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經注 (四部叢刊本)/卷第四十

卷第三十九 水經注 卷第四十
後魏 酈道元 注 景上海涵芬樓藏武英殿聚珍版本

水經注卷四十

     後 魏 酈 道 元  撰

  漸江水 斤江水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

  禹貢山水澤地所在

漸江水出三天子都

 山海經謂之浙江也地理志云水出丹陽黟縣南蠻

 中北逕其縣南有博山山上有石特起十丈上峯若

 劒杪時有靈鼓潛發正長臨縣以山鼓爲候一鳴官

 長一年若長雷發聲則官長不吉案近刻訛作及浙江又北

 厯黟山縣居山之陽故縣氏之漢成帝鴻嘉二年

 爲廣德國封中山憲王孫雲客王于此案近刻脫中山憲王四字

 晉太康中以爲廣德縣分隸宣城郡㑹稽陳業潔身

 清行遁跡此山浙江又北逕歙縣東與一小溪合水

 出縣東北翁山西逕故城南又西南入浙江又東逕

 遂安縣南溪廣二百步上立杭以相通水甚淸深潭

 不掩鱗故名新定案定近刻訛作安分歙縣立之晉太康中

 又改從今名浙江又左合絶溪溪水出始新縣西東

 逕縣故城南爲東西長溪溪有四十七瀨濬流驚急

 奔波聒天孫權使賀齊討黟歙山賊賊固黟之林厯

 山山甚峻絶又工禁五兵齊以鐵杙椓山升出不意

 又以白棓擊之案又近刻訛作人氣禁不行遂用奇功平賊

 于是立始新之府于歙之華鄉案府近刻訛作尉令齊守之

 後移出新亭晉太康元年改曰新安郡溪水東注浙

 江浙江又東北逕建德縣南縣北有烏山山下有廟

 廟在縣東七里廟渚有大石高十丈圍五尺案近刻作五尺

 水瀨濬激而能致雲雨浙江又東逕壽昌縣南自

 建德至此八十里中有十二瀨瀨皆峻險行旅所難

 縣南有孝子夏先墓先少喪二親負土成墓數年不

 勝哀卒案近刻脫哀字浙江又北逕新城縣桐溪水注之

 刻脫水字水出吳興郡於潛縣北天目山山極高峻崖嶺

 竦疊西臨峻澗案近刻脫峻字山上有霜木皆是數百年樹

 謂之翔鳯林東面有瀑布下注數畮深沼名曰浣龍

 池案浣近刻訛作蛟池水南流逕縣西爲縣之西溪溪水又

 東南與紫溪合水出縣西百丈山卽潛山也山水東

 南流名爲紫溪中道夾水有紫色磐石案夾近刻訛作挾

 長百餘丈望之如朝霞又名此水爲赤瀨蓋以倒影

 在水故也紫溪又東南流逕白石山之隂案近刻脫石字

 甚峻極北臨紫溪又東南連山夾水兩峯交峙反項

 對石往往相捍十餘里中積石磊砢相挾而上澗下

 白沙細石狀若霜雪水木相映泉石爭暉名曰樓林

 紫溪東南流逕桐廬縣東爲桐溪孫權藉溪之名以

 爲縣目割富春之地立桐廬縣自縣至於潛凡十有

 六瀨第二是嚴陵瀨瀨帶山山下有一石室案近刻脫一字

 漢光武帝時嚴子陵之所居也故山及瀨皆卽人姓

 名之山下有磐石周迴十數丈交枕潭際蓋陵所遊

 也桐溪又東北案桐下近刻衍廬字逕新城縣入浙江縣故富

 春地案近刻訛作也孫權置後省并桐廬案近刻脫置字後字咸和九

 年案近刻訛作元年復立爲縣浙江又東北入富陽縣故富

 春也晉后名春改曰富陽也東分爲湖浦浙江又東

 北逕富春縣南縣故王莽之誅歳也江南有山孫武

 皇之先所葬也漢末墓上有光如雲氣屬天黄武五

 年案近刻訛作四年孫權以富春爲東安郡分置諸郡案近刻訛

 以討士宗案此有脫誤朱謀㙔引吳志云黄武五年秋分三郡惡地十縣置東安郡治富

 春以全琮爲太守平討山越又全琮傳云是時丹陽呉㑹山民復爲寇賊攻没屬縣權分三郡險地為東

 安郡琮領太守招誘降附浙江又東北逕亭山西山上有孫權父

 冢

北過餘杭東入于海

 浙江逕縣左合餘干大溪江北卽臨安縣界水北對

 郭文宅宅傍山面溪宅東有郭文墓晉建武元年

 騎王導迎文置之西園文逃此而終臨安令改葬之

 建武十六年縣民郎稚作亂案椎近刻訛作雅脫作字賀齊討之

 孫權分餘杭立臨水縣晉改曰臨安縣因岡爲城南

 門尤高謝安蒞郡遊縣逕此門以爲難爲亭長浙江

 又東逕餘杭故縣南新縣北秦始皇南遊㑹稽途出

 是地因立爲縣王莽之淮睦也案淮近刻訛作進漢末陳渾

 移築南城縣後溪南大塘卽渾立以防水也縣南有

 三碑是顧颺范𡩋等碑縣南有大壁山郭文自陸渾

 遷居也浙江又東逕烏傷縣北王莽改曰烏孝郡國

 志謂之烏傷異苑曰東陽顔烏以淳孝著聞後有羣

 烏助銜土塊爲墳案近刻訛作後有羣烏銜鼔集顔烏所居之邨烏口皆傷

 一境以爲顔烏至孝故致慈烏欲令孝聲逺聞又名

 其縣曰烏傷矣浙江又東北流至錢塘縣穀水入焉

 水源西出太末縣縣是越之西鄙案近刻訛作部姑蔑之地

 也秦以爲縣王莽之末理也吳寳鼎中分㑹稽立隸

 東陽郡案近刻脫𨽻字穀水東逕獨松故冢下冢爲水毁其

 塼文筮言吉龜言凶百年墮水中今則同龜䌛矣穀

 水又東逕長山縣南與永康溪水合案近刻脫溪字縣卽東

 陽郡治也縣漢獻帝分烏傷立郡吳寳鼎中分㑹稽

 置城居山之陽案居近刻訛作君或謂之長仙縣也言赤松

 采藥此山因而居之故以爲名後傳呼乖謬字亦因

 改溪水南出永康縣縣赤烏中分烏傷上浦立劉敬

 叔異苑曰孫權時永康縣有人入山遇一大龜卽束

 之以歸龜便言曰游不量時爲君所得擔者怪之載

 出欲上吳王夜㝛越里䌫船于大桑樹宵中樹忽呼

 龜曰元緒奚事爾也龜曰行不擇日今方見烹雖盡

 南山之樵不能潰我樹曰諸葛元遜識性淵長必致

 相困令求如我之徒計將安治案近刻作泊龜曰子明無

 多辭旣至建業權將煮之燒柴萬車龜猶如故諸葛

 恪曰燃以老桑乃熟獻人仍說龜言權使伐桑取煮

 之卽爛故野人呼龜曰元緒其水飛湍北注至縣南

 門入穀水穀水又東定陽溪水注之水上承信安縣

 之蘇姥布縣本新安縣晉武帝太康三年改曰信安

 水懸百餘丈瀨勢飛注狀如瀑布瀨邊有石如牀

 刻訛作有如石牀牀上有石牒長三尺許有似雜采帖也東

 陽記云信安縣有懸室坂晉中朝時有民王質伐木

 至石室中見童子四人彈琴而歌質因留倚柯聽之

 童子以一物如棗核與質質含之便不復饑俄頃童

 子曰其歸承聲而去斧柯漼然爛盡旣歸質去家已

 數十年親情凋落無復向時比矣其水分納衆流混

 波東逝逕定陽縣夾岸緣溪悉生支竹及芳枳木連

 雜以霜菊金橙白沙細石狀如凝雪石溜湍波浮響

 無輟山水之趣尤深人情縣漢獻帝分信安立溪亦

 取名焉溪水又東案近刻訛作連逕長山縣北北對高山山

 下水際是赤松羽化之處也炎帝少女追之亦俱仙

 矣後人立廟于山下溪水又東入于穀水穀水又東

 逕烏傷縣之雲黄山山下臨溪水水際石壁傑立高

 百許丈又與呉寜溪水合水出呉寜縣下逕烏傷縣

 入穀謂之烏傷溪水閩中有徐登者女子化爲丈夫

 與東陽趙昞竝善越方時遭兵亂相遇于溪各示所

 能登先禁溪水爲不流昞次禁枯柳柳爲生荑二人

 相示而笑登年長昞師事之後登身故昞東入章安

 百姓未知昞乃升茅屋梧鼎而爨主人驚怪昞笑而

 不應屋亦不損又嘗臨水求渡船人不許昞乃張蓋

 坐中長嘯呼風亂流而濟于是百姓神服從者如歸

 章安令惡而殺之民立祠于永寜而蚊蚋不能入昞

 秉道懷術而不能全身避害事同萇𢎞宋元之龜戹

 運之來故難救矣穀水又東入錢唐縣而左入浙江

 案唐近刻作塘下同漢志錢唐無土旁故地理志曰穀水自太末東北

 至錢唐入浙江是也浙江又東逕靈隱山山在四山

 之中有高崖洞穴左右有石室三所又有孤石壁立

 大三十圍其上開散狀如蓮花昔有道士長往不歸

 或因以稽留爲山號山下有錢唐故縣浙江逕其南

 王莽更名之曰泉亭地理志曰㑹稽西部都尉治錢

 唐記曰防海大塘在縣東一里許郡議曹華信家議

 立此塘以防海水始開募有能致一斛土者卽與錢

 一千旬月之間來者雲集塘未成而不復取于是載

 土石者皆棄而去塘以之成故改名錢塘焉縣南江

 側有明聖湖父老傳言湖有金牛古見之神化不測

 湖取名焉縣有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也闞駰云山出

 錢水東入海吳地記言縣惟浙江今無此水縣東有

 定包諸山皆西臨浙江水流于兩山之間江川急濬

 兼濤水晝夜再來來應時刻常以月晦及望尤大至

 二月八月最高峨峨二丈有餘吳越春秋以爲子胥

 文種之神也昔子胥亮于吳案亮近刻訛作死而浮尸于江

 呉人憐之立祠于江上名曰胥山呉錄云胥山在太

 湖邊去江不百里故曰江上文種誠于越案誠近刻訛作城

 而伏劍于山隂越人哀之葬于重山文種旣葬一年

 子胥從海上負種俱去游夫江海故潮水之前揚波

 者伍子胥後重水者大夫種是以枚乘曰濤無記焉

 然海水上潮江水逆流似神而非于是處焉秦始皇

 三十七年將遊㑹稽至錢唐臨浙江所不能渡故道

 餘杭之西津也浙江北合詔息湖湖本名阼湖因秦

 始皇帝巡狩所憩故有詔息之名也浙江又東合臨

 平湖異苑曰晉武時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鼔打之

 無聲以問張華華云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魚形扣之

 則鳴矣于是如言聲聞數十里劉道民詩曰事有遠

 而合蜀桐鳴吳石傳言此湖草薉壅塞天下亂是湖

 開天下平孫晧天璽元年吳郡上言臨平湖自漢末

 穢塞今更開通又于湖邊得石函函中有小石靑白

 色長四寸廣二寸餘刻作皇帝字于是改天册爲天

 璽元年孫盛以爲元皇中興之符徵五湖之石瑞也

 錢唐記曰桓𤣥之難湖水色赤熒熒如丹湖水上通

 浦陽江下注浙江名曰東江行旅所從以出浙江也

 浙江又逕固陵城北昔范蠡築城于浙江之濵言可

 以固守謂之固陵今之西陵也浙江又東逕柤塘

 近刻訛作祖下同謂之柤瀆昔太守王朗拒孫策數戰不利

 孫靜果說策曰朗負阻城守難可卒拔案近刻脫城字柤瀆

 去此數十里是要道也若從此出攻其無備破之必

 矣策從之破朗于固陵有西陵湖亦謂之西城湖湖

 西有湖城山東有夏架山湖水上承妖臯溪而下注

 浙江案浙江又逕固陵城北至此原本及近刻並訛在後渡㑹稽凑山隂是也之下又逕永興縣北

 之上今據歸有光本改正又逕㑹稽山隂縣有苦竹里里有舊城

 言句踐封范蠡子之邑也浙江又東與蘭溪合湖南

 有天柱山湖口有亭號曰蘭亭亦曰蘭上里太守王

 羲之謝安兄弟數往造焉吳郡太守謝勗封蘭亭侯

 蓋取此亭以爲封號也太守王廙之移亭在水中晉

 司空何無忌之臨郡也起亭于山椒極高盡眺矣亭

 宇雖壞基陛尚存浙江又逕越王允常冢北冢在木

 客村耆彦云句踐使工人伐榮楯欲以獻吳久不得

 歸工人憂思作木客吟後人因以名地句踐都琅邪

 欲移允常冢冢中生分風飛沙射人人不得近句踐

 謂不欲遂止浙江又東北得長湖口湖廣五里東西

 百三十里沿湖開水門六十九所下漑田萬頃北瀉

 長江湖南有覆㪷山周五百里北連鼓吹山山西枕

 長溪溪水下注長湖山之西嶺有賀臺越入吳還而

 成之故號曰賀臺矣案近刻訛作吳又有秦望山在州城正

 南爲衆峯之傑陟境便見史記云秦始皇登之以望

 南海自平地以取山頂七里懸隥孤危徑路險絶記

 云扳蘿捫葛然後能升山上無甚高木案近刻脫甚字當由

 地迥多風所致山南有嶕峴峴裏有大城越王無餘

 之舊都也故吳越春秋云句踐語范蠡曰先君無餘

 國在南山之陽社稷宗廟在湖之南又有㑹稽之山

 古防山也亦謂之爲茅山又曰棟山越絶云棟猶鎭

 也蓋周禮所謂揚州之鎮矣山形四方上多金玉下

 多玦石山海經曰夕水出焉南流注于湖吳越春秋

 稱覆釡山之中有金簡玉字之書黄帝之遺讖也山

 下有禹廟廟有聖姑像禮樂緯云禹治水畢案近刻訛作昊

 天賜神女聖姑卽其像也山上有禹冢昔大禹卽位

 十年東巡狩崩于㑹稽因而葬之有鳥來爲之耘春

 拔艸根秋啄其穢是以縣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鳥犯

 則刑無赦山東有湮井案近刻訛作山東有硎去廟七里深不

 見底謂之禹井云東遊者多探其穴也秦始皇登㑹

 稽山刻石紀功尚存山側孫暢之述書云案述下近刻衍征字

 丞相李斯所篆也又有石匱山石形似匱上有金簡

 玉字之書言夏禹發之得百川之理也又有射的山

 遠望山的狀若射侯故謂射的案謂近刻訛作爲射的之西

 有石室名之爲射堂年登否常占射的以爲貴賤之

 準的明則米賤的闇則米貴故諺云射的白斛米百

 射的𤣥斛米千北則石帆山山東北有孤石高二十

 餘丈廣八丈望之如帆因以爲名北臨大湖水深不

 測傳與海通何次道作郡常于此水中得烏賊魚南

 對精廬上䕃脩木下瞰寒泉西連㑹稽山案近刻脫㑹字

 一山也東帶若邪溪吳越春秋所謂歐冶涸而出銅

 案近刻涸訛作錮又脫下三字以成五劒溪水上承嶕峴麻溪溪之

 下孤潭周數畮甚清深有孤石臨潭乘崖俯視案乘近刻

 訛作猨狖驚心寒木被潭森沈駭觀上有一櫟樹謝

 靈運與從弟惠連常游之作連句題刻樹側麻潭下

 注若邪溪水至淸照衆山倒影窺之如畫漢世劉寵

 作郡有政績將解任去治此溪父老人持百錢出送

 案近刻脫此溪二字寵各受一文然山栖遯逸之士谷隱不羈

 之民有道則見物以感逺爲貴荷錢致意故受者以

 一錢爲榮豈藉費也義重故耳溪水下注大湖邪溪

 之東又有寒溪溪之北有鄭公泉泉方數丈冬温夏

 涼漢太尉鄭𢎞㝛居潭側因以名泉𢎞少以苦節自

 居恒躬采伐用貿糧膳每出入溪津常感神風送之

 雖憑舟自運無杖檝之勞村人貪藉風勢常依隨往

 還有淹留者徒輩相謂汝不欲及鄭風邪其感致如

 此湖水自東亦注江通海水側有白鹿山山北湖塘

 上舊有亭吳黄門郎楊哀明居于𢎞訓里太守張景

 數往造焉使開瀆作埭埭之西作亭亭埭皆以楊爲

 名孫恩作賊從海來楊亭被燒後復脩立厥名猶在

 東有銅牛山山有銅穴三十許丈穴中有大樹神廟

 山上有冶官山北湖下有練塘里吳越春秋云句踐

 練冶銅錫之處采炭于南山故其間有炭瀆句踐臣

 吳吳王封句踐於越百里之地案近刻脫一吳字東至炭瀆

 是也縣南九里有侯山山孤立長湖中晉車騎將軍

 孔敬康少時遯世栖跡此山湖北有三小山謂之鹿

 野山在縣南六里按吳越春秋越之麋苑也山有石

 室言越王所游息處矣縣南湖北案近刻脫南字有陳音山

 楚之善射者曰陳音越王問以射道又善其說乃使

 簡士習射北郊之外按吳越春秋音死葬于國西山

 上今陳音山乃在國南五里湖北有射堂及諸邸舍

 連衍相屬又于湖中築塘直指南山北卽大越之國

 秦改爲山隂縣㑹稽郡治也太史公曰禹㑹諸侯計

 于此命曰㑹稽㑹稽者㑹計也案近刻脫㑹稽二字始以山名

 因爲地號夏后少康封少子杼以奉禹祠爲越世歴

 殷周至于允常列于春秋允常卒句踐稱王都于㑹

 稽吳越春秋所謂越王都埤中在諸暨北界山隂康

 樂里有地名邑中者是越事吳處故北其門以東爲

 右西爲左故雙闕在北門外闕北百步有雷門門樓

 兩層句踐所造時有越之舊木矣州郡館宇屋之大

 瓦亦多是越時故物句踐霸世徙都瑯邪後爲楚伐

 始還浙東城東郭外有靈汜下水甚深舊傳下有地

 道通于震澤又有句踐所立宗廟在城東明里中甘

 滂南又有玉笥竹林雲門天柱精舍竝疏山創基架

 林裁宇割澗延流案近刻脫割字盡泉石之好水流逕通浙

 江又北逕山隂縣西西門外百餘步有怪山本瑯邪

 郡之東武縣山也飛來徙此壓殺數百家吳越春秋

 稱怪山者東武海中山也一名自來山百姓怪之號

 曰怪山亦云越王無疆爲楚所伐去瑯邪止東武人

 隨居山下案止近刻訛作山逺望此山其形似龜故亦有龜

 山之稱也越起靈臺于山上又作三層樓以望雲物

 川土明秀亦爲勝地故王逸少云從山隂道上猶如

 鏡中行也浙江之上又有大吳王小吳王邨竝是闔

 閭夫差伐越所舍處也今悉民居然猶存故目昔越

 王爲吳所敗以五千餘衆栖于稽山卑身待士施必

 及下吕氏春秋曰越王之栖于㑹稽也有酒投江民

 飲其流而戰氣自倍所投卽浙江也許慎晉灼竝言

 江水至山隂爲浙江江之西岸有朱室塢句踐百里

 之封西至朱室謂此也案謂近刻訛作爲浙江又東北逕重

 山西大夫文種之所葬也山上有白樓亭亭本在山

 下案近刻脫在字縣令殷朗移置今處沛國桓儼避地㑹稽

 聞陳業履行高潔往候不見儼後浮海南入交州臨

 去遺書與業不因行李繫白樓亭柱而去升陟逺望

 山湖滿目也永建中陽羨周嘉上書以縣遠赴㑹至

 難求得分置遂以浙江西爲吳以東爲㑹稽漢高帝

 十二年一吳也後分爲三世號三吳吳興吳郡㑹稽

 其一焉浙江又東逕禦兒鄉萬善厯曰吳黄武六年

 正月獲彭綺是歳由拳西鄉有産兒墮地便能語云

 天方明案近刻脫方字河欲淸鼎腳折案近刻脫鼎字金乃生因是

 詔爲語兒鄉案因是近刻訛作是因非也禦兒之名逺矣蓋無

 智之徒因藉地名案近刻訛作民生情穿鑿耳國語曰句踐

 之地北至禦兒是也安得引黄武證地哉韋昭曰越

 北鄙在嘉興浙江又東逕柴辟南舊吳楚之戰地矣

 傋候于此故謂之辟塞是以越絶稱吳故從由拳辟

 塞渡㑹稽案近刻訛作夷湊山隂是也又逕永興縣北案近刻訛

 縣在㑹稽東北百二十里故餘暨縣也案近刻脫故餘暨縣

 應劭曰闔閭弟夫槩之所邑案近刻脫應劭曰三字所訛作故又此句

 下衍也字王莽之餘衍也漢末童謠云天子當興東南三

 餘之間故孫權改曰永興案永近刻訛作元縣濵浙江又東

 合浦陽江江水導源烏傷縣案江水下近刻衍之字又此句之下衍又字

 東逕諸暨縣與洩溪合溪廣數丈中道有兩高山夾

 溪造雲壁立凡有五洩案五近刻訛作三下洩懸三十餘丈

 案近刻脫下字廣十丈中三洩不可得至案三近刻訛作二登山遠

 望乃得見之案此下近刻衍下洩二字懸百餘丈水勢高急聲震

 水外上洩懸二百餘丈望若雲垂此是瀑布土人號

 爲洩也江水又東逕諸暨縣南縣臨對江流江南有

 射堂縣北帶烏山故越地也案此下近刻有夫槩王之故邑六字係重出衍

 先名上諸暨亦曰句無矣案無近刻訛作呉下同故國語曰

 句踐之地南至句無王莽之疎虜也夾水多浦浦中

 有大湖春夏多水秋冬涸淺江水又東南逕剡縣與

 白石山水㑹山上有瀑布懸水三十丈下注浦陽江

 浦陽江水又東流南屈又東迴北轉逕剡縣東王莽

 之盡忠也縣開東門向江江廣二百餘步自昔耆舊

 傳縣不得開南門開南門則有賊盜江水翼縣轉注

 故有東渡西渡焉東南二渡通臨海並汎單船爲浮

 航西渡通東陽併二十五船爲橋航江邊有查浦浦

 東行二百餘里與句章接界浦裏有六里有五百家

 竝夾浦居列門向水甚有良田有青溪餘洪溪大發

 溪小發溪江上有溪六溪列漑散入江夾溪上下崩

 崖若傾東有簟山南有黄山與白石三山爲縣之秀

 峯山下衆流泉導案泉近刻訛作前湍石激波浮險四注浦

 陽江又東逕石橋廣八丈高四丈下有石井口徑七

 尺橋上有方石長七尺廣一丈二尺橋頭有磐石可

 容二十人坐溪水兩旁悉高山山有石壁二十許丈

 溪中相攻贔響外發未至橋數里便聞其聲江水北

 逕嵊山山下有亭亭帶山臨江松嶺森蔚沙渚平靜

 浦陽江又東北逕始寜縣𡻻山之成功嶠案功近刻作工

 壁立臨江欹路峻狹不得併行行者牽木稍進不敢

 俯視嶠西有山孤峯特上飛禽罕至嘗有採藥者沿

 山見通溪尋上于山頂樹下有十二方石地甚光潔

 還復更尋遂迷前路言諸仙之所憩讌故以壇讌名

 山嶠北有𡻻浦浦口有廟廟甚靈驗行人及樵伐者

 皆先敬焉若相侵竊必爲蛇虎所傷北則𡻻山與嵊

 山接二山雖曰異縣而峯嶺相連其間傾澗懷煙泉

 溪引霧吹畦風馨觸岫延賞是以王元琳謂之神明

 境事備謝康樂山居記浦陽江自𡻻山東北逕太康

 湖車騎將軍謝𤣥田居所在右濵長江左傍連山平

 陵脩通澄湖遠鏡于江曲起樓樓側悉是桐梓森聳

 可愛居民號爲桐亭樓樓兩面臨江盡升眺之趣蘆

 人漁子汎濫滿焉湖中築路東出趨山案趨近刻作趣路甚

 平直山中有三精舍高甍凌虛垂簷帶空俯眺平林

 煙杳在下水陸寜晏足爲避地之鄉矣江有琵琶圻

 圻有古冢墮水甓有隱起字云筮吉龜凶八百年落

 江中謝靈運取甓詣京咸傳觀焉乃如龜䌛故知冢

 已八百年矣浦陽江又東北逕始寜縣西本上虞之

 南鄉也漢順帝永建四年陽羨周嘉上書始分之舊

 治水西常有波潮之患案潮近刻訛作湖晉中興之初治今

 處縣下有小江源出山謂之浦逕縣下西流注

 于浦陽茠山下注此浦浦西通山隂浦而達于江江

 廣百丈狹處二百步高山帶江重䕃被水江閱漁商

 川交樵隱故桂棹蘭栧望景爭途江南有故城太尉

 劉牢之討孫恩所築也江水東逕上虞縣南王莽之

 㑹稽也本司鹽都尉治地名虞賓晉太康地記曰舜

 避丹朱于此故以名縣百官從之故縣北有百官橋

 亦云禹與諸侯㑹事訖因相虞樂故曰上虞二說不

 同未詳孰是縣南有蘭風山山少木多石驛路帶山

 傍江路邊皆作欄干山有三嶺枕帶長江苕苕孤危

 望之若傾緣山之路下臨大川皆作飛閣欄干乘之

 而渡謂此三嶺爲三石頭丹陽葛洪遁世居之基井

 存焉瑯邪王方平性好山水又爰宅蘭風垂釣于此

 以永終朝行者過之不識問曰賣魚師得魚賣否方

 平答曰釣亦不得得復不賣亦謂是水爲上虞江縣

 之東郭外有漁浦湖中有大獨小獨二山又有覆舟

 山覆舟山下有漁浦王廟廟今移入裏山此三山孤

 立水中湖外有青山黄山澤蘭山重岫疊嶺參差入

 雲澤蘭山頭有深潭山影臨水水色青綠山中有諸

 塢有石楗一所右臨白馬潭潭之深無底傳云創湖

 之始邊塘屢崩百姓以白馬祭之因以名水湖之南

 卽江津也江南有上塘陽中二里案二近刻訛作三隔在湖

 南常有水患太守孔靈符遏蜂山前湖以爲埭埭下

 開瀆直指南津又作水楗二所以舍此江得無淹潰

 之害縣東有龍頭山山崖之間有石井冬夏常冽淸

 泉南帶長江東連上陂江之道南有曹娥碑娥父旴

 迎濤溺死娥時年十四哀父尸不得乃號踴江介因

 解衣投水祝曰若值父尸衣當沈若不值衣當浮裁

 落便沈娥遂于沈處赴水而死縣令度尚使外甥邯

 鄲子禮爲碑文以彰孝烈江濱有馬目山洪濤一上

 波隱是山勢淪嵊亭間厯數縣行者難之縣東北上

 亦有孝子楊威母墓威少失父事母至孝常與母入

 山採薪爲虎所逼自計不能禦于是抱母且號且行

 虎見其情遂弭耳而去自非誠貫精微孰能理感于

 英獸矣又有吳瀆破山導源注于胥江上虞江東逕

 周市而注永興地理志云縣有仇亭柯水東入海仇

 亭在縣之東北十里江北柯水疑卽江也又東北逕

 永興縣東案近刻脫縣字與浙江合謂之浦陽江地理志又

 云縣有蕭山潘水所出東入海又疑是浦陽江之别

 名也自外無水以應之浙江又東注于海故山海經

 曰浙江在閩西北入海案近刻浙江下衍在其東三字韋昭以松江

 浙江浦陽江爲三江

斤江水出交阯龍編縣東北至鬱林領方縣東注于鬱

 地理志云逕臨塵縣至領方縣注于鬱案漢書作斤員水

容容

牛渚

須無

無濡

營進

皇無

地零

侵離案近刻作侵黎下同

 侵離水出廣州晉興郡郡以太康中分鬱林置東至

 臨塵案東近刻訛作得入鬱

無㑹

重瀨

夫省

無變

由蒲

王都

勇外

 此皆出日南郡西東入于海案近刻重一西字又此十一字原本及近刻竝

 訛作經今考經文總上二十水見于後此乃注文體例容容水在南垂名之以

 次轉北也

右二十水從江已南至日南郡也案二十近刻訛作三十又此十三字原本

及近刻竝訛入注内考經文後云右禹貢山水澤地所在凡六十體例與此同今改正

嵩高爲中嶽在潁川陽城縣西北

 春秋說題辭曰隂含陽故石凝爲山國語曰禹封九

 山山土之聚也爾雅曰山大而高曰崧合而言之爲

 崧高分而名之爲二室西南有少室東北有太室

 有字近刻並作爲嵩高山記曰山下巖中有一石室云有自

 然經書自然飲食又云山有玉女臺言漢武帝見因


 以名臺

泰山爲東嶽在泰山博縣西北

 岱宗也王者封禪于其山示増高也有金策玉檢之


 事焉

霍山爲南嶽在廬江𤅬縣西南

 天柱山也爾雅云大山宫小山爲霍案爲近刻作曰開山圖


 曰其山上侵神氣下固窮泉

華山爲西嶽在𢎞農華隂縣西南

 古文之惇物山也

雷首山在河東蒲坂縣東南

砥柱山在河東大陽縣東河中

王屋山在河東垣縣東北也案垣下原本及近刻竝衍曲字今刪

 昔黄帝受丹訣于是山也

太行山在河内野王縣西北

 王烈得石髓處也

恒山爲北嶽在中山上曲陽縣西北

碣石山在遼西臨渝縣南水中也

 大禹鑿其石夾右而納河案夾右近刻訛作右夾秦始皇漢武

 帝皆嘗登之海水西侵歳月逾甚而苞其山故言水

 中矣

析城山在河東濩澤縣西南

太嶽山在河東永安縣

壺口山在河東北屈縣東南

龍門山在河東皮氏縣西

梁山在馮翊夏陽縣西北河上

荆山在馮翊懷德縣南

岐山在扶風美陽縣西北

⿰氵幵 -- 汧案近刻訛作關山在扶風⿰氵幵 -- 汧縣之西也

隴山終南山惇物山在扶風武功縣西南也

西頃山案近刻脫西字頃音傾在隴西臨洮縣西南

 禹貢中條山也

嶓冢山在隴西氐道縣之南

 南條山也

鳥鼠同穴山在隴西首陽縣西南

 鄭𤣥曰鳥鼠之山有鳥焉與鼠飛行而處之又有止

 而同穴之山焉是二山也鳥名爲鵌似鵽而黄黑色

 鼠如家鼠而短尾穿地而共處鼠内而鳥外孔安國

 曰共爲雌雄杜彦達曰同穴止㝛養子互相哺食長

 大乃止張晏言不相爲牝牡故因以名山

積石在隴西河關縣西南

 山海經云山在鄧林東河所入也案山海經郭璞注引此爲水經之文

 其注乃後人所託不足據證

都野澤在武威縣東北

 縣在姑臧城北三百里東北卽休屠澤也古文以爲

 豬野也其水上承姑臧武始澤澤水二源東北流爲

 一水逕姑臧縣故城西案近刻脫逕字東北流水側有靈淵

 池王隱晉書曰漢末愽士燉煌侯瑾善内學語弟子

 曰涼州城西泉水當竭有雙闕起其上案近刻脫起字至魏

 嘉平中武威太守條茂起學舍築闕于此泉太守填

 水造起門樓與學闕相望泉源徙發重導于斯故有

 靈淵之名也澤水又東北流逕馬城東城卽休屠縣

 之故城也本匈奴休屠王都謂之馬城河又東北與

 横水合水出姑臧城下武威郡涼州治地理風俗記

 曰漢武帝元朔三年改雍曰涼州以其金行土地寒

 涼故也遷于冀晉徙治此王隱晉書曰涼州有龍形

 故曰臥龍城南北七里東西三里本匈奴所築也及

 張氏之世居也案及近刻訛作乃又増築四城箱各千步東

 城殖園果命曰講武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北城殖園果命曰𤣥武圃皆

 有宫殿中城内作四時宫隨節游幸并舊城爲五街

 衢相通二十二門大繕宫殿觀閣采綺妝飾擬中夏

 也其水側城北流注馬城河河水又東北淸澗水入

 焉俗亦謂之爲五澗水也水出姑臧城東而西北流

 注馬城河河水又與長泉水合水出姑臧東揟次縣

 王莽之播德也西北厯黄沙阜而東北流注馬城河

 又東北逕宣威縣故城南又東北逕平澤晏然二亭

 東又東北逕武威縣故城東漢武帝太初四年匈奴

 渾邪王殺休屠王以其衆置武威縣武威郡治案近刻脫

 王莽更名張掖地理志曰谷水出姑臧南山北至

 武威入海屆此水流兩分一水北入休屠澤俗謂之

 爲西海一水又東逕百五十里入豬野世謂之東海

 通謂之都野矣

合離山在酒泉㑹水縣東北

 合黎山也

流沙地在張掖居延縣東北

 居延澤在其縣故城東北案近刻脫北字尚書所謂流沙者

 也形如月生五日也弱水入流沙流沙沙與水流行

 也案沙與水近刻脫沙字亦言出鍾山西行極崦嵫之山在西

 海郡北山有石赤白色以兩石相打則水潤打之不

 已潤盡則火出山石皆然炎起數丈逕日不滅有大

 黑風自流沙出奄之乃滅其石如初言動火之事發

 疾經年故不敢輕近耳流沙又逕浮渚厯壑市之國

 又逕于鳥山之東朝雲國西厯崑山西南出于過瀛

 之山大荒西經云西南海之外流沙出焉逕夏后開

 之東案近刻脫此二字開上三嬪于天得九辯與九歌焉又

 厯員丘不死山之西案近刻脫山字入于南海

三危山在燉煌縣南

 山海經曰三危之山三靑鳥居之是山也廣圓百里

 在鳥鼠山西卽尚書所謂竄三苗于三危也春秋傳

 曰允姓之姦居于瓜州瓜州地名也杜林曰燉煌古

 瓜州也州之貢物地出好瓜民因氏之瓜州之戎并

 于月氏者也漢武帝元鼎六年案此四字近刻訛作後元二字分酒

 泉置南七里有鳴沙山故亦曰沙州也

朱圉山在天水北冀城南案城近刻訛作縣

 卽冀縣山有石鼓開山圖謂之天鼓山九州害起則

 鳴有常應又云石鼔山有石鼔于星爲河鼔星動則

 石鼔鳴石鼓鳴則秦土有殃鳴淺殃萬物鳴深則殃

 君王矣

岷山在蜀郡湔氐道西

 漢書以爲瀆山者也

熊耳山案近刻訛作嶓冢山在𢎞農盧氏縣東案近刻訛作南

 是山也穀水出其北林也

荆山在南郡臨沮縣東北

 東條山也卞和得玉璞于是山楚王不理懷璧𡘜于

 其下王後使玉人理之案近刻脫王字使字所謂和氏之玉焉

内方山在江夏竟陵縣東北

 禹貢注章山也

大别山在廬江安豐縣西南

外方山崧高是也

桐柏山在南陽平氏縣東南


陪尾山在江夏安陸縣東北


衡山在長沙湘南縣南

 禹治洪水血馬祭衡山于是得金簡玉字之書按省


 玉字得通水理也

九江地在長沙下巂縣西北


雲夢澤在南郡華容縣之東

東陵地在廬江金蘭縣西北

敷淺原地在豫章厯陵縣西

彭蠡澤在豫章彭澤縣西北案近刻脫西字

 尚書所謂彭蠡旣豬陽鳥攸居也

中江在丹陽蕪湖縣西南案近刻脫西字東至㑹稽陽羨縣入

于海

震澤在吳縣南五十里

北江在毗陵北界東入于海

嶧陽山在下邳縣之西

羽山在東海祝其縣南也

 縣卽王莽之猶亭也尚書殛鯀于羽山謂是山也山

 西有羽淵禹父之所化其神爲黄熊以入淵矣故山

 海經曰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殺鯀羽郊者也

陶丘在濟隂定陶縣之西南

 陶丘丘再成也

荷澤在定陶縣東

雷澤在濟隂成陽縣西北

菏水在山陽湖陸縣南

𫎇山在太山䝉隂縣西南

大野澤在山陽鉅野縣東北

大邳地在河南成臯縣北

 爾雅曰山一成謂之邳然則大邳山名非地之名也

明都澤在梁郡睢陽縣東北

益州沱水在蜀郡汶江縣西南其一在郫縣西南皆還

入江

荆州沱水在南郡枝江縣

三澨地在南郡邔縣北沱案原本及近刻竝訛作三澨地之南在卭縣之北考邔縣

地理志南郡之屬縣孟康曰音忌又注稱經云邔縣北沱可據以訂經之訛舛今改正

 尚書曰導漢水過三澨地說曰沔水東行過三澨合

 流觸大别山阪案近刻訛作陂故馬融鄭𤣥王肅孔安國等

 咸以爲三澨水名也許慎言澨者埤増水邊土人所

 止也按春秋左傳文公十有六年楚軍次于句澨以

 伐諸庸宣公四年楚令尹子越師于漳澨定公四年

 左司馬戍敗吳師于雍澨昭公二十三年司馬薳越

 縊于薳澨服䖍或謂之邑又謂之地京相璠杜預亦

 云水際及邊地名也今南陽淯陽二縣之間淯水之

 濱有南澨北澨矣而諸儒之論水陸相半又無山源

 出處之所津途關路惟鄭𤣥及劉澄之言在竟陵縣

 界經云邔縣北沱然沱流多矣論者疑焉而不能辨

 其所在

右禹貢山水澤地所在凡六十









水經注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