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一 永樂大典
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二
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三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二 八賄

水經六

水經濕水出鴈門陰舘縣東北過代郡桑乾縣南。濕水出于濕頭山。一曰治水泉發于山側㳂坡歴澗。東北流出山。逕陰舘縣故城西。縣故樓煩郷也。漢

景帝後元三年置。王莽更名冨臧矣。魏天安三年齊平徙其民於縣。立平齊郡。濕水又東北流左會桑乾水。縣西北上下洪源七輪。謂之桑乾泉。即

溹涫水者也。耆老云。其水潜承太原汾陽縣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謂之天池。方里餘。其水澄淳乾净而不流。君安定朝那之湫淵也。

清水流潭。皎焉冲照。池中嘗無斥草。及其風澤有淪。輙有小鳥翠色。投淵衝出。若會稽之私鳥也。其水陽焊不耗。陰霖不濫。無能測其淵深也。古老

相傳言。嘗有人乘車於池測。匆遇大風飄之於水。有人獲其輪於桑乾泉。故知二水潜流通注矣。池東隔阜。又有一右池。方可五六十步。清深鏡㓗。

不異大池。桑乾水自源東南流右會馬邑川水。水出馬邑西川。俗謂之磨川矣。盖狄語言訛。馬磨聲相近故爾。其水東逕馬邑縣故城南。干實搜神

記曰。昔秦人築城於武周塞内。以備胡。城將成而崩數矣。有馬走一地周旋反覆。父老異之。因依以築城。城乃不崩。遂名馬邑。或以為代之馬城也。

諸記紛競。未識所是。漢以斯邑封韓王信。後為匈奴所圍。信遂䧏之。王莽更名之曰章昭水。其東流桑乾木。桑乾水又東南流。水南有故城。東北臨

河。又東南石合濕水。亂流。枝之南分桑乾水。又東左合武周寒水。水出故城東南流出山逕日没城南。盖夕陽西頽。戎車所薄之城故也。東有日中

城。城東又有早起城。亦曰食時城。在黄爪阜北曲中。其水又東流右注桑乾水。桑乾水又東南逕黄瓜阜曲西。又屈逕其堆南。徐廣曰。猗盧廢嫡子

曰利孫于黄爪堆者也。又東右合枝津。枝津上承桑乾河。東南流逕桑郡北。大魏因水以立郡。受厥稱焉。又東北左合夏屋山水。水南出复屋山之

東溪。西北流逕故城北。所未詳也。又西北入桑乾枝水。桑乾枝水又東流津委浪通結兩湖。東湖西浦淵潭相接。水至清深。晨鳬夕鴈泛濫其上。黛

甲素鱗潜躍其下。俯仰池潭意深魚鳥所寡。唯良木耳。俗謂之南池。池北對注陶縣之故城。故曰池南也。南池水又東北注桑乾水為濕水。並受通

稱矣。濕水又東北逕魏亭西。盖皇魏天賜三年之所經建也。濕水又東北逕白狼堆南。魏列祖道武皇帝於是遇白狼之瑞。故斯阜納稱馬。阜上有

故宫廟樓榭基雉尚崇。每至鷹隼之秋。羽獵之曰。肆閲清野。為昇眺之逸地矣。濕水又東流四十九里東逕巨魏亭北。又東崞川 注之。水南出崞山

縣故城南。王莽之崞張也。縣南面玄岳。右背崞山。處三山之中。故以崞張為名矣。其水又西出山謂之崞口。北流逕繁畤故城東。王莽之冨要也。又

北逕巨魏亭。又北逕劇陽縣故城西。王莽之善陽也。按十三州志曰。在陰舘縣東北一百三里。其水又東注于濕水。濕水又東逕班縣南。如渾水注

之。水出凉城旋鴻縣西南五十餘里。東流逕故城南北。欲謂之獨谷孤城水。亦即名焉。東合旋鴻池水。水出旋鴻縣東山下。水積成池。北引魚水。水

出魚溪南流注池。池水吐納川流。以成巨涒。東西二里。南北四里。北對凉州地之南池。池方五十里。俗名乞㐲𡊮池。雖隔越山阜。鳥道不逺雲霞之

間。常有西南流逕旋鴻縣南。右合如渾水。是總二水之名矣。如渾水又東南流逕永固縣。縣以太和中因山臺之目以氏縣也。右會年水。水出平城

縣之西苑外。武周塞北。出東轉逕燕昌城南。按燕水建興十年慕容寳自河而還。軍敗於叅合。死者六萬人。十一年出衆北至叅合。見積骸如山。設

策弔之。死者父兄皆號泣。六軍哀慟。𡸁慙憤嘔血。因而寢疾焉。舉遇平城北四十里疾篤。築燕昌城而還。即此城也。故北俗謂之老公城也。羊水又

東注于如渾水。亂流逕方嶺上。有文明太皇太後陵。陵之東北有高祖陵。二陵之南有永固堂。堂之四周隅雉列榭階欄檻。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

石也。檐前西柱。採洛陽之八風谷黑石為之。雕鏤隱起。以金銀間雲雉有若綿焉。堂之内外四側。結兩石扶帳。青石屏風。以文石為縁。並隱起忠孝

之容。題刻貞順之名。廟前維乃石為碑獸。碑石至佳。左右列栢四周。迷禽闇日。院外西側有思遠靈圖。圖之西有齋堂。南門表二石闕。闕下斬山累

結御路。下望靈泉宫池。皎若圖境矣。羊水又東注如渾水。又南至靈泉池枝津東南注池。池東西一百步。南北二百步。池渚舊名白楊集。泉上出白

楊樹。因以名焉。其猶長楊五柞之流稱矣。南靣舊京。北背方嶺。左右山源亭觀繡峙方湖。及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如渾水又南遷北宫下。舊官人作

薄所在。如渾水又南分為二水。一水西出南屈入北苑中。歴諸池沼。又南逕虎圈。東魏大平眞君五年戌之以虎牢也。季秋之月。聖上觀御圈上。勑

虎士効力於其下事同奔戎。生制猛獸。即詩所謂袒禓暴虎獻于公所也。故魏有捍虎圖也。又經平城西郭内。魏太常七年所成也。城周西郭外。有

郊天壇。壇之東側有郊天碑。延興四年立。其水南又屈遷平城縣故城南。史記曰。高帝先至平城。史記音義曰。在鴈門。即此縣矣。王莽之平順也。魏

天興二年遷都於此。太和十六年破大華安昌諸殿。造太極殿東西堂。及朝堂夾建象魏乾先中陽瑞門。東西二掖門。雲龍神虎中華諸門。皆飾以

觀閣。東堂東接太和殿。殿之東階下有一碑。太和中立石。是洛陽八風谷之緇石也。殿之東北接紫宫寺。南對承賢門。門南即皇信堂。堂之四周。圖

右聖忠臣烈士之容。列題其側。是辯章郎彭城張僧逹樂安蔣少逰于堂南對白臺。臺甚高廣。臺基四周列壁閣。路自内而升。國之圖籙祕籍。悉積

其下。臺西即朱明閣。有侍之官出入所由也。其水夾御路南流逕篷臺。西魏神瑞三年人毁建白樓。樓甚高聳。加觀榭於其上。表裏飾以石粉。𣉞曜

建素赭白騎分。故世謂之白樓也。後置大皷於其上。晨昏伐以千椎。為城里諸門啓閉之候。謂之戒晨皷也。又南逕皇舅寺西。是太師犂昌憑晉國

所造。有五層浮屠。其神圖像皆合青石為之。加以金銀火齊衆彩之。上煒煒有精尤。又南逕永寧七級浮屠西。制甚妙工在寡雙。又南逺出郊郭。弱

柳蔭街。系楊被浦。㳂私引裂。用周圍撓長塘曲池。所在布護。故不可得而論也一水南逕白登山西。服䖍曰。白登臺名也。去平城七里。如淳曰。平城

傍之高城若丘陵矣。今平城東十七里有臺。即白登臺也。臺南對罡阜。即白登山也。故漢書稱上遂至平城。上白登者也。為匈奴所圍處。孫暢之述

畫曰。漢高祖被圍七日。陳平使能畫作美女。送與冐頓閼氏。恐冐頓勝漢。其寵必衰。說冐頓解圍於此矣。其水又逕寧先宫東。獻文帝之為太上皇

也。所居故官矣。宫之東次下有兩石柱。是石虎鄴城東門石橋柱也。按住勒趙建武中造。以其石作工妙徙之於此。余為尚書祠部與冝都王穆罷。

同拜北郊親所逕。見柱側悉鏤雲矩。上作蟠墻。甚有形勢。信為工巧。去子丹碑側逺矣。其水又南逕平城縣故城東。司州代尹治皇都洛陽。以為恒

州水左有大道壇廟。始光二年少室道士㓂謙之所議建也。兼諸岳廟碑。亦多所署立。其廟階三成四周欄檻。上階之上。以本為員基。令干相枝梧。

以板切其上。攔陛承阿上員制如明堂。而專室四户。室内有神坐。坐右列王罄。皇與親降。受籙靈壇。號曰天師。宣陽道式。暫重當時。壇之東北。舊有

静輪宫。魏神嘉四年造。枊亦相梁之流也。臺高廣。超出雲間。欲令上延霄客。下絶器浮。太平眞君十一年又毁也。物不停固。白登亦繼褫矣。水右有

三層浮屠。眞容鷲架。悉結石也。裝制廉質。亦盡美善也。東廓外太和中間人宕昌公鉗耳處。時立祗洹舍於東畢。椽瓦梁棟。臺𨐧欞陛。尊容聖像。及

床坐軒帳。悉青石也。圖制可觀。所恨唯列𨐧合石。踈而不宻。庭中有祗洹碑。碑題大篆非佳耳。然京邑帝厘佛法豐盛。神圖妙塔。桀時相望。法輪東

轉。兹為上矣。其水自北苑南出。歴京城内河千兩湄。太和十年。累石結岸。夾塘之上。雜樹交蔭。郭南結兩石橋。横水為梁。又南逕籍田及藥圃西。明

堂東。明堂上圓下方。四周十二户。九堂而不為重隅也。室外柱内綺井之下。施機輪飾縹。仰象天狀。畫北通之宿鳥盖天也。每月隨斗所建之辰。轉

應天道。此之異古也。加靈臺於其上。下則引水為壁雍。水側結石為塘。事准右制。是太和中之所經建也。如渾水又南與武周川水會。水出縣西南

山下二源翼導。俱發一山東北流合成一川。北流逕武周縣故城西。王莽之桓周也。又東北石合黄山水西。出黄阜下。重北流聖山之水注焉。水出

西山東流注于黄水。黄水又東注武周川。又東歴故亭北。右合火山西溪水。水導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六十七步。廣减尺許。源深不見

底。炎勢上升。常若微雷發響。以草爂之。則煙騰火發。東方朔神異傳云。南方有火山焉。長四十里。廣四五里。其中皆生不燼之木。晝夜火然。得雨猛

風不滅。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長二尺餘。細如絲。色白。時時出火。以水逐而沃之則死。取其毛績以為布。謂之大浣布。是山亦其類也。但卉物則不能

然。其山以火從地中出。故亦名榮臺矣。火井東五六尺。又東有湯井。廣輪與火井相狀。勢熱又同。以草内之則不然。皆沾濡露結。故俗以湯井為目。

井東有火井祠以時祀祭焉。井北百餘步有東西谷。廣十許步。南岸下有風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測。而穴中肅肅常有微風。難三伏盛暑。猶須龔裘

寒吹凌人。不可暫停。而其山出雛鳥。形類雅鳥。純黑而姣好。音與之同。續彩紺發。觜若丹砂。性馴良而易附。丱童㓜子捕而執之。赤觜鳥亦曰阿鶵

鳥。按爾雅。純墨及哺謂之慈為。小而腹下白。不及哺者謂之雅鳥。白頭而群飛者謂之燕鳥。大而白頭者謂之倉鳥。爾雅曰。鸒斯卑居也。孫炎曰。卑

居楚鳥犍為舍人以為壁屋說文謂之雅。雅楚鳥。莊子曰。雅賈矣。馬融亦曰。賈鳥者也。又按瑞應圖。有三足鳥赤鳥白鳥之名。而無記於此鳥。故書

其異耳。自恒山已北。並有此矣。其水又東北流注武周川水。武周川水又東南源。水側有石秪洹舍。并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東轉逕靈巖

南。鑿石開山。固崖結構。眞容巨壯。法世所締。山堂水殿。烟峙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新時。川水入東南流出山。魏土地記曰。平城宫西三十里武周塞

口者也。自山口枝渠東出入苑。溉諸園池。苑有洛陽殿。殿北有宫館。一水自枝渠南流。東南出火山水注之。水發大山東溪。東北流出山。山有石炭

火之熱同樵炭也。又東注周武川。逕平城縣南。東流注如渾水。又南流逕班氏縣故城東。王莽之班也。闞駰十三州志曰。班氏縣在郡西南百里北

俗謂之去留城也。如澤水又東南流注于濕水。濕水又東逕北平邑縣故城南。趙獻侯十三年城平邑。地理志曰。属代王莽所謂平湖也。十三州志

曰。城在高栁南八十里北。俗謂之醜寅城。濕水又東逕沙陵南。魏金曰之地也。事同曹武鄴中定矣。濕水東逕狋氏縣故城北。王莽更名之曰。狋衆

也。十三州志曰。縣在高栁南百三十里。俗謂之若力干城矣。濕水又東逕道人縣故城南。地理志曰。王莽之道仁也。地理風俗記曰。初築此城。有仙

人逰其地。故因以為城名矣。今城北有淵潭而不注。故俗謂之為平湖也。十三州志曰。道人城在高栁東北八十里。所未詳也。濕水又東逕陽原縣

故城南。地理志代郡之属縣也。北俗謂之比郍州城。濕水又東水又東陽水注之。水出縣東北潭中北。俗謂之太㧞廽水。水自源東南流注于濕水。

又東逕東安陽縣故城北。趙惠文王三年。封長子章為代安陽君。此即章封邑。王莽之競安也。地理風俗記曰。五原有西安陽故此加東也。濕水東

逕昌平縣。温水注之。水出南墳下。三源俱導。合而南流。東北逕濕水。濕水又東逕昌平縣故城北。王莽之長昌也。昔牽招為魏鮮卑校尉屯此。濕水

又東北逕桑乾縣故城西。又屈逕其城北。王莽更名之曰安德也。魏土地記曰。代城北九十里有桑乾城。城西渡桑乾水。去城十里有温湯。療疾有

驗。經言出南非也。盖悮證矣。魏任城王彰以建安二十三年。伐烏丸入涿郡逐北。遂至桑乾。止於此也。水又東流。祁夷水注之。水出平舒縣東。逕平

舒縣之故城南澤中。史記趙孝成王十九年。以汾門予燕易平舒。徐廣曰。年舒在代。王莽更名之曰平葆。後漢世祖建武七年。封陽武將軍馬成為

侯國公。水控引衆泉以成一川。魏土地記曰。代成西九十里有城。平舒西南五里。代水所出。東北流。言代水非也。祁夷水又東北逕蘭亭南。又東北

逕石門關北。舊道出中山故關也。又東北流水側有故池。按魏土地記曰。代城西南三十里。有代王魚池。池西北有代王臺。東去代城四十里。祁夷

水又東北得飛狐谷。即廣野君所謂杜飛狐之口也。蘇林據酈公之說。言在上黨即實非也。如淳言在我是矣。晉建興中劉琨自代出飛狐口。奔於

安次。即於此道也。魏土地記曰代城南四十里有飛狐關。關水西北流逕南舍亭西。又逕句璅亭西。西北注祁夷水。祁夷水又東北流逕代城西。盧

植言初築此城板幹一夜自移。此故代西南五十里大澤中營城自護。結葦為九門。於是就以為治。城圓匝而不方周四十七里。開九門。更名其故

城曰東城趙㓕代。漢封孝文為代王。梅福上事曰。代谷者恒山在其南。北塞在其北谷中之地。上谷在東。代郡在西。是其地也。王莽更之曰厭狄亭。

魏土地記曰城内有二泉一源流出城西門。一源流出城北門。二源皆北注代水。祁夷水又東北熱水注之。水出綾羅澤。澤際有熱水亭。其水東北

流注祁夷水。又東北谷水注之。出昌平縣故城南。又東北入祁夷。祁夷右會逆水。水導源將城東。西北流逕將城北。在代城東北一十五里。疑即東

代矣。而尚傳將城之名。盧植曰。此城方就。而板幹自移。應劭曰。城徙西南。去故代五十里。故名代曰東城。或傳書倒錯。情用疑焉。而無以辯之。逆水

又西注于祁夷之水。逆之為名。以西流故也。祁夷水東北逕青牛淵。水自淵東注之。耆諺云。有潜龍出于兹浦。形類青牛焉。故淵潭受名矣潭深不

測。而水周多蓮藕生焉。祁夷水又北逕一故城西。西去代城五十里。又疑是代之東城。而非所詳也。又逕昌平郡東。魏太和中置。西南去故城六十

里。又北連水入焉。水出雊瞀縣東。西北流逕雊瞀縣故城南。又西逕廣昌城南。魏土地記曰。代南二百里有廣昌城。南通大嶺即此非也。十三州記

曰。平舒城東九十里有廣平城。疑是城也。尋其名狀忖理為非。又西逕王莽城南。又西到刺山水注之。水出到刺山西。山甚層峻。未有升其嶺者。魏

土地記曰。代城東五十里有到刺山。山上有佳大黄也。其水北流逕一故亭東。城北有石人。故世謂之石人城。西北注蓮水又北逕當縣故城西。高

祖十二年。周勃定代。斬陳狶於當城。即此處也。應劭曰。當桓山作城。故曰當城也。又逕故代東而西北流注祁夷水。祁夷水西有隨山。山上有神廟。

謂之女郎祠。方俗所祠也。祁夷水又北逕桑乾故城東。而北流注于濕水。地理志曰。祁夷水出平舒縣北。至桑乾入濕是也。濕水又東北逕石山水

口。水出南山北流逕空侯城東。魏土地記曰。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者。其水又東北流注濕水。濕水又東逕潘城縣北。東合恊陽關水。水出恊

溪。魏土地記曰。下洛城西南九十里有恊陽關。關道西通代郡。其水東北流歴筓頭山。闞駰曰。筓頭山在潘城南。即是山也。又北逕潘縣故城。左會

潘泉故瀆。瀆舊上承潘泉於潘城中。或云。舜所都也。魏土地記曰。下洛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城西北三里有歴山。山上有虞舜廟。十三州記曰。廣

平城東北一百一十里有潘縣。地理志曰。王莽更名樹武。其泉從廣十數步東出城注恊陽關水。兩盛則通注。陽旱則不流。唯洴泉而已。關水又東

北流注于濕水。又東逕雍洛城南。魏土地記曰。下洛城西西二十里有雍洛城桑乾水。在城南東流者也。濕水又東逕下洛縣故城南。王莽之下忠

也。魏燕州廣寗縣廣寗郡治。魏土地記曰。去平城五十里城南二百步有堯廟。濕水又東逕高邑亭北。又東逕三臺北。濕水又東逕無郷城北。地理

風俗記曰。燕語呼亡為無。今改冝郷也。濕水又東逕温泉水注之。水上承温泉於橋山下。魏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南四十里有橋山。下有温泉。泉上

有祭堂。彫簷華宇。被于浦上。石池吐泉。湯湯其下。炎凉代序。是水灼焉無改。能治百疾。是使赴者若流池水北流入于濕水。濕水又東左得于延水

口。水出塞外子玄鎮西。長川城南小山。山海經曰。梁渠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循水出焉。東南流逕且如縣故城南。應劭曰。當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

城故縣也。代稱不拘。名號變改。校其程郭相去逺矣。地理志曰。東部都尉治於延水。出縣北塞外。即循水也。循水又東南逕馬城縣故城北。地理志

曰。東部都尉治。十三州志曰。馬城在高栁東二百四十里。俗謂是水為河頭。河頭出戎方。土俗變名耳。又東逕零丁城南。右合延郷水。水出縣西山。

東逕延陵縣故城北。地理風俗記曰。當城西北有延陵郷故縣也。俗指謂之琦城川。又東逕羅亭。又東逕馬城南。又東注脩水。又東南於大寗郡北。

右注鴈門水。山海經曰。鴈門之水出于雁門之山。鴈出其間。在高栁北。高栁在代中。其山重巒叠巘。霞舉雲高。連山隱隱。東出遼塞。其水東南流逕

高柳縣故城北。舊代郡治。秦始皇二十三年。虜趙王遷國以為郡。王莽之所謂厭狄也。建武十九年。世祖封代相堪為侯國。昔牽招斬韓忠於此處

城在平城東南六七十里。於代焉西北也。鴈門水又東南流屈逕一故城背山面澤北。俗謂之叱嶮城。鴈門水又東南流屈而東北積而焉潭。其陂

斜長而不方。東北可二十餘里里廣一十五里。蒹葭蘭生焉。敦水注之。其水導源西北少咸山之南礬。東流逕來合縣故城南。地理風俗記曰。道人城

北五十里有叅合郷故縣也。敦水東又湀水注之。出東阜下。西北流逕故城北。俗謂之和堆城。又北合敦水亂流東北注鴈門水。故山海經曰。少咸

之山。敦水出焉。東流注于廌門之水。郭景純曰。水出鴈門山謂斯水也。鴈門水又東北入陽門山。謂之羊門水。與神泉水出葦壁北。水有靈焉。及其

宻雲不雨。陽旱愆期。多禱請焉。水有二流。世謂之比蓮泉。一水東北逕一故城東。世謂之石虎城。而東北流注陽門水。又東逕三會亭北。又東逕西

伺道城北。又東托台谷水注之。水上承神泉於葺壁北。東逕羊門山南託台谷。謂之託台水。汲引泉溪澤渾濤東注。行者間一十餘渡。東逕三會城

南。又東逕託台亭北。又東北逕馬顫亭北。東北注鴈門水。鴈門水又東逕大寗郡北。魏太和中置。有脩水注之。即山海經所謂脩水東流注于鴈門

水也。地理志曰。有于延水。而無鴈門脩水之名。山海經有鴈門之目而無說。于延河自下亦通謂之于延水矣。水側有桑林。故時人亦謂是水焉藂

桑河也。斯乃北土寡桑。至此見之因以名焉。于延水又東逕罡城南。按史記蔡澤燕人也。謝病歸相秦。號罡城君。疑即澤所邑也。世名武罡城。延水

又東在與寧川水合。水出西北東南流逕小寧縣故城西。東南流注于延水。又東逕小寗縣故城南。地理志寧縣也。西部都尉治。王莽之慱康也。魏

土地記曰。大寗城西二十里有小寗城。昔邑人班丘仲居水側。賣藥於寗百餘華。人以為壽。後地動宅壞。仲與里中數十家皆死。民人取仲尸弃于

延水中。收其藥賣之。仲被裘從而詰之。此人大怖。叩頭求哀。仲曰不恨汝。故使人知我耳。去矣。後焉夫餘王驛使。求寗北方人謂之讁仙也。于延水

又東黑城川水注之。水有三源。出黑土城西北。奇源合注總為一川。東南逕黑土城西。又東南流逕大寗縣西。而南入延河。延河又東逕大寗縣故

城南。地理志云。廣寗也。王莽曰廣康矣。魏土地記曰。下洛西北百三十里大寗城。于延水人東南逕茹縣故城北。王莽之榖武也。世謂之如口城。魏

土地記曰。城在鳴鷄山西十里。南通大道。西逹寧川。于延水又東南逕鳴鷄山西。魏土地記曰。下洛城東北三十里有延河。東河北有鳴鷄山。史記

曰。趙襄子殺代王於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於代。其姊代之夫人也。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將何歸乎。遂磨笄於山而自殺。代人憐之為立祠焉。

因名其焉磨筓山每夜有野鷄群鳴於祠屋上。故亦謂之為鳴鷄山。魏王地記云代。城東南二十五里有馬頭山。其側有鍾乳穴。趙襄子既害代王

迎姊。姊代夫人。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義也。磨筓自刺而死。使者自殺。民憐之為立神屋於山側。因名之為磨筓山。未詳孰是。于延

水又南逕且居縣故城南。王莽之所謂文居也。其水東南流注于濕水。地理志曰。于延水東至其寧入治非矣。又東過涿鹿縣北。涿水出涿鹿山。世

謂之張公泉。東北流逕涿鹿縣故城南王莽所謂禠陸也。黄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留其民於涿鹿之河。即於是也。其水又東北與陂泉合。其水

導源縣之東泉。魏王地記曰。下洛城東南六十里有涿鹿城。城東一里有陂泉。泉上有皇帝祠。晉太康地理記曰。陂泉。亦地名也。泉水東北流。與蚩

尤泉會。水出蚩尤城。城無東面。魏王地記稱涿鹿城東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淵而不流。霖兩併則流注陂泉亂流東北入涿水。涿水又東逕平源

郡南魏徙平源之民置此數立僑郡以統。流雜涿水。又東北逕祚亭北。而東北入濕水。亦云涿水枝分入匈奴者謂之涿耶。地理潜顯。難以究照。非

所知也。濕水又東南左會清夷水。亦謂之滄河也。水出長亭南。西逕北城村故城北。又西北平卿川水注之。出平卿亭西。西北流注清夷水。清夷水。

又西北逕陰莫亭。在居庸縣南十里。清夷水又西會牧牛山。魏土地記曰。沮陽城東八十里有牧牛山。下有九十九泉。即滄河之上源也。山在縣東

北三十里。山上有道武皇帝廟。耆舊云。山下亦有百泉競發。有一神牛駮身自山而降。下飲泉竭。故山得其名。今山下導九十九泉。穳以成川。西南

流谷水與浮屠溝水注之。出夷縣故城西南。王莽以為朔調亭也。其水俱西南流注于滄水。又西南右合地裂溝。古老云。晉世地裂分。此界間成溝

壑。有小水。俗謂之分界水。南流入滄河。又西逕居庸縣故城南。魏上谷郡治。昔劉虞攻公孫瓉不尅。北保此城為瓉所擒。有粟水入焉。水出縣下城

西。枕水又屈逕其縣南。南注滄河。又西與右陽溝水合。水出縣東北。西南流逕居庸縣城北。西逕大翮小翮山南高巒截雲。層崚斷霧。雙阜共秀。競

舉群峯之上。郡人王次仲少有異志。年及弱冠。變倉頡舊文為今𥛓書。秦始皇時官務煩多。以次仲所易文簡。便於事要。奇而召之。三徵而輙不至。

次仲履眞懷道。窮數術之美。始皇怒其不恭。令檻車送之。次仲首發於邁。化為大鳥。出在車外。飜飛而去落三翮於斯山。故其峯巒有大翮小翮之

名矣。魏土地記曰。沮陽城東北六十里有大翮小翮山。山上神名大翮神。山屋東有温湯水口。其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峯舉四十里。上廟則次仲廟

也。右出温湯療治萬病。泉所發之麓。俗謂之土亭山。此水炎熱倍甚諸湯。下足便爛。人體療疾者要須别引消息用之耳。不得言大翮山東。其水東

南流左會陽溝水。亂流南注滄河。滄河又左得清夷水口。魏土地記曰。牧牛泉西流與清夷水合者也。自下二水牙受通矣。清夷水又西靈亭城水

注之。水出馬蘭西澤中。衆泉㵼溜歸于澤。澤水所鐘以成溝瀆。瀆水又左與馬蘭溪水會。水導馬蘭城。城北負山勢。因阿仍溪民居所給。唯伏此水。

水南流出城東。南入澤水。澤水又南逕靈亭北。又屈逕靈亭東。落次仲烏翮於此。故是亭有靈亭之稱矣。其水又南流注于清水。清水又西得泉溝

水。會水導源川南平地北注清夷水。清夷水又西南得桓公泉。盖齊桓公霸世北伐山戎。遏孤竹西征。束馬縣車上卑耳之西極。故水受斯名也。水

源出沮陽縣東西而北流入清夷水。清夷水又西逕沮陽縣故城北。秦始皇上谷郡治。此王莽改郡曰朔調。縣曰沮陽。闞駰曰。涿鹿東北至谷城六

十里。魏土地記曰。城北有清夷水西流也。其水又屈逕其城西。南流注于濕水。濕水南至馬陘山。謂之為落馬河。又東南出山濕水又南入山。瀑布

飛梁縣河注壑漰湍十許丈。謂之馬落洪。抑亦孟門之流也。濕水自南出山謂之清泉河。俗亦謂之曰千水非也。濕水又東南逕良郷縣之北界。歴

梁山南高梁水出焉。過廣陽葪縣北。濕水又東逕廣陽縣故城北。謝承漢書曰。世祖與銚期出葪至廣陽欲南行。即此城也。謂之小廣陽。濕水又東

北逕葪縣故城南。魏氏土地記曰。葪城南七里有清泉河。而不逕其北。盖經悮證矣。昔周武王封堯後於葪。今城内西北隅有葪丘。因丘以名邑也。

猶魯之曲阜。齊之營丘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國也。秦始皇二十三年。㓕燕以為廣陽郡。漢高帝以封盧綰為燕王。更燕國城。有萬載宫。光明殿。王莽

改曰廣公縣。曰代成東掖門下。舊慕容儁立銅馬象處。昔慕容廆有駿馬。赭曰有奇相逸力。至儁光壽元年四十九矣。而駿逸不虧。儁奇之。比鮑氏

驄命鑄銅以圖其像。親為銘。鑽鎸頌其傍。像成而馬死矣。大城東門内道左有魏征南將軍建城郷景侯劉靖碑。晉司𥛓校尉王宻表功加於民。冝

在典祀。以元嘉四年九月二十日刋石建碑。揚于後葉矣。温水又東與洗馬溝水合。水上承葪水西注大湖。湖有二源。水俱出縣西北平地道泉流

結西湖。湖東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舊池也。渌水澄澹。川庭望逺。亦為逰矋之勝所也。湖水東流為洗馬溝側城南東門注。昔銚期啓戟處也。其

水又東入濕水。濕水又東逕燕王陵。南陵有伏道。西北出葪城中。景明中造浮屠建刹。窮泉掘得此道。王府所禁。莫有尋者。通城西北大陵。而是二基

趾磐固。猶自高壯。競不知何王陵。濕水又東南高梁之水注焉。水出葪城西北平地。泉東注逕燕王陵北。又東逕葪城北。又東南流。魏氏土地記曰。

葪東一十里有高梁之水者。其水又東南入濕水也。又東至漁陽雍奴縣西入笥溝。漢光武建武二年。封頴川太守㓂恂為雍奴侯。魏遣張郃樂進

圍雍奴。即此城矣。笥溝水之别名也。魏氏土記曰。清泉河上承桑乾河。東流與潞河合。濕水東入漁陽。所在枝分。故俗諺云。高梁無上源。清泉無下

尾。盖以高梁微涓淺薄。栽足津通。憑藉涓流。方成川甽。清泉至潞所在分流。更為徵津散漫難尋故也。濕餘水出上谷居庸關東。關在沮陽城東南

六十里。居庸界。故關名矣。使者入上谷。耿況迎之於居庸關。即是關也。其水導源關山南流歴故關下。溪之東岸有石室三層。其户牗扇扉悉石也。

盖古關之候臺矣。南則絶谷累石為關垣。崇墉壁峻。非軽功可舉。山岫層深側道褊峽。林鄣邃嶮。路才容輄。曉禽暮獸。寒鳴相和。羈官游子聆之者

莫不傷思矣。其水歴山南逕軍都縣界。又謂之軍都關續漢書曰。尚書盧植隱上谷軍都山也。其水南流出關謂之下口水。流濽伏十許里是也。又

東流過軍都縣南。又東流過葪縣北。濕餘水故瀆東逕軍都縣故城南。又東重源潜發。積而為潭。謂之濕餘潭。又東流易荊水注之。其水導源

西北。逕千蓼泉。亦曰丁蓼水。東南流逕郁山西。謂之易荊水。公孫瓉之敗於鮑丘也。走保易荆。疑岨此水也。易荊水又東左合虎眼泉水。出平川東

南。流入易荊水。又東南與孤山之水合。水發川左。導源孤山。東南流入易荊水。謂之塔界水。又東逕葪城。又東逕平昌縣故城南。又謂之昌平水。魏

氏土地記曰。葪城東北一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又東流注濕餘水。濕餘水又東南流左石芹城水。水出北山。南逕芹城。水東南流注

濕餘水。濕餘水又東南流逕安樂故城西。更始使謁者韓鴻北徇。承制拜吳漢為安樂令此城也又北屈東南至狐奴縣西入于沽河。昔彭竉使狐

奴令王梁南𦔳光武。起自是縣矣。濕餘水於縣西南東入沽河。故地理志曰。濕餘水自軍都縣東至潞南入沽是也。沽河從塞外來沽水出禦夷鎮

西北九十里丹花嶺下。東南流大谷水注之。水發鎮北大谷溪。西南流逕獨石北界。石孤生不因河而自峙。又南九泉水注之。水導北引左右翼注

入川。共成一水。故有九源之稱。其水南流至獨石。注大谷水。大谷水又南逕獨石西。又南逕禦夷鎮城西。魏太和中置。以捍北狄也。又東南尖谷水

注之。水源出鎮東北尖溪西。南流逕鎮城東。西南流注大谷水。亂流南注沽水。又南出峽岸有二城。世謂之獨固門。以其藉嶮憑固。易為依居。兼壁

昇聳。踈通若門。故得是名也。沽水又南左合乾溪水。引北川西南逕一故亭東。又西南注沽水。沽水又西南逕赤城東。趙建武年并州刺史王霸為

燕所敗。退保此城。城在山阜之上。下抗深隍。溪水之名。藉以變稱。故河有赤地之號矣。沽水又東南與鵲谷水合。有二源。南即陽樂水也。出且居縣。

地理志曰。水出縣東北流大翮山。小翮山。北歴女祁縣故城南。地理志曰。東部都尉治。王莽之祁縣也。世謂之横水。又謂之陽曲河。又東南逕一故

亭。又東左與舊鹵水合。水之出西北山。東南流逕舊鹵城北。城在居庸縣西北二百里。故名云俟鹵。太和中更名禦夷鎮。又東南流注陽樂水。陽樂

水又東南逕傍狼山。南山石色特上。亭亭孤立。超出群山之表。又東南逕温泉東。泉在山曲之中。又逕赤城西。屈逕其城南。東南入赤城河。河水又

東南右合高峯水。水出高峯戍東南。城在山上。其水西南流。又屈而東。南入沽水。沽水又西南流出山逕漁陽縣故城西。而南合七度水。水出北山

黄頒谷。故亦謂之黄頒水。東南流注于沽水。沽水又南漁水注之。水出縣東南平地。泉流西逕漁陽縣故城南。考諸地說則無聞。所識釋考地尋川。

則有應氏自今城在斯水之陽有符文說漁陽之名。當屬此。秦發閭左戍漁陽。即是城也。漁水又西南入沽水。又南與螺山之水合。水出漁陽城南

小山。魏氏土地記曰。城南五里有螺山。其水西南入沽水。沽水又南逕安樂縣故城東。晉書地道記曰。晉封劉禪為公國俗謂之西路水也。南過漁

陽狐奴縣北西南與濕水合為沽河。沽水西南流逕狐奴山西。又南逕孤奴縣故城西。漁陽太守張堪於縣開稻田。教民殖種。百姓得以殷富。童謡歌

曰。桑無附校麥秀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訾。視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沽水又南陽重溝水注之。出狐奴山南。轉逕狐奴城西。王莽之所謂舉符也。

側城南注右會沽水。沽水又南濕餘水注之。沽水又南左會鮑丘水。世所謂東路也。沽水又南逕潞縣。為有潞名潞河也。魏氏土地記曰。城西三十

里有潞河也。又東南至雍奴縣西笥溝濕水入焉。俗謂之合口也。人東鮑丘水於縣西北而東出焉。又東至南泉州縣與清河合。東入于海。清河者

派河尾也。沽水又東南逕泉州縣故城東。王莽之泉調也。沽水又東南合清河也。今無水。清憑漳洹滱易淶濡沽雽池同歸于海。故經曰派河尾也。

鮑丘水從塞外來南過漁陽縣東鲍丘水出御夷北塞中。南流逕九㽵嶺東。俗謂之大榆河。又南逕鎮東南九十里西宻雲戍。西又南左夾道人溪

水。水北川南流逕孔山西。又歴宻雲戍東。左合孟廣𡶭水。水出𡶭下。𡶭甚增峻峨峨。冠衆山之表。其水西逕孔山南。上有洞穴開明。故土俗以孔山

流稱。𡶭水又西南至宻雲戍東。西注道人水。亂流西南逕宻雲戍城南。右會大榆河。有東宻雲。故是城言西矣。大榆河又東南流白楊泉水注之。北

發白楊溪。望離右注大榆河。又東南龍蒭溪水自坎注之。大榆河又東南峽逕安州。舊漁陽郡之滑鹽縣南。左合縣之北溪水。水出縣北廣長塹南。

太和中掘此以防北狄。其水南流逕滑鹽縣故城東。王莽更名匡德也。漢明帝改曰鹽田右承治。世謂之斛鹽城。西北去禦夷鎮二百里。南注鮑丘

水。人南逕虎縣故城東。王莽更之曰敦德也。鮑丘水又西南逕獷乎縣故城東。王莽之所謂平獷也。又南合三城水。水出曰里山。西逕三城獷。謂之

三城水。又逕香陘山上。悉生槀本香。世故名焉。又西逕石窟南。窟内寬廣。行者依焉。窟内有水淵而不流。栖薄者取給焉。又西北逕伏凌山南。與石

門水合。水出伏凌山。山高峻巖鄣寒深。陰崖積雪。凝氷夏結。事同離騷峨蛾之詠。故世人因以名山也。水西南流注之。是水有桑谷之名。盖㳂出桑

溪故也。又西南獷平城東南而右注鮑丘水。鮑丘水東南逕漁陽郡治也。秦始皇二十二年置。王莽更名通路縣。曰得鮑丘水。又西南流。公孫瓉既

害劉虞。烏九思劉氏之德。迎其子和合衆十萬破瓉於是水之上。斬首一萬。鮑丘水又西南歴狐奴城東。又西南流注之于沽河亂流而南。又南過

路縣西。鮑丘水入潞。通得鮑丘之稱矣。高梁水注之。首受濕水於戻陵。堰水北有梁山。山有燕刺王旦之陵。故以戻陵名。堰水自堰枝分東逕梁山

南。又東北逕劉靖碑北。其云魏使持節都督河北進諸軍事征北將軍建城郷俟沛國劉靖字文恭。登梁山以觀源流。相𨻽以度形勢。嘉武安之通

梁。羡秦民之殷冨乃使帳下督丁鴻軍士十人。以嘉平二年立過於水道高梁河造戻陵。遏開車箱渠。其遏表云高梁河水者。出自并州黄河之别

源。時長岸峻固。眞截中流。積石籠以為主遏高一丈。東西長三十丈。南北廣七十餘步。依北岸立水門。門廣四丈立水十丈。山川暴戻。則乘遏東下。

平流守常則自門北入灌田𡻕二千頃。凡所封地百餘萬畝。至景元三年辛酉詔書以民食轉廣。陸廢不贍。遣遏者樊晨更制水門。限田千項。刻地

四千三百一十六頃。出給郡縣。改定田五千九百三十頃。水流乘車箱渠。自葪西北逕昌平東。盡漁陽潞縣。凡所潤舍四五百里。所灌田萬有餘頃。

高下孔濟。原隰底平。疏之斯溉。决之斯散。導渠口以為濤門。灑滮池以為甘澤。施加於當時。敷被于後世。晉元康四年君少子驍騎將軍平卿侯弘

受命。使持節監幽州諸軍事。領護鳥凡校尉寧朔將軍。遏立積三十六載。至五年夏六月洪水暴出。毁損四分之三。乘北岸七十餘丈。上渠車箱所

在漫溢。追惟前立遏之勲。親臨山川。指授規略。命司馬關内侯逢惲内外將士二千人。起長岸。立石渠。修立遏治水門。門廣四丈。立水五尺。興復載

利通塞之冝。准遵舊制。凡用功四萬有餘焉。諸部王侯不召而自至。襁負而事者。盖數千人。詩載經始勿亟易稱民忘其勞。斯之謂乎。於是二府文

武之士。感秦國思鄭業之績。魏人置豹祀之義。乃遐慕仁政。追述成功。元康五年十月十一日刋石立表。以紀勲烈。并記遏制度。永為後式焉。事見

其碑辭。又東南流葪縣北。又東至潞縣。注于鮑丘之水。又南逕潞縣故城西。王莽之通潞亭也。漢光武遣吳漢耿弇等破銅馬五幡於潞東。謂是縣

也。屈而東南流逕潞城南。世祖拜彭寵為漁陽太守治此寵叛。光武遣㳺擊將軍鄧隆代之。軍於是水之南。光武策其必敗。果為寵所破。遺壁故壘

存焉。鮑丘水又東南入夏澤。澤南紆曲渚一十餘里。北佩謙澤眇望無限也。又南至雍奴縣北。屈東入于海。鮑丘水自雍奴縣故城西北。舊分笥溝

水東出。今笥溝斷衆川東注混同一潰。東逕其縣北。又東與泃河合。水出右北平無終。縣西山白楊谷。西北流逕平谷縣。屈西南流。獨樂水入焉。水

出北抱犢固平南逕谷縣故城東。後漢建武元年光武遣十二將追大槍五憣及平谷大破之。於是縣也。其水南流入于泃。泃水又左合盤山水。水

出山上。其山峻嶺。人跡罕交。去山三十許里。望山上水可高二十餘里。素湍皓然。頽波歴溪沿流而下。自西北轉注于泃水。泃水又東南逕平縣故

城東。南與洳河會。水出北山。山在虎溪縣故城東南。東南流逕慱陸故城北。又屈逕其城東。世謂之平陸城非也。漢武帝封壐書封大司馬霍光為

侯國。文頴曰。慱大陸平。取其嘉名而無其縣。食邑北海。河東薛瓚曰。案漁陽有慱陸城謂此也。今其居山之陽。處平陸之上。匝帶川流。面據四水。文

氏所謂無縣目。嘉美名也。洳水又東南流逕平谷縣故城西。而東南流注于渠泃河。泃河又南逕紻城東。而南合五百溝水。水出七山北。東逕平谷

縣之紻城南。東入于泃河。河又東南逕臨河城北。屈而歴其城東側城南出。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齊師及燕戰于泃水。齊師遁。即是水也。泃

水又南入鮑丘水。又東合泉州渠口故瀆。上承牢池水於泉州縣。故以泉州為名。北逕泉州縣東。又北逕雍奴縣東。西去雍奴故城一百二十里。自

虖池北入其下。歴水澤一百八十里。入鮑丘河謂之泉州口陳壽魏志曰。曹太祖以蹹頓擾邉。公將征之。從泃口。鑿渠。逕雍奴泉州以通河海者也。

今無水。鮑丘水又東庚水注之。水出右北平徐無縣北塞中而南流。歴徐無山。得黑牛谷水。又得沙谷水。並西出山東流注庚水。昔田于秦避難居

之。衆至五千家。開山圖曰。山出不炭之木。生火之石。案注云。其木色黑似炭而無葉。有石赤色如丹。以二石相磨。則火發以然無木可以終身。今則

無之。其水又逕徐無縣故城東。王莽之北順亭。魏氏土地記曰。右北平城東北一百一十里。有徐無城。其水又西南與周盧溪水合。水出徐無山。東

南流注庚水。庚又西南流灅水注之。水出右北平後靡縣。王莽之後靡也。東南流。世謂之車軬水。東南流與温泉水合。水出北山溪。即温源也。養疾

者不能滲其炎漂以其過灼。故魏氏土地記曰。徐無城東有温湯。即此也。其水南流百步。便伏流入于地下。水盛則通注。灅水又東南逕石門峽山

之高嶄絶壁立洞開。俗謂之石門口。漢中平四年漁陽張純友。殺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楊紘。中平五年與中郎將孟溢率公孫純討戰于石

門。大破之。灅水又東南流謂之北黄水。又屈而為南黄水。又西南逕無終山。即帛仲理所合神丹處也。又於是山作金五千斤。以救百姓。山有陽翁

伯玉田在縣西北有陽公壇社。即陽公之故居也。拽神記曰。雍伯𨿅陽人。至性篤孝。父母終没葬之於無終山。山高八十里。而上無水。雍伯置飲焉。

有人就飲。與石一斗。令種之玉生其田。北平徐氏有女。雍伯求之。要以白璧一雙。媒者致命。伯至玉田。求得五雙。徐氏妻之遂即嫁焉。陽氏譜叙言

翁伯是周景王之孫。食菜陽樊。春秋之末。爰宅無終。因陽樊而易氏焉。愛仁慱施。天祚玉田。其碑文云。居子縣北六十里。翁同之山。後路徙於西山

之下。陽公又遷焉。而受玉田之賜。情不好寳。王田自去。今猶謂之為玉田。陽于寳曰。於種石處。四角作大石柱。各一文。中央一項之地。名曰玉田。至

今相傳云。田玉之揭起于此矣。而今不知所在。同之譜叙。自去文矣。藍水注之。水出北山東。屈而南流。逕無終縣故城東。故城無終子國也。春秋襄

公十四年。無終子嘉父使孟樂如晉。因魏絳納虎豹之皮。請和諸戎是也。故燕地矣。秦始皇二十二年滅燕。置右北平郡治。此王莽之所謂北順也。

漢世李廣為郡。出遇㐲石為虎也射之飲羽此處矣。魏氏土地記曰。右北平城西北百三十里。有無終城。其水又南入灅。灅水又西南入于庚水。地

理志曰。灅水出俊靡縣南。至無終東入庚水。庚水世亦謂之為柘水也。南逕燕山上。懸巖之側有石鼓。去地百餘丈。望若數百石囷。有石梁貫之。皷

之東南有石援桴收同撃勢。者舊言燕山石鼓鳴則土有兵。庚水又南逕北平城西。而南入鮑丘水。謂之拓口。鮑丘水又東逕右北平郡故城南。魏

氏土地記曰。葪城東北三百里有右北平城。鮑丘水又東巨梁水注之。水出土埧縣北陳宫山西。南流逕觀鷄山謂之觀鷄水。水東有觀鷄寺。寺内

起大壼甚高廣。可容千僧。下悉結石為之。上加塗塈。基内踈通枝經脉散。基側室外四出爨火。炎勢内流。一堂盡温。盖以此土寒嚴。霜氣肅猛。出家

沙門。率皆貧薄。施主慮闕逳業故崇斯構。是以志道者多栖托焉。其水又西南流右合區落水。出縣北山東南流入巨梁水。巨梁水又南逕土垠縣

故城西。左會寒渡水。水出縣東北。西南流逕縣右注梁河。河又南澗于水注之。水出東北山。西南流逕土垠縣故城東。西南流入巨梁水。又東南右

合五里水。水發北平城東北五里山。故世以五里名溝。一名田繼泉。西流南屈逕北平城東。東南流注巨梁河。亂流入于鮑丘水。巨梁自是水之南

極雽池。西至泉州雍奴。東極於海謂之雍奴藪。其澤野有九十九澱。枝流條右徃徃逕通。非唯河鮑丘歸海者也。濡水從塞外來。東南過遼西令支

縣北。濡水出禦夷鎮東南。其水二源。雙引夾山。西北流出山合成一川。又西北逕禦夷故城東鎮北百四十里。北流左道則連泉水注之。出故城東

西北流逕故城南。又西北逕渌水池南。其水淵而不流。其水又西屈而北流。又東逕故城北。連結兩池沼。謂之連泉浦。又東北注難河。難河右則汙

水入焉。水出東塢南西北流逕沙野南北。人名之曰沙鎮。東北二百三十里。西北入難河。濡難聲相近。狄俗語訛耳。水又北逕沙野西。又北逕箕安

山東。屈而東北流逕沙野北。東北流逕林山北。水北有池潭而不流。濡水又東北流逕孤山南。東北流吕泉水注之。水出吕泉塢西東南流。屈而東

逕塢南東北流。三泉水注之。其源三泉鴈次合為一水。鎮東北四百里東南注吕泉水。吕泉水又東逕孤山北。又東北逆流水注之。水出東南導泉

西流。右屈而東北注木林山水會之。水出山南。東注逆水亂流東北注濡河。濡河又東磐泉入焉。水自西北東南流注濡河。濡河又東南水流迴曲。

謂之曲河。鎮東北三百里。又東出峽入安州界東南流。逕漁陽白檀縣故城。地理志曰。濡水縣北蠻中。漢景帝詔李廣曰。將軍其帥帥東轅弭節白

檀者也。又東南流右與要水合。水出塞外三川並導。謂之大要水也。東南流逕要陽縣故城東。本都尉治。王莽更之曰。要術矣。要水又東南流逕白

檀縣。而東南流入于濡。濡水又東而南索頭水注之。水北流南逕廣陽僑郡。西魏分右北平置今安州治。又南流注于濡。濡水又東南流武列水入

焉。其水三川派合西源右為溪水。亦曰西蔵水。東南流出溪與蟠泉水合。泉發州東十五里。東流九十里。東注西蔵水。西蔵水又西南流。東蔵水注

之。水出東溪一日。東蔵水西南流。出谷與中蔵水合。水導中溪南流。出谷南注東蔵水。故自其川曰三蔵川。水曰三蔵水。東蔵水又南右入西蔵水。

亂流右會龍泉水水出東山下。淵深不測。其水西南流。注于三蔵水三蔵水又西南流與龍蒭水合。西出于龍蒭之溪。東流入蔵水。又東南流逕列

溪。謂之武列水。東南歴名挺下。左層巒之上。有孤石雲舉。臨崖危峻。可高百餘刃。牧守所逕命選練之士。彎孤矢無能屇其崇標者。其水東合流入

濡。濡水又東南五渡水注之。水北出安樂縣。丁原山。南流逕其縣故城西。本三會城也。其水南入五渡塘於其川也。流紆曲溯涉者頻濟。故川塘取

名矣。又南流注于濡。濡水又與高石水合。水東出安樂縣東山。西流歴川三會城南。西入五渡川。下注濡水。濡水又東南逕盧龍塞。塞道自無終東

縣出渡濡水。向林籣陘東。至清陘盧龍之嶮。峻坂縈折。故有九崢之名矣。燕景昭元壐二年。遣將軍步渾治盧龍其道熒山刋石。令通方䡄。刻石嶺

上。以記事功。其銘尚存。而庾杲之注楊都賦。言盧龍山在平罡城北。殊為孟浪逺失事。余按盧龍東越青涇。至几城二百許里。自几城東北出趣平

罡。故城可百八十里。向黄龍則五百里。故陳壽魏志曰。疇引軍出盧龍塞。塹山堙谷。五百餘里。逕白檀。歴平是。登白狼。望柳城。平罡在盧龍東北逺

矣。而仲初言在南非也。濡水又東南逕盧龍故城東。漢建安十二年。魏武征蹋頓所築也。濡水又南黄洛水注之。水北出盧龍山。南流入于濡。濡水

又東南水名合焉。水出盧龍塞。西南流注濡水。又合屈而注。得去潤水。又會敖水。二水並自盧龍西注濡水。又東南流逕令支縣故城東。王莽之民

亭也。秦始皇二十二年。分燕置遼西郡。令支隷焉。魏氏上地記曰。肥如城西十里有濡水。南流注逕孤竹城西。右合玄内也。謂之小濡水非也。水出

肥如東北。玄溪西。南流逕其縣東。東屈南轉西廻逕肥如縣故城南。俗又謂肥如水非也。故城肥子國。應劭曰。晉滅肥。肥子奔燕。燕封於此。故曰肥

如也。漢高帝六年。封蔡寅為侯國。西南流右會盧水。水出縣東北沮溪。南流謂之大沮水。又南左合陽樂水。水出東北陽樂縣。地理風俗記曰。陽樂

故燕也。遼西郡治。秦始皇二十二年置。魏氏土地記曰。海陽城西南有陽樂城。其水又西南入于沮水。謂之陽口。沮水又西南小沮水注之發冷溪。

世謂之冷池。又南得温泉水口注之。出東北温溪。自溪西南流。入于小沮水。小沮水又南流與大沮水合。而為盧水也。桑欽說盧子之書。言晉既滅

肥。遷其族于盧水。盧水有二渠。號小沮大沮。合而入于玄慮水。又南與温水合。水出肥如城北。西流注于玄水。地理志曰。盧水又南入玄水。玄水又

西南逕孤竹城北。西入濡水。故地理志曰。玄水東入濡。盖自東而注也。地理志曰。令支有孤竹故城。孤竹國也。史記曰。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齊。讓

國於此。而餓死於首陽。漢靈帝時遼西太守廉翻。夢人謂己曰。余孤竹君之子。伯夷之弟。遼海漂吾棺槨。聞君仁善。願見蔵覆。明日視之。水上有浮

棺。吏蚩笑者皆無疾而死。於是改葬之。晉書地道志曰。遼西人見遼水有浮棺欲破之。語曰。我孤竹君也。汝破我何為。因為立祠焉。祠在山上。城在

山側。肥如縣南十二里。水之會也。又東南過海陽縣西。南入于海。濡水自孤竹城東南逕主郷北。瓠溝水注之。出城東南。東流注濡水。濡水又逕牧城南

分為二水。北水枝出。世謂之小濡水也。東逕樂安亭北。東南入海。濡水東南流。逕樂安亭南。東與新河故瀆合。自雍奴縣承鮑丘水。東出謂之鹽關

口。魏太祖征蹋頓與泃口俱導也。世謂新河矣。陳壽魏志。以通河海也。新河又東北絶庾水。又東北出逕右北平絶泃渠之水。又東北逕昌城縣故

城北。至王莽之叔武也。新河又東為二水。枝瀆東南入海。新河自枝渠東出合封大水。謂之交流。合水出新平縣西。南流逕新平縣故城西。地理志。

遼西之屬縣也。又東南流。龍鮮水注之。水出縣西北。世謂之馬頭山。二源俱導南合一川。東流注封大水。地理志曰。龍鮮水東入封大水者也。亂流

南會新河。南流于海。地理志曰。封大水於海陽縣南入海。新河又東出海陽縣。與緩靈水會。水出新平縣東北。世謂之大籠山。東南流逕令支城西。

西南流與新河合。南流注于海。地理志曰。緩靈水與封大水皆南入海。新河又東與素河會。謂之白水口。出令支縣之藍山。南合新河。又東南入海。

新河又東至九過口。枝分南注海。新河又東逕海陽縣故城南。漢高祖六年。封摇海餘為侯國。魏土地記曰。令支城南六十里有海陽城者也。新河

又東與清水會。水出海陽縣東。南流逕海陽城東。又南合新河。又南流一十許里西入九𡢤注海。新河東絶清水。又東木究水出焉。南入海。新河又

東左迤為孔陽孤淀名右絶新河。南海注。新河又東會于濡。濡水又東南至叅縣碣石山。大頴曰。碣石在遼西叅縣。王莽之選武也。叅縣并屬臨渝。

王莽更臨渝為憑德。地理志曰。大碣石山在石北平驪城縣西南。王莽改曰碣石也。漢武帝亦常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今於此枕海有石如埇

道數十里。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徃徃而見立於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及潮波退。不動不投。不知深淺。世名之天橋柱也。状君人造。要亦非人力所

就。韋昭亦指此以為碣石也。三齊略記曰。始皇於海中作石橋。海神為之堅柱。始皇求為相見。神云。我形醜。莫圖我形。當與帝相見。乃入海四十里

見海神。左右莫動手。工人潜以脚盡其狀。神怒曰。帝負約連去。始皇轉馬還。前脚猶立。後脚隨崩。僅得登岸。盡者溺死於海。衆山之石皆傾注。今猶

岌岌東趣。疑即是也。濡水於此南入海而不逕海陽縣西也。盖經悮證耳。又案管子齊桓公二十年征孤竹。來至卑耳之谿十里。關然止。瞠然視。授

弓將射。引而未發。謂左右曰。見前乎。左右對曰。不見。公曰。寡人見長尺而人物具焉。冠右祛衣走馬前。豈有人若此乎。管仲對曰。臣聞。豈山之神有

偷見長尺人物其。霸王之君與。則豈山之神見且走馬前走導也。祛衣示前有水石。祛衣示從右方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賛水者從左方涉其深及

冠。右方涉其深至膝。已涉大濟。桓公拜曰。仲父之聖。此寡人之𢫔罪也乆矣。今自孤竹南出則巨海矣。而滄海之中山望多矣。然卑耳之川若賛溪

者。亦不知所在也。昔在漢世。海水波襄舌食。地廣當。同碣石苞淪洪波也。大遼水出塞外衛白平山。東南人塞。過遼東襄平縣西。遼水亦言出𥐺石

山。自塞外東流直遼東之望平縣西。王莽之長說也。屈而西南流逕襄平縣故城西。秦始皇二十二年。滅燕置遼東郡治。此漢高帝八年封紀通為

侯國。王莽之昌平也。故平州治遼隧縣故城西。王莽更名之曰順陸也。公孫淵遣將軍畢衍拒司馬懿於遼墜即是處也。又東南過房縣西地理志

曰。房故遼東之屬縣。遼水又右會白狼水。水出右北平白狼縣東南。廣成縣北。流西北屈逕廣成縣故城南。王莽之平虜也。俗謂之廣都城。又西北 

石城川水注之。水出西南石城山。東流逕石城縣故城南。地理志曰。右北平有石城縣。北屈逕白麻山西。即白狼山也。魏書國志曰遼西單于蹋頓

尤强為𡊮氏所厚故𡊮尚歸之。數入為害。公出盧龍。塹山堙谷。五百餘里。未至桺城二百里。尚與蹋頓將數萬騎逆戰。公登白狼山。望桺城卒與虜

過。乘其不整。縱兵擊之。虜衆大崩。斬蹋頓胡漢降者二十萬口。英雄記曰。曹操於是繫馬鞍於馬上作十片。即於此也。愽物志曰。魏武於馬上逢師

子使格之。殺傷甚衆。王乃自率常從健見數百人擊之。師子吼呼奮越。左右咸驚。王忽見一物從林中出如狸。超上王車軛上。師子將至。此獸便跳

上師子頭上。師子即伏不敢起。於是遂殺之。得師子而還。未至洛陽四十里。洛中鷄狗皆無鳴吠者也。其水又東北入廣成縣東。注白狼水。白狼水

北逕白狼縣城東。王莽更名伏狄。白狼水又東方城川水注之。水發川西南山。下流北屈逕一故城西。世謂之雀目城。東屈逕方城北。東入白狼水。

白狼水又東北逕昌黎縣故城西。地理志曰。交黎也。東部都尉治。王莽之禽虜也。應劭曰。今昌黎也。高平川水注之。水出西北平川。東流逕倭城北。

盖倭也。人從之。又東南逕乳樓城北。盖逕戎郷邑。兼夷稱之。又東南注曰狼水。白狼水又東北自魯水注之。導西北逺山東南注曰狼水。白狼水又

東北逕龍山西。燕慕容晃以桺城之北。龍山之南。福地也。使陽裕築龍城改桺城為龍城縣。十二年黑龍白龍見於龍山。晃親觀龍去二百步。祭以

太牢。二龍交首嬉翔。解角而去。晃恱。大赦。號新宫曰和龍宫。立龍翔祠于山上。白狼水又北逕黄龍城東。十三州志曰。遼東屬國都尉治。昌黎道有

黄龍亭者也。魏營州刺史治。魏氏土地記曰。黄龍城西南有白狼河。東北流附城東北下即是也。又東北濫眞水出西北塞外。東南歴重山。東南入

白狼水。白狼水又東北出東流為二水。右水疑即渝水也。地理志曰。渝水首受白狼水。西南廵山逕一故城西。以為河連城。疑是臨渝縣之故城。王

莽曰。憑德者矣。渝水南流東屈與一水會。世名之曰㯼倫水。蓋戎方之變名耳。疑即地理所謂侯水。北入渝者也。十三州志曰。侯水南入渝。地理志

言盖自北而南也。又西南流注于渝。渝水又東南逕一故城東俗曰女羅城。又南逕營丘城西。營丘在齊而名之於遼燕之間者。盖燕齊遼廻僑分

所在。其水東南入海。地理志曰。渝水自塞南入海。一水東北出塞為白狼水。又東南流至房縣注于遼。魏氏土地記曰。狼水下入遼也。又東過安市

縣西南入于海。十三州志。大遼水自塞西南至安市入于海。又玄兎高句麗縣有遼山。小遼水所出。縣故高句麗相之國也。漢武帝元封二年。平右

渠置玄兎郡於此。王莽之下句麗。水出遼山西南流逕遼陽縣。與大渠水會。水出北塞外。西南流逕至遼水。故地理志曰。大梁水西南至遼陽入遼。

郡國志曰。縣故屬遼東。後入玄兎。其水西南流。故謂之為梁水也。小遼水又西南逕襄平縣為淡淵。晉永嘉三年涸。小遼水又逕襄平縣入大梁水

司馬宣王之平遼東也。斬公孫淵於斯水之上者也。西南至遼隧縣入于大遼水也。浿水出樂浪鏤方縣東南過于臨浿縣。東入于海。許慎云。浿

水出鏤方東入海。一曰出浿水縣。十三州志曰。浿水縣在樂浪東北。鏤方縣在郡東盖出其縣而逕鏤方也。昔燕人衛滿自浿水而至朝鮮。朝鮮

故箕子國也。箕子教民以義。田織信厚。約以八法。而下知禁。遂成禮俗。戰國時滿乃王之都。王險城地方數千里。至其孫右渠。漢武帝元封二年。遣

樓船將軍楊僕。左將軍荀彘討右渠。破渠于浿水。遂滅之。若浿水東流無渡浿之理。其地今高勾麗之國治。余訪蕃使言城在浿水之陽。其水西流

逕故樂浪朝鮮縣。即樂浪郡治。漢武帝置而西北流。故地理志曰。浿水西至增池縣入海。人漢興以朝鮮為逺循遼東故塞至浿水為界。考之今古。

於事差謬。盖經悮證也。洛水出京兆上洛縣讙舉山。地理志曰。洛出冢嶺山。山海經曰出上洛西山又曰讙舉之山。洛水出焉。東與丹水合。水出西

北竹山。東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尸水注之。水北出發尸山。南流入洛。洛水又東得乳水。水北出良餘山南。南注于洛。水又東會于龍餘之水。水出

蟲尾之山。東流入洛水。又東至陽虛山。合玄扈之水是也。又曰自鹿蹄之山。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與讙舉為九山之次焉。故

山海經曰。此二山者洛間也。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盖山水兼受其目矣。其水逕于陽虛之下。山海經曰。又陽虛之山臨于玄扈之水。是為洛

汭也。河圖玉板曰。倉頡為帝南廵。登陽虛之山。臨于玄扈洛汭之水。靈龜負書丹甲青文以授之。即於此水也。又東歴清池山險東合武里水。水南

出武里山東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門水出焉。爾雅所謂洛别為波也。洛水又東要水入焉。水南出三要山。東北逕拒陽城西。而東北流入于洛。洛

水又東與獲水合。水南出獲興山。俗謂之備水也。東北逕獲興川。世名之為却川。東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逕熊耳山北。禹貢所謂導洛。自熊耳。愽

物至曰。洛出熊耳。盖開其源者是也。東北過盧氏縣南。洛水逕島渠關北。島渠水出南島渠山。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兩分。川流半解。一水西北流

屈而東。北入於洛。山海經曰。熊耳之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疑即是水也。荀渠盖熊耳之殊稱。若大行之歸山也。故地說曰。熊耳之山地

門也。洛水出其間。是亦總名矣。其一水東北逕島渠城西。故關城也。其水東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逕盧氏縣故城南。竹書紀年。晉出公十九年晉

韓龍氏城。王莽之昌富也。有盧氏川水注之。水北出盧氏山。東南流逕盧氏城東。而流注于洛水。又東龍翼合三川並出縣之南山。東北注洛。開山

圖曰。盧氏山冝五榖。可避水災。亦通謂之石城山。山在冝陽山西南。千名之山咸處其内。陵阜原險。易以度身者也。又有葛蔓谷水。自南山流注

洛水。洛水又東逕高門城南。即宋書所謂後軍外兵龐李明入盧氏進逹高門木城者也。洛水東與高門水合。水出北山。東南流合洛水。枝津水上

承洛水。東北流逕右勒城北。又東逕高門城北。東入高門水。亂流南注洛。洛水又東松楊溪水注之。水出松楊山。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逕黄亭南。

又東合黄城溪水。水出鵜鶘山。有二峯峻極于天。高崖雲舉。亢石無階猿徒䘮其捷巧。鼯族謝其輕工。及其長霄冒嶺。層霞冠峯。方乃就辯優劣耳。

故有大小鵜鶘之名矣。溪水東南流歴亭下。謂之黄亭溪水。而東南入于洛水。洛水又東得荀公漢口水。出南山荀澗。即龐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

其水歴谷東北流注于洛水。洛水又東逕檀山南。其山四絶狐峙。山上有塢聚。俗謂之檀山塢。義熈中劉公西入長安。舟師所届次于洛陽。命叅軍

戴延之與府舍人虞道元即舟溯流。窮覧洛川欲知水軍可至之處。延之届此而返。竟不逹其源也。洛水又東庫谷水注之。水自冝陽山南。三川並

發。合為一溪。東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得鵜鶘水口。水發北鵜鶘澗。東南流入于洛。洛水又逕僕谷亭北。左合北水。水出北山。東南流注于洛。洛水

又東侯谷水出南山。北流入于洛。洛水又東逕龍驤城北。龍驤將軍王鎮惡從劉公西入長安陸逕所由。故城得其名。洛水又東左合冝陽北山水。

水自北溪南流注洛。洛水又東廣由澗水注之。水出南山由溪。北流逕龍驤城東。而北流入于洛。洛水又東右得眞谷水。水出南山北逕屯城西。北

流注于洛水也。又東北過蠡城邑之南城西𡡅水出北四里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澠池縣治。南對金門。塢水南五里舊冝陽縣治也。洛水右會金

門溪水。水南出金門山。北逕金門塢。西北流入于洛。洛水又東合欵水。有二源並發。兩川逕引謂之大欵水也。合而東南入于洛。洛水東黍艮谷水

入焉南出金門山。開山圖曰。山出多重固在韓。建武二年。强弩偏將軍陳俊轉擊金門白馬皆破之。即此也。而東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左合北溪

南流入于洛水也。又東過陽市邑南。又東北過子父邑之南。太陰谷水南出太陰溪。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白馬溪水出冝陽山澗。有大石。厥狀似

馬。故溪澗以物色受名也。溪水東又北流注于洛。洛水又東有昌澗水注之。水出西北冝陽山。而東南流逕冝陽故郡南舊陽市邑也。故洛陽都典

農治。此後改為郡。其水又南注于洛。洛水又東逕一合塢南。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東三箱。天嶮峭絶。唯築西面。即為令固一合之名起於

是矣。劉矅之將攻河南也。晉將軍魏該奔於此。故于父邑也。洛水又東合杜楊澗水。出西北杜楊溪。東南逕一合塢。東與槃谷水合。亂流東南入洛。

洛水又東渠谷。水出冝陽縣南女几山。東北流逕雲中塢。在上迢帶層峻。流烟半𡸁。纓帶山阜。故塢受其名。水又東北入洛水。臧榮緒晉書稱孫登

嘗經冝陽山作炭。人見之與語。登不應。作炭者覺其精神非常。咸共傳說。太祖聞之。使阮籍徃觀與語。亦不應。籍因大嘯。登笑曰。復作向聲。又為嘯。

求與俱出。登不肯。籍因别去。登上峯行且嘯。如簫韶笙簧之音。聲振山谷。籍恠而問作炭入。曰故是向人聲。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問乆之。乃知姓

名。余案孫綽之叙高士傳言在蘇門山。又别作登傳。孫盛魏春秋亦言在蘇門山。又不列姓名。阮嗣宗感之著文人先生論。言吾不知其人。既神逰

自得。不與物交。阮氏尚不能動其英操。復不識何人。而能得其姓名。又東北過冝陽縣南。洛水之北有熊耳山。雙巒競舉。狀同熊耳。此自别山不與

禹貢導洛自熊耳同也。昔漢光武破赤眉樊崇。積甲仗與熊耳平即是山也。山際有池。池水東南流。水側有一池。世謂之澠池矣。又東南逕冝陽縣

故城西。謂之西度水。又東南流入于洛。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二

重録總校官侍郎臣高 拱

學士臣胡正蒙

分校官編修臣孫 鋌

書寫儒士臣王以成

圈㸃監生臣林氏表

臣翁嘉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