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忠公文集 (四部叢刊本)/居士集卷第三十四
歐陽文忠公文集 居士集卷第三十四 宋 歐陽脩 撰 宋 胡柯 撰年譜 景上海涵芬樓藏元刊本
|
居士集卷第三十四 歐陽文忠公集三十四
墓誌五首
尚書駕部貟外郎致仕薛君墓誌銘〈并序〉
尚書駕部貟外郎致仕薛君諱長孺字元卿絳州正
平人也贈太傅諱温瑜之曽孫殿中丞贈太師諱化
光之孫右班殿直贈左驍衛大將軍諱睦之子尚書
户部侍郎贈司空簡肅公兄之子薛爲絳大族簡肅
公爲時名臣君爲薛氏良子弟少用簡肅公䕃𥙷郊
社齋郎將作監主簿太常寺太祝大理評事衛尉大
理寺丞太子右〈一作左〉賛善大夫殿中丞國子博士尚
書虞部比部駕部三貟外郎歴知趙州臨城縣通判
漢湖滑三州知彭州坐斷獄降監陽武縣稅㑹簡肅
公夫人薨葬于絳州即起君知州事以辦葬𡻕滿通
判成都府未行遂以疾致仕居于許州之郾城嘉祐
六年七月丙午以卒享年六十有一君在漢州州兵
數百殺其軍校燒營以爲亂君挺身徒歩自壞垣入
其營中以禍福語亂卒曰叛者立左脅從者立右於
是數百人者皆趨立於右獨叛者十三人亡去州遂
無事明年蜀大饑今韓丞相安撫兩川獨漢人不甚
殍賜詔書奬諭其在絳也曰絳吾郷里也長老乃吾
父師子弟猶吾子弟也爲立學置學官以教之爲政
有恵愛絳人大恱君爲人謹黙淳質平居似不能言
而其臨事如此先娶李氏早亡後娶董氏封范陽縣
君子男二人長曰延永興軍醴泉縣主簿次曰通蔡
州司戸叅軍孫男曰震孫女三人以治平三年二月
乙酉葬于絳州正平縣清原〈一作源〉郷周村原將葬其
女弟之夫歐陽脩爲之銘曰
維聖有言兮仁勇而壽壽胡不多兮勇則信有爲政
郷州兮稱于長老匶車來歸兮郷人奔走遺思在人
兮刻銘不朽
國子博士薛君墓誌銘〈并序〉
君諱良孺字得之姓薛氏絳州正平人也少育於
其叔父是爲簡肅公以公䕃爲將作監主簿太常寺
奉禮郎大理評事將作監丞大理寺丞遷太子右賛
善大夫殿中丞嘗知秦州清水縣縣雜蕃夷君爲簡
其政令示之必信蕃夷畏愛𡻕滿罷去人甚思之其
後簽書通利軍判官公事與其軍守爭事坐停官乆
之復爲殿中丞遷國子博士監陳州清酒務嘉祐八
年二月甲午以疾卒于官舎享年四十有六宋興百
年薛姓五顯而簡肅公以清德直節聞故其家法嚴
而子弟多賢材君爲人開爽明秀㓜爲簡肅公所愛
已〈一作過其〉子長工書作歌詩甞一舉進士不中以䕃
𥙷例監庫務無所施其能一爲民政遂有聲平居喜
飲酒談𥬇與其親戚朋友驩然未嘗有怨惡其在通
利與其軍守所爭皆公事旣廢無懟色至卒窮以死
豁如也嗚呼可哀也巳曾祖贈太傅諱温瑜祖贈太
師諱化光父右班殿直贈左驍衛大將軍諱睦君娶
張氏故樞宻直學士逸之女封仁壽縣君先君二𡻕
而卒子男一人曰遜女三人長適大理評事王正甫
次適太常寺太祝王端甫次尚㓜治平三年二月乙
酉其遜舉其喪合葬于絳州正平縣清原〈一作源〉郷
周村原將葬廬陵歐陽脩曰余薛氏壻也與君遊而
賢其人冝有以哀之乃爲之銘曰
維古才子兮出于名族嗟吾得之兮旣哲而淑有能
不施兮不遐以趣卒困于艱兮泰乎自足絳水深長
兮山岡起伏利我後人兮安于吉卜
徂徠石先生墓誌銘〈并序〉
徂徠先生姓石氏名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也徂徠
魯東山而先生非𨼆者也其仕嘗位於朝矣魯之人
不稱其官而稱其德以爲徂徠魯之望先生魯人
之所尊故因其所居山以配其有德之稱曰徂徠先
生者魯人之志也先生貌厚而氣完學篤而志大雖
在畎畒不忘天下之憂以謂時無不可爲爲之無不
至不在其位則行其言吾言用功利施於天下不必
出乎已吾言不用雖𫉬禍咎至死而不悔其遇事發
憤作爲文章極陳古今治亂成敗以指切當世賢愚
善惡是是非非無所諱忌〈一作忌諱〉世俗頗駭其言由是
謗議喧然而小人嫉惡之相與出力必〈一有欲字〉擠之
死先生安然不惑不變曰吾道固如是吾勇過孟軻
矣不幸遇疾以卒旣卒而姦人有欲以竒禍中傷大
臣者猶指先王以起事謂其詐死而北走契丹矣請
發棺以驗頼天子仁聖察其誣得不發棺而保全其
妻子先生世爲農家父諱丙始以仕進官至太常博
士先生年二十六舉進士甲科爲鄆州觀察推官南
京留守推官御史臺辟主簿未至以上書論赦罷不
召秩滿遷某軍節度掌書記代其父官于蜀爲嘉州
軍事判官丁内外艱去官垢靣跣足躬耕徂徠之下
葬其五世未葬者七十喪服除召入國子監直講是
時兵討元昊乆無功海内重困天子奮然思欲振起
威徳而進退二三大臣増置諫官御史所以求治之
意甚銳先生躍然喜曰此盛事也雅頌吾職其可巳
乎乃作慶暦聖德詩以襃貶大臣分别邪正累數百
言詩出太山孫明復曰子禍始於此矣明復先生之
師友也其後所謂姦人作竒禍者乃詩之所斥也先
生自閑居徂徠後官于南京常以經術教授及在太
學益以師道自居門人弟子從之者甚衆太學之興
自先生始其所爲文章曰某集者干卷曰某集者
干卷其斥佛老時文則有怪中國論曰去此三
者然後可以有爲其戒姦臣宦女則有唐鑑曰吾非
爲一世監也其餘喜怒哀樂必見於文其辭博辯雄
偉而憂思深逺其爲言曰學者學爲仁義也〈一有仁急於利〉
〈物義果於有爲十字〉惟忠能忘其身信篤於自信者乃可以力
行也以是行於巳亦以是教於人所謂堯舜禹湯文
武周公孔子孟軻楊雄韓愈氏者未嘗一日不誦於
口思與天下之士皆爲周孔之徒以致其君爲堯舜
之君民爲堯舜之民亦未嘗一日少忘于心至其違
世驚衆人或𥬇之則曰吾非狂癡者也是以君子察
其行而信其言推其用心而哀其志先生直講𡻕餘
杜祁公薦之天子拜太子中𠃔今丞相韓公又薦之
乃直集賢院又𡻕餘始去太學通判濮州方待次于
徂徠以慶暦五年七月某日卒于家享年四十有一
友人廬陵歐陽脩𡘜之以詩以謂待彼謗熖熄然後
先生之道明矣先生旣没妻子凍〈一作寒〉餒不自勝今
丞相韓公與河陽冨公分俸買田以活之後二十一
〈一無此字〉年其家始克葬先生于某所將葬其子師訥與
其門人姜潜杜黙徐遁等來告曰謗熖熄矣可以發
先生之光矣敢請銘某曰吾詩不云乎子道自能乆
也何必吾銘遁等曰雖然魯人之欲也乃爲之銘曰
徂徠之巖巖與子之德兮魯人之所瞻汶水之湯湯
與子之道兮逾〈一作愈〉逺而彌長道之難行兮孔孟〈一有〉
〈亦云二字〉遑遑一世之屯兮萬世之光曰吾不有命兮安
在夫桓魋與臧倉自古聖賢皆然兮噫子雖毀其何
傷
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一作趙郡蘇明𠃔〉墓誌銘
〈并序〉
有蜀君子曰蘇君諱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
行義修於家信於郷里聞於蜀之人〈一無此二字〉乆矣當
至和嘉祐之間與其二子軾轍偕至京師翰林學士
歐陽脩得其所著書二十二篇獻諸朝書旣出而公
卿士大夫爭傳之其二子舉進士皆在髙等亦以文
學稱於時眉山在西南數千里外一日父子𨼆然名
動京師而蘇氏文章遂擅天下君之文博辯宏偉讀
者悚然想見其人旣見而温温似不能言及即之與
居愈乆而愈可愛間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無窮嗚
呼可謂純明篤實之君子也曽祖諱祐祖諱杲父諱
序贈尚書職方貟外郎三世皆不顯職方君三子曰
澹曰渙皆以文學舉進士而君少獨不喜學年巳壯
猶不知書職方君縱而不問郷閭親族皆怪之或問
其故職方君𥬇而不荅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
發憤謝其素所徃來少年閉戸讀書爲文辭𡻕餘舉
進士再不中又舉茂材異等不中退而歎曰此不足
爲吾學也悉取所爲文數百篇焚之益閉戸讀書絶
筆不爲文辭者五六年乃大究六經百家之以考
質古今治亂成敗聖賢窮逹出處之際得其粹精〈一作〉
〈精粹〉涵畜充溢抑而不發乆之然曰可矣由是下筆
項刻數千言其縱横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㣲而
後止蓋其禀也厚故發之遲志也慤故得之精自來
京師一時後生學者皆尊其賢學其文以爲師法以
其父子俱知名故號老蘇以别之𥘉脩爲上其書召
試紫㣲閣辭不至遂除試祕書省校書郎㑹太常修
纂建隆以來禮書乃以爲霸州文安縣主簿使食其
禄與陳州項城縣〈一無此字〉令姚闢同脩禮書爲太常因
革禮一百卷書成方奏未報而君以疾卒實治平三
年四月戊申也享年五十有八天子聞而哀之特贈
光禄寺丞勑有司具舟載其喪歸于蜀君娶程氏大
理寺丞文應之女生三子曰景先早卒軾今爲殿中
丞直史館轍權大名府推官三女皆早卒孫曰邁曰
遲有文集二十卷謚法三卷君善與人交急人患難
死則䘏飬其郷人多德之蓋晚而好易曰易之道
深矣汨而不明者諸儒以附㑹之亂之也去之則
聖人之㫖見矣作易傳未成而卒治平四年十月壬
申葬于彭山之安鎭郷可龍里君生於逺方而學又
晚成常歎曰知我者惟吾父與歐陽公也然則非余
誰冝銘銘曰
蘇顯唐世實欒城人以宦留眉蕃蕃子孫自其髙曾
郷里稱仁偉歟明允大發於文亦旣有文而又有子
其存不朽其嗣彌昌嗚呼明允可謂不亡
贈太子太傅胡公墓誌
太子少師致仕贈大子太傅胡公諱𪧐字武平其先
豫章人也後徙常州之𣈆陵世有𨼆德爲𣈆陵著姓
公舉進士中天聖二年乙科爲眞州楊子尉縣大水
漂溺居民令不能救公曰拯溺吾職也即率公𥝠舟
活數千人𡻕滿調廬州合淝主簿張丞相士遜稱其
文行薦諸朝召試學士院爲館閣校勘與修北史改
集賢校理通判宣州三遷太常博士判吏部南曹賜
緋衣銀魚〈一有出字〉知湖州爲政有惠愛築石塘百里捍
水患大興學校學者盛於東南自湖學始公丁母夫
人憂去而州人思之名其塘口胡公塘學者爲公立
生祠于學中至今祠之公居喪毀瘠過禮三年不居
于内服除爲三司鹽鐡判官轉尚書祠部貟外郎判
度支句院知蘇州兩浙路轉運使召還脩起居注以
本官知制誥兼句當三班院巳而兼判吏部流内銓
入内都知楊懷敏坐衛士夜盗入禁中驚乗輿斥出
爲和州都監懷敏用事乆𫝑動中外未幾召復故職
公封還辭頭不草制論曰衛士之變蹤跡連懷敏得
不窮治誅死幸矣豈冝復在左右其命遂止乆之拜
公翰林侍讀學士遷翰林學士兼史舘修撰判館事
兼端明殿學士累遷尚書左司郎中兼知通進銀臺
司審刑院群牧使提舉在京諸司庫務醴泉宫判尚
書禮部遂判都省再知禮部貢舉奉使契丹館伴北
朝人使亦皆再而虜人嚴憚之公爲人清儉謹黙内
剛外和群居𥬇語讙譁獨正容色温温不動聲氣與
人言必思而後對故其涖官臨事慎重不輒發發亦
不可回止而其𧼈要歸於仁厚朝議在官年七十而
不致仕者有司以時按籍舉行公以謂飬㢘耻厚風
俗冝有漸而欲一切以吏議從事殆非所以優老勸
功之意當少緩其事〈一作法〉使人得自言而全其美節
朝廷嘉其言是至今行之皇祐新樂成議者多異論
有詔新樂用於常祀朝㑹而郊廟仍用舊樂公言書
稱同律而今舊樂髙新樂下相去一律難並〈一作遂〉用
而新樂未施於郊廟先用之朝㑹非先王薦上帝配
祖考之意皆不可〈一作遂不行〉近制禮部四𡻕一貢士議
者患之請更爲間𡻕議巳定公獨以爲不然曰使士
子廢業而奔走無寧𡻕不知復用三𡻕之制也衆皆
以公言爲非行之數年士子果以爲不便而卒用三
𡻕之制仁宗乆未有皇子群臣多以皇嗣爲言未省
公以學士當作青辭禱嗣〈一作祠〉于山川即建言儲位
乆虚非所以居安而慮危願擇宗室之賢者立之以
慰安天下之心語甚切至公學問該兼通隂陽五
行天人〈一作文〉災異之南京鴻慶宫災公以謂南京
聖宋所以受命建號而大火主於商丘國家乗火德
而王者也今不領於祠官而比年數災冝修火祀事
下太常𡻕以長吏奉祠商丘自公始慶暦六年夏河
北河東京東同時地震而登萊甚公以𡻕推之曰
明年丁亥𡻕之刑徳皆在北宫隂生於子而極於亥
然隂猶彊而未即伏陽猶㣲而未即勝此所以震也
是謂龍戰之㑹而其位在乾今西北二虜中國之隂
也冝爲之備不然必有内盗起於河朔明年王則以
貝州叛公又以爲登萊視京師爲東北隅乃〈一作易艮〉少
陽之位也今二州並置金坑多聚民以鑿山谷陽氣
損泄故隂乗而動縣官入金𡻕幾何小利而大害可
即禁止以寧地道皇祐五年正月㑹靈宫災是𡻕冬
至祀天南郊以三聖並配明年大旱公曰五行火禮
也去𡻕火而今又旱其應在禮此殆郊丘並配之失
也即建言並配非古冝用迭配如𥘉詔其後并州議
建軍爲節鎭公以星土考之曰昔髙辛氏之二子不
相能也堯遷閼伯於商丘主火而商爲宋星遷實沉
於臺駘主水而參爲𣈆星國家受命始於商丘王以
火德又京師當宋之分野而并爲𣈆地參商仇讎之
星今欲崇𣈆非國之利也自宋興平僣僞并最後服
太宗削之不使列於方鎭八十年矣謂冝如舊制公
在翰林十年多所𥙷益大扺不爲苟止而妄隨故其
言或用或不用或後卒如其言然天子察公之忠欲
大用者乆矣嘉祐六年八月拜公諫議大夫樞密副
使公旣愼静而當大〈一作重〉任顧惜大體而群臣方
建利害多更張庻事以革弊公獨猒之曰變法古人
〈一作今〉之難不務守祖宗成法而徒紛紛無益於治也
又以謂契丹與中國通好六十餘年自古未有也善
待夷狄者謹爲備而巳今三邊武備多弛牧馬著虛
名於籍可乗而戰者百無一二又謂滄州冝分爲一
路以禦虜此今急務也其界上交侵小故乃城寨
主吏之職朝廷冝守祖宗之約不冝爭小利而隳大
信深戒邊臣生事以爲功在位六年其論議𩔖皆如
此英宗即位拜〈一作遷〉給事中治平三年累上表𠃉致
仕未〈一作不〉允乆之拜尚書吏部侍郎觀文殿學士知
杭州爲政不略細故或謂大臣不冝自勞公曰此民
事也吾不敢忽以是民愛之明年今上即位遷左
丞五月公以疾告遂除太子少師致仕命未至而公
以六月十一日薨于正寢享年七十有三〈一作二〉即以
其年十一月某日葬于某州某縣某郷之某原〈一作常州〉
〈𣈆陵縣萬安郷之隆亭〉公之曾祖諱持累贈太傅曾祖妣歐陽
氏追封𣈆陵郡太夫人祖諱徽累贈太師祖妣楊氏
追封華隂郡太夫人余氏嘉興郡太夫人余氏丹陽
郡太夫人龔氏武陵郡太夫人父諱㝝累贈太師兼
中書令妣沈氏追封東陽郡太夫人貝氏南陽郡太
夫人李氏金城郡太夫人公累階光禄大天勲上柱
國開國安定爵公食邑二千八百户食實封四百户
賜推誠保德翊戴功臣𥘉娶呉氏追封蘭陵郡夫人
再娶何氏封南康郡夫人子男五人長曰宗堯今爲
都官貟外郎次曰遵路早卒次曰宗質國子博士次
曰宗炎著作佐郎次曰宗厚祕書省正字早卒女四
人皆適士族孫志脩太常寺太祝行脩守祕書省校
書郎簡脩試祕書省校書郎世脩德脩安脩奕脩愼
脩益脩公自〈一無此字〉爲進士知名于時楊文公億得其
詩題于祕閣歎曰吾恨未識此人其舉進士也謝陽
夏公絳薦公爲第一公名以此益彰而謝公亦以此
自少嘗善一浮圗其人將死謂公曰我有祕術能
化瓦石爲黄金子其葬我我以此報子公曰爾之後
事吾敢不勉祕術非吾欲也浮圗歎曰子之志未可
量也其篤行自勵至於貴顯常如布衣時有文集四
十〈一有一字〉卷銘曰
允矣胡公順外剛中惟𥘉曁終一德之恭公之燕居
其氣温温舉必可法思而後言公在朝廷正色侃侃
蔚有嘉話〈一作謀〉憂深慮逺不迎利趨不畏𫝑反有或
不從後必如之乆〈一作多〉而愈信〈一作篤〉孰不公思侍從
之親樞機之宻名望三朝清職峻秩愷悌之仁〈一作化〉
宜國黃耇七十而止孰云多壽惟善在人刻銘〈一作知名〉
不朽
居士集卷第三十四
熈寜五年秋七月男發等編定
紹熈二年三月郡人孫謙益校正
薛長孺墓銘郷州〈一作故州〉稱于〈于一作於〉
蘇君墓銘志也慤〈一作其志也慤〉
胡公墓銘兩浙路〈一無路字〉風俗〈一作化〉于山〈一作於山〉隂生於
子〈當作午〉入金𡻕幾何〈一作𡻕入金幾何〉十一月某日〈一作甲申〉追
封〈一本惟曾祖妣用追封二字祖妣妣皆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