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續文獻通考 (四庫全書本)/卷232

卷二百三十一 欽定續文獻通考 卷二百三十二 卷二百三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二
  輿地考
  古揚州
  揚州北據淮東南距海其在天文斗為吳之分野兼得楚及南越之交當宋全盛時為淮南東西江南東西兩浙及福建諸路而廣南之潮州梅州亦屬其境南渡後遷都臨安與金以淮流為界惟夀州下蔡一縣没於金然下蔡在淮北本古豫州地故全揚之域金皆無與焉元以其地𨽻河南江北江浙江西等省明太祖發跡金陵建南京於應天府統府十四餘屬江西浙江福建布政司兼得河南湖廣之地此宋元明揚州疆域之大略也若其南廣東廣西二路皆非禹跡所及故馬氏置之南越部中但宋後開拓日多如雲南諸境皆在九州之外必盡分卷别叙似非以九州為綱之義茲凖馬氏鄰接附入之例割其境連揚州者詳載於後
  
  淮南東路 淮南西路 江南東路 江南西路浙西路 浙東路 福建路 廣南東路 廣南西路
  淮南東路州六軍一縣十八
  揚州仍唐舊又為廣陵郡領縣三 江都隋縣廣陵漢縣唐改江陽縣偽唐復熙寧五年省入江都天長唐縣五代周天長軍宋至道時軍廢為縣中興後割𨽻盱眙軍臣等謹按宋志有泰興無天長盖天長已割𨽻盰眙軍而泰興於紹興十二年自泰州來屬今依志增
  泰州唐揚州海陵縣偽唐曰泰州宋不改又為海陵郡領縣三 海陵漢縣泰興偽唐縣如臯偽唐縣
  等謹按宋志無興化泰興二縣泰興說見前揚州興化則又見下髙郵軍今從宋志刪說見興化縣注
  通州本唐鹽亭塲五代周置靜海軍㝷改為州宋因之領縣二 靜海周縣海門周縣
  真州本唐揚子縣之白沙鎮大中祥符六年領縣二 永正唐揚子縣偽唐改後復為揚子宋復為永正六合隋縣
  髙郵軍本唐髙郵縣開寶四年改建軍建炎二年升為承州領縣二 髙郵漢縣興化偽吳縣建炎四年自泰州來屬
  楚州唐楚州淮隂郡宋改郡名山陽州仍舊領縣四 山陽隋縣紹定元年改名淮安置軍端平元年改軍為州淮陰唐縣寳應唐縣寳慶三年升州㝷改為軍鹽城唐縣
  滁州仍唐舊又為永陽郡領縣三 清流隋縣全椒漢縣來安唐永陽縣偽唐改
  淮南西路府一州六軍一縣二十九
  濠州仍唐舊又為鍾離郡領縣二 鍾離漢縣定逺漢曲陽縣
  夀春府即唐夀州夀春郡政和六年升府郡仍舊領縣五 下蔡漢縣五代周自潁州來屬夀春隋縣安豐漢縣紹興十二年升為軍霍邱隋縣六安唐盛唐縣開寳中改政和八年升為軍唐舊有霍山縣開寳中廢
  和州仍唐舊又為歴陽郡領縣三 歴陽漢縣烏江漢東城縣隋改含山唐縣
  廬州仍唐舊又為廬江郡領縣三 合肥漢縣劉宋縣紹興三十二年改名梁唐縣
  等謹按舒縣自漢至隋開皇初更名廬江唐宋因之此舒縣當是漢龍舒縣地唐開元中所置舒城縣也馬氏注廬江云漢龍舒縣豈龍舒與舒二縣古嘗更置其地與宋志祇載舒城是唐以後久無舒縣矣
  無為軍本廬州巢縣之無為鎮太平興國三年建為軍即以巢為屬領縣三 無為熈寧三年析巢廬江二縣地置漢居巢縣唐改景定三年升為鎮巢軍廬江隋縣
  安慶府即舒州同安郡初仍唐舊紹興十七年改安慶軍慶元元年升為府領縣五懐寧隋縣宿松隋望縣漢皖縣隋改太湖隋縣桐城唐縣
  蘄州仍唐舊又為蘄春郡領縣五 蘄春漢縣晋改蘄陽北齊改齊昌隋復舊名黄梅隋縣蘄水唐縣廣濟唐縣羅田元祐八年以蘄水縣石橋鎮置臣等謹按羅田縣馬氏失載今依宋志増五縣皆古荆州地馬氏並列於此亦以壤地相錯之故與
  光州仍唐舊又為弋陽郡領縣四 定城北齊縣光山隋縣固始劉宋僑置仙居唐縣
  江南東路府二州五軍二縣四十三
  寧國府即宣州宣城郡初仍唐舊乾道二年更名升府領縣六 宣城漢縣漢縣南陵梁縣寧國唐縣太平唐縣旌徳唐縣
  建康府本潤州江寧縣唐置昇州宋初因之天禧二年升為江寧府建炎三年改今名領縣五 上元唐縣江寧唐縣溧陽漢縣溧水隋縣句容漢縣
  池州仍唐舊宋又為池陽郡領縣六 貴池隋秋浦縣偽吳改青陽唐縣建徳唐至徳縣偽吳改石埭唐縣銅陵偽唐縣東流偽唐縣
  太平府本宣州當塗縣地太平興國二年改置領縣三 當塗漢縣蕪湖漢縣繁昌偽唐縣
  廣徳軍本宣州廣徳縣地太平興國四年建為軍領縣二 廣徳唐縣建平端拱元年以廣徳之郎步鎮升置
  徽州即歙州新安郡初仍唐舊宣和三年改今名郡如舊領縣六 歙漢縣休寧隋縣績溪唐縣漢縣祁門唐縣婺源唐縣
  饒州仍唐舊又為鄱陽郡領縣六 鄱陽漢縣餘干漢餘汗縣隋改汗為干浮梁唐縣樂平唐縣徳興偽唐縣安仁端拱元年以餘干之安仁塲升置
  信州仍唐舊又為上饒郡領縣六 上饒吳縣後省唐復玉山唐縣弋陽晉縣貴溪唐縣鉛山偽唐縣永豐熈寕七年以上饒之永豐鎮升置
  南康軍太平興國七年以江州之星子縣建為軍本𨽻西路紹興初來屬領縣三星子與軍同時置都昌唐縣紹興七年自江州來屬建昌漢縣太平興國七年自洪州來屬
  江南西路府一州六軍三縣五十三
  江州仍唐舊又為潯陽郡領縣五 徳化偽唐縣彭澤漢縣隋改龍城㝷復徳安偽唐縣瑞昌偽唐縣湖口偽唐縣
  等謹按江州本古荆揚二州之境彭蠡以東為揚州九江以西為荆州馬氏以其壤地相錯故併列於此
  隆興府即洪州豫章郡初仍唐舊隆興中更名升府郡如舊領縣八 南昌唐縣新建太平興國六年析南昌地置奉新偽唐縣豐城晉縣分寧唐縣靖安偽唐縣武寧唐縣進賢崇寧二年升南昌之進賢鎮為縣
  撫州仍唐舊又為臨川郡領縣五 臨川隋縣崇仁隋縣宜黄開寳三年以崇仁之宜黄塲升置金谿淳化五年以臨川之金谿塲升置樂安紹興十九年置臣等謹按宋志有樂安縣馬氏不載今増
  吉州仍唐舊又為廬陵郡領縣八 廬陵漢縣吉水雍熈元年析廬陵地置安福唐縣太和隋縣龍泉偽唐縣永新唐縣永豐至和元年析吉水地置萬安熈寧四年以龍泉之萬安鎮升置
  袁州仍唐舊又為宜春郡領縣四 宜春漢縣分宜雍熈元年析宜春地置萍鄉吳縣萬載偽唐縣
  贑州唐䖍州南康郡紹興二十三年改今名領縣十 贑漢縣安逺唐縣雩都漢縣䖍化隋縣紹興二十三年改名寧都信豐唐縣龍南偽唐縣瑞金偽唐縣興國太平興國七年析贑縣地置會昌太平興國七年析雩都地置石城漢縣
  瑞州本洪州髙安縣偽唐曰筠州宋不改寳慶元年避理宗諱改今名領縣三 髙安唐縣上髙偽唐縣新昌太平興國六年析高安地置
  建昌軍本撫州所屬南城縣偽唐以為建武軍太平興國四年改置領縣四 南城漢縣南豐唐縣淳化二年自撫州來屬廣昌紹興八年析南昌地置新城紹興八年析南城地置
  臨江軍本筠州清江縣淳化二年建為軍領縣三 清江偽唐縣新淦漢縣淳化二年自吉州來屬新喻吴新渝縣唐改渝為喻淳化二年自袁州來屬
  南安軍本䖍州大庾縣地淳化元年建為軍領縣三 大庾唐縣南康晋縣上猶南唐縣嘉定四年改名南安三縣皆同時自䖍州來屬
  等謹按以上七州三軍皆屬江南西路馬氏列於兩浙路後與江南東路不相連屬今類登於此
  浙西路府五州二軍一縣三十九
  鎮江府即潤州又謂之南徐州又為丹陽郡開寳八年改鎮江軍州如故政和三年升府郡仍舊領縣四 丹徒漢縣延陵晉縣熈寧五年省為鎮入丹陽丹陽漢縣金壇唐縣
  常州仍唐舊又為晉陵軍領縣四 晉陵漢毘陵縣晉改武進晉縣無錫漢縣宜興唐義興縣太平興國初改
  江陰軍偽吳以所屬江陰縣為軍宋不改領縣一 江陰梁縣
  平江府即蘇州唐平江軍政和三年升為府領縣六 呉漢縣長洲唐縣崑山梁縣常熟梁縣吳江梁時吴越置嘉定嘉定十五年析崑山縣置臣等謹按馬考無嘉定縣依宋志増
  嘉興府即秀州石晉天福中呉越王奏置政和中賜名嘉禾郡慶元元年更名升府領縣四 嘉興唐縣海鹽唐縣華亭唐縣崇徳吳越王奏置
  湖州仍唐舊又為呉興郡領縣六 烏程秦縣武康晉縣歸安太平興國七年析烏程縣地置安吉漢縣長興晉長城縣梁時呉越改徳清唐縣
  臨安府即杭州餘杭郡建炎三年更名升府為行在所領縣九 錢塘漢錢唐縣唐改唐為塘仁和梁錢江縣太平興國四年於潛漢縣餘杭秦縣富陽晉縣鹽官吳縣臨安晋縣昌化唐唐山縣太平興國四年新城吴縣梁改新登太平興國四年
  建徳府即唐睦州新定郡宋改建徳軍又為嚴州咸淳初用宋軍名升為府領縣六建徳晉縣桐廬晉縣夀昌晉縣遂安隋縣分水唐縣青溪唐縣紹興元年改名淳安
  浙東路府三州四縣四十二
  紹興府即唐越州㑹稽郡紹興中更名升為府領縣八 會稽隋縣山隂漢縣唐剡縣宣和間改又名剡溪諸暨漢縣上虞漢縣餘姚漢縣蕭山唐縣新昌石晉時呉越王奏置
  慶元府即唐明州紹興五年更名升為府領縣六 鄞漢縣慈溪唐縣奉化唐縣象山唐縣定海朱梁時呉越王奏置望海縣太平興國初改昌國熈寧六年析鄞縣地置
  台州仍唐舊又為臨海郡領縣五 臨海呉縣黄巖唐縣天台唐唐興縣梁改仙居唐樂安縣景徳四年寧海晉縣
  處州仍唐舊又為縉雲郡領縣七 麗水唐縣龍泉唐縣遂昌唐縣縉雲唐縣青田唐縣松陽呉縣慶元宋置
  等謹按宋志有慶元縣南渡後分龍泉松源鄉置馬考未載今増
  瑞安府唐温州永嘉郡宋因之咸淳元年更名升為府領縣四 永嘉隋縣瑞安唐縣樂清唐樂成縣梁改平陽唐横陽縣梁改
  婺州仍唐舊又為東陽郡領縣七 金華隋縣東陽唐縣義烏唐縣蘭溪唐縣永康晉縣武義吳縣浦江唐浦陽縣呉越曰浦江
  衢州仍唐舊又為信安郡領縣五 西安唐縣江山唐須江縣吴越曰江山咸淳中改名禮賢龍游唐龍邱縣吳越曰龍游常山唐縣咸淳三年改名信安開化太平興國六年以常山之開化場升置
  福建路府一州五軍二縣四十九
  建寧府唐建州建安郡端拱初改建寧軍紹興三十二年升為府領縣七建安漢縣浦城唐縣建陽唐縣景定元年改名嘉禾松溪閩王氏縣崇安淳化五年以建陽之崇安塲升置政和咸平三年以關𨽻鎮升置政和五年改名甌寧治平三年析建安建陽浦城三縣地置
  福州仍唐舊又為長樂郡領縣十三 閩隋縣侯官唐縣福清唐福唐縣梁改連江唐縣古田唐縣永泰唐縣崇寧元年改名永福長溪唐縣永正閩王氏縣乾興元年改名羅源閩清唐梅漢縣閩王氏曰閩清寧徳閩王氏縣懐安太平興國五年析閩縣地置長樂唐縣福安淳熈四年
  等謹按馬考無長樂縣依宋志增又淳熈四年析長溪地置福安縣宋志馬考俱失載今從省志増
  泉州仍唐舊又為清源郡領縣七 晉江唐縣惠安太平興國六年析晉江地置清溪閩王氏縣宣和三年改名安溪南安隋縣永春閩桃源縣徳化閩王氏縣同安閩王氏縣
  漳州仍唐舊又為漳浦郡領縣四 龍溪梁縣漳浦唐縣龍巖唐縣長泰閩王氏縣
  汀州仍唐舊又為臨汀郡領縣六 長汀唐縣寧化唐縣上杭淳化五年以上杭塲升置武平淳化五年以武平場升置清流元符元年析長汀寧化二縣地置蓮城紹興三年以長汀之蓮城堡升置
  南劍州偽唐舊州太平興國四年加南字領縣五 劍浦偽唐縣順昌偽唐縣唐縣尤溪唐縣將樂唐縣太平興國四年自建州來屬
  邵武軍本建州邵武縣太平興國五年建為軍領縣四 邵武隋縣光澤太平興國六年析邵武地置泰寧偽唐曰歸化縣元祐元年建寧偽唐縣
  興化軍本泉州游洋百丈三鎮地太平興國四年建太平軍尋改名領縣三 莆田唐縣仙逰唐縣二縣皆自太平興國四年自泉州來屬興化同時析莆田地置
  廣南東路州二縣四
  潮州仍唐舊又為潮陽郡領縣三 海陽晉縣朝陽唐縣揭陽宣和三年割海陽三鄉地置
  梅州本潮州程鄉縣偽南漢曰㳟州開寳四年改名紹興六年復降為程鄉縣仍帶軍事領縣一 程鄉南齊縣
  等謹按以上據馬氏按古揚州地詳列宋代淮南江南浙江福建廣南等八路郡縣凡得府十三州三十六軍十縣二百七十七
  揚州南境
  等謹按以下所載郡縣自廣州至新州屬廣南東路自髙州至萬安州屬廣南西路馬氏並列南越部中兹凖鄰接附入之例詳載本州然其地在九州之外故標曰南境以别之後荆梁二州倣此
  廣南東路府三州八縣三十六
  廣州仍唐舊又為南海郡領縣十 南海隋縣増城漢縣懐集劉宋縣清逺隋縣東莞唐縣新會隋縣信安劉宋義寧縣太平興國二年改名南渡後廢畨禺漢縣開寳中省入南海皇祐三年復置香山紹興三十二年以東莞之香山鎮升置
  等謹按馬考無畨禺香山二縣有四會縣今依宋志増二縣四㑹已改𨽻肇慶府馬考两見此處應刪
  韶州仍唐舊又為韶興郡領縣六 曲江晉縣樂昌隋縣翁源梁縣仁化唐縣建福宣和三年析曲江翁源二縣地置南渡後廢乳源乾道二年析曲江樂昌二縣地置
  等謹按宋志有乳源縣馬考不載今増
  南雄州本韶州保昌縣南漢曰雄州宋不改加南字又為保昌郡領縣二 保昌唐縣始興晉縣
  英徳府本廣州真陽縣南漢曰英州慶元初更名升府又為真陽郡領縣二 湏陽唐縣浛光漢縣開寳四年自廣州改屬連州六年自連州來屬
  等謹按浛光後漢書作含洭唐書含作浛洭桂陽水名以音近悮為光也
  又按以上二州一府舊以為古荆州地葢因韶英二州曽屬桂陽郡而雄州又自韶分出故有此誤其實三州皆越故地漢以前因𨽻南海郡班固以為牽牛婺女之分野者是也一統志改為揚州之域當矣但自古五嶺之南皆非禹跡所及故不入揚州正域而附載於揚之南境
  循州仍唐舊又為海豐郡領縣三 龍川唐雷鄉縣南漢曰龍川興寧晉縣長樂熈寧四年析興寧地置
  惠州本循州歸善縣南漢曰正州天禧四年改又為博羅郡領縣四 歸善隋縣海豐東晉縣博羅秦縣河源南齊縣
  南恩州唐恩州慶歴八年改河北路貝州為恩州此加南字又為恩平郡領縣二陽江唐縣陽春梁縣初𨽻春州熈寧六年州廢以舊銅陵縣併入來屬
  肇慶府陳髙要郡唐為端州信安郡元符三年升興慶軍大觀三年更名升府仍名髙要郡領縣二 髙要漢縣四會漢縣熈寧六年自廣州來屬
  徳慶府唐康州晉康郡紹興元年更名升府領縣二 端溪漢縣開寳五年以舊悦城晉康都城三縣併入端溪𨽻端州㝷還屬瀧水隋縣開寳三年以廢瀧州之開陽建水嶺南三縣併入來屬
  封州仍唐舊又為臨封郡領縣二 封川隋縣開建唐縣
  新州仍唐舊又為新興郡領縣一 新興梁縣
  等謹按新州屬廣南東路馬氏列於髙州之後未便省覽今類登於此
  廣南西路州十軍二縣二十二
  髙州仍唐舊又為髙凉郡領縣三 電白隋縣信義唐縣初𨽻竇州熈寧四年州廢以所治之懐徳潭峩特亮三縣併入來屬太平興國初改義為宜茂名隋縣初𨽻潘州開寳五年州廢以所治之南巴潘水二縣併入來屬
  化州唐辯州陵水郡太平興國五年更名郡仍舊領縣三 石龍隋縣吳川隋縣初𨽻羅州開寳五年州廢來屬石城乾道三年析吳川西鄉地置
  等謹按宋志有石城縣前考羅州條下云開寳四年廢羅州以其地併入呉川一縣則是石城初經併省因失考乾道之復置也今依志増
  雷州仍唐舊又為海康郡領縣三 海康隋縣遂溪唐縣徐聞漢縣臣等謹按馬考云唐雷州領三縣開寳五年廢遂溪徐聞考宋志二縣於紹興十九年復置今増
  南寧軍唐儋州安化郡熈寧六年改為昌化軍端平二年改南寧軍領縣三 宜倫隋義倫縣太平興國初改昌化隋縣感恩隋縣
  吉陽軍即崖州本唐振州延徳郡開寳五年改崖州熈寧中廢為朱崖軍政和七年改今名領縣二 寧逺 吉陽皆唐振州舊縣熈寧中省為鎮紹興六年復舊來屬
  瓊州唐置瓊山郡又置瓊管宋為瓊州郡仍舊領縣五 瓊山唐縣熈寧四年以舍城縣省入澄邁隋縣文昌唐縣臨髙唐縣以上三縣初𨽻崖州開寶五年州廢來屬臣等謹按宋志有樂會縣應増説見下
  萬安州仍唐舊熈寧七年改為軍領縣三 萬寧唐萬安縣南漢曰萬寧紹興十三年復舊陵水唐縣樂會唐縣
  等謹按樂會縣本𨽻瓊州大觀元年來屬紹興初還舊𨽻故宋志仍列瓊州是也今於前考縣名祇一見者但註明其誤不復改移惟两見者刪其一漏失者始増例見冀州部
  春州唐置舊領羅水流南二縣宋廢二縣以勤州之銅陵縣為屬熈寧六年州廢以銅陵省入陽春𨽻南恩州
  竇州唐置舊領四縣熈寧四年州廢以懐徳潭峩特亮三縣省入信義𨽻高州
  羅州梁置舊領五縣開寳五年州廢以石城南河招義零縁四縣省入吳川𨽻化州
  潘州唐置舊領三縣開寶五年州廢以南巴潘水二縣省入茂名𨽻髙州
  崖州即漢珠崖郡梁置崖州唐改振州宋復為崖州舊領舎城澄邁文昌臨髙四縣開寳五年州廢以其地𨽻瓊州尋改為軍餘見吉陽軍條下
  等謹按五州皆宋已廢之州但既嘗建立州名不得概從刪畧兹據馬氏所載列於諸州之後荆州南境倣此
  又按以上據馬氏南越部中所載地屬揚州之南者詳列宋代廣南東西两路郡縣除廢州外凡為府三州十三軍二縣十八
  
  河南江北行中書省 江浙行中書省 江西行中書省
  河南江北行中書省路六府一屬州十縣五十一河南江北道肅政亷訪司
  汝寧府府治在豫詳見豫州其屬州在揚者列後
  光州仍宋舊領縣三 定城 固始 光山皆仍宋舊 宋舊有仙居縣建炎初省
  蘄州路宋蘄州至元中升為路領縣五 蘄春 蘄水 廣濟
  黄梅 羅田皆仍宋舊
  淮西江北道肅政亷訪司
  廬州路宋廬州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三州三州領八縣 合肥仍宋舊宋慎縣後改舒城宋舒縣說見宋廬州
  和州仍宋舊領縣三 歴陽 含山 烏江皆仍宋舊無為州宋無為軍至元二十八年改為州領縣三 無為 廬江皆仍宋舊唐縣宋升鎮巢軍至元二十八年復縣
  六安州宋六安軍至元中改為州領縣二 六安宋𨽻夀州後為軍治英山仍宋舊
  安豐路宋夀春府之安豐縣後建為軍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五州一州領三縣 夀春 安豐 霍邱三縣宋𨽻夀春府至元十五年來屬
  初𨽻夀春府至元二十八年罷府與亳州之蒙城來屬䝉城唐縣
  濠州仍宋舊領縣三 鍾離 定逺皆仍宋舊懐逺宋懐逺軍領荆山一縣至元二十八年降為縣來屬省荆山入焉
  安慶路宋安慶府至元十四年改為路領縣六 懐寧 宿松 望江 太湖 桐城皆仍宋舊灊山至治三年析懐寧地置
  淮東道宣慰司
  江北淮東道肅政廉訪司
  揚州路宋揚州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二州五州領九縣 江都仍宋舊泰興宋紹興中改𨽻泰州後還屬 宋舊有廣陵天長二縣説見前揚州真州仍宋舊領縣二 揚子 六合皆仍宋舊
  滁州仍宋舊領縣三 清流 來安 全椒皆仍宋舊泰州仍宋舊領縣二 海陵 如臯皆仍宋舊 宋舊有興化泰興二縣説見宋泰州
  通州仍宋舊領縣二 靜海 海門皆仍宋舊
  崇明州至元十四年以通州之姚劉沙置
  淮安路宋楚州後改淮安州至元二十年升為路領縣四州三州領八縣山陽至元十二年以馬羅軍塞置縣二十年省淮安新城淮隂三縣入焉鹽城仍宋
  桃園金以宿遷之桃園鎮置淮濵縣尋廢至元十四年復置改名來屬清河宋以泗州之清河口置軍至元十五年改縣來屬以上二縣皆古徐州地以𨽻本路故列此 宋舊有寳應縣改𨽻髙郵府
  等謹按淮安路領海寧泗安東三州及所屬八縣詳前徐州
  髙郵府宋髙郵軍至元二十年升為府領縣三 髙郵 興化皆仍宋舊寳應宋𨽻楚州後升軍至元十六年改安宜府二十年廢府復縣來屬
  江浙行中書省路三十府一州二屬州二十六縣一百四十四
  江南浙西道肅政亷訪司
  杭州路宋臨安府至元十五年改為路領縣八州一 錢塘 仁和餘杭 臨安 新城 富陽 於潛 昌化皆仍
  宋舊海寧州宋鹽官縣元貞元年升為州天歴二年改名海寧
  湖州路宋湖州至元十三年升為路領縣五州一 烏程 歸安
  安吉 徳清 武康皆仍宋舊
  長興州宋長興縣元貞元年升為州
  嘉興路宋嘉興府至元十三年改為路領縣一州二 嘉興仍宋舊海鹽州宋海鹽縣元貞初升為州
  崇徳州宋崇徳縣元貞元年升為州宋舊有華亭縣改𨽻松江府
  平江路宋平江府至元十三年改為路領縣二州四 呉 長洲皆仍宋舊
  崑山州宋崑山縣元貞元年升為州
  常熟州宋常熟縣元貞元年升為州
  呉江州宋吴江縣元貞元年升為州
  嘉定州宋嘉定縣元貞元年升為州
  常州路宋常州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二州二 晉陵 武進皆仍宋舊
  宜興州宋宜興縣元貞元年升為州
  無錫州宋無錫縣元貞元年升為州
  鎮江路宋鎮江府至元十三年改為路領縣三 丹徒 丹陽 金壇皆仍宋舊
  建徳路宋建徳府至元十四年改為路領縣六 建徳 淳安 遂安 桐廬 分水 夀昌皆仍宋舊
  松江府至元十四年於華亭縣置府十五年改名松江領縣二 華亭宋𨽻嘉興府上海至元二十七年析華亭地置
  江隂州宋江陰軍至元十四年升為路後降為州直𨽻行省 宋舊有江陰縣元志無之當是省縣入州
  浙東道宣慰司
  慶元路宋慶元府至元十四年改為路領縣四州二 鄞 象山慈溪 定海皆仍宋舊
  奉化州宋奉化縣元貞元年升為州
  昌國州宋昌國縣元貞十四年升為州
  衢州路宋衢州至元十三年升為路領縣五 西安 龍游皆仍宋舊江山宋後名禮賢至元初復舊常山宋後名信安至元初復舊開元仍宋舊
  浙東海右道肅政亷訪司
  婺州路宋婺州至元十三年升為路領縣六州一 金華 東陽
  義烏 永康 武義 浦江皆仍宋舊
  蘭溪州宋蘭溪縣元貞元年升為州
  紹興路宋紹興府至元十三年改為路領縣六州二 山陰 會稽
  上虞 蕭山 嵊 新昌皆仍宋舊
  餘姚州宋餘姚縣元貞元年升為州
  諸暨州宋諸暨縣元貞元年升為州
  温州路宋瑞安府至元十三年改為路領縣二州二 永嘉 樂清皆仍宋舊
  瑞安州宋瑞安縣元貞初升為州
  平陽州宋平陽縣元貞初升為州
  台州路宋台州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四州一 臨海 仙居
  寧海 天台皆仍宋舊
  黄巖州宋黄巗縣元貞初升為州
  處州路宋處州至元十三年升為路領縣七 麗水 龍泉 松陽 遂昌 青田 縉雲 慶元皆仍宋舊
  江東建康道肅政亷訪司
  寧國路宋寧國府至元十四年改為路領縣六 宣城 南陵 涇
  寧國 旌徳 太平皆仍宋舊
  徽州路宋徽州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五州一 歙 休寧祁門 黟 績溪皆仍宋舊
  婺源州宋婺源縣元貞初升為州
  饒州路宋饒州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三州三 鄱陽 徳興
  安仁皆仍宋舊
  餘干州宋餘十縣元貞初升為州
  浮梁州宋浮梁縣元貞初升為州
  樂平州宋樂平縣元貞初升為州
  江南諸道行御史臺
  集慶路宋建康府天歴二年更名為路領縣三州二 上元 江寧
  句容皆仍宋舊
  溧水州宋溧水縣元貞初升為州
  溧陽州宋溧陽縣至元十六年升為路後改為州
  太平路宋太平州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三 當塗 蕪湖 繁昌皆仍宋舊
  池州路宋池州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六 貴池 青陽 建徳 銅陵 石埭 東流皆仍宋舊
  信州路宋信州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五 上饒 玉山 弋陽 貴溪 永豐皆仍宋舊 宋舊有鉛山縣升為州
  廣徳路宋廣徳軍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二 廣徳 建平皆仍宋舊鉛山州宋鉛山縣𨽻信州至元二十九年升為州直𨽻行省
  福建道宣慰司
  福建閩海道肅政亷訪司
  福州路宋福州至元十五年升為路領縣九州二州領二縣 閩侯官 懐安 古田 閩清 長樂 連江皆仍
  宋舊羅源宋永正縣永福宋永泰縣二縣見宋福州
  福清州宋福清縣元貞初升為州
  福寧州宋長溪縣元貞元年更名升為州領縣二 寧徳 福安宋並𨽻福州
  建寧路宋建寧府至元二十六年升為路領縣七 建安 甌寧浦城皆仍宋舊建陽宋又名嘉禾崇安 松溪 政和皆仍宋舊
  泉州路宋泉州至元十五年升為路領縣七 晉江 南安 惠安 同安 永春皆仍宋舊安溪説見宋清溪縣徳化仍宋舊
  興化路宋興化軍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三 莆田 仙逰 興化皆仍宋舊
  邵武路宋邵武軍至元十三年升為路領縣四 邵武 光澤 泰寧 建寧皆仍宋舊
  延平路宋南劍州至元十五年更名升為路領縣五 南平宋劍浦縣大徳中改尤溪 沙 順昌 將樂皆仍宋舊
  汀州路宋汀州至元十五年升為路領縣六 長汀 寧化 清流 蓮城 上杭 武平皆仍宋舊
  漳州路宋漳州至元十六年升為路領縣五 龍溪 漳浦 龍巖 長泰皆仍宋舊南靖至正十六年析龍溪漳浦龍巖三縣地置
  江西行中書省路十二州二屬州十三縣四十七江西湖東道肅政亷訪司
  龍興路宋龍興府至元二十一年改為路領縣六州二 南昌 新建 進賢 奉新 靖安 武寧皆仍宋舊
  富州宋豐城縣至元二十三年更名升為州
  寧州宋分寧縣至元二十三年於武寧縣置寧州以分寧屬之大徳八年移治分寧以武寧直𨽻本路
  吉安路宋吉州元貞元年改為路領縣五州四 廬陵 永豐萬安 龍泉皆仍宋舊永寧至順間析永新州置
  吉水州宋吉水縣元貞初升為州
  安福州宋安福縣元貞元年升為州
  太和州宋太和縣元貞初升為州
  永新州宋永新縣元貞初升為州
  瑞州路宋瑞州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二州一 髙安 上髙皆仍宋舊
  新昌州宋新昌縣元貞初升為州
  袁州路宋袁州至元十九年升為路領縣三州一 宜春 分宜
  萬載皆仍宋舊
  萍鄉州宋萍鄉縣元貞初升為州
  臨江路宋臨江軍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一州二 清江仍宋舊新淦州宋新淦縣元貞初升為州
  新喻州宋新喻縣元貞初升為州
  撫州路宋撫州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五 臨川 崇仁 金谿 宜黄 樂安皆仍宋舊
  江州路宋江州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五 徳化 瑞昌 彭澤 湖口 徳安皆仍宋舊
  南康路宋南康軍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二州一 星子 都昌皆仍宋舊
  建昌州宋建昌縣元貞初升為州
  贑州路宋贑州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五州二州領三縣 贑興國 信豐 雩都 石城皆仍宋舊 宋舊有寧都會昌二縣
  升為州以龍南安逺瑞金三縣分屬焉
  寧都州宋䖍化縣後改寕都大徳元年升為州領縣三 龍南宋𨽻贑州至元二十四年省入新豐縣至大三年復置來屬安逺宋𨽻贑州至元二十四年省入㑹昌縣至大三年復置來屬
  會昌州宋會昌縣大徳初升為州領縣一 瑞金宋𨽻贑州大徳元年來屬
  建昌路宋建昌軍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三 南城 新城 廣昌皆仍宋舊 宋舊有南豐縣升為州
  南安路宋南安軍至元十四年升為路領縣三 大庾 南康皆仍宋舊上猶宋後名南安至元十六年改名永清尋復舊
  南豐州宋南豐縣𨽻建昌軍至元十九年升州直𨽻行省
  廣東道宣慰司
  海北廣東道肅政亷訪司
  潮州路宋潮州至元十六年升為路領縣三 海陽 潮陽 掲陽皆仍宋舊
  梅州仍宋舊直𨽻行省領縣一 程鄉仍宋舊
  等謹按以上據馬氏按古揚州地詳列元代河南江北江浙江西三行省郡縣凡為路四十八府三州四屬州五十二縣二百五十内除汝寧府治編入豫州海泗安東三州及屬縣八見前徐州外合計得府二屬州四十九縣二百四十二餘如前數
  揚州南境
  等謹按以下所載郡縣自廣州路至循州皆屬江西行省兼設廣東道宣慰使司及海北廣東道肅政亷訪司因提明於前故此但標行省而不復列宣慰亷訪之目
  江西行中書省路五州六縣二十九
  廣州路宋廣州至元十五年升為路領縣七 南海 番禺 東筦 増城 香山 新會 清逺皆仍宋舊 宋舊有懐集縣改𨽻賀州
  韶州路宋韶州至元十五年升為路領縣四 曲江 樂昌 仁化 乳源皆仍宋舊 宋舊有翁源縣改𨽻英徳州
  惠州路宋恵州至元十六年升為路領縣四 歸善 博羅 海豐 河源皆仍宋舊
  南雄路宋南雄州至元十五年升為路領縣二 保昌 始興皆仍宋舊徳慶路宋徳慶府至元十七年改為路領縣二 端溪 瀧水皆仍宋舊肇慶路宋肇慶府至元十七年改為路領縣二 髙要 四會皆仍宋舊英徳州宋英徳府至元十五年改路後降為州以湞陽浛光二縣省入領縣一 翁源宋𨽻韶州元初廢大徳五年復置來屬
  南恩州仍宋舊領縣二 陽江 陽春皆仍宋舊
  封州仍宋舊領縣二 封川 開建皆仍宋舊
  新州仍宋舊領縣一 新興仍宋舊
  循州仍宋舊領縣三 龍川 興寧 長樂皆仍宋舊
  湖廣行中書省路三安撫司一軍三縣二十二
  海北海南道宣慰司
  海北海南道肅政亷訪司
  雷州路宋雷州至元十五年升為路領縣三 海康 徐聞 遂溪皆仍宋舊
  化州路宋化州至元十五年升為路領縣三 石龍 呉川 石城皆仍宋舊
  髙州路宋高州至元十五年升為路領縣三 電白 茂名 信宜皆仍宋舊
  乾寧軍民安撫司宋瓊州天歴二年改置領縣七 瓊山 澄邁 臨髙 文昌 樂會皆仍宋舊會同至元三十年析樂會地置定安至元二十九年析瓊山地置天歴二年升為南建州
  南寧軍仍宋舊領縣三 宜倫 昌化 感恩皆仍宋舊萬安軍仍宋舊領縣二 萬安 陵水皆仍宋舊
  吉陽軍仍宋舊領縣一 寧逺仍宋舊以吉陽縣省入
  等謹按以上按古揚州南境詳列元代江西湖廣两行省郡縣凡為路八州七安撫司一軍三縣五十一内定安一縣升為州合計得州七縣五十餘如前數
  
  南直𨽻 河南 江西 湖廣 浙江 福建 廣東
  南直𨽻府十四州三屬州七縣八十四
  應天府元集慶路明太祖更名為府洪武八年建號南京十一年改稱京師永樂元年仍號南京領七縣 上元 江寧 句容皆仍元舊溧陽元溧陽州洪武二年降為縣髙淳𢎞治四年升溧水髙淳鎮為縣江浦洪武九年析六合縣及滁和二州江寧縣地置六合元𨽻真州洪武二十年來屬
  鳳陽府元濠州洪武七年更名升府領縣六州五州領七縣 鳳陽洪武中析臨淮及虹縣地置臨淮元鍾離縣洪武三年懐逺 定逺皆仍元舊五河元𨽻泗州洪武四年來屬元𨽻泗州洪武七年來屬以上二縣皆古徐州地以𨽻本府故列此
  夀州元安豐路明太祖復唐舊名以州治夀春縣省入領縣二 霍邱仍元舊䝉城仍元舊 元舊有安豊下蔡二縣並廢
  等謹按鳳陽府領州五其泗宿二州及所屬三縣詳前徐州潁亳二州及所屬二縣詳後豫州
  淮安府元淮安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六州二州領三縣 山陽鹽城 清河皆仍宋舊安東元安東州洪武二年降為縣桃源元桃
  園縣洪武初改沭陽元𨽻海寧州洪武初來屬以上四縣皆古徐州地以𨽻本府故列此臣等謹按淮安府領海邳二州及所屬三縣詳前徐州
  揚州府元揚州路明太祖改為府初名淮海後復為揚州領縣三州三州領四縣 江都仍元舊儀真元真州治揚子縣洪武二年廢州改縣名泰興仍元舊
  髙郵州元髙郵府洪武元年降為州以州治髙郵縣省入領縣二 寳應興化皆仍元舊
  泰州仍元舊洪武初以州治海陵縣省入領縣一 如臯仍元舊通州仍元舊洪武初以州治静海縣省入領縣一 海門仍元舊
  蘇州府元平江路明太祖更名為府領縣六州一州領一縣 吳長洲皆仍元舊呉江元吳江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崑山元崑山州洪武二年
  降為縣常熟元常熟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嘉定元嘉定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太倉州𢎞治十年析崑山常熟嘉定三縣地置領縣一 崇明元崇明州𨽻揚州路洪武二年降為縣𢎞治十年來屬
  松江府仍元舊領縣三 華亭 上海皆仍元舊青浦嘉靖二十一年析華亭上海二縣地置
  常州府元常州路明太祖改為府初名長春㝷復為常州後避諱改常為嘗領縣五武進仍元舊以晋陵縣省入無錫元無錫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宜興元宜興州洪武二年降為縣江隂元江隂州直𨽻行省明初改縣來屬靖江成化八年以江隂縣馬䭾沙置
  鎮江府元鎮江路明太祖改為府初名江淮後復為鎮江領縣三 丹徒丹陽 金壇皆仍元舊
  廬州府元廬州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三州二州領三縣 合肥舒城皆仍元舊廬江元𨽻無為州洪武初來屬元舊有梁縣省入合肥縣
  無為州仍元舊洪武中以州治無為縣省入領縣一 巢仍元舊元舊有廬江縣改𨽻廬州府
  六安州仍元舊洪武中以州治六安縣省入領縣二 英山仍元舊霍山𢎞治二年以六安州故埠鎮置
  安慶府元安慶路明太祖改為府初名寧江後復為安慶領縣六 懐寧桐城 潛山 太湖 宿松 望江皆仍元舊
  太平府元太平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三 當塗 蕪湖 繁昌皆仍元舊
  池州府元池州路明太祖改為府初名九華尋復為池州領縣六 貴池青陽 銅陵 石埭 建徳 東流皆仍元舊
  寧國府元寧國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六 宣城 南陵 涇寧國 旌徳 太平皆仍元舊
  徽州府元徽州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六 歙 休寧皆仍元舊婺源元婺源州洪武二年降為縣祁門 黟 績溪皆仍元舊
  滁州仍元舊洪武初以州治清流縣省入領縣二 全椒 來安仍元舊和州仍元舊洪武初以州治歴陽縣及烏江縣省入領縣一 含山仍元舊廣徳州元廣徳路洪武四年降為州以州治廣徳縣省入領縣一 建平仍元舊
  河南布政使司屬州一縣四
  汝寧府府治在豫詳見豫州其屬州在揚者列後
  光州仍元舊洪武初以州治定城縣省入領縣四 光山 固始皆仍元舊元息州𨽻汝寧府洪武中降縣來屬商城成化十一年析固始地置
  江西布政使司府十三屬州一縣七十七
  南昌府元龍興路明太祖改為府初名洪都後定今名領縣七州一 南昌新建皆仍元舊豐城元富州洪武九年更名降縣進賢 奉新
  靖安 武寧皆仍元舊
  寧州仍元舊
  瑞州府元瑞州路洪武二年改為府領縣三 髙安 上髙皆仍元舊新昌元新昌州洪武初降為縣
  九江府元江州路明太祖更名為府領縣五 徳化 徳安 瑞昌 湖口 彭澤皆仍元舊
  南康府元南康路明太祖改為府初名西寧㝷復為南康領縣四 星子都昌皆仍元舊建昌元建昌州洪武初降為縣安義正徳十三年析建昌地置
  饒州府元饒州路明太祖改為府初名鄱陽尋復為饒州領縣七 鄱陽仍元舊餘干元餘干州洪武初降為縣樂平元樂平州洪武初降為縣浮梁元浮梁州洪武初降為縣徳興 安仁皆仍元舊萬年正徳七年析鄱陽餘干樂平貴溪四縣地置
  廣信府元信州路明太祖更名為府領縣七 上饒 玊山 弋陽 貴溪皆仍元舊鉛山元鉛山州直𨽻行省洪武初降縣來屬永豐仍元舊興安嘉靖三十九年析上饒弋陽貴溪三縣地置
  建昌府元建昌路明太祖改為府初名肇慶㝷復為建昌領縣五 南城仍元舊南豐元南豐州直𨽻行省洪武初降縣來屬新城 廣昌皆仍元舊瀘溪萬歴六年析南城地置
  撫州府元撫州路明太祖改為府初名臨川尋復為撫州領縣六 臨川崇仁 金谿 宜黄 樂安皆仍元舊東鄉正徳七年析臨川金谿進賢餘干安仁五縣地置
  吉安府元吉安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九 廬陵仍元舊泰和元太和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吉水元吉水州洪武二年降為縣永豐仍元舊安福元安福州洪武二年改為縣龍泉 萬安皆仍元舊永新元永新州洪武二年降為縣永寧仍元舊
  臨江府元臨江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四 清江仍元舊新淦元新淦州洪武初降為縣新喻元新喻州洪武初降為縣峽江嘉靖五年析新淦地置
  袁州府元袁州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四 宜春 分宜皆仍元舊萍鄉元萍郷州洪武初降為縣萬載仍元舊
  贑州府元贑州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十二 贑 雩都 信豐興國皆仍元舊會昌元會昌州洪武初降為縣安逺元𨽻寧都州洪武初來屬
  寧都元寧都州洪武初降為縣瑞金 龍南元𨽻寧都州洪武初來屬石城仍元舊定南隆慶三年析龍南安逺信豐三縣地置長寧萬歴四年析安逺㑹昌二縣地置
  南安府元南安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四 大庾 南康 上猶皆仍元舊崇義正徳十四年析上猶大庾南康三縣地置
  湖廣布政使司屬州一縣二
  黄州府府治在荆詳見荆州其所屬一州在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列後
  蘄州元蘄州路明太祖降為州以州治蘄春縣省入領縣二 廣濟 黄梅皆仍元舊 元舊有蘄水羅田二縣改𨽻黄州府
  浙江布政使司府十一屬州一縣七十五
  杭州府元杭州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九 錢塘 仁和皆仍元舊海寧元海寧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富陽 餘杭 臨安 於潛新城 昌化皆仍元舊
  嚴州府元建徳路明太祖更名為府領縣六 建徳 桐廬 淳安 遂安 夀昌 分水皆仍元舊
  嘉興府元嘉興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七 嘉興仍元舊秀水宣徳五年析嘉興地置嘉善宣徳五年析嘉興地置崇徳元崇徳州洪武二年改為縣桐鄉宣徳五年析崇徳地置平湖宣徳五年析海鹽地置海鹽元海鹽川洪武二年降為縣
  湖州府元湖州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五州一州領一縣 烏程歸安皆仍元舊長興元長興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徳清 武康皆仍
  元舊
  安吉州元安吉縣正徳元年升為州領縣一 孝豐成化二十三年析安吉縣地置
  紹興府元紹興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八 山隂 會稽 蕭山皆仍元舊諸暨元諸暨州明初降為縣餘姚元餘姚州洪武初降為縣上虞嵊 新昌皆仍元舊
  寧波府元慶元路明太祖改為府初復舊明州洪武十四年更今名領縣五 鄞仍元舊慈谿元慈溪縣永樂十六年改溪為谿奉化元奉化州洪武二年降為縣定海 象山皆仍元舊 元舊有昌國州洪武二十年省入定海縣
  台州府元台州路洪武初改為府領縣六 臨海仍元舊黄巖元黄巖州洪武三年降為縣天台 仙居 寧海皆仍元舊太平成化五年以黄巖縣之太平鄉置析温州之樂清縣地益之
  金華府元婺州路明大祖更名為府領縣八 金華仍元舊蘭谿元蘭谿州洪武三年降為縣東陽 義烏 永康 武義 浦江皆仍元舊湯溪成化七年析蘭谿金華龍㳺遂昌四縣地置
  衢州府元衢州路明太祖改為府初名龍游後復為衢州領縣五 西安龍游 常山 江山 開化皆仍元舊
  處州府元處州路明太祖改為府初名安南後復為處州領縣十 麗水青田 縉雲 松陽 遂昌 龍泉 慶元皆仍元舊雲和景泰二年析麗水縣地置宣平景泰三年析麗水縣地置景寧景泰五年析青田縣地置
  温州府元温州路洪武初改為府領縣五 永嘉仍元舊瑞安元瑞安州洪武二年降為縣樂清仍元舊平陽元平陽州洪武三年降為縣泰順景泰三年析瑞安平陽二縣地置
  福建布政使司府八州一縣五十七
  福州府元福州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九 閩 侯官 長樂皆仍元舊福清元福清州洪武二年降為縣連江 羅源 古田 閩清 永福皆仍元舊 元舊有懷安縣萬歴二年省入閩縣
  興化府元興化路洪武元年改為府領縣二 莆田 仙游皆仍元舊
  元舊有興化縣正統十三年省入莆田仙游二縣

  建寧府元建寧路洪武元年改為府 領縣八 建安 甌寧 建陽 崇安 浦城 松溪 政和皆仍元舊夀寧景泰六年以政和縣楊海村置析福寧州之福安縣地益之
  延平府元延平路洪武元年改為府領縣七 南平 將樂 沙尤溪 順昌皆仍元舊永安景泰三年析沙尤溪二縣地置大田嘉靖
  十五年析尤溪永安漳平徳化四縣地置
  汀州府元汀州路洪武元年改為府領縣八 長汀 寧化 上杭 武平 清流皆仍元舊連城元蓮城縣洪武十七年改蓮為連歸化成化七年析清流將樂沙寧化四縣地置永定成化十四年析上杭地置
  邵武府元邵武路明太祖改為府領縣四 邵武 光澤 泰寧
  建寧皆仍元舊
  泉州府元泉州路洪武元年改為府領縣七 晉江 南安 同安 惠安 安溪 永春 徳化皆仍元舊
  漳州府元漳州路洪武元年改為府領縣十 龍溪 漳浦 龍巖 長泰 南靖皆仍元舊漳平成化六年析龍巖地置平和正徳十四年析南靖漳浦二縣地置詔安嘉靖九年於漳浦之南詔驛置縣海澄嘉靖四十五年析龍溪漳浦二縣地置寧洋嘉靖四十五年析龍巖大田永安三縣地置
  福寧州元𨽻福州路成化九年直𨽻布政司領縣二 寧徳 福安皆仍元舊
  廣東布政使司府一縣十一
  潮州府元潮州路洪武二年改為府領縣十一 海陽 潮陽掲陽皆仍元舊程鄉元梅州治洪武二年州廢來屬饒平成化十二年析海陽地置惠來嘉靖三年析潮陽海豐二縣地置鎮平崇禎六年析平逺程鄉二縣地置大浦嘉靖五年析饒平地置平逺嘉靖四十一年析程鄉地置普寧嘉靖四十二年析潮陽地置澄海嘉靖四十二年析海陽掲陽饒平三縣地置
  等謹按以上據馬氏按古揚州地詳列明代南直𨽻河南江西湖廣浙江福建廣東郡縣凡為府四十七州四屬州十一縣三百有七内除鳳陽府之泗宿二州及所屬三縣編入徐州潁亳二州及所屬二縣編入豫州淮安府之海邳二州及所屬三縣編入徐州外合計得屬州五縣二百九十有九餘如前數
  廣東布政使司府八州一屬州六縣六十四
  廣州府元廣州路洪武元年改為府領縣十三州一州領二縣南海 番禺皆仍元舊順徳景泰三年析南海地置東筦仍元舊新安洪武十四年置東筦守禦千户所萬歴元年改為縣三水嘉靖五年析南海髙要二縣地置増城仍元舊龍門𢎞治六年析増城地置香山 新會皆仍元舊新寧𢎞治十一年析新會地置從化𢎞治二年析番禺地置清逺仍元舊臣等謹按廣州府領連州一州及所屬二縣詳後荆州
  肇慶府元肇慶路洪武元年改為府領縣九州一州領二縣 髙要仍元舊髙明成化十一年析髙要地置四會仍元舊新興元新州治洪武二年州廢來屬開平本府南之開平屯明末置縣又析新興新㑹二縣地益之陽春陽江二縣元𨽻南恩州洪武元年南恩州廢改𨽻新州二年新州廢來屬恩平成化十四年升陽江之恩平堡為縣又析新興新會二縣地益之廣寧嘉靖三十八年析四會地置徳慶州元徳慶路洪武元年改為府九年降為州以府治端溪縣省入來屬領縣二封川 開建二縣元𨽻封州洪武二年州廢來屬 元舊有瀧水縣升為羅
  定州直𨽻布政司
  韶州府元韶州路洪武元年改為府領縣六 曲江 樂昌皆仍元舊英徳元英徳州洪武二年降縣來屬仁化 乳源皆仍元舊翁源元𨽻英徳州洪武二年來屬
  南雄府元南雄路洪武元年改為府領縣二 保昌 始興皆仍元舊惠州府元惠州路洪武元年改為府領縣八州一州領二縣 歸善 博羅皆仍元舊長寧隆慶二年析歸善英徳翁源三縣地置永安隆慶三年析歸善長樂二縣地置海豐仍元舊龍川 長樂 興寧三縣元𨽻循州洪武二年州廢來屬元舊有河源縣改𨽻連平州
  連平州崇禎六年析和平長寧河源翁源四縣地置連平縣尋升為州領縣二河源舊𨽻府崇禎六年來屬和平正徳十三年升龍川之和平司為縣又析河源地益之𨽻府崇禎六年來屬
  髙州府元髙州路洪武元年改為府領縣三州一州領二縣 茂名 電白 信宜皆仍元舊
  化州元化州路洪武七年降為州以州治石龍縣省入來屬領縣二 吳川
  石城皆仍元舊
  雷州府元雷州路洪武元年改為府領縣三 海康 遂溪 徐聞皆仍元舊
  瓊州府宋瓊州元改乾寧安撫司洪武元年復舊名升為府領縣七州三州領三縣 瓊山 澄邁 臨髙皆仍元舊定安元置後升為南建州洪武元年復縣文昌 會同 樂會皆仍元舊
  儋州元南寧軍洪武元年改州來屬正統四年以州治宜倫縣省入領縣一 昌化仍元舊 元舊有感恩縣改𨽻崖州
  萬州元萬安軍洪武元年改州來屬正統四年以州治萬安縣省入領縣一 陵水仍元舊
  崖州元吉陽軍洪武元年改州來屬正統四年以州治寧逺縣省入領縣一 感恩元𨽻南寧軍正統五年來屬
  羅定州元瀧水縣𨽻徳慶路萬歴五年升為羅定州直𨽻布政司領縣二 東安萬歴五年以瀧水之東山黄姜峒置又析徳慶州及髙要新興二縣地益之西寧萬歴五年以瀧水之西山大峒置又析徳慶州及封川縣地益之
  等謹按以上按古揚州南境詳列明代廣東郡縣除廣州府所屬之連州一州及所屬二縣編入荆州外凡得府八州一屬州五縣六十二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