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釋 (四庫全書本)/注箋刋誤卷01

附録卷下 水經注釋 注箋刋誤卷一 注箋刋誤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水經注箋刋誤卷一
  仁和趙一清纂
  河水篇
  三成為崑崙丘卷一一頁七行
  一清按趙𤦺美據爾雅三成上校補山字
  自宗周以西北至于河宗之邦卷一一頁十七行
  一清按全祖望校衍北字
  逕記綿禠卷一二頁一行
  箋曰疑當作經記綿邈一清曰禠字不誤易訟卦疏云三見禠脫盖禠有脱義言經記嵗逺褫脱耳巨洋水注云遺文沿褫其詞例然也
  二尺六寸卷一二頁七行
  一清按二當作三淮南子校正
  望沬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巻一三頁一行
  一清按望全祖望校改作浮
  爾雅曰色白卷一三頁七行
  箋曰爾雅曰下當補河出崑崙墟五字一清按注上文引山海經曰崑崙墟在西北河水出其東北隅故節去爾雅之文以免重複朱氏欲補之未識古人裁取之妙耳
  施傍梯者凡渡七百渡梯已卷一五頁五行
  一清按黄省曽本傍作倚度梯二字倒互作凡度七百梯度已于文義為順
  九驛所絶卷一五頁六行
  箋曰法顯𫝊作九驛所記謝兆申云驛當作譯一清按謝說是也温水注引林邑記曰重九譯而来舊唐書張仲武𫝊李徳裕銘云萬里昆夷九譯而通李商隠詩云還期九譯通九譯所絶言道路險逺無人行跡也絶字義長
  二十許里方到縣渡卷一五頁十行
  一清按漢書西域𫝊作二千餘里縣度之度不従水
  有白羊小步馬卷一五頁十三行
  一清按漢書西域𫝊作有白草出小步馬今補正
  又經蒲那河卷一五頁十八行
  箋曰蒲法顯𫝊作捕一清按那下落般字黄省曾本校増
  此水逕流逕摩頭羅國卷一五頁十九行
  一清按下逕字衍文
  新頭河經罽賔犍越摩河剌諸國卷一六頁四行
  一清按摩河剌當作摩訶剌
  有拘夷那竭國卷一六頁十一行
  一清按竭全祖望校改喝下同
  此樹名婆羅樹其樹華名婆羅法也卷一七頁五行
  一清按婆羅樹當作娑羅樹法當作佉佉是梵音
  竺枝自見之卷一七頁九行
  一清按自孫潜本作目
  其水亂流於恒卷一七頁十一行
  一清按亂流下落注字
  維邪離國去王舍城五千由旬卷一七頁十四行
  一清按五千當作五十十六里為一由旬五千由旬得八萬里矣相距不應如是之逺也
  王小夫人生肉胎卷一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王上黄省曽本有國字今校増
  端正殊特卷一七頁二十行
  一清按特黄省曾本作好
  但於城東作髙樓卷一八頁四行
  一清按城東黃省曽本作城西上云城之西北三里塔名放弓仗西字是也
  兩手將乳巻一八頁八行
  箋曰佛國記作兩手搆乳按大集月蔵經云牛㨌乳時出醇凈乳亦讀若搆互相為用一清按孫潜云將即捋字之訛詩詁云以指歴取也本作寽音律說文五指捋也従爪従又従一一者物也佛國記之搆乳義本難通朱氏又引大集月蔵經㨌乳讀若搆解之失之愈逺將捋字形相似捋字是也
  次東有申迦扇奈掲城卷一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注下文引法顯𫝊曰恒水東南流逕僧迦施國南申迦當作僧迦
  佛下三寶階國也卷一八頁十四行
  一清按三下落道字下文校増
  師子為吼怖懼心伏卷一八頁十八行
  箋曰舊作怖效心誠一清按朱氏所引舊本即黄本也何焯曰外道怖懼乃效誠伏之心何苦改之且朱氏又引佛國記師子乃大鳴吼見證於是外道懼怖心伏而退之文為証與注相符復載舊文致有異同何也
  南接恒水卷一八頁十九行
  一清按南上落城字
  迸物助成卷一九頁十四行
  一清按孫潜云迸栁僉本作送
  迦維國巻一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維下落衛字
  三千日月萬二千天地之中央也卷一十一頁一行
  箋曰萬一本作宫一清按萬字不誤因果經云太子身黄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迦維衛國三千日月萬二千天地之中央也釋道世法苑珠林云便有一百萬億日月四百萬億三千者略舉其要故知華戎之判非易而詳海内經云身毒之國是軒轅氏居之郭氏云天竺國也以此而言天地中央未為甚濫此則朱氏誤矣
  以為天竺之中也卷一十一頁七行
  一清按天竺之中梁書天竺國𫝊作天地之中
  還以錢贖塔北三四百步卷一十二頁九行
  一清按于文當重一塔字
  入谷搏山東南上十五里卷一十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搏當作傅
  飛来繞菩薩三匝而去卷一十四頁九行
  一清按而黃省曽本作西
  東向而坐卷一十四頁十行
  一清按而黄省曽本作西
  鉢投河中巻一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按投當作没
  尼連水南流恒水卷一十五頁二行
  一清按南流下落注字
  尼衢立樹下坐卷一十五頁三行四行
  一清按尼衢立全祖望校改作尼拘律
  於是西渡水於六年樹南貝多樹下坐卷一十五頁四行箋曰於字疑衍一清按於字不當衍若去於字文義不可通矣
  城南有卜佉蘭池卷一十五頁十六行
  箋曰舊本作有卜佉下蘭池一清按孫潜本校衍下字
  佛不說戒處也卷一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不孫潜本校改下
  大秦一名梨帝卷一十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梨帝漢書西域𫝊作梨靬史記作梨軒
  釋氏論佛圖列山海經曰卷一十六頁六行
  一清按呉琯本佛圖下有調字
  麤以佛圖調𫝊也卷一十六頁八行
  一清按麤孫潜本校改祖
  不應何在敦煌南數千里卷一十六頁十三行
  箋曰何疑作向一清按非也何乃河字之訛
  後人假合多差逺意卷一十六頁二十行
  箋曰謝兆申云逺當作違㙔謂意多差違一清按依本文自通紛紛臆説終屬辭費
  至若訪地胍川卷一十七頁一行
  箋曰若古本作欲一清按古本即黄省曽本亦非不如仍舊
  不死樹巻一十七頁八行
  一清按不死樹下淮南子有在其西三字今補入
  傾宫旋室巻一十七頁十一行
  箋曰舊本作傾宫掖室一清按淮南子正作旋室不得據誤本以改古書
  黃水三周復其原卷一十七頁十三行
  一清按原黄省曽本作源
  洋水出其西北陬卷一十七頁十五行
  一清按據淮南子西北陬下脱弱水出自窮谷至於合黎十字今補正
  則以髣髴近浮圖謂之説卷一十八頁二行
  一清按謂當作調浮圖調即佛圖調也
  在西海之戍地東海之亥地巻一十八頁五行
  一清按東海黄省曾本作北海以西與北連戍與亥近也
  西南至承淵之谷巻一十八頁七行
  一清按至黄省曾本作近
  亦元氣之所合卷一十八頁十一行
  一清按合當作含
  方丈面各五千里卷一十八頁十八行
  箋曰十洲記作方丈方面一清按十洲記無下方字與注所引正同不作朱氏所云
  上廣卷一十八頁二十行
  一清按沈炳巽云據本書上廣上落下狹二字今補正
  淵精之闕卷一十九頁五行
  箋曰十洲記作流精之闕一清按道元所引猶是曼倩原文朱氏所見則唐人避諱改易之書也
  五龍治在五方為行神卷一十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行神上全祖望校増五字
  自不登兩龍於雲轍卷一二十頁六行
  箋曰不疑作非一清按不字義亦通
  釋氏西域𫝊卷一二十頁十六行
  箋曰李克家云𫝊當作記一清按玉海引此注作𫝊字盖𫝊記志之文古人通稱耳
  非為二也卷二一頁七行
  一清按為全祖望校改唯
  河水又西逕罽賔國北巻二一頁十四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西逕月氏國南卷二一頁十九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經
  又西逕安息南卷二二頁五行
  一清按六字是注混作經安息下落國字
  畫革旁行卷二二頁六行
  箋曰前漢書云書革旁行一清按此誤本漢書史記是畫字
  河水與蜺羅跂禘水同注雷翥海卷二二頁十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又西逕四大塔北卷二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釋法顯所謂竺刹尸羅國卷二二頁十五行
  一清按竺刹尸羅黄省曾本作糺尸羅今校正
  又西逕陀衛國北卷二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陀衛上落犍字以法顯𫝊校増
  又有佛樓沙國卷二二頁二十行
  一清按法顯𫝊作弗樓沙國今改正
  王知鉢縁未至卷二三頁四行
  箋曰一本無鉢字一清按於文應有鉢字
  佛圖曰
  一清按佛圖下落調字
  湏菩提置鉢在金杌上卷二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瑞應本起經云梵釋下侍四天王接菩薩身置金机上杌當作机
  佛牙袈娑頂相舍利卷二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袈娑之娑並當従衣不従女廣韻袈裟胡衣也下佛袈娑王城亦同此誤
  㨗陀越王城卷二三頁十六行
  一清按㨗何焯本校改揵
  佛到上浣衣處卷二三頁十八行
  一清按佛到下落淵字全祖望校補
  自條支乗水西行可百餘日近日所入也卷二四頁三行箋曰古本作西行可月餘日近可十日日所入也一清按所謂古本即黄省曽本也是注原文校漢書西域𫝊悉無舛訛無縁更引後人誤本改易古書凡遇此等皆所不取
  河水又東逕皮山國北卷二四頁十七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其一源出于闐國南山河水又東與于闐河合卷一四頁二十行五頁一行
  箋曰謝兆申云疑其一源以下至與于闐河合三十字是注㙔按玉海引水經其一源以下至蒲昌海皆經文河水又東與于闐河合是注文一清按玉海所引是也謝說非也朱氏既述深寧之言又存耳伯之說請歸畫一無事兩岐
  治西城卷二五頁四行
  箋曰西城舊本作西域一清按杭世駿云西城見漢書西域𫝊作西域者誤
  上多玉石巻二五頁四行
  一清按上當作土西域𫝊云于闐國多玉石師古曰玉石玉之璞也一曰玉之似璞也
  沙行艱難巻二五頁六行
  箋曰沙行一本作涉行一清按沙行言行沙磧中也涉字義非
  南城一十五里巻二五頁九行
  一清按何焯校改南城為城南
  又西北流注於河卷二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南河又東逕于闐北卷二五頁十四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于闐下落國字
  南河又東北逕扜彌國北卷二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南河又東逕且末國北巻二六頁頁一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兵俗略與漢同巻二六頁五行
  一清按孫潜云兵當作其
  王自請天子曰卷二六頁十一行
  箋曰據漢書西域𫝊脱一其字一清按西域𫝊云丞相將軍率百官送至横門外祖而遣之王自請天子曰不作其王也朱氏乃據黄省曽本託言漢書妄矣
  王遵建節巻二六頁十七行
  一清按漢書作王尊不従辵王遵是後漢人見隗囂𫝊
  至墨山國千三百六十五里巻二七頁四行
  一清按三漢書西域𫝊作八
  南河自于闐東於北三千里卷二七頁九行
  一清按東於二字當倒互
  禪善卷二七頁十一行
  箋曰李克家云禪當作鄯一清按何焯云禪鄯音同通秦胡語異而訛不必改也
  北河又東北流南河之北卷二七頁十二行十三行
  一清按二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南去莎車五百六十里卷二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此下三句是引漢書南去上脱漢書西域𫝊曰六字今補正
  有市列西當大月氏大宛康居道卷二七頁十九行
  箋曰宋本無西字一清按漢書西域𫝊有西字朱氏妄引宋本
  恭以此城側澗傍水自金蒲遷居此城卷二八頁二行
  箋曰後漢書作澗傍有水可固一清按道元未曽徴引范史不得據彼以規此也
  北河又東逕莎車國南卷二八頁十七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北河之東南逕温宿國卷二八頁二十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之當作又南字當移在温宿國下
  北河又東逕姑墨國南卷二九頁四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接下入姑墨川水注之於文為北河又東逕姑墨國南入姑墨川水注之
  導姑墨西北赤沙山巻二九頁五行
  一清按導上落水字
  治南至于闐卷二九頁六行
  一清按治下脱南城二字漢書西域𫝊校補
  故郭義恭廣志卷二九頁十一行
  一清按廣志下落曰字
  右二水俱東南流注此河卷二九頁十四行
  一清按此當作北
  又東川水龜兹東北赤沙積梨南流卷二九頁十四行十五行一清按東川水下落逕字東北下落歴字何焯校增
  有溉田五千頃以上巻二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有全祖望校改可
  其水東南注東川卷二十頁頁五行
  一清按東川下落水字
  導于危須城西卷二十頁十九行
  一清按城當作國下云國治危湏城是也
  渾水斯漲巻二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渾孫潜校改潭
  溢流為海巻二十一頁一行
  箋曰古本作溢海為海呉琯本作溢流諸兆申據宋鈔本作溢而為海是也一清按流字與海字俱従水得其偏傍以意推之流字為近
  又西南流連城别注卷二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西南流下落逕字别注是引注之訛
  河水又東而東注巻二十一頁十四行
  一清按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盖發田土所屯巻二十一頁十五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發田土當作墢田士即屯田卒也
  河水又東注于泑澤卷二十一頁十六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蒲海溢卷二十一頁十八行
  一清按蒲下落昌字
  城基尚存而至元巻二十一頁十九行
  一清按元孫潜改作大
  澮其岸岸卷二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岸岸當作崖岸
  皆西面向海卷二十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皆字衍文
  類霧氣雲浮卷二十二頁五行
  一清按氣姜宸英本作起
  東至玉門陽關一千三百里巻二十二頁八行
  一清按至黄省曾本作去
  當澴流之上卷二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當下落其字太平御覽引此文校増
  在右居也巻二十三頁二行
  一清按在孫潜校改左
  河水又自東河曲逕西海郡南卷二十三頁二十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自東二字胡渭校改東自
  河水又東小榆谷北卷二十四頁四行
  一清按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其作大船於河峽巻二十四頁七行
  一清按其全祖望校改且
  永元八年巻二十四頁八行
  一清按沈炳巽云本𫝊是九年今改正
  縁山濵水卷二十四頁十八行
  一清按水黄省曾本作河
  今黨援壞沮卷二十四頁十九行
  一清按壞沮黃省曽本作沮壞
  猶若人委干糒於地卷二十五頁十二行
  箋曰御覽引叚國沙州記作若人委乾糒於地一清按何焯云晉人帖中或以乾為干盖乾干古通用初月帖淡悶干嘔是也
  釋名又曰縣也卷二十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又曰下落縣字縣也之縣其音為懸與懸通用
  河水又東北流濟川水注之卷二十六頁二行三行
  一清按二十七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東又逕澆河故城北巻二十六頁六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東又二字當倒互
  河水又東北北谷水巻二十六頁十行十一行
  一清按二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逕黄河城南卷二十六頁十四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烏頭川水巻二十六頁十六行
  一清按十六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逕邯川城南卷二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歴谷有三水卷二十六頁十九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三當作二杜佑曰東西邯水各分左右是也
  河水又東臨津溪水注之卷二十七頁一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白土城南巻二十七頁三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
  左南津西六十里白土城巻二十七頁四行
  一清按白土城上落有字孫潜校増
  而為縁河濟渡之處北魏凉州刺史郭淮巻二十七頁五行一清按黄省曾本無處字全祖望曰北字是地之誤今以通鑑注所引校正之
  河水又東左㑹白土川水卷二十七頁七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㑹兩川右合二水巻二十七頁十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復因名為之唐述山巻二十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為之二字當互易
  故秦川記曰巻二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按秦川黄省曽本作秦州
  下封有水巻二十八頁二行
  箋曰下封當作崖下一清按全祖望云非也下封即下邽也字不誤
  河水又東得野亭南巻二十八頁四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全祖望曰先贈公云得當作逕野亭是地名於例不得曰得
  河水又東歴鳳林北卷二十八頁七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耆諺曰巻二十八頁八行
  一清曰諺當作彦耆彦猶云耆舊耳
  河水又東與灕水合巻二十八頁十一行
  一清曰八字是注混作經
  又入灕水巻二十八頁十五行
  一清按又下落東字
  漢武帝元狩三年驃𮪍霍去病出隴西至皋蘭應謂是山之關塞也漢書音義曰皋蘭應在隴西白石縣塞外河名也孟康曰山關名也今是山去河不逺故論者疑目河山之間矣巻二十九頁五行至八行
  一清按兩皋蘭應之應字俱衍文漢書音義上脱應劭二字隋書經籍志應劭漢書集解音義二十四卷孟康漢書音義九巻今注引二家之言各加姓名以别之後来𫝊寫脱誤行間散佚隨筆補綴今漢書武帝紀註文具在可考而知也謂是山之關塞也一語是道元自己解說如此盖皋蘭本山名而應劭以為河名孟康以為山關名故又以論者疑目河山之間釋之
  水出縣西北下巻二十九頁十行
  一清按西北下落山字山即白石山也
  水又東逕白石縣故城南巻二十九頁十一行
  一清按水上落灕字
  今灕水逕東南注之巻二十九頁十三行
  一清按逕字衍文
  羅谿注之巻二十九頁十五行
  一清按羅谿下落水字
  水又東左合罕开南谿水巻二十九頁十五行
  一清按水上落灕字
  故罕𦍑侯邑也巻二十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故罕當作枹罕今本漢書地理志註亦誤顧景范校正
  東北流逕金細嶺北卷二二十頁二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隋五代史志云枹罕郡大夏縣有金紐山細字誤也
  河水又逕左南城南卷二二十頁九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大河又東逕赤岸北卷二二十頁十二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洮水注之卷二二十頁十六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洮水東北流吐渾谷中卷二二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東北流下落逕字
  洮水又東北流逕陽曾城北卷二二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逕下落洮字
  歴望曲在西南去龍桑二百里卷二二十一頁十行
  箋曰在疑作右一清曰非也後漢書馬防𫝊章懷注引酈道元水經注云望曲在臨洮西南去龍桑城二百里今補正望曲谷名也
  赤水城卷二二十一頁十五行
  一清按赤水城上全祖望校増亦曰二字
  歴求厥川卷二二十二頁一行
  箋曰求一作東一清按厥當作歴即下歴水也
  蕈川水注之巻二二十二頁一行
  一清按蕈下落塏字下文注可證後並同
  石底嶺下巻二二十二頁四行
  箋曰宋本作右底横下一清按全祖望曰石字不誤
  水源出来歴川卷二二十二頁六行
  一清按来當作東
  東北流逕藍川歴水城城北巻二二十二頁七行
  一清按城字重文宜衍
  轉擊狄道安故五谿及羌巻二二十二頁十二行
  一清按及當作反
  洮水在城西東北下卷二二十二頁十三行
  一清按東字衍文
  濫水又西北流逕注于洮水卷二二十三頁六行
  一清按逕字衍文
  洮水右合二水右㑹大夏川水卷二二十三頁七行
  一清按右㑹黄省曾本作左㑹
  出西南山下卷二二十四頁十四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東北流于湟卷二二十四頁十五行
  一清按東北流下孫潜校増注字
  水又出西南山下巻二二十五頁四行
  一清按又當作右
  逕晉昌川卷二二十五頁六行
  一清按川當作城
  即浩亹之西平之北山也卷二二十五頁九行
  一清按於文當重一西字孫潜校増
  西平西北四十里卷二二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按西平上落去字
  水出南山上巻二二十五頁十二行
  一清按出字衍文
  水出其南逺山卷二二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按其孫潜校改西
  亂流東出六山名也巻二二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六山名當作六谷山下云六谷水自南破羌川自北水出此山故名
  吐那孤長門兩川南流入湟水卷二二十六頁十九行
  一清按吐那上落又東二字
  又合来谷乞斤流二水卷二二十六頁二十行
  一清按又當作右
  出西北塞外卷二二十七頁六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北字衍文漢書地理志校
  水出縣北令居縣西北塞外卷二二十七頁十六行
  一清按縣北二字衍文漢書地理志校
  水文成蛟龍卷二二十七頁二十行
  一清按蛟全祖望校改交
  又東南逕陽非北亭卷二二十八頁四行
  一清按北亭當作亭北
  故漢賦天馬之歌曰卷二二十八頁八行
  一清按賦當作武
  河又東流注于金城河卷二二十八頁十八行
  一清按上河字當作湟水二字漢書地理志所謂湟水至允吾入河者也
  阿步于鮮卑山卷二二十八頁十九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阿步干鮮卑語也慕容廆思其兄吐谷渾因作阿干之歌盖胡俗稱其兄曰阿步干阿干者阿步干之省也今蘭州阿干峪阿干河阿干城阿干堡金人置阿干縣皆以阿干之歌得名阿干水至今利民曰溥恵渠又有阿干嶺亦阿干之轉音胡三省曰阿干嶺在晉興郡大夏縣東南洮水西北又曰大干元和志文水縣有大干城本劉元海令兄延年鎮之胡語長兄為大干是也于字誤
  河水又東逕石城南巻二二十九頁二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内為之城卷二二十九頁七行
  一清按為之二字當倒互
  出縣之南山卷二二十九頁九行
  一清按出上落泉字名勝志引此文校増
  歴此城川卷二二十九頁二十行
  一清按城當作成
  至抄此菀焉卷二三十頁三行
  箋曰焉當作馬一清按於文是至抄苑馬朱氏箋之未盡顔帥古曰菀古苑字
  又北過武威媪圍縣東北卷二三十頁七行
  一清按又下落東字東北之東衍文河水東注不應據折而出北或斜趨東北則可矣例以下天水勇士縣經文校改
  河水東北流故城西北卷二三十頁十八行十九行
  一清按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與麥田泉水合卷二三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十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北逕麥田山西卷二三十一頁七行
  箋曰謝兆申云宋鈔本西下有谷川二字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謝說谷川之川是山字之誤於文為河水又東北逕麥田山西谷山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經注割裂故有此誤其實皆注文也
  河水又東北髙平川水注之卷二三十一頁九行
  一清按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即若水也卷二三十一頁十行
  一清按若水方輿紀要作苦水云水味苦故名下並同
  漢従髙平第一城若水谷入卷二三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漢字衍文後漢書光武帝紀云建武八年閏月帝自征囂河西太守竇融率五郡太守與車駕㑹髙平隗囂𫝊云八年帝率諸將西征之數道上隴王遵持節監大司馬呉漢留屯長安又云使呉漢與征南大將軍岑彭圍西城吳漢𫝊云八年従車駕上隴遂圍隗囂於西城盖吳公始屯長安帝自將至髙平後乃命與岑征南同圍西城漢字為羡文無疑又黄省曽本無岑字朱氏據續漢志増然范史俱作髙平第一正不必増也若水是苦水之誤
  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卷二三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安定郡上落置字全祖望校増
  在縣北一十五里卷二三十一頁十七行
  一清按在上落城字黄省曾本校増
  逕東西二太婁故城門卷二三十一頁十八行
  箋曰太字疑衍一清按寰宇記云原州蕭關縣本隋他樓縣地方輿紀要平原府鎮原縣有他樓城本漢髙平縣地晉太元十六年乞伏乾歸擊鮮卑部帥没奕干没奕干奔他樓盖舊有此城隋因置縣他太聲之轉樓婁形之近也不得云誤字
  出縣西南四十里山中卷二三十二頁二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東逕西婁北卷二三十二頁五行
  一清按西下落太字
  縣之西北一百里巻二三十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縣上落在字之字衍文
  盡従故目卷二三十二頁頁十七行
  一清按故孫潜校改胡
  流注髙平髙平又北逕三水縣西卷二三十二頁十九行
  一清按下髙平二字重文誤也孫潜校改作流注髙平川川水又北逕三水縣西
  東北流與若勃谿水合有二源卷二三十三頁二行
  一清按水合二字當倒互
  侍郎張奐卷二三十三頁六行
  一清按後漢書張奐𫝊是議郎侍字誤也
  髙平川水又北入於河卷二三十三頁十一行
  箋曰宋本河下有一汭字一清按黄省曽本無汭字
  河水又東北逕眴卷縣故城西巻二三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水出其間即上河峽世謂之為青山卷三一頁七行八行
  一清按太平御覽引此文作即上河峽也寰宇記引此文作世謂之為青山峽今校補二字
  河水又北逕富平縣故城西巻三一頁九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秦置北地都尉治此城卷三一頁十行
  一清按北地漢書地理志作北部地字誤也
  河水又北薄骨律鎮城巻三一頁十四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又北下落逕字
  河水又逕典農城東卷三一頁二十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又逕下落朔方郡宏靜鎮六字寰宇記校補釋詳本卷
  河水又北逕典農城東巻三二頁四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以事農卷三二頁五行
  箋曰宋本農下有毗字一清按毗字絶無意義當是甿字
  河水又東北逕亷縣故城東巻三二頁六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與北支津卷三二頁八行
  箋曰宋本津下有一合字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與北二字當倒互胡渭校改
  河水又東北逕渾懷鄣西巻三二頁十二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鄣當作障後並同
  遂有歴地之名矣卷三二頁十四行
  一清按歴地當作歴城
  南去北城三百里巻三二頁十四行
  箋曰漢志渾懷都尉治在北平此北城誤當作北平一清按漢書地理志北地郡富平縣下云渾懷都尉治塞外渾懷障北城是北地之訛朱氏以為治在北平何其繆也下同
  河水又東北歴石崖山西卷三二頁十六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盡若戰馬之狀卷三二頁十八行
  一清按御覽引此文作獸馬獸馬原作虎馬唐人避諱改虎為獸鄴中三臺以金虎為金獸可證也
  類似圖焉巻三二頁十八行
  箋曰當作頗似圖畫一清按依文自通無容更易
  河水又北逕臨戎縣故城西巻三三頁三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元朔五年巻三三頁四行
  一清按元朔上黄省曽本有漢字
  河水又北沃野故城南卷三三頁五行
  一清按二十字是注混作經沃野下落縣字
  河水又北屈窳渾縣故城東卷三三頁八行九行
  一清按二十五字是注混作經而為下落屠申澤三字
  漢武帝元朔二年開朔方郡治又有西部都尉治卷三三頁十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漢之守尉不同城窳渾亦非首縣此必不學人見此處有脱誤而妄填之今據漢志改正作開朔方郡以縣為西部都尉治於事方合
  闞駰謂之渾澤矣卷三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寰宇記引此文作窳渾澤縣即以窳渾澤得名今陜西榆林鎮有窳渾城漢朔方郡之舊縣也
  屈従縣北流巻三三頁十四行
  一清按五字是經混作注
  河水又屈而東流髙闕南巻三三頁十五行
  一清按十五字是注混作經
  上古迄今巻三三頁二十行
  箋曰大事記引此作自古及今一清按依文自通無容改易
  至河目縣西卷三四頁五行
  一清按五字是經混作注
  河水自臨河縣東逕陽山南卷三四頁七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南屈逕河目縣左北假卷三四頁十行
  一清按左北假文有脱誤史記匃奴𫝊張守節正義引括地志云五原河目縣故城在北假中是也
  河水又南逕馬隂山西卷三四頁十九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是議誌之僻也卷三五頁三行
  一清按議誌即上音義廣志旁加言字非
  河水又東南逕朔方縣故城北卷三五頁四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按地理志云今連鹽澤青鹽澤並在縣南矣卷三五頁七行八行箋曰前漢地理志朔方縣有金連鹽澤青連澤皆在南一清按二鹽字今漢書並作鹽朱氏誤引
  屈南過五原西安陽縣南卷三五頁十三行十四行
  一清按十字是經混作注
  河水自朔方故城北卷三五頁十五行
  一清按十四字是注混作經
  此與北對南卷三五頁十七行
  一清按與當作舉
  河水又逕西安陽故城卷三五頁十九行
  一清按西安陽下落縣字故城下落南字
  王莽更之曰鄣安矣巻三五頁十九行
  一清按鄣漢志作漳
  屈東過九原縣南卷三五頁二十行
  一清按七字是經混作注
  河水又東逕成宜縣故城南巻三六頁一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逕原亭城南卷三六頁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河南又東逕宜梁縣之故城南卷三六頁五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東逕稒陽城南卷三六頁七行
  箋曰稒陽舊本作副陽一清按漢書地理志稒陽五原郡之屬縣也稒字不誤九字是注混作經
  逕河隂縣故城北卷三六頁八行
  一清按逕上落又東二字
  又命將軍大夫適子伐吏皆貂服矣卷三六頁十三行
  一清按全祖望云伐吏當是戍吏貂服當是貉服之誤貉服即胡服也北方豸種曰貉
  及南越地巻三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及下落開字
  河水又東石門水南注之卷三七頁六行
  一清按十九字是注混作經
  北出石門鄣卷三七頁七行
  一清按鄣當作障漢志注校
  堡光禄徐自為所築城也卷三七頁十行
  一清按堡黄省曾本作保
  河水又東逕稒陽縣故城南卷三七頁十三行
  一清按十一字是注混作經
  南北二十里卷三七頁十七行
  一清按北全祖望校改流
  河水又東逕塞泉城南而東注卷三七頁十八行
  一清按十二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屈而流白渠水注之卷三八頁一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白渠水西北逕成樂北卷三八頁四行
  一清按成樂下黄省曽本有固字方輿紀要盛樂城在大同府西北三百餘里漢置成樂縣為定襄郡治後漢屬雲中郡後廢鮮卑拓㧞力微始居其地晉太康五年拓㧞禄官分其國為三一居定襄之盛樂故城建興初猗盧城盛樂以為北部後為石虎所敗部族東徙至拓䟦翳槐于咸康初復城盛樂而居之弟什翼犍於咸康六年始都雲中之盛樂宫明年築盛樂城于故城南八里即漢成樂縣之故地也
  雲中宫在雲中故城東四十里卷三八頁七行
  一清按故城上落縣字下同
  趙侯自五原河曲築長城卷三八頁八行
  一清按何焯云當作趙武侯
  見大光在其下卷三八頁十一行
  箋曰大一作火一清按大光言光之非常也作火非黄省曾本是大字
  又有芒于水巻三八頁十五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定襄郡武皋縣下云荒干水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芒于是荒干之譌下並同
  有長城在右卷三九頁五行
  一清按黄省曽本無長字
  謂之白道南谷口有城卷三九頁六行
  一清按太平御覽引此文作謂之白道城南谷口有四字與上重文宜衍
  沿溪亘嶺卷三九頁十行
  一清按亘當作亙音堩說文作㮓經史通作亙従二従舟與従二従月之亘有别亘即恒字若従二従日作亘音宣本字従二従囘囘即回字大非
  芒于水又南西逕雲中城北卷三九頁十一行
  一清按芒于水當作荒干水南西二字當倒互
  其水南流逕武川鎮巻三九頁十三行
  一清按武川鎮下落城字
  西南流于雲中城北于雲中城北巻三九頁十七行
  一清按杭世駿云下五字重文宜衍
  芒于又西塞水出懷朔鎮東北芒中巻三九頁十九行
  一清按於文是荒干水西出塞外懷朔鎮東北荒中
  堂宇綺栱卷三十頁二行
  一清按栱孫潜校改井綺井出左思魏都賦
  河水南入植陵縣西北巻三十頁十三行
  一清按漢書地理志雲中郡有楨陵縣植當作楨九字是注混作經
  漢髙六年置巻三十頁二十行
  一清按漢髙下落帝字
  河水於二縣之間濟有君子之名卷三十一頁二行
  一清按十三字是注混作經周嬰何焯皆疑及此
  往投津長曰子封卷三十一頁四行
  箋曰御覽引此無曰子封三字㙔疑當作田子封是津長姓名一清按通鑑晉紀胡三省註亦引此文作曰子封古人文義簡質書名不書姓者多矣何必改為田字以實之乎
  資費一無所損卷三十一頁六行
  一清按資費通鑑注引此文作資貨寰宇記作資囊従之
  河水又東南左合一水卷三十一頁十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而北俗謂之契呉亭卷三十一頁十一行
  一清按而字衍文
  河水又南樹頽水注之卷三十一頁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水自東山卷三十一頁十九行
  一清按自當作出
  又㑹一水巻三十二頁三行
  一清按又當作右
  西流土壁亭南卷三十二頁四行
  一清按西流下落逕字
  謂之流水卷三十二頁六行
  一清按流水當是沃水以下文校正
  出東南六十里山下卷三十二頁八行
  一清按通鑑注引此文作水出縣東南出字上下皆有脱文
  又㑹東逕叅合縣南卷三十二頁九行
  一清按通鑑注引此文又㑹二字作合流而三字
  徑左縣之西北卷三十二頁十行
  一清按徑左當作陘在
  即燕書所謂太子寶自河還師叅合卷三十二頁十一行
  一清按濕水注引燕書建興十年慕容寶自河西還軍敗于叅合河下落西字
  北俗謂之大谷此佳水亦受目焉巻三十三頁三行
  箋曰此佳二字疑誤一清按大谷下落堆字佳字衍文
  出沃陽縣東北山下卷三十三頁四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
  水曰誥升袁河卷三十三頁五行
  箋曰袁河當作縁河一清按全祖望云按晉時匃奴右賢王劉誥升爰劉衛辰之所出也河或以此得名爰與袁通
  河水又南太羅水注之卷三十三頁十一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武縣在善無西百五十里巻三十三頁十三行
  一清按武縣當是武州縣釋見本卷善無下落城字
  河水又左得湳水口巻三十三頁十七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湳水又東流入于湳水卷三十四頁九行
  一清按湳水何以入于湳水全祖望云入于湳水當作謂之湳口
  其巖層岫衍卷三十四頁十一行
  箋曰古本作巖層岫行㙔疑當作岫複一清按衍字不誤其下落山字
  乃無過垣卷三十四頁十五行
  箋曰過峘字譌當作遏岨一清按乃黄省曽本作並
  至是乃為巨嶮卷三十四頁十六行
  一清按乃為下落河之二字黃省曽本校増
  可二百有餘里卷三十四頁十七行
  一清按里下孫潜校補也字
  水出縣南御山卷三十五頁三行
  一清按縣南下落神字
  水出西北桑谿東北桑谿卷三十五頁九行
  一清按東北桑谿衍文
  河水又東端水入焉卷三十五頁十一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南諸次之水入焉卷三十五頁十五行
  一清按十字是注混作經
  是多衆蛇卷三十五頁十八行
  一清按施廷樞云衆當作象今本山海經亦誤
  悉榆林之藪矣卷三十五頁十九行
  一清按林通鑑注引此文作栁黄省曾本原是栁字
  小榆林水合焉卷三十六頁五行
  一清按林字衍文
  西出首積谿卷三十六頁六行
  一清按西出上落水字
  河水又南湯水注之卷三十六頁九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又南離石縣西巻三十六頁十二行
  一清按又南下落過字
  又謂之朔水矣巻三十六頁十六行
  一清按通鑑注引此文作朔方水今校補
  將作大匠梁公叱于阿梨卷三十六頁十八行
  一清按叱干姓也于字誤梨當作利何焯據晉書載記校正
  奢延水又東黑水入焉出奢延縣黑澗卷三十七頁六行箋曰㙔云當作奢延水又東與黑水合黑水出奢延縣黑澗謝兆申云按宋本黑水入焉水出奢延縣黑澗宋刻本無焉水二字一清按原文只出字上落水字耳何必多其詞説乎
  出龜兹交蘭谷卷三十七頁九行
  一清按出上落水字龜兹下落縣字漢書地理志上郡有龜兹縣
  地理志曰縣有五龍山也帝原水卷三十七頁十七行
  一清按也字衍文漢志分註校
  河水又南陵水注之卷三十八頁十一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南得離石水口卷三十八頁十三行
  一清按九字是注混作經
  離石北山卷三十八頁十四行
  一清按離石上落水出二字
  胡俗語訛尚有千城之稱卷三十八頁十八行
  一清按千城當作干城
  皆訛偽變矣卷三十九頁五行
  一清按偽當作為與訛字倒互
  縣有龍泉出城東南道左山下牧馬川上多産名駒同滇池元河巻三十九頁七行
  一清按九域志延安府古跡引此文作牧龍川又於文當重一川字箋曰元下脱一馬字一清按元字亦誤當作天河字是馬字之誤無脱文
  河水又南合契水卷三十九頁十行
  一清按七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南得大蛇水卷三十九頁十三行
  一清按八字是注混作經
  河水又南又納辱水卷三十九頁十五行
  箋曰舊本作河水又右納辱水一清按非也惟右納之又當作右南字不宜衍也八字是注混作經
  延水東南露跳水西出露谿卷三十九頁二十行
  一清按延水上落秀字上延水又東㑹于根水同延水下落又字西出二字當倒互此水所出名西露谿也
  水發源東露卷三二十頁二行
  一清按東露下落谿字
  西流注入河卷三二十頁三行
  一清按入當作于
  東啟荒源巻三二十頁五行
  一清按源當作原
  水又南合谿口卷三二十頁五行
  一清按水上落河字
  山海經曰次四經之首曰隂山卷三二十頁九行
  一清按曰次當作西次
  多金玉卷三二十頁十一行
  一清按多金玉上落其陽二字據山海經校補
  世謂之清水上郡卷三二十頁十二行
  一清按上郡上落清水出三字據寰宇記校補
  洧水又有谿谷水注之卷三二十一頁五行
  一清按有當作南谿當作奚下云水西出奚川是也
  河水又南蒲川石樓山南逕蒲城東巻三二十一頁七行
  一清按十四字是注混作經又南下落逕字
  東北入谷卷三二十一頁十二行
  一清按初學記引水經注云黄櫨水出隰川縣東北黄櫨谷又任廣書叙指南曰水經叙隰川曰紫川黄谷黄谷即黄盧谷也此北宋現行之本宜為可據谷上落黄盧二字
  西北入紫水紫水又西北入蒲水蒲水又西南入于河水卷三二十一頁十四行十五行
  一清按兩紫水俱當作紫川水蒲水下寰宇記引此文有出石樓山下五字今校補河水之水衍文












  水經注箋刋誤卷一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水經注釋__水經注箋刊誤>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