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先生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十三
河南先生文集 卷第十三 宋 尹洙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春岑閣鈔本
|
河南先生文集卷之十三
表碣述誌銘
故龍圖閤直學士朝散大夫尚書刑部郎中
知河中軍府兼管内河堤勸農使駐泊軍
馬公事䕶軍彭城郡開國伯食邑八百户
食實封三百户賜紫金魚袋劉公墓表
故將仕郎守河南府登封縣主簿兼尉衛君
墓表
故朝奉郎太子中含知漢州雒縣事騎都尉
王君墓碣銘
故王先生述
故大中大夫尚書屯田郎中分司西京上柱
國王公墓誌銘
故推誠保德功臣金紫光祿大夫守太子少
傳致仕上柱國天水郡開國公食邑四千
二百户食實封一千户趙公墓誌銘
故龍圖閤直學士朝散大夫尚書刑部郎中
知河中軍府兼管内河堤勸農使駐泊軍
馬公事䕶軍彭城郡開國伯食邑八百户
食實封三百户賜紫金魚袋劉公墓表
彭城公天聖七年四月薨於蒲後三年其子几葬
公河南伊納鄉尹樊里又五年几以著作佐郎宰
方城告於故吏尹某曰予父晚節始得以諌議事
先帝逮今 天子初即位列放従官亮節直聲為
時名臣然在朝廷不四五年淹䘏外藩弗至大任
是故道充於友朋而未被於民論議通古今或沮
於當世平素藴蓄有所不伸潜徳隠行晻曖弗彰
大懼夫流風遺烈寖失其傳願掲石墓左以表之
懇讓不克輙論其閥閱云
公諱𤍞字耀卿咸平初中進士第歴河中臨晉開
封封丘二主簿河南穎陽令遷著作郎監陜州商
税改著作郎知河中龍門縣通判益州天禧初擢
為右正言於判三司勾院賜五品服三年以本官
直集賢院同修起居注四年改右司諫換工部員
外郎兼御史知雜事判流内銓五年賜三品服改
三司户部副使乾興 思轉刑部旋改吏部員外
郎出為陜西轉運使未赴職奉使契丹還以本官
充龍圖閤待制知三班院提舉諸司庫務天聖二
年同知禮部貢舉權開封府三年遷刑部郎中充
龍圖閣直學士知河南府五年徙河中府治河中
凡二年年六十二公少為古文章篤於風義始舉
進士與張景定交論道浤相師友初為龍門宰部
有即盗欲人不忌命公領會事自補悉擒之公曰
此劇盗也送府或有判叛去者且尉兵弱不廷畱
揖防皆命斬之一府服其果文康王公鎮蜀有以
威暴上聞者會公自蜀召還對 真宗問曰凌策
王曙治状何異耶公曰前凌策在蜀嵗豐少事得
以平易治之比嵗小歉蜀人剽輕其心易揺故王
以嚴刑制之然所誅殺特盗賊耳未嘗變 陛下
他法帝善之初為諫官屬嵗洊饑後河決東郡公
上言歳歉不登力役屢起元元困苦道殍相望此
宰相事也未聞有濟之之術願策焉以寒群望疏
寝不報京師民間傳有靈泉飲者愈疾議建祥源
觀 詔初下公上言前世有傳聖水愈疾者皆誕
妄不經今盛夏亢陽大興土木以營不急非也國
事自上清宫建凡有興作皆准本符瑞以答天貺
臣下罕有以土木沮議公 右守正無所憚焉又
抗論時政前後數十事今據其要者公以外官有
衆之號而使窮民轉徙汙萊弗闢葢考課即明
吏職廢弛寖以及此昔邵信臣守南陽闢田三萬
頃此實効也今守宰居位皆積日以幸遷非有意
於民者宐申明考課法一切易殿最以督之又請
禁民棄孝養而事浮圖老子者或受父母教及親
亾者勿禁先帝世吏一受賂終身不見齒及天禧
晚政稍被寛貸或復得進公請重其制累赦勿原
又公荒嵗入粟者止與上位虚名假之不足爲
將之制宐自乃右而上得與武臣奏補子弟為此
吏部此制擇善吏爲御史府主簿三司法官時有
貴臣亦以親庸補其員公請罷之因言近臣封見
不當爲子弟乞恩以開幸進公以古之荐士受上
賞今罪有従坐而賞不著非沮勸之道宐較其章
著者推以恩典國家景徳役分部置使總按刑獄
公以為郡守皆 朝廷臣轉運使巳專刺舉之軄
復置使按郡非所以責任守臣而息獄訟也當罷
之河北平 詔勞師臣建吏卒獨不及民公請蠲
兩河嵗賦以寛之又建言黜章句篆刻之役崇尚
學術復聘士之禮其章疏大較如此施行者葢一
二焉有唐故事拾遺補闕掌供奉諷諫得以廷論
以事 國朝授者或兼儒館或領外字專以充文
雅材幹之臣非復曩時職事天禧 詔書置諌官
御史十二員者得公與肅簡魯公宗道二人為諌
官凡所論列拜疏而已未嘗請對公援舉故事自
是當得對遂為故事及遷司諌會論疎次刑獄事
章不下固讓不拜翼日章報乃受命公厚於故舊
始終無少間也王文康坐寇莱公責官朝士無徃
者公歎曰友朋之義獨廢於今世耶坐譴無愧矣
乃出餞之雅愛處士李讀之為人讀終公陳其公
退之行 詔贈讀著作郎其敦篤如此在西京日
有歸老之志求領畱司御史臺不允比召還不詣
闕願徙河中卒如其請難進易退有古君子之風
焉公之先代郡人後魏孝文之遷都因徙家於洛
陽十二代祖環鐫北齊中書侍郎環鐫生坦隋大
理卿坦生政會唐武徳功臣封渝國公政會生無
意尚唐太宗女西平公主位至洪州刺史無意生
奇為吏部侍郎天授中為酷吏所陷奇生䕶嘉令
慎言慎言生河東令聚聚主祕書郎藻藻生蔡州
刺史符符生洪洞令珪珪兄弟八人崇龜崇望最
顯崇龜位至清海軍節度使崇望相 昭宗至左
僕射 生大父贈太保諱岳仕後唐終太常卿夫
人趙氏封天水郡太夫人太常生烈考贈太保諱
温叟事皇朝終御史中丞夫人李氏封永樂郡太
君公兩娶趙氏右賛善大夫朱之女今郡君有子
七人長曰貺將作監主簿次即著作郎君次曰先
將作監主簿次曰笆忱把兢亟太常寺太祝貺先
早亡女二人長適大理評事王㺺琇次幼劉氏自
中丞而上事備累朝團書著作兄弟皆聞效有材
稱著作又登進士第能世其家矣今世衣冠雖或
前朝舊族然經級大槩離去舊邦不則爵命中絶
譜牒散缺無如劉氏蝉聨盛大者又自渝公而下
至今十世猶葬尹樊里此其尤異者也初公領貢
部其洋奏名及為河南以椽史事公故著作君以
家世之舊為請某譔述非工獨能不由遷以私於
人用以傳信於後故叙先烈則詳其世數紀徳美
則載其行事稱論議則舉其章疏無溢言費辭以
累其實後之人欲見公徳業當視於斯文為不誣
矣景祐四年月日刻石
故將仕郎守河南府登封縣主簿兼尉 衛
君墓表
君諱景山字仲安魏郡南樂人後徙家河南累舉
進士不中第景祐元年西都復國子監學士共薦
君得試國子主簿嵗餘改河中府士曹叅軍仍在
西監講書四年授伊陽府移登封主簿康定二年
六月三日以疾卒年五十君少以辭章為人稱年
十七舉進士魏郡首送之二十餘始来河南益自
飭謹接朋友恭甚羣居論議黙黙若無所辭或従
容與之謀即多所發明以是前輩知其讓已少年
皆慕其為人交譽之無一異者晚節所守愈固通
六經章句大義従之學者常數十人或與君評後
進人物君雖賞鍳有輕重然多曲為之品目人譏
其所収太廣後頗有成立者人更以此服之素為
名公知遇説紫微以禮致之始主學事丞相沂公
稱其行於 朝因以入官焉父續祠部員外郎直
史館有名於時母郭氏太原縣君娶王氏一男籍
民九嵗一女十二嵗君卒後五十七日葬河南洛
陽賢相鄉靖問里洛中士人告於予曰衛先生葬
宐有文以誌其壙予知仲安者是當為之誌會日
迨不克納其壙遂表於墓
故朝奉郎太子中舍知漢州雒縣事騎都尉
王君墓碣銘〈并序〉
太子中舍王君以康定元年三月某日卒官二年
十一月某日葬於河南府河南縣某鄉某里其孤
尚恭尚喆謂某曰歐陽永叔既銘吾先君之壙願
得文以掲於墓某與君逰最舊不敢以讓云君諱
汲字師㸃其先京兆萬年人五代祖迺唐季爲壁
州刺史世亂不得歸遂葬果州西克州圖山下里
人呼為壁公墓曽祖福事王蜀爲其合州刺史祖
某父某通經術皆以夀終君幼聰警善為辭章兄
湛取進士第有稱於時君始來京師為廣文生數
舉不得第湛累官司封員外郎君用司封授將
作監主簿調鄭州原武河南宻縣主簿天聖八年
詔舉郡諸曹縣主簿尉堪為縣令者公得以擢為
澤州晉城縣令縣治在州下州有廣鋭軍選所牧
馬旁郡會嵗饑縣民有亡田者軍士遂謗某田為
牧地民既復馬當還故牧軍士以動力取强於民
吏不能禁君至立辨於郡卒徙故地莫有犯者明
道二年 詔舉郡縣吏有治實者本路轉運使蘇
耆以君名聞即召還改大理寺丞知京兆府藍田縣
事遷太子中舍知陕州夏縣事縣近山頗為水患
又城池久壊姦盗出入無限制君請於府築堤新
城人皆便之移漢州雒縣會兩州大饑君率富室
入粟數萬以濟貧民敕書褒論焉君為吏凡六更
其治或為佐為長皆得以一縣盡其用精敏敢斷
官有斂役未嘗以嚴期暴民事皆迎辦民或訴枉
者雖嘗爲郡理決者君必窮覆審究不以勢 奪
其守以是能庇其民為人平易胷中洞然無少隠
與朋友遊有始終讀書惡異端尤不喜隂陽拘忌
之説識者尚其通焉娶胡氏封安定縣君子三人
尚恭尚喆同年取進士第皆賢而文尚辭舉進士
五女長適殿中丞吴感次適殿直朱浙次適潞州
屯畱令楚建中次歸吾家子朴實其婿幼未嫁初
司封葬河南君嘗語諸子異日當從吾兄及終遂
奉其言銘曰
生於蜀官於蜀又没其地来葬河南實成君志九
原可作従我伯氏子孫遂家以祖從世
王先生述
先生葬有日次子豫狀先生行事来告曰侍讀學
士楊公既銘吾先君之墓先君知子子不可無述
予惟楊公與先生同年進士出處中外四十年知
先生治行詳且實莫如楊公世人信其文亦莫如
楊公予若復次其事徒使人疑其傳故不叙其状
獨述予之得於先生者慶曆四年即先生治蒲之
二年予自安化徙守平陽道蒲先生與予語春秋
因出唐志二十篇且曰此未嘗以示人先生於褒
貶善惡之著者若無所指意其甚異者衆之所尚
或詘之衆之所謝或嘉之予亦疑其然先生為予
問其端質於大中之道考之於春秋無相戾者嗚
呼先生所美唐善也所詘唐惡也於今曷避而不
以示人葢夫違衆之所識謂之虐反衆之所尚謂
之隘舉世皆然惡得獨異而取危耶宐乎先生之
不以示人也先生没唐志且行於世觀其書然後
見先生之志於時未嘗伸亦未嘗屈也後之知先
生者其在唐志乎先生諱㳂字某歴居大官在
朝廷為名臣由樞宻直學士為涇州觀察使涇原
路經畧安撫招討等使領兵貴重以其佐軍敗罷
為郎復進天章閣待制慶曆四年十一月某日終
於蒲葬用明年十月某日云
故大中大夫尚書屯田郎中分司西京上柱
國王公墓誌銘〈并序〉
公諱利字兼濟其先倉州著池人曽祖坑江州刺
史祖演大府卿父承謙尚書庫部郎中母董氏漳
南縣君𦵏河南伊闕今為河南人公淳化三年登
進士第初調河南尉遷著作佐郎再為祕書丞太
常博士入尚書省為屯田都官職方司員外郎轉
屯田郎中官凡七遷始以陕府監税歴通判聞温
滄定四州知絳州涇州改監并州倉得通判同州
知河南之永安緱氏二邑總十一任以本官分司
西京年七十二天聖四年八月十六日終於緱氏
於明道二年十月二十九日葬洛陽大樊原不従
於先君用吉卜也公加警悟昭為童授詩于故尚
書右丞張公雍張公説詩博引經義聴者多所未
究公于下坐重伸其説辭約理畼一坐聳然初命
河南會憸人趙賛領務于洛賛招權樹威趨時者
望塵迎謁惟公與之抗賛不勝其憤它日坐衢中
以職事呼公欲衆辱之公荘色正辭賛不能屈留
守吕公聞而㴱器之在滄州日閲其獄有羣盗當
就死公察其氣貌曰是非作惡者密訊之頗得其
寃狀公命稽其刑且大索境内不數日盡得真盗
賴免者數人又嘗遣三卒至都下二人者共害一
卒取其齊装反以其人逃状聞公疑其姦遣吏李
宻者自郡至都以物色求之得其實二人即伏罪
其精審皆此類定州民居雜戎落附鄉籍者至寡
公招捸撫集歲益萬餘家凡爲政清簡時與賓朋
讌樂不求敫察之譽故所至皆便其治及去郡吏
民千里𠉀問歲時不絶其見愛若此雅善談謔有醖
籍外爲和易而内甚介時親舊處任柄未嘗一造
其門再絀皆非罪一以河決一坐失舉幙屬畱滯
者累嵗處之恬然晚節以歌詩自娱有集十卷私
帛 室不以槩意暨疾語諸子曰嘗聞之先君我
家自隋世爲顯族處環衛方鎮者相繼不絶惟未
嘗與文翰為從官因亂譜諜散去恐後世遂已其
傳因命筆授之其意欲諸子以文自進也娶李氏
封隆平縣君撫養宗屬有家法三男長鼎進士第
大理寺丞友震洛陽主簿次復舉進士三女長適
試將作監主簿張師雄先公而亡次適耀州華原
令楊建令用次適太子中舍孫長卿孫男四人夾
仲虞仲子仲南仲女四人並幼銘曰
王氏世以材武吏幹稱及公始用儒術進而位不
大諸子益以文自力王氏其顯乎
故推誠保徳功臣金紫光祿大夫守太子少
傅致仕上柱國天水郡開國公食邑四千
二百户食實封一千户趙公墓誌銘〈并序〉
公諱稹字表微單父人少好學持心固堅得章句
義輒早夜以思不少懈猶自以不足乃之四方従
賢俊游喜為文辭卒以勤成其業年二十六舉進
士一上中第授平定軍判官再調台州軍事推官
薦其行能者數十人除大理寺丞知蘇州崑山縣
通判楚州遷殿中丞知通州召歸同判宗正寺賜
五品服樞宻直學士 公濬薦公端厚可任以事
擢為監察御史由殿中侍御史遷侍
鼓院開封府判官判三司開折司車駕西祀為東
京留守推官咸以持法謹重為人稱大中祥符五
年遷兵部員外郎益州路轉運使 賜三品服入
謝 真宗顧曰天下久平然郡縣事朕宐聞蜀最
逺民富侈吏易以擾是尤欲聞者卿朴忠當無少
隠凡事有更置者具録納意無敘名位附常所奏
章以来以為卿行之公至部事無細大悉心以諫
至有一日章數上皆優褒焉卭州蒲江刼盗不得
反繫平民十餘人掠笞威使强服又合其辭若無
可疑者公行部意其自誣馳入縣獄考状盡得其
寃即出之寘縣吏於法雲南蠻擾焚盧州淯井監
詔發兵誅之器械糧餉皆速 辦事寧以勞遷工
部郎中代還兼侍御史知雜事同判流内銓奉
詔詳定民吏負害之物稽民者公審其無欺秋考
盡除之改三司鹽鐵副使天禧二年成都守當代
宰相剖上近臣名三四皆不稱㫖或舉公姓名
帝曰趙某固可用擢為右諌議大夫充集賢院學
士知益州度文市館六千公召工較其日力嵗正
千餘疋乃以千數上供焉就移知同州遷左諌議
大夫給事以徙鳳翔京兆二府使契丹還遷工部
侍郎加樞宻直學士知并州進刑部侍郎上雅知
公為 先帝所信任且倚耆徳為 朝廷重乃拜
樞宻副使明道元年進吏部二年拜尚書左丞知
河中府景佑四年拜吏部尚書五年以疾請老九
月拜太子少傅致仕十一月一日薨於河中年七
十六公性篤厚與人語言必誠盡無一外飾雖年
位尊顯不自為貴士子賤微者皆與之鈞禮為政
尚寛凡處事要其歸不害於禮而未嘗立異見以
名已功用是 天子器之以為可任大事在臣者
交稱其篤厚焉夫公之先世以儒名其家然無顯
者及公之貴曾祖賡贈太保曾祖妣劉氏追封京
兆郡太夫人祖修已贈太傅祖妣朱氏追封河南
郡太夫人考晟贈太師妣孫氏追封洛陽郡太夫
人娶田氏封京兆郡君先以亡子男七人士安士
宗士寧士宏士宇士宣士賓俱以䕃補官士安士
宗士宇士宣皆早亡士寧今為太子右賛善大夫
士宏大理寺事士賓祕書省校書郎女六人長適
職方員外郎晁宗 次適祕書省校書郎袁 次
適晁氏次適大理評事李南仲次適祕書丞梁堅
次適右班殿直朱融今存惟晁氏李氏婦孫男二
人仲達太常寺太祝仲達奉禮郎孫女八人皆適
士族公薨年十二月嗣子奉公之喪葬河南萬安
山之原自初薨凡三十九日而葬葬速故贈諡之
典未及焉銘曰
孤卿六官百工之式公寔職之天子萬機百官是
維公實毗之五福之厚既德而夀公實有之萬安
之隂考龜已定公實命之既封而崇既固而完公
其安之
河南先生文集卷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