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銓衡典/第030卷

經濟彙編 銓衡典 第二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三十卷
經濟彙編 銓衡典 第三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銓衡典

 第三十卷目錄

 官制部彙考八

  宋

  南齊

銓衡典第三十卷

官制部彙考八 编辑

编辑

宋定《百官》之制。

按《宋書百官志》:「太宰一人。周武王時,周公旦始居之, 掌邦治,為六卿之首。秦漢魏不常置。晉初,依《周禮》備 置三公,三公之職,太師居首。景帝名師,故置太宰以 代之。太宰蓋古之太師也。殷紂之時,箕子為太師。周 武王時,太公為太師。周成王時,周公為太師。周公薨, 畢公代之。漢西京初不置。平帝始復置太師官,而孔」 光居焉。漢東京又廢。獻帝初,董卓為太師,卓誅,又廢。 魏世不置。晉既因太師而置太宰,以安平王孚居焉。 太傅一人,周成王時,畢公為太傅。漢高后元年,初用 王陵。

「太保一人。殷太甲時,伊尹為太保,周武王時,召公為 太保。」漢平帝元始元年,始用王舜。後漢至魏不置,晉 初復置焉。自太師至太保,是為「三公。論道經邦,燮理 陰陽,無其人則闕,所以訓護人主,導以德義者。」 相國,一人。漢高帝十一年始置,以蕭何居之,罷丞相。 何薨,曹參代之。參薨,罷魏齊王,以晉景帝為相國。晉 惠帝時趙王倫,愍帝時南陽王保,安帝時宋高祖,順 帝時齊王,並為相國。自魏晉以來,非復人臣之位矣。 丞相一人。殷湯以伊尹為右相,仲虺為左相。秦悼武 王二年,始置丞相官。丞,奉相助也。悼武王子昭襄王 始以樗里疾為丞相,後又置左右丞相。漢高帝初置 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國。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 帝二年,復置一丞相,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漢 東京不復置。至獻帝建安十三年,復置丞相。魏世及 晉初又廢。惠帝世,趙王倫篡位,以梁王肜為丞相,永 興元年,以成都王穎為丞相;愍帝建興元年,以琅邪 王睿為左丞相,南陽王保為右丞相,三年,以保為相 國,睿為丞相。元帝永昌元年,以王敦為丞相,轉司徒 荀組為太尉,以司徒官屬并丞相為留府,敦不受。成 帝世,以王導為丞相,罷司徒府以為丞相府。導薨,罷 丞相,復為司徒府。宋世祖初,以南郡王義宣為丞相, 而司徒府如故。

太尉,一人。自上安下曰尉。掌兵事。郊祀掌亞獻,大喪 則告諡南郊。堯時舜為太尉官,漢因之。武帝建元二 年省。光武建武二十七年,罷大司馬,置太尉以代之。 靈帝末,以劉虞為大司馬,而太尉如故。

司徒一人。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視濯,大喪安梓宮。少 昊氏以鳥名官,而祝鳩氏為司徒。堯時舜為司徒。舜 攝帝位,命契為司徒。契元孫之孫曰微,亦為夏司徒。 周時司徒為地官,掌邦教。漢西京初不置。哀帝元壽 二年,罷丞相,置大司徒。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司空一人。掌水土事。郊祀掌掃除,陳樂器。大喪掌將 校復土。舜攝帝位,以禹為司空。契之子曰冥,亦為夏 司空。殷湯以咎單為司空。周時司空為冬官,掌邦事。 漢西京初不置。成帝綏和元年,更名御史大夫為大 司空;哀帝建平二年,復為御史大夫;元壽二年,復為 大司空;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字。獻帝建安十三 年,又罷司空,置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郗慮免,不復補。 魏初又置司空。

大司馬一人,掌武事。司,主也。馬,武也。堯時棄為后稷, 兼掌司馬。周時司馬為夏官,掌邦政。項籍以曹咎、周 殷並為大司馬。漢初不置。武帝元狩四年,初置大司 馬,始直云司馬。議者以漢有軍候千人司馬官,故加 大。及置司空,又以縣道官有獄司空,又加大。王莽居 攝,以漢無小司徒,而定可馬司徒、「司空」之號並加大。 光武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馬,以太尉代之。魏文帝 黃初二年,復置大司馬,以曹仁居之,而太尉如故。 大將軍一人。凡將軍皆掌征伐。周制,王立六軍。晉獻 公作二軍,公將上軍,將軍之名起於此也。楚懷王遣 三將入關,宋義為上將。漢高帝以韓信為大將軍。漢 西京以大司馬冠之。漢東京大將軍自為官,位在三 司上。魏明帝青龍三年,晉宣帝自大將軍為太尉,然 則大將軍在三司下矣,其後又在三司上。晉景帝為 大將軍,而景帝叔父孚為太尉,奏改大將軍在太尉 下,後還復舊。晉武帝踐阼,安平王孚為太宰,鄭沖為 太傅,王祥為太保,義陽王望為太尉,何曾為司徒,荀 顗為司空,石苞為司馬,陳騫為大將軍。凡八公,同時 並置,唯無丞相焉。有蒼頭字宜祿,至漢丞相府,每有所關白,到閤輒傳呼「宜祿」,以此為常。丞相置三長史。 丞相有疾,御史大夫率百僚三旦問起居,及瘳,詔遣 尚書令若光祿大夫賜養牛,上尊酒。漢景帝三公病, 遣中黃門問病。魏、晉則黃門郎,尤重者或侍中也。魏 武為丞相以來,置左右二長史而已。漢東京太傅府 置掾、屬十人,御屬一人,令史十二人,不知皆何曹也。 自太尉至大將軍、車騎、驃騎、衛將軍,皆有長史一人, 將軍又各置司馬一人,太傅不置長史也。太尉府置 掾、屬二十四人。西曹主府吏署用事,東曹主二千石 長吏遷除事,戶曹主民戶祠祀、農桑事,奏曹「主奏議 事,辭曹主辭訟事,法曹主郵驛科程事,尉曹主卒徒 轉運事,賊曹主盜賊事,決曹主罪法事,兵曹主兵事, 金曹主貨幣鹽鐵事,倉曹主倉穀事,黃閤主簿省錄 眾事。」御屬一人,令史二十二人。御屬主為公御令史, 則有閤下記室、門下令史,其餘史闕案。掾屬二十四 人,自東西曹凡十二曹,然則曹各置掾、屬一人,合二 十四人也。司徒置掾、屬三十一人,御屬一人,令史三 十五人。司空置掾、屬二十九人,御屬一人,令史三十 一人。司空別有道、橋、掾,其餘張減之號,史闕,不可知 也。漢東京大將軍、驃騎將軍從事中郎二人,掾、屬二 十九人,御屬一人,令史三十人。騎衛將軍從事中郎 二人,掾、屬二十人,御屬一人,令史二十四人。兵曹掾 史主兵事稟假,掾史主稟假。又置《外刺姦》主罪法。其 領兵外討,則營有五部,部有校尉一人,軍司馬一人。 部下有曲,曲有軍候一人;曲下有屯,屯有屯長一人。 若不置校尉,則部但有軍司馬一人。又有軍假司馬、 軍假候,其別營者則為別部司馬。其餘將軍置以「征 伐者,府無員職,亦有部曲、司馬、軍候以領兵焉。」按大 將軍以下掾屬與三府張減史闕,不可得知。置令史、 御屬者,則是同三府也。其云「掾史」者,則是有掾而無 屬,又無令史、御屬,不同三府也。魏初,公府職寮,史不 備書。及晉景帝為大將軍,置掾十人,西曹、東曹、戶曹、 倉曹、賊曹、金曹、水曹、兵曹、騎兵各一人,則無屬矣。魏 元帝咸熙中,晉文帝為相國,相國府置中衛將軍、驍 騎將軍,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主簿四人,舍 人十九人,參軍二十二人,參戰十一人,掾、屬三十三 人;東曹掾、屬各一人;西曹屬一人;戶曹掾一人,屬二 人;賊曹掾一人,屬二人;金曹掾、屬各一人;兵曹掾、屬 各一人;騎兵掾二人,屬一人,車曹掾、屬各一人,鎧曹 掾、屬各一人,水曹掾、屬各一人,集曹掾、屬各一人,法 曹掾、屬各一人,奏曹掾、屬各一人,倉曹屬二人,戎曹 屬一人,馬曹屬一人,媒曹屬一人,合為三十三人,散 屬九人,凡四十二人。晉初,凡位從公以上置長史,西 閤、東閤,祭酒,西曹、東曹掾,戶曹、倉曹、賊曹屬各一人。 加「兵者又置司馬從事,中郎、主簿,記室督各一人,舍 人四人,為持節都督者,置參軍六人。」安平獻王孚為 太宰,增掾、屬為十人,兵、凱、士、營軍、《刺姦》五曹皆置屬, 并前為十人也。楊駿為太傅,增祭酒為四人,掾、屬為 二十人。兵曹分為左右,法、金、《田集》、水戎、車馬十曹,皆 置屬,則為二十人。趙王倫為相國,置左右長史、司馬, 從事中郎四人,參軍二十人,主簿、記室督、祭酒各四 人,掾、屬四十人,東西曹屬;其餘十八曹皆置掾,則四 十人矣。「凡諸曹皆置御屬令史、學幹,御屬職錄事也。 江左以來,諸公置長史,倉曹掾、戶曹屬,東西閤祭酒 各一人,主簿舍人二人,御屬二人,令史無定員。領兵 者置司馬一人,從事中」郎二人。參軍無定員,加崇者 置左右長史、司馬,從事中郎四人,掾、屬四人,則倉曹 增置屬,戶曹置掾,江左加崇,極於此也。長史、司馬、舍 人,秦官。從事中郎,掾、屬、主簿、令史,《前漢官》陳湯為大 將軍,王鳳從事中郎是也。御屬參軍,《後漢官》孫堅為 車騎參軍事是也。本於府主無敬。晉世太原孫楚為 大司馬,石苞參軍,輕慢,苞始制施敬。祭酒,晉官也,漢 吳王濞為劉氏祭酒。夫祭祀以酒為本,長者主之,故 以祭酒為稱。漢之侍中,魏之散騎常侍高功者,並為 祭酒焉。公府祭酒,蓋因其名也。長史、從事中郎主吏, 司馬、主將、主簿、祭酒,舍人主閤內事,參軍、掾屬令史 主諸曹事。司徒若無公,唯省舍人,其府常置其職寮 異於餘府。有左右長史,左西曹掾屬各一人,餘則同 矣。餘府有公則置,無則省。晉元帝為鎮東大將軍及 丞相,置從事中郎,無定員,分掌諸曹,有錄事中郎、度 支中郎、三兵中郎。其參軍則有諮議參軍二人,主諷 議事。晉江左初置,因軍諮祭酒也。宋高祖為諮議參 軍,無定員。今諸曹則有錄事、記室、戶曹、倉曹、中直兵、 外兵、騎兵、長流賊曹、刑獄賊曹、城局賊曹、法曹、田曹、 水曹、鎧曹、車曹、士曹、集右、戶、墨曹,凡十八曹。參軍參 軍不署曹者,無定員。江左初,晉元帝鎮東,丞相府有 錄事、記室、東曹、西曹、度支、戶曹、法曹、金曹、倉曹、理曹、 中兵、外兵、騎兵、典兵、兵曹、賊曹、運曹、禁防、典賓、鎧曹、 田曹、士曹、騎士、車曹參軍,其東曹、西曹、度支、金曹、理曹、 典兵、兵曹、賊曹、運曹、禁防、典賓、騎士、軍曹,凡十三曹,

金闕所餘十二曹也。其後又有直兵、長流、刑獄、城局
考證
水曹、右戶、墨曹七曹。高祖為相,合中兵、直兵置一參

軍,曹則猶二也。今小府不置長流參軍者,置禁防參 軍。蜀丞相諸葛亮府有行參軍,晉太傅司馬越府又 有行參軍、兼行參軍,後漸加長「兼」字除拜則為參軍 事,府板則為行參軍。晉末以來,參軍事行參軍又各 有除板。板行參軍,不則長兼行參軍。參軍督護,江左 置,本皆領營,有部曲,今則無矣。公府長史、司馬,秩千 石。從事中郎六百石。東西曹掾四百石。他掾三百石。 屬二百石。

特進,前漢世所置,前後二漢及魏、晉以為加官,從本 官車服,無吏卒。晉惠帝元康中定位。今在諸公下,驃 騎將軍上。

驃騎將軍一人。漢武帝元狩二年,始用霍去病為驃 騎將軍。漢西京制大將軍、驃騎將軍,位次丞相。 車騎將軍一人。漢文帝元年,始用薄昭為車騎將軍。 魚豢曰:「魏世驃騎為都督,儀與四征同。若不為都督, 雖持節屬四征者,與前後左右雜號將軍同。其或散 還,從文官之例,則位次三司。晉、宋車騎衛,不復為四 征所」督也。

衛將軍一人。漢文帝元年,始用宋昌為衛將軍三號, 位亞三司。漢章帝建初三年,始使車騎將軍馬防班 同三司,班同三司自此始也。漢末奮威將軍,晉江右 伏波輔國將軍,並加大,而儀同三司,江左以來,將軍 則中鎮撫四鎮以上,或加大。餘官則左右光祿大夫 以上,並得儀同三司。自此以下不得也。

持節、都督無定員。前漢遣使,始有持節。光武建武初, 征伐四方,始權時置督軍御史,事竟罷。建安中,魏武 帝為相,始遣大將軍督軍。二十一年,征孫權還,夏侯 惇督二十六軍,是也。魏文帝黃初二年,始置都督諸 州軍事,或領刺史。三年,上軍大將軍曹真都督中外 諸軍事,假黃鉞,則總統外內諸軍矣。明帝太和四年, 晉宣帝征蜀,加號大都督、高貴公。正元二年,晉文帝 都督中外諸軍,尋加大都督。晉世則「都督諸軍為上, 監諸軍次之,督諸軍為下,使持節為上,持節次之,假 節為下,使持節得殺二千石以下持節殺無官位人, 若軍事得與使持節同假節,唯軍事得殺犯軍令者。」 晉江左以來,都督中外尤重,唯王導居之。宋氏人臣 則無也。江夏王義恭假黃鉞,假黃鉞則專戮節將,非 人臣常器矣。

「征東將軍」,一人。漢獻帝初平三年,馬騰居之。

《征南將軍》,一人。漢光武建武中,岑彭居之。

《征西將軍》,一人。漢光武建武中,馮異居之。

征北將軍一人。魚豢曰:「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黃初 中位次三公。漢舊諸征,與偏裨雜號同。」

「鎮東將軍」,一人。後漢末,魏武帝居之。

「鎮南將軍」,一人。後漢末,劉表居之。

「鎮西將軍」,一人。後漢初平三年,韓遂居之。

《鎮北將軍》一人,

中軍將軍,一人。漢武帝以公孫敖為之,時為雜號。 鎮軍將軍,一人。魏以陳群為之。

「撫軍將軍」,一人,魏以司馬宣王為之。

「中鎮撫」三號「比《四鎮》。」

《安東將軍》一人,後漢末陶謙為之。

《安南將軍》一人。

「安西將軍」一人,後漢末,段煨為之。

安北將軍一人。《魚豢》曰:「鎮北四安,魏黃初、太和中置。 平東將軍一人。」

《平南將軍》一人。

《平西將軍》一人。

「平北將軍」,一人。《四平》,魏世置。

左將軍。

右將軍。

前將軍。

後將軍。

左將軍以下,周末官,秦、漢並因之。光武建武七年省, 魏以來復置。

征鹵將軍,漢光武建武中,始以祭遵居之。

冠軍將軍,楚懷王以宋義為卿子冠軍,「冠軍」之名自 此始也。魏正始中,以文欽為冠軍將軍、揚州刺史、 輔國將軍,漢獻帝以伏完居之。宋太宗泰始四年,改 為輔師。後廢帝元徽二年復故。

龍驤將軍,晉武帝始以王濬居之。

「東中郎將」,漢靈帝以董卓居之。

南中郎將漢獻帝建安中以臨淄侯曹植居之。 西中郎將。

北中郎將,漢建安中,以𨻳陵侯曹鄣居之。凡四中郎 將,《何承天》云:「並後漢置。」

建威將軍,漢光武建武中,以耿弇為建威大將軍。 振威將軍,後漢初,宋登為之。

《奮威將軍》,前漢世任千秋為之。

揚威將軍,魏置《廣威將軍》,魏置。

建武將軍,魏置。

《振武將軍》,前漢末王況為之。

《奮武將軍》,後漢末呂布為之。

揚武將軍,光武建武中,以馬成為之。

廣武將軍,晉江左置。

「鷹揚將軍」,漢建安中,魏武以曹洪居之。

折衝將軍,漢建安中魏武以樂進居之。

輕車將軍,漢武帝以公孫賀為之。

「揚烈將軍」,建安中,以假公孫淵。

寧遠將軍,晉江左置。

《材官將軍》,漢武帝以李息為之。

伏波將軍,漢武帝征南越,始置此號,以路博德為之。 凌江將軍,魏置。自凌江以下,則有《宣威》《明威》《驤威》《厲 威》《威厲》《威寇》《威鹵》《威戎》《威武》《武烈》《武毅》《武奮》《綏遠》《綏 邊》《綏戎》《討寇》《討鹵》《討難》《討裔》《蕩寇》《蕩鹵》《蕩難》《蕩逆》《殄 寇》《殄鹵》《殄難》《掃裔》《掃寇》《掃鹵》《掃難》《掃逆》《厲武》《厲鋒》《虎 威》《虎牙》《廣野》《橫野》、偏將軍、裨將軍,凡四十號。其威鹵, 漢光武以馬浚居之;虎牙,以蓋延居之,為「虎牙大將 軍」;橫野,以耿純居之;蕩寇,漢建安中滿寵居之;虎威, 于禁居之。其餘或是後漢及魏所置,今則或置或不。 自左、右、前、後將軍以下,至此四十號,唯四中郎將各 一人,餘皆無定員。自車騎以下為刺史。又都督及儀 同三司者,置官如領兵,但云都督。不儀同三司者,不 置從事中郎。置功曹一人,主吏,在主簿上,漢末官也。 漢東京司隸有功曹從事史,如諸州治中,因其名也。 功曹參軍一人,主佐。缺二字記室,下戶曹上監以下,不 置咨議、記室。餘則同矣。宋太宗已來,皇子、皇弟雖非 都督,亦置記室參軍,小號將軍,為大郡邊守,置佐吏 者,又置長史。餘則同也。

太常,一人。舜攝帝位,命伯夷作《秩宗》,掌三禮,即其任 也。周時曰宗伯,是為春官,掌邦禮。秦改曰奉常,漢因 之。景帝六年,更名曰太常。應劭曰:「欲令國家盛,太常 存,故稱太常。」前漢常以列侯忠孝敬慎省居之。後漢 不必列侯也。

博士,班固云:「秦官。」史臣按:六國時,往往有博士,掌通 古今。漢武建元五年,初置五經博士。宣、成之世,五經 家法稍增,經置博士一人。至東京凡十四人。《易》,施、孟、 梁丘、京氏;《尚書》歐陽、大小夏侯;《詩》,齊、魯、韓;《禮》,大小戴; 《春秋》,嚴、顏,各一博士,而聰明有威重者一人為祭酒。 魏及晉西朝置十九人。江左初減為九人,皆不知掌 何經。元帝末,增《儀禮》《春秋》《公羊》博士各一人,合為十 一人。後又增為十六人,不復分掌五經,而謂之「太學 博士」也。秩六百石。

國子祭酒一人:

國子博士二人:

國子助教十人。《周易》《尚書》《毛詩》《禮記》《周官》《儀禮》《春秋 左氏傳》《公羊》《穀梁》各為一經,《論語》《孝經》為一經,合十 經助教分掌。國子,周舊名,周有師氏之職,即今國子 祭酒也。晉初,復置國子學以教生徒,而隸屬太學焉。 晉初,助教十一人,江左以來損其員。自宋世若不置 學,則助教唯置一人,而祭酒、博士常置也。

太廟令,一人,丞一人。並前漢置。西京曰長,東京曰「令」, 領齋郎二十四人。

明堂令,一人。丞一人。「丞,漢東京初置。令,宋世祖大明 中置。」

太祝令,一人。丞一人。掌祭祀讀祝、迎送神。太祝,周舊 官也。漢西京置太祝令、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曰《廣 記》。漢東京改曰太祝。

太史令,一人,丞一人。掌三辰時日,祥瑞妖災,歲終則 奏新曆。太史,三代舊官,周世掌建邦之六典,正歲年, 以序事頒朔于邦國。又有馮相氏,掌天文次序;保章 氏,掌天文。今之太史,則并周之太史、馮相、保章三職 也。漢西京曰太史令。漢東京有二丞,其一在靈臺。 太樂令,一人,丞一人,掌凡諸樂事。周時為大司樂。漢 西京曰「太樂令。」漢東京曰太子樂令,魏復為太樂令。 陵令每陵各一人,漢舊官也。

乘黃令,一人。掌乘輿車及安車諸馬。魏世置。自博士 至乘黃令,並屬太常。

光祿勳一人。丞一人。光,明也。祿,爵也。勳,功也。秦曰郎 中令,漢因之。漢武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勳。掌三署郎 郎執戟衛宮殿門戶。光祿勳居禁中,如御史。有獄在 殿門外,謂之「光祿外部。」光祿勳,郊祀掌三獻。魏晉以 來,光祿勳不復居禁中,又無復三署郎,唯外宮朝會, 則以名到焉。二臺奏劾,則符光祿加禁止,解禁止亦 如之,禁止身不得人殿省,光祿主殿門故也。宮殿門 戶,至今猶屬。晉哀帝興寧二年,省光祿勳,并司徒。孝 政寧康元年復置。漢東京三署郎有行,應四科者,歲 舉茂才二人,四行二人。及三署郎罷省,光祿勳猶依 舊舉四行衣冠子弟充之。三署者,五官署左署、右署

也,各置中郎將以司之。郡舉孝廉,以補三署郎。年五
考證
十以上,屬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凡有中郎、議郎、侍

郎、郎中四等,無員,多至萬人。

左光祿大夫。

右光祿大夫二大夫,晉初置光祿大夫,秦時為中大 夫。漢武太初元年更名光祿大夫。晉初又置左右光 祿大夫,而光祿大夫如故。光祿大夫銀章青綬,其重 者加金章紫綬,謂之「金紫光祿大夫」,舊秩比二千石。 中散大夫,王莽所置,後漢因之。前漢大夫皆無員,掌 論議。後漢光祿大夫三人,中大夫二十人,中散大夫 三十人。魏以來復無員。自左光祿大夫以下,養老疾, 無職事。中散,六百石。

衛尉一人,丞二人。掌宮門屯兵,秦官也。漢景初,改為 中大夫,後元年,復為衛尉。晉江右掌冶鑄,領冶令三 十九,戶五千三百五十。冶皆在江北,而江南唯有梅 根及冶塘二冶,皆屬揚州,不屬衛尉。衛尉,江左不置。 宋世祖孝建元年,復置。舊一丞,世祖增置一丞。 廷尉一人,丞一人。掌刑辟。「凡獄必質之朝廷,與眾共 之」之義,兵獄同制,故曰廷尉。舜攝帝位,《咎繇》作士,即 其任也。周時,大司寇為秋官,掌邦刑。秦為廷尉。漢景 帝中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復為廷尉。哀帝 元壽元年,復為大理。漢東京初,復為廷尉。

廷尉,正一人。

廷尉監一人。正監並秦官,本有左、右監。漢光武省右, 猶云「左監。」魏、晉以來直云「監。」

廷尉評一人。漢宣帝地節三年,初置左、右評。漢光武 省右,猶云「左評。」魏晉以來,直云評、正、監、評,並以下官。 《禮敬》廷尉卿、正、監,秩千石;評,六百石。《廷尉律》博士一 人。魏武初建,魏國置。

大司農,一人。丞一人。掌九穀六畜之供膳羞者。舜攝 帝位,命棄為后稷,即其任也。周則為太府。秦治粟內 史。漢景帝後元年,更名大農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 曰大司農。晉哀帝末,省并都水,孝武世復置。漢世丞 二人,魏以來一人。

《太倉》令,一人。丞一人,秦官也。晉、江左以來,又有東倉、 石頭倉丞各一人。

導官令,一人。丞一人。掌舂御米。漢東京置。導,擇也;擇 米令,精也。司馬相如《封禪書》云:「導一莖六穗於庖。」 籍田令,一人。丞一人。掌耕宗廟社稷之田。於周為甸 師。漢文帝初立籍田,置令、丞各一人。漢東京及魏並 不置。晉武太始十年復置,江左省。宋太祖元嘉中又 置。自太倉至籍田令,並屬司農。

少府,一人。丞一人。掌市服御之物,秦官也。漢因之。掌 禁錢以給私養,故曰「少府。」晉哀帝末,省并丹陽尹,孝 武世復置。

左尚方令、丞各一人。

右尚方令、丞各一人,並掌造軍器,秦官也。漢因之。於 周則為玉府。晉江右有中尚方、左尚方、右尚方,江左 以來,唯一尚方。宋高祖踐阼,以相府部配臺謂之「左 尚方」,而本署謂之「右尚方」焉。又以相府細作配臺,即 其名。置令一人,丞二人,隸門下。世祖大明中,改曰御 府,置令一人、丞一人,御府二。漢世典官婢作褻衣服、 補浣之事。魏晉猶置其職,江左乃省焉。後廢帝初,省 御府,置中署,隸右尚方。漢東京太僕屬官有考工令, 主兵器弓弩刀鎧之屬,成則傳執金吾入武庫及織 綬諸雜工。尚方令唯主作御刀綬劍諸玩好器物而 已。然則考工令如今尚方,尚方令如今中署矣。 東冶令一人,丞一人。

南冶令,一人。丞一人。漢有鐵官。晉置令,掌工徒鼓鑄, 隸衛尉。江左以來,省衛尉度,隸少府。宋世雖置衛尉, 冶隸少府如故。江南諸郡縣有者,或置冶令,或置丞, 多是吳所置。

平准令,一人。丞一人。掌染,秦官也,漢因之。漢隸司農, 不知何世隸少府。宋順帝即位,避帝諱改曰「染署。」 將作大匠,一人。丞一人。掌土木之役。秦世置將作少 府,漢因之。景帝中六年,更名將作大匠。光武二年省, 以謁者領之。章帝建初元年復置。晉氏以來,有事則 置,無則省。

大鴻臚,掌贊導拜授諸王。秦世為典客。漢景帝中六 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鴻臚。鴻,大也; 臚,陳也。晉江左初省。有事則權置,事畢即省。

太僕掌輿馬,周穆王所置,秦因之。《周官》則校人「掌馬、 巾車、尚車」,及置太僕,兼其任也。晉江左或置或省。宋 以來不置,郊祀則權置太僕執轡,事畢即省。

太后三卿,各一人。應氏《漢官》曰:「衛尉、少府,秦官;太僕, 漢成帝置。皆隨太后宮為號,在正卿上,無太后乃闕。」 魏改漢制,在九卿下。晉復舊,在同號卿上。

大長秋,皇后卿也,有后則置,無則省。秦時為將行,漢 景帝中六年,更名大長秋。韋曜曰:「長秋者,以皇后陰 官;秋者,陰之始,取其終而長,欲其久也。」自太常至長 秋,皆置功曹、主簿五官。漢東京諸郡有五官掾,因其 名也。漢制:卿、尹秩皆中二千石,丞一千石尚書,古官也。舜攝帝位,命龍作納言,即其任也。《周官 司會》鄭元云:「若今尚書矣。」秦世少府遣吏四人在殿 中,主發書,故謂之尚書。尚猶主也。漢初有尚冠、尚衣、 尚食、尚浴、尚席尚書,謂之六尚。戰國時已有尚冠、尚 衣之屬矣。秦時有尚書令、尚書僕射、尚書丞,至漢初 並隸少府,漢東京猶文屬焉。古者重武官,以善射者 掌事,故曰僕射。僕射者,僕役於射事也。秦世有左右 曹諸吏,官無職事,將軍大夫以下,皆得加此官。漢武 帝世,使左右曹諸吏分平尚書事。昭帝即位,霍光領 尚書事。成帝初,王鳳錄尚書事。漢東京每帝即位,輒 置太傅錄尚書事,薨輒省。晉康帝世,何充《讓錄表》曰: 「咸康中,分置三錄,王導錄其一,荀崧、陸曄各錄六條 事。」然則似有二十四條,若止有十二條,則荀、陸各錄 六條,導又何所司乎?若導總錄,荀、陸分掌,則不得復 云導錄其一也。其後每置二錄,輒云「各掌六條事」,又 是止有十二條也。十二條者,不知悉何條。晉江右有 四錄,則四人參錄也。江右張華、江左庾亮,並經關尚 書七條,則亦不知皆何事也。後何充解錄,又參關尚 書,錄尚書職無不總。王肅注:《尚書》納于大麓曰:「堯納 舜於尊顯之官,大錄萬機之政也。」凡重號將軍、刺史, 皆得命曹授用,唯不得施除及加節。宋世祖孝建中, 不欲威權外假,省錄大明末復置。此後或置或省。漢 獻帝建安四年,以執金吾榮郃為尚書左僕射,衛臻 為右僕射,二僕射分置,自此始也。漢成帝建始四年, 初置尚書,員四人,增丞亦為四人。曹尚書,其一曰常 侍曹,主公卿事;其二曰二千石曹,主郡國二千石事; 其三曰民曹,主吏民上書事;其四曰客曹,主外國事。 光武分二千石曹為二,又分客曹為南主客曹、北主 客曹,改常侍曹為吏曹,凡六尚書,減二丞,唯置左右 二丞而已。應劭《漢官》云:「尚書令、左丞總領綱紀,無所 不統。僕射、右丞掌稟假錢穀。三公、尚書二人,掌天下 歲盡集課,吏曹掌選舉齋祠,二千石曹掌水火盜賊 詞訟罪法,客曹掌羌裔朝會、法駕出護駕,民曹掌繕 治功作,鹽池苑囿。吏曹任舉,多得超遷。」則漢末曹名 及職司,又與光武時異也。魏世有吏部、左民、民曹、五 兵、度支五曹尚書,晉初有吏部、三公、客曹、駕部、屯田、 度支六曹尚書。武帝咸寧二年省駕部尚書,四年又 置。太康中有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尚書。 惠帝世又有右民尚書尚書,止六曹,不知此時省何 曹也。江左則有祠部、吏部、左民、度支五兵,合為五曹 尚書。宋高祖初,又增都官尚書,若有右僕射,則不置 祠部尚書。世祖大明二年,置二吏部尚書,五兵尚書, 後還置一吏部尚書。順帝昇明元年,又置五兵尚書, 尚書令任總機衡,僕射尚書分領諸曹,左僕射領殿 中、主客二曹。吏部尚書領吏部刪定、三公、比部四曹。 祠部尚書領祠部、儀曹二曹。度支尚書領度支、金部、 倉部、起部四曹。左民尚書領左民、駕部二曹。都官尚 書領都官、水部、庫部、功部四曹。五兵尚書領中兵、外 兵二曹。昔有騎兵、別兵、都兵,故謂之「五兵」也。五尚書、 二僕射、一令,謂之八座。若營宗廟宮室,則置起部尚 書,事畢省。漢成帝之置四尚書也,無置郎之文。《漢儀》: 「尚書郎四人,一人主匈奴單于營部,一人主羌裔吏 民,一人主戶口墾田,一人」主財帛委輸匈奴單于。宣 帝之世,保塞內附。成帝世,單于還北庭矣。一郎,主匈 奴單于也。營部則置郎,疑是光武時所主匈奴,是南 單于也。《漢官》云「置郎三十六人」,不知是何帝增員。然 則一尚書則領六郎也。主作文書,起立事草。初為郎 中,滿歲則為侍郎。尚書寺居建禮門內,尚書郎入直 官供青縑白綾被,或以綿紲為之,給帷帳氈褥,通中 枕。大官供食物,湯官供餅餌及五孰果實之屬。給尚 書伯使一人,女侍二人,皆選端正妖麗,執香爐,護衣 服,奏事明光殿。殿以胡粉塗壁,畫古賢烈士,以丹朱 色地,謂之丹墀。尚書郎口含雞舌香,以其奏事答對, 欲使氣息芬芳也。奏事則與黃門侍郎對揖,黃門侍 郎稱已聞,乃出天子所服五時衣以賜尚書令、僕,而 丞、郎月賜赤管大筆一雙,隃麋墨一丸。魏世有殿中、 吏部、駕部、金部、虞曹、比部、南主客、祠部、度支、庫部、農 部、水部、儀曹、三公、倉部、民曹、二千石,中兵、外兵、別兵、 都兵、考功定科,凡二十三郎。青龍二年,有軍事尚書 令陳矯奏置都官、騎兵二曹郎,合為二十五曹。晉西 朝則直事、殿中、祠部、儀曹、吏部、三公、比部、金部、倉部、 度支、都官、二千石、左民、右民、虞曹、屯田、起部、水部、左 主客、右主客、駕部、車部、庫部、左中兵、右中兵、左外兵、 右外兵、別兵、都兵、騎兵、左士、右士、北主客、南主客,為 三十四曹郎。後又置運曹,凡三十五曹。晉江左初無 直事,民、屯田、車部、別兵、都兵、騎兵、左士、右士、運曹十 曹郎,而主、客、中兵各置一郎而已,所餘十七曹也。康、 穆以來,又無虞曹。二千石二郎,猶有殿中、祠部、吏部、 儀曹、三公、比部、倉部、度支、都官、左民、起部、水部、主客、 駕部、庫部、中兵十八曹郎,後又省主、客、起部、水部,餘 十五曹。宋高祖初,加置騎兵、主客、起部、水部四曹郎「合為十九曹。太祖元嘉十年,又省儀曹、主客、比部、騎 兵四曹郎,十一年又並置。十八年,增刪定曹郎,次在 左民曹上,蓋魏世之定科郎也。三十年,又置功論郎, 次都官之下,在刪定之上。」太宗世省騎兵。今凡二十 曹郎,以三公,比部主法制,度支主算支派也;度,景也。 都宮主軍事刑獄,其餘曹所掌,各如其名。漢制:公卿 御史中丞以下,遇尚書令、僕、丞、郎皆車豫相回,避臺 官過,乃得去。今尚書官上朝及下,禁斷行人,猶其制 也。漢又制,丞、郎見尚書呼曰「明時郎」,見二丞呼曰「左 君、右君。」郎以下則有都令史、令史、書令史、書吏榦。漢 東京,尚書令史十八人。晉初,正令史百二十人,書令 史百三十人。自晉至今,或減或益,難以定言。《漢儀》有 丞相、令史、令史,蓋前漢官也。晉西朝有尚書都令史 朱誕,則都令史其來久矣。分曹所掌,如尚書也。晉西 朝八座丞、郎,朝晡詣都坐朝,江左唯旦朝而已。八座 丞、郎初拜,並集都坐,交禮遷又解交,漢舊制也。今唯 八座解交,丞、郎不復解交也。尚書令千石,僕射、尚書 六百「石。丞、郎,四百石。」

武庫令,一人。掌軍器。秦官,至二漢屬金吾。晉初,罷執 金吾。至今隸尚書庫部。

車府:令,一人。丞一人,秦官也。二漢、魏、晉並隸太僕。太 僕既省,隸尚書駕部。

上林令,一人。丞一人。漢西京上林中有八丞、十二尉、 十池監丞、尉屬水衡都池監,隸少府。漢東京曰上林 苑,令及丞各一人,隸少府。晉江左闕。宋世祖大明三 年復置,隸尚書殿中曹及少府。

材官將軍,一人;司馬一人。主工匠土木之事。漢左右 校令,其任也。魏右校又置材官校尉,主天下材木事。 晉江左改材官校尉曰材官將軍,又罷左校令。今材 官隸尚書起部及領軍。

侍中四人,掌奏事,直侍左右,應對獻替。法駕出,則正 直一人負璽陪乘,殿內門下眾事皆掌之。周公《戒成 王立政之篇》所云「常伯」,即其任也。侍中本秦丞相史 也,使五人往來殿內東廂奏事,故謂之侍中。漢西京 無員,多至數十人,入侍禁中,分掌乘輿服物,下至褻 器、虎子之屬。武帝世,孔安國為侍中,以其儒者,特聽 掌御唾壺,朝廷榮之,久次者為僕射。漢東京又屬少 府,猶無員,掌侍左右,贊導眾事,顧問應答。法駕出,則 多識者一人負傳國璽,操斬白蛇劍參乘,餘皆騎在 乘輿車後。光武世,改僕射為祭酒焉。漢世與中官俱 止禁中。武帝時,侍中莽何羅挾刃謀逆,由是侍中出 禁外,有事乃入,事畢即出。王莽秉政,侍中復入,與中 官共止。章帝元和中,侍中郭舉與後宮通,拔佩刀驚 御,舉伏誅,侍中由是復出外。魏晉以來置四人,別加 官,不主數,秩比二千石。

給事黃門侍郎四人,與侍中俱掌眾事,郊廟臨軒,則 一人執麾。《漢百官表奏》曰:「給事黃門無員,掌侍從左 右。」漢因之。漢東京曰:「給事黃門侍郎,亦無員,掌侍從 左右,關通中外。諸王朝見,則引王朝坐。」應劭曰:「每日 暮向青瑣門拜,謂之夕郎。」史臣按,劉向《與子歆書》曰: 「黃門郎,顯處也。」然則前漢世已為黃門侍郎矣。董巴 《漢書》曰:「禁門曰黃闥,中人主之,故號曰黃門令。」然則 黃門郎給事黃闥之內,故曰黃門郎也。魏晉以來,員 四人,秩六百石。

公車令一人,掌受章奏。秦有公車司馬令,屬衛尉。漢 因之。掌宮南闕門,凡吏民上章、四方貢獻及徵詣公 車者,皆掌之。晉江左以來,直云「公車令。」

太醫令,一人。丞一人。《周官》為醫師。秦為太醫令,至二 漢屬少府。太官令,一人。丞一人。《周官》為膳夫。秦為太 官令,至漢屬少府。

驊騮廄丞,一人。漢西京為龍馬長,漢東京為未央廄 令,魏為驊騮令。自公車令至此,隸侍中。

散騎常侍四人,掌侍左右。秦置散騎,又置中常侍,散 騎並乘輿車。後中常侍得入禁中,皆無員,並為加官。 漢東京初,省散騎,而中常侍因用宦者。魏文帝黃初 初,置散騎,合於中常侍,謂之「散騎常侍」,始以孟達補 之,久次者為祭酒。散騎常侍秩比二千石。

通直散騎常侍四人,魏末散騎常侍又有在員外者, 晉武帝使二人與散騎常侍通直,故謂之「通直散騎 常侍。」晉江左置五人。員外散騎常侍,魏末置,無員。 散騎侍郎四人,魏初與散騎常侍同置。魏、晉散騎常 侍、侍郎與侍中、黃門侍郎共平尚書奏事,江左乃罷。 通直散騎侍郎四人。初,晉武帝置員外散騎侍郎四 人,元帝使二人與散騎侍郎通直,故謂之「通直散騎 侍郎」,後增為四人。員外散騎侍郎,晉武帝置,無員。 給事中,無員。漢西京置。掌顧問應對,位次中常侍。漢 東京省,魏世復置。

奉朝請,無員,亦不為官。漢東京罷省三公、外戚、宗室、 諸侯,多奉朝請。奉朝請者,奉朝會請召而已。晉武帝 亦以宗室、外戚為奉車、駙馬、騎都尉,而奉朝請焉。元 帝為晉王,以參軍為奉車都尉,掾屬為駙馬都尉,行參軍舍人為騎都尉,皆奉朝請。後省奉車、騎都尉,唯 留駙馬都尉、奉朝請。永初已來,以奉朝請選雜,其尚 主者,唯拜駙馬都尉。《三都尉》並漢武帝置。孝建初,奉 朝請,省駙馬都尉。三都尉秩比二千石。

中書令一人:

中書舍人一人:

中書侍郎四人:

中書通事舍人四人。漢武帝游後庭,始使宦者典尚 書事,謂之「中書謁者」,置令、僕射。元帝時,令弘恭,僕射 石顯秉勢用事,權傾內外。成帝改中書謁者令曰中 謁者令,罷謁者。漢東京省中謁者令,而有中宮謁者 令,非其職也。魏武帝為王,置祕書令,典尚書奏事,又 其任也。文帝黃初初改為中書令,又置監及通事郎, 「次黃門郎。黃門郎已署事過,通事乃奉以入,為帝省, 讀書可。」晉改曰中書侍郎,員四人。晉江左初,改中書 侍郎曰通事郎,尋復為中書侍郎。晉初,置舍人一人, 通事一人。江左初,合舍人、通事,謂之通事舍人,掌呈 奏案章。後省通事,中書差侍郎一人直西省,又掌詔 命。宋初,又置通事舍人,而侍郎之任「輕矣。」舍人直閣, 內隸中書,其下有主事。本用武官。宋改用文吏。 祕書監一人,

《祕書》丞一人。

祕書郎四人。漢桓帝延熹二年,置祕書監。皇甫規《與 張奐書》云:「從兄祕書,它何動靜。」是也。應劭《漢官》曰:祕 書監一人,六百石,後省。魏武帝為魏王,置祕書令、祕 書丞,祕書典尚書奏事。文帝黃初初,置中書令,典尚 書奏事,而祕書改令為監。後欲以何禎為祕書丞,而 祕書先自有丞,乃以禎為祕書右丞,後省。掌蓺文圖 籍。《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三皇五帝之書」,即其任也。 漢西京圖籍所藏,有天府、石渠、蘭臺、石室、延閤、廣內 之府是也。東京圖書在東觀,晉武帝以祕書并中書 省監,謂丞為中書祕書丞。惠帝復置著作郎一人,佐 郎八人,掌國史。周世左史記事,右史記言,即其任也。 漢東京圖籍在東觀,故使名儒碩學著作東觀,撰述 國史,著作之名,自此始也。魏世隸中書。晉武世,繆徵 為中書著作郎。元康中,改隸祕書,後別自為省,而猶 隸祕書著作郎,謂之大著作,專掌史任。晉制,著作佐 郎始到職,必撰《名臣傳》一人。宋氏初,國朝始建,未有 合撰者,此制遂替矣。

領軍將軍一人,掌內軍。漢有南北軍,衛京師。武帝置 中壘校尉,掌北軍營。光武省中壘校尉,置北軍中候, 監五校營。魏武為丞相,相府自置領軍,非漢官也。文 帝即魏王位,魏始置領軍,主五校、中壘、武衛三營。晉 武帝初省,使中軍將軍羊祜統二衛、前後左右驍騎 七軍營兵,即領軍之任也。祜遷罷,復置北軍中候。北 軍中候,置丞一人。懷帝永嘉中,改曰中領軍。元帝永 昌元年,復改曰北軍中候,尋復為領軍。成帝復以為 中候,陶回居之,尋復為領軍。《領軍令》猶有南軍都督、 護軍將軍一人,掌外軍。秦時護軍都尉,漢因之。陳平 為護軍中尉,盡護諸將,然則復以都尉為中尉矣。武 帝元狩四年,以護軍都尉屬大司馬,于時為都尉矣。 《漢書·李廣傳》:「廣為驍騎將軍,屬護軍將軍。」蓋護軍護 諸將軍,哀帝元壽元年,更名護軍都尉曰司寇,平帝 元始元年,更名護軍都尉。東京省班固為大將軍,中 護軍隸將軍莫府,非漢朝列職。魏武為相,以韓浩為 護軍,史奐為領軍,非漢官也。建安十二年,改護軍為 中護軍,領軍為中領軍,置長史、司馬。魏初因置護軍, 主武官選隸領軍,晉世則不也。晉元帝永昌元年, 省護軍并領軍,明帝大寧二年復置。魏、晉江左領護, 各領營兵。江左以來,領軍不復別營,總統二衛驍騎、 材官諸軍猶別有營也。領護資重者為領軍護軍將 軍,資輕者為中領軍。中護軍官屬有長史、司馬、功曹、 主簿五官,受命出征,則置參軍。

《左衛將軍》一人:

右衛將軍,一人。二衛將軍掌宿衛營兵,二漢、魏不置。 晉文帝為相國,相國府置中衛將軍。武帝初,分中衛 置左右衛將軍,以羊琇為左衛,趙序為右衛。二衛江 右有長史、司馬、功曹、主簿,江左無長史。

驍騎將軍,漢武帝元光六年,李廣為驍騎將軍。魏世 置為內軍,有營兵,功高者主之。先有司馬、功曹、主簿, 後省。

「遊擊將軍」,漢武帝時,韓說為遊擊。是為六軍。

左軍將軍。

右軍將軍。

前軍將軍。

後軍將軍,魏明帝時有左軍將軍,則左軍魏官也。晉 武帝初置前軍、右軍,太始八年又置後軍,是為四軍 左中郎將。

右中郎將,秦官,漢因之,與五官中郎將領三署郎。魏 無三署郎,猶置其職。晉武帝省。宋世祖大明中,又置 屯騎校尉步兵校尉。

越騎校尉。

長水校尉。

射聲校尉五校,並漢武帝置。屯騎、步兵掌上林苑門 屯兵。越騎掌越人來降,因以為騎也。一說取其材力 超越也。長水掌長水宣曲胡騎。長水,胡部落石也。胡 騎屯宣曲觀下。韋曜曰:「長水校尉典胡騎,廄近長水, 故以為名。」長水,蓋關中小水名也。射聲掌射聲,士聞 聲則射之,故以為名。漢光武初,改屯騎為驍騎,越騎 為青巾,建武十五年復舊。漢東京五校,典宿衛士,自 遊擊至五校。魏、晉逮于江左,初猶領營兵,並置司馬、 功曹、主簿,後省二中郎將,本不領營也。五營校尉,秩 二千石。

虎賁中郎將,《周官》有虎賁氏。漢武帝建元三年,始微 行出遊,選材力之士執兵從送,期之諸門,故名期門。 無員,多至千人。平帝元始元年,更名曰虎賁郎,置中 郎將領之。虎賁舊作虎奔,言如虎之奔走也。王莽輔 政,以古有勇士孟賁,故以「奔」為「賁」,比二千石。

「穴從僕射。」漢東京有中黃門穴從僕射,非其職也。魏 世因其名而置穴從僕射。 羽林監,漢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營騎,亦掌從送 次期門,後更名羽林騎,置令、丞。宣帝令中郎將、騎都 尉監羽林,謂之羽林中郎將。漢東京又置羽林左監, 羽林右監,至魏世不改。晉罷羽林中郎將,又省一監, 置一監而已。自虎賁至羽林,是為三將,哀帝省。宋高 祖永初初復置江右領營兵,江左無復營兵。羽林監, 六百石。

積射將軍。

彊弩將軍,漢武帝以路博德為彊弩校尉,李沮為彊 弩將軍。宣帝以許延壽為彊弩將軍。彊弩將軍至東 漢為雜號。前漢至魏,無積射。晉太康十年,立射營弩 營,置積射,彊弩將軍主之。自驍騎至彊弩將軍,先並 各置一人。宋泰始以來,多以軍功得此官,今無復員。 殿中將軍。

殿中司馬督晉武帝時,殿內宿衛,號曰「三部司馬」,置 此二官,分隸左右二衛。江右初,員十人。朝會宴饗,則 將軍戎服,直侍左右。夜開城諸門,則執白虎幡監之。 晉孝武太元中,改選,以門閥居之。宋高祖永初初,增 為二十人。其後過員者,謂之「殿中員外將軍、員外司 馬督。」其後並無復員。

武衛將軍,無員。初,魏王始置武衛中郎將。文帝踐阼, 改為衛將軍,主禁旅,如今二衛,非其任也。晉氏不常 置。宋世祖大明中復置,代殿中將軍之任,比員外散 騎侍郎。

武騎常侍,無員。漢西京官。車駕游獵,常從射猛獸。後 漢、魏、晉不置。宋世祖大明中復置,比奉朝請。

御史丞一人,掌奏劾不法。時御史大夫有二丞,其一 曰御史丞,其二曰御史中丞。殿中蘭臺,祕書圖籍在 焉,而中丞居之。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受公卿奏 事,舉劾按章。時中丞亦受奏事,然則分有所掌也。成 帝綏和元年,更名御史大夫,為大司空,置長史,而中 丞官職如故。哀帝建平二年,復為御史大夫;元壽二 年,復為大司空,而中丞出外為御史臺主,名御史長 史。光武還曰中丞,又屬少府。獻帝時,更置御史大夫, 自置長史一人,不復領中丞也。漢東京御史中丞,遇 尚書丞郎,則中丞止車執版揖,而丞郎坐車舉手禮 之而已。不知此制何時省中丞,每月二十五日繞行 宮垣白壁。史臣按《漢志》,「執金吾每月三繞行宮城。」疑 是省金吾。以此事併中丞,中丞秩千石。

治書侍御史掌舉劾官品第六已上。漢宣帝齋居決 事,令御史二人治書,因謂之治書御史。漢東京使明 法律者為之,天下讞疑事,則以法律當其是非。魏晉 以來,則分掌侍御史所掌諸曹,若尚書二丞也。 侍御史於周為柱下史。《周官》有御史掌治令,亦其任 也。秦置侍御史,漢因之。二漢員並十五人,掌察舉非 法,受公卿奏事,有違失者舉劾之。凡有五曹:一曰令 曹,掌律令;二曰印曹,掌刻印;三曰供曹,掌齋祠;四曰 尉馬曹,掌官廐馬;五曰乘曹,掌護駕。魏置御史八人, 有治書曹,掌度支運;課第曹,掌考課,不知其餘曹也。 晉西朝凡有吏曹、課第曹、直事曹、印曹、中都督曹、外 都督曹、媒曹、符節曹、水曹、中堅曹、營軍曹、算曹、法曹, 凡十三曹,而置御史九人。晉江左初,省課第曹,置庫 曹,掌廐牧牛馬市租。後復分庫曹置外左庫、內左庫 二曹。宋太祖元嘉中,省外左庫,而內左庫直云「左庫。」 世祖大明中復置,廢帝景和元年又置。順帝初,省營 軍併水曹,省算曹併法曹、吏曹,不置御史,凡十御史 焉。魏又有殿中侍御史二人,蓋是蘭臺遣二御史居 殿內,察非法也。晉西朝四人,江左二人。秦、漢有符節 令,隸少府,領符璽郎、符節令史,蓋《周禮》典瑞掌節之 任也。漢至魏別為一臺,位次御史中丞,掌授節銅虎 符、竹使符。晉武帝泰始九年,省併蘭臺,署符節御史掌其事焉。

謁者僕射一人,掌大拜授及百官班次。領謁者十人, 謁者掌小拜授及報章。蓋秦官也。謁,請也。應氏《漢官》 曰:「堯以試舜,賓于四門。」是其職也。秦世謁者七十人, 漢因之。《後漢·百官志》:「謁者僕射掌奉引。」和帝世,陳郡 向熙為謁者僕射,贊拜殿中,音動左右。然則又有常 侍謁者五人,謁者則置三十五人,半減西京也。二漢 並隸光祿勳。魏世置謁者十人。晉武帝省僕射,以謁 者隸蘭臺。江左復置僕射,後又省。宋世祖大明中復 置,秩比千石。

都水使者一人,掌舟航及運部。秦、漢有都水長、丞,主 陂池灌溉,保守河渠,屬太常。漢東京省都水,置河隄 謁者,魏因之。漢世水衡都尉主上林苑。魏世主天下 水軍舟船器械。晉武帝省水衡,置都水使者,而河隄 為都水官屬。有參軍二人,謁者一人,令史減置無常 員。晉西朝有參軍而無謁者,謁者則江左置也。懷帝 永嘉六年,寇入洛陽,都水使者爰濬先出督運,得免。 然則武帝置職,便掌運矣。江左省河隄。

太子太傅,一人,丞一人。

太子少傅,一人。丞一人。傅,古官也。《文王世子》曰:「凡三 王教世子,太傅在前,少傅在後,並以輔導為職。」漢高 帝九年,以叔孫通為太子太傅,位次太常。二漢並無 丞。魏世無東宮,然則晉氏置丞也。晉武帝太始五年, 詔太子拜太傅、少傅,如弟子事師之禮。二傅不得上 疏曲敬。二傅並有功曹、主簿五官,太傅中二千石,少 傅,二千石。

太子詹事,一人。丞一人。職比臺尚書令、領軍將軍。詹, 省也。漢西京則太子門大夫、庶子、洗馬、舍人屬二傅, 率更令、家令、僕、衛率屬詹事,皆秦官也。後漢省詹事, 太子官屬悉屬少傅,而太傅不復領官屬。晉初,太子 官屬通屬二傅。咸寧元年,復置詹事,二傅不復領官 屬。詹事,一千石。

家令,一人。丞一人。晉世置。漢世太子食湯沐邑十縣, 家令主之。又主刑獄飲食,職比廷尉、司農、少府。漢東 京主食官令。食官令,晉世自為官,不復屬家令。 率更令,一人。主宮殿門戶及賞罰事,職如光祿勳。衛 尉,漢東京掌庶子舍人,晉世則不也。自漢至晉,家令 在率更下,宋則居上。

僕一人。漢世,太子五日一朝,非入朝日,遣僕及中允 旦入請問起居,主車馬、親族。職如太僕、宗正。自家令 至僕,為太子三卿。三卿秩千石。

門大夫二人。漢東京置,職如中郎將,分掌遠近表牋。 秩六百石。

中庶子,四人。職如侍中。漢東京員五人,晉減為四人。 秩六百石。

中舍人四人。漢東京太子官屬有「中允」之職,在中庶 子下、洗馬上,疑若令中書舍人矣。中舍人,晉初置,職 如黃門侍郎。

食官令一人,職如太官令,漢東京官也,今屬中庶子。 庶子四人,職比散騎常侍。中書監令,晉制也,漢西京 員五人,漢東京無員,職如三署中郎。古者諸侯世子 有庶子之官,秦因其名也。秩四百石。

舍人十六人,職如散騎、中書侍郎,晉制也,二漢無員。 掌宿衛,如三署中郎。

洗馬,八人。職如謁者、祕書郎也,二漢,員十六人。太子 出,則當直者前驅導威儀。秩比六百石。

太子左衛率七人:

太子右衛率二人。二率職如二衛。秦時直云「衛率」,漢 因之。主門衛。晉初曰中衛率,泰始分為左右,各領一 軍。惠帝時,愍懷太子在東宮,加置前後二率。成都王 穎為太弟,又置中衛,是為五率。江左初,省前後二率, 孝武太元中又置。皆有丞。晉初置。宋世止置左右二 率。秩舊四百石。

太子屯騎校尉。

太子步兵校尉。

太子翊軍校尉、三校尉各七人,並宋初置,屯騎、步兵, 因臺校尉翊軍。晉武帝太康初置,始為臺校尉,而以 唐彬居之。江左省。

太子穴從僕射七人。宋初置 太子旅賁中郎將十人,職如虎賁中郎將。宋初置。《周 官》有旅賁氏。漢制,天子有虎賁,王侯有旅賁,族,眾也。 太子左積弩將軍十人。

太子右積弩將軍二人。漢東京「積弩將軍」雜號也。無 左右之積弩。魏世至晉江,左、左、右積弩為臺職,領營 兵。宋世廢,東宮無復營矣。

殿中將軍,十人。殿中員外將軍,二十人。宋初置平越 中郎將,晉武帝置,治廣州,主南越。

南蠻校尉,晉武帝置,治襄陽。江左初省,尋又置,治江 陵。宋世祖孝建中省。

西戎校尉,晉初置長史。安帝義熙中,又置治中。寧蠻 校尉,晉武帝置,治襄陽,以授魯宗之南裔校尉,晉武帝置,治寧州,江左改曰「鎮蠻校尉。」四 裔中郎校尉,皆有長史、司馬、參軍。魏晉有雜號護軍, 如將軍,今猶有鎮蠻、安遠等護軍。鎮蠻以加廬江、晉 熙、西陽太守,安遠以加武陵內史。

刺史,每州各一人。黃帝立四監,以治萬國。唐、虞世,十 二牧,是其職也。周改曰典,秦曰監御史,而更遣丞相 史分刺諸州,謂之刺史。刺之為言,猶參覘也,寫書亦 謂之刺,漢制,不得刺尚書事是也。《刺史班行六條詔 書》,其一條曰:「彊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彊陵弱,以眾暴 寡。」其二條曰:「二千石不奉詔書,遵承典制,背公向私」, 旁詔守利,侵漁百姓,聚斂為姦。其三條曰:「二千石不 恤疑獄,風厲殺人,怒則加罰,喜則任賞,煩擾苛暴,剝 戮黎元,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譌言。」其四條曰: 「二千石選署不平,苟阿所愛,蔽賢寵頑。」其五條曰:「二 千石子弟恃怙榮勢,請託所監。」其六條曰:「二千石違 公下比,阿附豪彊,通行貨賂,割損正」令,歲終則乘傳 詣京師奏事。成帝綏和元年,改為牧,哀帝建平二年, 復為刺史。前漢世,刺史乘傳,周行郡國,無適所治。後 漢世,所治始有定處,止八月行部,不復奏事京師。晉 江左猶行郡縣詔。棗據《追遠詩》曰:「先君為鉅鹿太守, 迄今二紀。」忝本為冀州刺史,班詔次於郡傳是也。靈 帝世,天下漸亂,豪桀各據有州郡,而劉焉、劉虞並自 九卿出為益州、幽州牧,其任漸重矣。官屬有「別駕從 事史一人,從刺史行部;治中從事史一人,主財穀簿 書;兵曹從事史一人,主兵事。部從事史每郡各一人, 主察非法;主簿一人,錄閤下眾事,省署文書;門亭長 一人,主州正門;功曹書佐一人,主選用;《孝經》師一人, 主試經;月令師一人,主時節祠祀;律令師一人,平律; 簿曹書佐一人,主簿書;典郡書佐每郡各一人,主一 郡文書,漢制也。」今有別駕從事史、治中從事史、主簿、 西曹書佐、祭酒從事史、議曹從事史、部郡從事史。自 主簿以下,置人多少各隨州,舊無定制也。晉成帝咸 康中,江州又有別駕、祭酒,居僚職之上,而別駕從事 史如故,今則無也。別駕西曹主吏及選舉事。治中,主 眾曹文書事。西曹即漢之功曹書佐也。祭酒分掌諸 曹兵賊、倉戶、水鎧之屬。揚州無祭酒而主簿治事。荊 州有從事史,在議曹從事史下。《大較》應是魏、晉以來 置也。今廣州、徐州有月令從事,若諸州之曹史,漢舊 名也。漢武元封四年,令諸州歲各舉秀才一人。後漢 避光武諱,改茂才,魏復曰秀才。晉江左揚州歲舉二 人,諸州舉一人,或三歲一人,隨州大小,並對策問。晉 東海王越為豫州牧,牧置長史、參軍,庾凱為長史,謝 鯤為參軍,此為牧者則無也。牧,二千石。刺史,六百石。 郡守,秦官。秦滅諸侯,隨以其地為郡,置守、丞、尉各一 人,守治民,丞佐之。郡當邊戍者,丞為長史。晉江左皆 謂之丞、尉,典兵備盜賊。漢景帝中二年,更名守曰太 守,尉為都尉。光武省都尉,後又往往置東部、西部都 尉。有蠻裔者又有屬國都尉。漢末及三國多以諸部 都尉為郡。晉成帝咸康七年,又省諸郡丞。宋太祖元 嘉四年,復置郡,官屬略如公府,無東、西曹,有功「曹史, 主選舉;五官掾,主諸曹事。部縣有都郵、門亭長,又有 主記史,催督期會,漢制也。」今略如之。諸郡各有舊俗, 諸曹名號往往不同。漢武帝納董仲舒之言,元光元 年,始令郡國舉孝廉。制:郡口二十萬以上歲察一人, 四十萬以上二人,六十萬三人,八十萬四人,百萬五 人,百二十萬六人,不滿二十萬「二歲一人;不滿十萬, 三歲一人。限以四科:一曰德行高妙,志節清白;二曰 學通行修,經中博士;三曰明習法令,足以決疑,能案 章覆問,文中御史;四曰剛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決 斷,材任三輔縣令。」魏初更制,口十萬以上,歲一人,有 秀異,不拘戶口。江左以丹陽、吳、會稽、吳興並大郡,歲 各舉二人。漢制,歲遣上計掾史各一人,條上郡內眾 事,謂之階簿,至今行之。太守,二千石;丞,六百石。 縣令、長,秦官也。大者為令,小者為長。侯國為相。漢制, 置丞一人,尉,大縣二人,小縣一人。五家為伍,伍長主 之;二五為什,什長主之;十什為里,里魁主之。十里為 亭,亭長主之。十亭為鄉,鄉有鄉佐,三老有秩,嗇夫、游 徼各「一人。」鄉佐有秩,主賦稅,三老主教化,嗇夫主爭 訟,游徼主姦非。其餘諸曹,略同郡職,以五官為廷掾, 後則無復丞,唯建康有獄丞。其餘眾職,或此縣有而 彼縣無,各有舊俗,無定制也。晉江右洛陽縣置六部 都尉,餘大縣置二人,次縣、小縣各一人。宋太祖元嘉 十五年,縣小者又省之。諸官府至郡各置「五百者,舊 說古君行師從,卿行旅從,旅五百人也。今縣令以上 古之諸侯,故立四五百,以象師從旅從,依古義也。」韋 曜曰:「五百字本為伍伯。伍,當也;伯,道也,使之導引,當 道伯中以驅除也。周制五百為旅帥,皆大夫,不得卑 之。如此說也。又《周禮秋官》有條狼氏,掌執鞭以趨辟。 王出入則八人夾道,公則」六人,侯伯則四人,子男則 二人,近之矣,名之異爾。又《漢官》中有「伯使」,主為諸官 驅使,辟路於道伯中,故言「伯使。」此其比也。縣令千石至六百石,長五百石。

漢初王國,置太傅掌輔導,內史主治民,丞相統眾官, 中尉掌武職。分官置職,略同京師。至景帝,懲七國之 亂,更制諸王不得治國。漢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 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其大夫、謁者諸官長 丞,皆損其員數。後改漢內史為京兆尹,中尉為執金 吾,郎中令為光祿勳,而王國如故。又太僕為僕,司農 為大農。成帝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省內史。其中尉 如郡尉,太傅但曰傅。漢東京亦置傅一人,王師事之。 相一人,主治民;中尉一人,主盜賊。郎中令一人,掌郎 中宿衛。僕一人,治書一人,治書。本曰《尚書》,後更名治 書中大夫,無員。掌奉使京師及諸國者,及禮樂、衛士、 醫工、永巷、祀禮長各一人。郎中無員。魏氏謁者官屬 史闕,不知次第。晉武帝初,置師、友、文學各一人。師即 傅也。景帝諱師,改為傅,宋世復改曰「師」,其文學前漢 已置也。友者,因文王、仲尼「四友」之名也。改太守為內 史,省相及僕,有郎中令、中尉、大農為三卿。大國置左 右常侍各三人,省郎中,置侍郎二人。大國又置上軍、 中軍、下軍三將軍,次「國上軍將軍,下軍將軍各一人, 小國上軍而已。典書、典祠、典衛、學官令,典書令、丞各 一人,治書四人,中尉、司馬、世子、庶子、陵廟牧長各一 人,謁者四人,中大夫六人,舍人十人,典醫丞、典府丞 各一人。」宋氏以來,一用晉制,雖大小國皆有三軍。晉 制,典書令在常侍下,侍郎上。江左則侍郎次常侍,而 典書令居三軍下矣。江左以來,公國則無中尉、常侍, 三軍,侯國又無大農、侍郎、伯、子、男,唯典書以下又無 學官令矣,吏職皆以次損省焉。晉江右公侯以下置 官屬,隨國小大,無定制也。晉江左諸國,並三分食一, 元帝太興元年,始制九分食一。

太傅、        太保

太宰,        太尉。

司徒、        司空。

大司馬、       大將軍。

諸位從公。

右第一品

特進,        驃騎、車騎、衛將軍。

諸大將軍、      諸持節都督。

右第二品

侍中散騎常侍    尚書令僕射,尚書。

中書監令,祕書監   諸征、鎮至龍驤將軍, 光祿大夫      諸卿尹。

太子二傅。      大長秋。

太子詹事、      領護軍。

縣侯。

右第三品

二衛至「五校尉」,    寧朔至五威、五武將軍, 四中郎將,      刺史,領兵者。

戎蠻校尉,      御史中丞,都水使者, 鄉侯。

右第四品

給事中、黃門、散騎、中書侍郎

謁者僕射      三將,積射彊弩將軍 太子中庶子、庶子三卿率

《鷹揚》至陵江,將軍、   刺史不領兵者。

郡國太守、內史、相、   亭侯

右第五品

尚書丞郎。      治書侍御史侍御史 三都尉       博士

撫軍以上及持節都督、領、護長史、司馬。

公府從事中郎將,   廷尉正監評

祕書著作丞、郎    王國公三卿師、友、文學 諸縣署令千石者:   太子門大夫

殿中將軍、司馬督、   雜號護軍

關內侯。

右第六品

《謁者、        殿中監》。

諸卿尹丞      太子傅詹事率丞

諸軍長史、司馬、六百石者

諸府參軍      戎蠻府長史、司馬

公府掾屬、      「太子洗馬,舍人,食官令, 諸縣令,六百石」

右第七品

內臺正令史、     郡丞

諸縣署長,      雜號「宣威將軍」以下。

右第八品

內臺書令史     外臺正令史

諸縣署丞、尉

右第九品。凡新置,不見此諸條者,隨秩位所視蓋。闕二字。右所定也

南齊 编辑

齊受宋禪,增損百官之制。

按《南齊書百官志》:「建官設職,興自炎昊。方乎隆周之 冊,表乎盛漢之書,存改洄沿,備於歷代。先賢往學,以 之雕篆者眾矣。若夫胡廣舊儀,事惟簡撮;應劭官典, 殆無遺恨。王朗奏議,屬霸國之初基;陳矯增曹,由軍 事而補闕。今則有《魏氏官儀》。魚豢中外官也。山濤以 意辨人,不」闕三字荀勗欲去事煩,唯論并省,定制成 文,本之《晉令》,後代承業,案為前准。肇域官品,區別階 資;蔚宗選簿梗概,欽明階次詳悉,虞通、劉寅因荀氏 之作,矯舊增新,今古相校。齊受宋禪,事遵常典,既有 司存,無所偏廢。其餘散在史注,多已筌拾,覽者易知, 不重述也。

諸臺府郎令史職吏以下,具見《長水校尉》王珪之《職儀》。

國相,蕭、曹以來為人臣極位,宋孝建用南譙王義宣, 至齊不用,人以為贈,不列官。

太宰,宋大明用江夏王義恭以後無人,齊以為贈。 太傅、太師、太保、太傅,周舊官。漢末董卓為太師。晉惠 帝初,衛瓘為太保。自後無太師,而太保為贈,齊唯置 太傅。

大司馬。

「大將軍」,宋元嘉用彭城王義康,後無人,齊以為贈 太尉。

《司徒》。

司空、三公,舊為通官。司徒府領天下州郡名數、戶口、 簿籍,雖無常置,左右長史,左西掾屬主簿,祭酒、令史 以下,晉世王導為司徒右長史,干寶撰立,《官府職儀》, 已具。

特進,位從公。

諸開府儀同三司:

驃騎將軍。

車騎將軍。

衛將軍。

鎮軍將軍。

中軍將軍。

撫軍將軍。

四征將軍,東西南北。

四鎮將軍。凡諸將軍加「大」字,位從公,開府,儀同如公。 凡公督府置佐,長史、司馬各一人,諮議參軍二人。諸 曹有錄事、記室、戶曹、倉曹、中直兵、外兵、騎兵、長流、賊 曹、城局、法曹、田曹、水曹、鎧曹、集曹、右戶十八曹。局曹 以上署正參軍,法曹以下署行參軍,各一人。其行參 軍無署者為長兼員。其府佐史,則從事中郎二人,倉 曹掾,戶曹屬,東西閤祭酒各一人,主簿、舍人,御屬二 人,加崇者則左右長史四人,中郎掾、屬並增數,其未 及開府則置府,亦有佐史,其數有減。小府無長流,置 禁防參軍。

四安將軍。

四平將軍。

左右前後將軍。

征鹵將軍。

四中郎將,晉世荀羨、王胡之並居此官,宋、齊以來,唯 處諸王素族,無為者。

冠軍將軍。

輔國將軍。

寧朔將軍。

寧遠將軍。

龍驤將軍。凡諸小號亦有置「府」者。

太常府,置丞一人,五官功曹主簿,九府九史皆然,領 官如左:

博士謂之「太學博士。」

「國子祭酒一人,博士二人,助教十人。建元四年,有司 奏置國學,祭酒准諸曹尚書,博士准中書郎,助教准 南臺御史,選經學為先,若其人難備,給事中以還明 經者,以本位領其下,典學二人,三品准太常,主簿,戶 曹、儀曹各二人,五品白簿,治禮吏八人,六品保學醫 二人,威儀二人。其夏國諱廢學,有司奏省助教以下。」 永明三年立學,尚書令王儉領祭酒。八年,國子博士 何引單為祭酒,疑所服,陸澄等皆不能據,遂以元服 臨試。月餘日,博議定,乃服朱衣。

總明觀祭酒一人。按「泰始六年,以國學廢,初置總明 觀元儒文史四科,科置學士各十人,正令史一人,書 令史二人,幹一人,門吏一人,典觀吏二人。」建元中,掌 治《五禮》。永明三年,國學建,省。

太廟令一人,丞一人。

明堂令一人,丞一人。

《太祝》令一人,丞一人。

《太史》令一人,丞一人。

《廩犧》令一人,丞一人。置令、丞以下皆有職吏。

太樂令,一人。丞一人諸陵令,永明末置,用二品三品勳,置主簿、戶曹各一 人。六品保,與

光祿勳府,置丞一人,領官如左:

左右光祿大夫,位從公。開府置佐史,如公。

光祿大夫皆銀章青綬。詔加金章紫綬者為金紫光 祿大夫。樂安任遐為光祿,就王晏乞一片金,晏乃啟 轉為金紫,不行。

大中大夫。

中散大夫、諸大夫官皆處舊,齒老年重者加親信二 十人。

衛尉。府置丞一人。掌宮城管籥。張衡《西京賦》曰:「衛尉 入屯,警夜巡晝。」宮城諸卻敵樓上本施鼓,持夜者以 應更唱,太祖以鼓多驚眠,改以鐵磬云。

廷尉府,置丞一人,正一人,監一人,評一人,《律》博士一 人。

大司農府,置丞一人,領官如左:

《太倉》令一人,丞一人。

《導官令》一人,丞一人。

《籍田》令一人,丞一人。

少府府置丞一人,領官如左:

左右尚方令各一人,丞一人。

鍜署丞一人,永明三年省,四年復置。

御府,令一人,丞一人。

《東冶》令一人,丞一人。

《南冶》令一人,丞一人。

《平准令》一人,丞一人。

上林令一人。丞一人。亦屬「尚書殿中曹。」

將作大匠。

太僕。

大鴻臚,三卿,不常置。將作掌宮廟土木;太僕掌郊禮 執轡;鴻臚掌導護贊拜。有事權置,兼官畢乃省。 乘黃令一人,掌五輅安車、大行凶器、《轀輬車》。

《客館令》,「掌四方賓客。」

宣德衛尉、少府、太僕。鬱林王立,文安太后即尊號,以 宮名置之。

大長秋鬱林立皇后置。

錄《尚書》。

尚書令總領尚書臺二十曹,為內臺主。行遇諸王以 下,皆禁駐。左右僕射分道,無令。左僕射為臺主,與令 同。

左僕射領殿中主客二曹事。諸曹郊廟、園陵、車駕行 幸、朝儀臺內非違、文官舉補、滿敘疾假事,其諸吉慶 瑞應、眾賀災異、賊發眾變、臨軒崇拜、改號格制、莅官 銓選,凡諸除署、功論、封爵、貶黜、八議、疑讞、通關案,則 左僕射主,右僕射次經,維是黃案,左僕射右僕射署, 朱符見字,經都丞竟,右僕射橫畫成目,左僕射畫令 畫右。官闕,則以次并畫。若無左右,則直置僕射,在其 中閒,總左右事。

吏部尚書,領吏部刪定《三公》、比部四曹。

度支尚書,領度支、金部、倉部、起部四曹。

《左民尚書》,領左民、駕部二曹。

都官尚書,領都官、水部、庫部、功論四曹。

「五兵尚書」,領中兵、外兵二曹。

祠部尚書、右僕射,通職,不俱置。

起部尚書興立宮廟,權置,事畢省。

左丞一人。掌「宗廟郊祠吉慶、瑞應、災異,立作格制諸 案,彈選用除,置吏補,滿除遣注職。」

右丞一人。掌兵士百工補役、死叛考代、年老疾病解 遣。其內外諸庫藏穀帛、刑罪、創業、諍訟、田地、船乘、稟 拘、兵工死叛,考剔討補、差分百役、兵器。諸營署人領 州郡租布,人民戶移徙州郡縣,併帖城邑,民戶割屬 刺史、二千石、令、長、尉,被收及免贈文武諸犯削官事 白案,右丞上署,左丞次暑;黃案,左丞上署。諸立格制 及詳讞大事。《宗廟朝廷儀禮》,左丞上署,右丞次署。自 令、僕以下五尚書,八座二十曹,各置郎中令史以下, 又置都令史分領之。僕射掌朝軌,尚書掌讞奏,都丞 任碎在彈違。諸曹掾常及外詳讞事應須命議相值 者,皆郎先立意應奏黃案及關事,以立意官為議主。 凡辭訴有漫命者,曹掾諮如舊。若命「有諮,則以立意 者為議主。」

武庫令,一人,屬庫部。

《車將》,令一人,丞一人,屬駕部。

《公車令》一人。

《太官》令一人,丞一人。

《太醫》令一人,丞一人。

內外殿中監。各一人。

內外驊騮廐丞各一人, 材官將軍一人,司馬一人。屬起部,亦屬領軍。

侍中祭酒,功高者稱之。

侍中,漢世為親近之職。魏晉選用,稍增華重,而大意 不異。宋文帝元嘉中,王華、王曇首、殷景仁等並為侍中,情在親密,與帝接膝共語,貂拂帝手,拔貂置案上, 語畢,復手插之。孝武時,侍中何偃南郊陪乘,鑾輅過 白門闕,偃將匐,帝乃接之曰:「朕乃陪卿。」齊世朝會,多 以美姿容者兼官。永元三年,東昏南郊,不欲親朝士, 以主璽陪乘,前代未嘗有也。侍中呼為「門下」,亦置令 史,領官如左。

給事黃門侍郎,亦管知詔令,世呼為「小門下。」

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員外,舊與侍中通官。其通 直、員外,用衰老人士,故其官漸替。宋大明雖華選比 侍中,而人情久習,終不見重,尋復如初。

散騎侍郎通直散騎侍郎員外散騎侍郎

給事中。

奉朝請。

駙馬都尉集書省職置正書令史,朝散用衣冠之餘, 人數猥積。永明中,奉朝請至六百餘人。

中書監一人,令一人,侍郎四人,通事舍人無員。中書 省職,置主書令史、正書以下。

祕書監,一人。丞一人。郎,著作佐郎。晉祕書閣有令史, 掌眾書。見《晉令》、令,亦置令史,正書及弟子皆典教書 畫。

御史中丞一人。晉江左中丞司隸,分督百僚,傅咸所 云「行馬內外」是也。今中丞則職無不察,專道而行,騶 輻禁呵,加以聲色,武將相逢,輒致侵犯,若有鹵簿,至 相敺擊。宋孝建二年制,中丞與尚書令分道,雖丞郎 下朝相值,亦得斷之。餘內外眾官,皆受停駐。

治書侍御史二人。

侍御史十人,《蘭臺》置諸曹內外督令以下。

謁者僕射一人。

謁者十人。謁者臺掌朝覲賓饗。

領軍將軍、中領軍。

護軍將軍、中護軍,凡為中小輕,同一官也。諸為將軍 官,皆敬領護。諸王為將軍,道相逢,則領、護讓道。置長 史、司馬、五官、功曹、主簿。

左右二衛將軍。

驍騎將軍。

游擊將軍,晉世以來,謂「領、護」至驍、游為六軍。二衛置 司馬、次官、功曹、主簿以下。

左右二中郎將。

《前軍將軍》。《後軍將軍》。《左軍將軍》。「右軍將軍」,號「四軍」, 屯騎、步兵、射聲、越騎、長水五校尉。

虎賁中郎將。

「《穴從》僕射」、 羽林監。

積射將軍。

彊弩將軍。

殿中將軍、員外殿中將軍。

殿中司馬督。

武衛將軍。

武騎常侍,自二衛、四軍、五校已下,謂之「西省」,而散騎 為東省。

丹陽尹,位次九卿下。

太子太傅。

少傅府置丞,功曹,五官主簿。

太子詹事府,置丞一人以下。

太子率更令。

「太子家令」置丞。

太子僕。

太子門大夫。

太子中庶子;

太子中舍人。

太子洗馬。

太子舍人。

太子左右衛率各一人。

太子翊軍、步兵、屯騎三校尉

太子旅賁中郎將一人:

太子左右積弩將軍。

太子殿中將軍、員外殿中將軍。

太子倉《官令》:

「太子常從虎賁督」以上「東宮職僚。」

州牧刺史魏、晉世,州牧隆重,刺史任重者為使持節 都督,輕者為持節督。起漢順帝時,御史中丞馮赦討 九江賊,督揚徐二州軍事而何徐《宋志》云「起魏武遣 諸州將督軍。」《王珪之職儀》云「起光武」,並非也。晉太康 中,都督知軍事,刺史治民各用人。惠帝末,乃并任,非 要州則單為刺史。州朝置別駕、治中、議曹、文學、祭酒、 諸曹部從事史

護南蠻校尉府置佐史,隸荊州。晉宋末省,建元元年 復置,三年省。延興元年置,建武省。

《護三巴》校尉,宋置,建元二年改為刺史。

寧蠻校尉府。亦置佐史,隸雍州。

「平蠻校尉」,永明三年置,隸益州「鎮蠻校尉」,隸寧州。

護西戎校尉。

護羌校尉,「上四校尉,亦置《四裔》。」

平越中郎將府置佐史,隸廣州。

郡太守、內史

縣令相郡縣為國者,「為內史相。」

鎮蠻護軍。

「安遠護軍」,晉世雜號,多為郡領之。

諸王師、友、文學各一人。

國官,郎中令,中尉、大農,為三卿。左右常侍、侍郎,上軍、 中軍、下軍、三軍,典書、典祠、學官、典衛、四令,食官、廐牧 長,謁者以下。公侯置郎中令一卿。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