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國圖志/卷048
卷四十七 ◄ | 海國圖志 卷四十八 |
► 卷四十九 |
◎大西洋〈(歐羅巴洲)〉
编辑○北土魯機國〈(源案:此即古時額力西國,《職方外紀》作厄勒祭者也,與翁加國合成此國,其南境在阿細亞洲內者,曰南土魯機。歐羅巴洲各國皆奉天主教,其奉回教者,惟此一國耳)〉
土魯機種類甚多,原居韃韃里中央、牙薩底斯之東北,與阿爾特山附近,其人偉軀赬麵,不似蒙古韃韃里人之瘦小,先日非國,僅一遊牧回教耳,至耶穌千年〈(宋真宗咸平三年)〉,糾集諸部頭目攻服鄰國,由戈臘山而入巴社,奪得膏腴疆土,即在巴社立國稱王,曰塞爾牙國,旋渡歐富臘底斯河,攻額力西,並攻阿丹,所至無敵,遂在小阿細亞又立國,曰羅翁國。後又有都魯機之頭目,攻勝西裏阿等國,是時,阿細亞洲西邊諸國咸屬於都魯機矣。恃其強悍橫行侵並,天道好還,於是,歐羅巴各國與臘體訥國同時興兵,奪其耶路薩陵、伊哥尼吾兩部。維時,蒙古可汗亦由韃韃裏而攻其後,奪取巴社,並滅塞爾牙之王,皆在千二百十三年後〈(宋寧宗嘉走六年,金宣宗真祐元年)〉。嗣是,國中無數頭目,各轄一方,而總轄於巴社之蒙古王〈(此元代征取西域,盡建藩封之時也)〉。千二百九十九年〈(元成宗大德三年)〉,有荷多曼者,少為海盜,後為西底阿頭目,威服鄰部,自立為王,遂為荷多曼國,其子荷占嗣位,旋奪得普魯薩為國都。千四百五十三年〈(明景泰四年)〉,麻荷彌王又奪得額力西、觀斯頓丁羅布爾二地,又攻擊伊揖、麻馬裏、阿丹諸國,並格利彌阿之地,無不歸附,威震歐羅巴洲。後又屢破寒牙裏、威引那諸國,諸國連兵拒敵,喪師而返,復攻濱海羅尼士西普魯及額力西各海島,阻於石礁,不能進。千七百年〈(康熙三十九年)〉漸衰。千八百年間〈(嘉慶五年)〉,國王沉湎酒色,所屬之巴劄各據一方,其先日所取歐羅巴洲內各部落均起兵,盡逐土魯機人出境,俄羅斯亦出大兵攻擊土魯機,屢戰屢敗,失去富庶數部落,從此不能復振。伊揖之巴劄,原土魯機舊藩,此時皆不受其統轄,巴劄之兵,幾滅土魯機,卒割西裏阿、巴裏達兩地,始講解罷兵。政事與歐羅巴各國不同,權操自上,令出惟行弗惟反,國王謂之額蘭西尼阿,西尼阿者,神影也,以為奉神命而來治國。國人懷前王荷多曼之德,故後世雖經變亂被弑,仍立其後裔王為本國回教之主,無敢訾議〈(與《西域聞見錄》所述塞克國同)〉。
其設官有曰額蘭威薩者,巡察城內貨物真偽,額設六員,由巴渣官遷轉。有曰加尼阿斯加者,校閱官軍。曰利依斯分尼者,管理內外事務。曰特付那依分尼者,總理國庫。曰直裏彌依分尼者,總管水師官軍。曰巴劄者,管領官兵。曰磨爾那者,管理回教事務,兼掌教讀書館。曰麻富底者,掌理律例,為國中尊貴之人,王前佩劍儀製,與王略有少間。王見額蘭威薩,趨迎三步,接見麻富底,趨迎七步。製反法令,悉由參定,作奸犯科,向無斬罪,增用椎釘地置死之條未嘗施用,如有犯者,不過廢棄而已。曰玉裏麻者,專司案牘,由麻富底考試呈名,以聽王定奪,審判案件,多有賄屬。
宮中姬妾數百,多由巴劄各屬國競獻希恩。王無聘娶之禮,以至尊無人敵體,唯於群美中擇立正妃一、庶妾七,餘皆婢媵,如正妻廢棄,即遷入舊宮,別立一人,王如薨逝,嗣王即將前王妻妾統禁宮中,有白閹人守外門,黑閹人供內役,因其醜黑可無防閑也。國中貴官燕居深廈,常有人侍立,其侍立之人,皆取機密不世者為其心腹,圖充役者,多偽作樸實,以矮小聾啞為上。國庫存貯總數秘莫能知,征稅賦、支兵餉每年約計三百九十萬棒。
兵有兩種:一曰多孛那格裏兵,乃當日荷多曼王精選壯士入伍,人給田三百餘畝,遂為定制;二曰加畢居裏兵,則隨時考校入伍,孟夏孟冬大閱,昔日隊伍為歐羅巴各國之最,近日遠不如舊,而騎兵輕捷,尚精戰鬥,保守炮台,心力甚堅。國中遇有警急,招民為兵,未嘗規避,惟行陣無紀律,所至虜掠,戰則一鼓作氣,長驅衝敵,衰則如鳥獸散,不知有節制也。
服飾風俗頗似東方,寬衣闊袖,與歐羅巴窄服相反,入戶以去屨在外為禮。飲食箕坐,以手取食。女處深閨,與男子不接見,不通問,內外甚嚴,其人似勇實怯,似良實狠,似捷實惰,似莊肅實淫佚,似慷慨實吝嗇。國中咸遵回教,以國王為教主,自誇其教之奧妙為別教所無,嚴酒禁,喜施舍,樂修館廨,以居行旅,吸食鴉片,信符咒邪術,咒所禁者犯則處死。
文學淺拙,奪得額力西時,致額力西之文學幾至毀滅,嗣有荷占王頗好文學,於普魯薩部落大書館,文人謂之馬特勒西圖,所賜甚厚,欲其久處肄業,以博玉裏麻官職馬特勒西圖,文人有十等,年至四十歲方得上等,然其所學皆章句、辨論,不知格物窮理,反嗤他國所造千里鏡、顯微鏡、量天尺、自鳴鍾,謂是小技淫巧,其天文不識歐羅巴之曆算而信陰陽家之選擇,非吉日不敢行事。
其房屋、繪畫、音樂等技,皆無巧妙,惟俗尚孝弟,其父母身後遺產,惟子弟得有之,外人無預。婚姻先議奩贈多寡,嗣議位置妾媵幾人,庶出如嫡,若不生育,即結髮之妻,亦許休棄,皆與歐羅巴相反。
其土人有三類:額力西人、由斯人、三角帽人,而額力西居其過半。由斯人即不見重所至,受人欺淩,皆以燒麵為業,乃他人所不屑為之小販。三角帽人伶俐儉樸,多在本國貿易,不甚外出也。額力西人較靈巧,有口辯,善交易,貨無貳價,指天為誓,衣服尚長,以冠別貴賤。
自官府以至技藝人等,冠各有定制,飲食甚儉,無非菜蔬、橄欖、糖果而已,酒是回教所禁,而國王與貴人多好之,餘皆不飲,各以鴉片代酒,食煙者眾,每不及四十歲。土產地氈、羊皮、黃蠟、蜜、糖、鴉片、棉花、絲發、洋布、銅。
河道紛歧,在羅彌裏阿首部落內有河九:馬列沙河自大山發源,彙多尼箬河、野機尼河、阿達河,合流南行,出地中海。哇達河彙特沙那河,合流出海;如斯特多馬河、彌士多河、唵治加那斯河均南注於海;在摩爾達威阿部落有河四:溫都河、西列河、密士特列河均自大山發源,勃律河通奧地裏加國,四流彙合,同歸那彌河,經麻爾牙裏阿而出黑海。在窪臘赤阿有河八:斯載爾河自歐塞特裏阿發源,阿魯達河自大山發源,與荷爾特斯河、底流門河、阿日士河、單摩威沙河、惹林尼沙河、磨首河諸水交彙,由那彌河注黑海。在麻爾牙黑阿部落有河七:那彌河通奧地裏加,阿底莫河、額力甘芷河、讚特臘河、珂斯馬河、依斯加河、多斯河均歸那彌河,與諸水彙流出黑海。在威沙阿部落有河三:依麻河、摩爾牙裏奄河均歸摩臘窪河,彙入那彌河入地中海。在格羅底阿部落有河四:沙威河通奧地裏加國,與哇麻士河、摩士那河、雷那河三水彙歸那彌河出地中海。在阿爾麻尼阿部落有河三:特領河、斯甘彌河、窩卒沙河,獨流出地中海。在額力西部落有河四:馬威荷河、沙林墨裏河、阿斯勃羅波達河、希那達河,除馬威荷河之水入湖外,餘俱分注地中海。
都魯機國在歐羅巴洲各部落〈(黑海通連大海,東西南界海,北界俄羅斯、歐塞特裏阿,西北界意大裏)〉,管總部落十,大部落四十有六,小部落二百四十有八,大小島三十有四。
羅彌裏〈(東界海,南界海及額力西,西界阿爾麻尼,北界沙威阿、摩士尼)〉,領大部落八,小部落七十有五。
摩爾達威〈(東界黑海,西界奧地裏加,南界窪臘治、麻爾牙裏,東北界俄羅斯)〉,領大部落四,小部落三十有二。
窪臘治〈(東南界麻爾牙裏之那彌河,西界沙威阿,北界摩爾達威,西北界奧地裏加)〉,領大部落三,小部落二十有七。
麻爾牙裏〈(東界黑海,西界沙威阿,南界羅彌裏,北界摩爾達威之那彌河)〉,領大部落九、小部落二十有九。
沙部阿〈(東界麻爾牙裏,西界摩士尼,南界羅彌裏,北界奧地裏加)〉,領大部落二,小部落二十有四。
摩士尼〈(東界沙威阿,西界格羅底,南界哈西俄威那、阿爾麻尼,北界奧地裏加)〉,領大部落一,小部落十有二。
格羅底〈(東界摩士尼,西界意大裏亞,南界哈西俄威那,北界奧地裏加)〉,領大部落二,小部落五。
哈西俄威那〈(東界阿爾麻尼,西界意大裏亞,南界海及意大裏亞,北界摩士尼、格羅底)〉,領大部落一,小部落八。
阿爾麻尼〈(東界羅彌裏,西南界海,北界沙威阿、摩士尼)〉,領大部落六,小部落二十有一。
額力西〈(東界海,西界阿爾麻尼,南界海,北界羅彌裏)〉,領大部落十三,小部落十六。
千地阿島〈(在額力西之南少東)〉,領大部落二,小部落五。
○北土魯機國沿革〈(原無今補)〉
《職方外紀》:厄勒祭〈(即額力西三字譯音之轉)〉,在歐羅巴極南地,分四道,經度三十四至四十三,緯度四十四至五十五,其聲名天下傳聞,凡禮樂、法度、文字、典籍皆為西土之宗,至今古經尚循其文字,所出聖賢及博物窮理者,後先接踵,今為回回擾亂,漸不如前。其人喜啖水族,不嚐肉味,亦嗜美酒。東北有羅馬泥亞國,其都城周裹三層,生齒極眾,城外居民綿亙二百五十里,有一聖女殿,門開三百六十,以象周天,鄰近有高山名阿零薄,其山頂終歲清明,絕無風雨,古時國王,登山燎祀,其灰至明年不動如故。有河水,一名亞施亞,白羊飲之即變黑,一名亞馬諾,黑羊飲之即變白。有二島:一為厄歐白亞,海潮一日七次,昔名士亞利斯多遍窮物理,惟此潮不得其故,遂赴水死,其諺云:亞利斯多欲得此潮,此潮反得亞利斯多。一為哥而府,圍六百里,出酒與油、蜜,極美,遍島皆橘、柚、香櫞之屬,更無別樹,天氣清和,野鳥不至其地。
又曰:翁加裏,在波羅尼之南物,產極豐,牛羊可供歐羅巴一州之用,有四水甚奇:其一從地中噴出,即凝為石;其一冬月常流,至夏反合為冰;其一以鐵投之便如泥,再熔又成精銅;其一水色沉綠,凍則便成綠石,永不化矣〈(案:翁加裏,今並入北都魯機,故附諸後)〉。
《海錄》:祋〈(都律切)〉古國,在布路牙、呂宋、佛朗機之後〈(案:此都魯機國也,祋,即都魯二字之雙聲,疆域大而奉回教是其明證。雲在呂宋、佛朗機之後者,言方向大概,非必接境)〉,在伊宣各國之北,疆域極大,本回回種類,人民強盛,穿大袖衣,裹頭,服皮服,不與諸國相往來,西洋人謂之仍跛喇多者,猶華人言大國也,唯稱中華及祋古為然〈(西洋稱大國者惟中華及俄羅斯,《海錄》中無俄羅斯者,專述海船貿易之國也。土魯機兼跨歐羅巴、阿細亞二洲之境,故亦云大國)〉。
《萬國地理全圖集》曰:土耳其國,一作都魯機,其地南接希臘國與群島之海,北連峨羅斯、奧地利亞等國,東及黑海、馬摩刺海灣、群島海至海外,西至亞地亞海隅,西北至奧地利亞國。北極出地自四十度至四十六度,偏東自十三度至三十度,廣袤方圓三十萬方里,居民八百萬丁,北方之高嶺,為土耳其交界,其多惱河為北疆,其平地不廣,遍處山嶺,沿海灣口甚多,北由君士但海峽與黑海相連,南由他他尼裏與希群島海交流。產棉花、煙、葡萄、南果、羊毛、羌花等貨。其國古時列分,其居民族類各殊,至於土耳其為地主者,自新疆搬移亞齊亞西方。奉回回教。與蒙古族交戰,敗,自避山穴,招各盜賊據地,其頭目號曰阿多曼,廢國主而自立新國,時元成宗元貞五年也〈(按:此元代回回被蒙古軍驅逐自蔥嶺以東竄往蔥嶺以西也。新疆乃本朝之名,元代則名別什巴裏,此譯者以今名稱古地也)〉。其後裔專務攻擊鄰國,強之入回教。於順帝至元年間,土耳其王督兵渡海峽,至歐羅巴地,勝敗不常,兩主繼亡,巴牙屑王連戰皆勝,於是蒙古大王侵國,巴牙屑王戰敗被虜,驕行漸減,其子孫如祖,復勇猛爭戰,於明朝景泰三年,攻取希臘之都,迄今為土耳其之國都也,連五十年得隴望蜀,攻擊四方,伏屍遍野,自嘉靖年以後,王耽逸樂,臣下弄權,值峨羅斯國勃興之際,肇釁相攻,峨羅斯百攻百勝,土耳其水陸戰敗,倘非列西國勸阻之,土耳其國則已傾覆,然佛蘭西國恒救其危。道光元年,希臘畔之,土耳其力戰,終不能勝,希臘遂自創立新國矣。六年後,土耳其再與峨羅斯死戰,不勝,納銀千萬員,又割交界各地以講和。道光二十年,英國助土耳幾王強服敘利地,但其國基已廢,傾倒在旦夕,其妻妾奴共計六百口,擇一位為其寵妃,初生子者為王後,殿內白黑閹官中,多黠慧便嬖用事。兵共十萬,全國分二十八部,各部總領每弄權,下民,及其有罪,資業被籍入官,以充國帑。每年各稅餉銀千萬員,欠項銀四千萬員,步兵九十四萬丁,騎兵一十二萬四千丁,大戰艦八隻,師船二十四隻。今述土爾其各部如左:
路默利部。在東南方,居民大半土爾其人,好逸惡勞,惟勇攻戰,節食禁酒,終日吸鴉片,飲珈琲,衣服甚美,以帕包頭幘纚以吸煙之故,肩縮麵瘦,形貌猥衰,堅執回教,藐視他人,尊貴者隨意娶妻妾。其國都君士但城,在馬灣邊,乃羅馬君士但丁汗於東晉年間所建,海港廣,便各國商船所集。內有王宮,其廣如城,其回回大殿,即昔耶穌門生之堂,山水美景環之。亞得安城,周圍十五里,內有古殿。加利城,在羅馬海灣,居民萬七千丁,經商貿易。
路北不牙部。居民奉希臘教門,風俗話音與峨羅斯相近,其民安業勤勞。會城居民五萬,由陸路通商順剌,城池堅固,擊退峨羅斯軍,在此山隘,多惱河濱築城設堡防備。
路西北布尼城,地多山嶺,出鐵,其中二分。奉希臘教門,怨恨土官,往往起亂。
息味部。向西北,居民奉希臘教,不服回回管轄,並力攻拒,國王強操政令。省會別甲邑,城池堅固,屢被敵伐守禦不陷。
亞剌萬部。在海邊,地方崎嶇,居民射獵好鬥,天下精兵也。會城曰藥翰尼那,昔其總領逆國主,連年守禦,居民三萬五千丁,士民猛毅剛直。黑坐義小部,遍路巉岩,民居山谷,顓陋勇猛。
瓦拉基地,長一千零八十里,闊四百五十里,居民九十七萬丁,地平坦,河濱沆茫,田宜麥,野多群畜,土民崇拜救主耶穌,惟官吏橫征私派,民皆忍受。其都布加力,居民八萬丁。
東北末大味地。廣袤方圓五萬一千方里,居民五千萬丁,西方多山嶺,產五穀、南果、葡萄、煙、蜜、蠟、硝、鹽、馬、牛、豕,每年售馬萬計,恒時被虐主壓服,亦蒙峨羅斯護恤以避土王之勒索。其都城曰牙西,在群島中,據於地亞洲,周圍千五百里地,海濱豐畝,其橄欖果成好油,居民好自專製,土耳其二十三年,強擊而不能服之。大半崇希臘教門,其島山水最美,居民萬五千丁,島之海口漸以沙淤,阻船進口。
《地球圖說》:土耳基國,東界黑海,南界地中海並希臘國,西界亞得利亞海並阿士氐拉國,北界奧地裏加及峨羅斯國,百姓約七百萬之數。都城曰君士旦丁,內民六十萬。述耶穌教、天主教、回回教、希臘教。其民首不戴帽,以帕圍之,身穿長袍,席地坐,飲食不用匙、箸,以手搏之,尚信守約。土膏衍沃,栽種不勞,故其民怠惰,好戰獵,吸雅片。國王獨攬政權,臣下無言責。民風男尊女賤,一男可娶數女。有大江名拖奴俾,中有高山,曰喜麥。產綿花、煙葉、架非、葡萄、南果、羊毛、羌花、雅片、蜜、蠟、硝、鹽、鐵、馬、牛、羊、豕、橄欖油。
《地理備考曰》:土耳基國分三州:一在歐羅巴州,一在亞細亞州,一在亞非裏加州,地土廣闊,煙戶繁滋。
土耳基亞國在歐羅巴州之南者,北極出地三十六度二十分起至四十八度二十分止,經線自東十三度起至二十七度三十分止,東至厄羅斯國暨黑海,西連奧斯的裏國,南枕地中海暨額力西國,北接厄羅斯、奧斯的裏二國,長約二千五百里,寬約二千里,地面積方二十五萬里,煙戶九兆口,地勢南方則山,嶄岩嵾崖,絡繹不絕,北方則平原坦闊,湖河紛歧。河至長者九,湖至大者十,田土最膴,穀果極豐,南方所產草卉,移植本國靡弗適宜。林木稠密,藥草備具,為歐羅巴州各國之最。產銅、鐵、錫、鉛、礬、磺、紋石等物。地氣溫和,惟汙穢觸犯,人多疾病。在昔,汗位歷代相傳,於今分為四國,或汗或王,稱謂各異。教奉科馬爾回教,別教需損資方不禁止。技藝平庸,除都會外,匠肆不多,所造僅敷所需,貿易興隆,惟官長掣肘,庶民荒棄,是以國內生理皆外客經營。
本國昔屬羅馬國,迨羅馬國西遷後,夷狄侵擾,元成宗年間,有非裏日亞酋長,侵奪額力西國之布魯薩地,僭稱為王,號曰科多馬諾國,傳至其子,開闢疆土。越六十一載,其孫默拉德者嗣位,攻陷安多黎諾伯勒城而建都焉。其子又拒退佛蘭西、亞裏曼二國來侵之師。厥後,蒙古人侵犯亞細亞州各地,本國之君巴耶西德者,前赴救之,為蒙古王達美爾蘭所擒獲。傳至摩拉多者,占據英吉利國屬地甚多,破翁給裏亞國之兵,迨其子馬何美德王攻克的諾伯拉城,遷都其地,此後,歷代嗣君與歐羅巴各國交兵。康熙二十二年,本國始衰,師多敗北。乾隆五十四年傳至塞黎慕王,喪地於厄羅斯國,復失厄日度於佛蘭西國,三年後,始再克復。嘉慶十二年國人變亂,兩次廢立,又立馬科美德王,即現在之君也。通國昔分七部,今改四國:一土耳基,又名科多馬諾,一塞爾維,一襪拉幾,一摩爾達維。其塞爾維等三國,皆自立為國,不歸土耳基統轄,但每歲納貢於其國,以存舊屬之誼。
其一科多馬諾國。東枕黑海,西南至地中海暨奧斯的裏國,地面積方約十五萬三千里,煙戶七兆口,君位世襲。國分四大部:一曰羅美裏,首郡曰伯拉,乃本國都也,建於官士丹的諾伯拉峽,在黑海與馬爾馬拉海之間,從外而觀,則樓台疊起,景色美麗;自內視之,屋宇樸素,街衢曲隘,然學、醫各院,書庫、浴室,靡弗備具,市廛林立,商賈雲集,惟路塗汙穢,瘟疫流行。一名波斯尼亞。一名西裏斯的黎亞。一名曰薩壹爾。
其二塞爾維亞國。東至襪拉幾亞國,西連科多馬諾國,南接羅美裏部,北界奧斯的裏國,長約七百里,寬約三百五十里,地面積方二萬二千五百里,煙戶三億八萬口。侯爵世襲,通國分為十七府。建都於日索襪、達奴比約兩河交彙之處。
其三襪拉幾國。東南二方皆在達奴比約河,西連塞爾維、翁給裏二國,北接摩爾達維國暨奧斯的裏國,長約一千里,寬約五百五十里,地面積方三萬一千一百二十里,煙戶七億九萬口。侯爵世襲,通國分為十八部,建都於冬波維宜的薩河岸。
其四摩爾達維國。東至厄羅斯國,西連奧斯的裏國,南接達奴比約河暨襪拉幾國,北界厄羅斯、奧斯的裏二國,長約七百五十里,寬約四百里,地面積方二萬一千四百五十里,煙戶四億五萬口。侯爵世襲,通國分十三部,建都於高阜之上,其通商衝繁之地,或瀕海邊,或在腹內。
《外國史略》曰:歐羅巴各國,惟土耳基國最廣,居民聰明,聚集如雲,羅馬人降其地,數百年後,其舊君之裔復立國焉。
唐時,中國西界有土耳基族,望西迤邐,初與西域民戰,自唐順宗後,漸進回教,據印度西方猶太之地,南宋以後,歐羅巴各國以其占聖墓地,合軍攻退之,後蒙古遊牧又攻之,走匿山內。元武宗至大年間,有夷目曰阿士曼,招各山賊,恢復全地,再立土耳基族於亞悉亞之西,所虜之人,悉斷其勢皮為回回以入陣,死亡千萬,更招他族少壯者為兵。
明初在歐羅巴希臘地立國,聞北地構亂,欲侵取各國,盡絕耶穌教,立回教,於明建文帝六年連敗歐羅巴各國之軍,所虜者幾萬人。後益務侵歐羅巴地,於明英宗正統四年再戰數載,歐羅巴人敗績,自后土耳基勢日浩大,於嘉靖二十九年摩含默號第二王即位,欲稱雄蓋世,甫立,即募水陸軍攻據希臘之都,越五十年,土耳基攻伐四方,據其地,又伐意大裏國。嘉靖七年,圍東國之都,日耳曼各君皆畏其勢,其地中海水師任意駛駕,惟登陸攻城每不克而退。二百五十年內閱十三君,皆知好武廣地,但國無法度,後始設教師,布律法以治其民,其君惟聽命於臣妾,歿後繼子,盡殺其兄弟,各部兵帥,濫索居民,遂屢叛,君屢被廢。越三百年,歐羅巴各國日強,而土爾基國尚與東國結釁,戰爭不息,於康熙二十一年,東國合力鏖戰,大勝,盡復前所失地。於時,峨羅斯乘勢攻土耳基,取其地,凡在黑海邊之國,皆一一歸峨羅斯,同天主教門之國俱叛之。土耳基軍又駛渡攻麥西國,與英人交戰,道光元年,所屬希臘民亦叛焉,於是,英吉利、佛蘭西、峨羅斯三國,皆集師以攻土耳基國,盡殄其水師,餘眾遂奔希臘,希臘人助以兵卒,復創立其國,其軍伍訓練,悉遵西洋法度,君頗聰明勤政,外國皆稱頌焉。
土耳其,本列國也,居民各異,在歐羅巴廣袤方圓九千五百二十里,居民千五百五十萬,在亞西亞三萬四千七百五十里,居民千二百五十萬,在亞非利加方圓三萬八千四百三十里,居民五百五十萬。
在歐羅巴之地有三所,名為土耳基之屬,其實服事峨國。
一摩道。廣袤方圓八百零三里,居民四十五萬,居東國峨羅斯之間,南連土耳基,北極出自四十五至四十八度三十分,多惱河並他匿得等河皆經流此地。多牧場,所畜蕃盛,亦出蜜蠟。其居民未向化,風俗不醇,皆因希臘以崇天主教。雖務農,鮮製造,有螞蚱屢茹其田,五爵恣其勒索,故民最貧乏。務通商,其君受土耳基之敕命,然即位必先由峨國議準方能管其地,是以峨國之勢益大。
一瓦拉基。在摩道之南,其西南兩邊與土耳其交界,西北與東國相連,北極出自四十三度四十分至四十五度三十分,廣袤方圓千二百九十七里,居民九十五萬,多惱河亦通此地,豐五穀,居民怠惰,無所經營,多缺乏,其君俯聽俄國之命。
悉比焉部,北極出四十二度及四十四度五十分,廣袤方圓五百六十里,居民九十萬,北至東國、土耳基國,三方環山,多礦,但民不知掘,產五穀,多葡萄。其居民善養牲畜。無五爵,惟有農夫、匠、教師三品,各任貿易,不服外國,於明英宗天順年,悉比邑與回回戰敗。越四百年,民苦酷政,故生異心,於嘉慶五年,眾民嘯起攻擊,酷主因與國人盟。今所立之君甚聰明,招鄉紳會集議論,各國稱頌,歲貢於土耳基。募兵萬二千以防禦。
多惱河南邊多建固城,其中最要者,係百牙拉,即土耳基軍所守者。外有新立之國,曰峨拉或黑山,廣袤方圓六十五里,居民十萬七千,在阿得利亞海邊,土耳基終不能強服。居民自選頭目,恣為海盜,亦販賣牲畜,崇希臘之天主教。
布尼焉部分上下,在東國南及亞得利亞海隅,廣袤方圓千零六十三里,居民八十五萬,崇希臘天主教者三分之二,餘為回回。多山林,出南果、葡萄、牲畜,造刀劍最精。都會曰撒拉約,居民六萬,所寓悉茅舍。
布牙裏,係廣地,東及黑海,北連瓦拉基,廣袤方圓千七百四十里,居民百八十萬,東方平坦,出牛、羊、五穀、葡萄、鐵、鋼、蜜糖。居民所崇之教與前不異,其都曰所非亞。北方有堅城,四面環之。
亞巴尼部,在亞得利亞海邊,廣袤方圓七百里,居民三十萬,語音各異,崇希臘之教。屢次叛逆。海邊多支港,海賊所叢入。
土耳基最要之部曰路米裏,廣袤方圓四千四百里,居民六百八十萬,多山磐腴田。君士旦,居民六十五萬,本古城也,山水若仙界,昔所立天主禮拜堂,甚宏麗,今為回回會處。其城在七山下,有海峽,其街狹,宮殿大而不美,海港極廣,多風,無巨浪。亞得利亞邑,居民十萬。牙利邑,在海峽,居民八萬。撒羅尼,居民七萬,大半崇回教,惟希臘人能勤,土耳基人則惰。
群島之最大者曰千地亞,廣袤方圓八十八里,居民二十七萬,周朝時極旺相,居民百二十萬,久服希臘國,後意大裏威尼得據之,此康熙四年也。山水甚美,山峰高七百二十丈,地豐盛,居民萬二千,畏土耳基之酷,不敢墾作,其城與島同名,居民萬二千。道光年間,土耳基虜掠百姓,戮者不勝數。其他島雖小,各出橄欖油、葡萄等物,多水師,為海賊所懼。古時,此島各自為國,土耳基遏其勢,歸回教,中亦多商,在各港貿易,希臘之族,尤狡獪善騙。
土耳基君操全權,昔有嗣君畏兄弟分權,盡殺之,其政悉按回回法,立輔政大臣四員,又立教師以辦法律及教門各事,其大臣統攝文武三軍,兼理國事,各部設頭目,經理百姓,每自恃富強,擅權與國主戰,故多作亂,峨羅斯及他國爭來攻之,幸歐羅巴各國為之防禦得免。民分三品:一曰回回族,最尊貴;二曰徭事,是崇希臘等教之門人,亦同納賦;三曰奴婢,即由外國所販賣及本地所養者。其國之兵三十七萬,歲入國帑銀二千五百萬圓,有大戰艦、火輪船,水手多係希臘人。
《瀛環志略》曰:土耳基三方,古大秦東境〈(即意大裏亞之羅馬)〉,為西域,自古著名地,東方創辟最早,巴庇倫建國於前,西裏亞代興於後,猶太〈(一作如大,又作如氐亞,又作如德亞,又作儒德亞)〉即唐書所謂拂菻國、以色列之族由此興焉,其國自夏、商曆漢季,傳世最久,令辟賢王,後先輝映,西土為希臘開基之地,君士但丁則羅馬東都,比於雒邑,泰西遠隔,神州禮樂車書之化,無由漸被,而在彼土言之,則此數千里者,固商周之耿、亳、豳、岐聲名文物之所萃也。
土耳其本回部賤族,竄身買諾,遺種繁滋,遭時衰亂,揭竿而起,恃其兵力,蠶食東西,遂使名城墮毀,典業散亡,文獻無征,風流歇絕,三方之民,就俎醢之地而困膻汙之俗者,數百年於茲。觀泰西人所著書,西土之困於苛政也尤甚,勝廣之徒,時時攘臂,而彼昏不知,猶晏然為羊車之遊,亡可翹足而待矣。
泰西諸國,跨亞細亞、歐羅巴兩土者,惟峨羅斯與土耳其。土耳基,疆域之大不及峨羅,而擅膏腴之壤,據形便之地,百年來無止戈之日。七椿園,訛為控噶爾,又以千餘年前一統之羅馬移之土耳基,又稱峨羅斯本其屬國,控噶爾用東西迭駕之法,峨羅斯大困,增貢乞和乃免。此出烏巴錫詛咒之言,而《聞見錄》信之,誤矣。兩國黑海亙隔,風馬牛本不相及,自峨羅斯開高加索部〈(詳峨羅斯圖說)〉而與土之東壤接,又開波蘭諸部而與土之西境毗連,其初構兵在乾隆中年,維時峨羅斯勃焉方興,戰攻甚銳,土耳基衰機甫兆,兵力猶強,勝敗之數,大略相當,後則南風不競,割講頻仍,近年內訌四起,危如累卵,然究未為峨所兼並者,則由英、佛護持而排解之也。歐羅巴人最惡回教,土耳基之昏虐,又諸國所鄙夷,英、佛於土非有所愛,特以峨羅斯北地荒寒,不長水戰,故僅能比肩英、佛,未足定霸一方,若土耳其為所並兼,則地兼三海〈(波羅的海、黑海、地中海)〉,於歐羅巴已扼吭而拊其背,諸國其能晏然已乎。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