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三百十六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三百十六卷目錄
絹部紀事
絹部雜錄
絹部外編
練部彙考
釋名〈釋綵帛〉
說文〈釋練〉
練部藝文〈詩〉
擣練圖 元范梈
練部選句
練部紀事
練部雜錄
羅部彙考
釋名〈釋綵帛〉
老學菴筆記〈越羅〉
羅部藝文一
謝趙王賚皂羅袍褲啟 北周庾信
羅部藝文二〈詩〉
羅 唐李嶠
高氏姊惠素羅 元鄭允瑞
羅部選句
食貨典第三百十六卷
絹部紀事
编辑《後漢書輿服志》:「公卿列侯夫人入廟,佐祭者皁絹上 下,助蠶者縹絹上下,皆深衣制緣。」
《王丹傳》:丹隱居養志,資性方潔,疾惡強豪。時河南太 守同郡陳遵,關西之大俠也,其友人喪親,遵為護喪 事,助賻甚豐。丹乃懷縑一匹,陳之于主人前曰:「如丹 此縑,出自機杼。」遵聞而有慚色。
《杜詩傳》:「詩為南陽太守,坐遣客為弟報仇,被徵,會病 卒,喪無所歸,詔使治喪郡邸,賻絹千匹。」
《鍾離意傳》:「意為尚書僕射,詔賜降胡子縑,尚書案事, 誤以十為百。帝見司農上簿,大怒,召郎將笞之。意因 入叩頭曰:『過誤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為愆,則臣 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輕,咎皆在臣,臣當先坐』。乃解衣 就格。帝意解,使復冠而貰郎。」
《獨行傳》:戴封遇賊,財物悉被略奪,惟餘縑七匹。賊不 知處,封乃追以與之曰:「知諸君乏,故送相遺。」賊驚曰: 「此賢人也。」盡還其器物。後舉孝廉。
《三輔決錄》:「平陵士孫奮,家貲至一億七十萬,富聞京 師。而性儉恡,從子端辟梁冀掾,奮送絹五匹,食以乾 魚。」
謝承《後漢書》:「陳留夏馥,避黨事遁跡黑山,弟靖載絹 往餉之於深陽縣客會,見馥,顏色毀不復識,聞聲乃 覺之。」
《神仙傳》:張道陵七度試趙昇,第五試昇於市買十餘 匹絹,付直訖,而絹主誣之云未得。昇乃脫己衣買絹 而償之,殊無恡色。 《後漢書。陳寔傳》:寔在鄉閭,平心率物,有盜夜入其室, 止於梁上,寔命子孫訓之曰:「『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 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盜驚,自投于地。 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剋己反善。然 此當由貧困,今遺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竊。 華嶠《後漢書》,李傕等大戰弘農,百官士卒死者不可 勝數。董承密詔白波帥李樂等率眾來共擊傕等,大 破之,乘輿乃得進。承夜潛過曰:「先具舟船為應。」帝步 出營臨河岸高不得下。時中官伏德扶中宮,一手持 十匹絹,乃取德絹連續挽而下。餘人匍匐岸側,或自 投死亡。
《後漢書后紀》:「獻帝伏皇后,興平二年立為皇后。帝東 歸,李傕、郭汜等追敗乘輿。帝潛夜度河走,六宮皆步 行出營。后手持縑數匹。董承使符節令孫徽以刃脅 奪之,殺傍侍者,血濺后衣。既至安邑,御服穿敝,唯以 棗栗為糧。」
《三國魏志趙儼傳》:「儼為朗陵長,時袁紹舉兵南侵,遣 使招誘,豫州諸郡多受其命,惟陽安郡不動,而都尉 李通急錄戶調。儼見通曰:『方今天下未集,諸郡並叛, 懷附者復收其綿絹,小人樂亂,能無遺恨?且遠近多 虞,不可不詳也』。通曰:『紹與大將軍相持甚急,左右郡 縣背叛乃爾。若綿絹不調,送觀聽者必謂我顧望,有 所須待也』。」儼曰:「誠亦如君慮。然當權其輕重,小緩調, 當為君釋此患。」乃書與荀彧。
魏武帝令東曹掾田疇言:「前以無功,橫被封賞之賜, 以寔自歸,教從所執。昨到下車見絹三千匹,穀五千 斛,驚愕恠懼,未敢自寧,乞還藏府,以為軍儲今清時但當盡忠於國,效力王事,雖私結好於他人, 用千匹絹、萬石穀,猶無所益。」
《魏志·陳思王傳》〈注〉《世語》曰:太子以車載廢簏內,朝歌 長吳質與謀,楊修以白太祖,未及推驗,太子懼,告質。 質曰:「何患明日復以簏受絹車內以惑之,修必復重 白,重白必推而無驗,則彼受罪矣。」世子從之,修果白 而無人,太祖由是疑焉。
《魏略》:「文帝在東宮,常從曹洪貸絹百匹,洪不稱意。及 洪犯法,自分必死,後遂得原。」
《魏文帝詔》:「今與孫驃騎和通商旅,當日月而至,而百 賈偷利,喜賤其物,平價又與其絹,故官逆為平準耳, 官豈少此物輩耶?」
《蜀志趙雲傳》〈注〉《雲別傳》曰:箕谷軍退,雲有軍資餘絹, 諸葛亮使分賜將士。雲曰:「軍事無利,何為有賜?其物 請悉入赤岸府庫,須十月為冬賜。」亮大善之。
《晉書食貨志》:「魏明帝世,人間巧偽漸多,競濕穀以要 利,作薄絹以為市,雖處以嚴刑而不能禁也。」
《魏志倭人傳》:「景初二年,賜倭女王白絹五十匹。」 《孫禮傳》:「禮為揚州刺史,吳大將全琮帥數萬眾來侵 寇,時州兵休使,在者無幾,禮躬勒衛兵禦之,戰於芍 陂,禮獨蹈白刃,馬被數創,手秉枹鼓,奮不顧身,賊眾 乃退。詔書慰勞,賜絹七百匹。」
《田豫傳》。〈注〉《魏略》曰:鮮卑素利等數來客,見多以牛馬 遺豫,豫輒送官。胡以為所遺豫物顯露,不如持金,乃 密懷金三十斤,謂豫曰:「願避左右,勿看所遺。」豫從之, 胡因跪曰:「我見公貧,故前後遺公牛馬,公輒送官。今 密以此上公,可以為家資。」豫張袖受之,答其厚意。胡 去之後,皆悉付外,具以狀聞。於是詔褒之曰:「昔魏絳 開懷以納戎,今卿舉袖以受狄,朕甚嘉焉。」乃即賜絹 五百匹,豫得賜分,以其半藏小府。後胡復來,以半與 之。
《魏略》:田豫罷官歸,居魏縣。會汝南遣健步詣征北,感 豫宿恩,過拜之。豫為殺雞炊黍,送詣至陌頭,謂之曰: 「罷老苦,汝來過,無能有益,若何?」健步愍其貧羸,流涕 而去。還為故吏民說之,汝南為具資絹數千匹,遣人 餉豫,豫一不受。
《世語》:「王經字彥聿,初為江夏太守。大將軍曹爽附絹 二十匹,令交市於吳。經不發書,棄官歸。母問歸狀,經 以實對。母以經典兵馬而擅去對送,吏杖經五十,爽 聞,不復罪經。」
《吳志孫休傳》〈注〉《襄陽記》曰:李衡為丹陽太守,每欲治 家,妻輒不聽。後密遣客十人,於武陵龍陽汎洲上作 宅,種甘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吾治家,故窮如 是。然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 亦可足用耳。」衡亡後二十餘日,兒以白母,母曰:「『此當 是種甘橘也。汝家失十戶客來七八年,必汝父遣為 宅,汝父恆稱太史公言:江陵千樹橘,當封君家』。吾答 曰:『人患無德義,不患不富。若貴而能貧,方好耳。用此 何為』?」吳永衡甘橘成,歲得絹數千匹,家道殷足。 《吳錄》:袁博為太守,黃君奉為孝廉。後為葉令,以俸祿 市縑絹餉黃君家。黃氏負鄉里債,債家到門,輒應云: 「待葉令家餉。」
《先賢行狀》:「范郃字孝悌。少時曾省外家,逢掠者驅其 牛取衣物去。郃還車,知賊不得席綾三匹絹,乃追呼 令取之。賊知長者,悉還所取而辭謝焉。」
《晉書羊祜傳》:「祜出軍行吳境,刈穀為糧,皆計所侵,送 絹償之。」
王隱《晉書》,「劉實為伐蜀人,作爭功文書,得千匹絹。 蘇節從兄韶亡後,著黃絹單衣,來與節言。」
虞預《晉書》,「武帝論平吳功,唯羊祜、王濬、張華三人各 賜絹萬匹,其餘莫得此比。」
《晉書良吏傳》:「胡威父質之為荊州也,威自京都定省, 家貧無車馬僮僕自驅驢單行,每至客舍,躬放驢取 樵炊爨,食畢,復隨侶進道。既至見父,停廄中十餘日 告歸,父賜絹一匹為裝,威曰:『大人清高,不審于何得 此絹』?質曰:『是吾俸祿之餘,以為汝糧耳』。」威受之,辭歸 質帳下都督先威未發,請假還家,陰資裝於百餘里 要威為伴,每事佐助。行數百里,威疑而誘問之,既知, 乃取所賜絹與都督,謝而遣之。後因他信以白質,質 杖都督一百,除吏名。其父子清慎如此。
《晉陽秋》。有司奏「依舊調編絹」,武帝不許。
《晉書何攀傳》:「攀為散騎侍郎,以豫誅楊駿功,封西城 侯,賜絹萬匹。」
《華陽國志》:「武庫災,百官皆赴火,何攀獨以兵衛宮,賞 絹五百匹。」
《晉書王尼傳》:尼詣東海王越,云:公負尼物。越大驚曰: 「寧有是也?」尼曰:「昔楚人亡布,謂令尹盜之。今尼屋舍 資財悉為公軍人所略。尼今飢凍,是亦明公之負也。」 越大笑,即賜絹五十匹。
《華譚傳》:「譚字令思,為廬江內史。時鎮東將軍周馥與 譚素相親善,及甘卓討馥,百姓奔散,謂譚已去,遣人視之而更移近馥。馥歎曰:『吾嘗謂華令思是臧子源 之疇,今果效矣。甘卓嘗為東海王越所捕,下令敢有 匿者誅之,卓投譚而免。及此役也,卓遣人求之曰:『華 侯安在?吾甘揚威使也』。譚荅不知,遺絹二匹以遣之』。」 使反告卓,卓曰:「此《華侯》也。」復求之,譚已亡矣。
孔舒元《在窮記》:「大安二年六月,賊來入門,時見家有 絹布三千餘匹,及衣被器物,皆令婢使輦出著庭中, 恣其所取。」
四王起事,張方移惠帝於長安,兵入內殿取物,人持 調御絹二匹幅,自魏、晉之積,將百餘萬匹,三日揵之, 尚不缺角。
惠帝於鄴與咸都王還洛陽,出城倉卒,上下無持資 食之調,道中有驅羊二百餘口者,勒便將至洛,得以 為種。至洛,盧志啟以右藏絹倍還羊主。
《晉書隱逸傳》:「翟湯,字道深,尋陽人。篤行純素,仁讓廉 潔,不屑世事,耕而後食。人有餽贈,雖釜庾一無所受。 永嘉末,寇害相繼,聞湯名德,皆不敢犯,鄉人賴之。司 徒王道辟不就,隱於縣界南山。始安太守干寶與湯 通家,遣船餉之,敕吏云:『翟公廉讓,卿致書訖,便委船 還。湯無人反致,乃貨易絹物,因寄還寶。寶本以為惠』」, 而更煩之,益愧嘆焉。
《石勒載記》:勒偽稱趙王令,公私行錢,而人情不樂,乃 出公絹市錢,限中絹匹一千二百,下絹八百。然百姓 私買中絹四千,下絹二千,巧利者賤買私錢,貴賣於 官。坐死者十數人,而錢終不行。
《趙書》:石勒參軍周雅為館陶令,盜官絹數百匹,下獄。 後每設大會,使與俳兒著介幘絹單衣。優問曰:「汝為 何官,在我俳中?」曰:「本館陶令。」因斗藪單衣,曰:「政坐是 耳,故入汝輩中。」以為大笑。
《鄴中記》:石虎以伏辰日、臘子日,祀祖於殿庭,立五仙 人,高數丈,五采幢蓋,大會群臣於太武殿上,曰:「探乃 有絹百匹,有得數十匹者,有得一二匹者」,虎輒大笑 以為樂。
《晉書庾亮傳》:亮弟冰,天性清慎,嘗以儉約自居。中子 襲嘗貸官絹十匹,冰怒捶之,市絹還官。臨卒,謂長史 江虨曰:「吾將逝矣,恨報國之志不展,命也如何!」死之 日,斂以時服,無以官物也。及卒,無絹為衾,又室無妾 媵,家無私積,世以此稱之。
《晉陽秋》:桓溫入蜀,聞有善星人,招致之,獨執其手,於 星下問國祚修短。星人曰:「太微、紫微、文昌三宮氣候, 決無憂虞,五十年外不論耳。」溫不悅,送絹一匹、錢五 千與之。
《世說》:范宣年八歲後園桃葉誤傷指,大啼。人問:「痛耶?」 荅曰:「非為痛也,但身體髮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宣 潔行廉約,韓豫章遺絹百匹,終不肯受。後韓與范同 車,就車裂二丈。韓云:「寧可使婦無裩也。」范笑而受之。 《晉書王恭傳》:恭為安北將軍,樵王尚之兄弟,專弄相 權,恭欲圖之,以謀告殷仲堪、桓元。元等從之,推恭為 盟主,剋期同赴京師。時內外疑阻,津邏嚴急,仲堪之 信因庾楷達之,以斜絹為書,納箭簳中,合鏑漆之。楷 送於恭,恭發書,絹文角戾,不復可識,謂楷為詐。 「晉公卿禮秩品第一者,春賜絹百匹,秋賜絹二百匹。」 《南史羊欣傳》:「欣少靖默,善容止,泛覽經籍,尤長隸書。 父不疑,為烏程令。欣年十二時王獻之為」吳興太守 甚知愛之。欣嘗夏月著新絹裙晝寢,獻之入縣見之, 書裙數幅而去。
《宋書孔覬傳》:覬弟道存、從弟徽,頗營產業。二弟請假 東還,覬出渚迎之,輜重十餘船,皆是綿絹紙席之屬。 覬見之,偽喜謂曰:「我比困乏,得此甚要。」因命上置岸 側。既而正色謂道存等曰:「汝輩沗預士流,何至還東 作賈客邪?」命左右取火燒之,燒盡乃去。
《沈懷文傳》:「懷文遷尚書吏部郎,齋庫上絹,年調鉅萬 匹,錦亦稱此。期限嚴峻,民間買絹一匹至二三千,綿 一兩亦三四百,貧者賣妻兒,甚者或自縊死。懷文具 陳民困,由是綿絹薄有所減。」
《南史沈慶之傳》:慶之年八十,夢有人以兩匹絹與之, 謂曰:「此絹足度。」寤而謂人曰:「老子今年不免矣,兩匹 八十尺也,足度無盈餘矣。」
《南齊書劉懷珍傳》:宋孝武世,太祖為舍人,懷珍為直 閣,相遇早舊。懷珍假還青州,上有白驄馬,齧人不可 騎,送與懷珍別,懷珍報上百匹絹。或謂懷珍曰:「蕭君 此馬不中騎,是以與君耳。君報百匹,不亦多乎?」懷珍 曰:「蕭君局量堂堂,寧應負人此絹?吾方欲以身名託 之,豈計錢物多少?」
《南史恩倖傳》:「阮佃夫,泰始時執權亞於人主,大通貨 賄。人有餉絹二百匹,嫌少不答書。」
《李安人傳》:安人行南徐州事,城局參軍王回,素為安 人所親,盜絹二匹,安人流涕謂曰:「我與卿契闊備嘗, 今日犯王法,乃卿負我也。」於軍門斬之。
《齊高帝諸子傳》:「豫章文獻王嶷,武帝遣拜陵。過延陵 季子廟,觀沸井,有水牛突部伍,直兵執牛推問,嶷不許,取絹一匹橫繫牛角,放歸其家。」
《南齊書蕭赤斧傳》:「赤斧遷給事太子詹事,卒,家無儲 積,無絹為衾。上聞之,愈加惋惜。」
《南史梁吉士瞻傳》:「土瞻少時,常於南蠻國中擲博,無 褌褰露,為儕輩所侮。及平魯休烈軍,得絹三萬匹,乃 作百褌,其外並賜軍士,不以入室。」
《恩倖傳》:「周石珍,建康之廝隸也,世以販絹為業。」 《任昉傳》:「昉為義興太守,及被代登舟,止有絹七匹,米 五石。至都無衣,鎮軍將軍沈約遺裙衫迎之。」
《梁書傅昭傳》:「昭為臨海太守,縣令常餉粟寘絹于薄 下,昭笑而還之。」
《裴邃傳》:「邃假節明威將軍,西戎校尉,北梁秦二州刺 史,復開創屯田數千頃,倉廩盈實,省息邊運,民吏獲 安。乃相率餉絹千餘匹,邃從容曰:『汝等不應爾,吾又 不可逆納其絹二匹而已』。」
《劉孝綽傳》:「孝綽為吏部郎,坐受人絹一束,為餉者所 訟,左遷信威臨賀王長史。」
《陳書張譏傳》:「譏字直言,梁大同中召補國子正言生。 梁武帝嘗于文德殿釋乾坤文言,譏與陳郡袁憲等 預焉。譏諮審循環,辭令溫雅,帝甚異之,賜裙襦絹,云: 表卿稽古之力。」
《隋書刑法志》:「梁時議定律令,有髡鉗五歲刑,笞二百, 收贖絹,男子六十匹。」
《南史·陳武帝紀》,徐嗣徽、任約等領齊兵還據石頭,帝 遣侯安都領水軍襲破之,拔石頭南岸柵,移度北岸 起柵以絕其汲路,又堙塞東門故城中諸井。齊所據 城中無水,水一合貿米一升,一升米貿絹一匹。 《魏書帝紀》:「昭成皇帝雅性寬厚,智勇仁恕。時國中少 繒帛,代人許謙盜絹二匹,守者以告,帝匿之,謂燕鳳 曰:『吾不忍視謙之面,卿勿泄言』!」謙或慚而自殺,為財 辱士,非也。
《公孫表傳》:「表子軌為虎牢鎮將。初,世祖將北征,發民 驢以運糧,使軌部詣雍州。軌令驢主皆加絹一匹,乃 與受之。百姓為之語曰:『驢無強弱,輔脊自壯』。眾共嗤 之。」
《趙柔傳》:柔以德行才學知名。嘗有人與柔鏵數百枚, 柔與子善明鬻之于市,有從柔買素絹二十匹,有商 人知其賤,與柔三十匹。善明欲取之,柔曰:「與人交易, 一言便定,豈可以利動心?」遂與之。縉紳之流,聞而敬 服。
《陸俟傳》:俟子馛,為相州刺史。發姦擿伏,事無不驗,百 姓以為神明,無敢劫盜者。在州七年,家至貧約,徵為 散騎常侍。百姓乞留馛者千餘人,獻文不許,謂群臣 曰:「馛之善政,雖古人何以加之。」賜絹五百匹。 《慕容白曜傳》:白曜進討東陽,築圍攻擊,日日交兵,雖 士卒死傷,無多怨叛。督上土人租絹,以為軍資,不至 侵苦,三齊欣然,安堵樂業。
《食貨志》:「舊制,民間所織絹布,皆幅廣二尺二寸,長四 十尺為一匹,六十尺為一端,令任服用。後乃漸至濫 惡,不依尺度。高祖延興三年秋七月,更立嚴制,令一 準前式,違者罪各有差,有司不檢察與同罪。」
《薛野䐗傳》:野䐗子虎子,除開府徐州刺史。時州鎮戍 兵,資絹自隨,不入公庫,任其私用,常苦饑寒。虎子上 表曰:「在鎮之兵,不減數萬。資糧之絹,人十二匹,即自 隨身,用度無準,未及代下,不兔饑寒。」徐州良田十萬 餘頃,若以兵絹市牛,分減戍卒,計其牛數,足得萬頭, 興力公田,必當大獲粟稻。一年之收,過於十倍之絹。 《韓麒麟傳》:麒麟為齊州刺史卒。立性恭慎,恆置律令 於坐傍,臨終之日,惟有俸絹數十匹。其清貧如此。 《景穆十二王傳》:陽平王新成子衍,位梁州刺史,轉徐 州刺史,至州病重,帝敕徐成伯乘傳療疾差,成伯還, 帝曰:「卿定名醫,賚絹三千匹。」成伯辭,請受一千。帝曰: 「《詩》云:『人之云亡,邦國殄瘁』。」以是而言,豈惟「三千匹乎?」 其為帝所重如此。
《袁翻傳》:「翻除豫州中正,議選邊戍事曰:自廣開戍邏, 多置帥領,其勇力之兵,驅令抄掠,其羸弱老小之輩, 苦役百端。此等祿既不多,資亦有限,皆收其實絹,給 其虛粟,綿冬歷夏,加之疾苦,死於溝瀆者,常十七八 焉。」
《北史楊播傳》:播弟津,除岐州刺史,巨細躬親,孜孜不 倦。有武功人齎絹三匹,去城十里為賊所劫。時有使 者馳驛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狀白津, 津乃下教云:「『有人著某色衣,乘某色馬,在城東十里 被殺,不知姓名,若有家人,可速收視』。有一老母行哭 而出,云是己子。於是遣騎追收,并絹俱獲。自是闔境」 畏服。以母憂去職。延昌未起,為華州刺史。先是,受調 絹度尺特長,在事因緣,共相進退,百姓苦之。津「乃令 依公尺度其輸物,尢好者賜以盃酒,而出其所輸,少 劣者為受之,但無酒以示其恥。」於是競相勸勵,官調 更勝。
《邢巒傳》:「巒為散騎常侍兼尚書。宣武時,巒奏曰:先皇以紙絹為帳扆,銅鐵為轡勒,訓朝廷以節儉,示百姓以憂矜。」
《魏書皇后傳》:「宣武靈皇后,肅宗踐阼,尊后為皇太后。 後幸左藏,王公嬪主已下從者百餘人,皆令任力負 布絹,即以賜之,多者過二百匹,少者百餘匹。唯長樂 公主手持絹二十匹而出,示不異眾而無勞也,世稱 其廉。儀同陳留公李崇、章武王融,並以所負過多,顛 仆於地,崇乃傷腰,融至損腳。時人為之語曰:『陳留章 武,傷腰折股,貪人敗類,穢我明主』。」
《北史盧同傳》:「同累遷尚書左丞,時相州刺史奚康生 徵百姓歲調,皆長七八十尺,同於歲祿,官給長絹。同 乃舉案康生,度外徵調。書奏,詔科康生罪,兼褒同在 公之績。」
《魏書景穆十二王傳》:任城王雲子澄,澄子順,除征南 將軍,參朱榮之奉莊帝召百官悉至河陰,素聞順數 諫諍,惜其諒直,謂朱瑞曰:「可語元僕射,但在省,不須 來。」順不達其旨,聞害衣冠,遂便出走,為陵戶鮮于康 奴所害,家徒四壁,無物斂屍,令史王才達裂裳覆之。 帝敕侍中元祉曰:「宗室喪亡非一,不可周贍。元僕射 清苦之節,死乃益彰,特贈絹百匹。」
《北史李靈傳》:「靈曾孫元忠,魏清河王懌為營明堂大 都督,引為主簿。遭母憂去任歸孝莊時盜賊蜂起,清 河有五百人西戍,還經南趙郡,以路梗,共投元忠,奉 絹千餘匹,元忠惟受一匹,殺五牛以食之,遣奴為導 曰:『若逢賊,但道李元忠遣』。如言,賊皆舍避。」
《房謨傳》:「謨為兗州刺史,魏朝以河南數州,鄉俗絹濫, 退絹一匹,徵錢三百,人庶苦之。謨乃表請錢絹兩受, 任人所樂。朝廷從之。」
《魏書食貨志》:「孝靜時,諸州調絹,不依舊式。齊獻武王 以其害民,興和三年冬,請班海內,悉以四十尺為度, 天下利焉。」
《王靈傳》:「靈字羅漢,為南兗州刺史。取官絹因染逐有 割易。御史糾劾,會赦免。」
《宋鴻傳》:「鴻為定州北平府參軍,送戍兵於荊坐,取兵 絹四百匹,兵欲告之,斬兵十人。」
《北齊書元坦傳》:「坦為冀州刺史,每百姓納賦,除正稅 外,別先責絹五匹,然後為受。」
《循吏傳》:「孟業少為州吏,性廉謹。同僚諸人侵盜官絹, 分三十匹與之,拒而不受。」
《杜弼傳》:「弼從高祖破西魏於邙山,命為露布,弼手即 書絹,曾不起草。」
《北史元景安傳》:「景安為襄縣令,累遷兼七兵尚書。時 初築長城,鎮戍未立,詔景安與諸將緣塞以備守。所 部軍人富於財物,遂賄貨公行。文宣聞之,遣使推檢, 惟景安纖毫無犯。帝深嘉嘆,乃以所斂贓絹五百匹 賜之,以彰清節。」
《崔挺傳》:「挺族孫暹,為尚書右僕射儀同三司。時調絹 以七丈為匹,暹言之,乃依舊焉。」
《北齊書王昕傳》:昕弟晞,昭帝時拜太子太傅,兼中庶 子。百官嘗賜射,晞中的當得絹,為不書箭,有司不與, 晞陶陶然曰:「我今可謂武有餘,文不足矣。」
《儒林傳》:「石曜以儒學進,居官至清儉。武平中,黎陽郡 守。值斛律武都出為兗州刺史。武都即丞相咸陽王 世子皇后之兄,性甚貪暴。先過衛縣,令丞以下聚斂 絹數千匹以遺之。及至黎陽,令左右諷動曜及郡治 下縣官。曜手持一縑而謂武都曰:『此是老石機杼,聊 以奉贈。自此來並須出於吏民。吏民之物,一毫不敢』」 輒犯。武都亦知曜清素純儒,笑而不責。
《周書寇儁傳》:儁性廉恕,不以財利為心。家人曾賣物 與人,而剩得絹五匹,儁於後知之,乃曰:「惡木之陰,不 可暫息,盜泉之水,無容誤飲。得財失行,吾所不取。」遂 訪主還之。其雅志如此。
《韋敻傳》:「敻志尚夷簡,澹於榮利。武帝嘗與敻夜宴,大 賜之縑帛,令侍臣數人負以送出。敻惟取一匹,示承 恩旨而已。帝以此益重之。」
《北史李賢傳》:「賢弟穆再轉汝陽太守,遇水澇人饑,上 表請輕租賦。帝從之,遂陽一郡,聽以小絹為調。」 《乞伏慧傳》:「慧領潭、桂二州總管,躬行朴素,風化大洽。 曾見人以簺捕魚者,出絹買而放之。其仁心如此。」 《隋書。庫狄士文傳》,「士文為貝州刺史,嘗入朝,遇上置 酒高會,賜公卿入左藏,任取多少。人皆極重士文獨 口御絹一匹,兩手各持一匹。上問其故,士文曰:『臣口 手俱滿,餘無所須』。上異之,別加賞物,勞而遣之。」 《經籍志》:開皇三年,祕書監牛弘表請分遣使人,搜訪 異本,每書一卷,賞絹一匹。校寫既定,本即歸主。 《舊唐書裴矩傳》:矩累遷太子詹事,檢校侍中。太宗初 即位,風聞諸曹案典受賂,乃遣左右試以財物遺之。 有司聞令史受餽絹一匹,上將殺之,裴矩進諫曰:「此 人受賂,誠合重誅。但陛下以物試人,則行極法,所謂 陷入某罪,恐非道德齊禮之義。」上善之。
《長孫順德傳》:「順德監收受人餽絹,事發,太宗惜其功不忍加誅,遂於殿庭賜絹數十匹,以媿其心。」
《唐書馬周傳》:「周拜監察御史,上疏云:『往貞觀初,率土 荒儉,一匹絹纔易斗米,而天下帖然者,百姓知陛下 憂憐之,故人人自安,無怨讟也。五六年來,頻歲豐稔, 一匹絹得粟十餘斛,而百姓咸怨,以為陛下不憂憐 之。何則?今營為者多不急之務故也』。」
《韓思彥傳》:「思彥客汴州,張僧徹者,廬墓三十年,詔表 其閭,請思彥為頌,餉縑二百,不受。時歲凶,家窶甚,僧 徹固請,為受一匹,命其家曰:此孝子縑,不可輕用。」 《許景先傳》:開元十三年,帝自擇刺史凡十一人治行, 詔宰相諸王御史以上,祖道洛濱,賚絹三千遣之。 《唐六典》:開元二十五年,敕河南、河北不通水運州,宜 折租「造絹,以替開中。」
《獨異志》:唐富人王元寶,元宗問其家財多少,對曰:「臣 請以一縑繫陛下南山一樹,南山樹盡,臣縑未窮。」時 人謂錢為王者,以有元寶字也。
《唐書食貨志》:「劉晏鹽法既成,商人納絹以代鹽利者, 令每緡加錢二百,以備將士春服。」
《舊唐書代宗紀》:「永泰元年冬十月,市絹十萬,以賞迴 紇。」
《唐書卓行傳》:「陽城隱中條山,山東節度府聞城義者, 發使遺五百縑,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辭,使者委而去, 城置之未嘗發。會里人鄭俶欲葬親,貸於人無得,城 知其然,舉縑與之。俶既葬,還曰:『蒙君子之施,願為奴 以償德』。城曰:『吾子非也,能同我為學乎』?俶泣謝,即教 以書。俶不能業,城更徙遠阜,使顓其習,學如初,慚,縊」 而死。城驚且哭,厚自咎,為服《緦麻》瘞之。
《權德輿傳》:「德輿真拜侍郎,言大曆中,一縑直錢四千, 今止八百,稅入加舊,則出於民者,五倍其初。」
《張弘靖傳》:「弘靖雅厚信直,為河南參軍,杜亞辟佐其 府。亞疑牙將令狐運劫餉絹,弘靖直其枉,亞怒,斥出 府。」
《舊唐書。憲宗紀》:「元和十三年六月,出內庫絹三十萬 匹付度支供軍。九月,出內庫絹十萬匹給東軍。」 《敬宗紀》:「寶曆元年,鹽鐵使王播進羨餘絹一百萬匹。」 《李靖傳》:「靖五代孫彥芳,太和中為鳳翔司錄參軍,敕 賜絹二百匹,衣笏一副,并還先奏高祖、太宗書詔衣 物等。」
《文宗紀》:「開成三年,日本國貢真珠絹。」
《雲仙雜記》:「開成中,物價至微,村落買魚肉者,俗人買 以胡絹半尺,士大夫買以樂天詩一首兼之。」
《唐書卓行傳》:「司空圖無意於世,遂隱不出。王重榮父 子雅重之,數饋遺弗受。嘗為作碑,贈絹數千。圖置虞 鄉,市人得取之,一日盡。」
《演繁露》《唐志》:「租絹長四丈二尺。」
《畫史》:「古畫至唐初皆生絹,至後來皆以熱湯半熟入 粉,搥如銀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筆。」
《後唐史》:賜宰相李愚絹百匹,錢百緡,鋪陳物一十三 件。時愚病,上令中使宣問,愚所居寢室蕭然,四壁臥 斃氈而已。中使具言其事,上曰:「嘻,宰相月俸錢幾何, 而委頓如此。」故有是賜。
《南唐近事》:「昇元初,許文武百僚觀內藏,隨意取金帛, 盡重載而去。惟蔣廷翊獨持一縑還家,餘無所取。士 君子以是而多之。終尚書郎。」
《遼史耶律室魯傳》:「宋和議成,特進門下平章事,賜推 誠竭節保義功臣。以本部俸羊多闕,部人空乏,請以 羸老之羊及皮毛,歲易南中絹,彼此利之。」
《宋史張錫傳》:「錫為京東轉運使,淄、青、齊、濮、鄆諸州人 冒耕河壖地,數起爭訟,錫命籍其地,收租絹歲二十 餘萬。」
《王氏談錄》:公言丁謂前敗之一夕,買竭都市中金,餘 產籍沒,後官斥賣。人有買其綵荐,一析之得絹凡三 百餘端。
《宜春傳信錄》:李公衢,明道中通判筠州。有婦人輸官 絹,以兩段縫合為一匹,吏執詣公,公詢其故,惻然良 久,遣其婦人去,謂主吏曰:「封絹於庫內,俟支春衣,下 官自要。」筠人謂之「李佛子。」
《宋史仁宗紀》:「皇祐二年二月,出內庫絹五十萬,下河 北、陝西、河東路,以備軍賞。閏十一月,出內藏絹四十 萬匹,付本路使措置是歲芻糧。」
《春明退朝錄》:「京城士人,舊通用青絹涼傘,祥符五年, 惟許親王用之。」
《雲笈七籤》:「會稽崔希真,嚴冬之日有負薪老叟立門 外。崔清晨見之,顧其狀貌不凡,延坐,自促令備饌。時 崔張絹,欲召畫工為圖,叟取几上筆墨,畫一株枯松, 一採藥道士,一鹿隨之。食畢,致謝而去。」
《墨莊漫錄》:「梓州織八丈闊幅絹,獻宮禁,前世織工所 不能為也。」
《宋史高宗紀》:建炎元年秋,徽宗自燕山密遣閣門宣 贊舍人曹勛至,賜帝絹半臂,書其領曰:「便可即真,來 援父母。」帝泣以示輔臣《食貨志》:建炎元年,知越州翟汝文奏:浙東和預買絹 歲九十七萬六千匹,而越乃六十萬五百匹,以一路 計之,當十之三。望將三等以上戶減半,四等以下戶 權罷。尋以杭之和買絹偏重,均十二萬匹於兩浙。 《高宗紀》:「建炎四年,宣撫處置使始令四川民歲輸激 賞絹三十三萬匹有奇。」
《食貨志》:「建炎四年秋,遂盡起元豐以來諸路常平司 坊場錢,次科激賞絹,次奇零絹估錢。」
紹興四年十有一月,免淮南州軍大禮絹。
《高宗紀》:紹興八年二月甲申,減紹興府和市絹萬匹。 《張昭允傳》:昭允提總左右藏金銀錢帛,昭允以諸州 絹常度外長數尺,請裂取付工官備他用,歲獲羨餘。 既而士卒受冬服,度之不及程,出怨言,昭允坐免官。 《王居正傳》:居正為起居舍人,和州請蠲進奉大禮絹, 居正言:「大禮進奉,乃臣子享上之誠,初非朝廷取於 百姓之物。若察民力無所從出,不能預降旨蠲之,至 使州縣自陳,已為非是,乞速如所請。」
《食貨志》:「乾道六年,知徽州郟升卿代還,奏州自五代 時陶雅守郡,妄增民賦,至今二百餘年,比鄰境諸縣 之稅獨重數倍,而雜錢之稅,科折尢重,請賜蠲免。九 年,詔徽州額外刱科雜錢一萬二千一百八十餘緡, 及元認江東兩浙運司諸處絹一萬六千六百餘匹, 並蠲之。」
淳熙五年,詔「夔州路九州百姓科買上供金、銀、絹,自 淳熙六年為始盡免。」
淳熙十一年,祕書監楊萬里奏:「輸帛於官,謂之稅,舊 以正絹為稅絹,今正絹外有和買矣。」
《光宗紀》:「淳熙十六年二月,帝即位。九月,減紹興和買 絹歲額四萬四千餘匹。」
《元史楊大淵傳》:「大淵拜東川都元帥,至元二年,進紅 邊絹百五十段。」
《世祖紀》:「至元二十年冬十月,給水達達鰥寡孤獨者 絹千匹。」
二十四年春正月,西邊歲饑,民困,賜絹萬匹。
絹部雜錄
编辑《唐書·地理志》:「河北道,魏州,魏郡,土貢:絁、絹。」
江南道越州會稽郡,土貢:吳絹。
劍南道陵州,仁壽郡。土貢:鵝溪絹。
《五代史·四夷附錄》:「回鶻婦人,總髮為髻,高五六寸,以 紅絹囊之。既嫁,別以氈帽。」
《宋史·地理志》:「滄州上景城郡,貢大絹。」
博州,上,博平郡。貢平絹。
《晁氏墨經》「醇煙擣訖,當以細絹篩堈內。此物至輕微, 不宜露篩,恐飛去。」
《畫史》真絹色淡,雖百破而色明白,精神彩色,如新 裝背畫,不須用絹。絹新時似好,展卷久,為硬絹抵之, 卻於不破處破,大可惜。
《洞天清錄》:「唐人畫,或用搗熟絹為之,然正是生搗,令 絲褊不礙筆,非如今煮練加漿也。」
《金史·地理志》:「大名府上:天雄軍,產縐縠、絹。」
《畫竹譜》:「油絲絹并藥粉絹,先須用熱皂莢水刷過便 乾,依前上礬位置。」
《輟耕錄》:「唐及五代絹素麤厚,宋絹輕細,望而可別也。」
絹部外編
编辑《孝子傳》:董永父歿,貧不遂葬,以身質錢一萬。既喪就 役,逢一女子求為永妻,云能織絹,永詣主人,主人令 織,一旬三百匹債足,女辭曰:「我天之織女也,帝見君 孝,使我共債耳。」因遂不見。
《搜神記》:「蜀先主病,遣人於門觀不祥。巫啟見一鬼著 絹布,似是大臣將相。其夜先主夢見魯肅來入,衣巾 如之。」
永嘉中,有天竺胡人能取絹與人,各執一頭剪斷之。 已而取兩段合持之,則復還,連絲可練,無異故體也。 《集異記》:清河崔基寓居青州朱氏女,咨容絕倫,崔傾 懷招攬,約女為妾。後三更中,忽聞扣門聲,崔披衣出 迎女,兩淚嗚咽,云適得暴疾喪亡。忻愛永奪,悲不自 勝。女於懷中抽兩匹絹與崔曰:「近自織此絹,欲為君 作襌衫,未得裁縫,今以贈離。」崔以錦八尺答之。女取 錦曰:「從此絕矣。」言畢,豁然而滅。至旦,告其家女父曰: 「女昨夜忽然暴病亡。」崔曰:「君家絹帛無零失耶?」答云: 「比女舊織餘絹兩匹在箱中。女亡之始,婦出絹,欲裁為送終衣,轉盼失之。」崔因此具說事狀。
《稽神錄》:金鄉徐明府者,有道術,莫能測。河南劉崇遠, 崇龜從弟也。有妹為尼,居楚州。常有一客尼寓宿,忽 病勞瘦甚且死。其姊省之,眾共見病者身中有氣如 飛蟲,入姊衣中,遂不見病者死,姊亦病。俄著劉氏,舉 院皆病,病者輒死。劉氏既亟,崇遠求於明府,徐曰:「爾 有別業在金陵,可致金陵絹一匹,吾為爾療之。」如言 送絹訖。翌日劉氏夢一道士執簡而至,以簡編撫其 身,身中白氣騰上如炊。既寤,遂輕爽能食,異於常日。 頃之,徐封絹而至,日置絹席下,寢其上即差矣。如其 言遂愈。已而神其絹,乃畫持簡道士如所夢者。
練部彙考
编辑釋名:
《釋綵帛》
编辑
練爛也。煮使委爛也。
《說文》
编辑
《釋練》
编辑
練,繒也。
練部藝文〈詩〉
编辑《擣練圖》元·范梈
编辑
深宮佳人白日長,夜感蟋蟀鳴中房。起視河漢心回 皇,雲鬢籠鬆分作行。清水如天收素練,翠娥帶月杵 寒霜。轆轤無繩金井悄,邊頭不見梧桐黃。裁縫熨帖 坐在床,《載元載黃》公子裳。製成不遠煩寄將,但見寒 暑彫三光,身體甚適平時康,君不見古來邊庭士,雪 壓關河征戰多,拆盡衣裘淚如水。
練部選句
编辑晉陸機《為周夫人贈車騎詩》:「碎碎織細練,為君作。」 《繻》。
宋南平王鑠《三婦艷樂府》:「大婦裁霧縠,中婦牒冰練。」 齊謝朓《元會曲》:「分階赩組練,充庭羅翠旗。」
唐喬知之詩:「曲房理針線,平砧擣文練。」
劉希夷《擣衣篇》。「欲向樓中縈楚練。還來機上裂齊紈。」 杜甫詩。「天清山城擣練急。」
《韓愈詩》:「長姬香御四羅列,縞裙練帨無等差。」
李賀詩:「寒砧能擣百尺練,粉淚凝珠滴紅線。」
白居易詩:「擣練蛾眉婢,鳴榔蛙角奴。」〈又〉《秋霽詩》:「月出 砧杵動,家家擣秋練。」
宋陸游《立夏詩》:「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元吳萊詩:「戟頭吹火光,旗幟舞秋練。」
杜本《秋興》詩:「月冷誰家頻擣練,風清何處細吹簫。」 明王叔承詩:「若有羊家練,淋漓醉墨題。」
練部紀事
编辑《禮記·檀弓》:「將軍文子之喪,既除喪而后越人來弔,主 人深衣練冠待于廟。」
《左傳》昭公三十一年春,季孫意如會晉荀躒于適歷。 荀躒曰:「寡君使躒謂吾子,何故出君?有君不事,周有 常刑,子其圖之。」季孫練冠麻衣跣行,伏而對。
《韓詩外傳》:顏回望吳門,馬見一匹練。孔子曰:「馬也,馬 之光景長一匹爾。」
《漢書王莽傳》:「莽欲以虛名說太后,白言親承孝哀丁、 傅奢侈之後,百姓未贍者多,太后宜且衣繒練,頗損 膳,以視天下。」〈注〉繒,練帛無文者。
《後漢書。虞延傳》:「延初生,其上有物,若一匹練,遂上昇 天,占者以為吉。後至太尉。」
《后紀》:「明德馬皇后身服大練,無香薰之飾,欲身率下 也。」
《恭王彊傳》:彊子政,政子肅,肅子臻,臻及弟儉,並有篤 行,母卒,皆吐血毀眥,至服練紅。
《三國魏志司馬芝傳》:「芝為大理正,有盜官練置都廁 上者,吏疑女工,收以付獄。芝曰,夫刑罪之失,失在苛 暴。今贓物先得而後訊,其辭若不勝掠,或至誣服,誣 服之情,不可以折獄。」
《吳志甘寧傳》:「寧攻皖,為升城督,手持練,身緣城,為吏 士先,卒破獲朱光,計功呂蒙為最,寧次之,拜折衝將 軍。」
《晉書王敦傳》:「敦與錢鳳為逆謀,帝欲討之。詔曰:『朕親 御六軍,被練三千,組甲三萬,總統諸軍,討鳳之罪』。」
《王導傳》:導為司徒,進位太保。蘇峻平宗廟,宮室灰燼時帑藏空竭,庫中惟有練數千端,鬻之不售,而國用不給。導患之,乃與朝賢俱制練布單衣。於是士人翕 然競服之,練遂踊貴,乃令主者出賣,端至一金。其為 時所慕如此。
《陳書姚察傳》:察為吏部尚書,自居顯要,甚勵清潔,且 廩錫以外,一不交通。嘗有私門生不敢厚餉,止送南 布一端,花練一匹。察謂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 練,此物於吾無用。既欲相款接,幸不煩爾。」此人遜請, 猶冀受納,察厲色驅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饋遺。 《舊唐書武后紀》,長壽三年詔,應天下尼當用白練為 衣。
《唐書文藝傳》:「開元中,張說與徐堅論近世文章,張九 齡如輕縑素練,實濟時用,而窘邊幅。」
《唐國史補》:「韓晉公滉聞奉天之難,以夾練囊緘盛茶 末,遣健步以進御。」
《五代史·雜傳》:「劉守光僭號大燕皇帝,晉王攻破其城, 械守光并其父仁恭以從軍。晉王至太原,仁恭父子 曳以組練,獻於太廟。」
練部雜錄
编辑《禮記·檀弓》:「練練衣黃裡縓緣。」〈疏〉練,小祥也。小祥而著 練冠,練中衣,故曰「練」也。練衣者,以練為中衣。
《鹽鐵論》:「繭紬縑練者,婚姻之嘉飾也。」
《齊民要術》:「六月,命女工織縑練,可燒灰,染青紺雜色。」 《唐書·地理志》:「建州建安郡,土貢蕉、花練、竹練。」
羅部彙考
编辑釋名:
《釋綵帛》
编辑
《羅文》,疏羅也。纚,簁也,粗可以簁物也。令辟經絲貫杼 中,一間并一間疏,疏者苓苓然,并者歷辟而密也。
《老學菴筆記》
编辑
《越羅》
编辑
遂寧出羅,謂之《越羅》,亦似會稽尼羅而過之。
羅部藝文一
编辑《謝趙王賚白羅袍褲啟》北周·庾信
编辑
懸機巧紲,變䌰奇文。鳳不去而恆飛,花雖寒而不落。 披千金之暫暖,棄百結之長寒。永無黃葛之嗟,方見 青綾之重。對天山之積雪,尚得開襟;冒廣夏之長風, 猶當揮汗。白龜報主,終自無期;黃雀謝恩,竟知何日?
羅部藝文二〈詩〉
编辑《羅》唐·李嶠
编辑
妙舞隨裙動,行歌入扇清。蓮花依帳發,秋月鑒帷明。 雲薄衣初捲,蟬飛翼轉輕。若珍三代服,同擅綺紈名。
《高氏姊惠素羅》元·鄭允瑞
编辑
雪色香羅照眼明,阿兄寄贈見深情。明朝急為裁春 服,相約麻姑禮上清。
羅部選句
编辑周宋玉《風賦》:「躋於羅幃,經於洞房。」
漢司馬相如《美人賦》:「女以玉釵挂臣冠,羅袖拂臣衣。」 班婕妤《自悼賦》:「感帷裳兮發紅羅。」
張衡《南都賦》:「羅襪懾惵而容與。」
魏曹植《洛神賦》:「披羅衣之璀璨。」〈又〉羅襪生塵。
梁江淹《別賦》「送愛子兮沾羅裙。」
陳後主《上巳禊酌賦》:「面玉同釵玉,衣羅異草蘿。」 《古樂府》:「大婦織綺羅,中婦織流黃。」〈又〉紅羅覆斗帳,四 角垂香囊。
《古詩》:「明月何皎皎,照我羅衣帷。」
魏曹植詩:「有美一人,被服纖羅。」
晉阮籍詩:「西方有佳人,被服纖羅衣。」
梁武帝《擣衣詩》:「輕羅飛玉腕。」
唐·孟浩然詩:「畫堂初點燭,金幌半垂羅。」
《李白詩》:「羅衣曳紫煙。」
韋應物詩:「春羅雙鴛鴦。」
杜甫詩:「越羅與楚練,照耀輿臺軀。」〈又〉《花羅封蛺蝶》。〈又〉 舊隨漢使千堆寶,少荅胡王萬匹羅。
錢起《早夏》詩:「鸝黃好鳥搖深樹,細白佳人著紫羅。」 王建《織錦曲》:「錦江水涸貢轉多,宮中盡著單絲羅。」 白居易詩:「正抽碧線繡紅羅,忽聽黃鶯斂翠蛾。」 許渾詩:「待月西樓捲翠羅,玉杯瑤瑟近星河。」
段成式詩:「百媚城中一個人,紫羅垂手見精神。」 宋梅堯臣詩:「剪羅作舞衣,奉君歡莫窮。」
楊萬里詩:「餘香猶在織金羅。」
《朱子》詩:「徘徊起梁塵,綷縩紛衣羅《蔣捷詞》:「偷把翠羅香被展,無眠卻又頻翻轉。」
元趙孟頫詩:「閨中美人動裁剪,故羅衣袂生秋香。」〈又〉 素羅衣裳照青春,眼中若有梨園人。
馬祖常詩:「袷羅半臂麝臍香。」〈又〉《上京詩》:「龍沙秋淺雲 光薄,畫羅宮衣侵曉著。」〈又〉《擬唐宮詞》「不恨長門冬夜 永,小奴休報襪羅單。」
《迺賢京城春日》詩。新樣雙鬟束御羅,疊騎驕馬粉牆 過。
薩都剌詩:「昨日官家清宴罷,御羅輕帽插珠花。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