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海國圖志
卷十
卷十一 

◎東南洋五(海岸之國) 编辑

○緬甸

緬甸與暹羅安南三國,在阿細亞洲南洋。歐羅巴人以其與印度交界,統謂之為印度外。前代歐羅巴人罕至其地,所知者,不過孟阿臘安治市河之東岸而已。伊揖畫師比多里彌所繪地理圖,其圖內大海灣之西岸,有梯泥城,即緬甸之底泥色領城也。意大里亞人,曾至中國海岸,而所繪之國亦未詳確。佛蘭西國,當日攻取麻六甲地,所考察者僅附近一隅。佛蘭西又曾遣羅比里至暹羅國,欲行教化,始略知暹羅國大概。近日英吉利已得印度之地,多與三國交界,故所說此方之事,雖不詳備,較前代歐羅巴人,則所得為多。緬甸國建都阿瓦,又謂之馬臘麻,原是三國:一曰阿瓦,一曰阿臘干,一曰秘古。各不相統,恒相爭奪。惟緬甸當衝,受害尤重。千有六百年(明萬曆二十八年),緬甸興兵攻服秘古。迨千有七百年(康熙三十九年),秘古復約荷蘭西洋兩國之兵同攻緬甸,屢戰屢勝,直抵阿瓦,禽獲緬甸之底布里王,維時緬甸反屬於秘古。然緬人強悍,突有阿羅般部落,招集土兵,恢復阿瓦國都,自立為王,盡收緬甸舊地,遂出師攻滅秘古國。其子山巴領嗣位後,秘古復叛,山巴領又攻勝之。遂乘勝並取暹羅,久仍為暹羅所敗,僅存麻六甲以西沿海之麻爾古底呢色領等城耳。山巴領歿,其弟皿底臘疑勃老嗣位,又並合阿臘干為一國。此外尚有攻取加渣爾加色等處,軍威可謂勍矣。然以麻爾古之地,皆與孟阿臘接壤,孟阿臘屬於英吉利,兩國接壤,日久復起兵爭。千有八百二十六年(道光六年),英吉利遂起印度之兵攻緬。緬恃其習戰,視英寇蔑如也。然緬軍紀律不嚴,進銳退速,以此為英軍所挫。英軍亦不習其水土,地險餉艱,瘴惡多疾,難以深入。本欲退師,反聲言直取阿瓦,長驅而進。緬軍屢衂氣阻,遂卑辭求和,乃割阿臘干、麻爾古達阿依底尼色領沿海之地。復償英吉利兵餉,始罷兵。然緬甸陸戰全恃堅銳木柵,環遶重濠,有時英吉利兵馬亦為其所拒。其國賦稅,如東方中國之法,以田地錢糧為正供,此外征收外國貿易稅餉不作正項,別貯內庫。緬甸、暹羅、安南皆然。傳聞緬甸國王與西洋搆釁講和,津貼英軍兵餉,咄嗟立辦,可見其國之富。緬甸、暹羅、安南,政事大略與東方各國相同,權柄專制於王,百官不得專擅。所用律例,皆合中國印度兩國之律,參酌損益而行。如緬甸之職官,若翁疑士,若敬翁多士,若阿達翁士,皆在國都助王理政,並有律官出外分轄各部,征收賦稅,解都供餉。部民有事,先赴訴麥翁衙門,次始上控於羅都衙門,由羅都而達於王,以判斷之。有烙鐵之刑,有咒詛之法,斟酌施用,與印度略同。印度外,咸知文字。惟緬甸語音龐雜,有用佛語,有用韃韃里音語,有用中國音語,參雜而成,歐羅巴人不能分其句讀,望之如一長句,說寫俱難。書籍皆編貝葉,國王則以象牙為篇頁,以金飾邊,貯以描金盒,並有雕刻成字,而金飾之者。藏書雖富,專以講論神明為主。而史記音樂,醫學畫譜,謂之雜說小書。惟安南文學獨遵中國,較緬甸、暹羅為深奧。緬甸屋舍最陋,以竹插地,用籐繫架,用蓆作牆,而苫覆之,即謂落成。大者不日可完,小者頃刻立就,雖潦草而便易,風雨坍塌,既無推壓之虞,回祿偶遭亦無蕩貲之戚。伊底河發源西藏,南流經緬甸之麻羅城而入海(案:伊底河謂雅魯藏布江,即大金沙江也)

緬甸國,東界南掌暹羅,西界孟阿臘,南界海,北界西藏、雲南。以阿瓦為國都,領部落四十有八,戶口約四百萬名。(原本)

阿瓦(國都)    門額爾

西糜       哥里布

江墩       凍米

拉比那古     巴爾麻

芝補       窮皿

打梗       翁蔑拉布拉

光墩       邦布

磨觀       邊定

拉公厘      高梗

蒙厘布      郎欲河

班沙       巴宕謬

麻拉       西格呀都

麻渣布      阿拉干

渣岩       特曩休

蔑都       皿特

新達       比衣謬

呢特       濟騷

麻欲疎      蘭梗

皿巴       麻爾打曼

東俄       底奴彪

波丹謬      哥士皿

衣岩       知那麻幾爾

巴三       西利𠹵

麻羅(大金沙江由此城西入東印度)母哇(原本止此)

○沿革(原無今補。止取其涉海國者)

《新唐書》:驃,古朱波也。自號突羅朱闍婆,國人曰徒里拙。在永昌南二千里,去京師萬四百里。東陸真臘,西接東天竺,西南墮和羅,南屬海,北南詔。地長三千里,廣五千里。東北袤長,屬羊苴咩城。凡屬國十八,曰迦羅婆提,曰摩禮烏特,曰迦黎迦,曰半地,曰爾巨,曰坤朗,曰偈奴,曰羅聿,曰佛代,曰渠論,曰婆梨,曰偈陀,曰多歸,曰摩曳,餘即舍衛瞻婆闍婆也。彌臣至坤朗,又有小崑崙部,王名茫悉越,俗與彌臣同。由坤朗至祿羽,有大崑崙,王大於彌臣。由崑崙小王所居,半曰行至磨地勃柵;海行五月,至佛代國。有江支流三百六十(案:此當即大金沙江)。有川名思毗離芮,土多異香。北有市,諸國估舶所湊,越海即闍婆也。十五日行踰二大山,一曰正迷,一曰射鞮。有國俗,與佛代同。經多茸補邏川至闍婆,八日行至婆賄伽盧國,土熱,衢路植椰子檳榔,仰不見日。王居以金為甓,廚覆銀瓦,爨香木,堂飾明珠。有二池,以金為堤,舟楫皆飾金寶。驃王出,輿以金繩床,遠則乘象,嬪史數百人。青甓為圜,城周百六十里,有十二門,四隅作浮圖。民居皆鉛錫為瓦,荔支為材。俗惡殺,拜以手抱臂,稽顙為恭。明天文,喜佛法,有百寺,琉璃為甓,錯以金銀丹彩,紫礦塗地,覆以錦罽。王居亦如之。民七歲祝髮至寺,至二十有不達其法,復為民。衣用白氎朝霞,以蠶帛傷生不敢衣,戴金花冠翠冒,絡以雜珠。王宮設金銀二鍾,寇至焚香擊之。以占吉凶有巨白象,高百尺,訟者焚香跽象前,自思是非而退。有災疫,王亦焚香對象跽自咎。無桎梏,有罪者策五竹捶背,重者五,輕者三,殺人則死。土宜菽粟稻粱,蔗大若脛,無麻麥。以金銀為錢,形如半月,號登伽佗,亦曰足彈佗。無油以蠟雜香代炷,與諸蠻市,以江豬白氎琉璃罌缶相易。婦人當頂作高髻,飾金珠琲衣,青婆裙,披羅段,行持扇,貴家者傍至五六。近城有沙山不毛地,亦與波斯羅門接距。西舍利城,二十日行。西舍利者,中天竺也。南詔以兵強地接,常羈制之(案:緬甸與東印度接壤,惟《唐書》略見端倪,故節錄之。元明與中國搆兵,皆於海國印度無涉,故不錄)

謝清高《海錄》曰:烏土國,在暹羅蓬牙西北,疆域較暹羅更大。由蓬牙陸路行四五日,水路順風約二日,到佗盃,為烏土屬邑,廣州人有客於此者。又北行百餘里到媚麗居,又西北行二百餘里到營工,又西行二百餘里到備姑,俱烏土屬邑。王都在盎畫(盎畫即阿瓦之音轉)。由備姑入內河,水行約四十日,方至國都。有城郭宮室。備姑鄉中有孔明城,周圍皆女牆,參伍錯綜,莫知其數。相傳為武侯南征時所築,入者往往迷路不知所出。云北境與雲南接壤,雲南人多在此貿易。衣服飲食,大略與暹羅同,而樸實仁厚,獨有太古風。民居多板屋,夜不閉戶,無盜賊爭鬥。由備姑西北行,沿海數千里,重山復嶺,並無居人。奇禽怪獸,出沒號叫。崇岩峭壁間,多古木奇花,所未經睹。舟行約半月方盡,亦海外奇觀也。徹第缸在烏土國大山之北,數十年來,英吉利新辟土地,未有商賈,其風俗土產未詳。

國史館《郭世勳傳》:乾隆五十五年,暹羅國王鄭華表稱,乾隆三十六年,被烏土國構兵圍城,國君被陷,其父鄭昭克復舊基,僅十分之六,其舊地丹著氏、麻叨、塗懷三城尚被占踞,請詔敕令烏土國割回三城。詔以烏土國即緬甸別名,前此緬酋孟駁與暹羅紹氏構兵,非新酋孟隕之事,今緬國已易姓,何得上煩中朝,追索侵地,命兩廣總督郭世勳檄諭止之(案:暹羅國別號赤土國,則緬之號烏土,均以墳壤異色得名)

《地球圖說》曰:阿瓦國東界暹羅,南界旁葛剌海,並印度洋,西界天竺國,並旁葛剌海,北界西藏國。又內有三小國,即阿瓦、皮球、馬搭班是也。其百姓約有二百七十萬數,都城名阿瓦,城內民五萬。民矮小而健,不辭勞瘁,善經營,巧勝暹民。但貪心太重,一若以天下與之而猶未足也。首不戴帽,身穿夏布,女裙而不褲,廉恥全無。好佛教,日以花果食物供養其僧。僧皆黃衣遊食,近有耶蘇門徒,傳授聖教焉。刑政與他國迥異,君之名固不敢呼,君之姓亦毋題說,有觸即加大辟。又男至二十歲以上者,三年內必以一年供王事,或佃,或兵。有至大之江,名伊犁瓦。地產金、寶石、大樹、土油、鹽硝、象、鹿、牛、馬等,所貨物茶葉、布帛等。

《地理備考》曰:阿瓦國在亞細亞州之南,北極出地六度至二十七度十分止,經線自東八十九度四十五分起,至九十八度五十分止。東至中國雲南暨暹羅國,西連印度國,南接榜加剌海灣,北界亞桑國。南北相距五千五百里,東西相去二千里,地面積方約四十萬零五千里,煙戶七兆餘口。本國地勢,北方則岡嶺層疊,迤邐綿亙。中央則鄴陵稀疏,峻峭無幾。南方則平原坦闊,恒遭淹浸。其伊拉瓦的西當薩巒德那塞,靈亞剌千等,乃本國最長之河,縱橫貫徹,田畝甚腴,穀果極豐,禽獸草木,靡弗繁衍。土產金、銀、銅、鐵、錫、鉛、鑽石、琥珀、紅玉、窩宅、碧玉、琉璜、花石、信石、綿花、煙葉、甘蔗、藍靛、木料等物。地氣溫和,非雨則熱,每歲如常。王位世襲,所奉之教,乃釋教也。其貿易通市,與印度中華居多。本國初為北古國管轄,迨既自異別為一國。乾隆五年國變亂,賊寇猖獗,越十二載,北古國人,復行攻奪,時本國人亞隆巴拉率眾逐之,大獲全勝,興國立業,踐祚為君。其後曆代嗣君開辟疆域,將國內外為十有一部。一名阿瓦,乃本國都也。建於伊拉瓦的河左,茅舍居多,木室亦有,至若磚瓦屋宇,為數無幾。一名亞拉於部,一名加賽部,一名仍塞蘭部,一名馬爾達般部,一名美爾固宜部,一名北古部,一名達歪部,一名德那塞靈部,一名雲山部。其通商衝繁之地,曰郎昆,曰波羅美,曰業能軍。此外又有進貢屬地,一名加星安,一名薩巴音,一名見,一名達翁蘇,一名遙,一名巴剌安,一名森,一名拉襪,一名達撓,一名薩拉翁。

《外國史略》曰:緬甸國,北極出地自十五度四十五分及二十七度二十分,長二百六十里,闊一百里。北連雲南,南連暹羅,並馬他班海隅,東連老掌並雲南,西連英吉利藩屬,及旁甲拉海隅。海濱甚低,餘皆山。產鐵、銅、錫、紅銅、鉛、金、銀、石油、火硝、食鹽,紅藍寶石最多。石油由深井汲出,色青厚,燒之出黑煙。林有堅木,宜造船。亦出漆油,並紫梗禾、甘蔗、粟米、豆、煙、綿花、青黛。內多象、虎、豹、熊、野貓、野雞、鵪鶉、金雞、沙佳鷸。居民約八百萬。地多荒蕪,罕耕種。其人身高體健,顏色黑紫,雕題文皮。男女多裸身,耳穿孔,掛金銀飾,性貪不喜笑,性詐而傲,崇佛養僧。其僧黃衣髡首,乞食居寺,多造塔,以金鑲佛像。民貧官富。語多異音。中多老掌文萊之民,皆拜佛。山內有野民,族類愈不一。緬甸人能織文花布,亦能刻花木,造奇巧金飾,惟不知天主教。

人好武勇,性酷虐寡欲而惰。男逸女勤,不濫飲食,每飯恒嚼檳榔荖葉,好飲酒,不好殺獸,不食牛肉、牛奶。男女均以黑色染指甲口唇。若敬人則坐不立,男女往來,不以苟合為辱。所立規矩法律,俱由印度來,亦多與中國合。其始在周景王時,距今二千三百九十一年前,由印度遷至。一千七百四十年前遷都於他處,今日尚存其廟古跡。於元順帝三十一年,始建今之阿瓦都城,曆傳三百六十九年。有文萊島之民,興師敗緬,後再戰敗,而文萊反歸緬。乾隆十四年,文萊買西洋火器,並募荷蘭、葡萄亞各國人,協力攻緬,陷其都,逐其王,據其國。有一小官,起義兵百人抗拒,既而國民雲集,盡力恢復。後中國兵兩侵其地,多病瘴癘退師。緬人掠其軍以配土女,別居新城,故今緬地尚有漢人苗裔。又與暹羅屢交戰,奪暹全境,兵氣益驕,後緬遂以兵侵印度,英人擊退之。道光四年,國王再侵英之印度界。時緬已東盟越南,南服暹羅,覬覦印度之富,遂傾國而來,英軍兩年鏖戰於東界,不服水土,斃者甚眾。英終不退兵,復添新軍,水陸並進,聲言將搗其國都,緬王畏懼,乃求會於南海邊地,前時戰費,至九百萬兩。後彼此息兵,亦無侵暹羅之事,但尚時與英人肇釁。道光二十六年,更立之君,亦被其世子廢逐失位。

居民各族類,共約八百萬。地分四千六百土司。民貪財不善通商。貿易皆在內河,若米若魚鹽,運出者若石油、白糖、蒜紙、兒茶、黃銅、金等器。其漆器綢緞,皆由中國來。由以拉瓦的江,達班摩。與雲南通商,琥珀、寶玉、象牙、檳榔、燕窩等物,所買者綢緞,布匹、金箔、糖果、紙等貨。緬人亦與老掌交易,老掌族類最樸實,山內多寶玉、虎、象,隨時進貢,戰亦出助陣焉。

緬都曰阿瓦城,瓦垣而竹屋,街衢甚廣,廟耀宮宏,居民三萬。北極出地自二十一度五十分,偏東七十六度。道光十九年,地震。安拉補臘,為唐人所居,大鎮國之舊居也。居民二萬,蘭雲、馬他、萬巴心三城,皆海口。蘭雲城與印度貿易,產堅木,多運出造船,每年價銀十五萬兩。運入者多布匹,附近城有大廟高塔,愚民隨時赴之,燒香拜佛,用重金鑲塑木像。前時之都,屬文萊國者,稱曰破米,多古跡。

王操全權,辦事不以律。國中產業,隨意奪給。有事則征餉,納稅無定則。王所乘白象,以金鑲廄,嵌以寶玉,與宮無異。履花氈,食珍羞,人敬象如大臣。王戶俱會同操權,有親政大臣一位,輔政官一位,副理政事通事官一位。各部立帥,各郡置官,有土司調司,皆世襲無俸祿,故勒索為常。

《地理備考》曰:英吉利在亞悉亞兼攝之地在印度緬甸之間者,一曰亞桑,緯度自北二十五度三十分起,至二十七度四十五分止,經度自東八十八度二十四分起,至九十三度三十分止。東北界西藏,西連印度國,南接阿瓦國。長約一千一百餘里,寬約五百里,煙戶一兆餘口。境內岡嶺絡繹,河之長者曰的各隆,曰矮斯,曰的索也,曰登塞裏亞。田土膴腴,穀果豐茂。土產金、銀、銅、鐵、茶、煙、綿花、甘蔗、胡椒、香料、材木、煤炭等物。地氣濕熱,技藝精良,貿易昌盛。首郡名若爾合德,昔自為一國,今為英吉利所兼攝。

【阿剌千部】在阿瓦國之西,長約一千八百里,寬約二百里,煙戶二兆六億口。境內岡陵平原,兩相間隔。田土肥饒,穀果豐稔,鳥獸草木,靡弗充斥。土產金、銀、鹽、蠟、象牙等物。地氣濕熱,技藝寥寥。貿易興隆。首郡亦名阿剌千,昔自為一國,今為英吉利所兼攝。

【馬爾達般部】東連暹羅國,西枕大海,南接業地,北界北古地,統計地面積方約一萬三千五百里,煙戶五萬餘口。境內岡陵絡繹,田土膴厚,穀果豐登。土產米、鹽、藍靛、綿花、豆蔻、煙葉、象牙、木料等物。地氣溫和,昔本阿瓦國一部,今為英吉利兼攝之地。

【達威部】東接暹羅山,西枕海,南界巴展河,北連馬爾達般部,長一千一百五十里,寬一百五十里,地面積方約一萬七千里,煙戶三萬口。境內岡陵延袤,田土膏腴,穀果豐稔,鳥獸草木,靡弗蕃衍。土產錫、蜜、鹽、靛、象牙、燕窩、沙藤、材木、豆蔻、香料等物。地氣溫和,人安物阜,其地分為三大部:一名業,一名達威,一名德邦塞靈。昔本阿瓦國之部,今為英吉利兼攝之地。以上皆受東印度榜加剌兵帥節製。

《外國史略》曰:緬甸內英吉利屬地,皆緬甸讓出海邊地,在緬南。北極出地十一度,及十八度,長一百六十里,闊十四里。海邊別有多島,或居民,或荒蕪。東界皆山,高約三四百丈。地亦豐盛,林多堅木,可建船屋。所出之物,如蠟、象牙、兕角、鹿肉、燕窩、海參、胡椒、檳榔、蠔鱉,山內出紅鉛錫。居民多緬人,時英人據其地,共十一萬二千四百口。因與暹羅交戰,大半荒蕪。英人招百姓以保護其地,民數頓增。民多文萊人,流徙至海邊者。山內有加連土蠻未向化,卻喜聽耶穌之教。

別有英國所據之地,曰馬他班,在三支河間。地豐盛,北方歸緬甸。天氣清爽,不苦熱,地荒蕪,蓋緬甸暹羅兩國戰場也。現已平靖而民未興復。惟鄰國之民,及漢人鹹遷其地為氓。英人築新城,在港口,曰安黑。其土產木料、胡椒、綿花、青黛、煙、象牙、檳榔、豆蔻、顏色等物。多奉耶穌教,敬事教主。

他威部,北極出地自十度三十五分,及十五度三十分。長百一十里,闊十里。沿海東連暹羅,廣延皆山,高四百丈。其海邊多港汊,其洲低,其島皆石。產錫,多象牙、木油、紅木、燕窩、海參、木料、檳榔。民性愚野,奉天主教。前緬甸官勒索居民,有資即奪,故百姓偷惰。今則各安其分,又漢人多遷居之。每年國所費銀五萬五千兩。其護守兵千五百丁,水師船三隻。

地那悉林部,地最窄,在海邊,南及蕪來由地,皆密林,難通路。其島繁多,地甚磽瘠。產檀香、巴馬油、紫梗樹、脂乳香,南果尤香美。在海邊,燕窩、海參、珍珠,皆斂之民。其民無居處,惟浮海面,絕不耕田,止以海味為食。其都會曰墨危,英軍士常攻擊此地,蓋阿瓦國都,恃地險瘴惡為負固,其瀕海之地,則暹羅、英吉利常吞並之焉。

○附入緬路程(見師範滇係)

由騰越州城南六十里為曩宋,為南甸土司故為府。由南甸左行六十里,為龍拘樹,又五十里,為杉木籠山,山之險者也。又三十里為蠻隴,又六十里為隴川土司,又四十里為邦中山,又一百里為猛卯土司,凡四百五十里。自南甸右行二十里至沙衝,二十里至猛宋,五十里至黃陵岡,五十里至千崖土司,八十里至盞達土司,三十里至太平街,又自翁輸三十里至銅壁關,凡三百五十里,此自騰越州南分左右之里數也。自隴川八十里,至臘撒土司,戶撒在其北三十里。自臘撒至鐵壁關八十里,由鐵壁而左,二十里至蠻等,七十里至虎踞關,又五十里至南喜,三十里至等拐,又十里至天馬關,此境內南行之里數也。至於臨夷之路,則有五。一自騰北道四程至茶山界,自騰西道八程至裏麻界,十程抵孟養境。一自州南一程至南甸,二程至千崖,四程盞達蠻哈山,十程由蠻暮至猛密,二十七程至緬甸,三千里有奇至南海。一自騰南一程至南甸,四程至隴川西南,又十程至猛密轉達緬,自隴川東道又十程至木邦,轉達景線國。一自騰東南道二程至蒲窩,二程至芒市,轉達鎮康,舊謂古臨夷之路,皆撫剿所必由,惟茶山而西,號野人境,峭壁不可梯繩,弱水難於舟筏。而茶山裏麻,前明設有兩長官司,明季時為野人所驅,奔入內地,今尚有早土司後裔,已為齊民。其地閉塞不通久矣。至阿瓦之道,出銅壁、鐵壁、虎踞三關,皆可乘船赴緬。惟猛卯出天馬關,陸路多於水道。前用兵時,密探其路,自天馬關五十里而小濫,又五十里而躉布,三十里而猛卡,四十里而蠻空,四十五里而猛老,四十里而猛勒,四十五里而蠻黑,六十里而猛密土司,三十里而布亞,七十里而章穀洞,三十里而尼孤,凡五百九十五里。然後下船,兩日即抵阿瓦,曆彥得上漿謬直埂至阿瓦,約三百里計。天馬關至阿瓦,水陸兼行,不過九百里耳。而明將軍征緬,由木邦出天生橋,取宋寨。其地散漫,小徑叢出,深入無繼,必至潰散。傳經略由萬仞關四十里曆猛弄蠻埋,止丹來戛南盞河。又三十里出戛鳩,渡江十里蠻乃,三十里蠻赧,又三十里麻裏而至猛拱,百五十里南烏賴,三十五里沙河,三十里深溝,又六十里而至孟養。其地至阿瓦甚遠,且路徑不熟,炎天瘴盛,因回師而駐老官屯。其路則出鐵壁關五十里而至猛卡,又五十里而至楞木,又十里而至洗帕河,曆猛允猛映而至新街,趙宏榜所敗績處也。南行即為老官屯,臨大金沙江,賊分扼江之東西。我軍逼其東寨而駐,故造船之議,謂元人征緬以此取勝也。要在熟悉地勢,多集兵力,出其不意耳。緬人善於操舟,舟之頭尾,多置西洋大炮,旋轉如飛。趙宏榜新街之敗,為其炮所擊潰。又提督常青,言二十四年,駐兵江岸時,月夜見江中出數象,象背載十人,逆流起伏甚捷。水中用象載兵古所未聞,並誌之以念知兵者。

○附大金沙江考(魏源)

緬甸之西,與五印度國分壤,以大金沙江為界。其源出於西藏,即雅魯藏布江也。源出後藏西界之阿裏達木楚克喀巴布山,會諸水東流二千五百餘里入中藏,復會木倫江東南流千二百餘里,經中藏之南界,過緬甸之阿瓦都城,轉西南流至東印度,會恒河注南海,其源流皆不入雲南境。滇人謂之大金沙江,對岷江所會之小金沙江而言。小金沙江入東海,大金沙由緬甸入南海。故黃貞元謂此即禹貢之黑水。其說曰大金沙江瀾潞三水雖同出吐番,同入南海,然大小遠近迥殊,潞四倍於瀾,大金沙十倍於潞瀾。潞所出源近而狹,大金沙江上源相傳近於闐國。自裏麻茶山至孟養極北,號赤發野人境。峭壁不可梯繩,弱水不任舟筏。土人惟遠見川外隱隱有人馬形,皆生番之域也。今姑略其源,惟自經流交流入海可見者言之。水流至孟養陸阻地,合大居江、檳榔江二水方名大金沙江,蓋以別麗江北勝武定馬湖之小金沙江耳。自此南流至猛掌,有一江西來入之,又南下經蠻莫,有大盈江,自騰越經鎮夷南甸幹崖,受展西茶山古湧諸水,伏流南牙山麓,出蠻莫來入之。又經蠻法魯勒孟拱,遮鼇管屯大小菖蒲峽,至戛撤。昔年緬人攻孟養,以船運餉到戛撤,為孟養所敗者,此江也。正統中,蔣雄率兵追思機法為緬人所壓殺於江中,亦此江也。江自蠻莫以上,山聳水陡,正統中郭登自貢章順流不十日至緬甸者,亦此江也。下流經溫板有龍川江,自騰越經界尾高黎其山隴川猛,乃猛密所部來入之。下流又經猛、吉準、古溫、板猛、戛馬、達剌至江頭,江中有大山,極秀聳,山有大寺。又有一江,自猛辨、洗戛、母南來入之。又經止即龍大馬革底馬撤躋馬入南海。其江自蠻莫以下,地勢平衍,闊可十五里有奇,益南江益寬,流益緩,緬人操舟如涉平地,至是江海之水,瀦為一色矣。按此說所指大金沙江,其上流即今雅魯藏布江。在西南荒徼外,其下流又徑緬甸,始終不入雲南,去禹貢雍梁二州甚遠,因難指為禹跡所導之黑水。然此江中段則為緬甸,與東印度分界。下遊則金沙江,會岡噶江,全由東印度入海。岡噶江,即佛經之恒河。其與金沙江會以後,謂之安日得河(又曰安治市河,又作澉治斯河)。故《坤輿全圖》無大金沙江,蓋統歸於安日得河也。英夷所繪大清國圖,有雅魯藏布江,會恒河入海。所繪印度圖,則有蒲蘭蒲達江,自東而西,會澉治斯河入海,即大金沙江西會恒河之異名。蓋圖中國則用中國之名,圖外國則用外國名也。榜葛剌跨恒河之東西兩岸,惟以東距大金沙江與緬甸廓喀等國分界。英吉利曾攻印度,乘舟溯流,直向阿瓦,而澳夷新聞錄中,又嚐恐中國兵假道緬甸,攻東印度,皆以此江下遊,直抵孟加臘之故。《一統志》謂其西南流入厄訥特珂國,亦指其下遊入東印度之恒河而言,第語之不詐。故於《坤輿圖說》之安日得河,欲指為恒河,則無大金沙,指為大金沙,則無恒河,不知二大水下遊彙合為一也。大金江未會安口得河以前,其東岸為緬甸,西岸為廓爾喀諸國。及會安日得河以後,東南岸下遊為英夷所奪緬地,西南岸為榜葛剌,蓋古裏地,介金沙江及恒河之間。而榜葛剌則在恒河入海口,岸皆東印度境。其緬甸雲南間,尚有南掌、胡盧、景線、景邁等國,皆入貢中朝。以非濱海,不入是誌。

魏源曰:乾隆三十四年,緬甸老官屯之役,賊樹柵固守,官兵鏖戰彌月,堅不可拔。即《四洲志》所謂緬甸兵法,專以大木立柵,自環為不可敗。有時英吉利兵亦為所遏,蓋緬甸南瀕海,嚐與英夷之印度交兵,故英夷知其長技也。又考劉健《庭聞錄》,順治十八年二月,李定國白文選攻緬於阿瓦,阿瓦城甚高大,城外二江,大曰蘭鳩,小曰南葛臘,環城三面皆水,惟一面通陸。自白文選師旋後,並鑿之引水為湖留堤三道,置木城其上,距城四里。定國遣人索永曆不應,而於木城之外,更立木城,出兵守之。有間木城前復立一城,步步前進,既逼定國營,始出兵大戰,前隊皆象,中有花象,善突陣,為群象先。定國視戰地,當象來處有石橋,自持長刃迎待,象鼻卷刃立斷,負痛反奔,群象皆奔,文選定國鼓噪乘之,斬其大將,邊牙猓殺其兵。萬緬收餘兵保柵固守,此即樹柵自固,步步為營之證,其失在於出柵野戰,反以象陣自挫前鋒,故為白李所敗。惟敗後而木柵尚存,退可以守,故阿瓦終不得破。所謂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也。明瑞哈國興,皆嚐登山俯瞰,破其一二柵,而十餘柵皆潰。及老官屯之役,賊懲前失,先據高立柵,又固守不出戰,我兵百計攻之,終不能拔。是緬兵短於野戰,長於憑柵,具征《四洲志》所言之不妄。故上兵之紀律,敵莫能禦,中兵之紀律,敵莫能侮。觀於緬柵之足拒夷兵,而知我之所以守,觀於安南劄船之足懾夷艇,則知我之所以攻。

 卷九 ↑返回頂部 卷十一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