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萬四千五百三十七 永樂大典
卷之一萬四千五百四十四
卷之一萬四千五百四十五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四千五百四十四 五御

洪武正韻昌㨿切。所也。又語韻陸法言廣韻処。所也。又音杵。徐鍇通釋或從虍聲止也。從乆得几而止。按詩曰爰居爰處。以為居者

定居。處者暫止而已。會意嗔佇反。丁度集韻俗作處非是。張有復古編从几乆。或作處从處。别作䖏非。婁機廣干禄字俗作䖏。見上聲四語。歐陽德

隆押韻釋疑如偏而不處之處。又方朔傳。置諸之正處。皆此去聲上聲者非。王柏正始音謂所居。又昌吕切。居也。鄭之秀精明韻置諸安處。楊桓六

書統徹母處所之地也。从処虍聲。余見語韻。熊忠韻會舉要次啇次清音。又州名隨置。趙謙聲音文字通穿㨿切。見上聲。此轉注所居之所也。作

處竌非。韻會定正字篆切徹踞徹稱燀處。書唐古韻並見杜从古集篆古文韻海

六書隷統書華山亭碑魏元丕碑堯母碑並洪邁漢隷分韻脩堯廟碑

{{雙行註文|碑韓勑碑陰華嶽淮源廟碑老子唐扶劉熊

楊君王君神道楊信楊著楊震碑並漢隷字源

歐陽虞世並顔眞卿柳公並處

並王獻之並蘇黄庭並米

並王義之

並王獻之黄庭

並米並鮮于樞趙子

天子坐處太平廣記周代有異僧。號為棖公。言詞恍愡。後多有驗。時村人於舊楊與村門大樹下言議。棖公忽來逐

之曰。此天子坐處。汝等何故居此。及隋文帝即位。便有遷都之意。朕清坐處宋史范成大淳熈中。帥江東兼行宫

留守。陛辭詔。明日辭選德殿。特設几開宴。酒三行。命侍行過西小軒曰。此朕清坐處也。再坐。上曰。勸卿一盃。且有以為侑公。飲訖。二内侍奉縑素來

上有石湖二大字賜之。上為满引。復䄂御書蘇軾詩一軸以賜。諸郎坐處南齊書王僧䖍。宋孝武時為御史中丞甲

族由來不居憲臺。王氏枝分居烏衣者位宦㣲减。僧䖍為此官。乃曰此是烏衣諸郎坐處。我亦可試為耳。掃客坐處

齊書王思逺為侍中。性簡㓗。客有詣已者。覘知衣服垢穢方便不前。形儀新楚乃與促膝及去。猶令二人交帚拂其坐處。墓取坐

齊書柳世隆。曉術數。於倪塘創墓。與賔客踐履。十徃五徃常坐一處。及卒。圖墓者正取其坐處。置針坐處

唐書杜錫遷太子中舍。屢諫愍懷太子。言辭懇切。太子患之後置針着錫常所坐處。刺之流血三無坐處資治通鑑

唐中宗景龍三年。時政出多門。濫官堯溢。人以為三無坐處。謂宰相。御史。及員外官也。夢坐其處𣈆書王恭再舉

𣈆陽之師。夢劉牢之坐其處。且謂牢之曰。事克以卿為北府。恭果為牢之所敗。坐卧易處西漢書杜延年字幼公。周

之子也。為御史大夫。居父官府不敢當舊位。坐卧皆易其處。坐有膝踝處東漢書向栩。河内人。性卓詭不

倫。常竃北坐版牀上。積乆板有膝踝足指之處。不好言語。後為侍中。朝廷大事。侃言正色。百官憚之。英公好處

四筆夏英公既失時譽。且以慶暦聖德頌之故。不正之名愈彰。然固自有好處。夏𦍑之叛。英公為四路經畧安撫昭討使。韓魏公副之。賊犯山外。韓

公令大將任福。自懷逺城趨得勝寨出賊後。如未可戰即据險置㐲。要其歸。戒之至再。又移檄申約。苟違節度雖有功亦斬。福竟為賊誘没于好山

川。朝論歸咎於韓。英公使人収散兵得韓檄於衣帶間。言罪不在韓故但奪一官。英公此事賢矣。而後來士大夫未必知也。于是以表出之。

年好處夷堅攴具中士大夫。園圃多種橙橘者。好采東坡詩。一年好處君須記。正是橙黄橘緑時之語。名之曰好處。惟陳彦

存損魏塘所居之前一圃。獨標曰一年好處。頗為新竒。時彦存自中書檢正官。丐外為江東轉運副使。到任恰滿𡻕而卒。殆成識云。然韓退之詩曰。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遥看近却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絶勝花柳滿皇都。則好處二字。難專以歸橙橘也。營丘佳處

江少虞類苑皇祐中。范文正公鎮青龍。與僧舍西南洋溪中有醴泉湧出。公創亭泉上。刻石記之。其後青人思公之德。目之曰范公泉。環泉古木蒙

宻。塵跡不到。去市𨞬纔數百步而若在深山中。自是幽人逋客徃徃賦詩。鳴琴烹茶其上。日光玲瓏。珍禽上下。眞物外之遊。似非人間世也。歐陽文

忠公。劉翰林貢父。及諸名公多賦詩刻石。而文忠公乃囑武公蘇唐卿篆石榜之亭中。最為營丘佳處。元祐中。青守以其地與王氏為水磑。稍復完

{{雙行註文|葺。終南佳處唐書盧蔵用始隱少室終南山。時有意當世人曰為隨駕處士。晚附太平徇權利。司馬承禎嘗召至

闕下。將還山。蔵用指終南曰。此中大有佳處。承禎曰。以僕視之。仕宦之捷徑耳。作畫妙處𣈆書顧愷之。字長康。尤善

丹青圖寫特妙。謝安深重之。以為自蒼生以來未之有也。愷之每畫人成。或數年不㸃目睛。曰四體研蚩本無闕少。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詩精妙處能改齋漫録衆人方學山谷詩。晁叔用獨學老杜詩。衆人求生西方時。髙秀獨求生兠率。叔用嘗戯吕東

萊云。我詩非不如子。我做得子詩。只是子差熟耳。吕戯答云。隻熟便是精妙處。叔用大笑以為然。史記妙處

五筆太史公書不待稱說。若云褒賛其髙古簡妙處。殆是摹寫星日之光輝。多見其不知量也。然予每辰讀至魏世家蘇秦。平原君。魯仲連傳。未嘗

不驚呼擊節不自知其所以然。魏公子無忌與王論韓事曰韓必得魏。愛魏。重魏。畏魏。韓必不敢反魏。十餘語之間五用魏字。蘇秦說趙肅侯曰。擇

交而得則民安。擇交而不得則民終身不安。齊秦為兩敵而民不得安。𠋣春攻齊而民不得安。𠋣齊攻秦而民不得安。平原君使楚客毛遂願行。君

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于此矣。曰三年于此矣。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

能留。遂力請行面折楚王。再言吾君在前叱者何也。至左乎持盤血而右乎招十九人於堂下。其英姿雄風。千載而下尚可想見。使人畏而仰之。

卒定從而歸。主於趙平原君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吕。毛先生

以三寸之舌。强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秦圍趙。魯仲連見平原君曰。事將奈何君曰。勝也何敢言事。魏客新垣衍令趙帝秦。今其人在是。勝也

何敢言事。仲連曰。吾始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吾今然後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梁客在平原徃見衍曰。東國有魯仲連先生者。勝請為紹介

交之於將軍衍曰。吾聞魯仲連先生。齊國之髙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軄。吾不願見魯仲連先生。及見衍。衍曰。吾視居此圍城之中者皆有求於平

原君者也。今吾觀先生之玉說。非有求於平原君者也又曰始以先生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為大下之士也。是三者重沓熟復如駿馬。下駐千

丈坡。具文勢正爾。風行於上而水波。眞天下之至文也。卧雲深處頌古聮珠宋大宗問僧近離甚處。曰卧白雲庵。

帝曰。卧雲深處不朝天。因甚到此。僧無對。雪竇代云。難逃至化北磵簡曰。試問卧雲深處客不知何以荅昇平。蕩然至化難逃避。萬里堯天一㸃雲。

幽占堆雲處禪林僧寳傳谷泉禪師住芭蕉。將移保眞大書壁曰。余此芭蕉庵。幽占堆雲處。般般異境未暇

數。先看矮松三四株。詳禪僧責義帝之處史記漢酈食其說齊曰。漢王先入咸陽收天下兵。以責義帝之

處。主諸侯之後。欲得穰侯處資治通鑑司馬公曰穰侯援立昭王除其災害薦用白起。南取鄢鄞。東屬地於

齊功亦大矣。雖其專恣驕貪足以賈禍。亦未至如睢之言也。睢亦非能。為秦忠謀。直欲得穰侯之處耳。諸佛出身

頌古聮珠雲門偃因僧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師曰。東山水上行。佛慧泉曰。東山水上行。出處甚分明。好看塵沙佛。波濤四靣生。

真淨文曰。諸佛出身處。東山水上行。目前一彈指。變現自分明。日靣月靣過。佛手驢脚呈。皆承此恩力。言外度迷情。雲溪恭曰。諸佛東山水

上行。擡頭舉步落深坑。誰知獨足拖泥水。不薦回途十萬程。大洪預曰。諸佛出身處。東山水上行。促装無伴侶。獨自赴前程。湛堂凖曰。諸佛

出身處。東山水上行。靣历南看北斗。日午打三更。或安體曰。東山水上行。褊衫不染皂。壁上畫枯松。後園驢吃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赤膊抵沙

蜂。爛醉和衣倒。覺報清曰。諸佛出身處。東山水上行。石壓笋斜出。産懸花倒生。石庵玿曰。要會。東山水上行。溪邉石女夜吹笙。木人把板

雲牛拍。一曲凉州恰二更。率庵琮曰。東山水上行。乾元利貞亨。譊訛一箇字。才子近頭爭。荆叟玨曰。諸佛出身處。千般謾度量。東山行水

上。貶眼過扶桑。諸佛行處光明經如來游於無量。甚深法性諸佛行處。佛浣衣處

西域傳佛昔盥浴次西小池。佛嘗滌器處次北小池。佛嘗有浣衣處。次之三池。龍止其中。味甘且淨。有慢觸者。金昆羅獸即而害之。次側有方石。上

有佛袈娑文迹。外道凶人有輕蹈者池龍輙興風雨害之。郭有道宿處東漢書郭林宗每行宿逆旅。輙躬洒

掃。及明去。後人至見之曰。此必郭有道宿處也。居劉安衆處南史劉瑀性陵物。族叔秀之為丹陽。瑀與親故

書曰。吾家黑面阿秀。遂居劉安衆處郎吏卧處漢書廣川王去以陽成昭信為后。去有幸姬陶望卿。昭信譛之曰。前

畫工畫望卿舍。望卿𥘵禓傳粉其傍。又數出入南户窺郎吏。去曰是中當有自知者。昭信即誣望卿。歴指郎吏卧處。又言郎中令錦被。去至望卿所

令諸姬燒鐵共灼望卿。望卿投井死。不知官曹處東漢書張玄為陳倉縣丞。嘗以職事對府不知官曹處。吏

白門下責之。時右扶風徐業間玄諸生引見與語大驚曰今日相逢真𤼵朦矣。請上堂問難終日。先王置酒處

五代史唐李克用破邢州還軍上黨。置酒三𡸁岡。伶人奏百年歌。時莊宗五𡻕在側。克用慨然曰。吾行老矣。此竒兒也。後二十年其代我戰於此乎。

及克用卒。莊宗即𣈆王位。時梁兵攻上黨。王乃出兵至三𡸁岡。泣曰。此先王置酒處也。吕氏無處史紀吕后紀。吕

禄與酈寄出游獵。過其姑吕䫋。䫋大怒曰。若為將而棄軍。吕氏今無處矣。夫妻隱處郡國志長白山。陳仲子夫妻隱

{{雙行註文|處。前身為婦處太平廣記魏州守崔彦武。部行一邑愕然曰。吾昔曾在此處為婦人。因乘馬入曲巷。入門。

主人公出拜。升堂東壁髙六七尺處曰。吾昔所誦法華經並釵五隻蔵此壁中。其經第七卷尾火燒失文字。穿之果得釵與經。主人泣曰。己妻存月

誦此經蔵此釵。彦武又指庭槐吉吾昔欲産時。解髮置此樹空中。令探樹穴果得髮。於是彦武留衣物厚遺主人而去。是汝入

頌古聮珠玄妙備因鏡清問學人乍入叢林。乞師指箇入路。師曰。還聞偃溪水聲否。曰聞。師曰。是汝入處。佛慧泉曰從這裏入頭上脚

下俱濕。雖然通待咽喉。未免一場氣急。風淅淅。浪悠悠。清風何處起。人在木蘭舟。法雲秀曰。一滴偃溪水。四海少人聞。直饒玄會得。也是弄精

䰟。白雲端曰。天生碧眼崑崙兒。有藝過人自不知。幾度黑風翻大海。波心出没似閒嬉。羅漢南曰。風飄碎玉千峯雪。雨滴巖花萬國春。堪

聽偃溪流水急潺潺終日不堪聞。旻古佛曰。投老玄沙村鏡清。返聞來聽偃溪聲。如今洗耳滄浪在。誰肯臨流使濯纓。楚安方曰。滔滔無

問說。只為太親切。有誰曾共聞。山河齊漏泄。文殊道曰。玄妙指示太深深。引線須憑一寸針。聞與不聞門外語。勸君休向偃溪尋。月林觀曰。

乾坤獨立。從這裏入。風吹不着。雨打不濕。鐵山仁曰。一𣲖寒泉下翠微。玄沙拈出為眞機。鏡清雖向聞中入流水何曾洗是非。

相念處四教儀應作四句分别。一者境别觀亦别。二者境别而觀總。三者境總而觀别。四者觀總境亦總。初境别。觀亦别。正

是别相四念處。位次境别觀總境總觀别。此二即二總相四念處之方便。别相念處四教儀註引妙玄云五障既除。

觀慧諦當能觀四諦而正以苦諦為初門。作四念處觀破四顛倒㭊玄云别謂各别身受心法不同故。十種心念

法集經所謂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念佛念處。念法。念僧。念戒。念捨。念天心念處。智不到處

統要道吾智禪師與雲巖同侍藥山次。山云。智不到處切忌道著。道著即頭角生師使珎重出去。巖遂問智師兄為什麼不祗對和尚。山云。我今日

背痛。是他却會汝去問取。巖遂問師兄。適來為甚不祇對和尚。師云。我今日頭痛。你去問取和尚。後雲巖遷化遣人馳辭書至。師覧後。云雲巖不知

有。悔當時不向伊道然雖如是要且不違藥山之子。報慈遂云。古人與麼道還知有也未雲巖當時不會。什麼處是他不會處。翠巖芝云。道吾道。

雲巖不知有悔當時不向伊說。只如與麼道。道吾還知有也無。是非不到處頌古聮珠韶山。因僧問是非不

到處還有句也無。師口有曰是甚麼句。師曰一片白雲不露醜。自得暉曰。一片孤雲不露醜白雲兒𠋣青山父鶴巢露滴夢初回。新月半鈎升萬户。

木庵永曰獨向滄溟截衆流。等閑舞棹擲金鈎白雲不露烟波闊横笛一聲天地愁。制心一處大悲心呪行法

實誦此神呪者廣發善提心誓度一切衆生。身持齋戒於淨室。澡浴清淨着新淨衣服。制心一處更莫異縁進止有常

西漢書霍光為大將軍每出入下殿門進止有常處郎僕射常識視之不失尺寸。資性端勁如此。不變異處

頌古聮珠曹山辭洞山山問曰子向甚麼處去。師曰不變異處去。山曰不變異處豈有去耶師曰去亦不變異。丹霞淳曰。家家門掩蟾蜍月。處

處鶯啼楊柳風。若謂縱横無變異。猶如擲劒擬虛空不落别處頌古聮珠龎居士辭藥山。山命十禪客相送至門首。

士乃指空中雪曰。好雪片片不落别處。有金禪客曰。落在甚處。士遂與一掌。士又掌曰。眼見如盲。口說如啞。眞淨文曰。龎公金提。滴水滴凍。藥

山閣𥠖。兩眼定動。機不發時。一場困夢。本自天眞。阿誰解用。上方益曰金禪相送龎公。正值滿天雪下。片片不落别處。可憐有口如啞。直饒握

得成團。鎬過新羅去也。解道前路善為。免得東打西打。也大竒。三年留客住。莫待去時饑。冶父川曰。三尺寒光射斗牛。鏌鎁提處鬼神愁。蠻夷

不識將軍令。誤入重圍血頸流。石溪月曰。頭上漫漫。脚下漫漫。拄定即易。瞥轉還難。金剛寳劒逼人寒。不墮機鋒句外看。雲居悟曰。落在雪

裹。不犯脚手。釘觜鐵舌。也難下口。揮掌雪團劈面來。打著金剛腦背後。非干時處僧寳傳眞淨文因舒王問。諸經

皆標時處。圓覺經。獨不然。何文曰。頓成所演。直示衆生。日用現前。不屬今古。只今老僧與相公同入大光明。蔵游戯三昧。互為賔主。非干時處。

發蹤指示處西漢書蕭何為丞相。髙祖以何功盛封為酇侯。食邑八千户。功臣皆曰。何未有汗馬之勞。特持

文墨議論。不戰顧居臣等上何也。上曰獵追殺獸者狗。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走得獸耳。功狗也。發縱指示功人也。群臣莫敢言。

指示箇歇處禪林僧寳傳龍湖間禪師曰。我逃世難來出家。宗師指示箇歇處。答不在

問處禪林僧寳傳風穴沼禪師曰。問不在荅處。答不在問處。太學為芻牧處

書翟酺。順帝時為將作大匠。上言光武起太學諸生横卷。為海内所集。明帝辟雍始成。欲毁太學。太尉趙熹以為太學辟雍宜兼存。故並傳至今。頃

者頽廢。至為園採芻牧之處。冝更脩繕。帝從之遂起太學臾開拓房室學者為酺立碑銘於學。有勝人處南史宋宗

越麄强惑一徃意氣無復二心。既為廢帝盡心。慮明帝不能容因謀作難誅死。越善立營陣。每數萬人止頓自騎馬前行。軍人隨其後。馬止營合未

嘗參差。冘攸之曰。宗公可惜故有勝人處。有過人處頌古聮珠蘄州五祖山法演禪師。嗣白雲端。初謁浮山逺和尚。逺

一日語師曰吾老矣。恐虛度子光陰。可徃依白雲。此老雖後生吾未識靣。但見其頌臨濟三頓棒話有過人處。必能了子大事。師潸然禮辭。至白雲。

遂舉僧問南泉摩尼珠話請問雲叱之。師領悟。獻投機偈曰。山前一片閑田地。又手叮嚀問祖翁。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雲特印可。

遯庵演曰山前田地賣還買。松竹清風痛自憐。堪笑夢中誇冨貴。覺來那直半分錢竹屋簡曰。忍死叮嚀見白雲。一盃鴆酒十分斟。若教不飲空

歸去。田地無由見陸沉。又卒風暴雨忽迷蹤。撞入浮山網子中縱得白雲提得出。依然只是賣柴翁。防護風寒

數處吳志異紀。陟使魏。司馬文王謂曰吳自西陵至江都。五千七百里道里甚逺難為堅固。陟曰。疆界雖逺。而必爭之地不過數四。

猶人有八尺之軀。防護風寒亦數處耳。梁松之曰。若曰譬如金城萬雉。所急防者四門而已。方陟此對。不猶愈乎。無著手

𣈆書杜預伐吳累克城邑議者史俟來冬大舉預曰。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復著乎處也。無措

手處後周書宗室宇文孝伯。宣帝誅之。隋文帝後謂髙熲曰。孝伯實有周之良臣若使此人在朝。我軰無措手處也。無下

箸處𣈆書何曾位太宰性豪奢厨饌滋味過於王者每設燕見不食大官所設。帝輙命取其食蒸餠不拆作十字不食。食日萬錢。猶

曰無下筯處。人以小𥿄為書者。勑記室勿報。其子勁亦有父風。食必盡四方𤤽異。一日之供。以錢二萬為限。𣈆任愷。初尚魏明帝女。至武帝時為

御中惡賞充為人每裁抑焉充乘間言愷為吏部尚書侍覲轉希毁謗益至謂愷豪侈用御食器。有司撿覈。是愷妻齊長公主得賜魏時御噐也。免

官愷乃縱酒躭樂極滋味以自奉。初何劭以公子每食必盡四方𤤽饌。愷乃踰之。一食萬錢。猶云無可下筯處。無棲泊處

頌古聮珠潤州鶴林玄素禪師。有僧敲門師云誰。僧云是僧。師云。莫道是僧。佛來也不著。僧云。為甚麽不著。師云無棲泊處。松源岳曰。十月清霜

重。臨風徹骨寒。苦無棲泊處。擺乎出長安。自黙恭曰。道箇佛來也不著。骨頭節節是黄金。不消三拜勘破了。鶴唳空山竹滿林。

箇住處頌古聮珠趙州諗禪師到雲居。居云。老老大大何不覔箇住處。師曰。什麽處住得。居云。前面有古寺基。師曰。與麽即

和尚自在取。師又到茱萸。萸云。老老大大。何不覔箇住處去。師曰。什麽處住得。萸云。老老大大住處也不識。師曰。三十年弄馬騎。今日却被驢撲。

掩室開曰。展陣開旗各運謀。箭鋒相敵未輕休。等閉露出反身句。直得千江水逆流。率庵琮曰。突出山前古寺基。趙州聞得便攢眉。寥寥今古無

人共。一片斷雲天外飛。没着文章處老學庵筆記吕吉甫在北都。甚愛晁之道。之道方以元符上書責官。

古甫不敢薦。謂曰。君才如此。乃自䧟罪籍。可惜也。之道對曰。詠之無他。但没着文章處耳。其恃氣不撓如此。讀書無用

吳虎臣浸録程伯淳言。令僧家讀一卷經。便要經中道理受用。儒者讀書却只閑讀了。都無用處。詩體有定

岩溪詩話山谷言文章必謹布置。每見後學多言以原道。命意曲折後予以此㮣考古人法度。如杜甫贈韋見素詩云。紈𥚓不餓死。儒冠

多誤身。此一篇立意。故使人靜聽而具陳之。自云。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賔。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皆儒冠事業也。自云。此意竟蕭條至蹭蹬無

蹤驎。言誤身如此也。則意舉而文備。故已有是詩矣。然必言其所以誤者於是有厚愧眞知之句。所以眞知者謂傳誦其詩也。然宰相職在薦賢。不

當徒愛人而已。士故不能無望。故曰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果不能薦賢則去之可也。故曰焉能心怏怏。秪是走踆踆。又將去海而去秦也然其

去也。必有遲遲不忍之意。故曰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濵。則所知不可以不别。故曰常擬報一飯。况懷辭大臣。夫如此是可以相忘於江湖之外。雖

見之亦不得而見矣。白鷗波浩蕩。萬里誰能馴。終焉此詩前賢録為壓卷。盖布置最得正體。如官府甲第。𠫇堂房室各有定處。不可亂也。韓文公原

道。與書之堯典如此。其他皆謂之變體可也。左傳害理處容齋三筆左傳有害理處。左傳。議論遣辭頗

有害理者。以文章冨艷之故。後人一切不復言。今畧䟽數端以箴其失。傳云。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于號。杜氏謂不復專任鄭伯也。周公閼

於王孫蘇爭政。王叛王孫蘇杜氏曰。叛者不與也。夫以君之於臣而言貳與叛。豈理也哉。𣈆平戎於王單襄公如𣈆拜成。劉康公徼戎將遂伐之。叔

服曰。背盟而欺大國。不義。𣈆范吉射趙鞅交兵。劉氏范氏世為婚姻。萇弘事劉文公故周與范氏趙鞅以為討。夫以天子之使出聘俠國而言拜成。

謂周於𣈆為欺大國諸侯之卿。䟦扈於天子而言討。皆於名分為不正。其他如𣈆邢俠殺叔魚。叔魚兄叔向數其惡而尸諸市。其於兄弟之義為弗

篤矣。而託仲尼之語云。殺親益榮。杜氏又謂榮名益已。以弟陳尸為兄榮尤為失也。題目出處玉堂紀事印書箋題。

本為晚學設不為無益。然而所試詩賦題目。或出經史傳記。注䟽文集。諸子百家。難以徧知。今乃揭示本文其法亦善矣。唐時試題不具出處。如孤

竹管賦。滿場不知出周禮。甚可笑也。彼有經義亦效箋題。果何為也。矧治經人所業專一。若不識出處。繆妄之甚。兹固所當略也。主文已當缺然。

韻要出處䂬溪詩話劉禹錫嘉話云。作詩押韻要有出處。近欲押一餳字。六經中無此字。唯周禮吹簫處。注有此一

字終不敢押。予按禹錫歴陽書事詩云。湖魚香勝肉。官酒重如餳。則何嘗按六經所出耶。洛陽伽籃記。載河東人劉曰墮善釀酒。盛著曝之日中。

經旬不壞。當時謂之鶴觴白墮。乃人名。子瞻詩云。獨看紅蕖傾白墮。石林避暑録云。若以白墮為酒。則醋浸曹公湯燖右軍可也。予按文選。魏武帝

短歌行云。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康亦作酒。人而選詩。遂以為酒用。東坡豈祖是耶。何須出處老學庵筆記東坡先

生省試刑賞忠厚之至論。有云臯陶為士將殺人。臯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梅聖俞為小試官得之以示歐陽公。公曰。此出何書。聖俞曰。何須出

處。公以為皆偶忘之。然亦大稱歎。初欲以為魁。終以此不果。揭榜見東坡姓名。公謂聖俞曰。此郎必有所㨿。更恨吾軰不能記耳。及謁謝首問之。東

坡亦對曰。何須出處。乃與聖俞語合。公賞其豪邁。太息不已。中皆同處東漢書陳愍王寵善弩射。十發十中。中皆

同處。注。寵射有祕法。以天覆地載參連為竒。又有。一微馬經。三小為緯。經緯相將。萬勝之方。然要在機牙器玩同處

晉書陸雲與兄平原書曰。一日按行曹公器物書刀五枚。琉璃筆一枝。景初二年七月七日。劉婕妤云。見使此人悵然按魏武於漢為相不得有婕

妤。又景初是魏明帝年。如此則文帝物也。與曹公器玩同處。故致舛雜。知酒肉處白氏六帖趙逹如故人家。具食。

食畢。主人曰。乏嘉肴無以叙意。逹因取雙箸再三縱横曰。君東壁下有羙酒一斛。鹿肉三斤。主人慙曰。以卿善射故相試耳。知鵝

肉黑白處𣈆書載記符堅從子朗。字九逹。為青州刺史。或人殺鷄食之。朗曰。此鷄棲半露檢之亦驗。又食鵝肉。知黑

白之處。人不信。記而試之無毫釐差。枕席有涕泣處東漢書馮異為光武司隷主簿。自伯升之敗。光

武不敢顯其悲戚。每獨居。不御酒肉。枕席有涕泣處。與獨叩頭。𡩖譬哀情。光武止之曰。卿勿妄言。食炙不知口

𣈆書司馬流與蘇峻戰食炙不知口處。巢窟在何處南史齊謝瀹為史部尚書。時王晏為尚書

令。晏嘗呼瀹共載。瀹正色曰。君巢窟在何處。居窮僻處西漢書蕭何買田宅必居窮僻處。為家不治垣屋。曰。令後

世賢。師吾儉。不賢。母為勢家所奪。種瓜温處漢書儒林傳。新豐有愍儒郷。秦既焚書。拜諸生為郎七百人。宻令冬

種瓜驪山阬谷中温處。瓜成。詔博士諸生就視之。為伏機。諸生至。方相難所更法不决。因發機填之。以土皆壓。終乃無聲。印復故

事類合壁裴度平章中書失印度自如。左右白復於故處得印。度不應。或問其故。曰此必吏人盗之以印書卷耳。急則投諸水火。緩則復

還故處。人服其識量。獨無閒處史記漢文謂馮唐公曰。衆我獨無閒處。轉法輪處

釋迦譜世尊思惟王師。大臣所遣憍陳如等五人瞻視我者皆悉聦明。為此五人先開法門。又自思惟。古昔諸佛輪法輪處在於波羅奈國。鹿野苑

中。又此五人亦在於彼。我今應徃至其徃處。轉大法輪。華嚴七處華嚴經菩提埸。普光殿。忉利天。夜摩天。兠率天。

他化天。逝多林。是為七處也。陵谷代處資治通鑑後漢桓帝以災異詔問消復之術。楊賜對曰。今縉紳之徒委伏

畎畒。口誦堯舜之言。身蹈絶俗之行。委捐溝壑不見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處。畫樓沽酒處禪林僧寳傳法

昌遇。和黄龍南偈曰。葫蘆棚上掛冬瓜。麥浪堆中釣得鰕。誰在畫樓沽酒處。相邀來喫趙州茶。龍移他處

傳重雲暉山有龍湫。險惡不可犯。暉督役夷塞之以為路。龍亦移他處。但見雲雷隨之。牽牛涼處魏志管寧。有牛

暴田為牽著凉處。自為飲食過於牛王隋書李士謙。有牛犯其曰。士謙牽置凉處。飼之過於本主。讀書處澧陽志車武子

讀書處。父老相傳此地靈。斷碑没墨水雲腥。秪今幾載蘭江上。老盡秋風不見螢。元劉將孫養吾集讀書處記丞相信公之李弟稱文堂。蚤賛閫

謀。開朝蹟。及丞相留燕山。與書如訣曰。我以忠死。仲以孝仕。李也其隱。隱當若之何。山中讀書可矣。其它日為管寧。為陶潜。使千載之下以是稱吾。

三人。文堂受言服膺讀書深宻。無故山以外之跡。隨寓以讀書處扁之。𡻕年晼晚坐念喟然。徃帛書隨乎裂去。曷其使來者不忘。亦惟是筆墨傳著

以貽永乆。乃録副墨視予命之記。嗚呼。書盡在文山矣。尚何言。抑有書以來。凡具耳目心知者孰不知讀。而古今髙材顯仕則有之矣。謂非書之効

不可。而可謂之能讀者幾。書一也。而讀者異焉。子駿白頭國師。博極群書以為之資。此亦一讀書也。阿暪飛揚鬱抑。而欲名山精舍為二十年規。此

亦一讀書也。書何與於人事而有遺恨者矣。意者書亦不能無憾於此也。書非以資讀。而讀者亦若有福。昔人有罷相而或誚其胷中欠讀數百卷

者。有入翰林而恨其太蚤不得老者。雖如萊公精忠大節猶有置不滿於此。則書有不及讀者矣前史賢相或再問再不知或講井田禮樂有厚慚

以至論語半部斷章稱相業不可及。則書有不必讀者矣。書何假於讀。而猶有不暇與不足。則書何負於世哉。嗚呼。書之効可睹矣。事業有不在於

學問。而學問各自為是非向微千鈞一鏤。猶有信公若而人。則教忠教孝永已如清談。而羲農以來為有餘媿矣。然則今之所為讀者何書也。是則

有可言者矣。載籍以來。自删定筆削而後成書。泛而為諸子百家。私之為傳授。為專門名家。為訓詁章句為貼義套括。一反之為親說。大明之為理

學。墨守者局師說。尊綂承。擇便者借光寵。捷功利。巧者媒禽犢。曲何世。淺者拾土梗。供辭章。最下又疣贅給科舉。三千年間讀書者具是矣。孰能反

而求其初。孰能通而會其極。嗚呼。其自三代以來前脩徃哲。晦明絶讀毫分縷析以至斯世也。其亦幸而漢唐以下。而無議論之多門。場屋之遺累。

以及此時也。學術之異同。不待辨而唯是之歸。義理之擇執。不必泥而唯善之師。觀於正大而得天地之所與立。揆之心胷而得聖賢之所與同。夫

豈呻其呫畢誦其糟粕之謂而已哉。文堂之於讀書也既進而不願為河汾之十策。又幸退而不必如邴根矩之教遼東。比幼安藜床膝穴則彼良

若。視淵明賦山海自遣則此有餘。其所自得者。丞相之所不能教而吾亦不能得於言也。雖然。彼一時也。此一時也。文堂之善其身足矣。兹名兹志

又將以遺于方來。以之承家。以之教子。如斯而已乎。其於用世亦有政自不免者乎。抑此為讀書言之也。其使觀雪窖之帖。而興於今昔之故。以予

文其間豈不足以有感也。是則異夫世之所謂讀書者之撰矣。斯其不負信公之教也歟。文堂。名璋。字諸子。力學喜屬辭。皆讀書之効云。此帖凢百

七十八字。慷慨𢢽惻情至誼盡百世之下。誦之者猶流涕也。别為刻蔵此處。於是信公去世二十有三年矣。大德第八重九書。國朝見廷臣清江集

題山陰讀書處蘭亭修禊處。愛爾好林泉。閉户不曾出。讀書渾小眠青山秋氣早。緑樹午陰圓。何日期相過。西陵一問船。滌硯

元一統志諸為武侯滌硯處。在沅江縣西四十里卧龍寺。托身處唐劉長卿集小鳥篇上裴尹衘花縱有報恩

時。擇木誰容托身處。用心處頌古聮珠首山念因僧問如何是學人用心處。師曰。怪你一問遲也。投子青曰。未語能明迷

悟情。發言方表赤心人。秪貪進步求名玉。爭信靈苗不受春。標心處脩懴要㫖然須預識標心之處進行之門。所謂圓常

正信也。難眠處𣈆書郭子許侍郎。頋司空。俱作王丞相從事。嘗夜在丞相所飲二人歡極。丞相便使入己帳中眠。頋至曉

猶辰轉不得熟寐。許上牀便大鼾。丞相語諸客曰。此中亦是難眠處耳。懴悔處脩懴要㫖行人親迎良師學懴悔處。即不

思議境理觀所詣之處也。親切處頌古聮珠風穴沼因僧問如何是學人親切處。師曰。須彌南畔齊打皷。賀蘭山前築皮毬。

投子青曰。親切曾仲問老翁。東山歌唱北山吟。弄潮須是吳江客。别語還他漢地人。首山念因僧問如何是學人親切處。師曰。吾九盡日又逢

春。曰畢竟如何。師曰。冬到寒食一百五。投子音曰。日暮陰雲郊野深。重陽到後菊花新。不因西嶠殘水盡。爭得東山一帶春。緊要

頌古聮珠雪峯存因僧問緊要處乞師指示師曰。是甚麽僧於言下大悟。雲門云雪峯向你道什麽。圓悟勤曰。雪峯騎駿馬。雲門跨

驢兒。一踢一踏相奔馳。長安有路非無路。夜半行時人不知。又曰。無量劫來是箇甚麽覿靣金提。幾乎蹉過不蹉過。土苴堆頭且髙卧。

長處頌古聮珠雲門偃曰。平地上死人無數。過得荆棘林是好手。時有僧出云。與麽則堂中第一座有長處也。師曰蘇嚕蘇嚕。水

庵曰。舉手攀南斗。移身𠋣北辰。出頭天外看。須是箇般人。虛堂隱曰。聲如鳴玉靜邉門。誰信幽人不見君。花到海棠將寂寞。綉衣猶把麝香熏。

斷橋倫曰。將軍有今閃旌旗。胡騎紛紛頓失威。縱有突然驍驟者。不知身已䧟重圍。無學處頌古聮珠雲居因僧問全無學

處。如何立身。師曰。無立身處。曰。佛事何勞。師曰。不同興化。投子青曰。苔殿烟收紫氣旋。拱班宸幄退堯年。鳳棲不宿桃源客。豈並金光曯漢天。

向何處唐劉長卿集夕次擔石湖夢洛陽親故。萬里雲海空。孤㠶向何處。擇吉處劉熈釋名宅。擇

也。言擇吉處而管之也。喫飯處五代史𣈆李后傳。耶律德光曰。可無憂。管取一喫飯處不毛處

孔白六帖劉禹錫傳。叙張九齡為宰相建言。放臣悉徙五不毛處。然九齡自内職出始安有瘴癘之歎。罷政事守荆州。有拘囚之思。身出荒陬一

失意不能堪。矧華人士族。必致醜地然後快意哉。深深處頌古聮珠京兆白雲善蔵禪師僧問如何是深深處。師曰。矮子

渡深溪。丹霞淳曰。白頭童子智尤長。半夜三更渡渺茫。任運徃來無間斷。不消船艇與浮囊。眞一處大還寳章眞一處中

宫。分身三處法苑珠林潜道萹云。釋寳志公迹多異有僧正法獻欲以一衣遺志。遣。使於龍光罽賔二寺求之。並

云昨宿旦出又至其常所造廣。候伯家尋之。伯云。志昨在此行道旦眠未寤使還以告獻。方知其分身三處宿為。三好處

止觀好處有三。一深山逺谷。二頭陀抖擻。三蘭若伽藍。若離三處。餘則不可也。四念處四教儀集注四者數也。念者觀慧也。

處者境也。令言四者。人於五陰起四倒。故於色多起淨倒。於受多起樂倒。於想行多起我倒。於心多起常倒。舉四倒故言四也。四居

顯揚聖教論四居處。廣說如經。一慧居處。三諦居處三捨居處。四寂静居處。五易處賈誼新書豫讓釁面變容

吞炭變聲。必執襄子一歲而五易處。内六處大集法門經謂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外六處

大集法門經謂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十二處楞嚴經注言處者蓋六根。是受六塵所入之處。六塵。是受六根所入

之處一則根塵互為所在之義。故名十二處。又曰。色與見二處。聽與聲二處嗅與香二處嘗與味二處。身與觸二處意與法二處。十二處俱虛妄。有

相因緣。非自然性。鳥飛處唐劉長卿集武丘寺。仰見山僧來。遥從鳥飛處。知杖處王融新對廣字

函髙僧傳曰釋臺霍蔬食苦行。從河南來至自西平。特一錫杖令人跪之云。此是波若眼。奉之可以得道。人或蔵其錫杖。霍閉目少時主知其處。並

竒其神異。終莫能測。是道處須眞天子經問何所處是道處。文殊荅言。寂靜是道處。近離甚處

碧巖録圓悟勤禪師。舉仰山問僧近離處。天下人一般也要問過。因風吹火不可。不作常桯。僧云廬山。石頭人難得。山云曾遊五老峯麽。行不妨

臂。何曾蹉過。僧云。不曾到。移一步面赤不如語直。也似忘前失後。山云。闍𥠖不曾遊山。太多事生惜取眉毛好。這老漢著甚死急。雲門云。此語皆

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殺人刀。活人劒。兩箇三商。要知山上路須是去來人。驗人端的處。下口便知音。古人道没量大人向語脉裏轉却。若是頂

門具眼。舉着便知落處。看他一問一答。歴歴分明。雪門為什麽却道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古人到這裏。如明鏡當臺。明珠在掌。胡來胡

現。漢來漢現。一箇蠅子也過他鑑不得。且道作麽生是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也不妨險峻。到這田地。也須是箇漢始可提掇。雲門拈云。這僧親從

廬山來。因什麽却道闍𥠖不曾遊山。溈山一日問仰山云。諸方若有僧來。汝將什麽驗他。仰山云。某甲有驗處。溈山云。子試舉看。仰山云。某甲尋常

見僧來。只舉佛子向伊道。諸方還有這箇麽。待伊有語。只向伊道這箇即且置。那箇如何。溈山云。此是向上人牙爪豈不為好。馬祖問百丈什麽處

來。丈云。山下來。祖云路上還逢着一人麽。丈云。不曾。祖云。什麽不曾逢着。丈云。若逢着即舉似和尚。祖云。那裏得這消息來。丈云。某甲罪過。祖云。却

是老僧罪過。仰山問僧正相類此。當時待他道曾到五老峰麽。這僧若是箇漢但云禍事。却道不曾到。這僧既不作家。仰山何不㨿令而行。免見後

面許多葛藤。却云闍𥠖不曾遊山。所以雲門道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若是出草之談則不恁麽。出草入草。頭上漫漫。脚下漫漫。半開半

合。他也恁麽。我也恁麽。誰解辱討。頂門具一隻眼闍𥠖不解辱討。白雲重重。千重百匝。頭上安頭。紅日杲杲。破也瞎舉眼即錯。左顧無瑕。瞎漢依前

無事。你作許多伎倆作什麽。右盻已老。一念葛年過。君不見。寒山子。癩見牽伴。行太早。也不早。十年歸不得。即令在什麽處灼然。忘却來時道。渠儂

得自由。放過一着便打。莫這志前失後好出草入草。誰解尋討。雪竇却知他落處。到這裏一手擡。一手搦。白雲重重。紅日杲杲。大似草茸茸。煙羃

羃。到這裏。無一絲毫屬凡。無一絲毫屬聖。徧界不曾蔵。一一盖覆不得。所謂無心境界。寒不聞寒。熱不聞熱。都盧是箇大解脫門。左顧無瑕。右盻已

老。懶瓉和尚。隱居衡山石室中。唐德宗聞其名。遣使召之。使者至其室。宣言天子有詔。尊者當起謝恩。瓉方撥牛糞火尋煨芋而食。寒涕𡸁頥。未嘗

答。使者笑曰。且勸尊者拭涕。瓉曰。我豈有工夫為俗人拭涕耶。竟不起。使回奏。德宗甚欽歎之。似這般清寥寥。白的的。不受人處分。直是把得定。如

生鐵鑄就相似。只如善道和尚遭沙汰後。更不復作僧人。呼為石室行者。每踏碓忘移步。僧問臨濟。石室行者忘移步。意㫖如何。濟云。没溺深坑。法

眼圓成實性。頌云。理極忘情謂。如何有喻齊。到頭霜月夜。任運落前溪。菓熟兼猿重。山長似路迷。舉頭殘在。元是謝家西。雪竇道。君不見。寒山子。

行太早。十年歸不得。忘却來時道。寒山子詩云。欲得安身處。寒山可長保。微風吹幽松。近聽聲愈好。下有班白人。勞嘮讀黄老。十年歸不得。忘却來

時道。永嘉又道。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眞。到這裏。如癡似兀。方見此公案。若不到這田地。只在語言中

走有甚了日。又𡸁示云。透出生死。撥轉機關。尋閑戴鐵斬釘。隨處盖天盖地。且道是什麽人行履處。試舉看。舉雲門問僧。近離甚處。不可道

西禪竿形草。不可道東西南北。僧云。西禪。衆然實頭。當時好與本分羊料。門云。西禪近日有何言句。欲舉。恐驚和尚深辨來風。也似和尚翻

似寐語。僧展兩手。敗闕了也。勾賊破家。不妨令人疑着。門打一掌。㨿令而行。好打快鞭難違。僧云。某甲話在。你待要翻欵那。却似有攙旗奪鼓底手

脚。門却展兩手。嶮駕與青龍不解騎。僧無語。可惜。門便打。不可放過。此棒合是雲門喫。何故。當斷不斷。返招其亂。闍𥠖合喫多少放過通一著。若不放

過合作麽出。雲門問這僧近離甚處。僧云西禪。這箇是當面話。如閃電相似。門云。近日有何言句。也只是平常說話。這僧也不妨是箇作家。却到去

驗雲門。便展兩手。若是尋常人此一驗。便見手忙脚亂。他雲門有石火電光之機。便打一掌。僧云。打即故是。爭柰某甲話在。這僧有轉身處。所以

雲門放開却展兩手。其僧無語。門便打。㸔他雲門自是作家。行一步知一步落處。會瞻前亦解顧後。不失蹤由。這僧只解瞻前。不能顧後。頌云。虎

頭虎尾一時收。殺人刀。活人劒。須是這僧始得。十兵易得。一時難求。凛凛威風四百州。坐斷天下人舌頭。盖天盖地。却問不知何大嶮。不可盲伽瞎

棒。雪竇元來未知在闍𥠖相似著也。師云。放過一着。若不放過。又作麽生。盡天下人一時落節。擊禪床一下。雪竇頌得此話極易。會大意只頌雲門

機鋒。所以道虎頭虎尾一時收。古人云。㨿虎頭。收虎尾。第一句下明宗㫖。雪竇只㨿欵結案。愛雲門會㨿虎頭又能收虎尾。僧展兩手。門便打。是㨿

虎頭。雲門展兩手。僧無語。門又打。是收虎尾。頭尾齊收。眼似流星。自然如擊石火似閃電光。直得凛凛威風。四百州直得盡大地世界風颯颯地。却

問不知何大嶮。不妨有嶮處。雪竇云放過一著。且道如今不放過時又作麽生。盡大他人總須喫棒。如今禪和子。總道等他展手時。也還他本分草

科。似則也似。是則未是。雪門不可只恁麽教你休也。須别有事在。又𡸁示云。恁麽恁麽。不恁麽。不恁麽。若論戰也箇箇主在轉處。所以道若向上

轉去。直得釋迦彌勒文殊普賢。千聖萬聖。天下宗師。普皆飲氣吞聲若向下轉去。醘鷄蠛蠓蠢動含靈。一一放大光明。一一壁立萬仞。戃或不上不

下。又作麽生商量有條攀條。無條攀例。試舉看。舉睦州問僧近離甚處。影草。僧便喝。作家禪客。且莫詐明頭。也解恁麽去。州云。老僧被汝一

喝。䧟虎之機。猱人作麽。僧又喝。看取頭角。似則似。是則來是。只恐龍頭蛇尾。州云。三喝四喝後作麽生。逆水之波。未曾有一人出得頭入那裏去。僧

無語。果然摸索不著。州便打云。若使睦州盡令而行。盡大地草木斬為三叚。這掠虛頭漢。放過一着。落在第二。大凡扶竪宗教。須是有本分宗師

眼目。有本分宗師作用。睦州機鋒如閃電相似。愛勘座主。尋常出一言半句。似箇荆棘叢相似。着脚手不得。他纔見僧來便道見成公案。放你三十

棒。又見僧云上座。僧回首州云。檐板漢又示衆云。未有箇入頭處。須得箇入頭處。既得箇入頭處。不得辜負老僧。睦州為人多如此。這僧也善雕琢。

爭柰龍頭蛇尾。當時若不是睦州。也被他惑亂一場。只如他問近離什麽處。僧便喝。且道他意作麽生。這老漢也不忙。緩緩地向他道。老僧被汝一

喝。似領他話在一邉。又似驗他相似。斜身看他如何。這僧又喝。似則似。是則未是。被這老漢穿着鼻孔來也。遂問云。三喝四喝後作麽生。這僧果然

無語。州便打云。這掠虛頭漢。驗人端的處。下口便知音。可惜許這僧無語。惹得睦州道掠虛頭漢。若是諸人被睦州道三喝四喝後作麽生。合作磨

生祗樹免得他道掠虛頭漢。這裏若是識存亡。别休咎。脚踏實地漢。誰管三喝四喝後作麽生。只為這僧無語。被這老漢便㨿疑結案。聽取雪竇頌

出。兩喝與三喝。雷聲浩大。兩㸃全無。自古至今。罕有人恁麽。作者知機變。若不是作家爭驗得。只恐不任麽。若謂騎虎頭。瞎漢。虎頭如何騎。多

少人恁麽會也有人此這見解。二俱成瞎漢。親言出親口。何止兩箇自領出去。誰瞎漢。教誰辦頼有末後句。泊乎賺殺人。拈來天下無人看。看即不

無覷着即瞎。闍𥠖若着眼看則兩手捂空。恁麽舉且道是第幾機。雪竇不妨有為人處。若不是作者只是胡喝亂喝。所以古人道。有時一喝不作一

喝用。有時一喝却作一喝用。有時一喝如踞地獅子。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寳劒興化道。我見你諸人。東廊下也喝。西廊下也喝。且莫胡喝亂喝。直饒

喝得興化上三十三天。却撲下來氣息一㸃也無。待我甦醒起來。向汝道未在何故。興化未曾向紫羅帳裏撒眞珠與你諸人在。只菅胡喝亂喝作

什麽。臨濟道。我聞汝等總學我喝。我且問你。東堂有僧出。西堂有僧出。兩箇齊下喝。那箇是賔。那箇是主。你若分賔主不得。已後不得學老僧。所以

雪竇頌道作者知機變。這僧雖被睦州牧他。却有識機變處。且道什麽處是這僧識機變處。鹿門智禪師㸃這僧云。識法者懼。嵒頭道。若論戰也箇

箇立在轉處。黄龍心和尚道。窮則變。變則通。這箇些子是祖師坐斷天下人舌頭處。你若識機變。舉着便知落處。有般漢云。管他道三喝四喝作什

麽。只管喝將去。說什麽三十二十喝。喝到彌勒佛下生謂之騎虎頭。若恁麽知見。不識睦州則故是要見這僧大逺在。如人騎虎頭。須是手中有刀。

兼有轉變始得。雪竇道。若恁麽二俱成瞎漢。雪竇似𠋣天長劒。凛凛全威。若會得雪竇意。自然千處萬處。二時會便見他雪竇後靣頌。只是下註脚。

又道誰瞎漢。且道是賔家瞎。是王家瞎莫是賔主一時瞎麽。拈來天下與人看此是活處。雪竇一時頌了也為什麽。却道拈來天下與人看。且道作

麽生看。開眼也著。合眼也著。還有人免得麽。一生補處四教儀註一生捕處者。猶有一品無明。故有一生過此一

生。即補妙覺之處。觀音玄記云。猶儲君之義也。純陽極處雲居子詞輕清之無。凝結不住。升上腦宫。純陽極處。

那處左傳莊公十八年。初楚武王克權。使闘緡尹之以叛團而殺之。遷權于那處。注。那處楚地。納城處

志納城處。在曲靖府陸凉州。係坊郭郷鎮名。

唐韓致光集兩處棲上淡山横。樓前溝水清。憐山又憐水。兩處總牽情。宋鄧紳伯詩清處為書記。曾魯卿作。小竹聊須長。閑花懶復

栽。泉聲洗歌吹。雲氣障塵埃。籟静初香裊。琴横月上來。有時聞警露。夢覺自蓬萊。張横渠詩樂處樂處加功勉處行。事無甘苦必心亨。絅衣容有

文章在。低首時人莫怨爭。僧文珦詩靜處常於静處著閑身。别是清虛冷淡人。禪裏斷除千種法。吟中消受一生貧。聲名豈必存編簡。林壑從來

有隱淪。雲月溪山無限景。對餘一一意皆眞。江湖續集是處是處堪彈鋏。今朝又起單。潮髙疑地窄。蘆矮信天𡩖。阡陌嘉禾種。茅茨釣月灣。一風

飄夕照。髣髴見青山。衛宗武集畊漁處清漣萬頃渟為湖。湛湛一鏡㴠太虛。其旁鱗次田莓莓。四望沃若皆膏腴。蔬畦麥隴間碧樹。洲蘋岸蓼連

平蕪。水村落照晚鍾寺。中有一山成畫圖。鄭谷無此𡩖閑埜。嚴瀨無此浩渺區。更於何所堪下釣。更於何所堪荷鋤。誰與卜築於此居。峩然其冠孔

氏徒。時哉不偶堪遯世。𡸁緡把來以自娱。興來風月入吟嘯。錯落吐出鮫盤珠。人惟内省有足樂。眇視外物芻狗如。膏梁於此且不願。况為鱣鮪而

施罛。則知之子命名者。是特寄意耕與漁。豈亦伯成子髙之在野。莊周濠上之觀魚。艾性夫剩語陳庭翠水竹清處晴波漾又綺。風篁弄家聲。居

然三市中。着此一叚清。幽人自地偏。淡趣由天成。洗耳日以静。抱節日以貞。從君得三絶。與我增雙明。僧文珦集萬山深處萬山深處絶誼嘩。野

鶴孤猿共此家。莫使遊塵污泉石。有妨闕客卧烟霞。寒衣緑芰千層葉。饑食青松數樹花。無可破除無可羡。清貧却是好生涯。劉龍洲集登凌雲

髙處攝衣史上一層樓。才到雲霄最上頭。方識乾坤眞轉轂好知身世付虛舟。九秋草木嵐烟濕。萬里山川海氣浮更欲杖藜窮地望。眼中何處

認神州。江湖後集寄題江湖穗處縳屋求於穩處宜。到門還似上船時。江湖未必風波險。平地風波險不知。艾可叔詩次韻趙繡使題金鰲𥡷處

突兀霜崖俯雪洲。時時登覧喚漁舟。溪分南北地初合。月在山間天共流。三兩可人曾此會。百千年後復誰遊。桑田不變金鰲健。秪恐吟翁白盡

頭。蘭雪軒詩集題湖山佳處彭蠡西南廬東。水雲終日氣濠濛。八江水㵼添春緑。五老雲來帶晚紅。樵路巉巖洪井近。仙源迢遞武陵通。何由

白髮長松下。共𠋣漁舟弄晚風。陸子方集溪山佳處子昂為宣城友人書濁流不受美女鑒。醜石乃似頑夫形。行盡溪山千百里。只宜此地結茅

亭。巖花半識元暉靣。溪聲細和謫仙詩。行雲流水自今古。漁叟樵童了不知。元王逢梧溪集題程逹觀外史洞雲深處洞雲深處神仙宅。空翠

不收常晝𡨕。金鵲尾横香按静。青蛇影卧土花腥。天壇瑞草敷雷雨。石竇寒泉注月星。更關一氊髙𠁊地。遲予來守内黄庭。鮮于福元詩題髙萬里

竹荷清處幽人結亭在何許。荷花參差竹深處。紅香染染翠陰陰。滿貯秋聲與凉露。黄塵六月汗流漿。脫巾小扇八尺牀。先生一笑枕書卧。仰看

簷日摇波光。平生雅趣愛林壑。是問蕭閑有眞樂。石橋不許俗人來。終日相親只猿鶴。萬釘何羡帶十圍。口腹寧願充甘肥。有竹正爾可無肉。有荷

豈不堪為衣。玉版羹。碧筩酒。衆人不知君獨有。更衝寒雪看踈梅。仍對春風賦𡸁柳既不似子猷惟種竹一園。又不學濂溪但說蓮一篇。滿前花木

供嘯詠。四時景物俱天然。竹君子蓮君子。非君而誰可稱此。淤泥不染𡻕寒音請以君子名斯亭。張思廉詩何處何處情懷好。清溪白苧袍。晚煙

浮樹動。秋氣挾天髙。草閣慙卿軰。笻枝属我曹。天空清可鑒。凭檻數纖毫。廉文靖公集題吉安佑聖觀山水勝處并引館友竹所李君携彦題

山水勝處篇什梓已成集。復諉子詩其上。且予未到其處。不識所謂山水。主人猶清錬師者。而獲觀其詩數首。瞻澹閑適。足人吟翫。盖猶龍氏之魁

偉者歟。因為寓二絶句。劣我生平丘壑心。每聞勝㮣欲登臨。何時解組林亭上。細詠雲山萬古音。玄關本與世無同。膠擾紛紜總若冲。茶竈爐薰

蔬笋外。息機吾與坐談空。國朝釋泐全室集萃微深處。為日東傑上人作翠微深處亂山中。築室閑依桂樹叢。夜榻泉鳴空磵雨。曉簷花落滿林

風。窓含細靄衣長潤。橋擁浮槎路不通。異域十年天萬里。幾番歸夢海雲東。竹梧深處。為汧陽陳縣丞作竹梧深處可盤桓。静愛枝頭語鳳鸞。

好似湘江春雨重。豈同金井曉霜寒。無人不道堪題句。有客從教徑造看。三載哦松汧水上。幾回飛夢繞琅玕。頋禄詩集題王叔閏怡雲處 嶺上

浮雲日徃還。髙人相對自怡顔。青邉半露天𡸁野。白處渾疑雪滿山。變化不隨龍出去。悠揚長與鶴俱閑。幾時念我能持贈。要看絪緼起座間。題

徐繼周村僻處南州徐穉播髙名。幾代英孫膏尚清。三辟已辭朝士薦一犁甘偶野人耕柴門半掩閑花落。苔徑斜通暗草生。莫笑相過忘禮法。

瓦盆盛酒竹根傾。題胡彦吉先生見山處美人愛閑曠。結屋依林泉。嘉木蔭周。雜花競芳姸。有兒能讀書。有僕能力田。生涯既已足。幸際昇

平年。時復陶一觴。取樂合自然。出門肹連山。彷佛九㸃烟。嘯歌出塵表。何必希神仙。元許有壬至正集水調歌頭題蕭濁清山水勝處山水㨿全

勝。消得獨清人。神仙定在何處。此處可尋眞。山有蓬萊氣像。水有瀛洲風物。人是葛天民。翫得紫芝老。吟盡碧桃春。四時花。十日酒。一溪雲。回頭

下望濁世。無地不紅塵。憶昔乘軺江右。目斷丹霞翠壁底事走踆踆。今日送君語。聊為自移文。

佛說無上處經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録。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尒時世尊。告諸

比丘。有三無上處汝等諦聽。當為汝說。諸比丘白佛。唯然受教。佛告比丘。三無上處者。一佛無上處二法無上處。三僧無上處。若諸衆生兩足四足。

無足多足。若色無色。若想無想非想非無想。如來於中說無上處。諸比丘若有衆生能於佛無上處。起信向心者。於天人中得無上果報。諸比丘是

名初無上處。復次諸比丘。於有為無為。色無色法。離欲法。為無上處。諸比丘。若有衆生能於此法無上處起信向心者。於天人中得無上果報。諸比

丘是名第二無上處。復次諸比丘。僧無上處者。若僧若群。若叢聚。若徒衆中。如來弟子。僧為無上處。諸比丘。若有衆生能於此僧無上處起信向心

者。於天人中得無上果報。是名三無上處。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處處經後漢沙門。安世商譯。佛言。道人行道。若瞋恚意起時即當制。已制便念善。是為道人行。若布施

財則得之。便計無常。不隨身犯。謂不犯殺盗媱。是為不隨身犯。出瞋恚者。口亦不言。意亦不念。走為出瞋恚意中大深聲者。譬如人作盗。說言。汝所

作大無狀。是為意中大深聲。佛言。味味次第者所食物外合之。内分别其味。令不錯誤。是為味味次第菩薩。所以得知者。前世所食噉。皆先上父母。

道人然後自食。是故得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言。菩薩用四事。得四無所畏。一者自身所知。亦欲使人悉知。二者教人無猒極。三者等心無所蔵

匿。四者為人說經從後不悔。是為四事。佛亦用四事。得四無畏。一者如法說。二者不受他人物。三者等心。四者戒具。佛言。復有四無所畏。一者如事

說。二者無所愛惜。三者神足。四者不與人共爭。佛得頂中光明者。有三因縁。一者然燈施佛寺。二者愛樂明經。三者解人疑結。佛舉右手。有四因緣。

一者用惡人無反復故。二者以善人有反復故。三者現教。四者語人無作惡。佛舉右手。復四因縁。一者欲今十方人。皆來學道隨行意。二者為欲示

人。我所行福今得是相。三者勸人皆令持戒。四者威儀白尒。亦為不欲見人惡態。是故舉右手。佛不著履。有三因縁。一者使行者少欲。二者現足下

輪。三者令人見之歡喜。佛行。足去地四寸。有三因縁。一者見地有䖝蟻故。二者地有生草故。三者現神足故。亦欲令人意正。佛行地髙下皆平。有三

因縁。一者本行四等心。欲令一切安隱地住水上。水中有神。䖝蟻一切值佛足下皆安隱。同心志意。是故卑者為髙。髙者為卑。二者諸天鬼神行福。

為佛除地故。髙下為平。三者佛為菩薩時。通利道徑橋梁度人故。從是得福。故髙下正平。欲令人意亦尒。佛不飛行。有四因縁。一者勸弟子欲令精

進。二者欲令弟子聽經三者報宿命恩。四者現相是故不飛行。佛在世時。諸天鬼神龍人氏。皆到佛所聽經。數千百重行坐前後皆見佛面。所以者

何。佛前世時。言語無前後是故無不見佛面者。人卧皆隨佛所首。用佛尊故。佛初得道。不食七日。有四因縁。一者念道忘食。二者一心不饑。三者歡

喜不渴四者不念痛癢。思想生死識。是為四欲。使人聽經亦尒佛袈裟。裏塵水不着。外垢不着。有二因縁。一者不念一切人惡故。二者見一切人有

欲。欲令㓕之。佛復浣袈裟者。外垢不着裏著。有身故有垢。所以者何。外行已盡。是故垢不着外。内行未盡是故垢着。用有身故。為内未盡。以有身為罪

用。是故不惜身命。所以者何。復惜命用命得道故。佛說八十憶萬因縁經。都治人三病。一者貪媱。二者瞋恚。三者愚癡。是三事。分為六故。應六帙。治

三病經所以多者。譬如人服藥。病不愈。當更服餘藥。佛言。人意多端。疾轉故多經隨意療之。欲使疾解故。佛已得道。復有三病。六憂。六憂者。謂憂六

入。三病者。謂心意識。虞受故。佛已得道。有是憂病。何况餘人。殃罪不畢。不得度世。佛業未竟。不得度世。佛棄餘壽二十年。有三因縁。一者同世間人

貪身故。二者所教已盡。三者恐惡人誹謗之。得罪重故。便取般泥洹佛度世去。亦不持身去。亦不持意去。但為苦滅耳。地水火風空常在世間。無有

斷時。佛度世燒身。有三因縁。一者腐爛故。二者虫蛾生故。三者人以香華持兹來得福故。佛笑口有五笑光出者。有五因縁。一者欲令人有所問。因

所問有益故。二者恐人言佛不知笑故。三者現口中光。四者笑諸不至誠。五者笑阿羅漢守空不得菩薩道。光還從頂上入者。當示後人大明故。佛

欲度世去。諸比丘白佛言。諸在世間人。皆當從佛得福。今佛度世去。諸世間人民當復從誰得福。佛言。比丘。我雖度世去。經法當在復有四因縁。可

從得福。一者畜生無所食。飼之令得命。二者見人得疾病無瞻視者。當給與供養令得安隱。三者貧窮孤獨當護視。四者人獨一身行禪念道。無所

衣食當給視之。是為四事。布施持善意與之。其得福與佛等無有異。尒時身皆痛。使欲度世去。佛謂舍利弗。令說經者有三因縁。一者恐佛去後。人

不信餘比丘語故。二者勸弟子意令解佛。尚令比丘說經。何况餘人。三者現舍利弗功德恐餘。比丘各自貢髙。欲得說經故。是故佛使舍利弗說經

佛度世去後。諸阿羅漢共責數阿難。佛在世時。欲得水何以故不與。十方一切皆當從佛解脫。汝何以不留佛。莫令般泥洹。佛欲行四神足。止住一

刼。亦可百刧。亦可千刼。汝何不勸佛行四神足。阿難言。如卿語佛為不得自在耶。當須我言。設使住止一刼在世間。彌勒當那得來。不作佛。佛本行

共學道者有八十億萬人。皆求菩薩道。惟有兩人得道耳。一者釋迦文。二者彌勒。其餘人有得阿羅漢辟攴佛者。佛忍辱遇於地。心軟過於水。意堅

遇於須彌山。功德遇於海水。智慧過於虛空。以是故。前得佛耳。佛言彌勒不來下。有四因縁。一者有時福應彼間。二者是間人麄無能受經者。三者

功德未滿四者世間有能說經者。故彌勒不下。當來下餘。有五億七千六十萬𡻕。彌勒時人眼皆見四千里。彌勒時人眼見四千里者。本行十因縁

得一者不掩人眼明。二者不捨人眼。三者不覆蔽人眼。四者不蔵人善。五者不視殺。六者不視盗。七者不視媱。八者不視陰私及人短。九者諸惡事

不視。十者然燈於佛寺。是為十事。佛辟攴佛阿羅漢。是三人法同。行異。佛者為覺意。辟攴佛為見因縁知。阿羅。漢坐禪乃知。辟攴佛為因縁見生死

相。自守不敢離行。從見因縁得道。故為辟攴佛。佛者為通。行欲度脫人故。故求辟攴佛。辟攴佛自割身活五百人。以木自刺其頸。見因縁計校如割

土。見血是水。見萬物皆非常。便取道有辟攴佛先世為菩薩。五百劫身。以有三十相。無二相不及佛不及佛者。無善權方便故。佛說生死勤苦三惡

道事。有黠人意解。便取阿羅漢。雖作阿羅漢。於中最尊。所以者何。用前世行菩薩道。五百刼慈心。欲度十方人故。雖得阿羅漢智慧。龍曉方俗語。初

為阿羅漢時。不能自覺前世為菩薩。佛便說佛功德。復說阿羅漢功德。尒乃知佛功德大便自悔。欲轉意取佛。佛言已得阿羅漢道。不可復得轉。便

自悔言。我何愚癡。止取阿羅漢道。佛便為解意。汝智勝餘阿羅漢。智慧不及佛。阿羅漢自斷苦。不斷他人苦。佛本行自斷苦。亦斷他人苦。是故不相

及。佛言。舍利弗有三語。悉以知人意。一者麄語。二者深語。三者牽語。得是三語。有善意。即見有惡意。亦見有忍意。亦見欲意。從是三語悉知人意。舍

利弗白佛言。彈指之間人意有六十生死。佛言有九百六十生死。復不多要有三意。有善意。有惡意。有欲意。善意有三百二十。惡意有三百二十。欲

意有三百二十。彈指之間三意并行。合為九百六十生死。除善意三百二十。餘有六百四十。生死意佛與舍利弗同行。三十七品經。智慧不等者。譬

如喘息同。從諸毛孔出入。能覺便但知鼻息氣出入。佛所知悉知諸毛孔。舍利弗所知如鼻孔。取舍利弗智。分為十六分滿一佛界。三千大千日月。

天下黠人所知不及。舍利弗所知一分。取佛智分為十六分滿一佛界中。舍利弗所知不及佛智一分。三十七品行有三軰。有大三十七品。有中三

十七品。有小三十七品。意大得大意。意中得中意。意小得小意。深妙具行三十七品便洞逹。何以故。正分分為十六分。人中本十六意。故佛分别是

故不同。舍利弗知一切法語。用時語。護語。守語。佛便謂舍利弗去非時語。用不可寄人故。舍利弗本字優婆替。舍利弗先佛度世去。有三因縁。一為

宿命盡。二為不欲見佛度世去。三為無所復度脫。舍利弗行受人飯已。還精舍中。言當償債。謂當坐禪。念道為償債。不念道為負債。行受人施。譬如

負債未畢復更取。前罪未竟今復造罪。佛言。食人施不可不念道。亦自得復益一切用。是故當償債。佛言。舍利弗黠第一。目犍連神足第一。阿難多

聞第一。羅雲戒第一。阿那律徹視第一。佛使目犍連請舍利弗。舍利弗言。舉我帶恐不能勝。自犍連便牽帶。三千大千日月天地悉動。不能令起舍

利弗。便生意當先去到佛所。目犍連從後行先舍利弗至。佛知二人各第一。十方天下比丘。無有如羅雲特戒者。羅雲持戒。有四因縁。一者自念言

我為佛子。二者謂命持多。三者常自念我為沙門。四者持戒常欲勝餘比丘。舍利弗。復持一盂水著海水中。㧌撈之。明旦徃取故水去。舍利弗尚能

如此。何况佛。目犍連為人所撾。不飛去不能得神足故。何以不能得神足用。罪未畢故。佛言弗迦沙王行至十二門。復還不知其身中六分秉意能

為道。不知身生意。意生身。不能分别。是佛知可度故。便徃從宿。王不知是佛。佛問王行何法。好何道。而衣毛為堅。佛為解身中事空。於是便得道。不

悉斷。不得阿羅漢。佛言。諸行者當知意能得道。佛言。昔者朱利滿臺。學經二十四年。得五言解垢下棄離。亦不復憂。何以故。本宿命便見五百佛。悉

通知衆經。但閉藏經道。不肯教人。後被病二十四日。臨死時。乃悔。呼人教之。有是一福。故知五言。何况乃具足教人得福不可計。佛言。昔有旃那比

丘得病。佛使舍利弗徃與分衛。舍利弗因問之。汝眼寧有所識不。旃那對言曰。眼無有識。但見色識。生身生病對至。故有病身亦不知死。設身死者。

地水火風空皆當滅。但為意誠移生耳。佛遣舍利弗行分衛過媱女家。便閉門作治道。謂舍利弗言。汝不與我共媱者。當入是大火中。舍利弗報言

寧入是火中。不與汝共媱。媱使人墮惡道無有出時。天便來下救之。佛言人但不能守戒。若能守者終不憂為邪道所中。佛言昔有一比丘生禪行

道。佛弟難陀飲酒醉。數徃來到其邉歌戯比丘白佛言。我欲避之去。佛言不須。是難陀於令當得道迹。佛即遣阿難徃到其家。摩訶迦葉隨其後。舍

利弗為說經。目乾連現神足。難陀便歡喜。即得道迹。佛說比丘行道。但當堅心者何憂不得道。比丘聞佛說此語。歡喜意解。便得阿羅漢。佛姑子名

須那察多。隨侍佛八年。便生念。與我兄弟俱行而獨端正。有三十二相使惡意生。隨佛後掃佛跡。不令人見佛相復於人中說佛無道。但言語中人

意耳。舍利弗阿難聞之便便愁憂不樂。佛言須那察多不為說我惡。為稱譽佛功德耳。言語中人意。有者人意多病故。佛語舍利弗。須那察多不校

計但瞋耳。何以故。不計佛有三十二相。光明神足。但降伏卯道。故佛數教誡。須那察多。正眞之言。是邪侍之儔。是故瞋耳。佛有姑姉年老。乎自作縷。

纖成袈裟持上佛。佛不受。如是復言佛當哀憐我故當受之。令我得福。阿難白佛言。可為我受之。佛語阿難令持與諸比丘僧。戒亦是比丘僧。不如

與衆人。後世當為因縁。今世相見歡喜者。皆是前世親里善知識。何以故。知之相見意解故。佛言世間人相待但若薄不苦厚。佛言本侍佛者。字弥

喜次字須那察多。次字阿難。佛告諸比丘我年老。欲得一人侍我。舍利弗。摩訶迦葉。目犍連等。各自願侍佛。佛言不得摩訶。迦葉。目犍連國禪思惟。

知佛欲得阿難。便呼阿難言卿當侍佛。阿難言我不敢徃侍佛。我不能侍佛。目犍連言不得不侍佛。阿難言當聽我四事。一者佛餘衣我不欲受。二

者佛餘飯我不用。三者若有人請佛。諸比丘不行我亦不行。四者佛坐禪思道時。我當出入得自在。佛言大善聽汝所願。於是阿難因侍佛。是故阿

難獨能問佛。佛弟子阿那律難提。金毗羅。三人共坐息。思惟七事。一者少欲得道。多欲不得道。二者知足得道。不知足不得道。三者精進得道。不精

進不得道。四者守六衰使不起得道。不守六衰放使起者不得道。五者自護得道。不自護不得道。六者守意得道。不守意不得道。七者智慧得道。不

智慧不得道。共思惟七事時去佛六十里。佛時坐禪。即知三人所念。便移意徃坐三人前言。善哉善哉。我復語汝一事。不念家欲得道。念家欲不得

道。於是三人歡喜。即得菩薩。佛語阿難人眼所見。四十二萬由旬。何以知之。日月去地四十二萬由旬。人眼所見日月。以是知眼所見者十方廣逺

之處。日月億億萬倍。譬如大海中沙億億萬倍不能計知。人所作善惡殃福。即前後所作殃福億萬不可復計。一切善惡要在命盡時。作惡逢惡處。

作善得善處。殃福皆預有處。皆預有父母兄弟妻子得道便止。不得道不斷絶也。佛言調逹。但教人作福。不教人行道。佛教人作福持戒。守意得道。

乃止調逹自意生念。我當現神足於國王阿闍世所。王隨我。餘人亦皆當隨我。便化作一白象。獨出入宫中。復化作一小兒。端正無比。便上王膝上。

王大愛之。王見調逹所作如是。王意呼調逹勝佛。王便隨調逹所語。王使民及未得道沙門。悉隨王至調逹所問事。調逹便至佛所言。佛年老。可不

須復教語。弟子調逹便呼舍利弗去。及諸沙門去。調逹癡貪有是惡意。因亡神足。佛言癡人所作顛倒。非諸佛法。調逹自意念言。我當飛去。人見我

飛。悉當隨事。我因欲飛去。使不能復飛。調逹不能自覺亡神足時。即有婆羅門行等心。便從第一人上來下。語舍利弗調逹以亡神足。佛語舍利弗

調逹欲呼汝重令得罪。佛語天言調逹未得神足。我知當亡之。何况至今。佛言人不當貪。調逹但作貪故。亡失神足。佛言羅漢有兩軰。一名舍沫自

憂身得道。即欲度世去。二軰隨衛皆得度脫。佛與羅漢俱行三十七品經。譬如燈火。佛計校知有幾事。知其本末守而滅之。阿羅漢不計本末。直而

滅之。佛譬如順樹從本至末。分别知之。阿羅漢行。譬如從末至本。從本至末者。計本空從不知空者不得道。佛言。阿羅漢有盛陰。無五陰。所有皆現

但不著耳。有色痛癢。思想識。無生死。佛言。阿羅漢有為黙以得阿羅漢有三相。一者不復犯身口意。二者三毒滅。三者衣食不用作好。但滅饑寒意。

有是三因縁。便能變化自在。意不著衰故。不得自在。佛言。意但當分别。六衰不當著。著便不得道。佛言。阿羅漢飛行有二因縁。故令人不見。一者恐

人見便多供養。二者恐惡人嫉妬之。佛言。現神足復有兩福。一者人見飛行便精進念道。二者從人受施令得大福用。是故現神足意喜故便得大

福。佛言。有阿羅漢名憍梵鉢。已得阿羅漢道。反作牛呞。弟子問佛何以故。佛言。是比丘前世宿命時。七百世作牛。今世得道。餘習未盡故。佛語比丘。

當念身無常。有一比丘即報佛言。我念非常人在世間極可五十𡻕。佛言莫說是語。復有一比丘言可三十𡻕。佛復言莫說是語。復有一比丘言可

十𡻕。佛言莫說是語。復有比丘言可一𡻕。佛復言莫說是語。復有一比丘言可一月。佛復言莫說是語。復有一比丘言可一日。佛復言莫說是語。復

有一比丘言可一時。佛復言莫說是語。復有一比丘言可呼吸間。佛言是也。佛言出息不還則屬後世。人命在呼吸之間耳。佛語諸比丘。當會坐一

切但當說法。語不能者。急閉目聲。守意善聽。可從得道。諸比丘聞佛說此語。歡喜意解即得阿羅漢道。佛言比丘入人舍中。當如手在空中無所罣

礙意亦無所著耳聞可意是為著。聞不可意是為著。有一比丘曰。佛可以不可皆著當云何得道佛言比丘意解空都無所著。是應菩薩行諸比丘

聞此語皆歡喜踊躍即得無所從生法忍佛言有一比丘於山中坐歎息。有一人問比丘卿為道何以歎息。比丘言。我在地獄中時。五毒極痛。今得

作人。復得見佛經戒而復不得道畏死復入是惡道中是故歎息耳。為比丘亦憂俗人亦憂經戒。亦自憂身善噫不可得常。或有因縁來時便念妻

子錢財是為墮惡道。佛言有一比丘。到優婆夷家分衛。因為說經。優婆夷便長跪淚出。比丘說經至夜半。優婆夷長跪不起。比丘言我行說經。未曾

見人精進乃尒。優婆夷報言。我家有一驢鳴。至夜半便死。是故淚出耳。佛言人說經不在為多。但問解慧不也。有一比丘聞佛說是事。便徃問佛言。

為我說一要法。令我得道。佛言非汝物莫取。是汝物便取。於是比丘即自思念。天下萬物皆非我許。獨善是家物。於是比丘因白佛言。我已解佛言。

解是便為道耳。時有一比丘。聞佛說此語。便徃問佛。舍利弗為得是未。佛言舍利弗悉得。比丘言舍利弗何以駡我。持袈裟拂我面。佛言呼舍利弗

來問之。舍利弗言我無惡意。所以駡者。欲令忍辱。所以持袈裟拂面者。欲令眼耳鼻口淨故。佛語比丘。是舍利弗。善權方便所作。於是比丘歡喜。即

得阿羅漢道。佛言昔一人徃難比丘言。人死識念思想所知皆滅。行道得定意所知亦滅。有何等異。比丘報言俱滅。人死命盡神不滅。隨行所生。但

微不可便見。所得不同。為善昇天。為惡人淵。以是為異。佛言有一比丘到優婆夷家分衛見端正好比丘便生邪念因起。優婆夷即取飯具與之。比

丘便捨去。我不應受人施優婆夷便報之言已有悔意可受施耳。優婆夷復報比丘便受。佛言。譬如人有惡。即覺罪滅。比丘受施無有罪。佛告諸弟

子。能計空制意如彈指頃即可得道。佛言有一比丘坐得定意。有一優婆塞見坐處不平牽起。去其安處。優婆塞後時五百刼不得安隱。何以故。斷

道念故。佛告諸弟子。有說經。慎莫中斷。斷經罪重。不可計。佛言有比丘行道得一禪。自言我得道迹。第一禪福上生第七天下壽一刼。得二禪自計

得斯陀含。第三禪福上生十五天。壽八刼。得四禪自計我得阿羅漢。今我何故。不得生第十九天上。壽十六刼。作是言已。便言佛為兩舌耳。即時從

天墮地獄中。不覺失天上壽。便受地獄罪。譬如世間人得珍寳。一日為火起燒盡之。人生惡意為横燒善意。佛言人善惡相隨。無有解已。惟得道乃

離俗耳。佛言日中後不食有五福。一者少媱。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無有下風。五者身安隱。亦不作病。是故沙門道士知福不食。澡漱有三因

縁。一者為恐爪下垢故。二者爬癢隨可意。三者殺蚤蚊故。亦欲使意淨無欲。復不汙經。此者適可除外垢。心念惡不能除。為學人第一當淨心為本。

心為法本。心正則行方。行方則應道。佛言。昔有沙彌與師共行。見地有金便黙取之。語師言疾行。是間無人甚可畏。師言但坐。有金故令汝恐耳。棄

金去便不復恐。弟子便為師作禮言。我愚癡無所知故。金已棄。便不復懅。於是佛告諸弟子。學人貪道。如沙彌貪金。何憂不得道。佛言有比丘學道。

從師受經不精進。師教取牛馬糞數斗燒之。至𡨕不盡。師友大石持地獄中火燒之即作灰。弟子大恐。長跪問師。是何等火。師言。汝不讀經行道。死

後當入地獄。獄中火燒汝。不復移時。於是比丘惶怖。便更精進。日聞一阿含。便得羅漢道。佛言。善權方便。度人如是。佛言阿那含有三結。一者癡結。

二者世間愛結。三者見未諦未盡結。阿那含譬如火上熖煙起。不能有所燒。須陀洹除八十八結。斯陀含除七結。阿那含除三結。阿羅漢無有結。須

陀洹得道迹。斯陀含為徃來得道。阿那含為不還世間。阿羅漢為不復著何等為道迹。謂識苦世間人皆不識苦。須陀洹為識苦。斯陀含為棄集。阿

那含為知盡。阿羅漢為行道已竟。得須陀洹。莂百刼乃得阿羅漢。以何故。乃百刼須陀洹。餘有十結不斷。不得阿羅漢。阿羅漢但自憂身畏罪。不敢

預世間事。餘有十疑結不解。不解故便止住。須陀洹所棄常有五下結。一者貪欲結。二者瞋恚結。三者見行結。四者戒貪福結。五者疑意結。亦謂從

六天已下。至世間貪欲瞋恚。貪身願疑為下結。須陀洹見因縁者。謂不犯五戒時。當死死不犯。餘人見急悉犯五因縁。須陀洹斷故受新。阿羅漢新

故悉斷。菩薩畢故罪罪畢得道。乃知非常苦空。非身非道。人行道不當有所着。行須陀洹得須陀洹行斯陀含。得斯陀含行阿那含。得阿那含。行阿

羅漢得阿羅漢。行辟支佛得辟支佛。行菩薩得菩薩。佛言學者隨意所作便得其報。如影響相隨。佛言鉢有四名。一名為一供食。二名為戒。三名為

受。四名為從是得福。無有瑕穢。便應受福。持鉢便立戒。意中無惡念。佛言阿羅漢不食肉者。計畜生從頭至足。各自有字。無有肉名。辟支佛計本精。

所作不淨。故不食肉。佛計一切天下皆空無所有。有便滅。滅復生。要歸空故。為無所有。諸弟子聞經歡喜。為佛作禮而去。

洪武正韻昌據切。調𡙡。禮記毋絮𡙡注。絮。猶調也。詳於味。䟽云。就食噐中。調足鹽梅。是嫌是惡。又見上。陸法言廣韻和調食也。孫愐唐韻抽據切。丁

度集韻楮御切。毛晃禮部韻畧摛㨿切。歐陽德隆押韻釋疑音筯。楊桓六書統徹毋絮統聲。熊忠韻會舉要次啇次清音。趙謙聲音文字通穿據切。

見心音。此轉注就器中味調食也。韻會定正徹崌切。就豆𡙡中再加調和也。字切徹踞徹稱燀絮集韻見杜从古集篆古文

髙勉齋學書韻總六書

昌據切。顧野王玉篇丑注切。直開也。孫愐唐韻丑注切。郭忠恕佩觿集䦌閉。上丑住翻。塞門。下博計翻。手拒門也。丁度集韻或从户作𢨫。釋行均龍

龕手鑑屋音注下𢨸𢨸也。韓道昭五音類聚閏仄遇切楊桓六書綂徹毋从門主聲原聲隷从户主聲隷

集韻見杜从古集篆古文韻海並六書統並六書統

昌㨿切。顧野王玉篇昌御切正也。

昌㨿切。陸法吉廣韻憛悇憂也。丁度集韻或从慮司馬光類篇楮御切韓道昭五音類聚抽㨿切。楊桓六書統徹毋从心余聲隷書或从慮

聲隷。字潫博義音絮又懷憂也。集韻見杜从古集篆古文韻海並六書統

並六書統

昌㨿切。陸法言廣韻痴㾻不逹。宋重修廣韻抽㨿切。

昌㨿切。孫愐唐韻創㨿切。楚利又木名。又瘡所切。宋重修廣韻出歴山。毛見禮部韻畧又辛痛。楊桓六書統徹毋詳見語韻穿毋字潫博義心利

{{雙行註文|切六書

昌㨿切。孫愐唐韻不滑也。宋重修廣韻瘡據切。楊桓六書統徹毋从人楚聲隷六書

六書

昌㨿切。丁度集韻創據切。心利也。通作楚。韓道昭五音類聚初去切。楊桓六書統徹毋余見語韻穿毋

集韻見杜从古集篆古文韻海六書

昌㨿切。丁度集韻昌句切。博雅勇也。韓道昭五音類聚充句切為也。

昌㨿切。丁度集韻石不滑者。司馬光類篇創㨿切。楊桓六書綂徹毋原聲隷六書六書

昌㨿切。釋行均龍龕手鑑音處。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四千五百四十四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