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汝南遺事卷二
作者:王鶚 
卷三

兀林荅胡土棄中京。二十二日。

甲子,中京留守、權參政兀林荅胡土嘗爲破虜都尉。鈞州兵敗,退保少室。中京行省斜烈死,有詔代之。以洛陽不可守,棄其家屬,選精銳數十騎赴行在。上召見,慰問良久,而內薄之。會唐州元帥烏古論黑漢行止在後。屢遣人告急,卽命胡土領忠孝軍百人,就徵西山招撫烏古論換住、黃八兒等義軍爲援。換住,親軍出身,死于是役。八兒,土豪,國亡歸宋矣。

定進馬遷賞格。二十五日。

丁卯,定進馬遷賞格。每甲馬一疋,遷一官、陞一等;二匹,二官、二等;三匹,三官、三等;止散官職事。已及三品者,進數雖多,一官、一等,止把軍頭目。自願進獻者,遞升官職。千戶升萬戶,副統升都統,提控升總領之類。無牌者給銀牌,已帶銀牌者易金牌。左右司官移剌克忠等克忠字成之,崇慶二年詞賦進士。以賞格太優,請於右丞仲德。仲德爲上意已定,無可更者。蓋仲德密勸上西幸秦、鞏,故厚其賞以來馬。由是西山帥臣范眞、姬汝作、呼延實等眞,登封人,兄弟歸于大朝。汝作,汝州人,本姓宋,監察御史端修之猶子,爲部下所殺。實,亦土豪,國亡歸宋。各以馬進。尋又定罪拘括,凡得馬千餘疋,以簽樞密院事、權參政抹撚兀典統領之。兀典,世襲毛克護衛出身,國亡歸宋矣。

遣使諸道選兵。

是日,遣使分詣諸道選兵赴蔡,凡得精銳萬人。親衛路分都尉、鎭防、保甲,凡五等。

詔木甲咬住監修器甲。

上以器甲不完,詔併工修繕,以工部侍郎兼軍器監使木甲咬住勞効出身。以爲監官,精于製造。而以面目嚴冷,俗呼爲隔年笑。監督之,不踰月造成,軍威稍振。

論世達等除授。二十七日。

己巳,以前正奉大夫、御史中丞蒲察世達爲尚書吏部侍郎,權行六部尚書。世達嘗爲左司郎中、同簽樞密院事、翰林直學士、充益政院官,皆稱上意。上幸歸德,遣世達督運陳州糧。會陳有變,世達亦預脅從。尋間道之汴,聞上南遷,徒步赴行在。上念其舊,故錄用之。左右司官因奏撒合、石魯合無任用。二人與世達同時自拔歸國。上不荅,久之,乃曰:「世達曲從,非出得已。然朕猶少降資級,以示責罸。彼撒合掌軍一面,石魯宿衛九重,崔立之變,不聞發一矢,而束手受制於人。今兹來歸,賜以不死,足爲被恩,又安得與世達等?雖然,撒合老矣,量用其子可也。石魯但當酬其負御容之勞,至於任使,朕徐思之。」未幾,以撒合爲北門都尉,男山兒爲本軍都統,石魯復收充護衛。

詔給養恒山公幼男。三十日。

壬申,武陽縣民舒懷信等六人負恒山公幼男時年十二。至自汴梁。詔尚書省給衣食,養於近侍局大使把訥申家。訥申字良弼,以郡王、丞相胡魯子充省令史。仍遣諭仙曰:「䘮亂以來,聞卿家屬散失俱盡,今有子遠來,朕甚喜焉。卽欲馳送,使父子相見,以路梗未通,兼卿男飢病,羸瘠殊甚,俟稍安好,續當遣人由便道護送以往。」

議遣張俊潛復京城。

是月,議遣沈邱元帥張俊平陽人,勞效出身,國亡歸宋矣。會鄢陵、扶溝、尉氏、通許、陳留、𣏌縣等處義軍,潛復京城,如不能守,焚其宮室以還。大臣難之,遂止,然但行移附近京諸縣招撫而已。

以粘割完展權參政。

八月癸酉朔,以秦州元帥粘割完展字世昌,泰和三年策論進士。權參知政事,行省事於陝西。且以蠟丸爲詔,期以九月中聚集大軍,與上會於饒豐關,出其不意,取宋興元。按︰《宋史》作「饒風關」,《金史》與此同,今從之。

盧進報王楫使宋還。初二日。

甲戌,青尖山招撫盧進奏:「頃有敵騎百餘,雜以宋人北行護。覘者謂北使王楫以奉使還,宋復遣人議和,輜重禮物甚多,以軍防護故也。」上聞之,懼。

上閱兵。初五日。

丁丑,上閱兵於見山亭。

以司天臺武亢充長行。

右丞仲德奏︰「前司天臺管勾武禎男亢,徐州人氏。習父之業,精於占候,宜召赴行在,以備咨訪。」上遣人召之,旣至,屏人與語,大悅。卽命爲司天長行,所以資給甚厚。亢數言災咎,動合上意。朝士見其倨傲,往往非之。九月,敵人圍蔡,亢預奏今年十二月初三日敵人攻城,及期,果然。上復問:「何日當解?」亢曰:「直至明年正月十三日,城下當無一人一騎。」上喜,但密計糧食,使至不闕。明年正月十日城陷,十三日撒營去,城下無一人一騎。其數術精妙如此。

詔尚書省牒宋中書省借糧,仍諭阿虎帶等。初七日。 按︰此事《金史‧哀宗紀》繫之九月癸卯朔,疑有誤。

己卯,前降授蔡州都軍致仕內族阿虎帶牌印出身。宣宗朝,帥河中,以弃城應死,議親獲免,降七品官職。祖母宋人也。言:「宋人與我和好百年之久,以先朝邊將生事,是致兩國隻矢相加。今我困憊南走,去彼不遠,若不較名分,以之給和好,但得兵糧見資,足以禦敵。倘南北先和,併力來攻,我之受禍不淺矣。臣雖老謬,乞與辯士李裕、周鼎奉使,裕字好問,邢州唐山人,興定二年詞賦進士。鼎,蔡州人,正大七年詞賦解元,未仕。不得助兵,則得助糧,必不得已,猶可以間南北之和,緩腹背之敵。惟陛下省察。」詔尚書省牒宋中書省借糧一百萬石,因假阿虎帶鎭國上將軍、同簽大睦親府事,裕充知事,鼎令史,男阿鄰亦侍行。陛辭,諭旨阿虎帶曰:「宋人負朕深矣。朕自卽位,數戒邊臣無擾邊界。邊臣有自請討伐者,朕未嘗不切責之,向得州民,隨卽見付。近日淮陰來歸,彼欲多輸錢帛爲贖,朕若受財,是貨之也,秋毫不犯,付以全城。今乘困𡚁,據我壽、泗,旣誘我鄧州,又攻我唐州。雖然,彼所以爲謀亦淺矣。敵人滅國四十,以及於夏;夏亡,則及於我;我亡,則及於宋。唇亡齒寒,自然之理耳。爲彼之計,不若與我連和,同禦大敵,所以爲我者,亦爲彼也。卿至,其以此意曉之。」

仲德杖忠孝軍李德。初十日。

壬午,忠孝軍提控李德率十餘人乘馬入省,大呼左右司官,責以月糧不優。兵吏約之不去,迭出慢言,幾於詬罵。郎中移剌克忠不能堪,趨白右丞。仲德大怒,縛德堂下,諭以朝廷刑法名分之重,杖六十。其長有訴於上者,上諭旨仲德曰:「此軍得力,方欲用之。卿何不委曲容忍,而責罸乃爾!」仲德奏曰:「方時多故,錄人之功而隱其過,此是陛下之德。至於將帥之職則不然,小犯則決,大犯則誅,雖强兵悍卒,不可使一日不在紀律中。蓋小人之情,縱則驕,驕則難制。睢陽之禍,豈獨官努之罪,亦由有司縱容之太過耳。今欲改更前轍,不宜愛克厥威,賞必由中,罸則臣任其責。」上默然。軍士聞之怖懼,至於亡不敢犯。

壽州帥府官遷授。十一日。

癸未,壽州元帥楚㺹奏:「臣昨奉詔,與經歷官高鑑復立壽州事於蒙城,㺹,蒙城土豪。鑑字君鎰,遼陽人,正大元年詞賦進士,前蒙城縣令。縣廢,鑑爲敵所虜北歸。㺹已完復,授元帥職,讓鑑,鑑不受,遂奏以爲經歷官矣。臣從宜與宋連和,置立榷場,貿易諸物,是故軍民糧食不闕。又增修城郭,敵人不敢犯,今將踰年矣。臣本農民,不願官爵,乞量賞軍士,以慰其心。」詔遷賞有差,州縣榷官皆令眞授。

宋人陷唐州,烏古論黑漢死之。十三日。

乙酉,宋人攻陷唐州,元帥、右監軍烏古論黑漢死之。黑漢以親軍入仕,常爲唐、鄧元帥府把軍官。天興初,唐州刺史內族斜魯以病卒,斜魯,奉御出身,前河中府帥阿虎帶之子。時朝廷道梗,帥府承制以黑漢權刺史、行元帥府事。二年,鄧帥移剌瑗以全城叛歸於宋,瑗字庭玉,小字粘合,河間路世襲千戶。宋人徙其民襄、漢間,復以舊亡人實鄧,瑗授武功大夫,令爲書招黑漢。黑漢殺其使者不報,宋人率兵攻唐,數月不能下。黑漢聞上遷蔡,遣人求救,上命權參政胡土將兵以往。旣至,宋人避路,縱其半入城,合擊之。胡土大敗,僅存三十騎以還。城中乏食,黑漢殺其愛妾以啖士,士爭殺妻子。城陷,壯士僅千餘。黑漢被執,宋人誘之使降。黑漢不可,遂被害。

遣參政兀典息州行省,仍諭之。十四日。

丙戌,息州帥府報︰「宋人對境重屯軍馬,有窺息之意,乞益兵爲備。」詔權參政兀典、簽樞密院事婁室領忠孝軍三百、蔡州總帥府軍三千,行省、院事於息,以禮部員外郎温廸罕喜剌、尚書省都事完顏嫩忒、戶部主事王英爲首領官。喜剌字秀之,興定二年策論進士。嫩忒字顯之,省令史出身。王英字世傑,省令史,後歸宋。皆被害矣。將行,諭之曰:「韃靼用兵,所以常取全勝者,恃北地之馬力,就中國之伎巧耳,朕實難與之敵。至於宋人,何足道哉?柔懦不武,若婦人然,使朕得甲士三千,可以縱橫江、淮間,卿其勉之。」

烏古論鎬權參政,胡土爲點檢。十五日。

丁亥,以御史大夫、兼蔡‧息‧陳‧潁等路便宜總帥烏古論鎬權參知政事;軍馬行省院、權參政兀林荅胡土爲殿前都點檢,罷權參政。初,鎬保蔡有功,上聞,遣人襃論,賜以大信牌,自元帥升總帥,而鎬亦自奮厲。上之南渡也,滿城之敗,征行軍馬總帥內族婁室俗呼小婁室。領敗亡數百騎,由徐、永間濟河。時睢陽已被圍,婁室等奔蔡。鎬素知婁室跋扈,辭以無中旨,弗納。內族婁室等怒,復奔息,息帥石扶九住納之。九住字漢卿,奉御出身。未幾,九住與婁室有隙,婁室誣九住將害己,并諸僚屬皆擅繫獄。鎬以其隸己,數移文理辨,不報。遇誅官努赦,乃釋之。及上將幸蔡,徵蔡、息軍馬來迓,以蔡重鎭,且欲爲行在,慮有不測,詔鎬勿遠迎,令別將領軍以來,故婁室獨得見上於雙溝,且拜且泣,屢誣鎬罪。上雖不言,而心薄之。旣到蔡,從官、近侍率皆窮乏,至於面有飢色、體無完衣者,人往往取給於鎬。鎬之妻蒲察氏素稱鄙悍,而鎬畏之。近侍有干求不滿其意者,日夕交譖於上,甚以尚食醬闕,求之不得爲言。上愈怒,雖擢御史,而召見特疏。鎬亦自知被讒,憂憤鬱抑,常稱疾在告。會前參政石盞女魯歡護衛出身,歸德行院。上幸歸德,拜參政,後爲官努所誅矣。姪某,以叔女魯歡無反狀,偶爲官努所忌而濫誅之,狀白尚書省求改正。左右司官以聞,上曰:「朕嘗謂紐勒緷反者耶,而無迹可尋。謂不反耶,朕方南走,遣人求援軍,彼留精銳自防,而發其羸弱者以來;旣到睢陽,彼厚自奉養,使朕酼醬有闕。朕爲人君,不當語此細事。但四海郡縣,莫非國家所有,坐保一城,自臣子本分事。彼靳固自負,而有驕君上之心,非反而何?朕方駕馭人材,當錄功忘過,其治正之。」左右司官揣知上意之在鎬也,數爲右丞仲德言之。仲德每見上,必稱鎬功業,宜令預參機務,又表薦鎬自代。上素直仲德,怒少解,及烏登行,故有是命。瑚圖克强愎自任,前後敗績,亦改授焉。

總帥王倉兒等升職。十六日。

戊子,以蔡州忠義軍都總帥王倉兒爲平安都尉,義勝軍都總領石祿爲蕩寇都尉,其餘軍職以次升遷,皆右丞仲德之薦引也。

汝南遺事卷二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