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溪巖先生文集

作者:李世澤
1772年

於戲。溪巖先生。可爲百世師也。文章亦典雅雋永。成一家則。然特其餘事耳。先生家世道學。自有淵源。而前後樹立三大節。皆從充養仁義上成就得來。非一時直諒高潔之士果於遯世者媲也。蓋當光海昏淫之日。以堂後注書。拂袖勇退於急流之中。癸亥改玉。朝著淸明。凡前日遜荒迸處諸賢。無不竝起彙征。而先生獨守嫠婦之節。不愧西山之風。及至丙子下城之後。則西望痛哭。悲憤不已。益自杜門絶世。以沒其身而無悔焉。潔身於昏亂之朝。守義於聖明之世。而終爲崇禎後全節者。求之天下。獨有先生一人而已。先生下世今已百有餘年。士林之尊尙敬慕。逾久逾切。前有易東院祠追享之議。後又妥靈於烏山書堂。未幾而朝家有新設禁令。渾入撤毁。則斯文之不幸。至此而吾黨後學更無所於寓其誠矣。迺者。一方章甫。慨縟禮之莫擧。懼遺蹟之浸湮。遂謀刊先生文稿於陶山書院。好德秉彝。遠邇同聲。鳩貲募工。剋期敦事。先生宗孫徵士公綋。鄭重而久未之許。及多士之請益敦。而始俛從之。役旣庀。屬世澤以卷後識跋之文。世澤是何人。乃敢當此哉。矧惟我先生志節事行。卓犖千古。直與日月爭光。而其迹泯其心閟。旣毋論後人之讚述。雖以同時諸公挽誄等文字言之。鮮有能深得先生心事者。蓋未易言。亦未易知也。惟君子人。然後知君子人。嘗竊聞桐溪鄭先生。眡一世少相與。而獨稱先生爲東邦伯夷。先後而知先生者。惟一桐溪也。今以桐溪此語。特書標識於先生遺稿足矣。眇然後生。謏聞淺識。又烏足容一喙於其間哉。獨其刊事顚末。自有委折。則誠不可以無記也。故不揆僭猥。略敍如右。旣以謝徵士公謬託之意。且寓高山景行之思云爾。崇禎後三壬辰三月旣望。後學通政大夫,行刑曹參議知製敎眞城李世澤。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