理明道之書。貫始徹終無非精意。近見鄉會試但擇取冠冕吉祥語出題每多宿搆倖獲。致讀書通經之士漸少。今後闈中題目應不拘忌諱。庶難預作揣摩實學自出。著九卿會議具奏。欽此。仰惟我
皇上學精道奧,理澈心源。接唐虞洙泗之傳,後先合
揆闡《四子六經》之祕,左右逢原。
「壽考作人」,既加恩於鄉會;弘文選士,更洞悉夫醇疵。
念設科務得真才,而經書貴研義旨。精意微言之妙,貫始徹終。講理明道之書,萬殊一致。若出題但取冠冕,將宿搆盡屬揣摩。特奉。
諭旨、敕令會議。此誠拔才崇實之盛心。端本去弊之
良法,自有制科以來,未有如此之灼見淵微者也。嗣後考官出題,不拘忌諱,凡《四書》《五經》聖賢講理明道之語,俱可出題。庶士子難以揣摩,不致宿搆倖獲,則實學共敦,真才輩出矣。俟
命下,載入《科場條例》。通行直隸各省遵奉施行可也。
奉
旨:「依議。」
康熙五十三年
《禮部則例》。禮部等為欽奉
上諭「事、先經議覆《文武改試》」一本、奉
旨:「甚屬繁瑣。著原本發回再議具奏。欽此。」再會議得:
嗣後文生員有願改入武場,武生員有願改入文場者,照文武生員鄉試例起送。各文武場鄉試。文舉人有願改入武場,武舉人有願改入文
場者,照文武舉人會試例,起送各文武場會試。其中式者照例送入新冊,不中者,仍各歸入文武原冊內,不准再行改考。此考試事宜,俱照科場現行例行俟
命下之日、通行八旗漢軍都統、直隸各省、併奉天、一
體遵行可也奉
旨:「依議。」
禮部議得:監試監察御史尼疏,凡考試舉子入闈,俱穿拆縫衣服,單層鞋襪,無面皮襖,只帶籃筐小凳、食物筆硯等項,其餘別物,令在外留截,如違,立拿照科場例治罪。又「《疏》稱舉子進院,多在龍門擁擠」 等語。應如所奏,嗣後凡遇考試,先移咨兵部,巡綽營官照常派出有親子弟入場,應迴避不派去。外,或參將或游擊,添設一員,每翼添參領一員,章京二員,同考官一體入場,坐明遠樓前,公同御史管理。「漢人責成營官,旗人責成參領」 等語。務令舉子照《卷面字號》押進號舍,督同封固,不許私從柵欄逸出。參領、營官三場考試完日,令其出場。《號軍》著令提督衙門嚴飭該管官員,務選正軍,每十名以一人為號頭,將號軍面用印記預造簡明檔冊送入該管處如違事發將該管官議處治罪。又疏稱「向來鄉會」 等語應如所奏嗣後天晚不准收卷即行封門如違將應試舉子照科場例治罪將該管官照徇情例議處治罪。又《疏》稱「貢院號房」 等語應如所奏。添造號房交與順天府於明年修造時查場內有空閒之處、酌量添造。四面圍牆、有倒塌、用磚砌堅固。候
命下之日、載入《科場條例》。通行八旗。直隸遵奉施行。
可也奉
旨:「依議。」
又禮部等每翼派遣都統一員,副都統二員,督理稽察科場條例四款,康熙五十三年十月議得《御史尼》條奏四款,照前議。〈臣。〉《等又增議得》:「一、文章在外抄成底子,或隔牆傳逓,或從食物夾帶,窩鋪挖孔等弊,皆由巡綽處疏忽所致。嗣後貢院內隔斷牆垣,著令高堅修築,窩鋪蓆棚,不許挨牆搭蓋,交與巡綽官員,令兵卒晝夜傳籌巡查。如將牆垣不行高堅修築,令御史將該管官題參治罪。如進食物,內外御史各應細檢放入。如不嚴查,此等弊發,將作弊之人嚴審,從重治罪,《監察御史、巡綽官》亦行議處。」一、謄錄書手、對讀生員,原應地方官,該學政選擇正身,照例呈送。近有不肖之人假充謄錄、對讀,頂冒入場,代人作文,本生夤緣書吏或暗逓白卷,或偷竊預備空白卷給與代作之人作文,或閱他人佳卷抄寫,種種等弊,不能盡述。嗣「後所備空白卷,交與外監試收貯。如至公堂有應用處,候行文給發應用。」此等弊發,將代作之人併夤緣代作之人知情容隱通同作弊之人,俱嚴審從重治罪。其原送官員及所官,酌量情弊治罪。一、太醫院咨送本衙門肄業生員考試,或監生並非監生,冒人監生姓名入場考試者,皆由不在本省「起文無憑稽查。嗣後無論太醫院及各館有應考舉之生監,俱於各該管處具題移送,到日准其考試。其在國子監肄業監生,許照例考錄送考。其在本省監生,合在本省考試,有情願進京應試者,於鄉試前一年起本省印文到部劄監違者照例議處。一各省揭曉之後,中式舉人原係到學政衙門填寫親供送部,查對墨卷筆跡。近來舉子不到學政衙門填寫親供,往往發至州縣填寫,不及時解部,以致筆跡真偽,無憑稽查。嗣後各省放榜後,地方近者限一月,遠者限兩月,京城限十日,俱令本生到學政衙門填寫親供送部,不許私發州縣填寫。如違限不填寫者,舉人不准會試。其親供不能」與卷子一同解到,俟卷子解到日期始,地方遠者限二月,近者限一月,京城限十日,即速送部,仍交與磨勘試卷。九卿對墨卷細驗筆跡,如親供逾限,不即送部者,禮部將學政題參,照例議處。俟
命下之日,載入《科場條例》內,通行八旗、直隸各省遵
行可也奉
旨:「依議。」
康熙五十五年
《禮部則例》:「禮部,內閣交出鄉會試出題。」
啟奏摺本奉
旨:「仍照舊就好,原本發還,著再議具奏。欽此。」〈臣〉等會。
議得:「歷科鄉會試頭場作經書八股,文章七篇,二場作《性理論》或作《孝經論》一篇,判五條,三場策五道。嗣後鄉會試題目,俱照舊例遵行。」 但近來考官俱出熟習擬題,以致士子揣摩勦襲殊
無實學。嗣後頭場經書題目,不拘忌諱,不許出熟習擬題。二場專用性理作論,一篇表題,不許出本年時擬近事。表聯須詞語音律調諧五判須剖斷精詳,律例明悉,方為合式,如有勦襲陳言,雷同抄寫者,不許取中。三場五策,須精切條對,不許多用頌
聖語。俟
命下之日、載入《科場條例》內、通行八旗直隸各省、一
體遵行。康熙五十五年十二月初二日。。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