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續文獻通考 (四庫全書本)/卷235

卷二百三十四 欽定續文獻通考 卷二百三十五 卷二百三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五
  輿地考
  古梁州
  梁州東據華山之陽西距黒水其在天文兼參之宿亦秦之分野又得楚之交宋平孟蜀盡得其地分為利州䕫州成都潼川四路而陜西路之商州京西路之房州並屬其境南渡後乃割商州與金至元以房州𨽻河南餘屬四川陜西二省明仍元舊惟多湖廣鄖陽一府此宋元明梁州疆域之大略也若其南滇黔之地宋時並沒於蠻元憲宗始立雲南行省明分𨽻雲南四川貴州三布政司其地本非禹跡所及但考漢書地里志益州郡滇池有黒水祠黒水為梁州界而滇池有祠是凡滇池毗連之域並應參列梁州此亦馬氏鄰接附入之意也
  
  利州路 陜西永興軍路 京西南路 䕫州路潼川府路 成都府路
  利州路府三州十三軍一縣六十三
  興元府唐梁州漢中郡興元元年更名升府宋因之領縣六 南鄭漢縣城固漢縣唐改唐固尋復舊名褒城隋縣西隋縣三泉唐縣亷水紹興四年析南鄭縣地置
  等謹按宋志有亷水無三泉盖由三泉自至道二年建為大安軍而亷水則南渡後置馬氏失載今依志増一縣一軍三泉原文仍存
  大安軍説見前
  洋州仍唐舊又為望洋郡領縣三 興道晉縣後魏改興勢唐復舊名西鄉晉縣西魏改豐寧隋復舊名真符唐縣
  金州仍唐舊又為安東郡領縣五 西城漢縣後周省隋改金川尋復舊名平利唐縣洵陽漢縣後廢晉復漢隂唐縣石泉西魏縣
  等謹按金州本𨽻京西南路南渡後來屬馬氏列於商州之後未便省覽今類登於此又馬氏謂南渡後以商州之上津豐陽二縣來屬考宋志有上津無豐陽而金志上洛縣有豐陽鎮意始與上津改𨽻本州後歸金而廢為鎮歟
  巴州仍唐舊又為清化郡領縣五 化城後周縣恩陽隋縣曽口梁縣七盤唐縣其章梁縣
  等謹按巴州屬利州路馬氏列於房達渠恭涪瀘六州之後未便省覽今類登於此又宋志有難江通江而無七盤其章考七盤其章二縣並廢於熙寧間難江縣本屬集州通江縣本屬壁州熙寧間州廢來屬今仍註明分載
  壁州武徳四年熙寧五年廢入巴州領縣三 通江唐縣熙寧五年改𨽻巴州白石西魏縣𤋮寧五年省入通江符陽後周縣熙寧五年省入通江
  蓬州仍唐舊又為咸安郡領縣六 蓬池唐縣良山唐縣儀隴梁縣伏虞隋縣蓬山唐縣熙寧三年省為鎮入營山營山唐朗池縣大中祥符五年改臣等謹按宋志有相如縣註云寳祐六年自興州來屬考相如縣初屬果州後屬蓬州其中間未嘗改屬興州此史誤也馬氏既列於果州故此處不載
  集州唐舊州熙寧五年領縣二 難江後周縣熙寧五年改𨽻巴州清化隋縣熙寧五年省為鎮入巴州化成
  閬州仍唐舊又為閬中郡後改安徳軍領縣九 閬中漢縣隋改閬内唐復舊名新井唐縣晉安唐縣熙寧四年省為鎮入西水新政唐縣蒼溪隋縣奉國西魏縣南部梁縣岐坪西魏縣熙寧四年省為鎮入奉國西水後周縣
  鳯州仍唐舊又為河池郡領縣三 梁泉後魏縣兩當後魏縣河池隋縣
  階州唐武州武都郡宋更名郡仍舊領縣二 福津唐縣將利後周縣同慶府唐成州同谷郡寳慶元年更名升府領縣二 同谷西魏縣栗亭後唐縣
  等謹按鳯階成三州本𨽻秦鳯路南渡後來屬馬氏列於果晉等州之後未便省覽今並類登於此
  沔州唐興州順政郡開禧三年更名郡仍舊領縣二 順政隋縣開禧三年更名畧陽本古雍州地以𨽻本州故列此長舉後魏縣
  文州仍唐舊又為隂平郡領縣一 曲水西魏縣
  龍州唐改州後改龍州江油郡政和五年復為政州紹興元年復為龍州領縣二 江油後魏縣清川唐縣端平三年
  利州仍唐舊又為益昌郡宋改昌為川領縣五 綿谷隋縣平蜀唐允山縣乾徳三年改熙寧三年省入嘉川葭萌隋縣昭化唐益昌縣開寳五年改嘉川西魏縣
  隆慶府即劔州唐初為始州後改劔州普安郡宋隆興中更名升府郡仍舊領縣七普安西魏縣武連西魏縣隂平漢隂平道晉改縣梓潼漢縣梁改安壽隋復舊名臨津隋縣熙寧五年省為鎮入普安普成唐縣劔門唐縣
  陜西永興軍路州一縣五
  商州仍唐舊又為上洛郡紹興十二年割商秦之半畀金以大散關為界領縣五 上洛漢縣上津西魏縣紹興十三年改𨽻金州豐陽晉縣後廢後周復紹興十三年改𨽻金州商洛隋縣洛南隋縣
  京西南路州一縣二
  房州仍唐舊又為房陵郡領縣二 房陵漢縣後周改光遷唐復舊名竹山西魏縣
  䕫州路府二州五軍三監一縣三十四
  䕫州仍唐舊又為雲安郡領縣二 奉節唐縣巫山隋縣本古荆州地以𨽻本州故列此 唐舊有雲安縣升為軍大昌縣改屬大寧監
  達州唐通州通川郡乾徳三年改通為達郡仍舊領縣八 通川隋縣永睦隋永穆縣咸平中改穆為睦石鼓梁縣熙寧七年新興西魏縣隋廢唐復巴渠劉宋縣隋廢唐復三岡梁縣熙寜六年廢東鄉西魏縣通明崇寧六年置
  等謹按馬考無通明縣依宋志増
  重慶府唐渝州巴郡崇寧五年改為恭州淳熙中更今名升府領縣三 巴後周縣江津隋縣壁山唐縣
  涪州仍唐舊又為涪陵郡領縣五 涪陵漢縣五代省入漢平隋改漢平為涪陵尋廢唐復賓化唐縣武龍唐縣宣和元年更名枳樂温唐縣温山唐縣熙寧三年廢為鎮
  等謹按宋志無賓化温泉二縣考賓化改名隆化熙寧八年撥𨽻南平軍馬氏失註又温山之山前考作水
  咸淳府唐忠州南賓郡咸淳元年更名升府郡仍舊領縣六 臨江漢縣豐都隋縣墊江西魏縣後周改魏安隋復舊名南賓唐縣桂溪唐縣熙寧五年省入墊江龍渠南渡後置
  等謹按馬考無龍渠縣依宋志増
  萬州仍唐舊又為南浦郡領縣二 南浦蜀漢縣後魏改魚泉後周改安鄉隋復舊名武寧後周縣
  開州仍唐舊又為盛山郡領縣三 開江唐縣萬歳唐縣後改為清水新浦劉宋縣慶歴四年省入開江
  雲安軍開寳六年以䕫州雲安縣升建領縣一 雲安後周縣
  梁山軍開寳三年以萬州石氏屯田務升建領縣一 梁山西魏縣大寧監開寳六年以䕫州鹽井所升建領縣一 大昌後周縣端拱二年自䕫州來屬
  南平軍熙寕八年以恭州銅佛壩地建領縣二 南川唐縣熙寧八年省入隆化元豐元年復置隆化即賓化縣熙寧八年自涪州來屬
  潼川府路府三州八軍三監一縣六十
  潼川府唐梓州梓潼郡宋端拱二年改劒南軍重和元年更今名升府領縣十 郪漢縣中江隋元武縣大中祥符五年涪城隋縣射洪後周縣通泉隋縣鹽亭梁縣銅山唐縣飛烏隋縣東關齊縣永泰唐縣熈寧五年省為鎮入鹽亭紹興間復置更名安泰
  渠州仍唐舊又為隣山郡領縣四 流江西魏縣隣水梁縣唐廢尋復隣山梁縣隋廢唐復大竹唐縣景祐三年紹興二年
  瀘州仍唐舊又為瀘川郡領縣四 瀘川隋縣合江後周縣江安隋縣納溪紹定五年升江安之納溪砦為縣
  等謹按馬考無納溪縣依宋志増
  合州仍唐舊又為巴州郡領縣五 石鏡西魏縣乾徳三年更名石照漢初西魏縣赤水隋縣銅梁唐縣巴川唐縣
  順慶府唐果州南充郡寳慶二年更名升府領縣四 南充隋縣西充唐縣相如後周縣寶祐六年改𨽻蓬州流溪唐縣熙寧六年省為鎮入南充紹興二十七年復縣 唐舊有岳池縣改𨽻廣安軍
  普州仍唐舊又為安岳郡領縣四 安岳後周縣安居隋縣普康唐縣熙寧五年省入安岳樂至唐縣
  榮州仍唐舊又為和義郡領縣五 旭川唐縣治平四年更名榮徳威逺隋縣應靈唐縣咨官隋縣公井唐縣熙寧四年省為鎮入榮徳
  資州仍唐舊又為資陽郡領縣四 盤石後周縣資陽後周縣内江隋縣龍水隋縣淳祐四年廢 唐舊有月山丹山銀山清溪四縣並廢
  叙州唐戎州南溪郡宋政和四年更州名郡仍舊領縣四 僰道漢縣後周改外江隋復舊名政和四年改名宜賓南溪隋縣宣化唐宜賓縣太平興國元年熙寧四年省為鎮宣和元年復縣慶符本叙州徼外地政和三年置唐舊有開邊歸順二縣並廢
  遂寧府唐遂州遂寧郡宋政和五年升為府領縣五 小溪梁縣西魏改方義太平興國初復舊名長江西魏縣蓬溪唐縣青石西魏縣遂寧唐縣
  懷安軍乾徳五年以簡州金水縣升建領縣二 金水唐縣金堂唐縣乾徳五年自漢州來屬
  廣安軍即寧西軍開寳二年以合州儂洄渠州新明二鎮升建領縣四 渠江唐縣新明唐縣岳池唐縣開寳二年自果州來屬和溪開禧三年升和溪鎮為縣臣等謹按馬考無和溪縣依宋志増
  富順監乾徳四年本瀘州之富義縣升置領縣一 富順唐富義縣乾徳四年升為監太平興國元年改為富順治平元年置縣為屬熙寧元年
  昌州宋析資渝二州地置又為昌元郡領縣三 大足唐縣昌元唐縣永川唐縣
  長寧軍政和四年以淯井監改建領縣一 安寧嘉定四年升安夷砦為縣臣等謹按宋志潼川府路有昌州及長寧軍馬考未載并漏却所領大足等四縣矣長寧軍本羈縻州熙寧八年夷人得箇祥獻其地因置淯井監政和四年建為軍與瀘州相接並古梁州之域今依志増
  成都府路府三州十軍二監一縣六十五
  成都府唐初為益州後升成都府號南京宋復降為益州端拱二年復舊名升府領縣九成都漢縣華陽唐縣熙寧五年省舊犀浦縣為鎮入焉漢縣新都漢縣隋廢唐復温江西魏縣隋廢唐復新繁後周縣隋廢唐復雙流隋縣靈池唐縣天聖四年改名靈泉廣都唐縣熙寧五年以廢陵州之貴平籍二縣為鎮入焉
  嘉定府唐嘉州犍為郡慶元中更名升府郡仍舊領縣六 龍游隋縣夾江隋縣犍為隋縣平羌後周縣熙寧五年省為鎮入龍游峨眉隋縣洪雅隋縣淳化四年自眉州來屬 唐舊有綏山羅且山澤三縣並廢
  簡州仍唐舊又為陽安郡領縣二 陽安西魏縣平泉隋縣
  仙井監即陵州唐又為仁壽郡熙寧五年廢為監宣和四年更名仙井隆興元年又改為隆州領縣四 仁壽隋縣貴平後周縣熙寧五年省為鎮入成都之廣都乾道六年井研隋縣後周縣隋廢唐復省置同貴平
  眉州仍唐舊又為通義郡領縣四 眉山隋通義縣太平興國初改彭山唐縣丹稜隋縣青神後周縣
  綿州仍唐舊又為巴西郡領縣六 巴西西魏縣彰明後唐縣魏城西魏縣羅江唐縣鹽泉唐縣西昌唐縣熙寧五年省為鎮入龍安
  等謹按馬考有神泉龍安二縣查二縣已改𨽻石泉軍既載於彼此處從刪
  漢州仍唐舊又為徳陽郡領縣四 雒漢縣什邡漢縣後周廢唐復綿竹漢縣徳陽唐縣 唐舊有金堂縣改𨽻懐安軍
  彭州仍唐舊又為濛陽郡領縣三 九隴後周縣永昌唐唐昌縣開寳四年改崇寧元年改名崇寧濛陽唐縣 唐舊有𨗳江縣改屬永康軍
  崇慶府唐蜀州唐安郡紹興十年更名升府領縣四 晉原後周縣江原唐唐安縣開寶四年新津後周縣永康蜀縣
  卭州仍唐舊又為臨卭郡領縣七 臨卭秦縣火井隋縣蒲江隋縣依政西魏縣安仁唐縣臨溪西魏縣熙寧五年省為鎮入臨卭大邑唐縣
  雅州仍唐舊又為盧山郡領縣五 嚴道漢縣盧山隋縣名山隋縣百丈唐縣熙寧五年省為鎮入名山元祐年復榮經唐縣
  等謹按雅州有羈縻州四十四附録於後曰當馬三井來鋒名配鉗泰𨽻恭畫重羅林籠羊林波林燒龍篷敢川驚川禍眉木燭百坡當品嚴城中川鉗矣昌磊鉗并百頗㑹墅富仁推梅作重禍林金林諾祚三恭布嵐欠馬羅蓬論川讓川逺南卑盧䕫龍輝川金川東嘉梁西嘉梁
  茂州仍唐舊又為通化郡領縣二 汶山隋縣汶川後周縣熙寧九年於縣置威戎軍尋廢軍為砦
  等謹按馬考有石泉縣石泉已建為軍治見後此處應刪
  威州仍唐舊又為維川郡領縣二 保寧唐薛城縣蜀改通化隋縣黎州仍唐舊又為洪源郡領縣二 漢源隋縣通望唐縣慶厯六年省入漢源永康軍唐鎮靜軍乾徳四年更名領縣二 𨗳江唐縣青城唐縣石泉軍政和七年以茂州之石泉縣升建領縣三 石泉熙寧九年自茂州改𨽻綿州政和七年來屬神泉隋縣龍安唐縣二縣俱於重和元年自綿州來屬臣等謹按以上馬氏按古梁州地詳列宋代利州陜西京西南䕫州潼川成都六路郡縣凡為府十一州三十七軍七監三縣二百二十三其中廢州二縣二十四應刪縣五應増州一軍二縣九合計實得州三十六軍九縣二百有三餘如前數
  南州   宕州  扶州   松州
  疊州  翼州  當州   悉州
  靜州   柘州  恭州   奉州
  巂州   姚州
  等謹按以上十四州皆非宋有馬氏附載以存唐職方之舊今姑録其州名而屬邑則槩從刪略
  
  京兆府路
  京兆府路州一縣二
  商州仍宋舊領縣二鎮二 上洛 洛南皆仍宋舊商洛鎮灃陽鎮上洛 宋舊有商洛縣貞元二年廢為鎮
  等謹按宋紹興十二年金人求商州乃割其半以與之以大散關為界則是金地之在梁州者惟此一州二縣而已
  
  河南江北行中書省 陜西行中書省 四川行中書省 雲南行中書省
  河南江北行中書省屬州一縣二
  河南江北道肅政亷訪司
  襄陽路本路治地在豫詳見豫州其屬州在荆者列後
  房州仍宋舊領縣二 房陵 竹山皆仍宋舊
  陜西行中書省路一州七屬州四縣十四宣撫司一軍民府一
  奉元路本路治地在雍詳見雍州其屬州在荆者列後
  商州仍金舊以州治上洛縣省入領縣一 洛南仍金舊
  興元路宋興元府元改為路領縣四州三 南鄭 城固 褒城皆仍宋舊西鄉宋𨽻洋州 宋舊有西縣省入沔州略陽亷水二縣紹定中廢鳯州仍宋舊至元五年以州治梁泉縣省入 宋舊有河池縣改置徽州而以兩當縣為屬洋州仍宋舊至元二年以興道真符二縣省入 宋舊有西鄉縣改𨽻本路
  金州仍宋舊以西城平利洵陽漢陰石泉上津六縣省入
  鞏昌等處總帥府
  徽州宋鳯州河池縣元初别置南鳯州治此又置永寜縣為屬至元中更州名以河池永寧二縣省入領縣一 兩當宋𨽻鳯州至元七年來屬
  階州仍宋舊至元七年以福津將利二縣省入
  成州唐舊州宋改同慶府元復舊名至元七年以同谷縣及秦州天水縣省入 宋舊有栗亭縣元初立栗亭管民司直𨽻行省尋廢
  金洋州本興元路二州元初有雷李二將挈民戸歸附令遷至成州自行金洋州事土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
  雅州仍宋舊領縣五 名山仍宋舊瀘山仍宋舊後省入嚴道百丈仍宋舊榮經仍宋舊後省入嚴道嚴道仍宋舊
  等謹按元志名山作石山疑誤
  黎州仍宋舊領縣一 漢源仍宋舊
  茂州仍宋舊領縣二 汶山 汶川皆仍宋舊
  等謹按元志汶山作文山疑誤
  碉門魚通雅黎長河西寧等處宣撫司𨽻脱思麻路臣等謹按元有長河西魚通寧逺三安撫司與此名目稍異考元志無之又有松潘二州屬土蕃宣慰司志亦不載盖土蕃在雅黎茂三州之外其地荒落難稽故記載踈畧此外如朶甘斯烏斯藏之類尚多今皆不得而詳矣
  禮店文州軍民元帥府𨽻圖沙瑪路
  等謹按宋有文州曲水縣考元志無之惟有禮店文州軍民府意即文州改置而以曲水縣省入然考明志禮文二縣註云禮縣本元禮店文州軍民府文縣本元文州是元别有文州也但史志既闕今亦無可詳考
  四川行中書省路九府二屬府二屬州三十五屬軍一縣八十
  西蜀四川道亷訪司
  成都路宋成都府元改為路領縣九州七州領十一縣 成都華陽 新都 郫 温江 雙流 新繁皆仍宋舊仁壽宋𨽻隆州至元二十年州廢併井研縣入仁壽來屬金堂宋𨽻懐安軍元初升軍為懷州以州治金水縣省入至元二十年併州入金堂來屬 宋舊有靈泉縣省入簡州廣都縣省入雙流縣又隆州貴平籍二縣與州並廢
  彭州仍宋舊至元中以州治九隴縣省入領縣二 濛陽 崇寧皆仍宋舊
  漢州仍宋舊中統元年以州治雒縣省入領縣三 什邡仍宋舊徳陽仍宋舊至元八年升為徳州十三年復縣綿竹仍宋舊至元十三年併入州後復縣
  安州宋石泉軍中統五年改為安州以龍安神泉二縣省入領縣一 石泉仍宋舊
  灌州宋永康軍後廢為灌口寨元初立灌州至元十三年以導江青城二縣省入崇慶州宋蜀州後升崇慶府至元二十年改為州以江源縣省入領縣二 晉原 新津皆仍宋舊 宋舊有武康縣已廢
  威州仍宋舊至元十九年以州治保寧縣省入領縣一 通化仍宋舊簡州仍宋舊至元二十年以州治陽安縣省入又割成都府靈泉縣資州資陽縣來屬後與平泉縣並廢
  嘉定府路宋嘉州後升嘉定府至元十三年改為路領縣四州二州領三縣 龍游 夾江 峨眉 犍為皆仍宋舊 宋舊有洪雅縣至元二十年省入夾江
  眉州仍宋舊至元二十年以州治眉山縣及丹稜縣省入領縣二 彭山青神皆仍宋舊
  卭州仍宋舊至元二十一年以州治臨卭縣及依政蒲江二縣省入領縣一 大邑仍宋舊 宋舊有火井安仁二縣至元間省入大邑
  廣元路宋利州至元十四年更名升路領縣二府一州四府領三縣州領七縣 綿谷 昭化皆仍宋舊 宋舊有葭萌縣省入昭化嘉川縣省入綿谷
  保寧府宋閬州至元中更名升府領縣三 閬中 蒼溪 南部皆仍宋舊 宋舊有奉國縣至元二十年省入蒼溪新井新政西水三縣省入南部
  劍州唐舊州宋升隆慶府至元二十年復舊名降為州領縣二 普安梓潼皆仍宋舊 宋舊有武連縣已廢普成劔門二縣至元二十年省入普安
  龍州宋又名政州元初復置清川縣為屬至元二十二年併江油縣省入
  巴州仍宋舊領縣二 化成 曽口皆仍宋舊 宋舊有難江恩陽二縣至元二十年省入化成通江縣省入曽口
  沔州宋又名興州至元二十年移治鐸水縣領縣三 鐸水宋西縣地至元二十年省入畧陽改置大安宋大安軍元初改為州至元二十年降為縣以州治三泉縣省入來屬略陽仍宋舊 宋舊有長舉縣至元二十年省入畧陽
  順慶路宋果州後升順慶府至元二十年改為路領縣二府一州二府領二縣州領五縣 南充 西充皆仍宋舊 宋舊有流溪縣至元二十年省入西充
  廣安府宋廣安軍至元二十年升為府領縣二 渠江 岳池皆仍宋舊 宋舊有新明和溪二縣省入岳池
  蓬州仍宋舊領縣三 相如 營山 儀隴皆仍宋舊 宋舊有蓬池伏虞二縣至元二十年省入儀隴良山縣省入營山
  渠州仍宋舊領縣二 流江 大竹皆仍宋舊 宋舊有鄰山鄰水二縣至元二十年省入大竹
  潼川府仍宋舊領縣四州二州領四縣 郪 中江射洪 鹽亭皆仍宋舊 宋舊有涪城縣至元二十年省入郪縣通泉縣省入射洪銅山飛烏二縣省入中江東關安泰二縣省入鹽亭
  遂寧州宋遂寧府至元二十年降為州領縣二 小溪 蓬溪皆仍宋舊 宋舊有長江縣至元十九年省入蓬溪遂寧青石二縣省入小溪
  綿州仍宋舊至元二十年以州治巴西魏城二縣省入領縣二 彰明羅江皆仍宋舊 宋舊有鹽泉縣已廢
  永寧路宋瀘州江安合江二縣地至元二十五年置路領州一州領一縣筠連州宋羈縻筠州連州元初合為一州并置騰川縣為治領縣一 騰川
  四川南道宣慰司
  重慶路宋重慶府至元十六年改為路領縣三州四州領十縣 巴江津皆仍宋舊南川宋𨽻南平軍嘉禧三年縣廢軍徙治隆化縣至元二十二年
  廢改隆化為南川來屬 宋舊有壁山縣至元二十二年省入巴縣
  瀘州仍宋舊至元二十年以州治瀘川縣省入領縣三 江安 納溪合江皆仍宋舊
  忠州唐舊州宋升咸淳府元復舊名降為州領縣三 臨江 南賓
  豐都皆仍宋舊 宋舊有墊江縣至元中省入豐都龍渠縣已廢
  合州仍宋舊至元中以昌州及永州昌元大足三縣省入領縣三 銅梁仍宋舊定逺宋合州地至元四年置武勝軍後改定逺州二十四年降為縣石照仍宋舊 宋舊有巴川縣元初省入銅梁漢初縣至元二十年省入南充赤水縣省入石照
  涪州仍宋舊至元二十年以州治涪陵樂温二縣省入領縣一 武龍仍宋舊
  懷徳府領州四
  來寧州
  柔逺州
  酉陽州
  服州
  等謹按以上一府四州沿革未詳惟酉陽一州至明玉珍偽改為沿邊溪洞軍民宣慰司
  䕫州路宋䕫州至元十五年升為路領縣二州七州領五縣 奉節 巫山皆仍宋舊
  達州仍宋舊至元中以東鄉縣省入領縣二 通川 新寧皆仍宋舊
  宋舊有永睦巴渠通明三縣至元中並廢

  梁山州宋梁山軍至元二十年改為州領縣一 梁山仍宋舊萬州仍宋舊至元二十年以州治南浦縣省入領縣一 武寧仍宋舊雲陽州宋雲安軍後廢為監至元十五年復置二十年升州改安為陽併縣入焉大寧州宋大寧監至元二十年升為州併大昌縣入焉
  開州仍宋舊以州治開江清水二縣省入
  等謹按䕫州路領州七其施州一州及所屬一縣詳前荆州
  叙南等處蠻夷宣撫司
  叙州路宋叙州至元十八年升為路領縣四州二 宜賓 慶符
  南溪 宣化皆仍宋舊
  富順州宋富順監至元二十年升為州
  髙州宋羈縻州𨽻長寧軍至元十五年内附改屬
  馬湖路古牂牁屬地舊名馬湖部至元十三年蠻主内附置馬湖路縂管領軍一州一
  長寧軍仍宋舊至元中以安寧縣省入
  戎州宋羈縻晏州𨽻長寧軍至元十七年内附立大壩都總管二十二年升為戎州
  上羅計長官司
  下羅計長官司
  元地理志云上羅計乃古夜郎境下羅計境近烏蠻與叙州長寧軍相接均為西南夷族前代置之化外宋設長寧軍十州族姓俱効順各命之官其後分姓他居遂有上下之分盖亦如唐羈縻之以為西蜀後户屏蔽至元十三年蠻夷宣撫昝順引本部苗得頼阿當等内附㝷授得頼阿當上羅計千户得頼箇下羅計千戸二十二年諸蠻皆叛惟本部無異志
  四十六囤蠻夷千户所
  元地理志云豕蛾夷地唐羈縻定州之支江縣也至元十三年内附於慶符縣僑置千戸所領之其名曰黄水口上下落骨山落牟許滿吳麽落財麽落賢騰息奴屯莫面落搔麽落梅麽得辛上落松麽得㑹麽得惡落魂落昧下村落島麽得享落燕落得慮麽得了麽騰斛許宿麽九色落搔屯右麽得宴落能山落寡水落寡落得擂麽得具麽得淵騰日彯落昧上村賴扇許熖騰朗周頭賣落炎落女爱答落愛答速麽得奸阿郎頭下得辛上得辛爱得婁落鷗
  諸部蠻夷
  秦如大散等洞叙崖冒朱等洞隴隄紂皮等洞石耶洞散毛洞彭家洞黒土石等處市備洞樂化兀都剌布白享羅等處洪望冊得等族大江九姓羅氏水西鹿朝皆部設蠻夷長官
  等謹按諸部蠻夷所有散毛洞及後永順軍民安撫司至明改為宣撫宣慰二司並在荆州之域其餘除石耶洞九姓羅氏可考外餘皆省廢不詳大都在荆梁二州之界今從元志類登於此
  阿永蠻部
  等謹按至元二十一年酋長阿泥入覲自言阿永鄰境烏䝉等蠻悉𨽻皇太子位願依例附屬詔從其請以阿永蠻𨽻宫府於是置師壁洞宣撫司永順等處軍民安撫司又設蠻夷官分領其族曰阿者洞謝甲洞上安下壩阿渠洞下役洞驢虚洞錢滿等處水洞下曲等寨必蔵等處酌宜等處雍邦等寨崖筍等寨冒朱洞麻峽柘歌等寨新附嵬羅金井沙溪等處宙窄洞新容米洞
  又按以上㨿馬氏按古梁州地詳列元代四川行省郡縣除襄陽奉元兩路治地分入豫雍二州施州一州及所屬一縣詳前荆州外凡為路十府二州七屬府二屬州四十軍一縣九十六宣撫司一軍民府一蠻夷諸名不在此數
  梁州南境
  雲南行中書省雲南古滇王國漢武開置益州蜀漢置雲南郡唐為姚州後沒於南詔元憲宗五年取其地世祖至元十三年立雲南行省并置郡縣路五十府三屬府三屬州五十四縣四十九
  雲南諸路肅政亷訪司
  中慶路大理國曰善闡府元憲宗五年立萬户府至元十三年改為中慶路領縣三州四州領八縣 昆明憲宗四年立千户二至元間改善州領昆明官渡二縣尋州廢省官渡入昆明富民蠻黎瀼甸地至元四年立千戸十三年改為縣宜良蠻羅裒龍地憲宗六年立太池千戸至元十三年改為縣於縣置宜良州二十一年降州為縣以太池縣省入臣等謹按元志中慶路本唐姚州南詔閤羅鳯叛取姚州其子鳯伽異増築城曰柘東六世孫劵豐裕改曰善闡歴五代迄宋覊縻而已元世祖征大理凡收府八善闡其一也郡四部三十有七考唐書夷語王為詔其酋長有六自號六詔曰䝉巂越析浪穹邆睒施浪𫎇含䝉含詔在諸部南故稱南詔都羊苴咩城别都曰善闡府其王䝉氏開元中賜其王皮羅閤名歸義是時五詔㣲歸義獨彊乃併羣蠻破吐蕃合六詔為一天子册為雲南王自苴咩徙治太和城歸義死閤羅鳯立姚州太守張䖍陀多所求丐由是忿怨發兵攻殺䖍陀取姚州嶺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自將討之大敗引還㑹安禄山反閤羅鳯因并取巂州廣德初其子鳯迦異築柘東城鳯迦異前死子異牟尋嗣立復徙治苴咩城後内附與西川節度韋臯共破吐蕃異牟尋之孫豐裕復叛豐裕死坦綽酋龍立僣號建元自號大禮國數自將犯成都龍之子曰法法之子曰舜化建元中遣使款黎州脩好昭宗不答後不復通據此善闡府亦未見即為柘東城所改大禮之改為理則自石晉時叚氏始也
  嵩明州在中慶東北烏臼蠻舊地大理國為嵩盟部憲宗六年立萬户至元十二年改長州十五年升府改盟為明二十二年降為州領縣二 楊林在州東南唐有羊林部即此憲宗七年立千戸至元十二年改為縣邵甸在州西舊名束甸憲宗七年改立千户至元十二年改為縣
  晉寧州大理國陽城堡部憲宗七年立萬戸至元十二年改為州領縣二 呈貢在州之北有故城曰呈貢大理國為些莫强宗部憲宗六年立千戸至元十二年改為縣歸化在呈貢縣南亦些莫蠻地世𨽻善闡至元十二年置縣
  昆陽州在滇池南有巨橋城南詔今曲縛蠻居之𨽻善闡憲宗時立萬户至元十三年改為州領縣二 三泊至元十三年易門在州之西至元四年立千户十三年改為縣訛洟為易
  安寧州唐安寧縣𨽻昆州南詔叛後世為善闡酋所有至元三年立千户十二年改為州領縣二 禄豐在州西蠻碌琫等地至元十三年置縣訛為禄豐羅次在州北本烏蠻羅部至元十三年立羅次州二十四年降為縣
  威楚開南等路俄碌夷地□酋威楚居此後附䝉氏曰威楚郡憲宗六年立萬户至元八年改為路領縣二州四州領一縣 威楚憲宗時千戸至元十五年升威州二十一年降為縣定逺在路北蜀漢征南中立為牟州大理國今□酋鎮此憲宗四年立千户至元十二年改定逺州後降為縣
  鎮南州在路北大理國欠舍地憲宗七年立千户至元二十二年改為州
  南安州在路東南亦□蠻地憲宗時立千户至元十二年改為州領縣一 廣通在州北䝉氏為路睒縣憲宗七年立千户至元十二年改為縣
  開南州在路西南䝉氏號銀生府後為生蠻所據厯叚氏皆置徼外中統三年平之至元十二年定名置州
  威逺州在開南之西與開南同時置
  等謹按王圻續考威楚路領崿嘉縣元初立千戸後改縣鎮南州有石鼓定邊二縣至元二十四年置後省入州元志皆不載
  武定路軍民府在滇池北唐𨽻姚州大理國羅𭒀部憲宗七年立萬户至元八年為北路十二年改本路領州二州領四縣
  和曲州在路西南名叵簉甸憲宗六年改名和曲至元二十六年升為州領縣二南甸舊名瀼甸又名洟陬籠至元二十六年改置縣元謀舊名環州至元十六
  年改置縣
  禄勸州在路東北名洪農碌劵甸至元二十六年改置州領縣二 易籠羅𭒀部易龍城至元二十六年置縣石舊在州東名掌鳩甸至元二十六年改置縣
  鶴慶路軍民府大理國曰謀統郡本名鶴川様共憲宗三年立鶴州七年立二千户至元二十三年更名升為路領縣一 劍川本浪穹地南詔為義督臉憲宗七年立劍川千户至元十一年改為縣
  雲逺路軍民總管府本南詔香栢城地元貞二年
  徹里軍民總管府大徳中置
  等謹按王圻續考云元征交趾經蠻地車里部降之因置徹里路考元志大徳中雲南行省言大徹里地與八百媳婦犬羊相錯勢均力敵今大徹里已降小徹里復控扼地利多相殺掠大徹里日與相拒乞别置帥招其來附以為進取之地乃立徹里軍民總管府是元已立徹里路於前而此處無路字乃專為小徹里而設也又元末更置耿凍路及耿當孟弄二州志並失載附録於此
  廣南西路宣撫司
  等謹按廣南西路元志闕其沿革王圻續考云宋時名特磨道儂智髙之裔居之至元中立宣撫司領路城等五州後來安路奪其路城上林羅佐三州惟領安寧富二州元志俱失載
  麗江路軍民宣撫司以金沙得名漢至隋唐皆為越巂郡西徼地後為越析詔所有繼入南詔憲宗四年立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立宣慰司十三年改名置路領府一州七州領一縣
  北勝府在路之東大理國曰善巨郡至元十五年立施州十七年改名北勝二十年升為府順州在路東大理國牛睒部至至十五年置州
  蒗渠州在路東大理國羅共睒地至元十六年更名置州
  永寧州大理國樓頭睒地又名答藍憲宗三年立管民官至元十六年更名置州通安州在路東大理國三睒地中統四年立管民官至元十四年更名置州
  蘭州漢博南縣唐鹿鹿蠻部大理曰蘭溪郡至元十二年改置州
  寳山州在路西麽些蠻大匱等寨地至元十四年立寳山縣十六年升為州
  巨津州舊名羅波九睒西北與吐蕃相接至元十四年更名置州領縣一 臨西在州西北大理極邊地名羅裒間至元十四年置縣以西臨吐蕃為名
  東川路大理國閟畔部憲宗時立萬戸至元十五年改軍民府二十八年置路
  等謹按元志自此至孟傑路沿革並闕今據王圻續考及一統志補之餘未詳
  茫部路軍民總管府至元中置
  益良州
  强州
  孟傑路泰定三年
  等謹按王圻續考云元遣使招附八百媳婦置八百等處宣慰司又云八百媳婦請官守置木安孟傑二路於其地考元志但有孟傑一路而無八百宣慰司及木安路又明志云元置孟絹路屬八百宣慰司志亦不載大抵元史多有漏失今特並存諸説以備參考
  普安路古夜郎地唐為盤州南詔之東鄙其後爨酋據之號于失部憲宗七年立萬戸至元十三年改名置路
  曲靖等路宣慰司唐曲靖二州南詔東爨烏蠻居之憲宗六年立萬户至元十三年改為本路二十五年置宣慰司領縣一州五州領六縣 南寧唐南寧州南詔曰石城郡憲宗六年立千户至元十三年復舊名二十二年改為縣
  陸凉州漢牂牁郡之平夷縣南詔落温部憲宗三年立千戸至元十三年置州改落為陸凉為温領縣二 芳華初置千户至元中改為縣河納初置百戸至元中改為縣
  越州在路之南南詔普麽部憲宗六年立千戸至元十二年更名置州
  羅雄州盤瓠之種曰羅雄者居此後為羅雄部至元十三年置為州
  等謹按王圻續考有亦佐縣本蠻夜苴部元併入羅雄州後置縣元志不載
  馬龍州以納垢部馬龍城置憲宗時立千户至元十三年改為州領縣一 通泉初立易龍百戸至元十三年改為縣
  等謹按明志馬龍州註有馬龍縣屬州元志不載
  霑益州在路東北南北盤二江之間大理國磨彌部至元十三年更名置州領縣三交水 石梁 羅山至元十三年
  澂江路在滇池東南唐羈縻牂州大理國羅迦部憲宗六年立萬戸至元三年置路十六年定今名領縣三州二州領三縣 河陽南詔曰河陽郡憲宗時立千户至元十六年改復為州二十六年復為縣江川在路南大理國步雄部憲宗時立千戸至元十三年改江川州二十年降為縣陽宗在路西北大理國強宗部憲宗時立千户至元十三年改為縣
  新興州漢新興縣唐屬羈縻州南詔曰温富州初立千户至元十三年復舊名置州領縣二 普舍在州西北强宗部蠻之裔曰普舍部内附初立千戸至元十三年改為縣研和本磨些徒蠻地初立百户至元十三年改為縣
  路南州在路東黒□蠻落䝉部憲宗時立萬户至元七年改為路十三年降為州領縣一 邑市木邑市城至元十三年置縣
  普定路本羅甸普里部歸附後改立普定府至元二十七年改羅甸宣慰司大徳七年改為路臣等謹按王圻續考及一統志皆有永寧鎮寧二州本古荒服地元始置州𨽻普定路志並不載
  仁徳府本烏蠻新丁部語訛為仁地憲宗六年立萬戸至元十三年改地為徳置府領縣二 為美在府北地名溢浦適侣睒甸至元二十四年置縣歸厚在府西地名易浪南龍至元二十四年置倘俸縣二十五年更名
  羅羅䝉慶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
  建昌路唐中都府治越巂南詔立城曰建昌府以烏白二蠻居之憲宗時酋長建𥲭内附以其壻阿宗守建昌至元十二年改為路領縣一州九州領一縣 中烏蠻自别為中州沙麻部至元二十二年降為縣
  建安州南詔立建昌郡領建安普寧二州至元十六年分建昌地復置在城曰建安東郭曰永寧
  永寧州説見上
  等謹按普定路有永寧州元志不載或即是此路之永寧又明志建昌衛註東有北社縣元𨽻永寧州洪武中改為碧舍縣後廢元志亦無此縣瀘州在路之西即諸葛亮擒孟獲之地大理國洟籠城至元十五年置州
  禮州在路西北大理國籠麽城至元九年立千户十五年改為州領縣一 瀘沽在州北烏蠻自號落蘭部又名羅落至元九年立千户十三年升萬户十五年改為縣
  里州即落蘭部之分部曰阿都部至元十八年立千戸二十三年升軍民府二十六年府廢置州
  闊州烏䝉蠻科部後訛為闊至元九年立千戸二十六年改為州
  卭部州在路東北唐卭部縣宋封其酋為卭都王中統五年立卭部州安撫招討使二十一年改為州
  隆州在路西南與卭部接壤南詔立大隆城至元十四年立千戸十七年改為州姜州大理國絳部姜者其祖名也至元十五年改置姜州
  等謹按一統志建昌路有蘇州本禮州地分置元志不載
  徳昌路軍民府在建昌西南所居蠻用祖名阿屈號屈部至元十二年立定昌路以本部為昌州二十三年廢定昌併入本路治昌州領州四
  昌州至元十二年
  徳州在路之北所居蠻號頳綖部至元十二年立千戸十三年改名置州
  威龍州在路西南號巴翠部至元十五年改名置州
  普濟州在路西北蠻名玗甸屬屈部至元二十三年改名置州
  會川路在建昌南太理曰㑹川府至元十四年改為路領州五
  武安州本龍泥城池至元十四年立千戸十七年改為州
  黎溪州蠻黎彄地訛為黎溪至元九年置州
  永昌州大理曰會同府至元十四年立千户十五年改為州
  㑹理州在路東南亦絳部蠻所居後又號䝉歪部至元十五年改名置州
  麻龍州烏蠻麻龍城地至元十四年立千户十七年改為州
  栢興府唐昆明縣大理曰香城郡至元十四年立鹽井千户十七年改閏鹽州二十七年降州為縣於縣置本府領縣二 閏鹽夷名賀頭甸以縣境有鹽井故名在府北至元十五年立金州後降為縣以縣境斛僰和山出金故名
  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兼管軍萬戸府
  臨安路唐𨽻牂州䝉氏號通海郡叚氏號秀山郡憲宗六年立萬戸至元八年為南路十三年改本路領縣二千户一州三州領二縣 河西唐舊縣蠻名休臘至元十三年立河西州二十六年降為縣䝉自大理國阿僰蠻所居有山名自則漢語訛為䝉自憲宗七年立千户至元十三年改為縣
  捨資千户在䝉自縣東亦阿僰蠻所居裔孫捨資内附因以為名至元十三年建水州大理國建水城在路之南近接交趾為雲南極邊蠻名恵(⿰歴刂)城元初立千户至元十三年改為州
  石坪州在路西南阿僰蠻石坪邑至元七年改為州
  寧州在路東唐黎州沒於南詔後寧部酋得之元初立萬戸後改寧海府至元十三年降為州領縣二 通海初立千户至元十三年改為縣嶍峨蠻嶍□舊地後為阿僰蠻所有元初歸附立千户至元十三年改為州二十六年降為縣
  等謹按王圻續考有阿迷州在元為阿寗萬戸府領納樓茶甸二千户𨽻臨安等處宣慰司元志不載
  廣西路東爨烏蠻彌勒等部所居唐為羈縻州後所部寖盛大理國莫能制憲宗七年内附至元十二年置路領州二
  師宗州在路東南蠻名師宗部至元十二年立千户二十七年改為州
  彌勒州在路南蠻名彌勒部至元十二年立千户二十七年改為州
  等謹按王圻續考廣西路有維縻州本蠻維縻部元初立千戸後改為州元志不載
  元江路在梁州之南亦阿僰蠻所據地蠻名威逺□至元二十五年改置路
  步日部在路西蠻名步日睒
  馬龍部因馬龍山立寨在路北元初立千戸𨽻寜州至元中來屬
  等謹按元江路有羅槃馬籠步日思麽羅丑羅陀步騰步竭台威台陽設栖儞陀十二部又有虧容甸溪處甸和泥路案版寨等名今志祇列步日馬籠二部其餘並闕
  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
  大理路軍民總管府即太和羊苴等城地南詔䝉氏所都本號大理國後為鄭趙楊三氏遞相纂奪至叚思平改禮為理憲宗六年立上下二萬户至元七年併為路領縣一府二州五府領一縣州領二縣 太和憲宗七年於城内外立上中下三千户至元二十六年併為縣
  永昌府大理國舊府至元十一年改為州十五年復為府領縣一 永年蠻勝鄉郡憲宗七年立千戸至元十一年改為縣
  騰衝府蠻越睒地唐羈縻郡後為白蠻所㨿號馴衝府至元十一年改滕越州又立滕越縣十四年復置府二十五年州廢以縣省入
  鄧川州本邆睒地六詔之一唐置邆川州南詔改徳原城憲宗七年立千户十一年改為州領縣一 浪穹即浪穹詔所居之地南詔取之并浪穹施浪鄧睒三詔為浪穹州憲宗七年立千户十一年改為縣
  等謹按一統志有鳯羽縣元志不載
  䝉化州本南詔䝉舍城唐置陽𤓰州憲宗七年立千户至元十一年改為䝉化府二十年降為州
  趙州大理國天水郡又名趙睒憲宗七年立千戸至元十一年改為州
  姚州大理國舊州憲宗七年立千戸至元十二年復為州領縣一 大姚唐髣州青蛉縣夷名大姚堡憲宗七年立千户至元十一年改為縣
  等謹按唐姚州州治在弄棟川元志於中慶路既云唐姚州此復有姚州註云唐弄棟川都督府盖元於姚州善闡府改立中慶路而又於舊州治别立姚州存其舊名也又王圻續考天厯間升姚州為姚安路元志失註
  雲南州大理國舊州憲宗七年立千戸至元十一年復為州
  等謹按元有十二關防送千戸所至正中本雲南州楚場地置元志不載
  金齒等處宣撫司本金齒白夷地在大理西南中統初立安撫司十五年改安撫為宣撫立六路總管府二十三年併入金齒等處宣撫司
  柔逺路本僰蠻地至元十三年置路
  茫施路本茫施蠻地至元十三年置路
  鎮康路本僰蠻地至元十三年置路
  鎮西路本白蠻地至元十三年置路
  平緬路本白蠻地至元十三年置路
  麓川路本白蠻地至元十三年置路
  南睒亦白蠻地至元十五年置與上六路並𨽻宣撫司
  順寧府本蒲蠻地名慶甸泰定間内附大厯初置府領縣一 慶甸與府並置臣等謹按順寧在永昌騰衝二府之東王圻續考及一統志皆有之元志不載今補入
  䝉憐路至元二十七年從雲南行省請以䝉憐甸為䝉憐路䝉萊甸為䝉萊路
  䝉萊路以上二路皆置軍民府
  烏撒烏䝉宣慰司烏撒部在中慶路東北七百餘里十五年立軍民府二十一年改宣撫司二十四年升烏撒烏䝉宣慰司
  等謹按元志烏䝉部有六曰烏撒部阿頭部易溪部易娘部烏䝉部閟畔部後蠻折怒強大盡得其地因取逺祖烏撒為部名至元十年始附十三年立烏撒路又按王圻續考及一統志並有烏䝉路亦至元中置元志不載然元志亦不於宣慰司外别列烏撒路盖舉其統轄之官而兩路在其中也
  木連路至正二十六年
  䝉先路
  木那路舊名孟都一名孟邦至元二十六年置路
  孟定路舊名景麻至元二十六年置路
  謀粘路泰定三年
  南甸路軍民府舊名南宋至元二十六年置路以上六路皆置軍民府
  等謹按元志無路字今據王圻續考及一統志増
  六難路甸軍民府路字疑衍
  陋麻和管民官
  雲龍甸軍民府至元末置
  縹甸軍民府
  二十四寨達魯花赤
  孟隆路軍民府泰定三年
  木朶路軍民總管府至元三十年以金齒木朶甸戸口置路
  金齒孟定各甸軍民官
  孟愛等甸軍民府至元三十一年金齒孟愛甸酋長遣子來朝即其地置府䝉兀路
  通西軍民總管府大徳元年䝉陽甸酋領緬吉納欵遣弟來貢遂置府
  木來軍民府至元二十九年
  等謹按元志木連路以下其有註者仍之無註者間參王圻續考及明志補入餘則並仍其闕又按梁州南境並屬徼外夷地在漢為益州兼屬牂牁越巂二郡自唐至宋為䝉氏叚氏所據元憲宗滅之金齒羅鬼緬中相繼歸附至元中列為郡縣凡為路三十七府三屬府三屬州五縣四十八千戸一總管府二宣慰司一宣撫司一千戸一其餘甸寨官及軍民等府不在此數
  
  陜西 四川 湖廣 雲南 貴州
  陜西布政使司府一州一屬州四縣二十
  西安府府治在雍詳見雍州其屬州在梁者列後
  商州仍元舊領縣四 商南成化十三年析商州地置雒南元洛南縣天啟初改洛為雒山陽成化十三年析商州地置鎮安景泰三年析咸寧地置
  漢中府元興元路洪武三年更名為府領縣七州一州領一縣 南鄭 褒城 城固皆仍元舊元洋州洪武三年降為縣西鄉仍元舊元鳯州洪武七年降為縣元沔州𨽻廣元路洪武三年來屬以州治鐸水縣省入七年降為縣
  寧羌州元大安縣洪武初省入沔縣後置寧羌衛成化末改衛為州領縣一畧陽元隷沔州洪武三年𨽻府成化二十一年來屬
  鞏昌府府治在雍詳見雍州其屬州在梁者列後
  階州仍元舊領縣一 文元文州洪武四年降為縣
  徽州仍元舊領縣一 兩當仍元舊
  興安州元金州萬厯十一年更名直𨽻布政司領縣六 平利 石泉洵陽 漢隂四縣元並省入金州洪武三年復置白河成化十二年升洵陽
  之白河堡為縣紫陽正徳七年升金州之紫陽堡為縣
  四川布政使司府八州六屬州十五縣一百有七成都府宋成都府元改為路洪武四年復為府領縣十六州六州領九縣 成都 華陽 雙流 郫 温江 新繁新都皆仍元舊元彭州洪武十年降為縣以所屬濛陽縣省入崇寧元𨽻彭州洪武四年來屬元灌州洪武中降為縣金堂 仁夀皆仍元舊井研元省入仁夀縣洪武六年復置宋資州治盤石縣元時州縣並廢至正末明玉珍復號資州洪武四年降縣來屬内江宋𨽻資州元時州縣並廢洪武中復置來屬元安州洪武中降為縣元安州舊有石泉縣改𨽻龍安府
  簡州仍元舊領縣一 資陽元省入簡州成化元年復置
  崇慶州仍元舊洪武中以州治晉元縣省入領縣一 新津仍元舊漢州仍元舊領縣三 什邡 綿竹 徳陽皆仍元舊綿州元𨽻潼川府洪武三年來屬領縣二 羅江 彰明皆仍元舊茂州元𨽻土蕃宣慰司洪武中以州治汶山縣省入領縣一 汶川仍元舊威州仍元舊洪武三年以通化縣省入領縣一 保洪武六年析威州地置
  保寧府元𨽻廣元路洪武四年改𨽻布政司領縣五州二州領三縣閬中 蒼溪 南部皆仍元舊廣元元廣元路洪武九年降州來屬以路治綿谷縣省入二十二年降州為縣昭化元𨽻廣元路洪武中來屬
  劍州元𨽻廣元路洪武六年來屬以州治普安縣省入領縣一 梓潼仍元舊
  巴州元𨽻廣元路洪武元年降縣來屬以州治化成縣省入正徳九年復為州領縣二通江元省入曽口縣至正四年復置𨽻府正徳九年來屬南江宋難江縣元省入化
  成縣至徳十一年復置改難為南 元舊有曽口縣已廢
  順慶府元順慶路洪武中改為府領縣二州二州領六縣 南充
  西充皆仍元舊
  蓬州仍元舊洪武中以州治相如縣省入領縣二 營山 儀隴皆仍元舊
  廣安州元廣安府洪武四年降為州十年以州治渠江縣省入領縣四 岳池仍元舊元渠州至元二十六年以州治流江縣省入洪武中降縣來屬鄰水元省入大竹縣成化元年復置大竹元𨽻渠州洪武九年來屬
  䕫州府元䕫州路洪武四年改府領縣十州一州領二縣 奉節仍元舊巫山仍元舊大昌宋舊縣元省入大寧州洪武十三年復置大寧元大寧州洪武九年降為縣雲陽元雲陽州洪武六年降為縣元萬州洪武四年以武寧縣省入六年降為縣元開州洪武六年降為縣梁山元𨽻梁山州洪武六年省州入縣新寧元𨽻達州洪武十三年來屬建始元𨽻施州洪武中來屬本古荆州地以𨽻本府故列此
  達州仍元舊洪武九年以州治通化縣省入領縣二 東鄉宋舊縣元省入達州成化元年復置太平正徳十年析東鄉地置 元舊有新寧縣改𨽻夔州府
  重慶府宋重慶府元改為路洪武中復為府領縣十一州三州領六縣巴 江津皆仍元舊壁山宋舊縣元省入巴縣成化十九年復置永州
  宋𨽻昌州元省入合州洪武六年復置來屬榮昌宋昌元縣𨽻昌州元省入合州洪武六年更名來屬大足宋𨽻昌州元省入合州明玉珍偽復洪武四年來屬安居宋𨽻普州後廢成化十七年復置來屬綦江元綦江長官司𨽻播州明玉珍號為縣洪武中來屬南川仍元舊長壽宋樂温縣元省入涪州洪武六年改置來屬黔江元𨽻紹慶府洪武十四年來屬
  合州仍元舊以州治石照縣省入領縣二 銅梁 定逺皆仍元舊忠州仍元舊洪武中以州治臨江縣省入領縣二 酆都元豐都縣洪武中改豐為酆以南賓縣省入墊江元省入豐都縣明玉珍復置明因之
  涪州仍元舊領縣二 武隆元武龍縣洪武中改龍為隆彭水元𨽻紹慶府洪武四年府廢來屬
  叙州府元叙州路洪武六年改為府領縣七州一州領二縣 宜賓仍元舊洪武中以宣化縣省入南溪 慶符皆仍元舊富順元冨順州洪武中降為縣長寧元長寧軍𨽻馬湖路洪武五年降縣來屬興文元戎州𨽻馬湖路洪武四年降縣來屬萬厯二年改名隆昌隆慶元年析榮昌富順二縣及瀘州地置
  髙州仍元舊領縣二 筠連元筠連州𨽻永寧路洪武四年降為縣正徳十三年來屬元羅計長官司𨽻叙南宣撫司明玉珍偽立珙州洪武四年降為縣正徳十三年來屬 元筠連州有騰川縣明初省縣入州洪武四年降州為縣
  龍安府元龍州嘉靖四十五年改升府領縣三 平武萬厯十八年析江油地置寧武縣後改府江油宋舊縣元省入龍州明玉珍偽復洪武十年省入梓潼縣十三年復置石泉元𨽻安州洪武中州廢改𨽻成都府嘉靖四十五年來屬
  馬湖府元馬湖路洪武四年改為府領縣一長官司四 屏山洪武四年置泥溪長官司萬厯十七年改為縣平夷長官司 蠻夷長官司洪武四年沐州長官司元置洪武四年改為州尋復雷坡長官司洪武四年置二十六年廢
  潼川州元潼川府洪武九年降為州以州治郪縣省入直𨽻布政司領縣七 射洪 中江 鹽亭皆仍元舊遂寧元遂寧州明玉珍以州治小溪縣省入洪武九年降為縣蓬溪元𨽻遂寧州洪武中州廢來屬安岳宋𨽻普州後廢元末復置洪武四年於縣置普州九年州廢來屬樂至宋𨽻普州後廢成化元年復置來屬
  眉州元𨽻嘉定府路洪武十三年改𨽻布政司領縣三 彭山仍元舊丹稜宋舊縣元省入眉州洪武十三年復置青神仍元舊
  卭州元𨽻嘉定府路成化十九年改𨽻布政司領縣二 大邑仍元舊蒲江元省入卭州洪武六年復置
  嘉定州元嘉定府路洪武九年降為州以州治龍游縣省入直𨽻布政司領縣六峩眉 夾江皆仍元舊洪雅宋舊縣元省入夾江成化十八年復置犍為仍元舊宋榮州治榮徳縣後廢元末復置州以縣省入洪武九年降縣來屬威逺宋𨽻榮州後廢元末復置洪武十年省入榮縣十三年復置來屬
  瀘州元𨽻重慶路洪武九年改𨽻布政司領縣三 納溪 安江 合江皆仍元舊
  雅州元𨽻土蕃宣慰司洪武四年以州治嚴道縣省入直𨽻布政司領縣三 名山仍元舊榮經元末省入嚴道縣洪武十三年復置蘆山元瀘山縣後省入嚴道縣洪武六年復置改瀘為蘆
  等謹按元有長河西魚通寧逺三安撫司永樂初合為一宣慰司𨽻雅州明志不載
  永寧宣撫司元永寧路洪武七年改長官司八年升宣撫司天啟三年廢地屬叙州府領長官司二 九姓長官司元九姓羅氏蠻夷長官千戸洪武六年改置天啟六年改𨽻瀘州太平長官司元大羈軍民府洪武中廢成化四年改置臣等謹按一統志洪武四年析元永寧路地置永寧衛初𨽻貴州都司後𨽻叙州府明志不載
  天全六番招討司元六番招討司洪武六年改置直𨽻布政司二十一年改置都司松潘衛元松潘二州洪武中兼置松潘二衛二十年廢州合二衛為松潘軍民指揮司嘉靖四十二年復為衛領千户所一長官司十六按撫司五 小河守禦千户所宣徳四年占蔵先結簇長官司 蠟匝簇長官司 白河路簇長官司 山洞簇長官司 阿昔簇洞長官司 北定簇長官司 麥匝簇長官司 者多簇長官司 牟力結簇長官司班班簇長官司 祈命簇長官司 勒都簇長
  官司 包蔵先結簇長官司以上十三司皆洪武十四年阿用簇長官司宣德十年潘斡寨長官司正統五年别思寨長官司宣德十年八郎安撫司永樂十五年麻兒匝安撫司宣徳二年阿角寨安撫司 芒兒者安撫司正統五年思曩日安撫司正統十一年
  疊溪守禦軍民千户所本古翼州地洪武十一年置疊溪右千户所𨽻茂州衛二十五年改置直𨽻都司領長官司二 疊溪長官司 鬱即長官司永樂元年
  黎州守禦軍民千户所元黎州洪武中以州治漢源縣省入改置長官司十一年升安撫司萬厯二十四年改為千户直𨽻都司
  安寧宣撫司成化十三年領長官司二 懷逺長官司宣化長官司成化十三年
  酉陽宣慰司元酉陽州𨽻懷徳府明玉珍偽號沿邊溪洞軍民宣慰司洪武八年改宣撫司屬四川都司永樂十六年改屬重慶衛天啟元年復為宣慰司領長官司三 石耶洞長官司元石耶軍民府洪武八年邑梅洞長官司元佛鄉洞長官司明玉珍偽號邑梅沿邉溪洞軍民府洪武八年改置麻兔洞長官司洪武八年
  石砫宣慰司元石砫軍民宣撫司明玉珍偽號安撫司洪武八年仍為宣撫司屬重慶衛嘉靖四十二年改屬夔州衛天啟元年升為宣慰司
  等謹按酉陽宣慰司所屬邑梅長官司及石砫宣慰司皆本元舊改置考元志無佛鄉石砫等名盖以廢置不常故也今仍明志
  湖廣布政使司府一縣七
  鄖陽府元鄖縣𨽻襄陽路之均州成化十二年置府在古荆梁二州之域以屬縣並古梁州地故列此領縣七 鄖房元房州𨽻襄陽路洪武十年以州治房陵縣省入又降州為縣成化十二年來屬竹山元𨽻房州成化十二年來屬竹谿成化十二年析竹山地置上津宋舊縣元省入金州洪武中復置成化十二年來屬鄖西成化十二年析鄖上津二縣地置保康成化十二年析房縣地置
  等謹按以上據馬氏按古梁州地詳列明代陜西四川湖廣三道郡縣除西安鞏昌二府治地編入雍州外凡得府十州七屬州十九縣一百三十四衛一宣慰司二宣撫司二招討司一千戸所二長官司三十一
  梁州南境
  四川布政使司府四衛五所八長官司十
  鎮雄府元茫部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嘉靖五年更名領長官司五 白氷江𥳽酬長官司正徳十六年懷徳長官司 威信長官司 歸化長官司 安靜長官司四司皆嘉靖五年
  烏䝉軍民府元烏䝉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十七年升軍民府
  烏撒軍民府元烏撒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十七年升軍民府
  東川軍民府元東川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十七年升軍民府
  四川行都指揮使司元羅羅䝉慶等處宣慰司洪武二十七年改置
  建昌衛軍民指揮使司元建昌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兼於建安永寧二州置衛二十五年府廢升衛為軍民指揮使司領千户所四長官司三 守禦禮州後千戸所 守禦禮州中千戸所元禮州洪武十五年兼置二守禦所二十七年州與瀘沽縣並廢守禦打冲河中前千戸所元瀘州地洪武二十七年析置守禦徳昌千戸所元徳昌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兼置守禦所二十七年府廢昌州長官司元昌州𨽻徳昌路永樂二年改置來屬威龍長官司元威龍州𨽻徳昌路永樂二年改置來屬普濟長官司元普濟州𨽻徳昌路永樂二年改置來屬 元舊有瀘里濶隆四州及徳昌之徳州洪武二十七年並省入衛又有卭部州改𨽻越巂衛姜州省入㑹州衛中縣省入蘇州改置寧畨衛
  寧畨衛軍民指揮使司元蘇州𨽻建昌路洪武二十一年兼置衛二十五年州廢升衛為軍民指揮使司二十六年改名領千户所一 守禦冕山槁後千户所正統七年析衛之冕山堡置
  越巂衛軍民指揮使司元卭部州地洪武二十五年領千戸所一長官司一 鎮西後千户所𢎞治中置卭部長官司元卭部州𨽻建昌路洪武二十七年來屬永樂元年改長官司
  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元栢興府洪武二十四年降為州省閏鹽縣入焉二十六年州廢來屬領千戸所一長官司一 打冲河守禦中左千户所元瀘州地洪武二十五年析置馬刺長官司永樂初祈衛地置元舊有金縣洪武中省入衛
  㑹川衛軍民指揮使司元㑹川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兼置守禦千戸所𨽻建昌衛二十五年升㑹川衛軍民指揮使司後府與武安黎溪永昌㑹理麻龍五州及建昌之姜州並省入衛領千戸所一 守禦迷易千户所洪武二十五年析㑹川守禦千户所置
  雲南布政使司府二十一州三宣慰司九宣撫司四安撫司六屬州四十二縣二百七十
  雲南府元中慶路洪武十五年更名為府領縣四州四州領五縣昆明 富民 宜良皆仍元舊羅次元𨽻安寧州𢎞治十三年來屬晉寧州仍元舊領縣二 歸化 呈貢皆仍元舊
  安寧州仍元舊領縣一 禄豐仍元舊 元舊有羅次縣改𨽻府昆陽州仍元舊領縣二 三泊 易門皆仍元舊
  嵩明州洪武十五年改曰嵩盟以□甸縣省入成化十八年復曰嵩明以楊林縣省入
  曲靖軍民府元曲靖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二十七年升軍民府以越州省入領縣二州四 南寧仍元舊亦佐元𨽻羅雄府永樂初來屬
  霑益州仍元舊洪武十五年以交水石渠羅山三縣省入
  陸凉州仍元舊永樂初以芳華河納二縣省入
  馬龍州仍元舊永樂初以通泉縣省入
  羅平州元羅雄州萬厯十五年改元舊有亦佐縣改𨽻府
  㝷甸府元仁徳府洪武中升軍民府省為美歸厚二縣入焉成化十二年更名
  臨安府元臨安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移治建水州領縣五州六長官司九 通海元𨽻寜州洪武十五年來屬河西仍元舊嶍峨元𨽻寧州洪武十五年來屬䝉自仍元舊新平萬厯十九年析嶍峨地置
  建水州仍元舊洪武中為府治
  石屏州元石坪州洪武中改坪為屏
  阿迷州元阿寗萬戸洪武十五年改為州
  寧州仍元舊
  新化州元馬籠部千户洪武初改馬籠他郎甸長官司𢎞治八年改新化州萬厯十九年來屬
  寧逺州
  等謹按明志寧逺州元至治三年置直𨽻雲南行省洪武十五年來屬宣徳元年與安南又於建水州注云西有寧逺州萬厯十四年析置四十八年廢彼此互異今考元志無寧逺州當是洪武初置宣徳初廢萬厯中復置後省入建水州也納樓茶甸長官司元茶甸千戸𨽻阿寗萬户後分為二千户改名納樓茶甸洪武中改司來屬教化三部長官司元强現三部洪武中改置王弄山長官司元王弄山大小二部洪武中改置虧容甸長官司元虧容甸部𨽻元江路洪武中改司來屬溪處甸長官司元溪處甸軍民副萬户𨽻元江路洪武中改置來屬思佗甸長官司元和泥路𨽻元江路洪武中改置來屬左能寨長官司本思佗甸寨洪武中改置落恐甸長官司元伴溪落恐部軍民萬户𨽻雲南行省洪武中改置來屬安南長官司元捨資千戸洪武中改置
  等謹按教化三部王弄山落恐甸三長官司皆本元舊改置考元志無強現王弄山伴溪落恐等名今仍明志
  澂江府元澂江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領縣三州二 河陽 江川
  陽宗皆仍元舊
  新興州仍元舊洪武中以普含研和二縣省入
  路南州仍元舊𢎞治三年以邑市縣省入
  廣西府元廣西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領州三
  師宗州
  彌勒州
  維摩州皆仍元舊
  廣南州元廣南西路宣撫司洪武十五年改置領州一
  富州仍元舊洪武中以安寧州省入
  元江軍民府元元江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永樂初升軍民府領州二奉化州元羅盤部洪武中改因逺羅必甸長官司以步曰部省入嘉靖中更名為州恭順州本他郎寨長官司嘉靖中更名為州
  楚雄府元威楚開南路洪武十五年更名為府領縣五州二 楚雄元威楚縣洪武十五年廣通元𨽻南安州洪武中來屬定逺仍元舊定邊元𨽻鎮南州後省入州洪武中復置來屬𥔲嘉仍元舊
  南安州仍元舊
  鎮南州仍元舊 元舊有開南州改置景東府威逺州改為土州直𨽻布政司
  姚安軍民府元姚安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二十七年升軍民府領縣一州一
  大姚元𨽻姚州洪武中來屬
  姚州元𨽻大理路後升為姚安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復置州為府治
  武定府元武定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領縣一州二 元謀元𨽻和曲州和曲州仍元舊嘉靖末以南甸縣省入隆慶初徙治故南甸地
  禄勸州仍元舊洪武十七年以易籠縣省入天啟元年以石舊縣省入
  景東府元開南州𨽻威楚開南路洪武中改
  等謹按王圻續考景東府洪武中本元開南州改置一統志亦然惟明志謂元至順元年置考元志無景東府今從續考
  鎮沅府元案扳寨𨽻元江路洪武三十五年置鎮沅州永樂四年升為府領長官司一 禄谷寨長官司永樂十年以禄平寨置
  大理府元大理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領縣一長官司一州四州領二縣 太和仍元舊
  十二關長官司元十二關防送千户所洪武中改置
  趙州仍元舊領縣一 雲南元雲南州洪武十五年降為縣十七年來屬鄧川州仍元舊領縣一 浪穹仍元舊洪武中以鳯羽縣省入賓川州𢎞治六年析趙州及太和雲南二縣地置
  雲龍州元雲龍甸軍民府洪武十七年降州來屬元舊有永昌府升為軍民府以騰衝府降州為屬又有蒙化州升為府姚州改𨽻姚安府
  鶴慶軍民府元鶴慶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三十年升軍民府
  劍川州元劍川縣洪武十七年升為州
  順州元𨽻麗江路洪武十五年來屬
  麗江軍民府元麗江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三十年升軍民府領州四通安州
  寳山州
  蘭州
  巨津州皆仍元舊洪武中以臨西縣省入 元舊有北勝府降為州直𨽻布政司後以蒗蕖州省入又有順州改𨽻鶴慶府永寧州升為府
  永寧府元永寜州𨽻麗江路永樂四年升為府領長官司四 刺次和長官司 革甸長官司 香羅甸長官司 瓦魯之長官司永樂四年
  北勝州元北勝府𨽻麗江路洪武十五年降為州𨽻鶴慶府二十九年𨽻瀾滄衛正統七年直𨽻布政司天啟中以蒗蕖州省入
  永昌軍民府元永昌府𨽻大理路洪武十八年兼置金齒衛二十三年省府升衛為軍民指揮使司嘉靖七年罷指揮司復置永昌軍民府領縣二州一安撫司四長官司三 保山元永昌府治洪武中置金齒千户永樂初又置永昌千户嘉靖三年改為縣永平仍元舊
  騰越州元騰衝府𨽻大理路永樂初改守禦千戸所正統初升軍民指揮使司嘉靖三年兼置騰越州來屬十年罷司為衛與州同治
  潞江安撫司元柔逺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後廢永樂元年置潞江長官司十六年升安撫司嘉靖元年來屬鎮道安撫司 楊塘安撫司二司並西畨地永樂四年嘉靖元年來屬瓦甸安撫司宣徳二年置長官司正統五年升安撫司嘉靖元年來屬鳯谿長官司元永昌府地洪武二十三年析置嘉靖元年來屬施甸長官司元石甸長官司洪武十七年改名來屬茶山長官司永樂五年析孟養地置嘉靖元年來屬
  䝉化府元䝉化州𨽻大理路正統十三年升為府
  順寧府仍元舊洪武十五年以慶甸縣省入領州一州領長官司一雲州永樂元年析麓川平緬地置大侯長官司宣徳三年升大侯禦夷州萬厯二十五年改名孟緬長官司宣徳五年以景東府之孟緬孟梳地置
  車里軍民宣慰使司元徹里路洪武十五年改車里軍民府省耿凍路及耿當孟弄二州入焉十九年改宣慰司
  緬甸軍民宣慰使司本緬中地有江頭太公馬來安正國蒲甘緬王五城元於蒲甘緬王城置邦牙宣慰司後廢洪武二十七年置緬中宣慰司永樂元年改名領長官司一 東倘長官司宣徳年置
  木邦軍民宣慰使司元木邦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以䝉憐䝉萊二路省入永樂二年改軍民宣慰司
  八百大甸軍民宣慰使司元八百宣慰司洪武二十四年改置以孟絹木安孟傑三路省入
  孟養軍民宣慰使司元雲逺路洪武十七年改孟養府永樂二年改軍民宣慰司後廢萬厯十三年改置長官司
  老撾軍民宣慰使司俗呼撾家永樂二年其酋内附始置
  南甸宣撫司元南甸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後廢永樂十二年置州正統九年升宣撫司千崖宣撫司元鎮西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省南睒入焉後廢永樂元年置千崖長官司正統九年升宣撫司
  隴川宣撫司元麓川平緬二路洪武十五年並改為府未幾府廢十七年置麓川平緬軍民宣慰司省通西府入焉正統六年廢九年改置治隴把
  孟定禦夷府元孟定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以木連謀粘二路省入領安撫司一 耿馬安撫司萬厯十三年析孟定地置
  孟艮禦夷府蠻名孟掯永樂三年内附置府以木朶孟隆二路及孟愛等甸省入威逺禦夷州元威逺州𨽻威楚開南路洪武十七年升為府後廢三十五年復置州直𨽻布政司
  灣甸禦夷州永樂元年析麓川平緬地置灣甸長官司三年升為州直𨽻布政司臣等謹按王圻續考云蠻名細睒元屬鎮康路洪武十七年置灣甸州與眀志所載異今從眀志
  鎮康禦夷州元鎮康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州後廢永樂七年復置直𨽻布政司孟宻宣撫司成化二十年析木邦地置孟宻安撫司萬厯十三年升宣撫司
  蠻莫安撫司萬厯十三年析孟蜜地置
  者樂甸長官司永樂元年析麓川平緬地置直𨽻布政司
  鈕兀禦夷長官司宣徳八年以和泥之鈕兀五隆二寨置直𨽻布政司
  芒市禦夷長官司元芒施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後廢正徳八年改置直𨽻布政司孟璉長官司永樂四年析孟定地置以木來府省入直𨽻都司
  大古刺軍民宣慰使司在孟養西南
  底馬撒軍民宣慰使司在大古刺東南二司皆永樂四年
  小古剌長官司
  茶山長官司
  底板長官司
  孟倫長官司
  八家塔長官司以上五司在西南極邉皆永樂四年
  刺和莊長官司永樂四年置直𨽻都司
  促瓦長官司舊為麓川平緬司地永樂六年
  散金長官司同上
  麻里長官司永樂六年析孟養地置直𨽻都司
  八寨長官司永樂十二年置直𨽻都司
  㡳兀刺宣慰使司永樂二十二年
  廣邑州本金齒軍民司之廣邑寨宣徳五年升為州正統元年徙於順寧府之右甸
  貴州布政使司府一屬州三長官司六
  安順軍民府元普定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兼置普定衛十六年於習安州地置安順州屬府十八年府廢以州𨽻衛成化中徒治衛城萬厯三十年升軍民府領長官司二州三州領長官司四 寧谷寨長官司 西堡長官司洪武十九年
  等謹按明志安順府本元安順州萬厯中升為府考元志無安順州而王圻續考及明統志並云洪武十六年置今從之
  鎮寧州仍元舊領長官司二 十二營長官司 康佐長官司洪武十九年
  永寧州仍元舊領長官司二 慕役長官司 頂營長官司洪武十九年
  普安州元普安路洪武十五年改為府兼置普安衛永樂中廢府置安撫司屬衛後改為州萬厯中徙治衛城
  等謹按安順普安本元普定普安二路所改二路在元𨽻雲南行省故編入梁州至明立貴州布政司因並改𨽻貴州從其所𨽻類録於此又貴州省志明有普定普安二衛而明志不載但附見府州條下今從此
  又按以上按古梁州南境詳列明代四川雲南貴州三道郡縣凡為府二十六州三屬州四十五縣二百七十衛七宣慰司九宣撫司四安撫司六千戸所八長官司六十三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百三十五
<史部,政書類,通制之屬,欽定續文獻通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