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四書文 (四庫全書本)
欽定四書文 |
乾隆元年六月十六日總理事務王大臣奉
上諭國家以經義取士將使士子沉潛於四子五經之書闡明義理發其精藴因以覘學力之淺深與器識之淳薄而風㑹所趨即有闗於氣運誠以人心士習之端倪呈露者甚微而徴應者甚鉅也顧時文之風尚屢變不一茍非明示以準的使海内學者於從違去取之介曉然知所别擇而不惑於岐趨則大比之期主司何所操以為繩尺士子何所守以為矩矱有明制義諸體皆備如王唐歸胡金陳章黄諸大家卓然可傳本朝文運昌明英才輩出劉子壯熊伯龍以後作者接踵莫不根柢經史各抒杼柚此皆足為後學之津梁制科之標準自坊選冒濫士子率多因陋就簡剽竊陳言雷同膚廓間或以此倖獲科名又展轉流布私相倣效馴至先正名家之法置而不講經史子集之書束而不觀所係非淺鮮也今朕欲裒集有明及本朝諸大家制義精選數百篇彚為一集頒布天下學士方苞於四書文義法夙嘗究心著司選文之事務將入選之文發揮題義清切之處逐一批抉俾學者了然心目間用為模楷又㑹試鄉試墨巻若必俟禮部刋發勢必曠日持乆士子一時不得觀覽可弛坊間刻文之禁果有學問淹博識見明通者不拘鄉㑹墨巻房行試牘准其照前選刻但不得徇情冐濫或狂言横議以醸澆風朕實嘉惠士子其各精勤修業以底大成敬體朕意共相黽勉欽此
食禮部右侍郎俸教習庶吉士〈臣〉方苞謹
奏乾隆元年六月欽奉
聖諭命〈臣苞〉精選前明及
國朝制義以為主司之繩尺羣士之矩矱〈臣〉本無學識又迫衰殘恭承
嘉命為愧為恐竊惟制義之興七百餘年所以乆而不廢者蓋以諸經之精藴匯涵於四子之書俾學者童而習之日以義理浸灌其心庶㡬學識可以漸開而心術羣歸於正也伏讀
聖諭國家以經義取士人心士習之端倪呈露者甚微而徴應者甚鉅故風㑹所趨即有關於氣運至矣哉
聖謨洋洋古今教學之源流盡於是矣〈臣〉聞言者心之聲也古之作者其氣格風規莫不與其人之性質相類而况經義之體以代聖人賢人之言自非明於義理挹經史古文之精華雖勉焉以襲其形貌而識者能辨其偽過時而湮沒無存矣其間能自樹立各名一家者雖所得有淺有深而其文具存其人之行身植志亦可槩見使承學之士能由是而正所趨是誠
聖諭所謂有闗氣運者也臣敬遵
明㫖别裁偽體校録有明制義四百八十六篇
國朝制義二百九十七篇繕冩成帙並論次條例恭呈
御覽伏望萬㡬之暇俯
賜刪定俾主司羣士永為法程〈臣〉無任戰汗隕越之至
謹奉表恭
進以
聞
凡例
一明人制義體凡屢變自洪永至化治百餘年中皆恪遵傳註體㑹語氣謹守繩墨尺寸不踰至正嘉作者始能以古文為時文融液經史使題之義藴隱顯曲暢為明文之極盛隆萬間兼講機法務為靈變雖巧密有加而氣體苶然矣至啓禎諸家則窮思畢精務為竒特包絡載籍刻雕物情凡胸中所欲言者皆借題以發之就其善者可興可觀光氣自不可冺凡此數種各有所長亦各有其蔽故化治以前擇其簡要親切稍有精彩者其直冩傳註寥寥數語及對比改换字面而意義無别者不與焉正嘉則専取氣息醇古實有發揮者其規模雖具精義無存及剽襲先儒語録膚廓平衍者不與焉隆萬為明文之衰必氣質端重間架渾成巧不傷雅乃無流弊其専事凌駕輕剽促隘雖有機趣而按之無實理真氣者不與焉至啓禎名家之傑特者其思力所造塗徑所開或為前輩所不能到其餘雜家則偭棄規矩以為新竒剽剝經子以為古奥雕琢字句以為工雅書巻雖富辭氣雖豐而聖經賢傳本義轉為所蔽蝕故别而去之不使與卓然名家者相混也凡此數種體製格調各不相類若總為一集轉覺尨雜無章謹分化治以上為一集正嘉為一集隆萬為一集啓禎為一集使學者得溯其相承相變之源流而各取所長至於我
朝人文蔚起守洪永以來之準繩而加以變化探正嘉作者之義藴而挹其精華取隆萬之靈巧啓禎之恢竒而去其輕浮險譎兼收衆美各名一家合之共為一集前代之文總四百八十六篇
國朝之文總二百九十七篇昔宋臣曾鞏嘗稱詩書之文作者非一相去千餘年而其所發明更相表裏如一人之説惟其理之一也况制科之文詁四子之書者乎故凡所録取皆以發明義理清眞古雅言必有物為宗庶可以宣
聖主之教思正學者之趨嚮
一唐臣韓愈有言文無難易惟其是耳李翺又云創意造言各不相師而其歸則一即愈所謂是也文之清眞者惟其理之是而已即翺所謂創意也文之古雅者惟其辭之是而己即翺所謂造言也而依於理以達其詞者則存乎氣氣也者各稱其資材而視所學之淺深以為充歉者也欲理之明必溯源六經而切究乎宋元諸儒之説欲辭之當必貼合題義而取材于三代兩漢之書欲氣之昌必以義理洒濯其心而沉潛反覆於周秦盛漢唐宋大家之古文兼是三者然後能清眞古雅而言皆有物故凡用意險仄纎巧而於大義無所開通敷辭割裂鹵莽而與本文不相切比及驅駕氣勢而無眞氣者雖舊號名篇概置不録
一有明正嘉以前先輩之文有極平淡簡樸而清古可味者惟間存一二蓋必天資最髙變化于古文久乃得之非中材所能倣效也啓禎雜家餘習至於
國初猶未能盡滌一時名稿中頗有膾炙人口而按以文律求以題義則未能脗合不可以為法程者必嚴辨而愼取之至鄉㑹試闈墨則有其文未為極致而章妥句適脉理清晰亦間存一二俾中材之士得量其力所能至而取道焉庶不致茫無畔岸而誤入于岐途也
一先輩名家小題文多備極巧心但美不勝收且非鄉㑹場程式兹編不録其單句有實理可發揮及中截數句承上起下轉闗過脈者或上全下偏下全上偏者仍自入選
一向來程墨房書行書各有専選今總為一集惟程墨於本篇人名下註記餘不細加區别間有生前未與甲乚科而文己行世不可冺沒者亦併登選俾皓首窮經之士無遺憾於泉壤焉
一文章之道與年俱進故曹植自言其文必随時改定每見名家文稿多晚年自訂或生徒編輯往往有與初本絶不相類者故凡其人現存者文皆不録
一文之義藴深微法律變化者必于總批旁批掲出乃可使學者知所取法然題有定理理無二致其中指要若己經前人闡發不可復易則仍舊承用以原評二字别之
一前人流傳名篇間有字句率易義理或未妥者向來各家選本多有節刪互異之處今擇其猶當者從之其未經諸選摘發而稍加改易者亦間有之至于全文俱佳語句偶訛難為改易者必細摘出亦恐貽悞後學
一是集奉
㫖編定將以頒行直省學宮照進呈本格式鋟板庶體製莊重可垂永乆至頒行之後書坊繙刻任其仍用活字小板以便廣為流布
乾隆五年閏六月十四日奉
㫖開列經理諸臣銜名
監理
和 碩 和 親 王〈臣〉𢎞 晝校閱
原 任 禮 部 右 侍 郎〈臣〉方 苞
校對
日講官起居注翰林院編修〈臣〉萬承蒼
翰 林 院 編 修〈臣〉儲晉觀翰 林 院 編 修〈臣〉曹秀先翰 林 院 編 修〈臣〉趙青藜
舉 人〈臣〉周日藻武英殿校對
經 筵 講 官 刑 部 右 侍郎〈臣〉張 照工 部 右 侍 郎〈臣〉許希孔原 任 刑 部 左 侍 郎〈臣〉勵宗萬
日講官起居注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臣〉陳 浩日講官起居注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臣〉呂 熾日講官起居注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臣〉周學健署日講官起居注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編修〈臣〉朱良裘翰 林 院 編 修〈臣〉田志勤翰 林 院 編 修〈臣〉董邦逹翰 林 院 檢 討〈臣〉唐進賢翰 林 院 編 修〈臣〉李清芳翰 林 院 編 修〈臣〉林枝春翰 林 院 編 修〈臣〉呉 紱翰 林 院 檢 討〈臣〉郭肇鐄校刋
㧞 貢 生〈臣〉費應泰
拔 貢 生〈臣〉盧明楷
㧞 貢 生〈臣〉薛世楫
㧞 貢 生〈臣〉廖名揚
拔 貢 生〈臣〉徐顯烈
㧞 貢 生〈臣〉王積光
拔 貢 生〈臣〉葉 環
拔 貢 生〈臣〉李 謙
優 貢 生〈臣〉王 男
恩 貢 生〈臣〉曽尚渭
拔 貢 生〈臣〉李長發
拔 貢 生〈臣〉程元林監造
内務府南苑郎中兼佐領加六級紀録八次〈臣〉雅爾岱内務府錢糧衙門郎中兼佐領加五級紀録六次〈臣〉永 保内務府廣儲司員外郎加二級〈臣〉雙 玉
内務府慶豐司員外郎加一級紀録二次〈臣〉西 寧内務府廣儲司司庫加二級〈臣〉胡三格
監 造〈臣〉恩 克
監 造 加 一 級〈臣〉永 忠
庫 掌〈臣〉于保柱
庫 掌〈臣〉鄭桑格
庫 掌〈臣〉姚文彬
欽定四庫全書 集部八
欽定四書文總目 總集類
化治文六巻
正嘉文六巻
隆萬文六巻
啟禎文九巻
國朝文十四巻
〈臣〉等謹案
欽定四書文四十一巻乾隆元年内閣學士方苞
奉
勅編明文凡四集曰化治文曰正嘉文曰隆萬文
曰啟禎文而
國朝文别為一集每篇皆抉其精要評隲于後巻首恭載
諭㫖次為苞奏摺又次為凡例八則亦苞所述以發明持擇之指盖經義始于宋宋文鑑中所載張才叔自靖人自獻于先王一篇即當時程試之作也元延祐中兼以經義經疑試士明洪武初定科舉法亦兼用經疑後乃専用經義其大㫖以闡發理道為宗厥後其法日宻其體日變其𡚁亦遂日生有明二百餘年自洪永以迄化治風氣初開文多簡樸逮于正嘉號為極盛隆萬以機法為貴漸趨佻巧至于啟禎警闢竒傑之氣日勝而駁雜不醇猖狂自恣者亦遂錯出于其間于是啟横議之風長傾詖之習文體盭而士習彌壊士習壊而國運亦隨之矣我
國家景運聿新乃反而歸于正軌
列聖相承又皆諄諄以士習文風勤頒
誥誡我
皇上復申明清真雅正之訓是編所録一一仰禀聖裁大抵皆詞達理醇可以傳世行逺承學之士
于前明諸集可以考風格之得失于
國朝之文可以定趨嚮之指歸
聖人之教思無窮于是乎在非徒示以弋取科名之具也故時文選本汗牛充棟今悉斥不録惟恭録是編以為士林之標準原本不分巻第今約其篇帙分為四十一巻焉乾隆四十四年二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 陸 費 墀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化治四書文總目
巻一
大學
巻二
論語上
巻三
論語下
巻四
中庸
巻五
孟子上
巻六
孟子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