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蠶述
序
编辑蠶事之重久矣,而吾鄉為尤重,民生利賴,殆有過於耕田,是烏可以無述歟!歲壬申重修《湖州府志》,“蠶桑”一門,為餘所專任,以舊志唯錄《沈氏樂府》,未為該備,因集前人蠶桑之書數種,合而編之,已刊入志中矣。既而思之,方志局於一隅,行之不遠,設他處有欲訪求其法者,必購覓全志,大非易事,乃略加增損,別編四卷,名之曰《湖蠶述》,以備單行。所集之書,唯取近時近地,雖《禹貢》、《豳風》、《月令》經典可稽,賈思勰、陳旉、秦湛完書具在,然宜於古,未必宜於今;宜於彼,未必宜於此,不復泛引,志在切實用,不在侈典博也。編甫成,客有誚其繁瑣者,余應之曰:吾湖蠶事,人人自幼習聞,達於心不待宣於口,視為繁瑣,宜也,若他方之人,恐猶病其闕略耳。至於提蠶、擇葉,有目力焉;出𡳭、繅絲,有手法焉;分刌、節度,匪可言傳,器具形制,亦難摩狀。且四方風土異宜,必不能盡拘以湖州之成法,是則變通盡利,存乎其人矣。
同治甲戌六月望烏程汪日楨撰
卷一
编辑○總論
编辑勞鉞《湖州府志》“蠶食頭葉者謂之頭蠶,食二葉者謂之二蠶,食柘葉者謂之柘蠶,又名三眠蠶(按:今三眠蠶亦食桑葉)。劉沂春《烏程縣志》“蠶:俗謂之春寶(按:今俗稱蠶寶寶),一年生意,誠重之也。胡承謀《湖州府志》“蠶事如《禹貢》、《豳風》所陳,多在青、兗、岐、雍之境,後世漸盛於江南,而湖人尤以為先務,其生計所資,視田幾過之,且為時促而用力倍勞,視慈母之護嬰兒,殆有甚焉。然且饑飽之不節,燥濕之不均,寒暖之不時,則蠶往往至於病而死。而蛇鼠之耗,蠅、蚊之毒,乘間抵隙,每為人力所不及防,蓋有功敗於垂成,禍生於非望者,又不可勝數矣。
徐獻忠《吳興掌故》:古人立蠶室甚密,祇開南北窗,以紙窗、槁簾重蔽之。南風則閉南窗,北風則閉北窗,內設火坑五處,蠶姑以單衣為寒暖之節:單衣覺寒則添火,單衣覺熱則減火,一室之內,自地至屋,無不暖之處,故天時不能損其利也。今湖中所謂蠶室,甚草草,一不能禦風,二不能留暖氣,傷寒者則僵死,傷熱者則破囊。
朱國禎《湧幢小品》:凡蠶之性,喜溫和,惡寒熱,太寒則悶而加火,太熱則疏而受風。又其收種時須在清明後、穀雨前,大起須在立夏前,過此不宜也。至於桑葉,尤宜乾而忌濕,少則布浥之,多則箔晞之。能節其寒暖,時其饑飽,調其氣息,常使先不逾時,後不失期,而舉得其宜,故所收率倍常數。
漣川《沈氏農書》:蠶房固宜邃密,尤宜疏爽。晴天北風,切宜開窗牖以通風日,以舒鬱氣。下用地板者最佳,否則用蘆席墊鋪,使濕不上行,四壁用草簀圍襯,收潮濕,大寒則重幃幛之,別用火缸,取火氣以解寒。唯暴熱則外逼內蒸,暑熱無所歸,則蠶身受之,或替換不時,喂飼略後,受病之源,皆在於此。
張履祥《補農書》:蠶之生疾,半在人,半在天。人之失恒於惰,惰則失飼而蠶饑,饑則首亮;失替而蠶熱,熱則體焦,皆不稔之徵也。天之患恒於風、雨、霧、露,即烈日亦有不宜。以乾鮮之葉難得也,蠶食熱葉,則繭浮鬆不可絲,其害淺,食濕葉則潰死,食濕熱葉則僵死,食霧露葉則痿死。葉染風沙則不食、葉宿則不食、而仍饑,其害深。知戒人之失,而不知備天之患,未為全策也。
費南煇《西吳蠶略》:自頭蠶始生至二蠶成絲,首尾六十餘日,婦女勞苦特甚,其飼之也,篝燈徹曙,夜必六、七起。葉帶露則宜蠶,故採必淩晨,不暇櫛沐。葉忌霧,遇陰雲四布,則乘夜采之。葉忌黃沙,遇風霾則逐片抖刷。葉忌澆肥,必審視地土。葉忌帶熱,必風吹待涼。飼一周時須除沙屑,謂之替。替遲則蠶受蒸,葉必遍筐,不遍則蠶饑。葉忌太厚,太厚則蠶熱。俟其眠,可稍省飼葉之勞。又須捉而稱之以分筐。將起有煎爆、油腥之戒。起必待齊,然後飼葉,不齊而驟飼之,則至老早晚參差,皆一定之法,稍不經意,其病立見。富家無論已,貧家所養無多,而公家賦稅、吉凶禮節、親黨酬酢、老幼衣著,唯蠶是賴,即唯健婦是賴。顧利殊有限,豐收三、五載,汔可小康。如值桑葉湧貴,典衣鬻釵,不遺餘力。蠶或不旺,輒忘餐廢寢,憔悴無人色,所係於身家者重也。男丁唯鋪地後及繅絲可以分勞,又值田功方興之際,不暇專力從事,故自始至終,婦功十居其九。
陶穀《清異錄》謂:齊、魯、燕、趙之間養蠶,收繭訖,主蠶者簪通花,銀碗謝祠廟,村野指為女及第。吾湖則比戶養蠶,更指何者為及第乎?唐詩云:“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旨哉斯言。
又:蠶之種類甚繁,湖鄉業於此,亦僅識其常養者耳,餘皆不識也。就《齊民要術》言之,有三臥一生蠶,即今三眠種;四臥再生蠶,即今頭二蠶,又黑蠶、白頭蠶、同繭蠶,皆習見不足異,他如頡石蠶、楚蠶、灰兒蠶、秋母蠶、秋中蠶、老秋兒蠶、秋末老獬兒蠶、錦兒蠶,今人皆不能辨。又頭二蠶即蚖珍也(鄭緝之《永嘉記》:永嘉有八輩蠶,一曰蚖珍,三月初績)。
《周禮·夏官》司馬職“禁原蠶”,注云:“原,再也,字書作𧔞”,《本草》有“晚蠶沙、晚僵蠶”等目,皆未詳辨,遂誤以初蠶再出為晚蠶、原蠶矣,不知其種迥別。凡二蠶:繭蛾生種,謂之頭二蠶種(按:烏程劉志誤分二蠶、頭二蠶為兩種),次年清明後即擔(擔,上聲,《玉篇》云:拂也)而養之,名頭二蠶,時頭蠶尚未出也,其眠、其老甚速,纔兩旬即收繭,時頭蠶甫大眠也,出蛾生子,是為二蠶種。凡養頭二蠶皆甚少,無繅絲者,其繭殼、繭黃、蠶沙皆入藥(按:蠶蛻紙亦入藥),其僵者尤不可得,治痘有回生之功,蓋時方春杪,蠶亦得清淑之氣,故堪治疾,殆珍之名所由起歟!《本草》所載專指此(按:今藥肆所用,皆頭蠶之白僵,其功稍減,亦能治疾,以頭二蠶僵者難得也。若頭蠶之紅僵及二蠶僵者,俱不可用。鄉人諱僵,醫者改稱佳蠶,亦稱天蠶)。即《周禮》“原”字之義,亦未必不指此。二蠶始稱晚蠶,出於頭蠶登簇之際,飼以二葉,自眠至老,皆值黃梅時候,蒸鬱日甚,蠅、蚋姑嘬,臭穢生蛆,性偏熱有毒,其繭其絲,價亦較廉,凡所棄餘,僅以肥田,從未入藥,《本草》之法未詳,故特表之。
又:蠶有功於人,而留以生蛾者,祗十萬中之一、二,餘皆不免湯鑊,良可憫也。《唐史》:於闐國無蠶,求婚鄰國,女置蠶帽絮中,始有種。刻石,須蠶蛾盡乃得治繭。秦少遊《蠶書》:“欲求於闐治絲法,以貸蠶死。”然至今未有得者。考和闐即古於闐國,久隸版圖,望仁人留意求之(按:今和闐不知蠶織為何事,無從訪求矣)。
又:古書稱“蠶三眠三起”,《蠶桑直說》謂“四眠蠶,別是一種”。今湖蠶多養四眠,轉謂三眠者為別種矣(按:老農云:四眠蠶雌蛾生子後,更以雄蛾再對而生子,即為三眠蠶種,然則三眠乃四眠之變種,不得以四眠為別種也。虞兆漋《天香樓偶得》云:俗以第三眠為出火,不列諸眠之中,因以末眠並頭、二眠為三眠三起,實則四眠四起也)。
董開榮《育蠶要旨》:大凡天氣寒暖調勻,收蠶至上山一月為期,初眠七周,二眠四周,出火四周,大眠四周,上山七周,其中有餉食數周,故時候如此,但隨天氣為轉移。當七周、五周亦可,當四周、三周亦可,過月者無足蠶也。但三眠子無出火,祗有大眠,其時較速。更有頭二蠶,雖是四眠,比尋常四眠稍早,其子即可育二蠶。
沈練《廣蠶桑說》:“飼蠶以屋多為貴,如屋不多,便須多設曬匾,以蠶架架之。”又:蠶最為鼠所喜食,育蠶者不可無貓。高銓《吳興蠶書》:“蠶自小至老,須刻刻防其致病,俗稱蠶為憂蟲,受一分病,則歉收一分,人之飼蠶,未有不期其無病者。而蠶之病,每中於忽微,為人所不及覺,故必加意調護,以杜其病。調護之道:一戒貪,一戒懶。夫蠶之所需者:人工、桑葉、屋宇、器具,四者備然後可以成功,若不量己之有無,一味貪多務得(按:俗稱養空頭蠶),必致喂飼缺葉、布置少筐、擡𣜹乏人、安放無地,人既受困,蠶仍受傷,此貪之致病也。凡事成於勞,廢於逸。”
《農桑通訣》云:蠶有十體:寒、熱、饑、飽、稀、密、眠、起、緊、慢。此十者,人所當體恤也。時時體恤,猶懼有失,若夜則貪眠,日復偷息(按:俗稱靠天收),必致分𣜹不時,飼養失節,風寒不知慎,濕熱不能除,苟且之心勝,則諸病叢出矣,此懶之為害也。至若一鄉一邑之中,比戶蠶病傳染,無或免者,此則如時行瘟疫,乃運氣使然,非人力所能為矣。
蠶之病,一曰僵。有紅、白二種,皆屬風傷。俗每用白馬糞燒煙薰之,可治,亦猶馬病用僵蠶,取其氣相感也。凡僵死身直者,必傳染無遺(按:俗云搭棚僵),彎者猶冀收成三之一。若臨老病僵,速捉上山,旺火灼之,亦能結薄繭。
一曰花頭蠶。生黑點,或遍身,或一、二處,統名花頭,亦稱癩癘頭。此分𣜹不勤,為葉𣜹蒸損故也,能食而不成繭,老則斃而已。
一曰暗脰頸蠶。老則脰頸通明,若受𣜹蒸,不成花頭,即成暗脰頸,亦謂之木脰頸。其頸至老不通,食葉無絲,與花頭等。
一曰亮頭蠶。食葉則首暗,葉過則亮,是為“過葉亮”,非病也。其食葉仍亮者,則名亮頭,沙矢不堅,尾流焦水,又謂之濕朏臀。凡小蠶旺食之候,及遇天氣炎熱,偶不飼而失葉忍饑,至輟火或大眠,輒發為亮頭。發愈遲,則病愈重,隨飼隨斃,一無收成。大約起娘初蛻時,皮色黃而身胖者,必成亮頭,昔人謂之“黃肥”,今謂著“黃草布衫”。放葉兩、三次,即尾流清水矣。按陳旉《農書》云:“傷濕即黃肥,傷冷即亮頭而白蜇,傷火即焦尾,又傷風亦黃肥”。由此觀之,致病之由,亦有數端,顧未有不由失葉者。甚矣,失葉之為害大也。
一曰白肚蠶。忌濕,食雨水葉則潰死(俗謂之爛肚)。食霧露葉萎死,若食水葉及受沙𣜹濕熱之氣,則成白肚。有乾有濕,乾者節高身縮而無水,濕者節高而足流白水,滿筐遊走無定,俗稱“爬蠶”,亦曰“潮蠶”(按:今俗有𨇆白肚之語。𨇆,音賴,俗讀上聲。白肚亦作白大,言長養無益也)。考陳旉《農書》云:“傷風即節高,沙蒸即腳腫”,節高、腳腫皆屬白肚,是白肚亦間有傷於風者,然總不若傷於沙𣜹濕熱之氣之甚也。
凡病濕白肚,用石灰末勻篩一層於筐。俟蠶行起,以葉飼之兩頓後,再用石灰化水,遍灑葉上,令蠶食之,病者即死,不致遺染(按:無病之蠶,一沾其足流之水,立時亦成白肚,故一見即宜早治)。俗謂爬蠶發於大眠三周時者,至五周時自止,發於五周時者,必傾筐盡變,此說甚確。
乾白肚無絲,上山後身愈縮、節愈高,不能上帚,止集簾面,今所稱活婆子是也。又有一種:有絲繭而不成繭者,今稱“縮婆子”,係山棚上為風吹襲所成,與白肚有明暗之別(縮婆子身明亮,乾白肚身暗滯)。
一曰多嘴乾口蠶。眠初起,身蛻而嘴不蛻者,名多嘴娘,或蛻而嘴不能開者,名乾口娘,此眠頭之嘴,為人觸傷也。然眠頭傷風,亦有此病,猶之稻正吐花,突遇西北風,即成硬口而不結實也,二者口不能開,並斃於餒。一曰著衣娘。起娘蛻膚至半身而止,謂之著衣娘。此有兩種:一是蠶病濕尾,黏惹不能蛻;一是種眠頭時,用石灰太重,蠶身乾燥所致。剝去其膚,蠶仍無害,若濕尾,雖剝去亦斃。
一曰青蠶(按:亦稱青條),以色名也。蠶眠則身黃,此獨青而不眠,故曰青蠶。或受沙蒸,或受風濕,並足致病,自頭眠至大眠皆有之。有一種名壯青者,乃食肥葉而成,蠶身分外粗壯,色深青而不眠(按:俗謂蠶不齧人,然亦間有被齧者,毒入內,能令人寒熱,以苧麻葉搗汁塗之,即愈,以蠶畏苧也。至俗又以蠶咬為吉利,則不知其何說矣)。
董蠡舟《南潯蠶桑樂府》自序:蠶事吾湖獨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潯為甲,然護養之方、早晚之候,與夫器具名物、禁忌稱謂,有與郡中不同者,不特如秦少遊所云兗地異於吳中而已也。
趙棻《遣閑瑣記》:南潯去城七十裏耳,城中曰養蠶,南潯曰看蠶,其名已異。又城中蠶以筐計,葉以個計,南潯則並以斤計。而育蠶風氣,不同之處甚多,蓋城中作肥絲,南潯作細絲,各有所宜也。
《西吳蠶略》:弁山中有白鱟,相傳能攝人魂及蠶穀之屬,四月蠶盛時,遇風雨晦冥,有白氣起山中,狀如素霓搖曳,天半下垂,蠶室則割然有聲,蠶中之即不食、不繭,故蠶家望見,即群聚村眾,擊鉦鼓,放爆竹,喧呼相逐,迄鱟退方已。湖俗稱虹為鱟,以白氣如虹名之。(按:《湖府志》“祥異補遺”云:萬曆己亥迄乙已,有氣如虹,見於弁山之阿,長有五丈,白若純綿,名曰白鱟,其時田禾秀而實者鮮矣。三老謂祟在白鱟,咸賽會祈禳,鳴金競逐。至丙午春季,知府陳幼學聞而異焉,滌誠治醮驅之,見白鱟自空中冉冉而去,歲大熟。幼學有“驅鱟記”一,臥碑在府堂東壁下。本朝康熙二十五年又有鱟災,知府王陹設壇於弁山佑聖宮驅之,刻有“驅鱟神應記”,紳士多有詩歌以頌之。雍正十一年又有此災,禾之秀者俱不實,府縣通詳,始奉嚴駁,繼查得陳、王二公碑文具詳,得邀題請,漕糧改折。又云:白鱟云者,猶言白虹也,然鱟為閩海水蟲之名,蓋借用其字耳。《烏程縣志》作白𧉔,而字書無𧉔字,茲祟唯湖州有之)。
○蠶具
编辑鄭元慶《湖錄》:蠶具。蠶之初生,用鵝羽以拂之,乃置于篩,烏滿則用�,�必紙糊其眼縫焉,兩眠出薙,乃置於筐,或用匾。筐、匾大於�,器之大者,可以容蠶之多也。蠶室之中,必用簾、薦以圍之。簾以蘆編,薦以草織之,皆所以蔽風寒也。其采桑也,有桑剪,有桑篰,至飼小蠶而切葉也,有草墩,用以承刀,恐其聲之著也。時或風雨而寒,則用火盆盛炭,熾於筐之下而暖之。蠶將作繭,則用草帚散而登蠶其上。繅絲則用絲車,水缸、鍋、灶畢具。
汪日楨《南潯鎮志》“蠶具”:修桑有鋸,有斧;采桑有桑剪,有桑梯(按:《西吳蠶略》云:兩梯相對,高七、八尺。又《桑譜》:種桑葚有蘿,接桑有接桑刀、反手䤿,修桑有鑿,治桑上蟲有刮、杷、鐵絲)。貯桑葉有蔀,停葉用竹簾、蘆簾、蘆䕠,切葉有刀(按:《西吳蠶略》云:葉刀方而薄),有草墩,刷蠶烏用鵝翎,分𣜹小蠶用尖竹箸,俗名蠶筷。大蠶用網,小蠶貯以蒲簍(按:柳條所編)、以竹篩,大蠶貯以�,或以筐、以匾。所以架匾曰蠶柋(音代。按:或用槌字。《西吳蠶略》云:俗名持子。持,當作㭙,見《方言》音擿,俗讀如持,此即《月令》曲植之植,音治。植、持、槌、柋,並一聲之轉)。禦風以蘆簾,以草薦,架山棚有凳,有草帚(按:蠶書有花格竹,東鄉不用。又盛蠶有盤,稱小蠶有戥子,稱大蠶及稱葉有秤)。禦寒用火盆,撒山棚火及車頭火亦用火盆,繅絲用絲車及水缸鍋灶,灶有煙囪,車上有方輪,有軸頭,有竹豁,有旋鉤,有踏板(按:又有絲筷,以竹為之,如四箸平列之形,亦名絲叉,打緒及撩蛹用之)。肥絲之車有絲眼二,絲以二板為一車;細絲之車有絲眼三,絲以三板為一車。剝綿有竹環(按:蠶書有籮,有篩,有釜,有碗,有木盆,治絮有�,有細竹竿)。或笵泥為貓,置筐中以避鼠,曰蠶貓。
《西吳蠶略》:繅車檀木為之,其床正方,轆轤在前,泥竈列後,轉軸於右,納薪於左,若架若磨,並麗於床。安床微側,以就灶。轆轤之製,凡四輻麗於軸,活其一以利脫絲(按:此轆轤即方輪)。幕布名車衣,軸端屈曲以便轉。轉軸之木下連踏板,灶編竹為之,泥於內以置鑊,架上懸竹轆轤(按:此轆轤即竹豁,一名響緒)。下設銅針各二,鑊內外煮沸乃下繭,竹箸攪之(按:竹箸即絲叉)。絲頭起,穿入針孔,引上竹轆轤,複回繞而加諸輻。輻轉即絲抽乙乙矣。然無磨則徑直無緒。磨以小木為之。麗床右腰微束,環繩連於軸,磨頂帶小長木,列兩鉤,橫於銅針之上,兩兩相對。絲出針孔,即著於鉤,於是軸帶磨轉,磨帶鉤轉,鉤帶絲轉,乃左右交錯,有條不紊,廣狹適中(按:此肥絲車也。細絲車則針鉤各三,餘並同)。
○栽桑
编辑蠶所賴者,專在於桑。其樹桑也,自牆下、簷隙,以暨田之畔、池之上,雖惰農無棄地者。其名桑也,不曰桑而直曰葉(《德清縣志》:明洪、永、宣德年間,敕州縣植桑報聞株數,以是各鄉桑、柘成陰,今窮鄉僻壤,無地不桑。《湖府志》)。
桑地宜高平,不宜低濕,高平處亦宜培土深厚(《廣蠶桑說》)。蠶桑隨地可興,而湖州獨甲天下,不獨盡藝養之宜,蓋亦治地得其道焉。厥土塗泥,陂塘四達,水潦易消。《周禮》謂“川澤之土,植物宜膏,原隰之土,植物宜叢”。湖實兼之,乃《淮南》所謂“息土”也。地利既擅,人功尤備。以桑之喜疏也,墾必數四,深必尺餘;以桑之喜肥也,壅以蠶沙,暨豆屑、糞草;以桑之惡沙礫、草萊也,植必平原,芟必淨盡。治地之道,能順桑性,故生葉蕃、大而厚(《西吳蠶略》)。
桑之種不一:有蜜眼青(按:此種桑椹最美)、白皮桑、荷葉桑、雞腳桑、扯皮桑、尖葉桑、晚青桑、火桑、山桑、紅頭桑(亦曰黃頭桑)、槐頭青、雞窠桑、木竹青、鳥桑、紫藤桑、望海桑,凡十有六種。秧長八尺者曰大種桑,蜜眠青次之(張炎貞《烏青文獻》)。又有麻桑,葉有毛(高時傑《枝棲小隱》、《桑譜》)。
凡擇桑:皺皮者,葉必小而薄,白皮而節疏、芽大者,葉必大而厚,榖而接桑也,其葉肥大(按:榖從𭮪、從木,一名構,一名楮。近人無用此法者)。勿用雞腳桑,其葉薄。若葉生而黃皺者,木將就槁,名曰金桑,蠶所不食。先葚而後葉者,其葉必少。有柘蠶,是食柘而早繭。其青桑無子而葉不甚厚者,是宜初蠶,皆臘月開塘而加糞,即壅之以土泥。紫藤桑種高大,其葉厚大,宜邇於灶屋,稚小之時,於臘月稍壅之(《烏青文獻》)。荷葉桑、黃頭桑、木竹青三種條幹堅實,眼眼發頭。火桑視他桑較早,可飼早蠶,且雨過即乾,並宜多植。更宜覓富陽種植之,其大者可得葉數石,倘不令蟲蛀及水灌,其根愈老愈茂,年遠不敗(《廣蠶桑說》:富陽桑皮堅,蟲不能齧,最為佳種,但彼地專擅販葉之利,其種不許外出,故求之不易得也)。接過謂之家桑,未接者謂之野桑。家桑子少而大,野桑子多而小。子名葚,俗名桑果,可啖。飼蠶之家,甚不樂乎其有子也(《湖錄》○按:桑上寄生,入藥品甚珍,又螳螂於桑上生子作窠,為桑螵蛸。又野蠶繭采之亦有用,然蠶家亦不樂有此,必盡去之。又桑根白皮入藥,取土中根皮出土者傷人。桑根、桑葉亦入藥)。
家桑葉圓、厚而多津,古所謂魯桑也;野桑葉薄而尖,古所謂荊桑也(按:又有山桑,名檿桑,亦即野桑也,葉貴之年,亦采以飼蠶,向時,山鄉皆野桑,近亦多栽家桑矣)。野桑若任其長,肥者成望海桑,瘠者成雞腳桑,蠶家賤之,故莫不用接。接成家桑,經數年,莖與簷齊,粗如杯、如碗,是名嫩壯桑。過十餘年則老,漸稀漸薄,以次添種而刪易之(《西吳蠶略》)。
桑樹在大麥田中者,食之壞蠶。
栽桑之時,宜及隆冬。遲至正、二月者,雖未嚐不活,易生蟲(《廣蠶桑說》)。
△種桑葚
编辑采取野桑之葚紫黑者,搓碎於籮,入於水,用手捏淘,不必淘淨,脂皮浮者去之,用其沈者。以稻稈灰拌勻,曬一日(《桑譜》)。一云經日曬,則其出較遲,宜陰乾(《廣蠶桑說》)。便於空地,墾五寸闊、二寸深長溝,溝底泥要勻細,將灰拌葚,勻勻撒下,宜稀不宜密,上覆灰一薄層(《桑譜》)。一云撒於肥地,以薄肥澆透,乃覆以灰。若覆以泥,則其出又遲矣(《廣蠶桑說》)。天晴,隔兩日用人糞以水三分配入均勻澆灌,漸即出秧矣。宜多澆灌,不可重用糞肥,俗謂清水糞可也。大伏天氣,尤宜多澆,用水糞對配,次年秧長二尺許,即可分種矣(《桑譜》)。乃鋤地分埨(縷尹切,土之加高處也)。使無積水於埨背,分行栽之,與治圃者排蔥蒜之埨相似。其栽宜疏,彼此相去約八、九寸(《廣蠶桑說》)。行不可正對(《烏青文獻》)。勤澆勤鋤,至其大如指,則可以接矣(《廣蠶桑說》)。一法以草索浸圊溷,月餘取出,曬乾。取紫葚諸索橫埋淺土中,時澆灌之,經雨即芽(《西吳蠶略》)。
△壓條
编辑桑有旁出之條,長二尺許,去土不遠者,鋤鬆其土,攀條就之,加肥泥於其上,用石壓之,露其梢,使上向,一年後,其條在土下者,根已散布,可剪斷移栽(《廣蠶桑說》)。一云壓桑:初芽時擇指大枝條,旺相肥澤者,就馬蹄處劈下,潤土內開溝尺許,埋實,自然生根布葉。壓後遇旱,於旁開溝灌之,但取水氣到,忌多著水(邢典《書城雜箸》○按:近時桑秧,大抵販自杭州、石門、震澤等處,其自養桑秧,用種葚、壓條之法者甚少)。
△種桑秧
编辑稚桑初種,胥名桑秧,法貴稀,縱橫各七尺。冬種者秧宜大,清明前後種者宜細(董世寧《烏青鎮志》)。其根無論長短粗細,皆不可動,唯直下之根,須剪去之。開六、七寸深平潭,宜大不宜小。一人持秧枝放準潭中,將根理挺鋪直,如有長根,亦須將潭開長,根不宜曲。一人墾取田中稻稈泥(俗名腳幹泥),鋪壓根上,繼以地上燥泥,蓋滿其潭,以足踏平,再用手將桑枝輕輕一提,再覆上細泥,略踏之,一年內,種處不可墾動。凡種桑必須兩人,方得本直根挺。天晴用水、糞對配澆之,至三、四次即活矣。種秧時要晴燥乃發,大伏中仍如法澆灌一、二次,冬間或壅稻稈泥,或罱河泥皆可。如桑枝下本旁生細枝,以桑剪剪去、修平,削本光好接也。
種秧時先剪去上梢(俗名攔頭),冬間再攔之,一、二年可接成桑矣(《桑譜》)。一云耨地而糞之,截其枝謂之嫁苗,近本尺餘,深埋之,出土寸許,培而高之,以泄水。墨其瘢,或覆以螺殼,或塗以蠟而封之,是防梅雨之所浸。糞其周圍,使其根四達,若直灌其本,則癃而死矣。不可灌水,灌以和水之糞,二年而盛,又必月一鋤焉。其起翻也須尺許,灌以純糞,遍沃於桑之地,使及其根之引者,禁損其枝之奮者(《烏青文獻》)。
△接桑
编辑桑本粗壯者可接,細弱者不可接。接法:先剪家桑枝有葉芽者,每枝約長三、四寸(《桑譜》),置筐中,以濕布覆之,勿使見風日(《廣蠶桑說》)。用小刀於野桑本上,離地半尺許,劃開桑皮(農器有接桑刀,又有反手鍥,皆鋒利),如圭角形(《桑譜》)。將刀略一擺動,則皮離骨,取小竹釘長二寸許者,削如馬耳樣,嵌入皮內,嘉湖人謂之桑餂剪(《廣蠶桑說》),隨將家桑枝(俗稱頭層)一頭削薄,一麵如鴨嘴形(《桑譜》),取出桑餂,而以是條嵌入皮中,須以刀削一麵向外乃活(蓋桑之膏液,皆從皮上流通,故必以接條之皮與本樹之皮彼此相向,乃得浹洽,若以皮貼皮,以骨貼骨,則必不活矣。○《廣蠶桑說》)。以桑皮纏定,糞土包縛,令不泄氣(《烏青文獻》)。或用長秈稻稈縛之數轉,須寬緊相宜(《桑譜》),汙泥護之(《西吳蠶略》),慎勿動搖(《廣蠶桑說》)。如天晴和暖,在清明節前十日內接;天寒陰雨,須清明節後十日內接(《桑譜》),月餘即活(《西吳蠶略》)。甫接而遇驟雨,則活者寡矣(《廣蠶桑說》)。接後能得天晴二日,第三日雖有細雨無害,倘久晴,縛處燥烈,須用水潤其縛(《桑譜》),俟新條發芽,將故條剪去,便成家桑(《西吳蠶略》)。接而不活者,其本身必更發新條,可候明春再接(《廣蠶桑說》)。
△縛接桑
编辑桑已接後,發蕻成枝,至三、四寸長者,遇大風防吹斷,須以好稻稈二、三莖,浸濕,帶定嫩枝中間之葉,紥縛在野桑本上方無礙(《桑譜》),且可使挺然直上,無橫斜拳曲(《廣蠶桑說》)。
△閹野桑
编辑如所接之條,發枝約七寸長者,將野桑本離接處二、三寸用桑剪旋剪其皮,上下兩轉,約離寸許,將寸許之皮剝去,則指液並發接枝上,俗謂之閹。閹時最要留心,防搖動接枝。閹後即將稻稈三根輕輕縛嫩枝於野桑本上,宜寬不宜緊,恐傷嫩枝也。枝長至尺餘者,再用稻稈縛上一層,如長至二尺餘者,用細草繩縛之(《桑譜》)。
△紥絆接科
编辑上春所接家桑,枝本已粗壯,須將所剪野桑槁本貼接枝之處,依家桑皮間斜鋸去之,以刀削平其皮,自能漸漸包裹。用稻稈數莖絆定紮緊,即遇風搖無礙矣(《桑譜》)。
△絆養桑
编辑養桑者,枝葉留而不剪,以待長大也。枝葉紛披,易於招風,須用細草繩紥絆,庶免吹折,並使小枝整齊(《桑譜》)。
△攔桑枝
编辑所接家桑,順性發生,必本枝直上,不生旁枝,所以有逐年攔頭之法,即剪去上梢也。本年攔頭,各枝已粗壯,約長三尺餘,可將嫩枝直梢用桑剪攔去數寸,待發新芽,澆糞一遍,能當二年,如枝瘦者不可欄。倘有發兩枝者,擇其善者養之,其不善者去之,蓋兩枝並養,其枝終覺細軟,不如一本為壯直也。
一年攔頭:須在清明時,則葉芽之孰隱孰發,易於視察也。其本長四、五尺、桑芽青綻者,離芽四分攔之,留其本約高三尺許,須存粗葉芽三、四個,本細者稍短亦可。
二年攔頭:已攔之桑,如生枝二、三恰好,倘生枝過多,即將細枝、橫枝剪去,則望之如圓蓋,且其地少草,桑枝仍照前法攔之,其存枝可長八、九寸,過長則枝軟不壯實矣,乃下本已長故也。
三年攔頭:上年所攔之桑,次年發生有五、六枝,其枝在中而壯者,約一尺二、三寸長攔之,可二、三枝,其枝在四旁者約七、八寸長攔之,中枝長者為頂,如寶塔狀。非第為觀美也,蓋枝葉層層而上,其受雨露遍而無陂,則葉易長大而多生也。
四年攔頭:遠處桑地(即外圩產及漾中洲渚之類),四年之中,逐年如法攔之,桑必枝葉茂密,第五年便可開剪(將桑枝帶葉剪斷,以便采下飼蠶也),第六年養其葉於桑,勿剪勿伐(如遇葉貴之年,亦可從權采之),第七年攔養桑,約留一、二寸之本,剪之不可過長,長則枝太高而本軟矣。
五年攔頭:近處桑地(在宅之前後左右者),須攔頭五年為率,六年開剪,七年養蠶,八年攔養桑。
凡攔養桑,宜早在蠶將大眠時,剪之則葉用而桑亦發也,能剪小葉更妙(《桑譜》)。
△假攔桑
编辑凡桑枝已攔過兩年者,一本必生六、七枝,枝有葉芽而遂攔之,謂之攔白條(徒有葉芽,不能飼蠶也),葉未張而先去之,殊為可惜。一法俟收蠶後陸續攔之,其葉小恰宜飼小蠶,不致狼籍,且攔早發亦茂盛,是曰假攔頭。攔時須天晴,庶其脂勿流泄(《桑譜》)。
△剪桑葉
编辑桑貴剪。初種剪其幹,獨剩根而糞之,令其發生,如是三年而後留其幹(《烏青鎮志》)。蠶事畢,將枝髡去,但髡時不可留嘴角。及夏至,開掘根下,用糞或蠶沙培壅(《書城雜著》),否則葉不暢茂。其不剪者曰高桑,剪而禿者曰鼓椎桑(《烏青鎮志》)。剪葉宜晴時,則桑脂遇日即乾,如遇雨則桑脂隨雨而泄,本不固矣。如枝粗不宜留者,用桑剪剪下,不可徒手攀折,恐連皮而下,損其本也(《桑譜》)。
△摘桑葉
编辑桑,通謂之葉;采,通謂之摘(俗讀如劄。《西吳蠶略》)。采桑須有次第:擇其色之老者先采之,而留其嫩者,以俟其長,尤不可傷其芽嘴,蓋芽嘴方長,略遲旬日,便數十倍於此時,且其味苦澀,非蠶所宜食也。蠶初生時,食葉甚少,祗可采其底瓣(底瓣者,芽嘴之旁邊,先放之一、二葉也,其色較老,雖留之亦不甚長),二眠以後,食葉漸多,若底瓣足以供之,則仍采其底瓣,底瓣已盡,則采瞎眼(瞎眼者,芽嘴已放,祗兩三葉,而其中心已無未放之芽,雖留之長亦不多)。三眠以後,食葉愈多,然尚須辨其老嫩,至大眠以後,則桑已長足,可開剪矣。三眠前所采之底瓣瞎眼,謂之小葉,采小葉得法,則止望其采得百斤者,合前後計之,可得百二、三十斤。然年年采小葉,桑亦易敗,以隔年一采,每年為妙(《廣蠶桑說》)。
△耘二葉
编辑蠶有頭蠶、二蠶,故目葉曰頭葉、二葉。二葉須老農善采者,留其條為來歲生葉之地。若頭葉,則盡乃已耳(《胡府志》),二葉唯於葉密、枝叢處耘采之。如有頭葉留於樹上,亦可采取,然飼蠶終不敵二葉之翠嫩也(《桑譜》)。頭葉不去,則明春葉薄,雖蠶食不盡,亦必去之,二葉則不須去矣(《廣蠶桑說》)。采二葉後,其條複生芽,是為三葉,不盡采矣(《西吳蠶略》)。
△捋羊葉
编辑霜降後,將桑枝老葉捋下(《桑譜》),勿傷其條,蓋此條即明春放葉之條也(《廣蠶桑說》)。隨攤地上,曬幹,用稻稈包裹之,冬間無草時,代芻飼羊最宜,俗謂之羊葉。如捋葉過早,則桑脂多泄,次年發葉不茂矣(《桑譜》按:今俗捋羊葉皆失於早,無在霜降後者,不知此理也)。
△移桑
编辑凡家桑栽種有年,根深且多。設欲移此置彼,其起之、種之之法,不可不備。起時依桑枝四面蓋覆處墾開,其土輕輕翻耙,將樹緩緩取起,勿令根斷,種法如種野桑式,用木梢作樁,捆縛其本,以防風動。移種時,春則二月中,宜天晴以清水糞澆兩、三遍,其處一年不可墾動,又不可剪動其枝葉(《桑譜》)。
△修桑
编辑春分、秋分,乃修桑治蟲時也。用小篾籃一⒐,將應用斧、鑿、鋸子、鐵絲、桑剪、刮杷等器置籃內,則取攜甚便(《桑譜》)。擇根下細條或丫襠陰枝,及眇小不堪、蔭下繁密者,老枝不成器者,悉去之(《烏青鎮志》)。枝已枯而不複萌芽者,亦去之(《桑譜》)。拳曲向下者勿留,橫斜礙道者勿留(《廣蠶桑說》)。粗則鋸之,細則剪之,次用鑿剗平,並修光,使其皮漸自包裹。若不修平,遂成節疤,風吹易折也。桑條橫在空處者,以繩絆之,則枝條整齊矣。
△治蟲
编辑夏間有旋頭蟲,將桑條枝頭旋轉,生子在內,嫩條即死,久而成條裏蛀,見時即將旋轉處多剪去一分,便無條裏蛀之病。如桑條有蛀屑、蛀眼,已成條裏蛀也,蟲在條內,可將桑條剪斷寸許(自朔至望,蟲在上半條;自望至晦,蟲在下半條),以鐵絲刺其中,蟲自斃矣。如節邊有蛀屑,名堆沙蛀,刮去蛀屑,用菜油以筆塗之,暈入其中,蟲亦斃矣。如延皮蛀、穿心蛀,不能用鐵絲刺之,唯多塗菜油,蟲亦自殺。所謂無骨之蟲,逢油而死也(《桑譜》)。或尋其穴,桐油抹之,或以蒲母草汁沃之(草之狀如竹。○《烏青文獻》○按:蒲母草即小青,一名淡竹葉草)。若穿心蛀不及早除,蟲日大而本日空。至蟲老而蛻,便成黑殼蟲,有翅有須,俗名桑牛是也(《桑譜》)。一云蟲生皮內者,其母為桑牛,即天水牛也。在楊曰楊甲,在桑曰桑牛,於盛夏時生,口有雙鉗,其利如剪,新發之枝,齧之即折,其下卵必齧破樹皮,藏卵於皮內。見有脂膏流出之處,即剔破其皮,中有卵如米粒者,取而碎之。若己成蟲,須尋其出入之戶(戶外必有蛀屑,故易尋)。用鐵絲探戶內刺死。其深入而非鐵線所及者,以百部草(藥名,能殺蟲)切碎,納小甕中,用火浸爛(封固甕口,勿令走氣)。取汁灌之(用熟桐油亦可),無不死者(此蟲自初一至十五頭向上,十五以後頭向下,宜於十五以前,清晨即起,以此法治之。蓋此蟲天未明時必出戶飲露,清晨或猶未歸,即歸亦未深入,易於下手,失此不治,則愈入愈深,其樹必死。○《廣蠶桑說》)。
又橫蟲(橫,去聲。或借蟥、蝗字)子生樹上,集成小堆,其上似有泥蓋。桑蠶子生樹上,散而不成堆,此兩種子色俱與樹色相似,宜細看也。有則用杷刮去之。樹上生青苔似癬,亦宜刮去(《桑譜》)。一云刮蟥,自冬訖春,檢瞭凡三,猶不能淨,須六月捏頭蟥,七月捏二蟥,而頭蟥更宜細察,留頭蟥一,則二蟥百。
捉蛀亦須三次,春分捉出屑蛀,秋分捉條丫蛀,剪桑後凡九月又細捉之,恐因捉損桑,則爆仗藥線入蛀穴燒之,蟲即死(《烏青鎮志》)。
如有白蠶、莠蟲等,為害於六、七月間,蟲從葉上一過,其葉遍身沙眼如紗狀,不但老葉無用,且來春發芽、穿蕻時有礙。治以河中淤泥水灑之,或用菸筋水(菸葉筋浸出水),雖蟲可殺,然蠶忌煙,不若淤泥為妙(《桑譜》)。白蠶宜於初生時即治,稍遲數日,便成無用小繭,繭出飛蛾,蛾又為明年留種矣(《廣蠶桑說》)。
△壅肥
编辑桑宜肥,肥則葉厚而光潤,冬春必須沃之以糞。人糞力旺,畜糞力長,垃圾最鬆地(《廣蠶桑說》)。或用稻草灰(《烏青文獻》)。或罱河泥,或上田中稻稈泥,或用菜餅、豆餅(先用刨層層刨下,再杵細勻,滲潭中),或用頭蠶沙(二蠶沙㯩不可用),或用豬糞、羊矢皆可。每年壅泥一次,不可少此。用肥二、三次足矣,唯剪葉後所謂產母桑也,宜用肥一次,能發二葉枝條(《桑譜》)。
一云歲於清明時,糞其四圍,謂之撮桑,剪畢即灌之,謂之謝桑(《烏青鎮志》。○按:采葉時不可見肥,肥易害蠶)。
凡用肥,於地上離桑尺許墾二尺闊、半尺深潭,盛肥在潭內,緩緩用泥蓋潭(《桑譜》),使其氣下降,根乃日深(《廣蠶桑說》。○按:肥不可沃於桑本,故必用於四周,桑本沃糞必癃死,俗謂之肥殺)。用豬糞晨澆,須至晚蓋潭,因性⒉也;用沙㯩、羊矢宜少蓋泥,露一半在外,因性熱也。用餅,隨用隨蓋;用河泥,半乾墾轉敲碎最肥(《桑譜》),為益尤巨。一歲中雨淋土剝,專藉此泥培補,根乃不露(《廣蠶桑說》)。用稻稈泥最易發根(《桑譜》)。
△墾地鋤草
编辑桑地不必多墾,唯冬閒必須大坺(音跋,泥之大塊也)。深墾,莫留宿土,不但土脈活動,一遇雪凍,則草根死,而地蠶蟲亦除,所謂墾過冬地也。有蠶畢即墾者,謂之墾蠶罷地,然旱潦易傷,實可省也。凡鋤墾宜晴不宜雨(《桑譜》),桑下不可有草,有草則分肥,不可有石,有石則礙根,須鋤去之。桑未盛時,可兼種蔬菜諸物,則土鬆而桑益易繁,此兩利之道也。但不可有妨根條。如種瓜、豆,斷不可使其藤上樹(《廣蠶桑說》。○按:近桑不可種大麥,又不可植楊,以多楊甲蟲也)。倘地多千年韭(其根即香附子。按:千年韭即莎草,可為笠及雨衣,生桑地,能害桑),理之不淨,可大伏中墾之,日出杲杲,曝其子,遂亦除矣(《桑譜》)。遇午日不可以鋤(《烏青文獻》)。
△原性治病
编辑桑地宜高不宜陷,桑性惡濕而好幹,惡瘠而好肥,惡蔭蔽而好軒廠,故曠野植之,無不發也。如臨低地,水漲時浸之,則根受病,須於水退數日後、地土略乾,即用人糞澆之,不致受傷。有時葉黃枝槁,謂之桑驚,宜用餅肥之,人糞澆之,亦可治(《桑譜》)。
桑癩,以蒲草汁沃之(《烏青文獻》)。
癃桑即墾去,勿令纏染,蓋桑癃無治法也(《烏青鎮志》)。桑老而枯或中空,此年代久遠,不能不敗者也。於其前後左右空缺處補植一株,兩、三年後,將已敗者伐去,而養其新者,則土不曠矣。如不補植,則將已敗之樹離地六、七寸截去,而留其老樁,以肥土堆積其上,俟明春另發嫩條,養成低桑,亦一善法也。低桑放葉較早,於采小葉者最宜,但去地近,遇有驟雨,葉上或有泥點,須擦淨,方可飼(《廣蠶桑說》)。
《大清一統志》:“湖州府土產桑。”談鑰《吳興志》:“吳興烏程東南三十裏有桑墟。”《梁陳故事》:“吳興太守周銘,勸人種桑。”顏真卿《西亭記》:“烏程令李清種桑盈數萬。”
《本草》有山桑,有家桑,葉椏者名雞桑。《爾雅》有女桑、檿桑。《齊民要術》有荊桑、地桑。今鄉土所種,有青桑、白桑、黃藤桑、雞桑,富家有種數十畝。《明會典》:“明初令天下農民,凡有田五畝至十畝者,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者倍之,田多以是為差,有司親臨督視,惰者有罰,不種桑者,使出絹一匹,不種麻者,使出麻布一匹,不種木棉者,使出木棉布一匹。洪武二十七年,令天下百姓,務要栽桑棗,每一裏種二畝秧,每一百戶內共出人力,挑運柴草,燒地,耕過再燒,耕燒三遍,下種,待秧高三尺,然後分栽,每五尺闊一壟。每一戶初年二百株,次年四百株,三年六百株,栽種過數目,造冊回奏,違者發金齒充軍。”
勞《府志》:“桑,屬縣多有,城東南有桑墟,其處尤多,朝廷以農桑為衣食之本,教民栽種,例不起科”。
王道隆《菰城文獻》:“桑葉宜蠶,民以此為恒產,傍水之地,無一曠土,一望鬱然”。
胡《府志》:“明王懋中知武康縣,臨河桑樹,皆其手植。”閔光德《東林山志》:“嚐周行村落,見桑陰蓊翳,陂池饒衍,其民拮據不少休,又無他嗜好,意其家皆肥澤,而顧身無完縷,朝不給夕,心竊怪之。故老曰:此鄉田湫且隘,山溪不時衝溢,畝收視他處僅半之,而桑故難成易敗,初年種,次年接,又次年閹,三年內國課空輸,六年之後,始獲茂盛,非朝稽暮剔,則蠹不去,非旬鋤月壅,則色不肥,葺治稍疏,水潦稍及,而數載辛勤,悉付烏有矣。且葉之貴賤,頃刻天淵,甚有不值一錢,委之道路者,蠶之成虧,斯須易態,甚有竭產供蠶、毫無獲繭者,工費煩而利不可常,舍此更無以為生,故民多瘠耳。累朝定賦,而地稅特減於田糧,洞悉民隱哉。”
《吳興掌故》:“大約良地一畝可得葉八十個,每二十斤為一個。計其一歲墾鋤壅培之費,大約不過二兩,而其利倍之。自看蠶之利複稍加贏,而其勞固已甚矣。”
《廣蠶桑說》:“栽桑原以飼蠶,然不飼蠶而栽桑,亦未始非計也。栽桑百株,成陰後可得葉二、三十石,以平價計之,每石五、六百文,獲利已不薄矣(按:《書城雜著》亦云:皮可為紙,枝可為薪,兼有餘利)。又:野桑雖亦可飼蠶,然葉薄而小,且易癟(音蹩),故必接成家桑。柘葉亦可飼蠶(按:《武康縣志》云:柘,產於山野曠土,采飼柘蠶。葉貴,餘蠶亦可食,其絲次於桑蠶),但比桑葉較堅厚,非小蠶所能食(按:劉沂春《烏程縣志》謂:蠶早,葉未抽,則柘葉可代,是小蠶亦可食也)。桑葉缺少,可於三眠開口時(初次布葉,謂之開口,即餉食也)。令食柘葉兩、三次。大眠開口時,令食柘葉五、六次,則省桑葉矣。必於開口時者,柘之味不及桑,既食桑葉,必不肯再食柘葉也。又:大眠起後,先飼以柘葉,其絲乃韌而有光。
《西吳蠶略》:“柘與桑同功,兗蠶頗食柘,其蠶養於樹,繭殊大,又有養於椒樹食椒葉者,繭有香氣,二者皆不中繅,唯成線織紬而已。”考《爾雅注》:“食樗葉、棘葉、欒葉者,名讎由;食蕭葉者名蚢,皆蠶類。”又濟陰有食香草之蠶,橫州有食楓葉之蠶,伊州有食苦參之蠶。記、傳所載,蠶食不必定用桑。吾鄉遇桑葉湧貴,飼以楝葉,亦能食、能繭,何不采諸葉廣試之。
又:凡葉少時,以白米粉糝葉上餌之,絲更光白而紉。又秋葉未落時,采完好者,曬為細末,留置暖處,蠶時遇雨葉濕,則以乾葉末糝之,均其水氣,兼易飽難饑,省葉也。見施愚山《矩齋雜說》(按:《育蠶要旨》云:米粉糝葉之法,道光二十二年曾有用及此者)。
卷二
编辑○浴種滃種
编辑俗以臘月十二日為蠶生日,取清水一盂,向蠶室方采枯桑葉數片,浸以浴種,去其蛾溺毒氣也,或加石灰,或加鹽鹵。浴後,於無煙通風房內晾乾,忌掛於苧麻索上。孕婦產婦,皆不得浴(《西吳蠶略》)。
一云:種有二。一曰鹽種,繭細而堅(中有細頸,名曰腰箍);一曰灰種,繭大而鬆,臘月十二日浴之。鹽用食鹽,將種布(按:用紙者則曰種紙,又通名種連)置匾內,鹽糝布上,沒子為度,用濃茶一碗,冷噴之,令濕透,放屋上及庭中,經霜露七宿,始收下(如遇雨雪宜早收)刷去其鹽。灰用石灰,每方尺許用團子大一塊,盛於瓷盆,滾水泡化,待溫浸入,點線香一枝,香盡瀝乾,放匾內,令經嚴霜凝凍,至醉司命日用蒸團子湯,待溫,將種浸入,亦以線香為度,輕輕瀝乾,曬燥收藏,鹽、灰二種並同(《育蠶要旨》),是名滃種(《南潯鎮志》)。一云:臘月取布種,露置庭中一宿,煎茶候冷浸之,糝鹽或石灰於其上,曰殺種。至寒食蒸粉糍祀灶,取蒸餘暖水,采蕾苔、蛾豆等花,共投其中浴之,浴後晾乾曰滃種(董蠡舟《南潯蠶桑樂府小序》)。
一云:奄種法。十二月十二日取蠶布輕輕撲去石灰,以炒熟之鹽,俟其冷,勻鋪其上,折好,浸涼茶中,至是月二十四日取出展開,承以米篩,用清水頻頻輕沃之,去其鹽氣(試之以舌,絕無鹽味乃可),俟其自乾,折好,以棉衣護之,置箱中(不宜壓,不宜近香氣)。所以必須醃者,借鹹氣以殺其子之無力者耳。不醃者謂之淡種,易病,且不若鹹種之繭堅厚(《廣蠶桑說》)。
種承嚴霜者,名寒露種,他處有於二十四日浴於川,或上元日及二月十二用菜花、韭花浴者,有浴至三次者,各處不同(《西吳蠶略》)。
俗於臘月十二日、二月十二日禮拜經懺,謂之蠶花懺。僧人亦以五色紙花施送,謂之送蠶花(《吳興蠶書》)。寒食節具牲醴禳白虎以祛蠶祟,以米粉肖白虎神像,祭畢棄之(《西吳蠶略》)。設酒餌以禱棟柱,謂可祛鼠耗(《吳興蠶書》)。是日市門神貼之,以石灰畫地為弓弩形以祛祟(董蠡舟《樂府小序》)。
清明食螺,謂之挑青(按:蠶忌青條,多以此禳之),以殼撒屋上,謂之趕白虎(《湖錄》)。招村巫禳蠶室(《西吳蠶略》)。
○護種
编辑清明後、穀雨前,用舊絮包種六、七日(《育蠶要旨》),或以帕裹之,置熏籠一宿,謂之打包。天暖,則置之床上;天寒,則包於胸前,宜老翁、老婦任之,取其溫和適中也(《西吳蠶略》)。其子變綠,謂之戰色,俟全綠即可收蠶。倘桑葉萌芽,未曾暢茂,天忽驟熱,宜將種放涼處,使不戰色(《育蠶要旨》)。蠶子先出者,謂之破砂(彌遙切)。有破砂,須以燈草心數十莖勻鋪布上,而折之,以防壓損(《廣蠶桑說》)。
○貸錢
编辑蠶時,貧者貸錢於富戶,至蠶畢,每千錢償息百錢,謂之加一錢(《南潯鎮志》)。富家實漁利,而農民亦賴以濟蠶事,故以為便焉(董蠡舟《樂府小序》)。
○糊筐
编辑用紙糊筐,飾以紙花(《西吳蠶略》)。或於二氏之說,乞其符籙貼之,謂足祛祟(董蠡舟《樂府小序》),率用舊書敗卷,云可辟邪,字紙多遭汙損毀棄,宜切戒(《遣閑瑣記》)。
○收蠶
编辑蠶出率以穀雨為期,故諺云“穀雨不藏蟲”(胡《府志》)。看布種戰色,其子飽綻,即有蠶數十個,名為橫布,三朝當將種鋪開在向陽處。如陰雨,或在床上,或在灶上,以暖處為佳(《育蠶要旨》)。或以桃葉火炙之(胡《府志》),待其脫殼,采花葉少許,即野薔薇葉(俗名做絲花。○《育蠶要旨》)。目為花葉者,別於桑也(董蠡舟《樂府小序》),去根刺,炒燥研末,其香無比,用麻布篩在種上,蠶得此則腳鬆易刷。候一個時辰(《育蠶要旨》),蠶既得葉香,蟄者盡出(董蠡舟《樂府小序》)。
用食鍋抹乾,金漆大盤亦可,將鵝毛輕輕刷籠,收於鍋內,更用小圓竹器(《育蠶要旨》),柳條者亦可(忌用新油新漆者。○《廣蠶桑說》),鋪礱糠灰一層,雜以石灰亦可(《育蠶要旨》),或用秈稻草灰(《廣蠶桑說》),上襯以紙,即放蠶於器中(《育蠶要旨》),謂之攤烏(胡《府志》)。上用切細嫩葉薄糝,蠶即能食。
凡收下未曾食葉,即一、二日不飼,不致餓壞。倘吃葉些些,以後稍饑,即斷絲腸矣(《育蠶要旨》)。
葉稀即補之,烏密處以竹箸撥勻(《烏青鎮志》),放在暖處,謂之冷看,須六、七周初眠。倘用火,較速,謂之三日三夜趕頭眠(《育蠶要旨》)。熾炭於筐之下,並四周上下,抽番,晝夜巡視,火不可烈,葉不可缺。然又不可太緩,緩則有漫漶不齊之患矣。編嵒曰蠶薦,以圍火,恐其氣之散也,是為看火(《湧幢小品》)。非無速效,而後日往往生病(《廣蠶桑說》),不若冷看之妥,唯遇春寒用火,可免畔㯩(蠶畏冷,藏不肯向上食葉,謂之畔㯩)。燒炭墼一個,用灰蓋好,置架下,不得過熱(《育蠶要旨》)。
蠶初脫殼曰烏(《爾雅翼》曰“蠔餘”,諸書曰“蟻”),細如發,色黑。嫩桑葉切極細飼之,微有聲。遇雷聲,則以故種連(即種布)護之,奉馬頭娘於室,布桃荊於門,戴桃荊於首,以祓除不祥(《西吳蠶略》)。初生之蠶,俗名烏兒,每重一錢(十六兩戥子),可得出火一斤,大眠四斤(並廿四兩秤)為中平之率(《遣閑瑣記》)。
○蠶禁
编辑蠶時多禁忌,雖比戶,不相往來。宋范成大詩云:“采桑時節暫相逢”,其風俗由來久矣。官府至為罷徵收,禁勾攝(胡《府志》。○按:學政試士、提督閱兵、按臨湖州,並避蠶時),謂之關蠶房門。收蠶之日,即以紅紙書“育蠶”二字,或書“蠶月知禮”四字貼於門,猝遇客至,即懼為蠶祟,晚必以酒食禱於蠶房之內,謂之“掇冷飯”,又謂之“送客人”(《吳興蠶書》)。雖屬附會,然旁□知其忌蠶,必須謹避,庶不致歸咎也。
有實係當忌者,曰雨、曰霧、曰黃沙(葉有霧甚毒,雨亦不宜,黃沙必洗)、曰氣水葉(葉久貯,氣熱蒸濕者)、曰煙氣、曰油氣(熬熱油尤忌)、曰酒氣、曰穢濁氣(《育蠶要旨》)。蠶初生時,忌屋內埽塵,忌爆魚肉,忌油火於蠶室內吹滅,忌側近舂搗,忌敲擊門窗、檻箔,忌蠶室內哭泣,忌穢語淫辭,忌未滿月產婦作蠶母,忌帶酒人切菜飼蠶,忌一切煙熏,忌灶前熱湯潑灰,忌產婦孝子入家,忌燒皮毛亂發,忌酒、醋、五辛、腥、膻、麝香等物,忌當日迎風窗,忌西照日,忌正熱著猛風驟寒,忌正寒陟令過熱,忌不潔淨人入蠶屋,忌蠶室近臭穢(《西吳蠶略》)。蠶喜靜而惡鬧,勿任人喧嚷其旁,忌醋瓶、酒甕、藥爐及一切有香氣之物、勿使近,蠶婦勿佩香囊。忌菸,吸菸者向蠶吐之,蠶口立流黃水。忌油漆,勿於飼蠶處油漆器具(《廣蠶桑說》),苦菜,蠶蛾出時不可折取,令蛾子青爛,蠶婦亦忌食之(李時珍《本草綱目》。○按:苦菜即荼,一名苦苣,一名苦𦽿。又苧亦蠶所畏,故蠶室左近不可種苧,穿蠶種紙忌用苧線)。
○采桑
编辑桑葉稱為鮮貨,不可多采,恐其乾而蠶不欲食,則暴殄矣。又不可少采,恐遇霧、雨、黃沙也。倘逢大雨,用繩經於簷前,將桑葉掛上,風乾水漬,或用扇揮之(《育蠶要旨》)。或以布夾之(新者唯白布可用,舊則不拘顏色矣)。或以淘過乾小麥拌之(未淘者恐有灰,宜先時預備),少頃即乾。
晝時所食之葉,宜晨刻采之;夜間及明日清晨所食之葉,宜申末、酉初采之。日色正盛時,所采必易枯。
蠶有不食之葉二:金葉(有黃斑者)、油葉(色黑若有油者,儲之太堅,逾者則油矣。如買葉數十里外,儲之不得不堅,則須於中道放風。放風者,擇有風無日之處,發而鬆之也,約行二十餘里,便須放風一次)是也(《廣蠶桑說》)。小蠶時祗采葉片,出火然後開剪,如蠶多,則二眠即開剪(《育蠶要旨》)。
○稍葉
编辑葉之輕重,率以二十斤為一個(胡《府志》),南潯以東則論擔(《西吳蠶略》)。其有則賣,不足則買,胥謂之稍(俗讀平聲,或作秒字)。預立約以定價,而俟蠶畢貿絲以償者,曰“賒稍”。有先時予直,俟葉大而采之,或臨期以有易無,胥曰“現稍”。其不能者,或典衣鬻釵釧以償之,或稱貸而益之(胡《府志》)。
蠶向大眠,桑葉始有市,有經計主之,名青桑葉行,無牙帖、牙稅,市價早晚迥別,至貴每十個錢至四、五緡,至賤或不值一飽。議價既定,雖黠者不容悔,公論所不予也(《二葉亦同,唯三葉任人采取不索值,以三蠶少也。○《西吳蠶略》)。
葉莫多於石門、桐鄉,其牙儈則集於烏鎮,買葉者以舟往,謂之開葉船,饒裕者亦稍以射利,謂之“作”(子賀切),葉又曰“頓葉”(董蠡舟《樂府小序》)。買葉當用十擔,先買五擔,恐蠶不佳,不至餘葉。
又停葉之法,亦稱住葉。葉來之時,先向陰地上鋪蘆鳷或竹簾,放其上,不可鬆,亦不可過緊,須將每帖(俗以一枝為一帖)豎起,整齊平直,清水灑之,謂之“封好”(一周時宜灑三、四次),可停三日或兩日。臨飼蠶時,將葉放鬆涼透(停處必熱),否則有氣水葉,蠶食即壞(《育蠶要旨》)。
○飼蠶
编辑收下後,葉宜切細,初眠後可粗,二眠後用葉片(《育蠶要旨》),三眠則連枝與之。出火前忌濕葉,大眠餉後又惡太燥,以潔水灑葉而飼(董蠡舟《樂府小序》。按:俗呼飼曰餧,讀如豫)。每日布葉五、六次(須鋪得極勻,不必過厚,黃昏時一次須略厚)。如遇陰寒布葉,而蠶不甚食,須用棉被將盛蠶之器四面包裹,使受暖氣則食矣(器上以他物架空,恐棉被壓及蠶身。○《廣蠶桑說》)。僧於蠶月,入夜打鍾三次,以警蠶婦飼葉之候,蠶畢率酬以綿(施國祁《禮耕堂詩集》)。大約每蠶一斤(廿四兩秤),自收下至上山吃葉一百八十斤(十五兩三錢秤),此上上蠶也,稍平者不到此數(《育蠶要旨》)。
○頭眠
编辑蠶將眠,不勤食,曰紅懶思(又有青懶思),亦曰攬絲,言口中吐絲也(胡《府志》)。一云:蠶長已倍,乃發油光,名懶思(《西吳蠶略》)。
其曰食娘者,言他蠶盡眠,而此猶葉也(胡《府志》○按:青條亦在內)。
結嘴停食曰眠,蛻膚餉食曰起,時寒則遲,時溫則早,此天為之也。冷看則遲,熱看則早,食慢則遲,食緊則早,此人為也。
初眠曰頭眠,次曰二眠,三曰輟火,四曰大眠。已眠者為眠頭,已起者為起娘。火蠶之眠,疾而且齊,如見紅攬絲,即宜替除沙㯩。冷蠶之眠,略分先後,須審其眠十之二方替,卻不可早,早則食葉者尚多,不能不多飼,飼多㯩厚,又難複替,必受鬱蒸之病;亦不可遲,遲則眠於沙㯩者多,既不檢捉之煩,且致沙㯩罨抑之患(《吳興蠶書》)。仍以竹箸細細分開,去其殘葉(《烏青鎮志》)。
初眠雖係學眠,究欲其齊,朝見眠頭而夕定灊,夕見眠頭而朝定灊,其蠶必佳(眠頭欲眠者,數十個也,定甗無不眠也,雖屬好蠶,終不免有青條),將眠,葉不可多采(每眠並同。○《育蠶要旨》)。眠則擿置他器,曰捉眠頭(董蠡舟《樂府小序》)。頭、二眠蠶小不能捉,但去沙屑,謂之替(《西吳蠶略》)。
△候眠頭
编辑凡蠶之眠,皆先吐絲著㯩,以纏其足,謂之做㯩,須停火停葉(火不停則傷蠶,進葉則已做㯩者複上葉麵而重做矣),移放帷帳之中,勿使風襲(風吹之則嘴頻縮而難吐,西北風尤忌),又不可撞動蠶筐(撞之則嘴亦縮住)。初但伸嘴向上、挺身不動,謂之打眠樁,再侯之則吐珠矣(嘴上忽伸出一紫色圓點,如綴珠然,謂之吐珠。○《吳興蠶書》)。俗謂頭眠頭頂沙,二眠蠶拖蠶,然猶不足憑,唯看其蠶身放白、蠶身長大,旺葉以後,漸漸色黃,收身褪葉,嘴尖有黑二殼,此二眠之侯也(《育蠶要旨》)。
△引青
编辑不眠者謂之青條,定㯩後用礱糠灰糝於麵上,用葉片剪開,貼在㯩上,其青自來,謂之引青,捉之自盡(《育蠶要旨》),亦名相青,或以葉㯩引亦可(《吳興蠶書》)。
△派老底
编辑蠶之眠貴齊,眠齊起亦齊。若飼葉不勻,則食足者眠早,不足者眠遲。一筐之中,眠頭與食葉之蠶糾紛雜遝,飼之則㯩益厚,而罨損眠頭,不飼則缺食,而愈不能眠矣。須㯩開麵上食葉者飼之,而以底中之眠頭另置,謂之派老底。麵上之蠶,雖非青蠶,收成終不及老底之豐(《吳興蠶書》)。
△種眠頭
编辑蠶至吐珠為眠成,取空筐勻糝班糠(即礱糠灰,或兼拌散石灰),以眠頭帶㯩,鬆布其中,謂之派㯩。用手宜輕,不得觸傷蠶嘴,㯩中沙矢必盡抖去,複厚糝班糠一層,安頓靜暖處,謂之種眠(《吳興蠶書》)。令蠶㯩乾燥,眠亦易起(《育蠶要旨》)。
△候起娘
编辑自眠而起,天寒約一周時,天暖較速。欲其速起,須用抄㯩法:廊簷外架竹木作棚,上覆蘆簾,外護草薦,太陽洞照,移蠶筐置棚下,頻頻翻動蠶㯩,謂之抄㯩。蠶乘熱氣,半日即起矣。先起者名搶火娘,悉屬雄蠶。起齊後,若絆滿楊花,㯩須用箸分開,使起娘在下者,皆得乘鬆而上(《吳興蠶書》)。
△驗眠頭、起娘
编辑眠頭身體堅實,向明照之,深綠者為無病,疲軟紅黃則病矣。捉眠頭時,葉㯩乾燥、沙矢堅結者為無病,葉㯩潮潤、沙矢汙手,則疾矣。
俗用清水一碗,取眠頭十個,除淨纏腳絲,投之皆沈者,為有十分收成,沈九為九分,以次遞減。雖未必盡然,亦可備試驗之一法。
起娘初蛻,昂首張尾,色如羊脂者為無病,頭垂尾斂,身黃如陳倉米色,俗謂之著黃草布衫,放葉後即尾流清水矣。火蠶須用新白紙一方置筐中,眠頭起齊,紙上無一點汙穢水跡者良,若有跡,為傷火之徵,棄之可也(《吳興蠶書》)。
眠起食倍於前,衡之重亦逾倍者,裏語謂之餉得起,反是曰餉不起(董蠡舟《樂府小序》)。
○餉食
编辑眠起初食曰餉(胡《府志》)。眠後看灊上有白絲如綿,謂之楊花灊,然後可以餉食,或看其嘴上,始白漸黃,終至稍黑,亦可餉食,總以盡起為度(《育蠶要旨》)。如起娘不甚齊,不妨稍遲,以俟其齊,俗謂之熬(《遣閑瑣記》)。眠一次則嘴闊一次、衣寬一次。布葉太早,恐嘴已闊,而衣未盡脫者,亦食之,則腹大,而未脫之衣脫不下矣。食葉之疾徐,不盡關乎冷暖,初起必不甚疾,將眠將老,亦不甚疾,最疾,中間之兩、三日耳。此兩、三日上葉宜較勤(《廣蠶桑說》)。食盡曰葉過,以語忌而更也(董蠡舟《樂府小序》)。二眠餉食不比頭眠,及輟火不可過熬。大眠餉食,稍嫩亦不妨(《育蠶要旨》)。
○二眠
编辑二眠疾於頭眠,其除㯩、停葉諸法,一切皆與頭眠同(《吳興蠶書》)。二眠退皮,長二分許,黑色退而漸白,食葉聲亦稍大(《西吳蠶略》)。
○出火
编辑小蠶用火,至三眠去之,故名出火(亦作輟火)。近多不用火,而出火之名,仍相沿不改(《遣閑瑣記》)。
蠶至輟火,與小蠶異。小蠶之眠,皆派㯩,輟火必除盡沙㯩,淨檢眠頭,方可用秤較量(《吳興蠶書》)。不事竹箸,用手一一取下(《烏青鎮志》),謂之捉眠頭。其臨眠、替換之法亦異。小蠶眠十之二即可抃,輟火須俟有十之三、四方抃。蓋蠶大筐增,又欲除抃捉蠶,雖眾手疾檢,較之派㯩,多費時刻。眠頭在㯩久,最易蒸損,況輟火之起較速(諺云:“輟火打個滾”,言起之速也),往往有捉未齊而蠶已起者,惟俟其稍多,則替畢即眠,餉亦不過一、兩頓,沙㯩既薄,檢捉亦易,可不患其蒸損矣。
捉齊後秤準分兩,取石灰末和班糠糝於筐中,以眠頭稀布之,更用班糠糝於麵上,則燥而暖(《吳興蠶書》),鄉人謂之拱。俟有起娘,即用㯩子預先曬乾,折開放在麵上,起娘不致沸騰。如天陰,則用稻柴剪斷,亦可起,齊後方可餉食(《育蠶要旨》)。長約三分,映光照之,頭作碧色,乃出火之候。起齊布葉,有十字架以承筐,取便旋轉,始飼以整葉,聲如小雨。出火一斤半為一筐,亦有以一斤作一筐者(《西吳蠶略》○按:東鄉則論斤不論筐)。蠶多則論斤鬻之,少則買之,俗曰掇出火蠶(《遣閑瑣記》)。買出火,須擇其絲緒纏綿者為上(《育蠶要旨》)。
○大眠
编辑大眠與輟火同,亦秤分量,每輟火一兩:大眠四兩,為正額,過為蠶長,不及為蠶損,恒以此卜收成之豐歉(《吳興蠶書》)。蠶至大眠,好歹已定一半,好者眠中齊集,稍有青條,蠶身均勻,並無大小,其色青白,若一周外尚不眠,青條無數,布漆甚多,其麵必當棄之。
凡出火一斤,得大眠四斤,為四斤捉;得五斤,則為五斤捉,看眠頭如前法(《育蠶要旨》)。
輟火眠頭每筐分布三斤,大眠每筐五斤,筐內勻□菜莢或寸切稻草,仍以石灰和班糠覆之(《吳興蠶書》)。餉食時候,比出火可早,食葉可灑水(氣水葉終不可吃。○《育蠶要旨》)。
眠起長可七、八分,有以絲腸,閃動可睹,食葉聲如驟雨(《西吳蠶略》)。大眠起後,食葉愈速,能一晝夜食葉十餘次,則五晝夜即老矣,能多食數次更好,蓋此時多食一口葉,則上山後多吐一口絲,故唯恐其食之少(《廣蠶桑說》)。
○分替
编辑蠶長則稠疊,沙㯩厚則發蒸,鮮有不致病者。分替之法,所以疏繁除穢也。分無定期,視蠶之稀密為之。替亦無定時,或日中一替,或早暮各一替,視天之寒暖為之(《吳興蠶書》)。替早則足傷而絲不光瑩,替遲則氣蒸而蠶多濕疾(《湧幢小品》)。蠶性喜溫而惡濕熱,故必灊刮,灊則剝去底下一層,刮則取其麵上一層,而㯩中猶有蠶在,必當搜剔淨盡(倘有僵、爛、白肚、空頭等蠶,棄之無遺)。
每日宜替刮一回,而出火及大眠時為尤要。更有救逆之法,如爛肚(傷熱)、吐水、白肚(二種氣水葉)、空頭(小蠶時失葉饑傷)、布漆(身有黑斑點,生種之故),必須勤灊,方不傳染。如僵蠶(傷冷)、癟娘(不上葉,生種時對得不深),可噴燒酒或甘草水。又法:以馬毛鋪蠶器內,可免諸病(《育蠶要旨》)。
《務本新書》云:抬蠶要眾手疾抬,若箕內堆聚多時,蠶身有汗,後必病損,漸漸隨抬減耗,縱有老者,簇內多作薄皮繭。布蠶要手輕,不得從高糝下,遞相撞擊,因而蠶多不旺,已後簇內成懶老翁、赤蛹。輕、疾二字,最是要分替良法,顧輕易失之遲,緩而不疾;疾易之鹵莽而不輕。二者能兼,斯盡善矣。至將眠一替,尤為緊要關鍵(《吳興蠶書》)。葉過後枝莖雜蠶矢,謂之㯩子,俗呼蠶沙垃圾(董蠡舟《樂府小序》),設土窖儲之,浸之以水,俟其腐爛,取以糞田、糞桑、極肥(《廣蠶桑說》)。
△留分地
编辑處蠶寧稀毋密,密即分,不得任其擁擠。小蠶弱者必擠於㯩下而受饑,故布蠶於筐,不得湊著筐邊,四圍當離二、三寸,以為疏蠶地步。飼一次,即細看一次,就其密處,用箸輕揭,勻布四邊,或連㯩鬆開,務使遊行自在,不苦局促,則食葉勻而無大小不齊之病(《吳興蠶書》)。
△開筐
编辑蠶已滿筐,另用空筐分貯,曰開筐,或帶㯩分開,或隨㯩派出,總不使筐內稍有堆聚處,則不致蘊鬱(《吳興蠶書》)。
△剝㯩
编辑筐內地厚,須取班糠薄糝蠶上,飼葉兩、三頓,俟葉既過,就班糠間開之處,將蠶逐漸剝起,勻布空筐。剝須詳慎,不得忽遽損蠶,撤去原筐內沙㯩(《吳興蠶書》)曰出㯩(董蠡舟《樂府小序》)。
△合替
编辑蠶初生至二眠,有用合替者,蓋小蠶體弱,不任翻剝,合替較便捷,亦用班糠薄糝,飼葉俟過,以新紙一幅,鋪於蠶麵(紙須大於筐),上蓋空筐(亦須大於有蠶之筐),兩人對掇,共按緊上下兩筐,覆使翻身,卻揭起原筐,沙㯩盡在蠶上,即依班糠間隔之處,卷去沙㯩,糝班糠一層,以原筐蓋之,兩人如先對掇,按緊翻轉,須趁勢旋運,不得鹵莽用力,撞破蠶㯩,隨去空筐與紙。紙上惹蠶,以鵝毛淨擔之。
火蠶亦合替,卻不糝班糠,以線隔之。線用二、三十條,一頭扭一總結,勻鋪蠶麵,飼葉兩、三頓,用空筐如法合轉,就線之總結處提起,卷去沙㯩,尤以速為貴(《吳興蠶書》)。
△網㯩
编辑蠶過二眠,蠶身已大,用大筐安放,大筐重笨,殊難轉運,合替則蠶長筐增、列槌層疊,若用手剝,亦緩而不能一時周遍,唯以網替之,較省力,較敏捷。網之宜疏、宜密,須酌量蠶之大小,替時取網鋪於蠶上,須平正熨貼,使蠶得穿網眠而上升,飼葉三頓後,蠶已就食,而齊集網麵,網之眼皆為葉蔽,不複漏蠶,隨以空筐置其旁,兩人提網四角,移放空筐中,網底或帶㯩梗,亦宜摘去。網之四角,須搭入筐內,若懸掛在外,恐槌上進出,或有率絆也。下次替,另以網鋪,此網隨沙㯩撤出,故一筐用二網(《吳興蠶書》)。
△簾替
编辑《禮》具“曲、直”,曲即箔也,今之蘆簾是也。古人盛蠶以箔,今則唯以筐盛,取其抬替便易。蠶過大眠,又鋪地上,無須筐、箔,故簾止為山棚上架蠶之用,然夏蠶大眠之後,時正炎熱,若鋪地上,沙㯩中濕熱之氣甚於春蠶,蠶受之,斷無不損,若仍置於筐,每日據筐替換,又不勝抬運之苦,宜遵古法,以簾代筐,即於簾上替之。簾宜據室之中,架空平鋪,兩旁留數尺餘地,便人左右往返。先於簾之左一半布蠶,㯩厚,替至右一半,撤去沙㯩,右厚,複替至左。蘆簾廣闊,不窘邊幅,蠶皆舒展,葉屑沙矢之屬,俱從簾縫下漏,簾上止存枝梗,決不發蒸(《吳興蠶書》)。
△捉離娘、長娘
编辑替訖,㯩中尚有存留,俗謂之離娘,言其離散則上行,疾病則沈㯩(處㯩下謂之沈㯩)。㯩中之蠶,決非上品,然替時遺剩,或有強健者,正須子細抉擇,不得概棄(《吳興蠶書》)。出火以後,間生小蠶,其細如烏,俗名長筐蠶(《西吳蠶略》),是為長娘,係蠶之胎生者,有此為滋長之徵,亦須檢留(《吳興蠶書》),隨母食葉,迨母蠶登簇,小蠶亦隨成小繭,形如梅核,極可愛(《西吳蠶略》○按:長娘隨母同眠同老,不可離母,有愛而檢出,另育一器者,悉斃矣)。
○鋪地
编辑蠶以居筐為善,然大眠以後,蠶大筐多,列槌分架,抬飼難,抬替尤難(《吳興蠶書》)。於是埽蘆䕠而散蠶其上(胡《府志》)。以土坯闌限如筐(《吳興掌故》),謂之放地蠶(《廣蠶桑說》),亦謂之下地。有大眠放葉周時後下者,有放葉三餐即下者,酌量蠶之多寡、室之寬狹,瓜分棋布,幾無餘地以容人,自此不抬不替,唯朝暮勤飼,以俟其老,真簡便法也。蠶有忌下地者:一、夏蠶時屆炎暑,沙㯩重蒸,較頭蠶更甚,在地無從替換,蠶受之即傷而無成,不可下也;一、種蠶。蠶既為種,尤宜燥潔,地上終嫌潮潤,且蠶少,抬替極易,不必下也(《吳興蠶書》)。
蠶既下地,居高布葉,須輕輕布之,務使均平(有手所不能到處,用細竹枝挑之使勻。○《廣蠶桑說》)。
△除蟲豸
编辑蠶下地,易為蟲豸所傷,室中先須淨埽塵埃。塗塞隙穴,四壁之下,蟲豸得以藏匿者,悉取石灰末遍撤,以杜絕之(《吳興蠶書》○按:俗以是日祀馬頭娘,云能祛馬蟻)。
△排蠶凳
编辑蠶遍一室,人無所駐足,飼葉極難周匝,須直排狹長矮凳二條。凳離開約八尺,凳上橫鋪三板,以備飼蠶行之(《吳興蠶書》)。
△鋪草蓐
编辑蠶身不可著地,須用稻草葉厚鋪一層,謂之草蓐,以禦潮濕,然後布蠶(《吳興蠶書》)。
△布蠶
编辑地蠶以稀勻為主,室中上下左右,當離尺許,以為鬆蠶地步。蠶身自大眠至老,須長一倍,故四圍留餘地,以俟其長。又蠶性喜上行,上半間尤宜稀布,自能走勻(《吳興蠶書》)。
△隔潮濕
编辑自下地至老約五、六日,飼久㯩厚,遇天時潮悶,即有濕熱之氣上騰,宜取乾茅草細切二、三鬥,勻撒蠶麵。上飼以葉,下有茅草,可以隔其熏蒸也。無茅草,以稻草代之(《吳興蠶書》)。
△假蠶館
编辑凡設塾於家者,蠶至大眠,房屋皆須鋪蠶,而蒙師亦家盡養蠶,須自助勞,是時村塾盡輟學,謂之假蠶館(《西吳蠶略》)。
卷三
编辑○縛山棚
编辑蠶老作繭,架棚以處之,謂之山棚。須因地製宜,牢固平穩,需用竹、木、簾、帚、繩索諸物,宜先時一一整頓。屋多,棚與地蠶各據一室,屋少者,即於地蠶上架之(《吳興蠶書》)。
△架棚
编辑用竹或木,依室之闊狹,截為橫楞。凡室六架者,楞用三根,八架者楞用五根,各以麻繩從梁上懸下,縛住楞之兩頭。楞離地約五尺(按:東鄉較低,不過四尺,欲其近火也),均須齊平緊穩,亦有於柱上各釘四、五寸小木一段,托住橫楞者,較繩懸為省便。更以竹四枝,依室之淺深,裁為直楞,勻架於橫楞之麵,用繩緊係,上覆蘆簾湊滿一室,毋使少有空缺處。各楞及繩,並宜堅固,庶免傾側覆壓之虞(《吳興蠶書》)。
一云搭山不宜緊靠牆壁,蠶性好高,必至無可高處乃正,緊靠牆壁,則近牆之蠶,將有成繭於瓦縫間者(《廣蠶桑說》)。有力之家,度室之廣狹,削木如其長,廣一尺餘,厚五之一,四足如杌子狀,謂之山棚凳,用省木架之勞(董蠡舟《樂府小序》)。
△棚高低
编辑貴得中不可太高,高則不能收火氣;亦不可過低,低則棚下局促,不便人行(《吳興蠶書》)。
△棚忌悶
编辑以疏爽為主,疏爽則氣透,無悶繭之患,故樓不可架棚(《吳興蠶書》),樓上搭之最妙(《廣蠶桑說》)。
△棚宜寬
编辑蠶多棚小,則同功繭必多(《遣閑瑣記》)。
△棚宜暗
编辑老蠶見亮光,輒遊走無定,不即裹身。蠶上齊後,所有窗戶,悉宜遮掩(《吳興蠶書》)。
○架草
编辑蠶之成繭,不能無所倚傍,故棚上須立草帚(《吳興蠶書》),名曰帚頭(董蠡舟《樂府小序》)。散布登蠶其上,有至二、三重者(《湧幢小品》)。
墩帚、折帚,各隨鄉之所習(按:東鄉多用墩帚,西鄉多用折帚),總以密簇為主。有就簾上立者,鋪一節蘆簾,即立一節草帚,隨上一節蠶,四圍著邊處,用草一束[A16A](私盍切。《中州集》有“詠[A16A]子”詩)緊,謂之[A16A]邊草,此隨立隨上法。
有離簾麵尺許,用細長竹縱橫,搭成方格(按:胡《府志》云:方孔各尺許),以繩縛住,絡於梁間,謂之花格竹,卻簇帚於格內(按:湖瀕及南潯左近,並不用花格竹,故帚頭時患眠山)。
棚上另設橫楞,架板登之,取蠶從高糝下。繭成後,除去下橫楞、蘆簾,謂之除托。此先立後上法。習俗各異,然其用則一也(《吳興蠶書》)。
△折帚
编辑中折而盤旋之,如蓋如笠(《西吳蠶略》),兩頭向下,其形下大上小(《遣閑瑣記》)。
△墩帚
编辑以草紐鬆鬆縛之,截齊其兩頭,如洗帚狀,長尺五、六寸(紐以上長尺許,紐以下五六寸),圍五寸許(以⒐手握之,滿握)。左手持紐縛處,右手持其下之五、六寸,扭之使轉,則隨扭隨緊,隨扭隨開,下如覆碗,上若仰盂(《廣蠶桑說》),一頭向上,一頭向下,其形上大下小(《遣閑瑣記》)。要灑得開,立得穩,不至眠山(《育蠶要旨》)。
△殺蠶茅
编辑草帚宜預備置高燥處,庶臨用不致忙迫(《吳興蠶書》)。暇日預取稻,疏截整潔(《西吳蠶略》),用四齒鐵杷,仰縛凳上,持草帚於杷齒上,批去其散亂者(《廣蠶桑說》),俗名殺蠶茅。《務本新書》“臘月刈茅作蠶蓐”,即此,古書皆言上簇(《西吳蠶略》),亦謂斫蠶忙柴。有惰者,至以高價購諸鄰人云(董蠡舟《樂府小序》)。
○上山
编辑蠶將熟,脰節瑩徹(董蠡舟《樂府小序》),謂之通(忌言亮),通則老矣。吐絲繚繞,謂之繚娘(《西吳蠶略》),亦名考娘,即老之轉音(《吳興蠶書》○按:考或作巧)。色黃收身,不食葉,與欲眠同,而沸騰不已,周身通明,與欲眠異(尚通明而無絲腸,又是空頭,由於小蠶時餓也。小蠶不可失葉,直至上山始見,悔之已晚)。或云蠶沙入水浮,亦欲上山也(《育蠶要旨》)。
若見考娘,須先撩上帚頭,謂之撩考。撩用楊條帶葉者,平鋪蠶麵,蠶老性輒昂首上升,遇楊條即緣而上,楊條蠶滿,提起𢾑於漆盤,次第勻撒草帚上,其未老者,四圍檢捉,集於中央,薄飼葉一層,謂之貼考,若十蠶九老,不必再撩,宜眾手疾捉上山,遲則有作繭於㯩者矣。
凡蠶之老,性與眠同。頭蠶早暮皆眠,亦早暮皆老,可以齊捉上山。二蠶、三蠶等至晚即不眠,亦即不老,須隨老隨上,不能齊壹也(《吳興蠶書》)。
一云:見老蠶後,已鋪葉六、七次,可以盡上山矣,不可太遲,遲則繭薄,亦不宜太早,早則停山(停山者,上山一、兩日始作繭也)。每一帚約可六、七十蠶(《廣蠶桑說》)。上號好蠶上山後作,半周即如白雪,謂之裹身。一周有聲,兩周無聲,在內細作,人不可動,四周做好,方可采取。
如上山不作繭,必是爛死、僵蠶及白肚。見兩周後尚不作者,即當輕輕拾去,不可使其壞在帚,有礙好繭也(《育蠶要旨》)。
△蠶忌熟
编辑凡老蠶色帶青者為主,紅者為熟。帶生而上,不過成繭略遲,若太熟則蠶急於成繭,每多同功及遺溺汙繭之病(《吳興蠶書》)。
△蠶忌稠
编辑上蠶須疏密得中,與其失之密,寧失之稀。密之害與熱同,太約四尺架之室,一架屋止可容蠶一筐(《吳興蠶書》)。
△蠶忌風雷
编辑蠶口吐絲,遇風即縮,棚上宜四面圍護,不使風入。又畏雷,上山聞雷,即驚而不成繭,宜用蠶蛻紙覆於棚上。相傳以為蠶蛻即蠶母,有母在,足以護其子之畏也。故擔烏之後,蛻紙不可擲棄(《吳興蠶書》)。
△作繭紙法
编辑蠶老不登簇,置之平案上,即不成繭,吐絲滿案,光明如砥,吳人效其法以製團扇,勝於紈素,即古之繭紙也。《宋史》“景祐四年靈河縣民黃慶家,蠶自成被”,見《五行志》。由今觀之,自成被之說,得非人力為之耶(《西吳蠶略》)。
○攃火
编辑山棚下著火一周,周炭火極旺(《育蠶要旨》),曰攃火(《廣韻》:攃,桑割、七曷二切。○《烏青鎮志》),亦曰灼山(胡《府志》),亦曰炙山(《烏程劉志》)。小蠶宜暖,老蠶亦宜暖,暖則易於成繭,況老蠶多溺,著繭即潮,不得火焉能使燥。火盆離棚約二尺。不可過高,亦不可過低(《吳興蠶書》),使熱上升,則乘此縈絲作繭,不停口而盡吐腹中所有矣(《烏青鎮志》)。城中必蓋以灰,不欲其過熱,南潯則必吹使極熾,蓋肥絲、細絲各有所宜也(《遣閑瑣記》)。
先是有鳥鳴,如曰“葉貴了”;至是又有鳴者,曰“灼山看火”,意似相警者然(胡《府志》)。育者倦極,常有火患(《湧幢小品》)。棚下宜貯水一桶,以為不虞之備。
凡蠶作繭,以灼火為第一要著,少不得宜,雖繭豐收,決多病繭,做絲無分量矣(《吳興蠶書》)。又有冷種,不必用火(《遣閑瑣記》)。凡不用火者,絲縷終不如著火之光(《吳興掌故》)。
△打悶煙
编辑蠶初上山,皆聚簾麵,未升於帚,驟進火即損蠶,須燒草以煙熏之(按:即用曬燥之蠶㯩),謂之打悶煙,蠶畏煙即上帚頭尖(《吳興蠶書》○按:蠶得煙即遺溺,可免上帚後遺溺汙繭)。
△火宜柴炭相兼
编辑砂盆貯火,盆底先以灰護之。用四寸長堅硬乾柴填實半盆,再鋪炭一層,上加炭一層,發火煨之,樹柴煨旺,火力耐久,最省炭(《吳興蠶書》)。
△排火盆
编辑火盆多寡須視屋之大小,亦當酌量炭之大小,若用江炭屑,或川炭屑,火雖旺卻不生焰。盆宜墊高,令稍近棚,又宜密布。室大者二十盆,小者十六盆,火稍微即撇開麵上之灰,使火長旺,如用近地之大炭,其火生焰,盆稀排,室大者十六,小者十四,離棚須稍遠,晝夜在棚下照瞭一看,火力微旺,加減柴炭,一防火星飛爆,預為撲滅(《吳興蠶書》)。
△灼蠶不灼繭
编辑用火宜乘蠶未裹身時旺灼之,不宜灼繭。旺灼蠶身,則乘熱摛花,蠶溺皆燥,繭成即不颺緒(蠶絆糸荒,謂之摛花。繅絲時絲斷繭揚,不能並緒,謂之颺緒。摛,呂支切。《太元經》云:張也)。若旺於成繭之時,則吐絲繚亂,不及盤旋縈繞,繭成厚薄不均,故蠶既裹身,不得太旺,以簾上常熱為度(《吳興蠶書》)。
△關火氣
编辑棚下不可使火氣散漫,四圍用簾席遮蔽,務令熱氣上騰。簾帚皆暖,則蠶即摛花而裹身矣(《吳興蠶書》)。
△均火力
编辑用火第一要勻,若或驟或熄,則成繭繅絲,必至𨇝頭颺緒,諸病百出矣(繅絲時,其繭跳躍上撞,謂之𨇝頭。𨇝、醜犯切,跂足也,俗以跳躍為𨇝,讀平聲)。旺火宜灼一日夜,周時後減炭,兩日後可熄火(《吳興蠶書》)。
△察天時
编辑天寒火宜旺,天熱火宜微,天燥火宜緩,天潮悶雖極熱亦宜旺(《吳興蠶書》)。
○回山
编辑山棚上采繭曰回山。上山過五日,蠶已化𧍪,始可采繭(𧍪,音愚。《搜神記》:“南方有蟲,名𧑒𧍪,形如蟬子,著草葉上,如蠶種。”湖人呼蠶蛹如愚,有音無字,今借用此字,亦有作女者。見譚貞默《著作堂集》)。
夏蠶須早采一日,蓋夏蠶之時多蠅,蠅子寄生蠶身,入腹化蛆,能穴繭而出,早采早繅,庶蛆不及鑽穴而繭無病也(《吳興蠶書》)。
一云:三日而辟戶曰亮山,五日而去藉曰除托,七日而采繭為落山(《湧幢小品》)。
一云:如用火三周回山,不用火四周回山(不動不易蛾,如少人做絲,可遲一日回也)。稱繭(廿四兩秤)或七斤、或八斤為一吊(不可再少,恐做絲單薄無神氣也)。兩吊可做絲一車,必須安放匾內,令其涼爽。毛繭易蒸,恐其出蛾也(《育蠶要旨》)。若繭多天暖,則以甕罨之,以免出蛾(《西吳蠶略》)。
△涼山
编辑上山後三日,繭已做厚,須洞開窗戶,一切攔護之物皆撤去,使風氣往來,謂之涼山,亦曰亮山。蓋火盆已熄,繭恐複潮,必藉風以扇之,俾之常燥(《吳興蠶書》),易於繰絲,否則類多難繰而虧折寡斤兩矣(《烏青鎮志》)。
△采繭
编辑用花格竹者,先除去蘆簾,使死蠶、沙矢悉墜於地,然後采繭;不用竹格者,即就簾上采之。采時不貴速而貴浮,蓋老蠶中難免無一病蠶,草帚必自斃則烏爛,鹵莽采摘,決致觸破爛蠶,汙及浮繭,惟緩緩折去,有則摘出,庶免遺染(《吳興蠶書》)。
△較銖兩
编辑大眠後秤得六斤為一筐,率收繭一斤為一分,十二分為中平,過則得利,不及則失利(胡《府志》)。東鄉南潯左近,則以出火一斤得繭一斤為一分,遞增至六、七分為中平,十二分為上上矣。諺云:“蠶花廿四分”,乃頌禱之誇詞也(董蠡舟《樂府小序》)。
一云:舊規四眠蠶大眠一斤得繭二斤,三眠蠶大眠一斤得繭三斤為對花(湖人以秤上所劃斤兩數之星為秤花),言適如其額也。過則得利,不及則失利。嚐取四眠蠶之眠頭與繭細較之:出火蠶一兩約計二百五十六個,大眠蠶一兩約計六十三、四個,是出火長至大眠,實增四之三,好蠶計每兩二十二、三個,次者計二十六、七個,是一兩大眠個個成繭好者,應得二、三兩,次者應得二兩六、七錢。俗以蠶一斤得繭二斤為對花者,猶屬八折算也。采齊稱準,庶知一歲蠶事之豐歉(《吳興蠶書》)。
△安頓毛繭
编辑新采之繭有糸荒纏裹,謂之毛繭,最易蒸損,即難做絲,故以淨筐貯之,安頓清涼處,庶不發蒸(《吳興蠶書》)。
○擇繭
编辑諺云:“蠶忙不如繭忙”,言拗繭之功忙也。蓋回山之後即繼繅絲。毛繭堆屯,又易蒸損,須於兩、三日中治淨繭糸荒,抉擇精粗,以為繅絲計。其時甚促,故其功較蠶為更忙。常見村巷婦女交相援助,往往不算工食,祗取繭糸荒,亦古之通功易事法也(《吳興蠶書》)。
△拗繭除糸荒
编辑繭外散緒曰繭衣,俗謂之繭黃(董蠡舟《樂府小序》),亦作繭糸荒。糸荒不淨則蒙茸難繅,必逐繭翻剝,去此一層粗衣。蠶種不同,糸荒亦分厚薄。丹杵種之糸荒最厚,每繭一斤約有糸荒一兩。拗時須用疏眼篩盛繭,凡葉層、沙矢之夾雜糸荒中者,可以隨拗隨漏。若潮軟難拗,不妨略於太陽中晾之(《吳興蠶書》)。
△選擇
编辑有誤食熱葉及嘴傷,縈絲寬慢,其繭軟而鬆者,是為綿繭;有蛆生蠶複,繭成穿穴而出者,是為蛆鑽繭(《吳興蠶書》),亦曰香眼繭(大眠後為麻蒼蠅所咬,作蛹後蠅子自出,而有此眼也。蠶時蒼蠅必須常拂,點線香亦避。○《育蠶要旨》)。有不老化蛹,斃爛繭內,穢汁浸潤者是,為映頭繭(《吳興蠶書》),亦曰烏頭繭(胡《府志》),又曰爛死繭(《育蠶要旨》)。有薄緒纏身,赤蛹外露者,是為凹赤繭(《吳興蠶書》),亦曰薄繭(《育蠶要旨》)。四者皆屬蠶病。
有山火太旺,忽遽吐絲,不及周遍環繞,其繭一頭穿破者,是為穿頭繭;有黏簾附帚,結成深印者,是為草凹繭(《吳興蠶書》),亦曰棱角繭(限於地而不能舒展,故不圓。○《育蠶要旨》)。有蠶溺沾染,漬成黃瘢者,是為尿緒繭(《吳興蠶書》),亦曰推出繭(胡《府志》),又曰尿暈繭(為他蠶所汙○《育蠶要旨》)。有上山太稠,或二蠶、三蠶共成一繭者,是為同宮繭(《吳興蠶書》),亦作同功繭(胡《府志》),又作唐公繭,聲之訛也(董蠡舟《樂府小序》),四者止屬繭病(《吳興蠶書》)。
又有黃繭、碧繭。黃者緒粗,碧者質厚(董蠡舟《樂府小序》)。碧繭又名綠鬆繭。當一一選出,擇其圓白者,然後其絲光而且白。鄉人往往貪重,選之不淨,以致其絲黑色,其實多而不精,無益也(《育蠶要旨》)。
大率蠶豐收則繭皆整齊,歉收則繭多參錯。拗時逐一從手上經過,並須逐一簡擇,若遲至拗後清厘,又多費一番忙工夫矣(《吳興蠶書》)。
△分繭
编辑繭有中為絲者,有不可絲而為綿者,有絲、綿均不可而成絮者。其質各殊,其用亦迥別。
繅絲之繭,不計大小圓長,唯以緊、厚、瑩、淨為上。緊厚則絲多,瑩淨則絲潔。每淨繭八斤,可得絲一斤。
其不中為絲者:一同宮。眾口共縈,抽一緒即各緒纏繞,有粗鸑、不勻之病(按:亦可作肥絲,俗所稱唐公絲也);一尿緒。蠶溺鹹,著繭即黴,不任抽繹(按:亦可作肥絲);一草凹。象物成印,有印處其緒無論或凹或平,俱不能條分縷析;一穿頭(亦作𨇝頭)。結緒茸雜,引其端輒連繭躍起,足以撞斷他繭之係;一蛆鑽。攻刺成穴,灌水即沈,無從率掣其緒(按:此二種並以有孔則緒斷,故不可繅)。斯皆不中為絲而成綿者也。
其不可為綿者:一凹赤。疲軟飄薄,不堪挪輾;一映頭。臭腐穢濁,汙絲損繭,貽累滋多;一綿繭。蓬鬆棼亂,入水翻撈,唯紐結成片,斯皆不中絲、綿,而止成絮材者也。
繅絲繭中,雜一、二綿、絮繭,即足增淨絲之疵;綿、絮繭中雜一、二可繅之繭,又當為良繭惜。唯拗擇之時,一一剖析分儲,不使熏蕕同器,斯繅絲無雜猱之患矣(《吳興蠶書》)。
黃繭、綠鬆繭可做經絲,亦可作緯絲。黃絲染紅色最鮮(《育蠶要旨》)。一云黃繭別繅,以為絲縛(胡《府志》○按:雖志有此語,今人未見有用之者)。
○繅絲
编辑煮繭抽絲,古謂之繅,今謂之做(《吳興蠶書》)。先取繭暴日中三日,曰晾繭,然後入禍動絲車(胡《府志》)。陰雨則火烘之,使蛹不化,得以徐繅之,諺曰:小滿動三車,謂油車、水車、絲車也(董蠡舟《樂府小序》)。
凡絲之輕重以兩計,或十兩為一車,或十餘兩,或二十餘兩,至不等也。鄉人故有大車頭、小車頭之名(董恂《南潯蠶桑樂府小序》),四車為一把(《西吳蠶略》)。頭蠶絲光而韌,二蠶絲鬆而多鸑。各鄉所出,有粗有細,粗者兩緒做,細者三緒做,俱隨其鄉之所習,昔人稱細而白者為合羅,稍粗者曰串五,又粗者曰肥光(按:今稱粗絲為肥絲,蓋本於此),見宋雷《西吳裏語》(《吳興蠶書》)。又有荒絲,絲之最下者,即屑絲也(《湖錄》),今則無此等名目矣。
凡繭初采,蠶𧍪皆嫩,絲不易繅,過七、八日蠶𧍪已老,亦不易繅,唯四、五間為恰好時候,並工急做,則成功易,且得絲多(《吳興蠶書》)。
絲欲其細而白。欲白必多換湯水,欲細不可惜工夫。
絲必欲其好做,好做則蠶蛹身上無衣,絲多而工夫不費。若好做而繭選得白,是為上號,倘繭白不好做,終是次號,因繭在湯中多滾,去其顏光矣。其故由於上山時潮濕悶熱,則絲必不好做。上山之不可不講究如此(《育蠶要旨》)。
近時多有往嘉興一帶買繭歸,繅絲售之者,亦有載繭來鬻者(董恂《南潯志稿》)。
△澄水
编辑絲由水煮,治水為先,有一字訣曰“清”,清則絲色潔白,須於半月前用舊缸貯蓄以待其清(繅絲之時恒多雨水,河流漲溢,渾濁難清,故須先時預貯,缸舊則水不泛)。如或不及預貯,臨時欲其澄澈,當取螺升許投之。螺涎最能潔水。大忌用礬,絲遇礬水,色即紅滯。又須明水性,使水不為絲疵,山水性硬,其成絲也剛健;河水性軟,其成絲也柔順;流水性動,其成絲也光潤而鮮;止水性靜,其成絲也肥澤而綠。山水不如河水,止水不如流水(止水不宜獨用,須流水對半調和,以其色太綠也。○《吳興蠶書》)。勿用井水,用井水者絲不亮(《廣蠶桑說》)。
△儲薪
编辑亦須揀擇,最好是栗柴(按:即橡櫟樹),桑柴次之,雜柴又次之,切不可燒香樟,其氣能使絲紅色(《育蠶要旨》○按:薪宜乾,故必預備曬燥)。
△安灶
编辑做絲之灶,不論缸灶、竹灶、磚灶,總宜於數日前砌就,使泥皆乾燥,方易透火。缸灶、竹灶須安置平穩,不可稍有欹側。釜宜大、宜舊,大則可多容水,舊則見水不鏽(鏽則汙絲,新釜見水即鏽。如用新釜,釜內須先以油擦之。○《吳興蠶書》)。灶高二尺,寬上窄下,使繅絲者有容膝處也。置鍋其上,以泥護之,勿使漏煙(《廣蠶桑說》)。必須用煙囪,使煙直透,絲上無煤氣(《育蠶要旨》)。灶左須設一木盆架,高使與灶齊,以盛蛹與繅不上絲之熟繭(《廣蠶桑說》)。
△排車
编辑安頓車床,宜貼近灶基,傍灶一麵床腳,須墊高三、四寸,使床身稍側,高則牌坊可架釜麵,側則車軸利於旋轉。床腳之橫檔用繩纏絆,以石壓定,石不可輕,恐車床移動,又不可高,恐礙貫腳之轉運。貫腳中之椹(音砧)木,須擊之使緊,不緊則貫腳為絲所束,必致逼入軸中,與椹木齟齬,難以脫軸矣。床之上有牌坊,所以綰絲。有牡娘鐙,有秤,所以運絲。床之外有踏腳,所以轉軸,並須一一布置周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吳興蠶書》○按:車軸方輪上,先以新潔白布圍之,所以襯絲,謂之車衣)。
△打緒頭
编辑釜中貯水八、九分滿,灶內架粗塊乾柴燒之,候水大熱,然後下繭,用做絲手就水中將繭左剔右撥,令繭推蕩滾轉,挑惹起絲,謂之打緒頭(按:宜用絲快挑撥)。隨以一手撚住粗緒頭,就水麵上略提掇數度(按:此則必用手),使各繭粗鬆之絲並好一緒,看緒頭下之絲光潔,即將粗緒頭摘去,是為絲筋頭,亦曰絲拖頭。凡剔撥緒頭,用手宜輕,如重手攪撥,或以做絲手纏繳數過,及提掇起四、五尺高,是繭上好絲,十分中已為緒頭去其一,絲之分量何能不減(《吳興蠶書》)。
△分綹上軸
编辑抽繹繭絲,唯憑軸運,緒頭既清,即須分綹上軸,以引其端而竟其委。兩緒做者分兩綹,三緒做者分三綹,各穿過牌坊板上之絲眼,引上響緒(即竹豁)。將絲頭於響緒下交互繳一轉,使響緒隨絲運動,遂率上車軸,舉足踏動腳板,往來伸屈以運車軸,軸轉絲抽,啞有聲。顧絲之上軸不可直運,直運則係聚於一處,並而難分,即不足供絡緯之用矣。當取絲捺入秤上之送絲鉤,俾之左右移動,秤左右移,絲亦左右移,其上軸也始橫斜交錯而無直縷(《吳興蠶書》)。
△勻繭窩
编辑絲以勻為主,或粗或細,須使始終如一,然絲之勻全在繭窩勻(《吳興蠶書》)。三、四枚合成一緒者細,至七、八枚則粗(董蠡舟《樂府·小序》)。一云粗絲以二、三十繭為一窩,細絲以六、七繭為一窩,多則損之,少則益之,不得乍多乍少(《吳興蠶書》)。
△撈著衣
编辑凡繭做薄而見蠶𧍪者謂之著衣,須撈出不可使𧍪脫出,𧍪若脫出,其衣即黏連蠶蛻,上抵絲眼,足以撞斷絲綹,否或徑過絲眼,與綹相並,使光潔之絲,突增粗鸑,實絲之病也,然去之須待其薄如紙。若太早,則衣厚而損絲之分兩,又脫出之𧍪在釜,水最渾,亦宜速去,毋使浮沈以汙湯(《吳興蠶書》)。
△添絲接綹
编辑繭窩抽繹良久,必有絲先盡而脫𧍪者,有絲中斷而揚開者,繭漸減少,絲即失之太細,宜酌量增添,況揚開之繭浮遊釜麵,若不搜緒歸窩,適足使繭煮熟,須掠聚一處,添入生繭伴,打起緒頭。蓋揚開之繭,絲已光滑,不易打撈,必以生繭伴打,方能惹起絲緒,謂之伴繭。將清絲抽出,斟酌肥、細,分搭入窩中,自能蟬聯而上,無接續之痕(《吳興蠶書》)。
△辨生熟重輕
编辑凡繭生則絲重,熟則絲輕。繭之熟由於繅之緩、手足遲鈍、轉運不捷、繭在釜久、適足煮熟。故打緒宜速,腳踏宜緊,眼專覷窩,手頻撥繭添搭。緊踏緊轉,則繭皆歸緒,即時繹盡而不煮熟,絲成自增銖兩矣(《吳興蠶書》)。
△理野絲
编辑凡絲上軸,不可隨手亂搭,亂搭則堂口、板爪之間(絲在貫腳之背者,謂之板爪),多縱橫遊揚之絲,是為野絲,雖無甚害,終不美觀,唯於上軸時引絲使直,然後入送絲鉤,自不致雜亂無章(《吳興蠶書》)。
△防跳花
编辑絲著貫腳,須錯綜其綹,則緒鬆而易分,方不礙於絡緯。若牡娘繩寬縱,則鐙隨軸運,鐙之棱角盤旋處,不能變動,即綹綹著於原路,而成花紋,或大塊,或細塊,其緒並而不可分矣。唯用油注於繩上,繩得油則潮而緊(用水亦可,然水易乾,不如油之常潤)。轉移之間,自能參錯,並將絲秤頻頻抬動,即不成花(《吳興蠶書》)。
△防走板
编辑車之有秤,所以約束絲緒,使之錯綜旋轉。然秤之移動全憑一牡娘繩,繩之寬緊,終始如一,則運絲於軸,板爪整齊,起棱鬥角,如寬緊不常,則秤亦左右無定,板頭即有偏東、偏西之處,是為走板。雖無損於絲,終是一病(《吳興蠶書》)。
△蓋面
编辑絲將脫車,須揀取緊厚圓淨之繭數兩,做絲蓋之,謂之蓋面。細細板板,縛開不相套襲,宜逐板蓋用揀出之繭,打一緒分入各窩中,將熟繭緒摘出,俟抽至半,又另以生繭打一緒續之,仍摘出熟繭,如此則窩中無一熟繭,其絲自生而有光(摘出之熟繭,以水養之,另做一車之底)。粗絲兩板相套可止,蓋一板用揀出之繭打一緒,搭入熟繭窩中,俟上絲眼,將熟繭書摘出,並歸一窩,更替抽換,一窩純生,一窩純熟,繭盡脫車,以生者外襲,倍覺光采(此為求售計,不妨存內外生熟之別。今之作偽者,恒以苧麻椎熟,搭入板爪中,或更鑲入鐵片,以增銖兩,此則小人之譸張為幻矣。○《吳興蠶書》)。
△換湯
编辑絲之色,湯清則鮮,湯渾則滯,故絲釜之湯,不可不頻換,然待其渾而後換,則時清時渾,即不能一色到底矣。精於治絲者,時時察看湯色,微變即取出三之一,以清熱水添滿,頻頻添換,謂之走馬換。湯之色始終如一,絲之色亦始終如一矣(《吳興蠶書》)。
△架火
编辑絲灶架火宜緊對繭窩,或旺或微,須審察繭性。繭有宜涼湯者,有宜熱湯者,極宜斟酌。凡湯之涼熱,以蠶𧍪之浮沈為準,沈則湯涼,浮則湯熱,要在火力長勻,無忽旺忽微之失,則做絲者易於調劑矣(《吳興蠶書》)。
△煽車火
编辑絲從水出,必用火炙。軸上約做絲兩許,即以砂盆爇炭焙之,謂之“煽車火”,亦曰“車頭火”。爇大炭盆,離車軸約五寸,緊對絲板安頓(按:肥絲兩板用兩盆,細絲三板用三盆)。用石墊高,少側向裏,火益旺益佳,時時加炭,絲之顏光,全在此火。火旺則絲鮮明,火微則僵邊而色滯(絲潮則邊相並,謂之僵邊。 ○《吳興蠶書》)。所用之炭,須無煙,且不爆者,煙則熏壞絲色,爆則燒斷絲條(《廣蠶桑說》)。
△各繭做法
编辑繭有颺緒者。抽緒上軸,數轉即斷,宜以火𤋾燥,沸湯做;有生𨇝者。上軸即𨇝,宜灑水潤潮,溫湯做;有熟𨇝者,上軸不𨇝,繅至中,突然上撞,宜摘出,免致𨇝斷緒頭;有揚且𨇝者,湯熱即𨇝,湯涼即颺,須燒火者調劑得法,耐性緩做。至尿緒、映頭,亦屬好繭,但一為溺汙,須擇其斑點少者,用醋微洗之,即可做;一為死蠶所汙,其色濁,不可與他繭雜,須揀出另做,勤換清湯。他若黃繭,其絲染色極鮮,唯不得與白繭同做。綠繭其色微嫩,用以蓋面,能增絲之光采(《吳興蠶書》)。
△脫車
编辑粗絲日脫一車,細絲須日半或兩日脫。先須除去野絲,挑浮粗鸑,用苧皮或粗線鬆薄絲板,以硬樹為送椹(音砧)木抵住,椹木之小頭,用椎重擊,椹即脫矣。擊不可偏,恐傷絲,隨取車軸離床,將絲連車衣揭之,揭不可重,亦不可速,恐烈破板爪。更用苧皮或粗線縛定,藏燥潔處(《吳興蠶書》○按:絲入市必先絞之成把,乃以絲縛縛之。若散板不絞,唯不成車之絲如此耳)。
△擇良工
编辑絲之高下,出於人手之優劣。同此繭,同此斤兩,一入良工之手,增多絲至數兩,而勻稱光潔,價高而售速,故不可不慎擇其人也(《吳興蠶書》)。
《大清一統志》:“湖州府土產絲”。《明統志》:“各縣皆出”。《舊志》:“菱湖、洛舍者第一。”高士奇《金鼇退食筆記》:“西十庫在西安門內,向南丙字庫,每歲浙江辦納本色絲、綿,合羅絲、串五絲、荒絲,以備各項奏付”。李吉甫《元和縣志》:“湖州開元貢絲布”。《吳興志》:“絲”。《續圖經》載,又《舊編》云:“安吉絲尤好,今發上貢絲五萬兩,係安吉以稅捐折”。又:“湖絲雖遍天下,而湖民身無一縷,可慨!”勞《府志》:“絲、頭蠶為上,柘蠶次之,屬縣俱有,唯菱湖、洛舍第一”。張鐸《湖州府志》:“絲出歸安、德清者佳”。《湧幢小品》:“湖絲唯七裏尤佳,較常價每兩必多一分,蘇人入手即識,用織帽緞,紫光可鑒。其地去南潯七裏,故名。有即其地載水作絲者,亦祗如常,蓋地氣使然”。《南潯鎮志》:“舊以七里絲為最佳,今則處處皆佳,而以北鄉為上”(按:有他處攜繭至湖瀕繅之者,謂之南繭北做,絲肆中老眼能識之)。
○剝繭
编辑繭質過厚且粗,繅時浮沈水麵,不得盡其緒,曰軟繭,留以作綿,取蛹棄之,或以油煎食之,曰棨蠶女(董蠡舟《樂府小序》)。
卷四
编辑○作綿
编辑絲有頭蠶、二蠶之別,以頭蠶為善,綿亦如之。
綿之上者,同功繭所作,謂之純綿,推出次之,蛾口又次之(繭已出蛾者。○按:俗稱紅口繭),烏頭、軟繭為下,俗謂作綿曰剝綿兜(董蠡舟《樂府小序》)。手綿剝在手上,環綿則竹環(《育蠶要旨》)。須於晴日,遇陰雨則綿不速乾而縷脆(胡《府志》)。
頭蠶之綿韌,二蠶之綿鬆。偽者以繭糸荒雜之,甚有攙和白石粉以取重者,謂之藥綿(繭糸荒綿易敝,當拗繭時,預為剝綿地步,每拗一繭,取糸荒翻套木槌上,套至十數層取下,用草一莖環其中,以便剝時分開率扯,攙和同功、蛾口綿中,規取善價。石粉取其色白、體重)。
湖地之綿,以出烏鎮者為上,勻薄如紙,瑩淨如玉,大要不可邊厚,亦不可使中厚,須層層勻展、內外如一。最忌有繭片成塊,或穿破如網。其色之潔白,雖由淘洗之功,然亦須當日曬燥,方有光采。若遇天陰,色雖白而終滯。古者年五十始衣帛,今湖人無老無幼,俱藉此禦寒,其輕暖適體,遠勝木棉也(《吳興蠶書》)。
△淋灰湯
编辑煮繭須灰水,用稻稈燒灰,入籮取水,再四淋之,其澄澈較速於樹柴灰。欲辨灰水濃淡,用碗盛香油半杯,衝以澄清,其水淡者黃,濃者白,以色如豆腐漿,無一點浮油為度(《吳興蠶書》)。
△煮繭
编辑繭必煮熟,方可成綿,須用綿包裹(不包易亂)。煎滾灰湯下釜煮之,又以大碗盛香油一杯,入灰水中衝滿,俟繭將熟,分一半勻澆釜中,煮一、二沸,將繭翻轉,以所留一半油澆入再煮,務使極熟。亦有用柏油者。凡煮繭灰水輕則綿濁,重則綿颭。如油輕則綿澀,煮不熟則綿成塊而不勻,太熟則綿又爛,須各得恰好乃佳(《吳興蠶書》)。
△淘洗
编辑繭潔浮則綿白,煮既熟,繭中穢濁悉已沸去,宜乘熱取置河中淘洗之,淘用篩盛繭,於水麵蕩滌數次,不得揉攪,即連篩掇起,就岸上按去濁水,再按須按出水清,繭方潔淨(《吳興蠶書》)。
△剝手繡
编辑綿套於掌者為手繡。用大木盆,上鋪蠶篩,取淨繭置篩中,逐個剝開,翻套於手掌上,摘去蠶𧍪、蠶蛻,大率同功繭可套十五、六個,小繭可套三十餘個。更取清水一桶,將掌上所套者,就水中雙手展拓,使圜轉寬大,以便上環(《吳興蠶書》)。
△上綿環
编辑綿不上環,則口小而不適於用。用大木盆滿貯清水,中置綿環(按:環以用為之),兩人取手繡就水中扯約尺餘長,複移轉,扯之使方,即帶水上於環上,用力撳下,則彎環如兜,名曰“綿兜”。凡上四個手繡,可成一厚綿兜,取下絞乾,日中曬曝(《吳興蠶書》)。
△水浸
编辑凡煮熟之繭,須用水浸,不可使乾。若一日不能剝盡,及已剝之手繡,當日不能上環,並宜以淡油灰水養至次日,再剝再上(《吳興蠶書》)。
《大清一統志》:“湖州府土產綿。”《唐書·地理志》:“湖州土貢綿。”《舊志》:“各縣出,武康有鵝脂綿為最。”《吳興志》:“《舊圖經》載《舊編》云:武康綿號鵝脂,上供經納內藏庫,今發上供綿歲五萬餘兩。安吉以產絹,和買折納。”《烏青文獻》:“大環綿,頭蠶造成,白如雪,甚韌。他處不及。”《湖錄》:“綿以頭蠶,同功繭作者為上,若軟繭綿,綿之最下者也,用織綿紬,曰軟繭紬。”
○澼絮
编辑絲釜中撈出之著衣、上岸(繭薄者為著衣,厚者為上岸)及烏爛繭、繭糸荒之屬,俱不堪為絲、為綿,俗通名之曰“下腳”,以其不材而賤之也。然煮而治之,既足禦寒,複可績線,以供經緯之用(《吳興蠶書》)。繭糸荒、澼花、滯頭三種,並可撚綿線,總名水絮。絲拖頭亦可撚綿線,但視純綿為費工耳(《南潯鎮志》)。蠶之所吐,真無棄物。諺云:“賣貴葉不如養病蠶”,正以蠶雖歉收,絲之外,必有此等贏餘,實日用所不可缺也(《吳興蠶書》)。
△煠汏頭
编辑汏頭即著衣(《吳興蠶書》),亦作䈆頭,亦作�頭,又名滯頭(《南潯鎮志》)。做絲終日,著衣堆積無算。人手眾者,即可剝去蠶𧍪,使繭殼潔淨,若無人翻剝,晚須以清水煮之,俟半熟,就釜中翻轉再煮,俟極熟取出,將蠶𧍪𢾑淨,自成片段,隨於河中汏去汙濁,故曰“汏頭”。次日晾乾,凡蠶蛻、𧍪殼之留餘不盡者,𢾑剝使盡。做絲畢,乘暇以水浸去汙濁,仍於河中汏淨置篩上、或蘆簾上,用細竹竿就河中擊之,至絲緒颺開,潔白如玉,方取起曬燥,衣被中皆可襲以禦寒(《吳興蠶書》)。
△煮繭糸荒絲筋
编辑繭糸荒拗出須曬燥,𢾑去蠶沙、葉屑,用清水煮熟,溪中洗淨,堆置簷下陰處五、六日,每日以清水淋洗,不淋,色不白,隨取就溪中敲擊成絮。絲筋頭煮熟,即向溪中洗擊,不必如繭糸荒堆置陰處也(《吳興蠶書》)。剝繭衣合之成絮,納被中禦寒(《烏程劉志》)。
△煠軟繭
编辑上岸、烏爛等繭,悉先焙燥去𧍪,止存繭殼,故名軟繭(《吳興蠶書》),亦曰澼花(《南潯鎮志》)。用清水煮極熟(烏爛繭宜隔宿用水浸,去汙濁方煮)。向河中浣洗擊鬆,較汏頭瑩淨(《吳興蠶書》)。
△忌油灰水
编辑灰水最去濁,亦極能損物。治絮用灰,取其剝穢。然絮之易黴,實由於此。油取潤繭,日久色必變黃,故治絮宜用清水煮,不宜用油灰水。絮成後用以績線,慮其澀滯,則以豬脊髓揉於溫水中,浸之使潤,不唯無黴爛之患,抑且肥膩粹白,永不變色(《吳興蠶書》)。
○生蛾
编辑蠶之種不一,所出之地亦不一。丹杵種出南潯、太湖諸處,白皮種、三眠種、泥種出千金、新市諸處,餘杭亦出白皮及石小罐種。有以賣種為業者,其利浮於賣絲。當出蛾之後,鄉人向各處預購,謂之定種,每幅紙小者值錢千文,大者千四、五百文,亦有購取諸種向各村鎮鬻賣者,謂之闌路種,其價頗賤。但鬻種之家唯利是圖,恒以不中為絲之繭生之,未有別留種蠶者。夫蠶之得失,雖由飼養所致,然亦必須種好,方不易受病,故育蠶者當自留種蠶生子,不可苟且買種也(《吳興蠶書》)。
△擇種蠶
编辑留種之要,在先擇蠶。種蠶無病,子方無病。大眠後當揀取整齊、強健之蠶,日以蕻頭葉飼之(蕻,胡貢切,枝頂最茂處也)。蕻頭力旺,蠶食之其力始旺(《吳興蠶書》)。必頻頻飼之,勿令稍餓(《育蠶要旨》)。一切㯩換諸務,更宜勤慎,老則另棚上之,溫以微火,俾速成繭(《吳興蠶書》)。一云不可用火(《育蠶要旨》。按:用火無礙)。
凡繭之尖細、緊小者雄,圓厚慢大者雌,采時對半兼收,拗盡繭糸荒,置於通風涼房內淨筐中,一一單排,不宜重疊堆積,致傷鬱蒸(《吳興蠶書》)。勿搖動,搖動則受驚,蛾不能生子,俗謂之癡蛾。勿靠牆、靠柱,防鼠也。若前此未及擇蠶,則於簇之上半截(在下半截者少子)擇繭之堅硬潔白者留之(《廣蠶桑說》)。每繭二斤半,生子可滿一幅紙,紙大者需繭三斤(《吳興蠶書》)。大約留種繭十斤,可得三眠之蠶四十斤(《烏青文獻》)。
△提蛾
编辑俗云:“十八日蛾頭轉。”言蠶𧍪化蛾之期也(《吳興蠶書》)。天暖旬餘即出,然極遲亦無過十八日者,故俗有蛾頭長、蛾頭短之語(董恂《樂府小序》)。蛾餂出繭口,金門(黃色)為上,銀門(白色)次之(《育蠶要旨》),多在子、丑、寅三時。其性淫,出繭即交,須時時照料(《吳興蠶書》),否則即於繭上配合,俗謂之抱繭對,而對之時刻不準矣(《廣蠶桑說》)。
出一蛾即提一蛾,分雌雄各貯一器(《吳興蠶書》)。腹小者雄,腹大者雌(《廣蠶桑說》)。器內密豎草帚,使蛾群集帚上,不致鼓翅盤旋,遊走無定。不可任其自相配偶,任蛾自偶,則蛾出有先後,即交有遲早,不能齊壹矣(《吳興蠶書》)。
△放對
编辑蛾之出繭,天明即止,日初升即提集雌雄各蛾,使之同時配偶,謂之放對。蛾須一一揀擇,凡拳翅、禿眉、焦尾、赤肚等,概棄不用(《吳興蠶書》)。如未對,即將雌雄捉成對(《育蠶要旨》),須其數相當,設有多寡,留其餘以待未出之蛾。既對之後,一一提置空筐,關閉門戶,勿令見風,見風則易拆散,滿筐擾亂矣。亦有不見風而拆散者,謂之走對,將兩蛾提置一處,以小杯覆之,則複對(《廣蠶桑說》)。
△解對
编辑蛾交須氣足,以六時為期,自辰至酉,其氣方足,其交亦鬆,即解去雄蛾,取雌蛾勻輟連紙上,每幅約三百五、六十蛾,看疏密增減。連紙須緊厚(按:亦有用布者。蠶種紙出剩縣者最佳,乃知《沈氏樂府》用剡藤字,非泛辭也)。先以滾水泡過曬乾,生子方不脫落(《吳興蠶書》○按:《烏青文獻》云:沃以繅絲之湯)。淺交不可,過交亦不可。如雌多雄少,雄蛾可復對,解開時須深黃昏方可(《育蠶要旨》)。
○布子
编辑用桑皮紙每方廣尺許為一幅,引蛾布種其上,鄉人謂之蠶種紙(胡《府志》○按:布者曰種布,亦曰種連)。子以勻為貴,疏不留白,密不成堆,須人為提攜左右之。連紙宜掛起,不宜平鋪,俾無力之蛾盡墜於地,其踞於紙者,各精力充足。所生之子,方純而不雜(《吳興蠶書》)。有空缺處,須即日補之,越宿再補,則來年蠶出不齊矣(《廣蠶桑說》)。晝則避光,夜卻留燈(《西吳蠶略》),庶便檢點蛾之遊行紙外及生子不勻處(俗謂不用燈火,暗中生者,蠶即病暗脰頸,若依此說,則病亮頭者,又當歸咎於用燈矣,殊屬荒謬。○《吳興蠶書》)。
△種宜一朝生
编辑蛾之出繭,約三朝始齊。第一日謂之破膘,所出不多;第二日為旺朝;第三日為末朝。提蛾生子,每紙一幅,必於旺朝一日生足,則次年之出蟻亦齊。若兩日、三日陸續布滿者,蟻即不能一朝齊出,故初生之苗蛾及後出之末蛾,皆不可用(《吳興蠶書》)。
△種有變換
编辑當生子之時,天暖子即多,天寒子即少,有不因炎涼而一歲獨多、一歲獨少者,至若同此種子,育之數年,或繭形變小,或絲之分兩變輕,須仍向原出之地易種育之。老農云:“欲知種之變否,即於做絲時驗蠶𧍪,凡𧍪色白者為未變,有黑翅者為已變,宜換種”(《吳興蠶書》)。
△淡子
编辑不交而生者為淡子,蛾若雌多於雄,無與為偶,至晚即生淡子矣,淡子色不變,久之自癟,不能成蠶(《吳興蠶書》)。
△新定子
编辑生子後取蛾之有氣力者再配之,則複生矣,是為新定子。子少之年,亦有取以為種者,究不如前所生者之佳(《廣蠶桑說》○按:雌蛾再對生子,變三眠種,唯雄蛾可再對)。
△喜紅子
编辑原蠶生子,皆環轉如錢,不與諸蠶同,中有一種帶紅色,俗以為吉祥之徵,名曰喜紅子,至夏蠶之子,則又散布而不成圈矣(《吳興蠶書》)。
△梅蠶
编辑黃梅時出者為梅蠶。凡蛾交未久,或自解散不複配合,所生之子,即於黃梅中成蠶而出,化育之氣不充,雖生不長,隨飼隨斃。間有老者,亦唯作薄繭而已(《吳興蠶書》)。
△送蛾
编辑俟子滿,將蛾祝而送之(《西吳蠶略》)。小兒引置水盆,旋轉而遊,祝曰:“阿蛾轉團團,今年去了來明年”(胡《府志》)。
○相種
编辑蠶蛾布子,參錯不齊,村嫗以相種為業者,就種之斜、整、疏、密,擬其形似,撰為致語,以占吉凶相欺誑,曾無中也(胡《府志》○按:此風唯南鄉盛行)。
○藏種
编辑貫以桑皮,忌麻苧之線。懸於涼處,忌煙熏日炙(《烏青文獻》)。其色必戰紫,戰色後可用石灰篩在上麵(《育蠶要旨》),但要勻,不要厚,以不露蠶子為度。不以石灰製之,則梅風一起,即破殼而出,不能留至來春矣。隨即折好,以小帶縛之,懸靜室(《廣蠶桑說》)。交夏時,必須用綿薄包,外麵用紙裹好,恐有蠹魚傷子。待浴種時再打開,浴後仍必包裹,來歲方得無礙(《育蠶要旨》)。
○望蠶信
编辑繅絲時,戚、黨鹹以豚、蹄、魚、鱐,果實、餅餌相饋遺,謂之望蠶信(董蠡舟《樂府小序》)。有不至者,以為失禮,蓋非特蠶時禁忌,久絕往來,亦以蠶事為生計所關,故重之也(《遣閑瑣記》○按:此風東鄉尤重)。
○賣絲
编辑小滿之日必有新絲出市,諺云:“小滿見新絲。”(《湖錄》)列肆購絲,謂之“絲行”,商賈駢坒,貿絲者群趨焉,謂之“新絲市”(董蠡舟《樂府小序》)。白之頓葉者,至此轉而頓絲焉(董恂《樂府小序》)。細絲亦稱“經絲”(經,去聲),可為緞經,肥絲可織紬綾。有招接廣東商人及載往上海與夷商交易者,曰“廣行”,亦曰“客行”,專買鄉絲者曰“鄉絲行”,買經、造經者曰“經行”。別有小行,買之以餉大行,曰“劃莊”。更有招鄉絲代為之售,稍抽微利,曰“小領頭”,俗呼“白拉主人”。每年杭州委員,來采辦北帛絲,蘇杭兩織造,皆至此收焉(《南潯鎮志》)。
○紡織
编辑△紡織具
编辑《南潯鎮志》:“絡絲有子,有豁車,有碌碡,戽絲有戽車,有緯管,合絲作經有經車。”《雙林鎮志》:“織絹先絡絲,有絡度、有挑頭,受絲有貫,有棹梗,經絹則橫紵作以穿絲,曰撩眼,兩旁植木作鋸齒形,曰杷頭,中鑲長木,曰經幹木,盤絲曰運床,承絲曰狗頭,機上坐身者曰坐機板,受絹者曰軸,絞軸者曰緊交繩,曰緊交棒,過絲者曰筘,裝筘曰筘腔,撐絹者曰幅撐,掛筘曰捋滾繩,上曰塞木,推筘者送竿棒,提絲上下者曰滾頭,有架有線。掛滾頭者曰丫兒,踏起滾頭以上下者,有踏腳棒,有橫沿竹。花捐機有旗腳竹、旗腳線、擷花線、有旗坑潭。攀花有接板,架板如梯曰花樓。凡織散絲者一梭,縐紗則順逆二梭。緯絲有搖車、有緯管,打線有車頭、有扯車,天潮則筘下用火盆,燥則噴水。織紬布之機,女工用平機,與絹機相仿,唯客工用棧機,製度迥別。”
△造經
编辑《南潯鎮志》:“經讀去聲,合二絲為一,以經車紡之成經,必塗以餳,取其黏潤也。自紡其絲,售於經行,曰鄉經;取絲於行,代紡而受其值,曰料經。”
△打線
编辑《雙林鎮志》:“以白絲雙股打成包,頭機所用。有花本線、旗腳線、橫線、直線、滾頭線等名。縐紗必用單股緊絲,兩棱順逆合成,業打線者甚眾焉。”
△打綿線
编辑《南潯鎮志》:“銅叉木柄,左手擎之,置綿於叉上。又有木鋌,貫銅錢十數文,上貫蘆管,其形如錘,以右手旋轉,撚綿成線,繞管而積。”劉沂春《烏程縣志》引《湖婦吟》云:“蛾口不作絲,作綿還打線,左手擎綿叉,右手蘆錘旋。縷轉如妾心,一日幾千遍”是也。《吳興蠶書》:“績絲成線,謂之打綿線。湖地所產之綿紬,藉此織成。凡線不論粗細,以光潔勻緊為貴,鄉村婦女,晚作晨攻,得寸則寸,得尺則尺,此婦女消閑之活計也。”
△織絹
编辑《吳興志》:“《舊圖經》重麵絹,今唯納衣絹,歲萬匹。”《舊編》云:“武康、安吉絹最佳。”勞《府志》:“絹闊而長者為官絹,今納貢又有狹小絹。”栗祁《湖州府志》:“有官絹、生絹,唯局絹有五色,可同嘉興。”邢澍《長興縣志》:“前明長邑歲貢絹匹。”《練溪文獻》:“絹有篩羅、神袍等名,而屠村絹尤著。” 《雙林鎮志》:“杜生絹以粗絲為之,有冬生絹、夏生絹二種,又有燈絹、裱絹,俱付別工小機織之。元時有絹莊十座,在普光橋東。凡收絹,黎明入市曰上莊,辰刻散市曰收莊,主其事者有司歲、司月。取絹者曰絹主,售絹者曰機戶。凡絹染皂,必煮以橡鬥、針沙,漂以清流,敷以蕨粉,搗以砧石,抹以絮布,其工最繁,故染有灶、有場、有架,名皂坊,唯耕塢一帶居民為之。又有小絹,雜用紅白粉,充作蘇、杭市中人物花草,名燒灰絹,其最下也。又有一種膠坊,取綾絹之極輕而染色者,拌以粉名曰膠,用刀刮治之,或砑以石,謂之膠綾粉絹。”《新纂湖州府志稿》:“王獻之書羊欣白練裙,練即絹也。梁武帝小名阿練,因改練為絹。”
△織包頭絹
编辑《雙林鎮志》:“包頭絹婦女用為首飾,故名,唯本鎮及近村鄉人,為之通行天下。閩俗男子亦裹首。北地秋冬風高沙起,行者罩麵護目。通稱清水包頭。明正、嘉以前,祗有商溪紗帕,隆、萬以後,機戶巧變百出,名目甚繁,有花有素,有重至十五、六兩,有輕至二、三兩,有連為數丈,有開為十方,方自三、四、五尺至七、八尺,其花有四季花、西湖景、百子圖、百壽、雙蝴蝶、十二鴛鴦、福祿壽喜、八寶龍鳳、雲鶴、盆景花籃等樣,其名有加長、放長、中六、真清、福清、提清、蕩膠、緞本、波絹、輕長、加闊、細粉、出灰、漿綾、五縐、六縐、加縐、放縐、花縐、準連、分兩、清光行腳地、改連等名。各省客商雲集貿販,裏賈往鬻他方不絕,今買者欲價廉,而造者愈輕矣。”
△織紬(或作綢)
编辑《大清一統志》:“湖州府土產紬。”《舊志》:“出菱湖者佳。”《吳興志》:“《舊志》:土產花綢、唐貢綢,今夏稅納產綢四千餘匹。”勞《府志》:“湖紬散絲而織曰水紬,紡絲而織曰紡紬。”《烏程劉志》有“光絲紬、花絲紬”。《仙潭文獻》:“線紬者,絞絲成縷而織,裁為衣衾,可數十年不敝。”
△織綿紬
编辑《烏程劉志》:“有綿紬、花綿紬、斜紋紬、兼絲紬,□抽綿線而成之者。”《雙林鎮志》有“藍邊、紅邊等名,又有絲經綿緯、綿經絲緯等紬,綿經木棉紗緯名木絮紬,最下”。《仙潭文獻》:“綿紬以綿線染淺深黃、褐二色,間配以織,絕類山左蕉繭。”《湖錄》:“今處處有之,然高低不啻倍蓰,佳者謂之杜機,惡者謂之客蓰。客蓰唯以漿勝,雖鬆薄易於動目,杜機有水縐,不甚裝飾,而價比客蓰為昂,稱為勩著云。”
△織綾
编辑《大清一統志》:“湖州府土產綾。”《唐書·地理志》:“湖州土貢御服烏眼綾。”《明統志》:“各縣皆出”。《吳興志》:“今發上供綾五千餘匹,並安吉縣折納到。”《舊編》云:“亦出武康、安吉。”勞《府志》:“湖綾唐時充貢,謂之吳綾,今有二等散絲而織者,名紕綾,合線而織者,名線綾。其綾練染,光彩異於他處,唯郡城中織之。”《湖錄》:“烏眼二字未詳。”《德清陳志》載有“花綾、素綾、串五綾”。《雙林鎮志》:“散絲所織有花有素,有帽頂綾、裱綾,裝潢書畫,造作人物所用,以東莊倪氏所織為佳,名倪綾。奏本面用綾上有二龍,唯倪氏所織,龍睛突起而光亮,其法傳媳不傳女,女嫁倪家灘王姓,而倪綾之名不改。”
△織包頭綾
编辑《湖錄》:“雙林又有包頭綾。”
△織紗
编辑《大清一統志》:“湖州又出各色紗,雙林出包頭紗(按:《一統志》:不載縐紗蓋統於紗也)。”《吳興志》:“紗。”《續圖經》載:“今梅溪、安吉紗有名。”勞《府志》:“紗有數等,出郡城內。”《雙林鎮志》:“素曰直紗,花曰軟紗、葵紗、巧紗、燈紗、夾織紗,最輕而利暑曰冰紗,每匹重不過一、二兩,花、素皆備,吾鎮所造,他處不及。”《烏程劉志》:“無花而最白者曰銀條紗(按:即方空紗)。”《胡府志》:“今有漆紗。”
△織縐紗
编辑《湖錄》:“湖縐起於明時,見五石瓠,亦有花有素,而素縐紗大行於時。”《長興邢志》:“縐紗出湖城、長邑,湖濱一帶亦有善織者。”《新纂府志稿》:“亦名縐紬,俗名洋縐,先經絲使左戾、右戾,謂之打線,然後左右相比織之,故有縐紋。今湖地產昂,唯此最多,通行最廣。”
△織包頭縐紗
编辑勞《府志》:“包頭紗唯雙林一方人織之。”《雙林鎮志》:“包頭縐起於明天啟間,皆打線為緯。向以絹包頭,謂之一幅巾,取其可不梳發也,今唯老嫗用之,餘皆用素縐紗,約長四、五尺,包額有餘,纏束發際。有闊宮、狹宮、頂宮、上重、線縐、海縐、西莊,名目不一。”又:“明裏人姚僉事專擅包頭業,有加重、加闊、加縐、放縐,通名姚本。”
△織手帕
编辑《湖錄》:“縐紗手巾雅俗共賞。”《新纂府志稿》:“今俗呼縐紗曰手帕,布曰手巾,以為區別。”
△織汗巾
编辑何國祥《歸安縣志》:“有汗巾。”《新纂府志稿》:“今以縐紗或綿紬織成。”
△織羅
编辑董斯張《吳興備志》:“宋太平興國六年罷湖州織羅,放女工。”羅愫《烏程縣志》:“有素羅,起花者為綺羅,又有帽羅。”《歸安何志》:“有帳羅。”《新纂府志稿》:“今織者較少。”
△織緞
编辑唐樞《歸安縣志》:“有苧絲。”《新纂府志稿》:“苧絲俗名段,因造緞字。製冠履曰帽緞,今織者尤少。”
△織錦
编辑費著《蜀錦譜》:蜀中錦有真紅湖州大百花孔雀錦,有四色百花孔雀錦,有二色湖州大百花孔雀錦。《新纂府志稿》:“此蓋蜀中仿湖州為之,故有湖州之名,《舊志》引此,乃刪去首六字及末八字,句讀不明,全失本意矣。今湖地絕無織者。”
△撚絲線
编辑《新纂府志稿》:“撚絲合成線供縫紉,有頭扣、二扣、三扣、衣線等名,以粗細為次。有擘之而不撚者,曰花線,亦曰絨線,染色為刺繡之用”。
△結流蘇
《新纂府志稿》:“流蘇俗名回須,亦以五色絲線打成(按:又有帽緯線、絡絨球等,皆絲為之,不可悉數)。”
○賽神
编辑俗呼蠶神曰蠶姑。其占為一姑把蠶則葉賤,二姑把蠶則葉貴,三姑把蠶則倏貴倏賤(按:俗以寅、申、巳、亥年一姑把蠶,子、午、卯、酉年二姑,辰、戌、丑、未年三姑)。而《吳興掌故集》引《蜀郡圖經》曰:九宮仙嬪者,蓋本之《列仙通記》所稱馬頭娘。今佛寺中亦有塑像,婦飾而乘馬,稱馬鳴(周密《癸辛雜識》作“名”)王菩薩,鄉人多祀之(胡《府志》)。下蠶後,室中即奉馬頭娘,遇眠,以粉繭、香花供奉,蠶畢送之,出火後始祭神,大眠、上山、回山、繅絲皆祭之,神稱“蠶花五聖”(《西吳蠶略》),謂之拜蠶花利市(董蠡舟《樂府小序》)。
考《通典》:周制享先蠶,先蠶:天駟,蓋蠶與馬同氣也(按:今俗稱蠶王天子)。漢制祭蠶神曰菀窳婦人、寓氏公主。北齊乃祠黃帝軒轅氏。湖州向奉先蠶黃帝元妃西陵氏嫘祖神位於照磨故署,乃折衷後周法耳,不知始於何時。嘉慶四年,撫浙中丞以浙西杭嘉湖三府,民重蠶桑,請建祠以答神貺,奏奉俞允,乃建廟於東嶽宮左,曰蠶神廟,有司祭祀,鄉氓雖瞻敬唯虔,而蠶時猶不敢褻祀先蠶,是小民知禮處。第五聖之名,鄙俗不典,民間報賽,祀菀窳婦人,寓氏公主,亦無不可,或祀蜀君蠶叢氏亦得。馬頭娘授為九宮仙嬪,語本搜神,不免荒誕。按“身女好而頭馬首”,固五帝所占蠶理也,語出荀卿,足為典要,他說可廢(《西吳蠶略》)。
湖俗佞神,不指神之所屬,但事祈禱;不知享祀之道,藉以報本,非所以祈福免禍也。或曰蠶月人力辛勤,正須勞以酒食,屢借祠神以享餕餘,是亦一道也(《吳興蠶書》)。
○二蠶
编辑二蠶於芒種時始生(按:亦曰夏蠶),十八日即成蠶(《西吳蠶略》)。夏蠶性與春蠶迥別:春蠶之眠,無分早暮,夏蠶晚刻不眠,故日中見眠,傍晚自能眠齊,若在申刻眠起,不過眠成一半,餘則直須至次日午刻方眠,不可不分開另貯,使眠眠如此,即不勝其分矣。故諺曰:“二蠶十八派也。”三蠶、四蠶性亦同(《吳興蠶略》)。
二蠶時,方農忙,故養者十纔二、三,養法雖同,然天氣漸暑,堤防蠅蚋之類,尤勞心力,且沙矢、蠶蛹,臭穢熏人,最易致病。蠶家作苦,殊可矜也(《西吳蠶略》○按:二蠶之後,有三蠶、四蠶,並有五蠶,其絲宜作琴弦及彈棉絮之弓弦,當別有取種之法,近地育者殊少,無從訪求。《西吳蠶略》謂三蠶乃頭蠶種紙收藏不慎,夏月輒生小蠶,擔取養之再出。而曰三者,所以別二蠶也,其說疑誤,此乃梅蠶,非三蠶也。果如費說,則四蠶、五蠶又何從得種乎)。
○桑蠶
编辑《爾雅》:“蟓,桑繭”,即今桑蠶,亦稱野蠶(《遣閑瑣記》),生於桑間,形與蠶同,色黑而差小,其繭一麵著樹而平,色亦不白(《西吳蠶略》)。每年五、六月采一次,八月又采一次,此農家自然之利也(《南潯鎮志》)。雙林人繅絲用織皂綾。諸史載“野蠶成繭”,表獻為瑞,亦有司緣飾之辭,蓋多則害桑、湖人每於桑上刮去其子,何瑞之有(《西吳蠶略》)。
○占驗
编辑占候,古法也。蠶與田並重,故農家推測,田之外唯蠶,術士之說與謠諺所陳,或驗或否,正不必盡斥之為無稽也(《吳興蠶書》)。
○占蠶
编辑湖以春初迎盧姑卜蠶,即古紫姑遺意(《西吳蠶略》)。
正月中旬,延陰陽家擲錢布卦,以卜蠶事。又以大姑把蠶多損傷,二姑最吉,三姑則吉凶無定。村夫村婦共相推論,而於古人占候之書,罕有明其術者。
按《淮南子》云:“攝提格之歲(寅),蠶不登;單閼之歲(卯),蠶昌;執徐之歲(辰),蠶閉;大荒落之歲(巳),蠶小登;敦牂之歲(午),蠶登;協洽之歲(未),蠶登;涒灘之歲(申),蠶登;作鄂之歲(酉),蠶不登;閹茂之歲(戌),蠶不登;大淵獻之歲(亥),蠶閉;困敦之歲(子),蠶稻麥昌;赤奮若之歲(醜),蠶不出。”此以歲陰論也。
《史記·天官書》云:“正月上甲,風從東方,宜蠶”;《周益公日記》云:“正月內有三子,葉少蠶多,無三子,葉多蠶少。”《田家五行》云:“穀雨日辰值甲辰,蠶麥相登大喜忻,穀雨日辰值甲午,每箔絲綿得三斤。”《群芳譜》云:“元日值巳,蠶傷。”此以日辰論也。
《便民書》云:“元日霞氣主蠶少。”《陶朱公書》云:“二月虹見在西,主蠶貴。”此以云物論也。
《田家五行》云:“清明午前晴,早蠶熟,午後晴,晚蠶熟。”《齊民要術》云:“要知蠶善惡,常以三月三,以是日天陰無雨,不見日,大善。”《臒仙神隱》云:“立春天陰無風,蠶麥十倍。”此以節候陰晴論也。至俗所傳“流郎歌”、“地母經”,多隱語鄙辭,不足盡信(《吳興蠶書》)。
正月九日為蠶,晴則吉(按:俗語云:七人、八穀、九蠶、十麥)。十二月十二日為蠶生日,宜晴。諺云:“三月三落雨,落到繭頭白”。又云:“有春好看蠶,無春好種田(謂立春節。○《南潯鎮志》)。”《玉曆通政經》:“舍北種榆九株,蠶大得(《西吳蠶略》)。”
△占桑
编辑正月一日納音屬木,為蠶食一葉,至九日納音屬木,為蠶食九葉,少主貴,多主賤(《南潯鎮志》)。歲支在丑屬牛,在卯屬兔,在午屬馬,在未屬羊,並主貴,以其皆食芻也。或以枯葉貴,則次年之葉亦貴,賤則亦賤,所謂桑條無二價也。《便民書》云:“元日有霧,主葉貴。”《田家五行》云:諺曰:“三月初三晴,桑上掛銀瓶,三月初三雨,桑葉成苔脯”;又云:“雨打石頭斑,桑葉賤價難”,言蠶損葉無用也(《吳興蠶書》)。一云:“三月三日有雨則貴,四日雨尤貴。”諺曰:“三日尤可,四日殺我(《西吳蠶略》)。”清明日插柳,卜桑葉貴賤,柳葉早瘁,則桑葉貴(《菰城文獻》)。今俗專以三月十六日為主,謂是日天做葉市,終日晴或終日雨,則葉價貴賤有常,若乍陰乍晴,則貴賤無定,朝更暮改也(《吳興蠶書》)。
△占絲綿
编辑絲綿之貴賤,由於蠶之荒熟,亦由於商估之聚散。古人有測候法。《陶朱公書》云:“元日日出時有紅霞,主絲貴。”《群芳譜》云:“元日值丁,絲綿貴。”《農政全書》云:“重五日雨,主絲綿貴。”今農家官租私債,憑絲以償,絲脫車即公私交迫,豈能推測以待價哉!然亦不可不知(《吳興蠶書》○按:俗又以迎春時,芒神手執絲鞭主絲貴,執鞭主絲賤)。
△擇吉日
编辑《五行》各書有浴蠶吉日,為甲子、丁卯、庚午、壬午、戊午五日;有出蠶吉日,為甲子、甲寅、甲午、乙巳、乙未、乙酉、丙午、丁未、戊午、戊申、庚午、壬午、癸卯、癸酉十四日;有繅絲吉日,為子、寅、午、申、酉、亥日,及成開日。又庚午為蠶父生日,尤吉。庚戌為蠶姑死日,忌鋪蠶房。又陳藏器《本草拾遺》二云:“二月上壬日,取土泥屋之四角,宜蠶(《吳興蠶書》)。”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