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未完成,一部分的原作内容还未录入。请尽量协助改善这个页面
漕運通志/1
卷一
作者:楊宏 謝純 
1525年
卷二

漕渠表

编辑

粵自大禹所列九州之貢,雖未及漕,而後世漕運之法實昉於此。迨僖公十三年,秦輸粟於晉,自雍及絳。哀公九年,吳成邗溝,通江、淮,而舟運漸著。秦欲攻匈奴,使琅邪負海之郡轉輸河北,而海運複肇。漢興,都關中,初漕巴蜀及山東而已。孝武元光中,大司農鄭當時發卒,引渭穿渠,起長安傍南山下,至河三百餘里,而漕運大利。至元封元年,遂漕益歲六百萬石。明帝永平十三年,遣王景發卒修汴渠,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有餘里,十里立一水門,更相洄注,而費亦以百億計。

晉太始十年,鑿陝南山,決河東注于洛。永嘉元年,修千金堨千許,是雖疏通漕利,然猶未及江淮也。

迨隋開皇四年,詔宇文愷發卒開廣通渠,引渭水自興城東至潼關三百餘里。大業元年,又發河南諸郡開通濟渠,自西苑引榖、洛水達於河,導於淮海。四年,又發河北諸郡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達於河,北通涿郡。自是天下通利,南北轉輸。

唐興,亦都關中。貞觀初,水陸歲漕東南之粟甚約。迨開元二十一年,裴耀卿請罷陸運,而置倉河口,自江淮漕者,皆輸河陰。自河陰西至太原倉,謂之北運。自太原倉浮渭以實京師,凡三歲,漕七百萬石。是時,民足國侈,不計道理之輸送所出,水陸之直,增以「函腳營窖」之名,故民有「用鬥錢運斗米」之言。及耀卿置相,北運頗艱,三十五年,遂罷。後詔韋堅治漢、隋運渠,起關門抵長安,通山東租稅,乃絕灞、滻並渭,東至永豐倉,與渭合。又於長樂坡瀕苑牆鑿廣運潭,以聚漕舟。是歲,漕山東粟四百萬石,天子大悅。肅宗末年,史朝義兵分出宋州,淮運於是阻絕。代宗廣德二年,劉晏領漕事,即鹽佣,分吏督之,隨江、汴、河、渭所宜,江船不入汴,汴船不入河,河船不入渭,而轉運入太倉。故歲漕一十萬石,無升斗溺者。後數年,田悅等拒命,南北漕引皆絕,京師大恐。至貞元初,韓滉運至,天子舉酒相慶,而漕之法微矣。

迨宋定都於汴,漕運之法分為四路:江南、淮南、浙東西、荊湖南北六路之粟,自淮入汴至京師;陝西之粟,自三門白波轉黃河入汴至京師;陳蔡之粟,自惠民河至京師;京東之粟,歷曹及鄆入廣濟河至京師。至蔡京立直達法,而漕法遂壞。

迨元都燕京,而漕惟恃海運,江南之程分為春、夏二運,歲至京師者,多至三百萬石。其初,糧道則自浙絕江入淮,由黃河溯中灤,旱站陸運至淇門一百八十餘里,入御河達於京。後又自任城分汶水西北流,至須城之安民山入清濟故瀆,通江淮漕,經東阿至利津入海,達直沽。後海口沙壅,又循東轉二百里抵臨清,下漳、御至京。至元二十六年,以壽張尹韓仲暉言,自安民山開河北至臨清,凡二百五十里,引汶絕濟,直屬漳、御,建閘三十有二,賜名曰「會通」。然初浚不可重負,歲運不過數十萬石而已。

迨我朝太祖建都金陵,四方運舟率由大江至。洪武三十年,惟海運遼東以供軍餉。太宗肇北京,江南漕船一由江入海,出直沽,溯白河,至通州;一由江入淮入黃河,至陽武,陸運至衛輝,由衛河至通州。國初,會通河故道猶在。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漫過安山湖,而河乃淤。永樂九年,以濟寧州同知潘叔正言,命工部尚書宋禮浚複故道,又命刑部侍郎金純自汴城北金龍口開黃河故道,分流下達魚台縣塌場口以益漕河。十年,尚書宋禮請從會通河通運。十三年,始罷海運。是年,平江伯陳瑄又開清江浦五十里,即宋喬維岳所開沙河,自楚州至淮陰凡六十里。導湖水以達清口。自是東南之舟浮于邗溝,濟於淮,溯於河、於汴、于沁、於泗、于沂、於汶,沿于會通,入於衛,溯於白,達於大通,至都城六十里。其間灌有諸塘,匯有諸湖,委有諸泉、諸溝、諸河,蓄洩有閘,防有壩、有堤,洪有援,淺有備,漕法大成,國用充足,而軍民忘勞,於茲百有四十餘年矣。

宋人論汴水,謂大禹疏鑿,隋煬開甽,終為宋人用之,以為上天之意。於乎!夏至隋,隋至宋,經朝代非一,而謂天意,則未之信。若元之為會通河成,而不盡以通漕,蓋天假元人之力,以為我朝之用,其意亦彰彰然明矣哉!於是作《漕渠表》第一。


(以下有一堆圖和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