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忠公文集 (四部叢刊本)/居士集卷第四十三

居士集卷第四十二 歐陽文忠公文集 居士集卷第四十三
宋 歐陽脩 撰 宋 胡柯 撰年譜 景上海涵芬樓藏元刊本
居士集卷第四十四

居士集卷第四十三 歐陽文忠公集四十三

  序七首

   送祕書丞宋君歸太學序

陋巷之士甘藜藿而脩仁義毀譽不干其守飢寒不

累其心此衆人以爲難而君子以爲易生于髙門丗

襲軒冕而躬布衣韋帶之行其驕榮佚欲之樂生長

于其間而不溺其習日見于其外而不動乎其中此

雖君子猶或難之學行足以立身而進不止材能足

以高人而志愈下此雖聖人亦以爲難也書曰不自

滿假又曰汝惟不矜不伐一有夫字以舜禹之明一有且字

以是爲相戒懼況其下者哉此誠可謂難也巳廣平

宋君宣獻公之子公以文章爲當丗宗師顯于朝廷

登于輔弼清德著于一時令名垂于後丗君少自立

不以門地驕于人旣長學問好古爲一無此字文章天下

賢士大夫皆稱慕其爲人而君慊然常若不足于已

者守官太學甘寂寞以自處日與寒士往來而從先

生國子講論道德以求其益夫生而不溺其習此蓋

出其一作天性其見焉而不動于中者由性之明學

之而後至也學一作而不止髙而愈下予自其㓜見

其長行而不倦乆而愈篤可知其將無所不至焉也

孟子所謂孰能禦之者歟予陋巷之士也遭時奮身

𥨸位于朝守其貧賤之節其臨利害禍福之際常恐

其奪也以予行君子之所易者猶若是知君行聖賢

之所難者爲難能也歳之三月來自京師拜其舅氏

予得延之南齋聽其論議而慕其爲人雖與之終身

乆處而不厭也留之數日而去於其去也不能忘言

遂爲之序廬陵歐陽脩述

   送徐無黨南歸序

草木鳥獸之爲物衆人之爲人其爲生雖異而爲死

則同一歸於腐壞澌盡泯滅而巳而衆人之中有聖

賢者固亦生且死於其間而獨異於草木鳥獸衆人

者雖死而不朽逾一作逺而彌存也其所以爲聖賢

者修之於身施之於事見之於言是三者所以能不

朽而存也修於身者無所不𫉬施於事者有得有不

得焉其見於言者則又有能有不能也施於事矣不

見於言可也自詩書史記所傳其人豈必皆能言之

士哉修於身矣而不施於事不見於言亦可也孔子

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語者矣若顔回者在陋

巷曲肱飢卧而巳其羣居則黙然終日如愚人然自

當時羣弟子皆推尊之以爲不敢望而一作及而後

丗更百千歳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

待施於事況於一作言乎予讀班固藝文志唐四庫

書目見其所列自三代秦漢以來著書之士多者至

百餘篇少者猶三四十篇其人不可勝數而散亡磨

滅百不一二存焉予竊悲其人文章麗矣言語工矣

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鳥獸好音之過耳也方其用

心與力之勞一作亦何異衆人之汲汲營營而忽焉

以死者雖有遲有速一作其遲速雖異一作卒與三者同

歸於泯滅夫言之不可恃也蓋如此今之學者莫不

慕古聖賢之不朽而勤一丗以盡心於文字間一無此字

者皆可悲也東陽徐生少從予學爲文章稍稍見稱

於人旣去而與羣士試於禮部得髙第由是知名

其文辭日進如水涌而山岀予欲摧其盛氣而勉

其思也故於其歸告以是言然予固亦喜爲文辭者

亦因以自警焉

   廖氏文集序

自孔子殁而一無此字一有益字衰接乎戰國秦遂焚書六

經於是中絶漢興蓋乆而後出其散亂磨滅旣失其

傳然後諸儒因得措其異說於其間如河圖洛書怪

妄之尤甚者余甞哀夫學者知守經以篤信而不知

說之亂經也屢爲說以黜之而學者溺其乆習之

傳反駭然非余以一人之見決千歳不可考之是非

欲奪衆人之所信一作徒自守而丗莫之從也余以

謂自孔子没至今二千歳之間有一歐陽脩者爲是

說矣又二千歳焉知無一人焉與脩同其說也又二

千歳將復有一人焉然則同者至于三則後之人不

待千歳而有也同予說者旣衆則衆人之所溺者可

勝而二字一作以奪也夫六經非一丗之書一有也字其將與

天地無終極而存也以無終極視數千歳一作於其

間頃刻爾是則余之有待於後者逺矣非汲汲有求

於今丗也一作今之丗矣衡山廖𠋣與余遊三十年已而岀

其兄偁之遺文百餘篇號朱陵編者其論洪範以爲

九疇聖人之法爾非有龜書岀洛之事也余乃知不

待千歳而有與余同於今丗者一有矣字始余之待于後

丗也冀有因余言而同者爾若偁者未甞聞余言蓋

其意有所合焉然則舉今之丗固有不相求而同者

矣亦何待於數千歳一作乎廖氏家衡山丗以能詩

知名於湖南而偁尤好古能文章其德行聞于郷里

一時賢士皆與之遊以其不達而早死故不顯于丗

嗚呼知一有有字所待者必有時而𫉬知一有有字所畜者必

有時而施茍有志焉不必有求而後合余嘉與偁不

相求而兩得也於是乎書嘉祐六年四月十六日翰

林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知制誥充史館修撰歐陽脩

   外制集序一作慶曆制草

慶曆三年春丞相吕夷簡病不能朝上旣更用大臣

銳意天下事始用諌官御史䟽追還夏竦制書旣而

召韓𤦺范仲淹於陜西又除冨弼樞密副使弼仲淹

𤦺皆惶恐頓首辭讓至五六不巳手詔趣𤦺等就道

甚急而弼方且入求對以辭不得見遣中貴人趣送

閤門使即受命嗚呼觀𤦺等之所以讓上之所以用

𤦺等者可謂聖賢相遭一作萬丗一遇而君臣之際

何其盛也於是時天下之士孰不願爲材邪顧予何

人亦與其選夏四月召自滑臺入諌院冬十二月拜

右正言知制誥是時夏人雖數請命而西師尚未解

嚴京東累歳盗賊最後王倫暴起沂州轉劫江淮之

間而張海郭貌山等亦起商鄧以驚京西州縣之吏

多不稱職而民弊矣天子方慨然勸農桑興學校破

去前例以不次用人哀民之困而欲除其蠹吏知磨

勘法乆之弊而思别材不肖以進賢能患百職之不

修而申行賞罰之信蓋欲修法度矣予時雖掌誥命

猶在諌職常得奏事殿中從容盡聞天子所以更張

庶事憂閔元元而勞心求治之意退得載于制書以

諷曉訓勑在位者然予方與修祖宗故事又修起居

注又修編勑日與同舎論議治文書所省不一而除

目所下率不一二時巳迫丞相岀故不得專一思慮

工文字以盡導天子難諭之意而復誥命於三代之

文嗟夫學者文章見用于丗鮮矣況得施於朝廷而

又遭人主致治之盛若脩之鄙使竭其材猶恐不稱

而況不能專一其職此予所以常遺恨於斯文也明

年秋予岀爲河北轉運使又明年春權知成德軍事

事少間發嚮所作制草而閱之雖不能盡載明天子

之意於其所述百一作得一二足以章示後丗蓋王

者之訓在焉豈以予文之鄙而廢也於是録之爲三

卷予自直閣下儤直八十始滿不數日奉使河東還

即以來河北故其所作纔一百五十餘篇云三月二

十一日序

   禮部唱和詩序

嘉祐二年春予幸得從五人者於尚書禮部考天下

所貢士凡六千五百人蓋絶不通人者五十日乃於

其間時相與作爲古律長短歌詩雜言庶㡬所謂羣

居燕處言談之文亦所以宣其底滯而忘其倦怠也

故其爲言易而近擇而不精然綢繆反復若斷若續

而時發於竒怪雜以詼嘲𥬇謔及其至也徃徃亦造

於精微夫君子之博取於人者雖滑稽鄙俚猶或不

遺而況於詩乎古者詩三百篇其言無所不有惟其

肆而不放樂而不流以卒歸乎正此所以爲貴也於

是次而録之得一百七十三篇以傳於六家嗚呼吾

六人者志氣可謂盛矣然壯者有時而衰衰者有時

而老其岀處離合參差不齊則是詩也足以追惟平

昔握手以爲𥬇樂至於慨然掩卷而流涕嘘嚱者亦

將有之雖然豈徒如此而止也覽者其必有取焉廬

陵歐陽脩序

   内制集序

昔錢思公甞以謂朝廷之官雖宰相之重皆可雜以

他才處之惟翰林學士非文章不可思公自言爲此

語頗取怒一作於逹官然亦自負以爲至論今學士

所作文書多矣至於青詞齋文必用老子浮圖之說

祈禳祕祝徃徃近於家人里巷之事而制詔一作

便於宣讀常拘以丗俗所謂四六之文其𩔖多如此

然則果可謂之文章者歟予在翰林六年中間進拜

二三大臣皆適不當直而天下無事四夷和好兵革

不用凡朝廷之文所以指麾號令訓戒約束自非因

事無以發明矧予中年早衰意思零落以非工之作

又無所遇以發焉其屑屑應用拘牽常格卑弱不振

冝可羞也然今文士尤以翰林爲榮選予旣罷職院

吏取予直草以日次之得四百餘篇因不忍棄況其

上自朝廷内及宫禁下曁蠻夷海外事無不載而時

政記日曆與起居郎舎人有所略而不記未必不有

取於斯焉嗚呼予且老矣方買田淮潁之間(⿱艹石)夫涼

竹簟之暑風曝茅簷之冬日睡餘支枕念昔平生仕

宦岀處顧瞻玉堂如在天上因覽遺藁見其所載職

官名氏以較其人盛衰先後孰在孰亡足以知榮寵

爲虚名而資𥬇談一作談𥬇之一噱也亦因以誇於田夫

野老而已嘉祐六年秋八月二日廬陵歐陽脩序

   帝王丗次圖序

堯舜禹湯文武此六君子者可謂顯人矣而後丗猶

失其傳者豈非以其逺也哉是故君子之學不窮逺

以爲能而闕其不知愼所傳以惑丗也方孔子時周

衰學廢先王之道不明而異端之說並起孔子患之

乃修正詩書史記以止紛亂之說而欲其傳之信也

故略其逺而詳其近於書斷自唐虞以來著其大事

可以爲丗法者而巳至於三皇五帝君臣丗次皆未

甞道者以其丗逺而愼所不知也孔子旣没異端之

說復興周室亦益衰亂接乎戰國秦遂焚書先王之

道中絕漢興乆之詩書稍岀而不完當王道中絕之

際竒書異說方充斥而盛行其言徃徃反自託於孔

子之徒以取信於時學者旣不備見詩書之詳而習

傳盛行之異說丗無聖人以爲質而不自知其取捨

眞僞至有博學好竒之士務多聞以爲勝者於是盡

集諸說而論次𥘉無所擇而惟恐遺之也如司馬遷

之史記是矣以孔子之學上述前丗止於堯舜著其

大略而不道其前遷逺出孔子之後而乃上述黃帝

以來又詳悉其丗次其不量力而務勝冝其失之多

也遷所作本紀出於大戴禮丗本諸書今依其說

而考之堯舜夏商周皆同岀於黃帝堯之崩也下傳

其四丗孫舜舜之崩也復上傳其四丗祖禹而舜禹

皆壽百歳稷契於髙辛爲子乃同父異母之兄弟今

以其丗次而下之湯與王季同世湯下傳十六丗而

爲紂王季下傳一丗而爲文王二丗而爲武王是文

王以十五丗祖臣事十五丗孫紂而武王以十四丗

祖伐十四丗孫而代之王何其繆哉嗚呼堯舜禹湯

文武之道百王之取法也其盛德大業見於行事而

後丗所欲知者孔子皆巳論著之矣其乆逺難明之

事後丗不必知不知不害爲君子者孔子皆不道也

夫孔子所以爲聖人者其智知所取捨皆如此

   後序

余旣略論帝王丗次而見本紀之失猶謂文武與紂

相去十五六丗其繆較然不疑而堯舜禹之丗相去

不逺尚冀其理有可通乃復以尚書孟子孔安國皇

甫謐諸書參考其壽數長短而尤乖戾不能合也據

書及諸說云堯壽一百一十六歳舜壽一百一十二

歳禹壽百歳堯年十六即位在位七十年年八十六

始得舜而試之二年乃使攝政時舜年三十居試攝

通三十年而堯崩舜服堯喪三年畢乃即位在位五

十年而崩方舜在位三十三年命禹攝政凡十七年

而舜崩禹服舜喪三年畢乃即位在位十年而崩由

是言之當堯得舜之時堯年八十六舜年三十以此

推而上之是堯年五十七已見四丗之玄孫生一歳

矣舜居試攝及在位通八十二年而禹壽百歳以禹

百年之間推而上之禹即位及居舜喪通十三年又

在舜朝八十二年通九十五年則當舜攝試之𥘉年

禹纔六歳是舜爲玄孫年三十時見四丗之髙祖方

生六歳矣至於舜娶堯二女據圖爲曾祖姑雖古逺

丗異與今容有不同然人倫之理乃萬丗之常道必

不錯亂顚倒之如此然則諸家丗次壽數長短之說

聖經之所不著者皆不足信也決矣



居士集卷第四十三

 熈寧五年秋七月男發等編定

  紹熈二年三月郡人孫謙益校正


送祕書丞宋君序爲相戒懼一無爲字乆處一作乆遊

廖氏文集序千歳一作數千載

外制集序諫職一作諫院盡導一作盡道

禮部唱和詩序三篇一作二篇

帝王丗次圖序十四丗四當作六後序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