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玄論卷第八

胡吉藏撰

論曰。轉法輪具四義。一輪二轉三方四降敵。輪者大乘以無生滅觀為體。小乘以生滅觀為體。大乘無生觀為輪。略具十義。一唯聖王有餘人則無。唯無所得聖王有此無生滅觀。有所得人則無。二自然成就不由工匠。佛菩薩了諸法本自不生今亦無滅。得無生觀非破生滅故有無生也。方便品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三輻輞具足。無生觀圓則眾行皆備。四自在王前導。以無生觀常居眾行之首。五餘人不能壞。天魔外道不能壞。六能摧怨敵。得無生觀能破一切生心動念。七停空不墮。得無生觀常在實相虛空不復退轉。八圓而無際。得無生觀離斷常諸邊。九上下迴轉。得無生觀能於生無生不相妨礙。如法身無生無處不生。以無生故諸趣門閉。即是上迴無處不生而生五道。謂下轉也。十速疾得無生觀心無所礙。一念遍知。所言輪者轉輪為義。前佛得如實悟授於後佛。眾生不盡輪無息時。故云輪轉也。又輪者謂具足義。此無生觀無德不含。如波若說一念具萬行。又輪者圓正義。無生實觀圓正不偏也。

問。何故名法輪復名梵輪耶。

答。可軌名法清淨名梵。十住論云此輪能除眾生三毒使得清淨。故云梵輪。婆娑云梵音說故名為梵輪。

釋論文已具足。次論位但一無生中道正觀。約明昧不同開為四位。初地至三地名信無生。四地至六地名順無生。七地至九地謂真無生。十地至佛地謂寂滅無生。即喻四轉輪王也。又地前亦具四位。外凡十信信無生。次十住謂解無生。十行因無生起行。十迴向明解行具足順無生流。後四名似輪。前四名真輪。似中內外凡。真中竝不竝如一乘中釋。

問。何故地前至佛皆無生觀。

答。般若云菩薩初發心皆學無所得。以無所得故能從一位至一位耳。有所得是魔眷屬無道無果。是故皆學無生。

問。云何名無生觀。

答。於一切生死涅槃緣之與觀不生心動念。故名無生。是故經云。動心是魔網。不動為法印也。

次釋轉義。既以無生為輪即以無轉為轉也。淨名云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像法決疑經云。鹿薗不說鵠樹無言。善吉云我無所論乃至不說一字。大經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則名為具足多聞。此皆無轉而轉。故言無所言。但轉有二種。一者他轉二者自轉。此二種開三種成佛。一者法身成佛。謂坐無生觀道場將滿不二念。若假諸佛為作因緣故。無生觀輪於心中轉名為他轉。二者應身成佛。謂十地行滿坐於道場無師自悟名為自轉也。此二皆是大乘。三藏所無。次明三僧祇劫行滿三十四心成佛。亦無師自悟得眼智明覺此三藏成佛。成佛雖多不出此三。若以本迹而言初一為本。後二為迹。大小為論初二大乘後一三藏。權實而言三藏辨權大乘有權有實。法身為實成迹身為權成也。

次就應身成佛復有自他。婆娑云佛在菩提樹下轉自身法輪。謂自得無漏慧行四諦境。於鹿薗為他身轉法輪。謂陳如等有應發之慧須佛言教為其扣發名為他轉。但自轉之義就初成道。此義則短。從爾已後皆屬他轉。故他轉時長。小乘既爾大乘亦同也。

次明方義。轉必有方所即是轉境義。若爾小乘生滅觀照四諦境。故輪於四方轉。大乘明無生滅觀於一實諦方轉也。

問。云何爾耶。

答。小乘以苦集為相生。滅道為還滅。境即生滅觀亦復然。故生滅境發生滅觀。生滅觀照生滅境。所以言生滅之輪四方轉也。大乘則明不苦不集故不生。不道不滅故無滅。故名一諦。以無生滅一諦發不生滅一觀。無生滅一觀照無生滅一境。故云無生滅輪於一諦方轉也。然轉輪既是無轉而轉。境生亦無生而生。無轉而轉雖轉不照。無生而生雖生不發也。次明小乘之輪於四方轉。大乘亦爾。但小乘於有量四方轉。大乘於無量四方轉。

問。小乘有量故有生滅。大乘無量亦有生滅。量無量乃異。生滅觀應同耶。

答。亦不同也。大乘明苦者如大經云。解苦無苦為苦諦。又云五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法本不生。今則無滅是寂滅義。豈同小乘逼惱為苦。已有還無稱為滅耶。

次明降怨即辨輪用。小乘於四諦方轉降四諦下怨。正觀之輪於一實諦方轉降生滅斷常怨也。又小乘輪於有量四諦轉降有量四諦下惑。大乘輪於無量四諦方轉降無量四諦下惑也。

次明權實。以內照四諦為實智。外說教為權智者。佛自轉法輪則轉之與輪皆是實智。若為眾生轉法輪者則所轉之輪為實智。能轉之教為權智也。

次明教智兩輪。

問。大經云諸佛世尊凡有所說皆悉為轉法輪也。此用何物為轉云何為輪耶。

答。可具二義。一者佛教為能轉。眾生智為所轉之輪。以諸佛說法皆能生物智慧故。以佛教為能轉。眾生之智為所轉之輪也。二者以教為所轉之輪。以佛智為能轉也。所以然者佛二智能說二諦。二諦之教為所轉之輪也。

問。前云教為能轉。眾生二智為所轉之輪。與後相違云何會通耶。

答。佛為眾生轉法輪要須具二種能所。一者以二智說二輪。則二智為能轉。二諦教為所轉之輪。二者二諦教復能發生眾生二智。則二諦教為能轉。眾生二智為所轉之輪也。初則智能諦所。次則諦能智所也。

問。就佛自轉亦有能所不耶。

答。佛二諦能發生佛二智。則二諦為能轉佛智為所轉之輪。合前則有三種能所也。

問。教云何名輪。

答。教有摧邪顯正之能亦名輪也。以智為輪通自他。以教為輪但為他也。

問。智教為輪出何文耶。

答。大經云。凡有所說皆名為轉法輪此教也。淨名云得無生忍轉不退輪。以智為輪也。十住論具出二解。一云十二種行為輪。十二種行謂眼智明覺此用智為輪。二云分別三乘之法名轉法輪。用教為輪也。

次明三輪義。一為聲聞轉四諦此則三轉謂示勸證也。為緣覺明再轉。謂十二因緣相生及以還滅也。為菩薩說六度輪。但明一轉。不三說六度。亦不言有生滅二也。

問。何以知然耶。

答。法華經文自作此判。四諦則言三轉。十二因緣則言生滅。六度直說而已也。

問。何故爾耶。

答。示聲聞根鈍故三轉。示緣覺中根故再轉。示菩薩上根故一轉也。次明通方義者。聲聞既三轉。餘二亦然互例也。又通者三乘人同觀十二因緣。故得通為三乘人轉十二因緣法輪。但就十二因緣教可分二位。為二乘人說生滅十二因緣故名為二轉。為菩薩說無生滅一中道正觀名為一轉。故中論云。前於聲聞法中說生滅十二因緣。次為菩薩說無生滅十二因緣。生滅十二者即是相生及還滅也。為菩薩說無生滅十二者。十二本不生今亦不滅也。次明四諦通別者。為二乘人說有量聖諦。為菩薩說無量聖諦。

問。何文明為緣覺人說四諦耶。

答。十二相生即苦集。還滅即滅道。義可知。又釋論往生品云。菩薩若證四諦成辟支佛。即共文也。次明六度通別者。通得為三乘人說六度。大品發趣品云。阿羅漢辟支佛諸佛因六波羅蜜到彼岸。攝大乘論云。凡夫二乘皆有六。但六不同菩薩耳。

問。若三乘皆六者。亦應但名波羅蜜不。

答。二乘人行此行到涅槃彼岸。亦稱波羅蜜。但不能到佛道彼岸故。比菩薩非波羅蜜耳。又釋論明小乘人具有六度。以佛毘曇即是波若。定即禪戒為尸羅。道品中精進即毘梨耶。能忍呵罵即忍。有布施即是檀也。

問。六度即是四諦不。

答。六弊相生為苦集。六行能滅即道諦。所滅之無謂滅諦。亦得具四諦也。次明別釋聲聞三轉義。

問。何故明三轉耶。

答。三世十方諸佛法語不過三。鹿薗之時此是初轉法輪。示諸佛法所以三說也。二者為眾生有三根故三說。釋論第百卷云。受法者有三種利根一聞即悟。中根二聞方解鈍根三說始悟。婆娑亦作此判也。

問。為五比丘三說四諦。此中云何有三根耶。

答。此中有八萬天及五人。何故無三根耶。三者發生三慧。是故三轉初轉生聞慧。次轉生思慧。三轉生修慧四者初轉生未知欲知根。次轉生知根。三說生知已根。五者初說生見道。次說生脩道。後說生無學道。

問。鹿薗三說生何物耶。

答。但生未知欲知根。但生見道而具生三慧。至見道時是脩慧位也。

問。何以然耶。

答。以五人及八萬天皆得初道故也。又第一說利根人生見道。中下未悟。皆在見道前。第二說利根人至脩道。中根人在見道。下根人未入見諦。第三說上根人得無學道。中根人得脩道。下根人得見道也。三慧亦爾。利根人聞一說得聞慧。則二人未得。第二說利根人得思慧。中根人得聞慧。第三說利根人得脩慧。中根人得思慧。下根人得聞慧也。

問。何以知然耶。

答。婆娑云。陳如一人得初道。時四人住四善根也。但三轉有二種。一者四諦三轉如前。二者一諦三轉。謂是苦。苦應知苦我已知。集等亦爾也。次明十二行義。開為二意一就四諦法輪明十二。次約十六諦法輪明之轉四諦法輪明十二者。有教十二有行十二。教十二者即示勸證。四諦成十二教。十二行者三轉皆生眼智明覺。若教十二為能轉。行十二為所轉。十二行是輪。十二教非輪也。若明二輪義者。十二諦是教法輪。十二行是行法輪。若是教法輪則能轉。唯是一權智。所轉則有十二教也。若是行法輪。能轉之教有十二。所轉之行亦十二也。

問。此教行為就一人為就多人。

答。教通一人多人。自有一人具稟示勸證三。自有三根人稟三各得悟。若就見諦道論十二行者。要是三人。利根人聞示轉即生眼智明覺。故得見諦。中下亦爾。以三人合舉故言十二行也。

問。何故約見諦明十二行耶。

答。此就鹿薗。明陳如及八萬諸天得法眼淨故作此說也。又約小乘義。見諦道正是法輪。小乘舊義云。牟尼說見道疾。故名法輪。瞿沙亦爾。故云或復說八支轉至於他心。八支猶是八正道。八正道即是見道。然瞿沙解轉與雜心不異。但雜心明轉與輪皆是見諦解。就兩義分之。取見諦無漏解。有摧破義故名為輪。此解速疾說之為轉。瞿沙明佛自悟八正至五人心中故名轉也。

問。何以知三轉生三道耶。

答。釋迦初轉但明得見諦解。故就見諦道。大通智勝初轉時皆得羅漢。羅漢必經三道。故知就三道明三轉也。薩波多明唯見道名法輪。僧祇部明諸佛凡有所說皆名轉法輪。釋論云。但初說名轉法輪。後去因初亦名轉法輪也。

次明四十八法輪者。如一人得眼智明覺。開此四心則成十六心。謂苦法忍為眼。苦法智為智。比忍為明。比智為覺。與三諦皆爾。故成十六。三根人各得十六故成四十八行也。次明轉十六諦法輪。亦應有示勸證。則成四十八教法輪。三根人各得十六心。故是四十八行法輪也。此非是苦忍十六心。乃是苦無常十六心也。一人三人具得四十八教。若是行輪四十八者但約三人也。

問。四諦十六諦何異耶。

答。略廣為異耳。又為利根人但略說四諦。為鈍根人廣開十六。又四諦為章門。十六為解義。又廣說為十六。為易持故但說四也。

問。前明四十八行。後復明四十八行。云何異耶。

答。若轉四諦法明四十八行。必是約見諦也。何者以見諦十六心約三根各得十六故。故成四十八。思惟不必備觀四諦。又作九無礙九解脫斷惑。不明十六心故不得作四十八也。若轉十六諦法輪者。此通見思。以見思皆得作十六諦觀。故成十六行。但前十六唯就見諦故別。後十六即通也。次明以四句束之。一開教開行。謂十六諦十六行也。二合教合行。謂十二教十二行。三合教開行三轉十二教為合教約三根四十八開行也。四合行開教。約一人具聞三轉十二教。故名開教。但生一眼智明覺為合行也。

問。今明小乘與數論明小乘何異耶。

答。存言雖同其心則異。如淨名序小乘法輪云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若爾者雖復開之與合境之與行皆是因緣。假名之轉。因緣轉此是無轉而轉無所轉。故云其輪本來常清淨。乃至境無所境開無所開。如此乃得名轉法輪。亦乃得名法眼淨也。若有所轉此是轉顛倒。不名轉法輪。若有所見乃名顛倒見耳。不名得法眼淨也。華嚴性起品序。小乘法輪無所轉無所還名轉法輪。

問。無轉而轉。為是大乘中說。為是小乘中說耶。

答。大乘中序佛說小乘轉法輪意如此也。若不如此悟者是人不得大乘意。亦不得三藏意也。次別明大乘轉法輪有四句。初轉四諦輪。次轉二諦輪。次一諦輪。次無諦法輪。小乘但有三轉而大乘具有四轉。此四轉皆是舒卷明義。舒之從無諦為一諦。一諦為二諦。二諦為四諦卷之則合四為二諦。二諦歸一諦。一諦歸無諦。四轉法輪者。一中道佛性。法華亦然。約此開四諦。迷之則成苦集。悟之則成滅道。迷之成苦集者。如隨其流處六味不同。一切諸業煩惱即集諦。生死苦惱即苦諦。悟之即有十信乃至等覺地名為道諦。如來地一諦一依寂滅涅槃名滅諦也。次合此四諦唯成二諦。三諦入有為相。滅諦入無為相。唯有常無常二諦。亦是空不空二諦。無常即是可空。涅槃名為不空。故云空不空二諦也。次合二諦唯成一諦。有為虛妄不名為諦。常住真實故名為諦。如大經七義釋之。次泯一諦以歸無諦。如經云所言空者不見空與不空。不見空者不見有為生死空也。不見不空者亦不見涅槃不空。又生死是空。而今通言不見空不空者。涅槃為不空。亦不見有不有。若爾即不見生死空不空。亦不見涅槃有不有。故非空非有非生死非涅槃。即是無諦。又大經十三卷云。鹿薗唱小而無言。雙林大音而不說。呵文殊謂轉斥時會有聞。即如此相始名轉大法輪。故前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菩薩具足多聞。次雙泯大小。以生滅為小輪。以無生滅為大輪。此是無生滅生滅生滅無生滅故。非生滅非無生滅。非大非小不轉不還。故云其輪本來常清淨也。佛如斯而轉竟無所轉。緣如斯而悟竟無所悟。無所轉始為妙轉。無所悟始名妙悟。故肇公云。玄道在乎絕域。故不得而得之。大音匿於希聲故不聞而聞之矣。

五百由旬義。論曰。佛法雖復深曠而大要不出生死涅槃迷悟二[跳-兆+(轍-車)]也。諸師盛引五百由旬廣證諸義。故須評其得失。此義若成眾證皆立。斯義若壞眾證皆謬矣。有人言生死有四種。一流來生死。二變易生死。三中間生死。四分段生死。今但明三種生死以譬五百不說流來。流來是有識之初。今明反原之始故不說也。三百謂分段生死。四百是七地。中間生死五百是。八地已上變易生死也。

評曰。此釋五義為失。一者四種生死經論無據。勝鬘云因五果二。果二者一分段二變易。因五者謂五住地。離二生死別立流來生死及中間生死。應離五住外別立煩惱。離漏無漏業別更立業也。二者法華明五百。而不增為六百減成四百者。經明二種生死亦不可增減。若二生死遂有增減則五百義亦同然。三者釋論云。菩薩有二種身一肉身二法性生身。肉身則分段生死。法身謂變易生死。若二生死外別有生死。應離二身外別更有身也。四者論又云阿羅漢捨三界肉身受法性生身。故羅漢唯有二身。則但有二生死。離二之外無別生死也。五者若以四百為七地則三百為六地。若爾二乘斷惑便與六地齊功。若二乘斷惑齊六地者無有是處。二乘極久唯六十劫或百劫。菩薩至六地時二十二大僧祇劫。略據一文詳之則菩薩求佛道而迂迴。二乘望大覺為直路。而眾經呵斥二乘便成妄說。又大智論云。二乘去佛道迂迴。不如直往菩薩。以經論詳之不應作此說也。此義至有聲聞無聲聞中當廣論之。有人言但有二種生死。如勝鬘所說。但此中三百喻三界。四百喻七地。二國中間難可過度。五百喻八地已上。

評曰。經明七地難可過度。就菩薩法中自論難易。云何用此以化二乘人耶。又若以四百喻七地。則應三百喻六地。則二乘還與六地齊功。有人言斷見諦惑為一百。斷五下分結為二百。斷五上分結為三百。斷恒沙煩惱為四百。斷無明為五百。

評曰。不然。初果傾三界見諦。已度三百一半。不應言一百。又未斷欲界思惟。未度一百。若過若不及也。又經說三界為火宅。二乘出火宅。即是度三百。不應有此解也。四百為恒沙。五百為無明。還配地位者同前評也。有人言。三界為三百。七住及二乘為四百。七地已上為五百。

評曰。三界為三百則如前判也。後二還以配地過同於前。有人言如大經云。須陀洹八萬劫到乃至辟支佛人十千劫到。到者至於菩提心處。如三根人領解。即是發菩提心。以五種人來至菩提心處故言廣五百也。此取極鈍根人故云八萬劫到耳。若利根人不必須多劫。釋迦一期出世得四果者。聞法華皆發心即名至也。

評曰。是義不然。經明度三百由旬立二乘地。豈是度五人耶。

問。五人並發菩提心名度五百。如初果經八萬劫發菩提心。是超二乘地名度五百。

評曰。此乃是大經明五人發心離於五位。今非此中意。所以然者上來皆明權實之義。今譬亦明權實。度三百立化城此是權。度五百至寶所名為實。故廢化城進寶所。若明度五人者皆是進寶所譬。失立化城譬意故此非解也。次總評。上來諸釋皆非經意。所以然者。此經三周說權實。有法譬有合譬。此五百由旬亦有合譬。諸經師不觀合譬文不解合譬意。故引餘處經意以釋此文。故皆僻謬也。次出今譬意今所釋者。三界為三百。聲聞地為四百。緣覺地為五百也。

問。以何義故作此釋耶。

答。今以二義作如此判。一者三百為凡夫地。二百為二乘地。此二障於佛道。欲求佛道須免斯二障。故釋論云。菩薩退有二事。一貪三界二樂二乘。今免二退故得入菩薩位進至寶所。又三界名有見地。二乘名空見地。空有二見傷菩薩中道正觀。今欲修菩薩行求於佛道。應離此二地也。又三百以生死為障。二百以涅槃為障。地論云。菩薩度五道復淨涅槃。以五道與涅槃皆是障故。又華嚴云。大藥樹王不生二處。一者深水二者火坑。火坑深水即是二乘及邪見凡夫。此二不能生菩提心大藥樹王根。是故菩薩須離此二地也。又三界是二乘牢獄。二乘地是菩薩牢獄。故二乘欲出三界。菩薩欲出二乘地也。又三界凡夫多修福德而無智慧。二乘之人多有智慧而無福德。以二輪不具無由至佛。故須離之方登大覺也。又行有三種。一者凡夫不能自行。亦不能化他行。二者二乘但能自行。而不能化他行。則行不具足。菩薩修自行故出凡夫地。修化他行故離二乘地也。又攝大乘及地持論明障。有二種。一惑障。二智障。脫三界煩惱但離惑障。未離智障。若出二百便離二障也。又生死有二種一分段二變易。若凡夫受分段。二乘受變易。離凡夫故不受分段。離二乘故不受變易。又生死因緣凡有二種。一有漏業因四取為緣。二無漏業因無明為緣。凡夫有有漏業及四住煩惱。二乘有無漏業有無明煩惱。今度此五百則斷此因緣故生死永盡也。

問。若如後三義還同舊釋耶。

答。舊不數二乘為二百。豈同舊耶。

次引證。

問。此釋出何處文耶。

答。釋論解大品聞持品云。菩薩度四百由旬則去佛道不遠。論云三百喻三界。四百喻二乘地。菩薩度此二地知必作佛。但大品合二乘為一百。法華開為二百。雖開合不同意無異也。

問。大品已明此譬者與法華何異耶。

答。大品但明菩薩度凡聖二地。未明二乘為權。猶闕化城之意也。

問。既未辨化城亦應未明寶所耶。

答。大品已明顯實相。故辨寶所。猶未開權故不明化城也。

問。大品可用此喻法華何必同耶。

答。下合化城譬中佛自作此說也。如經云佛知是心怯弱下劣。為止息故說二涅槃。此合度三百由旬譬也。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所住地近於佛慧。此合度二百由旬譬也。文既分明無勞惑也。而經師都不見此文。橫引餘事以釋故失經旨也。又不以二地為二百。復以何文合二百耶。又責舊經師曰。譬說之中明一化城今合譬文何故乃明二地。不應一二相違。今明開合皆有其旨。所以合者略明六義。一同出三界。二同得盡無生智。三同斷正使盡。四同得餘無餘二涅槃。五望波若三慧品同得一切智。六同名小乘。以六義同故合二乘為一化城也。而開為二地者略明十義。一行因久近如百劫六十劫等。二者根有利鈍。三從師與獨悟。四聲聞無大悲。緣覺有小悲。如鹿犀之喻。現釋論也。五聲聞不必有相好。緣覺必有。但小多不定。六聲聞觀法略謂四諦。緣覺觀法廣謂十二因緣。七聲聞說法則令人悟於聖道。緣覺不能令至燸法。及得賢聖事。出大經。八羅漢必在佛世。緣覺不定也。九聲聞或頓證四果或復漸證。緣覺必頓證如三藏佛。十緣覺現通多說法少。聲聞不定。以具十義故開為二地。是故三百譬三界二百喻二地也。

問。譬喻品何故合三界為一宅。開教門為三乘。今何故開一宅為三百。合三乘為二百耶。

答。前明同為苦火所燒。故合為一宅。求出者有三根人不同。故教門開為三乘也。今明佛道長遠。三界及二乘地是大惡之道要。須度之然後得佛。是故開一宅為三界。三乘中但二乘地是障佛乘非障。故但明二百也。

問。何故以凡夫地為三百。小乘地為二百耶。

答。蓋引進之言。明汝所度已多。汝所住地近於佛慧。唯二百在耳。當怒力精進。寶所不遙也。以理言之則所度猶少未度猶多。二乘發心始入十信。方經五十二位三十三僧祇劫方至佛耳。爾前極長百劫修行故所度猶少也。

問。若所度已多是引進之。言則此經未成了義耶。

答。深有旨也。明佛道雖長。若能度凡夫地及離二乘地者後進修行不復為難。故名為近佛。如萬里之行唯五百里多難。若過此道則前進為易也。次論惡道。

問。何故說五百由旬皆是惡道耶。

答。上諸義即明惡道竟。貪著三界及深二乘。能害菩薩法身惠命故言惡道。二者佛及弟子已四處開權顯實呵責二乘。鈍根聞之猶未領悟。方便品云。小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別說諸果。次身子章云。我昔於空法得證。而今乃自覺非是實滅度。譬喻品云。唯有一大車。唐捐門。外實無三車。信解品云。佛乘如大豪富長者小乘之人如。眇目痤陋無威德者。乃至貧窮下賤除糞之人四處。雖種種呵斥二乘稱歎大道。鈍根聲聞猶故保執。是以今說惡道譬喻明三界二乘皆是惡道。汝今云何欲樂住耶。又昔於大通佛所已欲度五百由旬。今積行彌劫云何退住惡道。譬如父母呵子云乃不長進何為退縮。又凡夫以三途為地獄。二乘以三界為地獄。菩薩以二乘為地獄。故大經云。今我怖畏二乘道果。如惜命者怖畏捨身。汝今云何樂住地獄。又本畏生老病死。求涅槃樂。三界及二乘地未免生死之苦。故名惡道云何欲住。又此凡聖二地未免四魔。故名惡道。三界具四魔二乘具三魔。煩惱未斷故有煩惱魔。方便受身故有陰魔。無常所切即是死魔。明此二地未免四魔。但前進不可住也。又華嚴性起品明即事而言四乘皆苦。為三途苦說人天乘。為三界苦說聲聞乘。為聲聞根鈍少福有徒師之苦。說緣覺乘為緣覺福慧未圓結習不斷之苦。故說佛乘以有四苦名為惡道。本欲厭苦今未脫之云何欲住耶。

問。若二乘地是惡道者何故文云度三百由旬。說二種涅槃耶。

答。此則是開權顯實義。昔說惡道為涅槃。欲引出三界。今指涅槃為惡道令離二乘不相違也。又有三句。一惡而非善。謂三百也。二善而非惡。謂度五百也。三亦惡亦善。中間二百能度三界故為善。以是佛道巨患故名為惡。故經云。求二乘者名為不善。既稱不善豈非惡道耶。

問。會二行皆為菩薩。云何名惡道耶。故不應以二乘地喻二百也。

答。亦會人天善入一乘。云何以三界為惡道耶。

問。三界煩惱可得為惡道。善是清昇云何為惡耶。

答。三界煩惱心所起善。皆是不動不出非是乘義。二乘心所起善亦不動不出。亦非乘義。

問。云何凡聖二善俱不動不出耶。

答。凡夫善不能出分段。二乘善不能動出變易。又有二種闡提。一凡夫闡提。二聖人闡提。凡夫不信出三界者名凡夫闡提。二乘不信一乘名聖人闡提。破凡夫闡提始生小信。破二乘闡提始生菩薩十信也。因此轉悟方入菩薩道。

次論至寶所義。

問。若以三界及二乘為五百者。度三界及二乘地應至佛道。此譬以寶所喻佛道故也。

答。三界及二乘是佛道巨難。若能度之必至佛道。故大經有三處文。明二乘至義。一云至菩提心。二云至菩提。三云至大涅槃。然二乘經爾所劫。但應至菩提心耳。而言至大涅槃及菩提。以至菩提心必至佛道及涅槃故也。

問。五人云何至菩提心必至佛道耶。

答。五人發菩提心時必是雙厭之。人既登聖位故必不作凡夫。今復發菩提心則厭二乘道。是故此人不起凡夫行。亦不起二乘行。所以至佛道也。

問。大經何故舉三文耶。

答。要須三文義乃圓足。至菩提心謂至因。至菩提及涅槃名至果。果中有菩提智果及涅槃斷果。所以說二。今欲具說始終總攝因果故有三文也。又度五百由旬至佛者譬意具三。一惡道二好路三寶所。合譬亦三。一發菩提心謂度惡道。二行菩薩行如平坦好路。三得佛道如至寶所也。

問。譬無此意云何穿鑿耶。

答。理數應然豈可度二乘地便得佛耶。又下偈中具足明之。今為汝說實汝所得非滅。此明度五百惡道也。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謂行菩薩行。即好路也。汝證一切智十力等佛法。謂得佛道也。又度五百即至佛者。三百為分段生死。二百屬變易生死。度於二種生死必得至佛也。

次論多少。

問。何故度五百不多不少耶。

答。如前十義及惡道中說。又唯有五乘故但度五百。人天乘是三百。二乘是二百。故佛乘度此五百。以聲聞乘度三百緣覺乘度四百佛乘度五百故。不得多少。此明一人始終度五百。亦得五人度五百。如大經一人具七。七人具七也。

問。釋迦舍那教門明度云何耶。

答。舍那直說一乘明頓度法門。直令菩薩度於五百也。釋迦初三後一具漸頓義。昔已令諸子度三百。今復令度二百謂漸度。若為始發心菩薩說法華經即令頓度也。

問。昔亦明頓度不耶。

答。昔為菩薩亦令頓度五百。如大品四百之喻。但未明三百為化城耳。

問。昔未明三百為化城。亦應未明五百惡道。

答。二乘是佛道大患。是故已說是惡道。但二乘根緣未熟故。不得明化城也。

問。昔度今度何異。

答。昔但令菩薩度五百。令二乘度三百。今教令菩薩度五百。明二乘人已度三百。但令更度二百耳。

問。法華叵有菩薩不度五百而修行耶。

答。亦有此義。如位不退菩薩已過凡夫行及二乘行。此人已度五百惡道但修菩薩行。入平坦好路進至佛果寶所也。若就二生死為五百者。唯佛度五百耳。

問。若爾無有菩薩得離二乘地者耶。

答。勝鬘經云。聲聞緣覺大力菩薩皆共在不可思議變易生死中。就此而論菩薩與二乘。共在生死中不得相離也。

問。叵有菩薩與二乘不共在生死以不耶。

答。攝大乘論明七種生死。界內通名分段即三種生死。界外有四種生死。謂方便生死即變易是也。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後三生死唯菩薩受生。二乘在變易生死內。故菩薩與二乘有共生死義。復有不共義如彼論廣說也。安樂行義八重第一來意。然此品雖是法華之一章。實通辨菩薩之要行。夫欲自行化人弘道利物者皆須依之。

問。何因緣故說四行耶。

答。上品末菩薩聲聞皆云弘經多難。弘經多難或生退沒妨自行化他。故說四行。身心安樂自行化人則無所廢。又大判位行略有三種。一發菩提心。二行菩薩行。三得佛果。上三周說法即是發菩提心。今此一品即明行菩薩行。寶塔已去明佛果也。又上三周明開三顯一之義。謂智慧門。次歎法美人明流通。謂功德門。物情便謂有三有一有福有慧。是故此品泯寂斯念。勸菩薩觀諸法如實相。不有不無不二不一。而不失三一方便。自行化他雖有三一。三一只是無三無一。為是因緣故說此四行。如說經大意釋也第二明四行名不同。光宅云。一空慧行。二說法行。三離過行。四慈悲行。但初行中辨空慧。後三不明。故初名空慧行也。第二行中廣明說法。第三行中亦有說法。說法義略故第二名說法行。第三行中廣明離過。餘行文少故第三名離過行。第四廣辨慈悲故名慈悲行。第三亦有慈悲。慈悲文略不名慈悲行也。生公及注經列四行名。第一空寂行。第二離憍慢行。三離嫉妬行。四者慈悲行。生公不以說法別為一行者。下偈云。安住四法然後說法華經。此明內住四法外說法華。故不以說法為一行也。今用生公所說也。

問。觀第二行文實是明說法。不應言離憍慢行也。

答。由初行有解。次行無慢。內具此二故外無是非。方能說法耳。次明四行體。光宅以假實二空為初行體。

評曰。假實二慧此猶小乘論意耳。正可通彼阿含不應用釋。方等如前評之。有人言假實二空似解為體。

評曰。二空失已如前義。似解義又不可。下位高人皆通用四行。偏據似解而棄真明非可用也。有人言初行以忍辱為體也。

評曰。不然初文具明空有解行。忍辱是有行之一枝亦非所用也。今所明者初行正是二慧為體。何以知然。夫欲說法要須正解二慧。是菩薩妙悟不同凡夫二乘。故以二慧為體。故文云觀諸法如實相空無所有。謂實慧也。但從顛倒因緣生謂方便慧也。第二行體者光宅云。說法行用言辯為體。有人言用權智為體。今依生公及注經用離慢為體。上明二慧已有能說之功。但恐內恃明解外相是非。故明離慢為體也。第三光宅云離過行即以離過為體。龍公云。不說他人好惡長短。印師云離七支惡。復有人言離慢為體。今依生公以離嫉妬為體。憍慢則貴已卑人。嫉妬則惡人勝已。斯二是弘法之大患。傷菩薩之本懷。故說離之也。第四慈悲行。經有明文。眾師更無異說。但慈悲有三。一眾生緣見有眾生。二法緣不見有眾生而見有法。三無緣。此三異者亦得三人具三一人具三三人具三者。外道有眾生緣。二乘法緣。菩薩無緣也。一人具三者。始行為眾生緣。中行為法緣。上行為無緣。今品所明者既發趾標生法二空。則以無緣為正宗也。

問。既言無緣則應不緣眾生。何名為慈悲耶。

答。緣眾生如實相故名無緣。無緣者不復起眾生見及法見。如實相而識眾生故名無緣也。第四釋四行名。初行處近處。此二種是所行之處。舉所目能從境為稱也。中間二行離過受名。第四慈悲當體為目。通稱安樂者。安住四行故身心樂也。又行此四行身安心樂。又外緣不動為安。內心適悅為樂。又安為離苦樂名得樂也。又身安心安身樂心樂也。初義為正也。第五明開合。龍師云初一是身業。次一口業。後二為意業。此皆大判耳。有人言初二主智慧。初一為空智。次一為有智。後二主功德。初一為止善。後一為行善也。今所明可為四雙。一者初一為解。後三為行。解中具空有二解。行中有離得二行。中二為離行。後一為得行也。又初一為智慧智慧中有空智有智。後三為功德。功德中有止有行。中二為止。後一為行也。又初一後一為得。中二為離。又前三為自行。後一為化他。化他拔苦與樂。自行中初一為生解。後二為滅惑也。第六明次第。夫有苦者皆由乖理。若具二慧則是得理。得理者無復苦惱身心安樂。是以第一先明二慧。雖復有解恐恃解[怡-台+夌]他。或忌人勝己。故明不憍不嫉。初具二慧又具兩行。則自德成立。然後以慈悲被人故次第也。第七明位。始自發心終于十地皆行四行。但地前似而未真。登地唯真不似。真位之中有竝不竝。就竝之中有功用無功用。如前釋也。但四行就一大體論之必是齊品。但習學不同。或功德已深智慧猶淺。或自行已勝化他猶劣。不定也。第八明同異。

問。法師品明三事。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於空座。與今何異。

答。彼前明於有行以有資空。今前辨於空解以空導有。以空導有空宛然而有。以有資空有宛然而空。但字不累書故前後說耳。又前明化他後辨自行。今前明自行後辨化他。以菩薩先人後己故。前化他而後自行。然要須自免方能濟人。故前自行後化他也。次釋法師義。法師義者已如弘經方法中釋竟。未盡今當略說。依此有五種法師。一受持二讀三誦四解說五書寫。釋論解滅諍品云。以信力故受。念力故持。或看文或口受故言為讀。常得不忘故為誦。宣傳未聞故言為他說。聖人經書直說難解故解義。此即有六種法師。望今文互有廣略。今文合受持為一。為他說與解義復為一。足書寫為一也。釋論解無作品。明說波若有十種。十種皆是就說法中開耳。通稱法師者。法是可軌義。五人上弘此法。下為人作師。故云法師。通自行化他也。又法師者此五人以法為師。此自行法師。又法師者法乃尊妙。要由人弘。人有弘法之功名人為法師。如云當作心師不師於心。今亦如此。以弘法故為法作師。此化他法師也。次明位。若例四依應起自內凡通乎十地。是其人位。但於初依自有師資之別。此自明依止之位。今就弘化分之。外凡已上皆法師位也。次約階品。如涅槃四依品明有九人。初人於熙連河沙佛所發心。亦得不謗未能信樂。次一恒河沙佛所發心。得信樂而未能受持讀誦。二恒河沙佛所發心。能受持讀誦未能為人說。三恒河沙佛所發心能為人說而不解義。四恒河沙人十六分中解一分義。五恒沙人十六分中解八分義。六恒沙人十六分中解十二分義。七恒沙人解十四分義。八恒河沙人具解十六分義。此九品人前四人既無解。是弟子位非師也。後五品人既有解義屬法師位也。此五人合為四依人。即初依人。又通而為論三十心位俱皆是法師也。十地菩薩念念化人皆是法師。自有優劣。如九地得十種四無礙為大法師也。

問。三業云何攝五種法師耶。

答。論云信力故受。念力故持。此是意業。然初非不藉身口業也。書寫是身業。而要假意業。亦得有口業也。餘三皆具三業也。

問。此五得相離以不。

答。受持是意業。得離讀誦等四。若是讀誦等四要須受持。所以然者由信心故方有讀誦等耳。

問。亦有無信而讀誦。此應離受持也。

答。今不論此也。

問。經中何故先明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以為次第耶。

答。信為初門故前說受持。以信力故能讀誦故。能讀誦竟方解義。解義故為他說使法流通故書之也。

問。此五幾是功德幾是智慧耶。

答。皆通福慧。但餘四屬功德。強解說正是智慧也。

問。受持具信念二力。餘四具幾力耶。

答。解說是慧力。亦是精進力定力也。讀誦正是精進力亦是慧力。但遂強弱耳。

問。此五幾自行化他耶。

答。解說通自他。但化他強自行弱。四通自他自行強化他弱也。

問。何故但明此五耶。

答。略舉五耳。大品及此經勸發品復有正憶念及修集。皆攝入今三業中故也。

問。受持意業可得化他人不。

答。由意業信故能化他人亦有化他義也。

問。此五云何深淺耶。

答。依經次第明深淺者。直信之則易故在前。以有信故能讀。讀故能誦。誦故能解說。解說故云書寫即是從淺至深也。

次論佛道近遠義釋高原求水譬。論曰此雖一句經文但尋味之者喜生。抑揚涅槃以四重五逆謗法闡提皆一類而科之。波若云不諦讀誦受持故成魔事。今具述異聞詳其得失。敢希生善庶望免咎。有人言初教如高原乾土。大品如濕土。法華譬泥。佛果如水。有人言維摩思益如乾土。無量義經如濕土。法華如泥土。佛果如水。有人言大品如乾土。無量義經如濕土。法華如泥。佛果如水。此三皆執五時說者也。生公云。渴乏求水者。受持法華求悟佛道。欲得之如至渴乏須水也。於彼高原穿鑿求之者。一乘於三乘為難得。故於法華求解如求高原水也。受持讀誦為穿鑿。未能如聞而解猶為未聞。如見乾土。若能解者方乃為聞。如遂至泥知去水不遠也。注經云。生死渴乏須寂滅之水也。高原水者一乘理妙。求理於法華如求水也。猶見乾土者。受持書寫以穿鑿之初為未聞。未解去道尚遠如見乾土也。次讀誦以譬施功不已。聞已解故曰見濕土與泥。注經猶採生公意。但小加修飾耳。

評曰。此譬唯有二意。一譬去佛道遠。二譬去佛道近。不應紜紜有餘釋也。又初三師明法華之前諸教去佛道遠。法華教去佛道近。後二釋但就法華中自論遠近。未能如聞解為遠。能如聞解為近。今撿經始終皆失旨也。尋長行合譬及偈文具有二義。一舉餘經對法華以明近遠。二就法華自論近遠。偈云如是等諸人不聞法華經去佛道甚遠。若聞是深經近於佛智慧。此舉餘經對法華以明近遠也。長行云。若未聞未解未能修習去佛道遠。與此相違去佛道近。此文具二義。若據未聞為去佛道遠。此舉餘經以對法華。若就未解為遠能解為近。此據法華自論近遠。是以眾師偏用一文俱失經旨也。

問。舉餘經對法華明近遠相云何耶。

答。法華之前未開三為方便一乘為真實。遂使求佛之人猶有躊躇。大小之望取佛之心未決定。故去佛道遠也。法華明有一無三永息退心求佛意決。故去佛道近也。

問。何以知就開權顯實義明近遠耶。

答。下偈云。若聞是深經決了聲聞法。決了聲聞法者知其是三權一乘為實也。又長行云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即釋近遠之意故知爾也。

問。法華之前即是波若。可云波若去佛道遠耶。

答。前已釋此義竟。今重論之。一者據波若未開權義邊。即始行菩薩猶有進退之望。或言進為菩薩。或謂退作二乘永不成佛。故波若於其人去佛道遠。若聞法華無三有一。直進不迴。則法華於其人去佛道近也。二者聲聞不覺。波若密化二乘令趣佛道。如不覺付財。猶言波若有三乘教。故保執二乘。波若於其人去佛道遠。聞法華開權明有一無三。改二乘執信受一乘。則法華於其人去佛道近也。

問。約大小二人判二經近遠。以理言之波若法華云何優劣耶。

答。波若正明實慧方便慧。此二是十方三世諸佛法身父母。求佛者要修學波若如前已說。又求佛道者皆具煩惱。如老病人寢臥床席不能起居。波若方便二健人各扶一掖能至佛道。故求佛之人須學波若。又三界二乘是佛道巨患。以實慧故不著三界。以方便故不證二乘。離此大惡能至佛道。故求佛之人要學波若。又波若顯諸實相。實相是大乘本。由實相故有波若。以波若心修萬行。萬行皆是無所得。如此萬行能動能出名為大乘。若爾波若經乃明一乘之本。故波若最勝。此即是本中之本。所以然者。一乘為三乘本。實相復為一乘本。波若常明實相。即波若經為本中本也。

問。實相亦是三乘本。云何言是一乘本。

答。二乘人不能知本性空。故諸法本性空唯是大乘根本。非二乘本也。

問。波若未開權。則波若為劣。法華為勝不耶。

答。法華但明開權之義異波若耳。若顯實之義終歸波若。所以然者。開權即改二乘心。改二乘心即發菩提心。若發菩提心竟即修行學菩薩道。要須詑二慧之胎方成如來法身之子耳。故知波若為勝。又佛始終常用波若化物。初顯教菩薩波若。密教二乘波若。此從大品至法華前也。次至法華顯教二乘波若。亦顯教菩薩波若。以顯教二乘波若故波若亦名法華耳。非波若外別有法華也。至涅槃明波若即是四種佛性。大品云。因名波若果名薩婆若。涅槃云。因名觀智果謂菩提。菩提無累即是果果。觀智與境界更無別體。所觀義即境。能觀義即智。發觀義為境。能照義為智。故波若即是四性。當知唯一波若。是故最大。又地前四十心名相似波若。登地去至佛名真波若。故知波若竪通於五十二位。即波若最大也。

問。波若是何物法如此最大耶。

答。波若是諸佛菩薩觀心。是故一切教皆明此法。一切佛菩薩無不修行。又波若有三種。一所行即實相境。謂實相波若。二能行之觀。名觀照波若。三為眾生說即文字波若。所行境即佛菩薩所行處。能行之心即佛菩薩觀。此二為自德。文字波若即是教門化他德。此三攝一切佛菩薩能行所行自行化他義無不盡。雖有千經萬論終顯此法。以一切教皆入波若中故波若最大。龍樹豈是虛言者哉。

問。若爾法華應劣耶。

答。法華是波若異名。但明上來諸義不及波若。故名為劣。非但法華不及一切大乘經。皆不及波若。如論列十種大經而波若最大。

問。此語難信。今重請釋。為波若明義已了。餘大乘經明義未了。故判勝劣以不耶。

答曰。不也。但波若專明上來諸義。餘經不爾。據此義故稱波若最勝耳。

問。前言就法華中自論去佛道遠近義云何。

答。大意如生公。注經釋云。今更須領此意。若聞法華生三慧者即去佛道近。雖聞不生三慧則去佛道遠。故文云。若得聞解思惟修習去佛道近。聞解謂聞慧。思惟謂思慧。修習謂修慧也。就三慧中自論近遠。聞慧為遠餘二為近。如是可知也。

問。但應如生公及注經釋之。所以然者。唯一高原就中求水有近有遠。唯一法華教中求佛生三慧為近。不生三慧為遠。若以法華前教為遠法華為近者。乃是異原何名一原耶。

答。法華波若同是一大乘藏。亦得同為一原。又依生公解有前諸妨故可得兩而存之也。

法華玄論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