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三十七

卷第三十六 渭南文集 卷第三十七
宋 陸遊 撰 景江南圖書館藏明華氏活字本
卷第三十八

渭南文集巻第三十七

       山 隂 陸 游 務觀

    墓誌

     朝議大夫張公墓誌銘

 於虖士有才足以任重責成謀足以折衝經

 逺而不見知於人不獲用於時者世固有矣

 人猶未以為憾也至於知之而不盡用之而

 不極利安元元之功卒不克見則後世讀其

 事至於悲傷歎息有不能自巳者某自壯歳

 客遊四方獲識其豪傑如朝議大夫張公其

 殆是已公諱郯字知彦和州烏江人曾大父

 諱延慶大父諱補蓄徳深厚然皆不仕父諱

 幾才尤髙以子貴贈金紫光禄大夫公少用

 兄待制邵出使恩授右迪功郎調開化尉兼

 主簿歴平江府西比較務監南嶽廟平江府

 録事參軍全椒令復監南嶽廟監行在激賞

 酒庫所糯米場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建康府

 主管台州崇道觀主管淮西轉般倉監登聞

 檢院太府寺丞知真州鄂州提舉江南東路

 常平茶鹽公事復主管崇道觀建寧府武夷

 山沖佑觀積九遷至朝奉大夫遂請老以子

 遇郊祀恩積四封至朝議大夫公為人魁磊

 不凢學問識其大者臨事前見逆決若燭照

 龜卜無秋毫疑滯他人極思慮不能可否者

 公一言處之常有餘裕初為編修官公府吏

 素容養習為姦利無所畏忌視掾屬無如也

 公因事時白發其甚不可者羣吏縮栗至相

 語以公白事爲憂未幾坐臺評免歸孝宗皇

 帝受内禪虜猶窺江淮 上慨然思却虜復

 中原廟堂共謀拔擢人材分任兩淮事築城

 浚隍什伍民兵漕上江之粟以儲兵食乃自

 散地起公主管淮西轉般倉然初議乃欲槩

 付以淮西邊事不獨治倉庾也㑹更用大臣

 所議不果行乃以公監匭院丞太府無深知

 公者求試外出守儀真得對言臣踈賤歴州

 縣頗熟民間事今䝉恩使治郡不敢不力惟

 淮南新被虜禍民散徙未還臣當體聖意安

 輯撫摩察其蠧弊一皆上聞惟 陛下省察

 如臣不任職固不敢逃罪前守員琦獻羨緡

 八萬皆文具實不有一金公到郡悉以實聞

 訖得免輸俄詔兩淮郡守及部使者各上用

 錢券利害公力言券用於四蜀全盛之地故

 能流轉然猶有弊今兩淮凋瘵如此諸郡賴

 以給用度者不過酒稅新為戰場無復土産

 可以貿易獨賴錢幣而已若用券商賈且不

 行何以為郡時議者多妄揣時事謀開邊隙

 公密奏虜盟固不足恃然其主孱懦懲故酋

 敗盟之失方幸無事其任事之臣又皆齪齪

 日事琴奕無逺略可知我若惑浮言遽動不

 惟力有未給又激彼使生事朝廷且旰食矣

 上頗采用其説公因言真為楊楚之衝當城

 此郡以固人心度費緡錢十萬米三千斛而

 郡有上供與經制羨數可得太半止乞給降

 三萬緡發傍近屯兵二千人臣身自督役不

 再閲月可成既得請果以四十有四日告畢

 樓櫓屹立而民不與知 上聞益知公可用

 代歸入對所陳又合 上指乃有武昌之命

 入辤 上慰諭曰卿真州之政不苟鄂上游

 重地是以委卿卿便宜體此意到郡有事第

 奏來御前當遣金字牌報卿公感奮益盡力

 鄂為江湖間一都㑹緫領轉運及都統制三

 司鼎立異時多縱肆雖幙府僚屬皆下視郡

 守公素剛介難犯人固已震畏其名及視事

 衣冠視瞻甚偉號令設施皆當人心由是莫

 不敬憚而軍中猶倔强自如縱羣卒入市視

 民及郡兵有長身中度程者輒敺以往公捕

 至郡庭呼吏作奏軍吏羅拜請後不敢自是

 訖公去無敢犯都統入朝有營卒夜挾刃貸

 於富室脅使不敢言公亷得之馳入提舉軍

 事張平家平素以兄事公呼家人置酒公曰

 我來正欲飲但當得劫富民者行軍法乃快

 飲尓平惶恐立捕治如公言妖人吳興居屬

 邑有詔名捕公求得善捕盜者唐青厚資給

 之且授以方畧遣行而方士皇甫坦挾禁奥

 勢為私請公弗聽俄獲興以獻及公還朝

 上首問獲興之狀公謝曰妖人在郡境不即

 置法至煩詔命臣乃有臯然唐青實盡力賞

 未償勞敢昧死以為請蜀士以喪歸遇名盜

 破舟殺人又欲斲其棺公厚賞捕之竟伏法

 由是江路清夷有誤觸舟者柁師大言曰今

 張公在此汝尚敢爾耶歳大疫公為之營毉

 藥以全否為毉殿最餓給之食死予之轊民

 家一牛死貸錢三万以買犢治聲聞于行在

 及使江東公言部中旱饒南康尤甚濟之當

 如救焚拯溺今當奏事往返且兩月請先馳

 至部議所以賑䘏者又條上其事甚悉 上

 皆從其請事略定乃入對且以聞 上惻然

 曰何以使吾民得食至麥熟耶公又具以計

 畫對 上勞勉遣行㑹詔諸路諸郡陳事之

 不便於民者公因言歳饑民流去年渡江而

 北者殆數百萬至淮南亦無所得食死者相

 枕藉今僅中熟而郡縣不度民力督常賦及

 私負甚厲加之造寨屋教民兵行和糴刱馬

 棚鑄錢幣未見其利巳不勝其擾願發徳音

 一切罷之此數事有主之者施行方力而公

 盡言乃如此武臣提㸃刑獄怙權侵官公略

 不為屈職業所及必力爭得直乃巳至甚不

 可者又以互察法劾上之其人懼乃與池州

 守相附結排公頼 上素知公譛不得行歳

 滿請奉祠而歸初待制治命以遺恩官諸姪

 仲兄祕閣公祁辤不取以予公之子初不告

 也公聞亦固辤而乞官孤姪孝嚴寓家蕭山

 收養孤嫠與同甘苦視所居之郷如其宗黨

 進善人誨責其有過者俗為一變門當吳越

 大道有病于旅死于行公以私財療治歛瘞

 之無遺力歳惡飢民爭歸公公為設食不可

 數計然用度初不給足食或不肉也間無事

 時出門徜徉扶一童立里巷老稚遙見稽首

 祝之曰願吾父夀百千歳為窮民歸淳熈十

 六年八月七日晨闢户有方外士二人來謁

 公接之如平時將食曰吾今日病不能同汝

 食家人請命毉公不許且麾使去家人行數

 步回視之奄然逝矣享年八十有七娶余氏

 進士芾之女封恭人贈碩人先公三年卒諸

 孤以公捐館之明年十月二十有八日奉公

 之喪與碩人合塟于慶元府鄞縣桃源鄉西

 山之原子六人孝伯朝請大夫權禮部尚書

 兼侍講兼實録院同修撰孝仲承議郎京西

 南路安撫司幹辦公事孝叔孝李未官而卒

 孝穉從事郎監嚴州神泉監孝聞從事郎新

 差管押紹興府石堰慶元府鳴鶴鹽場袋鹽

 女四人修職郎高得中進士王孝友其壻也

 其二早卒孫六人守之宜之約之及之即之

 能之孫女十有五人初公兄弟皆負異材惟

 待制稍顯榮然皆不得盡行其志祕閣之子

 中書舍人孝祥以進士第一起家出入朝廷

 二十年文學議論政事隠然號中興名臣亦

 未四十而卒公晚遇主又夀最髙亦竟不用

 識者謂天嗇其報將大興張氏後而公之隂

 徳在人其後亦當大今尚書公忠孝文武方

 極柄用公既以通議大夫告第矣追榮且繼

 下然後知識者之言為驗某生晚不及拜待

 制之門若祕閣及中書則辱知厚甚晚始識

 公於武昌公又特期之遠不惟以祕閣中書

 故也時方茸南樓公朝夕召與燕飲慨然語

 曰吾南樓天下壯觀要得如子者落之子之

 來造物以厚我也謝不敢當今尚書之客皆

 一時賢傑其巨筆鴻藻皆足以慰公於九泉

 而尚書獨以誌墓屬某豈猶以公遺意耶用

 是不敢辤銘曰

   世患無才才大輒棄萬里之塗方駕而

   稅若時張公表表國器入掾樞庭謗讒

   亟至兩城一節所至大治抱負萬億出

   微一二猶或忌之竟以讒躓言歸江濵

   風雨財蔽聃然耄期化被閭里天其知

   我報在孠子教忠之榮四品告第尚有

   寵褒震耀一世爰勒斯銘式賁幽隧

     王季嘉墓誌銘

予自尚書郎罷歸屏居鏡湖上郡牧部使者多

 不識面至縣大夫以耕釣所寄尤避形迹弗

 敢與通惟兩人曰山隂張君橐㑹稽王君時

 㑹相從驩然如故交張君端亮英達不幸卒

 於官王君尤淵粹有守官滿造朝來别予悵

 然語之曰贈行當以言願足下自愛毋以用

 舍媿初心敗晚節君曰是我志也及見除書

 從天官銓調湖南轉運司主管文字以去方

 是時大臣多知君賢近臣或奏疏薦君而揚

 歴久且嘗為邑以最聞近比當得美官君一

 不頋方上書論進退人才當考實不宜以近

 似斥善士已而迂道來過予喜津津見眉宇

 曰某於是粗能不負公所期矣予作而荅曰

 僕不失言足下不失已皆可賀也及卒予聞

 訃嘆驚為 朝廷惜此一士亦竊喜君仕雖

 躓而志達也㑹其子前葬來求銘因叙而銘

 之君字季嘉慶元府奉化縣人曾大父起大

 父元發皆布衣考中立以君有列於朝再贈

 至宣教郎君自少時事親孝事兄悌處鄉里

 學校從師擇友甚嚴言語舉動忠敬有法與

 兄時叙同登乾道五年進士第仕自台州司

 户參軍歴袁州州學教授監行在左藏西庫

 知紹興府㑹稽縣最後終於長沙自迪功郎

 七遷至朝散郎賜緋魚袋初魏惠憲王判明

 州累年君移書丞相史魏公言 國家早建

 儲宫以定天下之本而魏王偃藩在外天下

 皆以為當然者父子異宫天下為家東藩之

 守猶異宫也然父子兄弟之情終若有間雖

 曲加恩禮豈若用故事使得日奉朝謁外庭

 濟濟示天下以公内庭熈熈從家人之樂哉

 史公讀之太息稱善㑹魏王薨言不果行觀

 君此書使得居中任用其補國家化天下必

 有大過人者矣有識之士恨君之不遇也㑹

 稽歳霖潦郡方督已蠲之賦甚急君持不可

 守不聽乃袖告身易服立庭中力爭守為之

 奪氣民頼以紓遂修社倉之政因立保伍以

 察不孝不悌惰遊不逞者風俗一變㑹營奉

 永阜陵吏按舊比抱文檄如山環案立君徐

 視去十之七餘不可已者召民面給錢粟與

 為期㑹於是民不知役而事悉集君所至設

 施多可稱述論事亦多識大體予所書特其

 章章可備史官之求者若亷於貨財簡於自

 奉不納妄餽不受羨俸此在君為不足言故

 皆畧之君鋭意經學有易詩書論語訓傳鄉

 飲酒辨疑凡數十百巻文辤簡古尤喜為詩

 與范文穆公及尤延之楊廷秀倡酬諸公皆

 推之有泰菴存槀三十巻病已亟猶强起拱

 手端坐無惰容頋家人曰吾學易晝夜之理

 甚明遂卒享年六十有四慶元六年正月丙

 申也娶楊氏封安人淑柔孝恭晚益好靜安

 於死生有學士大夫所難者先君一歳卒男

 女各五男宗廣以君遺恩入官宗大太學生

 宗朴早卒宗野宗愚女長嫁進士楊琪迪功

 郎沈黯進士杜思問進士孫之穎幼尚處孫

 男五人與㸃與囬與賜與文與求孫女七人

 皆尚處諸孤將以十二月甲午奉君及安人

 之柩合葬于某地之原銘曰

   君才雋偉天所授早篤于學晚益富年

   過六十是亦夀道悠運促志弗究子孫

   森然敏而秀如芝在庭𩦸在廄築丘植

   檟日髙茂盛徳表表宜有後

     石君墓誌銘

 㑹稽之姓石為大君諱允徳字迪之㑹稽剡

 人梁開平中分剡為新昌君之籍在焉為新

 昌人五世祖開府儀同三司待旦以學行為

 范文正公所禮子孫又多賢為聞人而石氏

 益為名家君曾祖景恭祖端怡父圖南獨皆

 不列仕籍然邑人皆推以為賢長者至君繼

 以好學謹行事後母至孝舉鄉進士亦每在

 選中然卒不遇以死吾嘗觀一邦一邑之士

 其犯法觸禁流離困踣者非必皆其身不善

 也問其先往往喪節而貴者也否則不義而

 富者也否則養交黨事頰舌飾詐售偽以取

 名譽者也其仕而達處而給足且有才子令

 孫者非必皆其身之賢也問其先往往正直

 而不遇者也否則亷讓而貧者也否則篤學

 守道而不為人知者也若君之家世庶幾於

 正直亷讓篤學守道者歟君又能繼之而滋

 不遇初君先世寡兄弟至君亦孑立而君乃

 生四子皆不墜詩書之業天之報將有在矣

 君薄於自奉厚於賔友所居財蔽風雨而作

 東園有大堂方池為宴客之地客至把酒賦

 詩奕棋投壺或終日迺休平居尤樂施惠嘗

 葬不舉之喪遣失時之女晚與族人吏部公

 晝問議同作義莊以給族之貧者㑹吏部下

 世君乃與其子提刑宗昭將終為之而君又

 殁提刑亦歿善之鮮克舉如此於虖悲夫君

 歿以慶元六年四月癸丑享年四十九娶許

 氏朝散郎知辰州從龍之女子孝本孝施孝

 聞孝積皆進士女孟嫁太平州司户參軍趙

 時儒仲季未行諸子將以嘉泰元年十二月

 甲申塟君於仙桂鄉大姥山之原實祔大墓

 來請銘銘曰

   維石畜徳世克嗣至君宜顯迺復躓報

   不在身在後裔天之昭昭其可恃

    夫人陸氏墓誌銘

 夫人陸氏吳興人曾大父某大父皆為薦

 紳士大夫父某有學行為進士母劉氏同郡

 户部侍郎劉公岑之女劉公蓋與進士君遊

 甚久夫人幼有美質懿行既笄嫁金谿人故

 通直郎黄君齊黄君仕至靖州軍事判官以

 歿夫人持家教子有法度廟享賔燕合禮嫁

 娶不苟里中多稱之遇疾雖篤不亂起坐盥

 櫛正衣冠乃歿其歿以慶元六年十一月己

 未享年六十七上距黄君捐館舍三十六年

 初塟以嘉泰二年十月壬午實祔黄君之墓

 夫人三男子曰甲曰庚曰丙一女嫁陸綨四

 孫自勉自得自立自防一孫女予與夫人皆

 吳人夫人之先徙吳興而予家徙山隂其實

 一族也而綨又予從子故其孤以朝奉郎通

 判江州黄君榮之狀來請銘銘曰

   生苕溪嫁汝水夫善士又有子家方興

   孫嶷嶷葬得銘永弗毁

     程君墓誌銘

 君諱宏濟字志仁兵部尚書諱瑀之子尚書

 鄉里世次家有譜墓有碑國史有傳君生於

 宣和六年客有得古劔於武夷山中以獻尚

 書已而君生遂以劒命之幼讀書記誦博敏

 號竒童十二能為詩有老成氣紹興初尚書

 以給事中勸講邇英殿敷繹古義開廣 上

 聽以濟中興之業者甚衆君槩聞其説輒嘆

 息不已一夕夢 道君皇帝大駕南還且以

 告尚書尚書悲慨為賦詩他日以示中書舍

 人傅公崧卿傅公抱負大節常思捐肝腦死

 國家與尚書尤厚讀詩感欷曰忠義出天資

 非勉疆可至吾輩老矣使後生皆如此兒寤

 寐不忘國事尚何慮讎耻之不雪哉十年以

 宗祀恩授右承務郎久之不調官或勸之仕

 皆不從秦丞相檜亦嘗以問尚書君尤不謂

 可凢再為監南嶽廟法不許復請乃命以江

 南西路安撫司屬官尚書夀終君哀慕過人

 除喪監通州金沙鹽場秦丞相用事久數起

 羅織獄士大夫株連被禍者袂相屬也亷得

 尚書所著論語說擿近似語以為訕禍且叵

 測母夫人憂懼不知所為君侍左右無俄頃

 捨去且慰解言先人逮事 三朝上所眷禮

 必且䝉矜宥願毋戚戚母夫人頼以少安君

 雖竟坐罷官然母子居家如平日同時得罪

 莫得與比蓋 髙宗皇帝終保全之如君所

 料久之起家為江南西路轉運司幹辦公事

 時李莊簡公光自海南歸舟下瀟湘而病君

 曰吾先友也且兒時䝉公知得一見死不恨

 亟謁告往迓兼程抵江州則李公至蘄州薨

 矣君弔祭盡哀歴江南西路提舉常平司幹

 辦公事遭内艱除喪監建康府𣙜貨務乾道

 元年六月丙戌以疾卒年財四十有二官止

 通直郎明年五月庚申葬于番陽縣鑒山之

 原夫人臨川黄氏吏部郎季岑之女六男子

 有功宣教郎故通判秀州有孚朝散郎户部

 犒賞酒庫所主管文字有元進士有徽太學

 内舍生充國子監小學教諭當赴殿試正奏

 名有初有大皆進士二女子長適進士鮑庭

 掞次適黄州黄岡縣尉臧誨一孫𮎼始予自

 蜀召歸出為江南西路常平使者進士程君

 有章字文若以五字詩為贄卓然有元和遺

 風予刮目視之自是二十餘年間數相見及

 見於臨安程君已入太學更名有徽字晦之

 才名動一時即君第四子也來屬予銘君墓

 不獲以衰病辤銘曰

   古士奚學惟忠暨孝君雖不試志弼名

   教中蹈嶮艱凜不回撓咨爾後人是則

   是俲





渭南文集巻第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