濳研堂文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四十

卷第三十九 濳研堂文集 卷第四十
清 錢大昕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嘉慶丙寅刊本
卷第四十一

濳研堂文集卷四十

              嘉定錢大昕

  傳

   汪南有傳

孔子傳恆之六五曰婦人貞吉從一而終也夫子制義

從婦凶也男帥女女從男夫尊妻卑禮之大經乃一介

之士東修自好名湮没不章何可勝算獨爲節婦之夫

者言行無所表見而史家傳列女牽連得書以制義之

夫子轉賴從一之婦以傳此又理之變也蕭山汪進士

輝祖之繼母王氏生母徐氏以𩀱節旌門予旣爲銘刻

之石柱矣已乃出其所述先人登仕君事狀讀之𢙀然

曰世安得此長者乎輝祖賢而有文且誠孝人也其言

故可信登仕諱楷字南有一字皆木先世自婺源遷鄞

又遷蕭山之大義村君少從蔣季眉先生學舉子業試

不利棄去習法家言旣而曰刻深者不祥愳損吾福又

棄去爲賈以羨置薄田百畮屬弟收租入養父母而納

貲爲官𨕖得河南淇縣典史典史主縣獄故時囚之繫

者獄卒奴使之食常不飽衣垢不得滌有病不及時療

官數日一至檢獄具它弗問君在縣日省囚而問其疾

苦獄卒不得苛虐四無瘐SKchar者丞簿以下例不受民詞

𭶑者藉事恐猲取其酬上官以其俸薄而所取少不禁

也君自廉俸外無所取常屑蕎麥和米爲飯佐以豆腐

羮妻妾親紉箴以給僚友多嗤之曰我輩佐雜欲入循

吏傳𫆀家中豈少麥飯豆羮作官如此不如早歸君乾

笑而已亦不與辨在職八年以親老引疾歸歸則弟私

鬻所置田垂盡或言受產者率以博簺句致吿之官可

復君終不言父殁罄所有營喪葬又爲弟償所負惡少

錢生計大窘乃跳身遊嶺南無所遇益鬱鬱遂病SKchar

禺年四十有六乾隆五年十二月十五日也輝祖早慧

能讀書君隨事啟牗之嘗問兒讀書何爲曰欲爲官卽

正色曰兒誤矣爲官不如爲人作人好雖不官不失爲

人卽得官必不爲人詬詈一日兩窑器墮地薄者毀乃

取完者示其子曰若彼厚如此則亦完矣君之立心如

此葢幾於古之不言而躬行者昔漢文稱絳矦東陽矦

爲長者周嘉郡功曹耳光武亦稱爲長者行誼是取尊

卑奚分于特表而出之其與曹世叔劉長卿之流僅以

妻傳者異矣

   李靜叔傳

李文淵字靜叔益都人生九月而能言蚤孤嘗詈其師

母邢笞之數十乃折節讀書以古人爲師視流輩鮮當

其意者補縣學生有名靜叔事母孝就養左右非應試

未嘗一日㝛于外母多疾而靜叔知醫故母尤倚之歲

丙戌靜叔病母持其手泣曰爾死吾何生爲靜叔亦泣

對曰兒無患也靜叔夢雨雹及巳身覺以語妻妻曰聞

姑言夢雹者喪父母非吉徵也未十日母果病靜叔强

起視藥目不交𥈤者數日母殁靜叔委頓苫凷間哭無

時病遂劇自爲文誌其墓又月餘死旣含而蘇然毁瘠

日甚明年春卜葬其母有日矣先期靜叔復病自度不

能送葬日夕哭至嘔血不止比葬舉家扶柩出惟一醫

者守之靜叔不食亦不語閱三日卒以衰絰斂年止二

十有六靜叔之兄素伯工古文詞故靜叔亦好爲古文

所著論辨說凡二十餘篇嘗言昌黎韓氏之說後人陰

祖而陽絀之如云性有三品而後云所以爲性者五曰

仁禮信義智葢已分氣質理義而二之矣後人謂分氣

質理義而言性自宋儒始何也呂東萊疑西銘爲兼愛

以其言一視同仁而未及篤近舉遠也然則原人一篇

兼西銘之旨而過之矣後人尊西銘而不及原人又何

也又言唐詩于本朝事每無所忌諱猶變雅之遺也忠

厚如宋而蘇子瞻猶以詩下獄至白樂天爲樂府諷時

政遂召入翰林唐詩所以不可及者豈獨字句之工哉

其議論有根據而不茍同多𩔖此靜叔旣没同學私諡

之曰孝悼子

論曰禮言毀不滅性懼人之過情而忘其身也雖然古

之執喪水漿不入口者三日擗踊無數杖而後能起其

守禮而不勝喪者固宜有之矣孝子之事親也知盡禮

而巳生死非所計也予旣嘉靜叔之孝又悲其有志于

古人之學而天不假年遂以毀死乃爲敘其事毋使無

述于後云

   奚孝子傳

予嘗讀南史載會稽郭世通仁孝之風行於鄕䣊鄰村

大小莫有呼其名者而其子原平又禀至行宋元嘉中

勅改所居獨楓里爲孝行里及游浙東訪永興之故址

未嘗不想見其人羅店在吾邑之東偏今析屬寶山縣

故民奚士本秀林以孝行旌門閭自其未旌之先鄕里

無不知有奚孝子者秀林殁而其子緝營又以孝稱鄕

里稱奚孝子與昔無異也吾鄕有郭原平而不爲表而

出之可乎緝營字聖輝幼入塾從師受業講論語至父

母之年不可不知輒簌簌隕涕師大奇之曰非是父不

生是子成童時母沈遘疾醫云難治緝營濳刲臂肉作

湯以進母果瘳及授室後母病革夜偕其妻朱向北斗

稽顙乞減算以代母旣殁緝營常㝛父所秀林年七十

餘冬月惡寒緝營夜抱父足達旦父殁或勸以入粟求

仕則曰吾父以貧廢學布衣終身吾敢納粟希頂帶乎

兩弟早殁撫遺孤如所生女兄嫁某氏貧不克自存同

堂妹適某氏早寡皆依緝營以活分宅居之而婚嫁其

子女皆承秀林之志也其它剏義學平糶施槥多可紀

者寶山令李公元奮田公聯芳皆嘗題扁贈之子增慶

亦能亢其宗昔原平爲郡守蔡興宗所敬欲舉其次息

爲望孝史家以爲美談今緝營老矣當事有舉會稽故

事求望孝于奚氏其必在增慶矣夫

   周山人傳

山人姓周氏諱顥字晉瞻芷巗其自號也世居嘉定城

南性磊落不羈而未嘗與物忤家無儋石儲而未嘗以

衣食累人讀書不應科舉而於畫獨有神解仿古賢山

水人物皆精妙尤好畫竹興酣落筆風枝雨葉無不曲

肖吾邑自朱松隣父子以畫法刻竹厥後有沈兼吳之

璠周乃始諸人皆精其藝山人更出新意作山水樹石

叢竹用刀如用筆不假稿本自成邱壑其皴法濃淡坳

突生動渾成畫手所不能到者能以寸鐵寫之當時以

爲絶品山人亦雅自負其運刀時若絲髪未稱意雖垂

成亦斧以斯之山人多髯而善飲自號髯癡富人慕其

畫或致金幣不卽得偶然欲畫畫成隨手乞人無矜色

人有延致之者或留半年數月或到卽辭去嘗游齊魯

閒與單朱翁交相得朱將往江南山人附其舟歸朱之

兄方令嘉定山人不知也扺吳門始知之不告而歸朱

令異而訪之避不見逮朱去任卒于蘇乃幅巾往弔而

哭之其介特多此𩔖少時嘗病瘡一夜醉歸逢老叜衣

冠甚異出一凡藥啖之五藏皆煖忽失叜所在經昔猶

有異香自是㝛疾盡去終身無纖介之疢年八十餘善

飯健歩不異少年乾隆三十八年卒年八十九族子笠

字牧山亦工畫山水晩以藝事游淮揚間諸公爭出重

價購之吾鄕近日言畫者稱大小周云

   方節婦傳

方節婦毛氏常熟方炳先之妻炳先死節婦慟幾絶意

若不欲生者舅姑止之曰若死奈兩老人與弱子何節

婦乃不敢言比葬將奠于墓所家貧僅以一筐載兩肴

而無執筐者計莫出或欲試節婦志謂曰若能守邪若

卽執筐行不能守毋徒自苦爲節婦卽執筐涕泣之墓

上立雨中向墓呼號誓終身爲方氏婦觀者咸太息有

泣下者其事舅姑有禮終身無詬誶聲所事姑炳先之

後母也以哭子失明節婦晝夜䑛之數月一目復明子

曰恆益少時節婦教之極嚴嘗曰人謂孤子當姑息吾

意殊不然子不才而貽先人羞乃不如無子也節婦年

二十九而寡至九十七乃終子孫遂昌大矣雍正元年

有司上其事於


朝有

詔旌表建坊于阜城門外乾隆二十二年節婦之孫春

熙以進士官吏部請假省父母拜節婦于堂上時年九

十餘視聽猶不衰僉曰節孝之報也以孫貴

推恩累贈宜人

論曰予聞常熟梅李鄕有方孝子煥先嘗刲股醫其父

問之吏部乃知卽炳先弟也夫子事後母能得其歡者

尠方氏之後母哭子至于失明知炳先之善事其親矣

節婦能成其夫之志事尊章撫藐孤支持數十年以昌

其後其高行安可及哉

   夏烈女傳

烈女夏氏吳縣廩貢生開鸞之孫儒士⿰氵幵 -- 汧之女世居太

湖濱之金墅鎭幼有至性父母甚愛之許字長洲王本

石未昏而本石夭烈女聞之卽不飲食母令之食以不

飢對母察其舉動如常時弗之防也其夜母已就寢烈

女易衣裳縫紉上下連屬訖搴母帳視之母問兒何不

睡曰欲再看吾母耳又至弟妹所泣下若將別者歸至

房自經家人莫之知也詰旦户未啟母呼之不應排闥

視之大駭比斂顏色如生衣領間微露紅𥿄出之則王

氏聘帖也時乾隆十四年四月廿六日年二十有六又

六年本石兄衣言迎其柩合葬烏龍山之南麓癸丑秋

顧子禮璜爲予述其事去烈女之殁四十餘年矣

論曰女子之義從一而終女而未嫁聖人固不以從一

之義責之也而或終其身不肯字甚且甘以身殉彼其

誠一之至視死如歸務求乎心之所安是亦巾幗中之

夷齊矣夫孝與節一也女之孝者莫烈於曹娥先絡是


兩女者豈非可以無死者哉君子不强人以所難而尤

樂道人之善此予所以賢烈女而樂爲之傳也

   施節婦傳

節婦朱氏  人處士企汾之女年十五嫁國學生施

鎬元鎬元長節婦五歲幼有羸瘵疾數咯血久之疾且

殆節婦手自調藥焚香願以身代終不起節婦痛夫不

年且無子泣不食舅姑撫之曰汝夫冢嗣也異時聲⿰氵𠔏


有子當以後汝汝其勿悲聲⿰氵𠔏鎬元仲弟也又六載而

⿰氵𠔏生子克仁旣咳而名卽養于節婦所克仁稍長就

傅還必問晝所讀何書燈下課之覆誦節婦紡棉花遲

之書聲與軖車聲常相答也其事舅姑甚謹姑疾侍左

右不解帶者三年及卒號泣曰吾早寡依姑以活姑死

何以生爲每朝夕奠輒嗚咽失聲族䣊咸哀異之節婦

今年四十有六歲守節者三十年

論曰古之稱婦德者日德言容功而節義不與焉不得

已而以節義稱非女士之所樂聞也雖然共姜之詩列

于經班昭之誡著于史以閨閣之賢而令所天姓氏藉

以不㱙其榮多矣施上舍聲⿰氵𠔏博聞耆古與子善爲述

節婦事甚備故采而著之施氏世居吳縣之洞庭山今

爲嘉定人

   節行錢孺人傳


孺人姓錢氏嘉定縣外岡里人歲貢生巢縣訓導嶙之


曾孫太學生衍之孫太學生楷之女而寶山學附貢生


朱鐘勲之元配也幼而端靜不茍言笑祖母曹太孺人

特所鍾愛八九歲通孝經及女誡稍長習鍼黹不假女

師自然精妙其歸於朱也事尊章以禮親䣊咸稱爲賢


婦鐘勲耆古能文有聲庠序讀書率至夜分孺人親縫

紉或紡木棉篝燈相𦔳未嘗有勌矣亡孺人方娠


慟哭誓以身殉姑王太孺人力止之越三月免身泣謂

姑曰吾事畢矣撫棺一慟氣息垂盡亟延醫診之曰心

脈絶矣遂卒年 十 子淮太學生

太史氏曰孺人於予爲族姊予幼時隨侍先奉政公館

族父家孺人尙在室所居甚偪仄言笑之聲未嘗聞於

外足跡未嘗一踰閾也古者嫠婦稱未亡人葢同穴之

誼勇於速死孺人方盛年家計饒裕而志在從夫地下

之死靡悔其節行有足多者紀之彤管何謝古人哉

   吳孝婦傳

吳孝婦徐孺人先世自錢塘遷於吳祖大晟

誥授中憲大夫父宗潮早世孺人幼習詩禮有識度大

父欲試之召諸女及女孫輩陳珠琲于几令各自擇取

孺人最後取其下者年十九歸同邑國學生吳廷鍠事

舅姑如父母姑嘗遘危疾閱數醫不能治孺人潛取金

刀剜臂上肉二片急投湯劑中血流霑袖姑服之得瘥

孺人初不自言也及姑殁哀戚盡禮率娣婦持門户壹

遵先姑遺規兩小姑在室撫視教導以至遣嫁雖慈母

弗是過焉敬事夫子內政嚴飭所生子女雖甚愛有小

過未嘗假以詞色每誡諸子曰汝曹讀聖賢書勿視爲

口頭語出言毋誑坐立勿跛𠋣小節不謹卽下流之漸

也性寛厚善遇婢使壼外不聞鞭笞聲於乳媼之子必

時其飲食日若舍若子而食吾子吾忍飢若子乎年三

十有二卒時乾隆四十四年四月二日也有子三人嘉

泰長洲縣學生嘉濟嘉源國學生季子嘉洤側室所生

論曰自唐陳藏器本艸拾遺言人肉可療瘵而刲股者

遂不絶於史𠕋獨昌黎韓氏排之以爲毀支體非聖賢

所爲是大不然夫忠孝一理也納肝漆身之事聖人未

嘗爲而後世罕有議其非忠者何獨於親而惜其肌膚

況肌膚本受於親者乎自古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重

責人以忠而靳予人以孝非持平之論也昌黎之論特

謂朝廷不當旌門以表異之耳匹夫匹婦行孝於家豈

冀異日之褒揚而爲之雖不旌其門其孝自不可没也

嘉泰從予游有志讀書愳其母懿行弗彰請予爲之傳

予故題之曰孝婦亦遵前史之例云爾






潛研堂文集卷四十     門人吳嘉泰校字