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千五百八十四 永樂大典
卷之三千五百八十五
卷之三千五百八十六 

永樂大典卷之三千五百八十五  九眞

帝王追尊杜佑通典天子追尊考妣上尋號附。周。漢。魏。晋。宋。齊梁。陳。後魏。北齊。後周。隋。唐。周武王追尊王大王亶父。

王季歴。文王昌。盧曰。大王。王季之父也。太王實始翦商。王季纉定文王懷傑。王業所興。故追。王也。王妣亦同。尊其號所以追之。不以卑臨尊也。不

用諸僕之號臨天子也。追。王大王王季以下者。以王迹之所由也。文王稱王矣。於殷猶爲諸侯。於是著焉。孔叢子居衛爲。申样間曰。殷人自契

至場而王。周人自棄至武王而王。同嚳之後也。周人追。王太王王季文王。而殷人獨否。何也。子思曰。文質之異也。用人之所追王迹起焉。又曰。文王

受命。斷虞芮之訟。伐崇拜。返犬夷。追。王太王王季何也。子思曰。狄人攻太王。太王召者老而問焉。曰。狄人何來。耆老曰。欲得菽粟財貨。太王曰與之。

與之至無。而狄人不止。太王又問耆老曰。狄人何欲。耆老曰。欲土地。太王曰。與之。耆老曰。君不爲社稷乎。太王曰。社稷所以。爲民也。不可以取。爲民

亡民也。耆老曰。君縱不。爲社稷。不爲宗廟乎。太王曰。宗廟者。私也。不可以吾私害民。遂杖策而去。遇渠山止乎岐下。豳民之東脩奔而從之者三千

尋。一止而成三千桑之邑。此王道之瑞也。成王於是追而王之。王季其子也。承其業廣其基馬。雖同追。王。不亦可乎。漢高祖追尊妣曰昭靈后東

漢書。光武紀。建武十九年春正月庚子。追尊孝宣皇帝曰中宗。魏文帝即王位。尚書令桓階等奏。臣聞尊祖敬宗。古之大義。故六代之君未嘗不

追崇始祖。顯彰所出。先王應期撥亂。啓魏大業。然稱廟未有異號。非崇孝敬。示無窮之義也。太尉公候冝有尊號。所以表功著德。發事顯名者也。故

易言乾坤皆曰合德。言大人與天地合。臣等以爲太尉公侯誕育聖哲。以濟群品。可謂資始。其德之號莫過於大王。詔曰。前奏以朝車迎中常侍大

長秋特進君候神主。然君不冝但依故爵秉朝車也。禮有尊親之義爲可依。諸王比更議。愽士祭酒孫欽等議。按春秋之義。五等諸候卒𦵏皆稱公。

乃與王者之後宋公同號。然臣子褒崇其君父。以此言之。中常侍大長秋特進君候誕育大皇。篤生武王。奄有四方。其功德之號莫過大王。今迎神

主宜乘王車。又冝先遣。使者上謚號爲大王。於是漢帝追謚爲大王。及受樿追尊大王爲太皇皇帝。考武王爲武皇帝。尊王太后爲皇太后。明帝太

和三年六月司空陳群等議。以爲周武追尊太王王季文王皆爲王。是時周天子以爲王號。追尊即同。故謂不以卑臨尊也。魏以皇帝爲號。今追號

皇曾祖中常侍大長秋特進君爲王。乃以卑臨尊也。故漢祖尊其父爲上皇。自是後以諸侯爲帝者皆尊其父爲皇也。大長秋特進君宜號高皇。載

主宜以金根車。可遣大鴻臚持節乘大使車。從騶騎。奉印綬即鄴廟以大牢告祠。從之。又詔曰。盖聞尊嚴祖考。所以成湯文武寔造商周。克昌王業

而詩書之義。追尊稷卨。自我魏室之承天序。既發迹於高皇。高皇之父處士君精神幽逺。號稱罔記非所以崇孝重本也。其令公卿以下會議號謚。

侍中劉曄議。周王所以后稷爲祖者。以其唐之諸侯佐堯有大功。名在祀典故也。至於漢氏之初。追謚之義不過其父。上比周室。則大魏發迹自高

皇而始。下論漢氏。則追謚之禮不及其祖。曄思以爲追尊之義宜齊高皇而已。侍中繆襲議。以爲元者。一也。首也。氣之初也。是以周文演易以冠四

德。仲尼作春秋以統三正。又謚法曰。行義悦人曰元。尊仁貴德曰元。處士君宜追加謚號曰元皇。太傅鍾繇議。按禮小記曰。親親以三爲五。以五爲

九。上。殺下。殺。殺而親畢矣。乃唐堯之所以敦叙於九族也。其禮上。殺於五。非不孝敬於祖也。下殺於五。非不慈愛於其孫也。旁。殺於五。非不篤友

於昆弟也。故爲族屬以禮。殺之。處士君其數在六。於屬已盡。其廟當毁。其主當遷。今若追崇帝王之號。天下素不聞其受命之符。則是武皇帝櫛風

沐雨勤勞天下爲非功也。推以人情。普天率土。不襲此議。處士君明神不安此禮。今諸愽士以禮斷之。其議可從。詔從之。晋武帝受禪後太始元

年。追尊皇祖宣王曰宣皇帝。伯考景王曰景皇帝。皇考文王曰文皇帝。宣王妃張氏爲宣穆皇后。尊大妃王氏爲皇太后。宋武帝受禪。追尊皇考

爲孝皇帝皇妣爲穆皇后。策曰。維永初元年七月。皇帝謹遣某官某奉策上皇考尊號。曰孝皇帝。仰惟聖靈。邈焉阻逺。昔有周丕崇。祚興昌季。其在

魏晋。亦中情禮。所以聿追永孝。所因者本。謹稽式上代。考諸令准。稱謂既極。情典攸遂。所以仰順天人。俯穆率土。在心逺慕。庶云有慰。追尊先后策

曰。維年月朔皇帝謹遣某官某奉策上皇妣尊號曰。孝穆皇后。伏惟皇妣資坤厚之性。體母儀之德。專美姜媯。齊列任姒。訓穆中閨。化流自逺膺歴

遂之期。饗兹天位。謹依前典。敬奉大禮。仰慕聖善之愛。俯增蓼莪之思。齊高帝受禪。追尊皇考曰宣皇帝。皇妣曰孝皇后。南史。齊文惠皇太子薨。

欎林立追尊爲文帝。廟號世宗。梁武帝受禪。追尊考曰文皇帝。妣曰獻皇后。陳武帝受禪。追尊考曰景皇帝。妣董氏曰安皇后。俊魏道武帝

稱尊號後。追尊逺祖二十餘代皆稱皇帝。則歴代未聞也。不復更載謚號焉。北齊文宣帝受東魏禪。追尊祖爲文穆帝。妣爲文穆皇后。考爲獻武皇

帝。兄爲文襄皇帝。母爲皇太后。後周閔帝受西魏禪稱天子。追尊考曰文王。後其弟明帝立稱帝號。追尊文王曰文皇帝。後其弟武帝立。追尊曰

德皇帝。北史。周本紀。高祖建德元年四月庚寅。追尊畧陽公爲孝閔皇帝。隋書本紀。高祖開皇元年二月乙丑。追尊皇考爲武元皇帝。廟號太祖。皇

妣吕氏爲元明皇后。唐書大唐武德元年五月。追謚高祖爲宣簡公。曾祖爲懿王。祖爲景皇帝。父爲元皇帝。天寳二載三月。追尊咎繇爲德明皇帝。

凉武昭王爲興聖皇帝。仍各立廟。每𡻕四孟月享祭。至寳應中禮儀使杜鴻漸請停四時獻享。資治通鑑唐高宗上元元年秋八月壬辰。追尊宣簡

公爲皇帝。妣張氏爲宣莊皇后。懿王爲光皇帝。妣賈氏爲光懿皇后。太武皇帝爲神堯皇帝。太穆皇后爲太穆神皇后。文皇帝爲太宗文武聖皇帝。

文德皇后爲文德聖皇后。皇帝稱天皇。皇后稱天后。以避先帝先后之稱。馬令南唐書南唐徐氏諸子屢請帝復姓。帝謙抑不忍忌徐氏恩。下其議

百官。百官皆請。乃復姓李。改名昇。國號大唐。遂考服屬當建王恪後。建唐廟祀高祖太宗以下如唐舊典。追尊建王恪爲孝靜皇帝。廟號定宗。超爲

孝平皇帝。廟號成宗。志爲孝安皇帝。廟號睿宗。榮爲孝德皇帝。廟號慶宗奉徐武皇廟號義祖。徐氏二王如初。遼史后妃傳。聖宗后蕭氏。統和十九

年册爲齊天皇后。開㤗四年崩。追尊仁德皇后。玄祖后蕭氏。興宗二十一年追尊簡獻皇后。德祖后蕭氏。興宗重熈二十一年追尊宣簡皇后。肅祖

后蕭氏乾統三年追尊昭烈皇后。懿祖后蕭氏天祚乾統三年追尊莊敬皇后。金史章宗紀。大定二十九年二月始聼政。追尊皇考爲皇帝。尊母

爲皇太后。宣宗紀。貞祐元年閏月辛未。詔追尊皇妣爲皇太后。元史成宗紀。至元三十一年甲午。四月十四日成宗即皇帝位。追尊皇考曰皇帝。

天子崇所生母。杜佑通典東𣈆孝武帝太元中崇進所生母李氏爲皇太妃。徐邈與范寗書。訪其事。寗答謂子不得爵命母。妃是太子婦號。必也正

名。寧可以稱母也。邈重與𡩋書曰。禮天子之妃曰后。關雎稱后妃之德。妃后之名可謂大同。所以憲章皇極。禮崇物傋者。在於此也。敕太后之號定

於前朝。而當令所率由也。若必欲服章同於后。而名號異於妃。則可因夫人之稱。而加皇太以明尊雖一理。然於文物之章猶本盡崇高之極。此又

今之所疑不得可行也。足下嫌太子妻稱妃。然古無此稱。出於後代。今有皇太之别。是可論處即。寗又荅曰。按公羊傳。母以子貴。當以此義爲允。禮

有君之母非夫人者。以此推之。王者之母亦何必皆后乎。所爲尊母非便極尊號也。並后匹嫡。譏存春秋。謂議稱皇太夫人。下皇后一等。位比三公。

此君母之極號也。稱夫人則先后之臣也。加皇太則至尊之母也。皇。君之謂也。君太夫人。豈不允乎。殷仲堪與徐邈書云。后者。婦人之貴號。在妻則

言后。在母則加太。禮天子之妃稱后。關雎曰后妃之德。后妃二名。其義一也。設使王后處内。貴妾必不可稱妃。邈又答徐乾書云。母以子貴。榖梁亦

有其義。故曰賵人之母則可。又會成風莫著言禮也。但名雖夫人而實殊同體。故敢配厭。羣臣無服所服以爲異也。鄭云。道臣從服唯君所服。若嫡

夫人殁則有制重者。故曰唯君所服之耳。與君重自施近臣驂僕。而非三卿五大夫。内有宗廟之祭。外有王伯之命。何得以私服廢正。故庶母爲

夫人。上之不得以干宗廟。外之不得以接侯伯。唯國内中其私而榮其儀。亦如侯伯子男之臣。於内稱君曰公耳。雖人君肆情行服而卿大夫不從。

所以知上有天王也。邈徃來答釋。范武子以其序云云私情興。是以太妃車旗服章備如太后。唯不敢從於宗廟。禮又曰。百官不稱臣。所以令無服

之制也。范干時都謂不應同皇后服章以尊令議難之自寒矣。書傳了無天子庶母之文。且妾除女君夫人可爲通稱。如五等爵皆稱公耳。天王之

與皇后未聞二其號者。所以關之情禮而定太妃之稱。良有由矣。冝同至極。故上比稱皇屈於郊廟。故逺避伉儷不曰后而曰妃。固名求實。可謂志

乎禮者。太后與妃義無異者。假令國君在事自當稱夫人。但王無二名。不得以國公夫人爲喻耳。太元十九年又詔追尊太后。尚書令王珣奏下

禮官詳正。按太常臣胤等議以春秋之義。母以子貴。故仲子成風咸稱夫人。經云考仲子之宫。明不配食也。且漢文詔二太后並繫子號。冝逺准春

秋考宫之義。近謩二漢不配之典。尊號既正。冝改築新廟。顯崇尊稱。則罔極之情申。别建寢廟。則嚴稱之道著。繫子爲稱。兼明貴之所由。一舉而三

義以允。固哲王之高致。可如胤等議追尊會稽太妃爲簡文皇太后也。𣈆書孝武帝紀。咸安二年九月甲寅。追尊皇妣會稽王妃曰順皇后。安帝紀。

隆安三年三月己卯。追尊所生陳夫人爲德皇太后。宋文帝元嘉元年司空録尚書事臣羡之等言。伏惟先婕妤。柔明塞淵。光備六列。德昭坤範。訓

洽母儀。用能啓祚聖明。奄宅四海。而天祚永逺。嚴視莫逮。臣等叅議。逺准春秋。近稽漢𣈆。謹追上尊號爲皇太后。禮官撰謚。用崇寢廟。資治通鑑唐

僖宗文德元年夏四月庚午。追尊上母王氏曰恭憲皇后。元史成宗紀。至元三十一年四月成宗即皇帝位。尊太母元妃曰皇太后。順帝紀。至正二

年二月丁酉。追尊帝生母邁來迪爲貞裕徽聖皇后。諸侯崇所生母議。杜佑通典後漢許慎五經異義云。妾母之子爲君。子得尊其母爲夫人。按

春秋公羊說。妾子立爲君母得稱夫人。故上堂稱妾屈於嫡。下堂稱夫人尊行國家。則士庶起爲人君。母亦不得稱夫人。父母者。子之天也。子不得

爵命父母。至於妾子爲君爵其母者。以妾本接事尊者。有所因也。榖梁說魯僖公立妾母成風爲夫人。入宗廟。是子而爵母也。以妾爲妻非禮也。故

春秋左氏說成風得立爲夫人。母以子貴。謹按尚書舜爲天子。瞽叟爲士。明起於近庶者。子不得爵父母也。至於魯僖公本妾子。尊命成風爲小君。

經無譏文。公羊左氏義是也。鄭玄駮曰。禮。䘮服父爲長子三年。以將傳重故也。衆子則爲之周。明無二嫡也。女君卒。貴妾繼室攝其事耳。不得復立

夫人。魯僖公妾母爲夫人者。乃縁莊夫人哀姜有殺子般焛公之罪。應貶故也。哀姜薨于齊。貶之。經在僖元年冬十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䘮至自齊。

去姜是也。桓夫人文姜殺夫。貶之經在莊九年春三月。夫人遜于齊。其與姜氏輕重差也。近漢吕后殺戚夫人及庶子趙王不仁。廢不得配食。文帝

更尊其母薄后。非其比耶。妾子立者得尊其母。禮永之有也。𡊮准正論云。腊俗之論曰。庶子爲公。可以尊其母爲夫人。春秋之義。母以子貴。按隱公

二年。夫人子氏薨。五年。考仲子之宫。上稱夫人下不應復言仲子。明其與妾爲妻也。秦人來歸成風之禭下稱夫人。明其私尊不通於鄰國也。左氏

傳曰。並后匹嫡。亂之本也。𡊮准曰。並后。如夫人者六是也。匹嫡。元妃卒立妾爲夫人是也。公羊亦云母以子貴說曰。榖梁云秦人來歸成風之禭。秦

不云夫人也。就外不云夫人而見正焉。夫身爲國君而母爲妾。庶子孫所不忍。臣下所不安。故私稱於國中。不加境外。此人子之情。國人之私。而忘

於禮法之正也。假有庶子數人並爲三公。欲各尊其母。將何以止之。非聖人者無法。此大亂之道也。 支庶立爲天子追尊本親議漢宣帝追尊

祖衛太子父史皇孫。詔曰。故皇太子在朝未有號說。有司請曰。禮爲人後者爲之子也。故降其父母不得祭。尊祖之義也。陛下爲孝昭帝後。承祖宗之

祀。制禮不踰閑。謹行視孝昭帝所爲。史皇孫謚。冝曰悼。母曰悼后。比諸侯王。園置奉邑三百家曰悼園。故皇太子謚曰戾。置奉邑二百家曰戾園。史

良娣曰戾夫人。置守塚三十家。園曰戾后園。置長丞周衛奉守如法。有司復言。禮。父爲士子爲天子。祭以天子。悼園冝稱尊號曰皇考。立廟因園爲

寢。以時薦享。益奉園人滿。千六百家。尊戾夫人曰戾后。置園奉邑及益戾園各滿三百家。哀帝初入爲太子。祖母傳太后。母丁后。皆在國。自稱以定

陶恭王爲稱按元帝傳昭儀有寵。産一男爲定陶恭王。帝崩。昭儀隨王歸國。稱定陶太后。恭王薨。子代爲王。王母曰丁姬。武帝無繼嗣。立定陶王爲

太子。詔移楚孝王爲定陶王奉恭王後。詔傳太后與丁后自居定陶國成帝崩。太子立。是爲哀帝。及即位。高昌侯董宏上言冝立定陶恭王后爲皇

太后。事下有司。宏曰。秦莊襄王母本夏氏爲華陽夫人。及子楚即位。俱稱太后。今冝立定陶恭王后爲皇太后。左將軍師丹劾奏宏加皇太后至尊

之號天下一統。而稱引亡秦以爲比諭。詿誤聖朝。不道。帝新立謙讓。納丹言。免宏爲庶人。時傳太后大怒。要欲必稱尊號。詿。音卦。後帝白令王太皇

太后下詔尊定陶恭王爲恭皇。哀帝初。成帝母稱太后。成帝趙皇后稱皇太后。又曰。春秋母以子貴。遂尊傳太后爲恭皇太后。丁姬爲恭皇后。中郎

將冷裒復奏言定陶恭皇太后恭皇后皆不冝復引定陶蕃國之名。以冠大號。車馬衣服冝皆稱皇置吏千石以下。各供厥職。又冝爲恭皇立廟京

師。帝復下議。有司皆以爲冝如裒言。大司空師丹又曰。聖王制禮。取法於天地。故尊卑之禮。所以正天地之位。不可亂也。今定陶恭皇太后恭皇后以

定陶恭爲號者。母從子妻從夫之義也。欲立官置吏。車服與太皇太后並。非所以明尊無二上之義。定陶恭皇號謚前已定。義不得復改禮。父爲

士子爲天子。祭以天子。其尸服以士。子無爵父之義。尊父母也。爲人後者爲之子。故爲所後服斬縗三年。降其父母周。明尊本祖而重正統也。孝成

皇帝聖恩深逺。故爲恭王立後承祭祀。令恭皇長爲一國太祖。萬代不毁㤙義已備。陛下既繼體先帝持重太宗。承宗廟天地社稷之祀。義不得復

奉定陶恭皇祭。入其廟。今欲立廟於京師。而使臣下祭之。是無主也。又親盡當毁空去一國太祖不隳之祀。而就無主當毁不正之禮。非所以尊厚

恭皇也。由是上怒策免丹。後𡻕餘。下詔曰。漢家之制。推親親以著尊尊。定陶恭皇之號。不冝復稱定陶。其尊恭皇太后爲帝太后。丁后爲帝后。後更

號帝太后爲皇太后。太后崩。合𦵏稱孝元傳皇后陵。其後爲王莾毁發貶號。後漢安帝建光元年。有司上言皇考清河孝王。至德純懿。含弘光大。

既受帝祉。載生明聖。舊章法制。冝有尊號。不冝稱王。冝曰孝德皇。妣曰孝德后。祖妣宗貴人曰敬隱后。詔曰。某告祠高廟。使司徒震持節。大鴻臚特

進崇平侯常副。奉策壐綬到清河。上尊號。桓帝即尊位。追尊祖河間孝王曰孝穆皇。妣趙氏曰孝穆后。考蠡吾侯曰孝崇皇。尊母曰孝崇園貴人。靈

帝即尊位。追尊祖爲孝元皇。妣夏氏爲孝元后。考爲孝仁皇。母董氏爲慎園貴人。魏文帝制以後如以傍枝入嗣大位。不得加父母尊號。詔曰。依

漢祖之尊太上皇是也。具禮不以父命辭王父命。漢氏諸侯之入。皆受天子之命。胤于宗也。而猶顧其私親。僭擬天號。豈所謂爲人後之義㢤。後代

若有諸侯入嗣者。皆不得追加其私考爲皇妣爲后也。敢有侫媚妖惑之人欲悦時主。謬建非義之事以亂正統者。此股肱大臣所當禽誅也。其著

乎甲令。書之金策。蔵諸宗廟。副乎三府。尚書中書亦當各蔵一通。齊明帝即尊位。追尊考始安貞王爲景皇。妣妃爲懿后。君尊

諸子瓊林國無二王。國語。吳語。吳𣈆爭長未成。𣈆使復命曰。今君掩王東海。以淫名聞天子。掩。蓋也。淫。僭也。君有短垣而自踰之。垣者。諭禮防雖短

不可踰也。言王室雖卑不可僭也。况蠻荆則何有於周室。言吳姬姓而曰僭號。况於蠻荆有何義於周室而不爲乎。夫命圭有命。固曰吳伯。不曰吳

王。命圭。受錫圭之策命。周禮伯執躬圭。吳本稱伯。故曰吳太伯。諸侯是以敢辭。辭不事吳。夫諸侯無二君。而周無二王。君若無卑天子以干其不祥。

干。犯也。而曰吳公。孤敢不順從君命。吳王許諾。乃退就幕而會。幕。帳也。吳公先歃。𣈆侯亞之。天子尊無上。形至佚。心至愉。荀子。君子天子無妻。告

人無匹也。告。言也。妻。齊也。天子尊故無匹。四海之内無客禮。告無適也。適讀爲敵。足能行。待相者然後進。口能言。侍官人然後詔。官人。掌喉舌之官

者。不視而見。不聼而聦。不言而信。不慮而知。不動而功。告至備也。天子也者。勢至重。形至佚。心至愈。讀爲愉。志無所詘。形無所勞。尊無上矣。王侯

得一以爲天下正。老子。法本。昔之得一者。一。無爲道之子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

下正。言侯王得一。故能爲天下平正。其致之。致。𧦼也。謂下五事也。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發泄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

物無以生將恐㓕。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蹷。其月反。顛蹷也。群書足用事對。九重。萬乘。 得位。處勢。 北辰。南面。 朝萬國。威四海。事實。 名君。 黄

帝禽殺蚩尤。而諸侯咸尊爲天子。史本記。堯舜德章而身尊。前仲舒茉。舜德爲聖人。尊爲天子。記中庸。舜舉十六相。身尊道何高。杜詩。武王一戎衣

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尊爲天子。記中庸。漢文帝。親詘帝尊以信亞夫之軍。楊重𥠖。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衆庶如地。前賈誼治安策。

隋文以萬乘之尊。身决庶務。唐張元素傳。太宗。勿謂我尊而傲賢侮士也。舊唐張藴古大寳蔵。憲宗。陛下九重之尊。推崇無上。柳爲耆老請復尊號

表。六絰。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應之。曰大有。易大有卦。謙尊而光。卑而不可踰。謙卦。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記。坊記。諸子。故雖天

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孝經十六章。國君之尊。猶百世不廢其親。所以崇慶也。衆語子貢問篇。明主處必尊之勢。管明法解。法令明而賞罰之所立

者當。其主尊顯而姦不生。同上。凡有國之重器者。莫重於令。令重則君尊。君尊則國安。重令。人君所以尊安者。爲其威立而令行也。版法。凡人主所

以尊安者。賢德也。佐賢則君尊。國安民治。同上。貴冨尊顯民歸之。人主莫不欲也。形勢。故尚賢使能則主尊。苟君子。服天下之心。高上尊貴不以驕

人。非十二子。功臣用則必榮。聖臣用則必尊。臣道。子思曰。臣羈旅於此而辱君之威尊。亟臨華門。其榮多矣。孔叢子抗思。法蕃則上尊而不侵。上尊

而不侵。則主强而守要。韓非子有度篇。國治而兵强。地廣而主尊。姦朗。人主者。天下力以共戴之故安。衆同心以共立之故尊。功名。有天子之勢尊。

解老。道盈體冲。聖人之謙也。易稱謙尊而彌光。劉子明誕。不以德厚而矜物。不以身尊而驕民。誡盈。地以德廣。君以德尊上也。灌繆稱訓。處尊位者

必有公道而無私說。故稱尊焉。不稱賢也。詮言。諸史。故古者聖王制爲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後有官師小吏延及庶人。等級

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前賈誼治安策。人主所以尊顯。功名揚于萬世之後者。以知術數也。晁錯傳。體者立然後處尊安之實。揚廣譽

於當世。主父㥾諫伐匈奴書。君動靜以道奉順陰陽。則日月光明。風雨時節。寒暑調和。三者得叙則災害不生。五榖熟。絲麻遂。山木茂。鳥獸蕃。民不

疫疾。衣食有餘。若是則君尊民說。上下無怨。魏相傳。處南靣之尊。秉萬乘之權。貢禹傳。春秋之義。不以天子之尊加於諸侯。後荀奚傳。天子尊

爲無上。故天以爲子。位臨臣庶。威重四海。爰延傳。帝王之尊與天同位。吳志魯肅傳。陛下以北辰之尊。𣈆桓玄傳。元首之尊居有重門。唐李嶠傳。國

君之所以尊者。重其社稷也。苟社稷之不重。人君不得保其尊。劉蕡傳。聖人處宫室則思前王所以亡。朝萬國則思所以尊。謝偃傳。法一則主尊。趙

冬曦傳。及禍亂已平。君位尊安。蘇世長傳。人主居尊極之位。顓生殺之權。其爲威嚴唆矣。吳競傳。宸極之尊謂之神噐。五代史文集。降尊就卑。懷壐

蔵黻。張平子西京賦。天位不可久虛。萬機不可久曠。劉越石勤進表。議在雲臺上。誰扶黄屋尊。杜建都。竟能盡說諸候入。知有從來天子尊。杜口號。

譬喻。如堂尊無上矣。居如大神。動如天帝。苟正論。與天同位。吳志見史内。反說。德薄而位尊。鮮不及矣。易係辭。人不樂生則人主不尊。韓非子安危。

故桀貴爲天子而不足於尊。冨有四海之内而不足於寳。六反。君上愈卑。私門益尊。孤憤。桀。藉累世之資。居南面之尊。智足以距群下。感足以震海

内。紂亦藉累世之資。居南面之尊。威無不行。志無不從。到楊朱。陛下規模宏逺。左右文武。誠無將相材。奚用大庭廣衆與之量校。損萬乘之尊與臣

下争功哉。張行成傳。夫貢女子萬物。臣僕之職也。奈何以天子之尊。與匈奴約爲兄弟。蠻夷傳序。體題。九重。崇高。 高無與抗。儼然在上。賦偶。就則

如日。儼而若神。 享神明之祚。而分固莫抗。 持安榮之利。而勢無與均。分之一定斷不可越。義所當重誰其敢侮。 氣熖動人。篾有倒持之柄。生

殺由已。舉無敢抗之衡。賦隔。山備述於萬鈞。獻無不㓕。誼兼明於九級。高以難舉。聲律會元體題。九重。無倫。 嵩高。宸極。 儼然。隆貴。 位人臣之

極。而斷無可越之分。操天下之利。而信有獨專之勢。至尊羣書足用事實名君世俗之爲說者曰。堯舜揖遜。是不然。天子者勢位至

尊無敵於天下。夫又誰與遜矣。荀正論。湯武至尊嚴不失祗肅。前司馬相如封禪書。漢武帝詔。朕以眇身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本紀。朕獲承至

尊休德。傳之亡窮。施之罔極。董仲舒策制。朕夙寤晨興。永思所以奉至尊彰洪業。同上。奉至尊之休德。返衰世之陵夷。司馬相如傳。勒功中岳。以章

至尊舒盛德也。注。至尊天子也司馬長卿封禪文。宣帝五鳳三年詔。朕承至尊未能綏定匈奴。本紀。陛下初登至尊。與天合符。路温舒。傳上書。帝繇

側陋而登至尊。酷吏傳序。元帝永光四年詔。朕承至尊之重。不能燭理。本紀。成帝踐至尊之祚。爲天下主。谷永傳䟽。願陛下保至尊之重。秉帝王之

威。同上。唐太宗曰。人言天子至尊無所畏憚。朕不然。上畏皇天之鑒臨。下憚群臣之瞻仰。通鑑。臣伏見東宫。皇太子居之而在内。大安至尊居之反

在外。四方觀聽有不足焉。唐馬周䟽。高宗。太宗嘗命太子逰觀習射。太子辭。願得奉至尊居膝下。本紀。元宗。至尊收視於穆清。陸贄論前所荅奏未

施行狀。德宗。自𥠖獻而上。獲覩至尊之景光。同上。請數。對群臣論事狀。諸子。爲天子父。尊之至也。孟子萬章上。明堂太廟。𡸁冠解劒。緩帶而𥨊。非郊

亭大而廟堂狹小也。至尊居之也。天道之貴也。非特天子之爲尊也。所在而衆仰之。淮氿論訓。諸史。金門玉堂。至尊之居。前五行志。承至尊之命。𦋺

賔傳。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蹕而行。靜室而止。後謝弼傳。萬乘至重。天王至尊。孔融傳。降至尊而勞萬乘。待能者以殊禮。北周武帝紀。文集。君父至

尊。選楊子幼報縣會宗書。實至尊之所御。保延壽而冝子孫。王文考靈光殿賦。今春喜氣滿乾珅。南北東西拱至尊。杜口號。至尊方旰食。使爾布嘉

惠。逆樊御史。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荅升平。諸將。陛下郊天地。饗宗祧。陰陽恊和。動植交暢。丕建至尊之稱。柳爲百官上尊號表。傳記。天下至

尊。即官存天下之號而兼萬國矣白虎通。王者食所以有樂何。樂食天下之太平。當積之饒也。言天子至尊。非功不食。非德不飽。同上禮樂篇。譬喻

觀法於天則北極至尊。後荀爽便冝策。日者衆陽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孔光傳。日蝕對哀帝朝。反說秦滅六國。升至尊之日淺。史曆書。履至尊

而制六合。執敲朴以鞭笞天下。前賈誼過秦論。雖厥裁之不廣。侈靡踰乎至尊選張平子西京賦。何必撓廢公方。崇聚私貨。降至尊而代有司之守。

辱萬乘以効匹夫之蔵㢤。唐陸贄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德宗朝。事對。君父。勢位。 身承。衆仰。 思奉。穫承。體題。無二。無上。 隆貴。崇高。 無倫。綦

貴。賦偶。勢處人上。位隆域中。 位處無敵。執操可爲。 取衆於日也。赫赫以臨下。合符於天也。巍巍而宅中。 冨貴無敵。罙高莫踰。 貴則無敵。分

爲有常。 俯聮臣陛高以如堂。蔑視民星象焉猶日 無得踰焉。孰能與此。 日表臨下。天感動人。 高矣取一堂之譬。巍然極萬乘之屬。 與天

之合。而天圓莫及。如堂之高。而堂高獨尊。賦隔。諸其無上。言備述於爰延。喻以難攀。策詳陳於賈誼。聲律會元體題。巍巍。處勢。 儼若。無上。賦偶。堂

陛嚴弓。主勢主重。斤斧施弓。威權獨持。位尊諸儒鳴道集易無體。彰之者乾坤也。所以爲易之門。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

簡則。易從易簡而天下之理得。天下之理得。則不疑所行。乃詣夫成位。觀天地設位。乾坤成列。則行乎其中。立乎其中者已不言而諭。可灼見夫成

位乎其中矣。易簡稱賢人。非賢於人也。不居其聖耳。成位乎其中。是乃正位居體者也。眞君無爲。常不用而寓諸庸。故必退託於虛位。未嘗先人者

也。是以其德則稱賢而不稱聖。其卦則處坤而不處乾。於服則言裳而不言衣。於數則居六而不居九。然成位乎其中。則立天下之正位。兹所以爲

皇極也。尊莫加焉。人以其尊之至而聖道之極致也。固有歎其不可階而升。至公孫丑則謂道則高矣美矣。冝若登天然。道雖若此而位則居中。天

下同歸德則簡。易。一以該萬。易所以無等而至平。有足者皆可至。特不可階而升。徒困於等級耳。儻未覩易簡之若此。則起歆羡之心。乃至超出事

物之表以求之。於是循階歴級而進焉。然以不見道而賢者過之。故終莫能與之俱也。故有亞聖之大賢而又有上賢次賢。又其次則等級不可以

悉數。而謂之某賢於某若干。既有等差。易斯變矣。皆棊高美之過也。於是易者變而爲難。簡者變而爲煩。此大道所以不明。而聖傳所以不屬也。遂

使後學乃謂冝若登天猶不可及。况。易簡之甚邪。聖人絶𩔗離倫一何簡易之若此。是使入聖之路。所以卒至於堙没。皆不明之過。由照非黄中之

患也。然則高者特高而已。非尊也。盖高者等級之崇。而尊者乃自然之成位。非人力之可能也。高以等級多而位衆故不尊。而自然之成位則一而

已。無爲而生萬物。至一而總群動。兹所以獨尊焉。尊無二上故也。此眞土之精。中藴君火。具内外之景而無生威者也。生生之易如斯而已。過是則

位雖高終不如與此。愈用力而愈逺矣。學者安可不深明。易簡之理。得。易簡之理。則高美之道舉積此矣。知學道而不知明辨正位。非善學也。

始天尊茅山志上清道祖大洞至尊元始天王上皇天帝紫霞虛皇天尊。元始天王。乃玉清元始天中之尊。黄廷經云。上

清紫霞虛皇尊。玉緯經云。虛皇者。大道之所理。即大道之域。包羅三清。道之祖也。九天生神章稱大洞尊神是也。聖師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

君。玉晨大道君居恊晨靈觀𡺿𡾓之臺。治蕊珠日闕館七暎紫房。左帶神虎。右珮金眞。龍冠鳳裙。羽䙱錦帔。侍衛天眞。玉童玉女各三萬人。所謂太

上者道之子孫。審道之本。洞道之根是以上清眞人爲老君之師。萬道之主。有傳紀名八素上經。又曰。太上隱書金眞玉光豁落七元八景飛經。黄

庭經所稱太上玉晨大道君。正太上之尊也。聖師紫宸太微天帝大道君。太㣲天帝爲三十六天帝之。主治太㣲紫宸玉闕之内。授以金闕帝君

日中五帝。字曰日䰟珠景昭韜緑暎廽霞赤童玄炎𩖠象。凡十六字。此是採服飛根之道。一名赤丹金精石景水母玉胞之經。聖師金闕帝宸後

聖玄元上道君。玄元上道君。地皇之冑。居瓊臺之殿。侍女。從官三萬人。上升上清。中㳺太極。下治十天。乘三素飛輿。陰察欎絶。洞臺諸天。河海翔。

小有解駕龜山。以㧞試衆仙。隨才授職。五年一下㳺。一年一朝上清。有傳紀名靈書紫文。一曰五老寳經。今三天列紀是也。 聖師上清九㣲太眞

玉保王金闕上。相大司命高晨師東海玉明青華小童大道君。青童大君。一號青盖紫童。一號斗中眞人。治東海大方諸宫東華山丹闕黄房之内。

乘碧霞流景雲輿。帶飛青翠羽龍。青翠羽龍帔。從桑林千眞㖟涓子三元眞一經。㖟太虛赤眞人消魔経。以𣈆代降魏夫人家。嘗以三月十八日。十

二月二日。與茅司命同至旬曲推。校學者。有。傳紀名玉保洞觀經。一曰雲林上玄品。 聖師金闕上宰西極西城總眞道君。總眞大君姓王諱逺字

方平。益州西城山即西極總眞之府。領仙官五千人治其所。茅司命之師也。嘗降蔡經家會麻姑。漢安元年壬午從者君䧏鶴鳴山。㖟天師張道陵

經符千卷。降陽洛山㖟清虛眞人清虛上経三十三卷。𣈆代復降陽洛㖟道於魏夫人。及㖟楊許三眞經法。𡻕以二日同茅司命㳺盼華陽。推㧞學

眞男女當爲眞人者。成都括蒼崑崙皆爲總眞仙府。王君緫司太平下教二十四。眞人是爲三洞教主聖師。小有天王太素清虛道君。

上清経籙聖師七傳眞系之譜。

{{{caption}}}

唐白居易長慶集畫元始天尊讃並序。元者。諸天之先。始者。萬靈之母。混而成一。强以爲名。至㢤無上尊。得以是爲號。正月二十有三日。德宗神武

孝文皇帝上九仙之月。遏八音之日也。皇帝教弘玄訓。業奉眞宗。承文祖之貽謀。申孝孫之誠敬。以謂元始天尊者。眞儀不逺。随。相而生。神用無方。

應念而至。故命設繪素。展儀形。五彩彰施。七寳嚴飾。所以表當宁之瞻仰。感在天之聖神。通玄應於希夷。集靈祐於盻蠁。詞臣承命。跪唱讃云。 玄

聖何在天上天。欲徃從之窅無縁。命工設色五彩宣。忽如眞相現於前。聖應聖兮玄又玄。薦百福兮垂萬年。來和天尊

事林廣記來和天尊。有楊礪者。未仕時夣至一官府。一人衣冠狀貌甚古。語礪曰。汝能從吾逰乎。礪唯唯。逐引礪至一宫殿。深邃嚴宻。一王者秉珪

南面最上坐。礪方拜。次見案上簿籍填委。列世人姓名于上。竊視之見已名冠其首。因請其所以。主案者指王示礪曰。此來和天尊也。異日當爲汝

主。冝善事之。礪𠕂拜而出。後登進士第爲襄王府記室。礪歸語其子曰。吾觀襄王儀表。眞向所夣來和天尊也。至道初太宗立襄王爲皇太子。繼登

大寳。即宋眞宗云。張師正括異志刑部尚書楊公礪爲員外郎時。嘗夣人引導云謁來和天尊。及見天尊年甚少。睟穆之姿若氷玉焉。楊公伏謁。天

尊慰。藉之甚厚。及覺。莫諭其事。後章聖皇帝育德儲闈。尹正神州。楊公入幕。始謁而歸。語諸子弟曰。吾適謁皇太子。乃吾頃夣來和天尊之儀狀也

事在礪本傳。保生天尊台州府志天慶觀。宋祥符二年。詔東京建昭應宫。且加九天司命尊號曰保生天尊。宋夏

文莊公集奉和御製九天司命降臨。緝熈綿㝢肅邉疆。蕃祉紛綸顯阜昌。眞馭告期通夣寐。嚴宸精意爲壇場。青煙漏上盈中禁。碧輦霄分下彼

蒼。照地輝光蒙鶴𦦨。靄人嘉氣雜蕭薌。峒山順拜鴻儀展。太古靈源宻命揚。載仰金姿唯睟穆。稍瞻雲䙱更輝煌。曉霞㣲動觚稜峻。弦月斜明玉瑱

方。丹鳳卷旗嚴藻衛。緑車旋軫向仙郷。春祺渙汗均流慶。睿唱昭廻紀降祥。萬國頌聲皆載路。巍巍馨烈邁成康。

唐張九齡曲江集畫天尊像銘。并序。 畫天尊像者。贈吏部侍郎武功蘇公太夫人崔氏爲公卒哭日之所作也。蘇公有重名於時。未大用而卒。遭

命不遂。當代所悲。况作𡣕于公。鞠凶在疚。援詩以誓其節。執禮而哭於晝。哀而能感。感而能通。極希㣲而不見。中恍惚其如有。於是欲介景福。將祈

太清。因心寓象。命工設色。飾金闕。圖玉皇。元天不逺。眞官在列。飄若靈氣爛其神光。彼昭厥誠。允速其應。斯所謂玄鑒無昩。當受謁帝之符。幽魂有

憑。必署昇仙之籙。此固崔氏至願也。有足悲者。不其猗歟。銘曰。 至㢤天京。災刼不及。上有靈府。聖眞所集。彼美孟姜。聞斯洞彰。仙道貴度。我君則

亡。猗歟我君。蔚爲人傑。命屈金鉉。神傳玉訣。逰魂太素。介福上清。式圖元象。永觀厥成。白居易長慶集畫大羅天尊讃文 道用無窮。統之者大聖。

神化不測。感之者至誠。非圖像無以示儀形。非供養無以展嚴敬。故一念一禮而福隨之。畫大羅天尊者。奉爲順宗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忌辰之

所造也。皇帝祖玄元之風。嗣清浄之理。志在善繼。心惟孝思。申命工人。彰施繪事。粹容儼若。眞相炳焉。憑志誠而上通。𡸁景福而下濟。詞臣奉詔。恭

爲讃云。眞通之象。孝感之心。率土瞻仰。在天照臨。蓄爲精誠。發爲圖畫。如從大羅。應念而下。 又唐元和己丑𡻕四月十四日。畫大羅天尊一軀

成。奉爲睿聖文武皇帝降誕之辰所造。惟𡻕之春。惟月之望。誕千年一聖之始。降百祥萬壽之初。電繞樞而夜明。雷出震而時泰。皇帝孝敬寅畏。憂

勤勞謙。以謂無疆之休。雖肇自於元聖。莫大之慶。思廣被於羣生。爰命國工。俾陳繪事。眞相儼若。玄風穆如。疑從大羅。感聖而降。至誠上通於一德。

景福旁濟於萬靈。休命耿光。自兹無極。詞臣承詔。恭爲讃曰。大羅天兮高不測。浩無倪兮杳無極。中有聖兮無上尊。惟玄德兮可升聞。圖相好兮

仰高眞。誠上感兮福下臻。俾百祥兮與萬壽。配勝日兮而長新。文苑英華唐梁肅大羅天尊畫像讃并序。維唐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集無宣字

孝皇帝。以大功平大難。以大孝纉大業。少康復業。集作臣復下武繼文。丕丕崇崇。千古同德。亦既猒代。去而上仙。衣冠留于喬岳。曜魄歸乎太極。惟

夏四月十有八日。實遺弓之辰。皇上追聖集作藝祖之烈光。申孝孫之永慕。載揚至集作大道之頥。用弘上清之福。爰詔國工。以是日畫大羅天尊

像一軀。混成眞精。揮倬神化。包裹六極。覆露九皇。巍乎道主之德。相既明。至㢤聖人之孝思可見。小臣肅拜手集作首受詔爲之讃云。集作曰 至

陽之原。無窮之門。大羅之界。象帝之尊。文明武德。有赫孝宣。道光乾元。人畏軒轅。翼翼睿宗。嗣武統天。或圖尊容。追孝前文。肅拜稽首。臣敢颺言。惟

此功德。載煥載玄。既祐聖神。介福無邉。亦祐我后。壽考萬年。播芳大全趙承之賀王屋山天尊降表盛德感通。眞靈降格。金簡玉札。自古莫窺。風

馬雲車。乃今親覩。中賀竊以先朝秘殿。肇祖帝之躬臨。近𡻕南郊。赫衆星之丕應。蓋已和同而無間。固冝陟降而弗違。非聖孰能。實天堯享。恭惟 

皇帝陛下。力行慈寳。深體道樞。事帝極其肅祗。震于神物。保民逹乎仁愛。播爲頌聲。方當定鼎之陪都。載緝封蠻之盛典。仍即仙山之勝。復瞻𩖠馭

之㳺。維申錫於休祥。可揆知於天意。臣久參從橐。逺守州符。阻陪來賀之班。第罄無疆之祝。 石天尊太平廣記巫山神女

祠隔岸有石天尊。詳仙。 鐵天尊輿地紀勝潼川鐵天尊在飛烏縣廣福。觀。天寳中節度使章仇兼瓊鑄。靈應甚多。

木像天尊太平廣記黄觀福者。百丈縣民之女也。幼不茹葷血。好清浄。忽謂父母曰。門前水中極有異物。常時多與

父母說奇事。先兆徃徃信驗。聞之因以爲然。隨徃㸔之。水果洶涌。乃自投水中良久不出。漉之得一古木像天尊。金彩已駮。狀貌與女無異。水即澄

靜。詳女仙傳黄觀福。玉石天尊安祿山事迹天長節安禄山進玉石天尊一鋪。請於湯所安置。玄宗命置於池内暖殿。

木紋如天尊茅亭客話大中祥符六年。緜州彰明縣崇仙觀柏柱上有木絞如畫天尊狀。毛髮眉目衣服履

舃纖縷悉備。知州劉公宗言遂繪事奏聞。奉聖㫖余津置赴闕送玉清昭應宫。其觀主賜紫及茶絹等物。今川民皆圖畫供養之。芝類

天尊太平廣記唐天寳中臨川李嘉所居柱上生芝𩔗天尊。 神尊元眞子碧虛篇無涯者。辯伯也。涯之言曰。黄郊

之帝曰祗卑。紫㣲之帝曰神尊。碧空之帝曰靈荒。神尊王於天。日月星漢屬焉。神尊曰。朕有天。祗卑曰。朕有地。靈荒恠天地之名而問之。祗卑曰。乾

穹然如帳幬物。尊五星。交列宿。緊邉層輪。日月中文。帶河漢。絶雰祲。雲霞列仙天宫殿。願帝之上而居焉。㤗元尊海録碎事

㤗元尊。天神也。齋房𣣱。 師嚴道尊禮記學記。凡學之道。師嚴爲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

皇道尊唐陸龜蒙笠澤叢書幽居賦。 遇境逍遥。就魚鳥之性樂。開襟散誕。見羲皇之道尊。天王至

東漢書孔融傳。萬乘至重。天王至尊。身爲聖躬。國爲神器。文動至尊北史董紹傳。孝武崩周文與百官推

奉文帝。上表勸進。令吕思禮薛憕作表。前後再奏。帝尚執謙沖不許。周文曰。爲文能動至尊。唯董公耳。乃命紹爲第三表。操筆便成。表奏。周文曰。開

進人意。不當如此也。及登祚方任用之。 無功之尊史記人主之子。骨肉之親也。猶不能無功之尊。無勞之奉。而守

金玉之重也。 配天之尊唐柳宗元集禮部賀尊號表。臣聞立極之大。四海無以報神功。配天之尊。萬物不能崇

德。紫極之尊任子淵乾元節開啓䟽七寳千重永護玉毫之相。衆星北拱。長扶紫極之尊。 齒爵

之尊宋孫覿鴻慶居士集謁葉寺丞啓。仕以爲貧。已久冒軒裳之寵。老而辭位。更濫居齒爵之尊。一統之

元王惲秋澗集賀正旦慶八十表。明堂受藉。萬方一統之尊。神策探祥。八秩同大春之首。稽諸前古。曾未多聞。仰之彌

元王惲秋澗集中丞王公詩文汪汪黄陂。撓之不渾。岩岩高山。仰之彌尊五福之尊元王惲秋澗集賈公

世德碑。有遐福大集公身。八秩之壽。五福之尊。德薄位尊易繫辭。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

矣。天下逹尊孟子公孫丑下天下有逹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郷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

踰尊孟子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踰尊。䟽踰戚。可不慎歟。年同以尊左傳昭元年。楚子干奔孚。

叔向使與秦公子同食。皆百人之餼。趙文子曰。秦公子冨。叔向曰。底禄以德。德鈞以年。年同以尊。德尊𧮭書跨鼇先生曰。武王以

太公爲尚父。而憲宗亦稱郭子儀爲尚父。桓公以管仲爲仲父。而夏侯纂亦以秦宓爲仲父。是皆尊之也。何如。亦曰德而已矣。以卑

易尊戰國策蘇子曰。敬秦以爲名。而後使天下憎之。此所謂以卑易尊者也。 周道尊尊史記梁孝

王世家。太后謂帝曰。殷道親親。周道尊尊。其義一也。帝召諸大臣曰。太后言何謂也。𡊮盎等曰。殷道親親者立弟周道尊尊者立子。殷道質質者法

天。親其所親故立弟。周道文文者法地。尊者敬也。敬其本始故立長子 定一尊史記李斯傳。斯上書曰。古者天子散亂。莫

能相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开有天下。辨白黑而定一尊。注。索隱曰。劉氏云秦

始皇並六國定天下。海内共尊立一帝。故云定一尊也。而私學乃相與非法教之制。聞令下即各以其私學議之。禁之便。吉事尚

荀子大略篇。吉事尚尊。䘮事尚親。言事。朝廷列位也。䘮事。以親者爲主。禮記曰。以服之精麤爲序也。道存則尊

抱朴子嘉遁篇。且夫道存則尊。德盛則貴。犬傍無骹尊韻府羣玉齊王亮爲𣈆陵守時。𣈆陵令沈㠝之好犯

亮父名。亮不堪。遂啓代之。㠝之怏怏曰。下官以犯諱被代。未知明府諱。若爲攸字。當作無骹尊傍犬。爲犬傍無骹尊。若是有心悠。無心攸。乞告示。亮

不履下床跣足。㠝之大笑去。 萬國尊唐韋應物詩雄都定鼎地。勢㨿萬國尊。河岳出雲雨。土圭約乾坤。 將相

重則君尊唐李衛公集論朝廷事體狀。人主之尊譬如堂。羣臣如陛。衆庶如地。故陛九級上廉逺地則堂高。陛無級

廉近地則堂卑。亦由將相重則君尊。其勢然也。學成行尊唐韓昌黎集太學生何蕃傳。蕃𡻕舉進士。學成行尊。自太

學諸生推頌不敢與蕃齒身没名尊唐皇甫湜持正集傷獨孤賦。聞古人所孜孜兮。貴身没而名尊。顔冉不登下壽

兮。門百里而愈尊。日休四尊唐皮日休集鹿門隱書。自尊其道。堯舜不得而卑。自尊其親。天下不得而詘。自尊其

己。孩孺不得而娱。自尊其志。刀鋸不得而威。曰四尊。一時推尊宋蘇東坡集題陳吏部詩故三司副使吏部陳公某。

不及見其人。然少時所識一時名卿勝士多推尊之。公之孫師仲。録公之詩二十五篇以示余。三復太息。以想見公之大畧云。可法

可尊宋張元幹代賀侍御啓學術貫通於古今。名節逺追於賢哲。柔不茹而剛不吐。事可法而德可尊。北極齊

宋王珪華陽集北極齊尊。諸天宻護。流景光而配日。崇厚德以儀坤。顔眞卿詩尚書北斗尊。 崇廟稱尊

宋韓魏公安陽集並州新脩廟學記。唯郡縣守長得施其教者。能興學以恢其德。崇廟以稱其尊。斯可謂逹其本者也。道義日

元王惲秋澗集追謚都運梁公制。先儒耆德之間。有泰和能臣之譽経綸事徃。道義日尊。 恪尊北史吐谷渾傳。其主

夸吕立號其妻爲恪尊。又周書號爲恪尊。邑尊宋洪适盤洲集宗人應賢。婺源張氏之壻也。治邑清介。一無所私。其列獄貽書。郡幕

至以邑尊稱之。其里諺如此。戯成絶句。 自昔爲門壻。于今是邑尊。秋毫無假借。情話與誰論。不動尊頌古聮珠慈明因僧

問如何是不動尊。師曰提不起 高峯妙曰不動尊。提不起。茫茫宇宙誰能委。秋江清夜月澄鮮。鷺鶯飛入蘆花裏。惟我獨

佛祖統紀三教出興篇云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四月八日。佛從母夫人右脇而出。自行七步。舉右手而言曰。天上天下。惟我獨尊。

足尊法華經云無上兩足尊。願說第一法。如來福足。慧足。故名兩足。金龍尊光明經云。過去有王名金龍尊。

常以讃嘆讃嘆。各自稱尊佛祖統紀宋孝宗幸上竺。大士殿問訥法師。合拜不合拜。師曰。不拜則各自稱尊。拜則逓

相恭敬。上忻然致拜。互見敬字。聖道獨尊輔教編必孝篇云。夫聖人之道大臻巍巍乎獨尊於人天。不可得而生也。

不可得而死也。及其應物。示同乎天人。尚必順乎人道。不敢忌其母之既死。不敢拒其父之見命。人尊寳積経加持於彼界。導師

能了知。親近於諸友。人尊悉照見。世尊翻譯名義𣑽語路迦那他。華言世尊。天上人間所共尊。故此佛十種通號之一也。詳佛字

大覺世尊仁王経䟽云覺中道理。名爲大覺。天人所重。名曰世尊。大孝釋迦尊

盂蘭盆経䟽云。稽首三界主。大孝釋迦尊。累刼報親㤙。積因成正覺。詳盆字。道德至尊須眞天子経道德至尊及

大神足以法寳施示人覺乘。詳天。貴極至尊金光明玄義今明帝王。應具三義。謂帝慧王也。帝則貴極至尊至重。

慧則神謀聖策。王則萬國朝會。備此三義。稱帝慧王。不信三尊罪業報應教化地獄経信相白佛。有衆生身體頑痹。

眉須墮落。舉身洪爛。烏棲鹿宿。人跡未絶。玷污親族。人不喜見。名爲癡病。何罪所致。以前世時坐不信三尊。不孝父母。破壞塔寺。剝脫道人。砟射賢

聖。傷害師長。常無返復。背㤙忘義。常行苟且。媱嫟所尊。不避親踈。無有羞耻故獲斯罪。妙湛總持不動

楞嚴経妙湛總持不動尊註云。讃佛三身也。妙湛法身。總持報身。不動應身。如月現千江。無來去。相。天上人間。至尊無上。故名。

尊住世析津志辛卯年至正十一年。世尊示生至是二千三百八十年。示㓕二千三百一年。大教東被一千三百八十五年。

{{雙行註文| 世尊黙然曾慥𩔗說范寗 豫章八日請佛。有衆僧疑惑欲作答。有小沙彌曰。世尊黙然。則爲可許。衆從其議。

{{雙行註文| 尊氏千家姓商音 宛丘元和姓纂古尊盧氏之後。

洪武正韻租昆切。西方雉名也。爾雅西方曰鷷。郭璞注說。西方雉之名。孫愐唐韻將倫切。丁度集韻蹝倫切。或作蹲。司馬光𩔗篇又從倫切。徂尊切。

郭守正紫雲韻粗昆切。楊桓六書統精母昨旬切。从鳥尊聲隷熊忠韻會舉要商。清音。趙謙聲音文字通。晶君切。雉名。亦借尊作鷷非尔。

西方曰鷷。俗字雙音見从音。篆韻會定正字切精昆。精精箋。鷷。書說文見杜从古集篆。古文韻海。六書

六書 草統書鮮于樞見草書集韻

租昆切。許慎說文。薉貉中女子無絝。以帛爲脛空用絮補核。名曰繜衣。狀如䄡䄖从糸。尊聲。子昆切。宋重修廣韻祖昆切。衣也。釋行均龍龕手

鑑布衣名也。楊桓六書統精母。統聲隷。趙謙聲音文字通晶昆切。急就章。禪衣蔽膝布母繜。注。布母繜。狀如䄡䄖。 方音見上聲

六書 隷統。書六書

租昆切。顧野王玉篇子昆切。山長也。宋重修廣韻將倫切。山貌。又祖昆切。丁度集韻蹤倫切。山銳高貌。吳棫韻補叶音從倫切。山貌。楊雄甘泉賦。配

帝居之縣圃兮。象泰臺之威神。洪臺掘其獨出兮。㮹北極之嶟嶟。楊桓六書統精母原聲隷省

六書 隷統書六書

嶟嶟漢雋又㮹北極之嶟嶟。𣈆灼曰。嶟。嶟概㮹也。師古曰。言高臺至北極。其狀竦峭嶟嶟然也。嶟。千句反。又音遵。

租昆切。丁度集韻戈戟底。楊桓六書統篆精母。又租本徂悶二切。統聲隷書六書隷統書六書

鐏氏氏族畧見纂要

租昆切丁度集韻蹲也。莊子踆於𥧾水。 篆楊桓六書統精母。余見 韻清母書六書

租昆切。丁度集韻水至也。司馬光𩔗篇又將先切。水名也。又才先切。又徂悶切。又才甸切。楊恒六書統原聲隷

 六書隷統書六書







永樂大典卷之三千五百八十五

重録總校官侍郞臣高 拱

學士臣翟景淳

分校官諭德臣張居正

寫書官序班臣吳芳

圈㸃監生臣蒋 洲

臣蘇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