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歷代興衰演義
◀上一回 第七回 成周氏至平王遷都洛邑 下一回▶

  詩曰:

    世上生靈作業多,功名富貴反成魔。

    常懷杞國憂天悶,不見康衢擊壤歌。

    仗劍提刀爭日月,伏屍流血換山河。

    白頭釣叟秋江上,笑指清鷗下碧波。

  卻說周武王,姓姬,名發,黃帝之後。初,帝嚳高辛氏元妃,有邰氏之女姜嫄,出野見巨人跡,悅而踐之,心動有娠,期年而生子。以為不祥,棄之隘巷。馬牛過者皆避之,徙置林中,適山林多人,遷之。又棄之渠中冰上,飛鳥以翼復之。姜嫄以為神,遂收養之。初欲棄之,因名曰棄。棄為兒時,屹如成人。其遊戲,好種植麻菽,及為成人,遂好耕農。堯舉為農師,天下得其利。有功,封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稷之曾孫公劉遷豳;又九世曰古公稟父,避狄人之難,去豳遷岐。

  古公三子,長泰伯、次仲雍、次季歷。季歷生昌,有聖德,古公欲傳位於季歷以及昌。泰伯知之,與仲雍逃之荊蠻。古公卒,季歷立,是為王季。王季卒,子西伯昌立,是為文王。文王娶有萃氏女曰太妊,不妒忌,有聖德,生十子。長伯邑考,早卒。次發。

  文王薨,子發立,是為武王。遂伐商而有天下,封紂子武庚為殷侯。王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鮮、蔡叔度為之監,相武庚治殷。命召分釋箕子之囚,命畢公釋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閭。命南宮括、散宜生散鹿臺之財,發巨橋之粟,以賑貧弱。命閎夭封比干之墓,微子膠鬲為臣,殷人大悅。

  改正朔,以建子月為歲首,改祀曰年。色尚赤,服以冕。乃祀於周廟,追王古公稟父曰太王,季歷曰王季,文考曰文王。立徹法,一夫受田百畝,其法與助法略同。王踐祚三日,召士大夫而問曰:「惡有藏之約,行之博,萬世可為子孫恒守者乎?」師尚父對曰:「黃帝顓頊之道,在丹書有之,曰:『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凶。』凡事不強則枉,弗敬則不正。枉者廢滅,敬者萬世,藏之約,行之博,可以為子孫恒守者此也。」

  王聞言,惕若恐懼,退而為戒,書於席之四端,及凡鑒、盥、盤、楹、杖、帶、履、觴、豆、戶、牖、劍、弓、矛,各有銘焉。王虛己,問箕子殷所以亡。曰:「語殺紂,是歟?非歟?」箕子不忍言,王乃問以天道,箕子陳《洪范》,遂封箕子於朝鮮而不臣。武王追思元聖,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少吳之後茲輿於莒,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胡公媯滿於陳,大禹之後於杞,祝融之後於邾,四岳之後文叔於許,仲虺弟雍滑之後於薛。又封功臣同姓,而師尚氏為之首,封於營邱,曰齊。封周公於曲阜,曰魯,封召公奭於北燕,封畢公高於畢,封弟叔鮮于管,封叔度於蔡,封叔振鐸於曹,封叔武於郕,封叔虔於霍,封康叔封於衛,封叔繡於滕,封虢仲於西虢,封虢叔於東虢,封泰伯之後周章於吳,仲雍之後於虞,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封兄弟之國十五人,姬姓之國四十人。周之子孫不狂惑者,即為諸侯。班賜宗彝,分殷器物於諸侯。

  王威德遠揚,遂通道於九夷八蠻。各以其方物來貢,肅慎氏貢楛矢石砮,西旅貢獒。王遷都於鎬,是為鎬京。建學養老,作樂曰《大武》。王有疾,周公旦為壇,祝告太王、王季、文王,求以身代王死。史錄其冊祝之文,藏於金滕之匱。王翌日乃愈。後五年,王崩。在西伯位十三年,在王位七年,壽九十三年。

  初,武王暮年,納呂望之女曰邑姜,亦有聖德,生子誦,至是立,年方一十三歲。周公旦位塚宰,乃攝政,代王當國,南面負扆以朝諸侯。管叔、蔡叔、霍叔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王亦疑公,周公旦乃避位,出居東土,取《易》之三百八十四爻,各係以詞。周公居東,憂武庚必叛,王室必搖,乃作《鴟鴞》之詩以貽王。三年秋,大熟未獲。天大雷電以風,禾盡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與大夫盡弁。以啟金滕之匱,考往古事跡,以占驗其吉凶。乃見周公請禱代武王之事,王執書以泣。乃出郊,迎周公。周公乃相成王,天乃雨,反風,禾則犀起。畢公、召公命邦人盡豎起所偃大木,以土築之,依然無恙。歲則大熟,奄君薄姑謂祿父曰:「武王既死,今王尚幼,周公見疑,此百世一時也。」清舉事。武庚從之,與管叔、蔡叔、霍叔等同反,奄及淮夷、徐戎皆叛。周公乃作《大誥》,曉諭天下。奉王命以討武庚、管叔,誅之,放蔡叔於郭鄰,降霍叔為庶人。命子魯侯伯禽代淮夷、徐戎,遂定奄及淮夷,東土其寧。封微子於宋,以紹殷後。用殷禮樂,於周為賓而不臣。

  王漸長,能聽政。周公歸政於王,王中立聽政,四聖維之。周公常立於前,太公常立於左,召公常立於右,史佚常立於後。是以慮無失策,事無過舉,天下大治。定鼎於郟鄏,郟鄏即洛邑,以其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也,是為東都,又為成周,遷殷頑民於成周,使周公分治之。復封蔡叔之子蔡仲於蔡。封弟叔虞於唐,後為晉國。王在位三十七年崩。子钊立,是為康王。

  成康之際,天下太平,人不犯法,刑措四十餘年不用,在位二十六年崩。子瑕立,是為昭王。在位五十一年,周道漸衰。王巡狩,返濟漢,楚使漢濱人以膠舟乘王,王至中流,膠液船散,王及蔡公皆溺死。子滿立,是為穆王。穆王得八駿馬,造父以善御得倖。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徐戎作亂,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逼,分命東方諸侯徐子主之。徐子,嬴姓也,國方五百里,行仁義。得朱弓矢,自以為天瑞,乃稱偃王。諸侯陸地而朝者三十六國。王正西巡狩,樂而忘返,聞徐子僭號,乃命造父為御而歸,以救偃王之亂。命楚伐徐,徐子愛民無權,不忍鬥,乃北走彭城,百姓隨之萬數。徐子將死,曰:「吾賴於文德,而不明武備,故至此。」穆王乃以趙城封造父,其族由此為趙氏。命呂侯作祥刑。王在位五十五年崩,壽一百四歲。子共王繄扈立,在位十二年崩。子懿王又喜雞立,在位二十五年崩。弟孝王辟方立,時有商蜚廉、惡來之後曰非子者,好馬,善養息之,王命主馬汧渭之間,馬大蕃息,王封為附庸之君,邑於秦,使續伯翳之後。天大雨雹,牛馬凍死,江漢冰。王在位十五年崩。懿王之子夷王燮立,始下堂而見諸侯,在位十六年崩。子厲王胡立,以夷公為卿士,專以聚斂圖利為事。國人謗王,召公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出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召惠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今王塞天下之口,而遂上之過,恐為社稷憂。」弗聽。於是國人莫敢言。王心戾虐,萬民弗忍,乃相與畔襲王。王出奔於彘,太子靖匿召公家,國人圍之。召公以其子代太子,太子竟得脫。王在彘不敢歸。二相周真公、召惠公以太子靖尚幼,乃相與和協,共理國事,號曰共和。王崩於彘,在位五十一年。子靖立,是為宣王。

  周公、召公輔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治,任申伯、仲山甫、張仲,順天下之人心,而更改其失理之事。興德教,舉逸士,海內翕然向風。諸侯復宗周,王化復行。王嘗晏起,姜后脫簪珥,待罪於永巷,使其傳母通言於王曰:「妾不才,至使君王樂色而忘德,失禮而晏起,亂之興,自婢子始,敢請罪。」王曰:「寡人不德,實自生過,非夫人罪也。」自是勤於政事,早朝晏罷,卒成中興之名。時有馬化為人,有兔舞於鎬京之異。

  王欲殺其臣杜伯而非其罪,伯之友左儒爭之,王不聽,殺杜伯,左儒死之。因出獵,見杜伯、左儒以朱弓矢射王,中心,王病心痛而崩,在位四十六年。子幽王宮涅立。

  初,夏孔甲時,卜藏龍漦於櫝,傳及商周,莫敢發也。厲王之末,發而觀之。漦流於庭,不可除也。王使婦人裸體噪之,化為鼋,入於王府。府有童妾,齔齒尚未盡,遭之,既笄而懷孕,積至多年。至宣王時,乃生一女,以其不夫而育,懼而棄之。時童謠曰:「厭弧箕服,實亡周國。」山桑曰厭;弧,弓也;箕,草名,似荻而細,可結為服以盛箭。王禁國人不得鬻是器。有夫婦不知,仍鬻桑弧箕服者,王使執而戮之,棄而逃,於道見前者後宮童妾所棄妖子,夫婦哀其夜號而取之,逸逃於褒。褒人褒妁有獄,入是女於王,王置是女於後宮,而赦褒妁之罪。棄女子出於褒,龍漦肇於夏。夏姒姓,是為褒姒。生得兩頰芙蓉,眉清目秀,齒白唇紅。因是龍精所生,雙彎瘦小,為弓跬裝。與妲己一般,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王往後宮,見而愛之,寵幸無比。生子伯服。褒姒與虢石父相比,而譖申后及太子宜臼。王廢申后及太子宜臼。以褒姒為后,以其子伯服為太子。宜臼出奔申。西周地震,三川竭,岐山崩。

  太史伯陽父曰:「周將亡矣,禍成矣,無可奈何矣!」褒姒好聞裂繒之聲,王日發繒裂之,以適其意,而不得一笑。蓋褒姒一笑嫣然,媚人腸胃,王百計誘之而不能得。先王嘗置烽火,與諸侯約,有寇至則舉火,諸侯各引兵來援。王欲褒姒笑,乃無故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時王欲殺太子宜臼,求之於申,申侯弗與,王伐申,申侯與鄫人召西夷犬戎入寇。王舉烽火徵兵,無一人一騎至者。

  犬戎遂弒王於驪山下,在位十一年。犬戎虜褒姒,並殺鄭桓公,盡收周寶賂而去。秦襄公力戰卻戎,衛武公和晉文侯仇,將兵救周逐戎,鄭世子掘突收父散兵,從諸侯迎故太子宜臼於申,歸即王位,是為平王。

  王以豐鎬逼近犬戎,乃東遷洛邑以避之。秦襄公以兵送王,王始命秦為諸侯,賜以岐豐之地,秦於是始大;命衛侯和為公,賜晉侯仇以河內附庸,而晉始大。西周遂亡,凡十二主,共三百五十二年而東。自王室東遷,天子微弱,號誇不行,政由方伯。未知五霸之起,起自何人,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回 下一回▶
歷代興衰演義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