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夫論 (四部叢刊本)/卷第一

潛夫論 卷第一
漢 王符 撰 景江南圖書館藏述古堂景宋精寫本
卷第二

潜夫論卷第一

   讃學第一

   務本第二

   遏利第三

   論榮第四

   賢難第五

讃學第一

天地之所貴者人也聖人之所尚者義也徳義

之所成者智也明智之所求者學問也雖有至

聖不生而智雖有至材不生而能故志曰黃帝

師風后顓頊師老彭帝嚳師祝融堯師務成舜

師紀后禹師墨如湯師伊尹文武師姜尚周公

師庶秀孔子師老聃若此言之而信則人不可

以不就師矣夫此十一君者皆上聖也猶待學

問其智乃愽其徳乃碩而况於凢人乎是故工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欲宣其義必先讀其

智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徃行以畜其徳是以

人之有學也猶物之有治也故夏后之璜楚和

之璧雖有玉璞卞和之資不琢不錯不離礫石

夫瑚簋之器朝祭之服其始也乃山野之木蠶

繭之𢇁耳使巧倕加繩墨而制之以斤斧女工

加五色而制之以機杼則皆成宗廟之器黼黻

之章可著於鬼神可御於王公而况君子敦貞

之質察敏之才攝之以良朋教之以明師文之

以禮樂導之以詩書讃之以周易明之以春秋

其有濟乎詩云題彼鶺鴒載飛載鳴我日斯邁

而月斯征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是以君子終

日乾乾進徳脩業者非直為愽已而已也蓋乃

思述祖考之令問而以顯父母也孔子曰吾嘗

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耕也

餒在其中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箕子陳六極國風歌北門故所謂不憂貧也豈

好貧而弗之憂邪蓋志有所專昭其重也是故

君子之求豐厚也非為嘉饌美服淫樂聲色也

乃將以⿸广互 -- 底其道而邁其德也夫道成於學而藏

於書學進於振而廢於窮是故董仲舒終身不

問家事景君明經年不出户庭得銳精其學而

顯昭其業者家冨也冨佚若彼而能勤精若此

者材子也倪寛賣力於都巷匡衡自鬻於保徒

者身貧也貧阨若彼而能進學若此者秀士也

當世學士𢘆以萬計而究塗者無數十焉其故

何也其富者則以賄玷精貧者則以乏易計或

以䘮亂朞其年歲此其所以逮初䘮功而及其

童蒙者也是故無董景之才倪匡之志而欲强

捐家出身曠日師門者必無幾矣夫此四子者

耳目聡明忠信廉勇未必無儔也而及其成名

立績徳音令問不已而有所以然夫何故哉徒

以其能自託於先聖之典經結心於夫子之遺

訓也是故造父疾趨百步而廢而託乗輿坐致

千里水師泛軸解維則溺自託舟楫坐濟江河

是故君子者性非絶世善自託於物也人之情

性未能相百而其明智有相萬也此非其真性

之材也必有假以致之也君子之性未必盡照

及學也聡明無蔽心智無滯前紀帝王頋定百

世此則道之明也而君子能假之以自彰爾夫

是故道之於心也猶火之於人目也中穽深室

幽黒無見及設盛燭則百物彰矣此則火之燿

也非目之光也而目假之則為明矣天地之道

神明之為不可見也學問聖典心思道術則皆

來覩矣此則道之材也非心之明也而人假之

則為已知矣是故索物於夜室者莫良於火索

道於當世者莫良於典典者經也先聖之所制

先聖得道之精者以行其身欲賢人自勉以入

於道故聖人之制經以遺後賢也譬猶巧倕之

為規矩准繩以遺後工也昔倕之巧目茂圓方

心定平直又造規繩矩墨以誨後人試使奚仲

公班之徒釋此四度而傚倕自制必不能也凡

工妄匠執規秉矩錯准引繩則巧同於倕也是

倕以心來制規矩徃合倕心也故度之工幾於

倕矣先聖之智心達神明性直道徳又造經典

以遺後人試使賢人君子釋於學問抱質而行

必弗具也及使從師就學按經而行聡達之明

徳義之理亦庶矣是故聖人以其心來造經典

徃合聖心故脩經之賢徳近於聖矣詩云髙山

仰止景行行止日就月將學有緝熈于光明是

故凢欲顯勲績揚光烈者莫良於學矣

務本第二

凢為人之大體莫善於抑末而務本莫不善於

離本而餝末夫為國者以富民為本以正學為

基民富乃可教學正乃得義民貧則背善學淫

則詐偽入學則不亂得義則忠孝故明君之法

務此二者以為成太平之基致休徴之祥夫富

民者以農桒為本以游業為末百工者以致用

為本以巧餝為末商賈者以通貨為本以鬻竒

為末三者守本離末則民富離本守末則民貧

貧則阨而忌善富則樂而可教教訓者以道義

為本以巧辯為末辭語者以信順為本以詭麗

為末列士者以孝悌為本以交㳺為末孝悌者

以致養為本以華觀為末人臣者以忠正為本

以媚愛為末五者守本離末則仁義興離本守

末則道徳崩慎本略末猶可也舍本務末則惡

矣夫用天之道分地之利六畜生於時百物聚

於野此富國之本游業末事以收民利此貧邦

之原忠信謹慎此徳義之基也虚無譎詭此亂

道之根也故力田所以富國也今民去農桒赴

游業披采衆利聚之一門雖於私家有富然公

計愈貧矣百工者所使備器也器以便事為善

以膠固為上今工好造彫琢之器巧偽餝之以

欺民取賄物以任用為要以堅牢為資今商競

鬻無用之貨淫極侈之𡚁以惑民取産雖於淫

商有得然國計愈失矣此三者外雖有勤力富

家之私名然内有損民貧國之公實故為政者

明督工啇勿使淫偽困辱游業勿使擅利寛假

本農而寵遂學士則民富而國平矣夫教訓者

所以遂道術而崇徳義也今學問之士好語虚

無之事爭著彫麗之文以求見異於世品人鮮

識從而髙之此傷道徳之實而或矇夫之大者

也詩賦者所以頌善醜之徳洩哀樂之情也故

温雅以廣文興喻以盡意今賦頌之徒苟為饒

辯屈蹇之辭競陳誣罔無然之事以索見恠於

世愚夫戇士從而竒之此悖孩童之思而長不

誠之言者也内孝悌於父母正操行於閨門所

以烈士也今多務交游以結黨助偷世竊名以

取濟渡夸末之徒從而尚之此逼貞士之節而

衒世俗之心者也養生順志所以為孝也今多

違志儉養約生以待終終沒之後乃崇餝䘮紀

以言孝盛饗賓旅以求名誣善之徒從而稱之

此亂孝悌之真行而誤後生之痛者也忠正以

事君信法以理下所以居官也今多姦䛕以取

媚撓法以便佞苟得之從而賢之此滅貞良之

行開亂危之原也五者外雖有振賢才之虚譽

内有傷道德之至實凢此八者皆衰世之務而

闇君之所固也雖未即於⿱𫂁么 -- 簒弑然亦亂道之漸

來也夫本末消息之爭皆在於君非下民之所

能移也夫民固隨君之好從利以生者也故君

子曰財賄不多衣食不贍聲色不妙威𫝑不行

非君子之憂也行善不多申道不明節志不立

德義不彰君子耻焉是以賢人智士之於子孫

也厲之以志弗厲以詐𭄿之以正弗𭄿以詐示

之以儉弗示以奢貽之以言弗貽以財是故董

仲舒終身不問家事而踈廣不遺賜金子孫若

賢不待多富若其不賢則多以徴怨故曰無徳

而賄豐禍之胎也昔曹覊有言守天之聚必施

其徳義徳義弗施聚必有闕今或家賑而貸之

遺賑貧窮恤矜疾苦則必不久居富矣易曰天

道虧盈以冲謙故仁以義費於彼者天賞之於

此以邪取於前者衰之於後是以持盈之道挹

而損之則不可以免於亢龍之悔乾坤之愆矣

是故務本則雖虚偽之人皆歸本居末則雖篤

敬之人皆就末且凍餒之所在民不得不去也

温飽之所在民不得不居也故衰闇之世本末

之人未必賢不肖也禍福之所勢不得無然爾

故明君涖國必崇本抑末以遏亂危之萌此誠

治之危漸不可不察也

遏利第三

世人之論也靡不貴廉讓而賤財利焉及其行

也多釋廉甘利之於人徒知彼之可以利我也

而不知我之得彼亦將為利人也知脂蠟之可

明燈也而不知其甚多則𡨋之知利之可娯已

也不知其稱而必有也前人以病後人以競庶

民之愚而衰闇之至也予故嘆曰何不察也願

鑒于道勿鑒于水象以齒焚身蚌以珠剖體匹

夫無辜懷璧其罪嗚呼問哉無徳而富貴者固

可䂊吊也且夫利物莫不天之財也天之制此

財也猶國君之有府庫也賦賞奪與各有衆寡

民豈得彊取多哉故人有無徳而富貴是凶民

之竊官位盗府庫者也終必覺覺必誅矣盗人

必誅況乃盜天乎得無受禍焉鄧通死無簪勝

跪伐其身是故天子不能違天富無功諸侯不

能違帝厚私勸非違帝也非違天也帝以天為

制天以民為心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是故無功

庸於民而求盈者未嘗不力顛也有勲徳於民

而謙損者未嘗不光榮也自古于今上以天子

下止庶人蔑有好利而不亾者好義而不彰者

也昔周厲王好專利芮良夫諫而不入退賦桒

柔之詩以諷言是大風也必將有遂是貪民也

必將敗其𩔗王又不悟故遂流死于彘虞公屢

求以失其國公叔戍崇賄以為罪桓魋不節飲

食以見弑此皆以貨自止用財自滅楚闘文子

三為令尹而有飢色妻子凍餒朝不及夕季文

子相四君馬不餼粟妾不衣帛子罕歸玉晏子

歸宅此皆能棄利約身故無怨於人世厚天祿

令問不止伯夷叔齊餓于首陽白駒介推遯逃

於山谷顔原公拆困饉於郊野守志篤固秉節

不虧寵祿不能固威勢不能移雖有南面之尊

公侯之位徳義有殆禮義不班撓志如芷負心

若芬固弗為也是故雖有四海之主弗能與之

方名列國之君不能與之鈞重守志於一廬之

内而義溢乎九州之外信立於千載之上而名

傳乎百世之際

論榮第四

所謂賢人君子者非必髙位厚祿富貴榮華之

謂也此則君子之所冝有而非其所以為君子

者也所謂小人者非必貧賤凍餒困辱阨窮之謂

也此則小人之所冝處而非其所以為小人者

也奚以明之哉夫桀紂者夏殷之君王也崇侯

悪來天子之三公也而猶不免於小人者以其

心行悪也伯夷叔齊餓夫也傅說骨靡而井臼

䖏虜也然世猶以為君子者以為志節美也故

論士苟定于志行勿以遭命則雖有天下不足

以為重無所用不可以為輕處⿰𥘈籴圉不足以為

耻撫四海不足以為榮況乎其未能相縣若此

者哉故曰寵位不足以為尊我而卑賤不足以

卑已夫令譽從我興而二命自天降之詩云天

實為之謂之何哉故君子未必富貴小人未必

貧賤或潜龍未用或亢龍在天從古以然今觀

俗士之論也以族舉徳以位命賢兹可謂得論

之一體矣而未獲至論之淑真也堯聖父也而

丹凶傲舜聖子也而叟頑悪叔嚮賢兄也而鮒

貪暴季友賢弟也而慶父淫亂論若必以族是

丹冝禪而舜冝誅鮒冝賞而友冝夷也論之不

可必以族也若是昔祁奚有言鯀殛而禹興管

蔡爲戮周公祐王故書稱父子兄弟不相及也

幽厲之貴天子也而又富有四海顔原之賤匹

庶也而又凍餒屢空論若必以位則是兩王是

爲世士而二處爲愚鄙也論之不可必以位也

又若是焉故曰仁重而勢輕位薎而義榮今之

論者多此之反而又以九族或以所來則亦逺

於獲真賢矣昔自周公不求備於一人況乎其

德義旣舉乃可以宅故而弗之采乎由余生於

五狄越象産於人蠻而功施齊秦徳立諸夏令

名美譽載於圖書至今不滅張儀中國之人也

衛鞅康叔之孫也而皆讒佞反覆交亂四海由

斯觀之人之善惡不必世族性之賢鄙不必世

俗中堂生負苞山野生蘭芷夫和氏之璧出於

璞石隨氏之珠産於蜃蛤詩云采葑采菲無以

下體故苟有大美可尚於世則雖細行小瑕曷

足以為累乎是以用士不患其非國士而患其

非中世非患無臣而患其非賢蓋無覉縻陳平

韓信楚俘也而髙祖以為藩輔實平四海安漢

室衛青霍去病平陽之私人也而武帝以為司

馬實攘北狄郡河西唯其任也何卑逺之有然

則所難於非此士之人非將相之世者為其無

是能而處是位無是徳而居是貴無以我尚而

不秉我勢也

賢難第五

世之所以不治者由賢難也所謂賢難者非直

體聡明服徳義之謂也此則求賢之難得爾非

賢者之所難也故所謂賢者乃將言乎循善則

見妬行賢則見嫉也而必遇患難者也虞舜之

所以放殛子胥之所以被誅上聖大賢猶不能

自免於嫉妬則又乎中世之人哉此秀士所以

雖有賢材美質然猶不得直道而行遂成其志

者也處士不得直其行朝臣不得直其言此俗

化之所以敗闇君之所以孤也齊侯之以奪國

魯公之以放逐皆敗績厭覆於不暇而用及治

乎故徳薄者惡聞美行政亂者惡聞治言此亡

秦之所以誅偶語而術士也念世俗之人自

慢其親而憎人敬之自簡其親而憎人愛之者

不少也豈獨品庶賢材時有焉鄧通幸於文帝

盡心而不違吮癰而無恡色帝病不樂從容曰

天下誰最愛朕者乎鄧通欲稱太子之孝則因

對曰莫若太子之最愛陛下也及太子問疾帝

令吮癰有難之色帝不恱而遣太子既而聞鄧

通之常吮癰也乃慙而怨之及嗣帝位遂致通

罪而使至於餓死故鄧通行所以盡心力而無

害人其言所以譽太子而昭孝慈也太子自不

能盡其稱則反結怨而歸咎焉稱人之長欲彰

其孝且猶為罪又况明人之短矯世者哉且凢

士之所以為賢者且以其言與行也忠正之言

非徒譽人而已也必有觸焉孝子之行非徒吮

癰而已也必有駮焉然則循行論議之士得不

遇於嫉妬之名免於刑戮之咎者蓋其幸者也

比干之所以剖心箕子之所以為奴伯宗之以

死郄宛之以亡夫國不乏於妬男也猶家不乏

於妬女也近古以來自外及内其爭功名妬過

已者豈希也予以唯兩賢為冝不相害乎然也

范雎絀白起公孫𢎞抑董仲舒此同朝共君寵

祿爭故邪唯殊邦異途利害不干者為可以免

乎然也孫臏脩能於楚龐涓自魏變免誘以刖

之韓非明治於韓李斯自秦作思致而殺之嗟

士之相妬豈若此甚乎此未達於君故受禍邪

唯見知為可以將信乎然也京房數與元帝論

難使制考功而選守晁錯雅為景帝所知使漢

法而不亂夫二子之於君也可謂見知深而寵

愛殊矣然京房𡨚死而上曽不知晁錯既斬而

帝乃悔此材明未足衛身故及難邪唯大聖為

能無累乎然也帝乙以義故囚文王以仁故拘

夫體至行仁義據南面師尹卿士且猶不能無

難然則夫子削迹叔嚮縲紲屈原放沈賈誼貶

黜鍾離廢替何敞束縳王章抵罪平阿斥逐蓋

其輕士者也詩云無罪無辜讒口敖敖彼人之

心于何不臻由此觀之妬媚之攻擊也亦誠工

矣賢聖之居世也亦誠危矣故所謂賢難也者

非賢難也免則難也彼大聖羣賢功成名遂或

爵侯伯或位公卿尹據天官柬在帝心宿夜侍

宴名達而猶有若此則又況乎畎畒佚民山谷

隠士因人乃達時論乃信者乎此智士所以鉗

口結舌括囊共黙而已者也且閭閻凢品何獨

識哉苟望塵僄聲而已矣觀其論也非能本閨

𨵦之行迹察臧否之虚實也直以面譽我者爲

智謟諛已者爲仁處姦利者爲行竊禄位者爲

賢爾豈復知孝悌之原忠正之直綱紀之化本

途之歸哉此鮑焦所以立枯於道左徐衍所以

自沈於滄海者也諺曰一犬吠形百犬吠聲世

之疾此固乆矣哉吾傷世之不察貞僞之情也

故設虚義以喻其心曰今觀宰司之取士也有

似於司原之佃也昔有司原氏者燎獵中野鹿

斯東奔司原縱譟之西方之衆有逐狶者聞司

原之譟也競舉音而和之司原聞音之衆則反

輟已之逐而徃伏焉遇夫俗惡之狶司原喜而

自以獲白瑞珍禽也盡芻豢單囷倉以養之豕

俛仰嚘咿為作容聲司原愈益珍之居無何烈

風興而澤雨作灌巨豕而惡塗渝豕駭懼真聲

出乃知是家之艾猳爾此隨聲逐響之過也衆

遇之未赴信焉今世主之於士也目見賢則不

敢用耳聞賢則恨不及雖自有知也猶不能取

必更待羣司之所舉則亦懼失麟鹿而獲艾猳

奈何其不分者也未過風之變者故也俾使一

朝竒政兩集則險隘之徒闒茸之質亦將别矣

夫衆小朋黨而固位讒妬羣吠齧賢為禍敗也

豈希三代之以覆列國之以滅後人猶不能革

此萬官所以屢失守而天命數靡常者也詩云

國既卒斬何用不監嗚呼時君俗主不此察也


    戊子六月初十燈下挍此卷怪風疾丙如秋

    湥夹衣而坐



潜夫論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